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论文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01 10:46:41

英语文学论文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消解中心”、“边缘化”等为特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对消解“欧洲中心”、“西方中心”,促使原来处于边缘地带的前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移向中心,起了推动作用。近年来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等的崛起,更是从理论上支持了这种倾向。本文审视了这一背景下加拿大英语文学的发展,论述它如何继承、借鉴和超越宗主国文学——英国文学和强势文学——美国文学,并发展和繁荣具有鲜明加拿大特点的民族文学;特别关注因长期的移民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而产生的体现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学流派的一些优秀作品及其作者,如包沃林、克罗耶奇、小川、翁达杰等。

加拿大文学是在大西洋彼岸欧洲文学的历史性影响和近邻超级大国美国文学的强大影响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是法、英殖民地的加拿大很长一段时期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学。加拿大作家(这里指加拿大英语作家,下文同——笔者注)所写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往往被视为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或美国文学的一种翻版。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加拿大知识分子就决心改变文学上这种令人沮丧的从属状况,不少作家和评论家从分析、归纳加拿大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意义的主题入手,着意建立独立的加拿大文学。到了被称为“加拿大文艺复兴”的六十年代,他们更是孜孜不倦,把建立独立的加拿大文学、探寻和确定加拿大自己的民族特性视为已任。二十世纪中期,特别是一九六七年加拿大独立百年纪念以来,加拿大人思想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信心,加拿大文学才真正走向成熟,形成独立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开始作为一支生力军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的二十年中,加拿大文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作家队伍空前扩大,新一代的作家脱颖而出;文学评论家的队伍日渐成熟;文学作品的题材日趋丰富多彩,创作手法也日趋多样化。由约翰·莫斯编著的《加拿大小说读者指南》(一九八七)就列举了诸如道德教育、哲理、社会现象评论、女权主义、老年问题、移民生活、历史、战争、科幻、心理分析、讽刺与幽默、荒诞与恐怖、地域风情等十余类。从创作手法来看,短短二十年中就涌现出一大批实验小说及先锋派小说。以前,诺斯洛普·弗莱几乎是惟一有国际影响的加拿大文学评论家。但六十年代末以来,一批年青的文学评论家脱颖而出,文学评论刊物数量激增,新增了如《加拿大小说杂志》、《加拿大作品评论》、《加拿大文学研究》等刊物,促进了作家间的交流切磋和加拿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九十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加拿大文学已进入成熟时期,它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主要表现在:(一)加拿大文学不但已成为加拿大本国中学及大学的独立课程,而且还成了许多外国(包括中国)高等学府的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课题乃至独立课程;(二)加拿大不少著名作家不但为本国人民熟知,而且也享誉世界;(三)加拿大的优秀文学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加拿大英语文学较为突出的是其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倾向以及多元文化的特点。

一、加拿大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潮流

加拿大作家的主要写作风格在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是现实主义的。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在美国和欧洲各国兴起,并代表了一个卓越的文学发展时期;二战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这种更新的文学潮流。加拿大在文学发展方面似乎总是比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慢半拍到一拍[1]。一方面,一些加拿大作家仍在摹仿别人已近尾声的现代主义;另一方面,加拿大人传统的反美情绪使不少人对发源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抱怀疑态度。尽管如此,加拿大文学界仍然出现了一些学者,他们从理论上、创作实践上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探讨、实验,写出了具有加拿大特色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他们中的突出代表有乔治·包沃林(一九三五—)、罗伯特·克罗耶奇(一九二七—)、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九三九—)、迈克尔·翁达杰(一九四三—)、达夫妮·马拉特(一九四二—)等。

乔治·包沃林是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关注点是加拿大开拓史。从这一题材入手,他实施了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观。他的文章《画出来的窗户:关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几点想法》一直被视为加拿大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辩论中为数不多的有创见的论文之一。小说《燃烧的水》(一九八○)被加拿大当代文学评论家琳达·哈钦归于“首先解构英国的社会和文学神话,以重新确定自己作为殖民地的历史”[2]的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典型,也是包沃林实践自己后现代主义文学观的最好范例。他在小说的前言中意味深长地称自己的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小说”。然而实际上,他是在借历史人物乔治·温哥华的探险来戏仿“大英帝国殖民主义英雄发现和征服世界”这类帝国主义神话。“通过使用戏仿,他们(包沃林等加拿大作家——作者注)还对欧洲和美国文学中典型的神话和形式提出了疑问……”[3]包沃林认为,小说的功用不是描述历史或解释历史,而是创造历史。他说:“加拿大惟一的历史就是书写历史。”[4]在此,他不仅暗示了加拿大历史的短暂和平淡,也似乎在间接说明,只有通过小说这面镜子,历史才成为历史。《燃烧的水》这一类小说被琳达·哈钦称为“编史元小说”,“这些作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因为它们在关注写作、阅读和理解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元小说的倾向,不仅自觉地表露出自身的虚构性,同时也公开地关注阅读和写作历史与小说这种行为(及结果)。”[5]

另一位有代表性的加拿大后现代主义作家是罗伯特·克罗耶奇。在加拿大和美国求学与工作的双重经历使他的小说创作也带上了双重性。一方面,他依恋自己的祖国,特别是家乡的西部大草原,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深深地植根于阿尔伯达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他所有的小说都以加拿大为主要场景,人物绝大多数也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同时他还勇于借鉴叙述学、魔幻现实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国际文学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疆界”。在其“西部草原三部曲”——小说《我的吼叫》(一九六六)、《养种马的人》(一九六七)和《沉沦的印第安人》(一九七三)中大胆尝试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创作手法,运用了文本的互文性、元小说、自我指涉、高度的不确定性等多种后现作策略和手法。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美国学者威廉·维·斯巴诺斯一起创办了著名的《疆界2:后现代文学杂志》,探讨和推广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激发了加拿大人对作为文学和文化运动的后现代主义的兴趣。克罗耶奇还被看成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在加拿大最早的表述者或代言人:在与玛格丽特·劳伦斯(一九二六—一九八七)的交谈中他说,“我们没有自己的身份,除非有人讲述我们的故事。虚构(小说)造成我们的真实”,这句话因暗示了加拿大的后殖民身份而成为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语录。

包沃林关于“历史即虚构”、“发现即编造”的论点和克罗耶奇“小说使我们真实”的名句显然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传统背道而驰。这两位后现代主义作家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讲述”故事的重要性。为了重新找到一种独立的、真实可信的叙述声音,克罗耶奇认为,“加拿大(英语)作家必须摧毁那种一直使自己无法听到自己声音的、出于同源的美国语言和英国语言。”[6]

在这方面,还有一些加拿大作家态度更为激烈。如丹尼斯·李(一九三九—)就宣称,只有退回到沉默的状态,拒绝玩以说话为基础的摹仿性游戏,加拿大文学才能最终摆脱曾经作为殖民地的历史阴影,因为采用这种现实主义就意味着采用外国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李认为,只有通过倾听空间的“韵律”,加拿大作家才有可能寻找真正能表达自我的方式。他还宣称:“要在一个殖民地不假思索地说话……那就不得不借助反映异国空间的文字。思索意味着陷入沉默,意味着发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却没有文字。”[7]这是对人们的一种提醒:光用美学标准来评判、探讨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不够的,我们不应忽视它作为前殖民地身份的政治内涵。“政治是加拿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加拿大后现代主义作家们在背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传统的同时,还向欧洲/美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或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他们中不少人在小说中记载、反映了加拿大作为殖民地的经验、人们对强大邻国文化殖民倾向的恐惧,以及这种经验和恐惧在当代加拿大人心灵上留下的阴影。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就是一例。女主人公对美国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都有一种恐惧感和厌恶感。她走在回故乡的路上,满目都是被“从南方蔓延过来的病毒”毁坏的树木——暗喻美国对北方邻国加拿大的毁灭性影响;一路上,美国的阴影更是随处可见:美国人开办的电力公司为提高水位,破坏湖围,给森林和动物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有美国人提出用高价购买主人公的家园,以便“从事一些狩猎或捕鱼的活动”。[9]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美国文化对加拿大文化的侵蚀,包括女主人公的两位旅伴在内的许多加拿大人竞相模仿美国人的生活风格和语言,并以此为荣;到处都是美国游客,“他们的独木舟船头上插着一面满是星星的旗子,……这好像向我们(加拿大人——作者注)显示:我们正在一个被(他们)占领的土地上。”[10]

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们没有就此驻足,他们认为,加拿大文学的发展中没有完全成熟的现代主义运动这一阶段,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因为,这可以被看成建立独立自主的加拿大(英语)文学理想的起点。克罗耶奇宣称:“加拿大文学从维多利亚阶段直接发展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这个产生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和诺思罗普·弗莱的国家,(对欧洲和美国的主导文化)作出抵抗的方法就是从来没有现代主义化过。”[11]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人并没有跟在美国和欧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走自己的路。相对欧美“中心”而言,加拿大处于“边缘”或“”的位置。琳达·哈钦指出,“加拿大是一个不喜欢中心的国家,多元文化盛行”,那儿有极强的“反中心意识”和“地域意识”(regionalism);同时,“加拿大文学传统中妇女的声音特别强……她们一直就是文学主流”。[12]因此,加拿大当代文学又呈现出区域性、多元化、女性化等特点。以弗兰克·戴维(一九四○—)为代表的一些加拿大学者表达了更为激烈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已被奉为经典的、代表了等级制度的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衰败了,加拿大的区域性文学和边缘/文学(如少数族裔文学、女性文学等)才有可能兴盛繁荣。因此,他们将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区域性文学和边缘/文学视为利益一致、同步兴盛的发展趋向。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并不是一场纯粹的文学运动,它应该是加拿大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含有后殖民主义、多元文化、女性主义等政治倾向,它的政治内涵使它有时成了“后殖民主义”和“后美国、欧洲中心主义”的同义词。

