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9 11:52:39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1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兴起的新兴学科,它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内容主要是经济地域、经济区域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具有比较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这门学科是以自然地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又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同时还与人文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等众多相关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的研究方面,陈才先生立足我国实际,结合中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构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础。有关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在区域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区域规划理论;二是受欧美同类型学术研究的影响而衍生出的区位经济论和人力资源与区域关系论;三是经济区域运动理论以及劳动区域分工理论;四是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及点轴开发理论。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陈才先生提出了7个领域的观点,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区域开发与规划、经济地域系统、区域条件领域等。除此之外,其他学者还提出了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城市群与城市化、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等领域的观点。
2山西旅游业现状剖析
山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直到1999年山西《山西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之后,山西的旅游业才开始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尽管旅游政策一再进行合理调整,国家专项资金也已到位,但是由于各种法规限制、相关部门和体制的制约、政府化和行政化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地方配套资金、企业和市场资金难以及时跟进,影响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如此,山西的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了全省总面积的80%,这就使得山西旅游资源虽多,但是交通不便,分布较为分散,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很是不利。这些因素,使得山西省景区开发和管理落后,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近年来,山西省顺应全国经济形势,结合本省实际,进行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加快了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使各类依赖原始资源生产的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发展。低能耗的旅游业成为转型的首选和投资热点,许多不同体制的煤焦企业纷纷投资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山西省已经有210多家资源型企业投资旅游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星级饭店建设、休闲度假区经营和娱乐设施生产,投资总额超过318亿元。其中有14个项目投资超过5亿元,有9个项目投资高达10亿元。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投资,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走出了资金瓶颈,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开发规模大、建设标准高、覆盖面广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带动了本省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由以单一的观光游览为主向娱乐体验、休闲度假、教育启智等全方位发展,较好地适应了旅游市场新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山西旅游的资源品质、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的资金量虽然较大,但企业原有资源的旅游利用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因此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考虑,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山西景区开发与管理的构建
3.1山西煤炭基地转型旅游景区发展道路
3.1.1工业旅游景区开发的必要性
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种类众多,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20%。富有煤炭资源的地区往往资金雄厚,对这些煤炭生产地区进行旅游开发,很容易解决旅游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煤炭资源面临枯竭这一现实,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多种类、多层次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企业和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山西在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和利用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现在正加大力度建设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旅游产业作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强经济实力的替代转换型产业,得到强力政策支持。因此,对于山西面临枯竭的煤炭基地,采取工业旅游的策略,转型发展,进行景区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3.1.2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构建
根据区域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应用理论,对于拥有大型煤炭基地的城市(如大同市、晋城市和霍州市)而言,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构建,可以通过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园区观光旅游这两种途径来进行。这样,不仅保障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在开发枯竭的地区仍然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确保了本区域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当然,任何地方转型旅游景区,不管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管理,都需要对旅游景区的交通状况、辅助设施、市场开发、商品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重新构建,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煤炭基地所获取的雄厚资金恰好可以承载起工业旅游景区开发的需要。根据资源地区本身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再依据区域规划理论及区位理论,可以对山西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进行分类。第一,根据本区域发达的生产优势,对当地生产性场景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第二,本区域拥有悠久深厚的文化,优势明显,因而对社会文化场景进行开发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两类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虽然立足点不同,但都是依据山西煤炭工业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采取跨行业结合策略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在开发中如果仅仅只是满足其中的一项因素,就不能算是对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而是对煤炭工业的单独性继续建设,亦或是单独对于交通、文化、生产的建设。因此,在山西煤炭基地的转型旅游业开发方面,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规划及区位理论进行开发建设,任何不顾及本区域的区位优势而盲目主观进行的区域规划,都是不可行的,都不能很好地对工业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可以按照“一矿带一业”政策的景区企业化模式进行。并依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转、科学谋划、有序开发”的方针,通过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进入,可以解决一些地区单独依赖煤炭工业资金的局限和片面。与此同时,应当对处于水源地范围内的排污企业进行改造和整治,并对中心城市建成区进行有效绿化,进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3.1.3工业旅游景区的管理构建
在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和管理关系密切,依照景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景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工业旅游景区管理不仅包括景区自身管理,还包括旅游利益相关环节利益诉求的协调管理。对于利益诉求管理而言,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中,按照区域条件领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找出利益相关者的趋同利益诉求,了解和掌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大限度满足各旅游主体的需求。对于工业旅游景区自身管理而言,则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建立一个科学的景区管理机构和体制来驱动景区的运作,进而实现发展目标。对于管理机构而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确立机构的合法地位;对于管理体制而言,要建立程序化和常态化的景区管理监督机制,使政企职能划分清晰。其次是要大力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山西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关联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而煤炭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当地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城市化乃至城市群的建设都是对城市的管理,而城市的管理就必然包括所在区域的景区管理。依照城市群与城市化进行景区管理构建,正是区域经济地理学应用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内容。
3.2山西革命遗址与红色景区的对接建设
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来研究山西景区的开发和管理,革命遗迹与红色景区的对接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越来越注重追求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旅游项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具有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红色旅游也悄然兴起。2004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客源市场的需要,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接着,国家旅游局又将2005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就这样,红色旅游渐渐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山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山西革命遗址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同时旅游基础设施又相对落后,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积极筹措开发资金,并逐渐加大市场的介入和运作,使其与革命遗址对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开拓相对特殊的客源市场,即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广大的青少年学生,以及那些有过革命战争年代经历的老年群体。需要注意的是,在红色旅游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将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美好中国梦教育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以游客为本,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同时,要根据区域经济地理学中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将有限的财力和物力优先投入到区位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区,使其成长为区域增长极之后,再加以辐射和扩散,并最终形成旅游产业密集地带和空间结构轴,这对于红色旅游区域合理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总之,在山西革命遗址与红色景区的对接建设中,要力争使红色旅游区域按照连锁或集团模式运作,以便资源和品牌共享、做到市场和客源互通、实现利益和权力共赢。