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创新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31 00:43:21
科教创新范文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卫生科教工作研讨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卫生科技工作会议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布置今年卫生科教工作,依靠科技教育,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我省卫生事业向前发展。刚才,庆锋同志作了去年卫生科教工作总结,提出了今年科教工作发展思路,声穗同志传达全国卫生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他们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卫生科教工作成效显著
去年我省召开了卫生科教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期间我省卫生科教工作,部署了“**”计划。会后下发了《**省“**”卫生科技发展规划》、《“**”专科建设计划》和《“**”继续医学教育规划》。明确了卫生科教发展方向,就是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统筹区域发展,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关键技术攻关,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实现跨越发展,提高医学科技竞争力。以“三个促进”、“四个下功夫”、“五个必须”的总体要求,发挥“三大优势”,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个转变”,推动我省卫生科教工作的全面发展。以此为指导,去年卫生科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医学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认真组织**年度**省医学科研基金和**省医学科研指令性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立项课题坚持择优扶持的原则,主要资助应用型研究。加强了对2002/2003年度课题的后期管理工作,改变了过去重立项,轻管理的状况,提高了课题结题率。去年成果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省科技奖拟奖项目一等奖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6项,是历年来最好成绩。现在我省的眼科学、肾病学、普外、神经内科学、肿瘤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中医脾胃病学和中医骨科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科优势明显。特别是反映临床综合技术水平的心、肝、肺、肾移植等取得明显进展,我省肝移植技术在国内具有明显的学术与技术优势。
加强了生物安全管理和培训,完成了全省13个片、21个市、1369人的培训工作,组建了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评审专家库,提高了全省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了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辅助生殖技术及精子库的审批正式启用电子监察系统,提高了监管水平。
医学教育培训重点突出,摸索了一条卫生人才培训的新路子。
去年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进一步深化,启动了“**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6161工程”,该项目效果明显,深受农村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欢迎,今年底将完成该培训项目。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学历教育不断深入,在2004年中专学历教育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鼓励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我厅拿出625.76万元专款对7822人的大专学历教育进行补助,提高了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水平和技术水平。去年还完成了对19所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学督导,保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建立完善了全省各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网络,培训师资626人,广州、深圳、佛山三市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成绩突出,为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培训了人才。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走上正轨,正在成为医院、医生的常规培训项目,提高了住院医师诊疗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了社会化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新模式,并取得成效。经卫生部批准,我省还成为全国第一个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省,为我省积极探索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奠定了基础。继续医学教育成绩显著,去年我省被卫生部评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先进省。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卫生中职学校卫生保健专业学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问题。组织评估认定了一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安排了一批广西、新疆、西藏以及连州等省内外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进修培训,并得到好评。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卫生科教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卫生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卫生资源配置还不合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基层卫生技术水平较低,群众看病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卫生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和健康需求还不相适应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我省卫生科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科教兴医
总书记在去年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对卫生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深刻阐述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总书记指出,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世间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健康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他还强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中央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切实把发展卫生事业摆上突出位置。国家“**”规划第一次把卫生工作单列一章,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方向。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卫生问题。国家相继出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中央财政显著增强了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的转移支付力度。
总理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要抓好四件事:一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搞得更快一些。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二是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支持。三是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四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要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国务院已经组织力量抓紧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切实加强了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并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先后部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农村卫生站、卫生院建设,大力发展城镇社区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今年我省仅省级财政就将增加卫生投入超过60%,总额近20亿元。卫生工作正面临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5年9月、去年1月和10月,省委、省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先后召开了“**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全国卫生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创新型国家和提高卫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奋斗目标。国家已经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把显著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作为要努力实现的三大目标。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汹涌澎湃的新科技浪潮,我省广大卫生科教工作者要认清形势,不负重托,积极投身到建设创新型**和创新型国家的大潮中,为提高国家和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开创卫生科教工作新局面
2007年,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推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今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人大会议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重点部署,加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着力抓好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纵深发展,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确保卫生事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效。
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今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我省卫生科技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推动我省卫生科教工作的不断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卫生科教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卫生科教工作是卫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的进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卫生人力资源的质量关系到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医疗卫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卫生工作的诸多环节,包括疾病防控、应急处置、医疗救助、服务管理、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卫生科技和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源泉和第一推动力,其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着我省卫生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依靠科技教育”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无论是从卫生工作的历史和实践看,还是从卫生事业发展趋势看,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支撑。科教兴国、科教兴粤、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和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和**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卫生科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卫生科教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落实领导责任,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增加投入,为卫生科教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二)统一思想,正确把握卫生科教事业发展方向
加强卫生科教工作,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上来,统一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上来。大力发展卫生科教事业,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卫生科教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必须考虑群众能否受益,把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卫生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检验卫生科教工作的基本标准。二是坚持以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为主要目标,把发展卫生科教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才资源是国家第一资源,良好的国民健康素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发展,加强卫生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提供强有力的卫生科技支撑。三是坚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大局服务。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卫生科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卫生科教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针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围绕卫生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四是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卫生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于建立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优化创新的政策与环境,提升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坚持从我省卫生实际出发,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卫生科教工作必须从省情出发,把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初级卫生保健的质量作为发展卫生科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要认真研究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的新思路,建立起卫生技术推广体系,探索有效的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的普及和应用。
(三)明确重点,加强管理,寻找科技攻关突破口
自主创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根据**的实际情况和学术优势,确定我省医学科技的重点领域,一是传染性疾病控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我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任务艰巨,同时面临sars、禽流感等新发突发性传染病的威胁。深入研究此类疾病的时空传播规律,建立疾病流行的数学模型,实现对重大传染病的预警与预测。二是重大疾病防治研究。重点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终末期肝病和肾病等危害我国人民健康重大疾病的早期预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技术,将疾病防治战略前移,力争要有所突破。三是基础研究。主要是重视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rna调节、干细胞组织工程、替代医学等世界前沿技术的跟踪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建设应急检测、检验技术实验室;基因与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干细胞与生物工程技术平台;器官移植、微创技术临床基地,提升我省在重点领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老年性疾病防治。人口老年化是我们21世纪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老年性疾病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如老年性痴呆防治研究,帕金森病早期诊断、防治研究,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研究,前列腺增生症防治研究等,要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压力。
(四)加快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医战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顺应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加强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加快培育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根据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必须突出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建立并完善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卫生发展需要的医学教育体系。
到2015年,建立起层次和专业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开放的医学教育体系,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普通医学院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等医学教育规模大幅度压缩;各层次医学教育招生规模所占比例:本、专科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60%,研究生教育提高到12%;中等教育减少到28%。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普通本科主要设置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大力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普通专业教育与医学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毕业后教、继续教育并举,分工明确,互相沟通,彼此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科教创新范文篇2
