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06-01 10:4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篇1

近十年来,数字科技不仅改变了科研、生产、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如何培养出能够横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两栖型”艺术设计人才,这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艺术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因此,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探索也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所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清华大学出版社规划出版了“高等学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isbn:9787302139560,李四达编著)就是其中的重要理论指导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该书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成为国内众多数字媒体或数字艺术专业的首选教材和重点参考书,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一朵奇葩。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由我国数字艺术资深研究学者、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副教授李四达编著,该书是作者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多年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结晶。该书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范畴、实践方法和应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阐述。特别是该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现状,探索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使得读者能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该书也获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兼动画系主任张骏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理事兼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余轮教授,著名图形图像研究专家、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王小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旅美博士肖永亮等均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小铭教授认为:“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于高等院校本专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入门基础课教材,也是一本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士,包括艺术设计、影视、动漫、网络游戏、媒体内容创作和广告等从业人员或爱好者自学的好书。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肖永亮先生更进一步指出:“该书无疑是一本填补目前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出版空缺之作。作者有从事数字媒体相关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宝贵经验,又进一步在理论上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艺术作品,提出了许多独到的个人见解,显而易见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该书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受益匪浅。”从上述专家的评述中,不难看出该书对于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影响。

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与该书配套的《数字媒体艺术史》(isbn:9787302181927)、《迪斯尼动画艺术史》(isbn:9787302193265)、《flash游戏编程教程》(isbn:9787302178637)等一系列教材,为我国数字媒体和新媒体艺术教育贡献了更好的精神食粮。

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融合促使移动互联网形成,并且日益革新着人们的交流与认知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本文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概况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融入移动互联网思维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数字媒体教育概况

在我国,数字媒体专业学位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学生毕业之后授予工学学位;第二类,学生毕业之后授予文学学位。换句话说,数字媒体的培养方向分为艺术类以及技术类。艺术类主要关注多媒体应用以及平面设计等工作,主要是培养艺术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的人才;技术类的教学比较重视程序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培养具有设计软件以及开发应用软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过程当中,艺术类人才和技术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类人才主要负责造型设计以及角色设计等,技术类主要负责编程以及软件开发应用等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两种教育模式相互融合。因此,数字媒体专业不仅招理科学生也招文科学生。我国的数字媒体教育广泛开展,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都开设了相关课程。

二、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状下,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无法与之同步。一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及培养目标,还停留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课程的内容也没有进行及时更新。例如,网页设计、影视剧编导以及摄影摄像等课程,都受到微博以及微电影的影响,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如何使其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都需要思考。第二,在市场新形势以及新需求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没有引进新的内容,例如,移动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自媒体的制作与运营、移动客户端游戏软件的开发等。第三,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较陈旧。多数学校在制订低年级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计划时,更侧重于设置基础美术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速写这三大课程,课程的学时也较多,数字媒体方面的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小,有些学校甚至在低年级完全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目标上,依然固守着传统美术教学的模式,与新媒体形势下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如何对基础课程进行调整,使课程内容与时代相贴近,符合市场需求,是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第四,一些互联网中较为重要的新概念,如“粉丝经济”“自媒体”等,要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者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并融入教学。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关于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新概念融入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中,需要从业者进行思考。最后,是创新精神,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石。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何通过移动新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需要每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者思考。

三、移动互联网思维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思考

当前,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更为广泛和深入。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应用于媒体传播、游戏动漫制作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有关机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90%以上的移动平台应用是游戏类软件。其中,愤怒的小鸟这一当前十分流行的手机应用,下载的次数已经超过20亿次,其软件收益也已经超过8000万元。国内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领域的手机应用程序并不是很多,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对手机应用的研究,尤其是游戏类手机应用的研究。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并结合手机应用开发的实战训练,不断累积经验。除了开发游戏类的手机应用之外,还可以开发新媒体方向的手机应用,比如视觉美化类软件等。此外,数字动画也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内容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淘汰部分传统行业,也逐渐振兴部分行业,动漫产业便是其中之一。如,《十万个冷笑话》曾是“有妖气漫画”网站连载的一部漫画作品,点击数量超过十亿。由于漫画广受追捧,因此漫画被制作成为动画片,并在各大网络媒体及社交平台。此后“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启动了漫画改编的电影项目,并于2015年票房累计一个亿。从专业角度来看,《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虽然画面十分粗糙,却意外地获得了上亿元的票房;而相对而言,画面精细且手法更为专业的动画《魁拔》,票房却逊色许多。《魁拔》当年的票房只有350万左右。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表明动画电影受欢迎的程度,不一定依赖于精良的画面与制作,而是更多在于作品的创造力。

