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用技术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2-04 17:46:31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为重点的总体目标任务,对广大农业劳动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务农本领,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全镇2014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329人。每位受训农民接受两次以上集中培训,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使全镇务农劳动力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明显提高。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培训单位镇农技站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由村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具体培训内容。镇农技站根据各村需要,进村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每个培训活动形成一张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元月到2014年1月10日前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拟定新培训菜单;落实培训人员;编印技术资料、明白纸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14年2月到2014年9月底。围绕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模式。同时进行培训监督检查指导和组织现场交流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0月。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三、组织实施与工作机制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镇党委政府按照县下达我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体任务和要求,根据各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各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将培训任务分解到社,确定每村培训人数。培训任务注重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特色村倾斜。
2、开出培训新菜单,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全镇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一村一品”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镇农技站提供培训内容,供各村农民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及专业。
3、农技站根据各村所选培训内容,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农技站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培训围绕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和统防统治等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在9月底前完成。
(二)工作机制
镇政府主要负责全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监督、宣传发动等工作;农技站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包括实施方案制定、开展技术培训、培训的全程管理等,并协助政府做好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实施五项制度:
1、实行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成立镇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研究和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重大问题和决策。镇农技站作为牵头单位,一把手亲自负责培训工作。
2、实行检查监督与验收制度。镇农技站对全镇的培训情况进行半年一次全面检查监督,重点监督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12月底进行总体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上报。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培训资格,通报批评,并按照培训合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要求,镇政府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各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农技站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全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和手段建设,保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实施。
(二)强化监管
建立政府、农技站、培训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镇政府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批评。加强培训人员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民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民的监督,将农民满意度和跟踪服务作为考核培训人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保养技术
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农业种植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由一开始的人工种植逐渐转变为机械种植,所以农业机械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为了确保农业机械更好地使用,就需要对机械进行维修和保养,这样可以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节省农民的农业成本。因此,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技术进行探析,并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分析农业机械保养技术
1.1对新机械设备进行保养
在农业种植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农民在购置新机械设备的之后,应该及时开展保养工作,以此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在对新机械设备进行保养过程中,需要对设备中的所有零件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在确保初始状态没有问题之后,应该对其进行彻底的检查和保养,以此来确保新购买的机械设备可以尽快投入到使用状态中。
1.2做好日常保养
农业机械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在工作环境相对来说较为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前后都应该开展设备保养工作,比如说,在机械使用之前,应该对机械的零件紧固情况进行分析,若是发现有零件松动,则应及时加固,若是发现零件出现破损,那么就应及时更换零件[1]。在机械设备使用完成之后,应该对其进行清洗,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位置进行润滑,以此来降低机械设备使用后的负荷。
1.3落实定期保养
农业机械的使用是比较频繁的,所以机械负荷比较重,若是在使用期间不能对其进行定期保养,那么机械的负荷就会超出其承受能力,进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在机械使用200-500小时期间开展定期保养,在定期保养过程中,需要对机械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将机械中残留的污渍都清理干净,然后还需要在关键部位上涂抹润滑油,这样就可以将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程度降低。最后,还需要对紧固部位的松紧情况进行检查,若是部件出现了连接不牢固的情况,那么就应对其进行紧固处理,当发现机械中的部件出现老化现象之后,应该及时更换部件,以此来对机械进行有效地保养,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1.4开展存放保养
很多农民认为对农机设备进行保养只需要在使用前后落实即可,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想要对农机进行有效地保养,不仅需要开展日常以及定期保养,还需要开展存放保养。农机种植是有季节性的,在不种植期间农业机械是一直处于存放状态的,而通常情况下存放时间比较长,需要存放几个月,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存放的时候必须按照说明书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存放过程中机械设备不会出现故障,进而无法正常使用[2]。
1.5开展特殊保养
农业机械的部件构成是十分复杂的,而在一个机械中,部件构成有主有次,若是次要部件出现问题,那么会影响部件的使用,但不会导致机械无法运行,反之,若是主要部件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机械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使用。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对农机进行保养过程中,不需要每次都开展彻底保养,可以针对主要部件进行特殊保养,这样既可以保障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同时又可以减少保养所需时间。
2分析农业机械维修
2.1维修中的问题
在当前的农机维修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切断电源进行维修。在进行维修过程中,有些人员没有先切断电源,这样就导致维修触点情时有发生。第二,维修重速度忽视质量。在进行农机维修过程中,有些人员为了加快维修速度,随意维修,忽视了维修质量,这样就导致农机使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机械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2.2做好农机维修的策略
在对农机进行维修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农机的工作年限,若是农机的使用年限将到,那么就需要考虑维修的经济性,也就是说,需要考虑更换零件之后农机可以使用的时间,其次,在维修之前,必须要切断电源,绝对不能在农机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维修,避免发生触电现象,最后,在维修过程中,应确保维修的质量,准确的找出农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和部位,然后对症下药,有效地进行维修,以此来保证维修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是非常重要的,若是维修保养不到位,农机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这样农民就需要重新购置机械设备,进而增加农业种植成本,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延长农机使用时间,就应该提高对维修保养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合理的保养方式来确保农业机械可以正常使用,农民可以更好地应用农机开展种植工作,从而提高种植产量,真正的使农民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作者:任成良 单位:乐平铺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参考文献:
[1]袁志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需注意的几点事项[j].农民致富之友,2015(08):199.
