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05 00:24:43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1
经过分析可预见我国将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局势,主要包括:第一,更合理的划分产业区域,产业的明确分工会给企业增加产出。第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将会持续增长,虽然无法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但中西部的一些地区已经具备发展新经济的条件。第三,我国的一些经济板块会向一体化发展,其中有商品市场与交通设施的一体化等。第四,不断深入发展跨国跨省的合作,特别是沿海地区、边境地区的合作。
二、未来区域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与地方经济管理的主要创新方向
1.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党的十报告中,已经提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转变,调整经济的结构战略是其主要的转变方向;科技进步、创新的转变作为重要支撑;保障、改善民生是实现转变的出发点、落脚点;资源节约、友好环境的社会建设是着力点。一方面来说,必须要重视对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新的一轮国际产业发展,以促进产业的升级、改革产业机制。另外,也要注重培养区域经济的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培养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把投资驱动型转变为创新促进型。
2.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在我国社会经济政策的提倡下,行政区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制定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是要适合本地,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设计与实施发展计划;充当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维护者、调节者;构建有层次的宏观调控机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中要维持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并要保证有效地配置资源。
3.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合作模式进行创新不但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还必须遵循我国经济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需求,要把效益当做是发展的核心,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平等自愿合作,地方的联合机制在横向发展的合作方面有关机制的创新是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规模的主要方式,以这个方式来实现共享区域市场与组建企业集团,还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以现实区域经济横向联系的共利共赢。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区域之间的共同协商方式,使得区域的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得以实现统一安排和制定,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重点工作是协调区域内、政府间的利益冲突,最终让经济效益的目的得以实现。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行政体制的改革是以实现服务型政府为最终目标,坚定地实行政府的改革,让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者、所有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监管者、规则的设立者,政府的功能主要作用在经济的活动中,为经济提供制度环境,有效地降低成本、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改革与促进企业的正当竞争。要想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不断地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还必须能够有效的监督政府的行政权力,预防出现的行为。
三、结束语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区域行政学和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合作问题,尤其是作为区域行政理论延伸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我国为了减少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应该在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据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区域公共管理”这一学术概念,在《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一文中最早使用,该书作者从公共管理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提出,面对信息社会与全球化等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导人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区域管理的仓惭。因对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国内外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扯与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决定区域行政必然走向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公共行政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有以下几个内涵: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组织网络化以及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和复杂起来,这给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区域公共管理的系统研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甚至直接出谋划策,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和方案咨询。
三、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
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打破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形成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多层次的协调互动。
1.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资源战略开发以及生产要素流通、区际贸易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区域的地理范围愈大,这类区际间的经济关系越复杂。但在我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只有省一级的政府才有区际间经济关系调控管理权限,而经济区域尽管在整体上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却存在着区域性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无人主张,区域利益冲突缺乏协调解决的组织机构等,这都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该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并报请国务院、全国人大审批;二是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三是统一管理区域发展专项基金;四是具体负责实施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五是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等。
2.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尽管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方政府毕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能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的、具有民主的治理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则是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双方如果试图通过第三方的介人来协调彼此间关系,必然会使交易费用增加。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单单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成本太高,也难以达到目标。所以美国著名的新制度主义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我不同意如下的看法,即中央政府管理或私人产权是‘避免公用地灾难的唯一途径”’。他还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
因此,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而实际上,由于资源察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
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必须强调其对于区域经济规划和建设的权限。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制定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在公共服务上,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追加效益,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总之,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矛盾,有利于两者的相互协调。
3.鼓励建立各种跨地区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区域政府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民间组织推动经济合作,成本低、见效快,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积极推动民间力量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具体形式可有不同层次:一是可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如“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合会”、“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促进会”等组织。这些组织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机构,它应成为相关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行业协会要突破行政区划障碍,组成跨地区的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市场规则,推进区域市场秩序建立,探索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等。三是可组建跨地区股份制区域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是打破国家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最有效方式,同样,跨区公司也是打破区域封闭格局最好的方式。可以探索通过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控股区域内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由紧密层和松散层组成的巨型企业集团,从而打破封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l]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2,(4):10.
