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09-20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城市 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金昌市在经营城市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较,金昌市经营城市工作只能算刚刚起步,从整体上还尚未建立起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1、土地市场化体系不健全,收益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土地一级市场高度垄断尚未完全实现,市、县政府作为土地经营者未充分实现经营效益,土地资源低效配置,土地价值得不到充分实现。
2、城市建设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方式少,总量小。特别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不足,城建资金的筹措尚未摆脱对财政及借贷的依赖。
3、市政公用行业竞争机制不活,管理体制僵化。在营利性和非纯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发展上,仍然主要依赖政府投入和政府直接管理的状况。行业建设和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总体上相对滞后。
4、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规模需进一步扩大。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金昌市目前第一、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现代商贸、物流、信息化、科技中介等代表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的行业规模不大,城市经济抗风险的能力还不足。
二、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政府垄断的原则。通过政府垄断,把城市的资产进行集聚、整合,实现资产配置和效益的最优化。特别是在城市土地经营方面,必须采取政府垄断方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市场化的原则。实践证明,市场配置机制和政府干预调控的二元结合,是经营城市的有效手段。除一些纯公益性设施外,城市的大多数基础设施都可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经营,从而产生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把实物形态转化成价值形态,把死钱变成活钱。
3、整体经营的原则。坚持整体经营原则就是要努力做到在制定城市经营的政策时必须从整体上谋划。同时要综合考虑环境、产业、文化的协调统一,既强调城市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也要注重产业聚集、文化塑造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4、改革创新原则。经营城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营观念、经营体制和经营机制上不断创新。实现城市发展由依靠行政到依靠市场机制的转变,通过明确政府与企业、市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经营城市的积极性。
三、在城市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定了城市的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重点建筑、主要基础设施的明确位置,展示了城市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规划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城市这一最大的国有资产实现最大增值,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风格。因此,要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遵循城市规划的各项要求,以规划为先导,制定兼有科学性、经济性、艺术性、前瞻性、覆盖性及体现城市个性的高水平的城市规划。
2、稳步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革。随着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我市公用事业对政府投入和直接管理过度依赖的现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把市政公用资源全面推向市场,实现城市资产商品化。围绕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激活无形资产,把城市整体作为客体来进行经营和运作,构建城市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最终使城市资本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以真正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依赖于城市规划,并且以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城市要想合理发展,就必须行科学的规划,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的性质和特色,分析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只有在科学城市规划方案的指导下,才能逐渐实现一座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城市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城市规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步骤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城市经济状态分析、城市性质和发展情况分析、城市规划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以及建设规划的管理等环节。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应该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但是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和必要的保护手段,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很多大中城市开始出现能源短缺、道路交通设施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水资源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正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
二、我国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规划不到位
城市规划的不到位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城市规划本身具有的缺陷;二是因缺乏健全的法规体系支持,我国城市规划缺乏干预力度,违法违规建设屡见不鲜。目前我国城市中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充分的协调机制,虽然从权力监督机制角度看,备案制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但由于及时性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监督不到位,进而影响城市的前期规划工作不到位。
2、缺少群众监督
在城市规划实施中缺少群众监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管规划管理的部门既是规划部门的直接领导者又是规划管理者,这就造成了规划管理与实施一直停留在规划管理者单方行动之中,决策主体容易错位,群众参与较少,进而使得城市规划实施出现与城市规划目标偏离的现象,最终致使城市规划实施的方向与原来的发展轨道发生偏离。除此之外,监督缺乏有效性,这也使得城市规划实施容易受干预,进而影响城市的建设发展。
3、分散的规划管理权限,缺少统一管理
近些年伴随进一步深入的改革开放,大量开发区朝气蓬勃,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率先发展开发区给予其大力扶持,采取封闭式管理开发区,在规划实施上下放规划审批权与编制权,城市相关部门未将这些规划纳入统一管理,造成城市规划多头审批,城市规划中的整体统一性被破坏,导致了城市功能不全、混乱布局及结构松散,无人问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规划失控,以上行为致使规划实施一度混乱。
4、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管理不到位
城市规划实施工作落后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的供水、排水、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热力、供电、通讯、防洪等设施落后,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此外,城市管理不到位,缺乏切实有效的法律依据,这不仅给有计划地安排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无法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许多建设项目的审批,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审批依据。个别开发商随意改变规划方案,违法用地违章建筑等情况时常出现。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处理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带来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实施的进程。
三、城市规划工作的解决对策
1、加强公众监督,扩大公众参与
科学的城乡规划和严格和执法,是确保城乡规划的全面实施和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增强城乡规划的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力度也是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的有效途径。城乡规划的科学化要建立在民主化的基础上,公众参与是规划决策民主化在编制和实施中的体现,是城乡规划本质所决定的,是城乡规划实施目的所决定的,也是规划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我国城市规划目前仅限于政府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公众参与十分有限,广大群众处于被动接受规划的状态,这种被动性成了城市规划实施的阻碍。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抓紧建立公开透明、群众监督、科学公正的规划编制、审批、管理、监督机制。
2、城市全面深化管理体制
城市全面深化管理体制就需要做到解放思想。思想决定未来,成败取决观念。要想解放生产力就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向先进的地方学习,在规划中,我们要以高瞻远瞩的视野、统筹全局的思路及胸有成竹的心怀,积极欢迎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规划工作,对城市规划的特征和属性要牢牢把握,不断延伸扩展规划的内涵,统一协调,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前进。此外,要尽快改进作风,这就要在规划中树立新观念,进行两个转变,就是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由被动规划转变为主动规划。将服务切实的蕴含于管理中,由综合型规划代替单一型规划,由引导型规划代替应对型规划,彻底实现规划审判者转变为规划责任者、规划服务者转变为规划管理者。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可持续性的
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应该包括常规规划内容,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自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城市发展规划应该建立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构架,城市规划的制定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以城市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城市规划的指标,将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消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而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新思路,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超出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城市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下,形成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并再次与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不达标需要再次改正,直到修正后的规划方案可以满足城市自身的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的资源相对短缺,城市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因此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变的日益突出,为此必须做到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实现。【2】