[2]赵友贵.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现存问题之所思[j].北京农业,2016(02):118-119.
[3]朱胜欣.浅谈农机修理在现代化生产中的意义与拖拉机修理的种类[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23).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3
一.提高认识,增强调整的紧迫感,高要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着“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心理。镇党委认为,问题表面上出在群众,责任在干部,根子在上面,只有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走活农业结构调整这盘棋。首先,解决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认识问题,克服搞结构调整怕担风险的思想,克服小调可以,大调不利的思想,形成“早调早主动,晚调必被动,不调走入死胡同”的思想意识。其次,把结构调整与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结合起来,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逐步提高,自觉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其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一方面,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多想办法,多找门路,让农民多得实惠。就是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镇领导干部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过程中,根据农户的经营特色,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出点子,拿主意,解决他们个人办不了的事。
二.立足镇情,引导农民调活、调优、调新、调特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课题,只有找准方向,抓住切入点,在挖掘资源优势上动脑筋,在科技长入上求突破,才能真正调出效益、调出水平来。
晶桥作为资源大镇,丘陵面积达到,水面多亩,群众有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也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规模农业。按照“效益优先,市场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特色规模科技”的思路,实施“二带”(即沿云晶线、沙上线“十”字型公路两侧纵深范围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连片种植;沿新桥河堤种草养鹅,形成沿路、沿河结构调整示范带),“五条龙”(经济林苗木繁育销售、种草养鹅加工、板栗挂靠市农贸中心、亩水面开发、茶叶生产销售),发展五大品种(板栗,苏薯号山芋、白鹅、蔬菜、梅茶套种),形成六大基地(千亩蔬菜基地,千亩优质杂粮基地,千亩梅茶套种基地,千亩牧草养鹅基地,万亩板栗基地,千亩毛竹——蚕桑生产基地)。
.配套激励政策,促进发展。制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激励意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种植业上,在示范带内连片种菜亩,每亩奖元。面上农户种亩以上,每亩奖元,亩以上,奖元。大棚种植亩以上,钢架每亩奖元,竹架每亩奖元。连片栽植甘蔗集体亩,农户亩以上,每亩奖元。连片种植牧草集体亩,农户亩以上的,每亩奖元。经济林果开发上,集体新增亩以上,农户亩以上,每亩奖元。养殖业上,年饲养种鹅集体只以上,农户只以上,每只奖元。年饲养商品鹅集体只以上,个人只以上,每只奖元。年出栏只以上的养羊大户,每只奖元。水产上,新增鱼池集体亩、个人亩以上,每亩奖元。为保证奖励资金到位,我们确定由镇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扎口验收后,由镇财政统一列支。
.挂靠科研院所,建立基地。做大做优经济林果,科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要素,我们注重农业项目科技、资金、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科技含量。一是挂靠科研院所,与省植物研究所合作,组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溧水板栗开发公司,采用“科技基地”方式进行合作,建立了个板栗高产优质示范园,一个优质苗木繁育基地,植物所派专家进行讲课,现场指导,并做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工作。目前,苗圃基地面积达到多亩,去冬今春以来共调出板栗、青梅、桃、梨、银杏等苗木万株,并远销浙江、福建等地。二是主动寻找市场,围绕市场建基地,我们与南京市农贸中心协作,积极寻求农产品的销售、经营,市农贸中心对我镇板栗生产开发环境非常感兴趣,与我镇建立板栗直销基地。另一方面,引进新品种,建试种基地。引进美国布朗李建立良种推广基地,待适应环境本地化后,进行良种繁育、推广。
.发挥示范作用,培植典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现在群众不在乎农村干部会讲大道理,而要求党员干部在带领他们增收减负上有一手,做发家致富的引路人。枫香岭村共产党员、村民组长邵宏福,看到广大农民守着“金土地”,心里着急。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他牵头组织户农民组建村“农民种菜联合体”,群众将土地主动调剂给他们承包经营,挖渠道、架大棚,一个新的同农户自发调整的组织诞生了。县委组织部、县科协的领导为他牵线,请来了市蔬菜局专家、研究员,老师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优良的品种,给他们讲市场、讲科技、算经济帐。菜地种植各种蔬菜,反季节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农户们尝到了新的作业方式带来的甜头。目前,联合体内露地菜亩,大棚亩。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联合体又扩大了,户农户又加入联合体。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我镇在鼓励本镇党员干部做结构调整带头人外,还通过请进来的办法,鼓励外地能人办实体、建示范片。共产党员、常州高广龙对我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非常满意,乐意在我镇建种植基地。得知这一讯息,镇政府在云晶公路旁协调了亩土地给他反租倒包搞经营,并优惠提供地产肥料给他。高广龙也提供一些优质新品种给当地村民,并无偿教他们一些种植技术。
.提高技术水平,结对服务。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我们在充分尊重他们的种植意愿和经营权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为他们做好服务。一是抓技术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请省植物所、市蔬菜局的专家教授来讲课,围绕板栗、茶叶、苗木繁育专题讲授、现场指导,受教育达到人次。重点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定期培训农技人员,全面推广“绿色证书”制度。二是技术扶持,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镇里为户科技大户免费赠阅《溧水报》,使他们了解发展信息。涉农部门分别编印种养业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建立种养户档案,农科人员还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三是结对帮“技”。镇农技、多经、兽医站等部门的名科技人员每人与一大户结成帮“技”对子,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掌握动态、分析行情、送“技”上门。结一个对子,扶一个项目,送一套技术,帮一点资金,富一方百姓,帮扶出效益,群众感慨地说,技术培训年年搞,但通过这次“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结对扶持,针对性更强,效益更大,我们老百姓欢迎。
三.着眼长远,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公务员之家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所有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4
一.提高认识,增强调整的紧迫感,高要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着“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心理。镇党委认为,问题表面上出在群众,责任在干部,根子在上面,只有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走活农业结构调整这盘棋。首先,解决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认识问题,克服搞结构调整怕担风险的思想,克服小调可以,大调不利的思想,形成“早调早主动,晚调必被动,不调走入死胡同”的思想意识。其次,把结构调整与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结合起来,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逐步提高,自觉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其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一方面,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多想办法,多找门路,让农民多得实惠。就是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镇领导干部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过程中,根据农户的经营特色,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出点子,拿主意,解决他们个人办不了的事。
