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济管理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0-24 17:35:12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绿化造价;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价值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才能够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而绿化造价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不仅可以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还能够保证其经济效益,所以对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价值进探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绿化造价与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关系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可以有效地反映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不仅可以为工程获取资金支持,也可以让投资者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为了对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工程建设前的设计工作还是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只有对绿化造价进行有效的把控,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按照计划进行,进而防止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出现资金的浪费与损耗,并最终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与工程的整体质量。
2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价值
2.1有利于提升园林工程市场化。绿化造价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可以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充足且有力的数据支持[1]。由于经济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的始末,通过对绿化造价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利于管理人员针对园林工程布置经济管理工作,也能够保证经济管理方案的切实可行性。换言之,如果绿化造价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人员就无法准确的掌握到工程所需园林材料的市场变动信息,进而无法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切实可行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做投资决策时就缺少了有效的决策依据,也就无法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园林工程的建设单位,在进行绿化造价设计时,就应该对绿化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进行详细的价格采集,并对价格的变化动向进行分析,进而保证绿化造价的合理性。2.2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园林工程经济管理水平。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离不开投资者给予的资金支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需要衡量工程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同时,也会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来决定是否投资。这时候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就能够为投资者的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合理,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盈利空间,并且工程所需的建设资金在投资者的资金承受范围之内,那么就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投资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后,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对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经理管理工作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会根据工程具体的施工情况充分的发挥出调节功能,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经济效益不受到影响[2]。比如,在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优化配置,防止建设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所以说,绿化造价有利于施工企业充分的发挥出经济管理的职能并提升经济管理水平。2.3有利于实现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绿化造价的合理性为投资企业提供了投资决策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实现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人力、物力上的资金投入进行准确合理的编排,这不仅可以为园林工程施工提供方案指导,也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园林工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因为缺乏方案指导导致对资金的浪费与损耗。进而保证了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2.4有利于投资企业获得强有力决策参考依据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会面临很多竞争对手。那么投资企业在保证决策准确的同时并进一步的获得园林工程的建筑施工权,就需要对园林工程的绿化造价进行全面且科学准确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出收益与质量并存的绿化造价方案。通过对绿化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减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需要有筹资能力,能够为园林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园林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总之,绿化造价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提高绿化造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有利于投资企业合理的安排部署园林工程经济管理工作。而园林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实现了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最终为我国园林绿化工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昊.探析绿化工程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7(6):185.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经济管理;应用数学;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经济管理也日趋完善。在进行现代经济管理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经济管理与学科之间的链接,尤其是要将现代经济管理与应用数学学科相整合,使应用数学应用于现代经济管理领域,较好地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益,突显其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推动现代经济管理向便捷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应用数学概述
应用数学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分支,集合了明确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其主要课程包括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等。通过对应用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数学建模、计算和问题解决,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领域。在各专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形势下,将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之中,对现代经济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定义阐释,能够较好地获取逻辑研究的成果,持续推进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的优化和创新。
二、应用数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应用数学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应用数学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实践中,可以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决策。以茶企业为例,随着当前我国茶产业不断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以规范化的理念优化茶叶生产企业,要充分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集中采集和整理与茶叶产业相关的各项数据,全面精准地分析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数学建模方法和程序,降低茶叶生产企业成本,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1)运用数学建模分析优化茶叶生产过程。由于茶叶成长和生产离不开适宜的地理环境、温度、湿度、土壤等,可以运用地表数学模型全面采集和整理茶叶成长的经纬度、温度、湿度、土壤等信息数据,对其进行科学建模和合理调整,使茶叶生长的环境更加适宜,确保茶叶生产过程的优化。(2)运用数学模型推动茶叶产品营销。茶叶生产企业的产品营销活动离不开数据的有力支撑,可以建构相关的数学模型,分析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形成开放性、网络化的茶叶市场营销网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大众对茶叶的价值认知需求。2、应用数学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应用数学包涵模糊数学、可拓数学等工具,可以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逐渐形成的趋势下,解决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和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以可拓数学的数学工具为例。它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之中,及时发现供应链中存在的供应资源短缺、供应资源过慢等问题。通过清晰的数学逻辑思路阐释问题的本质,将矛盾或问题转化为一种函数关系,讨论和分析可拓区间,增强供应链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随意化。例如:供应链体系之中存在资源供应与市场环境不相契合的矛盾,可以应用可拓数学及时分析和转化这一矛盾,从不同的论域进行问题讨论和矛盾分析,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挖掘其本质为:其一,供应链提供的原材料多于市场需求,产生原材料供应过剩的现象,由此引发供应链的矛盾。其二,供应链原材料自身的质量下降,而市场对于产品的要求有所提升,最终导致原材料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由此也会导致原材料供应链过剩现象。