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市场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10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劳务市场篇1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国际劳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扩大,流动方向呈现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导致国际劳务市场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在跨国公司扩大投资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更为频繁,对外籍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劳务市场规模将稳步扩大。
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的方向日趋多元化,由过去劳务输出国向输入国的单向流动,发展到双向流动,许多国家既有劳务流出也有流入。
其次,人口增长放慢和老龄化导致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
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甚至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对国外劳务需求逐步增加。
第三,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务需求行业的变化。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务需求行业也不断发生变化,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环保工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电信、金融、保险、商业流通、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建筑、纺织、土木工程等产业,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另外,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农技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第四,劳务需求出现“两高一低”新特点。
一是,高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人才短缺。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是,发达国家的脏、累、险工作由于无人问津,而呈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三是,普通劳务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劳务价格趋低。
第五,一些国家为吸引人才开始放宽移民管制。
在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不得不放宽移民管制,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二、需求现状
1、总体需求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2000万人增长了50%以上。
全球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板块,即亚洲、欧洲和美洲。
其中亚洲的流动人口约1500万,主要从南亚、东南亚和北非地区向东亚和西亚产油国流动。
欧洲为700-800万,主要从西亚、北非和东欧向西北欧流动。
美洲约1000万,主要从南美向美国和加拿大流动。
全球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呈不平衡发展的态势。
首先,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巨大,对劳务的需求强劲。
其次,由于这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使得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日益严重。
第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产业不得不雇佣外籍廉价劳动力,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力。
相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和劳动力价格便宜而严重过剩,许多国家将对外输出劳务作为一项国策大力推行,这既解决了国内的就业问题,又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2、各服务部门的需求情况
工业部门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一些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出现了供不应求,同时由于工资待遇问题,发达国家本国公民不愿再从事这些体力劳动,从而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导致发达国家将制造业不断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了劳动力短缺。因此工业部门仍是国际劳务市场的最重要部门,但地位趋于下降。
建筑业过去十年,在美国经济和建筑业繁荣的带动下,全球建筑业投资呈现出良好态势。工程规划与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具有良好素质的项目经理供不应求。而普通建筑工人则由于供给过剩而导致工资待遇不断降低。尽管“9·11”事件以来全球经济遭受很大打击,建筑业投资下降,但发达国家、中东产油国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建筑工人的需求总量依然很大。
医疗服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和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各类医护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社区服务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交通运输业该行业劳务以海员为主,全球每年海员劳务的需求量约为100万人,其中高级海员的供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未来特种船舶(如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上的高级海员将尤为缺乏,但同时普通海员的过剩比例也在加大。此外该行业的劳务还包括部汽车司售人员和高级航空服务人员,例如,在中东产油国司机大部分来自非产油国的阿拉伯和印度、巴基斯坦。
计算机服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服务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一些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这种服务人员的需求是全球性的,包括硬件安装和维修人员,及软件服务人员。
农牧渔业如美国在农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季节性农业工人,其中多数来自邻国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近海及远洋渔工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家庭服务人员(即家佣)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很大,中东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市场也有较大的需求。
