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05 07:25:38
分子范文篇1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进100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 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分子范文篇2
灵地乡位于**市北部,与大田县交界,管辖1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289人。共有17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1个,机关支部6个,共有党员378名,其中女党员41名,农村党员283名,2004年度发展新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2名,农村党员9名,大专以上文化3名,中专、高中以上8名,初中5名。从近几年的实践中看,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乡镇党委制定的发展党员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党支部指导性、针对性不强,难以落实,个别支部出现两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现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程序没有完全符合规定,有出现未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就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平时的培养考察以本人自述汇报为主,容易流于形式;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联系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不明确,培养教育考察的效果不明显;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因村级换届而中断培养考察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新发展党员的质量,灵地乡党委从2003年起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跟踪责任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是调查摸底。对各党支部的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信息库。实行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增(减)季报制,每季度第三个月25日各支部要向乡党委汇报季度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变化情况,从而使乡党委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各党支部的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动态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杜绝突击发展党员和长时间不发展党员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便于乡党委对发展党员有关材料真实性的审查。
二是明确职责。要求党支部在接收到入党申请人员的申请书半个月至六个月以内,要给予讨论是否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支委会讨论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0天内,要通知申请入党人和培养联系人,开始进行培养教育考察,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入党积极分子应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培养联系人和其它党员的批评教育,主动向培养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每半年交一份书面汇报材料;培养联系人应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措施和意见,每季度向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情况,每半年形成一份书面汇报材料,认真填写考察表,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及时向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支部应在培养联系人提出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1个月内,召开支委会研究是否将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并在10日内将有关材料送到乡党委,报送市委组织部进行预审。
三是强化措施。制作《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卡》,发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支部书记、党建联络员和党委组织委员手中,在联系卡上标明相关人员的的工作任务要求、职责和联系电话,以便于相互联系,加强跟踪督查和了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由党建联络员或党委组织委员定期或不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支部书记联系,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培养联系人的培养考察工作情况和支部的意见,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日常监督,确保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培养考察,做到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落实责任。要求有关人员严肃对待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责任表,对未按要求的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如入党积极分子在考察期间一个季度没有汇报情况的,由培养联系人给予口头批评;半年没有汇报的,由培养人提出,支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没有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的,追究支部组织委员的责任,一次给予口头批评,二次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培养联系人一个季度没有向党支部汇报考察情况,给予口头批评;半年没有汇报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由支委会研究撤换培养人。党建联络员负责挂钩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发现一例程序违规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通过责任追究,确保了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到位。
分子范文篇3
关键词:超分子化合物;主体客体;识别作用;配位
“超分子”一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年之后了.毕业论文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超出分子的化学”,是关于若干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较高复杂性和一定组织性的整体的化学.在这个整体中各组分还保持某些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或扰动而表现出某些整体功能[1].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聚集数可以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把多个组分的基本微观单元聚集成“超分子”的凝聚力是一些(相对于共价键)较弱的作用力.如范氏力(含氢键)、亲水或憎水作用等[2].
1超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1.1杂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
杂多酸是一类金属一氧簇合物,一般呈笼型结构,是一类优良的受体分子,它可以与无机分子、离子等底物结合形成超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电、磁、非线性光学材料极具开发价值[3],有关新型keg-gin和dawson型结构的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功能开发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杜丹等[4,5]合成了dawson型磷钼杂多酸对苯二酚超分子膜及吡啶dawson型磷钼多酸超分子膜修饰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35~0.50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靳素荣等[6]合成了9钨磷酸/结晶紫超分子化合物,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探究,即合成化合物具有光敏性,漫反射日光即可使其变蓝.王升富等[7]合成了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no2-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毕丽华等[8]合成了多酸超分子化合物,首次发现了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有机溶剂中可表现出近晶相液晶行为.刘术侠等[9]以dawson型砷钼酸、金刚烷胺为原料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c10h18n)6as2mo18o62·6ch3cn·8h2o,该化合物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特性,并提出了一个可能变色机理.
1.2多胺类超分子化合物
由于二氧四胺体系可有效地稳定如cu(ⅱ)和ni(ⅱ)等过渡金属离子的高价氧化态,若二氧四胺与荧光基团相连,则光敏物质荧光的猝灭或增强就与相连的二氧四胺配合物与光敏物质间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密切相关,即通过金属离子可以调节荧光的猝灭或开启,起到光开关的作用.苏循成等[10]合成了8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大环配体,其中含有2个独立的螯合基团,在适当情况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
大环冠醚由于其自组装性能及分子识别能力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近来,冠醚又成为在超分子体系中用于建构主体分子的一种重要的建造单元.硕士论文李晖等[11]利用了冠醚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及蒽醌分子的光敏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氮杂冠醚取代蒽醌分子,并以该分子作为主体分子,以稀土离子作为客体构成超分子体系,并研究了超分子体系内的能量转移过程.
1.3卟啉类超分子化合物
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类似物的超分子功能已应用于生物相关物质分析,展示了更加诱人的前景,并将推动超分子络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深入开展.
1.4树状超分子化合物
树状大分子(dendrimer)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类较新的合成高分子.薄志山等[12]首次合成以阴离子卟啉作为树状分子的核,树状阳离子为外层,基于卟啉阴离子与树状阳离子之间静电作用力来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镧系金属离子(ln3 )如tb3 和eu3 的发光具有长寿命(微秒级)、窄波长、对环境超灵敏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发光材料,但镧系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弱的发光.朱麟勇等[13]合成了聚醚型树枝体与聚丙烯酸线性聚合体的两亲杂化嵌段共聚物,研究表明聚醚树枝体通过对tb3 能量传递,使tb3 发光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天线效应”.