可见,可拓数学能够较好地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领域,从不同的论域进行探讨和分析,全面精准地分析和评估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3、应用数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应用数学之中的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重要工具,能够建构数学模型获取数学分析结果,使之成为经济决策的有效依据,提升现代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1)处理经济学领域信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经济学领域每天都会诞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必须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工处理生成的误差,提升数据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使经济学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和迈进。(2)实现经济管理决策。可以将应用数学应用于经济管理决策之中,转变宏观经济学的经济管理预测方式,要基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管理和决策,利用数据统计方法挖掘经济管理领域内蕴的数学规律和特点,提升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引入博弈论,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把握市场需求及竞争模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3)促进制造设计的精密化。可以将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制造设计领域,如:汽车、飞机、船舶、服装、首饰等,通过预算和有效的评估,获悉相关的制造设计数据,通过比选的方式确定最优制造设计方案,并对制造设计过程实施监督和控制,较好地提升产品制作设计的精密度。4、应用数学在现代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领域的问题体现出可计量的特征,如:期货买进卖出、证券交易等,都涉及资金数据等信息,可以利用应用数学的超强逻辑性和高精度特征,科学分析金融活动中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1)概率知识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在金融投资管理活动之中,概率知识可以帮助客户进行投资比重的分析,明晰金融投资市场需求的方向和趋势,合理地分析投资收益概率和稳定性,为客户进行科学投资提供数据支撑。(2)数学模型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建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金融收益、金融运行成本、金融风险的管理,全面把握金融管理结构和框架,清晰地分析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联性,较好地进行金融投资管理,减少和规避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增加投资者的金融收益。(3)线性回归分析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描述关键性的金融数据变化特点,为投资者提供直观可视的线性回归分析图形。使金融投资者明晰投资规模、投资管理、投资项目发展趋势等相关要素,提升金融投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4)函数知识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函数知识体现出极强的分析特点,可以应用于金融变量与相关数据之间的变化比例的分析,找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对诸多可变的因素进行规律性把握和分析,从而较好地提升金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有效规避和防范金融投资风险。同时,将函数知识中的导函数应用于金融管理领域,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悉最佳金融投资值,提升金融投资结构的规划性和科学性。
三、应用数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解决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复杂问题。现代经济管理离不开严密的逻辑、精准的计算,这就为应用数学提供了发挥自身价值的空间。将数学统计应用于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可以利用其逻辑缜密、计算精准的优势特性,切实解决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诸多复杂问题。由此也衍生出数理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专业学科,使数学统计与现代经济管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2、合理调控经济活动数量关系。面对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企业要及时把握市场经济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合理有效地判断和预测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和走向,使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市场经济变化相一致,由定性的分析转变为定量的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概率论、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企业进行精准可靠地分析和决策,合理地提出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提升决策的科学性。通过数量关系分析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由此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践。3、分析和把握数量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可以将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之中,深入探究市场经济变化的内在数量关系的规律性。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全面梳理、分类和研究,把握市场经济中的“质”的现象和问题,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实践指明方向,进一步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实践规划。4、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应用数学对于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国家经济大环境不断深化改革和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要做好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准备,要借助于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营销规划等具体实践活动提供合理有效的预测、计划、协调和决策,促进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加强自身的盈亏管理。
综上所述,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现代经济管理领域,以其直观、量化的数学分析方法,帮助人们找寻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性和特点,使之成为现代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科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快速准确地找寻到现代经济管理的最佳方案,有效地解决现代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关键点,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较好地实现经济管理和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经济学发展开辟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庄毅杰.关于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方法[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2]罗煚.数学统计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3
一、经济管理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
1.加速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就是完成经济效益的提升,经济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缩短企业间的距离,同时凭借对应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经济管理不仅可以推动企业经济向前发展,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生产力,优化社会的产业结构,进而提升生产的效率和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处理一些社会问题,像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高效率的生产提升肯定会导致职位出现空缺,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也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反过来说也能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这两者彼此协调,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此外,目前企业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其可以借助已有的资源以及方式,推动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并借此控制成本,加速企业的发展。2.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通常表现在一些中小企业上。这些企业在规模、资源以及影响力上都不够强势,所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管理方法,来推动自身发展,如此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率以及能力,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逐渐缩短资深和大企业之间的距离,在技术上展现出优势。
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经济管理意识薄弱。就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这一工作而言,其管理者本身经济管理意识不够已经变成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从事者缺少专业的管理知识及其管理技能,同时还在已有的自由发展模式中进行经济管理,并未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当中对所用的经济管理模式予以创新,导致经济管理这一工作难以更好的落实。同时很多企业管理从事者都把经济管理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归为一体,觉得只要把企业的资产管好就可以实现经济管理的目标,所以在工作的时候较为注重财务记账以及核算这些工作,然而对经济管理的实质却并未重视。2.企业融资艰难,内部运营资金不够。即使近期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创建多个渠道且独立的融资体制,但就目前的世界形势而言,企业融资较难还是限制企业以后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国内金融市场持续进步和变化的形势下,金融市场的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因为各地方政府也对企业经济方面的扶持不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企业的融资存在困难。另外,在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改变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本身制度和融资渠道间产生的摩擦逐渐增多,企业需要借助好的效益才可以收获金融机构所给予的资金,但是对目前的企业来说,借助较好的效益去获取资金的方式,在落实上有着很大难度。所以,企业本身融资困难与内部资金不够,是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水准难以提升的直接原因。3.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因家族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国内企业经济管理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开展有着难度大的特征。首先,因为管理从事者没有认识到企业资金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性,导致员工也对资金管理不够关注,在开展资金管理这项工作的时候存在不规范的工作行为以及资金闲置的状况。其次,还有部分企业领导觉得企业所剩出的资金是提高企业获得经济的渠道之一,这也导致资金处在闲置的状态,难以体现出资金正确应用所具有的作用,造成企业进入到资金周转艰难的困境。