另外,还必须注重红色旅游开发的客源系统、引力系统、中介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的完善。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红色旅游的客源结构,经营者要致力于提升红色资源产品的吸引力和景区服务质量;各中介机构要大力推广和营销红色旅游;政府部门要在政策法规、制度、环境、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4结语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本人近来的研究,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客观存在,从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看,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则在相对缩小,而且综观理论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区域差异是否在扩大,并没有去进一步研究差距扩大到何种地步是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能承受的——即涉及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问题。本文将对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进行简单说明,阐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最后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的上限指标,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和比较,对控制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9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2. 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9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9年、2009年和2009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9年上升—2009年下降—2009年下降)。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三、问题的解决思路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 做法:1. 选取预警指标。(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2. 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3. 区域差异评价系统。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t=1-a/b式中: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b:临界值。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9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9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9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9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9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9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9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9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9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9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4. 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1月.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3月(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5月.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3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 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 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4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 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 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 walter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2]hoover, edgar m. & giarratani, frank,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solow, robert m.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kenneth j arrow, samuel korbin and patrick suppesed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959, pp89-10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5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空间问题 区位 区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61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 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 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群。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6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为明确沟域经济与法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就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的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从而对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理论阐释和论证,以期对沟域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有所助益。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表明,有关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的研究尚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笔者将沟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并在有关沟域经济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整体解释的方法,从社会现象和制度规范的角度对沟域经济进行了重新解释。沟域经济在本质上属于农村经济,具有区域经济的属性和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沟域经济的法治意涵及其对法治的客观需求进行分析和论述,同时重点讨论了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的必要性及其2 个核心问题——政府在沟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民的权益及保障。通过论证和分析,明确了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沟域经济;农村经济;法治保障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4120026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4 年度社科计划项目“北京沟域经济法制保障研究”(sm201410020004);北京农学院2012 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问题研究”(qkz2012006)。
作者简介:赵志毅,男,1975 年出生,山东临清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法基础理论、农村经济与土地法律制度。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法学系,tel:010-80799490,e-mail:sdzhaozhy@126.com。
收稿日期:2014-12-16,修回日期:2015-02-23。
0 引言
作为山区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沟域经济率先在北京地区被提出,并在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渐进推广,创造了山区发展的“北京经验”[1]。北京沟域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在客观上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山区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践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就沟域经济一般性的理论进行考察和分析,无疑对沟域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有关沟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努力是与沟域经济的提出和实践相伴而生的。但是,从有关沟域经济的既有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北京沟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发展模式等技术层面和领域[2-3]。从制度构建的角度看,有关沟域经济的既有研究也仅仅是围绕着沟域经济的政策体系以及山区政策的演变来展开的[4-6]。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不断推进的历史大背景下,从制度构建与规范的角度,对沟域经济进行认真研究并凝聚共识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随着依法治国基本理念的广受重视和加快推进,沟域经济的法治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中必须严肃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此,笔者在对沟域经济相关既有研究认真检视的基础上,从沟域经济的法治意涵入手,就沟域经济的法治保障议题展开分析与论证,以期为沟域经济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发展提供理论上的解释与支撑。
1 沟域经济再认识
1.1 沟域经济既有研究及其检视
从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学说理论上对沟域经济的界定和表述未尽一致。从既有研究来看,较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学者将沟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7-9],认为沟域经济以特定的山区沟域为其得以存在的地理空间,以该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内聚力及其发展变化为其发展基础。以实现山区经济增长与发展为目的。沟域经济得以产生经济及社会效应,端赖于沟域经济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空间,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以及在此基础上由其地域特色与其他历史、人文、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10]。具体从北京地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北京沟域经济是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形成的,形成了以生态涵养及保护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与休闲旅游产业为引领,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集于一体,并通过统一规划、形式多样、产业融合、集约经营、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等方式而打造沟域经济发展产业带[11-13],实现了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这种山区经济发展形态既有外延式的发展,也有需求拉动式的探索[14]。
也有学者从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认为沟域经济是北京在山区农村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15-27]。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沟域经济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某一特定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观光、民俗文化、养生休闲等为内容,经过统一规划,从而建成内容多样、形式各异、产业融合的沟域经济产业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聚集规模和效应,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种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区县行政区域的限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和聚集区[28]。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沟域经济就是在以交通主干道、水系流域、镇域村落等经济发展轴线的沟域内,通过优化配置资金、劳动力、土地、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保护、治理和开发沟域内各种资源,建设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山区经济[29]。凡此种种,笔者于此不再赘述。