1.5液晶类超分子化合物
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小分子液晶和高分子材料的双重特性,晏华在《超分子液晶》[14]中详细讨论了超分子和液晶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超分子液晶分子工程和超分子液晶热力学.李敏等[15]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以对硝基偶氮苯为介晶基团的丙烯酸类液晶聚合物,液晶基元上作为电子受体的硝基和作为电子给体的烷氧基可与苯环、nn之间形成一个离域的π电子体系.初步的研究表明:电晕极化制备的该类聚合物的取向膜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堪东中等[16]用4,4′-二羧酸1,6二酚氧基正己烷与等摩尔的4,4′-联吡啶合成了“t”型超分子液晶,并观察到随构筑“t”型介晶基元分子结构的变化,组装超分子体系由单向性液晶向稳定的双向性液晶转变的规律性.
1.6酞菁类超分子化合物
田宏健等[17]合成了带负电荷取代基的中位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及锌络合物和带正电荷取代基的2,9,16,23四[(4′-n,n,n三甲基)苯氧基]酞菁季铵碘盐及锌络合物,并用job氏光度滴定的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组成,为面对面的杂二聚体或三明治式的杂三聚体超分子排列.发现在超分子体系中卟啉与酞菁能互相猝灭各自的荧光,用纳秒级的激光闪光光解技术观察到卟啉的正离子在600~650nm和酞菁负离子自由基在550~600nm的瞬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超分子体系中存在分子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
2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2.1分子自组装
近年来分子自组装作为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倍受关注,医学论文尤其是分子尺寸在1~100nm的化合物,它们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法一般很难得到.最近,yan等[18]运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合成了长度达厘米级、直径达毫米级、管壁达400nm的管,成为超分子化学合成上的一个亮点.
刘雅娟等[19]利用一对互补的分子组分5(4十二烷氧基苯乙烯基2,4,6(1h,3h)嘧啶三酮和4胺基2,6二十二烷基胺基1,3,5三嗪的自组装过程构筑了一种直径约为5μm的超分子纳米管.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纳米管的形成过程中,氢键、π-π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导致了超分子纳米管的形成.reinhoudt等报道了最多具有47个钯配合物的有机金属树状分子,准弹性光散射实验(qel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表明聚集体为直径200nm的圆球,puddephatt合成了直到第4代的树状铂配合物(28个配位中心).
2.2模板合成
1992年mobil公司的科研人员首次利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超分子液晶模板,合成了有介孔结构的氧化硅和铝硅酸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有六方排列介孔孔道的mcm-41[20].
以环糊精(α-cd,β-cd,γ-cd)作为环的轮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尤其引人注目.环糊精边缘是亲水的,内腔是疏水的,环糊精作为主体与疏水客体分子自我识别可形成轮烷.刘育[21]在以环糊精为受体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isnin等成功地合成了不对称的轮烷.分子一端为二甲基(二茂铁甲基)铵盐,另一端为萘2磺酸盐.stoddart等用聚乙烯醇与α-cd作用,端基为2,4二硝基苯时,得到了含有20~23个α-cd的珍珠项链型轮烷.stoddart等在室温下合成一系列的索烃.在室温下以二苯34冠10(bpp34ci0)作为模板得到了索烃,收率高达70%[22].
2.3其他方法
最近,赵朴素等运用密度泛涵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设计优化了丁二酮肟与苯甲酸通过四重氢键构筑的异三体超分子,职称论文显示形成三聚体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实验合成出相关异三聚体[23].
赵士龙等[24]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型超分子化合物(bipyh2)2(h2p2mo5o23).h2o,研究表明,杂多阴离子与质子化的4,4′-bipy和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成无限二维网状结构,形成超分子化合物.栾国有等[25]利用中温水热方法合成了化合物(h3nch2ch2nh3)2[(hpo4)2mo5o15],并确定其构型为5个moo6八面体通过共边和共角连接形成1个五元环,其环平面的上下两侧各有一组hpo4四面体通过共用3个o原子与mo—o簇键合,并且[h2p2mo5o23]4-与h3nch2ch2nh3通过强的氢键作用,形成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超分子杂化材料.
3超分子化合物的应用
3.1在光化学上的应用
lehn等设计了专门用于光释放碱金属离子的穴醚,他们利用2硝基苄基醚充当一个大环的桥键,紫外光照可使此键断裂,形成单环化合物,后者对碱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大大下降.张海容等[26]发现在微量环已烷存在下,bcd可诱导bns发射强的rtp.尹伟等[27]用eu2 与邻菲咯啉(phen)、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联吡啶(dpy)形成的四元、三元和二元系列配合物与上述2种分子筛组装成新的系列超分子纳米发光材料,并对它们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比较.陈彰评[28]合成了卟啉冠醚4,4二甲基联吡啶超分子模型化合物.研究发现4,4二甲基联吡啶能很好地配合到卟啉与冠醚形成的空穴中去,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卟啉激发态分子能很好地进行电子转移,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光开关模型.
