地理教育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2-05-17 11:01:11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地理教育范文篇1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很枯燥的东西,如果只是老师在那一味地讲,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很压抑,往往会有睡觉、看课外书、交头接耳的现象,即使我们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这是有用的,那是有用的,学生也根本不领情,但是若把这些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往往就能激起学生灵感的火花。只有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善于随时捕捉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适时地将生活中学生随手可得的例子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接受地理,了解地理,掌握地理,应用地理。
一、用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生活活的情景,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生趣求知,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各种各样的天体时,学生大都没接触过,但是对于流星和彗星却不陌生。所以我在讲解时,先问学生:“有没有看过电视剧《欢天喜地七仙女》,最不喜欢里面的谁啊?”学生异口同声道:“扫把星!”进而引入形似扫把的彗星;而一提到流星,学生就更兴奋了,说:“老师,我见过,我见过……”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在学习其他的知识点也不费劲了。
由此现象顺势引导,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也显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二、巧用生活常识,突破教学疑难。
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但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拟。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外,还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教师不仅要懂得“授人以鱼”,更要懂得“授人以渔”。为此,对一些疑难的理论,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而用生活常识来引导最好不过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抽象的理论,自主学习,找出规律。例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的原因时,如果直接就给出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但是如果用烧开水现象来解释就好理解了。在烧开水时,壶底的受热是不一样多的,中间多,四周少。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中间的气流上升,水开时甚至会把壶盖顶起;四周的气流是下降的。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受热不均,能引起气流运动,热的地方形成上升气流,冷的地方形成下降气流。气流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气压的变化。那么到底怎么变化呢?学生一般都给自行车打过气,我就是抓住这一点来讲解气压的大小的:当地表受热形成上升气流时,近地面的气压状况就如给自行车撒气,气压就变低了,而相应的高空就如给自行车打气,气压就变高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受冷地区的气压。
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活处处有地理,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熟知的生活体验、经验构建的知识,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得也就劳,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愉快而轻松。
三、关心时事,贴近生活,与时俱进。
教学要紧密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与时俱进。这样就能尽量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到自然灾害时,有的学生亲身经历过,有的学生可能没有,但是也能从新闻媒体上了解一些。例如:在提到风暴潮时,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了,因为他们经历过这场灾害。从2006年正月十五下午开始连续几天的大风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潮,使人们几乎无法站立,大量护栏和广告牌等设施遭到破坏,部分公交站点遭到破坏,滨海广场淹没在一片之中,人们最关注的“月亮老人”也被狂风推毁吹到了海中。这些学生都感受深刻,所以在讲解这部分时学生也能集中精神参与到课堂中来。
而在讲到地震时,学生马上联想到汶川地震。教师可以先播放这次事件的录像,让学生感同身受,并在分析地震形成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我国还有哪些地方会出现地震?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更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生带着兴趣和欲望进入激烈的讨论中。
四、向传统习惯挑战
生活中有许多事是我们认为合理的,但是从地理角度不一定是科学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提到四季的划分时,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划分方法不同,中国以阴历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而欧美国家以“二分二至日”为四季的起点,那么到底哪个更为准确呢?老师在讲解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我是用过生日这件事讲清楚的。首先,我问学生:你们过生日是过阴历的还是过阳历的?大多数同学都回答过阴历的。然后我随便问了一个同学的生日:阴历九月初二。接着我做了一个设问:我们都知道今年闰七月,那么你今年与去年过生日相差了多长时间?学生一算差了一年又一个月。很明显阴历生日是不准确的。所以得出结论:四季的划分还是欧美国家的更准确一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真正地掌握知识。
地理教育范文篇2
一、地理教学中的引导
在获得知识以后,如果仅仅对知识死记硬背,学过的知识会在短时间内忘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比如,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等事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这些地震是如何发生的?现实中的地理事件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巨大的反响,并引发学生的思考,而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诸如采集地理标本、野外实地考查、乡土地理情况调研等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从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思考各种现象,让他们切身体会知识的价值与运用,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的探索
探索是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重大的转变,对一种学科的探索,往往会引起学生对学科的无限兴趣,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有重大影晌,教师在教学过裎中要善于从探究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地理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在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知识的教学中,可能很多学生要问,既然知道了地震的知识与发生的基本理论,那么为什么不能对地震进行有效的预测呢。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目前地震无法准确预测的原因分析,要让孩子明白“地震不是在到处都能发生,而是发生在地下那些最薄弱的地方。怎样找到这些最薄弱的地方,是地震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
目前的理论知识与仪器设备依旧非常薄弱,仍待人类不断的探索提高。”可以现场让学生做一个小互动,让学生给我们讲述“我未来如何预测地震”,孩子启动思维,开发想象力,孩子的答案可能很多,即使异想天开,对孩子探索知识的兴趣提升也有很多的好处。其实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仍需要人们去探索和认知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对于这些知识的讲解,每当学生提出一个新思维、新认识,无论是否稚嫩,都是兴趣和思维提升的重要标志。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主体,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评价形式和主体都较为单一。
地理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感恩教育;教育教学
俗话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道德,一直是被中华民族所重视的评价标准,若是一个人才能欠佳,但德行出众,那么这个人也会受到人们的爱戴,但若是一个人拥有无边的才华,但他的德行欠佳,那么这个人即便再有能力,也没有人愿意接近他。在今日,我们依旧在倡导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通过为学生讲述前人的光辉事迹,向学生普及那些被现代社会所忽视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教育中,地理教学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其能够帮助学生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当今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其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一、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过往的教育模式中,无论哪个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都采用的是非常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理论知识,但是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来讲,这种课堂教学形式都显得过于单一,不能带动学生对于地理教学课堂的兴趣。而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感恩教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帮助我国各大学校的地理教学课堂进行改革,通过改善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来充实地理教学课堂,使其课堂教学更具有人文意义和引导意义,能够培养出品德出众的高质量人才[1]。