四、移动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

在课程的设置上,重视移动平台应用软件的引入,尤其是有关游戏类的。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上需要多加练习,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教学中先将项目复杂度降低,分层次布置任务,可以将项目分成多种内核模块,针对不同模块相应的数字或媒体技术训练。由于受到当前手持移动设备显示分辨率的限制,因此并不需要过分追求电脑制作时画面的精细程度。在造型的设计上应该尽可能简洁,这样可以增加识别度,易于传播。在应用开发完成后,可以通过各开发平台对应的应用商店及时上架,进而对反馈数据进行收集检测,并从中发现不足,总结出经验。与此同时,也可以开设数据分析以及市场调研的相关课程,通过一些社交平台的数据来分析,从而了解市场的发展以及动向。在新媒体的平台上的营销策略也有别于传统市场。自媒体的相关案例向人们展现了“粉丝”经济的重要性,如何吸引“粉丝”并将其扩展运营,是全新的一个课题,在数字化媒体艺术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软件课程教学上,需要重视二维的应用,掌握手机的应用,通过较低的成本快速制作出特技和动画。总而言之,一些技术手段也开始“平民化”,这些“平民化”也出现在动漫与自媒体的领域。通过《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动漫产品的例子可以看出,动漫创作获得商业成功的制胜关键,并不在于复杂尖端的技术、精致唯美的画面或者专业化的水平,而在于创作动漫的热情以及符合大众的想象力和审美。这对传统的教学实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需要数字化媒体艺术相关人员深入思考。数字化媒体艺术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扎根在“学院派”美术教育上的,而没有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种以写实为主的美术技术将会逐渐被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设计技术所取代。大众的审美偏好已不再热衷于画面的精美,而是热衷于动漫的本身。因此,在当前造型基础教育的课程上,需要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情,这远比一味地讲授技巧更重要。在具体课时安排上,也需要对造型基础课进行适当的减少,而增加一些具体的创作实践课。在素描、色彩以及速写这一类传统训练中应添入创作成分,也可以将这些训练与漫画、原画以及场景设计相互结合。优秀动漫影片中的出色画面设计、色彩搭配及绘制技巧也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团队精神是重要的一环,需要对学生加强培养,最好是从较低的年级开始就着手训练。在行业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多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可以是固定的团队,也可以是临时组团。团队运作工作效率更高,也能够快速决策。教师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需要,以一个班级为主体,将其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学生可以自由结合,小组间相互独立运作,共同完成实践的项目。教师主要为学生提供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制作好的作品,可以将其在互联网的门户网站上进行,并收集相关的数据,根据用户的反馈建议,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吸取经验,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班级与班级之间组团,也可以在年级与年级之间组团,这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让学生共同进步。这种以实践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影响着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直接关系到本专业的就业以及创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训练等方面应当作出必要的调整,相关人员也应当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从而促使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应当加强对技能的教学,还应当设置更多具有创造性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及就业竞争力。

作者:秦成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新媒体联盟(nmc).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s1):4-52.

[2]钟甦.移动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j].当代电影,2016(2):182-184.

[3]黄心渊.东方风来满眼春: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专题座谈(上)[j].计算机教育,2014(23):29-36.

[4]王佑镁.跨媒体阅读:整合o2o与moocs的泛在阅读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2-28.