3.2在压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超分子化学的主客体适应原理,在压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分子用作压电化学传感器的敏感涂层,利用超分子的特殊空间结构,通过分子间的协同作用,对目标分子进行分子识别.留学生论文符合空间结构的分析物被选择性地吸附,可以明显提高压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利用多种冠醚衍生物作为qcm涂层测定有机蒸气,如传感器阵列、模式识别等,在二元、三元、四元有机蒸气混合物中识别,预测结果较好,并用于定量分析.利用单苯15冠5(b15c5)、单苯18冠6(b18c6)、二苯30冠10(db30c10)涂于tsm化学传感器电极表面,可对39种有机蒸气进行分析,其中b15c5(涂载量12mg)对甲酸的检出限为20.1μg/l,并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
dickert等用涂bcd的qcm和saw测定四氯乙烯,测定下限可达几个10-6(y).以后,他们又用交联bcd作为qcm的涂层测定氯苯,大量的二乙醚存在时(二乙醚-氯苯的体积比为50000∶1),不干扰测定,线性范围10×10-6~500×10-6(y),并用于监测grignard反应终点.nelli等用间苯二酚杯芳烃衍生物作qcm敏感涂层,对硝基苯有较高的选择性,在相对湿度高达90%和有h2,h2s,no,so2,ch4,n-c4h1o共存时不干扰测定.dermody等用多种杯芳烃衍生物,在saw石英表面分子自组装成双分子层,测定苯、氯苯、甲苯等.pinalli等用间苯二酚杯芳烃衍生物,测定气相中酒精的含量,线性范围1×10-3~4×10-3(y),重现性好.malitesta等用分子印迹电合成聚合制备仿生qcm传感器.姚守拙等用咖啡因(caf)作模板分子制成baw传感器,对caf的响应范围为5.0×10-9~1.0×10-4
mol/l,在ph8.0时检出限5.0×10-9mol/l,回收率96.1%~105.6%[29].
3.3超分子化合物的识别作用
所谓分子识别就是主体(或受体)对客体(或底物)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是组装及组装功能的基础,是酶和受体选择性的根基.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及预组织(preorganization)是决定分子识别过程的2个关键原则,前者决定识别过程的选择性,后者决定识别过程的键和能力.
对羧酸根、磷酸根的识别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主体分子对氨基酸、肽、核苷酸等的识别,进而研究对肽、核酸的催化水解反应.大环多胺及其金属配合物能很好地识别羧酸根、磷酸根的主体分子.带吖啶基团的配合物,通过zn2 配合物的超分子自组装可对对二甲酸进行选择性识别.如果在大环多胺环外还有可以配位的氨基,则它与cu(ⅱ)能形成更加稳定的配合物.化合物(结构见图1)与co(ⅲ)形成的配合物与po4
3-能形成相当坚固的配合物.因为分子识别的目的,这是系统可以作为一个能使磷酸键合位置移动的新摸型[30].
3.4超分子化合物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
分子器件是一种由分子元件组装的体系(即超分子结构),它被设计成为在电子、离子或光子作用下能完成特定功能的体系.刘祁涛[31]用对苯二甲酸terph为配体,合成了[cu2(bpy)2(terph)]cl2·4h2o晶体,其中bpy为2,2′联吡啶.英语论文应用苯三甲酸(tma)为配体可以合成[cu3(tma)(h2o)3]n配位超分子晶体,为由配体超分子的途径制造纳米级的孔材料、实现纳米反应器的设想提供了可能.8羟基喹啉、邻菲咯啉的许多金属配合物都具有荧光,且配合物稳定.把8羟基喹啉或邻菲咯啉引入大环,由于两者都具有独立的配位功能,可以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并进一步发展为光化学器件.
3.5超分子化合物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
顾玉宗等[32]利用lb技术,以二十碳酸作辅助成膜材料,在疏水处理的p-si上分别制备了2,4,6,10和20层聚乙烯咔唑(pvk)超分子膜.对这种体系的表面光电压谱(sps)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光电压随pvk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强,在紫外区增强较为明显,随着膜层数的增加,表面光电压有趋于饱和的趋势.膜对基底的敏化主要是由于pvk的光导电性引起的.杨扬等[33]成功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某些超分子化合物合成过程中间产物富电子对苯二酚聚醚链(hq)系列产品.
3.6超分子催化及模拟酶的分析应用
超分子的反应性和催化性,与酶对底物的识别和催化底物参加反应极相似.工作总结以模仿天然酶对底物的分子识别和高效催化活性为目的的模拟酶(或称人工酶)研究近十多年来是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其中对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分析应用研究特别突出.慈云祥等将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对某些金属卟啉的模拟酶活性的影响加以应用,并结合免疫分析技术,建立模拟酶作示踪物的酶免疫分析方法,或以模拟酶作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建立核酸序列分析方法[34].
3.7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
shinkai等在研究硼酸衍生化卟啉的分子组装行为,并用于测定糖分子构型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四(4硼酸基苯基)卟啉(tbpp)在水溶液中和糖分子存在下由π-π堆积成的聚集体,圆二色谱(cd)的激子偶合带(ecb)符号,对糖分子的绝对构型有专一性,可检测糖分子的绝对构型等等[34].
4结语
目前,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的研究将更加紧密地与各化学分支相结合.可以预见,作为超分子化学起源的主客体化学将与有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和生物化学互相促进,为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共同做出巨大贡献;超分子化学方法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留学生论文将使人们获得多种具特定功能的配合物、晶体、陶瓷等材料;物理化学则要改变当前超分子化学的定性科学现状,从微观和宏观上把选择性分子间力、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等过程用适当的变量进行定量描述,从而提高人们对超分子化学的认识和预测、控制能力,最终要寻求解释超分子体系内在运动规律和预言此类体系整体功能的理论工具[2].