4、加强监督,建立规划责任追究制
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应将监督规划实施视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处理好土地使用审批后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对城市规划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督促规划行政管理提高质量水平。建立规划责任追究制,切实分解落实规划实施的具体责任,使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各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要追究那些在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责任人,明确城市规划实施责任,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其法律秩序,保证人民和国家的权益。
5、完善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在城市规划范围内,逐步规范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必须明确行政决策的依据,越来越大的自由裁量权已经不合时宜了。要对规划许可中现有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制约,使其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城市规划及设计规范,严守科学合理性原则,遵守相关法定程序,就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规划编制工作,更加切实严谨的规范规划技术性,逐渐推行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城市规划审批与编制的法制化。在立法过程中要使规划建立规划审批与法定通则、法定规划的约束性联系,使得技术标准与城市规划跟我国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个严谨的管理体系,进而让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实现法制化与科学化。【3】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对城市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在城市规划实施中加强监督,建立规划责任追究制、高要求、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才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让城市增强了吸引力和辐射力,既能使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又能使城市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华.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生长型规划布局”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准,以某个城市为服务对象,在撤并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其所在城市的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内外两方面对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剖析。
一、内部环境因素
(一)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缺陷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政府决定将2200家城市合作社合并到城市商业银行中。通常当地政府都参与入股,大约25%到30%,造成地方政府一股独大,像大型国家银行一样,他们的使命就是向政府和政府企业提供资金。几乎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 它们主要的经营层基本上都由政府直接选派,同时,很多地方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或者法人代表和经营负责人都是合二为一的,这违反了《公司法》的要求。
(二)不良贷款率偏高
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研究”课题组对三个省份的20家城市商业银行调查数据按照五级贷款分类法进行计算, 不良贷款率约为2.5%,而我国整体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2.4%,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更是降为1.3%。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69.6%,而城市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还不足114%,而我国同期商业银行的整体拨备覆盖率也已达到116.4%。
(三)市场服务定位不准
城市商业银行本应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结果到处跟其他银行抢大客户。虽然用对单一客户贷款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前十位客户贷款不得超过50%的双比规定进行限制,但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迅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可提供的单笔贷款数额越来越大,与大银行争抢客户越来越凶,本地中小企业得到服务的机会渺茫。“中国金融开放与商业银行改革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城市商业银行应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踏踏实实为当地经济服务。
(四)产品创新能力低,盈利能力低
城市商业银行一直在学习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什么,城市商业银行也经营什么,没有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忽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普遍偏低。
(五)风险监控机制缺陷
内部风险控制建设落后,没有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差。
二、外部环境因素
(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2011年世界经济将处于企稳与复苏、政策刺激与市场机制的交替时期,复苏前景可期,但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将影响经济复苏的进程。预计11年世界经济将实现低速增长,估计会在3%~3.5%之间。但我们依然要看到这种缓慢的增长充满了不确定性,2011必将伴随着较高的失业率、疲软的美元、紧缩的消费,以及很有可能还会有因为经济刺激因素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和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这一切都将给我们金融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财政支出增幅下降,内需增速趋于回调;外部环境改善,但仍可能出现反复;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依然严重;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物价存在上涨压力。
(三)经营区域的狭窄
城市商业银行局限于所在城市的“鸟笼式生存”,不仅经营风险高,而且阻碍、牵制了相关业务的开拓、发展。在入世保护期结束后,银行业中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
(四)同业竞争的挑战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实力较弱。国有银行资产规模、网点设置、技术装备均处于垄断地位,并享有政策的优势。当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改革步伐正在加快,并逐步把业务重点转移到中心城市。而新兴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实力较城市商业银行强,机制也很灵活,且没有历史包袱。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后,将主要涌向大中城市,使大中城市的金融竞争日益加剧。
(五)科技创新不足
面对金融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手段落后,科技创新水平缺乏张力。
三、对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环境的改造
(一)实现产权多元化,健全银行的治理结构
实施改造和重组,着重通过资产置换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 完善治理结构。例如,2008年,郑州银行引入大华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吉林银行引入韩亚银行;九江市商业银行引入兴业银行等。我国的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已进入了一个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全面的战略重组的新时期。
(二)进行经营模式及产品创新,努力拓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
在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竞争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方面,显然,城市商业银行不具有太大的优势,但存贷款业务依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何改变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的收入结构,实施发展转型,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近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在网络和技术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现有中间业务品种中,更多依靠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合作,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理财业务就成为城商行发展转型的突破口。而城市商业银行在债券业务方面的优势也为其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提供了支撑。
(三)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特色经营
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经验的总结,城市商业银行应主要依托地方政府及地方人民银行;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市民当家理财;参与地方经济改革,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简而言之: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
城市商业银行的特色经营可以有服务于社区做社区银行、寻求合作共同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和为中小企业提供针对等多种方式。
(四)建立风险监控及度量机制
监管部门要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情况、各项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日常监管情况, 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实行国家银行的五类贷款分类体系。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六个档次的分类, 优胜劣汰进行分类监管。
(五)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要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城市商业银行人才绩效评价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满足城市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需要。近年来,在这方面,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故纷纷打破常规,不再仅仅依赖裙带关系,而是开始面向全国,面向高校,不拘一格的选拔各自需要的人才。如徽商银行、北京银行、包商银行、南京银行等都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人员改革了。