其他专业服务人员包括法律服务、会计、审计服务、广告、管理咨询服务、包装、会议、翻译、维修服务等,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多。
3、国际劳务的主要市场情况
东亚和东南亚:
这里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最重要的市场,目前占外派劳务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中最大的市场分别是新加坡、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及东盟等。
新加坡: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人数最多的市场。新加坡每年输入外籍劳务超过60万人,其中建筑业约25万人。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对外籍劳务的需求有所缩减,尤其是制造业,但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仍很短缺。由于新加坡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职位空缺仍较多。一般来说,新加坡政府将服务业的职位空缺主要留给本国国民,而建筑业则主要依赖外国劳工。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中国工人因为技术好、理解能力强、劳动效率高而受到新加坡雇主的欢迎。截至去年年底,在新加坡的中国工人近10万人,其中多数从事建筑工作。
韩国:
9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劳动力普遍短缺,首当其冲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人员不足现象十分普遍。1992年韩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缺员率为25%,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上升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国际竞争力下降。因此韩国政府从1993年10月起实施了外国人产业技术研修制度,引进国外研修生,在指定的企业研修工作,为企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但是由于研修生工资过低、脱岗率较高、合同关系不平等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管理公司与派遣机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韩国企业界发起了以雇佣许可制取代研修制的运动。正在酝酿的《关于外籍劳工雇佣及管理法案》规定,凡获得赴韩工作许可的外籍劳工,将与韩国劳动者一样受到韩国所有与劳动相关的法律的保护。外籍劳工的雇佣期限为1年,可延长2年,因此外籍劳工最长可在韩国合法就业3年。韩国拟按国内就业总数的1-15%引进外籍劳工,每年计划引进20-30万名。企业在取得政府许可后,须在规定的人数范围内雇佣外籍劳工,并支付与韩国人相同的正常工资和各项法定补贴。实施雇佣许可制后,外籍劳工将通过韩国劳动部和派遣国政府共同认可的机构在韩国正式就业。在实行雇佣许可制的同时,现行的产业研修制度仍将继续保留。据韩国产业研究院调查,目前韩国国内中小制造企业人力缺口为20.5万名,平均人力不足比率达9.36%.日本:
根据日本政府预测,为了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日本每年需要补充60万劳动力。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日本劳动力增长几乎为零,70%的企业感到劳动力短缺,一些脏、苦、累、险的行业无人问津。由于日本禁止企业合法使用外籍劳工,于是各用工部门、企业纷纷通过扩大来日研修生的途径,引进更多的外籍劳工以满足需求。
香港:
经过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发展,香港经济逐步转型,劳动密集型项目被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所取代,对普通劳务需求大量减少,而对各种智力型和专业型技术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1996年香港停止了输入普通劳工的计划,只批准输入具有高技术的人才。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在实施一项输入优秀人才计划,该计划放宽了来港工作的内地居民来港工作的入境条件,但要求他们必须有过人的才能或专业知识,并能协助香港形成以知识为本及高附加值的经济体系。这项计划没有名额和行业限制,由需要人才的公司自行决定。香港本地公司可在直接聘用优才后,代其提出来港申请,人才入港后必须受雇于与学历或才能有关的职位。在薪酬方面,该计划没有规定下限,但雇主必须提供一套合理的薪资条件。优秀人才在入港一年后方可改行,但必须是与其才能或专业知识有关的行业。
目前香港可能需要输入优秀人才的行业包括:资讯和通讯科技、电子、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健康食品和中成药、中文软件、多媒体科技、材料科技、土木工程、电讯和环境科技等,另外电讯、个人数字助理、无线通讯、显示器、互联网软件及电子商业等领域的人才也是未来10年香港所需要的。
西亚非洲(中东):
中东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的地区,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劳务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90年代以后地位逐步下降。目前派出劳务较多的国家是以色列、阿联酋、苏丹、阿尔及利亚等,其中苏丹等北非地区主要是工程项下带动的劳务较多,纯劳务市场较小。由于西亚主要劳务输入国政府都在推行人员本地化的政策,因而其劳务市场规模有逐步缩减的趋势。
以色列:
是目前我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劳务合作市场。但是自去年以来,由于巴以冲突,以色列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加上非法劳务的增多,以色列开始大量驱逐外籍劳务。最近以色列总理沙龙决定,立即停止引进所有外籍劳务,直到2003年底。而对那些已经获得引进外籍劳务配额,但尚未抵达的劳务人员,也将不许入境,以色列的雇主只能转而雇佣目前已经在以色列的非法外籍劳务。这项政策将严重影响我国对以色列的劳务合作业务。目前这项决定已遭到以色列人力中介公司和建筑部门的强烈反对。
沙特:
现有人口约2200万,其中外籍劳工近700万,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劳务市场。外籍人员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以西方国家人员为主。但近年来沙特逐步加快了劳务沙特化的步伐,从2001年9月起,政府强制要求各公司沙特籍人员必须达到30%,规定各公司的人事、接待、处罚、保卫、财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得由外国人担任,这一措施将为沙特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各企业的就业人员逐步实现沙特化。这项政策对外国劳务的进入设置了更多的障碍。
科威特:
据科威特计划部统计,2001年科威特外藉人口为138.7万人,其中外藉劳工127.4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4.2%,而本国劳动力23.8万人,其中93%在政府和国营部门就业。外藉劳工中非阿拉伯人76.7万人,其中印度人29.5万,孟加拉国人15.7万,巴基斯坦人10.1万,斯里兰卡人10万,欧美人不足2万,阿拉伯人50.7万人,其中埃及有27.4万。在政府和国营机构以及公私合营企业中打工的外藉劳务21.8万,在私营部门打工的外藉劳工69.7万。科威特的劳务市场仍以中低档劳务为主,工资较低。外籍劳务主要从事的行业是商业、餐馆和旅店,占行业分布的56.32%,社会服务业占14.55%,加工工业占9%,建筑业占8.69%;金融保险服务占4.26%.亚洲国家向科威特出口劳务43.1万人,占私营进口劳务市场的61.81%,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业、建筑承包业、商业餐饮旅馆业、加工工业和农牧业,有工资低廉的优势。阿拉伯国家向科威特出口劳务占36.66%,主要集中在运输交通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欧洲:
在与美国的经济竞赛中,欧洲已经在新经济和新技术方面慢了一步,其中人才优势不明显是一项关键制约因素,一些欧洲人纷纷到美国工作。对此,欧洲各国普遍感到应放松移民管制,接纳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德国:
现在已经有大约730万外国人居住在德国,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约有200万。据预测,由于人口不断老化且生育率降低,人口负增长,50年后德国人口将会比目前的8200万人缩减四分之一,德国每年至少要接纳5万名移民才能满足劳工方面的需要。面对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德国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开放移民的政策,把吸引外籍人的重点放在高技术人才方面,这些外籍人最多可以逗留五年,以弥补某些特定经济部门的劳工不足。
英国:
英国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英国目前的失业率较低,近年来公共服务行业都饱受人才短缺之苦。在伦敦,三分之二的公司称它们不能找到足够的技术人才,而十年前这些公司仅有15%.人手短缺最严重的六大行业是医护、电子及通讯技术、教育、建筑、飞行工程和临床心理。
北美:
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根据美国新移民法规定,针对劳工的移民分为五类,其中四类是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第一类是优先劳工。第二类是具有特殊才能和持有高等教育文凭人士。第三类是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非技术性工人。这三类移民每年分配的优先劳工签证名额各有4万人。第四类是宗教领袖和其他宗教人士。以劳工关系为基础的移民还包括护士,但它作为特例项目处理。第五类是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为基础。外国劳工进入美国可能加剧劳工竞争,因此,在办理移民的申请程序上,劳工移民不仅受到移民局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遵循美国劳工部制定的管理条例,相当部分的劳工移民在得到移民局批准前,先要向劳工部提出劳工申请,即外国劳工认可证明书。
加拿大:
同样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对技术移民采取的是打分制,加拿大移民局于2002年6月11日正式公布了技术移民新法的最终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75分为及格。近年来,加移民政策出现以下变化:
第一,移民政策以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移民选择标准将重点考察移民对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及融入加社会的能力。
第二,独立移民选择标准将注重移民融入加社会的潜力,强调移民的语言能力、年龄、教育程度和应聘能力等。
第三,独立技术移民选择和审核方法加强了对申请者的教育程度和语言能力的要求,移民部每年将确定加劳务市场短缺的职业,重点输入此类移民。
第四,商业移民的选择注重其商业背景和融入加拿大商业社会的能力,投资移民项目将以加强中小型商业企业的风险投资来源来设计,以更好的支持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五,家庭类移民方面,配偶和子女的移民仍然被列为家庭团聚类移民的首位,减少需担保人经济支持的父母、祖父母类老人移民,增加担保人的成年子女、兄弟姐妹移民。
目前加拿大每年能够接纳移民20万至22.5万人,实际移民数大约为18-20万人。近几年来,中国大陆人士前往加拿大移民的人数不断上升,从1998年起,中国已成为移民加拿大人数最多的国家。
三、供给状况
1、总体供给
总体上看,国际劳务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主要是普通劳务严重过剩,而高级劳务则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国际上劳务输出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有: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等,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劳动力供应大国。
2、服务部门的供给情况
计算机服务:
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政府从儿童抓起,加大教育投入,使印度人从小就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印度的软件人才供应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外巴西、中国也是较大的供应国。
海员:
目前世界上海员劳务的主要供给国及最具潜力的国家是菲律宾、印度、波兰、克罗地亚、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
其中,菲律宾是世界海员劳务输出最多的国家,国内拥有100多所海事院校,每年培养数千名海员,而本国远洋船队规模很小,绝大多数海员都被派往国外。菲律宾海员在语言上具有很强优势。但近年来菲律宾的海员外派受到来自印度、中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国的挑战。
印度海事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海员著称,印度政府和私人部门均非常注意对海事教育的投资,1998-2000年,印度政府共投资6000万美元,而私人企业和机构共投资4000万美元。尽管本国远洋和内河船队规模较大,但受高收入和低税收的驱使,印度高级海员纷纷投奔国外,本国船队反而出现人手短缺现象,只有5700名高级海员和2.3万名普通海员服务于本国船队。相反,其外派高级海员约为1.2万名,普通海员为2万名。
波兰的传统海事教育力量很强,每年海事院校的毕业生数以千计,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导致大批海员失业和就业困难。因此,波兰的海员积极到国外谋求工作。与亚洲国家相比,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具有地理和交通方面的便利。近年来波兰的海员日益受到西北欧海运国的青睐,挪威、德国等航运大国的船东协会陆续与波兰海员工会签订集体外派协议,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克罗地亚也具有悠久的航海教育传统,其六所海事院校每年可培养500名高级海员,大部分外派至西欧、北欧。随着近年来东欧经济的不景气和南斯拉夫战火的破坏,海员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外派海员人数达五万人,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由于未来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特种船舶上的高级海员严重短缺,而克海员在特种船舶上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在海员输出方面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中国目前共有船员40多万,全国的五所海事学院和80所中专每年可以培养出5000名高级海员和1万名普通海员。中国贯彻国际海事组织stcw95公约的态度和效果已获认可,并顺利登上“白名单”,为中国海员外派铺平了道路。应该说,中国海员的外派前景比较乐观。但由于语言问题,中国海员的传统市场在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但经过国内劳务合作公司及驻外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已经突破了挪威、英国、德国这些公认的最顽强的“防线”,中国海员进军欧美劳务市场的步伐加快。
家庭服务:
主要供给国是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其特点是服务意识强,能够吃苦耐劳,而且菲律宾和印度公民的英语水平较高。在家庭服务方面,中国劳务的供应潜力巨大,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政府不允许中国女性在外国家庭服务,另外语言也是进入该市场的一个障碍。