再其次,由于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员工采取的管控存在不合理,再加上缺少对应的催款体制,致使呆账情况的出现。如若一直如此,就会导致企业收账遭受阻碍,从而使得企业进入到收账缓慢且资金回收艰难的怪圈。4.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不足。因为我国在经济管理方面涉及相对较晚,目前,我国和经济管理相关的人才并不多,大多数企业开展经济管理这一工作的员工自身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因为缺少专业较强的经济管理人才造成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时需要面对很大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部分中小企业之中,因为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更想来到大企业施展才华,中小企业在人才竞争当中经常会处在不利的地位。除了经济方面的差异以外,小规模企业对比大的企业而言还有着一定差距,那就是其并没有重视对自身员工的培训,由于不注重对员工的后期提升,导致员工的发展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也让企业的经济管理难以快速进行更新,再加上管理落实方面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未来的发展。5.企业比较落后及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同时,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开始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但是很多企业领导者对经济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企业本身的经济管理受到忽视,这使得很多企业所采取的经营模式都较为老旧。又因为以往管理方式的影响,致使其经济管理的方法仍较为粗放,增加效益的方式也仅是扩大规模与追加投资。这样滞后的经管模式对企业本身市场竞争力提升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另外,企业中经济管理的开展会直接影响到经营效益,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特征就是业务比较单一,且规模不够大。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造成以往的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和目前的企业发展要求相吻合。比较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时很多职能出现冲突或是交叉的情况,这样开展的经济管理工作也难以有很高的效率,很难对企业以后的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再加上企业有信息不够流通的情况,这对企业领导者作出正确决策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升企业经济管理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4
1.1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法律、制度的形式和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达到在结构和总量上调节和管理的目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措施。
1.2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侧重于模型的建立和解释,而中国的学者则倾向于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对于经济管理的很多西方经验直接应用在我国经济调控会形成水土不服的问题,例如:亚当斯密力主应该用看不见的手在主导市场,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种观点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验证为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放弃对市场的干预会导致市场的无序、盲目地发展,最终会引发市场的灾难。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可以起到积极性的作用,政府将企业不愿意做、做不好、利润低的行业接管过来,有助于社会加速的发展,经过多年的验证,特别是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更加看到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的必要,以及政府对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切市场经济都不可能离开政府以更高层面上的调控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正在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也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创建和完善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短暂,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烙印,宏观上看我国经济的投资驱动为主特点十分明显,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至今我们还在提倡拉动内需。这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西方国家宏观经济体现为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投资基本由私人和自由企业来进行,基本上是一种消费型的经济模式。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平均年gdp增长速度接近10%,而平均年通货膨胀率却只维持在3%以下,人民币币值稳健,市场经济一直稳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宏观经济管理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本身缺陷和我国当前发展形式以及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所共同决定的。首先是市场经济失灵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企业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纷纷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大产量步伐,在竞争中彼此抢抓市场,盲目地生产,结果造成供大于求,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其次是我国目前处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也不健全,市场运行常常受市场之外不正常因素干扰,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必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来保障经济平衡有序地运行。在这种复杂经济格局面前,价值规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必须依靠宏观经济管理。再次是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必须要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投资型的经济主导,消费疲软,需求不足,缺乏核心竞争产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普遍存在,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如果失去了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我国经济就会面临经济形势严峻,出现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大,无序竞争的局面。因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可以推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会继续沿用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确保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3结语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问题;控制措施
所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积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筑企业也是如此,期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投资、质量等方方面面,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当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建设单位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一、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现存问题
(一)缺乏全过程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普遍存在全过程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三者之间的沟通严重不足,未能统一造价管理目标,导致后期工程建设中存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例如设计单位,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虽然做出了详细的工程预算,但是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限制,使建筑工程投资大大增加。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则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施工阶段,着重管理施工进度及质量,忽略了投资决策等环节的参与,缺乏全过程管理意识。
(二)工程投资管理方法陈旧
目前,建设工程经济管理的投资环节中,很多管理者仍然以定额为明确工程投资的依据。定额单价主要以几年前的人员、设备、材料价格的统计为基础。虽然当前造价管理部门已经以定期对相关的价格信息进行了公布,但是这些信息与实际市场信息并不相符,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也导致预算编制、工程造价存在不准确的情况,难以明确不同承包单位的优势。
(三)初步设计概算存在误差
概算是投资管理中的重要依据,能够呈现初步设计内容。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实际情况与初步设计不相符的问题。首先,初步设计概算中,通常存在未能考虑价格上涨等情况,也导致初步设计概算中存在一定的误差。现阶段,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从项目的审批到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间需要经历一段十分漫长的时间,又难以在设计概算中准确预估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因而,时设计概算的准确性受到的一定影响。并且,设计概算中对前期拆迁等情况的预测也略有不足,使征地费有所提升,建设工程的投资难免会有所增加。同时,一些主观上的因素也是造成初步审计概算存在误差的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通过审批,要求设计单位降低标准以控制投资,在通过审批后,再自行提高标准。或是要求设计单位在未修改设计的情况下调低概算,导致设计概算与实际并不相符。
(四)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问题显著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问题频繁出现,且变更随意性较大,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工程正式开展前,应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度进行合理设置,并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投资额度进行施工。但是一些设计单位为了争取施工进度,未能对投资额度、建筑标准等进行合理设置和严格审查,导致施工阶段存在众多变更内容,且在未获得批准的情况下随意变更,也并没有对变更损失责任、损失范围进行限制,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大大增加。
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控制措施
(一)设计阶段经济管理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应增强全过程管理意识,充分考虑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阶段存在的所有问题,并尤为注重设计阶段的经济管理工作。据调查表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通常只占有1%的费用,但是这一阶段的经济管理却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成本及质量。因而,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加强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结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详细分析造价成本,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好投资成本。