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少儿美术教学;展望;反思

一、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反思

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突破,自然对美术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不但要做好课件,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为自己充电,扩宽眼界,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对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有重要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设计和制作课件,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并不需要将每节课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

第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引入要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充分启发其思维创新,但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数字媒体艺术;

第三,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欣赏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感知其中的内容。在播放及讲解完毕后,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整理和讨论,使他们系统完整的梳理内容,并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并不断提升其艺术修养。

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能客观地看待,这极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我们要从各个角度来看待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给美术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不断鼓励教师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教学。为了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国家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普及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并组织广大美术教师对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的开发与应用进行学习和探究。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不同地区硬件设施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还不能实现每个地区都拥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的普及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鼓励广大美术教师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并不断开发适合本地美术教学的乡土教材。

二、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展望

现如今,科技的发展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在教育数字化的时代,教师引导,学生将作为主体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美术教师将很有可能从机械的、单一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以此节省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有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美术教师把数字媒体艺术引入美术教学中,甚至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媒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学生也更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数字技术的横空出世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物质交往方式,它还隐而不察地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在科技理性之光熠熠闪耀的今天,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解构及重塑着社会艺术形态及人类的审美之维。毫无疑问,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美术教学进入一个更加丰富的领域。届时,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对美术信息进行查找与分享,例如学生坐在教室里,通过数字媒体便可以实时游览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甚至可近距离观赏到镇宫之宝《米洛的维纳斯》,放大后可以清楚的看到笔触和纹理,具有无限可能。无论课内还是课外,信息接收渠道变宽,这便使学生接受到的美术信息将会是传统美术教学的数倍,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美术教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由于学生接受美术信息渠道广自然懂的也多,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以此获得学生的青睐。毫无疑问,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少儿美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必将有惊人的突破。

三、结语

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媒体,而新的技术、新的媒体又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既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艺术形式表现,通过伴随数字技术产生的计算机及其他数字设备等物质载体、数字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形态。艺术的美由数字媒体艺术运用数字技术作为有效的工具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人们,却又不失艺术原有的自身魅力。数字媒体艺术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而对于教育产业,数字媒体艺术远比其他领域的影响要深远的多。

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课堂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生机,在前人不懈的努力下,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和少儿美术教学的深入研究,分析出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图、文、声、像四种媒体形式,并对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一个全面的分类归纳,从美术演示、绘画创作和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总结出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代少儿美术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只有恰当、有效的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初熹.融入新媒体艺术的美术教师教育(第二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文汇编)[m].南京: 江苏出版社, 2010: 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9.

[3]宫承波,田旭,梁培培.数字媒体艺术导论[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4:04-07.

篇4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篇5

关键词:数字化时期 影视教学 高校改革 实践创新 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j9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31-0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llege film and television teaching in the digitized era

liu feng

(suqian college,suqian jiangsu,2238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digital age,it ha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ollege film and television teaching.to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college film and television teaching should be reformed,especially in education teaching concept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in teaching.we should upgrade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skills and hands-on skills,so that they can become compound talents in film industry.

key words:digital era;film and television teaching;college reform;practice innovation;applied exploration

在21世纪这一数字传媒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传媒、新产业不断涌现,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传媒的核心技术。当今的影视传媒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它的发展也越发迅猛。近年来,影视传媒专业迅速成为高校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广泛涵盖了影视导演、影视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摄像摄影等方面,主要面向全国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等培养优秀人才。

如今,影视传媒业在时代的潮流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影视传媒作品以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当今人们在数字时代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以最快捷、最真实、最为形象的方式记录着人类文明,在新闻报道、商业营销、广告设计、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笔者长期关注影视传媒业的发展,多年从事高校影视传媒教学与实践工作,并有一定的研究和心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之进行探讨。

1 与时俱进,高校数字影视教育教学助推传媒业改革与发展

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影视传媒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数字影视传媒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广大高校广泛开办了影视传媒专业,影视艺术教育进入了全盛发展时期。当前,为顺应时展,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数字影视业的发展步伐,以推动我国影视传媒教育的繁荣与健康发展。

1.1 切实树立科学育人理念,推进高校影视传媒教育教学改革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教育正阔步迈向现代化,处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时期。”[1]当前高校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将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引领新时期数字影视传媒教育事业实现新的发展。要在深入分析当前影视传媒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找准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关键、以教学质量为生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教学基础保障条件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促进我国影视传媒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2 不断完善影视专业教材建设,推进高校数字影视传媒教学改革

