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4-01-26 17:5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制度;建设
绿色象征着自然、环保、和平、宁静、生命与希望。在自然环境中,它是朝气蓬勃的代表,而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危机问题逐步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绿色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释义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绿色发展作为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它的内涵不完全是发展的观点,而要在发展的眼光之下重视节能减排、爱护环境、治理污染、可持续发展等长远目光。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人类更为注重效率,例如,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要物尽其用,减少资源的使用率,寻找可再生能源。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重视环境承载能力,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促进生态和谐。对比传统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系统的模式,全新的价值理念。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逐步体现,同志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现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战略层次,提出经济、社会、环境同步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同志在总结人类发展规律的层面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也作出了特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将会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思维观念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城市转型之中,紧抓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加强产业优化调整,将环境危机作为重中之重,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的需要。让生态系统循环良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从而坚持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方向。
二、绿色发展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绿色发展是传统模式的创新改革,以绿色创新,提高资源环境的协调利用,强调绿色创新和绿色技术为核心。虽然上级部门紧抓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环境问题,缓和了生态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环境状况参次不齐,形势依然严峻,破坏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治理的速度。第一,工业水的污染。纵观全局,我国总污水排放量里面,工业污水排放量占趋于60%。水污染防治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业污水的治理。第二,大气污染。燃煤电厂、工业锅炉、钢铁工业和建材工业已经被列为节能重点。以及酸雨和二氧化硫、机动车污染。第三,固体废物污染,我国工业规模巨大,工艺并不十分先进,因而固体废物产生量过大。充分体现,绿色发展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滞后。将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对立,将绿色发展和gdp增长分裂开来,将绿色发展视作经济提高的阻碍,污染程度一再上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减少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来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思想上,有部分地方仍然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环境危机。二是绿色发展理念目前停留于理论探索层面,在实际的操控方面有待提高。绿色发展从广义上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规范进步;从经济上看,在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要重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使用绿色产品等。因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不深刻以及对低碳循环经济的似懂非懂,还有我国目前的绿色发展制度的订立局限在绿色生产领域,并过度专注于商家生产过程,对于流通、分配和消费方面较少,从而导致理论方面大大超出实践能力,鼓励不够,指导力低下。三是绿色市场建立不健全。绿色理念的普及受到绿色市场运行不顺畅的阻碍。在商品流通销售中,一些无权威机构认可、无绿色产品专用商标、甚至是一些三无产品也层出不穷。市场监督机制对这些问题没有做到立刻惩治。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造成绿色市场的秩序的紊乱。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观念也由此深入人心,消费者便更加青睐于绿色食品。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增强商家对绿色产品负责的责任感,反之,另一些不法商家看重所谓的商机,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所以绿色市场机制运行不顺利也阻碍着我国目前绿色发展的有效运行。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对绿色产品认证的体制不健全,技术专业性程度较低。而是市场主体本身的价值观念问题,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度不够深入。
三、生态文明制度构建探究
(一)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带动生态文明发展起来。首先在固定时间内订立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制订详细的考核方法,将资源利用程度、环境损害程度、生态效益获得、环境承载力等内容拟入政绩评价体系之中。不仅设立考核模式,还要有检测体系,树立展现生态文明新要求的策略,让带头人不断注入新思想,塑造绿色gdp新理念,引导企业、群众重新认识绿色发展理念。从而让绿色发展更有分量。其次充分发挥党政同责,完善“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标本兼治,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将绿色发展理念考核融入到生态文明制度中去。
(二)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环境立法并没有明确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环境的立法与司法脱离,环境立法内容缺少实践,不具体、空泛。法律法规的漏洞一直影响着我国目前绿色发展理念的滞后。在环境法的支持支下,绿色发展将能够顺利进行,环境保护法应当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到具体的条文中去,详细规定、切实可行。同时,合理的监督体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目前的法律监督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市场主体在生产流通经营中有违法现象存在,但是这些情况并没有在法律监督之下被迅速察觉,治理。还有监督力度低下,环境保护法无论多么具体,在没有到位的执行力也无法起到其作用。因此,若想更好的迎接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到来,必须要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立法。
(三)完善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
自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产品的价格和税费改革并不到位,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经订立,但生态价值没有完全体现,生态补偿的道路还在摸索中前行。要深入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税费的革新,把市场供求和资源短缺的程度充分体现出来。另生态价值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发挥其作用。尽快让危害生态者赔偿、获益者付费、贡献者得到补偿的机制。灵活使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措施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高效应用,利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全方位指引和调整资源、能源的使用行为。
(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文化体系
绿色发展理念这一伟大科学思想体现着创新精神,内容充实、眼界宽广、意义非凡,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发展要求,营建不同的发展气氛,拓宽了发展的道路,晋升高层次的发展空间。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必将细心思索文化领域的低碳循环框架和高水平的节约形式。全力孕育科学合理的绿色文化生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文化兴盛的骨子里。施行绿色发展理念,还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实践力。理念是行动的倡导,实践是理念的基础。出尽文化绿色前行,要同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维护发展的协调性、连续性和丰富性。站在文化的角度,纵观全局,推进绿色转型,使文化繁荣发展的优良成果充分渗透到百姓当中。绿色发展理念,是关乎人民利益、关系国家未来的长远大计。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伟大变革。当今经济全球化下,怎样坚持绿色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个阶段性、片面性的生态学问题,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局性、可持续的重要决策。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的使命。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发展、意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是着眼当前思虑未来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很快呈现。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中国实施“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洛阳师范学院报,2013,32(1):1-5.
[2]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2):50-54.
[3]郝栋.绿色发展道路的哲学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2.