四、对城市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改造
(一)金融法律法规健全
建立有关金融法规,遏制道德风险。
(二)政府的政策支持
首先,央行应允许城市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贷款对策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能同以前的城市信用社一样在中央银行规定的范围内适度提高居民和企业存款利率水平,使中小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客户有一个风险和利益的比较选择空间。其次,中央银行应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渠道。再次,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处于组建时间不长且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兼并和重组,政府应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对并购实行免税优惠。最后,政府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业务,并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提供支持,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一种国民待遇。
(三)银行企业关系的改善
企业要规范财务制度,及时与银行沟通,接受银行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形成融洽的银企关系。
(四)会计与审计准则完善
审计、会计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得以真实反映,企业会更加主动地注重自身的规范运作。
(五)社会信用及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信贷征信体系和地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成本低、效率高、种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可以增强社会信用意识,改善信贷和投资环境,减少道德风险。
篇4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14-0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现在已有140余家。北京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2011年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9.56%,2012年利息净收入较2011年仅增加了1.44%,而2013年的利息净收入较上年下降了24%;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税后利润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2012年税后利润较2011年增长26.52%,增速较2011年下降了近14%。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现在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1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与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构造成的市场空白。然而,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少数大型城市商业银行依托丰富的经济资源优势在中间业务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多数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中间业务还是其经营结构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今城市商业银行仍然依靠资产负债规模的双重扩张以赚取利差收入,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随着中央银行对各大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日渐严格变得举步维艰。同时,权重风险、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规模等因素都成为影响城市商业银行靠传统利差收入盈利的极大牵绊。所以,如何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各城市商业银行现在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2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问题
2.1中间业务品种发展不均衡
据统计,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形成了包括结算类、衍生类、信用类等为主体的完整的业务体系,由此可见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非常丰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经历了中间业务创新浪潮后的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中间业务仍然以传统的结算、收付、汇兑等业务品种为主,新兴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金融衍生类业务基本为空白状态。
2.2市场定位模糊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职责是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市民理财并且参与地方经济改革,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其通常都会跟随规模较大的银行制定一些中间业务产品,并未对自身的优势劣势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未能准确对市场进行定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被此种因素严重制约。
2.3中间业务的定价及收费不合理
中间业务被定义为是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目前的收费标准并未统一、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在是否收费的博弈中,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并没有明文规定来制定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并且银行还怕由于一些收费项目会失去客户而难以决定对业务进行收费,没有银行愿意率先打破现有局面,已经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定义,这便在银行间形成了盲目竞争的态势。
2.4金融营销意识薄弱
城市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是通过整体的营销方式并且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各种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现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市场营销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银行业虽然是服务业,但由于占据着垄断性的地位,导致服务意识不强,并未向顾客提供主动服务。所以,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营销意识薄弱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其拓展中间业务的能力。
2.5缺乏针对性的高端人才及科技服务
中间业务尤其是新兴中间业务大部分都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金融、经济、贸易、科技、法律等诸多领域,是金融业的高科技板块,所以对人才需求及电子化设备有较高的要求。现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虽然大部分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本科以上学历,但专业并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使中间业务很难深入发展。同时,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先进电子设备的引进及系统的开发及维护都是一项高额的成本,若前期进行了高额的投入,但能否为日后的发展带来稳定且长期的利益是有待考究的,所以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中间业务往往被搁置或者放弃。
3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建议和对策3.1拓展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
为了合理创造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大利润,拓展中间业务的品种势在必行,然而客户需求和市场经营环境是拓展中间业务品种的指向标。在继续发展类、结算类、担保类以及承诺类中间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还应当积极拓展其他种类的中间业务产品,如投资交易类中间业务、银行卡类中间业务、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类中间业务等。总之,城市商业银行应不断推出新业务,走向多元化及综合经营的新道路。
3.2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想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城市商业银行主要依托地方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市民当家理财,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首先,应稳固中小企业的市场,不断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多元化、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服务及便利;其次,应提供个人金融服务,调查当前城市个人客户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客户最需要的服务;最后,利用地区银行的优势,开展有地区特色的独有服务。地区银行的特征使城市商业银行有了自身的地域优势,也为其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业务打下基础。例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代收水电费、罚没款等多种业务,利用此种优势制定更多与地区发展有交融性的业务。
3.3建立完善的定价机制
有关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并没有明文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中间业务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中间业务的成本,对产品定价产生指导作用。此外,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坚持将收入及成本进行收集与核算,通过银行的管理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核算,以此作为对产品合理定价的依据。
3.4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广中间业务产品及服务,并完善中间业务激励考核办法。首先,可以通过目标市场选择、市场细分、目标客户定位并完善中间业务激励考核办法;其次,各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各监管部门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网络或营业网点的途径及时向公众介绍新的金融产品及金融知识。
3.5培养专业人才及加强科技支持
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科技的支持。首先,要建立人才备选库,在银行内部选拔精通业务、善于钻研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通过进修的方式进行培训;其次,公开招聘人才,从社会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专门人才,使中间业务的开发团队更加充实;最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逐步实现中间业务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户服务全面化并进行产品、服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卢家妮.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出路何在[j].商情,2012(43).