(二)应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
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及时为管理人眼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避免超资超额问题。同时,利用造价信息系统获取实时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从工程环境、招标方式等多个方面考虑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还需要及时从施工单位处获取相关信息,做好工程变更记录,制定月工程结算书,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管理。
(三)强化设计变更管理
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问题上,建设单位应制定健全的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程序,大型变更问题,应要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一同进行商议,达成一致后才能够通过变更。同时,经济管理人员也应对造价变更中产生的费用、变更可行性、对工程后续的影响、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等进行分析,保证其合理性才可以准许变更。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作,针对当前现有问题,管理人员应树立全过程管理意识,应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对工程设计阶段、投资阶段、施工阶段等进行全面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质量。
作者:段惠霞 张世梅 单位:青海油田基建工程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原鹏.浅谈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0):418-419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简述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企业开展经济管理,主要是经济管理者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在科学的经济管理的辅助下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决策,可以明显降低项目管理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助于企业未来健康地发展。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水平提升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经济发展。在开展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企业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时能够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人员岗位和薪酬,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优化企业运营活动,从而将企业价值发挥到最大。(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征。其一,综合性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需要在对企业资产损益性关注的同时综合考量未来资源收益、研发成本等问题,提高管理综合性,将管理覆盖范围扩大。其二,灵活性。根据动态化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来合理调整市场经济结构。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要保证自身管理能够顺应市场发展规律,通过将自身管理与市场发展充分结合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大大提升,可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调整自身整体结构,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优化。其三,规划性。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不但要重视企业当前阶段的发展情况,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制定企业管理计划,通过将企业经济指标合理整合进而来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效果。(三)经济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1.经济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快、准、稳是企业发展的三字箴言,脱离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在快的方面,企业必然要抓住时机抢占市场。通过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内涵,逐步成为技术领域的领头人。在准的方面,企业需要摆脱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协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提升发展效率,从而使内部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效率化,进而逐步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在稳的方面,企业在把握市场先机后,需要利用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力,逐步稳定市场,从而在平衡市场生态的同时,保证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取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展示出了规范企业发展,以及指导企业内部平衡的作用。脱离经济管理,失去发展效用,企业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企业发展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闭塞和滞缓,最终使企业走向消亡。2.经济管理促进企业转型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管理转型已成为关系企业生死的核心点。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核心实力,企业必须要加大经济管理的研究力度。众所周知,经济管理不仅要建立在调研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改善和创新各种制度。只有充分考量影响经济管理的因素,不断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准确性和质效性。任何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行为,都会给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局面下,在没有重视创新经济管理方法的影响下,企业内部工作频频出现问题,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发展空间,给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迎合发展趋势,主动挖掘市场机遇,抓住市场契机。通过丰富经济管理形式,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加速企业内部机制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很多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对成本控制有着较高的重视却忽略了财务经济管理以及用户评价,导致财务经济管理出现不用程度的问题。投资者需要通过预测投资项目来制定投资决策,他们需要采用专业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权威地分析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等内容,通过对投资规模、投资成本、预期回报、投资结构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衡量来最终确定决策。在此阶段,如果没有充分做好财务经济分析,很容易出现投资决策失误。(二)经济管理缺乏全局性。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统筹规划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在制定经济管理方案时需要深入分析企业未来计划,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是贪图眼前利益。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中没有从全局考虑也没有用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待问题,导致很多制度和管理办法比较保守没有创新。经济管理缺乏全局性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的良好财务预算指标,与企业战略发展不能完全贴合,没有有效地衔接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和经济管理,造成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时经济管理制度指导作用不强。此外,有的企业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市场发展,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方案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而出现较大局限性,无法有效推动企业进步。(三)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作为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充分结合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特点来改进传统人力资源框架中的不足。没有明确划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没有及时为企业选用到人才,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快速问责,这十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可以说,人才是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制定出现了偏差,影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利于企业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导致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四)企业经济管理技术覆盖程度不够。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应用,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大多仅仅在财务部门有着较多的应用,而其他部门使用较少,所以部分企业的管理效率并没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出现明显改善。目前大多企业已经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改善了自己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在经济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软件等。不过互联网技术绝对不仅仅是计算、记录这么简单,其分析汇总等诸多方面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应用。所以,企业经济管理中需要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覆盖程度,进一步发挥现代技术的价值。(五)经济管理创新意识薄弱。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有的企业虽然有着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是管理理念并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很多管理者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经济效益有着高度重视但没有加大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投资,对经济发展中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
