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培训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8-01 18:15:31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1
美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是古往今来的教育者们、思想家们所极力宣扬、竞相追求为之努力的。在历史上,各种伦理学说都曾经提及到道德品质、道德责任、道德情感、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道德意识、道德境界等。在中国,以孔老夫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包括“智、仁、勇”和“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的道德品质范畴[1],以“仁”作为所倡导与推广的道德理想,极力强调教育与为政中的“德治”。这种“明德”在《大学》的开篇一文中便有很好的体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便是大学教育中所强调的三个目标。《中庸》等著作也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正心”、“诚意”、“修身”的高度,无论天子还是庶民,提升道德修养才是最为重要的。此外,《孟子•滕文公下》中关于德育教育中道德修养的内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离娄上》提出:圣人,人伦之至也。这些是古代德育教育中所倡导的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道德情操与道德理想。在当下的中国,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陶冶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支持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西方,对于道德品质、道德价值、道德修养等德育教育范畴词汇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伦理学之中,在中世纪的伦理学中也有所保留与发展,这便是社会人所应当彰显的品格及行为习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将善定义为美及美德。柏拉图在德育教育方面从人的理念世界出发,认为:科学和真理都有与善相似之处,但是善德与之相比则略胜一筹。在其构建的理想国中,光明与至善是主旋律,不断追求着善与美相得益彰的精神世界。当代教育专家曹华认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若在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中加强像感恩教育之类的德育教育,受教育者很有可能会更加珍爱亲人朋友的关爱,满怀感恩之心积极地、热情地回馈他人、回馈社会,自己也会在帮助他人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因此,德育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中教育者应该审时度势、正确引导培训受教育者弘扬感恩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缺乏感恩的心灵就像荒芜的沙漠,如何让沙漠之上呈现一片片绿洲,这便是德育教育者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若让感恩走进学生内心,那么学生便能够更多地、自发地去感受他人与社会的爱与温暖。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推而广之乃至善待环境、善待地球,小善孕育大爱[2]。《国语•晋语》有言:善,德之建也;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培训与管理中强化师德教育与善行教育,通过培训中关于此类主题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心中善良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将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道德行为的信念,转化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二、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的策略
1.突破传统的培训与管理模式。美国教育学家霍尔•戴维斯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并不是对于正当事情的教育(取其评价意义),而是指导道德思维的性质和作出决定的技巧和能力方面的教育[3]。在德育教育培训的大讲堂中,教会受教育者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学习及知识本身,而是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拓展思维空间、感知社会与世界、学会生存与做事。在德育教育中,教育形式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方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只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及评价能力的缺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欠佳,导致在道德实践中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道德实践是鉴别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的试金石。在当下德育教育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启发,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多采用民主性的对话方式。学生通过与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对话、沟通,使自己真正地投入到教育情景之中。通过对话中认真思考,不断寻找内心的真实体验,主动地接受思想上的教育与启发,最终实现德育教育培训成果的内化与升华。另外,要不断改变认知方式,纠正教育理念的偏差。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的重要内涵便是转变传统认知,促使学生掌握认知的途径与方式,突破教学模式完全以政治课为主的单一性、枯燥性,注重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鲜活的德育教育案例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优秀的德育教育经验。制定出一套符合培训与管理工作主题的、带有时代气息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计划与方案。同时,加强其他科目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识迁移,即寓德育教育于多种学科之中。通过突破传统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模式,转变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还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丰富德育教育培训资源与培训管理内容,拓宽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范围与视野,赋予德育教育培训大讲堂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前来学习深造,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也要注重加强教育者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教育者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科研工作,提升其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德育教育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的德育教育水平不仅仅体现着教育者的德育水平,也同时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德育成长之路,乃至对整个社会也是极具影响力的。教育者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转变思维,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幻灯机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实现培训教学中文、声、像、图等并茂,调动学生们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德育教育成果的高效性。教育者队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汲取现代知识的人,遵从职业道德,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内化为正确的德育教育原则和自己教书育人的规范与行为指南,不断反思自己的德育教育理念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培训与管理空间,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认知水平,实现心灵的诉求,并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在德育教育的培训与管理工作中以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教育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做好德育教育的榜样,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3.注重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性。在德育教育中要在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善于注重引导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及成就感。在培训中注重循序善诱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考试的检测方式,逐渐将德育教育的内涵、德育教育的本质内化为学生真正的人生信条,内化为学生美好的品质。通过自身开展一些关于德育的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在德育实践中获得心灵中的新的感悟。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对培训受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及相关培训、辅导及帮助,并且在进行指导中进行有效性地、全面地德育渗透,增强其感恩意识、奉献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等。在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学习氛围。全力为受教育者们塑造一个乐于思考、勤于奉献、敏于创造的德育教育场所,使受教育者们在美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之中提升道德素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文化活动,同时也要注重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美德等开展主题鲜明的德育培训活动,在活动之中不断感知做人的道德准则。在集中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之中也可以把德育学习的成果以论文等书面形式将工作或活动成效展示出来。