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分析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06 17:48:06
区域差异分析篇1
一、区域概况、研究方法
(一)区域概况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宁德市下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古田县、霞浦县、周宁县、寿宁县、屏南县、柘荣县九个县及县级市组成,截至2013年10月,全市户籍人口340.03万人。宁德市经济总量从2005年到2014年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的gdp总量从309.04亿元到2014年gdp总量1238.72亿元,年增长率为16.77%;从人均来看2005年人均gdp10166元到2014年人均gdp43617元,增长了33451元。依照行政区划宁德市分为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古田县、霞浦县、周宁县、寿宁县、屏南县、柘荣县九县市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极差分析法极差是指一组测量值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范围误差或全距,以r表示。它是标志值变动的最大范围,它是测定标志变动的最简单的指标。公式为r=ymax-ymin,其中ymax为9个县市中gdp最高者,ymin为9个县市最低者。2.泰尔指数为了体现宁德市各县市具体差异指数,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分析。泰尔指数是一种已被广泛应用的不平衡系数,该系数满足达尔顿庇古转移原理以及人口和收入均质性等所有条件[3]。公式为t=∑(gi/g)xlog[(gi/g)/(pi/p)];其中gi为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pi为第i个子区域的人口值,g为区域总gdp,p为区域总口数。
二、宁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极差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德地区各产业都在不断发展,各级产业和总量的绝对指标十年来都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差异的增长相对较缓,评价每年绝对指标增长为13.02%;也可看出2005—2010年前极差变化相对平缓,极差增长率为4.89%,但从2011—2014年极差增长率23.88%;2011年起落实贯彻《宁德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实现了第一产业在宁德各县市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极差变化最大,从2005年的28.74亿元到2014年的169.74亿元,两者相差5.91倍;从2011年起变化明显增强,且第二产业对于地区gdp的发展贡献率最突出,第二产业在地区gdp的占有率从2005年35.33%上升到2014年50.66%,第二产业差异的迅速拉大是导致宁德地区差异扩大化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的极差变化呈平稳的增长态势,每年绝对指标增长率为13.65%。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5.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9%[4]。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虽大于其他产业,但农业本身gdp基数小难以充分体现其在地区gdp中的作用。
(二)变异系数分析以人均gdp为计算重点的变异系数测算结果显示,在2005—2007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2009—2014年变异系数呈显著的增长趋势,从2009的0.211428到2014年的0.293126每年的增长率在6.82%左右。这表明,近年来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人均gdp也不断增长,差距也不断拉大;进一步分析得出以工业为主导的县市快速发展导致与一般性县域差距急速拉大,人均gdp差距从2005年的2.09倍到2014的6.14倍。
(三)泰尔指数分析以宁德市9个县市人口和gdp分别占宁德市总人口和当年全市gdp的份额为对象求出了宁德市从2005到2014年的泰尔指数(见上表);可以看出2005—2014年,宁德市9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呈不断增长趋势。2005年宁德市的泰尔指数为0.008816,2014年的泰尔指数为0.016587是2005年的1.88倍,其中2011年到2012年增长迅速从0.012427增长到0.014439,增长率达到16.2%。进一步分析发现有两个阶段的泰尔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005-2006年从0.008816降到0.0080082,增长率为-9.17%;2008—2009年从0.010282降到0.009869,增长率为-4.02%,可见2005年宁德市经济战略的调整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宁德来说使各县市的经济差异减小。但总体来说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是明显的,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7.67%。
三、政策建议
一个地区在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先逐步扩大再逐步缩小的过程,即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变为相对均衡发展[5]。须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客观事实,区域经济差异对地区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宁德地区县域经济健康合理增长。
(一)突出重点,培育县域增长极县城是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城镇化最有发展潜力的区位,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6]。宁德市地理位置优越,各县市发展不一,形成了以福安为代表的工业增长区,以霞浦为代表的农业增长区;宁德市应根据福建省总体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定位。建议形成以福安为依托的第二产业增长极,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其他各县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福安、福鼎等地的政策扶持,积极引进外资,承接第二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工业;巩固和突出福安机电产业优势,延长上、下游产业链,辐散到周边区域。宁德市环境保护良好,污染较低,积极推动以霞浦渔业为代表的农业发展。继续保持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推进农产品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积极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以高特优农产品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增长极,吸收返乡农民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产业平稳增长。
(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积极性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部署,资源是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除了自然资源外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社会资源。优化财政投入,增强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山区县市的支持力度,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福安、福鼎高速发展的第二产业需要继续保持和鼓励,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简政放权,激活企业活力,打造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版。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宁德市独特的自然资源,引导鼓励农业技术、民间资本、信息等向农业领域转移,从而增强农业强县发展的积极性,早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高速健康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充分调动各县市的内在发展潜力,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当地、返乡人员把握时代契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予以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适当提高地方最低工资标准,促进消费,以消费带发展。完善信息基础建设,融入“互联网 ”的新浪潮,建立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实现“数字宁德”网络管理目标[7]。让公众充分感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区域经济。
区域差异分析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kernel密度估计;shorrocks转换矩阵;广义矩阵估计;区域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f224.9;f127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5—0079—0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新疆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疆经济更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同时应看到,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现,这一直是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呈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探究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阶段进行了研究 (aguighier, 1988;杨晓光 等, 2002;林毅夫 等, 2003),然而对于特殊区域和不同尺度区域发展差异及原因的研究鲜有涉及,而且不同学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分析方法、统计指标和研究的时空尺度等方面不同,比如杨晓光等(2002) 采用丹尼森要素分析法,管卫华等( 2006)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方法。
谭 斌,王 菲,虞克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新疆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与全国其它地区存在着差异,需要予以专门的系统研究。本文使用不同的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测量了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及变动趋势,同时对造成这种差距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进特点
为了从多个角度分析新疆区域经济的差异及演进特点,我们采用了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法及转换矩阵等方法,以保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分析数据来源于《新疆50年》及2005—2010各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所使用的数据是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各地区1978年至2009 年人均gdp首先计算出各地州(市)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gdp;然后除以各地州(市)年末人口数,得出各地区各年份不变价人均gdp。,共15个地州(市)。
1.洛伦茨曲线