医疗服务:
印度是世界医护人员的主要供应国,菲律宾的医护输出也很多,其特点是英语好,而且教育程度达到了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大学本科四年。中国的医护人员众多,供应潜力很大,但目前存在几方面的障碍:
一是,语言障碍;
二是,学历要求达不到发达国家需要的大学本科四年的需要,尽管中国护士在技术上并不比菲律宾和印度同行差,但通常均是三年专科的学历;
三是,难以通过发达国家的资格认证,如“美国海外护士资格认证考试”(cgfns)。
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竞争对手
劳务市场篇2
公司用工方式按眼前市场中运作情况分为用工公司直接招聘(珠海格力)和委托劳务输出公司给予派遣(深圳华为)两种。这次调查回访之前,网上对深圳富士康一个技术员因公司新款电脑失盗被怀疑,在公司被审讯和被逼打,然后自己深受冲击而跳楼自杀。美国计算机公司撤回了订单,又一次将富士康公司劳资双方纠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与深圳富士康相邻的深圳华为工程生产部就没受到一点波及。在国人心目中,华为可谓“高危”企业,近一年来却相安无事,我们带着这一思虑进行了实地走访,而不看不知道,世界大不同。
一、华为用工由直招变更为劳务合作
在两年前,华为员工身份置换在大家的议论热点之上,员工的待遇上去了,劳动强度极限发挥着,经济效益突飞猛进,研发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原来无线电通信交换机处理系统中国是购买法、德等西欧国家的,现在华为产品却远销到西欧国家去了。全球大多订购华为的设备,但西欧国家购买时十分不情愿,订单上还是有一些非技术上的限制。原来劳资双方纠纷引发的公司业绩一去不复返了,公司管理层将员工分为长期劳务工和二年期劳务合作,委托第三方进行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关于现象、机构、人群和行为的宽泛概念,它有三种含义: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劳务派遣组织、劳务派遣型就业。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织形式,是用人单位通过外在的,从事利性的劳务提供业务的组织安排一些临时的、非固定的或特殊的工作需要的工作安排形式。劳务派遣组织是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一种新的社会资源组织形式,从事的是单纯经营劳动力资源的劳务活动,通过将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方式赚取利润,来生存发展。 劳务派遣型就业是一种非正规就业形式,劳动者是劳务派遣企业的职工,与派遣机构是雇佣关系。但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并接受相关的管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与各类就业形式相比,劳务派遣型就业的特点是有固定期限的依附性就业。与其他劳务经济形式相比较,劳务派遣的两个最大特点:一是劳动者是派遣公司的职工,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与劳务中介、劳务不同;二是派遣公司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不承包项目,这与劳务承包不同。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力租赁或员工租赁,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动派遣机构已经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而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简单来讲,用工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派遣公司提出所用人员的标准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等,派遣公司通过查询劳务资料库及各招聘储备人才中心等方式选派合格人员。经严格筛选,把人员资料送交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进行选择并确定,然后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派遣公司和被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被派遣人员与派遣公司是劳动关系,与用工单位是有偿使用的劳务关系。
劳务派遣是我国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建立实践中提出的一个现实课题,是我国劳务经济中比较新的形式,也是目前发展很快的一种用工形式。在认清劳务派遣实质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探讨劳务派遣在吸纳就业方面的潜力有多大。对于我国这样拥有数量巨大的低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劳务派遣等劳务经济比较适应,比较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我国传统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而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劳务派遣意义更加重大。劳务派遣范围对象为企业用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编制外用工,以及外省市驻地办事机构及其他用工单位提供人力资源,以满足用工单位需要。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服务机构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依据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组织符合用工单位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并在与其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一种新型的灵活用人形式。
1.降低用工成本支出
用工单位在核算派遣人员的总支出时,一是考虑岗位效益,二是以市场价格制定工资标准,三是不需要为被派遣人员额外支付其他计划外的费用。劳务派遣专用发票可计入用工单位税前成本开支,综合核算单位支出成本比在编员工支出大大降低。
2.人事管理便捷专业
用工单位用人不受户口及学历限制,平时对派遣员工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按分配的工作任务进行管理、考核。而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由派遣公司负责完成。用工单位可以在业务增加时增加人员,在业务减少时减少人员,用工方式十分机动灵活。
3.减少劳动纠纷
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指导下,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签订派遣协议,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用工单位与派遣人员只是一种有偿使用的劳务关系,这样用工单位就可避免与派遣人员在人事(劳动)关系上可能出现纠纷。