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特点、发挥受教育者所长,开展喜闻乐见、全员参与、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使受教育者在寓教于乐的全员互动中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培训与管理、自我引导方面的作用,增进友谊、培养健康的兴趣、增强德育意识与审美意识、增强奉献社会的能力、磨砺意志等。在相关活动中注重引导与帮助受教育者,增加学生组织与参加活动的频率,同时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参与率与普及率。面对多种语言与文化大融合的国际大环境,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国家认同已经成为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不可缺少的措施。其次,重视德育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的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规范与制约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提升德育素养。再次,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团队建设,加强教育指导。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们学习的能动性。此外,在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中注重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地优秀文化等,并且注重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及专业能力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其专业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出人文素养极高的德育教育精英。
三、结语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2
1小学语文渗透教育所需要的重点
1.1重点关注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当中应当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再起中的重要性,全面开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在一些小学当中虽然现阶段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原因,同时还在教育当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起到了一定良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大体趋势下,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仍然没有发挥到良好的效果,一些小学对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充分的发挥在小学当中的德育作用。再有一点事教师个人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去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再简单点就是说不能深刻发掘、参透其中有效地知识理念。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小学教师当中,教师思想观念不够全面,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这些小的观点都影响着整体的小学德育教育,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在这方面上只有不断地在小学教育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与教师在教学当中重点发挥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再能更好地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1]。
1.2不断地完善现阶段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当中根据最新的教育部指示,教学内容学需不断地进行完善,从根本上充实小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根据教育部六个教育内容,加强小学阶段性教育规范,在实际当中改变现阶段教学体系。同时在具体的实行当中还应当更明确内容方向,使其可规范性操作性,在这些内容当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材都有少许的体现,并且更能直观、具体。另外在小学教材当中还包含着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与之相似,虽然不属于小学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运用得当也可以起到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德育的完美体系。
2该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当中
2.1分析讲解法:在小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当时所需要的课程进行更改,实行知识与学识统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德育教育的同时不能抛弃语文教育对其开发,研讨,只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去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在语文教学当中要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使学生树立正常的思想观念,并在同时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渗透讲解,通过使其对文字爱好举例说明等等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解语文的语言、文字。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文字的注释解析当中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融合德育教育[2]。
2.2情景再现:小学教师在讲课当中应该利用好语文语境相结合,将自身的感情融合进去,组织同学进行情景再现,为其创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融入到其中,利用好学习的方式方法能让学生获得更真实、更强烈的体会,再现课文当中的情景显示,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感情效果。
2.3树立模范榜样:德育教育不是文字就能叙述出来的,在进行基础教育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对其产生更好地效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利用自身筹备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学习文章内人物的处事方式,从而进一步的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2.4教育与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渗透教育是目前教育组成的一部分,虽然说在语文教育中能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但是还能当结合户外活动进行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语文与互动相结合当中进行德育教育,这样能更加促进小学生对其语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德育教育的详细了解。在进行活动当中应该针对教育进行实际的设计与结合,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小学生内心贪玩的特点进行活动策划。在课外活动当中积极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这些活动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帮助小学生用语文和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解[3]。
2.5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量:语文教学当中课外阅读是整个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德育教育的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内应当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丰富小学生在教学当中的知识层次,对其不仅能深入完善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辅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培训,根据学生自身的年龄、爱好推荐阅读刊物,在班级当中组织课外阅读竞赛,由模范学生进行阅读讲解,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时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丰富自身,能够从阅读当中有所收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传递知识的海洋,所以在学生当中提高课外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
3总结
决定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在教学当中应该以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利用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老师作为学生的风向标,应当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优秀素质对学生起到表现作用。在学生当中不仅要成为老师还应当成为朋友。在不断地学习与培训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作者:金英实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且影响之大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不成熟的阶段,道德观念尚未形成,简单的依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判断事物的好坏,比较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的分析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小学生也开始接触网络,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学习知识、听音乐、看电影等,网络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科学的应用互联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适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素材;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家长进行紧密的沟通,使家长可以协助教师一起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但是随着学生对互联网应用的增多,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错误的网络观念。