二.立足镇情,引导农民调活、调优、调新、调特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课题,只有找准方向,抓住切入点,在挖掘资源优势上动脑筋,在科技长入上求突破,才能真正调出效益、调出水平来。
晶桥作为资源大镇,丘陵面积达到80%,水面5000多亩,群众有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也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规模农业。按照“效益优先,市场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特色 规模 科技”的思路,实施“二带”(即沿云晶线、沙上线“十”字型公路两侧纵深100m范围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连片种植;沿新桥河堤种草养鹅,形成沿路、沿河结构调整示范带),“五条龙”(经济林苗木繁育销售、种草养鹅加工、板栗挂靠市农贸中心、3000亩水面开发、茶叶生产销售),发展五大品种(板栗,苏薯8号山芋、白鹅、蔬菜、梅茶套种),形成六大基地(千亩蔬菜基地,千亩优质杂粮基地,千亩梅茶套种基地,千亩牧草养鹅基地,万亩板栗基地,千亩毛竹——蚕桑生产基地)。
1.配套激励政策,促进发展。制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激励意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种植业上,在示范带内连片种菜50亩,每亩奖200元。面上农户种5亩以上,每亩奖100元,10亩以上,奖200元。大棚种植2亩以上,钢架每亩奖2000元,竹架每亩奖1000元。连片栽植甘蔗集体100亩,农户5亩以上,每亩奖100元。连片种植牧草集体100亩,农户5亩以上的,每亩奖50元。经济林果开发上,集体新增100亩以上,农户10亩以上,每亩奖30元。养殖业上,年饲养种鹅集体1000只以上,农户300只以上,每只奖2元。年饲养商品鹅集体5000只以上,个人2000只以上,每只奖1元。年出栏5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每只奖5元。水产上,新增鱼池集体30亩、个人1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为保证奖励资金到位,我们确定由镇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扎口验收后,由镇财政统一列支。
2.挂靠科研院所,建立基地。做大做优经济林果,科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要素,我们注重农业项目科技、资金、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科技含量。一是挂靠科研院所,与省植物研究所合作,组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溧水板栗开发公司,采用“科技 基地”方式进行合作,建立了2个板栗高产优质示范园,一个优质苗木繁育基地,植物所派专家进行讲课,现场指导,并做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工作。目前,苗圃基地面积达到100多亩,去冬今春以来共调出板栗、青梅、桃、梨、银杏等苗木34万株,并远销浙江、福建等地。二是主动寻找市场,围绕市场建基地,我们与南京市农贸中心协作,积极寻求农产品的销售、经营,市农贸中心对我镇板栗生产开发环境非常感兴趣,与我镇建立板栗直销基地。另一方面,引进新品种,建试种基地。引进美国布朗李建立良种推广基地,待适应环境本地化后,进行良种繁育、推广。
3.发挥示范作用,培植典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现在群众不在乎农村干部会讲大道理,而要求党员干部在带领他们增收减负上有一手,做发家致富的引路人。枫香岭村共产党员、村民组长邵宏福,看到广大农民守着“金土地”,心里着急。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他牵头组织9户农民组建村“农民种菜联合体”,群众将土地主动调剂给他们承包经营,挖渠道、架大棚,一个新的同农户自发调整的组织诞生了。县委组织部、县科协的领导为他牵线,请来了市蔬菜局专家、研究员xxx,x老师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优良的品种,给他们讲市场、讲科技、算经济帐。菜地种植各种蔬菜,反季节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农户们尝到了新的作业方式带来的甜头。目前,联合体内露地菜80亩,大棚15亩。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联合体又扩大了,12户农户又加入联合体。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我镇在鼓励本镇党员干部做结构调整带头人外,还通过请进来的办法,鼓励外地能人办实体、建示范片。共产党员、常州高广龙对我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非常满意,乐意在我镇建种植基地。得知这一讯息,镇政府在云晶公路旁协调了34亩土地给他反租倒包搞经营,并优惠提供地产肥料给他。高广龙也提供一些优质新品种给当地村民,并无偿教他们一些种植技术。
4.提高技术水平,结对服务。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我们在充分尊重他们的种植意愿和经营权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为他们做好服务。一是抓技术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请省植物所、市蔬菜局的专家教授来讲课,围绕板栗、茶叶、苗木繁育专题讲授、现场指导,受教育达到3000人次。重点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定期培训农技人员,全面推广“绿色证书”制度。二是技术扶持,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镇里为10户科技大户免费赠阅《溧水报》,使他们了解发展信息。涉农部门分别编印种养业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建立种养户档案,农科人员还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三是结对帮“技”。镇农技、多经、兽医站等部门的20名科技人员每人与一大户结成帮“技”对子,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掌握动态、分析行情、送“技”上门。结一个对子,扶一个项目,送一套技术,帮一点资金,富一方百姓,帮扶出效益,群众感慨地说,技术培训年年搞,但通过这次“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结对扶持,针对性更强,效益更大,我们老百姓欢迎。
三.着眼长远,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5
一.提高认识,增强调整的紧迫感,高要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着“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心理。镇党委认为,问题表面上出在群众,责任在干部,根子在上面,只有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走活农业结构调整这盘棋。首先,解决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认识问题,克服搞结构调整怕担风险的思想,克服小调可以,大调不利的思想,形成“早调早主动,晚调必被动,不调走入死胡同”的思想意识。其次,把结构调整与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结合起来,使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逐步提高,自觉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其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一方面,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多想办法,多找门路,让农民多得实惠。就是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镇领导干部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过程中,根据农户的经营特色,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出点子,拿主意,解决他们个人办不了的事。
二.立足镇情,引导农民调活、调优、调新、调特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课题,只有找准方向,抓住切入点,在挖掘资源优势上动脑筋,在科技长入上求突破,才能真正调出效益、调出水平来。
晶桥作为资源大镇,丘陵面积达到80%,水面5000多亩,群众有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也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规模农业。按照“效益优先,市场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特色 规模 科技”的思路,实施“二带”(即沿云晶线、沙上线“十”字型公路两侧纵深100m范围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连片种植;沿新桥河堤种草养鹅,形成沿路、沿河结构调整示范带),“五条龙”(经济林苗木繁育销售、种草养鹅加工、板栗挂靠市农贸中心、3000亩水面开发、茶叶生产销售),发展五大品种(板栗,苏薯8号山芋、白鹅、蔬菜、梅茶套种),形成六大基地(千亩蔬菜基地,千亩优质杂粮基地,千亩梅茶套种基地,千亩牧草养鹅基地,万亩板栗基地,千亩毛竹——蚕桑生产基地)。
1.配套激励政策,促进发展。制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激励意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种植业上,在示范带内连片种菜50亩,每亩奖200元。面上农户种5亩以上,每亩奖100元,10亩以上,奖200元。大棚种植2亩以上,钢架每亩奖2000元,竹架每亩奖1000元。连片栽植甘蔗集体100亩,农户5亩以上,每亩奖100元。连片种植牧草集体100亩,农户5亩以上的,每亩奖50元。经济林果开发上,集体新增100亩以上,农户10亩以上,每亩奖30元。养殖业上,年饲养种鹅集体1000只以上,农户300只以上,每只奖2元。年饲养商品鹅集体5000只以上,个人2000只以上,每只奖1元。年出栏5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每只奖5元。水产上,新增鱼池集体30亩、个人1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为保证奖励资金到位,我们确定由镇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扎口验收后,由镇财政统一列支。
