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创新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7 15:44:44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1
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城市自然资源和生产市场。而与各个城市的经济交流迫使城市管理必须实现开放式管理,只有城市与城市之间不断地进行经济交流及产品之间的相互流通,才能更进一步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的开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农村及国外市场的开放,城市与城市之间技术文化的交流,资金的相互支持,产品的相互流通等方面。
二、促使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因素
(一)当前城市管理制度的缺失
促使城市管理模式必须予以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以往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当前的城市管理,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制度,这种稳定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惯性,制约着城市管理的创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失去了原有的活力,逐渐僵化,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二)激烈的城市竞争
促使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城市之间的交流,促使城市往国际舞台发展,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迫使城市管理模式必须改革创新,为城市赢取亮点,以便在城市竞争中取得胜利。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得到开放性发展,增加了各国居民的交流,城市人口流动性也大大增加,为了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以发展城市旅游经济及发展资金的吸收,各个城市不停地制造“买点”纷纷打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及良好的城市环境,正是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管理模式的改革,城市管理者也开始认识到创新模式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市场化不断改革
促使城市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催生了经济行业的多样性,同时也使经济利益趋于多样化,各行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大,为城市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调节各行之间的利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城市管理者只有充分结合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城市管理模式予以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参与的积极性,使市民能发表自己的心声,从而减少城市政府在信息收集方面的成本,使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进行管理分析。
三、创新性管理模式的基本定义及在城市管理中的效果
(一)创新管理模式的定义及创新管理模式应用的必然性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于1912年约.阿.熊彼提出。创新管理模式是城市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保证,创新模式即通过对城市管理者思想的创新和城市管理结构的创新,使城市资源得到有效调动,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管理模式决定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为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及城市政府自身利益,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优越性
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管理都离不开创新,只有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改革,才能为城市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体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城市管理机构得到精简
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重要保障,随着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管理逐渐划分成市、区、街道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使城市管理机制更为精简,促进的城市管理政策的落实,同时也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政策制定提供了切实的立足点。
2.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化了城市生产力
首先,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生产力,优化了城市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的人流、信息、物流及城市资源得到了更好的规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为城市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创新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使城市管理更为科学合理,充分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为投资建设的引入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次,创新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注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拉近了城市管理者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与城市管理者共同构建和谐城市。最后,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为城市树立了正确的经营管理观念,市场经济与城市管理相结合,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城市的资产增值保值,充分调动了社会经济资源,促进了城市经济得到最大化发展。
3.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重新定义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2
关键词:城市管理;管理创新;创新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关系。创新系统是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管理制度、技术与知识的综合创新。构建完善的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对管理创新活动加以整体性指挥和协调,使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更好的迎接挑战。
一、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分析
1.1、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就是变革治理理念,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和利益冲突。在旧方式不能很好的整合各种文化时,就会造成原有落后的管理文化对新兴文化的阻碍以及社会主流文化间的摩擦等问题。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不仅可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培育正确的管理观念;还可以开拓城市管理的思路,创新管理文化。
1.2、推进法治与民主的进程,可以使公众与政府的关系模式由传统管制型转向现代服务型。如果不系统的开展管理创新,很难完成新基础上的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功能的正常发挥。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发展战略选择的可靠性,通过对规划的执行、监督和评估,降低了城市管理系统转型的成本和风险,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1.3、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利用创新知识的优势为机构和部门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使政策行为与主体的权责、政策与目标群体、政策产出与预期效果相匹配,加速了城市管理系统的整合。
2、外部环境分析
2.1、技术进步使互联网改变了行政生态,打破地域限制和时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快了社会管理对象,同时社会公众政治人格意识和利益主体意识的迅速觉醒。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有助于增强城市管理系统的利益整合能力,形成良好的管理观和技术观,缩短适应技术变革的周期以高效的服务于城市各主体。
2.2、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突破区域和国家的界限。作为重要经济主体的城市,市场经济基础性作用的日益强化使其加速融入全球市场之中,随之城市中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和行为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可以扩展城市管理视域,打破僵化的思维,强化战略管理和国际化管理。
2.3、知识经济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知识是唯一的优势来源,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经济资源和支配因素。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加速知识的积累,通过知识的共享、加工和转化,为城市管理系统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促进城市的发展。
二、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知识储备不足,缺少适用的理论模型与模拟技术
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涉及到信息工程、管理学、创新学等多种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无论在设计、施工阶段,还是系统运行阶段,缺乏任何一种知识的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解释与挖掘,就算拥有先进的技术收集所需信息,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提取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面对数量庞大的信息仍然会束手无策,无法转化为所需的知识。创新活动成本较大且风险较高,有效的模拟可以提前发现方案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避免造成损失,而模拟手段与技术的不足更加恶化了这种情况。
2、系统构成人员组织内循环,构建过程缺少透明度和开放性
城市政府主导创新系统的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主体是输出人员,输出人员降低了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获取新生血液的可能性。未接受创新专项训练的人员,不利于创新系统的组织建设和激发创新行为。外部主体被限制进入创新系统构建过程,系统自我封闭导致活动缺少透明度和开放性,不利于各主体对构建过程的监督,易产生惰性和腐败事件,同时也丧失获取更好的技术、方案和人员的机会,难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3、管理主体对系统创新认识模糊,缺少构建创新系统的明晰思路
系统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完善才能够有效的指导行动,其重要性也有待于人们逐渐的认同和发现。城市政府对创新与创新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作用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构建的进程,主导着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但是多数领导者由于未接收过专门的训练,管理创新与创新系统的相关知识有限,延缓了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没有全面分析创新系统构建的阻力和动力,规划与设计缺少连贯性与整体性,导致执行中的走样、歪曲和误解等,限制了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创新多为盲目跟随,缺少适合本城市实际的原始创新,且创新产出受限,都不利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
三、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策略
1、推广知识管理,加速创新理论模型和模拟技术的本土化
知识管理可以增强政府的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共享,有助于城市政府的管理创新,使政府的知识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和开发利用。建设知识导向型行政文化和学习型政府,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充分挖掘系统内部人员潜力,积极利用系统外部的智力资源。主动学习知识管理的知识,把国外成功的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重新验证和调整关键要素与变量,形成本土的有效理论模型。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成本,缩短周期,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利用计算机模拟减少资源的耗费,改进相关的模拟软件,避免有缺陷的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保留必要的传统技术作为补充,防止危机中断信息技术的模拟,还可验证模拟结果。
2、培养创新战略思维,完善创新系统建设规划
城市管理主体应该认清时展的形势,通过比较分析有无创新系统统筹管理创新的成效的差异,明确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积极意义。调整价值理念,吸取精髓构建新型的核心行政文化,促进管理创新。正视地区差异,逐步开展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建设。立足于城市实际,把握城市发展的战略架构和关键成长点,调整组织的职责与权力结构,设计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具有弹性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广泛听取城市各主体的意见,发挥专家咨询的作用,全面论证整体发展思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实践中增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抗击突发危机事件冲击的能力。协调创新主体的行动,减少内耗,优化配置,共享资源。
3、加强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再造核心流程
借大部制改革的契机,完善创新促进委员会与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建设,切实发挥综合协调和咨询参谋作用。落实具体任务,细化创新岗位责任。在吸收专业人员的同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已有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不断学习最新的创新、现代管理、社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等。重新识别创新活动的核心流程,打造精简的创新链,创新知识的流动和转化实现新的价值。优化行政生态,打破信息垄断,实现子系统的无缝链接,加速制度变迁,统一操作程序,整合并共享资源,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在保持跟随创新的同时,努力开展原始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保创新,实现良性循环。
结束语
通过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使城市管理系统不断吸收外部先进的创新成果,进而开展原发创新,步入“创新-转化为实用-再创新”的良性轨道。高效的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提升城市政府的服务效率和管理能力,同时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推动和谐城市的发展,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淑芬.关于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7(4).