根据数字化时期影视传媒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需站在时代前沿,统编一套全国系统完善的影视传媒专业教材。在编撰影视传媒专业教材和教学大纲时,要针对不同专业与不同层次的影视教学需求,拟定不同的内容,切实把握好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影视传媒教育内容的深浅度,去除过时繁杂的理论和技术,加入最新的数字影视传媒理论和数字技术研究成果,并在教学方法上及时进行改进,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3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推进高校数字影视传媒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影视传媒事业呈现着蓬勃发展的态势,也推动了高校影视传媒教育的不断发展。“影视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全国各大高校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巨大的经济来源渠道。”[2]要想满足当前数字化时期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育教学需求,广大高校应切实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创新,重点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数字化影视传媒专业的师资队伍,定期安排他们及时走进各级影视传媒机构进一步学习进修,使高校影视传媒教学与当前数字化时期的影视传媒业的发展接轨,以促进高校在新时期数字影视传媒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4 及时更新先进教学实验设备,推进高校数字影视传媒教学改革

为顺应当前数字化时期影视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当前,要将数字影像技术引入高校影视教学课堂,及时购进一批与时下数字媒体相配套使用的专业影视器材,如当前的数字摄影教学器材,可配置尼康d800、d3、d4系列的数码相机或佳能5d mark iii、eos-1dx系列数码相机等;数字摄像教学器材,可配置便携高清摄像机如索尼pmw-100、松下ag-hpx260mc等,演播室摄像机如索尼pmw-ex330、松下aj-hpx2100mc等,3d摄像机如索尼hxr-nx3d1c、松下ag-3dp1等;以及apple hd3高清视频编辑制作包装系统、大洋me-200高清非编系统、edws3000高清非编系统等,使之与当前影视传媒行业所使用器材接轨。

2 改革创新,多渠道全方位提高新型影视传媒人才培养质量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在新时期的影视传媒教育教学工作中,需紧密结合当前数字影视传媒技术发展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及时融合吸纳前沿技术与理论成果,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技术发展、艺术发展层面,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与技能,多渠道、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2.1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当代大学生影视修养

在高校数字影视传媒教学中,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学习文学、音乐以及美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切实从影视传媒教育的艺术语言体系入手,培养他们对光影、色彩、线条等视觉符号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分析,使他们增强对影视传媒艺术的领悟能力,全面提高影视艺术修养与鉴赏水平,从整体上把握那些生动的影视艺术形象,感受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体味融入优秀影视作品中的浓郁的审美情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美的感染和熏陶。切实把影视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以全面发展的广阔视野培养新型人才,以打造出新时期影视行业的高层次人才。

2.2 采取与多学科相结合方式,针对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在影视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意识及造型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强化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艺术佳作。新时期,数字影视传媒教育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如结合新闻、文秘、中文等文科专业教学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镜头前面事物的关注上,指导他们学习拍摄并制作出优秀影视艺术作品;再如结合建筑、计算机等理科专业教学特点,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着力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习惯,强化他们对影像控制的理解能力;而对于广告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等专业学科,要突出光线对造型构图、影像表现力的影响,强化突出影视创意效果与视觉冲击力等。通过以上方式,促进数字影视艺术特性在多学科的渗透和交融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切实在实践中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

2.3 采用直观性教学手段,提高数字影视传媒教学质量与效果

采用多媒体等工具进行影视教学,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中,可采用专业数码相机、数字高清摄像机等器材进行操作示范,现场指导学生,使其从示范实例中学习影视技术和技巧,感悟影视创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影视专业技能。用形象直观的优秀影视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影视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为今后的影视创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4 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传媒人才

面对新时期数字影视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开发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打造出一批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数字影视传媒人才。积极建立“校企共建”模式,积极为全国广大影视传媒机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高校影视传媒教育真正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影视传媒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 多措并举,全面促进数字影视传媒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高校影视传媒教育,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以及开展影视艺术创作活动,使广大学生掌握影视专业技术技巧,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3.1 更新高校数字影视教学内容,满足当前影视教育发展需求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高校的影视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上要及时调整,以满足当前影视传媒业的发展需求。影视教学中要相应增加数字影像拍摄及后期数字技术制作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作观念,拓展影视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大学生欣赏与评判影视作品的能力,使之能够多侧面地运用影视艺术独特的视觉语言,创作出富有时代特征与个性的影视艺术作品。