从既有研究对沟域经济的界定和表述来看,无论是将沟域经济界定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还是将其解释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基于此种思维范式而对沟域经济进行界定与解释显然都受到了区域经济概念的影响。因此,对沟域经济的已有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终究不可能脱离区域经济学概念谱系的藩篱。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使沟域经济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经由概念界定本身而彰显,诸如上述对沟域经济界定的繁冗且相异的语言表述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如果站在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的理论立场上,这种试图为了揭示沟域经济的本质而进行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的努力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该拍手称道,但是问题并非就此结束。一旦将观察问题的视角从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视野和角度脱离出来,并将沟域经济置于更为宏观的整体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这时就会发现随着观察问题视角的转移和拓宽,对于沟域经济的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发生相应的一些微妙变化。换言之,如果将沟域经济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社会现象,那么关于沟域经济已有的概念描述和内涵阐释并未注意到沟域经济这种经济社会现象与制度规范之间的联结,因此有必要对沟域经济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
1.2 沟域经济内涵的再认识
如果将沟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来看待,那么对于沟域经济内涵的认识就需要进行检讨和反思。因为如上所述,既有研究关于沟域经济的界定和解释无不以区域经济的概念知识和思维范式作为其分析和论证的基本框架和思考路径,由此也就决定了其更多的集中在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但是当就某一种经济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时候,除了要对这种经济社会现象所赖以表现的实践本身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对这种经济社会现象的实践参与主体的获益期待及其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量。很显然,后者不可能运用诸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等技术性的手段和工具来进行分析、阐释和选择,而只能寻求沟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性规范对沟域经济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予以调整、确认和保障。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沟域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因此沿循制度建构的思维范式和路径,笔者认为,对于沟域经济的认识可从以下3 个方面展开。
(1)沟域经济的本质是农村经济。沟域经济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从北京农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建国以来,北京农业主要经历了传统的农区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3 个阶段[30]。这种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志和特点在于农业功能与发展方式不断获得拓展,即从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功能的单一化到农业生态、生活、生产功能的多元化发展。而沟域经济正是在北京山区农业功能日益拓展的基础上为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而产生的。无论将沟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还是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抑或是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我们都必须看到其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山区农村”这一物理空间。由是观之,农业、农村、农民依然是沟域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换言之,“三农”问题不仅是沟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是沟域经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山区农村为沟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特定空间,都市型现代农业构成了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内容,而农民则必然是沟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沟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山区实际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办法[31]。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经济依然是沟域经济的本质。
(2)沟域经济的属性是区域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相应的,在经济理论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也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演进过程[32]。这种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格局和演进无疑给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山区农村发展的封闭性。同时,“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在实践中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得以应用和深化,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的最佳模式”[33]。这对于资源(要素)禀赋丰富但经济效益得不到发挥、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却又期冀农民尽快富裕的山区农村而言,如何将市场开放、区域发展、生态保护、持续发展、农民受益、社会稳定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得以综合并加以协调,从而实现山区农村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理想和目标,自然也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山区农村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在实践上回应并检验了这些问题与挑战。简而言之,国家关于市场经济体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为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实践又从客观上对这种顶层设计进行了验证。正因如此,沟域经济的属性自然也就非区域经济莫属了。
(3)沟域经济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众所周知,区域经济学理论特别注重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和空间距离3 个基本要素。因此,作为区域经济表现形式的沟域经济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天生的地域性特征。沟域经济的这种地域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其必须依赖特定地区的“沟域”作为其发展载体和空间区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沟域首先是区域的概念。从区域角度来理解,沟域就是以山间沟谷线状区域为中心向两侧延伸,两侧山脊为分界线的相对闭合区域。一般而言,干流河谷、大沟谷及黄土台底处一般较宽,是较理想的村庄发展空间,也是山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34]。因此,沟域经济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也就决定了其必然要以特定的“沟域”为单元,通过发掘并利用“沟域”内的资源禀赋,经由要素流动与聚集、梯度推移和增长极、点轴开发与产业布局等多种形式,进而实现山区农村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北京山区农村沟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似乎这也是关于沟域经济的既有研究大都以北京山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沟域经济的法治需求
2.1 沟域经济的法治意涵
前已述及,关于沟域经济的既有研究多将研究的视角和重点集中在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模式等技术性层面。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政策对沟域经济的外部援助和支持作用的角度切入,对沟域经济政策援助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35]。
尽管有关沟域经济的既有研究绝大多数都带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多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实践作为考察依据和样本,但是这些关于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努力对沟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理论支撑和依据。随着北京沟域经济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及其所产生的域外效应日渐明显,沟域经济发展对制度规范理论的需求也就愈加强烈和突出,这就涉及到2 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沟域经济政策和沟域经济法治。
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发展,执政者的施政政策都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沟域经济发展而言,亦是如此。相比沟域经济的政策问题,沟域经济的法治需求与法治保障对沟域经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对沟域经济法治保障问题研究的展开,离不开对沟域经济发展与法治之间相互关系的妥当性论证。换言之,对于沟域经济法治意涵的探讨和论证是对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相关议题展开论述和分析以及阐释的前提和基础。
基于此,笔者认为,沟域经济的法治意涵,旨在通过探讨作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的沟域经济发展与法治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沟域经济遵循法治路径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得沟域经济法治保障制度得以构建和完善,最终实现沟域经济依法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初衷与目的。
2.2 沟域经济的法治需求
如上所述,沟域经济是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农村经济创新。因此,作为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沟域经济自然也就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 年10 月23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的沟域经济亦应满足法治的本质需求。质言之,沟域经济与法治的关系在于沟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的路径和方式,同时山区沟域经济法治发展和完善又构成了国家法治整体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沟域经济发展需要遵循法治的路径,这不仅取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求,而且也取决于依法治国的外部需求和法治发展环境。
即便是热衷并推崇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也无不承认国家(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调控或者监管),并且国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实效性已经从“凯恩斯理论”的实践中得到了切实的验证[36]。国家(政府)如果对市场(经济)采取放任的态度,市场风险的扩大极易引发经济问题,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一种普遍认同[37]。必须承认的是,当经济运行和发展遭遇某种障碍或者陷入某种困境时,国家干预经济的通常做法就是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或者出台新的经济政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调整已有经济政策还是出台新的经济政策,政策的决策过程必须要符合法治的要求并且必须遵循法治的路径。这不仅是保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合法性的要求,而且也是国家法治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政策的合法化,并进一步为政策法律化提供前提和基础[38]。因此,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沟域经济对法治的需求是一种必然。