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由于受外来思想观念的冲击,我国很多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在行为作风和道德观念上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色彩。虽然我国积极提倡打开国门,向外界学习优秀的思想文化,但那些不良的思想文化也趁机进入我国国内,对我国国民的思想世界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荼毒。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让学生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以致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并且,由于地理教学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其对于培养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民间约定俗成的道德理念对于人的约束相较于外国法律对人的约束是较为严格的,其不仅要求人们不触犯法律条文,而且要求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靠近,其对于人们的道德要求远远大于法律要求。对此,我国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时,应当积极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进而提升我国人民的平均素质水平。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其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有我们如今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状态,其对于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故而,学校和教师将感恩教育理念加入地理教学课堂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自然和人文社会的认知,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层次,从而发展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质人才。
(四)改善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过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国绝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过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但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形势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现如今的社会要求我国各大学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感恩教育在推进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提供了不小助力,因感恩教育的增加,我国很多教学课堂需要转变其原本的教学方式,发展成为现如今更加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应仅仅只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而是应该将感恩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2]。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保护自然
在对学生开展自然地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世界上的奇观美景,并借此机会向学生传达“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惜和保护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环保观念。例如:在讲到断层结构时,教师可以用我国的华山为例,为同学们讲述华山上的奇观美景,并可以为学生播放华山的旅游宣传片,向学生展示华山的美。同时,教师也应该告知学生自然景观形成的不易,以及部分低素质者对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借此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理念。
(二)民族团结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久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在这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讲到旅游地理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并对部分常见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进行描述,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到东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时,可以将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朝鲜族和满族的文化特色讲述给学生,并以宣传片和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和特殊节日,进而为学生科普我国的民族政策,提升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三)父母亲情
由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呈现出南北分化的现象,很多农民工需要南北往返打工,以此来赚钱养家。地理教师在为同学们讲述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述我国社会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贫富差距情况,借此来向学生展示农民工每年出外打工和家人们分别的场景,向学生讲述其依依不舍之情。这样,那些并不了解留守儿童的学生可以从中得知贫困家庭的分别之苦以及生活窘迫给予其的生活压力,进而转化为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提前寻找一些有关于春运前后的火车站视频以及记者对于返乡人员的采访,借此来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地理教学[3]。
(四)勤俭节约
我国的地域广阔,各种矿物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即便是拥有丰富的资源,我国依旧在倡导勤俭节约、保护自然,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下一代人留下能够带动社会发展的资源,避免因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无视长远发展的大局。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讲述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时,可以根据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改革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能源使用现状,并为学生科普勤俭节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且,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因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的自然灾害,借此提升学生对于我国现有资源的重视,从而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体现感恩教育
(一)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之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而且要适时带领学生开展教学实践,以此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感恩教育的观念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郊区开展自然考察活动,让学生收集自然植物的标本,同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不能够破坏植物原本的生存环境,做到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
(二)采用情境演绎式开展感恩教育
教师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课堂演绎,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一个活动作业,并给予学生一个演绎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课堂演绎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绿色环保”这一主题开展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找或编写一个有关“绿色环保”的剧本,并抽出一些时间进行排练,在日后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4]。
(三)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课堂辩论是一个获取知识的优良方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以此收到一举两得的成效。地理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将其分为正方和反方,并以此根据命题开展辩论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
(四)对学生布置课后艺术作业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手抄报、绘画等方式,展现出地理知识与感恩教育的结合,并将一些优秀作品放在学校的艺术栏中进行展示,借此来优化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例如:学校可以联合地理办公室在校内开展“感恩地球,感恩社会”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以文章(包含散文、小说、诗词等形式)、绘画、手抄报、原创歌曲等形式参与活动,教师将对活动作品进行排名并发放奖励,而且会从活动作品中选出优等作品于学校艺术走廊,以示嘉奖。
结束语
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在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外实践、课堂辩论等,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让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感恩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并对其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摄以威仪高朗令终:我心目中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6):79-80.
[2]臧丽娟.如何在地理课堂渗透感恩教育[j].中外交流,2020,22(22):323.
[3]孟书远.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研究[j].长江丛刊,2018,21(13):224.