3.2 渗透前沿影视教育理念,为高校数字化教学提供新鲜血液

影视教学中应融入当前最前沿的新观念,以便使高校影视传媒艺术教育与数字时代的技术发展同步。一是渗透学科前沿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影视艺术素养。二是整合优化实验资源,及时整合、优化、更新数字影视传媒实验设备,开放数字影像、多媒体、广告、广播电视等实验室,为学生搭建自主实践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三是有机结合影视传媒教育教学体系,运用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多维的空间形象直观地学习、理解影视作品,增强数字影视传媒艺术教育教学效果。

3.3 改革影视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影视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一是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增强影视传媒教育教学效果。二是运用范例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优秀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开阔影视创作的思路。三是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彰显影视传媒艺术的表现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四是采取集体创作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作与想象空间,全面提高影视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作为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和诞生摇篮的高校,要切实加强数字影视传媒教育教学工作,以顺应数字影视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从而推动新时期数字影视传媒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的数字影视传媒事业的领航人,全面推动我国高校影视传媒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 意识 能力 素养

数字媒体艺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它是将电子信息技术、艺术门类、传播学、营销学及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交叉、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专业。因此,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熟练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首先,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需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掌握该学科整体构架和教学体系;其次,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要具有育人育己、超前创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数字媒体的综合性人才。

一、完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数字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应用型学科,并且在我国各个高校中都是依托于其他学科而形成的,诸如依托计算机信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业产品造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建筑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管理学专业、影视专业、传播学专业等,这就要求国内高校该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理论,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还要具有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所以仅仅依靠目前国内高校所培养的各专业间交流少、联系少、知识结构单一的某一方面专业教师来引领和指导数字媒体艺术学生完成四年大学教育是不足的。但当下,面对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资严重匮乏的实际,只有教师在课后不断完善、研究、交流和学习自身不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求,服务好社会。所以,每位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应尽快充实自身的知识构架和延伸自身的知识信息和体系。

二、提高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首先就要满足人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所以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师自身就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不仅来自于教师曾经实习或工作的公司或单位,也可以来自于教师自身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的自身演练和演习。特别针对某一项任务进行的短时间的学习和演练有助于激发短时记忆,从而增强大脑对某一知识或实践的长期记忆,进而在经过多次重复记忆后,该演练实习便顺利成为教师自身知识的一部分,它不仅让教师们得到了经验和知识,也更有助于总结后讲解给学生,使学生少走弯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某些公司进行亲身考察和实践,从中获取实际操作体验和创作灵感,这样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拓展自身的社交能力,进而可以联系公司、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在业余时间进入学生课堂,给学生进行相应指导。

三、增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育人育己的意识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有责任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训练学生相应的技能和基本功,还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手段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和做设计师的应有准则等。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个别辅导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注意从细节做起,在与他们互动中对其进行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特别针对“90后”学生,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和专业知识,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甚至要比在校教师了解得还要多,在某个具体细节方面比教师了解得还要深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在与他们进行教学和沟通中,要善于发现、启发和鼓励他们对其所关注的事物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对于这些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学生,在很多领域和方面教师应与他们共同探讨。在信息时代里,教师已不再是某一领域的权威和标准,平时也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学习一些新鲜名词、语言和事物,来为自己注入鲜活的信息时代血液和思考方式。因此,对于当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来讲,育人意识确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但在育人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和长处,也要在育人的同时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自我虚心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培养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的超前意识

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要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要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意识。超前意识来源于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创新不仅是敢想,还要经常想别人不敢想和不敢做的事。针对当下国内各个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数字媒体教师有责任对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等,进行详细的市场与社会调查,充分预测未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充分分析未来数字媒体发展的新动向及其扩展的新领域,详细研究和制定适应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和技术,还要启发和激发他们富于创造性、开拓性的探索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要不断接收和吸收本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不断注入新鲜的具有时代符号的“血液”,不断勤奋学习和研究,不断从传统文化和习俗中吸收精华和营养。只有这样,数字媒体艺术教师才能更好地去发现、拓展更多属于自身特性和发展空间的新领域;才能更好地在传承和借鉴中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才能保证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的超前意识来自于对当下市场和社会的分析和调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的超前意识来自于教师平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培养。只有具备超前意识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和实践中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更加坚实的创新和设计能力。