在沟域经济沿循法治路径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角色定位、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沟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农民主体的权益保障、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现以及吸引社会资本的优惠与保障等构成了沟域经济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如何规范政府的权力和保障农民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沟域经济法治发展的2 个核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沟域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对法治存在着必然的需求。
3 沟域经济的法治保障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山区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创新的表现形式,沟域经济在发展模式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在资源禀赋发挥上具有个异性,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地域性。尽管如此,不同的山区沟域在追求特色产业和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又呈现出沟域经济这种经济社会现象所具有的目的和价值的趋同性,即以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资源禀赋循环利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其发展目标和方向。要从整体上实现沟域经济发展的这种目标,就需要从制度规范上着手构建使沟域经济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沟域经济的法治保障问题是事关法治建设背景下依法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理论课题。
在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大背景下,关于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的探讨将会涉及到众多的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财政税收问题、政府的作用及其权力规范、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地流转与保护、林权改革与发展等等。笔者无意对沟域经济发展所涉及的法治议题一一展开讨论,在此仅择其要者进行分析和说明。
在笔者看来,就沟域经济法治保障的理论研究而言,目前最为迫切和紧要的莫过于以下2 个方面:一是政府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农民的主体权益及其保障。
3.1 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可能会失灵,进而导致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倒退,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运用“看不见的手”通过经济调控来主动干预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凯恩斯理论”对此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政府积极主动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并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期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但是,在法学理论和实践的范畴内,则更强调对政府权力的规制,正所谓“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由此可见,在法治的思维逻辑框架内,更多关注的是政府权力滥用的风险及其防范。在“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的基本法治逻辑中,政府的“积极主动”必须经由法律的授权,否则即为无效。基于这种分析和认识,笔者认为,对于政府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廓清。
(1)政府在沟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从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之间并不存在根本上的矛盾。但是在农村经济领域内,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态度和行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明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是农民自发开始的,但是最终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行,这与政府的积极肯定和推行是分不开的。因此,就当前山区农村沟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如果没有政府的肯定和积极推行,仅仅依靠山区农村和农民凭借自身力量是不可能获得快速发展的。因此,在目前山区农村沟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干预经济的优势,才能保证山区沟域经济尽快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换句话说,在沟域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应当承认政府的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2)政府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在沟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必定要起到主导作用。从政府的职能定位和权力规制的角度看,政府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当是引导山区农村和农民充分认识自己所在沟域的地域特点、资源禀赋、潜在机遇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沟域特点,在遵守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前提下,开发、建设独具特色的沟域经济模式。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沟一品”、“一村一品”、“一沟一业”等沟域经济发展样态都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39]。事实上,如果在沟域经济发展中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客观上也就意味着计划经济模式的回归。这显然与当代中国积极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
(3)政府供给政策的法治化。任何经济领域内的改革和创新,在最开始都需要获得某种政策上的支持,否则这种改革的尝试和努力注定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因此,在沟域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在北京山区农村沟域经济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政策的及时供给不可不谓值得赞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供给政策应当遵循法治化的要求。这至少包含2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制定政策应当遵守法定的程序,二是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得与强行法的规定相违背。
3.2 农民的权益及保障
沟域经济发展的初衷和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作为沟域经济主体的农民的利益诉求,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使农民从沟域经济发展中真正获益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实惠。可以说,农民致富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判断标准。因此,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就成为沟域经济法治保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认并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1)尊重农民在沟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农民通常是世代在某个特定山区沟域生息繁衍,沟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其衣食住行的来源和保障。因此,农民也就自然是山区沟域经济的主体,如果发展沟域经济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沟域经济发展所必然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保证,而且会导致沟域经济发展的目的缺失。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得沟域经济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
(2)尊重并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从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由于不同沟域的地理空间位置、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区域功能定位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并且山区农村历史发展和现实中,农民的相关财产权益已经为法律所明确,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自然资源使用权等。对于现行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为农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权益,在发展沟域经济的过程中,要予以尊重并依法保护。
(3)尊重农民的自主决定权。作为沟域经济的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发展沟域经济,应当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并分享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因为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而忽视农民的自主决定权。相反地,应当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由农民自主决定与其利益相关的事务。例如,为满足沟域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就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不可在政府主导下强制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这不仅不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与现行法律规定相背。
4 结语
北京沟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沟域经济作为山区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一种创新,不仅使得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而且也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沟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客观上满足了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同时也符合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北京空间立体功能区划的要求。沟域经济对于山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2009年8 月到平谷区进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沟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时所指出的,“沟域经济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为浅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农民自力更生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40]。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发展的角度,在法治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路径的背景下,以北京为代表的沟域经济发展中的法治保障问题亟需理论上的解释和累积,并在此基础上为沟域经济制度的法治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对于本文未能论及的相关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且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夏占义.加快发展沟域经济建设绿色富裕山区——在北京市2010 年山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6):3-7.
[2] 史亚军,唐衡,黄映晖,等.基于山区产业发展的北京沟域经济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500-503.
[3] 王永江,刘万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主要特征及发展模式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14(1):34-36.
[4] 陈俊红,王亚芝.构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0):4302-4306.
