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的护理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7-19 17:37:20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icu病人的护理

icu病人的护理篇1

【关键词】icu;清醒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49-01

icu是医院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科室,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使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急危重症室针对危重患者配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此基础上,患者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心理问题对患者健康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显示,icu患者中科室内有50%左右的患者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治疗时期出现过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即icu综合征[1]。为减轻心理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本次研究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icu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20-87岁,平均年龄为46岁,复合创伤25例,颅脑创伤13例,药物中毒8例,其他疾病4例,其中75%的患者出现过不良心理反应。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方法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护士应详细的向患者说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注意事项及该项操作的意义,为明确了解患者的需求,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及面部表情,如有需要可通过文字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的询问患者自身的感受,鼓励患者积极地表达情绪。(2)术后患者的护理:在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和其家属及患者本人进行沟通,向其介绍icu内的环境及各项规定,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必要时用窗帘进行遮挡,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等告知家属。在规定时间内允许患者家属探视,指导家属合理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鼓励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2]。(3)指导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为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的说明疾病发生发展,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采用适当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习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客观的认识,熟悉icu的工作特点,配合医护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积极的参与到治疗计划中,学会自我放松,释放压力。(4)松弛疗法的应用 鉴于icu科室紧张的工作气氛,为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可通过音乐等方法舒缓患者的情绪,舒缓的音乐有镇静的作用,抑制压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交感神经的紧张性,从而使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5)医护人员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不可单一的观察检测仪数据等,避免机械性的治疗和护理,加强对患者自身的感受的关注,和患者交流时语气应和蔼,态度亲切,和患者保持适宜的距离看,尽量使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视野范围内进行活动。患者如需转科应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向其说明转科的原因及意义,使其了解到转科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所转科室的特点而决定的[3]。

2 结果

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后,研究对象能合理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面对疾病,心理问题均得到的解决。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中,单一用药、手术等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4]。

icu患者在疾病的作用下及特殊的环境中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科室内受灯光影响,患者活动受到限制,日夜区分不明,治疗时嘈杂混乱,治疗设备及患者治疗时用到的电极、导管等对患者的感官产生刺激作用,睡眠质量下降,以上因素都可以诱发icu综合征,患者出现语言行为的混乱,抑郁恐惧、谵妄、不安。此外因探视时间要求严格,患者与家属的间的分离都会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当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时,暂时失去了语言能力,和医护人员的交流受到限制,患者的情绪及身体的不适很难表达出来,进一步促使其心理状态恶化;在icu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受到细心地照料,不需要自己完成,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行为会有所退化,如需要他人的陪伴,情绪起伏大,不能独自进食等,对医护人员及科室环境产生依赖心理,为寻找安全感,常要求医护人员的全面照顾,使医护人员时刻在自己的视线内。

针对以上研究可知,icu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患者,对患者的诉求认真考虑并合理满足,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耐心倾听患者的不安等不良心理变化,做好预防措施,护士注意自身的言行,和患者交流时采用适当的语气和措辞,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技能,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学芹.icu清醒病人的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0,18(3):29-30.

[2]魏公新.icu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105-106.

icu病人的护理篇2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的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创伤中心icu180例icu重症患者的监测和人性化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80例病例中,158例患者均安全转出icu,认真的护理评估、严密的病情观察、积极采取护理及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老年重症患者护理并发症、减少icu住院天数以及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精细化管理的人性化护理在icu老年重症患者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icu 护理措施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重症监护病房( icu)在现代化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icu 是一种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护理组织形式,主要作用是应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监护病人,以便及时地发现潜在的危险(主要是心、肺方面) 包括可危及生命的或可导致病人残废的严重变化。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icu患者因治疗需要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气道的通畅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气管插管作为人工气道连接病人和呼吸机,是抢救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等危重病人的关键,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危重患者集中的icu来说,由于危重患者垂危心理和icu特殊的病房环境,势必影响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影响疾病转归。及时到位的治疗护理;责任明确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周到的生活护理、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良好的护患沟通,使患者身心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真正体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面的整体护理。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危重病人158例,男88例,女70例,年龄9个月~76岁,其中治愈60例,好转88例,死亡10例。病程9小时~8个月。

护理措施

1 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少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保证。制定详细的科室卫生清洁制度,并将科室内所有物品定点、定位摆放,创造一种人性化的流畅空间和亲切整洁的环境。注重营造朝气蓬勃和谐信任的内部氛围,在工作中开展各种护理竞赛活动,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并针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特点,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中高年资的护师对年轻护士的悉心带教,年轻护士在生活上主动关心年长的同志,主动承担一些较为繁重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不定期的组织业余活动如集体旅游、组织文艺活动、大家聚餐等增强工作人员间的交流、沟通,使其亲密、融洽、团结,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护士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轻松和谐的氛围里工作,能够精神饱满地面对患者。