篇2
**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电开发公司,是由原国家计委和能源部批准,于1992年正式成立的全国第一家按流域进行水电开发的公司,由国家与*省合资经营,其任务是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方针开发*境内*河段水力发电资源和从事电力生产。*年*省政府在与原国家电力公司充分协商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按现代企业制度对*开发公司进行了改制,组建了**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明确国家电力公司的产权比例为51%、*省为49%。2002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全国五大发电公司成立,原国家电力公司持有*公司51%的股权划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07年*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公司管理整合为“**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公司)”。
目前公司已拥有4个营运发电的水电站,即洪家渡(600mw)、东风(695mw)、索风营(600mw)、*渡(1250mw),总装机3145mw;在建3个水电站,即构皮滩(3000mw)、思林(1050mw)、沙沱(1120mw)总装机5170mw。同时公司持有*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已投产519mw,在建1068mw)25.3%的股份及重庆市境内*干流第10个梯级水电站——彭水电站(1750mw)12%的股份;并控股**清水河(*支流)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已投产200mw,在建150mw)。
华电*公司同时还拥有4850mw的火电,其中已投产2450mw,在建2400mw
*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省西北部乌蒙山,自西向东横贯*省,经东北黔渝河段进入重庆市境内,至涪陵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km,天然落差2124m,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11168.1mw,年发电量为418.4亿kw.h。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了对*干流的勘测、规划,并于1986年完成了《*干流规划报告》,报告建议*干流按11个梯级开发。1989年5月5日,《*干流规划报告》得到了国家计委的正式批复。批复意见如下:*干流水资源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灌溉等任务。开发方案按三岔河普定(海拔1145m)、引子渡(1088m)、六冲河洪家渡(1140m)及*干流东风(970m)、索风营(835m)、*渡(760m)、构皮滩(630m)、思林(440m)、沙沱(360m)、彭水(293m)等梯级来考虑。
*干流上的水电站除彭水及其下游的电站在重庆市境内外,其它9座电站均在*省境内。目前建成投产的电站共6座,共装机为3598mw,正在建的电站3座,共装机5170mw,计划在2011年全部建。届时*干流上的梯级水电站全部建,总装机达8759mw,几乎相当于半个世界上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18280mw)。将有力推动全省工业、农业、运输、旅游、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生态效益等
*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视察了**电开发公司索风营水电站建设工地,对*流域梯级开发及索风营水电站工程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流域、梯级、滚动开发*,这种形式很好。索风营电站建设公司的绿色环保搞得非常好,从工程开始就把建设与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今后的电厂都应这样。”
*电的开发者深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不仅是社会的要求、公民的义务,对水电企业而言还是保障良好经济效益和维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事。因此,*公司在开发水电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减缓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各项工作,从工程开始就将建设与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环保开发并重、企业社会双赢、传统水电精神和科技进步结合的路子。
在水电建设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缓在水电开发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如对高边坡的开挖、堆渣场等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并重的手段进行治理,恢复或修复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了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施工所需要的砂石料采取“半干法”生产工艺,使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了85%以上,粉砂回收利用率达到了90%,从而从源头削减粉尘产生量,减轻了对环境保护的不利影响,噪音、粉尘排放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索风营水电站首先使用的这种砂石料生产系统被称为“绿色环保型砂石料系统”,目前已在*省的其它水电站如沙沱、思林、光照等工程施工中推广使用。
为了减轻修建水电站对江中的稀有鱼类的不利影响,*公司在索风营水电站和思林水电站均计划建设鱼苗增殖站,这在*省尚属首例。索风营鱼苗增殖站重点增殖放流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长薄鳅等稀有珍贵鱼类,每年每类鱼种放流5万尾;思林水电站鱼苗增殖站近期重点增殖放流岩原鲤、青鱼、中华倒刺鲃、白甲鱼、泉水鱼、长薄鳅、华鲮,中长期考虑放流圆口铜鱼、圆筒吻鮈、墨头鱼,放流数量为各鱼种每年3~5万尾;放流时间暂定为20年。目前,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索风营水电站鱼苗增殖站正在加紧施工之中,计划2008年8月份投入运行。
水电站施工和运营期对猴群的栖息地造成了或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各工程对库区库周的猕猴、藏酋猴采取就地保护与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即在水库蓄水到正常高水位后,在猕猴、藏酋猴经常活动的区域定点定时投放食物,并在水库上部栽种猴类喜爱的当地果树:如茅栗、猕猴桃和火棘等。索风营库区从2006年10月已开始实施定点喂食,现在建设水电站时看不见的猴子又回到了库岸边觅食;目前索风营水电站已完成为保护猴类种植的各类果树,果苗成活率较好,预计在2年后就可挂果。
对水库淹没区范围内的珍稀树木及古树进行保护。如思林水电站库区保护移植楠木、香果树、榉木、红花木莲等珍稀树木160株,桂花、牡荆等古树19棵。思林、构皮滩水电站投入在库区的珍稀树木及古树保护的资金达298万元。
*干流上建造的水电站、水库在凝冻灾害中发挥了明显的减灾、抗灾作用。
2008年初,*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凝冻灾害。无情的凝冰压跨了输电铁塔、折断了树木,肆无忌惮地摧残花草、越冬农作物。天地似乎都被冻住了,到处一片白茫茫,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可是,*上的水电站和库区却似乎没有受到凝冻冰灾的影响。
在这里,青山依旧,流水潺潺;水库湿地的特殊环境更为四周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避难所。在这里,花鸟鱼虫仍然悠闲自得,鸳鸯在水面上戏水、猕猴在岸边丛林里打闹。
篇3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9日
一、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理论背景
(一)“绿色思想”的萌芽。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而绿色消费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大大增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想的浪潮,绿色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想要达到“企业绿色化”则必须要将重心放在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上。
具体来讲,所谓绿色财务管理是关于如何将资源的有限性利用、社会的效益性和人类长久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理念。其目的是,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发生的根基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的主要思想是解决企业如何与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它是使企业的目标、社会效益、生态环境问题这三方关系达到平衡的一种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颖的概念,其理论的提出、发展与应用到现实企业中去必定有一个衔接的过程,所以现如今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将必定会面临一系列问题。而如何快速并透彻的认识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则成为了现阶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应用到现实中企业、市场经济中的重中之重。
(二)以绿色会计理论为基础诞生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最近几年来,大自然的剧烈变化让人类将目光聚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研究上来。会计人士也在积极探讨会计如何与环境高度结合的问题,提出了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的概念。诸多会计人士也逐渐加入到绿色会计的研究讨论上来,很多新颖的观点被提出,绿色会计的研究越发深入。而有了绿色会计研究逐步深入的前期基础,为了使企业在实行绿色会计的条件下正确筹资、投资,绿色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三)新时代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下,在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等。这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生态环境尚不严峻的时期,仍可以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而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向人们预警,如严重的雾霾天气、冰川消融等,这些异常的生态问题引发了广大企业的深入思考。如何做到利益与环境双丰收,而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盛行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革新,即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诞生。
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必然性
(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国门之外的企业也在逐步重视生态问题,因而与国内企业关于绿色生态问题的看法也渐行渐远。而随着中国开始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中国与国际企业关于生态环境与企业共同发展方面的距离也逐渐被拉平。
(二)企业持久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融资租赁方式的不断变化,绿色财务管理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即使经济发展再迅速也是枉然。因此,想要长久发展,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即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三)与逐渐进步的绿色消费观念相匹配。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的才是健康的,绿色的才是长久的。因此,企业应当以人们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三、现阶段实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所遇到的问题
(一)环境效益很难计量。市场经济是以输出利益最大化为基础,而生态环境资源很难进行产权和利益界定,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同企业生产效益之间便存在不可调和矛盾。同样,加入了环境因素的价值规律,更是无法进行界定和衡量。
(二)企业生产过程中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增加企业成本。国内有关专家对于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增加了企业成本的问题进行了有关讨论。
许英(2010)从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企业成本的增加问题如企业类型,经营目标等。他说大部分国企的设备存在老化问题,社会的担子重,财政方面较为薄弱,因而更新难度大,相较于其他企业更难于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贺岩(2009)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指出,如果企业在投资中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在生产的环节加入对废弃污水或废物的治理与回收处理,则生产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商品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短期内商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降低,压力增加。这是极大部分企业不愿施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原因。
由此可见,只要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则势必会增加企业的商品成本,而相应的保护环境所产生的效益却难以弥补相应增加的商品成本,最终环境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由消费者买单。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中本来就无过多优势可言,如若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进行环境保护,将更加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低成本的竞争,进而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影响。
(三)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现如今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以改善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加大对企业的公众压力才可以使企业真正按照政府规范去做。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大势所趋,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究竟有何种好处,即,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必然性也成为了众多学者议论的重点。
四、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基本构建的要点
(一)在企业筹集资产环节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构建。当企业全面处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体系下,当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谨慎考虑是否会破坏相关环境,并为其制定保护环境所需额外增加的固定成本支出。当企业满足以上条件时可向银行申请专项绿色贷款,或借助绿色股票等方式来获得筹资。长此以往,既可以宣传企业为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所做的贡献,也可以缓解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对企业造成的经济压力。
(二)投资过程中的构建。考虑到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严格评定企业的投资方案是否达到绿色标准,为企业未来达到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做充分的准备。因此,投资过程中对预计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的因素,如预计处理废物废料处理的成本等均要进行考量。尽量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废水排入河内造成下流居民饮用中毒,或生产产品所排出的毒气致人中毒等。要做到提前考虑,分析是否可以排除风险,是否会触犯法律等。
(三)企业宣传方面进行的构建。有效地宣传不仅可以使公众对企业进行充分了解,更是对前期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构建的肯定。企业应将绿色宣传作为先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加大人力物力的宣传,塑造企业为环保做努力的绿色形象,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分配中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构建。分配构建是在原有管理理念上的革新,绿色分配可以弥补一部分企业在成本方面增加的额外投入。这不仅可以为以后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的建设。
五、现阶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具体解决方法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应对国际资源问题而提出的新型财务理念,并不是对传统理念的冲击而是发展。为了使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更快的融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一)制定长久的绿色生产计划。伴随着绿色消费在国际间的兴起,大部分消费者的观念开始逐渐向绿色商品靠拢,如循环水机器的利用、太阳能发电机等,并且日渐明显。这要求企业在日常中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考虑当中,不要局限于一时的利益得失,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经济前景。将五年、甚至是十年作为经济发展周期,长远的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因而,更要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核心,开展绿色企业经营,全面发展企业的经济。
(二)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其掌握关于生态环境与会计、财务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加快管理人员关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模式转变的节奏,以全新的面貌从事财务工作。
(三)企业内部要求实行绿色会计、绿色财务管理的财务机制。绿色会计,是指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源损耗应如何补偿为核心而展开的会计,主要通过价值形式对生态的环境及其万千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应根据企业新的财务收支情况增加一些会计科目,使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在应用时对一些会计要素有案可稽。其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应该设置一些新指标来对企业关于资源的保护、环境问题的改善等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衡量和改进,使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六、结束语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一次创新与突破,突破了已有的壁障。首次将生态环境的持久发展融入到了企业管理中,实现了企业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双赢。但是作为一种尚未成熟的新概念,在全面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断学习更新“绿色”理念,与当代生活更好的融合贴近,并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和各方面的推广,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真正实现当代社会的持久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阎晓红.刍议绿色财务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3.4.