洛伦茨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该曲线同样可以计算各地区经济差异状况。设某区域i包含n个单元地区,每个单元地区人口为pi,每个单元地区某经济统计指标为yi(其中:y1≤y2≤y3… ≤yn)。令pi=ni=1pi为该区域的总人口,yi=ni=1yi为该区域的经济总量,ρk=ni=1pipi和φk=ki=1yiyi分别为人口与经济指标从第1个单元到第k个单元地区的累积比重。从图1可以看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逐渐加大趋势,2000、2005及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尤为明显,其中2005年达到最大。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早在1912年由意大利教授gini提出,用于反映各阶层人口分配不均的程度,本文将其引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均衡程度的指标,计算方法参见蒋志永(2005)和刘树成(2007)的文章。基尼系数计算的结果(见表1)与洛伦茨曲线的结论相同,而且新疆的区域经济差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逐渐加大趋势。同时,新疆各区域不同年份对基尼系数构成的贡献显示(见表2),南北疆经济差异是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3.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当今国际上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较常用的指标,不仅可以将总收入不平等分解为组内收入不平等和组间收入不平等,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动度量揭示组间和组内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方向和幅度。本文将其作为分析经济发展差异的指标,计算方法参见张吉鹏等(2004)和张平(1998)的文章。从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见表3)可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区域内差异在大部分年份有助于缩小总体差异;新疆区域经济总体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也印证了我们使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所得的结论。
4.非参数分析法
概率密度函数的kernel密度估计法自rosenblatt(1995)和parsen(1962)提出以来,由于其优良的统计特性和使用简便而迅速发展起来,较直方图方法估计精确且光滑性好。其基本原理为:设序列x在点x处的概率密度f(x)估计式为:f(x)=1nhni=1k(xi—xh)。其中,n为观察值的个数;h为窗宽或平滑参数;k(·)为核函数,是一种加权函数或平滑函数,包括高斯核、epanechnikov核、三角核(triangular)、四次核(quartic)等类型。窗宽的选择决定了所估计密度曲线的平滑程度,窗宽越大,核估计的方差越小,密度函数曲线越平滑,但估计的偏差越大。可以证明:limhn∞(n)=0;limnhn∞(n)=n∞。
故最佳窗宽的选择必须在核估计的偏差和方差之间做权衡,使得均方误差最小,这时对应的最佳窗宽为h=cn—15(其中c为常数)。本研究采用高斯核正态分布的核密度函数,窗宽设定为h=0.9sen—15(即c=0.9se,se为随机变量观测值的标准差),窗宽选择参见silverman(1986)和叶阿忠(2003)的文章。
从增长的角度看,如果每个经济体都快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的密度图则会不断向右平移;从差距变动的角度看,如果经济体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经济体的密度函数则越来越平坦或呈双峰状(徐现祥 等,2005)。从图2、图3看,无论是人均gdp还是相对人均gdp对x的取法参见徐现祥(2003)的文章,将各年的人均gdp值等分为200份:
人均gdp分布的kernel密度估计中,xj=xmin/4 (xmax—xmin)/100 ,其中j=0,1,2,…,199;
相对人均gdp分布的kernel密度估计中,xj=—0.02 xmin/2 (xmax—xmin)/100,其中j=0,1,2…,199。,密度函数虽都未出现双峰但却越来越平坦,反映出新疆区域经济体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这一结论也符合我们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所得结论。
5.shorrocks的转换矩阵
上述分析可以用来反映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但不能获知这种不平衡的变动情况。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在何种情形下扩大的?是在相互不断赶超中发生的,还是在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为此,我们进一步采用shorrocks的转换矩阵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shorrocks(1978)定义的时间依赖转换和矩阵(transition matrix)来度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情况。设开始年为t—1、结束年为t的两列分配,然后把人均gdp由低到高分成5等分,于是可建立一个5×5的跨期转换矩阵。转换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pij,是人均gdp在t—1年为第i等的地区在第t年转变到第j等的比例。为了考察人均gdp的变动情况,可以从收入转换矩阵中获得三个反映人均gdp变动性的参数(阿特金森,2005):(1)转换矩阵的χ2值。如果是一个五分位矩阵,则χ2=ij(pij—0.2)20.2。该式度量了转换矩阵与完全非时间依赖矩阵的距离,即χ2值越大越具有时间依赖性,被测量值变动越小;反之χ2值越小表明越具有非时间依赖性,被测量值变动越大。(2)平均五等分组流动比率,定义为155i=15j=1|i—j|pij。其中,经济发展程度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3)停留在同一五等分组的比率,也称不流动率,定义为155i=1pii。
从新疆区域人均gdp转换矩阵看(见表4),1978—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的变动性越来越小,即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发展始终较慢,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发展始终较快。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结论,我们计算了不流动率、五等分组的比率及χ2值,具体见表5。不流动率和χ2除个别时期外(1990—1995),绝大多数时期呈现扩大趋势;除了1990—1995年,五等分组的比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这与转换矩阵的结论一致,说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其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
三、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新疆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而且新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以下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1.模型的设定和方法的选择
为了考察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可能的影响因素,我们采用了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即:
其中:γ表示新疆各地区经济差异率(不同年份新疆各地区人均gdp与各地区当期人均gdp最小值向下约简之差与各地区当期人均gdp最小值向下约简之比),ait表示将要引入的相关解释变量,μit为不可观察的新疆各区域效应,εit为残差项。由于在现实中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很多,很多文献都根据自身的需要或者数据的可得性选择控制变量,没有一定的标准。为了避免控制变量选择的随意性,我们借鉴frank(2005)分析地区经济差距和经济增长关系时的做法,同时引入了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交互项,式(1)转换为:
虽然式(2)考虑了时间效应,但是很难处理特殊区域(个体)效应,同时是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内生性会使得分析结论是有偏的甚至是无效的。为了消除新疆各区域的特定效应,对式(2)进行一阶差分得:
式(3)消除了不随时间变化的新疆各区域的特定效应,但却包含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δγit—1),要克服所有解释变量的内生性以及该式中残差项与被解释变量滞后项之间的相关性,需借助工具变量进行实证估计,为此采用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同时为了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采用sargan 检验和arellano—bond ar(2)检验来判定工具变量和模型设定的有效性,并采用wald 检验对估计结果进行整体显著性检验。
2.相关指标及数据说明
分析数据与前面分析数据来源相同,但由于部分解释变量1988年以前的资料不完整,故在进行面板广义矩阵估计时,时序区间统一调为1988—2009年,对于缺失的个别数据,通过移动平均和局部回归办法补齐。模型中引入以下控制变量:固定资产存量(k)、劳动力总人数(lab)、人均受教育年限(eu)、产业合理化程度(tl)、产业高级化程度(hi)、城市化率(cr)。此外,新疆历年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占到新疆总人口的60%左右,维吾尔族人口历年平均占到新疆总人口的35%左右,为了反映这一区域特点,在分析时还引入了新疆各地区少数民族比重(mr)及维吾尔族人口比重(wr)两项控制变量。同时,为了减少异方差给回归结果带来的有偏影响,并便于观察变量之间的弹性大小,我们对原始变量进行取自然对数处理。本文选择的主要控制变量具体说明如下:
(1)对于资本存量的估计,按照永续盘存法估计各地资本投入,各地区初始固定资产以第一次发生的投入计,同时各地区不同年份固定资产存量均按1978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本期的资本存量为上一期的资本存量加上当年的投资,再减去折旧,即:kt=it (1—δ)kt—1。其中,kt是t年的资本存量,it是t年的投资额,δ是折旧率,假定资本折旧率为0.05,参见张军(2000)等相关文献。
(2)劳动力总人数为各地区1988—2009年年末劳动力总数。
(3)对人均受教育年限,本文按照每一种受教育水平的年限进行折算,然后乘以该教育水平的人数,再加总,数据单位为年。其中,大学(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及文盲分别以16、12、9、6及0年计。
(4)产业合理化程度用泰尔指数来衡量。泰尔指数除了可以用于反映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度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经过转换以后,计算公式为tl=ni=1yiylnyiliyl。y表示产值,l表示就业,i表示产业,n表示产业部门数,yiy表示产出结构,yi li 表示生产率。如果该指标不为零,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
(5)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本文采用干春晖等(2011)的方法,即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作为衡量新疆各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
(6)城市化率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计算过程采用软件stata11.0。从表6可知:模型无论是联合显著性的wald 检验、sargan过度识别的检验及二阶序列相关检验均显著,因此,可以认为模型的设定是合理的并且工具变量也是有效的。
就各因素单独的影响来看,大部分影响因素(除劳动力总人数外)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出:提高各地区固定资产存量、人均受教育年限、产业合理化程度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有积极意义。就各因素与因变量的交互影响来看,大部分因素(除因变量与受教育年限、产业高级化的交叉项外)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统计上非常显著(均在显著性水平1%通过统计检验)。其中: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劳动力总人数、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产业合理化程度、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产业高级化程度、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城市化率及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维吾尔族人口比重5项交互项,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固定资产存量、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gdp差异率与各地区少数民族比重3项交互项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率有负向影响。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从多个角度系统考察了1978—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演进的特点,并在探讨了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原因。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均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逐渐加大的趋势,尤其是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第二,泰尔指数分析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于新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而区域内差异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总体差异,说明虽然总体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但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表现出赶超效应。