[2]远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5).
篇5
[关键词]城乡发展;新农村;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73 — 02
一、齐齐哈尔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齐齐哈尔市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城乡间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齐齐哈尔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齐齐哈尔市过分注重工业发展,机械、冶金等工业产业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支出产业,农业发展滞后。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和农村具有明显的区别,城市居民在城市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农村居民由于户籍限制,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将城市与农村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严重阻碍了齐齐哈尔市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衡量城乡间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间收入差距过大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齐齐哈尔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农业发展较为落后,销售农产品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收入。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性长、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农民经常处于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中。在这种环境下,齐齐哈尔市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三)城乡劳动力市场分离
城乡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城市劳动者大多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关系,而农村居民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很难与用工单位建立较为稳定的工作关系,造成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获得政府机构提供的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而且农村地区也没有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机制,农民无法了解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不知道如何获得适合的就业机会。
二、成功经验及启示
(一)美国的经验
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美国在城乡经济发展中,是以农业工业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美国的工业化道路上,工业发展需要的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0%左右,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城市生活资源的紧缺和城市生活成本的提升,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同时,农村的农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土地大量荒芜,农业经济陷入衰落,造成了美国的城乡不协调发展。在这种局面下,美国政府尝试利用农业工业化的方式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美国政府认为,落后的农村经济,主要是因为城市的工业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农业人口转向城市。所以美国政府鼓励在农村地区发展适合于当地资源禀赋和实际需要的工业,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并通过“农村开发法”等法律文件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制度保障,极大地加快了美国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在农村地区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农村工业带,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在农业人口的收入中,50%来源于农业生产,50%来源于非农业生产,通过农业工业化,城乡经济间建立了有效的关联,优化了城乡间的产业布局,即缓解了城市就业的压力,又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日本的经验
日本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主要依靠国家的政策调控。日本政府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定了完善的综合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一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日本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通信、交通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把城市的方便和农村的闲适结合起来,形成了农村与城市相辅相成的发展局面。二是国土建设规划,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几个大城市,形成了不同的产业聚集带,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日益膨胀。但也造成了城乡的差距被拉大。面对这种局面,日本政府前后四次修订《国土综合规划》,逐步将城市人口分流到农村地区,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经过多年的调节,日本的农村人均绿化面积、犯罪率和人均居住面积都已高于城市,城乡协调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三是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用工业创造的财富反哺农业,鼓励发展集约型农业和现代农业,在1960-1980年之间,日本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的只有1%左右,而对农业的投入却在财政支出中达到10%以上的份额,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义乌的经验
义乌市是中国著名的小商品批发中心,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城乡间的协调发展。义乌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城市发展主导下的以城带乡模式。义乌通过城市经济力量的快速积累,形成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并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通过城乡联动,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理想局面。义乌模式的特点是以商品流通产业作为龙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产业集聚与城乡发展良性互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义乌的发展过程中,从1978年到1988年为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义乌的产业初步集聚,中心商贸城市开始形成,交通运输和餐饮等服务业发展较快。从1988-1998年为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义乌由县变为市,在城市经济集聚效应的影响下,义乌城由内向外快速扩张,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05 年,义乌城区面积已经达到 32.2 平方公里,拥有近 43 万人口,佛堂、廿三里、苏溪、三大中心镇已经与城区建立了 “十分钟交通圈”,成为城区卫星镇,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四)成功经验的启示
从上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实现均衡发展,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从对成功经验的分析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对农业进行保护。二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将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工业项目吸引到农村发展,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的收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三是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综合规划,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好这个战略抉择,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面对目前内需不足的形势,更应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好新农村,重视“三农”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农村消费,搞活农村市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不能重走“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老路。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形成城乡一盘棋的思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财力扶持力度
齐齐哈尔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面临着工业转型升级。同时,齐齐哈尔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项目扶持、教育培训新农村建设人才。特别是对于齐齐哈尔来说,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在农村修建道路桥梁、农业灌溉等更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因此应该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对齐齐哈尔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从财政、税收、信贷、人才、技术、信息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注重在项目和资金选择上形成由下而上的科学决策机制,实行以财政资金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自主、自愿、自觉地推动全面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探索以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农民兴办的模式,建立农业投入的多元化机制,通过财政投入、贴息、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等形式,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培育农村新的经济主体,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三)实行科技兴农,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实行科技兴农,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追赶城市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从根本上解决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科技兴农尤为重要。齐齐哈尔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科技兴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特别注重发挥特色农业优势。齐齐哈尔市作为我国“绿色食品之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有可为。例如讷河的马铃薯、依安的白鹅、泰来的四粒红花生、克东的腐乳、龙江的小米等农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获得较好的知名度、美誉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人们对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齐齐哈尔应该积极利用科技优势,一方面提高产量,为农民创收;另一方面,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工业,培育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参 考 文 献〕