部分小学生对于互联网十分喜爱,或者说是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认为互联网是无所不能的,如:可以用互联网进行课程学习、可以查阅资料,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作业。同时,还有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这都给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接触社会和事物较少,因此对新鲜事物容易有好奇心,对于各种行为也喜欢模板,但是对于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崇拜和模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而互联网正是部分不良行为传播的平台。(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理念缺乏先进性。部分小学班主任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部分班主任认为德育教育没有必要开展或者只是辅助教学而已,从而造成在日常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部分小学班主任还存在德育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工作理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意识,不能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对提高小学德育水平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部分小学班主任工作时间较久,对于德育工作早已习惯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与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进行教育,让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效果较差。此外,还有部分小学班主任教师自身的网络观错误,则无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看待互联网,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无法实现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引导作用。(三)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的,这也造成了小学生网络的复杂性,我国网络管理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存在部分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因此无法有效的管理互联网环境。我国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这也造成国家对网络缺乏监管和约束力,降低了道德准则。目前,互联网上存在部分暴力宣传和黄色信息,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不足,缺乏对事物好坏的判断能力,很难去分辨网络上信息的真假,这就给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互联网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措施
(一)提高小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小学班主任可以组织网络主题班会,让学生清楚什么的信息和网站是适合学生进行浏览的,什么样的信息是对自身成长有利的,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信息好坏的判断力。小学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教育内容上传至网络,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升小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实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提升的目的。(二)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首先,小学班主任教师应正确的认识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不断加深自身学习,参加各类德育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工作教育水平和德育工作实施效率,进而能够不断创新自身的德育工作模式。其次,小学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家长,使家长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也使班主任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困难,这对于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计划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也提升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三)丰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要不断的搜集合适的素材,利用互联网站、教学案例和app等平台,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网络健康知识的讲解,并在小学德育教育内容中加入网络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讲解,丰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效果。
互联网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小学班主任应认真分析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学习,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实现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国玉.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2]籍晓玲.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2).
[3]刘艳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师,2019(s1).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心理学;高等教育;德育教育;创新
心理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以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高校实施心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心理学教学的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符合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借鉴心理学相关理论能够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升高校德育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对德育教育加以创新的途径,希望能够为高校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1借助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奠定高校德育教育创新基础
在高校德育教育实践中,由于道德的内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道德主体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进行道德内化的核心内容[1]。所以新时期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掌握自身基本心理状况,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及时发现自身心理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以心理咨询为依托,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2.1实施心理普查,对学生心理加以调试
在学生正式进入到高校后,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适当对新生实施心理普查,结合实际情况创建一定的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后期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素质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以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向学生反馈,在对学生实施全面心理辅导的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正视自身心理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心理健康学习和德育教育学习,提升心理素质,获得健康成长[2]。
2.2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实施专业的德育教育培训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德育教师自身执教能力和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等。所以,高校针对德育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可以适当地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讲座,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向教师和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点,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深化对于德育教育创新的理解,进而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升德育教育实效,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3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结合大学生思想特色,采取多种心理教育形式对德育教育加以创新。大学生正处于学生思想的转型时期,初步接触社会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意识,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应该通过探索多种心理教育形式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3]。团体辅导是一种基于团体教学情境的心理教育形式,学生在参与团体辅导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他人、认识自我,进而正确定位自己,协调与团体中其他人的关系,促使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在团体领导者的教育引导下,学生能够针对某一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相应的启发和诱导,促使学生达成心理公式,改变团体中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利用团辅模式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造、重建应该成为德育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是高校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整体人才素质的提升。因此,基于心理学教育对德育教育进行创新,就应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适当地融入心理学教育思想,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李小晶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丽娜.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创新的借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2]张信华.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德育创新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5):118-120.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德育