五、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要具备环保意识

数字时代的到来正在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印刷时代里,我们每天信息和资料的得来都离不开纸和油墨,而纸张和油墨的生产又在时时刻刻破坏和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森林、草原面积的迅速减少,浓烟、粉尘等有害物的激增,河流、湖泊水质的下降,酸雨、雾霾等带给人们的危害,时刻都在警告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有良好的环境,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我们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对社会的宣传。我们有责任设计出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媒体界面,我们有责任引导消费者大量和重复使用数字媒体终端来获取所得信息,我们更有责任带领并指导学生去研发更新颖的设计程序和更前沿的新媒体设备。在科技和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超前意识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要关心自身所研究的领域和对学生的培养,更要关注凯时k66会员登录赖以生活的生存环境。利用自身所研究的领域和知识,去改变周围的人们,力所能及地利用电子媒体代替纸质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进而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现代的环境意识,才能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面对全球经济化、数字化的新时代,当下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教师自身意识、知识结构、自身素质和自身能力的增强。众所周知,师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专业强,专业强则民族强。这样通俗易懂的道理,需要当下每位从业教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用自身的语言和心灵去传授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以自身行为去感染和影响未来的接班人。这不仅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也是国家对我们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信任和期望。

参考文献:

[1]周砚钢.信息时代艺术设计教师应具备的意识[j].现代企业教育,2009(7).

[2]杨洁.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网络广告教学内容的构建.大众文艺[j].2010(19).

[3]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1).

[4]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周砚钢.浅谈信息时代广告设计教师的超前意识[j].职业时空,2010(3).

篇7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l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篇8

(蚌埠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对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区位性出发,紧跟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学科、专业与地方文化资源艺术产业对接.

关键词 :数字媒体;工程化教学;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50-02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已不再是计算机对图形设计的一种辅助艺术设计的技术和手段,而是一种“独立”完成艺术设计的主题.凡是数字化的艺术应用都可以称为“数字艺术”,例如:数字绘画、数字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以此看来传统艺术设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这一新兴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1].因此,在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中,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沿、需要借助教材之外的资源才能实施的课程,同时作为需要创造性地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如何将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课程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化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内涵是在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全过程中,从培养目标、业务规格设计到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从教育决策到教育实施再到教育模式,充分考虑工程的本质、工程工作的要求,体现工程教育的工程特色.其核心是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提高毕业生步入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2006年6月,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第三次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此次会议纪要提出:工程教育课程设置也应该从原有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的传授逐渐转变为以“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引、“人文社科哲学”类课程为辅助、“工程专业课程”以及“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架构体系.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其实质就是要对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工程化改革,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及我国数字媒体艺术高速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将工程化教学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线和重要手段,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工程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实工程化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工程化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有不少,如王培崇的《〈软件工程〉工程化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焦炳连、浦江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田金云、刘忠超的《plc程序设计工程化教学方法探讨》等,但这些研究也仅从工程化教育内涵的部分方面探讨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并没有涉及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对接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是新建本科高校中较为羸弱的学科专业,但其对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其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区位性出发,紧跟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积极培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学科、专业与地方文化资源艺术产业对接[2].

因此本文尝试在工程化教育背景下,对数字媒体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对接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

1 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工程化教学特色

地域文化资源是指本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历史和现当代的人文教育资源,包括历史和现当代的名人及其生平事迹,历史和现当代的名胜、文化古迹、文化遗址、纪念馆、陈列室等.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主要要素来源,同时也是实施课程建设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重要概念列入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之中.因此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在已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组织系部教师,进一步整理、挖掘、开发出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工程化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化课程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与学生产生互动,形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工程化教学体系.