2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语言交流。与病人的交流中语言要亲切、温和、通俗易懂,对不同职业、病种的人,用不同的口吻,使沟通恰到好处,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每次操作前都亲切称呼病人姓名或尊称。操作过程中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治疗和护理的要求,以及对工作、家庭的牵挂,生活习惯等。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指举止行为表情动作的沟通方式。据分析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即沟通)的反应中,言词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占55%。护理人员通过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皮肤的接触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在icu有近一半的病人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不能用语言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我们采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规范化手语、摇铃,以及自制的交流卡和写字板与患者进行交流。①规范化手势语有7种;②写字板:让患者自己书写要求;③摇铃:表示想交流;④交流卡。

3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 :icu全力以赴的救治工作使医护人员在精力及体力上有时顾及不到其他患者,加之icu病房原则上不允许家属陪伴,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昏迷、麻醉觉醒后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识障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病房的基本设置,使患者在icu对环境和疾病有自然的认识过程。

4 给予理解和支持:对危重患者要理解并能谅解他们可能表现出的过激行为,情绪难以控制而言行不当时,护士给予适当的沉默,待其平息后,再以亲切、关心、同情的态度听取患者的意见、想法和感受,对患者的身心症状,客观存在的病情,用劝导或启发等方式消除患者的一些错误观念,指出其存在的价值和能力,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在执行各种操作时不过度的暴露病人,利用窗帘、屏风、隔帘进行遮挡。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显著提高,使许多濒临死亡的患者生命得以挽回,但与此同时,危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问题愈显突出.有调查显示,icu中约有50%的患者发生不良心理反应.

在icu的护理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危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整体性、动态性、最优化原则的指导作用下,让我们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为使患者身心全面康复,医护人员在密切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心理状态,从而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从细微之处着手,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与护士建立起理解、支持、和谐友爱的关系。在护士中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和温馨氛围,从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呈现出一派生机,护理管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差错与纠纷明显下降,无护理事故发生,病员满意率达98%以上,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icu中的运用.2004(11)

[2] 王力红,石海欧.重症监护患者医源性感染前瞻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69

[3] 邬放茹,彭华萍,王小萍.浅谈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中外健康文摘,2011(12)

icu病人的护理篇3

【关键词】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20~64岁。其原发疾病为外伤8例(其中截肢3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6例、胆道术后并发反复出血5例、胆瘘2例、感染4例、食管癌8例、直肠癌4例。本组患者一经发现精神障碍即给予密切观察,以语言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思维、记忆、感知、行为及环境辨认等能力,并做记录,除1例患者持续肠瘘、谵妄、再次出血休克死亡外,其余3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1~28d痊愈。本组患者术前均无遗传性精神病史或发作史。

2 两种主要精神障碍表现

2.1 谵妄型:谵妄型精神病反应是一种急性精神混乱状态,特点是突然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失去定向力、反应迟钝,伴有兴奋躁动。本组31例谵妄反应,25例术后1周内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增强、言语错乱或高度肌紧张,在给予护理治疗时亦恐惧不安或拒绝治疗,不听劝阻,医患间难于交流。6例于麻醉清醒后又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失向或注意力、记忆力减退等脑衰弱症状,继之出现谵妄表现。有2例有视性、听性幻觉及妄想。谵妄持续时间数小时至12d,且夜晚加重。

2.2 抑郁型:抑郁型精神病反应常在患有致命性疾病或病程迁延不愈的患者中发生。特征为悲伤抑郁、烦恼失落感、对人、事失去兴趣并常伴有睡眠障碍。本组4例为恶性肿瘤患者,1例为术后持续胆瘘,1例为截肢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情感淡漠、缄默少语、多眠或失眠,特别易早醒,食欲差。

3 诱发精神症状因素

3.1 icu感觉剥夺的环境因素:icu的环境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因存有许多不良刺激。我院icu约300m2,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一个单独房间作为隔离室,另设20张床位,床距仅0.8m,无隔音装置,各种各样的机械声、报警声、气管吸痰声,甚至夜间谈话、走路都可成为噪音来源。而工作人员忙忙碌碌的紧张情绪和严肃的外部表情、严格的探视制度等,使患者缺少心理社会支持。病重不能表达、周围患者的病情恶化也可造成恶性刺激。2009年间转出icu病情平稳患者中,90%认为icu环境使人紧张,有时因难于交流、缺少支持而茫然不知所措,易诱发精神错乱。

3.2 手术前后强烈的心理刺激反应:对手术有疑虑、术后出现病情反复、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普遍出于对手术的担心,而医护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不便或未能正确、及时地向患者讲明病情,反而使患者疑惑,出现错误认识而导致负性应激反应。本组23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缺乏心理准备。另8例手术后出现某一或几种症状的迁延不愈、持久的精神紧张,致7例谵妄,1例抑郁。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谈“癌”色变,表现为患者与家属、医患之间都极力相互隐瞒、猜测,久之也会致患者抑郁。