第三,人均gdp转换矩阵分析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
总体上来讲,如果新疆区域各经济体仍继续按现有发展模式运行,将难以实现新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根据对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新疆今后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并注意投资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分析表明,增加固定资产存量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总体的差异是有利的,但固定资产存量与经济体间发展差异的交互作用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是不利的。因此国家和自治区应根据新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合理规划并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这将有利于新疆各经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单纯地增加劳动力总数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是不利的,但如果劳动力的增加与经济体间发展的差异能够协调好,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同时,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有助于缩小新疆区域经济体差异,但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体间发展差异的交互作用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是不利的。因此,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逐步解决新疆区域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新疆地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人口居多是其显著地域特点。为此,新疆应根据各地州(市)的少数民族人口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对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积极作用。
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且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与经济体间发展差异的交互作用也有利于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同时,处理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体间发展差异的关系,比单纯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更有利于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新疆各经济区应将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今后发展的关键,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提高产业高级化的程度。
参考文献:
阿特金森,等.2005.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m].姜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2011.中国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5):4—16.
蒋志永.2005.国际收入不平等变化的中国因素分析——基于控制人口因素的方法[j].经济研究(11):68—75.
刘树成,张晓晶.2007.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j].经济研究(10):17—31.
徐现祥,舒元.2005.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27—35.
叶阿忠. 2003.非参数计量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平.1998.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j].经济研究(8):59—66.
barro j r,sala—i—martin x. 2000.经济增长[m].何晖,刘明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6—392.
区域差异分析篇3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区域差异;theil指数
我国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增长迅速[1]。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974.63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3538.1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8.16%,远高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率。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支柱性作用,也为我国增加就业、提升城市化水平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将有利于认识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制定相关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theil指数是衡量各地区之间空间发展差异的常用指标之一,并通过分解成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可进一步解释纺织服装业发展空间总差异的主要来源,其表达式如下[3]:
其中,tp为纺织服装业省市间的总差异,twr表示地带内的差异,tbr表示地带间的差异,y为全国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之和,n为省市总数,yij为第i个地带第j个省市的工业总产值,ni为第i个地带的省市总数。当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分配于各省市时,tp为零;当集中于一个省市时,tp达到最大值lg (n)。
根据通常的划分方法,东部地带主要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包括安徽、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和山西等8个省份,其余划为西部地带。由于数据缺失较多,故未包括在分析样本内。所用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二 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以工业总产值来衡量各省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水平,并在matlab软件中利用theil指数的计算程序,可得2005-2011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1)。由于分析的样本数为30,故theil总指数的最大值为1.477。对比分析结果可知,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很大,具有高度的集中性,但随着纺织服装业的地区间转移,这种集中性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即theil总指数由2005年1.181逐渐下降到了2011年的0.919。实际上,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排名前五位的省份,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其工业总产值之和在2005年占全国的78.72%,发展到2011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为69.06%,故而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的区域不平衡性。
进一步由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的分析结果可知,这种高度的区域不平衡发展主要来源于东部与其他地带间的差异、以及东部地带内部的差异。而东部地带间差异与地带内差异的不断降低,也是全国区域差异不断缩小的主要来源。再者,中部和西部的发展水平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故其地带间的差异为负数。从地带内差异及其变化来看,中部与西部的区域内部差异较小,但总体上都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
表1 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三 纺织服装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
再以各省市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比其就业人员数可得劳均总产值的数据,从而可衡量各省市纺织服装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通过计算theil指数可得2005-2011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2)。总体上,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较小且具有所缩小的态势,总差异指数从2005年的0.078有波动地下降至2011年的0.072。
进一步地,总差异主要来源于中部地带间的差异和西部地带间的差异,即2006年之后,中部地带间的差异基本在0.040~0.060之间,历年都贡献了总差异的50%以上,发展到2011年,其差异贡献率甚至达到了90.16%;另一方面,西部地带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东部和中部的差异明显,故其负值也较高。由之可知,尽管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劳动生产率的地带间差异仍十分明显。这与规模经济的作用也不无关联,即相对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业通过规模生产也可以提升其劳动生产率。
表2 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
四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产业分工的快速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也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巨大以及劳动生产率地带间的差异明显表明,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转移过程仍较缓慢,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仍未有效发挥,纺织服装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未显现,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也有待提升。在纺织服装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应注重规模经济效应的提升与资源优势的发挥,这不仅有利推动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也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从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小鹃. 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分析[j]. 山东纺织经济, 2013, 202(12): 9-10.