2.挂靠科研院所,建立基地。做大做优经济林果,科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要素,我们注重农业项目科技、资金、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科技含量。一是挂靠科研院所,与省植物研究所合作,组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溧水板栗开发公司,采用“科技 基地”方式进行合作,建立了2个板栗高产优质示范园,一个优质苗木繁育基地,植物所派专家进行讲课,现场指导,并做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工作。目前,苗圃基地面积达到100多亩,去冬今春以来共调出板栗、青梅、桃、梨、银杏等苗木34万株,并远销浙江、福建等地。二是主动寻找市场,围绕市场建基地,我们与南京市农贸中心协作,积极寻求农产品的销售、经营,市农贸中心对我镇板栗生产开发环境非常感兴趣,与我镇建立板栗直销基地。另一方面,引进新品种,建试种基地。引进美国布朗李建立良种推广基地,待适应环境本地化后,进行良种繁育、推广。
3.发挥示范作用,培植典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现在群众不在乎农村干部会讲大道理,而要求党员干部在带领他们增收减负上有一手,做发家致富的引路人。枫香岭村共产党员、村民组长邵宏福,看到广大农民守着“金土地”,心里着急。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他牵头组织9户农民组建村“农民种菜联合体”,群众将土地主动调剂给他们承包经营,挖渠道、架大棚,一个新的同农户自发调整的组织诞生了。县委组织部、县科协的领导为他牵线,请来了市蔬菜局专家、研究员xxx,x老师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优良的品种,给他们讲市场、讲科技、算经济帐。菜地种植各种蔬菜,反季节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农户们尝到了新的作业方式带来的甜头。目前,联合体内露地菜80亩,大棚15亩。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联合体又扩大了,12户农户又加入联合体。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我镇在鼓励本镇党员干部做结构调整带头人外,还通过请进来的办法,鼓励外地能人办实体、建示范片。共产党员、常州高广龙对我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非常满意,乐意在我镇建种植基地。得知这一讯息,镇政府在云晶公路旁协调了34亩土地给他反租倒包搞经营,并优惠提供地产肥料给他。高广龙也提供一些优质新品种给当地村民,并无偿教他们一些种植技术。
4.提高技术水平,结对服务。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我们在充分尊重他们的种植意愿和经营权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为他们做好服务。一是抓技术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请省植物所、市蔬菜局的专家教授来讲课,围绕板栗、茶叶、苗木繁育专题讲授、现场指导,受教育达到3000人次。重点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定期培训农技人员,全面推广“绿色证书”制度。二是技术扶持,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镇里为10户科技大户免费赠阅《溧水报》,使他们了解发展信息。涉农部门分别编印种养业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建立种养户档案,农科人员还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三是结对帮“技”。镇农技、多经、兽医站等部门的20名科技人员每人与一大户结成帮“技”对子,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掌握动态、分析行情、送“技”上门。结一个对子,扶一个项目,送一套技术,帮一点资金,富一方百姓,帮扶出效益,群众感慨地说,技术培训年年搞,但通过这次“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结对扶持,针对性更强,效益更大,我们老百姓欢迎。
三.着眼长远,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6
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民的迫切需要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农民的利益与上地密切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体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产量、质量效益大幅度提高,科技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二十多年的农村经济发展证明,在农村政策稳定的大环境下,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农民依靠科技增收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轨迹来看,真正起到核心推动作用的是科技。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人均耕地少,因此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才能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不断增收。
(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客观的看,目前农民的素质是非常低的,以都善县为例,全县现有农业人口14万人,农村劳动力5.8万人,劳动力中初、高中毕业人数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72%,中专以上约2000人,占3.4%,其中绝大部分为县农广校毕业的学员。这个数字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种劳动力素质状况严重制约了都善县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善县是一个传统的经济作物区,以种植葡萄、棉花、哈密瓜为主。近年来,随着石油开发,蔬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得很快,但是农业的科技含量很低,产量和品质都不尽人意。比如大部分瓜农哈密瓜种植前土壤不消毒,温室蔬菜只能种植油白菜、菠菜等耐寒品种,畜牧业大都是传统的养殖方式,棉花的模式栽培技术还不能大面积推广,葡萄的新技术运用得很少。以上等等说明,农民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在认识和实践上距离农业的发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农业的发展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而农民作为生产者其掌握科技的水平和能力又是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应该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农民目前的整体素质又不能掌握过多、过深的科技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因此根据农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是一条切实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途径,农业实用技术有着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易被农民接受,深受农民欢迎,容易取得成效,是现阶段农民技术培训和推广的最好方式。因此,农业的发展关键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二)农村实用技术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农业农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民致富手段有多种途径,但大农业是最有效的,也是农民增收最可靠的保证。都善作为农业大县,大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很大比例要依靠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是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目前,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较差,农民的科技水平比较低,大多是凭着经验进行生产,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辩证的分析,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都善县三大经济作物平均单产棉花85公斤,哈密瓜1.25吨,葡萄2.1吨,这种单产水平上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如果农民能掌握相关的实用技术并加以应用,能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近几年,农民开辟了许多致富的渠道,如蔬菜、庭院经济、园艺、特种养殖,作为新的产业,农民缺乏的是技术,而又有许多农民因为没有技术而望而生畏,许多好的致富项目没有人去生产经营,如果大部分农民能掌握1一2门实用技术。他们增收的渠道会越来越多,那么农民致富奔小康就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迫切需求。
二、都善县目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经验及成效