道德、智慧、身体、审美、劳动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当今社会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其中,德育占据着首要地位。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当今青年学子的立身之本。反之,抛弃道德底线、缺乏基本社会责任心的学生哪怕他“才高八斗”、“鹤立鸡群”也不可能在当今世界立足。因此,当今青年学子在校期间都应该重视德育培养的机会,完成德育培养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强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
(一)德育教育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利益吸引力的增大,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一味地扩大学校规模、增加招生量,忽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有些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思想中,德育教育并不能短期内让学生有所收获,也就无法体现他们的教学成果,因此,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并不需要格外重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即使高职大学生有学习进步思想、提升道德水平的意愿,也很难找到适当的途径。毕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获取各方面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仍旧是课堂学习。
(二)德育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负责德育教育工作的是党委副书记,校长并不直接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这样的领导体制导致德育教育体制的构建不够完善,毕竟党委副书记建立德育班子的能力和权利不够,进行德育管理的时间不够。德育教育变成了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空话,这种体制的形成直接导致了德育教育停滞不前。
(三)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育开展困难
“没钱”,这句话虽然会被认为是一些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的推托之词,但其实恰恰反映了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的经济来源仍旧是学生上缴的学费,这些资金要承担着整个学校的各方面支出,总体来说并不是特别充裕。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财政倾斜程度上都远远不够,甚至在不断减少。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设施无法及时更新、德育教育活动无法得到实施,对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四)德育工作者梯队建设不够
环视高职德育教育的整体状况,师资队伍薄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编制、待遇问题的影响,大部分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会选择重点大学等高校去任职,最终进入高职院校任职的德育教师通常是本科院校没有录用的。这些教师有的资历较浅、经验不足,有的学历偏低、水平有限,有的责任意识不强、素质偏低。由这些教师组成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教学力量必然不够,无法实施强有力的德育教育。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应付的教、学生应付的学,最终导致高职大学生的德育状况一塌糊涂。
(五)德育教育方法落后,学生厌学严重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德育教学管理者还是德育教学实施者,都没有进行专门的深入的德育教学理论研究,没有进行具体的实际的德育教学实践探索。因此,他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大多选择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却不顾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此的德育教育方法,很难适应当今的德育教育要求,更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六)高职大学生德育学习配合度较低,德育教育难度增加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并不差,只是由于他们并不是完全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成绩不够好才被迫来到高职院校,所以在学校里他们很难对正常的学习产生兴趣,更不要说是德育教育的学习。他们抵制德育理论的灌输,他们并不认为德育教育会对他们的人生和生活产生作用和价值。高职学生对待德育教育的消极态度使德育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
二、高职德育教育的反思
(一)加强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高职院校发展至今,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发展迅猛,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单独存在的,也是唯一的利益获取者。因此,学生主动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去接受的教学效果好上无数倍。所以,高职院校想要真正增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从学生这一主体入手,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德育学习的重要性,强化校园德育教育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明白德育学习虽然不会立即生效,但它会成为每个人一辈子的财富,会让每个人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德育学习中去。
(二)完善德育教育体制,搭建科学合理德育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搭建科学、合理、实用的德育教育体系。首先遵循实效性、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原则创建德育教育基本框架,再根据现代德育课程设置具体的教学课程,并明确开设德育活动课,给德育教师实践教学的平台,给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享受德育教育给其带来的乐趣与成果。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能力培养,增加资金投入
在招聘德育教师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提高准入门槛,保证加入德育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德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使优秀德育教师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使得更多优秀的一线教师自发加入到德育工作者这个大家庭中。德育教师入职之后,各类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地为他们规划职业未来,建立充满吸引力的平台,让他们充满干劲地去工作。更重要的是,学院要不断增加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会,提升德育教育培训的工作效果,完善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
(四)改革创新,建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途径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了科技和信息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改革和新的探索,力求在新时代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社会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不断寻找充分的教学材料,进行德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高职德育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上开展心理活动、与学生进行民主对话等,弱化学生对德育学习的抵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尝试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资金和资源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机会。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存在很多隐忧,首先,高职大学生本身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对纪律的抵抗性过强,缺乏接收德育的意识。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在德育资金、梯队培养、体制完善,重视程度上还明显不足。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地反思高职德育教育,树立正确德育观念,探索科学德育方法,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观念,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夯实基础,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作者:王万众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涌.加入wto与新世纪的中国教育〔j〕.教育研究,2001(06).