参考文献:
[1]吴世康.超分子光化学前景[j].感光化学与光化学,1994,12(4):332-341.
[2]孙得志,朱兰英,宋兴民.超分子化学、选择性分子间力和若干化学研究领域[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2):27-33.
[3]王恩波,胡长文,许林.多酸化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25-126.
[4]杜丹,关晓凤,崔仁发,等.dawson型磷钼杂多酸对苯二酚超分子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1):53-56.
[5]杜丹,王升富,黄春保.吡啶2dawson型磷钼杂多酸超分子薄膜修饰电极分析[j].测试学报,2001,20(4):29-32.
[6]靳素荣,姚礼峰.9钨磷酸/结晶紫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合成化学,2001,9(3):244.
[7]王升富,杜丹,邹其超.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对亚硝酸根电催化还原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2,30(2):178-182.
[8]毕丽华,黄如丹,王恩波,等.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9):1352-1353.
[9]刘术侠,王春梅,李德惠,等.一个新的超分子化合物(c10h18n)as2mo18o62·6ch3cn·8h2o的合成、结构及性质[j].化学学报,2004,62(14):1305-1310.
[10]苏循成,周志芬,林华宽,等.功能取代二氧四胺大环超分子配合物的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3(4):57-61.
[11]李晖,许慧君,周庆复.冠醚取代蒽醌超分子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及分子的能量转移的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2,18(1):58-62.
[12]薄志山,张希,杨梅林.基于静电吸引的自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2):326-328.
[13]朱麟勇,童晓峰,李妙贞,等.嵌段共聚物paana2dendrpe聚集体超分子结构中树枝体对铽离子发光增强的天线效应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0,18(2):188-192.
[14]晏华.超分子液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30.
[15]李敏,周恩乐,徐纪平.含对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类液晶聚合物的超分子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4):635-638.
[16]堪东中,万雷,方江邻,等.二元羧酸与4,4′联吡啶氢键缔合组装主链型超分子液晶[j].高分子学报,2002,(6):734-737.
[17]田宏健,周庆复,沈淑引.酞菁卟啉超分子的形成及光致电子转移过程[j].物理化学学报,1996,12(1):44-48.
[18]yande2yue,zhouyong2feng,youjian.supramolecularself-assemblyofmacroscopictubes[j].science,2004,303(2):65-67.
分子范文篇4
一、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西部大开发,**大发展,人才是关键。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抓好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正确引导知识分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西部大开发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将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努力创建“知识经济,人才效益”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县知识分子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有的党政组织和单位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知识分子工作的措施不力,成效不显著;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工业、农业、卫生、教育等行业的高级拔尖人才缺乏,生产、教研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各单位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和使用不够,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尚未充分调动起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产业技术的更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潜力,必须下功夫尽快加以解决。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急需健全壮大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新世纪科技人才队伍。到“十五”末,以自然科学为主,培养选拔5名能进入省内科技前沿,10名代表地市先进水平,50名代表县级行业技术先进水平和200名农业科技带头人队伍;社会科学文化,呈现“百花齐放”,创建出文明、健康、积极、活泼的思想氛围和精神风貌。逐步提高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率和贡献率,逐步形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一,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落实好领导责任,把知识分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安排部署,认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县委组织部要具体做好宏观协调、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健全分工合作责任制。知识分子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组织、人事、科技、财政、教育、农业、林业、水电、经贸、商务、文化、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并要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各级党政组织,各事企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为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责任制。各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把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经常检查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本部门、本单位1--2名优秀拔尖科技人才,并主动为科技人才排忧解难。
第四,建立健全检查督促制度。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每年年底都要对本部门单位的知识分子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并向县委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各级各部门、事企业单位的知识分子工作情况要作为考察考核其领导班子及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三、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和使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知识分子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学好邓小平理论,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奉献、敬业精神。引导其自觉融入“科教兴略”的事业中去。积极培养发展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入党,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对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知识分子,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压担子,强化实践锻炼。