一、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中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归结起来,法学教育的目标大概可以分为:“素质教育说”和“职业教育说”两种,前者强调教育的普遍性,法学教育并不只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后一种强调的是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应该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1]285,也就是通识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之争。在实践中,几乎所有法学院都采用的是第一种学说,即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法学研究人员、法学教授和法学博士等,没有哪个法学院愿意承认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他们认为,承认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会降低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但是需要反思的是,法学教育遵循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人所共知的是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处于倒数之列,这与我们培养目标理念的偏差有绝对的关系。因为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务操作能力,只具备法律概念原理等粗浅知识,欠缺创新性人格和思考批判精神。这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法学教育在本科层次上,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职业型教育更为现实,也更为科学。原因如下:
第一,从学科性质上来讲,法学是一个实践性、职业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是应用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学习法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进入法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因为毕竟一个国家需要从事理论工作的人是少数,社会需要的是大量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才。法科学生就业最对口的单位应该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其职业性特点显而易见。如今高等学府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才有资格担任教师,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培养法学研究人员是法学本科教育所远远不能胜任的。
第二,从法学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型教育更为合理。国际法学培养模式都特别注重法律职业化教育。例如,英国,法学学生本科学位时间为三年,毕业后如想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再继续读一年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再进行一到两年的专业实习[1]286。美国模式更有特点,美国的法学教育要求学生在进法学院之前必须有一个非法律的第一学位,把法律教育放在大学本科后进行。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进法学院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拿高学位,而是为了从事法律职业[2]。
第三,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型教育,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就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填鸭式”或曰“满堂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学理论、法律条文的解说。而采用职业型教育的定位后,教师就应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案例的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辩论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为职业化定位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为就业服务。
第四,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型教育,也符合大学本科生的身心特点。刚上大学学习法学的本科生都比较困惑,他们对于法学的学习往往不能深入理解,特别是法理学这门法学基础入门理论课,都普遍反映学不进去。虽然在其后的学习中逐步理解了,但效果仍然不太好。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没有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而法学是一门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紧密相连的学科,学生学习有困难,难以深入理解是正常的。所以,适当减少基础理论的讲授,将讲授的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可能效果更好一点。前述美国将法学教育放在已经本科毕业的学生身上就是明证。
正如孙笑侠教授所言:在恢复法科教育30周年的今天,我们如果还不强调法科教育的职业型特征,将会贻误法科学生,也会危及到法治建设。法学作为职业知识体系,那么法科教育则应当主要作为职业型教育,而不是主要作为通识型的教育[3]。
二、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问题分析
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及教学内容范围小等方面。
第一,教学理念上,只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由于受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影响,法学教育以传授法学理论、法律条文等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对抽象法律关系的研讨,从学理上去解说法律现象,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确实很有作用,可为将来从事抽象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但其带来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教学相长”的喜人局面,而是一种机械的、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的灌输,缺少互动性。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均得不到发展,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尺度是考试成绩,而不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方法和手段是实现目的的途径。由于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高校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所以只注重传授式教授方法,而不注重采取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即使采用一些改进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也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4]。对于实践性强的模拟开庭,也只选择一些简单的案例,匆匆走个过场了事,起不到实际效果。法学教学多媒体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客观上是由于有的学校多媒体资源有限,更主要的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认识不深,也欠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和能力。
第三,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自主权在任课教师。教师选定一本教材,就围绕该教材进行教学,考试一般也不超出教材的内容。至于教师对教材讲授的重点、难点的处理也因人而异,缺乏有效的考评和标准。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很少再参考别的教材内容,而且将教材上的观点当作真理传授给学生。事实上,许多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结构体系等都存在争议,所以讲授仅仅以一本教材的观点为定论,学生全盘接受,教师也不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的学科视野大大受到限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削弱。
三、在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基础上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核心问题,上文分析述及,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职业型法律人才。在此定位基础上,对目前法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具体路径如下:
第一,法学教学理念应当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非仅仅是理论素养。我们历来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知识为目的,很少考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课程设置忘记并抛弃了法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即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法学教育的这两种目的,历来被中外法学教育所公认[1]283。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学教育中外所一致认可的实践性,可以引申为职业性色彩,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够在法学教学改革中以此精神为指导,务实性地搞好这项工作。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改进案例教学法。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典型性、疑难性案例,在讲授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一步一步接近结果,中间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要对某些观点进行分析,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优势是非常巨大的,它通过图形、视频、音频等将以往形式单一、直接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并用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情感状态中,自然地实现了感官与想象力的相互结合,于是自觉地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在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型变为主动的需要型[5]。法学知识信息量大,涉及的法条内容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信息量,插入声音图象等进行讲解,还可提高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别是讲授一些复杂的案例便可以解除教师板书的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学校要对教师的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技术进行培训,提高课件质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最后,采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法律实践性课程,这种模式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诊所,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学生在诊所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法律,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促使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观念[6]。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院校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非常有效的。我们要继续扩大设立法律诊所的院校范围,政府应提供财政支持,广泛采取这个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科教创新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高职高专到研究生,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852所高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达49.84万人。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旅游业形式一片大好的大环境下,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地位日渐突出。但发展中也潜伏着制约和影响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不利因素,诸如高校办学理念、生源素质、师资结构和学生就业等。这些因素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知识不精、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危机,从而形成了三大突出性矛盾:一是旅游本科生知识面广与专业知识不精、动手和操作等实践能力低的矛盾;二是旅游业对旅游人才需求“饥渴”与旅游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低的矛盾;三是旅游本科生职业要求过高与学生不愿吃苦、缺乏职业精神和理念的矛盾。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那时,中国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方面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旅游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旅游业人才缺口日渐扩大,当前社会转型期这种旅游企业、院校规模和旅游教育质量的矛盾还有扩大的趋势,作为旅游教育主体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必需承担起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层面加以分析,并创新高校旅游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危机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在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及对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随着高校扩招和旅游院校“专升本”政策调整,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已不再具备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办学专业优势。有数据显示,目前旅游本科教育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招生因旅游行业的服务性和特殊性,应区别于其他专业,在对旅游业的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自身旅游从业角色适应上,对生源应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中学与大学教育在课程教学上的割裂性,很多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不知道旅游管理专业学些什么,且认为旅游业是个风风光光、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轻松行业。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具有依赖性强、怕吃苦、不愿进基层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等特点,学生入校后不知道如何学习,缺乏课堂外的自学和节假日的社会实践,也不考虑自身兴趣爱好和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因此,从进校前的专业基础到入校后的专业学习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生源质量都有所下降。
(二)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存在较大缺陷。从近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来看,地方旅游高校年年增加,这说明旅游优势产业下旅游教育的市场前景是看好的。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旅游高校“数”量的增加,而不是办学“质”量的提升,高校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大多定位较为广泛,且大同小异,通常表述为:培养外语熟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掌握旅游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管理常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较强业务本领的旅游行业工作者及各旅游行业的初、中级管理人才。这种目标定位培养的几乎是“万金油”般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受欢迎:讲理论功底,常常似懂非懂;谈专业技能,往往一知半解;做一线业务员,又心存不甘,认为大材小用;做管理人员,又难以胜任。
在课程体系上,首先,“大而全、小而全”的课程设置加上专业方向的分化有余、综合不足,使得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其次,专业主干课由于课程建设时间较短,其性质基本属于旅游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应用性等特点。往往给人一种“什么都学了一点,什么又都没学透,不知道该学些什么”的感觉,理论性较强,专业实践性较弱;第三,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很多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在某个岗位上实践很短的时间,无法达到培养技能的目的;最后,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所占比重低,学生论文质量不高。很多院校开设的选修课均为管理学基础、文化比较等基础理论课,课时少、系统性差,常常是点到为止,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毕业论文往往纸上谈兵,理论性不强,或不结合岗位实际,流于形式。
(三)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致使对口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当前,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学四年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学习特长和优势缺乏,也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加上旅游本科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缺失,使得学生毕业择业时问题较多。要么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等着毕业就失业;要么徘徊、观望,这山望着那山高,美其名曰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从而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要么眼高手低,或觉得旅游企业待遇缺乏竞争力,或觉得自身能力远不止用人单位的薪酬,以致于有业不就或频频跳槽。
就业观念的传统和落后,使得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调查显示,重庆各大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式普遍看好,但行业内就业人数不到学生总数的30%;浙江工商大学旅游本科签约学生中,从事旅游业的只占30~40%,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而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行业。考虑到学校担心就业率统计过低影响来年招生的实际因素,旅游管理本科生实际就业率(含行业对口)比例可能会更低。
