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创新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9-15 17:28:21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区实验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往往忽视课堂教学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所谓科技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省**市**区实验小学创立于1997年,是一所富于理性,洋溢激情,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情怀的学校。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潜能激扬——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在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区实验小学以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为着眼点,在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课程文化的同时,努力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三者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
(一)培育科教创新课程文化
科技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孕育人的创造力,这恰恰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与能力。当下不少学校为科技创新教育投^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教育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总想在短期内换来巨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应,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二是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搞科技活动,只要让学生动手制作了科技作品就能培养创造力;三是部分教师只把眼光盯着少数学生,甚至把自己的创新设想嫁接给学生,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忽视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性与提高性的辩证统一,导致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畸形走向。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实践创造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释放了潜能,显露了才华,获得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奠基了生命的优化成长。**区实验小学基于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科技创新课程文化建设。学校认为,要追求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化,就必须让科技创新教育常态化。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基于此,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学科教学从科技创新教育中获得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让科技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体现在课堂上,科技创新教育才能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二)构建科技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反映着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在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区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结果,以学科教育、科技创新课程、社团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坚持对学生实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教育。
1基础性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普及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基础性课程中,主要以学科渗透、科普教育为载体。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因此,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整合到各门学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科学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还长期坚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调动社区、家庭的力量支持并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1月定为“科技创新活动月”,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听科普讲座、进行科学小调查;评选表彰“科技创新小能手”“十佳科技创新之星”。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2拓展性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提高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拓展性课程中,主要以校本课程和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科技创新思维训练课是**区实验小学于2003年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由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潜能激发、技能指导和专题培训。同时,学校按学生的兴趣组建了各类社团。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是一项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力求做到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特征,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和条件,指导学生实践探索的过程。
3探究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区实验小学把探究性学习引进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全员激发——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
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
(一)促进科技创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科技创新教育不能走依靠个别人才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区实验小学积极铸造团队精神,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悄然形成。学校还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项目组,使科技创新教师有了用武之地。科技创新的每一个项目都有教师具体负责,需要技术攻关时,大家自发团结在一起,发挥团队智慧,共同解决难题。科技创新项目组还建立了定期研究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辅导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助于科技创新教育横向开发、纵向发掘、相互碰撞、集成智慧,增强科技创新教育的丰富性和专业性。
(二)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科技创新教师。
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忽视了创造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制约了学科课程的发展性功能。许多教师都习惯于准备一套娴熟而不容置疑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提出的问题大多在教师的脑子里已有现成答案,教师问题意识淡薄、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淡漠,学生的创造力也随之被扼杀。科技创新教育不单在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上生辉溢彩,还与多种学科交相渗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实在课堂上,**区实验小学的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校以创新教育思想为引领,建立教师全员激励机制,转变全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师生都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教育的自觉行为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三、机制催生——聚力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区实验小学积极创造和优化教育环境,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为科技创新教育注入理性和秩序
**区实验小学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与实施科学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导教师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优质优酬的薪酬体系”,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进行科学管理。这种完备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科技创新教育注入了理性和秩序。
实施全员科技创新教育,教师能量的自主性释放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因此,学校着力于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的机制建设,对教师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考核评价,努力创设科技创新教育的条件、经费、制度和支持性评价力量,创造性地实施了“统筹安排,分项目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享有必要的人员调动、物资支配、项目实施规划和一定的考核权,学校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物资支持,充分激发了每个教师的创造性能量,优化配置了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二)开发与整合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区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为学生打开创新的视野。学校聘请院士、教授、专家、博士和有科技创新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了学生、教师、班主任、家长、社区辅导员“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教育力量网络。学校还积极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硬件建设,建立了科技制作室、科学实验室、电脑机器人活动室、科技创新作品陈列室、艺术墙、科幻画廊、科普橱窗,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四、价值共享——成就教师事业。奠基学生发展
(一)科技创新教育成就教师事业价值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教师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区实验小学注重全员激发,让每个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实践科技创新,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在教学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人生新的跨越!