地理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mooc;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继续教育
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藏族占总人口的58.1%,阿坝藏区在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课程外,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等课程都用藏语授课的模式,也称之为“以藏为主”类[1]。阿坝州共有双语一类模式中小学(办学点)66所,在校学生26610人,专职教师1696人。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育已经成为阿坝州最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也成为符合民族教育发展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虽然“一类模式”让更多的农牧民子女入学接受教育,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繁荣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但现实中“一类模式”的藏汉双语地理教师极度缺乏,导致学生极度欠缺地理知识,很多学生上高一时还只知道四川,其余的33个省级行政单位都不知道,高考文综成绩不到100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二是现任地理教师没有得到地理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和进修。地理任课教师唯一的优势是会藏语,地理学科知识修养水平较低。由于目前没有藏语的地理教育专业,高等院校后备藏语地理教师很少,而未来从事中学藏语地理教育的必将是今天的学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对阿坝州教育、科学、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形成制约。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翻译为“慕课”,其能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学习者在家即可实现线上学习、测试。其重构了传统学习的整个流程,使传统面对面继续教育中的师生角色发生转换,使教学的环境更加信息化。这种新型继续教育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解决地理师资的地区不平衡。
1传统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
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培训合作为例阿坝师范学院正在与阿坝州汶川县水磨中学开展藏汉双语地理教师学科教育指导工作,通过调查询问、实践探索,发现传统的继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1学习时间无法保障。按时间划分,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主要有3种情况:①继续教育放在平时。由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地理教师都是在职教师,平时都有教学任务,外出学习时间短没效果,时间长必然会挤压教学时间,还涉及到调课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不支持,因此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师较多。②继续教育放在假期。这种方式由于占用了老师的假期,引起部分教师的反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③继续教育渗透于平时。这是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合作中采用的方式,利用水磨中学临近阿坝师范学院的区位优势,把培训渗透于平时,坚持每周2次课,持续2年时间。这种方式设计的初衷是既能让双语教师接受地理教育,又不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但经过2年的实施后发现,存在时间较难保障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培训双方临时性事务较多,预计2年的课程,可能要近4年才能完成,时间太久,效率不高,可推广性有限。1.2培训内容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不高。普通的继续教育主要是进行先进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这对于“一类模式”的地理教师来说意义不大。目前“一类模式”的地理教师基本都是非专业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教学理论和方法,而是细致、系统的学科知识。阿坝师范学院在培训中针对这一需求进行了改革,培训内容以中学教材为主,但实践发现,尽管接受培训的藏汉双语教师对中学教材的内容熟悉度增加,但还是难以形成地理学科素养,进而导致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地理学习能力不强。这不适应我国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要求,长此以往,必将扩大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1.3评价机制欠缺。传统的继续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最后统一给学员颁发继续教育证明,而几乎没有对学员的评价,评价的质量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也是造成传统继续教育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合作的经验,要想实现继续教育的价值,必须加大评价力度,采取考试、出勤率、作业等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员,不予认定继续教育的课时,从而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1.4对培训学员学情分析不足。对培训学员学情分析不足也是影响传统培训方式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藏汉双语“一类模式”的地理教师基本上都是非专业的,地理基础较差,而培训教师都是专业老师,侧重点在教学重难点,而这恰恰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双语教师听不懂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培训教师认为学员没有认真学习,完不成学习计划,这种现象在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的继续教育中普遍存在。
2mooc在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优越性分析
mooc在时间、空间上灵活性能较好地弥补传统继续教育存在的缺陷,适应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继续教育尤其是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2.1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趋势,接受国内顶级的教育资源。“互联网 ”冲击着整个社会,教育也不例外。国内外智慧教育越来越盛行,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我国教育的区域差异显著,教育的公平性受到挑战,在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国家主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mooc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是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的技术支撑。在我国,沿海地区的mooc教学已经较为流行,在普通高校也得到了大力推广。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中国在mooc建设上起步不晚,与世界发达高等教育强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今中国有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mooc上线,600多万人次大学生获得mooc学分,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修mooc,我国的mooc数量现在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这些都为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培训资源[3]。2.2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保障学习时间。现代社会,人人都高度依赖互联网。mooc作为开放式网络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捷性,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作为一线的地理教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能集中利用的时间不多,mooc资源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学习的日常化,把教师平时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解决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的难题。