(四)面临企业在职员工后续教育与培训的冲击。由于旅游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不具体性,加上学生眼高手低导致的实践性不强、操作能力差,以及高校和企业在学生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合作不稳定等综合因素,导致中国旅游业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于是,一些企业在接纳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的同时,加大了对本企业在职员工的后续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与培训,一方面使企业员工觉得他们不是企业谋取利润的“机器”,而是学习福利的享受者,从而增强了员工企业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对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学生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形成了不利影响,高校在学生实践环节上与企业的合作更加被动。
三、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创新思路
(一)学生录取与职业规划创新1、入校前把握好生源关。笔者因为曾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对把握好生源关较有体会。
旅游业由于其行业服务性强,且多是面对面提供现场服务、临时性服务、一次性服务,因而无论外在形象、个人气质,还是言谈举止、服务态度,旅游从业人员上都应符合职业身份和行业标准,以达到知识、技能和形象的和谐统一,满足服务对象审美和愉悦的需要。因此,在招生阶段,高校主管部门完成网上录取后,应增加旅游院系招生面试环节。一是可以从学生形象气质、语言表达、专业爱好和综合素质上把好关;二是可以让学生入校前更好地了解学校所在地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周边环境等基本情况,了解学校院系概况、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就业形式等切身相关信息。为不误学生填报其他院校或专业志愿,这种招生可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提前进行,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录取与入学。
2、入校后加强
学生职业规划。由于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专业方向不同、学生专业兴趣爱好不一、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滞后性等综合原因,学生往往不会或不愿进行职业规划,这就要求院系积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搞好职业规划。有学者对韶关学院旅游系2006级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超过80.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或讲座。在具体操作上,大一时应给学生做职业规划的“定位”讲座,帮助他们通过心理学量表、学校社团、班级活动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定将来就业的大方向;大二时通过短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见习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对脑海中想象的工作有个更实际、更清楚的认识,了解特定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要求,了解自己当前与任职资格之间的差距,并就此制定长期职业规划和短期学习计划;大三时提供学生真实接触自己理想职业的机会,培养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小范围修改及执行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的能力;大四期间,则给予学生应聘工作的各种辅导,比如简历的制作技巧、面试技巧等。
(二)院系办学理念创新
1、学生培养目标创新。在学生培养目标上,院系定位要具体、准确。那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较为模糊,看上去旅游业内的什么人才都培养了,但实际上是学生什么都学了的同时什么又都没学透,往往是什么都会做一点却又不能胜任实际工作。要想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院系必须明确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定位。开设什么专业,专业下分什么方向,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利用学校及周边优势资源,开设特色、对口专业或专业所分方向。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等应用型人才,然后按专业方向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从而让学生学习和就业各择其优、各尽其才和各显其能。
2、课程设计创新。为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本科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综合性素质结构和创新型发展能力,需要构建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7-3”模式和“3-5-2”模式。所谓“7-3”模式,是指把课程总体上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块,其中理论课占70%,实践课占30%,扩大实践课的比例。而“3-5-2”模式则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和创新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三大模块分别占总课时的30%、50%和20%。
在课程设计具体操作时,可考虑专业历史背景、学校所在地区位条件、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教育部关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一些特色化课程(如会展、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等)、本土化课程(如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民俗文化、景区景点导游、景区植物等),也可以专业细分为手段,突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以地方经济见长的旅游院校突出旅游经济课程、以语言见长的旅游院校重视旅游英语和小语种课程、世界遗产所在地旅游院校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规划、遗产保护等课程。
3、师资力量创新。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好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旅游院校实践性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南澳,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与所教授课程相对应的五年同行业工作经验,其次要有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和相应的学位证书。在我国,旅游是新兴行业,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毫无实践经验可谈,即使是科班出身,也是从学校走进学校,实践经验缺乏。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实践经验的学生。
第一,引进。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引进一批旅游类专业的师资,或者吸收一批非旅游专业研究生但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教师。
第二,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从中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派部分人员到旅行社或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一方面积累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兼顾学生课程实习或毕业实习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同时,鼓励有才能的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同时进企业兼职,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经验。
第三,聘用。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及旅游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中聘请专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教学考核评估及教学工作。
第四,国外进修。定期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旅游院校进修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旅游教育经验,提升国内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品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4、教学大纲和计划创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准则,教学内容应规范在教学大纲内,教学进度应与教学计划同步。当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原因之一就在于某些教学大纲和计划是摆设,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在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上,不能是谁上课谁制定,而应是教研室或教学团队与企业或实习基地联合制定。如东北财经大学抓住大连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渤海饭店集团联合办学起渤海酒店管理学院,学院的教学大纲与计划经过渤海集团的检验,不断得到修改和调整,尽显合理性和科学性。澳大利亚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教学大纲和计划,由学校教育专家和实业界专家(为主)共同商讨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一经通过并经社会检验,便可成为一种知识产权,有权提供给各有关院校使用。而且,其教学大纲和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业界的要求会发生一些变化,此时则要求大纲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实业界的需要。
(三)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旅游业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给旅游专业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及对人才需求的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学科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课程知识性、系统性的同时,更应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创新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教学,以达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效果,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操作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是附属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亚太地区颇具影响的旅游管理学校,该校教学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非常重视和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学习《市场营销》课程时,教师要求学生去火车上调查餐饮销售状况,分析销售好坏的原因,哪些值得肯定,哪些应加以改进;学习《饭店培训》课程时,教师要求学生自选课题,对该校下属旅馆员工上一次培训课。此外,瑞士洛桑学院的“前店后院”教育模式已为国际上大多数旅游院校所采纳。以上“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应是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加以吸收、消化和推广的,并在结合我国实际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教学是科研之本,科研夯实教学基础,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两条腿”,应齐头并进,缺一不可。按照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办学理念,高校在科研和教学上应同等重视,科研不应以牺牲学生教学质量为代价。当前包括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内的高校办学较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高校抓科研重在提高学校在全国和同行院校中的排名,教师埋头科研则为晋升职称,学生做科研获奖以显示学校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一要突出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占高校主流的一般本科院校应突出教学工作,主抓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而非科研水平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核心评判要素;二要加大教师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一般专业本科教育,
随旅游业发展变化在理论信息、教学实践、用人单位要求等方面变化大而快,专业教师除需要及时跟踪科研所需前言理论信息外,也需要深入企业实践,及时了解旅游企业、旅游市场对学生培养要求的最新变化。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最新信息,是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后继科研水平的重要源泉,是解决“课堂讲景点、教室讲操作”等照本宣科式教学问题的“金钥匙”。因此,提升旅游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实为学生求得知识和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需与之福;三要树立“教学第一、科研第二”理念。在教师工作体系中,教学始终是主体,科研从属并服务于教学。教师要深知教学的工作主体性和为学生服务的中心性,而不能为职称和科研而科研,也不能把科研当成文字仅作成果摆设而不应用于教学;四要将教学和科研奖励分开,合理制定评奖方案和奖酬分配。科研奖由学校和院系评定,教学奖励办法则重点加权学生评分,学生评分至少应占总评分比例的70%,以增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性和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教学和科研奖酬合理分布,从而避免高校教师只重科研而忽视教学的情况,真正做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主要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0.10.20.
科教创新范文篇4
一、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及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的表现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危机暴露出法学院本科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院培养人才结构趋同,普遍档次不高
在清华大学执教的香港学者何美欢认为,中国大学法学院还不能培育出大量的高端法律人才,其产品只能囤积在中下档次[3]。其所谓高端法律人才是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国际化的法律人才。虽然她对法律高端人才定义似乎过分狭隘了一些,但其关于我国法学院本科法学教育层次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就目前国内各著名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输出人才结构来看,基本是趋同的。高端的上不去,低端的下不来。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普遍都存在高不就,低不成的尴尬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个学校课程体系安排、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基本上完全相同,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有自己的特色,拉不开档次。
﹙二﹚法学本科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法学院本科教学任务不应是将一切现存内容传授给学生,而是装备他日后终身自学。由于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总是做不到与时俱进,学完了一门课程,其掌握知识相对于飞速发展经济社会而言也可能已经过时了。可目前,所有大学法学院以教授法律知识最大化作为教育目标。这表现在本科课程体系安排上,注重数量,而非注重质量。基本上国家立一个法,就开一门课,甚至一门课分拆成为多门课,学生永远有选不完的课。整个本科教学活动就是上课、考试、结业拿学分。所以,基本上未等到学生出校门,学生就把其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全部都还给学校了,而学生则养成了被动接受灌输的恶习,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学习能力,所以,在用人单位面试时,一遇到自己课堂上没有学到的,就一问三不知了。
﹙三﹚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空泛,不切实际
从以下三所著名高校法学院对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目标非常空泛,不切实际。三所高校法学院都提出,要在法学本科阶段让学生打下坚实﹙或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又要使学生具备从事法律实务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实践证明,在法学院大学本科阶段,学生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这就是目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接受法学本科,而教学科研单位也不接受本科生的原因,即便是某些教学科研单位接受法学本科,也没有一个将它们放置在科研单位的。由于目标定位就偏离了社会需求,所以各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普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自然在课程体系规划上也闭门造车,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目标导向,我们教授给学生的东西严重背离了社会需求,脱离了实际。北京大学法学院苏力教授就指出,目前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已经很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世俗化的社会需要;二是不适应中国农村社会的需要。“我们讲的、传授的仍然大多是书本上的知识,大多隔离了或过滤了现实中的复杂。我们对社会中的许多新问题缺少研究,尽管教授的头衔可以使我们有身分在这些问题上侃侃而谈。我们的许多法律命题仍然是无法操作的,甚至一些比较成熟的法律领域也还是比较脱离实际的,更不用说另外一些所谓法律理论学科了。”[4]三所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比较上述问题在学校课程体系规划与设计上体现出来的病征就是:1.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安排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学校学科建设、教学设施、师资配备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规划与课程体系安排等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与协调,相互脱节,导致本来稀缺的教育资源大量浪费。如图书馆每年采购大量新书,但教师科研、备课、学生自学却难以找到可用的资料;有的学科师资冗余,为满足学校教学量考核,教师之间为争课上而明争暗斗;而有的课程老师奇缺,无足够师资开课;把学术上门派之争带入了课程体系安排,本应属同一门课程,分别有好几个学科重复开课,各取所需,从而导致知识和技能训练支离破碎。2.老师开课与学生选课都具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课程体系设计上不协调、不系统;就老师而言,开课随意性很大,备课具有盲目性;而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目的,选课和学习都具有很大盲目性,难以根据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接受到系统训练和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3.盲目追求特色而忽视了各个学校教学资源禀赋。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上没有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在学校学科建设、师资配备与课程体系设计上缺乏连贯性,盲目追逐时尚。所以,法学院学生大多数呈现一个奇怪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能对“前沿的”、深奥的东西如数家珍,滔滔雄辩;另一方面对基本知识却只有单薄的、贫乏的认识[3]。4.课程体系设计是静态的、僵化的,脱离了社会需求实际。1995年参与教育部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规划的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感慨说,法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报告中所列举的所谓法学院应设立的核心课程就完全忘记了“农村”[5]。实际上,所有法学院法学本科现行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都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而且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二、问题的症结