3.3 术后各种影响脑部代谢的因素:术中失血性休克(2例)、术后疼痛不适、感染发热(4例)、低氧血症(2例)、营养失调(3例),,均引致脑组织氧耗失调、代谢紊乱、脑组织水肿、脑细胞缺氧,诱发精神症状。

3.4 外伤致精神功能受损:外伤后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的颅脑伤、神经受损是外伤性精神病的主要原因,颅骨伤者1例诊断为脑震荡,2例ct提示颅内有散在出血灶。中青年外伤截肢后突如其来的负性应激,致严重的心血管迷走反应,也可使脑血流急剧减少致精神错乱。3例截肢患者表现谵妄2例,表现抑郁1例。

4 护理

4.1 术前周密细致的心理准备:手术对机体功能是一个重大打击,术前患者或家属多少有些担心。若患者反复提问或失眠,提示患者处于高度忧虑中,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其真实想法,取得其信任,消除恐惧,给予鼓励,尽可能满足对治疗护理的需求。术前病情允许时,让患者熟悉icu环境,与恢复期患者交流,介绍经验以消除顾虑。急诊手术患者也要尽可能作安慰性讲解,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协同努力,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激的耐受力。

4.2 改善监护环境,做好入室前的访视:①icu居住的环境要创造一种家庭气氛,医护人员要尽最大努力使icu病室清洁整齐。对个人隐私感强的西方人,病房尽量宽大,单人间力求舒适和谐,避免杂乱无章,以减少环境对病人的恶性刺激。可摆放少量鲜花或人造花草,并适当播放轻音乐。音乐刺激可使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镇痛作用,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化,并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或预防icu综合征的出现。②医护人员的谈话、走路、技术操作均要轻盈,要尽量减少电话、心电监护、呼吸机及输液泵警报等噪音量。因为长期处于高噪音的环境可增加人的紧张度和焦虑。③在抢救重危病人时,尽量避免其他患者在场。有条件的单位,icu另设抢救间,一般情况下在床与床间应有布帘相隔,在抢救时要做到忙而有序。做好入室前的访视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护士在术前应访视患者,介绍入icu的环境,必要时让患者接触病房,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及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使病人事先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发生。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防治icu综合征中起关键作用,术前让患者熟悉一下有关的护理人员,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是很有意义的。对老年、性格内向、既往病史中有过脑外伤、精神失常等患者,更要做好此项工作;对紧急进入icu患者,要争取时间进行心理护理,要讲解重症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4.3 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机体内稳态的平衡:术后入icu患者,立即向麻醉、手术医生问明术中情况,妥善固定好各种引流管及导流管及导联线,给予充分氧疗,早期纠正术中危险因素。高热谵妄者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减少毒素吸收,有时配合激素或解热类药。对严重兴奋躁动患者视躯体情况不同,短时间给予咪唑安定或静安。注意纠正体液失调、补充营养水分及维生素类。

4.4 不同病因引起精神症状的处理:脑外伤引起谵妄的患者喜怒无常,常恐惧冲动、自伤或给周围人带来影响。护理此类患者,要注意态度温和,采用暗示、启发、引导的方式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尽量消除周围的机械声响,以防幻听、幻视加重精神障碍。本组1例患者术后认为邻床呼吸声响是飞机轰鸣声,害怕“爆炸”,劝说无效。将他搬入隔离的安静房间,放置一些患者熟悉的物品及能引起回忆的照片,让家属陪伴,使患者确信是在安全的病房环境后,幻听、幻视逐渐消失,并注意保证其安全,合理使用床档,适当约束,但不可强行捆绑。除给予鲁米那、安定等药物外,还可肌内注射氯丙嗪25~50mg。注射时固定好,防止折针意外。

对各种疾患诱发的抑郁症患者,多与之谈话,注意倾听,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利于开导,分散焦虑情绪。同时让患者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现象,恢复也应是肯定的,让患者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本组1例女性中年患者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引流,术后6d出现胆瘘,第10d出现畏光、失眠,继之拒绝饮食、表情淡漠甚至周围人的饮食都引致恶心、呕吐。我们请专家会诊处理,并寻找机会与患者交谈,有的同志还带来书籍给他看,从家中带来可口食品。病情逐渐好转,术后第25d抑郁症状基本消失。