(二)科技创新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科技创新教育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其潜能获得释放,奠基生命的优化成长。**区实验小学有一门鼓励学生“胡思乱想”的课程——科学创新课,这门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与“优秀”无缘的学生,在这门课上悄然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另一扇门”。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2
一、提高认识,明确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我们要增强科技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理顺科技教育与素质教育、科技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科技教育与课改之间的关系,把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让科技创新活动成为青少年求知成才、发展个性特长的有效载体,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造就一批“创造型、能力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领导,健全科技教育的工作机制
各中小学要加强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内容。要制订好科技教育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使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各中小学要完善科技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各校要成立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分会”,校长任组长和会长,分管科技教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和副会长,明确一名中层干部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协会秘书长,配备专兼职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挥青辅协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科技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壮大组织,提高科技辅导员的整体水平
各中小学要充分吸纳责任心强、愿意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师成为协会会员,不断壮大协会组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开展科技教育活动“项目首席教师”、“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教师”等层面的教师梯队,增强指导、组织和培训能力,提高科技教育质量。
各中小学要构建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积极开发有校本特色的探究性综合性科技活动,开发校本科技创新课程。要选派科技辅导员参加不同层次的科技辅导员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组织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能力。县上将适时开展评选优秀科技辅导员活动,予以表彰奖励,逐步形成一支中小学科技教育名师队伍。
四、面向全体,搞好科技教育的各项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实施科技教育的主要载体。各中小学要结合课程改革精神,按课标要求开足与科技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要加强理、化、生实验课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扎实开展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中小学要以科技活动节、科技活动周等为载体,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创作科学幻想绘画,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选送师生优秀作品参加县、市、省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各中小学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办科技展板、搞科普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积极配合搞好每年的科普四下乡、科技活动周和科普宣传日等集中宣传科普知识系列活动。
搞好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各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创建*县科普先进单位和科普模范单位,在此基础上,申报创建*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和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要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科技教育朝健康、优质方向发展。
五、强化督查,加强科技教育的指导研究
教育局将针对中小学科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对各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检查的结果纳入年终对学校的考核。对工作较差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表彰。
各中小学要鼓励科技辅导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总结科技教育先进经验,提出开展科技教育的建设性意见。教育局适时汇集全县科技教育的优秀论文,编印成册,供全县教师学习。逐步形成以科教名师为领引,以教育科研为引导,以科教资源为保障的*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支持平台。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3
一、提高认识,明确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我们要增强科技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理顺科技教育与素质教育、科技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科技教育与课改之间的关系,把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让科技创新活动成为青少年求知成才、发展个性特长的有效载体,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造就一批“创造型、能力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领导,健全科技教育的工作机制
各中小学要加强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内容。要制订好科技教育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使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各中小学要完善科技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各校要成立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分会”,校长任组长和会长,分管科技教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和副会长,明确一名中层干部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协会秘书长,配备专兼职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挥青辅协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科技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壮大组织,提高科技辅导员的整体水平
各中小学要充分吸纳责任心强、愿意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师成为协会会员,不断壮大协会组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开展科技教育活动“项目首席教师”、“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教师”等层面的教师梯队,增强指导、组织和培训能力,提高科技教育质量。
各中小学要构建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积极开发有校本特色的探究性综合性科技活动,开发校本科技创新课程。要选派科技辅导员参加不同层次的科技辅导员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组织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能力。县上将适时开展评选优秀科技辅导员活动,予以表彰奖励,逐步形成一支中小学科技教育名师队伍。
四、面向全体,搞好科技教育的各项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实施科技教育的主要载体。各中小学要结合课程改革精神,按课标要求开足与科技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要加强理、化、生实验课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扎实开展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中小学要以科技活动节、科技活动周等为载体,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创作科学幻想绘画,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选送师生优秀作品参加县、市、省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各中小学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办科技展板、搞科普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积极配合搞好每年的科普四下乡、科技活动周和科普宣传日等集中宣传科普知识系列活动。