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上不足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上“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各高校法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目标设定与规划更多的是取悦上级主管部门的评比,而非满足市场需求。如果把高校法学院输出本科毕业生看作是“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输出,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生产过程根本就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而且真正的生产者———教师在整个生产环节上也只充当一个装配工的角色。法学院招生计划与规模的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安排、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师考核等都是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但在一线生产者和市场需求方却没有参与教学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人才市场需要多少法律人才,需要什么样规格、品质的法律人才,不同需求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有什么样的偏好和特殊需求,管理部门根本就无从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而一线产品的开发者和生产者﹙教授﹚既没有参与市场调查,也不参与产品开发与设计,上什么课、怎么上,都是管理部门说了算,管理部门对教授们工作考核也是采取机械化的量化指标,如发表了多少论文,上课多少节课时,指导了多少学生等,部分学科不分专业,整个学校完全一致。生产与需求脱节是学校生产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教学规划与课程体系设计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技能教育等同于实务技巧教育。自称对中国法学教育观察了十几年,且亲身历践投身于大陆法学教育的香港学者何美欢教授指出,中国法学教育的严重缺陷是技能培育的全方位缺席,因为教育界都将法律专业技能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律师技巧课程”、“案例课程”、诊所教育等。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技能与知识的区别、智能技能与实务技能的区别。这表现在法学院培养出来学生缺乏两种重要技能,一是只懂得背诵理论而不懂得活用理论;二是只背得法条,不懂得分析、归纳和评价法律,只会陈述法条和复述别人的观点,不懂得识别及组织不同的观点来形成新观点[5]。2.将通才教育等同于教授的法律内容最大化。高校法学院普遍将传授法律知识最大化作为目标,课程开设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厚,而学生自学和研读时间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老师课时考核量不断增加,而课外辅导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却缺越来越少,老师疲于应付不断增加的课程和完成不断增加的课时工作量,授课质量提高方面所下的功夫也就自然越来越少,老师完全变成作业线上的操作工,自然无暇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上的创新。3.把专才教育等同于专业知识教育。其结果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而学生能力越来越弱。这表现在学生普遍高分低能,学校出具给学生的成绩单在社会上公信力日渐下降,从而导致用人单位在招录毕业生时普遍采取成本非常昂贵的海选方式,学生求职应聘成本也不断增高,匹配成功率非常低,学校在人才市场的品牌始终无法树立起来。
﹙三﹚行政主导自上而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脱离社会实际和社会需求,导致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上浮华之风盛行。目前,各高校精品课程评比等都是在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进行的,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这样评比导致了一种高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浮华之风盛行,学校资源和老师精力大量投入到各种各样评比上,而不是用在课程质量和改进上,这进一步助长了高校法学院在课程体系设计、安排与评价上严重脱离实际,背离社会需求的倾向。
三、改进的策略与措施
长期以来,高校法学院都把法学本科教育与我国法治建设崇高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法学院要把培养“法治”“卫道士”,所以把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拔得非常高。即便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面临就业困难,学生和学校总是以我国法治水平不高,用人单位还没有认识到法律专业人才重要性等来安慰自己。对于毕业学生在基层用人单位表现不尽人意,学生和学校总是以基层缺乏法律专业人才用武之地来为自己的自尊“解套”。面对目前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许多法学院都以学生不愿意到基层,或基层没有为法律专业人才提供就业环境而为自己开脱。上述这些似是而非的开脱都不能回避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如果我们输送出去的毕业生不被社会接受,法学院存在的合法性就理应受到质疑。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设计都进行全面检讨,只有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教育才能称得上成功。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指出:“中国的法学院教育也正处在一种知识转型时期,正从一种‘大词法学’转向更为实证的法学,从意识形态主导的法学转向更为技术化、社会科学化的法学。法学院在许多部门法的教学上,无论是课程、教材、教授方法,都正处在一种新的重建阶段。现时法学院的教育,包括法学院自认为最擅长的理论教育,无论是对于在校的本科生还是对于接受培训的法官,都往往既缺乏智识的吸引力,也缺乏实践的操作性。无疑,缺乏智识吸引力也许与法官的文化知识偏低有关,但必须承认,更可能与法学知识的陈旧有关,与法学教授的知识老化和讲授方式死板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法学院传授的知识仅仅是不适应中国发达地区和工商社会的需求;应当说,我们的法学教育传授的知识同样不适应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需要。事实上,尽管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然而我却真的不知道我们目前的法学教育究竟适合哪个地方的需要。”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法学院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甚至从心理上拒绝接受这样的客观现实。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法学院的本科教育必须修正自己的目标取向,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规划法学院本科教育目标、教学规划与课程体系设置,相应法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说:“我们还应当调整法学毕业生的标准,把培养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合格法律和司法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重点,以市场﹙包括法律实务和法律学术的市场﹚作为合格与否的标准,以能否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合格、不合格以及优劣的标准,而不是以某种抽象的概念作为标准。也许我们的法学院还应当注意吸收法律实务人才进入法学院的教学队伍。”[4]为此,在不触动现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法学院本科教育改革应当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法学院培养人才策略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从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着手,进行改革,寻求突破,作为当前深化法学教育改革的进路,具体而言,笔者也认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在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上,充分让需求者参与,或通过适当途径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法学院招生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目标,配置教育资源,使学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能够充分与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匹配起来。在目前情况下,学校应该有专门部门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对往届毕业生去向和在单位工作表现进行跟踪反馈,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法律人才需求做出预测,并对我国现行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进行评估与检讨,结合本校教学资源禀赋设计本科课程体系,配备教育资源,改进与完善教学工作①。
﹙二﹚充分尊重教师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参与的权利和话语权,让教师全面参与到学校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安排与设计、教学目标制定与考核体系制定。教师参与是集体参与,而非个别参与,要通过教师全面、全程参与,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整合师资,促进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协调,使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安排系统化、集成化,在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上能够系统、循序渐进,不断深入,避免开课上的随意性和学生选课上的盲目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教学管理体制,充分尊重老师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让老师成为成品设计者与开发者,而不是生产线上被动接受指令简单重复执行的操作者,同时也要改变目前教学注重量,而不注重质量的考核体系,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多通过与老师互动方式掌握学习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与传授。
科教创新范文篇5
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来看,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界共识,但尚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在金融学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被视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体系,拓展教学内容、变更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制度,并提出通过金融实验、实习基地实习和模拟交易大赛等形式加强实践教学(于凤琴,2009)。利用金融实验教学平台,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倡导独立思考,加强技能训练,强化技能考核,促进创新能力培养(李琼,2008),尤其,应推广素质拓展体验式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奇,2012)。诚然,实践性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内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并非引入实践性教学就能完全实现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充分理解金融业发展形势和创新能力内涵及其拓展途径基础上,针对金融学专业创新教育存在的一般问题,有效构建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支持体系,完善金融学创新能力培养和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这是金融教育界正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
根据金融业发展形势及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时代特征,可将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意识、知识积累、市场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等六个组成部分(图1)。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的动力,创新实践促成创新成果的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对创新能力培养支持体系亦有正强化的作用,通过竞争交流、指导评价和激励转化等方式促进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正反馈回路特征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图2)。值得指出的是,创新能力培养支持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平台及配套支持系统,该体系的完善程度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关键。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动机,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属于非智力素质范畴,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一种积极的人格形式,也是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及创新行为的出发点和内在驱动力。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不在于思想教育的塑造和磨炼,而是激发和释放,因此,提供一个群体性参与的平台,通过创新论坛、创新讲座、创新创业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可释放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具备良好的知识积累基础,才能准确把握金融形势,发现金融新问题和新需求,进而驱动创新思维及行动,获取创新效果。知识积累并非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圆满实现,尚需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以固化理论知识基础,强化实践认知和分析操作能力。因而,要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平台,让学生接受金融经济发展最新资讯,深入实践领域调研学习、观察实践,加强知识积累,为创新行为及其效果的取得奠定良好基础。
(三)市场意识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新需求的产生和满足,市场意识正是强调对市场需求的重视。市场意识越强,则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强,创新成果更易于形成,因此,市场意识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不太可能形成高新技术并产业化,但可以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方案设计中开展创新,并通过市场化服务社会经济。因此,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市场意识的培养应该提供一定的成果转化平台和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市场化。
(四)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风格和取向,通常表现为富于想象,敢于尝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使之在应用中得到提高。同时,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教师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制定多个金融问题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五)学习能力
知识积累是一种存量,增加存量则依赖于学习能力。快速汲取新知识,消化吸收并加以稳固,这对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而言尤其重要,因为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重要作用在于让学生接触到日常课堂学习接触不到的很多新知识、新现象、新问题,有力带动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深入领会金融业发展实际,迅速把握金融现实问题并研究解决之策。
(六)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也即组织协调,指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协调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交际及沟通技巧。通过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可在群体性参与过程中培养观察力,积累相应的经验知识,个人对外的沟通或团队的内部协作切实增强协调能力。
三、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难点
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以创新能力培养支持体系作为支撑,而这个支持体系的不完善及其与金融业发展趋势的脱节成了有待克服的障碍和难点。
(一)教育观念转变滞后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于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美国教育界目标。创新不但成为国外大学发展的潮流,更是大学评价的重点之一。国内于上世纪末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但教育观念转变滞后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能力提升遇到很大的障碍。首先,各学校创新教育发展程度不一,且适合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课程较少,创新能力培养仍然薄弱。其次,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难以将创新作为考评学生成绩的重要内容。最后,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将金融业演进的最新动向及时传递给学生,也难以让学生取得主动地位,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发挥。
(二)金融学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金融学实验实训的项目和内容因为总学分数的限制,通常只包括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投资模拟、外汇交易模拟、期货交易模拟、保险实务模拟、财务报表分析等。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系统不及时更新则不能反映银行新业务,实训效果更差。保险实务模拟亦然。证券、外汇、期货的投资交易模拟一般可借助免费的网络平台进行,但也局限于进行分析和模拟交易。综观现有的金融学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状况,不难发现,其建设水平远远不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层次,既不能反映金融混业经营的复杂形势,也不能展示金融产品的创新成果,更没有在金融产品设计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因而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创新能力培养中学校、企业和社会联动性较弱