[2] 李伟舵, 何昱.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及政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3(8): 90-97.
[3] 苑林娅. 中国收入差距不平等状况的泰尔指数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24(1): 30-37.
作者简介:
区域差异分析篇4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呈现出了东部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西部地区却刚刚脱离贫困的巨大差异。本文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潍坊市各县市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12个县市区进行初步划分,提出破除经济发展差异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潍坊市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对全面、科学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对如何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全市有4个市辖区,2个县,6个县级市,土地面积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908.62万人。然而,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差异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分析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潍坊市的12个县市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2011年潍坊市统计年鉴》,特选取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等10项指标,构建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分析方法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变量个数而又同时保留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认为部分变量之间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潍坊市各县市区差异情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评价时,首先要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简化指标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
表 1
根据表1,前面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就达到了93.3753%,符合提取因子的条件,计算出这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0.4709、0.2843、0.1552和0.0895。然后根据各县市区在四个主成分方面的得分计算出综合分数和位次。
表2 潍坊市各县市区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
根据得分我们将12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为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均属于潍坊市的市辖区,经济起步早,经济较为发达;第二类地区为寿光市、坊子区、诸城市,工业体系科学合理,交通通信便利;第三类地区为昌邑市、高密市、青州市,工业底蕴深厚,但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第四类地区为昌乐县、安丘市、临朐县,境内多山,交通不便,工业由于交通因素发展缓慢。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其中,奎文、潍城等中心城区依旧经济发达,寿光、诸城等工业大市增长迅速,青州、高密等老牌强市亟需优化提高,临朐、安丘等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再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1.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2.寿光市、诸城市、坊子区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要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头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围绕其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区域差异分析篇5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金融成长差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一、区域银行业成长差异分析
1.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见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于是,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就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上一少数几个不可测的公共因子的线形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首先要确保原始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大多数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应该大于0.3。在确保原始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之后要进行因子载荷,因子载荷主要通过主成分法来进行。载荷矩阵确定后要进行因子旋转。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在于知道每个公因子的意义,但是刚才得到的初始因子解各主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突出,因子意义含混,因此需要通过因子旋转找到由于更明确,实际意义更明显的公因子。当因子模型建立起来后,就需要对因子进行评分,从而用公因子的得分来描述原始变量的取值。
(2)聚类分析
这里的聚类分析主要用到的是k―均值法,它是一种特殊的非谱系过程,是麦克奎因(mcqueen)于1967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预先把样品分类,之后进行修改,逐个分派样品到其最近均值的类中去。
2.评价指标及原始数据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拟采用存款总量、存款增长率、贷款总量、贷款增长率、外资银行数量、票据贴现余额、盈利额、优良贷款率 、银行机构与人口数量比、银行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这十个指标对环渤海区域的银行业进行评估。这十个指标中存贷款及票据贴现是银行业务的基本反映,外资银行数量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该区域的信用程度,盈利额体现了银行的经营状况,优良贷款率体现了该区域的金融风险,银行机构与人口数量比和银行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则基本反映了该区域银行业的结构和规模。
评价指标使用的数据年份为2005年,除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外,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各区域2005年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则根据2004年及2005年的数据计算得出。增长率=(本期平均余额/上期平均余额)-1。
3.因子及聚类分析
通过相关性的检验,大多数变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可以作因子分析。表1给出了指标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比重。
通过表1可以看出,当主成分的个数为3时,不仅特征根大于1,而且所选主成分保持信息总量的比重超过85%,达到98.607%。因此可以将前三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区域银行业竞争力的综合指标。再通过promax方法 (斜交旋转)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主要集中了贷款总量、存款总量、票据贴现余额和实现盈利这四个指标,概括反映了区域银行业的发展规模,因此可以称为规模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集中了银行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外资银行数量和银行机构与人口数量比这三个指标,概括反映了区域银行业的发展结构,可称为结构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集中了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和优良贷款率这三个指标,概括反映了区域银行业的发展潜力,可称为潜力因子。通过统计软件spss可以得出这三个公因子的各自得分。综合得分为将各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之和。最终的结果表明,北京市银行业发展的最好,而河北省在环渤海区域的银行业中排名最后。从各个因子的得分看,北京市在规模因子和结构因子上的得分最高,而天津市在潜力因子上的得分最高,但因为其规模因子得分最后,所以最后总得分只排在中间。河北省在结构因子和潜力因子的得分最低,规模因子得分也很低,反映出河北省银行业发展较为落后。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环渤海区域银行业发展现状的格局。从聚类结果看,北京位于第一梯队,处于绝对领先;山东为第二梯队;天津、辽宁和河北则位于第三梯队,表明银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区域证券市场成长差异分析
1.指标建立及研究方法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并且充分借鉴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思想,本部分拟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市公司数量、证券营业部数量、证券市场总交易量、沪深两市a股开户数量、上市公司与证券营业部数量比、总交易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人口与证券营业部数量比和开户数量与人口比共十二个指标。这十二个指标可以分为六个绝对指标和六个相对指标,每个绝对指标都对应着一个相对指标。
2.数据来源
为减少单年度数据波动的影响,本部分采用2004年到2005年的平均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中,涉及上市公司数量、证券营业部数量、证券市场交易额以及开户数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6》;人口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统计年鉴2006》。
3.数据标准化结果及得分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证券业发展的最好,无论是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都领先于其他省份。河北省证券业发展的最为落后,无论是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都排名最后。山东省的绝对指标得分很高为404.76分,很接近于北京市的450.49分。天津市的相对指标得分很高,仅次于北京市,但由于它的绝对指标得分过低因此总得分靠后。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环渤海区域证券业发展现状的格局。从聚类结果看,北京位于第一梯队,处于绝对领先;山东、辽宁省位于第二梯队;天津市、河北省则位于第三梯队,表明这两个区域的证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域保险市场成长差异分析
在本部分对区域保险市场成长差异的研究中,将继续延用分析银行业成长差异时所用到的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方法,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就不在赘述了。
