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艺术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6 02:45:47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1
[关键词]“双百”方针;民主政治;理论意义;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032 — 02
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不但要把民主生活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而且更要扩大到文化领域”。〔1〕建国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工作的方针,比如: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按照民主原则来领导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双百”方针,这是一个调动知识分子和文艺科技工作者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积极性的方针,也是一个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更是一个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贯彻“有力的促进了社会文化领域的活力,让一切创造性的思想和艺术源泉充分涌现”,〔2〕我国文坛上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现了文艺一片繁荣的景象。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建国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一些“左”的错误,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不断出现过激的做法。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是极不相适应的。所以,党中央需要在文化领域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双百”方针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它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并不是同时期提出来的。
“百花齐放”的提出得益于在戏曲问题上的争论。中国戏剧种类丰富多彩,在如何对待传统戏曲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早在1942年10月10日,就为延安平剧研究院的成立题词“推陈出新”,明确指出了党对传统戏剧的态度。但解放后又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有人主张全部继承,有人则号召全盘否定。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由文化部主持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在戏曲工作中应当坚持“百花齐放”,周扬认为这个提法值得肯定,遂向作了汇报。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示祝贺。同年5月5日,签发了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形式的自由竞争,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至此,中央实际上已将“百花齐放”确立为建国初期戏曲工作的指导方针。
“百家争鸣”的提出是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争论的结果。195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当时,该会负责人陈伯达向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要求在历史问题研究上坚持“百家争鸣”。 另据历史学家黎澍回忆:在1953年前后,由出面邀请历史学家翦伯赞、邵循正、胡华三人合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历史概要》的小册子,准备提供给苏联大百科全书备用。书稿出来后,请示如何解决诸如中国古代史古史分期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批示指出:“把稿子印发给全国历史学家讨论,实行‘百家争鸣’。”
二、在艺术和学术领域实行科学的民主的正确方针
“双百”方针是正确反映艺术和学术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科学性;“双百”方针又是体现尊重知识分子劳动的方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具有民主性。因此,“双百”方针是一个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统一的方针。
(一)科学地遵循文艺发展的内在规律
“双百”方针的提出,它实际上是一个探索真理的过程,而真理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超出一定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以,今天被认为是正确的事物,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或对实践认识的深化而成为谬误。反之亦然。因而,在艺术和学术的发展中,形成不同的学派、不同的见解是正常现象。这表明科学文化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用一种简单的、绝对的标准加以判断。能够自觉运用这条规律来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把它规定为党的一项重要方针,则是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民主地看待文艺理论观点的多样性
“双百”方针的民主性,是指同我们国体、政体上所体现出的政治民主有所区别的文化领域中的民主,具体来说,就是“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3〕这种自由是“人民内部的自由”。然而,“人民内部的自由”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其一致性体现为全国各族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渴望祖国统一;其差异性除了思想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外,在艺术性质、学术性质和技术性质的问题上,也会有意见的不同。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认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三)正确地处理文艺界存在的各种思想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经济制度和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外,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社会的这种急剧变化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中来,因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如同“不要共产党”、“共产党领导不了他”、“社会主义不好”等方面的言谈怪论。要正确处理出现在思想领域的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分清这是敌我之间的反革命诽谤还是人民内部的正常争论。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4〕在看来,党领导国家建设社解决敌我矛盾要用的方法,“剥夺他们的言论自由”,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会主义有两种不同的办法或方针,这就是“放”和“收”。所谓“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所谓“收”,就是不许人家说不同的意见,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认为“收”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而是扩大矛盾的办法。
三、“双百”方针和政治民主的关系
“双百”方针主要探讨的是文艺领域中的民主问题,即文艺民主。所以,“双百”方针和政治民主的关系问题就是文艺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关系问题。
文艺民主是在文艺这个特定领域中的民主,具体表现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这一系列的自由,一言概之,就是知识分子在文艺领域内拥有自。而政治民主则是政治领域内的民主,具体表现为统治阶级的一系列民主性的治国理念和按照这种理念组织起来的民主型的统治机构。所以,文艺民主同政治民主存在着明显区别。但是,我们不能把文艺民主同政治民主机械地加以分割,它们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把政治民主比做成一列飞驰的火车头,那么诸如文艺民主等特定领域的民主则是该列车拖带的各节车厢。政治民主的进步状态决定了文艺等民主的发展状况。建国以来的经验也表明,政治民主的相对稳定和正常发扬,就会给文艺民主提供一种稳定和和谐的环境,为发扬文艺民主创造良好的条件。反之,政治民主相对稳定和正常发扬的局面一旦遭到破坏,发扬文艺民主所要求的稳定和和谐的环境就会迅速消失,文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就会接踵而至。当然,文艺民主和其它民主在发展过程中反作用于政治民主,使政治民主有所发展,不断得到发扬。
四、“双百”方针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工作新局面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理论成果,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内涵丰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对艺术形式做了最早的概念鉴定,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源于劳动。在文艺的发展中,还存在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对外国文艺的借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这个问题上,列宁强调,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才是无产阶级文化发展观的正确抉择。在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和文艺创新的问题上,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作过十分透彻的论述。建国后,他更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上的继承、借鉴和创新的理论,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贯彻落实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内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的这些科学论述为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结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三)“双百”方针的现实启示
“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最为杰出的贡献。“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指出了艺术和科学发展上的“可以或不可以”、“应当或不应当”,虽然没有指明坚持这种方法的根本原因,但社会实践已经无数次地证明,在艺术和科学发展上的“可以或不可以”、“应当或不应当”并不取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容许或不容许。可惜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规律的客观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在“双百”方针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广大文艺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领域的生产力有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形成了当代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好局面。我国半个多世纪的文艺发展历程说明,“双百”方针是党领导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正确方针,我们只能坚持,不能抛弃。
〔参 考 文 献〕
〔1〕周抗.社会主义民主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68.
〔2〕连儒来.论与和谐社会的构想〔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88.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2
今年4月25日,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刘云山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首先是理论上的自觉,一个国家文化兴盛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我国于1983年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1984年,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国家“六五”经济发展时期科研规划时关于艺术学科单立门类的决定,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决议由文化部牵头,成立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职能为:制定全国艺术科学发展规划、课题指南及课题的评审、管理、成果鉴定、验收和推广、优秀成果的评选和奖励等具体组织工作;制定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章程、规定;具体监督、管理和筹措艺术科学研究经费;协调各学科规划组的工作,组织开展有关艺术科学的学术研讨活动;调研全国艺术科学研究现状,组织交流全国艺术科学研究信息。艺术学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三个单列学科之一,是繁荣发展艺术科学、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体现着国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科研要求与水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在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艺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艺术学科的发展有了长足进展,不仅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而且艺术学由一级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学科地位得到了提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工作得到全国艺术研究工作者积极响应。在申报期限内,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课题2624项,申报量呈迅猛递增之势。经过评审,2012年共有123个项目获得立项。这向我们传达两个信息,一是艺术学研究热情空前高涨,二是竞争异常激烈,每100个申报项目中,仅有不足4项能够获得立项。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全社会以及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攀升;而从事艺术学各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该项工作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国家文化发展层面来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事业中,其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凸显。那么,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该如何看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近几年的各种有形无形变化,并对其抱有哪些美好的期待?