5 讨论

通过分析icu综合症患者的诱发因素,旨在提高icu护理工作者对术后谵妄或抑郁症状的认识,采取系列防范措施,早期识别、及时处理,维护患者心身健康,进一步提高icu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夏镇夷.精神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5

icu病人的护理篇4

4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78-02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给予病情不同患者必要的监护及治疗,其为有效控制、减少icu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在行全麻手术后,在icu统一监护管理病患,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发现麻醉与手术相关的如低氧血症等并发症。选取我院icu监护全麻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病患62例,经过及时抢救无1例死亡,全部抢救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icu监护的全麻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病患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2岁至86岁。62例患者均为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患者。

1.2方法给予进icu所有患者予吸氧,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用飞利浦监护仪进行监护。探头接触良好、判断低氧血症为血氧饱和度

1.3护理稳定循环功能的前提就是术后呼吸支持,病患进入icu后,立即给予测量血压、心电监护、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等,并对患者口唇与面色颜色、胸廓起伏、呼吸节律等进行密切观察。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62例低氧血症患者使用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为有效、及时治疗争取时间。患者出现低氧后,头后仰托下颌法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经吸痰,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以确保通畅呼吸道。协助麻醉医生呼吸球囊加压面罩给氧,将氧流量调至每分钟15l,对血氧饱和度指数、口唇颜色、胸廓起伏等进行观察。对清醒后的患者做心理护理,通过咳嗽、深呼吸等方式吐出口中分泌物。

2结果

抢救62例患者100%成功率。其中,在保留气管插管吸氧情况下发生患者23例,在拔出气管插管面罩吸氧患者39例。在icu经吸痰、加压给氧、开放气道等治疗抢救处理后,41例被安全送至病房,在病房进行观察。而21例在icu继续观察,其中10例继续观察病情稳定后送至病房,11例重新上呼吸机后转危为安,无1例发生麻醉相关死亡。

3讨论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医院管理体制得到改进、新型医疗设备也陆续诞生、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主要为重症医学监护。

icu病人的护理篇5

【关键字】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临床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50-02

icu是重症病人的加强护理病房,其中所收治的患者具有危、急、重的特点,大多数均为具有严重创伤或经手术治疗后需进行压密的监测生命指标变化情况的患者。治疗期间,患者经常会由于疾病疼痛、诊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出现恐慌、焦虑、失眠等症状,不但会引起相应的应急反应,还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组织障碍和代谢障碍。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镇静治疗的护理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4-78岁,平均(52.31±2.62)岁。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全身麻醉为苏醒患者、对机械通械治疗不耐受患者、躁动综合症患者、诱导睡眠和性刺激性操作患者进行及时的镇静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咪唑安定、芬太尼、吗啡等[1]。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全面综合护理。

2.结果

所有患者经临床镇静治疗后均获得明显的镇静效果,时间为2-4分钟,达到理想镇静水平,且未扰乱患者心血管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死亡,3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中4例死亡,6例出现并发症,两组间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体会

3.1 临床监测

大多数镇静类药物都对患者的心血管恶化呼吸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镇静药物行镇静治疗后,应该严格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注意观察血压、呼吸、神智、瞳孔等变化,每15分钟做一次记录。认真观察患者的镇静效果,做好镇静程度的评估,及时调整医生对镇静药物的品种、用法、剂量等的更改,使患者保持在3-4级的镇静程度[2],确保其能够安静合作,且易被唤醒。长时间镇痛镇静治疗可影响神经功能的观察和评估,应坚持每日唤醒以评估神经肌肉系统功能。长时间制动、长时间神经肌肉阻滞治疗使患者关节和肌肉活动减少,并增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应给予积极的物理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保护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功能;加强血糖监测和调控;肝肾功能的监测等。

3.2 用药护理

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好药液滴注的速度,使之尽量保持最小剂量的持续泵入,对于躁动加强情况可以先迅速推进2-4毫升药液后稳定维持剂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尽可能使用最小剂量持续泵入,在患者躁动加强时可先快速推进2~4 ml,然后确定一个维持量。每天定时中断治疗,并利用患者的清醒时间、对语言指令反应情况适当的调节用药剂量[3]。

3.3 基础护理

由于icu患者的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活动较少,在治疗中护士应做好临床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病床的平整、清洁和干燥,以免发生褥疮,每隔2小时翻身1次,采取左、右侧位交替卧床。帮助患者作上肢上举、下肢抬高和足部抬高运动,锻炼肢体肌肉,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改善通气。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以免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吸入,引起肺炎。

3.4 呼吸道护理

对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做好管道的固定,以免管道移位或脱位,定时做好器官插管和门齿距离的测量和记录。保持管道厂通过,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将呼吸道保持湿化状态,以免痰液结痂。气管插管的固定不能过紧,以免发生变形,影响通气治疗。使用牙垫进行口腔护理,以免患者咬闭管道,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

3.5 心理护理

由于icu中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且与外界隔绝,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较少,经常会出现由于担心病情发展或治疗效果而导致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讲解关于病症治疗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进行临床检、插管和仪器监测的意义,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4],并向患者列举成功治疗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4.讨论

对icu收治的患者进行镇静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适应症范围为:①全身麻醉未醒;②机械通气不耐受;③躁动综合征;④刺激性操作;⑤诱导睡眠。但是持续的用药治疗等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在临床治疗中有计划、有针对的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保证患者顺利的接受各种临床监测和治疗,安全的度过疾病危险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稳定患者的心理,解除焦虑和恐惧,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对体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誉铁鸥,周立新,方滨,毛克江,马明远,李轶男,邹毅成.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18(07):109-110.