1.评价指标及原始数据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拟采用居民储蓄余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保费收入、保险市场主体数量及保险密度 这八个指标来对环渤海区域的保险市场发展现状进行评估。这八个评价指标既考虑到了保险市场所涉及的一些常见指标如保费收入等,又考虑到了实体经济的一些重要的且会对保险市场带来重要影响的指标如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此这八个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为减少单年度数据波动的影响,本部分采用2003年~2005年共三年指标数据的平均值来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中,除保险市场主体数量及保险密度这两个指标外,其余指标数据来自于2003年~2005年的各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保险市场主体数量的数据来自于2003年~2005年的各地区的保险统计年鉴,保险密度则是根据保费收入和人口计算得出。
2.因子及聚类分析
通过相关性的检验,大多数变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可以作因子分析。表4给出了指标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比重。
通过表4可以看出,当主成分的个数为2时,不仅特征根大于1,而且所选主成分保持信息总量的比重超过85%,达到90.799%。因此可以将前两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区域保险业发展现状的综合指标。再通过promax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表5)。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主要集中了保险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保险市场主体数量以及人均gdp这四个变量,概括的反映了保险业发展情况及潜力,因此可以称为发展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集中了居民储蓄、固定资产投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以及保费收入这四个变量,概括的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规模,因此可以称为规模因子。通过统计软件spss,可以分别得到这两个因子的得分情况,之后,将各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将两个因子各自得分进行加权之和从而得到总得分。
总得分的结果表明,北京市保险业发展的最好,而天津市在环渤海区域的保险业中排名最后。从各个因子的得分看,北京市在发展因子上的得分最高,而山东省在规模因子上的得分最高。天津市在两个因子中的得分均为负数,尤其是因子2的得分在所有城市中排名最后,直接影响了最后的总分数,这反映出天津市保险业发展较为落后。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环渤海区域保险业发展现状的格局。从聚类看,北京位于第一梯队,处于绝对领先;山东、辽宁为第二梯队;河北、天津则位于第三梯队,表明这两个区域的保险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四、小结
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各金融行业的统计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北京市无论在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表明其在这一区域的金融发展是最好的;山东省和辽宁省基本上在各金融行业的排名和聚类中位居中游,而山东省的发展情况还要相对更好一些,成为在这一区域仅次于北京市的金融发展强省;天津市和河北省基本上在各金融行业的排名和聚类中位居下游,尤其是河北省的发展最为滞后,在金融业的三大领域中,有两个领域的排名都是最后,充分说明河北省在环渤海区域金融业的发展中已落在其他省市的后面。
参考文献:
[1]金学军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2]卢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区域金融差异化》,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
[3]张杰:《经济的区域差异与金融成长》,金融与经济,1994(6)
[4]金学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
[5]陈志福:《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及对策》,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6)
区域差异分析篇6
关键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做出很大调整,由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开始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国家制定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同时强而有力的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充裕,工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因缺乏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东北地区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不同级别开发建设程度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差异巨大。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但耕地却是北多南少,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平原广阔,水陆交通发达,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敏感而脆弱。在自然地理条件中,交通条件是区位条件中的基础性因素。从地理区位和交通通讯来说,东部均具备较强的优势。
2.工业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我国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中,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在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企业规模小,大型工业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经济发展其他地区是为落后,而在沿海地区,极早开放口岸,招商引资,科技投入较多,对东部地区产业的形成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鲜活力,具有良好的工业技术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因此其经济发展良好。而中西部地区始终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转型困难,所以还延续着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基地的角色,长此以往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使其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扩大化。
3.市场化程度。东部地区因其区位优势,与外界交流较为活跃,自然融入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中,因此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地域闭塞,观念比较保守,导致市场化进程缓慢。在市场化进程中,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东部的市场化水平远远高于西部。由此得出,市场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东西部经济发展拉开的差距就可以通过市场化程度中得到合理解释。
4.政策因素。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贯彻的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其在政策上的体现是让东南沿海地区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得到了实惠。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些政策安排的比较紧凑,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外资引进、金融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在区域政策上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平衡战略思想。首先,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国家对相同项目的投资一般会优先投资东部地区。其次,对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使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巨大的财力为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尽管后来我国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但这些政策效应根本不能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所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相媲美。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难以避免,政府应高度重视。为此,要适度调整区域的政策导向。政府应努力创造统一的市场环境,铲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建设,鼓励外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同时还要注意政府对政策的调整要区别轻重且要有所侧重,而不能将发达地区优惠政策简单移植。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内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不断提高吸收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落后的企业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创新型企业并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此外,还应与当地大学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创立以企业为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开发实体。政府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同时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的,以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使科研成果更好促进企业壮大发展。
3.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知识交流平台。人力资本的素质水平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本配置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还未健全完善的人才配备机制,还须对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调整人力资本投资分配方向为辅的人才配置机制,保证各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增长,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良性人才配置环境。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发展。但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缩小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差异,而是要寻求一个协调共赢的点,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a].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
[2]李鑫.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j].经济与法,2014.01.
[3]张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前沿,2010(15).
[4]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05.