[2]王建明,鲍金刚.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
[3]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30.
篇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继而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人类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才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正确选择.对生物类专业大学生进行绿色素质教育有助于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而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示范校园将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重要举措.绿色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社会发展伴随着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生物类专业学生绿色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懂得生命现象和发展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专业知识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通过绿色素质教育,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绿色素质行为中,使得生物类专业学生充分理解绿色素质教育内涵,理解地球生命的相互独立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唤起大学生对环境的危机意识,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6].
2绿色素质教育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
继2012年11月,党的十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社会推行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生物类专业开展绿色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绿色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绿色人”,其感召力和影响力将有助于社会绿色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和快速推进,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3生物类专业绿色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3.1先进的绿色素质教育理念
先进的绿色素质教育理念是绿色素质教育体系的灵魂,是绿色素质教育平台的支撑方向.绿色素质教育强调将“绿色”理念贯穿素质教育全程.绿色素质教育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尊重和爱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作为发展方向,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为教育内涵,促进可持续和谐发展.为了能够全面落实“绿色教育、和谐生态”的绿色素质教育理念,我校在完成生物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绿色素质教育培养,开展绿色素质养成活动,将“绿色文化、绿色德育、绿色管理、绿色教学和绿色评价”5个绿色素质教育发展方面有机结合,充分落实“三进三化一塑造”的大学绿色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绿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绿色生活化、行为化、工作化,塑造具有绿色素质的专门人才),围绕绿色素质教育理念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和搭建相配套的教育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领会和理解绿色素质教育理念,形成绿色思维意识和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与自身学科教育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充分践行“绿色教育、和谐生态”的绿色素质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个性化创新发展和差异化分类型发展,养成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绿色素质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星星之火,感召公众为绿色中国建设而努力.
3.2科学的绿色素质教育体系
科学的绿色素质教育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全面提升大学生绿色素质.为了充分践行“绿色教育、和谐生态”的绿色素质教育理念,我校建立了有利于生物类专业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一体化、分层次”的教学体系.一体化是指将绿色理论与绿色实践一体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一体化;分层次是指绿色班级、绿色校园、绿色城市等多个层次的绿色实践教育设置,并且在每个层次中均分为理念学习、宣传推广和行动践行多个阶段.多年来,我校已将绿色素质教育体系与教学实践体系充分融合,在绿色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循我校“绿色教育、和谐生态”的绿色教育理念.在具体的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专业课程实习与绿色素质教育实践相结合,环保夏令营、环境调查与环境治理科研创新相结合,生态文明进社区与专业知识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实践活动,例如动植物实习期间的绿色素质教育实践、环境调查与治理方向的科研创新训练.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榜样引领作用,鼓励绿色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佼佼者结合生物类专业实际,通过自身发展传播绿色素质教育理念.近3年来,通过进行绿色环保素质知识竞赛,绿色家园成果展等主题活动,充分调动生物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绿色素质养成的积极性,获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包括学生践行绿色理念,改善环境状况而获得“呼伦贝尔高原盐湖嗜盐菌多样性研究”等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6项、省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32项;“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分离及其复合菌剂处理污水效果的研究”等学生绿色素质训练研究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被各界媒体报道相关绿色行动20余次.
3.3完善的绿色素质教育平台
我校经过多年的绿色素质教育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以教学平台为核心,宣讲平台为手段,实践平台为途径的完善绿色素质教育平台.教学平台涉及绿色素质教育相关的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等,例如全校开设的大学“绿色素质教育”和“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博雅课程、“环境毒理学”和“生态学”等专业课程、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走进生态科学世界”等公选课程;宣讲平台涉及各类绿色素质教育讲座、纸质媒体和网络宣传互通等,例如举办了社区环保宣教、绿色环教行、“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和台湾归来话环保等绿色素质教育讲座;专业教师关注的徐州地区鸟类生态迁徙、农村污染物综合治理等问题,多次被当地媒体报道,对生物类专业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起到了导师制引导和模范作用,生物类专业学生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建立校园动植物网上检索数据平台,推广绿色校园理念,促进生物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绿色思维意识培养和绿色行为习惯养成;社团平台涉及到环境保护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各类绿色素质实践社团等,包括我校大学生修远协会、绿之光环保社等6个社团与协会.我校在生物类专业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网络共享管理,实现各类型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相辅相成,为学生绿色素质教育构建了完善的教育平台.近3年来,生物类及相关专业组建各类环保社团已达6个,参与者已达1600余人;举办各类绿色教育活动140余次,编辑发行社团绿色宣传资料26000余份,建立绿色素质教育主题网站以及多个绿色行动互动平台,为大学生培养绿色思维意识,树立绿色生态理念,践行绿色行为习惯提供了有力保障.
4生物类专业绿色素质教育发展的构想与举措
4.1进一步推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
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是“绿色大学”建设的保障.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绿色素质教育进程,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快速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如利用学校现有的绿色素质教育体系和平台,结合生物类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背景,在校园环境中充分渗透“绿色教育、和谐生态”的绿色素质教育理念.将硬件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与软件建设(绿色理念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多层次绿色素质教育校园环境,实现绿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立体化绿色素质教育.
4.2进一步加强学生绿色德育培养
绿色德育教育指的是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大环境下,通过以人为本原则建立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德育培养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育人文本、素质领先的德育培养方针,培养生物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全面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通过绿色德育培养,让学生深刻领会绿色德育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陶冶情操和推进仁爱为善教育,从而达到学生绿色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
4.3进一步强化绿色素质教育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绿色素质教育培养质量的保障.为了能够有效达成绿色素质教育目标,需要进一步强化绿色素质教育管理,坚持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开放共享、高效管理原则,使得绿色素质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取长补短、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建设有利于学生绿色素质养成的教育环境,建立教育平台紧密联系机制,实现绿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绿色素质教育保障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营造有利于绿色素质教育的良好条件.
4.4进一步发展绿色素质教育教学
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结合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将有效促进绿色素质教育的学生培养.我们在继续学、网络互动微信平台、绿色问题随手拍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绿色素质自我提高方面的自觉性和兴趣.与此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导师制引入绿色素质教育,保障生物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接受绿色素质教育.