搞好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各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创建*县科普先进单位和科普模范单位,在此基础上,申报创建*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和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要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科技教育朝健康、优质方向发展。
五、强化督查,加强科技教育的指导研究
教育局将针对中小学科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对各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检查的结果纳入年终对学校的考核。对工作较差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表彰。
各中小学要鼓励科技辅导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总结科技教育先进经验,提出开展科技教育的建设性意见。教育局适时汇集全县科技教育的优秀论文,编印成册,供全县教师学习。逐步形成以科教名师为领引,以教育科研为引导,以科教资源为保障的*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支持平台。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4
教书育人,教是根、育是本。教师对学生要做到润物无声,于无声处传递正能量。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教师能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谓育生德先育师德,教师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学生自然会去效仿。在师德层面的导向作用,同样适用于师智层面、师能层面、师梦层面。就师智层面来说,学高为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或是在教学中、或是在课堂外,也能向学生展示创造性思维,很难想象一位思想僵化的教师能指导学生闪烁出创新火花。就师能层面来说,技高为师。要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得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这并不是说教师一定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作品,但至少需要有指导、提升学生科技发明的能力,而且要有创新精神,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不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正如有学者所言,教师未必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成熟,但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成长。就师梦层面来说,梦想具有不可思议的感染力。教师有科学梦,并执着地追寻梦想,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树立科学梦。有梦想的教师一定有自己的奋斗方向,一定能用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梦想,以师生的梦想成就美丽的中国梦。
二、如何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一)满足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科学兴趣,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科学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设计新奇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学生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教学中,我校李海燕老师发现许多学生对白光的组成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白光的组成,李老师研制出了复色光简易演示器。利用复色光简易演示器,能有效地将复色光还原为白光,有效地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该作品后代表我校参加合肥市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并荣获三等奖。
(二)组织趣味游戏,寓教于乐
爱游戏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贯彻愉快教学中,把游戏引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劲,玩得愉快,让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我校徐玲老师发现许多学生对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短关系不理解,这诱发她制作了一种杠杆原理演示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利用杠杆原理演示器移动支点来撬动重物。学生争相参与,在撬重物的游戏中,直观认识到,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撬重物比较省力,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撬重物比较费力,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的杠杆撬重物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原理演示器后代表我校参加合肥市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并荣获二等奖。
(三)深入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出发。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创造,利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新大赛等平台,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展示学生发明创造科技成果,提高学生爱科学、爱发明的热情,还是科技辅导老师获得社会认可,展示教学成果的良机,有益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投身科技创新。教师以每年一届的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崇尚科学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暨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作为平台,鼓励并指导学生踊跃参与。2014年,笔者指导赵纪晨、汪苏阳两位同学发明的“汽车安全带强制佩戴装置”,荣获第二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随后该作品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暨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二等奖,并荣登《少儿科技》杂志。2015年,笔者指导管明欣同学发明的“新型多功能拐杖”与李梦妍同学发明的“安全行车三保险”均荣获第三十届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在学校掀起了一股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吸引更多师生加入科技发明创新的队伍,追寻自己的科技梦。
三、结语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5
为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把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举措。切实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是贯彻党的*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培养“创新创业创优”新一代江苏人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教育、科技行政部门与科协组织和广大中小学要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领导和规划,集成力量和资源,创新方式和方法,务求普惠广大青少年学生,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效。
二、进一步明确我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二)指导思想。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普及为主”的原则,突出抓好科普教育、科技活动、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政策保障有力的学校科学教育新格局,着力构建加强青少年学生科学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江苏奠定坚实的公民素质基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目标任务。“*”期间,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1.所有中小学新科学课程全部落实,科普教育全面展开,力争使城市和农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
2.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所有中小学都有科技教育的活动基地(场所),基本形成适合中小学生的普及型、系列化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建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示范性、高水平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品牌项目、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科学实践活动示范基地。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和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