[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32一334.
[3]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40.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区域行政 区域公共管理 多层次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 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 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 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 walter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2]hoover, edgar m. & giarratani, frank,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solow, robert m.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kenneth j arrow, samuel korbin and patrick suppesed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959, pp89-10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6
内容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域的无形资产―区域智力资本,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构成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对国内外区域智力资本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经济发展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德鲁克,1993)。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源,不仅是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是影响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智力资本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已经由分析企业这一微观层面,逐步扩大到了分析中观和宏观层面,即研究区域智力资本或国家智力资本对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区域的无形资源―智力资本,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区域智力资本相对于其它促经济发展的有形资源而言(劳动、土地和实物形资本),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区域智力资本着重强调了区域内部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无形资源。对于区域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bontis(2004)从价值观的角度,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和区域多拥有的隐性价值,它们是当前和未来创造财富的源泉。bontis将区域智力资本可以由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部分构成;结构资本又可以分为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组织资本还可进一步分为创新资本和流程资本。但他并没有给出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定义。与bontis给出的界定不同,andriessen etal(2005)从资源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区域内可以利用的所有无形资源,它能够产生比较优势,通过整合可以创造未来的利益。他将区域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和市场资本,并给出了各构成要素的定义:人力资本指的是知识、教育和个人实现区域目标的能力,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基础;流程资本指的是人力资本以外的资源,它由硬件(技术、信息和通信系统等)、软件、数据库、实验室和组织结构等构成;市场资本指的是区域内的关系资本,它体现了一个地区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水平。国内学者李平(2007)和袁瑞萍等(2009)也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但究其实质与国外学者现有的定义和分类差异不大。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区域智力资本内涵进行界定,尽管在界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强调了区域智力资本具有隐形价值和创造未来利益的特征。在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上,学者们大都基于edivinssion和malone(1997)提出的智力资本导航仪模型,对区域智力资本进行二因素(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和三因素(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和市场资本)的划分,而对于各构成要素内涵的阐释还不够明确。
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是最早开始研究智力资本的。研究之初,学者们主要探索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论证实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智力资本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转移到了研究区域这一中观层面中来,试图分析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bontis(2002)是较早研究区域智力资本的学者之一,他在edivinssion和malone(1997)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修正了的区域智力资本导航仪模型(见图1)。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智力资本指数方法研究了阿拉伯地区智力资本发展情况。在分析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考虑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知识财富积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资本只有在流程资本发挥作用时,才会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
同年,pulic(2002)把自己开发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vaictm)(见图2)运用到了克罗地亚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中去。研究发现,克罗地亚21个地区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bontis和pulic研究的基础上,andriessen(2005)等运用多维价值测量理论,构建了智力资本监测器模型(见表1),以欧盟15个国家为例,首次较系统地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的情况。研究发现,如果将欧洲看作一个整体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欧洲的智力资本价值相对低于美国而稍微高于日本。
schiuma(2008)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知识树的智力资本模型(见图3),研究意大利地区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积极的相关关系。但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各不相同。
从上述国外研究中不难发现,不同学者选取不同样本、运用不同的模型/方法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智力资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而研究中大都没有给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国内智力资本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是构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李平,2006;陈钰芬,2006;刘晓宁,2006;赵海林,2008)。陈钰芬(2006)构建了区域智力资本测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首次对全国31个省市地区智力资本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赵海林(2008)则从智力资本现状、投资预测及智力资本效果三维角度选择指标,以华东六省一市为分析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在区域间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促进区域间智力资本发展的建议。二是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王学军,陈武,2008;王孝斌,王学军,陈武,2009)。王孝斌、陈武等(2009)以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为研究样本,探索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区域智力资本每提高1%,gdp则提高0.815%,而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也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它们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从国内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区域智力资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构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和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区域智力资本评价指标选取上,由于区域智力资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差异性,目前国内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研究结论显示不同地区的区域智力资本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而且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选取不同的指标和研究样本,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大都证明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对我国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国外学者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存在诸多分歧,而国内学者往往照搬国外已有成果,没有从我国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对区域智力资本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区域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上,还存在概念混淆的不足,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统一对区域智力资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