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但学校、企业和社会联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大的局限。现代金融业与科技融合加速,学校相关素质拓展活动只能望其项背;现代金融业国际化、混业化和规模化使其经营复杂度颇高,校企合作的空间较为狭小,不利于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深入金融企业并参与金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金融企业政策准入门槛高,资金需求规模大,创新成果和创业方案难以获得创业激励基金的有效帮助,更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社会金融需求通常因为风险和收益的顾虑而诉诸更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培养也难以在满足社会需求中获得推动。
(四)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组织方式不够丰富
金融学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缺陷。现代金融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处于本科学习阶段的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的掌控能力不强,围绕金融产品创新的素质拓展活动无从开展,创造性思维无从发挥。金融相关的创业计划竞赛通常和其他应用学科混杂,成为创新能力全面有效培养的制约;金融理财竞赛常限于理财方案设计或模拟投资竞赛,创新的空间较小。金融创新论坛、讲座和沙龙等活动也不能切实增加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综上,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组织方式不能充分营造创新氛围,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发挥作用程度也较低。
(五)师资支持力量尚待加强
良好的师资团队可以给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引导,但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独立于第一课堂,难以找到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师资队伍培养中,创新教育进修培训则成为易受忽略的方面,因此,教师创新教育指导能力的提升上并无通畅渠道。在引进金融企业和管理机构相关人员、高校学者进行讲座培训方面,“走出去”、“请进来”常找不到合适人选,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指导水平。此外,师资力量不足通常引发对学生指导的力度不够,造成学生的群体参与度下降,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差别指导,对于原本就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的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状况而言尤为不利。
四、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能力教育导向
虽然教育法已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确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等教育理念须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应以创新教育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遵循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加以强化:其一,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的学分比重;其二,尊重创新,发展创新,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其三,加大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组织及其支持平台建设投入,结合金融业新形势创新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二)升级金融实验实训平台,保持创新教育硬件先进性
现有实验实训项目中,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投资模拟、外汇交易模拟、期货交易模拟和保险实务模拟等内容模块紧贴行业发展实际,如果没有良好硬环境支持,则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大制约。以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为例,应选取实力较强、服务优越的软件供货商,要求对银行业务管理系统具有高仿真模拟,并经常性更新,开发创新模块供学生发挥创新意识与思维。证券、外汇、期货等实验实训环节应该多从产品创新的角度引入相应实践教学软件系统,鼓励学生从金融工程的视角深入探索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定价方案。
(三)推进学校和企业、社会协作,协同促进创新教育发展
如果单凭学校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进行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教育,投入消耗大,不能实现对金融业真实全面的模拟,也不能跟进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因此,加大学校和企业、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尤为重要。首先,应争取和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企业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其次,应根据金融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的要求,开辟金融企业和管理机构等实习基地,为学生创新学习打开通道。再次,应该鼓励金融学专业教师对外开展咨询等服务,推动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创新学习。最后,定期组织学生义务开展理财咨询活动,让学生接触第一手资料并创新进行理财方案设计。
(四)创新素质拓展活动形式,推动创新教育手段多元化
金融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活动比工商管理和其他财经类专业形式相对单一,故应创新素质拓展活动形式。首先,根据学科交叉特点,联合信息管理、计算机、统计学等专业开展金融工程素质拓展活动,克服金融学专业不能单独完成的缺陷。其次,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加创新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锻炼创新能力。再次,定期开展创新论坛、讲座和沙龙活动,围绕金融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又次,在创业计划和理财计划大赛中强化激励,引入创业基金,加强成果的市场化。然后,加强暑期“三下乡”、学生科研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开展,增加学生和社会的接触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调查研究。最后,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创业学分的数量,适当缩减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的学分数,改善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方式。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教育水平
科教创新范文篇6
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偏重于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分析及处理实际案件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从事实务工作后,不能很快适应审查起诉、审理案件或诉讼等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实践教育的基础上,配以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的课题。本文在阐述实践性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进而提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实践性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理论来源于实践,所学的理论也只有服务于实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价值。[1]法学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是法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两项基本素质。其中,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是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法律的具体适用并不等同于法律理论、概念和条文的简单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想转化为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经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结合和转化的途径就是在法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法学理论和法律实际才能实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二)克服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弊端的客观需要受前苏联专才教育、对口教育目标的影响,加之受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法学国家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理论教学课程较多,实践教学课程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概念、原理、原则、规则的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2]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毕业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现实工作;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往往采用“演讲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再次,在教学目标上,往往采用“一站式”的专才教育、通识教育,以培养法学理论研究教学人员和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人员为主要目的。培养目标单一,口径过窄,学生毕业无法适应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与西方国家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两站式”,甚至“三站式”的法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距。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客观需要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实践中往往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法律条文,缺乏对具体案件的全面分析,不能独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疑难的法律问题。再加上不具备实际运用能力、不了解法律实务的实际运行方式,导致大多毕业生在从事法律职业时,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要求。而21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所培养的法律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传授的主要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正是对课堂教学缺乏实践这一局限的弥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四)培养适应21世纪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客观需要法学教学担负着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应用型法律人才需要具备灵活应对新时期急剧变化的复杂社会环境的各种能力,使其法律应用能力的发挥不受社会环境变化的过分影响;而复合型法律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复合等。但目前,我国法学院系的学生大多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缺乏对社会变化的应对能力。他们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或者继续研究生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工作经验的了解,缺乏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更不具备知识与能力的复合以及灵活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增强法学专业学生对社会、对工作对象的了解,增强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
二、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取得法学界的普遍认同,大多法学教育工作者都积极倡导利用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法学界对改进法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努力和探索也从未间断。众多法学院系纷纷编制并完善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使得法学实践教学呈现多样化、多渠道发展的态势。如加强学生实习环节,注重案例教学,进行“诊所式”法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的尝试等。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推动法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现阶段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的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及实践上的缺位
在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中,课程的内容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几乎占到全部课程的95%以上,而实践教学主要是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所占比重不足5%。虽然大多学校都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期,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许多律师事务所及公检法部门因本身业务压力等因素对学生实习缺乏热情,疏于督导,再加上学生受就业压力的影响,使这种实习制度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3]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会穿插一些案例教学,但由于开展案例教学的复杂性,加之课时的限制,真正在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的少之又少。大多只是讲一个案例,但马上就给出处理的结果,对学生而言根本没有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机会。由于模拟法庭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许多学校模拟法庭建设缺位,即使有些法学院系建立了模拟法庭,但由于模拟庭审资金及参与人数的限制,开展活动的次数也只能是一个学期举办一次,大部分学生也只能充当观众,很少同学能参与其中。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学实践教学发展到今天,虽然看上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实际上,大多法学院系往往只停留在课堂案例分析、旁听审判、模拟法庭、毕业实习这几种形式,这些实践形式怎样进行、什么时候进行,随意性很大,造成各个实践环节之间的脱节,根本无法形成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以课堂案例分析教学为例,由于受制于课堂教学计划的分割性,任课教师仅就事先分配好的一门特定部门法进行讲授,其采用的案例分析被人为地事先预设了范围,围绕特定内容进行。如刑法课的案例分析围绕刑法规定和制度进行,学生了解的主要是实体法的规定,而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则主要围绕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主要学习的是程序性规定。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教学中受到的实践锻炼大多都是分割、零碎和片面的,无法给学生提供对部门法知识融会贯通的机会,更无法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综合运用的全过程。最终,这样的教学手段还是无法摆脱其内容的“虚拟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法律在真实环境中的具体操作。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发生冲突
我国大多数法学院系的教学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在4年本科总学时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大多不足5%;同时又由于实践性教学自身的“实践性”特点,更注重理论知识运用的过程性和学生参与的亲历性,其实施过程往往需要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就决定了其实施要比理论教学更耗费精力和时间。例如,课堂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较为充分、完整地交流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整个程序费时费力。因此,在总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单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就会存在与理论教学时间相冲突的问题。目前,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案例分析、疑案讨论等环节进行,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压缩法学基本理论的讲授,会造成理论教学计划无法完成、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的困境;而一味地只讲理论,就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足够多的案例分析、展开充分的讨论。因此,目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而开展的实践能力培训受到教学时间的局限,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四)缺少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师资队伍作为法学本科专业的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思辨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敏锐的法律洞察力。[4]我国目前的法学师资队伍与以前相比,在学历结构上大有提高。一般的本科院校在新进教师时都要求博士学位,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体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这些教师多是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缺乏法学实践的历练,缺少法律实务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更擅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足够的法律实务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再加上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多数法学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理论研究上,对法律实务无暇顾及。因此,要想较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还要求法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三、法学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对于高等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长期以来争议不断。实际上,无论将法学教育定位于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优秀法律人才都应当具有比较完整、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较强的法律专业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5]因为法学是关于法律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经验,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问。