2.3可反复观看,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充分适应学员学情。如前所述,由于阿坝州“一类模式”的藏汉双语地理教师基本都是非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极其缺乏,而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由于对培训对象的知识基础、汉语水平缺乏了解,培训效果不理想。mooc恰恰相反,由于是网络课程,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暂停或反复观看,对于不明白的内容可随时停下来查找资料、在线询问老师等,这充分适应了学员的学情,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现实中再配合其他的授课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基础知识不足、培训效果差的困境。2.4讲练结合,可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目前教育部新通过的mooc都做到了讲练结合,在每项内容下都附有相应练习,学员可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我检测,自我调整。老师在后台可看到学员的学习情况和练习题检测情况,在课堂授课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2.5学习内容多样,潜移默化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一方面,mooc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基本能满足中学地理教师的知识需要。另一方面,mooc资源中还有很多不同高校的地理选修类课程,这些课程教好地阐述了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实用性较强。如今,基础地理教育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教育强调“地理核心素养”,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面和综合分析地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地理教师具备大地球科学类知识。传统的地理课程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mooc资源中的各类大地球科学类课程正好适应这种教育趋势,适应新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适应学习发展的需要。
3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mooc应用的基本构想
基于上述分析,mooc在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能发挥巨大作用,显著提高继续教育效果,实现教师、学生、地方教育的共赢。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利用好现有mooc资源的同时,还要构建适应阿坝州双语地理教师的mooc资源,同时结合有效的授课方式和评价机制,实现教学效果的飞跃。因此,该研究针对mooc在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如下设计(图1):3.1前置学习阶段。该阶段主要借助现有的学习平台,由学员自主学习完成,实施的核心即为地理mooc资源。现有的地理类mooc资源较为丰富,能基本满足学员提升基础地理学科素养的需求,但针对阿坝州藏汉双语教师的特殊性,还应开发有针对性的、能迅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资源。3.1.1现有地理mooc资源整合。现有mooc平台主要有爱课程app、中国大学mooc、开课吧、网易公开课等。地理课程较多的主要是在爱课程app、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公开课。其中前两者课程的专业化程度更好,直接对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供在校大学生学习使用,更有利于学员系统学习掌握地理知识;而网易公开课中的地理课程用时较短,大多是一些综合性的地理课程,在扩大知识面上更有优势。表1为三大平台主要的地理专业mooc。3.1.2构建基于中学地理的继续教育。地理mooc资源现有的地理mooc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部分课程是以大学课程为体系构建的,如:《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现代自然地理》、《地质学基础》等。该类课程由于遵循了大学课程的完整学科体系,有助于构建培训学员的学科知识框架,但同时也因为其体系的完整性,有些知识在中学地理中没有体现出来,学员如果按此课程学习,会出现学习周期太长、学习针对性不够,学员感觉所学知识“没用”的现象,这在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的合作中已经表现出来。因此,构建基于中学地理的mooc资源就尤为重要。根据阿坝师范学院与水磨中学合作的经验,初步设想以中学地理知识为线索构建mooc资源,内容分为4个板块,这样学习的实效性更强,能让双语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在课堂中应用,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3.2检测学习效果阶段。该阶段和传统课程不一样,不再占用专门时间集中检测、讲评,而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上述mooc资源中,每项内容学习后都附有相应的练习题和答案解析,练习题完成后能及时看到成绩,这为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和较好的评价方法。另外,由于mooc资源可重复观看,每次检测可重复进行,直至所有试题答对合格。所以,该阶段能保证前置学习的效果,照顾到学员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后台看到学员mooc视频观看记录、试题完成用时、正确率,能及时掌握每位学员的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试题的正确率可分析学员的学习难点,这些及时有效的信息都是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师利用这些信息,为下一阶段课堂的巩固提升提供参考,使得教学不再是单凭教师的经验,而是数据化、精准化,这也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教育界的变革。3.3巩固提升阶段。该环节在课堂中进行,采取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主要通过答疑解惑、组织研讨、引导提升完成教学,整个过程由教师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答疑解惑主要是针对前置学习的内容和检测,由学员提问,教师分析,解决学习中一些共性问题,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组织研讨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组员交流、小组间交流实现知识、经验的共享,在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地理分析能力的训练。引导提升由教师组织完成,可通过案例来实现对知识理解的深化,增强知识的实践性。3.4实施应用。由于藏汉双语地理教师基本都是非专业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因此传统的集中培训学习由于一次性学习地理知识较多,学员的消化吸收有些困难,因此,对构建的中学地理mooc资源应采取分散培训学习的模式,边学习,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样既做到了学以致用,又促进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整个mooc的应用过程模式是闭合的,做到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
4结语
mooc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在继续教育方面具有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阿坝州藏汉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的师资现状,使得继续教育迫在眉睫。结合阿坝师范学院对水磨中学双语“一类模式”地理教师的培训,设计了新的基于mooc资源的地理培训模式。该模式能较好地弥补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提高培训效果,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当然,该模式的应用需要时间、设备、尤其是评价机制的配套保障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虎技能,滕星.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以g藏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3):33-41.
[2]: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eb/ol].