〔1〕陈玉梅.东北地区城镇化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正在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城市扩张的道路上,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发展的浪潮中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道路上不可忽视的话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的分析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正确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使得城市规划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越来越突出,城市扩张也在不断加剧。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城市的发展尤为突出,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的极度扩张,也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也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城市建设在质量上粗制滥造,影响颇深。在城市规划方面,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入浅显的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1、城市规划存在随意性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是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计划指导作用。城市规划的涉及面之广,已经囊括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不过,在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剧中,城市规划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建筑行业追求效益最大化,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城市规划不断的任意更改,并没有在实际的运作中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合理要求进行操作,表现出了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随意性,这就为城市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2、对名胜古迹的保护意识欠缺
在城市规划中,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方面,没有合理的规划,使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是一个城市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同时也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对风景名胜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的引导和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素质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在风景名胜的保护上并没有制定完全合理的计划,使得许多风景名胜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环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在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或者城市规划实施的滞后性和不便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污染和浪费也极其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在城市规划的制定上越来越重要。
4、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城市建设中,效益永远是持久的话题。在制定城市规划时,相关研究管理人员由于利益的驱动与一些不法开发商沆瀣一气,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质量和职能。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上,施工单位也并没有贯彻城市规划合理要求,在施工建设中盲目只求利益最大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质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5、城市规划不具有前瞻性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牵引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保障。然而,现在的城市规划在前瞻性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公共交通和下水道的疏通排水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交通拥挤、车道狭窄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得人们行车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在下水道的排水方面,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疏通通道,是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诟病,尤其是在近两年连降暴雨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在暴雨之后,许多城市成为“水上城市”。这就是城市规划在前瞻性上,没有为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6、城市规划生搬硬套
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应用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许多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直接完全套用一些主流城市的规划方案,没有联系自己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城市建设上没有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在城市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极为突出,施工单位没有联系实际,完全套用一个模式,使得城市建设过程诱发了一列的施工问题,城市规划的生搬硬套在城市的发展中严重影响了其进程。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统一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情况下,城市规划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制定更好的城市规划方案,显得尤为突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效统一问题上,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的意义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问题上,人们普遍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源于经济类型的转变发展,是运用规定的区划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主要是针对土地的开发以及城市建筑等标标注物进行划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历史证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详细规划中,制定计划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计划的实施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于传统的规划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灵活性,也为计划的事实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2、城市设计发展的意义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的整体发展为切入点,侧重的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针对整个城市的设计,这样的一个宏观环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想象空间,激发了设计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城市设计致力于改造人们的空间环境,为人们营造更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存在重要的作用。现在社会的城市设计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城市设计桎梏,不再简单的追求外观上的设计,而是只求设计层面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是独立与城市规划之外的,与城市规划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城市设计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制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在城市的建设中相互独立,却也在逐渐的走向融合,合理的统一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效统一,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机统一,为城市的总体规划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实施基础,使得城市规划在方案制定与有效实施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可以极大的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机统一在今天看来,已经势在必行。
结束语
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关系到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统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统一在城市的建设中对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是在如何实现两者统一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多的广泛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郑正.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控制指标的思考[j]. 城市规划汇刊2005
篇7
关键词:城中村;泉州城东片区;状况;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17-0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的外拓,过去处于城郊的农村逐渐被纳入城区的范围,最终为城市所包围,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城中村”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受到城市生活的巨大影响,但在土地权属、管理体制以及思想观念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管理存在漏洞、治安问题突出等,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发展步伐。对“城中村”的有效治理,是一项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理论难题。
本文以泉州市城东片区中的四个社区:华大社区(华侨大学社区)、城东社区、南浦社区、浔美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访谈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城中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城中村”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城中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城东四社区“城中村”治理的基本状况
城东片区是泉州中心市区的重要板块,是泉州市“东进、南下、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中“东进”计划的主战场,自2005年10月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初具现代化宜居新城的雏形。但是,城东片区作为原城乡结合部基础之上建设起来的新区,存在一些典型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城东片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形象。通过对城东片区四社区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这些“城中村”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与困境。
(一)经济问题
1、“城中村”治理所需资金不足
“城中村改造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1]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往往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重点建设区重点项目,对“城中村”问题无暇顾及,当资金充足时,“城中村”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治理难度大。华大社区与城东社区处在政府建设目标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代住宅建设,被征用土地居民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对该社区的治理也是街道办重点扶持对象;而浔美社区和南浦社区则没有在建设计划之列,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土地与生活方式,“城中村”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会形成一种现象或者认识“一区得道,鸡犬升天”。
2、社区居民经济来源种类有限,生活水平较低