〔2〕李雄舟.经济全球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鄂州大学学报,2002(04).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德育;新形式背景
幼儿园小朋友有时候会与其他孩子争抢玩具,欺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活动的时候经常表现出个人英雄主义,上课的时候吵闹,这些都是德育教育不当而出现的问题。为了避免孩子们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幼儿园教师应该设计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针对孩子个体的德育教学课堂。
一、加强德育教育,注重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只一味地通过幼儿园老师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联合家长和社会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德育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许多行为都带有父母身上的影子,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课堂时,必须联合孩子的家庭一起共同教育。例如,开展孩子家庭互动的亲子日活动,准备好夹子、海洋球和数个大小桶,活动就是“喂爸爸或者妈妈吃水果”,在开展活动之前,老师可以先询问一下大家,带动气氛:有哪个家长来猜猜这个活动的规则是什么?家长阐述之后,教师继续引导,让孩子们和家长认识到此果子非彼果子,指的是海洋球,然后道出规则:小朋友和妈妈(爸爸)面对面站着,留一段距离,妈妈(爸爸)拿着一个桶,小朋友在另一边把海洋球扔进妈妈(爸爸)的桶内,妈妈(爸爸)可以帮忙接但是不可以转移位置,最后统计桶里面有几个球,最多的为胜,领取奖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这个活动,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进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家人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加强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运用这种老师、学生、家长集合在一起展开的德育教育课堂,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母身上的优良品质,父母必须作为一个德育的领路人,指引孩子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多元融合的德育教育课堂逐渐培养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二、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
幼儿园小朋友在园内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课堂中,教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孩子们展开德育教育的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过硬,在孩子们面前不能有任何素质低下的行为,防止孩子们有样学样,降低德育教育的效果。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会经常涉及一些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学习“有趣的剪纸活动”中,展开剪纸的活动:教师首先演示一遍剪纸或者折纸的过程,并提问:纸是怎么折的,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注意什么?教师折好纸之后,请2个小朋友说说,这是怎么折的。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地进行剪纸,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自己剪好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观赏。教师进行总结:有的小朋友非常认真、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相信再小心点也能完成得非常好。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让他们的自信心不受打击,孩子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剪纸利用的都是废旧不要的纸张,还可以培养孩子们不浪费的优良品质,废物利用,还提高了孩子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加强了对小朋友们素质教育的培养。为了实现专业的幼儿德育教育,必须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这些幼师必须是高素质的人才,在对幼儿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不利于孩子们的教育手段,每周还需对幼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训,让他们的思想品德不被身边的事物所影响,作为孩子们道德路上的引路人。
三、设计德育教学课堂
德育教学课堂是一个专门为了培养孩子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设计了各种训练孩子们素质的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素质,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德育教育渗透在孩子们的活动当中,孩子们无形中就学会了一些思想道德品质。例如,可以开展《我是小小交通警察》的游戏活动,带领孩子们到操场上展开这个活动。其中有一个孩子扮演交警,6个孩子扮演监督员,其余的孩子则扮演过马路的路人(其中包括一个走路很慢的老奶奶和2个正在打闹的小男孩),老师分别拿出红灯、绿灯、黄灯的图片,在先前要告诉孩子们,在出示红灯的时候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才能过马路,小交警在红灯亮的时候伸出胳膊,绿灯亮的时候收回胳膊。小监督员的职责就是监督那些在红灯时过马路的路人,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制止打闹行为,路人必须整齐地通过马路。还可以交换角色,让孩子体验到当交通警察的不易,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学会安全地行走在公路上;看懂简单的交通警示标记,遵守交通规则,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宝贵”的思想;在活动中培养小朋友们的交往能力,发展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创新型的德育教学课堂中,让孩子们知道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在日常过马路的时候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学会主动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培养他们的善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德育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一个素质过硬的人才。通过孩子们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将一些德育知识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活动时具体感受,在活动中让自己的行为习惯逐渐得到改善,让他们了解一些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知识和现象,从这些现象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并掌握一些道德品质,将其运用于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
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程晓丽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课程理念;措施;实践
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教育不再单纯的以文化课程教育为主,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种情况下,高中班主任成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的思想理念,主要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切实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1.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德育教育内容应当与当前人们整体的道德水平相一致,实现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与所教学对象之间的协调,从而有效提升和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具有较大的提升。1.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教书育人,让学生通过学习来不断地提升自己,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优秀人才。为此,不管是在文化教育工作中还是德育教育工作中都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1.3切实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得更加的优秀。为此,高中班主任应当充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以贴近生活和实际的教育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到更加的真实,这样也能够使得德育教育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加深学生从中的感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
2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
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当前许多的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上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下面对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展开分析。2.1缺乏有效的德育教育素材。当前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时主要是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规定来开展,在开展教学模式上较为僵化,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高中班主任所使用的德育教育素材也大多为下发的德育教育书籍中的素材,自身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素材,这也进一步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2.2德育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当前许多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之中所采用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主要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知识灌输、舆论的引导以及批评表扬等方法来开展,这些教育方法在教育的初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德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些教育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渐地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德育知识自身在实际应用上面相对较差,这也就造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造成德育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理论上面,实际发挥出来的作用较小。2.3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不专业。当前我国高中班主任主要以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以及英语教师为主,他们之中许多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德育教育培训和学习,这也就造成他们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依靠自身的理解来进行教育,在教育的知识上不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这也造成教育中学生对部分德育知识存在疑惑和迷茫之处,影响到最终德育教育的效率。