都善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由科委牵头,科协、农科所、农广校联合实施,乡镇配备科技副乡镇长负责此项工作,科委、科协主要是以“科技之冬”的形式利用冬天农闲时间进行培训,而农科所培训任务较少,主要是抽调人员进行讲课。农广校担负着较高层次的农民教育工作,是院校教育方式与农村实际的有效结合点,负责培养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新型农民。从近几年的农民培训工作来看,基本上是采取各种层次相结合围绕主要产业,进行培训的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全县60%以上的农民参加过技术培训,涌现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农民,比如东巴扎乡的杨占才,93年搞了一个蔬菜温室,但由于技术缺乏,一直没见效益,94年,县科委请八一农学院的技术专家在都善县开设了数期蔬菜技术培训班,并多次现场进行指导,使杨占才掌握了温室的构造、保温及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当年就盈利15000元,95年他又贷款5万元,修建了5个温室,当年盈利达6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户和技术能手,多次获得地县、乡各级奖励。自治区领导也到他的温室参观过,杨占才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深感到科技的巨大效益。又出资送两个儿子到县农广校学习,象杨占才这样通过掌握实用技术而致富的在都善县还有不少,他们遍布蔬菜、棉花、哈密瓜、畜牧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从近几年培训效果看,大部分真正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都能通过所学的实用技术致富,农民将所掌握的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连他们自己都吃惊的经济效益,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与农民致富是成正比关系,工作开展得越好,范围越广,农民受教育面就越大,掌握的技术越多,依靠科技致富的农民也越多。由于实用技术培训j二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培训的内容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棉花、葡萄、哈密瓜培训得多,其他项目少,满足不了农民开辟新的致富渠道的要求;二是培幼l}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存在着脱离实际,不能针对性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培训时间安排上冬闲时间培训多,农忙时田间地头培训少,其实在田间地头的现场培训效果更好:四是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少,不能很好的将培训效果加以巩固;五是各级党政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重视不够,这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不易出成绩。因此,得不到重视。
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此项工作,结合都善县实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力量,改变由一名科技乡镇长抓培训二作的局面,从组织上保证工作的落实。同时要保证经费,县委、政府保证科普经费(年人均0.2元)的落实,并能切实将培训经费应用到位,乡镇要保证统筹费中科技培训费用的落实,做到领导和经费的两个到位。
(二)要大力开展科技致富典型的树立和宣传,让广大农民切实看到实用技术的实用性、实际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民学习实用技术的热情。
(三)要围绕都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切合实际的年度培训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多征求农民的意见,根据农民的要求选题。
(五)要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会取得好的效果。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7
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之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民的迫切需要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农民的利益与上地密切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体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产量、质量效益大幅度提高,科技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二十多年的农村经济发展证明,在农村政策稳定的大环境下,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农民依靠科技增收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轨迹来看,真正起到核心推动作用的是科技。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人均耕地少,因此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才能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不断增收。
(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客观的看,目前农民的素质是非常低的,以都善县为例,全县现有农业人口14万人,农村劳动力5.8万人,劳动力中初、高中毕业人数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72%,中专以上约2000人,占3.4%,其中绝大部分为县农广校毕业的学员。这个数字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种劳动力素质状况严重制约了都善县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善县是一个传统的经济作物区,以种植葡萄、棉花、哈密瓜为主。近年来,随着石油开发,蔬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得很快,但是农业的科技含量很低,产量和品质都不尽人意。比如大部分瓜农哈密瓜种植前土壤不消毒,温室蔬菜只能种植油白菜、菠菜等耐寒品种,畜牧业大都是传统的养殖方式,棉花的模式栽培技术还不能大面积推广,葡萄的新技术运用得很少。以上等等说明,农民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在认识和实践上距离农业的发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农业的发展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而农民作为生产者其掌握科技的水平和能力又是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应该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农民目前的整体素质又不能掌握过多、过深的科技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因此根据农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是一条切实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途径,农业实用技术有着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易被农民接受,深受农民欢迎,容易取得成效,是现阶段农民技术培训和推广的最好方式。
因此,农业的发展关键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二)农村实用技术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农业农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民致富手段有多种途径,但大农业是最有效的,也是农民增收最可靠的保证。都善作为农业大县,大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很大比例要依靠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是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
目前,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较差,农民的科技水平比较低,大多是凭着经验进行生产,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辩证的分析,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都善县三大经济作物平均单产棉花85公斤,哈密瓜1.25吨,葡萄2.1吨,这种单产水平上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如果农民能掌握相关的实用技术并加以应用,能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近几年,农民开辟了许多致富的渠道,如蔬菜、庭院经济、园艺、特种养殖,作为新的产业,农民缺乏的是技术,而又有许多农民因为没有技术而望而生畏,许多好的致富项目没有人去生产经营,如果大部分农民能掌握1一2门实用技术。他们增收的渠道会越来越多,那么农民致富奔小康就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迫切需求。
二、都善县目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经验及成效
都善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由科委牵头,科协、农科所、农广校联合实施,乡镇配备科技副乡镇长负责此项工作,科委、科协主要是以“科技之冬”的形式利用冬天农闲时间进行培训,而农科所培训任务较少,主要是抽调人员进行讲课。农广校担负着较高层次的农民教育工作,是院校教育方式与农村实际的有效结合点,负责培养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新型农民。