城中村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农村中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也有民营经济、外来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所占的比例因村而异,彼此间差距较大。据调查所得,四大“城中村”基本上不存在第一产业,大部分居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比较突出的第三产业,以房屋出租、餐饮小店和零售为主,科技含量低。同时限于文化水平与思想观念,居民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工资较高或者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这就制约了“城中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政策问题
困扰四大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是缺乏统一政策支持。“城中村”的治理是一项新问题,又是一项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制度、财政制度、投资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虽然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治理改造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例”,符合坚持实际、因地制宜,但也相应的增加了改造的难度。目前泉州市政府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理规定,在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制定的政策往往是领导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是朝令夕改式的。同时政府的政策倾向是有特殊照顾对象的,而“城中村”内部治理政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操作文件或者方针,因此缺乏实用性。
(三)社区管理问题
1、城市农村双重管理体制并存
“城中村”虽然被纳入了城市的管理范围,但是在实际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农村的管理体制。城市居民委员会是负责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等常规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却承担着各项政治、社会职能、村民就业、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居委会式的工作,造成城乡两种管理体制责任不明。很多“城中村”管理机构直接由原来的农村居委会直接改制成社区居委会。同时“城中村”管理者往往与本村村民血缘密切,是村中大族姓成员,这使他们在管理时总是会优先照顾本族居民,容易造成“管而不治”“治而不严”的局面。
2、管理人员自身定位出现偏差
原来的农村村民委员会承担农村集体管理所需的一切费用,拥有对集体实物的管理权,包括土地管理、人口管理、宅基地使用等,有很高的自主性。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则只是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政府承担社区居委会管理费用,只负责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以服务为主的辅工作。因此,一些社区人员特别是原村委会人员就会认为社区居委会只是“上级信息传达站”,没有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没有存在的价值。偏差的自身定位难免造成消极怠工、影响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与质量。
(四)社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主要表现在四大“城中村”内部存在没有规划的建筑群和违章建筑物。社区内居民有的只是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翻盖,部分用作住房,部分用作出租,用地方式杂多。同时建筑群密度较大,参差不齐,布局十分混乱,容易给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隐患;在规划管理上,政府乃至街道办把重点放在新开发建设的新型居民住宅区,而没有把社区内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范围;城中村的绿化建设(华大社区内华侨大学除外)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
2、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建设滞后
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便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衡量社区建设。“城中村”内居民所需的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不足,缺少文化娱乐设施,老人活动、儿童游戏场地和公共绿地等更是不见踪迹,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缺乏,供水、供电、排水系统不完善。同时交通建设滞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调查中,泉州城华北路,作为一条城市主干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路面磨损严重、立交桥太少、不利横穿马路、违章摩托车过多等等。严重的交通问题不利于居民的出行,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加大了“城中村”治理的难度。
二、“城中村”治理对策分析
“城中村”治理是一项复杂、艰辛的过程,需要政府、开发商、居委会、村民等各种组织团体共同努力。
篇8
关键词 城市配电网;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u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161-02
我国的电力建设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发电建设、轻电网建设的问题,导致电网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出现了配电网可靠性差、电能质量低的严重问题。为了城市配电网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协调发展,建立稳固的城市配电网,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就需要解决目前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 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一直轻视电网的建设,所以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城市配电网结构混乱、电网薄弱、可靠性低、供电质量差等都是城市配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配电网的设备陈旧,使用时间过长,供电线路老化,导致电压降低。由于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不合理,所以供电半径过大,从而使变电站的容量严重的不足;而且配电网的电源点分布既少又分散,也使得城市配电网出现各种问题。
2)城市配电网中所选的导线截面面积小,电阻大,不符合供电质量的要求,降低了供电质量。
3)部分城市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存在者着问题,缺少灵活性,主要还是以单电源、单辐射为主,另外,电源布点少导致线路过长,可以环网手拉手的线路特别少,不能够满足n-1要求,从而导致了供电电压低的情况。
4)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整体较低,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导致了供电可靠性低。
5)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城市的总体规划不能达到及时的、有效地融合,在进行城市配电网规划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负荷裕度,只考虑了当前的负荷裕度。随着城市不断地发展,城市配电网的弊端也逐渐的显现了出来。
城市配电网的建设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应当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将城市配电网规划好。然而实际上的情况是配电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时缺乏与城市发展规划部门良好的沟通,而且政府也没有将城市配电网的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中,这就导致了城市配电网与城市的发展脱节,从而造成城市配电网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 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解决对策
2.1 提高对城市配电网规划的重视程度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电网建设的重视,使城市配电网的建设网点少,导致供电质量的问题出现,所以,要提高对城市配电网的重视程度,将电力建设和电网建设放在同等的位置。在今后的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中,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规划设计,然后加大城市配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投资力度,要将规划作为投资的依据,避免出现投资的盲目性和重复浪费。只有将城市配电网的规划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才能保证后续的配电网规划符合要求,保证城市配电网的供电质量。
2.2 加大城市配电网的专业指导力度
在进行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工作时,要充分的发挥电网规划专业技术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大对城市配电网规划的专业指导力度,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另外,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指导时,要将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的考虑进去,以城市为依托做出合理的城市配电网规划。
还要对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上的培训,让规划人员即使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配电网规划。除了本城市的培训,还可以鼓励规划人员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培训班,在培训班里能够学到配电网规划合理地区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本地的配电网规划质量。
2.3 合理分布电源点
在进行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中,对于变电站的选址问题十分的重要,合理的进行变电站地址选择,才能保证供电质量。所以,在变电站的地址选择上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整体布局上看,要方便与其他变电站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将变电站尽量的靠近负荷中心;三是充分调查了解变电站周围小区的环境以及电源情况;四是在设计变电站时,要充分的考虑节约用地的原则。
2.4 与主干电网的规划要相协调,合理的设置供电半径
配电网规划中的框架和范围主要是由主干电网的规划所提供的,而且主干电网在进行规划配电网的框架和范围时,要充分的考虑到配电网的要求和特殊性,而且配电网在提供规划基础数据方面一定要做到尽量的细化和准确,因为这将是主干电网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原料。在设置供电半径时,主干电网的规划和配电网的规划要相辅相成,通过主干电网的合理规划有效地减少配电网的供电半径,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及可靠性,降低配电网的网损率。
变电站地址的合理选择也加强了主干电网与配电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的提高了二者之间的电能互供能力,合理的优化了供电布局。另外,供电半径的设置还应与无功补偿相互配合,主干电网采取集中补偿,而配电网则采取分散补偿。
2.5 开展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
在未来的电网发展中,城市配电网智能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开展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在智能化电网发展中,智能配电网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网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配电网兼容、互动、自愈、优化的基本特征功能。
2.6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适应
电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也应该包含在城市规划当中。如果配电网的规划不能与城市的规划相适应,就容易造成城市经常停电,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定要足够的重视配电网的规划,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出变电站的站址和线路通道,保证配电网规划的正常进行,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3 结论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科学、合理、有效地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不但能够保证城市供电的有效运行,还可以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供电的质量。除此之外,合理的城市配电网规划能够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相符合,大大的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尹泽平,施谦.城市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机电信息,2010(24):83.