4.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涌现一批具有较好创新素质和潜质的优秀中小学生。
5.家长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参与学校科学教育的工作机制健全,形成有利于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我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三、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全面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活动
(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小学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全省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含高中技术课程,下同),提高科学课程的实施水平。切实加强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按规定开齐上好所有科学实验课并分组安排实验。注重在相关学科中强化和渗透科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掌握科学方法。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中设计安排科学教育专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积极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
(五)广泛开展中小学科普教育活动。各地各校要积极开展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为内容的科普教育。每年组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节”和以科普为主要内容的班团队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专题深入开展科普教育。认真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科学家(或科技专家)讲座”,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立“少年科学院”。
(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与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要坚持因地(校)制宜、重在普及、遵循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与实践活动。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科技夏(冬)令营、科学考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学论文评比、科学实验、科学技术信息传播、种植饲养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普遍建立科技社团或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较高普及性的科技竞赛活动,重视开展示范性和创新性的科技竞赛,并努力发现具有较好创新素质和潜能的科技创新人才苗子。省每年举办“高中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中小学生科技竞赛”和“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等系列科普竞赛活动,并努力打造省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的科技活动品牌。
(七)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广泛开展科普教育进农村学校系列活动,省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快乐科学校园行”、“科技大篷车”和“流动科学宫”等科普进农村学校活动,努力满足农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各地各校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科教兴农”、“送科技下乡”活动,普遍开展初高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中学毕业生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术。
四、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水平
(八)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科学课程新教师的培养,鼓励并支持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和通用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新师资。要配齐配足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满足全面实施新科学课程的需要。强化科学课教师的培训,将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分级培训的要求,全面提升科学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加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期间,全省各中小学(含职业学校)都要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或兼职的科技辅导员;三星级以上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省级优质初中和小学要尽可能配备专职科技辅导员,市、县教育部门和乡镇都要设1名中小学科技总辅导员,负责对所辖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等;各级科协要积极组织广大在职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加强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大学生和符合条件的社会有关人员担任中小学科学教育志愿者。要在工作、生活、进修、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努力稳定、不断提高专职科学课教师队伍和科技辅导员队伍。中小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承担课外科技辅导工作应核定工作量。
(九)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地建设。强化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基地。“*”期间,每个市和县(市、区)都要建成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并配有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备设施(如机器人工作室、科普活动室、计算机室等)。积极鼓励和推进社区、乡镇建设青少年科学活动室,为区域内中小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健全省、市、县(市)的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制度,每两年命名一批省级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示范基地。
(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设施和资源建设。切实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全省所有中小学都要建成合格的科学类课程实验室,满足中小学生科学课程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需要。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建科学工作室,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都要创造条件建立创新实验室。职业学校要建立技术创新工作室。各中小学都要进一步充实和配备科学实验仪器,特别要重视农村中小学和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合格实验室建设。中小学图书馆藏书必须配备15%以上的科技类书籍。要在各级科技馆建立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机器人、科技模型、未来工程师科学工作室和计算机活动室等。
创建江苏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站,开发科学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校校通”网络平台对中小学生实施科学教育。组织编写和推荐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满足科学教育需要的科普读物。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十一)充分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各级科技类博物馆、青少年科技场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及其它校外科普教育基地,要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供学生参观和参与科学实验,支持和配合当地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各级科协和所属学会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支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电视、电台和报刊杂志等媒体的作用,面向中小学生开设科普专题节目,努力形成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五、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合力