从近几年的农民培训工作来看,基本上是采取各种层次相结合围绕主要产业,进行培训的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全县60%以上的农民参加过技术培训,涌现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农民,比如东巴扎乡的杨占才,93年搞了一个蔬菜温室,但由于技术缺乏,一直没见效益,94年,县科委请八一农学院的技术专家在都善县开设了数期蔬菜技术培训班,并多次现场进行指导,使杨占才掌握了温室的构造、保温及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当年就盈利15000元,95年他又贷款5万元,修建了5个温室,当年盈利达6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户和技术能手,多次获得地县、乡各级奖励。自治区领导也到他的温室参观过,杨占才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深感到科技的巨大效益。又出资送两个儿子到县农广校学习,象杨占才这样通过掌握实用技术而致富的在都善县还有不少,他们遍布蔬菜、棉花、哈密瓜、畜牧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从近几年培训效果看,大部分真正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都能通过所学的实用技术致富,农民将所掌握的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连他们自己都吃惊的经济效益,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与农民致富是成正比关系,工作开展得越好,范围越广,农民受教育面就越大,掌握的技术越多,依靠科技致富的农民也越多。
由于实用技术培训j二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培训的内容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棉花、葡萄、哈密瓜培训得多,其他项目少,满足不了农民开辟新的致富渠道的要求;二是培幼l}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存在着脱离实际,不能针对性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培训时间安排上冬闲时间培训多,农忙时田间地头培训少,其实在田间地头的现场培训效果更好:四是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少,不能很好的将培训效果加以巩固;五是各级党政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重视不够,这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不易出成绩。因此,得不到重视。
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此项工作,结合都善县实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力量,改变由一名科技乡镇长抓培训_i二作的局面,从组织上保证工作的落实。同时要保证经费,县委、政府保证科普经费(年人均0.2元)的落实,并能切实将培训经费应用到位,乡镇要保证统筹费中科技培训费用的落实,做到领导和经费的两个到位。
(二)要大力开展科技致富典型的树立和宣传,让广大农民切实看到实用技术的实用性、实际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民学习实用技术的热情。
(三)要围绕都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切合实际的年度培训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多征求农民的意见,根据农民的要求选题。
(五)要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会取得好的效果。
(六)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一批各行业的科技致富能手队伍,使广大农民在学科技、用科技中,随时能找到老师,处处能见到样板。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8
第二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是为客观公正评价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建立的一项新的人才评价制度,纳入全省人才评价体系。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乡(镇)、村、组等农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农业、畜牧、工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农村实用技术人员。
第四条取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承担相应技术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五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按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分为农业工程、农艺(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农牧产品加工、经营服务等五个专业,各专业适用范围如下:
(一)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二)从事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应用等种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三)从事畜牧(牛、羊、猪、马、驴、骡、兔)、家禽(鸡、鸭、鹅)、蜂和特种经济的饲养管理、畜、禽繁殖,饲料生产与加工,环境保护与动物卫生保健及相关方面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四)从事农牧产品加工技术工作的人员。
(五)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行业的农村经纪人才。
上述各专业均加注在相应职称名称之后。如农技师(农业工程)等。
第六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等级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各等级分别对应的技术称号名称如下:
(一)初级:农技推广员、助理农技师。
(二)中级:农技师。
(三)高级:高级农技师。
第七条我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在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市(州)、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第八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通过评定或认定的方式取得。高级职称通过评定取得;中、初级职称通过认定取得。
第九条国家已建立准入制度和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专业,不进行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
第十条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热爱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或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员)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能按技能要求基本完成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一般技术内容,了解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的主要结构原理,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能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正确记载和整理技术资料。
③了解种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能承担规模种植、养殖的技术操作工作。
④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1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的30%以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50%以上。
⑤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能独立承担农牧等产品的运输、营销等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中介服务。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②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或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④参加区县(市、区)以上部门组织的5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100学时以上的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或已被乡(镇)确认为某一专业的示范户且连续两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助理)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掌握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主要生产程序和操作技能,能发现并排除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设施的简单故障,具有一般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艺,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③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2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50%及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1倍以上。
④能因地制宜的提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建议,帮助农户做好农牧等产品的收购、营运、工作,为群众致富作出一定贡献。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并累计参加区县以上部门组织的10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200学时以上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