(1)“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劳务派遣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归单位所有,工作是终身制,端的是铁饭碗,人员能进不能出,工人闲置浪费现象很普遍。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正在兴起,工人要流动,“单位人”要变成“社会人”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著名劳务学家、中国劳动科学院副院长王通讯教授提出:对“工人不养而用”是上上之策。他认为,如何用工人现在有三种现象:一是养人用人,二是养人不用人,三是不养人而用人。对用人单位来说“工人不养而用”是上上之策,追求“工人为我所用”要比“为我所有”有利得多。实行劳务派遣制,使用工单位在工人使用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种新的用人理念得以实现。用工单位只需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然后由劳务派遣机构把合适的人员派到用工单位工作,用工单位只负责工人的使用,不与工人本人发生任何隶属关系。应当说,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特征的劳务派遣制,特别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国企改制企业,以及那些经营发展变化比较快,出在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需求又不尽相同的单位。
(2)“你用人,我管人”是用工派遣制的又一个显著特征。用工派遣制的模式实际上形成的是三种关系。也就是以派遣机构为中间行为主体,形成的派遣机构与被派遣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被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很显然,用工单位对被派遣人员只管使用和使用中的工作考核,剩下的一切管理工作包括工资薪酬的发放、社会保险的代收代缴、合同的签订、续订和解除、问题和争议的处理、日常一系列人事管理等,全部由派遣机构负责。这样,用工单位用人,派遣机构管人。这种用人模式对用工单位来说省了很多事,减少了大批因管理工作带来的工作量和相关的麻烦,可以使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者能够更专心于事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经营。
(3)劳务派遣机构“一手托两家”,更有利于劳务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和有关各方责权利的保障,这是劳务派遣制的根本性好处,也是这种用人模式独特的机制。有资格进行劳务派遣的机构,必须是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具有法人资质,被特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机构。作为劳务派遣机构,介于劳务供需双方中间,一方面劳务派遣机构要根据用工单位对工人的需求,履行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向用工单位及时选拔派遣所需的适用工人,并管理好所派遣的工人,确保接受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相关责、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在实施派遣前,要与被派遣人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双方的隶属关系,确保被派遣人在派出工作期间相关的责、权、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就是劳务派遣机构有别于其他企业法人所经营的特殊职能。
为经营好这些特殊业务,劳务派遣机构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要始终坚持“一手托两家”,处理好各方的责、权、利。通过一系列认真细致的规范运作,得到劳务供需双方的认可,以良好的社会信誉推动劳务派遣制的良性发展。在中国加入世贸的新背景下,为适应来自国际和国内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继续保持或增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需要通过有效管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科学合理地配置员工并制定有效的薪酬政策;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改革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利用成本和风险。
二、红海劳务派遣具体操作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条款产生的背景下,广东红海集团是广东省劳动社保厅属下的一个事业单位,在广东省内和全国部分省会城市设有分公司。
1.主要工作
(1)业务咨询。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初次接触,首先双方都本着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如实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劳务派遣机构要向用工方提供从事派遣业务的合法证件,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用工单位同样要提供能证明单位合法用工资质证件。
(2)分析考察。劳务派遣机构根据用工单位提出的用工要求和条件,对其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工作量、工作要求及企业管理制度等进行实地考察,然后确定劳务派遣方式。
(3)派遣方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用工单位要求,双方协商劳务派遣方案,经双方反复研究、协商,制定可行的《劳务派遣协议》。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协议执行的起止时间,双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
(4)协议的实施。《劳务派遣协议》在有效期内双方都必须认真履行《劳务派遣协议》的各项约定,任何一方违反协议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或法律责任。
2.招聘方式
(1)劳务派遣机构负责招聘。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且按双方约定由劳务派遣机构负责组织招聘的,派遣机构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从招聘信息的到组织招聘,即包括对应聘人员的面试,个人户口或身份证、毕业证书、职称证、政审材料的审核,以及考试、考核、体检等组织工作都由劳务派遣机构全权负责。派遣机构依据考试、考核结果进行择优录取,并向用工单位提供应聘人员的预选名单,经用工单位确认人选后,劳务派遣机构配合用工单位组织岗前培训,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2)委托定点招聘。根据用工单位要求,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以及特殊工种的招聘,如省内外的用工单位有特定的招聘渠道,也可委托劳务派遣机构进行定点招聘。
(3)用工单位自行招聘。经约定由用工单位自行组织招聘的,用工单位只需向劳务派遣机构提供确认招聘人员名单,由派遣机构按规定办理录用手续即可。
3.办理录聘手续
经用工单位同意录用的劳务派遣人员,由劳务派遣机构依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管理规定》,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4.工资支付、社会保险
(1)派遣人员的工资,由派遣机构采用委托银行方式,按月支付给派遣人员。经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协商同意,也可委托用工单位按月。按规定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险费,由派遣机构代扣代缴。
(2)社会保险。在劳动合同期内,劳务派遣机构要按规定为派遣人员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及社会保险待遇申报等手续。
三、劳务派遣对学生员工的基本要求
我们学院这批应聘到华为去的学生上班只有四个月,刚上班华为开出月工资3000元,加班等另按劳动法要求计算。现在三个月试用期满,正在与红海签订二年期的劳务合同,月收入上调到达3500元。学生对这种用工方式看法如下:
1.华为的长期合同工收入和待遇区别很大