二、双重语境下少数族裔作家的崛起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十分丰富。二战以后汹涌的移民潮更使其然。为了保护少数族裔权益、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维护社会稳定,加拿大政府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通过立法,推动形成了以英法双语制为基础、以多元文化为特色的社会、文化和文学新格局。这一特色被称为“加拿大马赛克”,它如同一幅多彩拼贴画,其中每个族群都可以保留各自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性群体,互为彼在,同时又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中共存。

近年来,源于文化研究的反西方文化霸权和欧洲/美国中心主义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它也借助多元文化的浪潮迅速传遍全球。有关专家认为,凡受过英、法、葡、西等殖民主义者压迫的民族的文学,尤其是在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霸权撤出后所产生的民族文学,都是后殖民文学[13]。作为前法、英殖民地和英联邦的一员,加拿大的文学,特别是始于六十年代末、真正具有本国特色及独立文化意识的加拿大文学显然属于此列。与加拿大的后殖民文学一起发展、成长的,是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族裔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增添了鲜艳的色彩,也拓宽了加拿大文学创作的表现空间。由于受作家双重或多重种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的创作主题往往具有独特的冲突性和复杂性,而这种冲突性和复杂性往往使后现代手法运用起来显得更为贴切自然。他们将本民族的文化及语言特色带进加拿大英语文学,也丰富了传统的英语文学形式,增加了它的生气与活力。

在加拿大,不仅有被称为“立国民族”的英裔、法裔居民,还有被称为“第一民族”或“原住民族”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等土著居民,更有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移民。与此相同,正在崛起的加拿大优秀少数族裔作家的种族构成也很丰富多彩,他们包括犹太裔作家伦纳德·科恩(一九三四—)、捷克出生的作家约瑟夫·斯克沃雷克基(一九二四—)、乌克兰裔女作家简妮丝·库利克、匈牙利裔作家乔治·乔纳斯(一九三五—)、印度出生的作家洛辛顿·米斯特里(一九五二—)、斯里兰卡出生的迈克尔·翁达杰(一九四三—)和日裔女作家乔伊·小川(一九三五—)等等。其中,乔伊·小川和迈克尔·翁达杰的文学创作分别体现了加拿大当代文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多元文化与后殖民倾向。

乔伊·小川生于温哥华,是日本移民后裔。尽管她是因诗歌成就成名,但人们普遍将其长篇小说《伯母》(一九八一)及其续集《总有一天》(一九九二)视为她的代表作。她的小说被看作了反映加拿大多元文化语境中少数族裔自我意识觉醒并不断成熟的经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之后,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立法,强行将在温哥华附近沿海地区居住了好几代的日本侨民(约二万余人)撤离西海岸,并剥夺其财产。他们或被关入劳动营、集中营,或被驱赶到内陆地区,或被遣送到废弃的矿区;尚未取得加拿大国籍的日侨中则有不少人被赶回日本。这些远远超出军事必需的种族主义政策造成了大量家庭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仍在继续且变本加厉,直到一九四九年才终止。七年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促使人们逐渐觉醒并进行了经过多年的抗争。一九八八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向受害者道歉并承诺向社团和个人赔偿经济损失。

二战期间,小川一家作为“敌侨”也被迫从西海岸迁往内陆。《伯母》及续集《总有一天》就是根据她和家人的这一亲身经历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调,描写了中根和加藤这两个日本侨民家庭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遭遇,反映了世界大战和种族主义给众多普通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叙述了他们逐步认清痛苦之根源并为在加拿大这个多种族共存的社会中争取民族认同而进行抗争和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伯母》一书既真实感人,但又避免了直接、过分地宣泄怨恨与悲痛,从而显现出一种哀而不怨、隐忍有力的风格。小说获加拿大作家协会一九八二年颁发的书籍奖,也成了反映加拿大多元文化语境中少数族裔自我意识日渐觉醒并在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中不断成熟的经典作品之一。为此,它被列入“加拿大英语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

少数族裔作家的另一杰出人物迈克尔·翁达杰出生在英属殖民地锡兰(如今的斯里兰卡),十一岁时随母赴英国,在伦敦读小学和中学;十九岁迁往加拿大,受大学教育并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定居加拿大,在多伦多约克大学教授英语文学,同时从事文学创作。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他认为自己“既是亚洲作家,也是加拿大作家,也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从种族上说,他本人就是多元混合血统的产物,其祖先中既有印度人,也有荷兰人和英国人。翁达杰是位多产的作家,迄今为止已出版了诗集、小说、回忆录、文学评传等十数部,还发表过文学评论文章等。这位很有天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早在七十年代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琳达·哈钦指出:“在文学中,我们对体裁的界限也持同样的怀疑。用克罗耶奇的话讲,‘现代主义文学限定了边界,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冲破这些界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14]翁达杰正是这样一位“冲破界限”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涉及的范畴主要是诗歌和小说,但他最大限度地对传统的文学形式进行了反叛和颠覆,打破了小说与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体裁之间的阻隔,将诗歌、笔记、传记、医学档案、病史记录、新闻报道等融入小说,尤其重要的是,他颠覆了小说创作的传统套路。在他充满激情和诗意的笔下,虚构与事实、抒情与机智、反讽与幽默、诗歌与小说、新闻与笔记、访谈与想象,等等,完美地融为一体。翁达杰以其杰出的叙事艺术拓展了小说的疆界。他的作品给图书分类带来了麻烦,有些机构只能将他的作品粗略地分为“散文”和“诗歌”两类;不同的研究人员将他的同一部作品分列在“回忆录”、“小说”、“散文诗”等不同的目录下。他被誉为“风格的熔炉”,也被称为所谓“跨文体”或“跨文本”写作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还被赞为“兼顾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诗人小说家”。

翁达杰像小川等加拿大作家一样,也是先以诗歌创作成名。然而,使他跻身于国际知名作家行列的却是小说《英国病人》。《英国病人》也显示了上述“跨文体”创作风格的不少特点,而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后殖民主义倾向。

《英国病人》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夕,地点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部一幢被用作英军临时战地医院的别墅内。小说有四位主要人物:一位是印度锡克族工兵基普·辛格,在英军中任排雷专家,他出生入死为英军排除地雷受了伤,内心却对英国殖民统治深恶痛绝。第二位伤员卡拉瓦乔是英国前殖民地(加拿大)居民,战前曾是行窃高手,战争中任英军谍报员,被敌人折断拇指,失去了谋生能力。第三位是个全身严重烧伤、身份不明的神秘伤员,大家称他为“英国病人”,最后却被证实根本不是英国人,而是匈牙利沙漠探险家阿尔马希伯爵,他为救被困沙漠的女友而遭遇飞机爆炸、女友丧生、自己负重伤的悲剧。第四位则是照顾这些伤员的护士——二十岁的加拿大姑娘汉娜,她的生父和养父都在建设英国殖民地的劳作中受伤乃至丧生,母亲也死于养父所制造的炸弹的意外爆炸,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使汉娜心灵深受创伤。整部小说就写这四个人物在医院里的生活、交谈、回忆。最后,作者才简单交代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基普战后回印度当了医生,家庭幸福;汉娜回到加拿大,“很可能与另外一个她并不满意的人共同生活”。

《英国病人》被公认是“后殖民小说”的经典。小说的反殖民主义立场十分明显。基普、卡拉瓦乔和汉娜称阿尔马希为“英国病人”,其实他们三人的身世和经历却都在暗示: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英国(殖民主义的)病人”,因为他们多少都受过英国殖民主义的伤害;他们是后殖民时代的一代新人,是“生于此地却居于彼处的国际混血儿,终身都在为回归或离开故土而奋斗。”翁达杰本人也有强烈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对欧美白人所写的历史著作有意忽视亚洲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做的贡献很反感,声称“在那场战争中,印度次大陆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我非常高兴基普·辛格的出现,在他身上有着我的经历。”[15]同时,《英国病人》以其对“历史”的戏仿、对小说创作过程的关注、对“真实”与“虚构”可疑界线的揭示等,又展现了典型的后现代文学特征。如同在其他作品中那样,翁达杰再一次把历史与小说、真实与虚构融为一体。小说的英国版和加拿大版都在封面上使用了一个头缠穆斯林头巾、双手攀沿的男子的照片,这是摄于一九三二年的阿尔马希伯爵。历史性和真实性在这幅照片中带着一丝嘲弄人的形式进入小说(虚构)的世界,令人深思[16]。书中不少情景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但事实上它不是历史而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只是这个虚构的故事给人造成了一个非常生动逼真的印象。

翁达杰已荣获无数国际、国内奖项和荣誉,包括四次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加拿大总督奖,《英国病人》(一九九二)是四部获奖作品之一。此外,《英国病人》还获当年的布克奖,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后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九项大奖(一九九六)。

“后现代”、“后殖民”和“多元文化”成了当代加拿大英语文学,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中几个紧密相关的特点。正如琳达·哈钦在为一部多元文化题材的小说集《另外的孤独》所写的序中所说:“加拿大文学是一个由许多条河流汇入的海洋,这些河流中流动着七十来个文化群体的痛苦和欢乐,而这些河流的汇合使所有的水都发生了变化。……我这里引用了“后现代”和“后殖民”两个词,因为加拿大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可以被视为参与了这两种文化现象。”[17]