(一)优化企业管理理念。为了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进行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企业首先需要处理好市场、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将传统管理思想进行改善优化,加强领导者思想创新,从领导层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进而由领导带动全体员工开展管理创新。还要将传统企业生产观念进行改善,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各项管理的重视,实现企业生产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还要根据市场动态变化及时创新发展战略,明确竞争合作意识,加强和竞争对手合作,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这才是我国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的方法。此外,企业需要在经济管理中建立危机意识,加强对市场发展情况的深入分析,通过预警系统将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危机进行高效防范,避免企业由于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合理化开展企业经济管理,就要确保经济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对企业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企业内部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将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并且将经济管理制度切实落到实处,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开展经济管理时,要充分尊重市场发展,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贯彻落实,通过管理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有效约束和规划。企业发展扩大以及经济管理模式升级时需要投入较大资金,此时企业可以采用筹集社会资金等方式将资金来源扩大,并且加强和金融机构联系,扩展企业贷款途径。企业之间还要加强合作,将自身闲置资金做好规划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建立透明管理机制将自身贷款效率和信誉度提高。(三)落实经济管理监督。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保证企业各项控制活动能够高效落实的保障,为此需要落实企业经济管理监督机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要和市场变化相吻合,加强现代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加强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优化监督管控体系,配备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各项制度,有效落实经济管理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管理模式。(四)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人才吸引机制不断为企业吸纳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配套的奖惩制度激励管理者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自身工作岗位当中。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的业务培训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其能够满足岗位需求。还可以采用轮岗实习或者网络学习等诸多方式让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现状有更深入地了解,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完善的培训机制可以为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机会,是企业规范完成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可以建立和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相符合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让员工潜移默化地受到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影响,共同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同时和谐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可以让员工有归属感,有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有助于降低人才流失。企业员工在一系列管理活动下可以尽职尽责地完成自身岗位工作内容,可以将经济管理的困难显著降低。(五)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作为管理计划落实的基础,组织机构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组织机构创新中,需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通过组织结构创新,可以将传统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管理结构打破,实现管理层次优化,压缩内部机构职能,实现扁平化管理,提高组织信息传递和处理效率。第二,突破原有的组织形式,实现符合实际管理需求的柔性化管理方式,多样化、灵活地开展经济管理活动,将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第三,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施虚拟化管理,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知识、人才、信息的高效沟通,突破传统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管理效率。(六)注重应用网络技术。积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经济管理中需要加强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系统,为经济会计、管理会计等工作提供信息沟通平台。企业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共享机制、管理系统等实现各项信息的整合分析,保证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具体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企业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如果没有深入分析网络信息技术现状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那么网络信息技术就无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价值,这是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为此,企业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了解现代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的使用方法,在经济管理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加强重视网络技术,在监督、管理中积极应用网络技术。
四、结语
现如今,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单纯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要坚持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加强分析市场发展动态以及企业自身情况,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方法,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引入和培养,做好各项工作的监督,推动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与时俱进,激情饱满地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周祥.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j].中国市场,2017(36):148-149.
[2]吴超鹏.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7(23):41-42.
[3]崔巍.基于新常态经济背景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6):35-36.
[4]景峰.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7(8):8-9.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机械设备设备经济管理
一、设备费占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比重大
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来说,就是能使企业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一项工程的设计费用占总工程费用比例约为5~10%,设备工程费用一般占工程项目投资的40%~50%左右,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一般要占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60%~70%左右,在固定资产中设备固定资产要占三分之二左右,在流动资金中,与设备有关的(如备品备件、二类机电等)大约要占25%~30%,在冶金系统要占到40%左右。所以与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维修费等)的使用情况如何,对全部生产资金的利用程度关系极大。
二、设备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及投资。作为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经济管理应从设备设计、制造、采购、维修及更新、报废等全过程每个环节的费用进行管理、控制、预测。设备经济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对设备的折旧,按照各类设备的经济寿命提出合理的折旧年限;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根据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按照经济原则,确定各类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和大修费用的界限;做好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同各项工作。
三、设备经济管理的目的
设备经济管理是设备有关各项费用的管理,在机械设备管理中,设备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都是同等重要的。技术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物质运动规律,其成果是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设备经济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价值运动规律,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好坏归结到三点就是两高一低,一高是产品成本高,另一高是投资费用高;一低是资金利用率低。这三种情况都与设备管理水平有关,更主要的还是与不重视设备经济管理有关。长期以来只重视设备技术管理,而忽视了设备的经济管理。就目前情况来说,对这个方面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根本的原因在于看不到设备管理方面的经济潜力,缺乏先进的经营观念,缺乏竞争意识。
四、设备投资方案决策
设备投资是企业把某种资金固定化(购置各类机器设备),以期获得更大的盈利,由于投资又是一个长短期结合的决策,从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角度来说,短期投资方案,要衡量投资经济性的好与否,设备的投资选择和评价应利用盈利额、盈利率、终值、互斥方案等进行衡量。长期投资方案,是一年以上的投资,评价设备投资方案的优劣虽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经济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把各方案所发生的费用和收益组成资金流量表,或从净流量开始分析,因为投资的经济性分析是用货币额这个共同的尺度来测定投资效果波及整个时期资本的增量为主要内容的。大体上投资方案有单一方案即独立投资方案,多方案包括互斥型投资方案、混合型投资方案,可以利用净现值法、净年值法、终值法、投资利润率、差额流量、投资回收期法比较设备投资的优劣,寿命期相同和寿命期不相同的方案也可以利用上述几个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设备的优劣。
五、机械设备的选型、配套