[2] 王华芬,兰美娟,景继勇.对icu镇静患者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及护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13(04):198-199.

icu病人的护理篇6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住院谵妄病人;预后;护理结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70-02

icu综合症简称icu谵妄,该症状发生主要原因在于icu患者精神所经历的一系列打击,患者中枢神经由于精神打击可能出现急障碍疾病。在临床上,icu谵妄通常表现为记忆缺失、注意力损害以及逻辑思维混乱等。icu谵妄患者由于沟通问题,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后期康复治疗,因此,一直以来icu谵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终可能导致icu谵妄患者死亡。所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成为了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住院谵妄患者5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划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由所有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5至76岁,平均(54.2±3.9)岁,包含注意力障碍患者9例,逻辑思维患者8例,嗜睡昏迷患者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7至78岁,平均(53.8±8.2)岁;包含注意力障碍患者11例,逻辑思维患者7例,嗜睡昏迷患者7例。所有患者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出现注意力障碍且难集中;②患者病程波动且出现急性起病;③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④患者逻辑思维混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但凡符合①②标准且具有③④任意一种临床表现,即为icu谵妄。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社会、文化背景调查评估,为所有患者详细介绍icu环境与护理制度;鼓励患者进行户外运动;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暗示,引导并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实行为期2dicu谵妄专业护理培训;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行定向训练,提升患者时间感和方向感;对嗜睡患者实行光照强度控制,为限制患者睡眠时间可于每日早上7点增强室内光照强度;中午进行读报或聊天活动,限制患者午睡时间;夜间则降低环境噪音至最低,调节患者生物钟;弹性控制患者家属探望时间。

1.4指标观察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aoachei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分值。范围为0-70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经治疗后,患者注意力障碍症状消失且逻辑推理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治愈;icu谵妄临床表现有明显好转为有效;icu谵妄临床表现无明显好,部分症状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 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13.0中输入,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4.0%,组间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转入icu时aoachei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转出当日apachei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icu谵妄临床发病率为10%-51%,这一数据在中老年患者病房中则为80%以上[1]。临床上主要将谵妄分为安静型、混合型与亢进型三种[2]。icu谵妄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障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几率等。icu谵妄产生因素较多,其主要诱因包括酗酒、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睡眠剥夺、既往精神病史、高龄和睡眠剥夺等[3]。谵妄症临床危害虽大,但通过有效护理能够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4.0%,组间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icu谵妄病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逻辑思维能力,降低患者认知,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琴,成磊.icu谵妄病人的评估与处置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25):2693-2696.

icu病人的护理篇7

【关键词】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3-02

工作相关疾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一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加或病情加重,例如:神经衰弱综合征、腰椎颈病、呼吸道疾病等。大量调查结果显示[1],护士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率,容易导致工作相关疾病发生,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icu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医疗器械使用多,各钟床旁检查频繁,icu护理护士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机会相对较多,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威胁其生命[2]。故本研究拟对icu护理人员工作相关疾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促进icu护理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四川省2所三甲医院的125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参考蔡文智[3]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中使用的医务人员工作相关疾病调查表,根据icu科室的特点修订而成。

1.2.1 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年龄、职称、工龄等。

1.2.2 护士工作相关性疾病调查表包括:哮喘、肺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胃溃疡、冠心病、神经衰弱、白内障、听神经受损、腕管综合症、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颈病、流产/畸胎、原发性高血压、肺结核、甲/乙/丙型肝炎、艾滋病、放射性病、sars、抑郁症、癌症等21种工作相关疾病。工作相关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不同工作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人数总和/(工作相关性疾病种类×同期调查人数)×100%。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

1.4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icu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120名icu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有17名(14.17%),护师有36名(30%),护士有67名(55.83%);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有14名(11.67)、11年-20年有29名(24.16%)、6年-10年有31名(25.83)、5年及以下46(38.33%)。年龄分布:小于等于25岁有25人(20.83%)、25岁到30岁有28人(20.33%)、30岁到35岁有32人(26.67%)、大于35岁有35人(29.17%)。

2.2 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98%,排在前十位的工作相关疾病分别是神经衰弱综合症、慢性咽炎、腰椎颈病、胃溃疡、慢性鼻炎、抑郁症、腕管综合症、听神经受损、肺炎、哮喘,见表1。