(十二)加强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教育、科技和科协等部门,要把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负责中小学科普教育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集成相关力量与资源,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牵头负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职责,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积极推进。各中小学校要把科学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6
1、召开科室工作会,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和行事历。
2、组织我区各农远校校长开展培训工作。
3、继续做好北门四校和荣城花园小学设备招标、施工和部分工程验收工作,确保荣城花园小学正常开学。
4、督促并配合承标方做好区教育网,网页改版、页面效果图确认、页面栏目确认,网页试运行等工作,并组织机关和学校通讯员开展培训。
5、组织开展局属各校教育装备工作调研,制定我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三年规划和实施办法。
6、组织区第二届“农远教学应用新星”和“优秀农远管理员”评选。
7、组织我区学校参加全国科普行动日活动。筹备区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8、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9、制定我区“光纤进校园”实施方案。
10、组织参加市网络管理员技能基本功竞赛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基本功竞赛。
11、做好区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信息网(选)报送教育信息等有关宣传工作。
十月份
1、组织我区农远教师参加合肥市“农远教学应用新星”和“农远管理员”评选。
2、开展区科技创新教师培训,组织区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
3、组织开展我区学校机器人竞赛工作总结会,举办我区机器人竞赛工作培训班。
4、协助各项目学校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并配合建设单位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使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器材尽快投入使用。
5、组织参加合肥市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
6、组织学校相关人员培训新网站的使用。
7、做好区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信息网(选)报送教育信息等有关宣传工作。
十一月份
1、组织我区“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实验校开展阶段性成果交流。
2、迎接区政府对教育局青少年科技工作考评和市“科技示范校”申报、迎检工作。
3、组织开展区信息学竞赛。
4、组织部分学校参加省暨合肥市第十届机器人培训班。
5、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新教师展示课活动。
6、组织参加中小学电脑作品辅导教师培训。
7、做好区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信息网(选)报送教育信息等有关宣传工作。
十二月份:
1、组织开展农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评估。
2、申报我区学生科技作品,参加合肥市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组织学校参加省暨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班,组织部分学校参加全国第十届机器人培训班。
4、组织我区学生参加合肥市信息学竞赛及全国联赛。
5、召开论坛和博客会议,拟定博客评比活动细则。
6、做好新建校湖景小学的配套设施招标等相关工作。
7、做好区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信息网(选)报送教育信息等有关宣传工作。
2010年元月份
1、完成*教育信息网机房档案归类及资料整理。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7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苍教发〔**〕17号)、《关于推进中小学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活动的通知》(苍教学函〔**〕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年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探索、追求、创新。
二、活动要求
1.各校要结合课程改革,立足普及、鼓励参与、因校制宜、注重实效开展科技节活动;倡导中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挖掘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多样性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2.县教育局将以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全社会展示我县中小学科技教育成果。
三、全县性活动安排
(一)少儿“七巧科技”系列活动
1.活动项目
⑴“智力七巧板组合与分解”竞赛;
⑵“智力七巧板多幅组合”创新作品评比;
⑶“智力美画板”简笔创作画竞赛。
2.参加对象
全县小学生。
3.活动步骤
⑴10月16日—11月24日为各学校辅导学生,组织校级选拔阶段;
⑵11月24日至12月9日前为县级选拔阶段,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县级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活动指导小组成员:施克佑、高笋、叶静。
(二)县中小学优秀专题学习网站评比活动
1.活动要求
“专题学习网站”主要由教师制作,内容应健康向上,主题鲜明,以各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一个知识点或单元知识为主题的扩展与延伸;结构布局合理,界面友好,能充分体现网络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特色,能为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广阔的探究空间。
2.报送要求和办法
⑴参赛作品要求在本校网站进行(部分条件有限的学校可利用其他网络资源在英特网上),并配有说明网页或文档,要详细说明网站的使用指南。
⑵各学区和直属学校报送作品的数量:灵溪、龙港学区各推荐40件,其他学区各推荐25件,直属学校各推荐5件。作品汇总表于**年11月10日前交县教育信息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3.活动指导小组成员:陈建化、韩芳、叶静。
(三)县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评比活动
1.活动要求
⑴各类学校要广泛发动中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的课外兴趣活动,积极组织学生电脑作品制作评比活动,并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县级评比。
⑵本次电脑作品评比根据不同年段中小学生的特点,按照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学段设置不同活动项目。
小学组: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
初中组: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
高中组:电脑平面设计、电脑动画、网页、程序设计。
⑶要求中小学生要独立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并实现创作,指导教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得直接动手参加制作。每件作品的作者不能超过两名,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
2.作品报送要求
各学区和直属学校报送作品的数量:灵溪、龙港学区各推荐40件,其他学区各推荐25件,直属学校各推荐5件,要求每类作品至少推荐1件,并于**年11月10日前通过网络上传到县教育信息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3.活动指导小组成员:陈建化、杨宗畅、叶静。
(四)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比赛主题
节约、环保、创新、发展。
2.活动内容
⑴科技创新成果评比;
⑵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评比;
⑶科技实践活动评比;
⑷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创新大赛先进组织单位评选。
3.比赛时间和地点
**年11月10日(星期六)在灵溪一中(暂定)举行。
4.活动指导小组成员:章小强、陈立新、肖云宗、吴招德、
高笋、杨德凯、王海平。
(五)中小学小科技成果展
1.活动目的
汇集县中小学科技节县级层面和有关学校各项活动的作品,向全社会展示我县中小学科技教育成果,让科学精神和素质教育的音符成为和谐校园的强音。
2.活动时间:12月下旬。
3.活动指导小组成员: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8
一、目的意义
此次系列活动以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为宗旨。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探索、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奥妙,培养科学兴趣,启迪智慧寓教于乐;搭建学生展示才华、展现个性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要求:
区属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此次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宣传动员,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到活动中来。
三、活动对象:
全区中、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1.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2.“世界地球日”科普教育活动。