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措施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当注重教学的方式,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措施。3.1以身作则开展德育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应该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影响到班级之中的学生行为,对他们的德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高中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以及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从而获得学生们的尊重,在班级之中建立威信,这样将更有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加强自我反省,对于自己出现的错误,要有勇气去坦诚地面对和承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不能够因为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而对个别学生产生歧视的态度,这将不利于班级的团结和谐。同时,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也需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注重自身仪表的整洁且不铺张浪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规范言行和举止。例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班级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学困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落后,也成为众多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在对他们展开教育的过程中,尤为注重自己的教育语言,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以避免在语言上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并且在学习之余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沟通的过程来了解他们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真正地了解到这部分学生的心声。最后给予这部分学生适当的引导与鼓励,为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教育策略,班级之中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上升,最为主要的还在于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较大的改变,在学习中透露着一种较强的自信。也正是在这种不歧视、关心爱护的态度之下,有效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3.2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在针对高中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之中,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理论语言灌输方式进行教育,将会让学生感觉到较为反感,这种教育方式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也较差。实质上对于当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其中许多的德育教育理论他们已经熟知,只是这些德育教育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不能够让他们意识到其带来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上加以约束。为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当注重教育方法上的创新,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带给学生更大的触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有时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笔者没有按照固定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之下,在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将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笔者在教育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节目,让学生既能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同时又能够通过节目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从中产生的感悟也更多,并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品质。3.3加强与其它各科老师间的合作。虽然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但是只依靠班主任来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班主任受到自身精力的限制也不可能对班级之中每个学生进行了解。因此,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各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所有教师共同努力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够让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更加的顺利,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3.4家庭与学校的联合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家庭之中,由于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学生过多的爱护,造成他们存在较多的不良思想品质,无法独自面对遇到的问题,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往往选择逃避,不能勇敢地去面对,这些情况在高中阶段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凸显出来。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合性教育。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对一些思想道德素质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更是应当向学生家长反映这些情况,让学生家长能够对此引起重视,与教师一起联合起来制定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案,对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纠正。在这种联合性的德育教育方式下,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当前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班主任作为其中主要的教育者,更应当对德育教育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积极采取和制定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案,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成绩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有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62-63.
[2]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3):112-114.
[3]李存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5):16.
[4]童鹿超.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吉林教育,2015,(16):33.
[5]孙智杰,陈亮.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21.
[6]王国滨.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4,(12):74.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全方位育人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及由此带来学生思想观念的变革等众多复杂的因素,使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变得复杂而艰巨。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网络,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德育管理,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实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
我校建立了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德育教育管理体系,下设政教处、团委、心理咨询室等职能部门,形成了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一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团委是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起草和组织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发挥指导、检查、协调作用。年级组和各班级是执行层,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具体实施德育工作计划,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办学章程、行政管理、教学与科研管理、德育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每个环节;学校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和考核细则,每个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有德育岗位。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作用,学校工会积极发挥监督管理功能,组织教职工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学习学校的办学规划、德育规划、工作计划,听取学校领导的述职报告,反映职工的意见建议和需求,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团委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家校联合,改善育人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教知识的培训,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要求班主任采用亲访、电话访、信访等形式进行家访活动,实行家校互动,共同改善教育环境。2006年,我校开展了“我让父母感动的一封信”的专题教育活动,其中高二(3)班的刘燕裕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3.挖掘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我们把德育管理的视线从狭窄的校园移向广阔的社会,利用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发挥社会力量在德育中的作用。
学校加强与政法机关的联系,聘请了一位副科级干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同时,我们还与县武装部、县武警支队、县附城派出所等单位建立了警校共建关系,每年高一新生进行军训都聘请部队官兵等担任教导员,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拥军优属活动;邀请公安干警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消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举办各类安全文明图片展。学校把“太湖镇革命老区”作为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代表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县博物馆等作为校外德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举办系列活动或听基地的同志讲解,大大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确认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成长,满足新形势德育教育的需要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德育队伍的自我更新和自主工作。