[5] 郝利,王苗苗,钟春艳.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49-552.
[6] 王金凤,李平,何旭玲,等.北京山区政策演变历程、路径及框架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9):86-91.
[7] 徐凤翔.延庆县沟域经济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25(2):36-39.
[8] 陈俊红,王亚芝,曹庆昌.台湾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4):116-133.
[9] 贾伟.重新认识山区,促进沟域经济健康发展——北京农学院院长、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院长王有年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0(3):6-9.
[10] 钱静.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观点综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6):35-40.
[11] 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21.
[12] 桂琳,何忠伟.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流转现状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27(3):36-38.
[13] 彭文英,彭美丽,胡乐心.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优势与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40-45.
[14] 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105-109.
[15] 张义峰,贾大猛,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10):1231-1242.
[16] 陈俊红,吴敬学.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92-13196.
[17] 邵晖.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0-1102.
[18] 李鹏,韩洁,马兴,等.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1):10-13.
[19] 蒋和平,张忠明.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增刊):59-64.
[20] 贺东升,冯建国,张颖.促进北京沟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31-34.
[21] 庞丽,谢宝元,张春平,等.沟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549 -551.
[22] 张义丰,谭杰.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4.
[23] 穆松林,刘彦随,刘春腊,等.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土地支撑能力评价及其影响途径——北京市密云县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11):1180-1185.
[24] 吴春霞,刘瑞涵,何忠伟.北京沟域经济背景下山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400-404.
[25] 姜翠红,李红,陈俊红.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104-109.
[26] 穆松林,张义峰,李涛,等.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588-600.
[27] zhang y, jia d, zhang h, et al. spatial structure of valle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21(2):331-345.
[28] 史亚军,唐衡,黄映晖,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特征与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增刊):45-48.
[29] 陈俊红,李红,周连第.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5):57-62.
[30] 史亚军,高云峰,黄映晖,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研究[a].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22-236.
[31] 陈俊红,周连第.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区划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2(9):177-180.
[32] 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2):141-153.
[33] 茶洪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j].学术月刊,2008,40(10):71-77.
[34]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3-4.
[35] 陈俊红,王亚芝.构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0):4302-4306.
[36] и.奥萨恰娅//俞适译.凯恩斯主义的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91(8):23-28.
[37] 袁志刚.凯恩斯理论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n].光明日报,2011-12-02(11).
[38] 陈潭.论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j].行政与法,2001(1):53-55.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7
关键词:创新;新经济地理学;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064-05
一、 引言
有关区域差异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确认了规模报酬不变的研究假定,发展了人均收入和资本边际收入都取决于资本—劳动比率的理论观点,并据此强调国家或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随时间推移将消灭,即经济发展最终将走向单一稳态的绝对趋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romer和lucas为代表的学者则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1,2]。该理论抛弃了solow-swan创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关于技术进步外生和要素收益递减的假定,从而有效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很好解释现实经济存在增长差异的局限性。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技术内生化的解释,内生增长因素的不同,比如相异的人力资本积累及政府政策均可推动产生区域差异。但新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只在时间维度上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所建立的技术内生、报酬递增等理念尽管对现实区域差异有了更好的解释力,但这些理念仍然是时间的,而非空间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krugman[3]为首的新经济地理学者的大力推动下,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众多学者通过建立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在区域差异解释上,形成了经济主体的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经济要素迁移与区域差异产生的研究逻辑。
总体上,受krugman等人的开拓性研究影响,国内外已有大批学者相继加入到新经济地理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关系研究中,从区域经济主体的相互联系、互动溢出到空间报酬递增、要素流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理论体系已实现完美的空间转向。但截止目前,对于经济区域差异具有内在决定作用的区域创新差异,国内外学者仍然仅借助内生增长的理论方法,从区域政策、研发投入等传统因素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将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拟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重新审视。
二、 文献回顾与评述
新经济地理学者强调认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互动联系、知识溢出,不仅能降低单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通过产生空间层面上的报酬递增,还会推动某区域整体实现较快发展。在新经济地理学者看来,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而不是国际现象。具有明显地理边界范围的空间报酬递增,使得区域间不同强度的经济互动溢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作用因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这种理论逻辑,由于创新生产的互动联系及知识外溢(合称创新互动溢出,下同)也可能产生空间层面上的创新报酬递增,使得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也可能与区际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有关。而且,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区域间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对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推动作用,可能还是动态的。实际上,若假定创新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则创新互动溢出较强的区域将吸引创新要素从其他区域不断流入,结果是持续扩大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区域的空间报酬递增,并据此推动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区域进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总体上,为完整探讨我国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原因,既要树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以明确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可能理论关系,又要在开放框架下,论述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循环累积影响。