[2]孙柏瑛.我国政府城市治理结构与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3
一、城市管理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与城市管理的性质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在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清楚地宣示社会管理是以民生为重、为民谋利,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城市管理的根本性质是公共服务,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服务,最基本的职能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城市管理的公共服务性决定了城市管理的目的,即维持城市高效、协调运行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城市管理的水平最终要体现在管理的效益上,即是否以最低的社会和经济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整合城市资源,实现城市高效、协调运转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管理创新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机制和制度,并不断得以运用转化的过程。
(二)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1.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强化城市管理职能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满足群众合理诉求的重要载体之一。因为城市管理的职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对政府的诉求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其生存环境的诉求,也是对强化城市管理职能的诉求。社会管理创新最终的价值是实现社会结构合理、利益分配公平、管理科学规范。强化城市管理能够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市民群众提供较好的公共资源服务。在新形势下,强化城市管理服务职能将对促进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管理创新指导城市管理理论与实践
(1)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指导城市管理实现理念的突破。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新的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树立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关注社会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社会政策、实现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转变和与时俱进等理念,为城市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方向。
(2)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指导着城市管理实现管理手段的突破。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是在明确各方主体的职能任务、权利义务和职责规范的前提下,形成社会管理的各个要素,通过制度规范支撑、经济行政教育手段,使社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城市管理手段也要从单一的依靠行政手段转变过来,应当多重手段并举,将城市各个主体的作用有效的发挥起来,共同促进城市功能高效的运转。要合理运用传统的硬性执法、刚性管理,兼顾管理处理采取政策、法治、行政、文化、民主、教育等综合策略,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使城市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作用于城市各个部件的管理,发生“齿轮效应”,使城市整体功能和谐高效运转。
(3)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指导着城市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的突破。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是:形成并健全四种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界定不同社会主体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其目的是要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合力。城市管理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部分,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即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解决好权、责、利的统一问题,用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促进保障城市管理创新。要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城市管理系统协调运转,对城市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不同领域以及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城市管理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所面临的矛盾及挑战
要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正视城市管理所面临的矛盾及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城市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积极探讨城市管理创新的最佳路径。
(一)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对城市管理意义共识性认知面临挑战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社会流动性的加剧,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更加多元,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对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同社会主体提出的城市管理需求也不尽相同,社会变革和利益调整引发了人们社会心态的多种变化,这样直接导致不同人群诉求不同,对城市管理优劣的评判标准不同。这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估和引导机制,引导城市的各个主体普遍尊重文明创建的道德约束,并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城管”。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4
关键词:德鲁克;事业理论;城市商业银行;战略制定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6-0019-03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银行业日益重视战略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银监会2005年10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更是把“制定经营发展战略”作为董事会的第一职责。中国的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决策层来说,能否善于利用战略规划把银行带到一个理想的境地,是区分一家银行机构是“金融个体户”还是“好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志。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在自身欧美管理理论和实践前沿50多年的亲身历练和经验的基础上,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战略思维模式。他认为“每一个组织都在按照一定的事业理论运作”。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学术界,也影响着企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他那里汲取养分,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管理学家都难以企及的。本文试从德鲁克的事业理论来引导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制定。
一、德鲁克的“事业理论”
德鲁克的“事业理论”是为企业管理者广泛认同并在管理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战略思维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扫描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的使命和其核心竞争力,形成一套清晰、有效的事业理论,并用其来指导自身的经营行为。如果企业已经获得成功,应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引入新的事业理论;如果企业面临着挑战,应当设计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事业理论。这意味着需要多年的艰苦工作、反复思考和探索实践。一个没有事业理论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而没有灵魂的企业是难以胜出的企业。
在德鲁克看来,企业的“事业理论”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企业对其所处环境的假设:包括社会及其结构,市场、客户、营销手段和竞争等几方面因素。第二,企业对其特殊使命的假设。也即企业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知。例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确定自己的使命为:“让每一个美国家庭,每一个美国企业都能安上电话。”在这一使命的激励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其后的3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第三,企业对其完成使命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的假设。例如,美国service master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客户提供支援管理服务,而非一流的设备和工具。
德鲁克还为我们描述了“事业理论”的四个条件:1.环境、使命和核心竞争力的假设都必须是符合现实的。2.三个方面的假设必须相互匹配协调。3.事业理论必须为整个组织内的成员所知晓和理解。这一要求在组织的创建阶段比较容易实现。但会随着组织的日渐成功,它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的理论视为当然,而对这一理论的反思却越来越少。整个组织养成了得过且过的风气,凡事只求能够走捷径;考虑问题只是从是否有利于自己出发,而不再以事实为依据。这个组织开始停止思考,停止向自己提出问题。它记住了答案却忘记了问题。事业理论变成了“文化”,而文化是不能代替规则的,事业理论恰恰就是一种规则。4.事业理论必须不断经受检验:事业理论不是刻在石板上供人顶礼膜拜的,它只是一个假设,是一个试图解释持续变化的事物――社会、市场、客户和营销手段的假设。因此,任何一个事业理论必须具有自我革新的能力。
从以上论述看,德鲁克的“事业理论”为城市商业银行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是特殊的,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时期:一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时期(1979-1994年);二是城市商业银行时期(1995年至今)。
(一)城市信用合作社时期(1979-1994年)
1979年,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成立。到1994年,城市合作信用社可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79-1988年)
突出的特点是城市信用社在数量上急剧增长。1986年初,全国只有城市信用社1000家左右,到1988年底,城市信用社已达3265家,每年增加600-700家。
2.调整发展阶段(1989-1991年)
迅速发展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为加强管理,促进其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从1989年下半年起对城市信用社进行清理整顿,至1991年下半年结束。
3.规模化、行业化阶段(1992-1994年)
基本形成了独立的行业体系。1993年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银行体系”。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有:(1)经营业务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2)成立信用联社和组织自律性同业工会,建立新的市场管理机制;(3)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高。1994年底,全国城市信用社共有5300家,各项存款余额为1481.09亿元,占所有国家银行的8%,各项贷款余额为915.66亿元,占所有国家银行的4%。
(二)城市商业银行时期(1995年至今)
1.化解风险阶段
1995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指出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城市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创立伊始,即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原城市信用社时期积累的历史风险,个别行甚至出现支付危机。面对严峻形势,城市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方法,采取资产置换等重组措施,剥离不良资产,消化财务损失;通过清产核资,增资扩股,强化一级法人体制,对原有城市信用社进行改造,逐步摆脱了困境,并开始探索从信用合作制向现代公司制度的转变。
2.改革发展阶段
在历史风险得到初步控制以后,城市商业银行开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决策灵活、贴近地方中小企业的优势,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不仅为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多方面的银行服务,部分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在此过程中,通过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基本上形成了竞争能力。
3.提高管理阶段
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平稳发展以后,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启动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建立以扁平化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完成了业务流程的整合及管理体制的扁平化改造,实现了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跨越,如洛阳市商业银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成功与国际先进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在引进资本的同时,引进其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了经营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如上海银行;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还自发地开发了区域性的业务合作和资本联合,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合肥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安徽省芜湖等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七家城市信用社后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由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徽商银行。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重视战略研究和战略管理,并在推进战略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管理成果。
三、从德鲁克的“事业理论”看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制定
德鲁克的“事业理论”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时理出了一条思路:即首先认知自身的环境,然后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使命,最后是为完成使命需要拥有什么能力,为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一)关于环境:环境包括城市商业银行成长环境、国际国内环境、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等。
1.城市商业银行的成长环境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环境的首要特点,它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形成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我国银行功能从国家出纳向经济服务转变,银行体制从行政机关,到事业单位再到企业法人转变;服务对象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的转变。
2.城市商业银行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入wto使我国金融业面对迫在眉睫的国际化竞争,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与客户限制进一步放开,对整个金融业都将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从国内看,金融改革提高了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保证在市场化改革中形成竞争优势,是城市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3.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在进入wto、巴塞尔协议和严密监督下都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经营转型。各自关键的特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差异以及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因为历史原因,城市商业银行整体面对诸多遗留问题和资源能力不足,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改善,完成自身的调整,否则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退市的风险。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群体来看,未来五年将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越差,并将很快迎来重组高潮。
4.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环境
针对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群体,银监会制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对监管达标进度要求如下:
(二)关于使命:使命是对组织存在原因的具体阐述,是组织存在的结果和发展的理由。
1.使命的作用
使命是一个组织首要的宗旨,组织的各种计划和项目都应该以此为导向。使命是要去完成的任务,使命陈述可以帮助一个组织做出指导思想前后一致的决策,打造组织有序且高效的团队,整合短期目标和长期宗旨,并促进交流。
2.使命陈述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确定自己的使命为:“让每一个美国家庭,每一个美国企业都能安上电话。”
上海银行确定自己的使命为:“客户为根,稳健为本,开拓创新,发展特色,追求卓越。”
洛阳市商业银行确定自己的使命为:“满足客户发展和生活更美好之需要。”
3.以洛阳市商业银行的使命为例,看使命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满足客户的需要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没有客户,我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有客户,但其需要我们不能全部满足,我们就失去发展的基础;满足客户基本需要,但难以满足其发展和生活更美好的需要,我们就无法持续地发展。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我们必须做到:
(1)了解客户是谁?客户是什么样的?客户在哪里?客户与我们建立了怎样的关系?