2 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弊端分析

长期惯性的技能教学,使得数字艺术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着不少弊端和误区,导致数字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对落后,这也成为观念前卫的数字艺术资源开发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2.1 课程资源形式单一

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资源被理解成教材和教师的技能技法,而实质上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资源在呈现方式上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而地方文化资源,有更为亲近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特点,是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最常用的课程资源.但这方面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明显存在不足.

2.2 课程资源实施空间狭隘

目前课程资源的实施空间仅限于书本、课件、网络,其实校外课程资源更适合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尤其地方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既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学到真知,又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发展做出了可行性方案.

2.3 课程资源内容挖掘欠缺

由于长期传统模式教学,使得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范围仅限于三尺讲台,没有通过地方文化资源将艺术与技术进行结合.鉴于数字艺术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和研究当今国内外科学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艺术传新思维,开创新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当前的数字艺术设计教育.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数字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寻找地方性资源,充分发挥数字艺术设计这门动手能力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3 蚌埠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与数字媒体艺术工程化教学对接的价值

蚌埠历史悠久,蚌埠文化具有品位高、独特性强的特点.双墩1号墓、固镇垓下文化城址入选2008、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个城市连续两年获此殊荣,这在全国开了先河.大禹文化、花鼓灯艺术、双墩古人类文化等国家级、世界级文化资源集中在一个城市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我市申报禹墟遗址、汤和墓、双墩遗址、双墩春秋墓、教会建筑旧址、垓下遗址、化明堂严氏墓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蚌埠既有领一代风骚的帝王文化,又有享誉世界的民间文化,还有代表人类古代文明成就的远古文化,这些都极其珍贵,是一笔巨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4].但目前蚌埠地方文化展品的数字展示都是以文物为主体,图片配上文字或对一些精品用动画或虚拟现实方式呈现,总体模式相对单一,并不能反映出当时的民俗风貌、工艺水平以及相应的生产消费能力、社会关系等具有艺术、实用价值的信息.而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浏览者猎奇心理的提高必然驱使着数字化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的不断加深,因此将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实施研究的对象,对具有代表性地方文化产品进行实践设计和理论研究,将地方文化展品以二维展示、三维展示,利用设计软件对地方文化展品虚拟性、互动性以及时空延展性进行研究,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综述,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数字媒体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和研究当今国内外科学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艺术传新思维,开创新的学科和专业,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数字媒体专业工程化教学研究,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蚌埠地方文化艺术,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字技术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地方特色资源创造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和艺术需求的新的数字艺术形式,是进行一种新的继承文化遗产有效形式的尝试,从而达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对接研究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华.数字艺术设计—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主流[j].装饰,2006(1):21-22.

篇9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takes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new concept of "excellence plan" launc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vides new thought and method for excellent digital media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关键词:卓越人才;数字媒体;实践教学

key words: excellent talents;digital media;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58-02

0 引言

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近几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该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每年15万左右。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国内许多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或传媒类院校等不同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截止2013年,国内本科教育中共有89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110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还有14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超过70%的院校授予工学学位。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02年,由于短暂的发展史,在技术与艺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依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许多高校在人才需求规格方面了解不够,以致于培养目标不准确,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和教材严重短缺等现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人们发现很多毕业生只是学会了各种软件的简单使用方法,不具备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岗位适应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偏离了人才培养初衷,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

2010 年 6 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

1 卓越数字媒体人才的界定

卓越数字媒体人才是以数字媒体产业需求为依据,借鉴卓越人才培养理念而培养出的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平顶山学院数字媒体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我国数字媒体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于2010年在已有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数字艺术方向)。该方向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出发来确定专业特色定位:区别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强调工程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计算机3d动画、特效、互动媒体设计、媒体数据组织和搜索等方面的能力;区别于数字媒体制作人才,强调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人文教育、艺术熏陶,培养学生“创造”而不是“制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从三年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本科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 平顶山学院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按照理工类招生的,学生几乎没有艺术功底,基础薄弱,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前三个学期开设了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专业必修课程。软件学院多媒体教研室师资方面以动画艺术专长的老师为主,这些老师在制定具体某门课程大纲时着力学生动画素养的培养。根据师资现状,将动画类课程确定为该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面向理工类招生的这些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有些吃力,对艺术基础课和动画类课程的消化吸收能力相对也较差,误以为被当做艺术生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