法学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解决各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实践性,因此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法学是对人类法律活动中产生的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法学的知行统一决定法律教育应当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法律。法学本科教育必须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学生应用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法律思维的训练,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法律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法律人才。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并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当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逐步建立起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第一、第二学年,以法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基础、在教学中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教师精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观摩见习、进行法律宣传活动等,并结合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习惯;在第二、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选取合适案例,模拟真实法庭,集程序与实体于一身,综合训练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实施法律诊所教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处理事件,亲历真实案件,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服务了社会;在第三、第四学年,每学年都要集中安排8-12周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法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严格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全面考核,把实习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相关实务部门进行实习锻炼,平时也要积极参加由学院统一安排的法律援助活动,在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也使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就是根据不同实践教学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发展状况,把实践教学合理分配到四个学年中,使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或环节,都有不同侧重、不同层次,环环相扣、相互配合、逐步推进,真正把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生的知识理论构建过程相结合,使学生在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职业技能。总之,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的结合、长期与短期的结合、实务工作与业务演练的结合,以及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的结合,为学生搭建的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法律的平台。
科教创新范文篇7
关键词:跨学科;声乐改革;教育研究
“跨学科”的基本含义是,打破学科界限,进行涉及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把不同的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或教育活动。这将是我们声乐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打破学科界限,架起各个学科之间桥梁,消除某些无用的“重复”,提高学习效率。把相关学科按照一定逻辑关系重新排列组合,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一、跨学科的改革研究与我国声乐教育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市场、科技的迅猛发展,同时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现在的一切重大课题不通过跨学科交流是不可能完成的。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超越以往的单一学科学习方式,面对问题进行整体综合探究。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类型。跨学科的研究对于一个传统的学科来说,他的意义是双重的。以声乐为例:一方面,跨学科研究拓展了声乐研究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他的研究途径,为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跨学科的研究更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由于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模式多数还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模式,照搬照抄专业院校,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学生虽然经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但是还是改变不了所学的知识陈旧单一、缺少钻研的精神、创新能力依然不强,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等一些问题。从当前社会的角度来看,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新技术应用在我们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知识经济时代早已经到来,音乐的娱乐与教化也日益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所以,培养高素质的精通本专业的复合型知识人才就成为高校改革的新目标,正确处理音乐教学改革与学生间就业的关系,是高校改革的关键所在。从整体的社会发展需求来看,高校的扩招符合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应于社会需求相适应,对新开设的音乐专业应做好充足的调研。在高校声乐的培养人才方式上,要培养全面复合型声乐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大对声乐的改革力度,早在1986年,第四十届国际教育大会发表的《最终报告》指出:“各国大力改革本国教育和人才培养,应该使科学教育少一些以这一门或那一门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相反,各国更需要选择更加综合化和更具跨学科性的教育。”近年来,各个国家为了加强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都制定了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对教育进行改革,努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等措施,用以保持在世界中的领先地位。美国的高等教育界普遍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设计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超过学科界限,接受更丰富,更宽广的高等教育。早在1992年,日本各个大学就已经广泛开展了课程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安排上面更加注重综合化,建立新的“四年一贯制”教育课程体系,由一门课的老师可以由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担任,成立各类课程的教学研讨小组。将课程的学习综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工作,更能够更加审慎对待工作、技术经济和文化变革等各种多种多样的问题,从而在未来的社会工作生活中以更加自信怀揣热情饱满心情进行工作。日本大学新的“四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是对应新时代挑战应运而生的改革产物,它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创新型的、国际性的,综合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只有综合课程和开放课程的开展才能体现出来,重要意义就是为了实现现代化大学教育目标。
二、我国声乐课程跨学科课程模式的构建
(一)将声乐教学与文学学科相联系。德国诗人盖贝尔(emanuelgeibel)曾说过:“为什么你不能用语言描述音乐?因为音乐之纯粹,超然于形象和思想之上。甚至情感清澈可见的河底,声音的激流在河上涨落翻阅。”音乐作品的美是音乐特有的,音乐艺术中的某些表现形式与文学创作中的本质特征具有相通性。中国音乐早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就形成了独特的诗词舞曲融合的创作方式,现如今的众多著名曲目中也都是由诗词来作为歌词如《沁园春雪》《念奴娇赤壁怀古》《长相知》《阳关三叠》等。在音乐与文学融合的长久历史关系中奠定了中国音乐“音乐创作”的独特性。而西方音乐中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从文学领域兴起的,德国的古典主义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孕育浪漫主义音乐的土壤,从而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作曲家通过音乐达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内心情感的强烈表达。(二)将音乐学科与美术艺术的融合。在民族声乐歌唱中“神、意、韵”都有具体的审美意向体现。演唱者对曲谱要有主体阐释方式。除了要求演唱者有个性精神的表达,还要对作品的意蕴进行把握,用声音描绘出艺术美的意境。“韵”在绘画中指表现出来的“气韵”在绘画中作品中,给予空间相对自由,线条充满活力,用笔的轻重缓急,提顿徐墨都是由内心情感而抒发出来的,线条的粗细、浓淡、强弱都是表现出了绘画作品的“气韵”。而在声乐学习中,同样也有散板、散拍、倚音回音的装饰,同样给予了音乐旋律线条上的活的生命力。而在“意”上,绘画作品中往往是“意”和“情”并存,这并不是概念上的“形”。在构图过程中,“形”的位置往往服务于“情”和“意”的安排。在大型的声乐作品中在整体结构上也突出了“意”和“情”的安排,如《黄河大合唱》中多个章节的标题①《黄河船夫曲》,②《黄河颂》,③《黄河之水天上来》,④《黄水谣》,⑤《河边对口曲》,⑥《黄河怨》,⑦《保卫黄河》,⑧《怒吼吧黄河》。在高校音乐学习中加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戏曲影视、绘画和文学艺术等,打破对以往课程安排的单一性,以更加丰富的学习知识技能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课程应进行改革,体现出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多重复合结构。如开设电声流行音乐制作,爵士钢琴演奏,乐队编创学习,作曲研究与歌唱创作,既能体现出专业的特点,又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全新的音乐领域,为学生毕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我国声乐课程跨学科课程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声乐复合型人才的质量,针对跨学科课程的安排,以及为了以后不断完善与发展,须注重以下几个环节。(一)加强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目标定位,对多重目标进行理性选择,对课程安排进行跨学科整合,防止由于课程专门化从而导致的各个学科之间的隔阂,各个学科要及时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科间的整体性功能。整理各种学科的交叉点从而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就单纯的增加几门课程,一定要从多元的角度来探讨课程安排问题。如果胡乱的增加课程,那么跨学科课程安排就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不仅不能够体现出声乐教育的最大特点———专业性,更容易造成跨学科课程安排的肤浅无用。其次,跨学科的改革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它不仅仅涉及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编制、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外,它更依赖于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对专业设置的改革、各学科教室间的合作与协调等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只依靠形式上的课程改革就想实现跨学科课程整改,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整体的系统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进行跨学科课程整改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知识,使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形成以自身学科专业为主,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工作技能,建立一个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开拓学生思维,并且使学生的思维超越学科界限,从而能接受更宽广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其次,跨学科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及对各项事物的批判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面对问题辩证性的思考能力及利用新兴互联网和图书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比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比综合,掌握综合力量,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与多学科综合,以更加全面的观点深入学习和解决问题。(二)深入理解跨学科间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要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在课程安排上面要有针对性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在涉及本专业的基础上更广泛的涵盖到其他学科。跨学科学习毕竟不是要求样样精通,也非走马观花,而是立足于学习本专业,从丰富本专业的知识点出发,根据学科建立内在的自然联系的课程。跨学科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就是保证跨学科课程质量,使学生真正的从中受益,提高综合素质,在开课前,各专业老师要认真交流,同时选好教材,择优挑选课程。要具有特色性原则。由于跨学科课程安排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不可能确定统一的教学方式,不同的高校应具体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素质教育的道路,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要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开阔视野,增加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及掌握国内外实时研究的咨询、打造良好的环境来适应21世纪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探索出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最佳模式。从学科的设置安排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选课机制,合理设置课程,课程的安排是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在构建课程结构模式时,需要注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精简教学内容,将内部逻辑关系密切,互动性强的学科组织在一起,统筹规划学科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课程体系模式的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模式。(四)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声乐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高校声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活动场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长效教学机制,才能使学生更加从容地走出校门走到基础音乐教育的一线。
四、对高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加强跨学科课程间的资源投入。跨学科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资源的需要,需要软硬件强有力的支持。在硬件安排上,逐步完善相应的琴房、电子音乐教室、电子音乐制作、图书资料等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软件上,需要学校进一步改进教务系统,完善课程设置,采用现代化管理制度,使各级教师、管理人员、学生有序进行学习。(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在跨学科整合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优秀的师资力量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完善提高,教师同样也需要不断交流学习,更新知识,探索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方法,用自己的学识品格不断影响学生,在科研方面更要以身作则,善于发现其他科学发展的交叉点,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做一流的科研。(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校园实践活动。要在校园大力开展文化活动,给予学生舞台实践,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传达着声音的魅力和舞台的魅力,声乐艺术最终还是要通过舞台来展示表现给观众,所以声乐舞台是声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增加校园演出机会,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可以加强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四)逐步减少教师讲课的比重,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和讨论问题相辅相成的,将学生的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面对各学科的知识界限要联系贯穿起来,从而达到整合教学资源的目的。同时,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研活动,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中有所涉猎,在科研种有所启发。(五)设置声乐多元化指导模式,大胆创新。在实施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主题切入,大胆创新,多名指导教师按计划、分流程的协同指导课程———多元指导模式。例如实施一个古代音乐研究的主题活动,第一节课可由历史老师进行情景导入,知识铺垫,进行背景渲染,营造主题;第二节课再由美术老师进行构图制作,培养学生绘图的设计的思维以及动手绘图的能力;第三节课由计算机老师带领进行电脑操作,资料收集,创新设计,最后由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演唱,节目排版。最后全体师生进行交流研讨,评价,归纳和总结。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是新时代对传统单一学科的挑战与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实质性突破,这是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重大突破必然会对未来的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姚青.高师声乐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3〕李美群.声乐演唱技巧与表演时间探微[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4〕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吴婧瑀.声乐课的教学弊端及改革方向[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35.