正是少数族裔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当代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移民为加拿大所带来的文化繁荣永远改变了我们关于‘加拿大文学’构成的观念”。[18]

参考文献

[1]黄仲文(主编):《加拿大英国文学简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0页。

[2]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3]同上。

[4]乔治·包沃林:《一本简短悲惨的书》,温哥华:塔伦布克斯出版公司,1977年。

[5]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9页。

[6]克罗耶奇:《一个加拿大问题》,载《疆界2》,1974年,第3期,第1页。

[7]丹尼斯·李:《韵律,国家,沉默:在殖民主义的空间写作》,载《疆界2》,1974年,第3期,第163页。

[8]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4页。

[9]王晓英:《生存回归真我——论<浮现>的多元化主题》,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0]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浮现》,蒋丽珠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11]克罗耶奇:《一个加拿大问题》,载《疆界2》,1974年,第3期,第1页。

[12]同上。

[13]申慧辉:《寻回被盗走的声音——当代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后殖民意识》,载《世界文学》1994年第5期,第199页。

[14]琳达·哈钦:《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国小说研究》,赵伐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15]瞿世镜:《<英国病人>——“后殖民小说”经典作品之一=,载《文艺报》,1997年9月23日。

[16]梅绍武:《英国病人》(长篇选译·前言),载《世界文学》,1994年,第五期,第9页。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2

文学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在其创设出的虚构的世界中,任何戏剧性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并且通过英语语言艺术进行背景叙述、情绪渲染、形象塑造、思想鼓动,以满足人们的虚无、快乐、悲伤以及想象。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而是通过文字承载起作者对于时事政治的批判、寄托哀思、分享欢笑、实现自我等等。所以,文学语言的意象性是最基本的特征。在十九世纪出现的意象派主义中,庞德当属领军人物。意象派所研究的是一种意象,并且通过简单平凡的意象来进行感情的寄托,或者单纯的是传达一种美。正如意象派大家庞德最出名的一首诗歌“在地铁站内”中所描述的一样:“人群中出现的鬼影/正如盛开在潮湿漆黑枝桠上的花。”寥寥数字,表现出一种决绝的美丽。意象派的诗歌创作原则有三,第一是单一意象,第二是用词简洁有力,第三是用音乐感取代传统的韵律节奏。这三种原则都与语言艺术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上那简单的两句诗充分体会到语言的形象性,即通过单一的意象———在人头攒动的地铁站内,这么单一的背景之中,这样平淡无奇的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而在庞德的眼中,却像是看到了漆黑而湿漉漉的枝干上盛开的花。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歌“西风颂”中有两句话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身处黑暗的人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这首“西风颂”是一首长诗,分了五个小节来完成。在这首诗中,雪莱通过描写西风吹过平原山川、掠过大海、划过大西洋上空,之后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首诗中,作者用非常激昂的文字来描写西风过境时万物的模样,落叶凋零,冬夜幽深冰凉像是坟茔,西风像是狂暴的精灵来扫荡万物生灵,连天空都在颤抖,大地也随着西风的愤怒而露出绝望的面容,海浪翻涌,惊涛巨响,雷雨倾盆。读到这首诗,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不羁和自由的向往,而他对于西风的艳羡全部都寄托在他所用的语言之中。在这首诗中,西风这一意象是一种自由的化身,它不仅摧毁了腐朽的过往,也同时将带来光明的未来。所以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才会发自肺腑地呐喊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诗句,诗人使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一切,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让人充满力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2英语文学语言的生动性

所谓语言的生动性,通俗点说是让整个文学作品更加“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再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作者能把他的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虚构的世界内的东西写活了,让读者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亲身经历,如见其人。说到生动性就不由得要提起一些刻画形象十分出众的作家。比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他所有的小说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出众的形象刻画。比如,在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中,他成功的刻画了以下几个人物:凄苦悲情的孤儿奥利弗,唯利是图的窃贼团伙费金,谦谦君子布朗洛,好心的夫人梅丽。狄更斯通过使用非常出众的个性化的语言赋予他笔下每个角色不同的活力,孤儿奥利弗使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流氓使用行业黑话,好心人使用敬语。连他们的衣着打扮、面貌形象以及出现的场合都经过缜密细致的安排,已达到完美塑造人物的目的,使整个小说更富有张力。而最使人惊艳的是,狄更斯完全是使用文学语言来达到这一切目的的。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充满意境,但又不容小觑,因为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可以说,在他的文章中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是为他的人物塑造埋下伏笔。在他的小说中,读者可以从生动传神的文学语言中感知到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物,以及他们所映射出来的,当时整个伦敦社会的风貌。除去刻画人物形象,使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进行背景刻画的美国作家福克纳也是不得不提一个人物。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福克纳创设出一个小城,叫做yoknapatawpha。在这个小城之中,有一个首都叫做杰佛逊镇,还住了几家非常有名望的贵族,甚至连贵族的邻居都会有相应的描写。很多故事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人物中进行展开。有人说福克纳笔下创设出来的yoknapatawpha是对于旧时代美国南方的缅怀,也有人说是基于福克纳的家乡而进行的构想,无论如何,在这样一片沃野之上,福克纳创作出了《喧嚣与骚动》、《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等一系列名著,而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样的小城。福克纳用他的语言艺术将整个小城的地理特征、城镇风貌、风俗习惯、甚至是小城人民的日常生活琐事都描绘的细致入微,仿若它真的存在于世界的某地。这也类似于马克吐温所倡导的“本土主义”和“地方色彩性小说”,最出名的无疑是《哈克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而其实这两本小说的背景是相关的,并且人物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作品中,虽然说讽刺是一大特点,但是最出名的还是地方色彩主义的应用。所谓地方色彩主义,就是在小说的初始阶段描绘出一座别样的小城,这座小城拥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人文习俗、社会风貌、穿衣打扮、甚至是建筑构造,都让这座小城成为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唯一。马克吐温的这两部小说也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展开。使用这样生动的语言进行背景的刻画,不仅利于整个文学作品的发展,也利于读者更深的融入整个作品之中。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3英语文学语言的情感性

不得不说,文学作品的出现就是为了寄托作者的思绪,无论是悲情、愁苦、空洞、虚无,还是快乐、狂喜、兴奋、激昂,这一切都是被寓于文学作品之中,并且通过文学语言代为表达。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语言是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没有任何一篇英语文学作品是不寄托作者意图的。可以说,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是对于语言艺术研究的重点。在这里不能不提到荒诞派作品以及诗歌。荒诞的作品,比如在感伤主义先驱托马斯格雷的作品《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读者只能读到苍白无力的怀古伤今的文字,仿佛那些文字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不然。这些文字一样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即虚无和空洞,这种虚无和空洞只能通过这种苍白的文字来体现。还有比如美国作家安德森的小说《小镇畸人》,作者在其中大胆通过精神病人的视角来观察整个小镇的生活,并且结合凌乱的文字,不区分大小写、甚至连标点都懒得使用的手法来表现整个小城镇的混乱和无助。而这篇小说正是通过这些文字进行讽刺,最终表达出小镇人们对于爱与被爱的向往和渴望。说到诗歌,弥尔顿所著的《失乐园》是为了表达诗人对于上帝的质疑,斯宾塞所著的婚姻颂歌《areopagetica》是寄托诗人对于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沃兹华斯的名诗《独自云端漫步游》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济慈的《夜莺颂》揭示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寄托在文学语言中的感情流露。丁尼生用一首《拍吧,拍吧,拍吧》寄托了对自己死去的挚友的思念,用一首《过沙洲》表明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无畏;女诗人迪金森用《这是我给全世界的一封信》来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交流的焦虑感,通过在诗歌《我死去时听见苍蝇的嗡嗡声》中描述自己死去的场景来阐释自己对于生存的渴望;美国诗歌之父惠特曼用整整一本诗集《草叶集》来歌颂自我、歌颂自由平等、歌颂美国;新英格兰诗人佛罗斯特用一首《未选择的路》清晰地表明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以及一首《雪夜林边驻足》来表明自己在死前的雄心壮志。这些诗人也许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平凡和普通,甚至无法与常人交流,无法对别人敞开心扉,但是在文学的海洋里,语言文字就是他们的挚友,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将自身的情感全部寄托在文学语言中,通过富有情感的文学语言来表达他们自己想要说出的话。

4总结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英语文学;英语技能;素质教育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英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大学英语课程基本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等课程)以及专业英语课程,即跟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如经贸英语、会计英语、管理英语等。而英语文学课不论在学生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还是在三四年级的提高阶段都没有作为独立的课程出现过。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英语教师觉得英语文学语言程度要求较高,英语专业学生上该课程尚嫌吃力,更别提英语水平差得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了。另一方面,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学无用论盛行,用人单位瞄准所谓的“实用型”人才,文学课难免遭受学生的冷遇。难道文学课真的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毫无益处吗?本文试图从英语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具体实践来阐释这一问题。

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提供语言的形式,另一面则提供语言的内容。例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巨大帮助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就大量使用了文学作品里的引文作为例句解释单词。而我国解放前的学生英语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英语文学作品。但20世纪以来,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学界都认为文学在语言学习的作用正在减弱。许多研究者如johnpovey,ruthspack等就认为文学是不实际的,应该从英语学习者的课程表里剔除。但我们认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语言工具,阅读文学作品并不会成为他们提高专业水平的障碍,相反文学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微妙表现以及文学语言的精巧优美能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它能使我们有可能体验他人的生活,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使第二语言的交流更顺畅”。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的:“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践情况。