深层次地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尽管国内外研究大都证实了区域智力资本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不同地区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区域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并没有进行深入讨论,所以探索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
加强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侧重于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研究,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对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的研究较少。区域智力资本的实证和规范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区域智力资本的实证研究可以促进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的形成,而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证研究。所以,加强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又一方向。
重视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明确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探索区域智力资本的哪个构成要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分析造成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贡献度存在差异的因素有哪些等等。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区域智力资本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建议。理论的发展最终要指导实践,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平.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2007(5)
2.袁瑞萍,吴祈宗,韦健.区域智力资本测评及管理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
3.李平.区域智力资本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j].当代财经,2006(11)
4.陈钰芬.区域智力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研究,2006(2)
5.刘晓宁.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纵横,统计与决策,2006(9)
6.赵海林.区域智力资本的衡量及和谐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8(11)
7.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系统论;区域经济;特征;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96-02
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发展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1],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给政府管理者有效决策带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逐渐深入,使得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而系统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手段。近年来,把系统科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从整体性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以成为一种科学的趋势。我们把系统方法引入区域经济中,以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壮大提供理论支持。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论最初为一般系统论,是贝塔朗菲(l.v.bertalanfy)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2],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科学。中国最初接触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曾有人称之为“旧三论”,随后又出现了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超循环论等,现在人们所讲的系统论一般是指这些理论的总和[3],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其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后来这一理论推广到其他领域,从而形成了跨学科“现代系统论”。
二、区域经济系统分析的必要性
首先,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它的动态化、立体化、社会化、多层次性决定了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区域经济和其他的系统相比有其特殊的性质,从形成的过程看,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人文的、社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从组成要素上来说,它是多因素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了自然的、人文的、经济的、技术的,从而增加了区域经济研究的难度。
其次,我们在研究区域经济时,由于区域的提出,容易使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把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与区域之内,从而割裂了经济的整体性。同时,经济产业构成的复杂性也使我们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考察时,容易割裂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孤立的研究某一产业的发展,忽视经济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三、区域经济系统特征的系统性分析
1.综合性和整体性。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是指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一个区域经济涉及到若干个省市区,是这些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自然的相关性,而逐渐形成的一个以经济为合作主体的联合体;整体性是指区域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综合协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才能获得最佳的整体性能。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定义:一是区域经济运行过程的完整性,即任何的区域经济都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完整的过程,任何区域经济都不可能割裂这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在进行区域研究中不可能抛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单独地对某一环节进行研究。二是组成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组成,都具有国民经济大系统综合性的特点,包括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产业部门和职能部门,是综合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乃至社会部门的经济综合体[4]。
2.动态性和开放性。区域经济系统是涉及大量要素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其结构、组成要素的水平与变化速度等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进行着能源、原材料、产品、人员、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如前所述,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与梯度,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优势,把不同的地区协调组织起来,才能获得大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是区域系统向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封闭、 孤立必然导致区域系统的衰落,这已经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历程所证明。对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来说只有对外部环境开放,同环境相互作用,同外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生存和发展,开放的越充分有效,越有利于系统的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必须对开放加以控制管理,管理控制不健全,区域经济也不可能正常的发展。