一、辉煌的历程
来自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经费投入为10090万元,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切块经费突破1000万元,到2012年,达到历史性的2800万元。艺术学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也由2003年的4.5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15万元。
从2003年至2012年,艺术学项目共立项905项。其中,委托项目5项,重点项目61项,一般项目475项,青年项目211项,西部项目106项,另外还包括2003年至2006年立项的自筹经费项目等47项。从研究内容上看,音乐、美术、戏剧、艺术基础理论等传统学科仍以基础研究为主,而艺术文化综合研究、设计、影视等成为应用研究的热门学科。一批以产业、创意、景观、3d、动漫、新媒体、数字化、科技、工艺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项目,重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路径和方法,这些项目与以推动艺术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具有思辨性和长远效应的基础研究课题互为补充,为艺术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2003年至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已取得了包括10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华艺术通史》《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艺术辩证法》《艺术经济原理》《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对峙与解构:东西方戏剧》《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研究》《中国网络文化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重要成果在内的结项成果366项。这些成果中,总结中华文化艺术悠久历史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扎实厚重;抢救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丰富多彩;研究、探讨文化艺术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成果应用价值初步显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并重,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3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同时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和巨大作用,堪称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大国。但另一方面,与我们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却比较薄弱,文化软实力比较“软”,这其中自然包括我们的艺术理论与批评。
改革开放以来,从艺术理论和批评体系的建构来看,一方面我们打开国门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理论话语,在广泛吸收和吸纳西方理论话语的进程中,当代中国艺术理论与批评获得了相当大的拓展和丰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几十年对于西方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吸收和吸纳中,尽管我们获得了可以与国际、与世界对话的资格和地位,但与之相对应体现我们本民族独特气魄、格局,基于我们自己特定的国情和土壤,能够有效地解读、指导和引领中国自己当下的艺术生产、创作与传播经验的艺术理论和批评框架与话语,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建构起来。几十年引进的西方艺术理论框架与话语对于日益丰富的当代中国艺术生产与传播越来越无法予以解读,而传统的经典又不能有效满足和适应当代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新的需求。随着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已经开启了引领新全球化的全新局面,包括“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都毫无疑问地显示了中国作为新全球化引领者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引领新全球化的文化软实力亟须获得快速的增长和提升。在这样的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艺术理论与批评应当构建怎样的格局才能适应和满足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性需求,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时代性课题。
75年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文艺和新中国革命建设时期的文艺发展,也适应和满足了时代性需求。其核心精神与思想是不朽的,是永远值得传承的,但毕竟其具体的内容需要根据今天时代的变迁进行创造性发展。而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大量引进的西方艺术理论的话语和框架,尽管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和批评,但毕竟无法透彻地解读和助推我们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特定时代的艺术生产创作需求。也就是说,当今时代中国艺术理论和批评的格局既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的经典,也不能简单地移植西方的理论话语,必须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和特殊的国情,基于我们自己的文艺生产、创作的独特而丰富的实践经验,凝练和锻造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质的全新的艺术理论和批评框架与话语体系。简而言之,就是要对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和批评格局进行时代性的重构。
如何对新全球化語境下中国艺术理论和批评的格局进行重构呢?
首先,应当旗帜鲜明地以的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指导思想。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在“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等,对于包括艺术理论和批评在内的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任务与使命等都做了面向未来、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提炼与概括,发出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局面的号召和动员令。
第二,应当深深植根中国特色的艺术与传媒这片非常丰厚的实践沃土。中国艺术与传媒事业基于中国特定的国情,有着特定的生产、创作理念和方式,也积累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作品和产品。对这些作品、产品及其背后的生产、创作和传播规律的观察、描述、分析与思考,是形成中国特色艺术理论和批评框架及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础。
第三,应当充分发挥艺术、传媒理论和批评阵地的功能与作用。作为中国特色艺术理论和批评探索发展的重要阵地,各类艺术与传媒期刊扮演着特别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新全球化语境下,艺术与传媒的理论和批评在内涵、外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认知与判断有赖于各家期刊的探索与选择。各类艺术与传媒期刊阵地的判断和选择,包括期刊之间的相互切磋和交流,对于中国特色艺术理论和批评格局的重构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应充分发挥艺术与传媒高校的独特作用。艺术与传媒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以及学科建设等众多职能。在艺术理论与批评领域,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艺术理论和批评人才,凝练和锻造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和批评的框架与话语,发展和壮大与艺术理论及批评相关联的学科,并为推进新时代艺术与传媒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这些都是重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与批评格局的重要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接着北师大百年艺术教育的传统,我们与相关高校和艺术传媒类期刊的从业者一样,理应义不容辞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艺术与批评新格局的重任。同时,我们也肩负着推进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任,即推进中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重任。作为艺术与传媒学科和学术的从业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师和学生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样的使命,为中国特色艺术理论和批评的格局建设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
我相信,有系列重要讲话的指引,有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与传媒实践经验的支撑,在艺术与传媒期刊同仁和艺术与传媒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重构新全球化语境下适应文化软实力提升需求的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和批评新格局。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4
本次论坛共邀请了近200所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院校的院(校)长,还有来自美国、奥地利、韩国、菲律宾等国艺术院校的专家及学者。可以说,这是一次国际教育界的大讨论、大聚会。
论坛以“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新视界、新思路以及新跨越”及“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与十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为议题,旨在推动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为艺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说:“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主办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意义尤为重要。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将以十精神为指导,通过《艺术教育》杂志,搭建艺术教育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跨越,更好地建设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为改进学术之风,弘扬学术正气,规范学术行为,建立道德约束机制,为促进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出谋划策,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2012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适逢党的十胜利闭幕,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艺术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将理论层面的审视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结合,抓住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党的十精神高度一致,希望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继续办下去,在这样一个交流平台上,大家共同分析问题、凝聚共识,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致欢迎词。他表示,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将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主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是一个有前瞻性的重要议题。李大胜认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向的是文化的自强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出人才、出精品,这一新的形式给艺术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机遇,因而,构建合理的体制、加强学科建设,营造培养人才、催生精品的环境和范围是高等艺术教育的根本。
作为广州地区兄弟院校代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对论坛的成功举办提出期望。他表示,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专门的艺术院校,一直以来在融入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建设学科服务社会,此次论坛正是广东美术学院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黄丽雅说,“党的十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美,还应该包括人的全面发展、高尚的情操。”她认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情操修养,往往比知识本身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和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美育功能,引导人发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
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助理、《艺术市场》杂志社社长代柳梅主持,她说:“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的每届主题都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论坛主题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扩大,参与的专家和院校越来越多,学术成果越来越丰富,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学术活动,这说明,我们的论坛有着持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此次论坛正值党的十胜利召开,在党的十提出文化强国背景下,大家共同探索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旨在引领社会艺术思潮的前端,继续攀登。”