2、努力形成有利于发挥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激励机制。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坚持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特别是科技推广应用的第一线倾斜,坚决破除论资排辈观念,真正以成果和贡献为依据,把德才兼备、贡献突出、业务拔尖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给予表彰奖励。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和鼓励知识分子把技术、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并参与收益分配,取得应有的报酬。对主动承包、领办亏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因技术革新、创造发明、科研开发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及其它方面做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要实行重奖;对有真才实学、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可破格晋升。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积极选拔推荐进入省、市管人才序列,认真落实其政治、经济待遇。
3、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积极为其提供智力创新、智力成果转化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为知识分子在科研、试验的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扶持,提供所需的资金、设备、时间和专门地点。做好知识分子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工作,为知识分子积极提供进行学术和技术创新、推广所需的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和网络软件等信息;有计划地组织知识分子赴外考察;组织召开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学术研讨活动;对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增加一定数量的资料费;组织选送有培养前途的知识分子深造研修。
4、在生活上热情关心知识分子。积极为知识分子办实事、办好事,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澜薄⒖萍纪乒憬薄⑿腔鸾钡闹饕?完成者可优先推荐为“311”人才工程选拔对象。对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级科技人员符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可按规定优先推荐申报;部门和单位每年组织本部门单位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进行一次体检;落实并优先安排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休假,每年不少于14天;县内各旅游景点免费为中级职称以上的知识分子开放;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慰问知识分子的“送温暖”活动;坚持定期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认真负责、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四、组织动员知识分子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社会创造高效益
1、组织动员知识分子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引导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单位的决策、决议中去,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提出对策,努力使改革发展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
2、组织动员知识分子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围绕实施“科教兴略”和“十五”计划及远景目标规划,开展重点攻关和成果转化,尤其是着重解决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力争有突破、出成果。组织动员知识分子在科技革新、产业结构调整中打硬仗,攻难关,进行锲而不舍地科技攻关,及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工艺、技术问题。
分子范文篇5
大家好!今天是建党89周年纪念日。在这里,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倾吐我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向往……
89载的风雨历程,89年的光辉业绩。-----她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构筑了和平与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的党在漫漫征途中,不断求索,不断完善,从马列主义到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不断丰富的革命理论指引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一个农业国走向工业化、信息化国度,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七位;人民群众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经济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顺应时展的需要,反映人民的意志,才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是熔炉,我就是需要锤炼的铁。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经受洗礼,接受锻炼,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我要用实际行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艰苦朴素、埋头苦干、自强不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业务上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认清形势,立足于公司维护生产经营实际,创新思想、创新观念,树立“团结抱团度寒冬”的企业经营服务理念,把创新意识具体到本职岗位,把用心工作细化到待人接物。在工作中专心致志,为公司出谋献策,当公司的主人。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用心工作,发展亲情”新的企业精神,突出“创新、效率、效益”,用最高值的工作业绩回报企业对我的关爱。
分子范文篇6
从容说课
本节讲述“分子热运动”.在讲分子运动之前先提出“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让学生好奇,接下来通过演示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硫酸铜和清水扩散实验,说明扩散现象和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还通过实物演示知道除气体、液体有扩散现象,固体也有扩散现象.然后,通过对“想想议议”的讨论得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再通过铅柱演示实验,证实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那么学生对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有一个较形象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具的水分子组成.
[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
[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香味.
[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
[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
二、新课教学
[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
1.扩散现象
[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
[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看录像.
[录像]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
[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
[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生丙]……
[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
[投影]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生]从投影看出固体也有扩散现象.
[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说明热水扩散得快,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师]请看投影,通过议论回答问题.
[投影]
想想议议
[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扩散进行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
[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请看录像.
[录像]