区域差异分析篇7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业绩指数;潜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37-02
1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差异的现状
1.1 绝对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明显落后于山东,在差距较大的年份2003年达到了20.1倍;和四川相比,差距也较明显。2004年,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为全国的1.4%,同是中部,是江西的42.7%,湖北的50%,湖南的61.6%。这表明,河南利用外资的规模相比于全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需要而言还比较小,这种状况与其在中部地区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总体上来说还需要大力的吸引外资。
1.2 增长率差异
从变动速度看(见表2),三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从2000年到2005年,山东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基本上是一直增加的,2003年达到了最高点72.7%,但2004年却跌到了最低点-12.8%。而河南和四川的增长率都表现得不很稳定,特别是四川。总的来说,近两年河南出现引资增速较快的趋势,这对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有一定推动作用。
从相对规模来看,三个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异更为明显。如表3所示:
“相对规模”是衡量一个地区吸收fdi水平的重要指标,表示的是该地区fdi与当年gdp的比值。2000年,fdi/gdp的全国平均水平为2.41%,三个省份中只有山东超过了平均水平,河南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更大。此外,在全国来看,“相对规模”最低的省市,fdi/gdp比例均低于1%,河南就在其中,河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表现出更大的差距,明显的表现为引资不足。
1.3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潜力差异
fdi的业绩指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个统计年度),该地区fdi流入量占全国fdi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根据这种方法,选取2000、2005年作为分析的样本,计算得出这两年河南省利用fdi的业绩指数分别为0.245和0.166。由于样本年的业绩指数值都小于1,可见河南省吸收的fdi与其gdp规模不相称,或者说,相对于其gdp规模而言,河南省吸引了较少的fdi。
fdi的潜力指数,是指该地区未来吸引fdi的国际竞争力和潜力。依据unctad所采用的方法,选择7个主要变量,作为评价各省市吸引fdi的潜力指标。7个变量分别是:(1)人均gdp。(2)过去10年实际gdp的增长(3)出口占gdp的比例。(4)人均基础设施投入。(5)人均商业能源消耗。(6)r&d支出占gdp的比例。(7)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通过计算得出,在2000年和2005年,河南省都属于落后省份,这表明在这期间,河南省在利用fdi方面业绩变化不大,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河南省利用fdi的潜力逐渐增强,而业绩却是趋于下降的。
以上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在三个省份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反映在外资规模的绝对差距上,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增长速度,相对规模等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地域分布上的巨大差异,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轨迹。这种差异的形成有它的客观原因,是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2.1 政策性因素的差异
从全国各个区域来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简单地说,中央政府的渐进性的对外开放政策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分布的格局。最早得到这种政策的地区一旦获得政策上的优势,对其发挥潜在的区位优势将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并且还会形成一种非均衡发展模式下的自我强化力量,这些都使外资倾斜政策的影响更加重要而且持久。
在此方面,东部的山东率先享受到了国家优先开放沿海城市的优惠政策,对其大量的引进外资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这也是拉大和河南等内陆省份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处于西部的四川也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后,享受到了一些优惠政策,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对中部地区发展经济来说有一些政策方面的优惠,具体对于河南省来说,可以利用这一政策上的有利因素,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大、更高质量的吸引外资,以弥补吸引外资方面的不足。
2.2 区位因素的差异
宏观意义上的区位因素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一般意义来说,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原因,差不多可以完全归结为区位差异这一因素。就是单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区位因素――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差异问题也和区位因素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比如:东南沿海的山东,区位优势可以被具体化为接近港口和对外联系的便捷运输条件。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集中,显然和该地区毗邻港、澳、台有利的地理位置有关。由于我国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主要是发展外向型的直接投资,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是在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的地区进行投资。而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在这个方面却不具有任何的优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是“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正是这种区位因素的作用,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在注重一般性规律的前提下,表现出自身集聚与扩散的规律,并因此也导致了我国在地区分布上吸引外资的差异状况。
2.3 要素禀赋的差异
地区要素禀赋主要包含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呈现由东至西优势度递增的特点。如果对能源、矿产资源、耕地和气候资源进行综合的比较和测算,三个地区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排序应该是四川居于前列,其次是河南和山东。但是,从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状况来看,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明显。
要素禀赋的另一个指标是劳动力资源。从效率工资的角度来看,全国最低的省区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若从劳动力的绝对数量来考察,基本来说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2006年数据,目前高于5000万人口以上的省区中河南位于第一位,其次是山东,四川居后;若从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而论,则山东居于全国的前列,河南和四川都较为落后。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是山东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反映技术资源优势度的各地区综合科技水平居于前列的地区有四川、山东,河南较为落后,可见从这方面来说居于东部地区的山东仍然是占据优势。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和我国外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4 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
要素禀赋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的差别,是反映各地区静态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从动态的经济运行效率角度来看,不同地区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必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与外商直接投资也有着相关性。因为,从任何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总是希望投资于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地区。具体就资金这一资源来说,东部地区的山东由于其在吸引投资过程别注重引进产业链条长的资金,其吸引的投资企业基本包含有一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因此其投资效率相对较高;而河南省在这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据了解,其产业园区内吸引的投资企业关联性很小,产业链很短,在吸引投资之初,往往只考虑能吸引到资金而没有考虑投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投资企业之间不是同类产业,当然其中也很少考虑重复引资问题。这也是造成地区之间引资差异的一个明显因素。
3 结论
通过分析三省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我们发现,不管是从绝对量、相对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业绩与潜力上来说,河南都落后于山东和四川。导致外资在三个省份区域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有政策方面的差异、区位差异、要素禀赋差异、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等等。
利用外资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为fdi不仅仅表现为资本变量,它更多的体现为知识、技术以及经验的载体。因此,fdi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不是单纯的某个方面,它可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其中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
当前,正值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际,中部地区各省市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在中部六省市中,河南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基础条件方面较好,但是,河南还有人均占有量少,改革滞后,经济开放度低,高层次人才缺乏,就业压力大等许多薄弱环节,因此,积极有效的引进fdi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此,建议河南在今后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自身优势出发并为吸引外资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区域差异分析篇8
关键词:农民收入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一、引言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收入问题。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它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衡量区域农民收入差异问题方面,很多学者就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差异的原因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张平(1992)和魏后凯(1996)等人通过研究农村区域间家庭收入间的差距,发现非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二是丁静之(2001)和文兼武(1991)等人认为收入水平与资源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万广华(1998)和林毅夫(2000)等人认为影响农民收入差异的最突出因素是地区产业结构。
总体看来,以全国范围来考虑的较多,仅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较少,或者仅以某个因素来分析农民收入差异问题。本文将以安徽省下属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安徽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问题。
二、模型建立
衡量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引入以下变量:x1:农机总动力(万千瓦时);x2: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x3: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值(%);x4:林牧渔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总产值比值(%)x5:农村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以安徽省17个城市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参考安徽统计年鉴2007年,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整合,得到如表1:
(一)求解标准化指标变量的相关矩阵