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开幕式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科组长、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韩国东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具滋弘分别以《艺术学科建设的本质》《论艺术教育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逻辑》《学科交叉的思考与探索》以及《韩国设计教育的现况》为题做了报告,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深刻的理论指导。
仲呈祥认为,十提出文化的功能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这16个字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高校应当自觉成为民族思维的先锋阵地,高等艺术院校应当自觉成为民族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先锋者就是站在社会艺术思潮的前端,自觉地引领这个思潮,攀登思想和艺术审美的高峰,而不是沉浸在这个思潮之中,甚至掉在思潮的末端去论证思潮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仲呈祥说,“我们应该深刻地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指导艺术教育,统管艺术学学科建设。自觉认识文化的功能,要自觉把握文化规律,自觉担当文化的时代重任。十第一次从国家的层面提出八个字:富强、民主、文化、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出八个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的层面提出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他认为这二十四个字非常准确、科学,这与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在学习贯彻的过程当中去加强艺术学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层面的要求及每个个体的要求去改善、改进,提升艺术教育的质量。
仲呈祥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藏”在公民之中的,公民素质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提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种德曰道德,这四种德都与艺术教育相关,与艺术学学科建设相关,讲德就一定要讲到人的德,人的德是一种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是靠审美、情感传递的,因此,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重要的还是艺术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在报告中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确实是一种精神力量,但问题在于这种精神力量还带有民族的特征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如何发生作用?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来说,应该从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一方面,如果要让中国的文化发生真正的精神力量,首先要改变我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第二个是与之相关的,如果要让文化发生这种精神力量,要改变思维方式,必须将艺术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首先,怎样改变思维方式。众所周知,现在所谓措施多是引进西学,很多问题其实并不产生在西学本身,而是在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成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这种两分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将科学与艺术直接进行对立,更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学科的分化、思想的破碎。要重新改变这些,特别要重新去认识所谓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打破这个两分法,只有艺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曹意强还对“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应在教育”做了深刻的解析。他指出,“我们的文化,一方面指高雅文化,坚持伟大的文化创造,而这个伟大的文化创造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如何引领我们去创造?文化可以促进人类的精神目标,教育按照这种崇高的精神可以引领人超越自身缺陷,包括思维方式的缺陷,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提升、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他说,艺术是文化的主体,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艺术创造人才,同时要担当起重新改变国家教育中所体现的思维的两分法。因此,艺术教育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逻辑就是要从重视学科建设,以及它对改变民族思维方式所起的作用做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结合清华美院的实际,强调了新世纪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他在报告中讲道,“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化时代,今天的信息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当今艺术设计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了有效的工具和平台,艺术设计对研究者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人类未来的发展,当代科学发展需要的是学科在更深、更广的各个领域交叉融合以推动知识创新。”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鲁晓波阐述了艺术创新和世界学科的更大发展越来越需要,并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中产生。
具滋弘在其报告中系统地对韩国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设计教育是教授形式的生产、流通、享有的方法及方向的学科,其具有与家庭、社会及文化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特性。他提出,当前韩国的设计教育大体分为普通教育、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普通教育指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教养教育指社会教育机构实行的设计教育,专业教育指大学专业教育课程,韩国从1954年开设设计教育以来,其教育课程有过七次改革,即过去以制造业的产品、包装、广告等设计为主,现在更注重信息设计、经验设计等与信息、知识相关的教育,而且逐渐追求艺术自然科学、人类学、技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相融合的跨学科教育。他最后总结,韩国当前的设计教育更注重能够打动人心的感性设计,即通过艺术设计对人心理的治愈疗法设计,也称healing design,并且已经在韩国悄然成为一种新趋势,为国际艺术设计提出了一个新思考。
主报告结束后,11月24日下午,论坛以分会场的形式继续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为美术·设计类和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类两组进行讨论。讨论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就艺术学各学科在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各院(校)长结合当前艺术教育大环境、大背景,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展开探讨,就艺术各学科升级为门类后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经过近一天的研讨,论坛取了良好效果,大家就新形势下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如何更有效地与国际接轨,以及艺术学科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期待下一届论坛的举办。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美术教师 教学理念 科研能力 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6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新中国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枝繁叶茂,结出硕果。为繁荣理论建设,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与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明确要求,全国各级文化科研机构务必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整合学术资源、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方法,努力进取,完成任务,争取更大成果。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全国文化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本着一贯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魄,《艺术百家》杂志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自2010年起,陆续分期分批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欣逢中华盛世,共襄文化盛举。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ational art disciplinary (ⅲ)
leading group office of national art disciplinary planning
(ministry of culture, beijing 100020)
七、文化艺术管理
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在“十一五”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主要得益于国家层面对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成就最突出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三个领域在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和学术成果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
(一)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学术成果渐趋丰富,学科体系逐渐成形
在有关政府部门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部级学术研究机构的推动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逐渐拓展至其他学术机构和大专院校,各界学者越来越关注文化战略研究,并从各自领域出发,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渐成规模,其理论成果为文化战略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学术基础。
1.文化战略研究总论从学理上阐述文化战略的由来及含义,阐明其演变及基础理论。
在“十一五”期间,关于文化战略总体构想的专著主要有《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等,相关的学术论文有《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战略选择》等论及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国际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提出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并从学理上阐述文化战略的由来及含义,阐明其演变及基础理论,重点讨论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文化战略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理论框架。
2.文化战略目标研究成果显著。
我国文化战略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选择适当的战略路径,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中国:软实力方略》、《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一)》、《软实力:中国视角》、《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著作,《软实力与中国文化战略的发展走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主流文化的体系建构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民族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与形象等等,但是其核心元素在于价值观。
2008年,旨在形成完整知识谱系和体系化研究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委托项目,包括《原典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进程及其成果形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背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研究》、《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命题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规律研究》四个子课题;《中国主流电影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国电影的精神地图――论主流电影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和谐•仁爱•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阐释》等论文系统梳理与重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资源,推进中华文化发展的无形力量,切实加强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文化战略的核心。