地理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育关系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信息技术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教育。比如:中学地理新课内容中地理信息技术,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及掌握其基本应用。这就为中学地理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老师需要熟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1]。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有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另外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地理知识上有更多的收获,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一、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也就是我们说的”3s“技术,这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另外,地理信息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网络gis等其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涉及的专业技术非常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是需要老师根据教学任务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
二、中学地理教育概述
1.中学地理教育的特点及主要内容。中学地理具有“理科”的传统,侧重于地理学的自然属性方面,属于自然科学体系,有着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比如:中学地理中需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范围很广,仅从自然地理学中,就包括:地质、气象气候、水文等。另外还有天文、生物、旅游、经济、城市等等。2.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是在老师的教学下,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验过程;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地理思维、了解探究地理问题等。最终使得学生树立环境观念、地球意识以及爱国情感。
三、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的关系
1.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学地理教育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进行《陆地和海洋》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沧海桑田”,老师可以借助幻灯片、电子地图或者视频等方式直观的将“沧海桑田”的变化呈现在同学们面前。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地理信息技术中有一些软件很适合学生独立学习。比如:在学习“水土流失”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gis技术对某个水土流失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在水土流失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通过这种独立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中学地理教育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中学地理教育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加强培训老师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技能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对老师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因为,地理信息技术都是现代化信息技术[2]。所以,对一些年龄稍偏大的地理老师而言,学习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但是在新课地理教学任务中,地理信息技术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实力。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比如:gis技术在初中地理课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概念、原理以及相关基本发展等知识,还要明白这项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还要能够灵活操作相关软件,熟悉gis窗口界面等等。(2)学校为老师提供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教材老师在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要有合适的教材,才能够更好的为同学们教学。首先是由学校地理老师积极向学校提出教材需求,然后学校根据老师们提出的需求,为老师配置合适的教材。目前,在初中阶段地理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是选修课教材,很多内容难度很大,不太适合作为学生的教学。所以需要尽快编订出更适合教学的信息技术教材。
四、结语
地理信息技术本身而言,是中学地理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教学带领下,熟悉并掌握基础的地理信息技术。另外,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践。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中学新课的革新,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中学的学习,能够给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世成.关于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8(8):392.
地理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国际意识;国家意识;爱国主义教育
1.地理教学中的国际意识教育
国际意识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这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加快、国际间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竞争日益凸显,亟待共同解决的国际问题日益增多。为此,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各类教育的重要任务。地理学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而独自进行,我国的发展与世界有不可分的关系。当前对学生进行全球意识教育是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生发展自身的需要,重要的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多元文化,提升学生以世界眼光对问题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在认识当前所面临诸问题时要有全球合作意识予以解决,增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全球观国际意识,在将来更好地参与国际事物。同时,有利于学生克服对全球性知识的片面学习,忽略对学生思维意识、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教育学生培养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正义感教育。当前虽然东西两个集团之间的冷战已经结束,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减小了,但在局部地区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战乱不断。世界的局部战争对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支持民族和解、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的动向,了解现代一些恐怖分子制造的事件对人民造成伤害的实例。然后,给学生讲解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采取谈判方式改革国际旧有经济秩序、建立国际新经济秩序,各国及经济体以公平、有序、合理、平等、互利为基础开展经贸往来,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政府支持民族和解,反对战争的态度是非常英明正确的。1.2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平等合作意识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日益走向深入的重要时期,只有使全国人民了解世界,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太差距,才能使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将改革开放日益推向深入的巨大原动力,才能使人民在思想上增强对改革的承受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由以前的相互分离状态过渡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时期,部分国家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极端方式进行扩张和掠夺,此种行为同样给人类带来灾难,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目前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进步,这种不符合时展潮流的问题教育我们,以各参与者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以促进全球和谐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和进步才是当今人类发展的立足点,而国家间采取对话、交流和合作已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诉求。在当前全球发展已成为“地球村”的缩影,人类发展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各国通过合作一同参与解决问题,深化合作,取长补短,是国际发展的共识,一方受损另一方获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共赢”应是各方需要的理想方式。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共同问题是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人文地理学的知识从地理学的视角展示了这些问题的时空分布和特点,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上来,而大量的事实案例应证全球问题的解决要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平等合作就是我们寻求的最佳途径和准则。通过培养学生的“平等合作意识”,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形成对全球性问题科学的认知。1.3国际全球生态意识教育。全球生态意识是国际意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思考的产物,其形成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人类生产水平低下,在自然面前非常弱小,人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处于“地理环境决定”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就进入了“人类中心阶段”,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人类的附庸,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的开发破坏;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促使人类重新认识人地关系,人类开始重视自然,开始关注自身行为对自然的影响,逐渐朝向“人地和谐”阶段迈进[1]。人类生态保护意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地球作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有这样的共识,并采取措施协调人地和谐。生态问题不能简单地视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其中不能忽略人类之间的关系,单个群体难以捍卫人类家园,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重视全球生态平衡与发展,树立生态意识,应是我们努力方向。地理学中“人地关系”一直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地理教学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思想内涵,而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与全球生态意识相关的内容很多,从一般“原理”到具体“现象”较好地体现了地理教学关注生态的特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全球生态意识。同时,结合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水日”以及“气象日”等时间点,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可通过向群众宣讲环境知识的方式,提高群众环境与资源意识。还可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
2.地理教学中的国家意识教育
