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6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诗歌欣赏篇1
关键词:诗歌;感情;欣赏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艺术长河中,诗歌这颗瑰丽生辉的宝石一直是闪闪发光的。从几千年前的《诗经》到现代诗,优秀的诗篇无不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它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读诗可以激荡情怀,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坚定志向,可以增长学识。一言以蔽之,欣赏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该怎样鉴赏诗歌呢?
一、要深入领会诗歌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有位诗人这样说:“诗歌是感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浆。”优秀的诗歌,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充沛的感情,以之打动读者的心房。柯岩的《,你在哪里》就是一首撼动人心的诗。诗中哪句不是强烈感情的产物?“,你在哪里”这反复出现的呼唤,字字催人泪下;那层递式的应答,无不表现了各族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怀念、敬仰之情。反复朗读它,仿佛感到的高大形象和亲切笑容就在眼前。再看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了这般模样!”这“心爱的人儿”“年轻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我们祖国的象征。“炉中煤”就是立志改造中国的志士仁人。这两个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出现过一次“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热爱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反复咏颂,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读者心中腾升。
二、要着重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形象,欣赏诗歌的形象美
诗歌所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寓于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中。如的《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仅用20个字,就生动逼真地勾勒出青松那傲霜斗雪、巍然挺拔的英姿。这是一个刚强不屈的胜利者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笑迎风雪,与艰难作斗争的勇士形象。而贺敬之的《回延安》则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鲜明形象。诗人即第一人称的“我”,以赤子之心,表达了对延安母亲的深情厚谊,使我们看到了诗人赤子的纯情,窥见了诗人美好的心灵,感受到诗人高尚的情怀,听到了诗人激动的心跳。
三、要反复鉴赏诗歌精练概括的语言艺术特色,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丰富的感情、艺术的形象,都通过精炼、生动的语言艺术表现出来。如,的《七律・长征》仅仅56个字,便写出了“历时一年多,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讴歌了这举世闻名的伟绩,可谓精练极了。而贺敬之的《回延安》,以口语入诗,陕北地方色彩就突出、鲜明。如,迭字的运用,像“几回回”“几辈辈”,构成一种舒缓而深沉委婉的语调,增加了浓郁的抒情气氛;还有“油镆”“黄土”“宝塔”以及“气喘得紧”等,更是具有陕北地方色彩的语言和景物。这些都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浓烈的民歌风味,有助于抒发诗人淳朴、深沉、真挚的感情。再看唐诗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仅仅10个字,却包含着几层意思:一是写鹳雀楼。这座楼有三层,当时楼有三层的比较少,这是鹳雀楼的一个特点。“更上一层楼”,写出了鹳雀楼的这个特点,不是泛泛而言的。因为只有身在二层楼才能有这个说法。二是富有哲理的意味。人们读了这两句诗,会离开鹳雀楼的景物描写,在愉悦中想得更深远,探讨一个道理,研究一门学问,不也如登楼一样吗?从而使思想得到升华。
四、要反复吟咏诗歌的节奏与韵律,鉴赏诗歌的韵律美和建筑美
一首优美的诗歌,必定是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给人以悦耳动听、久久难忘的感觉。节奏就是节拍,是指诗歌中强弱、长短相同的音节有规律地出现所形成的节拍。韵律,是指押韵的规律,押韵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叫韵脚。新诗虽不像格律诗那样对节奏和韵律要求严格,但仍然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读诗时,可用“”标出押韵的字,用“/”划出节奏。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全诗每节四行,采取隔句对偶的方法,一方面把“甘蔗林”和“青纱帐”放在一起,作了相同或不同的描述,指出革命的连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以满怀深情地亲切回顾过去的“发现”“梦幻”“信念”和“誓言”,最后以坚定的语调相信自己的战友与伙伴,能永葆青春,战胜任何险恶风云,夺取和平年代的新胜利。全诗以设问起句,又在诗中采用先总叙后分叙和隔行对偶与排比手法,造成一种反复咏叹,唤起深切怀念的绵绵情思。首节与末节句子结构和内容相同,造成了诗意上的一个大的循环,形成了回环复杂的旋律。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节奏与旋律就很和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句三拍,一、二、四句的末字押韵,排列工整。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如高山流水,顺畅明快,使人经久难忘。同时也使读者欣赏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建筑美。