从表2中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观察到,变量之间具有不完全相关性,符合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因此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二)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从而确定成分的个数。我们知道特征值是对因子的方差贡献的表征,特征值越大对因子的贡献就越大,一般会以特征值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标准来确定主成分的个数。从表3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是90%,包含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余两个成分对方差的影响很小。另外从表现各成分的碎石图也可以判断取前三个主成分比较合适。
(三)求解原始变量旋转后的主成分及因子得分矩阵
由表4可以看出f1与x1农机总动力和x2有效灌溉面积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反映了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f2与x3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值和x4林牧渔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总产值比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f3在x5农村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反映了各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三、数据分析与启示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得知,因子1得分最高的有六安、阜阳等城市,因子2得分最高的有宣城、安庆等城市,而因子3得分最高的则是铜陵和淮南等城市。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城市分为四类,以下做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第一类有合肥、六安、马鞍山、巢湖、宣城和安庆这6个城市。该类城市因子3得分大部分大于零,说明该类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比较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好,在这6个城市中,合肥是省会,马鞍山有马钢,其他几个城市的工业经济也比较强。高水平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支撑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类有淮北、黄山这两个城市。该类城市的三个因子得分均很低,大部分小于零,在平均线以下,排名为最后两名。说明其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都比较差,与其他几类城市相比问题严重。
第三类的城市为毫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滁州。这五个城市因子2均小于零,说明该类城市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总体表现为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值和林牧渔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总产值比值较低。
第四类的城市为淮南、芜湖、铜陵和池州。这4个城市因子1得分比较低,说明该类城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其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并且可灌溉面积相对于其他几类城市来说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的结果表明,安徽省17个城市“三农”在区域分布上综合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且各地协调性也比较差。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就是:
首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根据市场导向和本地的资源条件,积极发展棉花、油料、蔬菜、瓜果和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及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
区域差异分析篇9
关键词:培训需求分析;区域差异分析;行业继续教育;拓展模型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培训需求分析是在规划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通过对需要培训的人员、培训目标及培训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鉴别。培训需求分析是确认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是保障整个培训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mcghee与thayer于1961年在其著作《工商业培训》中提出了otp培训需求分析模型,是目前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的常用模型。latham进一步指出,当基于组织未来目标来识别培训需求时,缩小员工技术水平差异已经成为组织的责任,于是他在otp框架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分:人口统计分析,特别关注不同年龄、不同管理级别、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种族员工群体之间在培训需求上的差异。
行业继续教育的培训需求分析是以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模型(otp模型)为基础的。但是,进行气象行业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分析时发现,行业特点使经典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不能满足行业培训需求分析的要求。因此,研究者在经典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域差异分析模块,能更好地囊括培训需求,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必要性
区域差异分析是基于组织培训需求、岗位培训需求和个人培训需求分析,以及人口统计分析等结果,对培训对象所在单位和上级单位及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业务类型及其发展程度以及培训对象岗位能力素质水平等方面的了解,获得更有效的培训需求信息。区域差异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中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行业的业务及其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
许多行业在全国各个角度的业务及其水平都不是一致的,如气象、地震、测绘等这些专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多数行业业务类型及其业务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行业培训需求具有区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征不同,我国气象业务类型及其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例如我国华南区域夏季经常遭受台风等天气现象的影响,西北、东北区域就很少受台风影响,东北区域的预报员参加预报业务培训时,对台风预报的兴趣和需求明显很低,西北地区的预报员对干旱预报的培训需求明显较高。经过试点培训和多轮需求调查后,全国气象部门地市级预报员轮训采用了分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七个区域选调预报员参训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区气象预报业盏牟钜焐杓屏瞬煌的课程内容,培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分区培训受到了学员和教师的欢迎,显著提高了培训的满意度和针对性。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对培训需求的影响呈现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基于湖北77个区县的数据,中南民族大学柳劲松教授研究发现,不同圈层区县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与培训需求表现出很显著的差异性,城市圈内与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紧密度越大的区县,培训需求更旺盛,即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差异,会对培训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往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培训需求更为旺盛而多样化。在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中发现,在富裕的东部地区的学员对浙江德清县气象为农服务模式的案例课就比较认同,认为对本地区工作有参考价值,然而经济发展水平稍低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县局长则认为,德清模式的成功得益于经费充足,德清模式很难在贫困的中西部地区获得推广和借鉴,并提议选取案例应考虑县局在业务和经济状况的区域差异,扩大案例覆盖范围,不论成败、动静态的案例均可用,案例选择要考虑来自不同地区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三)干部教育培训要发挥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作用决定了区域差异分析的必要性
中央一贯强调培训推进不同地区的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作用。《2006-2010年全国干部x教育培训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推进不同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协调发展。”气象行业十分重视教育培训在推进地区协调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在气象培训项目顶层设计和需求分析中,注重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学员的互动。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的培训后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县局长在参训后,增进了县局互动访问,如江苏省丹阳市气象局、内蒙古四王子旗气象局专程带队到保定市气象局、涿州市气象局、满城县气象局考察学习;培训进一步促进了援疆工作中结成对子的共建单位的沟通,推动欠发达地区事业发展。
三、otp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的应用与扩展
结合行业继续教育特点,以otp框架为基础,加上latham提出的人口统计分析,尤其是区域差异分析,建立了拓展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见图1)。组织分析主要是从党与国家、部门的实际需求出发,判断组织环境变化、组织目标、组织资源对培训的要求和限制。任务分析主要是从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界定理想状况下工作任务的要求,明确各个岗位所包括的工作任务及执行标准和特定岗位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技能,这是岗位培训的目标和重要的衡量标准,要立足岗位当前的突出问题和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人员分析是从员工的实施状况出发,分析员工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现有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以及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人口统计分析的内容主要在于培训对象群体的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和民族等因素所带来的不同培训需求。区域差异分析主要在于培训对象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与气象业务类型及其发展水平等方面所决定的培训需求。通过五个方面评价结果的比较和综合,得到培训目标和内容。
四、展望与建议
(一)扩展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的应用前景
扩展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可以运用于管理干部培训,也可以运用于业务技术培训;模型适用于如安全、海关、国税、外汇、粮食、煤矿安全监察、地震、气象、测绘、出入境检查检验、烟草、邮政、物资储备、海事、银行、证监、保监、银监、电监等中央垂直管理部门,也适用于如工商、地税、土地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省垂直管理部门,新模型对这些行业培训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下一步完善模型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培训需求分析框架,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培训需求,是提高培训针对性的基础。培训项目的相关者除了设计者、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所在本级和上级组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培训师。本研究关注了培训对象、及其所在上级和本级组织单位的需求,培训师对揭示培训需求的补充作用未纳入模型。就气象行业培训而言,培训对象绝大部分来自行业职工,培训师经多年教学掌握了培训群体信息,如何规范地纳入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形成反馈机制,为培训项目设计所用,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模型从而构建全要素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的切入点。
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综合获取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设计通常的手段,大多数在培训项目设计之初进行。在培训对象群体相对稳定,具备轮训条件时,为了系统、完整地揭示培训需求,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中,进行培训中、培训后的培训需求调查,动态关注培训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和范围,跟踪培训需求的变化,以构建全过程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moore&dutton.training needs analysis: review and critiqu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uly 1978.