3.空间性和区域性。区域系统总是同一定的地表空间相联系,系统要素的空间分布、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距离、空间联系等在区域系统中有重大作用,对区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区域系统空间性的含义。同样是平原地区,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地区因受到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就较远离大中城市的地区为高。例如,江苏省苏南地区处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大中城市的影响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
4.层次性。任何一个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系统总可以分解成若干空间范围较小的区域系统;反过来说,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某个较大区域的子区域,由此形成区域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国经济区域的层次结构最高层次(顶点)为国家,第二级为三大经济地带、南方和北方,第三级为大经济区,第四级为省级经济区,第五级为省内经济区,第六级为城市经济区(地市级),第七级为县级经济区(县市级),县级以下还可以有县内经济区、乡镇级经济区等。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包括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5]。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层次性的主要成因,同时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性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5.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自动反应性;第二,系统受外界环境变化干扰后自动恢复平衡的稳定性;第三,系统为适应新的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突变,导致系统结构变化与重组的演化性质[6]。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表现出强烈的自组织性。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出自组织性,即产业的成长扩大和经济系统的完善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增加产业的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的地域地位,也会通过产业发展的前后向作用而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群的形成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在产业相互的促进中得到发展,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更加优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使区域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从低级到高级。
四、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区域经济地域系统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域范围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具功能和结构特征的多层次有机组合体[7]。通过改变结构,达到完善功能的目的,基于此我们才有了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和空间,反过来说,一定的功能又建造出新的结构。任何系统都是由相应的组成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在空间上,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城镇体系和相应的行政管辖区组成,城镇为其管辖区(农村)提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现代文明,农村既是城市的市场所在,又是城市的供养来源[8]。二者相互联结的纽带是各种经济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在性质上,区域经济系统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手段进行调整和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和升级,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
五、区域经济的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本质上是区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过程[9]。区域系统接受区域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流的输入通过产业系统在各个子系统协调作用下产生新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作用,促使系统的进化和发展。每一子系统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保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明确各个系统间的关系,整个系统才有可能进步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可通过两种过程实现:一是系统内组织过程,即区域经济系统的产出一部分输出,另一部分在系统内自我消耗用于系统的发展[10],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投入等,也可是区域环境的改善优化产业系统的改造等。二是系统外部的投入带动整个系统的发展,即该区域系统的输出必须有助于对外部投资的吸引,这里的区域系统输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能量的输出,一部分是该区域经济系统信誉度的输出,两种输出的结合才有可能吸引外部的输入,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 邹珊刚,等.系统科学[m].新科学丛书,1987.
[3]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7] 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系统论[j].现代经济,2007,(6):161-163.
[8] 高佃恭.区域经济系统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7):17.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旅游;旅游集散中心;理论基础
世界旅游已经进入了散客游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旅游观念的成熟,加之交通便捷度的快速提升,散客和自助游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种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旅游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其成立实现了与城市公共交通更好的衔接,从而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一、区域联动理论
1.区位论。区位论主要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它是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区位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由经纬线构成的网格系统中的某个位置;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就其他位置来说所限定的位置。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两层,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它是指从已知的区位主体的特征出发,对比分析适合的可能空间,从而选择最佳区位;另一层则与前者相反,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它是指从已知的大区位空间的特性出发,来选择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区位理论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由于各学科和研究的侧重点各异,因此区位理论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涉及的对象,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到第三产业和城市,目前则已发展到着重在城市和区域方面。如按区位论所涉及到的部门可分为市场区位论、产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等。区位论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旅游集散中心是存在于一定区位空间的,它的运营受区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充分分析区位条件将对客源市场的选择、区域内的竞争者与合作者的选择提供指导。