随着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机械设备层出不穷,满足了施工企业的需求。由于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其适用于各类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都要对其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即优化配置。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5.1经济性原则配置机械设备时,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要确定需要哪些机械,每种机械设备需要的数量、进场时间,同时还要考虑本单位现有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费用的高低,本公司人员的维修水平。新购设备的价格等等,通过比较选择最经济的机械配置,既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同时产生的责任成本又低。
5.2实际操作可行、合理性原则选择机械设备,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情况,选择那些利于在现有施工场地安放的机械类型。配置机械设备的数量时,要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来安排,既不能因配置过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也不能因配置过少而致使制约了施工生产的进度。
5.3进场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的确认、维护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对工程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使用一台故障较多的机械,不仅会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成本费用。进场后的设备在对其技术状况确认后,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保养,以保证开工后能正常使用。配件的库存量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多少来核定,同一种设备配件的库存宜以一台设备的库存量来定,且库存配件应为易损件,非易损件的库存应根据机况进行确定。配件的价格因地区不同而会有所不同,但配件管理人员应掌握常用配件的基本价格,以保证所购配件的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公务员之家:
六、设备经济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
设备经济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6.1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固定资金的利用效率或者说,要改善固定资金的使用情况,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解决设备投资的决策问题,即用同样的投资额,通过多方案的经济分析,选用经济性好的最佳方案使设备投产后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对现的的机器设备如何经济合理的使用,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率,使企业在不增加固定资金的条件下增产增收。
6.2提高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必须要讲修理的经济性,维修费用无限制,且实报实销,修理次数不限制,能修则修。这样,造成了很多设备过剩修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肯定造成生产高成本。设备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设备维修费用效率。按照经济原则,决定设备的维修决策,使现有设备修得其所,改得合理。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
6.3按照经济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大多取决于设备的物质寿命,即用到不能用,或修到不能修为止。这个办法貌似节约,实则浪费。机器设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人,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消耗原材料)而且役龄越长,生产率越低,维修费用越大。这如同人一样年龄越大,毛病越多。人有“黄金时代”,机器设备有经济寿命。机器设备“年轻化”能提高经济效益,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为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建设
针对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1,我国在新时期针对农村经济体制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各省市地区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战略目标的政策及制度。在全新的经济形势环境下,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加速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并加快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为现阶段的农业及农村提供出全新的发展动力,也才能在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基础上,保证农业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一、农业经济优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现代化经济体制构建与完善的助力
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而言,通过实施可促进农业经济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规范化、有序化的模式。一方面,对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下独立且分散的经营模式做出改变;另一方面,促进规范化的生产模式形成。这对于农业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另外,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可有利于逐步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
(二)现代农业经济转化的关键性动力
通过对现阶段农村发展现状分析,农村受教育程度依然偏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对于农业种植与生产方式多采用较为传承的经验。并且,传统农业经济仍具有重复生产、规模偏小以及人力密集等传统化的作业方式。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促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主体优势。由此也导致传统农业经济所涵盖的原材料与劳动力供应、商品市场构成以及资本的积累等环节,已然逐步成为影响与制约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障碍”[1]。在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中,不仅传统农业技术的价值得到了超额发挥,而且对各类生产要素价值的应用,也处于峰值状态。农业经济无法通过自身发展,获取到全新的发展动力。而通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实施优化管理,便可促进传统农业经济朝向现代化农业经济方向发展,且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技术为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大力推动。
二、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要素分析
(一)资本要素分析
依照投资主体角度分析,现阶段农业资本多来自政府、乡镇等集体经济性质组织以及农村居民。但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农村的投资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针对农业资本投入降低,以及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出台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其中提出:通过社会资本对于农业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投资,可在逐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情况下,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性力量。同时,各地政府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出适宜社会资本融入农业农村的政策与渠道,并通过增强社会资本的信心,调动起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并为成为农业资本的投资主体,迎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二)法治要素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需要通过良好的法治环境予以运行。现阶段,虽然针对乡村振兴的相关意见与指导颇多,但却仅停留在建议与引导方面,缺少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规范,仍然是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重要方面。而一些农民缺乏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导致农村治理难以彰显成效。与此同时,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法治观念匮乏和生产经营水平不足等,也将拉低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地位。虽然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与法治相辅相成,但农业经济会因“情”“理”以及“宗法”等因素,而使农村法治在发展上严重受阻,这也将进一步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人口要素分析
依照人口经济学理论可知,当人口达到适宜程度时,其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而农村“添丁进口”“维系香火”等传统观念依然长期存在,这种缺少理性化的观念,将在促使农村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使农业农村的经济水平难以达到大范围的提升。同时,受教育理念的片面性影响,很多农村家庭认为只要有家庭资源,便要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这也使得仅有的家庭资源被投入至教育,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更为困难,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整体化提升。
(四)人才要素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不仅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员,还需要其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等问题,有着相对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还应在相关政策的大方向下,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文化及发展背景等实际情况,为所在的农村地区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适宜本地科学化经济发展的方针与政策。从深层次讲,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要对农作物及其生长习性等极为熟知,并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科学化管理与专业化指导。然而,针对现阶段乡村振兴模式而言,很多农村地区缺少此类专业化的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其中制约因素多为生活环境、福利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确保农业工作任务得以落实的保障。其优化措施为:首先,提升生产管理水平。通过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融入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使农业经济管理形成网络化与智能化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推算出农业生产在不同阶段的标准与内容,避免出现农产品过剩等问题。其次,加工管理水平提升。通过社会投资的注入,在开发新型农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同时,引进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做到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并利用互联网逐步拓展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最后,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产与扩销仅为重心之一,而产品安全、产业链延长以及价值链的提升,将成为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另一重心。