在国外,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借鉴传统的内生增长理论对区域创新差异问题展开研究。从内容看,这些研究主要从创新要素供给角度,分析区际创新差异产生的原因。很多研究主要基于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4],对创新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并以分析国家之间的创新差异为主。他们认为:大学和产业部门的研发投资和研发人员规模是区域创新差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这些学者还从需求角度,论述了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相对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总体上,上述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是将创新活动视为与经济活动等同的一生产过程,论证创新要素投入的规模差异对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当然,国外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尝试从创新生产联系角度,探讨区域创新差异问题。feldman对影响区域创新的供给因素,如大学、产业研发部门重新进行了解读。他通过构建技术基础设施概念,重点强调了地理集聚和各供给因素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5]。此外,scott和storper认为联系创新供给和需求的中介体系,比如技术市场、社会网络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决定意义,并强调是这些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区域创新差异[6,7]。
总结国外现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既有文献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第一,这些文献大都借鉴内生增长理论,运用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主要考量创新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差异对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促成影响,对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与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内在逻辑过程大都认识不足;第二,尽管一些学者注意到创新互动溢出对创新空间分布差异形成的影响作用,并从创新集聚关联角度探讨了区域创新差异问题,但已有研究都是在封闭的模型框架下进行,没有结合创新要素区际可流动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对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动态循环影响;第三,很多文献主要关注国家创新差异问题,然而,不仅一国内部各地区在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从导致区域创新差异的新经济地理因素看,如果以一国国内各省市(或州)为研究的空间样本,还比较容易观测到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动态集聚影响。这是由国内创新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决定的。
在国内,随着近年来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迅速扩大,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创新空间分布差异给予了关注[8~14]。也有个别国外学者对我国区域创新分布进行了实证调查[15]。相对而言,尽管这些研究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理论文献样本空间尺度已从国家间转移至一国内部的区域间,但在具体研究中仍主要基于要素供给角度,总体缺少新经济地理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相关理论指导,试图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理念,突出考察创新生产主体的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及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推动作用。当然,为规避以往文献研究存在的不完备问题,本文将把更多的传统因素纳入分析范围,以此系统、正确地解释我国区际创新差异产生的动力机制。
三、 指标选取与变量定义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本文将影响区域创新差异发展的因素归为4组。即投入、需求、政策及新经济地理因素。其中,政策因素是为区别一般的投入因素而将其单列的因子变量,而需求因素则是从需求驱动角度构建的考量因子。
(一)投入因素
借鉴新增长理论,众多学者研究指出:是创新要素投入规模的不同造成了我国的创新区际差异。但如前文,若以创新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差异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原因会有失偏颇。这里主要从区域人力资本、货币资金、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方面综合反映投入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影响。之所以做这样的综合区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人力及货币资金投入是创新生产的主要投入,据griliches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理应对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具有可能作用;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作为区域创新要素投入的一种有机补充,也不排除我国很多区域是因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大举进入而获得较快的区域创新发展;最后,鉴于人力或货币资金投入,甚至海外研发投资都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决定,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投入变量引入最终的模型中。以上4方面因素的具体测度指标分别是区域每万名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与全国每万名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的比值(hum)、区域研究与开发经费内部总支出占各省市gdp的比例(cap)、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自国外的资金(mnc)及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人均生产总值(avg)等。
(二)政策因素
随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及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趋于削弱,已有研究指出政策倾斜因素已不能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动。但现有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相对而言,我国创新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速度慢于一般的经济改革,中央倾斜的创新发展政策估计还有他的作用空间。本文不仅将中央倾斜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考察视野。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的不同,在此还将地方政策因素纳入研究考察的范畴。其中,中央倾斜政策,使用区域中央属研究与开发机构之研发经费支出(pol)反映。地方创新政策因素则使用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reg)反映。该指标的具体值=(区域财政科技拨款/区域财政支出)/(全国各区域财政科技拨款总和/全国各区域财政支出总和)。
(三)需求因素
本文主要从区域产业结构方面测度需求因素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若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对创新需求较高的产业为主,则受需求因素影响,这会促使该区域创新得到更好地发展。总体上,由于有别于单个国家,区域并不追求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而是追求建立以分工为基础的专业产业体系,从而使得区域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创新差异的形成具有可能作用。本文在认定第一产业具有相对较小的创新需求基础上,选用区域第二、第三产业产值(ind)作为区域需求因素的测度指标。该指标的具体值=[(区域工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区域gdp]/[全国工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gdp]。
(四)新经济地理因素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报酬递增理论,本文预计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创新在我国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受创新要素区际流动影响,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对创新区域差异形成的贡献作用可能还是动态的。本文为反映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要素区际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综合影响,拟从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相关关系及区域创新发展的自我循环累积过程方面着手设计相关的实证检验模型。在具体检验指标的选择上,首先选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制的知识流动指数(spi),作为替代反映我国各区域创新互动溢出强度的指标。尽管该知识流动指数限于篇幅,这里未给出该综合指数的具体子指标构成。以反映区域科技论文、专利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情况为主,对非自愿的创新溢出较少涉及,但不仅创新合作互动是本文所指的创新互动溢出内涵的一个方面,而且创新合作互动作为创新溢出媒介,同区域创新溢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反映[19];其次,在前述已假定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吸引创新要素流入与加快某区域创新发展间具有循环累积关系的基础上,选用观察期前4年的区域创新专利产出占全国同一时期的比重(clu),作为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际创新差异动态集聚影响的衡量指标。如果该衡量指标的估计系数为正,则说明从长期来看,通过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具有动态集聚影响。