4.5进一步建立绿色素质教育评价
篇5
[关键词]绿色化;新常态;“新五化”
绿色化是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我国发展理念的最新思想,是关于我国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中的最新布局,这是对我国现状、发展要求、发展规律的最新把握,是我国“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我国今后发展具有指导做作用。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的新阶段,中央在“新四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五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其中,绿色化是“新五化”中的重要“一化”,这是一个具有丰富经济学思想的概念,也是一个对今后我国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
一、新常态下绿色化的提出
(一)绿色化的提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1]其中,绿色化是“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新五化”中的重要“一化”,这是绿色化的首次提出。绿色化是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新增加的“一化”,是“新五化”统筹与协调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这是“我们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2]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和全局的发展角度、从未来发展长远战略意义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的生态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价值意蕴,是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生态经济伦理尺度与生态的经济学价值考量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战略新思想。从生态经济学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来看待和定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把生态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角度来看待由此提出的新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党的十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十三五”发展的五大理念,坚持绿化发展是其中之一,这使得坚持绿色化发展理念对我国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绿色化是在“新四化”的基础上的升华,这是我国在推进“新四化”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形成的新态势又一次转型升级,是“新四化”发展的升级版。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绿色化提出的时代背景;同时,坚持绿色化发展对我国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绿色化是新常态下“新四化”向“新五化”的升华,是我国“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在党的十报告中,报告在分析了我国最新发展态势及其要求之后提出了“新四化”的总体战略布局和发展构想,正如党的十报告指出的那样:“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这就是“新四化”。“新四化”是我国发展到了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总体发展布局。强调“四化”协同、“四化”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发展合力,促进发展。“新四化”的总体布局关注的是发展,即: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推动机制等方面的思想,这种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不够全面的。这表现为对发展的效益、质量、目的、支撑条件的忽略。经济学就是关于效益、效率、节省的学问,即:关于经济的学问,是用最小成本、代价、付出等获得最大收益的学问,这表现在关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上实现最大化,所以是讲究用最经济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学问。发展的效益问题实际上也是发展的质量问题,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还是高水平的产业更新等,都是发展质量问题。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发展都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幸福、发展的更好、更快、更全面。发展是需要经济条件支撑的,例如,劳动力、资源、环境、资本、市场等,如果只关注发展,不讲环境条件,结果必然不可能实现长久发展。因此,“新四化”过多的强调经济的手段性而忽视了经济的目的性。为此,中央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规律,在“新四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化的新思想,形成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新五化”思想。“‘新四化’增至‘新五化’,强调的正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党的十五中全会指出:“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5]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就是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大”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从此可以看出,“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之一。这是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实现我国发展转型升级的新理念和指导思想。时代在发展,发展的态势在变化,发展的认识在发展,发展的理念在更新,发展的总体布局在调整。新时代、新态势形成了新常态,认识深化、理念发展必然要求“新四化”向“新五化”转化,这不是简单数量变化,而是一种理念的升华,发展布局的调整。绿色化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我国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总体安排的最新思想,目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绿色化的丰富内涵
(一)绿色化的定义
绿色、绿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一直以来是一个生态的概念,绿色化就是从这个生态概念赋予新内涵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概念,是标志经济发展、增长、生产、消费等经济新特征、新方向、新要求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例如,绿色经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增长等。所以,对绿色化可以定义为:高效节约实现经济增长、发展为人、生态环保进行生产、节俭方式消费的经济过程。绿色化是“绿色”和“化”的统一,是“绿色化”与“化绿色”的统一;“绿色”不是颜色,而是用颜色表达一种理念、原则、要求和内容,“化”表示机制、途径和过程。
(二)绿色化的丰富内涵
绿色化的提出是我国在积累了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一种发展转型升级,是更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转型,这就是我国发展的新常态,所以,新常态是绿色化提出的背景和必然要求,是新常态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和规律的视角来审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念、原则、要求,从环境保护的经济价值和政策要求的视角来把握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生态伦理要求与内在尺度。绿色化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生态伦理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的统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5]绿色化是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的经济化、经济与生态的为人化的统一。绿色化具有如下几种内涵:第一,绿色化是实现高效绿色增长与发展。这表现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6]第二,绿色化是一种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人的目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6]第三,绿色化是生态绿色环保的生产与消费,是绿色消费。“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6]绿色化的提出是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化的提出要求我们经济增长与发展必须实现绿色增长、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经济和经济绿色化,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升级转型,这是新常态的重要内涵和要求。
三、新常态背景下绿色化的经济学解读
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发展和“十三五”发展的新时期,正在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全面推进“新五化”建设,但是,生态和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和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种情况,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首要要求就是实现发展与增长的转型与升级,这就是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发展:绿色化发展。因为新常态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7]绿色化要求实行绿色发展与绿色增长,实现经济的绿色化和绿色经济,这本身是转型和升华,这正是新常态的内涵与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只有在新常态下才能准确把握和分析绿色化的经济内涵、实质和实践要求。从新常态的背景中出发,经济学视角下的绿色化必然是一个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内容、经济特征、经济类型、经济过程和经济伦理。
(一)绿色化第一要义是绿色发展
绿色化第一要义和首要含义是发展,并且是绿色发展,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使得生态经济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动力,逐步实现经济生态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绿色化发展是新常态下的绿色发展,是要实现生态绿色经济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的经济竞争优势,这是新经济发展方式,即绿色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绿色化第一含义是发展是因为我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坚持发展当成是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的实现绿色化发展的中心任务。“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8]虽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贫穷落后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经济发展总量,都是创造“中国奇迹”和“中国骄傲”。但是,我们必须要全面、客观、科学地看待问题:按人均gdp我国是在世界80位以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所以,发展是绿色化的首要含义。坚持发展是绿色化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统一。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生态经济化”,就是要建立生态绿色经济,使得生态绿色经济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新动力,这要从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做起。例如,通过发展生态绿色林业、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及其加工工业、发展生态绿色建筑及材料产业、发展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生态绿色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产业等。这能带来工业的新模式,即绿色清洁生产;它会带来农业的新生产方式,即生态绿色农业;它还会带来服务业的新的增长方式,即生态绿色服务业,等等。这会形成生态绿色产业形式和生产形式,这样能形成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生态化”,经济生态化是要求经济增长与发展合乎生态环保的原则、理念、伦理与要求,是绿色高效可持续的。为此,绿色化可以从发展生态绿色经济做起,发挥生态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提高生态绿色经济的比例,通过用绿色化发展思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使得生态绿色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使得绿色生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得绿色化成为了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和特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化,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化。绿色化的第一含义是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在“生态经济化”向“经济生态化”的转化中实现两者的统一。为此,在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实践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5]这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二)绿色化追求的是效益经济
绿色化是追求最经济的发展,就是效应经济,这种效益经济就是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就是追求好的发展。这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必然要求。绿色化就是追求投入与产出比例高、对环境污染少和小、社会效益高的方式进行生产的方式。这就是“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5]实现用高效益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经济,这是由生产和增长转型实现的经济转型,由此形成的新的转型经济。长期以来,我国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走的是追求规模大、总量膨胀、发展速度快的发展道路,这在我国形成典型的唯gdp的倾向,导致大量圈地,资源掠夺式开发,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运动式盲目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地方债规模数量庞大、增速快、有些地方呈现失控状态,等等。这是典型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在我国,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已经取得很高发展速度和很大的经济量与规模,但是靠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取得的,这是低效益、低质量、浪费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在我国,这种发展在早期和经济规模较小的时候还能承受,但是长时间和经济规模大的时候就不可能了。因为资源和环境不能再支撑了,不可能再实现、再持续,于是,发展转型就成为必然,这就是新常态下的绿色化的增长与发展之路,即绿色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如此大的经济量,再像以前那样发展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转变为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与发展之路。这样才能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这种发展就是绿色化。所以,绿色化是追求高质量效益的发展。绿色化从生产上来看,就是以资源高效节约的方式和生态保护与环境承载力为限度进行生产,就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追求高质量效益的发展,努力实现好的增长与发展。努力实现节约生产不是浪费生产,即绿色生产。这就是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从生态与环境的角度来看,要“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完善制度法规,严格监管,采取最严厉的惩戒措施,使得违反者将会受到不能承受之痛,并建立政府与官员的连带责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恶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惩戒力度小、地方利益勾连紧密、官员腐败或者失职渎职。实现绿色化发展的高质量和高效益经济就是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5]