诗歌欣赏篇2
摘要: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是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可谓长矣,而且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诗歌的考察也渐渐重要起来。因此如何进行诗歌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要端正对古诗教学的认识,还应该明确古诗教学的内容,并运用适当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诗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千百年来,古诗歌由于语言凝炼生动,意境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几千年来古典诗歌一直滋润着我们的民族。而选入初中教材的诗歌,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但是在以往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把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对诗歌的全面感知。诗歌在语文课中所占分量虽不算少,但所用教学时间却不多,即使学习诗歌,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熟读背诵、了解大意而已。现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形成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在近些年南京语文中考中,考查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试题也成为了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这导致学生只会一些简单的背诵不能真正理解到诗歌所构建的精美意象。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全面感知诗歌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突破。
首先对诗歌的理解需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环境的变化,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就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其次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第三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海日生残夜”之“生”、“谁家新燕啄春泥”之“新”,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第四从赏析的角度来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有特定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对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莱特,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一首诗的主题并非是绝对的唯一,学生的见解,只要是合情合理,教师完全可以鼓励他们保留,即使是不妥,教师也要承认他们动了脑筋。倘使学生实在谈不出自己的所悟,就应当指导他们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来探究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感情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过一番思考加工后,自己悟出来的就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统一模式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提出疑点,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结论。
第五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唐代诗人常建曾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这样写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讲授这四句诗时,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来这样丰富诗歌的内容:清晨,我独自一人散步,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寺院,推开寺门,只见一轮初升的太阳挂在高高的树梢之上,晶莹的露珠在柔和的阳光下格外耀眼:一条弯弯的小路伸向远方,在路的尽头红花绿树掩映着古老的禅房……经过一番精心的构思之后,我们的脑海之中就再也不是几句简单的文字所传达的形象了,而是一幅生动的具体可感的的图画。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诗人为什么独自一人前往清冷幽深的古寺呢?循着这一思路继续体味本诗,对诗歌主旨的了解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最后学会欣赏诗歌中的美
美在形式。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美,一唱三叹的音韵美。
美在意境。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页,一棵树,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希望我们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帮助学生重返诗歌乐园。