目前学生均能认同长期合同工付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业绩远远高于两年期的派遣工,为公司贡献大,取得回报就高。内部项目按市场方式运作,分为个人和小组竞标,充分体现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2.绩效考核制度
华为只管理劳动效果,对下设的分支机构进行事件绩效考核制度,发挥优劳优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工作中强调团队协作。这批学生工作这次只限于物流部门,要求“安全、及时、经济”完成订单任务。一班三倒的作息时间,平时可以上网和看书。
3.学生看重工作还是待遇
同一批去的某高职院校十多人均在生产技术岗位上从业,是红海陪同华为用人部门去面试的。生产技术岗位从业在学生看来显得稳定,更具竞争性,而且上升通道要宽敞。面试时华为技术员只要求同学画电子放大器电路图和口述工作原理,当时我们同学不是很重视,打听工作待遇和工作时间较多,未被红海公司和华为公司看好。
4.加强学生适应能力训练
为怎强学生迎接岗位变动挑战的适应能力,学校应注重顶岗实习,平时严格按公司制度管理模式训练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工作锻炼,对现场问题的处置能力培养,“计划总没有变化快”成了职场的潜意识。工作情绪饱满,专业技能运用与“迁移”能力强,生活适应能力和面向市场竞争机制的乐观心态,具有直面现实,直率与求是的心理素质。
四、几点看法
1.用工制度变化,能否及时跟踪并拟订相关方案
跟上市场脚步,认识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点。对学校毕业生就业不应只局限劳务(毕业生)推荐,是否能与外省的劳务集团联手,成为(或入股参与)其子公司。学校员工这部分人员成为“双重”身份员工,业务上除以安置学校毕业生就业为主攻方向外,还要着手联系劳务输出业务,寻求工学结合联合办班营销模式。
2.如何在学习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
推广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格局。对转入全面的工学结合现行的内外环境尚不能得到保障,实施难度高,建议可以作局部分解、分阶段分步骤举行。市场是在倒逼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针对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调研。
3.学生素质提高是任重道远的任务
高素质不是靠两年的课堂教学实现得到,而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并在日常生活、工作实践中将专业技能融入实训过程锻造出来的。经过对华为上班的学生了解均是中共党员,前面提到几个学生不是党员就是学生中班、团干部。最好能将课堂变为模拟工场,学习任务项目转化为工作项目,学员变为学徒。
劳务市场篇3
高端还是低端
2006年下半年,中国凯时k66会员登录的人才招聘服务行业的web2.0公司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融资热潮,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这样的行业门户网站,到一些区域性招聘网站,再到细分领域的行业招聘网站,都或多或少地拿到了来自国内外的投资资金。avcj记者当时跟戈壁合伙人公司副总裁徐晨探讨过此领域的投资机会,徐晨表示,网络招聘行业的格局已定,再进去可能比较难,但相对高端一点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人才招聘市场或许还有机会。
但从来没有人提到过低端人才服务市场。avcj在2006底做过一次调查,曾对半互联网半传统方式的低端劳务输出市场做过分析,认为劳务输出领域存在极大的市场和机会,因为中国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市场供给相比,存在比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而且市场混乱,存在整合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正如idgvc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低端人才资源服务市场,对应了相对而言是低价值和更为辛苦、更难以统一的标准化服务。
正是这种难以统一的标准化服务,才意味着存在整合市场的机会。中劳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文华告诉avcj:“很多人觉得劳务输出服务是一个很低端的生意,并且可操作性不强。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和用工企业之间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再加上我们强大的各级服务网点,中劳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种不对称。从目前的进程来看,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这是一片商业蓝海,基本没有竞争。”
而号称“全球首家农民工门户网站”的新农门网正式运行短短一年,基本没有收入,却已获得约200万美元的创投资金。这证明低端劳动服务市场的规模和运营潜力都已经获得了部分投资界人士的认可。身在劳务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省的中劳网则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虽没有接触过创业投资人,但依靠自身实力及可行的商业模式,也取得飞速发展,竞争力并不逊色于新农门网。
新蓝领时代
中国的农村也要实现信息化,周文华要利用这个契机,打造中国的新蓝领时代。据调查发现,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转型的高峰期,每年大约新增1800万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仅“十一五”期间,中国城镇将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与此同时,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80万,就业形势越来越难。而以制造业见长的中国企业最缺乏的三种人才是生产作业操作工、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很大一部分要出自于所谓的低端劳动力市场,即蓝领。
根据中劳网所搜集的数据,中等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比例为20%~40%,而中国不到4%,缺口达上千万人。另外,中国目前的中产阶层已经达到3000万,由此引发的家政、保姆、家教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周文华看到了市场与供求之间巨大的不平衡:供求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就业渠道不畅,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矛盾局面;劳动服务行业无领导品牌,存在大量黑中介,市场服务不规范,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学校教育内容与市场需要严重脱轨,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又急缺合适的技工,出现“技工荒”。基于此,周文华判断,劳务市场必将朝着“规范化、规模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市场存在整合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就业,即使在职人员也选择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职业培训市场必将高速发展;同时互联网无处不在,必将成为个人就业和培训的重要信息渠道。
在上述市场需求的启发下,中劳网、新农门网、农博网等应运而生,他们做的同一件事是带领农村劳动力走出信息封闭时代,成为信息化、职业化的新蓝领。新农门网创始人肖克文把自己的网站定位为“中国第一个‘四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他表示,自己的客户将是那些新农民工:年龄在16岁到30岁、求职时不再青睐体力活,同时他们也能上网、收发短信。按30%~40%的比例,这一年龄段的人数可达1亿。
商业价值何在?