最后,至于因变量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反映指标,论文选择以各地区的专利授权量(patent)反映。在研究过程中,将分别选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专利授权总量作为区域创新专利产出的代表数据。相对而言,发明专利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作为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权衡指标代表性最高;而外观设计专利仅仅指对物件外观做的适用性改造,因技术含量最低,代表性最差。
五、 结果分析
分组变量统计与因子修正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
(一)传统的供求及政策类因素并非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全部原因
就传统的投入因素、需求因素及政策因素而言,因子修正回归显示(见表2),区域创新与当地的要素投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人力资本及货币资金投入规模上的差异可引起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而且,随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作为区域创新投入的有机补充,在少数省市的地理集聚也在加快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创新服务需求型产业的大力发展,不同产业结构构成的需求因素也展现出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启示各区域需要制定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政策规划,加快积累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不断改变区域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大力吸纳海外研发投资。
但相对而言,若只强调这些传统因素,不分析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促成影响,就难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要素跨区域流动等对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表2所示,不仅在变量分组回归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估计系数(spi)显著为正,而且在包含所有变量的因子修正回归模型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也具有与其他因素变量相差无几的估计系数。总体上,实证结果显示,区际强度不一的创新互动溢出通过空间报酬递增效应及成本节省效应,也构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创新互动溢出变量(spi)估计系数的大小变化更加彰显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解释我国创新活动区域集聚的重要性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为被解释变量的因子修正模型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的估计系数值逐次减小(y发明=0534 ,y实用=0462 ,y外观=0249)。鉴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间的不同技术含量,以及这三种专利可代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适用性,解释变量spi在代表性最高的发明专利模型中,显示的最大估计系数值不仅表明专利创新的技术性越强,创新互动溢出因素的差异影响越大,而且由创新整体具有的高技术性特点,还表明创新区域整体差异肯定已受到创新互动溢出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要正确解释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原因,必须深入区域内部,对创新的互动溢出等新经济地理因素有所了解。
(三)动态集聚估计结果凸现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际创新能力的非均衡发展还构成了累积循环影响
分组修正或因子修正回归结果均显示:动态集聚(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因素con的估计系数都明显为正(见表2)。这就说明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一样,如果一省区原有的创新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创新互动溢出较强,那么,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持续推动该省区获得较快的创新发展,并形成区际差异;另一方面,区域较强的创新报酬递增还可以吸引创新要素从其他区域流入,结果导致区域创新发展进入强者更强的循环累积轨道。表明在创新互动溢出及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动态累积作用是形成我国区际创新差异的一项重要空间机制。本文认为: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既是创新互动溢出固有特性作用下的结果,又是我国创新领域内市场化改革不断加深的产物。
六、 结论与启示
传统的投入、需求及政策类因素难以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做了重新审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以往强调的投入、需求及政策等传统因素并非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全部原因。而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等因素,则展现了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重要作用。
本文尝试引用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创新区域发展差异现象,不仅是对传统区域差异理论的有益拓展,也进一步开拓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特别是中西部省区有着深刻的政策启示意义。首先,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时应摒弃过去争政策、拼规模的发展理念。中央倾斜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并不能永远发挥作用,而且区域创新投入规模也不可能无限扩大。总体上,在区域创新投入差异趋于缩小的今天,落后区域要加快本地区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借助创新互动溢出体系的构建,不断提高区域创新空间报酬递增水平,最终通过创新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达到缩小同发达区域创新发展差距的目的。可以说,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与区域创新差异间较大的估计系数说明,我国部分省区的创新互动溢出结构并不健全,很多创新发达省区正是因为具有相对完善的创新互动溢出体系,才扩大了其他省区与它们的发展差距。因此,对于我国的区域创新发展而言,在适当扩大创新投入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着力提高区域创新生产的互动溢出规模,加大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交换水平,增强区域创新溢出强度,降低区域创新生产成本,促使产生空间层面上的创新报酬递增,最终达到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区域创新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次,鉴于循环累积效应在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认为,要扭转在循环累积效应上的不足、加快本区域的创新发展,中西部创新落后地区既要适当提高它们的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又要增强它们的创新互动溢出规模,以尽快达到创新集聚发展的门槛条件,跳出创新能力低下和创新要素不断流出的恶性循环;同时,在无法全面提高全省创新集聚规模的条件下,中西部创新落后省区特别是西部某些省区还要考虑选择省会或者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创新增长极,以通过在内部少数城市集聚创新活动,阻止创新要素从该省区单向流出,加快内部部分城市的创新发展,并保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借助扩散效应带动全省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2]lucas 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3]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4]griliches s.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d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92-116.
[5]feldman m p.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4,84(2):210-229.
[6]sott a j. new industrial space[m].london:pion,1988.
[7]storper m.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7.
[8]王锐淇,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0(3103):17-26.
[9]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24(08):13-24.
[10]陈文韬.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
[11]张昕.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我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例[j].软科学,2007, 21(06):112-115.
[12]周明,李宗植.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8,(s2):518-524.
[13]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02-109.