[2]韦河.城市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35):138-139.
[3]杨泓,李刚,韩建军,等.城市配电网规划及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27(05):1-5.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城市建筑规划 影响 问题 探究
建筑规划是由“建筑计划”演变而来,建筑计划和规划有共性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化,共性为二者都具备前瞻性,都是对城市建筑绘制蓝图;而差异性在于建筑计划是按照时间为参照物所进行城市建筑活动,而建筑规划则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律以及对城市认识深入化所提出的具有战略性发展目标。城市建筑规划是城市长期战略性的变革,是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期发展基础,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市场化、生态化、和谐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规划亦要将追求和谐、生态化作为新时期建筑规划特色。在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城市建筑规划亦暴露诸多问题,如何认清和有效解决建筑规划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建筑规划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一、我国城市建筑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建筑规划管理部门职能发挥不力
城市建筑规划管理部门职能发挥不力是我国城市建筑规划最主要问题,建筑规划随机性使之与其他城市发展规划不协调,致使城市建筑规划存在实施难现象;在有些城市建筑规划职能部门都是未确定的未知数,在一段时间就更换职能管理部门,其中建筑规划和建设所涉及的土地问题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无法形成统一;建筑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规划体现一定程度随意性,容易受到利益和管理层更迭情况影响发生建筑规划变更情况。
(二)公众对城市建筑规划缺乏了解,不能有效形成监督
公众和市民对建筑规划缺乏足够认识和正确定位,当城市建筑规划和建设对个人利益造成影响时,民众常会对建筑规划和建设带来巨大阻力,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到处可见,尤其是公共建设规划对市民个人或集体利益产生影响时,不能从大局出发,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质量和效率,最后相关部门为保障城市建筑规划不得不采取强制性措施;公众对城市建筑规划缺乏了解,亦可从侧面体现城市建筑规划缺乏健全法律保障和市民淡薄的法律意识;城市建筑规划富有极强地域性和独立性,容易被作为政府政绩驱动,进而削弱城市建筑规划功能,而公众缺乏对建筑规划认识和定位,导致城市建筑规划缺乏有效监督。
(三)城市建筑设计缺乏前瞻性,片面追求速率而非效率
交通拥挤、下水道排水问题是当前许多城市常遇到和难以解决的难题,除了和汽车行业发展和降水因素密不可分,城市建筑规划缺乏前瞻性亦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主要原因,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进行后续补救就显得苍白无力;而在建筑规划和建设中,“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忽略对效率和质量追求,一味追求“速率”。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时,充分考虑其前瞻性,加强对城市建设质量和有效性,提升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国内城市建筑规划内容不明确,且存在规划主体错位现象
和国外城市建筑规划相比,国内建筑规划内容迷糊、不清晰,并未在规划工作开展中形成统一。国外进行建筑设计时,评价标准全面(历史保护和城市改造、人行区、文化传统、建筑艺术等),国内城市建筑规划内容不明确,使得城市建设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规划存在严重的决策主体错位,城市建筑规划立法缺乏严格责任追究,致使城市建筑规划呈现“领导化、政治家化”,一些领导为牟取私利,使建筑规划偏离良性的运行轨道,既给城市建设造成不可估量恶果,又引发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改善我国城市建筑规划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存在问题,文章从以下方面提出改善善我国城市建筑规划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的建筑规划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建筑规划机构职能
城市建筑规划机构需对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规划补给的综合管理机构,建筑规划机构需根据不断发展进步社会获取丰富、全面、准确信息作为建筑规划基础,而建立完善的建筑规划信息网络系统,可以提高对收集资料和数据整理和归纳效率,更好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筑规划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可充分提升建筑规划机构职能发挥。
(二)建立并完善公众监督参与制度,提高监督水平
建立并不断完善城市建筑规划公众监督参与制度是具备双赢的举措,一方面通过公众监督参与,让建筑规划设计者能够知晓公众实际喜好和需要;一方面使公众加强对城市建筑规划的认识,进而激发公众监督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城市建筑规划趋向单调和呈现偏好性,使城市建筑建设更加绚丽多彩;城市的发展、城市建筑的发展都和公众存在紧密关系,缺少市民和公众的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总宗旨“为人们创造适于生活和居住场所”将成为空话、大话;公众的监督参与亦可帮助规划师和建筑师从开发商阵营走向人民阵营,为人民利益而服务;
(三)增强建筑规划意识,秉承“建筑规划先行”原则
建筑规划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前瞻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方向开展城市建筑规划工作。将城市建筑规划和城市文化建设、环保规划、交通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城市建筑规划意识,将长短期规划、建筑规划和建设综合考虑,将生态环境、交通状况、住宅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等与建筑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结合,确保城市建筑规划科学、可持续执行;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时刻牢记“建筑规划目的是为人们创造适于生活和居住场所”,一切状况均需为建筑规划让步;同时建筑规划要注意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小的成本规划处最优异的城市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蔡琦.对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j].知识经济,2009-07-01.