诗歌欣赏篇3
1. 诗歌欣赏的积累问题 文学欣赏,普遍都有一个厚积薄发的问题,诗歌欣赏,更是如此,概而言之,诗歌欣赏,需要进行三方面的积累。
1.1 生活上的积累
生活上的积累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生活知识的积累,众所周知,艺术是生活的曲折反映,诗歌正是诗人运用想象,把生活艺术化的结果,诗歌的欣赏中一条基本要求是读者运用想象,把浓缩于诗歌意象、意境中的生活品味出来,如果没有必要的生活知识储备,欣赏就可能流于浅层次;再一就是诗歌素材的积累,诗歌的特性决定了诗人在创作时讲究言简意丰,故而诗歌中双关象征等手法运用得比较多,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诗歌素材积累。例如:当我们明白了“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范成大《横塘》中“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句里的离愁情绪与感伤。另外,在诗歌欣赏中往往离不开比较,如果我们的知识仓库中有大量的相关素材,在比较时也就游刃有余,欣赏时也就容易深入了。
1.2 知识上的积累
这是诗歌欣赏积累中的重中之重,为便于阐述,试分条列举。
1.2.1 诗歌本身知识的积累,主要包括诗歌的特点、一般规律、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
1.2.2 作者方面的积累,主要包括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创作特点等。
1.2.3 欣赏方面的积累,主要包括欣赏的一般规律,基本方法、技巧、欣赏语言等。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欣赏语言的问题,现在试卷的诗歌欣赏,除了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之外,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在欣赏中,如果能恰当准确地使用一些欣赏专业语言,无疑会使文字规范一些,如在评价诗人感情时,“愉悦之情”肯定比“高兴心情”更像评价,“虚实相生”、“写实”、“写意”肯定比其它语言见解。
1.3 思维上的积累
诗歌欣赏,其实质即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因而在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积累是很必要的,我个人认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这三方面能力的积累,对欣赏是很有帮助,即语言揣摩能力,想象联想能力,整体理解能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由此看出,仅仅掌握了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欣赏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多方积累,方有可能攻克这欣赏难关。
2. 诗歌欣赏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我以为,诗歌欣赏大致可以分为渐进的三步。
2.1 欣赏语言,并通过字面意思(宣示义),解决“读懂”问题。在这一步中,注意诗歌语言的两个特殊性:一是语言颠倒;二是用典。诗歌语言为了声韵的需要,往往需要颠倒正常的语序,如果我们仍按其字面的语序去理解,就会一头雾水甚至误解,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句,什么意思?不好理解!调整语序,变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前),扬州路(之)烽火”意思一目了然。另外,诗人为了让有限的语言承载更丰富的内容,往往会化用大量的典故,如果我们不注意体会,往往就无法领悟到诗人的真意,如杜甫的《阁夜》,全诗意境极为苍凉,其颔联中却有一句清丽之语:“三峡星河影动摇”与全诗氛围极不搭调,当我们明确《汉书》中“星河”之典故后,就容易体会到诗人的真意了。
2.2 欣赏内容,体会其言外之意(启示义),解决“读透”问题。在这一步中,主要应注意诗歌的多义性问题。
2.3 欣赏情感,争取有所领悟。欣赏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再拘泥于只言片语,而应立足于整体,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风格等诸多因素,对诗歌进行整体理解。
3. 如何寻找诗歌言外之义
3.1 诗歌言外义的形式
3.1.1 从构思上讲。古典诗歌通常不是把感情脉络的连续性呈现给读者,而是从感情的发展脉络中截取有启示性的一段,把其他的略去,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同时句子间有较大的跳跃性,留下了较大的空白,而诗人就把自己的意思隐藏在这些空白之中,如卢绘的《塞下曲》“月里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人就只写了作者出击的场景,究竟出击没有,追上敌人没有,统统略去,可是那种艰苦的自然环境,肃穆的战斗气氛和净土们的英雄气概,都被烘托出来了。
3.1.2 从手法上讲。大典诗歌为了达到含蓄委婉的目的,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双关、比拟、借代、夸张等)和表现手法(隐喻、象征等)来曲折表达自己的意思,让我们的领悟表达效果中完成对其真实意思的理解,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不过女墙来。”浪涛拍岸,这本来是平常之景,诗人却用拟人手法来写,有何好处?就是让无目的的事物有了目的性,读“潮打空城寂寞回”句,我不自觉地有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之感,“兴”是什么?可能是到城中拜访友人,抑或就是掠取财物,结果却失望而归,这就说明了石头城的荒凉衰败程度,“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句,同样如此,月起月落,本也是自然之象,诗人却使它有了一种期待,夜夜越墙,说明期待对象未现,最终表达的还是荒凉、衰败、空空如也。
3.2 言外义的特征
3.2.1 平淡与丰富辩证统一,而且往往呈正比例关系。如《石头城》的首句“山围故国周遭在”城池四周的群山还在,这不是废话吗?平淡之极,进而思考,既然青山依旧在,这是不争的事实,诗人为何还要浓墨众彩地抒写呢?莫非是表明什么不在了?如此一想,就会明白其中包含的“物是人非”的感慨,至此,还能说此句平淡么?