提高文化软实力还需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拓展我国文化传播的范围,提高我们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建构先进国家的文化形象 凝聚和谐发展的无形力量》、《中国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用流行文化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电影“走出去”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论文提出建设覆盖面广、内涵丰富的强有力传播体系,促进价值观的认同,提高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文化发展战略措施研究针对性强、应用功能突出。
文化发展战略的措施涉及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文化遗产、区域与城乡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诸多方面,是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内容。学者们在强调政府宏观调控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文化政策和战略规划,以及在文化发展、文化保护上应起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基层文化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出,要从国家文化发展高度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意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认知我国实施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脚踏实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乃是关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问题。
《“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问题以及历史境遇》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与缺席带来的危害,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概念和现代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前国家文化安全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历史境域,指出保障国家文化的独立和完整的战略意义。
4.研究国外文化战略的成果有品位有影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这些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文化法律和文化政策,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的同时,亦注重文化产品的输出和扩大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它们不但构成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我国文化战略研究重要的参照系,而且也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对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欧美等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论文有《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葛兰西――政治战略与文化战略》、《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论冷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及我国应对之策略》、《全球背景下的欧洲文化策略》等,起到了利用他山之石的功效。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向规范化和学理化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属于文化政策研究范畴,是中国现阶段文化政策的具体问题。自研究概念提出以后,相关研究不是很多,尚不成熟,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国内第一部论文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文化报社主编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丛》,该书集中了一些学者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初的理论探索,及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对实践的总结与思考;深圳学者集体撰写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较成体系的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的专著。
该书首次从政策的理论起点――公民文化权利,以及中国当代政治背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来论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合法性,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支持与保障系统、绩效管理与评估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以严密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命题背景、基本框架、基本原则、文化体制障碍,对中国语境下的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进行了界定与论述,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国公共文化政策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关注文艺问题也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野和角度;其他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论文及经验总结散见相关学术会议、各地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报》、文化发展论坛网及其他地方报刊媒体,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居多,对体系框架及运作的理论探讨较少。
1.对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基本概念的探讨。
多数学者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参照一般公共品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外部收益性、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齐勇锋认为,政府必须提供纯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前者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文化信息安全及社会稳定,也与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其供给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后者虽然在消费上具有私人产品的竞争性,但在技术手段上难以实现排他性消费的服务和收费,或虽可以实现排他性的收费,但由于边际收益不足以弥补边际成本,需采取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模式。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主体研究。
国内学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主体上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政府是否应承担主导作用。支持政府主导者依托两种观点:其一,认识到市场失灵和社会公正是经济学有关公共责任的规范理由――它们说明了政府应当介入其中;其二,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区域间还存在巨大差异,公民社会尚未发育健全,政府还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3.公共文化财政及投入方式研究。
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方面,大部分学者倾向于立足中国国情,发达地区可逐步采取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但欠发达地区及农村还需要以政府提供为主。在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赞同加大投入的观点,但在投入方式上存在不同主张,或主张效率第一,加强财政投入的绩效监管;或主张公平第一,财政投入应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或主张效率与公平兼顾,加强机制创新。
4.公共文化管理运作机制创新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因此信息交流与沟通顺畅是体现其民主价值的重要方式。国内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目前主要侧重于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覆盖全国各地的网络传输系统,使文化信息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有学者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我国基础文化建设薄弱的现状,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供给状况。各地方在建设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如上海的社区信息苑、青岛的五连线、深圳的六个一创新工程等等。
5.农村(及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农村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已在2005年1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表明我国政府已明确自身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但对于如何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真正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还有争议。
韩敬霞认为,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一直由政府提供,但所谓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很多地方根本就不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十分缺乏。利用市场机制,引入自由选择机制改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求关系,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但有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公益性文化,其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度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以非营利性为目的,因此质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否适合由市场机制起作用。
(三)文化产业研究发展迅速,成果可观
1.科研立项情况。
从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立项项目来看,关于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每年资助涉及文化产业项目平均有5个左右。较有代表性的立项项目有:《中国出版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境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的现状、影响与监管对策研究》、《文化策略、亚意识形态与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等。由于在国家的科研体系中,文化产业研究被归类于文化艺术管理学科下,在非艺术学学科的社科基金立项中,文化产业并非重点;因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也获得了一定资助。
“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中,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项目共有近20项获得立项。较有代表性的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我国戏剧产业化研究》、《西方国家传媒业的融合、竞争及规制政策的演化》、《我国文化服务业发展及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特性视角》、《中国电影全面实施产业化政策以来电影产业成果及问题研究》、《互联网时代欧美文化产业制度转型危机: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体系的重构》等。
2.学术著作和刊物出版情况。
“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研究发展迅速,约有50部著作出版,成果丰富。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当代文化产业论丛》、《世界文化产业丛书》等。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刊物比较匮乏,目前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和《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论文大量多发表于其他社科期刊上。
3.情况。
据中国知网数据,“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情况如下:
可见,与“十五”期间相比,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数量增长2―3倍。另外,在和文化产业研究紧密相关的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领域,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4月20日,题名和主题中有文化体制改革的论文数量分别为2030篇和10075篇。尽管文化产业相关很多,但其中多为表层研究、描述性研究,厚重的理论研究和具有实践价值的对策研究所占比例不高。