(2)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客户成为我们的客户,而不会成为其他银行的客户?”使新客户不断增加,使老客户永不离开。
(3)使用合适有效的产品品种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不同需要,使客户永远成为我们银行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
满足客户需要是银行全体员工共同的任务和责任!
(三)关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商业银行为了完成自己制定的使命而拥有的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德鲁克认为企业拥有的这种能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客户”,而创造客户应注重“市场营销”和“创新”。为此,城市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市场营销和创新制定发展战略,以达到“创造客户”之目的。
1.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高服务能力建设。德鲁克认为真正的营销始于客户――客户的人口状况,客户的现实,客户的需求,客户已认可的价值。营销不是说,我们的产品能够做到的。营销是说,这是客户在寻找的满意度,客户认可的价值,客户最需要的东西。
(1)制定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战略是银行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营销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营销战略包括目标市场和客户定位、产品战略、定价策略、分销战略、促销战略、组合战略等内容。
(2)树立自己的品牌。银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因此品牌的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城市商业银行要进行营销推广活动,就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无形资产为目的,围绕品牌的打造开展营销活动。
(3)推动营销战略成功的几个因素。一是成功的产品设计。二是价格战略。三是广告促销战略。四是合理的媒介计划。五是针对重要的客户群体或者个人的窄带传播与第三方营销。
2.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德鲁克认为最具生产力的创新就是一种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这种产品或服务能够产生新的、潜在的满足感,而不仅仅是一种改善。管理者必须把社会需求转化为企业盈利的机会。
(1)业务创新应重视各种不同的创新来源。a.基于客户需要的创新,即客户需要但本行目前未从事的业务创新。b.基于竞争对手的创新,即竞争对手有但本行未从事的业务创新。c.基于自身能力的创新,即自身有能力开展但目前未从事的业务创新。d.基于监管部门的创新,即监管部门希望和要求的但本行目前未从事的业务创新。
(2)业务创新的五项基本原则:一是体现自身使命;二是满足客户需要;三是体现社会责任;四是考虑本行的能力状况;五是考虑创新业务的收益水平。
(3)创新的四个层次:一是本行范围内,即本行以前未从事,但本市同业已经从事的业务创新;二是本市范围内,即本市同业未从事,但省内同业已从事的业务创新;三是本省范围内,即本省同业未从事,但全国同业已从事的业务创新;四是全国范围内,即全国同业未从事,但国际同业已从事的业务创新。
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战略应在上述路线图中的a区开始,然后进入b区,最后进入c区,这是一般原则和方向。
综上所述,因制定战略的内容很多,诸如:战略规划的制定程序、swot战略分析方法、战略管理系统、战略规划相关指标以及跨区域发展战略、科技兴行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引进投资者战略等。所以本文仅从德鲁克的“事业理论”中以“创造客户”为中心的基本战略和市场营销与创新的职能战略,来引导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制定,以起到纲举目张之作用。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制度;管理创新;建议措施
引 言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计划经济下的规划管理模式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对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进行彻底的结构性调整和创新。
1 城市化进程现状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城市化迅速发展,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物化结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这些案例和论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期待。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市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变化,中国城市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
2 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
2.1 在科技创新上突破
科技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引领一切创新活动的龙头。在科技创新上要着力抓好“五个一批”工程:首先,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促进高端技术在能源化工领域的运用。其次,攻克一批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第三,培育一批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共性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第四,应用一批新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五,推广一批服务农村发展的适用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通过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2.2 在产业创新上突破
要紧紧围绕现代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面向未来的战略产业。要围绕“三大目标”,发展“四大经济”,着力打造“五大经济园区”,做强以能源化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要紧紧抓住畜牧业、林果业、杂豆业、蔬菜业、花卉业等优势产业,做优第一产业。要加速推进金融、物流、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发展,做大第三产业。要围绕能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服务业以及新型能源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要建立产业基地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品牌,使经济园区成为全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参与国内外高新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前沿阵地。
2.3 在建设规划创新上突破
要围绕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精品城市的要求,大气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搞好百万人城市规划,按照跨越式发展,建设能够完全支撑起以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能化产业、高新技术和人才密集的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以建设沙漠森林公园城市为标志,展现城在林中、湖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诗情画意的时念,建成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城市;建设既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又表现时代气息、现代文明特征的,达到二者高度融合的新型一流、文化文明、绿色宜居城市。推行法定图则制度,对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规定。
2.4 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上突破
在交通管理体制上,将公路、铁路、城市公交、邮政等方面的管理协调职能,纳入一个整体,赋予物流产业方面的宏观管理和协调,以及制定整体运输政策,实行大交通管理。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在制定公共交通产业发展政策时,重点实施中小巴减量淘汰政策,逐步将中小巴迁出中心区,同时提高公交大巴标准,所有新投运力或更新车,必须具备大容量、绿色环保型,建立与现代经济活动相协调、相适应的公交系统。在区划和街道管理体制上,将现行城区发展规模划分为若干管理区,实行管理区首长负责制。进行街道区划调整,建立市、区、街三级管理执法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在环卫体制上,以管干分开,环卫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为目标,推动市容环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以整治市容市貌为重点,对清除乱贴乱画和捡拾“白色污染”委托保洁公司清理,推进市场化运作;推进“门前五包”(包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责任制,制定《门前五包管理办法》、《建筑物立面保洁管理办法》、《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环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在公用事业体制上,成立市公用事业局,统筹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项公共服务,制定紧急抢修和重大事故防治处置预案,并提供优质、高效、及时的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天然气入户和集中供热等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在土地制度上,着力调控土地资源,建立起土地收购、整理、储备、拍卖等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经营城市土地。对原属村组及企业、单位等拥有城区范围内的土地通过产权置换、项目置换及赎买等政策市政府统一调配使用,对城郊村组土地分别按照中长期发展整体规划要求从严控制,严厉打击借开发之名囤积、炒卖土地行为。对近年来城郊及公路沿线土地进行清理整治。
2.5 在思想观念的创新上突破
思想观念的创新至关重要,只有思想观念的创新,才能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形成新思路、找到新方法、建起新机制、树立新形象。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把思想观念的创新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一切社会事务中,使创新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要有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的危机感,大力倡导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始终保持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敢于竞争,勇攀高峰。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还需要培训和确立市民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意识成为市民思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倡导创新的精神,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创新行动之中,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参与创新、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浓厚氛围。要把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工作放在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在全体市民中普及创新知识和理念,提高市民的创新能力。要不断将创新实践和成果进行宣传、传播,使建设创新型城市活动变成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城市不断进行新的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要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构建与其他创新互动的创新文化体系。
3 建管并重,推进城市建设有序化
城市管理是维护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水平,是推进城市建设有序化的有效保证。如今的城市管理,已不仅仅是对城市设施和社会秩序的简单维护,而是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渡口在城市管理上狠下工夫,传统工矿贸易区“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
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各类考评体系和奖惩制度,理顺管理体系和职权职责,注重源头管理,建立各项长效机制,使城市管理由制约型向服务型、经验型向制度型、突击型向经常型转变。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实行“数字化”管理,率先开展控规三维仿真系统应用工作,城市管理精确度更高,效率明显提升。
4 结束语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通过科学的理论探讨,大胆的实践创新,综合分析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理念,并运用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建设、规划出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建军.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j].规划师.2004(03):77~79.