3.2.2 诗人虽没诉诸言辞,但在字里行间有一种暗示,引导读者朝其一方向去想,以达到诗人意向所在。
这种暗示的形式有:
(1)明确的关键词、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后一句就给全诗的情感作了明确的暗示。
(2)主观色彩浓的词语组合成的氛围。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前两句中的“寥落”、“寂寞”可谓为全诗定调。
(3)诗的音韵、节奏。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全诗的快节奏中,我们似感受到诗人遇赦后的喜悦之情。
3.3 寻求言外义的方式
3.3.1 联。联系写作、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前已有述,此不赘言。
3.3.2 进。自己进入诗歌意境,争取心与诗人一起跳动。如面对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不深入其中,我们可能就只看到诗人所描绘的冬天雪景图;假如自己进入其中,身处如此清冷孤寂的环境中尚能垂钓,就能感悟到诗人蕴含其中的悠闲安然,遗世独立的清高来。
3.3.3 品。品味诗中辞格等的修辞和表达效果,如对《石头城》中拟人手法的品味。
3.3.4 找。有意识地寻找诗中的暗示之语。
诗歌欣赏篇4
关键词:诗歌欣赏;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10-02
诗歌是文学的原初形式,也是文学的至高境界,诗歌以其精练、含蓄和深刻的语言,通过意象、意境的整合来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学体裁。意象、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构筑诗歌思想和美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没有意象、意境和意蕴就想先天不足的孩子,或者说是没有根基的浮萍和墙头芦苇一样。所以诗歌欣赏主要宜从意象、意境切入。
一、诗歌与意象
(一)何为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意象的认知是奠定文学审美能力的基础,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即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意象和形象的区别,“文学由意象构成,但这不是说文学中的每个成分(形象)都是意象”(陈涛《文字意象论》),譬如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意象。我们在分析时,多以为这句诗中包括了“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和“晨霜”这六个意象,应该说这种提法是不够严密的。其实,它们是六个形象,或者说是六个意象元素。
(二)如何欣赏意象
众所周知,鉴赏诗歌首先接触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意象。“意象”是“表意之象”,是“意”和“象”融合为一的,带有作者的某种主观情感或寄托的“物我同一”的艺术形象,意象的产生来自诗人对生活观察思索后,进行艺术提炼的产物,而绝不是其他,更不是那些喝了劣质烧酒,丝毫不懂文学理论、不懂诗歌艺术,只会嘶叫的所谓“灵魂的呐喊”。因此鉴赏诗歌中的意象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这些意象如明月、浮云、流水、梅花等,已不是原本的客观景物,而是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景物或画面。比如李白在《灞陵行送别》中写道“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霸陵即汉文帝陵,唐朝时的送别都在这里分手,抬头远观,花还没有上古木枝头,但地下的草已经缭乱,李白说这叫伤心之春草。再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些年年生发、岁岁茂盛的春草,都是凄凄离别情。寄寓了诗人无穷的心事,尤其是别恨离愁。第二、意象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一个意象应用得好坏,不仅在于这个意象是否鲜明,还在于它在整体中的作用。第三、在长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有些意象蕴含的意义已经较为固定,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喻指坚贞品格或孤傲气质,“杨柳”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等等。
同时在欣赏诗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比如同样写春愁,李后主的愁是“离恨恰如春草”,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随向东流”。李清照的愁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贺铸的愁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意相近而象不同。再比如同样写雨的诗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此诗通首描写暴雨,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两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在诗的后半,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这场暴雨。一写雨势之来,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高出了杯面,二写雨势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充满敲铿之声,但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爱的前辈李白的故事。这一场暴雨也许是老天爷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来,好写出许多气势如翻江倒海的诗篇,所以特地将雨洒在他的脸上吧。同样写雨,象相近却意不同。
二、诗歌与意境
(一)何为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是一种融合着诗人感情和意绪,能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在其中的艺术境界。分开来讲,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指具体的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但单独的“意”构不成意境,而单独的“境”也构不成意境。譬如:有人问顾恺之会稽山川之状时,他描绘道:“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里所概括的江南自然风光,形象鲜明,脍炙人口,但不能说它有意境,因为它无“意”。
中国诗坛上有一诗画俱佳,且将两者结合妙绝的诗人王维,他在其代表作《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写的是秋天一个雨后的傍晚山中的景色: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叮咚石上,月光下泻,犹如一条素练,山林多么的静美。当然,生活在这一片静美土地上的人勤劳善良,无忧无虑,也是一大亮丽的景点。我们知道,作者写山居之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在污浊的政治空气中逃脱出来。于是,作者在尾联中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青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王孙自可留在山中。至此,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已全部灌注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之中,情与境交融在一起,从而水到渠成,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深秋晚景图,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种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的契合交融所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二)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只有通过意境的创造,才能表现乎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启发力,也才能刺激与诱发读者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诗歌的意境美,首先表现在形象与情思交融所构成的完整的艺术画面上。诗人在写景时,注入了他的思想与感情;而在抒情时,又往往寄情于物,借物载情,情景交融,天然浑成。诗歌的意境美其次表现在含蓄上,即是否具有表现为含蓄、能驰骋鉴赏主体想象的虚境。诗歌的意境须以描摹景物为起点,但景物不一定都是切切实实的客观存在,虚境反而更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基础。如意境是一种融合着诗人感情和意绪,能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在其中的艺术境界。如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孤”、“直”、“落”、“圆”既是写景,又是人的感受,表现了昂扬与伤感,豪放与孤寂复杂交织的情怀。
四、结语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须品,还是一种奢侈品?我想诗歌传承着中国人的心事,或含蓄,或深沉,诉说着我悲,我喜,我愁,如果我们愿意将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可以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联合出版社,2012.6.