在全球化发展格局、极端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家意识的教育面临困惑和不适,目前,提高国家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每个地区也有本地区的特点。没有国家意识,就没有爱国主义。从本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才能对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才能对学生进行有具体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地理教育,特别是本国地理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与国情有关,但是我们不能把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都说成是国情,而是要善于在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中概括出本国国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1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在基本国情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多向学生介绍一些祖国丰富的矿产、优越的自然条件、秀美的河山等,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我国的自然条件有优越的一面,但同时存在很多不足。我认为,在基本国情教育中应该如实地把各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给学生作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中,逐步培养起对祖国母亲的感情,树立辩证的、理性的爱国情感。强调国情教育的实效,注重学生对国情的准确把握。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要净增l千多万人口,净增人口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大水国家的人口总数,这给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邓小平同志曾经说:“中国的问题难就难在人口太多”。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仍然相当大,农村中相当一部分农民对计划生育工作还不能足够理解和支持。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因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而需要充足劳动力、养老制度还不够完善等客观原因外,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人口观念陈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人口问题的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地理科学对于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深刻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困难和对环境承载量带来巨大的压力,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一些干部和群众缺少基本的地理知识,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只顾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的环境效益,甚至以浪费和过度开发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大量排放工业“三废”;有些地方滥伐、滥垦、滥挖,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矿产资源遭到破坏;有的地方滥占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在这种重要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对环境与资源的责任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为开拓祖国疆土、发展祖国经济、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捍卫伟大祖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进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获得了一律平等。40多年来,各民族在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下,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教育学生懂得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就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支援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思想感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8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居世界各国前列。目前我国许多工农业产品的总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或第二三位。目前,我国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我国在经济水平方面,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目前我国经济水平的国情。国情教育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反映祖国的地理面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愿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精神。2.2爱国主义与国情相结合教育。地理教学是国情教育的主阵地,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综合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地理学科几乎包含了自然国情的全部内容,详细地论述了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资源、人口现状及劳动力资源等总特征,对我国工业、农业方面主要的产业部门布局和发展进行指导,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好素材。可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优越的自然条件等,使学生增强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忠国、报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世代相传的这种美德,才使我们的民族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结合国情教育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现状以及美好前景,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决心为之奋斗,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国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予以重视。2.3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统一的教育。台湾、西藏和新疆等地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汉族和我国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正是由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才创造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在共同的历史上所形成的民族感情,像一股强大的向心力,时刻唤醒着我们的民族意识,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活动。我国不仅陆地广袤,而且海岸线漫长。在国际上,国家海洋面积通常以历史沿革和《国际海洋公约》来确定[2]。例如,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与我国在钓鱼岛、南海群岛的归属上存在争端,这些原本属于我国神圣不容侵犯的领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当前实际,加深学生理解,增强他们的爱国教育。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和现实生活中国际、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材料并理论联系,在教学中渗透国际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让学生懂得要爱国、爱家、爱自己并为之努力,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作者:阿依古丽•克里木拉 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 钱和玉 单位: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生地学院
参考文献:
地理教育范文篇7
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中的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地理教学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实现上述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电化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电教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幻灯、投影等)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地理教学利用直观教具(如录像、投影等)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问题,让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
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学生的反馈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正确的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加以纠正,这样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大有帮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处理好教材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握关键,教师又可以借助录像或投影深入一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概括、归纳综合、得出结论。教师还可通过当堂测试的办法进行检验。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贯彻教学中的设疑、解疑、综合、反馈、矫正、深化的过程。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就高中课本来讲,大小图形就有288幅,另外还有高中地图册和与之配套的一些图形。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这些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例如利用幻灯投影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图像来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十章第三节有关“城市环境问题”时,假如按照课本上的条条顺序写下来,学生确实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在幻灯上描绘出一幅彩图,画出城市、工厂、汽车、垃圾、河流、酸雨以及城市绿化等地理概况,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评价得出结论。教学中采用这种新疑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3.有利于培养智能型、开拓型人才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如何来完成这一使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一是求知欲望大,凡事喜溯本求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再加上高考取消地理科,给培养地理人才带来更大困难。但我认为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注意力,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去创造、去开拓。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九章第二节“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幻灯的作用,制作一个灯片,把城市周围的主体要素:如资源、能源、交通、河流、农业生产等情况描绘出来,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建立某一工厂、应安置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做既克服了照本宣科的毛病,又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发挥联想、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并把它用到实践中去。又如在复习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有关“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把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地球上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气候的变迁、生物的迁移,农业生产的变化等等,让学生深入思考,发挥想象。有想象才有创造,有创造才有开拓。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好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是培养地理智能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地理教育范文篇8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