[2]林常青.城市规划管理自动化系统模块化开发思路初探――以珠海市为例[j].规划师.2000(05):35~37.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城市营销:城市营销战略;城市营销策略组合;公共性价值
城市营销理论上沿用了菲利普·科特勒的“地区营销”概念,地区营销是指为满足地区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地区营销应使市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地区的期望得到满足”。所谓“城市营销”即为充分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提高竞争力,树立独特的自我城市形象,提高知名度,满足公众、企业、政府等各方面需求的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与过程的总称。
1以往城市营销研究成果
对于城市营销这个课题的研究,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陈章旺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我国城市营销应结合我国国情,转变观念和职能,正确理解城市营销;发掘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准确定位城市,把握城市竞争优势:融入经济区域内发展,锻造城市发展平台;坚持制度的持久性和创新性,促进城市长远发展。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之初的个体搞活,造就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已基本完成的企业搞活,通过国企改革让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的阶段;第三阶段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搞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目康宇航,王续琨认为城市营销者应在进行营销环境、优势劣势和目标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以产品、定价、促销为核心的组合营销策略。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以城市的策略性营销来活化经济发展,重建地区基础设施,创造与吸引高素质人才,刺激地区企业组织的扩张与成长,筛选和吸引适合地区特点能与地区相互依存的公司和产业,创造特有的地区魅力及和谐的服务文化并对其进行有效地促销。
杜炳立认为国内城市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建议。城市营销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管理活动或过程“它通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以及城市形象传播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城市营销的目的,这些活动应以城市营销的立足点为出发点,强调其相互间的协调性,功能发挥的整体性”。城市营销可以为城市带来比较的竞争优势,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王勇,李广斌,钱新强对国内城市经营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城市管理是作为综合职能的体现,而城市经营是城市经济职能的要求;另外,城市管理着眼于城市内部资源要素的配置,而城市经营则更多地强调城市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
湖南商学院贺康庄教授认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小取决于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多种因素,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竞争力,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明确城市营销是实现城市价值整体增值,使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获得和谐同步地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城市营销理论的误解
城市营销的过程包括城市环境分析、城市战略定位与目标市场确定、城市营销的行动计划制定以及计划的实施与控制。但现实中许多城市把销的部分职能当作营销活动的全部。
2.1.1把城市营销与营销策划等同
很多城市都进行了系统的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但忽略了营销策划。城市规划主要是进行城市空间、硬件建筑、交通几个方面来设计,而城市策划是在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城市发展的整体思路、主题、精神设计来策划城市形象的艺术性,城市建设的人文性,城市的个性来满足城市利益主体的需求程度。
2.1.2混淆城市管理与城市经营
许多城市政府都认为城市的发展就是将一个城市各方面的内部资源进行有力、有效、有节地配置,发挥城市内部的所有潜力。然事实上,这只是城市管理的职能;要发展好一个城市,还须积极地开发利用城市的外部资源,并将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和有效的整合,才能使得一个城市真正具有自己城市的特色、品格。
2.1.3等同城市营销与城市促销活动
不少城市政府的营销的活动大都集中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上,普遍的做法是做电视广告,注重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vi(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没有体现城市形象的独特性,结果是缺乏城市特色、品格,无法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能力,也达不到营销的实际效果预期目的。
2.2政府缺乏城市营销观念管理效能低
我国许多城市政府在城市营销中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缺少战略规划和实施模式,实践上表现出活动的盲目与混乱。例如有的城市一会儿说要建成区域商务中心,一会儿又要建成交通枢纽,一会儿要建成文化中心等等。显然,这样的城市政府没有对自身的资源要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导致其城市定位的随机性与模糊性,不能形成统一的城市形象。缺乏整体配套政策;许多城市用招商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土地出让成本降得很低,甚至无偿使用上地,浪费土地资源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体现出政府效率与服务功能作用不强。
2-3忽略城市和谐发展。缺乏竞争力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倾向于建设大的经济项目上,对其他普通的、有潜力的项目却束之高阁。使得它们容易忽视一个城市在文化、环境、人才、科技、资本及政府管理等多方面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长此以往,一个城市难以真正的和谐发展。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城市对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一个城市不用营销理念来规划城市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城市发展就将落后。
3城市营销的四个战略
针对以上我国城市营销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四个战略;①强力制定城市营销的战略;②精心设计城市营销的策略组合;③大力构建城市营销公共性价值实现机制:④坚决锁定城市特色与优势的发展方向。
3.1强力制定城市营销的战略
3.1.1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增强城市营销意识
政府转变观念是城市发展首要问题,城市政府应将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理念。城市营销是满足消费者对“城市产品’需要的过程。这种需要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政府职能也须相应转变。通过改革促进地方性政府向企业性政府转变,建立政府官员与普通市民之间良性互动的城市营销机制。政府应由城市规划导向转化为城市营销导向,明确城市营销功能的整体性。
3.1.2制定城市营销战略,实现城市营销的系统化和持续化
城市营销战略是城市为使自身资源和能力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加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而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规划。城市营销过程应是一项社会化、科学化和艺术化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个城市机构与部门,要有效开展城市营销活动,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城市营销。制定了城市营销战略后,还必须有效的贯彻与执行,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对城市营销战略进程进行有效监控,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动态地调整城市营销策略,以保证城市营销战略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3.2精心设计城市营销的策略组合
3.2.1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城市长远发展
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进行长远规划,保证制度的持久与和连续。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提高,应当依据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又应当依靠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机遇与新动力。今天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各城市更应加大创新力度。在我国城市营销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是构建城市营销创新指标体系,营造城市营销创新的环境等途径来加快城市营销创新。城市营销中须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如历史古迹、文化遗产、自然景观还有留足够的空间发展绿地等);必须综合考虑省、市镇规划相协调、人口因素,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还需考虑为老年人提供市政服务设施等问题。
3.2.2科学定位城市功能
自然条件、经济实力、主导产业、行政区划、公共政策等因素影响城市功能的定位。考虑这些因素来对城市主导功能和特殊功能进行定位。是城市诸功能中居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是主导功能。为某个城市所特有的是特殊功能。主导功能和特殊功能影响着城市的其他功能,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方向、城市的独特风格及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在市场竞争中任何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准确而独特的定位,城市也不例外,否则就谈不上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既是城市建立品牌的基础,也是城市核心价值的体现。城市定位的实质就是在目标公众的心目中,形成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象,进而形成城市鲜明的品牌个性。总之,城市要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保持持久的生机和活力,必须进行科学的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主题。
3.3大力构建城市营销公共性价值实现机制
有效管理城市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机制,也需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城市营销机制。这一机制核心的价值是实现和发展公共利益。因此,城市政府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其制度做出以下两个方面安排。
3.3.1科学理论与方法是城市营销的应以依据
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目益成为复杂、多变的复杂有机体。需要以理性的眼光科学审视与管理。过去城市发展缓慢,结构简单,对外交往有限,城市管理工作并不复杂,凭借经验就可以去管理城市。当代城市管理己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要求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行动策略予以重新审视与考量,在总结城市营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找出适合我国国情与本城城情城市营销战略。
科学地营销城市,城市政府有必要确立科学决策机制。遵循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原则,构建有效的服务决策体系包括咨询、信息、监控与协调系统,并采用科学的程序即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等一系列程序进行决策。尤其是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听证与研究,汲取各相关利益者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平衡各方利益才能使城市营销保持健康发展,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
3.3.2以政府营销为导向促进城市营销
政府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际案例。发达国家所开发、建立起来的政府营销的体制、模式,在建立积极、活跃的政府公众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事实已经证明,有效的政府营销能够增加政府资源,提高政府效率,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营销是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如此,关于政府营销的理论也比较成熟。如美国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深入研究市场营销的基础上,近年来连续出版了《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社会营销》和《国家营销》等公共领域、社会领域服务营销与非营利产品等问题的着作,这些着作对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我国的城市政府应加紧这方面的学习与应用,找出适合本城城情的城市发展战略。