总体而言,“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研究非常活跃,且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以著作、研究报告、论文形式出现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对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重要探索,在较短时期内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
结论
(一)经验与启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既是对以往工作进行理性把握,探索艺术研究的一般规律,更是着眼未来,为重新出发探寻方向,为制定艺术科学研究下一个五年的规划提供思路,打下思想基础。
1.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新阶段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
艺术科学研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核心任务: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史论与艺术作品包括艺术作用于社会大众的审美规律等的科学研究与理性观照,阐发先进文化,宣传先进理念。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通过艺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昂扬的理性精神,总结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心路历程,阐发民族艺术丰富多彩的美学内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无穷艺术魅力。
新世纪新阶段,进行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持崇高的学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总结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历史和现实、学术思想资料和学术思潮,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把该学科既已形成的基本范畴、观点、体系置于现实之中,使其内涵得到丰富,外延得到拓展,并提出符合实际的新观点,改造旧体系,构建新体系;才能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必须根据现实需求调整艺术学科发展格局,深化和拓展艺术学科体系建设
艺术科学研究作为上层建筑中一部分,必然反映国家社会主要的经济关系,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艺术科学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现实,才能深化和拓展我国艺术学及其各门类学科体系建设及其当展问题研究。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当代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愈显重要,动漫、网络、游戏等发展迅猛,美术设计、漫画影视制作与新兴的文化产业结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和管理乃至艺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已十分迫切。
大力推进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深入探索、研究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深入研究国外文化艺术运作状况,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文化活动的空间与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与策略成为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针对艺术学及其各门类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文化艺术科研工作者不断深化和拓展各门类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和扶持曲艺、杂技、木偶等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建设滞后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和拓展了艺术学各门类学科当展问题研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重视和加强艺术学各门类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重视自然科学技术、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与艺术科学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加强和拓展在多学科互渗融合中出现的新兴领域研究,大力推动新兴技术手段在艺术科学领域的应用。因此,各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3.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是发展和繁荣艺术科学的根本途径。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需要对大量艺术实践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只有在对当前一些不同类型的艺术现象、艺术实践进行实际考察,具体研究艺术实践的起源、发展、形成、拓展等相关因素,及其对该艺术实践文化特色形成的深刻影响,才能为艺术实践在文化层面上的深层挖掘,提供最直接的资料,找寻到理论下面坚实的实践支撑,不断把艺术科学理论研究推进到更高的水平。
“十一五”是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艺术界也涌现了大量新现象、新趋势和新课题。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状和文化现象,艺术科研工作者并没有躲进象牙塔、沉溺于死学问,而是用敏锐的学术触角,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方法,积极研究和解读新的文化艺术现象,探求原因,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比如关于艺术市场的讨论,关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关系的研究,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关于当代艺术的探讨,都是广大艺术科研工作者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成功范例。
4.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艺术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最需要充分发挥研究者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专家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充分理解艺术研究的艰苦性。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鼓励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创造,包容学术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同时,实行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学会在包容多样中确立主导,在尊重差异中求得和谐。
要按照文化艺术自身的客观规律组织学术研究,努力营造有利于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才能使我国艺术科学研究队伍和事业建设永葆青春和活力。
5.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开阔视野,加强改革创新,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是繁荣发展艺术科学的重要途径。深化和拓展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必须以放眼世界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去拓宽研究空间。
艺术科研工作者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跟踪学术研究动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使艺术科学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积极创造在思想理论体系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艺术科学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艺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是艺术的巨大魅力和价值所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艺术科研工作者必须拓宽思路,积极倡导和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只有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当代艺术发展的生动实践,进行理论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方法手段的创新,才能使艺术科学研究工作不断超越落后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同时,只有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艺术科学研究,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来推进艺术科学研究,使艺术科学研究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科学学科体系,才能把我国艺术科学研究推上一个新台阶。
6.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加强艺术科学项目规划建设、深化艺术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和健全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体现着我国艺术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从2007年开始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这是我国艺术科学管理体制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转变,体现了国家对艺术科学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艺术科学建设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氛围。只有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办法与制度,努力提高艺术科学规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评审原则,改革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严把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的两关、评审立项和鉴定结项的进出两口,才能进一步提高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质量,确保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优秀成果。
坚持深化艺术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繁荣学术、推动学术的重要措施。要不断深化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对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在建设和谐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程中重要战略作用的认识;要通过规划和选题,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艺术科研资源配置。努力探索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和现代科研体制,探索建立若干高水平的资源共享型艺术科学研究基地,促进优势学科及科研队伍的建设;要建立健全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切实加强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工作,使之成为优化、凝聚科研队伍,繁荣艺术科学的重要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切实加强艺术科研成果的推广、宣传和奖励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拓宽成果宣传渠道,促进艺术科学规划研究优秀成果更好地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运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困难与挑战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艺术科学研究还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研究基础还很薄弱,当前的艺术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史的研究,存在着有价值的理论提炼不足的局限。
如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戏曲理论的研究稍显滞后,特别是一些特定时期与领域的戏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总结与提升;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虽然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含金量不高,多为对音乐教学实践方法的探讨,真正上升到“音乐教育学”高度的成果很少。
2.艺术学自身学科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艺术学各门类学科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但艺术学自身学科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艺术学及部分门类学科在基本范畴、规律、原理、方法论等问题上的研究尚需深化和系统化,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如在艺术社会学研究方面,门类研究缺乏新进展,出现了以文化研究代替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倾向;在文化战略研究方面,作为一个学科,其体系尚未成熟,缺乏系统性和精密度,研究领域不甚明确,跟其它文化研究领域存在交叉现象,尚缺乏严格界定的概念系统。
3.艺术科学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上存在部分脱节,对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缺乏足够关注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的理论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对当下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缺乏足够关注,艺术科学的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存在部分脱节。