2.2.1 不同职称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由表2可见:不同职称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不一样(χ2=22.48,p﹤0.001),职称越高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越高(p﹤0.05)。

2.2.2 不同工龄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不同工龄的icu护士的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p﹤0.001);工龄越高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越高(p﹤0.05),见表3。

2.2.3 不同年龄icu护士的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比较 不同年龄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p﹤0.001),30岁以上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较30岁及以下的icu护士,见表4。

3 讨 论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护士面临着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心理社会性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护士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由于icu属于重病科室、对环境和物品的消毒要求极其严格,加上环境封闭,故icu护士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机会比其他科室护士要多和严重,icu护士更容易发生职业相关疾病。本次调查发现三甲医院的icu护士的工作相关疾病总患病率为6.98%。患病率排在前十位的是神经衰弱综合症、慢性咽炎、腰椎颈病、胃溃疡、慢性鼻炎、抑郁症、腕管综合症、听神经受损、肺炎、哮喘。这可能与icu护士工作强度大、任务重、经常加班、工作节奏快、护理工作使身体处理某一位置,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等有关[5]。故icu护士在工作期间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而降低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职业有害因素对护士健康的影响程度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大而加重,与护士的相关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代艳然等[6]通过对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调查发现,工龄在1-6年的护士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为0;而工龄在7年及以上者发生率为66.2%。同样有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护士腰背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7];临床护士的焦虑程度与年龄成正比,40-49岁护士中重度焦虑高发(40.0%),明显高于30-39岁、20-29岁护士的中重度焦虑发生率(17.39%、15.38%)[8]。本研究也发现年龄大、高职称、工龄长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低职称、工龄短的icu护士。故高年资的icu护士更应该重视锻炼身体,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和合理营养,降低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51-153.

[2]路静,章左艳,金辉.icu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职业防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11,12(2):39-41.

[3]蔡文智.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凌凤,陈平,何龙江,等.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7,23(1):14-15.

[5]李连芝.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615.

[6]代艳然,何亚会,宋向阳.手术室护士的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措施[j].职业危害与临床,2007,23(5):379.

icu病人的护理篇8

【关键词】 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综合征;护理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3.078

icu为临床治疗急重症的主要场所, 往往入住icu患者病情较重, 患者周围由各项仪器包围, 且周围患者病情不同, 且操作为大多为侵入式操作, 使得患者患有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患者抑郁、焦虑、恐惧、记忆力受损以及判断力受损等, 严重者甚至会因拒绝接受治疗导致病情恶化[1], 相关研究发现患者患icu综合征可影响疾病愈合, 甚至由于神紧张、恐惧、焦虑导致身体激素过速分泌, 加重病情或延长疾病愈合。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77例。实验组男39例, 女38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48.32±5.56)岁。对照组男37例, 女40例, 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8.52±6.16)岁。与患者沟通告知相关事宜和注意事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已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 排除患有肝肾衰竭、心脑血管、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 避免由于参加研究影响疾病治疗的发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预防icu综合征综合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改善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 环境整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机械通气的原因以及其必要性, 告知患者有另外的呼吸支持系统, 并将简易的呼吸囊放在患者视线之内, 以免患者担心呼吸机出现故障。对呼吸机储水罐中的水进行及时的倾倒, 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室内光线避免直射患者或光线过强刺激患者, 且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之间和湿度保持在50%~55%之间, 每日应更换床铺床单, 保持患者床铺整洁。②心理护理: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 适当的让家属接触患者, 可以给患者带来支持与安慰。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 缓解患者内心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同时为患者介绍疾病的成功病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多数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会产生依赖性, 在撤机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已经可以自主呼吸, 并对患者进行正确呼吸方法的指导。③翻身、扣背:护理人员应每3小时给予患者翻身, 根据患者体重给予压力处实施按摩, 防止压疮发生, 且应给予患者扣背, 促进患者排痰以及锻炼患者自主排痰功能, 加强肺部锻炼, 每2小时应告知患者深呼吸, 自主排痰锻炼一次, 减少吸痰等侵入性操作, 若患者需要排痰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2 min, 避免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