二、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2003年开始,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及人文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文学课之前,相关教师调研了文学课在本校和国内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反馈情况。我们发现,英语文学课在各高校都面临着困境与不足。大多数院校强调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英语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和内容被大大压缩。同时,文学课因为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而不太受学生欢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英语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作了相应调整,以满足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定,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为期一学期的选修课。选择在三年级开课是因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我们认为,在此阶段开设文学课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该课程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后者是我们课程教学的重点。

2.教学内容

在一些学校的英语文学课中,往往在讲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讲文学史,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因为我们面向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以,我们放弃了专业性很强的文学史,主要以作品选读为教学内容。在选择课本时,考虑到学生的非英语专业背景和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课时长度,我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课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自己编写了《英语文学选读》讲义。教材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文学课本以时间或文学流派为线索编写,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selfidentity,spiritualgrowth,love,family,socialchanges等。每篇作品开始部分有作者简介,文本中附有生词解释,文本后有三类思考题,分为理解、阐释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单元结束前还有文学术语介绍。当然,为了让学生扩大文学的知识面,我们也选了一些著名戏剧或长篇小说的片断,但数量不多。对长篇的文学作品,我们主要列出了阅读书目,希望学生课后阅读。此外,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虽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为主,也兼选了世界其他国家,如俄国、德国、尼日利亚、沙特等国的英语翻译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横向比较中引发较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国作家与各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国文化,激发批评性思维。3.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传统文学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是因为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一言堂”式授课方式。为此,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启发激励教学法。在每篇文学作品后都设计有由浅入深,从内容理解到主题探讨等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提倡个性的发展,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分散性思维,就各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或名家权威的解读。因为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不会自主思考的话,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更别提创造性了。同时,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固有思路或权威的局限,他们也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觉得有话可说。

(2)小组讨论教学法。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要求和同学交流。通常我们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一句英语谚语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文学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新思路、新见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实践活动教学法。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例如,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等,使原本枯燥、遥不可及的文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使纯知识、纯文本的课程成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比如,诗歌创作让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用英语表现生活,表达思想。这不仅符合年轻人渴望表现个性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以便更好地表现自我。

(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使文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再如,每个单元我们都会精选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名画,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可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思考。

三、结语

通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我校的英语文学选读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人文素质。这门课自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由学生打分的课堂教学评估中,这门课的得分一直在90分以上。而每年由学生组织参与的英语戏剧大赛更成为他们的节日,空前地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文学课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更体现在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从事跨国合作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也表示,文学课的训练使他们能很快理解跨国合作对象的风俗习惯和心理倾向,有助于领会对方的意图,从而更好地推动合作。这一特点成为他们和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其实国外的英语教育者也渐渐认识到文学在esl/efl教学中的重要,文学课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总之,我们的探索和实践证明,文学课不仅能在大学英语课中开展,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希望我们的实践能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bay-petersen,ole."onthelanguage-literaturerift,andthecaseforusingliteratureinlanguageclasses."[j].papersfrom

theseventhconferenceonenglishteachingandlearningintherepublicofchina,may1991:29-45.

[2]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第二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4

我国各种典籍对“语”、“言”、“文”等语词皆有释义,例如《说文》:“语,论也。”段注认为,“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辞源》将“语”与“言”界定为:“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据此可知,语与言的内涵皆指口头的语言,即言语。“言”常指自言;“语”,常谓之与他人的口头交流。《说文》曰:“文,错画也。”据段注,“错”,当作“(辶昔)”。(辶昔)画者,交(辶昔)之画也。《辞源》将“文”界定为:①彩色交错。引伸为文雅。②纹理、花纹。③文字、文辞……,又作动词用,指撰述。由此推知,“文”的初始意义乃指色彩,通“纹”,是纹的通假,并以此引申为文雅,即cultured。可见,此义中、西相通,故“文”的意义在汉语中与“语”和“言”一样十分丰富。语,指口语;文,指书面语。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将“语”与“文”界定为:“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叶老的这番话是基于我国历代的学校教育“言"、“文"不分家,且倚重“文"的传统,做出的系统总结。

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除北外主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称其为“外国语文月刊”外,其它如《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研究》等,并没有将其划分为研究外国语文的范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概念都无界定,只是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

再以语文的英语对应词philology为例。语文与philology意义相近,但philology没有汉语中丰富的语义。如webster''''snewamerican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iteratureandrelevantfields;②linguistics(p390)。longmanmodernenglishdictionary对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anguagefromthewrittentextsbywhichitisknown;②thestudyoftextsandtheirtransmission(p842)。

综上所述,语文之概念可概括为: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基础应用性较强、交际性较强的学科或课程;②语文的语篇选材既有古代的、文言的,也有现代的、白话的;③语文的语篇内容既有口语的,也有书面的;④语文的语体既有文学的,也有应用或实用的;⑤任何国家的语文课程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具备一定的教化、教养作用,即人文性。

根据前文所知,我国对语文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国外亦如此,philology往往与linguistics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不能只是推介、研究语言学而语言学,必须扩大其辖域,改英语为英语语文。其根据和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各级英语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学习者所具备的英语能力的规划和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各级考试的侧重点来看,强调并突出的还是其听、说等交际功能。然而,英语在我国毕竟只是外语,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也极为不平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只强调学习的一个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正由于语文概念的模糊性,才会对英语语文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连贯性等认识不够,误以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英语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

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理解语文的外显与内隐意义,还要真正理解“交际”的语域。正如《教学要求》所言,“交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3]其实质也就是“语”和“文”的统一与同构。束定芳也认为,“除了口头的方式以外,如今更重要、更常见的方式是书面的,即阅读与写作”[4]。董亚芬则强调,“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过程中,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经由读和听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在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还能为实质性的口语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5]。并且,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本身也体现出多元化特质。对此,kachru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说(concentriccircle)——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处于内圈(innercircle);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处于外圈(outercircle);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处于扩展圈(expandingcircle)。处于同心圆不同位置的英语形式,其形态仍以同一个共核(commoncore)为基准,但它们会有各自的变体,这些变体还会拥有各自独立的特点。显然,英语要在中国保持鲜活的生命特征,也必须适应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在教材中适当补充涉及到英、美等国文学、文化的篇章,满足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并通过对两种文化形态的比照,达到成功交际之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蕴含有德育和教化功能。德实际上也属于文化的精神范畴。关于文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语文教育所负载的文化功能还具有社会化与社会制度化的一面,它是以“人文"来进行人格教养与教化。文化即“人化"、“化人"。关键词“化"曰之内化、融合、升华与超越。从语词的起源来看: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看: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6]。因此,笔者所力陈的语文学科教育,旨在说明:①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原型与母本。②作为人文学科的次范畴与下义项,语文这一定义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习得语言、文学等外显知识的观照,还通过语言文化的世界图景性,整合、超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哲学观念等,使受教育者学习如何做人、化人,因此英语语文教育比英语教育的概念域要大,它即属于教育这一个大范畴,同时也包含有语言、文化、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成分,甚至也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成分。

二、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汉语中“学科”相对应的英语语词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定义为:abranchoflearningorscholarlyinstruction。《辞海》定义为:①学术的分类。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秦秀白认为:“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学科的分类过程就是对科学系统的逐渐认识并形成一个个具有独自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过程。"[7]显然,学科领域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教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展开人格教育。

“课程”在汉语中始见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其语义可理解为分担工作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在英语中的对应词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译为跑马道;在现代英语辞典中转义为教育类的术语acourseofstudy或asetofcourses。由此可知,课程体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为学科的下义项。

由上可知,课程的辖域比学科要窄。因此,在《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混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言语学能的培养阶段最好是在青春期前期,而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得到了加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滞留在字、词、句的浅表性教学上,导致其思维在具象性和直观性上的固化,缺乏对英语的整体把握。我国的英语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①没有自上而下建立英语语文学科,并在这一学科的统筹下,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语言认知水平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突出大、中、小学各自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及侧重点。②没有实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与对接。③没有实行与中国语文教育的衔接与对接,在缺少真正的“双语文”环境下,学习者不可能对两种不同质的语言做到准确地解码与二次编码,不可能通过移情实现对两种语文融会贯通。④没有明确界定语文的定义,使得一部分中国学生只把英语当作交际、特别是听说的交际工具,因而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过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不可能全面地习得第二语文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可能主动吸纳英语语篇中所提供的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时积极地将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国情融合,真正实现英语语文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在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课堂内容教学上,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内容重复现象,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加速了人们对其功利效益的追求,伤害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同时,“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实际上导源于英语学科建设的不科学性,以至于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及时将“英语学科”改称“英语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

[5]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4.

[6]何高大.英语教学中体验文化观的认知阐释[j].外语教学,2006,(3):65.