3.科协“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科普教育活动。
4.“爱科学月”活动。
5.参加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3届航模比赛、第23届纸模等竞赛活动。
五、活动时间安排:
1.3月:“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系列教育活动暨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宣传动员大会。
2.4月:“世界地球日”科普教育活动。
3.5月:“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科普教育活动。
4.6月:组织参加第13届航模比赛。
5.9月: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征集和评奖。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电子创客;公益科普;创客教育;科技活动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中小学生群体的课外素质拓展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试教育以分数论高低的模式弊端逐渐显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极为匮乏。这也就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十分出众,但在科技发展及创新上无法取得太多杰出突出成果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以及家长已经开始对学生的科普教育加强重视,但受制于学校科普教育资源以及科普教师的缺乏,相应的科普活动难以举办,学生的科普教育无法得到满足。“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就很好地解决了一般科普教育活动受限的问题。大学生志愿者们发扬志愿服务的公益精神,以电子科普活动为主要载体,结合电子协会的电子实验器材和电子创客的实验配件以及电子协会志愿者们充足的电子知识储备。将电子知识、电路原理通过多样的电子科普活动传播给青少年,激发其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感受电子科普的魅力,收获最初的专业启蒙。
一、“一体三翼”持续共建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
(一)“一体”为核心,实现自供血项目的“一体”核心为项目的正常化运营、长久化运作提供了保障。而这“一体”核心工程可以成功地依靠团队打造的“电子科普创客课堂”项目来维持。在这个“电子科普创客课堂”服务项目内,团队为社区留守儿童和学校学生为主的滁州市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创新趣味的电子科普服务,并通过这一科普服务外包吸引科技馆对项目的资金投入。(二)“三翼全方位”,公益全升级在充分利用“一体”核心实现项目自供血、开展“电子科普创客”公益服务的基础上,项目还利用对“三翼全方位”的打造很好地实现了项目运作平台的公益性升级。项目通过与科技馆、中小学校、社区联合开展“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这种合作共建途径进一步将“政府力量”“高校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三翼”资源的优势成功地汇聚到青少年群体的身上。借助“三翼”的宣传效力将“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宣传推广出去,吸引更多的单位关注并加入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公益科普项目,并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参加我们的电子创客活动,更好地为滁州市青少年提供一个科普教育实践机会。
二、“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活动内容
“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志愿服务不同于当前单一的科普场馆参观的科普教育实践模式,“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具有丰富的电子科普创客活动,该项目采用了“科普展览 课件分享 电子创客”的新型科普模式开展“电子产品科普展览教育”“电子知识ppt课件分享”“电子创客”等活动。该项目有效地将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政府、中小学等优势资源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青少年电子科普创客活动。项目活动形式丰富,具有很强的趣味实践性,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以下是主要活动实践内容。(一)电子科技作品科普讲解活动电子协会作为一个大学生学术科技社团,具有丰富的电子科技产品资源。电子协会定期收集社员在“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恩智浦”智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的科技作品以及社员的课外科技作品,并安排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电子科普志愿者以“课件 展览 实操”的模式开展电子科普活动。通过课件讲解电子科技作品的科学知识和工作原理,通过指导青少年实际动手操作体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以及科学创新思维。(二)电子创客活动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设计的创客活动,借助电子协会的电子课外科学实验器材———面包板(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板)以及配套电子元器件等科普资源,由电子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策划设计“红绿灯控制电路”“彩灯字闪烁电路”“光控开关电路”“计时闹铃”“无线遥控赛车”等电子电路创客活动。并由科技馆与合作学校选拔适龄学生参加活动,活动开展时电子科普志愿者将电路原理以及电子器件功能通过课件向青少年介绍,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这一电子创客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及能力。
三、“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受益方
(一)大学生志愿者为大学生电子协会电子科普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发挥专业优势的专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了解认识到国情社会并积极投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大浪潮中,展现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尚魅力。同时在课外实践中也能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品质,增强协作精神,将此也作为一个检验自己专业学习能力、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从活动中也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时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学互助体系。(二)滁州市科技馆滁州市科技馆作为滁州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滁州市市民的科学教育普及的任务,“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为科技馆提供了丰富的电子科普创客活动以及交互体验、实践操作的创新科普模式,使科学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大大提升,项目的活动开展可以进一步支持滁州市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工作,且有效地完成了滁州市教体局、滁州市科协安排的“学生素质教育提升行动”“中国科普日”“科普活动周”等工作任务。(三)滁州市中小学校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促进作用,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利用科技馆等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借助“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科普项目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科普教师匮乏以及科普活动资源匮乏的问题,为学生开展更多的科技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科技教育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
四、“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改进方向