学校通过组织学习研讨、总结反思、考核评价等帮助教职工构建新的德育观,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一是积极创建团结协作、勤政务实、开拓创新、公正廉洁的好班子;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促进干部在德能勤绩方面的迅速成长。二是修订和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奖励制度,坚持做好月度年度考核工作。做好教师阶段性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工作,健全评价体系。三是按照多元性、主体性、互动性的原则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四是完善德育研讨制度、反思制度,结集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集。积极开展教学与教科研竞赛活动,为教师展示教育成果、逐步成长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创造条件。五是发挥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倡导“年轻教师上规范,中年教师作示范,老年教师当模范”的团队风貌。六是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等活动。近三年来,有1人被评为市级先进班主任,6人评为县级先进班主任,35人评为校级先进班主任。其中2006年,我校曾强伟老师成为了市级名班主任培养对象。七是提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特色化。学校的德育规划、计划、活动的策划都注意开拓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同时注重总结推广班级德育工作经验。各年级组则带领各班主任充分发挥自主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落实德育目标和计划,展示个性化的德育特色。
2.注重学生自主教育,变他律为自律。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管教的对象和接受器,而是德育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其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学校成立了学生会,由校团委具体指导其开展工作,由学生会负责组织“学生自律队”、“宿舍协管员”“卫生责任区检查小组”等,这些管理人员在各年级学生中选拔产生,经过培训后上岗,负责检查与监督全校学生的每日常规及学校环境卫生。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体验活动中逐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加强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建设是学校常规教育与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加强对班主任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学校制定了文明班、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则积极树立新的班级建设观,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面,充分认识和开发学生的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与活动;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主要措施如:增设班干部岗位,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建立班干部轮换制,把管理的权力还给每个学生;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责任还给每个学生;建设班级文化,把创造班级特色的任务还给学生。同时学校积极总结反思后进生学生成长过程,并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对成功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加以交流和推广;要求班主任加强对学生个案的分析及策略研究,从研究个别学生到研究学生群体,从研究学生某一方面的状态到研究学生整体的发展状态与需要。
三、活动育人,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在常规德育教育活动中,学校重点抓好每周的升旗仪式、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一次的升旗,学校规范仪式,精心准备,升旗后由上一周值周的领导讲话,讲话内容则依据值周时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小结,提出整改措施;或者依据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抓住社会热点或教育契机,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学校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三年来我们就相继开展了“珍爱生命、拒绝”图片展、“交通安全”图片展和知识讲座、“禁止黄、赌、毒”图片展、“消防安全”图片展与知识竞赛和观看安全教育片等活动。学校还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如开展了国庆、教师节黑板报专刊评优等全校性德育活动;深入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清扫连平县城部分街道和校道,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分别组织了为灾区、贫困学生、病重学生献爱心捐款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八字教育活动、“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了行为的养成教育;利用寒暑假认真组织了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养了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运行,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制定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和工作规范。购置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健康教育图书,以健康课、主题班会、讲座、录像等为载体,通过对话、谈心、答题、家访等形式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缓解了学生的竞争压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另外,学校以“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老师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一是选派部分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现持有c证的教师1人);二是专门邀请县教育局的心理老师来我校作“心理教育”的专题报告;三是选派了陈燕华老师代表县高中组参加河源市心理健康教育比赛。
五、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学科德育是传统且有效的德育途径,通过学科德育方法的研究,旨在探索出学科渗透德育的更好途径和方法。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思想,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务处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认真上好思想品德、班会、班级活动课。
3、开展德育科研。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追求最大成效,除了实践,更重要的要不断探索与总结。这方面,我校很重视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每学期召开三次以上的班主任会议,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积极营造全员参与德育科研的氛围,并要求位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参与课题研究,在每个学年结束前要上交一份德育科研论文。我校以德育科研为引领,不断地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六、加强创安力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德育教育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
进入新时代以来,无论是党的报告,还是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都在着力强调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而为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国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一、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受到新媒体、新环境、新事物的影响,我们面对的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环境。社会环境在变,学校环境在变,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在变。中职学校学生特点较之原来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五提高三差”。“五提高”指的是:第一,随着支付宝、共享单车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断增强、契约精神不断提高。第二,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打架、翻墙、践踏草坪的现象不断减少。第三,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能够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自己周围发生的问题,维护自身权利。第四,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社交媒体的应用、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提高。第五,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及环境的变化,促使学生的排队意识、规则意识不断提高。“三差”指的是:第一,学习习惯差。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没有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第二,行为习惯差。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不礼貌行为突出,如说脏话、大声喧哗等。第三,心理素质差。中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不断发展,但部分学生也存在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强烈、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推动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重技能轻品德。“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积极举办多层次的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成为检阅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学生专业技能、彰显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平台,这使得中职学校往往把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的培养。2.重管理轻育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注重运用“定制度”“立规矩”的方法来加强学生道德的形成,用“高压”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强调学生的“服从”“听话”“不出事”,制度上多责之、禁之、压之,而导之、引之较少,手段比较单一,忽视通过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素质。3.重言传轻身教。