展示扩散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进行扩散的.蓝色小球代表一种分子,粉色小球代表另外一种分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图可以看到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有时两个分子会撞到一起.正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的宏观效果,一种分子混入另一种分子中去,宏观上就是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生]分子之间有引力.
[师]请看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演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投影.
[投影]
课本图15.1-6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四.布置作业
p1061,2.
五、板书设计
分子热运动
分子范文篇7
表达来自所有社会阶层——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声音,应属媒体的天然般本性,但是在官方话语“增益饱和”的媒介政治环境下,却成为了当代中国媒体一种独特的、近乎乌托邦的追求。“媒介的知识分子角色”和“知识分子的媒介角色”两种提法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上述的表达愿望,即知识分子在媒介上说话的权力,或深而论之,知识分子在以媒介为标志的公共领域中的社会作为和社会责任。
然而,考察中国媒体十年之现象便会发现,上述两个命题的提出,包括引发本次讨论的杜维明先生在杭州的感言,其直接起因却并非是喋喋不休的官方言说,而是商业之声在媒体“放大器”上的啸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媒介改革的显著成果之一便是所谓“媒介知识分子”的登台亮相。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上频频露脸发言,其声响的分贝值之高与信噪比之低,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从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中突颖而出的媒介知识分子或公共知识分子,似乎已经标志性地和历史性地走出了“沉默的螺旋”。
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改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命运。中国与改革中国之知识分子的差别,在于它从统治阶级的依附阶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转变成为今天的“嵌入”阶层甚或中坚阶层,从被剥夺、被批判、被同情的对象转变成为被供奉、被尊重的对象,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社会底层敌视的对象。现代化中国的进程正在步入西方启蒙理性的框架,“专家治国”成为社会共识,知识阶层逐渐分化、融合、演变成为社会政治、科技、法律、教育、文化体制中的专业人士。知识分子以其在专业领域对知识的掌控而获得权威。作为这种权威的显现,我们既看到前所未有的媒介力量,也看到了专业知识分子在媒介上的全面出击:在几乎所有的议题上——尖端武器、历史遗产、金融股票、饮食男女等——和盘开讲、传道解惑。拉扯知识分子和媒介联姻的是“专业主义”这个媒婆,这是一场现代性的明媒正娶。只是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和媒介所共有的先天缺陷或后天不足,导致知识分子集体的媒介形象或公共形象蒙上一层经营的、媚俗的色彩、妄自尊大与唯唯诺诺兼而有之。
媒介知识分子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只有通过大众媒介才能搭建和进入自由讨论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一旦以大众媒介作为自己的意见工具,知识分子的自行表达和自由讨论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制约。在“媒介知识分子”这一偏正结构的称谓中,“媒介”既是修饰,也是限制。哈贝马斯已经充分讨论了以大众媒介出现为标志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其结果是,自我形成的、以批判为特征的公共领域转变为机构型的、体制化的和操纵性的公共领域。大众媒介“在一种无限扩展的公共领域中削弱了公共性原则的批判功能。”(哈贝马斯,1999)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公共”(public)一词本身包含着“公开”与“公众展示”的含义(王翰东,2003)。在很大程度上,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是由现存政治与商业制度所决定的公开展示的方式或体制,用哈贝马斯的话说,是一个“超级广告”。因此,知识分子如果无条件的借助于大众媒介,热衷于在媒体上的抛头露面,并沾沾自喜地把“媒介知识分子”看作是自己“公共”身份的认同标记,对其群体而言将是既危险又可悲的现象。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加冕为“电视知识分子”的那批人,应该像布尔迪厄或利奥塔那样,与(电视)媒介的表现形式保持必要的间距。为了“使本应成为民主的非凡工具的电视不蜕变为象征的压迫工具”,布尔迪厄(2000)“不得已而为之”地用电视演讲来批判电视。作为其妥协的补救举措,他要求制片人“避免任何形式上的追求,放弃任何说明性的图像”,以避免干扰演讲的论辩性与论证性。利奥塔(1997)则走得更远,他在上法国电视3台的“自由论坛”节目时,要求自己不出图像,仅保留画外音;或者出图像而蓄意让声画不同步。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像他们那样极端从事,但是我们有必要对媒介“公共性”的悖论,对媒介知识分子“公共表达”的悖论保持高度的警觉。
媒介知识分子是一个悖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从知识分子集体中分化出来的这一特殊群体,将不可避免地伴随某种“染色体”的变异。媒介知识分子一旦形成,能否保持其知识分子的“物种”特征将成悬疑。如果说,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特征之一,那是来自于知识分子历史形成的“全无居所”(萨义德语)的社会地位。萨义德把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成员阿多诺称为“行而上的流亡者”,“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流离失所意味着从寻常生涯中解放出来”。因此,流亡就不仅是中外众多知识分子的实际生活状况的写照,是一种“真实的情境”,而且也是“隐喻的情境”,是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状态的描述。“把知识分子设定为圈外人的模式,最能以流亡的情形加以解说——永远处于不能完全适应的状态,总是觉得仿佛处于当地人居住的亲切、熟悉的世界之外,倾向于避免、甚至厌恶适应和民族利益的虚饰。对这个隐喻意义的知识分子而言,流亡就是无休无止、东奔西走,一直未能定下来,而且也使其他人定不下来。”(爱德华•萨义德,2006,2007)反观今日在大众媒介进进出出的中国知识分子,俨然以“圈内人”的身份自居,以专业知识与社会地位为资源,营造着更为稳定和舒适的未来居所。大众媒介成为接纳“流亡”知识分子的寓所,它在造就“安居乐业”精神景象的同时,也满足了知识分子济世救国的公共情怀。媒介知识分子的这一特殊分化与中国知识界在教育领域的专业化趋势紧密相关。打着福柯“特殊知识分子”的旗号,希冀通过在自己专业领地“修身齐家”,从而涉入“治国平天下”的公共领域,一度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大讨论的一个时尚话题(许纪霖,2006)。大众媒介与知识分子某些特殊群体合谋的一个结果是:百家讲坛成为几家讲坛;媒介知识分子——或公共知识分子、“圈内”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的过度表达,映衬着知识分子总体上的表达不足,也映衬着其他社会边缘阶层的无所表达。
曼海姆(2003)使用“相对不受束缚的知识阶层”来描述知识分子。他的本意是说,知识分子不是天马行空、超越一切的高贵阶层,它没有“参与上天的启示”。知识分子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他们彻底的觉醒是“面包中的酵母”,不过他们“并不提供面团”。知识分子一贯反映着社会的趋向,但问题是“人们能够期待风信鸡去控制风吗?”在政治和商业的双重挤压下,中国知识分子既不能满足于用别人的声音说话,也不能满足用虚假的自我发言,更不能只在意自己一个阶层的声音。公共领域并不等同于大众媒介的领域,知识分子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事务也并非仅仅是知识分子在媒介的呈现。与“媒介知识分子”的不同凡响相比,我们更需要全社会通过媒介对公共事务的正常参与。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南京:学林出版社.
[2]王翰东(2003).细读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英译本比较.载于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卷).武汉:武汉出版社.
[3]布尔迪厄(2000).关于电视(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4]利奥塔(1997).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谈瀛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爱德华•萨义德(2007).知识分子论(单德光).北京:三联书店.爱德华•萨义德(2006).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单德兴).北京:三联书店.