(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
首先,政府部门应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加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同时,依托社会资本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再建设与再完善。如在强化农田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机道路网、配变电等配套设施加以改善,从生产机械化角度促进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引进先进农业设备来提升生产率。其次,对现有农业生产结构加以优化。除关注农产品的产销外,还应关注农产品生产效益与质量。对此,不同地域的农村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业[2]。最后,做好“科技兴农”工作,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字化农业技术。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应优先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与信息,在信息平台内实施统一化管理,既要构建统一化的数据库,又要设定出统一化的实施与管理标准。同时,实现“互联网 农业”这种全新模式,为农产品及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众多可供选择的网络化渠道。这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更为精确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探索出多渠道协同发展的全新模式。
(四)构建乡村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对于缺少专业化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问题,在三年多的发展与实践中,形成了关于人才的“三难”说法,即“难引、难留、难用”。而要针对乡村振兴做好人才的引、留、用,就要依照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做到“拴心留才”。并且,应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构建出针对精准引才和留才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信息交流平台,既能更为精确地掌握本地或县市人才现状,做到乡村人才的精准管理与使用,又能做到网络化的人才资源共享,便于周边或其他省市地区对于乡村人才的引入。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交流平台,还可进行“乡村人才库”的建设与完善,形成人才动态储备。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视域下,只有不断坚守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主旨,在秉承农业经济管理四项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制度的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等优化措施,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在新时期得到更为快速且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怀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探析[j].商讯,2020(12):185.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核算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经济要素比较多,很容易受外部市场环境干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公路工程建设情况,对该背景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作用及重要性具备清晰地认识,明确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现状及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该背景下各项经济及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作用
1.1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资源配置中,市场经济的作用不容忽视,而经济管理又是该过程中的必然。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我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情况。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竞争非常激烈,而公路工程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这恰恰说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1.2国有资产安全保障。公路资产的本质为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经济中占比很重。公路工程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公路资产的所有权始终归国家所有,该过程中可直接忽略其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兼顾,确定其安全性。因而开展公路工程施工时,应兼顾经济管理的价值及重要性,对这一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进行严格控制,科学管控项目实施过程,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及安全,凸显经济管理价值[1]。1.3工程质量控制需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公路建设呈现外部性和公益性特点。因公路为公共产品,故而,其不存在竞争,只为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公路消费具备共享特点。在公路工程背景下,实施经济管理,有助于项目工程质量控制,无论是公路材料,还是施工工艺、过程等都能够得到保障。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为我国公路工程提供质量保障并对全民交通安全进行有效维护[2]。
2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现状
2.1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价值被忽略。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管理以施工和维修为主,并未认识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缺乏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意识,上级部门及领导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缺乏认知,很难对该工程背景下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准确判定,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及预算控制等相关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审计过程不够严格。其次,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仅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不注重成本开支,导致资金超支情况严重。部分大中型公路工程项目,经费多由上级部门划拨,成本与职工利益关系不大,一线施工人员缺乏经济管理及成本控制意识,导致资金浪费情况严重,增加额外支出。2.2资金预算与投资分离。预算即提前规划、计算公路工程项目成本及投资,这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而且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非常有效。投资即资金规划。无论预算,还是实际投资,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都不可或缺。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公路工程预算和资金安排协调难度大,资金筹集渠道多,审批时间长,流程复杂,导致各类工程费用的增加。该背景下,常常因工期问题,使资金预算和实际投资存在明显分离,一些公路工程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甚至采用施工和预算同步的方式,导致预算与支出不符,难以凸显该项工作的价值,而预算人员更是无法预估公路工程整体造价及各个环节的费用支出等[3]。2.3经济管理控制不严。控制不严格也是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内容和要素,施工管理人员为节约时间、简化施工过程,经常敷衍了事。首先,公路工程成本核算工作缺乏全面性,漏洞百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离不开成本核算,其与工程预算相关。公路工程施工中,各独立项目都应参照工程预算标准,实施成本核算。一些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减少预算开支,或省时省力,仅执行总成本核算,导致公路工程成本核算和预算工作脱节,干扰了各项费用的分配和使用,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现象,增加各项费用支出。其次,材料核算过程中相关手续和资料等不完整。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材料核算手续非常关键,与整体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相关,在公路工程总投资中的占比很大。无论是施工材料的采购、使用,还是验收环节,稍有纰漏,便会导致材料使用不当或滥用材料情况。该背景下,虚假报账情况更是层出不穷,核算手续丧失其应有的效用,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加大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难度[4]。
3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方法
3.1更新公路经济管理理念。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公路工程项目领导,都应加深对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改变以往公路经济管理理念及方法,使各级管理者具备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意识,定期开展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类讲座和培训等,加深相关领导层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该背景下,兼顾成本核算及控制工作。加大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宣传力度,帮助人们建构正确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认知,使该项工作整体水平和覆盖率不断提高。关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一线施工人员之间的关联,呼吁各部门和施工单位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签署与之相关的管理责任书,将其作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将自身利益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关联起来[5]。3.2完善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和相关要素比较多,包括成本核算、材料管理、监督管理等。因而,对该项工作予以完善非常必要。首先,注重预算管理。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涵盖预算成本,预算是对公路工程产品价格的指代,与公路工程质量、进度等指标相关。预算工作科学与否,与公路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预算开展施工,充分发挥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参照作用,对工程成本实施财务监督和控制。其次,注重材料管理。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采购、验收、核对等诸多环节。该背景下,选购劣质材料,节约工程成本的情况层出不穷。因而应对施工材料的出库和入库环节中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材料采购工作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第三,注重设备管理。