〔6〕刘伟,武少颖,宁丽瑾.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
科教创新范文篇8
第一,强化外语教学,熟练掌握英语和其他外语。
在国际组织的活动、国际经贸交往和科技交流中,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一个国际性组织的群体活动中,或是在某种国际性的争端解决机制中,其法律文件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没有足够的英语能力,就无法及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的权利。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迫切需要懂经济、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精通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外国法律,维护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因此,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面向世界,成为具有全球观念和国际化视野的法律高素质人才。
第二,突出国际法律内容的教学,熟练掌握国际法律知识和外国法律知识。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多边交流与合作日趋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日益重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迅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而wto规则及其他国际法规则直接影响着我国国内法的制定、修改和适用。因此,法学本科教学中应加强对国际法律规则的研究,特别是对wto规则、英美法及港澳台法等相关课程应开设给学生选修,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第三,必须重视法学理论和理论法学的教学。
法学理论课主要部分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广泛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假设的法律状况,并可以运用逻辑来推定法律。在课程设置上还应重视理论法学课程及应用法学课程中原理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精神,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法理学、宪法学等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法治等现代法律价值观及人权保护理念。
第四,重视与法律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设置。
现今的社会关系已经非常复杂,非具备相应的专门知识已很难理解和把握它们。比方说处理专利问题必须具有科技教育的背景,处理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方面的问题则应该掌握投资、贸易方面的知识等。因此,法学本科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培养,可通过选修课形式开设经济学、哲学、工学等相关课程。
二、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实践教学是法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直接参与法律的操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明显滞后,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无法完成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任务;二是没有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混乱;三是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法不健全,没有科学的考核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四是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均严重不足,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开展或没有实际效果。因此,必须改革旧的法学教学模式和法学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创新课堂案例教学。开展以课堂讨论、辩论式、互动式为主要形式的案例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二是加强模拟法庭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熟悉司法审判的程序和法律规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校外法学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司法机构参与司法实践和专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则的理解,增强法律实践和操作技能。
三、对法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法学本科教学中,普遍注重法律知识的灌输,对学生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采用过去那种填鸭式、说教式的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读教案,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考试前学生紧急背笔记,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但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和记忆知识的机器,而没有做到传授知识与训练学生能力并重。因此,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呼声很大。在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变单纯讲授为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变单纯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或协商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法学知识和技能。
作者:唐卫华单位: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
第二篇 一、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现在法学教育中弥漫着以案例教学取论教学的气氛,虽迎合了“喜欢听案例,不喜欢理论讲解”的学生,但失去了职业法律人培养的目标方向。法学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系统知识和综合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的法律人,而不是仅具有法律常识的公民。只注重单个的案例教学,学生可能对相应的法律条文记忆深刻,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关于各个法律制度的原则理论、价值理论等理论知识为基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仅限于个案。有限的课堂教学又如何能穷尽成千上万个的典型案例?学生对一些疑难案件的分析能力又如何提高?“一个人如果仅仅知道某种花卉的栽培技术,而不懂得光合作用、寒暑温差、土壤结构等园艺学的一般原理,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园丁”[3]。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首先就应当充分认识到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的理论学习才可能形成。其他部门法课程条文式的讲解方法,不适合国际经济法。内容庞杂的国际经济法,更应该注重基本原理、基本制度表现的讲解。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将案例教学有机地融入理论教学中,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例如,在讲授国家的国有化权力时,笔者在系统阐述国有化的含义,国家实施国有化权力应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的同时,举出1979年伊朗进行国有化征收之后,美国投资者以其补偿不符合国际法规范在伊朗起诉伊朗政府为例,以双方当事人的对立观点入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理出国有化补偿的标准,并系统总结国有化的相关理论。当然也有一部分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适合案例教学,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仲裁规则等。案情的介绍就是对相关程序规则的最好讲解;世贸组织专家组、上诉机构的报告,常设、临时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是适用法律的最佳教科书,争端当事方以及学界对这些报告、裁决书的评论,为相关知识的学理探讨提供丰富的思路和素材。
二、互动式教学理念应贯穿整个课程
互动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4]。互动式教学使课堂教学从教师的单向授课转向教学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课程内容转向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互动式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的相互尊重,摒弃了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毋庸置疑”的形象,教学方法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广义的互动式教学可以区分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这三种互动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都应当得到体现。课堂上互动式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案例、材料分析式教学法。
国际经济法和民法、刑法等基础课程不同,能够援引的满足教学需要的案例不多,而且案例篇幅也往往过大,不利于在课堂使用。教师需要将具有讲授价值的案例挑出来并做一定的修改。多数案例需要放在相关内容讲授完毕后提供给学生讨论,难度不大的个别案例可以置前给学生,以期学生通过案例的讨论分析对将要讲授内容作出预判,提升其求知欲。在没有合适的案例时,可以通过有关材料的提供,让学生结合材料对概念、原则或者制度加以分析。例如在讲授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时,笔者在点出三大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后,提供了下列一组材料:(1)2005年上半年,欧盟和美国多次要求中国采取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并期待人民币的币值上升。对此,中国政府反复表示会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但不会设定时间表。(2)2005年4月、5月,美国、欧盟分别对中国的七种和两种纺织品设限,对进口中国的纺织品进行数量限制。2005年5月底,中国政府决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对81项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3)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2%,1美元兑换8.11人民币。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根据经济主权原则,中国有权根据需要制定人民币的货币政策,自然有权拒绝欧美的无理要求,但我们也应看到国际经贸发展到今天,各国更需要本着公平互利、合作发展的原则来处理彼此间的经贸关系”的结论,并对国际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的理解更为深入。交叉使用案例分析式教学法、材料分析式教学法,亦可以两种方法兼用,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观摩和模拟某个情景,使学生通过情景学习,进行主动探索,通过模拟真实情景、体验过程,使知识在情景模拟中得到有效获取的教学方法。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商事仲裁、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涉外经济纠纷诉讼等内容比较适宜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学生先通过资料片的观摩,再在教师全程指导下演练模拟仲裁、诉讼等过程,最后由教师、学生分别对模拟课程作总结。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应注意的是,防止情景模拟教学法只针对少数同学,尽量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可将学生分成材料撰写组、导演组、模拟表演组等组别,使更多的学生融入模拟实验中。
3.辩论对抗式教学法。
辩论对抗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各抒己见,整理出对立观点,然后引导学生对彼此观点展开辩论,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如果说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对程序演练中亦获得对实体内容的学习,属于综合教学法的话,辩论对抗式教学法则属于某个理论问题的单项演练。可见,辩论对抗式教学法适用范围更广。例如,对“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意义”这个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观点,将分别持“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的学生分成两组,分析本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进行辩论对抗。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氛围中充分了解到《企业所得税》的立法背景,深深体会到其立法价值,并能发现其缺陷所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三、将国际关系理论引入相关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与国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国际经济法形成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的各个国际条约、以及各国的涉外经济立法的内容,都同当时的,包括国际经贸环境在内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前中国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等事务,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端法律人才[5]。鉴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关系之间的紧密关系,鉴于对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需求,应当将国际关系理论引入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中,启发学生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学习国际经济法。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如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家对绝对获益的重视而导致合作的成功,这有利于解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立法时,一般是以绝对获益为倚重,因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何出现最近几十年来立法繁荣的现象[6]。再如,介绍一些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重要的国际关系,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经贸交往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再去理解我国的各项涉外立法以及缔结的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就容易多了。而且学生,特别是男生普遍对国际关系的现状有着浓厚的兴趣,将其同国际经济法的理论结合起来,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丰富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中,有所针对地挑出适合国际经济法课程讲解的知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成为每名国际经济法主讲教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笔者每年国际经济法课程课堂教学的先导案例都是“中国、某国关系与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某案”,如2009年的先导案例是“中美、中欧关系与世贸组织美国、欧盟及加拿大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案”,2011年的先导案例是“中美关系与世贸组织中国诉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特殊保障措施案”。以学生感兴趣的国际关系和最新的世贸组织涉及中国的案例引出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其用“王婆卖瓜”的方法去枯燥地讲解国际经济法学习和研究的意义,还不如先让学生“尝到甜头”,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学生不仅会热议“彭宇”、“许霆”、“药家鑫”,也会激辩“稀土”、“轮胎”、“人民币”,国际经济法老师的提问也不再会遭遇学生的“沉默是金”、“永远不抬头”。
四、适时谨慎地运用双语教学法
“我国法律双语教学是应教育部的要求而产生”[7]。国际经济法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由国际经济法课程“跨国”的本质特征和知识体系所决定的,也是培养擅长涉外法律事务人才的需要。对于加入世贸组织已满十年的中国,国际经济法课程应多用英语授课,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还是专业理论的学习,专业外语的学习是次要目的。而客观上多数学生的英语能力,甚至部分教师的英语能力,都不能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③。即使对于国际经济法这种适合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全盘地、盲目地推行双语教学,必然导致教师学生虽投入大量的教学精力,但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差。这样的双语教学,为了双语而双语,教学目的主次颠倒,开展还不如不开展。特别典型的是,进入21世纪后,各高校为了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匆忙上马双语课程,为了过关,双语课程的形式条件具备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教育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从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质量部门规章的内容变化中可见。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而四年后,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第13条则规定:“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在本科教学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教高[2001]4号文件只对“开课数量、上课方式”予以要求,调整为教高[2005]1号文件的质量数量一并要求,且“先质量、再数量”。