1. 3 判定标准[2] 若患者出现以下症状, 则代表发生icu综合征:①患者处于谵妄状态;②患者患有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智能障碍或者行为动作障碍;③其他表现, 如失眠、头痛、便秘、腹泻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3例发生icu综合征, 74例未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发病率为3.90%;对照组患者中27例发生icu综合征, 50例未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发病率为35.06%。实验组icu综合征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患者抑郁、焦虑、恐惧、记忆力受损以及判断力受损等[3]。经分析发现, 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病因与环境、疾病以及药物、心理等因素有关, 由于icu病房内环境陌生, 且周围密布抢救仪器加上icu病房内采用通宵照明, 患者很容易产生头痛、幻觉以及生物钟紊乱等不良反应[4]。相关研究发现, 下丘脑过速分泌激素, 可影响患者全身愈合速度[5]。患者在icu病房内无人陪护, 且丧失与外界语言沟通的能力, 加上疾病的折磨, 患者很容易产生孤独、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 影响患者的治疗。由于患者气管插管, 可能会出现由于呼吸机调节不当而导致憋气、痰不能及时的被吸出等情况, 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的不安全感, 患者很容易对自身病情过度的评估, 丧失对治疗的信心, 临床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应与患者积极主动沟通, 排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情绪, 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应告知相关恢复进程以及预期恢复目标, 协助患者树立信心和取得患者配合, 且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应拉起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床帘, 防止各项操作被外界观看, 影响患者心理, 给予患者压力, 护理操作应遵循无菌操作, 防止由于护理操作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 影响患者康复。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提升临床护理的整体质量, 本次实验组采用预防icu综合征综合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中3例发生icu综合征, 74例未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发病率为3.90%;对照组患者中27例发生icu综合征, 50例未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发病率为35.06%。实验组icu综合征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以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吴爱生. 浅谈icu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当代医药论丛, 2013(6):262-263.

[2] 惠玉凤, 赵文梅. 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31): 244-245.

[3] 张琨. icu综合症的常见原因及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8):1841.

[4] 刘叶楠. icu综合症一危重患者精神障碍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7):126.

icu病人的护理篇9

关键词:icu环境 改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18-02

随着以现代化护理观为指导、以“以病人为中心”为宗旨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环境与健康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愈加重视。医院环境中是否强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性环境,不仅可影响患者在就医期间的心理感受,影响个体疾病恢复的程度与进程[1]。鉴于此,结合现在icu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 从icu的服务对象感观icu环境

icu病房主要收治那些经过严密监测和积极治疗有可能康复的各种重危病人。就icu的环境状况,我们随机调查了住过icu病房的60名患者及家属和40名本院工作人员,普遍认为icu环境:①仪器设备多;②噪音大;③危重及抢救病人多;④睡眠差;⑤无隐私。另外有73.5%的人认为病室不留陪伴一定程度上使病人有种孤独感,对icu有恐惧心理,缺乏沟通与交流。本院工作人员还认为icu病房内病情危重的病人、特殊的治疗及护理、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紧张窒息的气氛、快节奏的工作效率、积极严谨的医护活动等这些icu特有的因素在无形中均会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压抑和恐惧。目前icu环境的单调、紧张、缺乏信息交流与精神支持的种种弊端,对病人疾病的恢复极为不利。

2 护理干预对icu环境的改善

2.1 icu病房物理环境的改善。①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至少20㎡,以保证各种抢救措施的实施[2]。②温湿度、光线均可调控。③护士站放置中心监护仪,电脑等,以便护士对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处理医嘱。④每个床单位之间用幔帘隔开,形成单独的空间。处理病人大小便或抢救时拉幔帘遮挡,以保护病人隐私,和减少抢救危重患者时对其他病人的心理不良刺激。⑤安装视频系统,避免家属到病房内探视,减少交叉感染。⑥简化病室的设施;抢救及监护仪尽量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减少病人被仪器包围的感觉。⑦减少仪器的噪音(将仪器报警尽量用视觉效果表现,减少听觉干扰)。⑧白天病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夜间尽量降低病房的照明度,可尽量使用地灯。

2.2 icu病房社会环境的改善。

2.2.1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做其爱好的事(如看书报杂志、听带耳机的收音机),以此调节紧张的icu气氛,引导病人放松,忘却病痛,减轻心理压力。这样即使是语言交流困难者也能达到非语言交流的目的,使病人在轻松、舒适的优良环境下早日康复。有研究表明,对重症脑损伤病人定时播放他所熟悉的音乐,每次1小时,每日3次,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3]。

2.2.2 改善探视制度,适当放宽探视制度或者实行弹性探视制度,使病人感觉到他没有被孤立,没被家人遗弃,减少恐惧和孤独心理,并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

2.2.3 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外界的支持,对身患重病的icu病人来说,他们少有亲友的陪伴,与之相处最近时间最长的就要算医护人员了,特别是护士。护士是监护环境下主要的支持因素,在调节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身处icu的患者常因疾病或使用呼吸机而无法言语,有沟通困难,因此护士除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处还应加强非语言沟通,多与病人进行思想交流,理解、同情病人,细致地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切不可只重视疾病本身的监护而忽视了对病人的精神支持。