(三)绿色化内涵着绿色消费观
绿色化在生产上坚持的是高效率方式生产,在消费上坚持的是节俭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即绿色消费,这就是绿色消费观。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这种调整带来的量上的深度调整要求节俭节约消费,要求“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5]这就是绿色化要求的在消费上实现勤俭节约消费的绿色消费观,这是绿色化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内涵。在一个社会的完整经济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中,消费是其中重要一环,消费实现着生产又开始着生产,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消费能实现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浪费就是毁灭生产,低效就是浪费资源,削弱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消费分为生产性和纯消费性两种,无论是哪种消费都要求绿色化,纯消费性消费更是如此。绿色化内涵着绿色消费,是坚持节俭节约消费,是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这与节约高效生产方式相对应。绿色消费就是要实现消费的绿色化与理性化,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的绿色化,就是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积极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非理性高消费。节俭消费就是节约,就是节约了资源,这就相当于增加资源,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就减少了生态与环境的破坏,“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对策。”[6]所以,绿色化包含的绿色消费思想就是以节约节俭的方式进行消费、以绿色低碳和生态环保的方式进行生活与生存的思想,这就是绿色消费观。绿色化包含的绿色消费思想也是一种经济消费伦理、一种经济伦理,绿色化坚持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是一种行为价值取向、一种道德选择、一种思想观念、一种社会认知,因此绿色化是一种经济消费伦理,更是一种经济伦理。在我国,存在深刻的家国同构性,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思想认知、态度和行为直接会转变为家庭的、进而变成国家或者社会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思想认知、态度和行为。所以,绿色化的经济消费伦理对个人、家庭、国家、社会极端重要。实现绿色化是时代要求、历史的启示、经济伦理的必然。一个贪图享乐的人是一个活着没有意义的人,一个追求享受的家庭是衰败的家庭,一个消费无度的社会是畸形社会,一个奢靡浪费的国家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国家。在我国,关于节俭节约消费、生活、生存的谚语有很多,这是修身之路、持家之道、治国之理,这就是绿色消费。古往今来,“节俭以修身,勤俭以持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俭来败由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发人深思,警戒世人。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9]消费不是在消费本身,它包含着对待生产的认识、生活的态度、人生的信仰、社会的风气,等等,这是关乎着兴国之路还是亡国之道的大问题,绿色化就是兴国之路的经济学思想。
(四)绿色化是一种新经济生态伦理
绿色化是一种新的经济生态伦理,并且以此为中心形成了政治、社会、生态等伦理道德体系,其核心就是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发展为人的价值向度,我们追求绿色化发展就是要实现绿色化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的目的。实现绿色发展为人是绿色化的手段,更是绿色的目的,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按照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10]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更加注重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更加注重发展为人的目的。”[11]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我们从追求gdp、经济速度、经济规模与量的发展的转型,这是一种以牺牲人的发展为代价的发展向为了人的发展的发展的转型,绿色化发展为此提供了前提和契机。绿色化强调绿色发展为人的价值追求,这是绿色化经济增长与发展向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向度,这是通过建立绿色化新经济伦理来实现。在实现绿色化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创造人发展的物质财富条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发展,创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发展成果,使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成为人的发展的条件,由此实现人的发展。这是绿色化发展的新经济生态伦理,这是绿色化的经济学内涵。这种新经济伦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实践要求,否则,如果只顾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造成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人民群众生活在生态极端恶化的环境中,由导致成人民群众吃的、喝的、呼吸的、用的全是有毒的、污染的,结果导致健康和生命受到损害,导致疾病多样化、疑难化,导致生命力和体质逐代下降,等等。如果这样,这岂不是自取灭亡吗?要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用?这样的发展又能持续多久?如果这样,发展不仅不能再向前,而且已有发展成就将会毁于一旦。已经有了让人深感痛心的血淋林现实:我国的“癌症村”和因生态环境污染致病致残的人们。当前的现实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极端严重的“雾霾”让人无处躲藏,污染严重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让人无法生存,罪恶商人的有毒食品和食物更是让人防不胜防,等等。所以,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本身,也不是发展本身,必须贯穿一种新经济生态伦理,这就是绿色化。绿色化的经济生态伦理是坚持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生态向度,走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兼顾代际公平,走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发展在生态保护中实现,不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以此不仅实现当代人的发展,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长远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实现绿色化的绿色发展刻不容缓。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愿景依然艰难,绿色化的经济生态伦理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依然巨大。实现绿色化发展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实现绿色化发展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直接关注人民福祉,这必然是政治问题,所以,绿色化的经济伦理中贯穿着政治伦理。绿色化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经济思想,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政治思想。同时,生态问题关乎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认识,关乎着社会风气和社会意识观念,更关乎着法制与政策,所以,应该在全社会创造一种新经济伦理,倡导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和新经济伦理道德观,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通过法制建设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使得绿色化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不断深入人心,最终变成人人的自觉意识与行为,社会良好风尚,真正实现“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12]
[参考文献]
[1]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研究广东天津福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关方案[n].人民日报,2015-03-25(01).
[2].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n].人民日报,2015-11-19(02).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2).
[4]“绿色化”呼唤参与感(今日谈)[n].人民日报,2015-03-26(01).
[5]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0-30(0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12).
[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2-12(01).
[8]总理答中外记者问[n].人民日报,2015-03-16(03).
[9].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10]王涵.名人名言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1.
[11]李本松.论新常态下“包容性增长”的价值考量和世界历史意义[j].江汉论坛,2015(3).
篇6
关键词: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室内设计
环保自然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破坏大自然的环境时,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自作自受。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绿色文明的环境中生活。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一种维护生态文明的设计观,是在室内设计中重视并贯穿绿色生态理念,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摆脱以往室内设计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使用,认真执行我们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为全球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一、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
自从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出现,到今天的发展。它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占据了室内设计的营销市场。绿色生态设计把环保、节能、无污染的特点,运用到室内设计和维修中。打破了以往的设计理念,取代工业文明,发展生态文明。在经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旅程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创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往小了说它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工业产品设计,往大了说就是从室内设计选材到推广都贯彻着绿色文化意识,绿色环保概念。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指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做到“以人为本”,考虑到居住人的身体健康与生理健康。通过,视觉、嗅觉传达出室内的绿色健康信息。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在人们觉醒了“环保意识”后推行起来的一种绿色文明设计观。城镇化和水土流失造成了人们视野里全是单调的水泥色。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把一些科学技术、人工设计、绿色选材运用到室内设计的活动中去,就是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尤其是在这个全球生态环境遭到威胁的时候,人们更应该付出行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处做到绿色环保。可以说,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应景而生的。人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与人类共处的方针,推广和普及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促进了绿色生态设计的发展。室内设计可以表现出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用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进行室内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二、绿色生态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还没有提出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时,人们都是采用的传统室内设计。绿色室内设计是在传统室内设计的基础上产生上,没有传统室内设计就没有现在的绿色室内设计。那么,传统室内设计与绿色室内设计有何不同呢?具体区别见表1。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改善了传统设计理念中的不足,在室内设计中重视了生态环境问题,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生态设计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去,这种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下面简单概述一下绿色生态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见表2:在室内设计环节中,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设计环节。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人们选用家具是只关心家具的样式、价格、质量,忽视了家具的材质。家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家具市场上,流行的家具大多含有甲醛等有害溶剂,对人们的身体危害很大。在选择家具时要选择绿色环保材质,家具的材质主要有木材、人造板、塑料等,这些材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具体内容有:木材本身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但制材时可能采用灭菌处理,灭菌剂用后能放出有害气体。用干燥法也能避免细菌侵蚀。现在用薄木或塑料、金属等片材贴面或不贴面的人造板在家具材料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加。北欧建筑纤维板和人造板的环境标志标准,也被北欧生态标志计划所接受,该标准对甲醛释放量做了规划。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它的添加剂决定的。它们可溶解于脂肪,被带入食物链,并存储于脂肪组织中。
三、结语
绿色生态设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无污染、无公害,不会给空间、环境等造成污染的设计,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把绿色生态引人室内设计,让人们可以在一个自然环境中休憩。绿色室内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是以保护环境、热爱生命、注重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绿色行动。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更多的引入绿色生态设计,还人们一个原生态的绿色家园。
作者:旷鹏 单位:杭州九视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邓忠.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生态设计[j].包装世界,2014,03:105-106.