[2]taylor,p.,o’driscoll,m.p.,and binning j.e.a new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raining needs analysi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1998(2).
区域差异分析篇10
关键词:绍兴;科技资源;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无疑是巨大的。大到国家,小到省、市、县、乡镇,只要具有科技资源优势,在竞争中就将处于有利地位。科技资源是指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组织资源要素的总和。
二、绍兴市科技资源概况
绍兴市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及全国首批四个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城市之一,由此可知,研究绍兴市的科技资源具有典型性。
(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从事科技活动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在我国科技统计中,科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科学家、工程师和一般科技人员,同时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活动人员状况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状况指标。本文主要从绍兴市高新技术研发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及科技活动人员的规模来进行说明。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8年绍兴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及科技活动人员总数逐年增加。(表1)
(二)财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主要是指科技活动经费,研究开发经费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科技财力资源主要统计指标。
1、经济总量。绍兴市2007年gdp总量为1,972.1亿元,在全国位居32位,同类城市中位居11位,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第8位,浙江省第4位;绍兴市2008年gdp总量为2,222.95亿元,继续保持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位,浙江省第4位;绍兴市2009年gdp总量为2,375.46亿元。
2、研究开发经费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表2得知2002~2007年绍兴市各市县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例,各市县都在2004年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例达最大值,2004年以前绍兴各市县研究开发经费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都处于上升趋势,2005~2007年越城区、绍兴县、新昌县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例呈增长趋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科技r&d经费内部占gdp比例在此期间出现较大浮动。(表2)
3、物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是指各种科研仪器和设备,各类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中的技术开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2007年末绍兴已有部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中心11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38%,列全省第一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168万册。绍兴市提供科技资源的高等教育机构少,本科院校只有绍兴文理学院和越秀外国语学院。科技资讯、专利服务、科技评价论证、技术标准研究等科技中介机构基本为空白。
4、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是指以知识信息形态表现的各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科技文献、期刊、专利、数据库等是其主要载体。笔者主要从专利方面进行说明。如表3所示,绍兴市各县市在2007年、2008年两年专利授权量中,2007年新昌县授权量最多,其次是越城区,2008年越城区居多。(表3)
三、绍兴市科技资源区域差距
绍兴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各项科技投入,又进一步影响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由此影响绍兴各市县的科技资源的区域差别。从表2看出,绍兴各市县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例,由于新昌地处山区,资源贫乏,发展工业的唯一依托就是科技创新,可以看出新昌县在绍兴市各县市中科技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最重,可知当地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相比较之下,也能看出其他县市情况。总体来说,越城区占的比重最少,上虞市所占比重位居新昌县之下,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处于中间。
由表3可知,2007~2008年各市县专利授权量也存在差异:2007年新昌县专利授权量远远高于绍兴其他市县;绍兴县、诸暨市2008年比2007年明显增多;新昌县、上虞市2008年与2007年相比明显下降;嵊州市在2007~2008年专利授权量增加,增加量不如绍兴县、诸暨市明显。
如表4所示,绍兴市各县市专利类型差异、申请类型差异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即发明类、实用新型类、外观设计类;申请人类型差异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别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个人这五种申请人类型的申请量的一个差异;万人申请数中以绍兴县所占比重为最。2009年绍兴市专利申请量共计为14,768件,各市县在申请类型及申请人类型方面差异较大。首先从总的申请量方面,嵊州市申请量最少为825件,绍兴县最多为4,428件。其次从申请类型三方面来看,发明专利申请类型上新昌县居多,为365件;在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类型上,诸暨市在全区是最多的,共有964件;从外观设计上看,绍兴县申请专利数为3,972件,远多于其他各县市,占所有外观设计申请专利的38.04%。再次从申请人类型上看,情况如下:大专院校申请人方面以新昌县最多,所占比重为83.9%,越城区居第二,所占比重为12.76%;企业申请人上虞市明显多于其他市县;个人申请数2,000件以上的有绍兴县和越城区,其中绍兴县个人申请数为3,969,几乎为越城区的2倍,其他县市相比之下少了很多;科研院所也以绍兴县为最多;事业单位申请量以越城区最多,诸暨市其次。(表4)
四、总结
前文论述了绍兴市科技资源概况及区域差异,内容包括绍兴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的一些情况及各市县存在的一些区域差异。收集的资料大部分是从官方网站获得,数据主要来自浙江省科技厅,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有些数据不全面。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力创新――基于绍兴市的调查分析[j].浙江经济,2009.
[2]绍兴辉煌30年.http://省略/brownew.asp?n_id=5780.
[3]科技博客.http://blog.省略/post/65483e56-a7d7-4339-978f-cab1d78375d9.
[4]促进绍兴科技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建议.http://sxdx.省略/ky/info.asp?articleid=72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3-30 11:38:32
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及风险 2023-01-28 09:23:32
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11 09:17:37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023-01-11 09:13:24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