应对新的挑战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再次,是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最后,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胸、振奋昂扬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对于学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四、重新认识教材
确定地位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根据大纲的要求,挖掘教材,确定培养目标,结果往往以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简单地记忆这些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素质,这也就决定在地理教学中贵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那么,仅仅传授教材的基本知识就远远不够了。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地理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改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在改变,从而决定了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而目前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教学改革,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念,突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结论为主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及成因的习惯。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编制灵活多样的电视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现行各种教材的补充。因此,教师应重新认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五、改变教育方式
融入素质教育在新时期,人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起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新,如果还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势必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协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而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文、图、声并茂,使得各种教育信息更加生动、直观。地理学科区域性、空间性比较强,用文字有时很难表达,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在现代电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地理教育范文篇9
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当今的世界,经济技术关系成了国际关系中相对重要的基质。以经济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竞争。国际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和文化领域。近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融入、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加入到直接的生产过程。例如,农业科技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高速发展,世界粮食单产每公顷平均年增长43千克,达到前半个世纪增长速度的31倍,科技贡献率高达73%.总之,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传统工业设备不断得到改造;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生产控制系统和组织系统出现革命性变化。可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对策,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瞄准了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迅速推进现代化建设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这方面"缺口"很大,表现在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初在《世界科学报告》中提供的数字,每1000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的比例,日本为4.7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为2.3人,中国为0.4人),熟练工人数量少(据统计,1984年我国有劳动力4亿人,具有大专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0%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多达75%左右)。我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大约2亿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只有从这一阶段为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他们步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
第一,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三,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三、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材的总体框架,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均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在现代意识的培养、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知识深广度的控制,以及教材弹性的体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社会将如何发展才能趋利避害,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到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过程。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这说明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单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和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对于即将迈向21世纪的现代社会的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我们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人为中心,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见下面高一地理知识框架结构示意图)。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用传统的眼光看,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
第一,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三,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三、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材的总体框架,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均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在现代意识的培养、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知识深广度的控制,以及教材弹性的体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社会将如何发展才能趋利避害,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到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过程。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这说明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单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和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对于即将迈向21世纪的现代社会的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我们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人为中心,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见下面高一地理知识框架结构示意图)。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用传统的眼光看,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不仅要给予学生现代的观念,还要给予学生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它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而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教材中知识的取向应该是思想观念价值、应用价值和能力价值都比较高的内容。
1.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与过去高中地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在以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外,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海洋空间的拓展,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综合了以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地学知识,并给予新的思路,即不从地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单元,更是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单元。教材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工业区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采取剖析典型事例的方法,努力把每一个农业类型或工业区的内容落在实处,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农业类型是怎样运作的,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我们认为,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也才能够显示出来。
2.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在讲农业区位时,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府决策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讲工业区位时,说明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等等;在讲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时,则从分析我国南昆铁路和上海港的区位入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点区位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三)降低知识难度,拓宽知识的广度,增强教材的弹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
1.降低难度,拓宽广度。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文化各方面差异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深度有所降低。比如,"宇宙环境"这一单元,我们删减了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恒星、行星等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转偏向力作了简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原理。这样,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使教学顺利进行。当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些新知识不断涌现。教材适当吸收了一部分知识,比如宇宙开发、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使学生能够摸到时代的脉搏,具有广阔的视野。