[7]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3.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教学构架

根据高中英语教学的新课标导向,英语教育越来越突出学生思维的培养。而英语文学阅读正好迎合高中英语教育的思维培养需求,二者的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1英语文学型思维阅读的特点

(1)英语文学名著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独具特色的风格、精致诙谐的语言吸引着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英语文学名著,可以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增加阅历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2)阅读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有效渠道。名著阅读则是集中代表了某个时期某种文化历史的精华。英语文学名著阅读为高中生建立了了解英国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桥梁,并且文学名著经过岁月的打磨,其中的词句值得品味及学习。(3)英语文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研习语法,对于高中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英语阅读中,逻辑思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复杂的语法、陌生的词汇都是学生阅读的障碍。文学名著的书写蕴含着逻辑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

2高中英语思维型文学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了解文本信息。英语文学阅读学习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文本,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情感。陌生词汇是阅读的一大障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词构词法猜测词义,帮助文本的理解,并且注意平时阅读的词汇积累。例如,阅读文章anuncomfortablebed时,生词较多,如:princely,distrust,restless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猜测单词词义,鼓励学生讨论对文章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思维导图,如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物性格及隐藏信息,并且让学生模仿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以学生为主,对英语文学阅读加以深入分析。例如,在学习oliverwantsmore时,文中涉及workhouse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workhouse进行了解,进而丰富主人公oliver的生活时代背景,也更加容易理解其pleasesir,iwantsomemore情感状态,了解到workhouse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其影射的是更加悲惨的世界。另外,小说的标题值得品味,以earlyautumn为例,这个标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例如:s1:thisisagoodtitleforearlyautumnasatitle,whichisahinttotheprotagonistofthearticle,suggestingthatmarieandbillarenolongeryoung,andthattheirgradehasenteredthefalloflife.theyhavetheirownfam-iliesandlives,sayingtheirlovehasbeenunabletocontin-ue.s2:thearticletakes“earlyautumn”asahint.au-tumnisatransitionalseasonbetweensummerandwinter,whichrepresentsmaturityandchange.inthisalternatesea-son,marieandbillmeetagain,andformanyyearsnochangehasbeenmade.billisnolongerinlovewithma-rie.theatmosphereofthestorybecomeschillywiththeautumnwind,andthehumanfigureisinlovewiththestranger.第三层次,建立批判性的阅读思维。阅读是思维延伸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文本与作者实现沟通。作者的思维意识、观点态度蕴含在作品中,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拥有自己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批判性的阅读思维。例如在阅读kinglear时,引导学生判断howdidkinglear’stragedycomeabout?学生的批判性的回答是ithinkit’simportantthatthecordeliadoesn’texpressloveforlear.thekingheardthewordsofhisbeloveddaughterverysadandpainful,sokingleardroveouthisdaughter.therearemanywaystoexpresslove,obviouslycordelia’sexpressionisproblemat-ic.第四层,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英语阅读仅仅靠课堂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宜的英语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且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模仿写一些小的片段或者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推荐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推荐学生阅读类似的文学作品,亦或是在阅读完篇章节选推荐学生阅读原著。例如阅读完theopenwindow后,可以阅读萨基的其他文学作品;学习earlyautumn后,推荐学生阅读曼斯菲尔德的adillpickle;阅读kinglear后,推荐学生阅读李尔王的原著。

3高中英语思维型文学阅读的构架

(1)英语阅读课堂设计渗透文化与文学英语文学阅读的精髓在于品味异域文化,拓展视野,增加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注重文化的渗透,不应单纯专注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英语语法、词句的学习,还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以学生为本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思维型英语文学阅读也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揣摩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引用不同风格、题材的文学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储备。(3)培养阅读习惯,制定阅读计划,增加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课堂知识为英语阅读打开大门,而良好的阅读计划、阅读习惯才是通向阅读的道路。教师应设置有针对性、个体化的阅读计划,使得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英语阅读中来。可以定期举办阅读竞赛活动,以督促学生坚持阅读。(4)鼓励创新,建立思维认知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持有不同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建立及发展,鼓励学生创新,积极拓展思维空间,建立有效的思维认知体系。关注阅读不仅仅是阅读,是跟随文学作品思维的过程,不断完善学生思维的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阅读与思维型的结合对于高中英语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英语语言学习融合文化学习为语言学习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中英语思维型文学阅读的构架使得学生的阅读及思维实现了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崔晓芬.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6):92.

[3]顾敏.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4(5).

[4]何卉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探究[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7).

[5]王学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新课程•中学,2014(3).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6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2009年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北美大部分高校已把叙事医学纳入医学院的核心课程,文学研讨班课、医学交谈课、医学写作课、医患关系等课程进入众多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医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这一目标上富有成效。但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讲究实用主义,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和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上。且文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无系统性和连贯性。“重中轻英”现象严重,优先考虑中国文学、无视英语文学。以笔者所在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后面简称遵医)为例,开设的文学课程仅《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欣赏》,后以学时紧张,学生不缺学分为由已被取消。此外,多数学校只着眼于独立课程的开设,缺乏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医学专业融合;重理论轻行为,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效果甚微。

1.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美国医学院校的课上采取讨论、问题、案例、阅读、写作、情景表演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也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反观我国,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和灌输为主。老师讲授大量的理论,学生被动做笔记;教学模式机械、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也单一,主要是理论考试。

1.3师资队伍

根据美国的经验,学校一般会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师担任文学课程的主讲讲师,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文学修养。在被一条大街劈为两半的印第安纳大学校园里,人文学者和医生倡导“过街”(crossingthestreet)精神,既穿越街道进行跨学科交流,它是医学和人文学科横断性的隐喻。国内医学院校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医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知识欠缺、文学教师的医学知识浅薄。加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学校资金投入往往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培养教师,多数学校都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而不是根据开什么课程选什么老师,这就往往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4校园人文环境

美国高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在哈佛医学院,无论走在哪里,人与人都是亲切点头示意或面带微笑打招呼,气氛轻松自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是一个集散文、诗歌、电影、视频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为该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便利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帮助师生提高自我素质如文学修养提供重要资源。在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一向不够浓厚,以遵医为例,由于重医轻文导致该校图书馆的人文资源成为严重缺口,46.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英语书籍和资料方面比较稀缺;48.7%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英语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51.3%的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学校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学讲座0次,78.9%的学生在校内听过关于英语文学的讲座0次;46.5%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英语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该校每年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配音、演讲等比赛,但内容与医学结合甚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对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1转变教育理念

英语文学教育能否在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占一足之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我国,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多是在“重医轻文”理念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本身对人文素质欠缺足够重视,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应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文学在实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以“英语文学和医学融通”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2设置综合通识课程和教学内容

21世纪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通识课程不仅是各种非专业课程,而且是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医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上,66%的学生认为它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技能,31.7%的学生认为可以改善医患关系,31.4%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医德水平,并且66.2%的学生希望开设英语文学尤其是医学文学方面的课程。这一认识在访谈中得到高年级学生的进一步证实。因此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上,根据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综合通识课程模式,把文学知识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调查中,64.7%的学生认为首当其冲要改革教学方式,以使课堂气氛更轻松,讲课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论文、课外阅读、学术研讨、甚至参与教学等。尤其借鉴pbl(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一个临床主题,然后围绕它展开相关的阅读、讨论、表演或写作。如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大学医学院请一年级的学生写出有关他们的“第一位病人”设想生活的记叙文或关于尸体解剖的记叙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临床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驱动力,由此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而是侧重学会将学到的文学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改革考试或考核方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期望。成绩考核通过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来进行,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最终的评定。

2.4重视“复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综合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密切相关,既懂英语又懂医学和文学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英美文学) 教学知识 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学习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与医生的“过街”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的四大途径,各途径可独立也可结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5营造医学与人文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研究分析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语文学作家,同时很多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英语文学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人们通过对作品中语言意识的理解、欣赏,从而感受到英语文学的精髓及其传递的思想情感。

1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发展

英语虽然不是我们的母语,但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作品的分析就需要应用到英语。但是我们在英语学习时仅局限于语法、句式结构的掌握,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较少。想要深入研究英语文学只通过简单得阅读是不可行的,要求研究人员有一定英语素养、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并应用,才能达到对语言艺术的深入了解,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内涵。现如今,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尤其是我国英语学习更加广泛,学生从学前班开始认识英语单词逐渐掌握语法、篇章结构,从而更好地应用英语交流表达。英语文学的学了掌握字面意思外更要了解作者思想意思、社会背景。英语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达到的艺术类型繁多,只能从特征上进行语言艺术分类。英语文学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主要作用是将语言作为载体,以散文、诗歌的方式展现作者内心真实想法。英语文学发展中,不管是《贝奥武夫》还是《失乐园》都成为经典著作被广为流传。很多英语文学作品中展现的语言艺术不仅征服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区域,还得到了非英语地区读者的喜爱。