2.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衰减规律研究点和点的相互关系,是研究旅游者行为的重要理论。游客到达旅游地的可能性除了受时间和金钱、旅游资源品位及吸引力、可进入性以及其它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的制约外,还有一重要制约因素,那便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尽管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已突飞猛进,但由于受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时间等,距离仍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目的地旅游者的数量与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距离越大,旅游者数量越少,旅游者选择此地为目的地的可能性越小。旅游集散中心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旅游资源整合平台,它竭力于服务本地居民,带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其推出的产品以短途游线为主,距离衰减规律较明显,利用距离衰减规律研究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产品结构升级是进行管理创新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3.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衍生物,它是与区域分工相伴产生的。随着区域分工过程的逐渐深化,专业化分工倾向日益显著。同时区域之间竞争程度的加剧也显现出各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在日益加深。从区域间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完全的竞争已不能满足,必然要开始寻找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自身的需求,二是迫于市场的需求。前者是指区域之间通过各自需要的产品、技术、服务等相互合作,从而满足各自发展的需求,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后者则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各区域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不得不与其它区域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局面。从形式上划分,区域合作主要包括行业合作和区域全面合作。前者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后者是指区域之间在相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种行业合作,目前在全国很多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等地区都已展开。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合作也是目前国内学者重点研究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散客旅游者的数量将持续增加。如何通过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赢取各自最大的市场蛋糕也是旅游集散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
4.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1)区位经济。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若干经济活动处于同一区位,并且从事同一项经济活动,产生的就叫区位经济,它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2)经济规模化。经济规模化的好处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从而使得经济活动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管理成本的缩减、广告费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的分摊等。经济规模化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降低了边际成本及总成本,经济效益增加显著。(3)增值经济。增值经济是指额外或不可预期获得的经济效果,它不仅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结果。区位经济的产生以及经济规模化的形成,使得同一区域内的企业之间无形中获得某此产品和劳务,且这些产品和劳务是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的,从而使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旅游集散中心一般位于经济实力强的大城市以及旅游资源品位高的旅游城市。对于国内各省各地区来讲,旅游集散中心所在城市的发展可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点。此外,旅游集散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游客的集与散,因此区域内的旅游发展可依托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运营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企业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成长的阶段模型。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像生物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对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不是指企业存续时间的长短具有某一固定值,而是指对企业成长本质的揭示,即企业的成长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美国爱迪思研究所创始人伊查克・爱迪思博士在其名著《企业生命周期》中指出,企业与动植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其所呈现出的性质也极为相似。企业活力在成长期不断增加,但从青春期到稳定期,其速率则呈递减趋势,企业活力经历顶峰的稳定期后不断减少,直至死亡期。企业在每一阶段还会面临转型问题,企业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后方能健康成长。旅游集散中心是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利用西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对旅游集散中心进行诊断及诊疗,为旅游集散中心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三、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1.企业创新体系。企业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管理创新。侯先荣在编著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就是为企业建立创新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要素之集合。一般认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概念则起源于一般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的定义。
2.旅游企业创新体系。旅游企业创新体系是指旅游企业内部各相关机构组织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体系。另外,张忠元在《旅游资本》一书中指出:对旅游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操作的关键是用“新创意”和“新技术”重新组装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挖掘包装出旅游“新产品”,营造旅游“新形象”,再通过整合营销,拓宽“新渠道、新领域、新市场”,形成研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旅游产业“创新链”,并最终构建融知识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于一体的“旅游创新体系”。湘潭大学黄玲在《知识经济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创新》一文中提出: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经营理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发展目标创新等四个方面。总之,管理创新是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是旅游企业技术、产品、营销等创新得以实现的保障。作为以企业形式独立存在的旅游集散中心来说,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境需要靠企业的管理创新来解决,而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内容则为旅游集散中心的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观点:
1.服务对象的选择。新公共服务认为,公共行政官员要关注的是公民,而不是所谓的“顾客”。并且公共行政官员要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的良好关系。公共行政官员要时刻树立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观念。所以,政府不应该只是关注“顾客”本身的短期利益。
2.政府的职能的重新阐释。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在当今社会,政府的职能在于,能承担为社区寻求问题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的责任。社会是公众的社会,现在越来越强调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对公共行政官员来讲,其角色的转变是必然的,由直接供给者转变为中介人、调停者甚至裁判员。
3.高度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所有者是公民,而非公共行政官员,这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另一明确认识。公共行政官员要高度重视公民权,不仅要分享权力,还要为公民工作,通过中介服务为社会解决公共问题。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其角色需重新定位,由企业家向负责人和参与者转变;四是公共利益是根本目标。公共利益在公共行政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新公共服务的核心原则之一。对于公共行政官员来讲,简单地回应不同的利益需求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而应该采取积极地态度,通过对话等各种沟通方式向公民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五是从生产率到人的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将公共行政人员比作一种官僚职业的雇员,他们只需要组织和保障。公共管理理论所主张的是将公共行政人员比作市场的参与者。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认为公共行政人员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复杂性,他们的职责是对公民的需求或社会的发展有所作为,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的是人而非生产率。旅游集散中心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政府行为对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影响。新公共服务理论则为旅游集散中心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如何增强政府的引导力,体现公共服务产品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国群,陈学光,徐金发.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金序能,陈学光.旅游集散中心:基于资源整合平台的解释[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