3.4坚决锁定城市特色与优势的发展方向
3.4.1挖掘城市特色,实施城市品牌战略
所谓城市品牌战略就是通过品牌管理理论对城市经营活动的概念实现转换、深化的一种创新探索和行为,也就是对城市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进行战略重组,通过商业整合与互动,形成相对统一、符号化的关系模式。成功打造作为城市宝贵资源的城市品牌,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是经营城市的灵魂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以利用以下途径打造城市品牌:①利用城市环境创新提升城市品牌。城市独特的城市建筑特色、自然景观风貌、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等都是塑造城市品牌的元素。②利用知名企业品牌缔造城市品牌。如青岛城市品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尔、青岛啤酒、双星、澳柯玛、海信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品牌。③利用强势产业开发城市品牌。如大连市举办服装节,青岛市举办“啤酒节”来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④利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烘托城市品牌。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城市品牌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3.4.2锁定城市的优势发展方向
城市营销需要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独有的、吸引与组合并有效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它是城市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此必须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城市的无形资产,为城市增添灵性、创造性和活力。因此,城市营销必须重视城市自身特有历史文化的保护、合理开发和使用,扩大其知名度,创出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品牌。底蕴丰厚的城市文化能够为城市竞争力增添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7
关键词:文创产业;创意阶层;创意城市;产业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5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28-03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从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提出以创意立国或者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城市几乎没有例外,都成了创意产业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并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意产业而名闻于世。创意城市,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新的方向。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全球创意经济的发展,创意这一核心要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国,虽然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创产业的内容有一些差异,但正如张振鹏(2011)指出,文创产业具有典型的中国特性,相比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更具兼容性,内涵也更丰富[1],也更能体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当前中国许多城市发展文创产业,以期使之成为支柱性产业。国内外学术界也围绕文创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下文将围绕创意阶层理论、创意城市等研究梳理有关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环境的相关文献,为深入研究城市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意阶层理论研究
创意阶层,是创意经济下产生的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richardflorida提出。在创意经济时代,美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劳工阶层、服务阶层和农民阶层外,一个新的阶层——创意阶层正在悄然兴起。florida把创意阶层分为“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新专家”两部分。“前者包括科学家与工程师、大学教授、诗人与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与建筑师,非小说作家、编辑、文化人士、智囊机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舆论制造者等现代社会的思想先锋;而后者则广泛分布在如高科技行业、金融服务业、法律与卫生保健业以及工商管理领域等知识密集型行业”[2]。以florida有关创意阶层的特征、创意阶层指数等研究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创意阶层理论。创意阶层,一个新诞生的阶层,具有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可以概括为个人特征和地理分布特征两个方面。
(一)个人特征
第一,创意阶层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意阶层人员虽然从事不同职业,但都经常有新想法、发明新技术,从事着旨在“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工作。第二,创意阶层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李振华(2008)对上海市创意阶层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从事创意产业的人群中,本科学历占81.5%,硕士占17.3%,博士占1.2%[3]。第三,创意阶层的价值观。创意阶层人员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我表达倾向,因而他们更欣赏开放性和多样性。
(二)地理分布特征
创意阶层集聚于创意城市,并对城市生活条件有较高的要求。florida、clark、glaeser都是城市生活便利论者。他们认为,便利的城市生活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充足的商品服务供应;二是由优美建筑和合理的城市规划等形成的美丽的市容;三是良好的社会治安;四是优质的公共服务;五是便利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其中florida的3t理论影响最为深远,该理论认为一个科技发达、创意人才聚集、包容性的城市能吸引创意阶层集聚。
国内学者如张迺英等(2010)也对我国创意阶层现状做了研究[4],但受限于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使得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深入和拓展。只有诸大建、王红兵(2007)的文章中第一次引用2005年的地产评论中的数据对我国主要创意城市相关指标进行排名,并给出了城市创意阶层的比例[5]。
二、创意城市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创意城市中关于创意城市形成影响因素的论述也是文创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一个方面。创意城市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学术界没有就创意城市的定义达成一致,但其中landry对创意城市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目前主要有国外的四种理论来解释,分别是:
(一)landry的七要素理论
landry认为创意城市的形成主要在于创意环境的营造,而创意环境的建立关键在于创意人才、意志与领导力、人力的多样性与开放的组织文化、地方认同感、都市空间与设施、网络机会这七大要素。
(二)hospers的三要素理论
hospers认为创意城市能否形成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集中性:体现在人口数量以及人互的密度上;(2)多样性:包括城市居民在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3)非稳定状态:能否激发创意。
(三)florida的3t理论
3t理论的逻辑在于宽容吸引人才,人才创造科技。florida通过美国的创意城市数据实证证明,这些城市都在经济发展的3t方面成绩斐然。
(四)glaeser的3s理论
glaeser(2004)提出的“3s”理论认为导致创意城市形成真正有效的因素是技能、阳光和城市蔓延。
概括起来,创意城市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创意城市应具有能够吸引创意阶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2)城市文化多样和开放,以增进创意人才、企业的交流、融合。
三、文创产业环境研究
上述创意阶层理论是比较系统的一个从宏观层面围绕城市创意人才环境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外,目前有关产业环境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志成等(2007)研究指出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存在两类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意经营环境和创意资本基础[6];陈建军(2008)从文创产业区位选择的角度考察了其它影响因素,并概括成制度、环境、人才和文化这四大因素[7];张纯等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展示了自发形成的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8];褚劲风(2009)、黄江(2011)、薛东前等(2011)从空间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9,10,11];马仁锋等(2012)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与文创产业的相关文献认为,科技创新是文创产业动力源,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12]。这也支持了3t理论中强调科技因素的重要性。
(二)具体某一产业环境要素方面的研究
陈倩倩、王缉慈(2005)通过对音乐产业的案例研究,认为极富创造力的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活动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而创意产业集群能为创意阶层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13];任珺(2008)探讨了深圳具备的政策环境优势[14];孙彤等(2012)对我国四大直辖市的文化产业融资环境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15]。
(三)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
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创意产业环境进行评价。童昕、王缉慈(2005)采用调查问卷和企业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北京和上海的创新型企业,从微观层面对比企业对城市创新环境的主观认知和评价[16];丛海彬、高长春(2011)运用topsis理论构建相应的城市创意产业支撑环境评价模型;吕庆华、芦红(2011)则基于面板结构方程方法,对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和实证研究海西七大中心城市[17];王重远(2012)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体系[18];申玉铭等(2012)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5个主要中心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战略[19]。
另外,也有许多学者从城市软实力或者竞争力等角度进行了一些讨论,如丛海彬(2011)指出创意中心城市以发达创意产业为支撑、以创意氛围为核心要素、以密集的创意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以创意文化的基础创新为根本[20];张伟、谢宇鸿以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为工具,对广沪深三城市的文创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比较[21]。
四、总结与展望
相比国外的研究,有关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文献国内的并不少但还没形成系统性的理论,这主要在于我国的城市文创产业的实践起步比较晚。但随着近几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文创产业发展以及创意城市的打造,围绕文创产业和创意城市的研究将是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形成优秀理论的指导下做相关研究,力求在研究实践中结合实际得出符合我国城市发展文创产业的成果。
创意城市不是文创产业的简单堆砌,不是经营城市的权宜之计,而在于创造一个吸引创意人才、文创产业繁荣发展而有机结合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形成创意城市。因此,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城市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振鹏.文创产业的中国特性和中国道路[j].经济问题索,2011,(11):37-41.