如在曲艺研究方面,关于曲艺的曲本文学、曲唱音乐、舞台美术和“说唱”表演等专门研究,一直处于萎缩甚或空白的状态;在舞蹈研究方面,舞蹈理论研究偏重于传统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缺乏对当代舞蹈应有的研究和关注。
4.艺术科学研究对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还不够重视,理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研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艺术家对艺术科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还不够重视,理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如在艺术批评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多是总结回顾性研究、表态性研究,对国外批评思潮及国别艺术批评介绍性研究等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理性研究所占的比重很少;在电影艺术研究方面,电影艺术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上还不能完全随着新语境的变化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5.艺术学项目申报存在一些问题,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研究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受到社会愈益广泛的关注,这期间也的确推出了一批有重要学术与应用价值的成果,在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乃至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要看到,近年来,在项目申报数量逐年激增的同时,在项目申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自身学术积累而热衷于赶浪潮的现象有所蔓延,课题研究缺乏问题意识;研究的理论观点乃至对策、建议的雷同、相似,对调查数据等材料的简单罗列、汇集,是申报项目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缺乏面向社会需求的科研导向机制和以成果评价为核心的竞争激励机制;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布局不够合理,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由于学术风气和学术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急功近利、复制拼凑的现象甚至在局部有所蔓延,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有待建立和健全;科研队伍还不够稳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艺术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和转化存在困难,影响往往局限于本领域,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期许与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艺术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国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明确“十二五”时期艺术科学的主要任务,可以更好地推动艺术科学的全面繁荣发展。
1.艺术基础理论
“十二五”时期,艺术基础理论研究要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更多地从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从艺术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思考和组织研究工作。具体来说,在“十二五”期间,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和未来展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上创立了全新的艺术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为指导,建构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以推动当代艺术学健康发展,将成为艺术基础理论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一。
第二,在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十四卷全部完成、出版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中国艺术通论》重点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即对中国传统艺术基本精神、演化规律及主要审美特点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将提上日程。与此相关,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研究,也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三,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已走过60多年光辉历程。在大力加强国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二五”期间,艺术科学应重点关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的主要成就、发展道路、基本经验及现实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与途径的研究。
第四,艺术理论在新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艺术学在新时期也取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
对中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由20世纪上半叶萌芽并取得初步成果到新时期获得巨大发展的历史加以清晰、细致的梳理,对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也应提上日程。
第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
艺术社会学是艺术学科中一个传统的优势学科,新时期以来取得较丰硕成果,但它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研究”与“文化研究”两方面的挑战。未来的艺术社会学研究如何吸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密切关注当代新的艺术生产与消费实际,开出新生面,是需要艺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
第六,在当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当务之急是改善和加强艺术批评工作。
当前艺术批评的现状不容乐观,有偿批评、圈子式批评、酷评之类大行其道,少有真正客观、科学、富有责任感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的艺术批评。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的健康发展,加强和改善艺术批评已成为艺术领域的普遍共识。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艺术理论界进行深入探讨。
2.戏剧戏曲学(含曲艺、木偶、皮影)
(1)戏曲学研究
加强戏曲理论研究,特别是现状研究。近20年来,戏曲学科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许多重大戏曲史论研究课题的完成,积累了一批学术成果。但一些基础性戏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西方戏剧理论仍占据戏曲理论研究的话语权,戏曲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集体失语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十二五”规划对此应高度关注,对这些基础性理论研究,特别是现状研究提供必要支持。
重视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戏曲艺术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特征的表演体系,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标准。从理论的高度概括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对提高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舞台面貌的巨大变化,大量新鲜的创作经验亟待从体系建设的角度给予总结,一些既有的研究结论也需相应地给予新的理论回应。
建立学术化与规范化的戏曲评论机制。当前的戏曲评论很多是非本体意义上的批评,常常成为戏曲评奖等活动的附庸,造成戏曲批评止于艺术研究的表层,缺少对戏曲创作切实而具针对性与指导性的理论建树,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戏曲艺术创、演、评等戏剧链良性发展机制的建立。“十二五”规划应对建立学术化与规范化的戏曲评论机制有所表述,提倡和鼓励具有学术规范与创新意识的戏曲评论。
重视戏曲研究中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自王国维到张庚等前辈学者,开创了戏曲研究运用新观念、新方法的传统。“十二五”时期应继续重视运用新观念、新方法从事戏曲研究,特别是戏曲人类学、文化学、口述史等交叉学科研究和新兴研究方法的引进与运用,将极大地拓展和深化戏曲学科的许多研究领域。
完善戏曲学科构建。戏曲学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戏曲学科建设仍存在系统化、理论化的必要。如戏曲文献学、戏曲音乐学、戏曲表导演学等学科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十二五”时期应对这些薄弱学科,特别是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予以适当的扶持。
(2)话剧研究
“十二五”期间,应重视完整独立的话剧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当代话剧本体有密切关系的话剧市场学、话剧市场份额分析、话剧产业学、话剧营销学、话剧组织与管理学等,也应尽快纳入话剧学的研究范畴。
随着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社会化、产业化已成为戏剧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应从学术理论上予以重视。要及时掌握话剧改革的试点院团及其试点阶段的种种新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总结、研究,为政府扶持戏剧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进入新世纪,话剧发展格局大致呈现以下三种情况:
专业院团的经典剧作、保留剧作、原创剧作演出;民营演出机构的商业戏剧、流行戏剧演出;非职业、非盈利、先锋、实验的戏剧演出。
在戏剧经营中,出现了国营剧团、民营剧院、私人戏剧工作室、大学剧社等不同分野,同时戏剧流行化、世俗化、喜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何积极引导规范,是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但目前对民营和业余剧团以及喜剧、小戏、小品的研究严重短缺,应着力加强。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电子数据形态的话剧影像库、话剧文献库、话剧信息中心等,致使话剧艺术的各种资料随演随弃,严重流失,现有的戏剧档案管理明显滞后,将影响话剧学科的整体推进,这种状况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新时期戏剧已走过了近30年历史,涌现了大批有特点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这是中国话剧史上观念更新频繁,形式转换灵活、艺术思维活跃的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应当对其艺术成就予以总结。
经过一百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国话剧史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已纷纷离世,应加紧收集活态历史资料,对经历过这一发展过程的戏剧界前辈进行跟踪访谈、口述实录并编撰口述中国话剧史,为今后的研究创造条件。
作为外来的艺术样式,话剧常被认为是带有“西洋”色彩、“舶来的”、“小众的”艺术形式,话剧民族化是一个长远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实践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剧面临“二度西潮”,由此带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妄自菲薄、生搬硬套式的借鉴外来文化的做法,值得反思。如何保持中国艺术的神韵之美,借鉴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适应现代大众的审美心理,实现民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是应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3)曲艺学研究
随着曲艺学研究的逐步推进、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以及学术生态和研究环境的逐步改善,“十二五”期间的曲艺学研究,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特别是随着大型曲艺专业方志丛书《中国曲艺志》的编纂完成和全部出版,有关曲艺的学术资料空前丰赡,其研究也将突破既往主要局限于基础史论、汉族曲种和艺术本体的局面,进一步向更深广的领域展开。有关少数民族曲种和曲艺的文化学研究将成为主要方向,曲艺表演、舞美和传播研究,也将趋向深入。
②研究内容更加切实。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来,有关曲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将成为曲艺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研究手段趋于多样。
除了传统的史论研究、文献整理、创演观照和人物研究等,有关曲艺的口述史研究、音像文献的整理保存和曲艺文化的数据库建设等,将成为全新的成果样式。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也将突破传统的本体研究,向着“跨学科”的方向扩展。
④研究队伍逐步壮大。
目前曲艺的本科教育几乎是空白,但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展。高级研究人才匮乏的局面,在“十二五”期间会有较大的改善。
3.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