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设备占比很大,应对设备数量变动与否及维修情况及相关支出等进行考量。完整记录设备的调配、维修,对设备情况具备动态的掌握,确保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实现成本有效控制,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质量。3.3健全公路经济管理体制。首先,依据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要求,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以此为依托,对科学、完整、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予以构建,确保公路工程管理始终处于健康、有序的状态。以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依托,实现公路管理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这一背景下,应对公路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减少不必要的财务纠纷。其次,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对公路经济管理规章制度予以完善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公路执法过程中的主体比较多,效率不高,科学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各主体价值的发挥。第三,完善公路经济管理工作标准。公路经济管理涵盖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和设备维修等,任一环节都应有既定的标准,内容清晰,范围明确,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问题和财务危机等[6]。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环境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提供了外部条件。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有助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施工单位都要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并对其管理工作内容予以完善,不断健全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雪丽.关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及其措施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6(6):178-179.
[2]王贵强.加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思考[j].科技导刊(电子版),2016(8):127.
[3]邓声碧.关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及其措施的若干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
[4]郭媛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及相应措施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11):50-52.
[5]李蓬华.新形势下公路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2):275-276.
投资经济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房建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1全过程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1.1提高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准确性。这些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步推进,在这种条件下,要想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推动施工进度,通过最合理的投资以及最快的速度获得需要的工程效果,就需要合理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为当前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多种多样,工艺手段较为复杂,机械化水平较高,设备的体积也比较大,施工团队需要进行精细化操作,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法有效的对工程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传统的建筑经济管理方法通常使用预结算或者估算的方式,已经无法达到现代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需求,所以一定要全过程监管控建筑工程造价,可以对各环节当中出现的资金风险进行规避,确保施工的稳定高效进行。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预算问题,及时管理和控制资金问题,降低损失。由此可见,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全过程应用工程造价技术可以让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提高,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行业的稳定性。1.2保证预算评估的精确性。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需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施工环节过程中的各个资金问题,确保建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的进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总投资主要是通过工程固定资产以及工程流动资金共同组成的,在完成投资环节后,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的对工程进行资金的投入,确保施工活动能够有效的展开,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相关因素,特别是银行利率、施工内容以及市场及价格变等变化,这些和工程造价都息息相关。1.3防止发生建筑经济管理风险。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的角度分析,施工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定要全过程的预防和控制相关问题,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让施工过程中的经济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确保在安全的资金环境中进行现代建筑经济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让施工的价值体现出来,并且在分析工程预算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整体的准确性,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控制,积极研究一些影响因素,并且在综合评估的条件下,确保预算资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确保自身充足的情况下,让施工方先得到控制。在进行工程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与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相结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由此可见,现代经济建筑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工作不单单能够防止资金风险的出现,还能进一步让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加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2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际运用
2.1投资决策时期。在投资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成本流出,只是这个时期对工程经济的盈利效应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证决策的科学有效性可以对工程的整体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决策失败,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积极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加强造价管理,重点在于分析项目的可实施性,并且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需要根据各地区经济规划的情况以及国家的相关要求,合理的分析项目的可操作性,另外需要与行业发展的规划相结合,对施工手段是否具有创新性、合同是否合理以及施工条件是否可行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整体判断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且实际进行工地的勘察,获得一手资料。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还可以以实地勘察数据为主要依据,根据可行性研究当中的相关资料,使用可靠的投资评估手段,确保估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多算或者少算的问题,另外还需要对建筑工程投资区域的具体资产能力进行考虑,确保实际情况和估算投资情况不会出现较大出入。2.2设计工程阶段。设计工程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分析,设计工程阶段不单单和施工的技术手段有着密切的联系,还和工程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纸设计阶段,这三个部分是工程设计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和工艺,一定要依照招标过程中的内容合理的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对成本进行控制。2.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施工合同,并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监理及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积极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合理进行控制。2.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在竣工阶段,一定要积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对结算资料进行合理的收集,有效的进行竣工计算等相关工作,保证结算过程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本文重点对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且阐述经济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价值,让人们了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与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的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让建筑经济管理的效果体现出来,提升工程经济的价值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林曦.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9):50-51.
[2]徐天福.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南方农机,2018(2):172-172.
[3]成文婧.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4):149-150.
[4]温利红.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2013,(36):4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业务探讨 2023-01-17 17:23:13
大学生投资理财探讨 2023-01-05 08:35:46
互联网背景下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创新 2022-11-24 10:59:26
国有企业投资融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2022-10-11 09:39:03
煤矿项目工程造价调整对投资的影响 2022-10-02 10:57:17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22-08-23 1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