科教创新范文篇9
一、特色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按照“顺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上下“两叶”,中间“两果”,见空种菜、全民养畜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做精做优烤烟产业、改造提升果茶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畜牧产业”的思路,使烟叶、核桃、畜牧、柑桔、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年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9%,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5.7%,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8%。
一是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年,全年种植烤烟3.88万亩,比去年增长9.9%,收购烟叶5350吨,比上年增长18.9%;均价13.22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购金额7246.07万元;实现税收1594.14万元,比上年1097.59万元增长45.24%,烟叶种植面积、烟农收入、烟叶税收、烟叶均价等创历史新高。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县第一大农业产业进行培植,严格按照“六个一”的技术标准和“四个一”的质量要求,坚持整村推进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20**年,全县定植核桃5万亩,初步形成了**溪、**和**家坪三个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积超过500亩的核桃重点村。全年累计完成核桃育苗530亩,建采穗圃130亩,完成核桃嫁接44万株。在职教中心举办了第一期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共培训核桃技术员65名,在8个乡镇开展了8场专题培训。全县核桃产业在全省已小有名气。
三是畜牧产业平稳发展。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的引进、繁育、改良、推广力度,逐步实现畜牧产品的升级。全年出栏生猪31万头,增7.5%;出栏山羊8.9万只,增11%。鼓励回乡创业农民工发展特种养殖,现有山鸡、黑豚、绿壳蛋鸡等多种特色养殖场7个。全县标准化规模化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千头生猪养殖小区10个,发展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的5户,300头以上的19户,100头以上的93户;发展出栏山羊100只以上的20户,50只以上的150户。转贴于公务员之家()
四是柑桔档次不断提升。近年来,我们多方筹资,积极争取**库区产业基金、退耕还林、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低温雨雪冰冻等项目基金2950万元对全县柑桔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其中20**年投入2170万元,柑桔品改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省农业厅组织的**河谷地区甜橙品种更新改良现场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xx近五年甜橙品种更新改良力度大,效果好,成为全省甜橙产区学习的样板。20**年,全县柑桔总面积达8万亩,其中今年新增2120亩,实现总产量5.4万吨,比上年增长4.9%,实现收入8500万元,完成柑桔品改8200亩,超计划17%。精品果园达到5000亩,精品果园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
四是茶叶效益实现大幅提高。通过引进推广茶园配方施肥、机剪、机采、机制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在“第三届xx市十大名茶暨名优茶评选”活动中,我县参加评选的6支茶全部获奖,其中**白鹤获得“第三届xx市十大名茶”称号,绿缘银针等5支茶获得“**杯”金奖和“优质茶”称号。20**年,全县茶叶面积2.4万亩,完成茶叶产量519吨,比上年增长83%,名优茶、春茶均价都大幅提高,全年实现茶叶收入3510万元,新建优质茶叶基地5000亩,新建茶叶清洁化生产线2条,完成无性系茶叶苗木扦插繁育1200万株,出圃无性系茶苗800万株。
五是“菜蓝子”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建机构、抓基地、建市场、抓检测”四项措施,以城郊蔬菜为抓手,蔬菜产业发展加快,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蔬菜价格有所回落。20**年,全县蔬菜种植9万亩,总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14.5%。其中建城郊蔬菜基地5000亩,大棚蔬菜面积500亩,今年新建大棚150亩;在永安二市场建蔬菜自产自销区,发放自产自销证1200个。“榛子乡”牌蔬菜通过“农超”对接,成功进入xx超市和**农贸大市场,年销售量达1.5万吨以上。
二、现代农业加速推进。
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县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按照实施一个项目、新建一个基地、培育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对基地进行水电路配套,加快推进农业示范园建设,带动现代产业发展。20**年,整合低丘岗地改造、水利民办公助、低效林改造等项目资金2200万元,在**麦仓打造连片万亩现代核桃基地;整合移土培肥、土地整理、**灌区、**后扶等项目资金2800万元,在****打造连片万亩现代茶叶生产基地;整合低丘岗地改造、水利民办公助、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2800万元,**打造连片万亩现代核桃基地;整合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省级农业配套发展基金1100万元,在**文家山打造现代柑桔基地。
二是农业企业发展较快。围绕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各项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支持、减免有关规费、执行农业电价、优先供应建设用地等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集中力量支持**生态、大丰收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全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茶叶加工,大丰收脱水蔬菜、马铃薯加工,xx食品有限公司有机蔬菜加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柑桔加工,绿缘茶叶专业合作社小水果加工,天源核桃加工,航行食品、**牧业肉食品加工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良好。转贴于公务员之家()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开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20**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农民合作组织达到96家,使用注册商标8个,申请产品质量标准认证32个,合作组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万多亩,年销售各类农产品6.5万吨。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在南阳、**、**3个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构建了镇村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网络,20**年,全县规范合同流转面积达到8200亩。
四是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引进推广优质、高效种养业新品种和设施农业新技术,强化科技对高效农业规模化的促进作用。20**年,全县推广“两杂”优质良种新品种25万亩,推广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25.5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5万亩。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8000千瓦,机械化耕整作业面积达到21.29万亩,共投入农田作业机械2332台(套),农田作业收入达到400多万元。启动测土配方二期项目,采集土样2000个,布置田间试验32个,验收测土配方肥料对比试验17个,制备样品900个,开展作物配方施肥2万亩。通过科技手段及时准确病虫预测预报,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猪禽防疫密度达到了100%,牛羊防疫密度分别达到98.2%和98.5%,实现了防疫面、免疫率、佩戴耳标率三个100%,将稻温病、柑桔大实蝇危害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三、新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一个突破口,多方争取,重点投入,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转贴于公务员之家()
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年,整合涉农资金,全年共投入2.2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以“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为目标,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以集中供水为主和分散供水为辅的办法,全年投资400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19处,建生物漫滤池13处,解决13个村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筹集资金800多万元,完成了水毁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工程,对39口塘堰进行了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202处,维修灌溉及排涝沟渠21条41公里,完成了**河、南阳河等地7处2477米河道的治理工程;投资890万元完成**滩坪、**坪和拱桥湾3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年完成5512口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建成8处乡村服务网点、2处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8处联户沼气工程全部完工;投资3641万元完成278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
二是农业基础更加夯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争取国家、省、市投入不断夯宵我且农业基础,农业抗灾救灾能力不断加强,农业产出率不断提高。20**年,全县共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6184万元,其中**、**、**和**四个乡镇3万亩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目前正在抓紧实施。省级投资1750万元的**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的60%;省级投资1829万元的**镇基本农田整理已完成工程量的30%。投资1987.49万元,在4个乡镇建设完成水池17口容量15650立方米,管网272.87千米,烟路41条15.09千米、密集式烤房140栋,烟草通用和专用设备860套,烟水配套和烟路工程受益面积1.5万亩,烟机项目受益面积1.69万亩。投资1360万元新建3个烟叶收购站点。顺利完成了**镇**溪“民办公助”项目建设任务,该项目共完成渠道整治16条15800米,塘堰整治7口,新建取水口15处、沉砂池12座和控制闸12座;新建人行桥11座、放水口109处、涵管762米;完成**镇集雨灌溉工程,新建蓄水池12口,366m3,建粗滤、漫滤池各1口,取水口2处,新修堰塘1口,蓄水3000m3,安装引水管道26000米,供水管道2030米,节水灌溉配水管网5721米。完成了“长治”七期工程中20**年30.30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和20**年新增的19.8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计划,总投资达627万元。完成**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镇**村、**村建小水果基地800亩,其中农田整治坡改梯25亩,兴修田间工作道路及排洪沟11条,蓄水池13口,1575立方,整修堰塘2座,建取水坝2座,机耕道路2条,完善基地内管网灌溉设施,已定植苗木4万株。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改造任务,改扩建县级兽医诊断室200㎡,新建乡镇兽医站业务用房面积120㎡,添置各类仪器设备县乡共计93台套。转贴于公务员之家()
科教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学科教学;融合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也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实施了科技创新教育,并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基本定位
科技创新教育,其目的不在于推动创造发明的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而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实施。学校应该把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领导重视
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研究小组,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我校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创意发明竞赛和创新发明体验活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对创新发明教育成果予以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还积极地鼓励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奔赴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我校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把科技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初二物理《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构造,演示“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如,在《物质燃烧》一课的教学时,化学教师演示物质燃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坚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其中。比如,语文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时,利用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展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对“想象”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请问,如果由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美丽的星空、绚丽的夜晚,等等。虽然答案不一,但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学科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常常针对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四)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思维速度反应到学习上,就是思维反应的快慢。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养成了拖拉的习惯,解决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农村初中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何顺祥(重庆市黔江区人民中学重庆黔江409000)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限量的任务,或者限定任务量而不定时间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和处理各种信息,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反复训练,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处理问题效率的目的。
四、致力于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
科技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没有人格底线的人才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现在的学生比较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容易紧张、焦虑、冲动等。这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些负面现象。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等,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独立等良好人格特征的黄金时段。我们从“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人如果没有了人格底线,越是有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人才”观:我们不能重“才能”而轻“人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中,一方面要“成物”——追求创造新事物;另一方面要“成人”——对优良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心等,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国庆在《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认为:“创新教育,应该说是创新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在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要素当中,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创新品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因此,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的培养。
五、发展创新发明能力
相关文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究 2023-01-30 08:39:16
初中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渗透策略 2022-10-09 08:48:13
高校本科教法类课程群层级制设置意识 2022-10-08 11:33:36
网络教学在麻醉学科本科教育的优势 2022-10-02 10:27:09
交通工具设计课程新工科教学改革措施 2022-09-26 10:40:49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022-08-25 09: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