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文化构建探析-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4 15:38:11
摘要:本文立足福建省涉农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从新时代职教校园文化构建目标、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构建的意义、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文化构建需求分析及校园茶文化构建路径、保障条件等进行阐述,以实现在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茶文化构建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职教特色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服务“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等作出贡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园;茶文化;构建;社会服务
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色。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要让学生习得技能,其校园文化要哺育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文化,将更新职教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强化文化育人意识,拓宽职教社会服务渠道。福建作为茶叶大省,茶业经济、茶文化都有长足发展,福建涉农类职业院校构建校园茶文化品牌,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支撑,培养的人才将更能满足区域与地方发展需求。
1新时代职教校园文化构建目标
1.1助力职教“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职教校园文化构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育人为中心,以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为载体[1],充分彰显主流精神,以多元化、多样态的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
1.2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进高质量发展
校园文化是软实力的体现,要统筹学校资源,将文化育人贯穿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构建以文化人育人机制,充分挖掘职教校园文化教育资源,结合专业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立足本校特点,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职教校园文化,形成特色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让职业院校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职能[2]。
1.3助力培养“德技双修”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
职教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能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3]。职教校园文化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着眼职业道德、专业精神、能力素质和心理品质等内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等精神气质。对接行业企业,把优秀文化融入职教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精神养成的文化环境。
1.4融入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地方文化资源指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资源,一般包括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行业文化以及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等。地方文化资源是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职教校园文化汲取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育人体系,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2茶文化融入职教校园文化构建的意义
2.1提高师生文化自信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1200年前,中国最早提出茶道,存有古代茶诗词、茶画数量居世界第一,中国茶道哲学思想体系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成为世界茶文化源头。中国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民族、民俗饮茶习俗,拥有一万多份茶树品种资源,茶叶的品类数量和质量居世界第
一。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将中国茶和中华文化传递至世界各地。校园茶文化培育将助力提升师生文化自信。
2.2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分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4]。福建正发力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平台丰富,在职教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将茶文化与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体验中,理解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承与发扬。
2.3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与修养,需要通过长期持久的教育才能培育起来。职业院校要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在茶礼、茶俗、茶艺等茶事活动中饮者、事茶者心绪沉静,启迪、感悟内心,获得精神的成长。将茶文化引入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对于提高新时代学生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知识涵养及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4丰富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职业院校在发挥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茶文化成为不同学科中“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茶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茶艺、茶礼仪、茶品评等茶文化传播方面的技能、茶文化产品设计和企业运营管理等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传播中华茶文化。
3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文化构建需求分析
3.1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职业院校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学术讲座、场馆、文化活动等适度向社会开放共享,面向群众开展校园公益文化活动,开发校园文化产品,能有效解决社会文化资源供应不足、层次不高、互动性不强等问题,提高职教校园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传播职业教育的优秀文化成果,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5]。
3.2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内涵的需求
校地文化交流互动,推进校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由“有”向“优”,由“优”向“特”的提升,是增强职教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开展校园文化社会服务,通过服务对象评价,将促使高校完善自身的管理,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文化软硬件水平,提高服务质量。3.3打造学校名片提升社会知名度的需求学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优势,在社会服务中展现校园文化的魅力,增强校园文化的社会认同感。通过不断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交流,来打造学校名片,推进学校在社会上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4基于社会服务功能的职教校园茶文化构建路径探析
4.1校园茶文化开放研学实践
职业院校面向中小学生开设茶礼仪文化社会实践项目,成立中小学生茶礼仪文化研学基地。研学项目基地可由校园、实训基地、博物馆组成。项目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智育方面以互动课堂、茶道欣赏、茶叶泡饮体验等作为实践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观看茶道表演,亲身参与茶叶冲泡,同学们对茶文化的内涵、茶叶品饮的相关知识、茶叶冲泡的操作要点,感受饮茶习俗;劳育方面设计采茶、制茶环节,通过体验采茶、制茶,学习了解茶叶的采摘知识和技巧,茶叶的制作程序和技术,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养成珍惜劳动成果意识;美育方面设计手绘茶器环节,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茶器的制作流程,提升学生绘画创作与审美能力。
4.2赛学融通、以赛促建
职业院校可通过“国赛、省赛、校赛”三级衔接构建中华茶艺、评茶技能竞赛平台[6],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以赛促教的师资培养、以赛促建的引企入校、以赛促创的就业创业的“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校企联动创新大赛机制,赛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7]。赛事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师生交流、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推动茶文化传播与技艺探索,形成涉茶职业教育中靓丽名片。
4.3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地方发展
2019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启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涉农职业院校依托各级各类基地,积极开展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训,为农民搭建学历提升通道[8]。涉茶类培训围绕茶业周期开展分段式、交替式的培训模式,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模式,做到“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训”相结合,整个培训课程从理论到实践,多元多层次开展培训服务。职业院校向“新农”们开设涉茶类培训过程中,对茶业发展乡镇开展乡村振兴茶旅文化项目指导,校村“传帮带”成为乡村茶旅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4.4文化传播服务多个国家
职业院校以援外培训服务为起点,不断拓展援外培训项目和领域、创新援外模式,着力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面向发展中国家举办涵盖了茶文化、茶礼仪、茶贸易、茶文化旅游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和内容的援外培训项目。面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职业院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需不断提升校园茶文化软硬实力,激发师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茶文化对外传播更有内涵、更有质量。
4.5制定行业标准提升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新事物,体现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作用的一项举措[9]。福建省多所职业院校积极联合福建省茶艺师协会,有序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团体标准《点茶技艺规程》、《少儿茶艺素养评价规程》、《花果香型红茶冲泡与品鉴》逐步推出。通过制定的团体标准,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组织有效结合,共同实现福建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4.6产教融合、培养人才
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化合作,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合作[10],努力实现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校企共建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平台,实施“二元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企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制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学历水平,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茶艺、茶礼仪人才,形成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5社会服务型职教校园茶文化构建保障
5.1加强组织领导
围绕建设目标,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揽校园文化建设全局,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指导,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到位。
5.2提高经费投入和人员保障
学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每年科学制定经费预算,加快活动阵地改善,增加活动经费投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场所保障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建设和培养一支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充分调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3制定管理办法
制定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管理办法,确保校园正常使用和开展教学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开放外单位活动和场地申请,完善审批系统,规范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周密的应急处置预案。
参考文献:
[1]蔡海鹏,闵雅婷."双高"时代高职特色文化塑造: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71-75.
[2]陈鹏.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及其意义向度[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5):13-20.
[3]汪长礼,李奇亮.试析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兼论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59-62.
[4]高小芹,易惠铭.谈茶艺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17(3):32-35,47.
[5]肖朵,刘长君.社会服务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3-26.
[6]刘子嘉.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立体化、阶梯式”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7]刘富才.校企联动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8(26):133-135.
[8]李楚楚.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9.
[9]郑巧英,张小霞,陈雪莲,常丽艳.团体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标准科学,2020(8):45-47 78.
[10]沈建锋,武群堂.高水平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理念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30):48-51.
作者:张娴静 吴成建 林旭吟 郭威 陈锟 张雪儿 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吴成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福建警察学院 福建茶艺师协会
- 上一篇: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探索
- 下一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