2.2.4 集中治疗,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研究显示,重症患者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进入深睡期,但往往在浅睡期就被医护工作人员所打扰,影响睡眠的继续,因此多数患者无法有较好的睡眠质量[4]。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合理安排治疗时间,不要频繁打扰患者,如确为治疗需要,应提前与患者做好沟通,指导患者利用治疗间歇抓紧时间休息。

3 icu护士的分配及素质要求

3.1 护士的分配。现在国内大多医院icu都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而工作的繁重、休息的不足使得护士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障碍,而表现为情绪波动、工作机械。因此,护理队伍人员要充足,icu每班、每位护士负责1~2位病人,对大手术或特别需要监护的病人则是一对一的护理模式[5]。要求icu护士与床位比例为4.2∶1[6]。

3.2 护士的素质。icu是一个集中了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集中了危重的患者、聚集了掌握精湛技术的医护人员的护理单元,icu专科护士的培养也逐步迈向成熟、完善。但是icu护士不仅要经过专门的专科培训使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其知识面广、全,这样才能与形形的icu病人进行交流。因此icu护士更应做到博学多才、德才兼备,实现技术与道德的完美统一[7]。

4 讨论

根据现在icu环境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改善icu环境已势在必行。改善icu的整体环境要“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的感受放在首位,从有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出发,创造出优良的icu整体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不适,促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0

[2] 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7

[3] 吴红艳.欢笑是最好的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71

[4] 徐丽华,钱培芬。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10

[5] 何登极主编.医学伦理学[m].第一版.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00-103

icu病人的护理篇10

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及建设方的重视,但是在一些关键的细节上仍然难免欠缺,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的效率,这源于设计师对实际应用的了解不够深刻,也源于一些现有的制度和政策。尤其体现在一些功能复杂并有较高专业要求的建筑中,方方面面容易导致不完善。例如医院的icu,在实际的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有:收入转出体系不完善, 患者普遍具有icu综合征,icu患者家属负性心理状态普遍,护士抑郁情绪严重——icu病房抑郁发生率高达52.9%,icu内感染高发,专业icu医疗人员的缺乏等等。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上,icu的功能设计和环境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引导性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对icu综合问题的研究,引起广大设计师和建设者对icu人性化设计的重视和探索。

关键词:icu人性化设计icu功能设计icu环境设计

the thinking of icu design from icu reality problems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umanization design more and more designers and construction attention, but in some key details still is deficient, and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designer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understanding the profound enough, also originated from some of the existing system and policy. especially in some complex functions and high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in all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easily lead to imperfect. for example, the icu hospital,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posed problems: income transfer system is not perfect, patients generally with icu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icu negative psychology of family members of state generally, nurses depression severe -- icu unit high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52.9%, icu in infected, professional medical staff lack icu. at the root of these problems, the icu function design and environment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even,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icu by the integrated problem study, cause the majority of designers and builders of the icu humanization design attention and exploration.

key worlds: icu humanized design, icu function design,icu environ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f7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医疗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领域,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精神层次的提高,医疗建筑也要求紧随新的医疗技术流程,并从各个细节体现对人文的关怀和重视。病人空间的舒适和宽敞越来越被重视应用在医疗设计中。然而正如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医疗设计也有诸多需让人深思和完善的地方,甚至一些尤其需要人文关怀的地方——例如icu。

icu——即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

在大部分公众和患者家属的心目中,icu是一个神秘并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因为他是一个距离生命终端最近的地方,因为他里边各种高端的抢救监控设备,因为一个“icu重地、闲人莫入”的牌子,把家属焦急忧虑的心挡在了十万级的净化区域之外,因为他昂贵的价格,因为里边充满对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因为里边紧张、恐惧、冰冷的氛围……。

从20世纪70年代起,icu在我国各地医院逐渐建立,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才成立危重病医学分会。2009年1月19日,重症医学科正式成为一个与内科、外科等并列的独立二级学科。根据我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icu(统计资料显示约占总数的1/3左右),将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监护抢救。随着各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大型医院,由于危重患者数目多,一些专科icu亦相继建立和发展, 外科加强监护病房(sicu)、儿科强监护病房(picu)、急诊强监护病房(ecu)、心内科强监护病房(ccu)、心外科强监护病房(csicu)、呼吸强监护病房(ricu)、血液科强监护病房、神经外科强监护病房(nsicu)、婴幼儿强监护病房(iicu)、新生儿强监护病房(nicu)、肾脏科强监护病房(kcu)、内科强监护病房(micu)等。

icu床位数的比例、设备完善度、人员素质以及抢救效果,已经成为判断医院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 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是卫生部评审医院级别的标准之一

正文

危重病医学近些年在世界范围以及在我国都得到很快发展, icu成为许多医院,特别是大型或超大型医疗中心投入和发展的重点。危重病医学的急速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收容转出体系不完善,制度不严格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明确规定了icu的收治范围:

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