诗歌欣赏篇5
诗歌欣赏音乐美节奏运用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才统称为“诗歌”。“诗”与“歌”自古就是水融,不分彼此的,“诗”即“歌”,“歌”即“诗”。古代的《诗经》,极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元曲,在当时就是为人们吟唱的歌曲,有的还颇为盛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凡有井水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也很重视现代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歌里的音乐在我的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与韵律上。诗歌的节奏,就是一连串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停顿,相当于音乐的节拍,没有节奏,就没有诗歌。格律诗的节奏形式,五言的主要是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的大多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现代诗也是有节奏的,它的音节也是有变化规律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句子长短不一,字数多少不等,但节奏鲜明,基本上是以三字为一顿,与歌曲的3/4节拍颇为相似。
此外,诗歌的音乐美还体现为韵律和谐。诗歌讲究押韵,即每句或隔句的最末一个字用韵相同或相似。选韵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音乐气氛,传达不同的情感。例如舒婷的《致橡树》,诗歌中的“你、己、曲、仪、雨、起、里、意、戟、离、息、依、里、躯、地”的韵脚为“ī”或“ǖ”,读音相似,发音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柔和细腻的情感。一般来说,抒发高亢激昂感情的诗歌,常常使用响亮的阳韵(带鼻音的韵母),这种韵母洪厚响亮;抒发优美、细腻,或悲怆、凄楚的情感的诗歌,多用不太响亮的阴韵(不带鼻音的韵)。此外,诗歌常常运用章句重叠的手法,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的只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章句重叠,回旋反复,犹如歌曲的旋律,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由于节奏和韵律,便形成了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朗朗上口。
因此,在诗歌的欣赏与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与旋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与对偶,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格律诗的音乐美。现代诗歌没有这些要求,现代诗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节奏丰富,变化多端,很难找到统一的格式与规律。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呢?我们可以借用歌曲的元素与形式来体会这种音乐美。
歌曲有鲜明的节拍,诗歌也是如此。以下以《再别康桥》为例,找出这首诗歌的节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西天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歌的首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末章“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重章叠句,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这两个章节以双音词作为状语,诗句以六字句为主。其余各章节也多以双音词或三音节词作为定语或状语,如“轻轻的”“河畔的”“软泥上的”“榆荫下的”“悄悄的”,每一章节的诗句也是以六字句为主,因此可以以3字为一拍,套用歌曲的3/4节拍来吟诵,其中的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可以延长其中一个字的时长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增值线“__”表示),或两个字合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减值线“xx”表示),于是,这首诗歌的节奏可以用歌曲的简谱表示出来:
再如,诗歌《祖国・母语》: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我的母语/热血一般的黄河的波涛/我的母语/是群星一般的祖先的名字/我的母语/是春蚕口中吐出的丝绸古道/我的母语/是春鸟舌尖跳动的民歌中国/我的母语/是丁香凝结的雨巷/我的母语/是傲雪绽放的红梅/我的母语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我的母语/是划开天幕的雷电 /奏响黎明的号角/我的母语是一种链接/我的母语是一种文明/我的母语是一种财富/我的母语是一种骄傲……
在这首诗中,“我的母语”四字句回环往复,形成这首诗歌的主旋律,这个诗句可以2字为一拍,以2/4的节奏来演绎,或可以4字为一拍,以4/4的节奏来演绎。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句子成分特点的分析,借用歌曲的节拍,来确定诗歌的节奏。
在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就能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在朗诵时还可选用与该诗歌节奏以及感情相符合的配乐,达到“歌”“诗”合一的和谐。这或许就是诗歌给人们带来的一个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
诗歌欣赏范文
2022-11-06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