④取得初级(员)农业技术称号4年以上;
⑤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初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中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掌握并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能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能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较复杂农机具和常用设备,能协助开展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组织并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对农户进行有关试验、示范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辅导,具有采集与处理试验数据的一般知识,能独立撰写单项的技术工作总结。
③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本专业技术工作中的某些技术难题,在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
④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大户,近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并能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发展,已产生一定规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⑤在经济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能制定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项目规划和产品流通、销售、加工方案,在引进资金,促进流通,加强合作,创建品牌等方面成绩显著。
⑥能指导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初级(助理)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中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或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半年以上取得结业证书;
⑤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县(市、区)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⑥在县(市、区)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⑦受县(市、区)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生产技术知识和技术要点,独立制定生产计划、技术工作计划或规划,提出技术推广项目,制定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②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和推广省内外先进技术,分析解决当地生产及业务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③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有独到的生产、经营方法,近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5倍以上,并带动周边农户(至少2/3以上农户)共同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④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独立处理经营活动中的业务问题。能进行经营业务的洽谈、经营合同的起草,具有对专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⑤熟悉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的技术和技能。有丰富的农业经纪实践经验,熟悉市场行情变化,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拓能力。
⑥具有承担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培训施教能力,或具有讲解、传授本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经历。
⑦能指导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中级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获得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市(州)级以上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⑤在市(州)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⑥受市(州)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等。
第十一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由相应评(认)定组织负责。高级职称由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中、初级职称分别由中、初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负责认定。高级职称的评定工作每年进行1次,中、初级职称的认定工作每年应不少于2次。
第十二条各级评(认)定委员会的组建应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由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授权各市、州人事职改部门负责组建,报省职改办备案;中、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按原农民技术职称管理权限分别由各市(州)和县(市、区)负责组建。
各级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要从取得农业技术职称的农技人员中遴选,并充分考虑其专业覆盖面。评(认)定委员会成员应是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或具有较高技术职称、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须在15人以上,且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11-13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9-11人组成,其组成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1/2。
第十三条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程序是:推荐、审核、评(认)定、颁证。
(一)推荐。按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范围和条件,对符合本通知第五、九条规定的人员,由其所在的村委会或相应的专业协会负责推荐并提供相关材料,具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业绩、贡献、成果,以及相关的证书、证件、证明等,并由被推荐人所在的乡(镇)政府将有关材料报送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拟评(认)定高、中级职称的,由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按行政区域管辖权报送市、州人事职改部门。对暂不具备组建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市、州,其相应的评定工作由省职改办负责委托。
(二)审核。被推荐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其推荐材料由推荐单位送当地乡(镇)政府审核,经审核材料属实的,由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并负责将有关材料报送相应评(认)定工作部门(机构)。对推荐材料的审核,要重点审核能证明被推荐人主要业绩、贡献、成果的相关材料是否属实,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三)评定与认定。各级评定委员会应根据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的有关规定、要求及评(认)定标准条件,对被推荐人进行考核、评定或认定。具体的评(认)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会议形式或现场考评的方式进行。以会议形式进行评(认)定的,必须有2/3以上的评(认)定委会成员出席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超过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1/2以上才算通过。以现场考评方式进行评(认)定的,其考评标准须逐条量化,参加现场考评工作的评(认)定委员会成员仍应达到评委会组成人员的2/3以上,并根据现场考评情况对被考评人进行逐项打分,经统分计算出的平均分数达到60分及以上的才算通过。
(四)公示。对按规定程序通过评(认)定相应职称的人员,由人事职改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对在公示期内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建评(认)定组织的部门(机构)进行查实,并由市(州)或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按其管理权限,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经公示无异议的,初级职称由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行文公布认定结果;高、中级职称由市(州)人事职改部门公布评(认)定结果。