当前,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研究已经步入急剧变革的时期,面临许多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十二五”时期,电影、广播电视艺术及新媒体艺术研究课题的规划应站在“大传播概念、全媒体视野”的角度,以宽阔的国际视野、跨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含量,谋求当代语境下各媒介知识系统的重构和互补性研究;强化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对策性研究,使相关学术研究在符合规律的科学发展中取得更大突破。
在电影研究方面,要注重基础理论系统化、创新性研究。目前,电影艺术研究中存在着重文化轻艺术、重实践轻学理、重热点轻整体、重引进轻消化的问题。新语境的变化发展将促使电影艺术研究必须在理论、观念、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一些研究已经展开,但是需要继续推进,如加强对电影现状的关注与研究,国家电影战略的研究;加强对外电影文化宣传和发行策略的研究,提高利用电影传播中华文化、宣传国家形象的能力;加强电影评论,利用各种媒体优势,提升民族电影的文化负载,提高全民电影文化意识和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另外,随着近些年中国电影不断取得的国际成就和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对华语电影的关注持续升温,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在这种形势下,注意总结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加以规划,掌握这一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不但对中国电影研究,而且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在广播电视研究方面,热点现象频出导致史志研究滞后于业界发展,应加强历史意识,注重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研究。
其次,要建立科学、全面的电视评价体系研究。收视率是评价电视节目的重要指标,但只是商业传播标准。动态深入地研究电视的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有效结合,调整收视率样本结构,完善调查方法,建立分众定性研究,建立起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和注重文化创造力的文艺标准与收视率双赢的评判指数,是非常迫切的课题。
再次,加强广播电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广播电视业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向上下游整合,实现产业升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还要看到,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既要规范其具体概念和定义,又要重视其质量标准和考评体系的研究,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在动漫、新媒体艺术研究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更明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方法、基本概念和范畴,建立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要建立动漫及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条件;要加强动漫、新媒体艺术的分类研究、中国动漫和新媒体艺术特色研究、中国文化对动漫及新媒体创作的影响研究、动漫文化及其影响研究;加强中国动漫、新媒体艺术发展机制,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动漫、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等课题研究;加强动漫、新媒体艺术的产业化研究,注重动漫和新媒体艺术的资金支持、产业化运作规律的研究。
4.音乐学
“十一五”期间,民族音乐研究努力实现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本土化,但对外来理论的消化吸收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尚待加强,不少研究更多侧重文化背景,仅停留于民族音乐事象的表层描述,忽略对音乐本体及其与特定文化关系的探讨。“非遗”保护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这是学界共识,但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容易被忽略。目前“非遗”工作中由于缺少严肃的理论思考,各地主要把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同于“申遗”和一些应付检查而举办的活动,这种表面化的工作方式反而给传统文化事象带来一定的损害。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历经百余年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各种通史类著作至今,又有许多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出现,有些学者开始撰写音乐领域某专业方向的通史,学界也开始出现“重写音乐史”的呼声。但整合全局的音乐通史写作需要有体制化的支持,才能保证学术质量。断代史研究方面,宋代之后各朝代的音乐史研究领域亟待开掘。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仅涉及音乐家和音乐思潮两部分,内容相对单一,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扩大近代音乐史的研究领域。
同时,要加强音乐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并介绍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为国内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借鉴。
5.舞蹈学(含杂技、魔术)
“十二五”时期,舞蹈学学科规划应继续向着现代化、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要继续加强基础性舞蹈史学建设。
“中国舞蹈文化史”、“中国舞蹈历时态的比较研究”和“中国现代舞史”等课题需纳入研究视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完成,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人类学、舞蹈民俗学等学科方法论的建设,宏观上为“中国民间舞蹈史”、“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等巨大工程的展开创造了必要条件,“十二五”期间,它们将成为舞蹈学领域成果显著的部分。
第二,舞蹈基础理论方面,要在本体论、发生学、类型学、形态学和中外舞蹈比较研究等方向取得新的理论突破。
舞蹈学科方法论的探索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大,拟议中的“舞蹈研究方法论翻译丛书”(包括舞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符号学、生理学、运动学、训练学、女性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将为中国舞蹈研究和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与保障。
第三,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项目的专门研究。
随着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确定,对其中舞蹈项目的研究必然要纳入议事日程。“十二五”期间,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舞蹈项目的专题研究,对每个项目逐一考察,形成规范化、系统性的舞蹈学成果。
第四,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依然是“十二五”期间的研究重点。
舞蹈生态学、民族舞蹈学的建设仍是未来5年舞蹈学发展的重点。此外,舞蹈管理学、舞蹈传播学、舞蹈影像学等同样是方兴未艾的学科延展焦点,也是舞蹈研究推动舞蹈创作、表演及传播的基本保证。
第五,要塑造舞蹈高等教育的学科思维。
长期以来,舞蹈学研究忽视了舞蹈教育的理论研究,使整个学科理论水平偏低,这种状况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加以改变。从“十一五”期间延续下来的《中国舞蹈教育史研究》、《欧美舞蹈教育史研究》等中外舞蹈教育研究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各个舞种学科的史论研究也必须上马,本体研究、交叉学科和综合研究必须齐头并进。
杂技、魔术研究要注重现状分析和实践研究,在杂技魔术的产业化道路上提供更多建设性研究成果,构筑一个全方位的杂技魔术研究体系,走出与众不同的研究道路。
6.美术学(含设计艺术)
“十二五”时期,在选题规划上应重新调整学科布局。“十一五”期间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同时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
“十二五”时期,要鼓励学术创新,拓宽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确定若干“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与佛教、道教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整理出版了大量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已陆续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另外,要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要加强理论建设,促进创作实践。理论问题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较大,需要有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的艺术实验。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的审美联系。
7.文化艺术管理
文化艺术管理是文化艺术活动主体对文化艺术发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总体规划,通过配置和使用文化艺术资源,实现文化效益和功能最大化。它关乎国家文化艺术整体发展的设想和决策,是文化艺术建设的纲领,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当前,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然而,作为一个学科,文化艺术管理的研究体系尚缺乏系统性和精密度及严格界定的概念体系,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未来的文化艺术管理研究中,首先应明确学科特有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范畴,探索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构建文化艺术管理的战略理论体系,研究文化艺术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实施重点,形成独立的研究方法,从自身特有的理论视角探讨文化艺术发展问题,为该学科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应关注理论前沿,注重时势发展,在透视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考察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文化艺术发展的经验与路径,同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实践,借鉴国外文化艺术发展的成果,从而对我国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宏观构想,并针对具体问题,确定研究重点和主要方向,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方面,从深度、广度上不断推进。
第三,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应不断随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调整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对文化艺术发展进行长远的总体规划,提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发展构想,为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和理论支持,以期通过专业化的文化艺术管理研究,挖掘我国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理论研究的现实功能。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7
关键词:美育;蔡元培;宗教;兼容并包
蔡元培先生一生提倡美育,强调美学、艺术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自身深厚的国学功底,并对欧洲近现代科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多年从事教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中积极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今读《蔡元培美育论集》(后简称《论集》),对其中丰富的内容感触颇深,虽只有几十篇短小论述演说,但涉及领域之广、见地之深、与社会实践联系之紧密,令人叹服。除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与教育学的内容外,还有关于绘画、书法、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的论述和观点。在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我对其“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很感兴趣,想结合多年来在艺术领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体验观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以美育代宗教”的基本思想
《论集》中有三篇文章题目为“以美育代宗教”,是专门论述这一观点的,互有重叠、补充。细读这三篇,基本思想已显轮廓,加以其它文章、日记、访谈作参考完善,可以大致把此观点进行归纳:首先,文中所提的“美”是包罗万象的。“我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而引者或改美育为美术,误也。”作者认为“美育是广义的,而美术则意义太狭。”不难发现,文中“美育”的美,在涵盖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的同时,当然也包括音乐、文学、电影、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众多广义的艺术门类,甚至“社会的组织,学术团体以及其他种种社会现状。”显然,这个“美”是艺术、美学、社会学等内容的大融合。其次,“美育”是借着将之前依附于宗教的美学和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进而取代长久以来宗教在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和功能。“在最初的时候宗教完全是教育……;譬如基督教青年会讲智德体三育。”“以前都是宗教代教育”,但随着科学发展,宗教逐渐成为教育的“障碍”。故此可以用“美育”取而代之。可见,“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实践是以教育为领域和目的的,用“科学”的方法改造社会,提升国民素养。再次,文中对“美育”与“宗教”的对比概括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在历史上,宗教一度把美学和艺术用作“诱人信仰之方法。”“及文艺复兴以后,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对中外宗教之弊端和陋习相当了解,并在当时“科学”口号日益响亮的时代背景下,敏锐的把握住了中国社会和教育在审美领域的发展取向。