[3]王玉芹,张凯.国内旅游集散中心研究十年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4]徐菊凤,赵晓燕.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兼论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与形成机制[j]. 旅游科学. 2009(5)
[5]杨晓玲.浅论区域旅游产业品牌化[j].企业导报.2009(6):80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 促进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48
[中图分类号] f272.92;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94- 01
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中,不难发现人力资源具有代替自然资源,避免资源紧张的作用,同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开发程度,制造出全新的资源来补充之前的缺陷[1]。除此之外,有效的人力资源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乘数作用。站在区域发展立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营造出巨大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区域竞争优势可以持续更长时间,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促进具有显著的重要意义。
1 人力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多数情况下,区域人力资源是指特定范围内的人口整体拥有的力量之和。站在经济学立场,人力资源中所说的人力资本能够改变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边际效益递减的抑制,利用知识存量的对外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提高劳动力及资本的使用效率,加快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企业家的到来,支持成熟和发展中的企业集群化,强化人口质量,取代人口数量[2]。现代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舒尔茨、贝克尔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之上出现并发展的。基于此,受益于现代增长理论,越来越多的增长模型被提出和应用。从某种方面而言,人力资本的丰富化能够促进研究结果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技术可以突破劳动力、资本投入收益递减效应的可能就越大,确保区域经济良好的生产率。并且,人力资本的储存可以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研究和发展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越高的产业,越希望旗下的员工能够接受培训,并且进行实际的生产时,多数情况为教育程度较高,具备良好人力资本存量的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2 人力资源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影响
2.1 较低的区域人力资源均质化
研究我国区域劳动力资源现状,不难发现其处于“量大质低”的现状[3]。并且,区域人力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正朝着逐渐增大趋势发展,并且,这一差距也是技术能力、知识水平的侧面反映。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区域人力资源的差距程度越高,其内部人力资本积累量也会下滑越厉害,甚至形成经济发展无法突破的枷锁。所以,整体提升区域人力资源均质化水平,能够有效优化区域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
2.2 不合理的区域人力资源产业结构
当下,我国有关区域发展方面,面临着人力资源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主要问题。实施区域内部资源配置以及产业结构整合时,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和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存在矛盾,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难以跟上产业结构整合的步伐,导致了结构的不合理状态,影响经济发展。
2.3 产业集群的区域人力资源管理
产业集群逐渐变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它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在某些领域竞争的胜利,并为区域经济体在自我竞争力提升方面提供了新坐标[4]。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这种产业集群的意义更为显著。在这种产业集群中各项产品相互补充,密集型的专业人员分布等特点的基础上,产业集群的发生与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营造出促进产业集群规模扩大的综合环境。
3 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人力资源评估体系使用效率,从而为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基础,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体系。实施区域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需按照如下3个标准进行:目标是否匹配、运行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可实现[5]。目标匹配是针对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匹配程度、人力资源均质度而言;运行是否有效是针对人力资源取得、人力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培训和进步、人力资源效用、人力资源维护与评价而言;目的是否可实现是根据员工满意度、社会效益以及技术发展3方面评价。根据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尤其是重视人力资源产业分配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改革可以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分配结构的进步,并且人力资源产业分配结构的进步还能够使区域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有效程度。人力资源管理本来应该按照区域内部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健全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分配方式,为产业集群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4 结 语
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将区域竞争优势维持得更加长久,在人力资本的现代化理论基础上,能够为区域经济进步方面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同时基于此,也可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的系统构成。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是双方面的,包括总量上的提高和结构状况对于区域产业框架和产业集群的影响。想要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如下3个方面入手:目标是否匹配、运行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可实现,建立国内人力资源评估系统。根据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尤其要重视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和产业集群技术的发展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福栋. 浅析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j]. 当代经济,2013(14):60-61.
[2] 张雅清. 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大陆桥视野,2013(10):18-19.
[3] 王艳娟. 浅议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180.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10
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1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南京。
相关文章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3-30 11:38:32
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及风险 2023-01-28 09:23:32
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11 09:17:37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023-01-11 09:13:24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