[2]任家永.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商,2014,26:96.
篇7
现代城市建筑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高层建筑项目不断增多,二是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层建筑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就如何做好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建筑设计;绿色生态;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出现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典型特征,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建筑技术的日新月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俨然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单位而言,要深入理解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把握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推动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迈向新台阶。本文结合行业经验就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关于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概述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对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高层建筑的设计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由于高层建筑设计施工相对复杂,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如何降低高层建筑能耗,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层建筑的绿色生态目的,就更具现实意义。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展现出了明显的迅猛势头,但建筑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环境协调的矛盾问题却日趋尖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设计单位的重视。对于绿色生态的认识,不能过于局限,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推动高层建筑的设计发展。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
2.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2.1舒适化的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舒适化的设计要求。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功能方面的要求是设计的核心工作,但随着经济发展及建筑设计的进步,仅仅满足于功能需求显然无法达到现代建筑的设计要求。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强调的是建筑环境的健康舒适,强调的是给建筑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而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对自然环境的合理规划,都可以满足舒适化的设计要求。
2.2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型设计理念体现的是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了建筑设计的内容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筑设计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城市的环境景观相互协调,不破坏或影响当地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一方面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另一方面降低资源消耗。
2.3与自然结合的设计理念。采光与通风是建筑设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前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日新月异,这对于促进建筑设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一些原本的自然因素被科技所取代,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通过自然体系来设计采光通风,体现生态建筑的发展理念。
2.4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高层建筑的设计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要保证整个建筑的合理运行,必须在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的自我调节功能。这里所强调的自我调节功能,包括建筑的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的自我调节,如对建筑废气、污水、噪音的自我净化能力等等。
3.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3.1合理利用建筑空间。建筑空间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就绿色生态设计而言,核心的两个设计要素为舒适度与节能。首先,设计人员要对高层建筑的不同功能区进行划分,而对于不同的功能区而言,所需要的采光、温度及景观因素也各不相同。例如,在设计办公空间时,温度要求的考虑顺序应是常用办公室,多功能厅,走廊楼梯等由高到低。其次,要利用交换空间来对室内外温差进行缓冲,以提高建筑空间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最后,在建筑空间交通核心位置的确定上,目前最佳的平面空间布置模式为东西向双核,南北为主朝向。通过该项模式可以提升空间绿色生态效果。
3.2生态化的建筑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上,出于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考虑,可以建立生态化的建筑结构体系。所谓的生态化建筑结构体系,是指从自然界汲取建筑结构设计灵感,模式自然来设计建筑结构形态,一方面使建筑结构具有力学、美学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筑的技术含量。当前高层建筑的生态化建筑结构有树的结构形式和竹的结构形式两种典型代表,其中树的结构形式的优势包括力的传递性能好,结构采光性能佳等优势,而竹的结构形式的优势包括外直中空,结构美观等。
3.3建筑“表皮”生态设计。建筑的“表皮”指的是指建筑的外部结构,包括建筑外部的外墙,屋面,护结构等等。在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下,建筑“表皮”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应该是装饰,而是要更好的发挥它的生态性能。一方面,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及构造方式,如在材料的选择中采用吸声材料、透气材料、遮光材料等,通过表皮设计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舒适度;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太阳辐射、风、环境污染等要素,发挥表皮的调节控制功能。例如,通过增加建筑表面绿化,设置一定的遮阳设施等,调节室内生光热,实现室内外的能量、信息转换等等。
3.4利用生态能源,减少建筑能耗。首先,要充分了解建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情况,如气候、地形、自然景观发展等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自然利用率,保证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一致。其次,要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建筑的运行能耗。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等,例如当前一些高层建筑所利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很好地达到了绿色生态节能的目的。此外,也要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利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绿色节能效率。例如,目前很多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就很好地降低了建筑运行能耗。
4.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相关设计单位应该加强对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了解,掌握相关设计要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加强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高层建筑的设计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谢德刚,祝友涛,李丰收.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门窗,2013,04:212.
[2]楚利平.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10.
篇8
[关键词]绿色品牌角度;消费者行为;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39
目前我国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注重追求绿色营销、打造绿色品牌,企业要学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分析关系营销理念,把绿色品牌关系的质量作为媒介。环境和资源是影响人类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绿色营销与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是当今应该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绿色品牌销售的业绩却很不理想,因此要从绿色品牌的关系质量与直觉控制来营销消费者的行为。国内的绿色营销对于影响企业的深度与广度都和国际绿色事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国外,绿色营销已经涉及各个领域,而国内的绿色营销只是停留在食品、农药上等,对于绿色营销的理解还保持在产品上,没有从经营理念上深入的引入绿色营销理论。我国在绿色营销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低成本竞争方法,导致绿色技术出现不具备创新能力、管理体系不健全、开发力度较小等问题。企业针对绿色营销需要制定生产经营据测与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脑海中具备绿色消费理念。
1绿色品牌
绿色品牌又被称为生态营销或者环境营销,其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范围,在世界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中表示绿色品牌属于环境友好属性与生态友好属性,比较注重如何打造绿色品牌的具体过程,而国内的学者注重绿色品牌的自然生态环境之外的范围。绿色营销推动了我国低公害、先进技术含量结构的发展,为我国促进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绿色营销理念包括很多专业性知识,有生态经济学、绿色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2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品牌选择的因素
21社会心理的因素
社会心理的因素包括环境意识、绿色产品认知水平、消费者效果感知、消费者习惯转型、角色群体压力、参照群体效益,都和环境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据采访发现:大多消费者选择绿色品牌的时候是因为环境因素而选择的,所以消费者对环境的认知程度会影响环境保护态度,从而间接地影响消费者行为。消费者效果的感知是指如果消费者认为绿色消费行为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那么绿色品牌营销会非常的成功,消费比例也会随之提高。
绿色产品认知的水平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辨别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绿色产品的认知是以被动告知的模式来实现的,所以一般的绿色消费品都贴有权威机构认证的标识。消费者习惯的转型是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种习惯行为,并且会保持这个过程,消费的习惯能够有效的影响消费者偏好与态度,甚至是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参照群体的效益是指应用典型的参照群体为消费者展现消费的方式与生活的方式,使得消费者群体改变以往的消费模式,从而产生新的消费购买行为,其中群体示范的效益最为明显,有效地刺激了消费者的仿效潜能,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呈现出一个一致的现象。
角色群体的压力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会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水平、需求、结构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在道德规范方面,能够让消费者受到角色群体压力,这些无形压力对消费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应用角色群体压力这一因素,才能有效地促进绿色品牌营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22情境的因素
情境的因素包括绿色认证、绿色信念、可得性、绿色产品质量四个因素。其中,绿色认证是表示绿色环境特征,是一种无形体现,消费者不能通过视觉来观察得到,所以很容易发生“柠檬”现象,导致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绿色产品实施鱼目混珠的行为,称自己产品是绿色产品,这样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疑惑的心理,但是通过第三方认证可以解决这一项问题,从而加强对消费者的说服力度。
绿色产品质量是指现在很多食品都存在添加杀虫剂、添加剂,甚至有的是高毒农药,这些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食品行业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话题,因此只有绿色产品的质量高于传统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3经济的因素
目前我国绿色品牌产品的价格都非常高,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负需求的绿色产品,这就严重阻碍了消费者选购绿色品牌的产品。价格因素是影响消费者最主要的因素,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会把绿色品牌产品和非绿色品牌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如果产品的性质相同,中等以下收入的消费者会选择非绿色品牌的产品,这就导致了绿色品牌不适用于中等以下收入的家庭和人群,因此,在推广绿色品牌的时候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消费者的意识,成为了绿色品牌营销的任务之一。
24社会人口的因素
消费者行为还受到社会人口的因素影响,社会人口因素包括性别、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个人可支配收入、职业。经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消费者越容易选择绿色品牌产品,而年龄偏小的人绿色品牌消费意识非常的薄弱,对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家庭中已婚的消费者更加容易选择绿色品牌产品,其对产品的安全知识比较关注,并且如果家中有儿童、少年都会影响绿色品牌营销的实施。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果消费者具有比较高的学历,并且竞技水平也比较良好,那么这类消费者比较喜欢购买绿色产品,而学历较低的人对绿色品牌的消费观念没有太多的认识。职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职业和绿色产品有关系,那么其在选购绿色产品时的识别度非常高,对于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往往不会选择绿色品牌的产品,并且对于食品的营养、安全没有太大的关注。
3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绿色品牌战略的基础