正如上文所说,新农门的商业模式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但在avcj所调查过的数十个vc眼中,其商业模式距离真正的商业价值还很远。一位身在南方的投资者告诉avcj:“我系统地考察过这一行业,无论新农门的商业模式和用户流量,都没有太大亮点。而且这个行业面对的是低端人群,商业价值有限。新农门所强调的信息化的价值,其实也不存在,因为农民工根本不上网。”
这位投资人还说,新农门等类似的企业,他们做的大部分服务其实是做给政府看,做一个政府管理下的扶贫帮困网站还可以,但商业价值太小。而且农民工相对素质不高,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借助政府执行起来会更容易,但跟政府结合却不容易商业化。
红鼎投资首席执行官项建标认为,劳工服务类网站如果选择技工学校、大中专院校为突破口以及走培训学校的路子,可能会更容易执行。这类企业看似互联网,其实应该往传统公司的方向发展。
劳务市场篇4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外经贸局市*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办市工商局*年9月)为了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工作,市政府办公室于*年2月17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派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中介管理的通知》(连政办发[*]14号),对于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保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扶持外经企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中介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局部地区劳务人员利益受到侵害、因劳务纠纷引发群众上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市对外劳务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建立对外劳务合作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对外劳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市政府成立“连云港市对外劳务合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的具体措施,协调解决全市对外劳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重大劳务纠纷。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秘书长任组长,市*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外经贸局、外办、法制办、旅游局、工商局等部门分管领导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由各成员单位派人参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举行对外劳务合作情况通报会,协调解决对外劳务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的处理意见。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建立协调机制,负责处理本地区对外劳务合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劳务纠纷。二、进一步完善外派劳务项目登记备案工作。市外经贸局负责办理审查劳务经营公司对外签约外派劳务项目手续。中介公司受本市之外的经营公司委托招收外派劳务人员的,应当在广告、办理护照之前到外经贸部门(或外经行业协会)登记备案,披露项目信息和收费情况。外经贸局、物价局要认真履行市场监管和经济统计职能,依法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部门要加大对以虚假事由骗办护照申请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外经贸、外事、工商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对违反国家和省、市有关管理规定擅自向国(境)外派人,超标准收费,通过旅游、留学、商务等非劳务签证渠道组织劳务人员出国,或没有为劳务人员办理保险、国外工作许可和居住手续等的违规企业和有关责任人员做出相应处理。三、切实加强外派劳务中介机构管理工作。对于因商务活动申请普通护照的人员,一律由申请人持相应证明材料和单位介绍信到*部门办理;旅游、留学、商务等中介机构未经批准经营外派劳务业务、为劳务人员办理签证或发生其他违规经营行为的,分别由市旅游、教育和外事部门负责查处;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移交工商、*等部门依法处理。四、加强对外派劳务项目收费的管理。外经企业在提交审查表或备案表的时候,必须提供《劳务收费情况申报表》,实行公开透明、票据规范的收费管理制度。外经企业向劳务人员收取费用时必须出示经市外经贸部门审查盖章的申报表格。经营公司和外派劳务中介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取消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向外派劳务人员收取履约保证金的通知》(商合字[*]37号),坚决取消履约保证金,积极推介“外派劳务人员履约保证保险”。五、指导外经主体依法开展外派劳务业务。外经贸部门要指导外经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需要明确的12个问题的通知》([*]2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仲裁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苏政办发[*]124号)精神,按照文件规定的合同样本和格式要求写入合同争议条款,使用统一、规范的外派劳务和对外经济合作合同文本,引导劳务人员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劳务纠纷,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六、继续做好劳务招聘广告管理工作。工商、城管、劳动和社会保障、外经贸部门在加强媒体外派劳务广告管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户外劳务广告的检查和管理工作;及时查处违法广告和虚假广告,坚决打击利用虚假劳务广告进行欺诈的不法行为。七、进一步加强外派劳务培训和项目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和外派劳务的组织化程度。市外经贸局要督促各类外经企业围绕主营业务逐步建立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加强外派劳务培训工作,强化劳务人员的技能、语言、法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我市外派劳务的品牌效应和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外派劳务项目过程管理,确保劳务人员在境外工作期间的工资待遇、生活安排、医疗保障等得到落实。对于凡是派出人数超过30人以上的项目,必须派出项目经理或指定管理人员实行全程管理。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设立境外常驻办事机构,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八、建立外派劳务市场预警机制。