2.增加教材的弹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发展,相反,我们要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我们在教材中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并设计了"自学园地",包括三个"板块":第一块是"阅读篇",通过阅读选编的文章,让学生体会一些道理;第二块是"技能篇",通过介绍一些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一些方法;第三块是"练习篇",通过做单元综合练习,分别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材通过加强现代观念、密切联系实际、着力培养能力、适当调整知识的深广度等方法,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地理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海洋意识;现状述评;地理教学
中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形式多样,包括相关学科教学渗透、组织海洋知识竞赛、开展海洋主题活动、开办海洋特色班等。其中,通过相关学科教学渗透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是当前中学阶段重要的海洋意识教育形式。地理学科与海洋意识密切相关。综观当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渗透海洋知识,培养海洋意识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其影响因素是什么?通过哪些措施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地理教学视角下海洋意识教育现状
(一)地理教学中海洋知识零散化。综观当前我国中学地理必修课程,海洋知识的组织与选择更多是基于学科内“经验式”编排,缺乏更上位的课程指导,与政治、历史、生物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统筹”式安排力度不足,地理学科内编排的海洋知识尚未有明确的体系,呈现零散化的特点。零散式的课程编排模式必然使教学碎片化、零散化。以初中地理为例,当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排海洋知识方面仅涉及如下内容:一是在“大洲和大洋”部分介绍了四大洋,且介绍大洲的篇幅、内容比重远远大于大洋;二是在“极地地区”部分阐述了关于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的位置、降水量、资源、环境等内容;三是简单介绍了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内海和临海的国家等;四是在“南方地区”部分介绍交通方式时涉及了部分相关海洋知识。同时,从阐述角度而言,教材并未凸显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在讲“日本”这节内容,虽阐述了日本的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但并未凸显“海”对日本的深远影响。(二)“意识”层面的教育薄弱。意识是一个比较抽象和模糊的概念,它有很多的切入点。某种意识的形成,往往不需要很多的知识或经验作支撑,若干个甚至一两个激烈的诱因,就可能对某种意识的形成和确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同理,海洋意识教育可以借助生活领域、生产领域,或个人、国家、民族的典型案例来进行。[1]当前,地理学科内对海洋“意识”层面的教育比较薄弱,侧重知识的讲授,对“意识”培养则关注较少。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在讲述“日本”时,侧重阐述日本的地理环境、工业和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识记”的成分更多,而对于“海洋对日本的工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意识”层面的内容分析较为欠缺。又如,初中地理在讲述我国“疆域”时,限于阐述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和海上邻国等“识记”内容,而关于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对我国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影响,并未展开分析、讨论。
二、影响海洋意识培养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具体的课程与教学依据。海洋教育目前已成为世界性教育问题,海洋教育目前还没有被学科的视野所捕获,研究者在细碎的探究中,很难探究其全貌。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课程依据,导致各学科无法各司其职地在海洋意识培养中担当其应有的学科责任。不管是从必要性,还是从科学性来讲,在中学阶段普及推广系统的海洋意识教育,均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目前我国中学阶段由于缺乏国家层面权威的课程依据,导致各学科在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过程中,均处于零星式渗透海洋意识。并且各学科之间在海洋意识培养过程中,结合自身课程的属性特点,应该侧重渗透不同维度的海洋意识,但是,由于没有指导性的、统领性的文件,既难保障海洋意识培养的系统性,也难避免不同学科间的相关内容的重复。(二)“海洋意识”概念笼统,不具操作性。当前,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对海洋意识下了定义。例如从海洋价值的角度,冯梁认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指21世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海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系统的理性认识[2];从国家的角度,何立居认为,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在它的内涵里,既包括国家现实的海洋利益,又包括国家长远的海洋利益,既包括海洋经济利益,又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利益[3](p1-2);从人类的角度,何兆雄提出,海洋意识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4];从认识的角度,饶咬成认为海洋的客观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产生关于海洋的认识,这种认识,被称为海洋意识[5]。但是,上述海洋意识的定义,对于课程制定、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均不具备针对性。因此,在这种笼统、宏观的定义之下,教师很难据此去合理选择、组织教学素材。(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不紧密。海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海洋知识的教授,但又绝不等同于海洋知识的教授。“意识”更强调体验,更注重思维的参与。意识的形成,依赖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一些激烈的诱因,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思维的机会。例如当学生看到我国渔民在我国合法海域捕鱼,却遭到他国的干扰甚至扣留时,教师就应该实时引导学生分析该事件,促进其海洋主权意识的形成。当前,我国地理课程中的海洋知识大多仍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不紧密,造成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体验”感不强,不利于“意识”的真正形成。例如“洋流”是高中地理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人教版教材中,一是阐述了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的显著影响,以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为例,简述其形成原因;二是阐述了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中,以纽芬兰岛东南海区为例,讲述了该区域因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而影响航运;三是阐述了洋流会扩大污染物影响的海域范围。通过这些案例的阐述,成因的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关于这些地区的经验或知识,这些案例不具备“刺激性诱因”的特点,难以唤学生情感体验,不利于海洋意识的真正形成。
三、提升海洋意识培养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地理学科中海洋意识的教育目标。由于各学科属性、基本教学内容的差异,在海洋意识培养这一教育任务中,各学科承担的具体职责不同。依据国家层面的海洋教育目标,结合地理学科内容特点,考虑政治、历史、生物等相关学科各自的学科优势,明确中学地理学科中海洋意识教育目标,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海洋意识培养的路径。明确地理学科中海洋意识教育目标,可以保障地理学科中海洋意识教育更具针对性。当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中海洋意识教育目标仍然较为笼统,地理学科特色不明显。例如,我国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对“海洋权益”的阐述如下:“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海洋权益包括海洋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海上安全利益等,地理、历史、政治等科目中均应设计海洋权益相关内容,但是,不同学科,其学科优势不同,在“海洋权益”教育任务中,承担的职责应该不同。结合地理学科课程内容特点,应侧重阐述海洋经济权益,系统阐述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二)将海洋意识进行操作性定义。厘清海洋意识的逻辑结构,为海洋意识界定操作性定义,可以为教学中海洋意识培养提供针对性的方向引领。教学中海洋意识的操作性定义应该关涉教学内容、教学层次、教学情境三个维度。首先,教学内容。结合《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以及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海洋意识教学内容界定如下:海洋权益、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其次,教学层次。根据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理论,结合海洋研究者对海洋意识的界定,我们可将教学层次划分为知识、态度和行为三个层次。最后,教学情境。海洋意识教育的培养,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校外的研学旅行等活动,由此我们确定教学情境的二级指标为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研学旅行)。据此,我们可将海洋意识的操作性定义界定为: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在了解海洋权益、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基础知识上,形成的关于海洋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在校内(课堂教学)、校外(研学旅行)等情境中形成,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海洋知识量、海洋态度观和海洋行为力。(三)开展“一带一路”等专项海洋主题活动。“一带一路”是当前我国重要战略性倡议,国家在各级媒体中对这一倡议的宣传较多,大众包括中学生在内对“一带一路”的概念了解也较多。地理学科有其学科优势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地理学科视野下,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一带一路”的内涵,既是对国家战略的宣传与解读,也是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有利载体。结合地理学科内容,因势利导开展“一带一路”专项海洋教育研究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在地理课堂教学内结合相关内容开展海洋主题探究活动,也可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开展综合式、跨学科学习。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内,可开展“认识瓜达尔港”等主题活动,从了解瓜达尔港的地理位置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瓜达尔港的历史背景、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钟法.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存在“三个误区”[n].中国海洋报,2014-09-23(03).
[2]冯梁.论21世纪中国民族的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3]何立居.海洋观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4]何兆雄.试论海洋意识[j].学术论坛,1998(2).
地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2-05-17 11:01:11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皮革化工企业 2023-03-02 16:56:18
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3-02-16 08:49:18
互联网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分析 2022-12-04 16:17:27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 2022-11-04 16:36:30
2022-10-13 14:47:48
2022-10-09 11:29:02
精品范文
10地理野外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