2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不管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生活中,语言都是思想情感的主要展现形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经过语言才能继承文明。英语文学作品就达到了作者情感的传输,读者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不只是了解字面意思,更是深入体会语言艺术,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一)英语文学语言艺术意象特征。文学作品艺术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想象的情境与吸引人的境界得到读者喜爱。在文学创造中一切事物都是可能发生,作者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无限放大使作品更具戏剧性,英语语言艺术的渲染塑造鲜活的角色,是非对错鲜明。简而言之,语言艺术意象性特征表现在:作者描绘的情境或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又难以感受得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英语文学作品都是在刻画一些形象生动的人物,折射出作者内心思想情感。其中,意象性主要用于英语诗歌文学。上世纪末出现了很多文学诗人,他们的作品都以准确、简单的意象形象的展示某件事物,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西风颂》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至今都在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作者通过描述西风掠过平原山川、大西洋折射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万物神灵诠释积极、坚强乐观的精神。又如《哈姆雷特》,从小哈姆雷特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高品质的生活,直到家庭的巨大变故让他崩溃,满怀仇恨的他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人们在阅读欣赏时首先出现的是一个高贵优雅的王子,然而王子人生的变化让读者深入了解整部英语文学作品。(二)英语文学语言艺术形象性特征。英语文学语言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事物生动的描述使读者彷佛置身其中,主动走进文学作品中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探索。一篇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能够在头脑中涌现的生动的人物形象,让人们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才是语言艺术中生动特征的真实写照。例如,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作者通过形象的描述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爱财如命的葛朗台形象:“heknowshowtolie,squat,starehalfthenpounceontheirprey,openpurse,swallowethepilesofgold,thenquietlyliesdown,likeastuffedsnake,quietly,quietly,slowlydi-gesttheeatintothebelly.”译为:“他懂得如何涉猎并张开钱袋的嘴巴,吞进更多的钱。”作者将其形象地比喻成贪吃的蛇,一点点地消化掉食物。(三)英语文学语言艺术委婉含蓄性特征。在汉语解释中,委婉含蓄指的是表达的委婉、耐人寻味,留给文章一定空白想象。在英语文学中也是如此,作者通过委婉含蓄的表达形式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只需要简单的言语将会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例如:《神曲》中以委婉的方式披露了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通过方言表达了古希腊、古罗马是人性最完善的阶段,而中世纪最为扭曲人性。尽管作者对拉丁文学有一定造诣,但作品中用大量意大利方言以十四行诗的形式抒情,得到了很多读者的青睐。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达出中世纪的陈腐愚昧,而是通过委婉含蓄的语言映射出来,更容易引人深思。这种语言形式的背景描述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和读者更加真切的走进作品中,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四)英语文学语言艺术情感性特征。不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不同,有的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有的作品表现出作者忧伤或快乐的思想情感、或是讽刺、或是思念,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折射出真实的情感,这些依靠语言艺术情感也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作者通过其他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这些感情对人具有促进作用、壮大内心世界。例如:《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作者没有直接用怀古伤尽的词语,但读者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空虚的情感。或《小镇畸人》中的的语言没有大小写之分,标点符号无序,从另一方面展现出了这个小镇的混乱。在《失乐园》中表达了作者对上帝的之一,斯宾塞创造的婚姻颂歌areopagetica是寄托诗人对婚姻的期盼,沃兹华斯《独自云端漫步游》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就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文学语言中,以丰富的情感文学语言将他们想要说出的话表达出来。

3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多元化而不断改变的。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更是一门精深的艺术课程,是作者真实情感、思想的释放与灵活的寄托。意象性、形象性、委婉性、情感性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紧密连接,是对语言的丰富和情感的折射,对读者有着很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英语文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深入分析语言艺术特点能够让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丹.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6):157-159.

[2]倪妮.提高英语文学理解有效性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7(23):24-25.

[3]蒲操.浅析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评《如何撰写英语文学研究论文》[j].新闻与写作,2017(11):118.

[4]赵科研.英语文学语言中艺术魅力分析[j].农家参谋,2017(24):174.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华裔英语文学;后殖民性;后殖民文学批评方法;再现;中国性

华裔英语文学是主要在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它以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主导,迅速在英、美、加等国形成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华裔英语文学很难准确地界定,宽泛地说,它指的是由西方,主要是英美华人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各种作品。虽说北美的华裔文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其在美国文学中的脱颖而出还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后,彷佛雨后春笋般“冒现”而出,因此又被称作是“冒现的文学”。在英国,以毛翔青(timothymo)为代表的华裔英语文学虽然还难以与主流文学抗衡,甚至也无法与其他弱势族裔的文学,如印裔英国文学相提并论,作为当代英国文学的一个个性鲜明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觑。华裔英语文学作品涉及的题材丰富多样,与主流文学相比,它们在叙事方式、主题关注、修辞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因而也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

1.0后殖民理论与华裔英语文学研究

华裔英语文学创作虽然已有多年的历史,且种类繁多,对华裔英语文学的建制化研究,则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单德兴,2006:187),至今方兴未艾。华裔文学最初得到评论界较为广泛的关注是在美国文坛,随着汤亭亭的《女勇士》(thewomanwar-rior)(1976)的出版和获奖,美国华裔文学开始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据一席之地。这时的评论者大多可分成两类,一是自己本身是华裔,他们多从作品的社会意义上来关注这些作品,如,多把《女勇士》看作是书写华裔移民生活经历的尝试,侧重其再现历史的真确性;另一类则可泛称为西方评论家,经常沿袭传统的东方主义视角来关注作品的“异国情调”(exoti—cism),聚焦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和碰撞。后来,随着华裔英语文学的迅速发展,评论家开始更加认真地看待这一文学现象,有的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解读华裔文学,或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华裔文本,还有论者从文学修辞研究入手,探讨这些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以及对当代西方文学所做的贡献。近年来,华裔英语文学研究更有纳入文化研究脉络的倾向,突出华裔文本的历史、社会和政治意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当代最新理论思潮之一的批评理论,也是华裔英语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视角。但是,虽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华裔英语文学的后殖民性(postcoloniality),后殖民理论与华裔英语文学的关系还是鲜有人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讨。主要原因是,作为当代英美弱势族裔文学的一个分支,华裔英语文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范畴。简单地说,后殖民文学是指前殖民地国家的人们所创作的作品。不管是北美的还是英国的华裔移民,都很难说直接受到过殖民统治,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居住在“第一世界”的中心,享受着第一世界的优越和特权。然而,这些人却并不为主流社会所接纳、认可,他们与殖民地人民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如他们相对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地位,族裔历史的湮没、文化认同的危机、重写历史、再现“过去”的必要等等。西方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和压迫,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殖民,也就是说,他们是被西方为中心的话语所宰制,成为被殖民者,而西方作为一个整体自然成为此意义上的殖民者。换言之,这些华裔移民同其他身处西方的少数族裔一样,被内在殖民化了(intemallycolonized)。在西方中心主义霸权话语前,华裔移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文学实践可称作是发出自己族裔声音的渴望的表达,而他们反抗、揭露文化殖民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加拿大华裔作者laiwan,在其代表性诗歌《殖民化了的文化》(theimperialismofsyntax)中,清楚地表达了对西方通过语言来统治华裔移民的愤怒和苦涩:

生硬的发音,成了让人奚落的笑料,

强咽舌上新文化的苦涩,

为了生存,得证明你的同化。

证实自我的消失。

(laiwan,1991:58)

李健孙的处女作《支那崽》(chinaboy)也清楚地表达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这部自传色彩浓郁的小说,记录了一个年仅7岁的中国男孩在种族歧视和中美文化冲突之中寻求自我认识的过程。故事的主人公丁改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男孩,父母是二战期间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当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母亲去世、父亲再娶一个白人妻子之后,丁改的遭遇变得十分悲惨。继母艾德娜作为纯粹的美国人的代表,即美国文化的体现者,走进丁改母亲生前建立的充满中国色彩的家,“像德国人开进巴黎,确信能够征服,并充分准备好扑灭一切抵抗”。(lee,1991:56)进门伊始,誓与“中国的”一切誓不两立。她焚烧了丁改母亲从中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带来的家庭相册,甚至装这些相册的箱子也不能幸免。她叫嚣着:“这是美国!她根本不存在!”(同上:85)。她把汉语看成是“敌意的语言”,不允许在家里与英语“并存”。像殖民者竭尽所能抹杀被殖民者的历史记忆一样,艾德娜残酷地毁坏了丁改和他的姐姐们赖以明确自己是谁的文化记忆,禁止他们使用传承中国文化的语言。“殖民者”的高压政策带来的是“被殖民者”的反抗和发愤图强。年幼的丁改决定改变自己弱不禁风的“支那崽”的形象,发愤学习拳击,终而一举击败校园恶少,对继母的欺压也不再忍气吞声。原为蔑称的“支那崽”被丁改变为具有尊严的称号。后殖民的研究视角无疑会更加突出作者反殖民主义的努力。

汤亭亭在《金山勇士》(chianmen)中以类似编年史的叙述手法呈现华裔移民史。作者借着自己家族四代男性在夏威夷和美国大陆的经历,书写了一部华裔移民家族史,使小说的英文名字“chinamen”一词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很明显,这样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作者重建华人移民史意图的反映。实际上,文学是华裔重建华人移民历史和文化、建立文化身份的根本途径。后殖民文学的典型特征都在华裔英语文学中有具体的体现,如后现代的立场、双重的视角、想象中的家园、文化的混杂性以及对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批判态度等等。况且,通常应用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后殖民理论,其矛头多指向文化殖民主义,聚焦文化再现的诸多问题。它与第三世界国家,或者说殖民地国家的人们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并无直接的联系。由此看来,后殖民主义本质上只是一种批评话语,是“新的跨文化批评”(ashcrofteta1.,1989:2),它自然可以用来分析解读与后殖民文学有诸多一致性的华裔英语文学。后殖民文学批评中常常使用的术语,如族裔属性、文化身份、经济及文化生存策略、刻板印象、再现、异质文化、语言差异、挪用、混杂性等,都适用于华裔文学研究。