[2]刘铁峰.当前城市建筑规划的个性缺失[j].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1-01.
[3]曾光.刍议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经营管理者,2011-02-20.
篇10
近些年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大城市环境管理力度,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依然存在了很多问题,例如意识不够、缺少完善制度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所以必须要深入研究和分析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改变,由此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
关键词:
城市环境;管理;问题;研究;分析
一、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意识不够深入
目前很多人对于城市环境管理的理解十分浅薄,一部分城市环境管理人员认为城市环境管理只是一项政务,在完成政务的过程中,做好面子工程,那么上级指派的任务就算完成;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所谓的城市环境管理就是将城市整理干净,街道上种点花花草草就算是针对城市环境进行了管理。在这些意识的影响下,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就会出现管理深度不够等问题,最终造成城市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2.缺少完善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等问题都在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管理工作。在缺少了完善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在开展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时缺少了有力的依据,各部门、单位各自为政,部门和单位之间完全没有协调统一性,导致城市环境管理混乱,最终导致城市环境管理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城市规划存在问题
城市环境管理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有效的推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城市环境。但是随着近些年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我国诸多城市的规划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市规划不够合理。一些政府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果,在城市建设中会允许更多的商业建筑、工厂等商业化的建筑进驻到城市之中,而商业建筑和工厂的建立往往缺少了合理的规划,与整个城市的环境出现冲突,在城市土地面积逐渐减少的今天,过多的商业建设就会缩小城市绿色环境的建设,从而导致城市环境出现各种问题。
4.资源利用不合理,资金无法保证
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件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只有各方面的投入都得意保证,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才可以有序的开展并进行。但是目前由于各地政府更在乎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针对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视仍不够,所以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管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相对较少,特别是资金的支持相对较少。在缺少了一定的支持下,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想要达到效果十分困难,并且在有限的资源下,一些部门还会出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二、针对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些建议
1.深入了解城市环境管理的意义
首先身为城市环境管理部门的所有人员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城市环境管理对于城市自身、城市居民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管理部门要意识到,城市环境管理不仅仅是干净的街道和几颗绿色的树木就可以代表,真正的城市环境管理是为城市和城市中的居民建立一个自然、绿色的生存环境,是与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子孙后代有着重要关系。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关的学习与研究,针对专业知识进行细致的学习,并定期参与相关的培训与讲座,通过学习深刻的了解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下,才能有效的做出正确的管理与决策。
2.建立完善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
制度是指导人们工作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让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所以应尽快完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由于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制度与实际工作方法都相对落后,所以城市环境管理部门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并与自身城市的特点给与结合。针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应首先从以下几点开始着手。
(1)建立责任制
首先应建立责任制,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和任务分配到不同部门和人员手里,将目标的完成度与部门、个人的政绩考核相挂钩,由此可以让城市环境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之中,权责清晰可以让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更加顺畅。
(2)建立有效的监督、监控制度
在过去的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政府都是在城市环境出现问题之后,才开始各种补救措施,例如某个工厂常年排除污水,造成下游村庄出现诸多病人,登上新闻头条之后,相关部门才采取措施。这种事后处理的方式会导致城市环境、城市居民出现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并且在处理中的资源消耗也会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大。所以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监控制度,针对城市内部所有和环境管理存在影响的因素进行监督与监控,将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不仅可以降低恶性的影响,还可以大大降低资源的浪费。
3.科学规划
城市每一座城市都希望城市的经济可以发展的更加迅速,这是无可厚非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但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拿城市环境作为抵押,如果城市环境出现问题,那么城市中的居民就会存在生存问题。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如何做好科学性才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要针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所把握,城区建设的趋势、人口趋势、工业趋势等都要进行掌握;其次将经济与环境相结合,城市的经济需要发展,但城市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如何有效将二者结合,并规划出最大利益才是问题的关键,切勿以经济为中心,为了经济建设轻视环境管理,最终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最后加强综合治理,对于老城区、城市商业区等人口多、环境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综合的治理,将影响环境管理的诸多因素给与解除,将一些老城区逐渐的改造成环境良好的地区。4.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城市环境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所以政府应加大资源的投入力度。相关部门在加强环境管理意识的前提下,应增加城市环境管理的资源投入力度,只有后勤力量得以保证,城市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才会更好的进行下去。例如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街道中添加更多的垃圾桶,由此会大大减少街道上的垃圾,为城市居民建立一个干净、卫生的街道。
三、结语
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会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切勿让未来的世界变成公益广告中的污染世界,要竭尽全力针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与治理,打造出更适合生活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侯雪松.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探讨[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3):1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品范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