分子范文篇8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光声层析成像;纳米生物学技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类淋巴系统
分子影像学能为生物体的早期诊疗、疗效评价和药物开发提供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度特异性成像剂以及高敏感度成像技术的研发。近几年,分子影像技术与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多个学科紧密融合,涌现出许多新兴的成像剂和成像技术[1],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工结合愈加紧密[2-3],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是未来分子影像学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综述着重从光学及光声成像、mr分子影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影像3个方面的前沿技术展开阐述,并列举这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实例。
1光学和光声分子影像技术
光学分子影像技术是在现代光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新兴技术。自1960年世界首台激光器诞生,随后出现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双光子成像技术等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的发展经历了成像系统由简单到复杂,成像结果由粗略到精细,涉及的学科由单一到交叉的过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高速的非侵袭性的生物组织的断层成像技术,其空间分辨力可达微米级别,并拥有实时诊断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病理学的不足,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活跃在生物光学成像领域,并应用于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4-5]。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在分辨力和探测深度等方面尚存在不足。近年来,以光声层析成像(pat)技术为代表,生物医学光成像领域出现新兴的光声成像技术和造影剂[6-7]。
1.1pat及其应用
pat克服了生物组织中光学粒子的高度散射,理论上可达7cm的成像深度。pat技术除了在重量、体积以及成本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之外,其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也较早前的光成像技术有所提升,被应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成像研究及临床诊疗[8-10]。qi等[11]采用等离子体掺杂铂聚多巴胺黑色素模拟纳米剂,提出运用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实现对原位肝细胞癌的光热消融治疗。
1.2近红外成像及其应用
随着成像仪器、算法和近红外(nir)发射器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一批新的光疗材料[12],光学及光声成像有望快速推进到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研究制备出红细胞膜伪装的半导体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近红外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13];gossé等[14]对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检查多动症患者执行功能神经相关性的改变有关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得出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查多动症皮质活性的改变;waksman等[15]通过近红外光谱血管内超声成像识别易受未来冠状动脉事件影响的患者,这项结果对后续的潜在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也有学者认为近红外光谱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不良心脏结果的检出有积极作用[16]。
2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
mri是一种高度通用的成像技术,除了具备较高的软组织和空间分辨力之外,它还有优异的组织对比度和组织穿透性、无电离辐射和无侵入性等优点。mr分子成像受到其较低敏感性的限制,需要设计优良的成像剂。随着多学科的融合日趋紧密,纳米显像剂应运而生[17]。同时,先进的mri技术和计算分析技术正在进入临床领域,mr定量成像将成为可能[18]。
2.1磁共振纳米探针及其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的发展和融合,纳米级的靶向造影剂日渐崛起。liang等[19]采用超灵敏反铁磁纳米粒子探针进行超高频磁共振成像,能够灵敏地检测小鼠低于0.60mm的原发肿瘤和低于0.20mm的微小转移灶。新一代的分子成像探针将纳米颗粒与仿生细胞膜相结合,具有多种临床应用潜力,有学者将超灵敏纳米探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pet/mri多模态成像,这种新型探针是在癌细胞膜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用于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和早期诊断[20];yi等[21]构建了一种基于钆和caco3纳米粒子的高性能纳米智能探针,可用于深层组织成像,与magnevist造影剂相比,该探针的体内肿瘤可视化性能增强约60倍;有研究使用ph敏感的纳米颗粒进行mri,确定和可视化抗酸治疗过程中实体肿瘤的酸碱动态变化,进而指出mr在精确监测ph波动的相关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22]。
2.2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成像及其应用
cest技术由磁化传递技术发展而来,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优势,已在蛋白质、糖胺聚糖、谷氨酸及葡萄糖等分子的检测中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23-25],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近年来,cest分子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已研发出碳点等新型mri造影剂[26],进一步推动cest技术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ali等[27]利用两种cestmri造影剂进行分子成像,通过乳腺癌小鼠模型体内mri研究,表明两种cest试剂能实现快速检测和定量评估;jia等[28]采用具有cest效应的新型纳米药物用于乳腺癌的体内治疗,展示出cest成像的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29];chen等[30]使用肌酸cest磁共振成像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揭示了cest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巨大价值。
2.3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类淋巴系统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类淋巴系统于2012年发现[31],随后被证实类淋巴系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32]。目前,类淋巴系统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尚未明朗[33],多项研究表明淋巴系统在大脑中具有清除功能[34],nauen等[35]提出淋巴系统有助于清除存在于人类淋巴结中的β-淀粉样蛋白。因此,分子影像学技术对类淋巴系统的成像研究极具临床意义。有研究取用活体猪的淋巴液发现其1.0ppm处的相对自由水约有32�st效应,之后结扎大鼠的颈深淋巴结,发现大鼠脑实质中淋巴液cest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并与其行为学改变具有一致性,这项开创性的技术研究展示了mri在类淋巴系统的研究有巨大潜力[36]。
3pet分子影像技术
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化学的进步,涌现出多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新型示踪剂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37-39],推动了放射性核素及相关技术在疾病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40]。pet是目前临床常规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成像方式。
3.1放射性示踪剂及其应用
近几年放射性示踪剂发展迅速,与抗体、蛋白质、多肽和其他生物学相关分子相比,纳米颗粒能将不同的成像方式、靶向配体和治疗载荷附着在单一载体上,代表分子成像探针设计的新前沿[41]。与此同时,氟化试剂[42]、放射性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43]等新型示踪剂及其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用于药物开发、pet成像和疾病治疗。
3.2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及其应用
(pet/ct)pet/ct是一种通过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分子示踪剂,提供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分布和代谢等信息,最终对疾病进行诊断、鉴别和疗效评估的技术。cottereau等[44]采用pet/ct技术实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风险分层;mu等[45]使用基于pet/ct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非侵入性预测;casas等[46]采用pet/ct对鼻咽炎进行诊断;steinberg等[47]证实了18f-fdgpet/ct在covid-19疫苗(mrna-1273)接种后出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且pet/ct对疫苗免疫反应的评估结果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高度一致。
3.3pet/mri及其应用
pet/mri是一项同时反映疾病形态和功能,并结合mri多序列和pet代谢成像双重优势的技术。miller等[48]证实了pet/mri在非节律性二尖瓣脱垂风险分层和预后监测中的价值。
4分子影像学的展望
分子范文篇9
一、高分子化学的内涵
1.何为高分子化学
顾名思义,高分子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它是高分子化合物的简称。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是结构上由重复单元(低分子化合物—单体)连接而成的高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的大,小到几千,大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我们有时将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叫低聚物。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同样也是从事制造和研究分子的科学,但其制造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大分子,即由若干个原子按一定规律重复地连接成具有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质量的、最大伸直长度可达毫米量级的长链分子,称为高分子、大分子或聚合物。
2.高相对分子质量与高强度
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是决定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相对分子质量高的化合物才有一定的机械力学性能,才能作为材料使用。例如乙烷、辛烷、廿烷、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都是直链的烷烃化合物,但是分子量变化很大,其机械力学性能因而也有极大的区别。
3.高分子科学的主要内容