卢梭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应首先带头做到;凡是禁止学生做的事,教师应首先坚决杜绝。教师要注重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气质风度、良好形象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仍然以德育课本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讲一些空话、大话,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实际,学生自然就不能将道德要求内化于心。4.重局部轻整体。中职学校往往把德育工作看成是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处的工作任务,认为德育课教师所讲授的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管理和德育的直接实施者,认为学生处是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只要抓好这几个点的工作就可以搞好德育工作。殊不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学校的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管理、实习实训、学生活动、后勤服务等,以及与家庭、社会的配合。只有发挥整体协同作用,才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功效。5.重智育轻德育。当前,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教授德育知识为主,给学生或讲一些德育相关理论,灌输道德知识,或是照本宣科,内容空洞无物,或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形式单调,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没有多大帮助,甚至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发挥课程教学主阵地作用,落实教学育人。第一,充分发挥德育课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开足开齐德育课程,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与改革。例如,整合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等课程,并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内国际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法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德育教学。第二,加强专业技能课程和其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例如,在文化课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情景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交流中进步;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结合职业特点和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劳模精神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2.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制度,加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安全管理、实习实训风险管理、校园网络管理、班集体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相关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学校在制定德育教育相关制度时,要从“把学生培养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学生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创新突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3.以丰富多彩、实用有趣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育人,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为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效,需探索灵活多变的德育教育方式。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体验深刻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引领职业意识、以实践活动锻炼职业能力、以实践活动规范职业习惯、以实践活动提升职业素养。学校可以发挥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专业技术服务社区”“感恩教育”“学雷锋有我”“我是志愿者我行动”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和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学好技术的职业情感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服务意识;开展“技能大赛”“传统文化大赛”“素质能力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竞赛活动,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从而使德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4.营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创造良好的德育育人环境,抓实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上,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德育育人环境。第一,充分利用学校空间,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在公共教学区、实习实训区、学生生活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牌、大国工匠人物图片走廊、奥林匹克文化墙、优秀学生代表宣传栏等内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牌让学生牢记“诚信、敬业、友善”的信念;通过大国工匠人物图片走廊,时刻提醒学生“专注、敬业、创新”;通过奥林匹克文化墙,激励学生走向“更高、更快、更强”;通过优秀学生代表宣传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成才无处不在,每个人只要努力就会有出彩的机会。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第二,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渗透专业文化。新生入学伊始,就要由各专业教师讲授各自的专业历史、专业未来、专业作用、专业地位等专业文化。例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第一学期开设“机床文化”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学习内容包括“机床器物文化”“机床发展史”“大国工匠精神”等。通过专业文化、专业思想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培养学生对数控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学习动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第三,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中职学校的最终育人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应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融入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材,让学生去企业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行业意识、安全意识和吃苦耐劳、规范操作、认真负责的精神。5.转变教育观念,践行“知行合一”原则,搞好劳动育人。中职学校要落实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劳动教育。第一,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育人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为出发点,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例如,在公共课、专业课等学科教学中渗透热爱劳动和勤劳致富的教育、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第二,学校要制定学生参加劳动的相关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种植养殖、志愿者服务、做家务等劳动,实施劳动实践育人。例如,园林专业组织学生对学校种植的绿化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和喷洒农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践行“知行合一”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劳动价值观。6.建设“校—家—社”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功能,强化协同育人。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起主导作用,担负了大部分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基础性作用;中职学生处在青少年成长发育时期,其个人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辅助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力争德育教育内容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校可通过职教活动周、家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家校通、微信群、qq群等方式,密切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7.与时俱进、多措并举,注重新媒体育人。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课差,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对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方法不感兴趣,但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理念、新事物。因此,新时代的德育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新时代的特点,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德育资源,从而使德育教育不局限在课堂上,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例如,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微博、微信群、qq群、个人空间等网上交流平台,建设德育慕课、微课等网上资源库,利用自媒体、公众号、小程序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德育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参考文献]
[1]薛东亮.中职学校开展职业体验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45-46.
[2]唐凤丽.基于高校研究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2):49-52.
[3]李恒.乐业善行全面育人——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2017(12):92-93.
[4]马贵生.高校要做全面从严治党模范践行者[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33-3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 2022-11-02 09:59:32
古代文学本科课程实施诗情德育研究 2022-10-17 08:33:04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路径 2022-10-14 11:45:03
多媒体提升德育效果的策略 2022-10-11 08:27:43
红色资源在小学德育的应用 2022-10-08 15:15:51
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德育的策略 2022-10-08 14: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