31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消费者追求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杜绝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基础是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生态、经济、社会的相互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加强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能够有效地促进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从而间接地促进了绿色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32可持续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绿色品牌的发展
绿色的生产方式在利益上比较注重环境效益,而传统的生产工艺比较注重经济效益,所以可持续理念强调资源与能源的节约,最终推动绿色品牌的发展,绿色生产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把资源变换成物质财富,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产中用更有效的方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绿色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树立正确的绿色环保观念,在绿色营销中无形的推动绿色品牌推广的实施。
4企业绿色品牌营销的对策
41培养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值认同感
要想让消费者充分的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就得培养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值的认同感,在培养消费者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和传统的价值观相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绿色品牌的知晓度,让消费者充分地了解到绿色产品存在的价值,树立良好的绿色意识,创造更好的绿色消费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做好绿色品牌营销工作,也是为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42激活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相关调查发现,收入高的、已婚、家中有儿童、职业属于医疗卫生行业、教科研机构的消费者更容易选择绿色品牌产品,所以企业要充分的激活消费者的非经济层面的消费需求,所以企业要把目标客户充分的普及到,让这些目标客户成为企业绿色品牌产品的宣传者,消除消费者感知的障碍,企业自身要不断地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增强其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消除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顾虑。
43政府要大力支持绿色品牌营销
政府要大力支持绿色品牌营销,制定完整的绿色法规,提高对绿色品牌产品的监督力度,严格控制绿色品牌市场,严格执法,加强绿色品牌产品知识的宣传,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价值观念,政府要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让绿色品牌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去发展绿色品牌产品的营销工作。环保ngo组织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传输给人们,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还要帮助绿色品牌企业进行科研,包括研发、生产、流通、消费方面的科研成果,都应该首先应用到企业绿色的生产中去,积极执行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
5结论
对于绿色品牌的营销要做好swot战略分析,对其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这样绿色品牌产品企业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追求创新,发挥出自身最好的优势,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更好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要采取最直接、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在消费者定位、绿色品牌销售渠道上都要做好规划,才能更好地促进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总之,绿色品牌营销是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条件之一,绿色品牌企业要充分的调动起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热情,能够传输给消费者正确的绿色消费理念,绿色品牌企业要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来寻找消费者的需求点,企业要与消费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提高对顾客的承诺,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意识,让消费者成为绿色品牌企业产品的宣传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绿色品牌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志斌,李晓丽,竺文斌,等达坂城区农副产品绿色品牌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新疆农业科技,2012(3).
[2]孙丽华整合稻米资源打造绿色品牌[j].吉林农业,2014(7).
[3]江西洪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绿色资源 打造绿色品牌 再铸企业辉煌[c].第八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论文集,2009
[4]杨晓龙,封琳琳企业绿色品牌资产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2,31(11).
篇9
截止2016年初,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2.36万km,居世界之首。公路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便民出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交通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寻求低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已然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
绿色公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公路行业,可实现公路建设外部约束条件与内在供给品质之间的协调,成为当下公路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1]。目前,中国已成功修建生态型绿色公路[2]、景观型绿色公路和低碳环保型绿色公路等示范工程,相关部门和公路界学者也提及了一些绿色公路的本质特征[3],但对绿色公路的定义尚不明确;同时,已建的绿色生态公路工程质量大多良莠不齐,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估方法及评估体系,尚未对绿色公路建设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因此,明确绿色公路内涵、建立绿色公路评估标准体系对于规范绿色公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全面梳理现有绿色生态公路内涵的基础上厘定绿色公路的定义,系统分析绿色公路的建设概况及评估现状,指明当下绿色公路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绿色公路评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为绿色公路的评估研究及绿色交通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1 绿色公路理念
1.1 绿色公路内涵
《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五大措施来保证绿色公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任务涉及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品质优越和功能多元5个方面。同时,相关部门和公路界学者也提及了一些绿色公路的本质特征,如生态、安全、便捷、美观及节能等,但对于绿色公路的定义不尽相同。
彭波、陈红等人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将公路的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交通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4-5];秦晓春等倡导运用绿色技术及环保手段保证绿色公路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环境效益[6];郝培文等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要求,将一系列优良的可持续性实践技术运用于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7];蔡洁等借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公路定义为:在公路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高效、适用的运输条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8];李祝龙等认为绿色道路就是在满足基本路用功能的前提下,环境优美的一类公路的统称[9];欧阳斌等人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实现公路的绿色效益;贺宏斌等提及一种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公路建设理念;王朝辉提出在道路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舒适、高效使用环境的生态型城市道路[10];马军等认为绿色公路就是将绿色、低碳理念运用到公路建设、使用过程中,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公路[11]。
笔者认为绿色公路是在公路全寿命周期内,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注重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品质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公路使用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 绿色公路建设概况
修建绿色公路是绿色公路理念的实践和落实,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国都加强绿色理念的贯彻实施,将绿色公路建设推向一个新高潮。中国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力求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各国绿色公路建设情况梳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各国在绿色公路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中国亦开展了相当数量的绿色生态公路工程,且有诸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应运而生,但绿色公路的定位多为景观公路、生态公路、低碳环保公路等单一方面,未能全面、综合地诠释绿色公路。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双型”道路的关键时刻,规范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加大绿色公路评估和监管力度尤为重要。
2 绿色公路评估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绿色公路的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盲目跟从、资源利用率低及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所修建的绿色公路难以满足环保、景观、人文、创新、舒适、便捷等多方面需求。因此,提出针对绿色公路特性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形成覆盖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评估体系,加强绿色公路建设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2.1 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交通行业在便民出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巨大负担,面对交通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交通行业应加快绿色公路建设,以公路绿色发展促进交通行业发展的绿色化。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绿色公路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更缺少全面科学的评估体系对所建绿色公路进行系统评估,以致无法确定绿色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中各关键控制点,无法判断公路是否达到绿色公路的建设要求,难以使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完整合理地应用于实践。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能贯穿于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估方法及评估体系,提高公路建设各阶段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增强公路交通网体系的自我调节能力,为现代化公路建设指明方向。
2.2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充分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绿色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建设低耗能、绿色环保、低碳、舒适的绿色公路[12]。绿色公路规划阶段应侧重新科技的运用、综合效益的提高;设计阶段需注重线路的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重视生态恢复以及道路沿线美化设计;施工阶段加强新工艺、新材料、节能机械、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等,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运营养护阶段在利用节能技术、废旧材料的同时应进行智能化交通建设。上述绿色公路建设的各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难以使绿色公路高效、高品质地完成,因此,制定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成为绿色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3)缺乏系统全面、覆盖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现阶段绿色公路评估主要用以满足工程项目需要,针对绿色公路全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和常规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如何形成科学全面、覆盖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仍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5 结语
本文在全面梳理绿色公路内涵、厘定绿色公路定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绿色公路建设及评估现状,指明了当前绿色公路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以明确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指标、规范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为目标的绿色公路评估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建议绿色公路评估中应注意几点:第一,结合中国交通发展特性和公路工程转型需要,形成具有不同类别指标评价、定量或定性指标评价等多功能的绿色公路综合评估方法;第二,严格控制绿色公路工程质量,避免绿色公路评估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立客观、统一的绿色公路评估标准,为绿色公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第三,将绿色公路理念贯穿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管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功能路面、交通设施等方面全面分析绿色公路建设关键因子,形成系统全面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 丹,方元务,王 超.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建设环保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7):280-283.