(五)颁证。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由各级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事厅统一印制,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印章的《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高、中级职称证书由市、州职改办颁发;初级职称证书由县(市、区)职改办颁发。
第十四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要坚持重实际操作能力、重效益、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要将申报人员所从事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将申报人员自身的科技应用能力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对有特殊技艺,贡献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学历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限制。
第十五条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符合评审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绩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相应的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绩特别突出的,可由省职改办直接推荐评审高级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对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推荐参加各类优秀专家的评审选拔。
(三)取得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申报省外专局引进国外人才项目或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
(四)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人员,享有与聘任单位平等签约的权力。
(五)乡镇农业基层服务组织和集体单位在农村招聘农技人员时,优先从具有相应农业技术称号的人员中挑选。
(六)在进入农村人才市场进行人才引进、交流和劳务输出时、优先选拔推荐。
(七)优先与单位或农户签订有偿服务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推广合同。
(八)优先参加技术培训、讲座、交流、进修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或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九)优先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学术技术资料、信息等。优先参与农业开发项目和获得贷款。
第十六条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积极钻研业务和参加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努力完成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任务,带头搞好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服务,积极向当地群众传授科学技术,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三)积极提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为当地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第十七条取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应按照国家和省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统一将这部分人员纳入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规划,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为他们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八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对本地区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的问题,各市、州人事职改部门要每年定期将本地区取得相应职称的人员总量及相关工作情况书面报省职改办。
第十九条本办法下达后,不再进行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原制定的关于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均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原已通过评审取得农民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持《四川省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到当地人事职改部门加注专业类别,或重新换发《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各项规定中凡有量化要求的,均含相应规定之最低量化标准。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9
通过大力开展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不断完善农业种养殖技术指导进村的工作机制,使我市的种养殖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抓好农民培训、技术入户,发展以西芹、番茄、川芎、商品蔬菜、小家禽养殖、水稻制种等“一村一品”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专业村。
二、工作计划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种植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0.5万人次,5年共培训2.5万人次。
2、绿色证书培训。重点培训年龄在16至40岁之间的骨干农民,使他们成为该村“田秀才”、“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以及充实到村级农技服务队。每年培训16人,5年共培训80人。
3、农业职业技能中。一是开展农业行业特有工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二是结合省农劳办的“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闭幕按市上安排落实。
(二)养殖业培训
1、五年计划进行农民养殖技术培训15场次,受训人数达0.5万人次。
2、大力推广“稻鸭共作”养殖实用技术,每年推广0.3万亩,五年计划累计推广1.5万亩。13.建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机构
成立以党委委员、副镇长简勇为组长,农业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组,负责实施“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技术指导进村的方式
农业实用技术范文篇10
通过大力开展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不断完善农业种养殖技术指导进村的工作机制,使我市的种养殖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抓好农民培训、技术入户,发展以西芹、番茄、川芎、商品蔬菜、小家禽养殖、水稻制种等“一村一品”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专业村。
二、工作计划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种植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0.5万人次,5年共培训2.5万人次。
2、绿色证书培训。重点培训年龄在16至40岁之间的骨干农民,使他们成为该村“田秀才”、“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以及充实到村级农技服务队。每年培训16人,5年共培训80人。
3、农业职业技能中。一是开展农业行业特有工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二是结合省农劳办的“四川省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闭幕按市上安排落实。
(二)养殖业培训
1、五年计划进行农民养殖技术培训15场次,受训人数达0.5万人次。
2、大力推广“稻鸭共作”养殖实用技术,每年推广0.3万亩,五年计划累计推广1.5万亩。13.建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机构
成立以党委委员、副镇长简勇为组长,农业中心主任王家华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组,负责实施“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技术指导进村的方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农业技术扶贫范文
相关文章
“新农人”返乡,迎接新挑战-华北平原未... 2023-03-28 09:12:48
推进乡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探讨 2023-03-24 10:40:24
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优化研究 2023-03-22 17:49:56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2023-03-22 10:15:09
宜机化改造对农业创新探索 2023-03-22 10:12:42
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 2022-12-30 08: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