既然高分子化学是制造和研究大分子的科学,对大分子的反应和方法的研究,显然是高分子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高分子科学不仅是研究化学问题,也是一门系统的科学。高分子科学的主要内容有:如何将低分子化合物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即聚合反应的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不同性质的高分子,其结构必然是不同的。为了得到不同性质的高分子,就要去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高分子。
二、高分子材料化学的应用
材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具有一定结构、组分和性能,并可应用于一定用途的物质。上世纪半导体硅、高集成芯片、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息和知识社会。可以说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如果说现在人人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家家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处处离不开高分子材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最主要的应用是以高分子材料的形式出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了塑料、纤维、橡胶三大传统合成材料,另外许多精细化工材料也都是高分子材料。
第一,塑料:一类是通用塑料,如容器、管道、家具、薄膜、鞋底与泡沫塑料等等;另一类叫工程塑料,其强度大,如汽车零部件、保险杠、洗衣机内的滚筒、电器的外壳等。
第二,纤维:人们开发出聚酯、尼龙、腈纶、维尼纶等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不同的加工,生产出了各种纤维制品,极大地满足着人类的需要。
分子范文篇10
一、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西部大开发,略阳大发展,人才是关键。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抓好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正确引导知识分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西部大开发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将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努力创建“知识经济,人才效益”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县知识分子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有的党政组织和单位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知识分子工作的措施不力,成效不显著;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工业、农业、卫生、教育等行业的高级拔尖人才缺乏,生产、教研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各单位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和使用不够,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尚未充分调动起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产业技术的更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潜力,必须下功夫尽快加以解决。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急需健全壮大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新世纪科技人才队伍。到“十五”末,以自然科学为主,培养选拔5名能进入省内科技前沿,10名代表地市先进水平,50名代表县级行业技术先进水平和200名农业科技带头人队伍;社会科学文化,呈现“百花齐放”,创建出文明、健康、积极、活泼的思想氛围和精神风貌。逐步提高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率和贡献率,逐步形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一,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落实好领导责任,把知识分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安排部署,认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县委组织部要具体做好宏观协调、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健全分工合作责任制。知识分子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组织、人事、科技、财政、教育、农业、林业、水电、经贸、商务、文化、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并要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各级党政组织,各事企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为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责任制。各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把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经常检查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本部门、本单位1--2名优秀拔尖科技人才,并主动为科技人才排忧解难。
第四,建立健全检查督促制度。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每年年底都要对本部门单位的知识分子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并向县委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各级各部门、事企业单位的知识分子工作情况要作为考察考核其领导班子及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三、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和使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知识分子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学好邓小平理论,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奉献、敬业精神。引导其自觉融入“科教兴略”的事业中去。积极培养发展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入党,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对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知识分子,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压担子,强化实践锻炼。
2、努力形成有利于发挥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激励机制。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坚持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特别是科技推广应用的第一线倾斜,坚决破除论资排辈观念,真正以成果和贡献为依据,把德才兼备、贡献突出、业务拔尖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给予表彰奖励。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和鼓励知识分子把技术、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并参与收益分配,取得应有的报酬。对主动承包、领办亏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因技术革新、创造发明、科研开发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及其它方面做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要实行重奖;对有真才实学、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可破格晋升。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积极选拔推荐进入省、市管人才序列,认真落实其政治、经济待遇。
3、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积极为其提供智力创新、智力成果转化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为知识分子在科研、试验的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扶持,提供所需的资金、设备、时间和专门地点。做好知识分子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工作,为知识分子积极提供进行学术和技术创新、推广所需的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和网络软件等信息;有计划地组织知识分子赴外考察;组织召开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学术研讨活动;对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增加一定数量的资料费;组织选送有培养前途的知识分子深造研修。
4、在生活上热情关心知识分子。积极为知识分子办实事、办好事,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澜薄⒖萍纪乒憬薄⑿腔鸾钡闹饕?完成者可优先推荐为“311”人才工程选拔对象。对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级科技人员符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可按规定优先推荐申报;部门和单位每年组织本部门单位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进行一次体检;落实并优先安排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休假,每年不少于14天;县内各旅游景点免费为中级职称以上的知识分子开放;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慰问知识分子的“送温暖”活动;坚持定期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认真负责、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四、组织动员知识分子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社会创造高效益
1、组织动员知识分子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引导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单位的决策、决议中去,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提出对策,努力使改革发展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
2、组织动员知识分子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围绕实施“科教兴略”和“十五”计划及远景目标规划,开展重点攻关和成果转化,尤其是着重解决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力争有突破、出成果。组织动员知识分子在科技革新、产业结构调整中打硬仗,攻难关,进行锲而不舍地科技攻关,及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工艺、技术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子
2023-04-05 07:25:38
相关文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教学实践 2023-03-24 15:08:09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研究 2022-10-08 11:03:16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效果 2022-10-02 11:42:32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10-02 09:26:54
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 2022-09-01 09:14:04
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2022-08-18 1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