在对华裔英语文学的批评实践中,后殖民理论经常用来突出华裔作家解构文化殖民主义、建立崭新的族裔文化身份所做的尝试。作为来自香港的华裔移民,毛翔青经常被定位为后殖民作家,对他的作品的后殖民解读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代表作《酸甜》(soursweet),多次被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进行探讨。如laurahall在《新国家,新自我:毛翔青和石黑一雄的小说》一文中就从后殖民理论的基本点出发,指出了这两位作者在作品中对“英国性”(british.ness)的再协商,和对建立超越本质论的文化身份的呼唤。(hall,1995)伍慧明的《骨》、梅恩格(meing)的《裸体吃中餐》、李群英的《残月楼》等作品也因有力地再现了北美华裔个人、家族及族裔的历史和生存状况,经常被纳入后殖民批评的范畴。任碧莲在《典型的中国人》、《爱妾》等作品中对华裔身份混杂性的再现、后多元时代的描摹也不断得到后殖民解读。王索玲(saulingcynthiawong)在《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一书中,也从后殖民方面探讨了一些重要亚裔美国作家的主题关注。(wong,1993)她的解读策略基本上是后殖民主义的。书中属于后殖民文学批评的术语,如他者、异国情趣化、协商、挪用等可说是俯拾皆是。也有大量的评论者对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结合女性主义与后殖民文学批评进行了解读,强调了弱势族裔女性在主宰的白人文化和各自的族裔文化双重殖民下的的艰难处境,以及她们打破沉默、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不懈努力。这与斯皮瓦克所坚持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活跃于该批评领域的常荆苛(cheungking-kok)和林英敏(amyling)等均属于此列。陆薇(2007)的《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则系统地采用后殖民批评策略来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这些研究工作证明,作为华裔英语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工具,后殖民理论是恰当而有效的。

2.0后殖民解读华裔作品中“中国性”的再现

在后殖民理论的语境下,“再现”是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词。叙述(narratives)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及其“他者”必争的领地,双方为能够控制人们和地域的再现权殊死搏斗。人们对特定地方、特定人群的认识,往往基于他们所读到的文字叙述。正如homibhabha所言,国家本身即是叙述@。(bhabha,1990)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作家们对“中国性”(chineseness)再现的关注。他们实际上是将文学再现作为身份建构的一种有效途径,试图粉碎西方文学传统中对“中国性”的刻板印象化(stereo—typing),并用生动、真实的叙述来重建自己的身份和族裔属性。虽然对于什么是“中国性”,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文化历史背景的变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在不断发生演变,而华裔英语作家其实是在用自己的作品对此进行商讨。他们的文学创作是对西方“他者化”中国的应答。用笔做武器,他们为自己和自己的族裔构建了新的动态的文化身份,使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在这些英语国家以崭新的姿态存在,并构成西方多元社会的一部分。

华裔英语文学的一个普遍的主题即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这与后殖民文学的核心关注是一致的。赛义德认为,文化身份不是自然形成的,稳定不变的,而是人为建构的(赛义德,1999),在后殖民理论的透视下,华裔作家为粉碎西方文学中对华人类型化的塑造、构建新的华人形象所做的贡献会更加突出。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里,认同并参与这样的工作,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塑造新的华人形象,这些作家致力于在作品中解构西方文学中所构建的华人族裔的刻板化形象,表现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性”。这些作品里,既有叛经离道的女勇士的生动刻画,也有不同时代的金山勇士、中国小子等迥异于西方文学传统中女性化的华裔男性的形象塑造,还有在多元文化中成功找到平衡点、达到文化融合和混杂的华裔代表,如《爱妾》中的卡内基·王。通过在作品中探讨在这些西方国家作为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作家呈现出不同境况下异彩纷呈的“中国性”。他们所再现的中国及其文化传统,因为缺乏亲身经历,很多是基于间接经验的“文化想象”,构建的是颇有争议的“文化中国”(culturalchina)④,但无可置疑的是,这些个性化的创造“集体文化身份”的努力构成了“中国性”的不同层面,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文化认同的多元性也得到了体现。这一切都与后殖民地国家人民重述历史的文学策略殊途同归。因此,后殖民文学批评方法使这些作品的深层意义得到进一步开掘。

与“中国性”的再现有关的另一个方面,是真确性(auhtenticity)问题。华裔英语作家毕竟身处西方,用英语进行写作,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模拟”了主流文化的话语,套用了“殖民者”的价值观和评判事物的标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族裔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被批评为卖族裔的“他者性”而求荣了。他们的作品中,中国的故事、传说和典故遭到大胆的改动,经常变得面目全非。例如,受到赵健秀等人炮轰的《女勇士》里花木兰的传说,《喜福会》中的一些典故,都经过了作者看似离谱的改写。不过,依此为据谴责这些作者歪曲华裔文化、篡改华裔历史,却有失公允。华裔作家成长于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中,他们无法沿袭任何已有的文学传统来表现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这些经过改动的传统文化元素,实际上是他们文化混杂性的体现,反映了他们建立一种可以被称作是“华裔英语文学传统”的载体的企图。

然而,对华裔英语文学中“中国性”的再现应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ienang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不同的华人群体,“中国性”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集体文化身份的构建也应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而增加新的内容。(ang,2001)如何从后殖民的角度来解读日益繁荣的华裔英语文学,因而有着文学上和现实上的双重价值。

3.0后殖民理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陷阱

使用得当,后殖民批评话语在研究华裔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和武器,更好地凸现华裔作家争取(claim)真实的华裔移民历史、商讨动态的文化身份和建立华裔英语文学传统所做的努力。然而,基于后殖民理论本身的种种争议和局限,其在华裔文学批评实践中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是西方评论者基于东方主义假定对华裔英语文学的误读。他们把华裔英语文学看作是充满异国情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东方和西方的二元对立来衡量和评价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们往往从作品中寻找符合或不符合这些假定的元素,并以此来判断作品是否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文化。悖论的是,华裔文学评论家(包括中国大陆和港台学者)自己也容易深陷这种本质上是西方或东方中心论的泥潭:他们熟知华裔作品中涉及的典故、传说等中国文化内容,却以是否复制和传承了中国文化传统来衡量这些作品,因而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华裔英语文学虽与中国文学有着某些联系,它却是完全分离的另一种文学,作家们意在转化、改变中国的故事、传说,而不是简单地呈现。

与之相联系的,是某些后殖民学者倡导多元文化所可能布设的出人意料的陷阱。多元文化的主张,有的时候会导致对“异国情调”的过度追求,进而导致作家们出卖自己文化的“他者性”以求作为主流文化的点缀被接纳。这背后的逻辑是,“他者性”是永恒的,东方就是东方,应满足于自己的从属、边缘的地位,而西方仍是西方,没有必要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具体到华裔英语文学中,那就是要求华裔作者更多地关心如何写出自己族裔文化的异域色彩,为多元社会增添一种多样性,而不应该过多地着墨于揭露和批判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

最后,是在运用后殖民理论的实践中出现的对静态的族裔属性的坚持。在当前学术界针对再现的真确性以及谁更有权力代表华裔移民的激辩背后,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即有一种特定的“中国性”的存在。显而易见,族裔属性是不断变化的,其再现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因背景差异而各具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差异和不同才是最重要的再现内容。这种在后殖民理论不当应用中产生的本质论,恰恰违背了后殖民理论去中心化的原则。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9

英美文学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的风格纷繁多样,以及不同时期的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这门课一直是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渗透与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各个领域与世界接轨带来的压力,正在高校的学子们为了在即将开始的人生中一展雄姿,眼界放得更宽,胆略变得更大,英语是他们必然要攻克的堡垒,然而他们所瞄准的英语已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读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8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原著上了。他们的时间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为了就业,他们要学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经贸英语;为了考研,他们可选的方向有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化以及英语教育等等。虽然他们的专业仍然是“英语语言文学”,他们的学位仍然冠为“文学学士”,但在实际中花在文学阅读上的时间已经大打折扣,他们的精力不得不用到对考研、出国和就业等问题的考虑上,使本来已经很少的文学学习空间被挤占到更为可怜的地步。除了文学的特殊爱好者以及立志要考上文学研究生的学生外,能完成外语专业规定的阅读量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英美文学教学自身的因素,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使之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和教育对象的要求所致。为此,本文欲就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作些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者们关注英语本科生文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角度有别,但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问题一: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当前从事英语文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就是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题为“文学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指出,文学课有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危险。文学有可能成为一件“饰物”。殷教授的担心不是空谷来风,相当数量的老师撰文主张利用文学课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像《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英语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文学教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等。

对于英语文学课的本质目的,孙琳等在《谈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中总结如下:“可以丰富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判能力。”“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郭英剑总结了四个层次:“学其语言”、“学其文学”、“学其文化”和最高层次的“学习人类之文明”。这些观点都表明,通过文学课学习语言充其量只能是其目的之一。

文学作品是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并存与互动,文学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区别不是“正式”与“非正式”,也不是“优雅”与“通俗”。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关注其中的语言,而是要读出表层文本中的语言与深层文本中主题的关联。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索绪尔的所指与能指的对应关系,而是文本在一个动态的“能指链”上滑动的过程。在索绪尔那里,能指与所指是一张纸的两面,是静态的共存关系。而文学语言,可以作为一般语言来读,即是表层文本。在这一层面上,语言才呼应索绪尔及其它结构语言学家们的观点,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体,也只有在这一层面上才具有语言的正式或非正式特征,有雅俗之分,有文体之分。由于表层文本的掩护,我们不容易看到深层文本意义,因为“表层结构隐含或遮蔽了深层的、更难到达的、因而也就更难得到社会认可的意义层面”。

问题二:读而不批的现象。文学教学的目的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原作,第二步是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反应。但如果将文学内容作为语言教学的素材,文学课就会在“阅读欣赏”的招牌下,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只进行文学阅读而没有相应的批评活动。而批评行为恰恰是人类更高一级的智力行为,首先表现为记录我们阅读作品时的直接反应,但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对英语毕业生的统计中显示“14%的人表示如果重回大学学习将选择文学课;46%的人认为文学课应当成为选修课”,其中又仅有“6%的人认为毕业论文应侧重文学内容”。这些数据显示出文学教学只会与6%的学生的阅读反应有联系。三、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对策