针对目前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缺乏,学校、政府力量单一的社会问题,将青少年科技活动融入公益科普中是一种有效且效果较好的实践办法。本文针对现有条件以及实践所得提出以下初步建议。(一)共建电子创客校内课堂与滁州市中小学校合作,制订好长期课程计划,为适龄学生开展电子创客课程,以“电子电路设计活动”为蓝本,尝试“小班化”教学,体验系列主题实验,自主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将活动以课程的模式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 实践 总结”的创客流程。既能在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巩固知识,总结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科学猜想。(二)共建电子创客课题组,推动项目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创客活动的项目成果化,与滁州市科技馆、学校合作,从历次“电子创客活动”中选拔优秀的青少年,并从高校专业老师、电子学科竞赛优秀学生中招募科普志愿者,结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立电子创客课题组,对学生进行集中赛事培训,取得优异成绩。并进一步将项目成果转化推广吸引更多的单位资助加入凯时k66会员登录这个项目。共同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创客教育工作发展。(三)设立创客工作坊吸收政府、社会的公益资金与各中小学校、社区共同设立创客工作坊,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设计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招募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大学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对青少年的科技创新作品设计思路进行指导,解决科技创新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对积极参加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四)建立创新技能评价体系通过在滁州科技馆选取适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设计的“组装智能小车”和“led电路设计”等科技活动实施,通过专家打分、家长调查问卷、学习单测试以及教师访谈等多种方法,分析其创客教育活动效果。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五)建立项目反馈机制目前活动的开展缺乏事后的总结反馈,活动效果、影响、评价作为活动的重要考核依据设置活动调查表和反馈意见表,布置一些适当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有目的地参观学习。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求学生填写反馈意见表或观后感,及时与带队老师和家长进行了解沟通,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和参观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对活动安排进行修订和合理规划,查漏补缺,充分利用场馆课程资源,开发出更加定位精准的科学实践教育活动。
五、实践展望
“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一直在路上,电子科学知识普及是基础,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才是关键,在电子科普的基础上向电子创客、青少年科技创新发展。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做好“电子科普”“青少年科技创新培养”两条主线,寻求项目更好的物质资源配置,借助项目的运营模式强化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影响,实现项目参与者共同进步。“电子科普创客课堂”公益项目将继续发挥其在青少年创客教育上的作用,在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为滁州市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电子科普教育活动,普及电子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立娟,胡扬洋.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物理课程教学探索:以“听你讲光的故事”为例[j].中学物理(初中版),2020,38(2):57-59.
[2]曹玲玲.基于创客教育培养初中生创新技能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小学科技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学科教学;融合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也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实施了科技创新教育,并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基本定位
科技创新教育,其目的不在于推动创造发明的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而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实施。学校应该把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领导重视
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研究小组,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我校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创意发明竞赛和创新发明体验活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对创新发明教育成果予以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还积极地鼓励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奔赴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我校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把科技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初二物理《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构造,演示“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如,在《物质燃烧》一课的教学时,化学教师演示物质燃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坚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其中。比如,语文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时,利用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展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对“想象”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请问,如果由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美丽的星空、绚丽的夜晚,等等。虽然答案不一,但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学科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常常针对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四)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思维速度反应到学习上,就是思维反应的快慢。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养成了拖拉的习惯,解决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农村初中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何顺祥(重庆市黔江区人民中学重庆黔江409000)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限量的任务,或者限定任务量而不定时间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和处理各种信息,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反复训练,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处理问题效率的目的。
四、致力于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
科技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没有人格底线的人才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现在的学生比较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容易紧张、焦虑、冲动等。这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些负面现象。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等,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独立等良好人格特征的黄金时段。我们从“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人如果没有了人格底线,越是有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人才”观:我们不能重“才能”而轻“人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中,一方面要“成物”——追求创造新事物;另一方面要“成人”——对优良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心等,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国庆在《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认为:“创新教育,应该说是创新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在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要素当中,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创新品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因此,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的培养。
五、发展创新发明能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2023-05-05 08:47:44
小学英语课堂减负提质策略 2023-02-16 08:34:02
小学家校沟通现状与对策 2023-01-28 09:20:38
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探索 2022-12-23 08:38:14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的思考 2022-12-05 11:32:04
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与探究 2022-12-04 1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