[2]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 李振华.上海市创意阶层休闲消费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 张迺英、笪祖秀.我国创意阶层的崛起及构建对策[j].经济论坛,2010,(11):143-146.
[5] 诸大建、王红兵.构建创意城市——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j].城市规划研究,2007,(03):20-24.
[6] 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08):49-57.
[7] 陈建军、葛宝琴.文创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09):71-75.
[8] 张纯、王敬甯、陈平等.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j].地理研究,2008,(02):440-448.
[9] 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9,(01):102-107.
[10] 黄江、胡晓鸣.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11):1851-1856.
[11] 薛东前、刘虹、马蓓蓓.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2011,(07):775-780.
[12] 马仁锋、唐娇、张弢、刘修通.科技创新带动文创产业发展研究动态与中国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93-99.
[13] 陈倩倩、王缉慈.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5):5-8.
[14] 任珺.深圳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j].南方论坛,2008,(01):28-37.
[15] 孙彤、侯璐、齐庆祝.国内文化产业融资环境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2,(12):49-52.
[16] 童昕,王缉慈.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5,(04):35-40.
[17] 吕庆华,芦红.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09):1476-1482.
[18] 王重远.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08):24-27.
[19] 申玉铭、邓秀丽、任旺兵、黄霖.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评价及空间发展战略[j].地理研究,2012,(07):1269-1279.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8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创新文化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内已经有超过3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①。创新不仅仅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是以创新活动为主题,并且其目标就是人们能够理解,研究并将其作为推动创新的一种行为取向以及价值标杆。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必然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培育,也只有当创新文化作为城市主流文化存在的时候,才有可能支撑起创新性城市的建设来,也才能作为文化基础而影响到城市创新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就创新文化的存在。
从历史溯源,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才有了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才形成了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也才孕育了唐宋的繁荣;是有了宋明时期天理、人性学说的冲撞,才有了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②。而这种经验放诸四海皆准,欧洲的文艺复兴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在颠覆神权观念解放人性的同时也促进了欧洲经济社会的大繁荣;现代美国的创新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而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引领近百年③。由此可见,创新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是引发科技与社会进步的根本所在。一个城市的发展,无非是经济、社会秩序与文化的进步,正因为如此,创新文化也是推动城市发展和崛起的根源。因此,探究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创新文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定位
创新性城市建设中首先要明确创新文化的定位。什么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行为准则,可以激发创新动力。而建设创新文化具有三层涵义: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外部物化层和制度层面,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科学形象设计为核心,能够为创新行动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行为规范,并且提供评估体系;第三层含义是精神层面,精神层面中包含的主要有道德风气和价值观念等内容,这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际上也包含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要让城市具备创新的特质,需要大力提倡创新意识,并借助技术来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提升。这里的创新意识内涵就是开阔思维和实事求是意识,这种意识中最关键就是敢闯难关,敢于冒险,并敢于开拓未来。创新能力主要是包含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能力的发挥,有针对性的创新出新的方案。而创新环境主要是从人们内心的创新观念为出发点,创新出新的软硬件新环境氛围。
当前制约城市创新文化建设的因素
在当前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阻力,需要解决各种多元化的问题,比如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经济中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环境发展中存在资源紧张,生态热化的问题,社会文化中存在着信仰危机的问题。很多问题的存在不能依靠前人来解决,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也无法简单的用理论和学说实现,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转型之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制约城市创新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传统观念以及西方消极因素的制约。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就非常的“合一”化,反对争鸣,任何的行为都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范式―“圣人范式”,认为所有正确的行为都必然符合“子曰”或者“诗云”,所有的争议都可以在“周礼”中找到解决的方案④。程朱理学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而所谓的“天理”无非是儒家经典学说以及二程与朱熹的注释,而若不符合上述“天理”的要求就是离经叛道。这就造成了几千年来我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都非常刻板,过分的强调保守而不尊重人的个性,讲究的是整齐划一,对于各种创新更是直斥为“奇巧淫技”。任何干预挑战经典理论或者圣人言辞的都会遭到无情的打击和嘲弄。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又过于重视西方的经验,认为其已经被实践证明了能够取得成功,盲目借鉴、选择西方对城市发展的模式,忽略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在创新的思考方面,无论是在理念还是技术,无论是在体制还是管理层面,都摆脱不了对欧美国家的迷信,而欠缺对中国实际国情的尊重,总是习惯将其作为参照物,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进入“懒人模式”,从而摒弃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如此,甚至去照搬西方国家的创新型城市是如何建设的,殊不知这种想法本身就已经偏离了自主创新的初衷⑤。
僵化的教育体制对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束缚。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即使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也是填鸭式的理论教育,更为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学生个性化的尊重。受教育者从小到大,所有做的习题都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而没有引导他们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之下,即便是学习成绩再优秀的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都非常的不足⑥。而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中国的人才在创新能力方面普遍不足,而且不同的人才也奇缺个性化,似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换而言之,在当前僵化的教育体制之下,培育出来的都是一些应试全才,而没有多少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不足,就是的城市创新文化的建设缺乏人才的支撑,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浮躁的社会氛围与不合理的评价机制阻碍了创新活动。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以及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倾向对于科研以及学术界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导致违背学术与科研规律,丧失学术与科研道德事件时有发生,导致了创新文化赖以生存的良好氛围无法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当前急于求成,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评价机制也成为了创新文化建设受阻的关键。仅集中于创新科研项目、权威、论文等数量,忽略创新项目带来的转化率。这种评价导向作用非常明显,使得科研工作者浮于表面,过于功利化,不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同时也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建设⑦。因此,当前社会氛围以及评价制度的安排不当,已经在实际上影响了创新文化的生成以及创新思维的培育,进而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培育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路径
基于前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有赖于创新文化的培育,而要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城市,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宣传,营造创新舆论,培育创新氛围。我们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加强宣传,营造积极的创新舆论氛围,强调推陈出新与鼎故革新,在全民族范围内鼓励创新,尊重个性,认同标新立异。在各个领域不强调权威,不过分的推崇传统,要将自主创新、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⑧。对于创新过程中的失败者,要给与更多的包容和鼓励,利用各方面新舆论带来的力量作为目标,以提高创新城市的意识。加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和不断的创新氛围城市风气,在城市中营造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的良好氛围。
尊重个性,提倡创新素质教育。在教育层面,要更为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其个性和不同,允许其有不同的发展意愿。同时,创新思维的培育也应该从小抓起,要从转变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体系着手,破除当前僵化的教育体制,引导受教育者全方位、多维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其能够在受教育阶段就逐步的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辨精神;要为受教育者创造更多接触新鲜事物以及新鲜理念机会,使其能够逐步学会用开拓的眼光看世界。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要培养其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大环境,深化对全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城市要在各级教育系统中鼓励开展务实的创新活动,要通过各个街道以及社区将创新理念的种子,逐步的播撒到各个家庭,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完善创新机制,凸显创新活力。从制度的层面来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要加强制度以及体制的建设,建立健全鼓励竞争,鼓励创新的评估、激励机制,从而有效的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得创新者能够通过创新获得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在城市中形成示范效应。实际上,从国外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来看,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机制中融入创新规律,并结合制度的支撑原理效应,以更好的占据和协调保持创新与市场利益间的平衡,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和提高创新带来的效益。
除此之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不可能只依赖于少量的创新人才,它需要源源不断的、大量的创新人才来支撑。因此,城市应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在凸显“热岛效应”的同时,获得更多机会,扩展创新型人才所热爱的土地。吸引了人才,还必须留得住人才,并且使得这些人才能够持续的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城市营造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其成为一个创新人才极度热爱的城市,进而才能够激发出各种创新智慧,才能够做到各行各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多元互动,才可能引发一个城市的创新风暴。