外经贸部门要加强对热点国家和地区劳务市场、信息的调研分析,指导对外劳务工作,建立对外劳务管理网络,接到举报或发现企业及个人散布虚假外派劳务信息、实施欺诈行为的异常经营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查处,同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并通过媒体提醒劳务人员避免上当受骗;发现有组织非法劳务情况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阻止非法劳务人员出境。九、加强外派劳务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劳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工商、外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外经贸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通过开辟报刊专栏、电视电台讲座、热线咨询等方式,全方位加强外派劳务政策、法规和基本常识的宣传工作。外经贸部门要编印《出国劳务须知》等宣传资料,在外经审批、护照申办窗口、乡镇(村)和街道办事处陈放,以便劳务人员查阅学习,增进他们对外派劳务有关政策、法规和基本常识的了解,切实增强其法制意识、合同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上当受骗事件的发生几率。
劳务市场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遵循“在发展中整顿、在整顿中发展、以整顿促发展”的原则,依据国家对外劳务合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全面整治我区对外劳务市场,清查对外劳务经营违法行为,打击取缔非法对外劳务经营活动,规范对外劳务市场经营秩序,有效遏制外派劳务纠纷增长势头,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区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二、集中整治的时间和对象
集中整治时间为:*年7月1日至8月31日。
集中整治对象为:从事对外劳务业务的各类中介企业、单位和个人。
三、集中整治的工作内容
(一)摸清我区对外劳务经营活动基本情况。对在我区从事对外劳务的各类中介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登记;调查了解不在我区注册但在我区从事对外劳务中介活动的区外中介机构情况。
(二)排查对外劳务经营中的违规违法活动。重点排查以下情况:无经营资格企业超范围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的;以对外劳务经营为名进行经济犯罪的。
(三)集中整治和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
(四)建立健全外派劳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集中整治工作的步骤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1日至15日)。我区根据市政府要求,召开外经中介公司和外派劳务中介企业会议,对本辖区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部署。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集中整治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整治行动,检举揭发非法对外劳务经营行为。向社会公布外经贸、劳动保障、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举报电话,为集中整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调查登记阶段(7月16日至31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从事对外劳务的各类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深入排查对外劳务经营中的各类违规违法活动,从中梳理出重点整治的单位和个人,为依法取缔和后续处理做好前期准备。
(三)整治处理阶段(8月1日至20日)。对经市工商局批准的外派劳务中介企业和经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如经核查发现其经营行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依法予以查处规范;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非法经营对外劳务的企业,一律依法予以查处;个人一律不得在我区以任何形式从事对外劳务活动。对利用对外劳务进行经济犯罪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给予严厉打击,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查获的违法从事对外劳务业务的企业,凡存在擅自刊登广告或虚假信息欺骗群众或以旅游、商务等签证组织对外劳务的,由工商、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防止一些已收取劳务人员费用的企业乘集中整治之机抽逃资金,给劳务人员造成损失。
(四)检查总结阶段(8月21日至31日)。由区外经贸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公安局、区工商局联合组成检查组,对我区集中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我区要对集中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于*年8月31日前将总结报告和长效管理措施报市外经贸局及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
五、集中整治工作分工
(一)外经贸部门:负责开展外派劳务中介企业的调查登记,组织填写《外派劳务中介企业调查登记表》;会同执法部门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调查登记,组织填写《境外就业中介机构调查登记表》;对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负责对具有《职业介绍许可证》的职业中介机构开展“为有涉外劳务经营资格的企业提供劳务中介”的调查登记,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三)公安部门:依法侦查和打击对外劳务经营中的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的规定,对申请护照出国劳务的群众,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从合法正规渠道出国劳务,依法为有出国劳务需求的群众办理护照,并做好其出国前的法制教育工作;依法查处弄虚作假骗办护照出国劳务的行为,配合外经贸部门、工商部门及劳动保障部门查处非法从事出国劳务、境外就业经营活动的各类中介公司和机构。
(四)工商部门:负责取缔无照经营,依法查处各类违反工商法规从事对外劳务的行为。
六、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次对外劳务市场集中整治工作由区外经贸局牵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区工商局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区政府负责本辖区集中整治的统一指挥、组织和协调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系统做好相关工作并认真督促检查。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劳务市场范文
2022-11-10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