基于以上谈到的英美文学课的种种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teacher-centered”教学法也毫无例外地主宰了英美文学课堂。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演讲者,他作为知识的源泉,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源源不断地灌入到学生头脑中去。不可否认,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但是就文学课来说,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还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文学知识的吸收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从本质上看,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读者的理解只有靠交流——把个人的人生投入进去与作者进行交流时才能实现。因此,文学课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处处用透彻的讲解去代替学生的思考。

文学是一种资源、财富和修养。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管以后从事何种工作,最起码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英语的工具性变得愈来愈迫切的今天,更要提防不能让英语的职业技能取代英语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发文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在文学阅读的初级阶段,采用多媒体文学课件,用丰富生动的音、画、影、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到了提高阶段,采用internet开展自主化学习,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开放广阔的文学世界中去。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教材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

术的结合的改进,英美文学课一定会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愈加突出起来,本文着重分析了该课程的现状和定位,探讨了教材和教学的改革。并指出:文学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教材的框架,引入与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课时效益,把灌入式、传记式或评论式改为启发式和自主式教学。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人文教育的今天,本科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学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人针对文学教材提出观点,也有人要把文学批评理论引入文学课堂。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学者们严肃的思索,但其间的分歧也很明显,因此,有必要进行沟通,甚至是迅速地整合,以形成本科英语文学教育的共识,更好地进行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1998,(7).

[3]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篇10

语文这个名称本是从西方语言学中翻译过来的,英文是philology,意即语言学、文献学、文学。在中国古代,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近代教育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以“国文”的名称从综合人文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所谓“国文”教育实为文言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我国现代语文学科的真正形成是在1949年以后。当年主持全国语文教材编审和教学指导工作的叶圣陶,对此有过解释:“‘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所以这里主张的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学习,他们的结合就是语文。大学语文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大学语文就是指大学语文这门科目,而广义的大学语文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和文学知识,而且它还承担着传播和发扬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重任,它和其他人文课程一起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现今高校中的语文教育包括3个部分:其一是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其二是指面对海外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其三是指面对广大非中文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语文教育。该文所讨论的就是第三部分。所以该文对大学语文的定义为: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课程,是面向广大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

2大学语文的定位

2006年3月13日,中央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在这个未来5年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中明确指出:为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要普遍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学语文课程要适当增加古典诗文的比重;大学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在全校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中国语文课。这说明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是国家要求的,它的必要性无需置疑,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整个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而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研究是目前整个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关键。不同的课程定位就决定了不同的课程地位和课程内容,也就决定了大学语文的命运。彭书雄指出,目前关于大学语文定位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工具性定位,这种定位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断了30年的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的一种补课性质的教育;第二,人文性定位,这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第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重的课程定位;第四,“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新经典”的课程定位;第五,“文学教育”的定位;第六,“高等”的定位;第七,“人文教育”的定位;第八,“精神教化 能力拓展”的课程定位。对于这八种定位方式,经过分析,事实上可以归结为3类:第一是“工具性”定位;第二是“人文性”定位;第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定位。

2.1工具性定位工具性定位主要是传统的大学语文的定位方式。这种定位方式只注重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简单的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方面。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虽然也讲文学审美性,但侧重点只放在“语”字上。把语文主要是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来教,严重忽视“文”(人文文化)的内容,这与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的。之前提到的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就是从工具性层面上来说的,即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并不是说“工具性”的定位是不正确的,可以说,在某一段时期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有其必要性的。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大学语文的重建时期,因为当时的大学生不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不会读不会写的问题严重,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确实对当时大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认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语文教育,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接受了基本的写作训练,就不必再进行教育了。学生们在学校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认为大学阶段只要学好专业课知识就行了,接受语文课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如花时间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将来可以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而且,由于现在全世界对英语的重视,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有要求,因此高校和学生们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语文的学习上。甚至有的高校把英语四级和学位授予联系起来,只有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这也使得学生们愿意学习英语,即使不愿意也会硬着头皮学下去。近些年,由于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堪忧,尤其是一些理科院校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当中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现象普遍,高校们逐渐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大学语文的教育也是必要的,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还是只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

2.2人文性定位针对只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的弊端,有研究者指出应该把大学语文定位为“人文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加上此时世界人文主义潮流的风起云涌,进而把大学语文定位在人文的层面颇占上风。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向学生传授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甚至有人主张用“大学文学”来代替“大学语文”的说法。这种人文性定位的观点,过于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确实可以对学生进行过人文素质教育,但是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仅靠大学语文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其他人文课程的共同教育才能有效进行。所以这种人文性的定位夸大了大学语文的功能,使得大学语文失去了它本身应具有的功能。

2.3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定位这种定位观点主张既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又重视其人文性。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应该在此基础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训练,这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是一种很有必要的锻炼。何二元曾以“语文工具说”立论,说:“小学语文,是学习小学功课、准备升入中学的工具;中学语文,是学习中学功课、准备升入大学的工具;大学语文,是学学功课、准备走上社会和终身学习的工具②。”所以,设立大学语文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其工具性功能的发挥。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大学语文最应该是重视的是其人文性的功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逐渐形成。世界各地的文化相交融,这时大学生会接受各种先进文化的熏陶,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垃圾文化的侵扰,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应对各种文化的能力以及道德水准,进而形成完整的人格。明确定位是提升水平的关键。事实上,上面的第三种定位是目前比较赞同的一种定位标准。这也是国家的法案文件中所暗示的课程定位方式。如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定位较之前的定位就有一些进步了,首先强调语文是交际工具,这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接着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针对之前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的弊端提出来的,要求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再如,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里面进一步对大学语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这里的基础性可以理解为工具性,让人才不仅拥有最基础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培养自身的人文气息,为自身和国家的发展不断进步。又如,2004年10月召开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也就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该课程的定位达成共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以文章审美为载体,达到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同时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以上几个文件中可以看出,大学语文应有的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到底应该如何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笔者认为应该在坚持“语文本位”的基础上对大学语文定位:工具性、人文性以及时代性。所谓“语文本位”是指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就是它本身,不包含其他的政治、道德层面的目的,反对大学语文的道德教化、思想教育功能过于严重;反对大学语文课传授过于深奥的文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包括语言运用、文学欣赏能力。这里面,笔者加入了时代性,也就是在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的时候,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根据不同的时代进行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语文定位。因为不同的时代,社会大环境和世界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语文学科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本身的特点也会有变化,所以应该在定位的时候根据时代的变化确定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进行平衡。

2.4定位中区分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教育语文作为一个学科,从小学到大学应当有整体设计。而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语文教育,所以到大学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根本不需要再学了,因此从思想上就忽视了语文这一学科。但是,大学语文绝不应该是所谓的“高四”语文,它不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复,而应该是在中小学语文的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按照我国的教育来说,语文教育可以说划分成了3个阶段,小学、中学和大学,在这里笔者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归入小学阶段。针对这3个阶段的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具体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不同的,但是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就是在这3个阶段,语文教育的深度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层层递进,逐渐加深的,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目前我国对大学语文尚未出台正式的课程标准,但是在上面提到的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可以帮人们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标准。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已提出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以基础和技术为主,致力于识字与词句书面表达为主,且识字必须达到3000个;而中学语文则是小学语文的继续,其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又以语文技术和训练为主,更加侧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它对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语文教育根据总的课程标准又细分成了4个学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这两个课程标准中看出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语文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小学以及初中的语文学习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对小学及初中语文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从而,可以判断大学语文的教育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应该更具综合性、技能性。所以,这3个阶段的语文教育应该各有重点,层层递进,逐渐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语文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的一个飞越。这个飞越要求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中的各门语文课程具有较高的系统性、理论性、综合性、专业性以及作品解读的个人性。

3定位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策

略从以上分析看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模糊问题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语文自身学科性质的特点的影响。总体可以归结为3个因素。第一,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重视程度。之前已经提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要使得大学生更多的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于已经学习了多年的语文课冷落至极。应该转变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其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到社会单位在看重其专业基础的同时,更看重其人文素质和自身修养,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提高。第二,部分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不够。出于对本校业绩的考虑,高校主要重视一些能直接影响业绩的理科课程,而对于人文课程的重视相对较少,尤其是面向非中文专业的语文课,学校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这门课上,也就导致大学语文的逐渐弱化。所以,各高校应该平等重视各学科的发展,尤其应该重视承担着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徐中玉先生曾说过:“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的有识之士认同。第三,教师队伍弱化,教学方式滞后。大学语文学科逐渐边缘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弱化,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落后。第二个原因已经指出,一些高校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这使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有经验、有学识的语文教师都归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教师往往兴趣不高;而年轻的语文教师的经验相对不足,对于文学的讲授分析缺乏深度,也不能够吸引学生。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语文教师,让教师同样重视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增强其教学的信心和激情。再有就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缺乏新意,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有意思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对大学语文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突破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认识到大学语文的特殊性。同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语文教育历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母语文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途径。应该说中国语文教育对中国学生来讲,是奠定其未来事业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想学好其他学科知识乃至第二语言,都是空想。联想现在高考语文改革,语文总分从原来的150分提升到180分,而相应的英语总分从原来的150分降到了100分。这都说明了我国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对“外语热”的一种应对方式。当然这一改革也为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教师们有了信心。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任务,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新的根基。大家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在明确大学语文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推进大学语文的改革,发挥大学语文应有的功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彭倍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魏饴.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94-97.

[2]叶圣陶.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m].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