重视文化软实力,构建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发展。前文已经分析了创新文化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而事实上,文化本身就是城市的灵魂,它的改变能够决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品格和性格”,因此,创新城市无法离开对文化的创新,而创新文化的形成,则离不开文化层面的创新。因此,当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意识到其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潜在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引领创新城市的建设,重视文化软实力能够在城市发展策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城市结构转型,文化软实力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衍生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同事,使城市产业结构形态发生转变,促进城市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的文化创新应该以城市自身的历史资源、文化传统以及当前的发展特色作为基础,发挥其文化优势,以文化创新为抓手构建创新文化,从而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在当前,不仅仅要注重文化创新的内在,还需要注重其表现形式的创新,通过实现文化资源的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并且运用当前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起现代化的文化资源服务平台,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市民。
在上述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发展文化创业园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主题文化公园、城市音乐馆、文化演艺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从而为文化创新成果走向市场铺平道路,通过大量的文化平台的建设,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消费能力,培育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文化创新之中来,推进文化事业核心层的升级改造,形成更为先进的文化产业链,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型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在城市中形成创新文化,也有利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不移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努力构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以及学习型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人人讲学习,人人爱学习的风气,逐步引导市民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驱动社会的变革,以学习来带动创新,进而为创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构建学习型城市,从而使得城市性格与品格发生内在的变化,激发城市的创新潜力,为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提供全民的智力支撑⑨。
结语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仅涵盖了建筑、管理、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还与文化领域息息相关。文章研究了创新文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定位问题,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创新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具体路径,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的建设创新型城市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本文系唐山市科技局项目“培养唐山市创新文化的路径分析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x-6)
【注释】
①郑兴刚,文木:“创新文化生成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4~35页。
②徐子青:“福建科技创新文化的现实基础及其构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23~124页。
③王瑞文,张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第1期,第67~68页。
④陈立泰,张勇:“创新单元对区域创新的贡献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6期,第150~151页。
⑤王辉忠,宁波:“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型经济发展”,《今日科技》,2011年第9期,第56~57页。
⑥张春颖,王建华:“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建的思考―以廊坊市为例”,《人民论坛》,2010年第29期,第109~110页。
⑦江凌:“试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策略”,《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68~69页。
⑧张文雷等:“科技体制与创新型城市模式―对我国16座城市的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1期,第80~86页。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9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集群;创意集聚区
创意集群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文化产业学、经济地理学、艺术社会学、管理组织学等多种学科。集群的成因,在文化产业学、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主要从新经济社会学角度进行解释。在管理组织学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区域政策及资源配置,促进多样性方面。社会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意集群的特殊社会环境、集群个案及发展路径以及创意集群场所与城市更新等方面。
一、创意产业集群环境研究
形成创意集群所需要的特殊环境是诸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在这种特殊环境的论述中,为数不少的学者从塑造“创意城市”的视角,进行了要素归纳。查尔斯·兰德利认为这种环境是归因于人员品质、意志与领导素质、人力的多样性、各种人才的发展机会、组织文化、地方认同、都市空间与设施、网络动力关系七个要素提升上,通过这些要素,营造出“创意生活圈”1,从而形成创意集群。霍斯珀斯认为集中性、多样性和非稳定状态三个要素是关键性因素。2理查德·佛罗里达提出3t理论3,认为技术、人才和包容度是核心环境因素。随后格莱泽也提出3s理论4,指出技能、阳光和城市蔓延是其关键所在。部分研究者从社区视角解释这种特殊环境。马克·波义耳提出四海一家的“无边界社区”5,meri louekari将这种环境的形成归因于“源开放社区”6。于长江认为“心灵共同体”7等因素从非实体的关系纽带上解释这种特殊环境的成因。
二、集群的发展动力及路径研究
部分研究者发现地域的文化资源禀赋在创意集群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霍斯珀斯从全球与地方博弈的论点出发,指出地域文化资源禀赋在地域竞争中的关键作用。艾伦·斯科特认为通过地方的密集网络和文化产品的生成,最终发展为地理品牌。以大学为重要载体的知识源所形成的集群内部结构是另一个研究重点,比如内部分工与特殊协作等。其他的研究还有:特定的艺术产业与地域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意集群的发展经验,路径研究;创意集群所在城市的特定研究与比较,创意城市的网络延伸和所依赖的社区研究等。
三、集体创造力和艺术生态的研究
地理临近有利于知识溢出并直接影响到创意集群的效果。核心团队、关联单位、关键大众、管道网络等不同层级构成了创意集群的项目生态,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创意活动也形成实质影响。创意集群内的核心团队、关键人物和艺术家对集群起到重要作用,规划与非规划同时并存所形成不一样的生态。佛罗里达提出创意阶层的概念,创意阶层被划分为艺术家为主体的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人员,以及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包括管理、金融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创意职业阶层,创意阶层是艺术、商业和技术等不同阶层在文化经济领域的融合。由诸多文化艺术生产者组成当代独特的艺术生态,艺术家具有特殊的“文化资本”8,艺术家或设计师和公众的关系是一种“后工艺人”9的关系。艺术家的流动和迁居、身份辨认等也被研究者们所关注。
四、策略管理和政策研究
策略管理和政策研究是创意集群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其中文化政策与创意集群的关系成果颇丰。国内研究者关注到欧美国家与区域城市的文化或产业政策,并与国内现状结合进行探讨,并以核心城市北京、上海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策略和政策研究。
五、集聚区与城市更新研究
创意集群涉及城市更新,常与工业历史遗产联系在一起,由传统工业区到创意产业园的改造成为一种实践,兰格将艺术区的空间视为其产品的结果10。传统的城市景观和已有的空间业态结构,从公共文化空间向文化经济空间、象征经济空间转变,从工业生产空间向文化消费空间转变。创意集聚区常常建立在城市废弃空间和衰退地区基础上,这种改造推动城市空间的转型,也是区域振兴终结城市蔓延的手段。大规模的城区改造割裂人们对文化的联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反对,吴良镛提出有机更新理论。产业遗产的保护以及重新再利用的开发模式被学者们所关注。
六、已有理论体系的发展探究
已有的创意集群研究大多处在一般抽象的理论层面,对于如何指导集聚区建设指涉不多,亟待解答我国现阶段集聚区建设的整合与深化的阶段性问题。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创意产业集聚区数量已多达230处,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园区业态雷同,资源利用率低下,成了以收取租金的房产项目;园区所在的社区未能获得利益,成为自娱自乐的项目;进驻企业缺少联系,不能形成集群;园区建成后租金高,企业入驻率低,有悖于建设初衷;以工业区和商业区的方式建园,文化气息缺失等。问题的症结是建园容易,生存难,发展更难。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阶段缺少理论研究和依据。
已有研究笼统地指出创意集群具有发展演化特征,但这种演化是将创意集群本身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存在来进行叙述,并没有指出创意集群内部究竟发生什么演化,这种发展需要哪些要素。另一方面,创意集群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事实上各个阶段需要的要素各不相同,需要研究者给予解析。在关于创意集群管理组织形式上,研究者已经从各种角度归纳出集群的组织模式,但这种研究基本上将模式类型作为静态对比,缺少与集聚区不同时期发展阶段的交叉研究。
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与艺术人群集聚过程、城市更新、社区发展等联系密切,但这些研究大多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规划学者侧重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层面,文化产业研究者偏重创意阶层地理分布和经济地理学角度,艺术理论家倚重于当代艺术实验性以及新艺术生态层面等角度,将创意集群与创意集聚区实体空间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存在知识缝隙。受发达国家创意集群研究影响,在国内关于创意集群依托于城市产业转型的旧厂房发展的研究者众多,但关于创意集群在乡村发展的研究者就寥寥无几,事实上在国内创意集群结合乡村发展已不是个案,结合国情的理论仍然缺少,亟待被充实。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 earthscan ltd, 2008,pp132-157
2 gert-lan hospers, creative cities: breeding plac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technology, & policy, fall 2003, vol. 16, no.3, pp. 143-162
3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40页。
4 jamie peck, struggling with the creative cl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5,29(4),pp740-770
5 mark boyle, culture in the rise of tiger economies: scottish expatriates in dublin and the 'creative class' th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6,30(2),pp420
6 meri louekari,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berlin: creating alternative model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n the form of network forming and open-source communitie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vol.21, no.4, november 2006, pp463-481
7 于长江:《在历史的废墟旁边——对圆明园艺术群落的社会学思考》,《艺术评论》,2005年第5期,第20页。
8 皮埃尔·布尔迪厄:《资本的形式》,武锡申译,《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22页。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篇10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15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族群网络与专业网络——香港、上海、福建之间的华人跨界企业家成长研究”(批准号:11yjc840063)
【作者简介】袁建伟,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李生校,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企业成长。(浙江绍兴312000)