[2] 谭洪河,段跃华,章 玉.绿色公路的发展政策探索[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 (12):43-45.
[3] 张 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公路评价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4] 彭 波,李文瑛.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28-31.
[5] 陈 红,梁立杰,杨彩霞.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建设生态观[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1):69-71.
[6] 秦晓春,沈 毅,邵社刚,等.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0):94.
[7] 郝培文,蒋小茜,石 载.绿色公路理念及评价体系[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28(5):29-35.
[8] 孙 磊,蔡 洁.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2(3): 491-492.
[9] 李祝龙,王艳华.绿色公路的建设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 207-208.
[10] 李满良,郑 晨,王朝辉,等.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体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15(2):10-21.
[11] 马 军,王 晋,马壮林.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3):68-71.
[12] 张兴凯,任智刚,曾明荣,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安全生产战略影响量化分析简[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7):5-9.
[13] 袁 冰.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4] 蒋育红,何小洲,过秀成.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09):1399-1402.
篇10
【关键词】绿色营销 绿色产品 产品策略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界定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开发清洁无公害产品基础上,发现、创造和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和生态要求选择和确定营销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市场、绿色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包装、绿色品牌和绿色营销管理的基础上的,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运营方式;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机,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营销不是诱导顾客消费的营销手段,而是企业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绿色营销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营销模式,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企业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以及定价与促销,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求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营销;第二层主要是指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还要充分注意对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倡导文明、进步、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风气,也就是社会营销;第三层主要是充分利用前述两个方向营造的经营环境,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营销资源,促进营销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可持续营销。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的焦点是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以及定价与促销的策划与实施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求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实现经济与市场可持续发展。实践已经表明,绿色营销顺应了人们的绿色需求,保护了地球的生态资源,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绿色营销是21世纪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人类生存空间理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永续发展理念,社会发展时空维度上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球道德”中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理念的四个方面。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也就是说, 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广州市最早开始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试验并建立了专门的生产基地。1989年,农业部组织专家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1992年11月,我国代表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充分接触到国际性的绿色营销理念。同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1994年,农业部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绿色食品标志。从此,绿色食品标志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现在全国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已达28个,有近300家企业进行着630余种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
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已开始成批生产;1995年,科龙电器公司的全无氟节能冰箱技术是通过国家科委鉴定;1995年8月,上海建立了以无污染的液化气代替汽油的绿色车队;1996年8月,海尔集团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家全部产品整体通过绿色产品论证的企业;现在可回收再生的卫生纸、对人体无害的真丝产品等也已获得国家环境认证。
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中心,我国企业也全面展开了绿色营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数十家绿色商店相继建立,并且不同程度承担着绿色产品的批发、零售、储存、运输等功能,有的还负责绿色产品生产的物资供应、技术培训等项目。1997年,我国第一部《绿色营销》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绿色营销理论的形成。
三、我国企业绿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产品供需不足。市场营销的核心在于发掘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绿色营销也不例外。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于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制约这种愿望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绿色需求的因素却很多。首先是绿色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结构单一、产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影响,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绿色产品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2%。其次是居民的绿色有效需求有限,改革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尽管发展较快,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相比还比较低。
(2)绿色技术比较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以重速度,轻效率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追求产量增长,环境保护成为次要因素,甚至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视为相对立和不可兼得的目标。在许多企业决策中普遍存在着环保意识差,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现象。他们只关注直接的近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社会利益,其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由于绿色技术开发的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利润低、市场需求预测难度大,产品开发方向不明,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市场预测方法,产品推销手段,对绿色技术产品营销可能不那么灵了。采用绿色技术生产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近年来在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不景气的情况下,要求它们投入大笔资金用于环保技术设备的改造,和购置新的机器设备也是难以实现的。再加上绿色技术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使用者特别需要生产经营厂家的技术服务,以降低疑虑,而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建立起营销服务网络,这就造成用户使用不便,严重制约着绿色技术的创新和扩散的动力。所以,尽管我国环保治理工艺研究与国际同步,但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相差很大"我国环保产品总体水平相当于国际年代的水平,主要产品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只占5%,80年代水平的10%,70年代占35%,60年代占35%,50年代水平占15%,现在3000多种环保产品约2/5的产品需要改进。
(3)多数企业绿色营销观念淡薄。有调查显示,有54.7的被调查企业目前“还没有生产绿色产品”,而“己经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只有45.3%,这表明,尽管已有部分企业开始重视产品的绿色化,但是,生产绿色产品还没有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多数企业绿色营销观念淡薄。绿色产品的品种少、规模小、缺少发展的资金保证。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绿色产品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从食品、家用电器到生产资料,遍布所有行业,但在产品数量上规模都比较小,难以形成绿色营销的大气候,制约了绿色营销的发展。由于绿色产品数量少。在与传统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对于想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因为不能得到相应的供应保证不得不购买其他产品,也阻碍了绿色营销的发展。发展绿色营销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包装,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内外宣传和教育等一系列工作做起。这在不同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投入和成本,而一些企业又缺少资金的保证,也必然影响绿色营销的开展。
(4)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不当。大多数产品的包装至今仍是追求坚固、精美、豪华,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很少考虑所用材料的环保性;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仍沿用传统的方式,没有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无法避免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促销方式陈旧,企业热衷于名人效应,对环保公益事业不感兴趣。
(5)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我国政府虽然加入了很多有关环保的国际公约,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但在环保问题具体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我国现行的环保体系,强调的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末端污染进行治理,而缺少全过程的控制。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处罚极轻,难以有效刺激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消除污染、降低消耗,使实施绿色营销者有利可图,使有污染企业难以生存,自觉走绿色营销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6)市场机制不健全,诚信观念缺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由于绿色产品具有很大商机,因此假冒伪劣产品很多。虽然有些产品包装上也印有绿色产品的字样,但只是一些商家的骗人招数。据权威部门的报导,一些市场上销售的贴有绿色标签的蔬菜、食品,有些竟是假冒伪劣产品。由于对违法者打击不力,直接影响了绿色产品的声誉,极大地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政府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对于协调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支持,虽然政府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政策,以及促进绿色营销开展的措施。但还要加大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例如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引导,开展环境认证工作的教育,绿色标志产品的种类和范围的界定,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育和扶持等都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力度。
四、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选择
(一)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1)深化绿色营销理念。营销观念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和企业的兴衰。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是要求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更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对环境的影响。在企业形象上,应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提高本企业的环保标准和产品的环保水平,以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2)完善绿色营销策略。企业必须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制订企业的绿色计划,并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各个环节上严格贯彻绿色原则,推行绿色管理,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开发绿色产品,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环保因素。建立与绿色产品分销相配套的绿色通道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既关系到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又关系到绿色营销的成本。而绿色促销的核心就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来树立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绿色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二)绿色产品和绿色品牌策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