而数字媒体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下设的方向,还开设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和艺术类必修课程互补性不是很强。为培养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该方向开设了flas编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开发、动态网站开发、java程序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比例和课时比例上,技术类专业选修课相对艺术类(动画课程和艺术基础课程)均不占优势。

2.2 学生工程实践环节薄弱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构建了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课内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截止目前,我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还没有毕业生,实践教学方面还是以课内实验和课程实训为主。软件学院多媒体方向双师型老师紧缺,由于缺乏行业从业背景经验,教师所选实验内容较少的关注行业最新从业需求,多是来源于课程教材的案例资源或网络资源,实验内容不能很好的与最新行业需求接轨。另一方面,由于我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缘故,实验课时系数偏低,以致于许多教师并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施实验教学,很多时候会将理论课上讲的案例搬迁到实验课上。虽然院系倡导实践教学以项目驱动法为主,由于缺乏行业背景,教师所实施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内容往往比较陈旧。

2.3 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 教师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自于工作后的科研积累、实践积累,与扎根基层的技术人员相比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得多,工程实际训练偏少,缺乏现代工程的创新设计思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软件学院多媒体教研室的老师都是这两年进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一毕业就到了工作岗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是有效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硬伤。由于我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2010年才开始办学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虽派有相关教师到企业考察,并没有派遣教师到企业从事锻炼。

3 卓越数字媒体本科人才培养

3.1 专业核心能力确定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兼顾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培养,之所以出现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该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面对这些几乎没有艺术功底的学生,想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动画创意的人才着实面临许多困难。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的培养理念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人才培养规格了解不够。

艺术素养对数字媒体方向的学生固然重要,在本科教育有限的学时要求下,建议压缩艺术基础课程(色彩、素描、三大构成等)课时总数,按照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从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方式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而明确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核心能力。这里,专业核心课程是那些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而确定的课程,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关键课程。学校可借鉴卓越数字媒体人才的行业标准来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3.2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从学生方面来说,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理念实行“3 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前3学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学习[1]。前3年注重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1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后1年以顶岗实习的形式在企业学习,保证学校和企业零距离衔接,提高了职业技能学习训练的针对性,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学生优质就业,满意就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前3年的校内学习,专业教师可采用pbl(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选中的项目要尽可能的以实际工作环境要求来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后1年的企业学习可采用cdio培养模式,cdio培养方案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以研究工程领域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引领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挖掘学生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2]。

从教师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让青年专职教师通过下厂挂职的方式增加其行业从业经验,到企业学习数字媒体方面的新科技、新工艺和新方法。青年专职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去企业请教经验丰富的数字媒体从业人员,从中引入思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提高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使学生能更好的就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聘请数字媒体产业高级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可改善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局面,也能加强技能教学的针对性。

3.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为解决团队合作能力差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1-7课题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班级中每8个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其中有1个项目经理和7个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工作计划、负责项目小组的学习、培训、提高及项目间的竞争。项目团队之间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交流团队合作经验,凝聚团队协作力量,在彼此竞争机制推动下,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3.4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深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院系政策导向等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软件学院为提高学生数字媒体方面的创新能力,构建了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第二课堂与素质拓展实训,在软件学院3 1培养模式(1-6学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7-8学期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职业素养、选修方向拓展、it新技术报告、校企定单培养等培养,实现“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目标)下,达到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岗位适应能力三者的统一培养和提高,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探索途径。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培养内涵在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提升、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和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3]。作为技艺结合的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一个交叉新学科,在技术与艺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卓越计划”理念的适时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卓越计划必将引领我国新一轮高等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篇10

摘要: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其形式特征、关学理论和知识结构的研究是这个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决新媒体艺术设计面临的学科基础理论薄弱,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通过调研相关产业,分析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并结合长期实践,得出新媒体艺术设计只有解决好学科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人才的培养平台才能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1.3 文献标识码:a

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l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2.1 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2.2 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2.3 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www.lwlm.com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3 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4 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

4.2 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

4.3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