从历史经验看,城乡社会之间跨地区移民流动是人力资源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随着产业发展而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改革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如何完成从流动人口管控到移民人口管理的变革,力求用发展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地方政府需要重视移民群体、移民经济、移民网络对于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由大规模农民工进城、东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移民管理问题,将其放在与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与跨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等重大问题相关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考虑。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切入点。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需要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
一、理论探讨回顾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很多,主要是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一直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工资差距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林毅夫,陈斌开,2009、2010)。形成城乡二元分立结构的症结所在,是政府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复杂性和城乡人口社会融合障碍问题而产生的城市化不能完全推进问题,即王春光(2009)指出的“半城市化”问题。温铁军等农业经济学家在横向比较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经验、教训后,指出“在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看到城市化成功的典范”。温铁军等(2007)提出中国应该避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陷阱,通过城镇化战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将城镇化作为连接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地带,并可以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第四波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叶嘉安,徐江,易虹,2006)诸如城市就业压力、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城市贫民等问题,迫切要求中国政府对城镇体系进行重组,发展服务型城镇。区域型产业集群城镇联合周边城市共同形成一个城市网络,加强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
1.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公共部门转型
地方政府打造开明政府、以民为本、推行善政、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完成从“政府管制”到“政府治理”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有效推动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动员企业与民间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社会统筹机制建设,是改革的关键。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地方政府要对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商业化与民营化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christine wong(2009)在中国研究权威期刊剑桥大学《中国季刊》上,指出重建面向2l世纪的中国政府的关键所在,是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财政制度改革,促成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变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2.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学界倡导政府需要从发展的视角看待世界范围内的跨地区移民问题。国际移民研究权威ronald skeldon(2010)在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移民管理发展经验后认为,政府政策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新的移民模式、人口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与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合理的跨地区移民循环流动有助于消除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教育与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障碍(ronald skeldon,2010)。中国政治学者俞可平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进城的现象看成是新移民运动,进而从政府治理层面将农民工跨地域流动看成是促进中国社会进行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的发展动力(俞可平,2010)。俞可平也同时强调政府要从推动民主和法治人手,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维护新移民的基本公民权利。
3.民间社会力量与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公平与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石(俞可平,2005)。民主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金国华,汤啸天(2011)提出,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缺一不可。在当前中国场景之下,“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发展。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等诸多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蒲奇军,罗伟,2011)。李景治(2011)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基本特征认为,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传统格局依然发挥作用,倡导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引领民营企业、民间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元化社会管理创新。
综上所述,应对中国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的关键问题是转变社会管理模式。孙立平(2011)倡导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从消极防控式的城乡社会管理模式走向积极的注重全体公民幸福感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政府公共事业改革,是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场景之下,城镇化是解决城市化难题、破解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走向集群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民生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探讨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与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需要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依靠乡村工业化过程中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领先全国的“苏南模式”,与乡村工业化过程中民营经济主导的“浙江模式”,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典型代表。
以“地方公司主义”(温铁军,2011)为特色的“苏南模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带来的“强政府”、“弱社会”现象,需要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温铁军等(2011)将“苏南经验”进行“去意识形态化”的解读指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 state corporatism)”是适应了区域性的产业资本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在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与城乡资源配置。“苏南模式”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事业现代化”共同发展来实现城乡协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向现代化迈进的新路(陆学艺,浦荣皋,2009)。
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成长、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与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经济学家吴敬琏(2010)与政治学者俞可平(2005)都从政府治理与政府转型入手,提出制度环境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治理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陆立军(2008)对义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当地社会民生发展、市场发育与产业转型对于制度环境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需求(应小丽,2011)。浙江与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改变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状况的有效举措(王志凯、史晋川,2011)。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
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使政府公共部门转型、在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基础上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多元化路径,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的基本途径。
(一)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培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提供重要的发展环境基础。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成长,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要完善移民管理政策,改善就业环境,逐步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外来移民产业链内部创业、融入当地社会。
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发挥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壮大与发展是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集群升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城镇化战略中,政府与企业在移民管理、劳资关系调整、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要建立协同与互动机制。政府要以善政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有效化解由大规模移民产业工人管理而产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通过建立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与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融合与民生和谐。
地方政府要适应后单位时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社会结构调整的需求,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调节、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当中,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权益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组织力量。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活力,又要积极促进专业团体、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委员会等ngo新型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与参与渠道的拓展。
(二)从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切入
地方政府在探索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切入点。要努力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从五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第一,通过政府监管制度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提高行政运作透明度。
第二,逐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商业化进程。
第三,发挥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的作用与活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进公共事业民营化。
第四,通过民主建设与法制保障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参与渠道与扩大参与主体。
第五,通过培育新型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多元化城乡社会管理创新。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全过程研究 2023-04-28 09:20:24
城市水环境改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24 16:27:53
智能建造技术城市更新探索 2023-03-22 17:49:02
新时期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 2023-03-21 17:38:41
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探讨 2023-01-18 09:28:36
智慧城市三维地下管网研究 2023-01-16 09: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