[14]李蕊. fdi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2):15-21.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8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教学定位 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少的教师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驰、舒劲松(2013)指出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姚春玲(2010)、杨清、姚永鹏(2012)、李琪(2014)指出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殷颂葵等(2013)探讨了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孙立霞、丁生喜(2013)讨论了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问题。
1 授课前教师要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定位
首先,授课前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在专业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各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不仅有经济学系开设该课,而且地理学系和公共管理学系也在开设。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学生既有研究生层次的,也有本科生层次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或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等等。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不同,因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会不同。
其次,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不同,教学任务就不同。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比如高校地理学系、经济学系、公共管理学系都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但教学目标显然不一样,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教学的出发点和授课角度以及侧重点就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清楚授课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明白课程教学目的,知道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构成,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 授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就要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要事先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教师应事先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既能把握粗枝大叶,也能在上每一堂课时随时添枝加叶进行润色,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所谓“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全面地、深入地、透彻地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1)研读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如周起业、刘再兴(1989)、郝寿义、安虎森(1999)、张秀生(2007)、孙久文、叶裕民(2010)、安虎森等(2010)、魏后凯(2011)等等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根据对区域经济学概念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教师在选定一本教材进行研读的同时,还应参阅相关参考书,以便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根据课时的约束,有选择地、有侧重点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和方法。
(2)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课后的习题不光是留给学生复习巩固用的,区域经济学老师通过做练习也能获得很多教学启发。通过做练习可以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哪些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做练习时要用到哪些方法,包括一些数理方法,可能是学生的薄弱点,要提醒学生事先去查找有关工具,也便于老师在教学中就这些问题做重点介绍。另外练习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老师通过做练习可以及时得以纠正,也便于学生在做练习碰到难题时,老师可以及时地答疑解惑。
(3)认真研读有关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区域经济学课程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整个课程讲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与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课程联系也较为密切。区域经济学教师在授课前得知道本课程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怎么样?有的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会有重复,出于课时的考虑或是不同课程性质的原因,这些重复的地方可以删减或是从特定课程的角度讲授。
(4)教学内容能突出时代背景。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专业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这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跟踪要及时,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报刊杂志网络上时有介绍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实例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方针政策和报告文件中经常出现如“区域”、“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驱动”等词语,区域经济学教师通过仔细研读“党的十”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等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报告文件,可以从中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把握科研方向,探索促进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促使教研相长。
(5)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抽象性比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学中如果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应用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会令学生感觉到这些理论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学而有用的。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以便于授课时作案例教学或作专题介绍。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时会观察到一些新情况,得出一些新结论,因为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它的优势或长处,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它的劣势或短处,就像“木桶原理”。如以江西省为例,可以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大势等方面采用比较分析法将江西有关指标与中部及江西周边地区进行比较,从而把握江西的基本区情,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局中的地位、区位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人文环境等。利用众多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经济指标,并通过各种图形和表格动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将理论和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说服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这样精心的理论联系实际式的教学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3 授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
我国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说的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先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区域经济学老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进度、广度、深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4 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区域经济学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基本的任务,但是也要认识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一个针对社会需要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有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能由灌输式向激发式转变;在培养模式上,能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
总之,经过精心的教学准备,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书本理论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为基础开展互动教学,开展小组和小组之间的互动讨论或比赛,激起学生个人之间或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敏纳.论高校本科专业《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建设[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 刘驰、舒劲松. pbl模式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9
>> 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评价 “区域性otc”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 浅谈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ahp法的区域经济影响定量评价 浅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建设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的影响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宁波港无水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 浅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的研究 试论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简介[eb/ol] /ztzl/2005-09/16/contentes 64413.htm.2005-09-16.
[3] kiyoshi kobayashi. makoyo okumura.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 speed railway systems[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
[4] fernand martin. justifying a high-speed rail project: social value vs[j]. regional growth 2000
[5] david ell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conomy[r].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2010.
[6]平野卫 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意义[j] 中国铁路 2003
[7]吕韬等 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8]王轩等 石太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c] 京津城际铁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10
[9]前瞻网 2013-2017年中国高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m] 2013
[10]杨明华,洪卫.论交通经济带的一些基本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1]颜鹏飞,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3月
[1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13]国发二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90-02
在各省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如火如荼的编制本省主体功能区划,最大限度的发展本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情况下,利用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其能够对区域内的主体功能区划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1 主体功能区概述
1.1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1.2 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1.2.1 优化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优化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着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建设成为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带动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1.2.2 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促进人口和要素集聚,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成为全国(或地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支撑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2.3 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加大保护力度,通过促进超载人口有序外迁和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与扶贫开发,建设成为保障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1.2.4 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这类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现强制性保护,控制人物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加强管理,通过严格禁止人为活动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和实施强制性保护,有限度发展与禁止开发区功能相容的相关产业,切实保证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保护,建设成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
2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2.1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区域之间各种要素存在差异,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地区差异性,称之为地域分异。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前提,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基于这三个方面:自然、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均存在地域分异。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对区域诸多要素客观存在区域分异规律的揭示,地域分异的因素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基本奠定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格局。
2.2 生态经济理论
区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也包括环境的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经济理论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生态经济理论是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生演进规律的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理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为科学选择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在推进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提供理论依据。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想,为主体功能区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于本世纪30-40 年代,以区位论为基础,并且沿用了区位论学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因此把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客体看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
空间结构理论阐述区域各种要素的各种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空间运行机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首先是一种空间单元划分,划分依据主要是区域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空间结构理论关于空间组织及其运行的研究,为我们识别特定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提出来的,是基于对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思索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超越增长理论和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由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生态服务与限制性原理及人地关系原理构成。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主要是综合协调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而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环境每一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取决于三个子系统及其整体系统之间的协同演进。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标追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设计、功能区单元划分以及发展方向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区划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3月,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由于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城区、北海市城区、防城港港口区、防城区、钦南区、钦北区都属于重点开发区。其中下属县级行政区5个,包括横县、武鸣县、、合浦县、东兴市、灵山县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的33.3%,面积比重占35.3%。
(1)人口集聚能力较强。2007年,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人口931.4万,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总人口2271.7万的41%;人口集聚度321,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19.3%。
(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07年,经济区重点开发区gdp1562.3万元,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gdp3808.6万元的41%;人均gdp16937元,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1%。
(3)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0.74亩,比重的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5.7%;但人均可利用水资源939m3,虽然属于较丰富等级,但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较大,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淡水资源的供应问题将更为突出。
(4) 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剩余大气环境容量占大气环境容量的66.2%,比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28.8个百分点。剩余水环境容量占水环境容量的33.5%,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3各个百分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沿海发展新的增长极,是部级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基础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土地承载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承接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强,刘红梅,韩桐魁.农业产业化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经济,1997,(05):5-6.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3-30 11:38:32
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及风险 2023-01-28 09:23:32
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11 09:17:37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023-01-11 09:13:24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