更为详细的论述,可参读《论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蔡元培先生的观点可概括为“古代的宗教代替美育,而现代的美育可以代替宗教。”①
2.“以美育代宗教”的积极意义
蔡元培先生一生践行美育,“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宝贵之处,就是以科学的态度,通过介绍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广一种与时俱进的审美价值观,对我国旧社会陈腐守旧的教育制度和国民习性进行改良。
2.1将艺术带下“神坛”,还以自由
“以美育代宗教”在我国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有相似之处,即借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艺术,并对宗教长期在人思想、审美领域的统治和禁锢进行批判。这一方面是作者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积累下来,借宗教实施奴化教育,以致近代中国国力日衰,国民素质不高之现象的深刻反思。“在宗教专制之下,审美总不很自由。”“甚至为护法起见,不惜于共和时代,附和专制。”艺术、美育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常受“宗教之为累”。显然,这些观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纵观中外艺术的历史,其起源、发展都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受益于宗教的同时也受制于宗教。对艺术与“美”的最求是人的自有天性,是人自由的权利。所以,艺术若长期依附于宗教而不能自由的表现人本身丰富的思想情感,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积极功能,就会受宗教狭隘、保守等弊端所累,失去生命力,沦为奴化人的工具。蔡元培先生主张的,将艺术从与宗教“神坛”带回归到现实世界,不论在东西方,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但体现着艺术发展的自由,更体现着人自身发展的自由。
2.2将中西文化融汇,借以育人
“在我们看来,本属相悖的中西道德伦理,在他那儿,即经由择善而从的筛选,得到浑然一体的自然融合。”②正是这种“中西融汇、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成就了蔡元培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辉煌功绩。《论集》中对中外艺术与美学思想的介绍,既有对比又有联系。“以美育代宗教”论述中更是对中西方在宗教、艺术、美学、科学等领域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列举分析,并紧密结合当时中国的现状,付诸于教育实践。例如,文中肯定了宗教教育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借鉴这样教育分类方式,提倡建立以科学技术、道德伦理、运动旅行、美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始终不忘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美育”将中西方文明中一切的优秀成果,借着“拿来主义”而消化吸收,落实到国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这种开放包容的育人理念,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一样,直接推动了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3.“以美育代宗教”的不足之处
“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界,谈论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蔡元培均非首选,其若干著述,也并非不可代替……。但这丝毫不影响蔡元培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卓越地位。”③由于研究领域的宽泛,以及深处社会、时代的特殊性,蔡元培先生的一些思想和主张难免有些局限性。然而,多年来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艺术教育者未作深入研究,就盲目附和。及至今日,在艺术教育中仍有将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者,以至于许多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审美意识得不到弘扬和发展。鉴于此,有必要提一下“以美育代宗教”观点的不足之处。
3.1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如上所言,蔡元培先生的这一主张主要是在教育学领域内的讨论,其学术观点也主要是受欧洲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至于宗教学、心理学和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则相对浅薄,在《论集》中,他强调“这是我个人的见解……,我到现在还在研究中。”可见,“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是一个开放、发展的话题,而不应看做是一个定论。当这一观点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宗教流派、美学思想、艺术门类和不同心理需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阅历的人的时候,就会发现其自身理论的局限性。美育和宗教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毕竟还是有诸多差别,《文集》中陈述在教育目的和功能上彼此的代替,确实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但超越这个领域,显得不切实际了。
3.2历史、社会的局限性
蔡元培先生身处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年代(1868―1940年),一生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立宪改革、辛亥革命、、军阀统治等社会运动的跌宕起伏,受中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与当时许多学者一样,在动荡的社会中摸索强国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美育代宗教”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亮点,也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实践方式。然而,纵观百年来中外社会之发展,虽科技、艺术、教育都在进步,却未见宗教消亡之势,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在调节社会和疏导心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面对许多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开始意识到其与社会公民的“信仰缺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以美育代宗教”的社会实践,有其在历史时代、社会环境方面的局限性。
3.3对科学、艺术与宗教之间关系认识的局限性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科学、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就是建立于此。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出,这三者之间不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长、取而代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彼此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在于求真去伪;艺术在于求美去丑;而宗教则在于求善去恶。过多注重宗教,势必无法兼顾科学的求真;过多依赖科学,也必无法兼顾宗教的求善;艺术只有在恰当平衡“宗教的善”和“科学的真”时,才会体现自身的“美”。《论集》中片面夸大科学功能的论断,“盖宗教之内容,现皆经学者以科学的研究解决之矣。”体现了对宗教认识的浅薄。作为人类文明中时间最古老、空间最普及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所关注的许多内容:人的生与死;人生所经历的苦难和需要的慰藉;人灵魂的终极归属等关于人最切身、实际的问题,是科学、艺术,甚至哲学、美学所无法完全解释的。另一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上许多宗教由于自身体制的种种弊端,而招致的攻击,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在进步过程中对自身寻求真、善、美之态度的反思与调整。如西方文艺复兴对天主教批判的“戏剧性结果”乃是:借着宗教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新教――基督教的形成于发展,并成就了基督教在近代欧洲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也在艺术领域证实了这样的结果。即便在当今,因片面注重科技发展而带来的道德、伦理、环境、安全、心理等方面的争议与危机,许多科学家也坦言无能为力。在艺术领域又何尝不是:与许多“现代艺术”的空洞与颓废相比,或许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欣赏历史上那些“受过宗教思想与宗教审美观培育、指导、限制过的”经典艺术作品吧。因此,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忽视了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这样的美育主张与其倡导“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4.结语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蔡元培先生:“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④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笔者个人认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主张的启发意义要大于实践意义。许多评论也都能说明,蔡元培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许多学术研究方面是“杂家”而非“专家”。故此,今天我们在继承、弘扬蔡元培先生通过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来提升国民素养,强化国家文化实力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兼容并包”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通过客观、深入的研究,为当前我国的“文化的发展、文化大繁荣”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 杨家友《宗教在席勒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的作用比较》,载《美学与艺术研究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第481页
② 张骁唯,《蔡元培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第2页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8
蒋彦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工笔重彩山水女画家、北京太元乾凰文化交流中心艺术总监。
5月8日至10日,由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首届汉旺论坛——2012全球防灾、救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与会代表共同倡议并支持建立“汉旺论坛”永久性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论坛凝聚了世界各国与中国政界领导及精英的共同愿景和责任,大家带着应对防灾、救灾和构思可持续发展美好未来的思考展开讨论。
论坛上,与会代表进行了对话,透过7(农业和食品、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学习、科技、未来社区、社会团体、政府与政策) 1(文化和创意)个共同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凝聚力的领域,倡导一种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埃尔文·范德林德作为“7 1”领域“文化与创意”讨论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在艺术、创意与文化新思维与多个领域建立联系提出探讨,确立了“新思维”对艺术、教育、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蒋彦婴,汉旺论坛“文化与创意”讨论小组讨论成员,倡导“新思维”美术教学,致力于实践美术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记者(以下简称“记”):两天的汉旺论坛中,来自世界各地、各领域专家学者在能源、环境保护、医学、农业、文化、艺术等领域进行了探讨,这更像是不同肤色的一家人坐在一起研究如何整合个体或共享资源,博取众长,就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调节现代社会的不平衡,使人类生活协调发展,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埃尔文·范德林德(以下简称“林德”):“汉旺论坛”是定位于防灾、救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球交流与合作,探索如何应对灾难,构建可持续发展美好未来,重塑人类道德文明为根本宗旨。论坛本身是一个非常创新的论坛,它把文化、科技、创业、社团等放到一起,这是不容易的。在过去的1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今天所讨论的每个学科都是独立的,文化就是文化,科技就是科技,我们现在缺乏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看所有的学科。文化在现在看来似乎已经独立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艺术,更多的时候会被人们与娱乐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浅薄的看待艺术的想法,这在当今社会也不适用。汉旺论坛是集合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看所有的学科,以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声音和智慧,让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珍爱地球、珍爱生命,促进造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此次论坛的根本宗旨。
记: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同时这也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感。但理论与实践结合,如何付之行动?请举一些例子说明。
林德:在汉旺论坛中,针对不同领域,即“7 1”领域对话,大家共同探讨,得出直接的行动计划。比如曾经谈到农业这个话题时,我提出,如果把有些农田和公园景观结合起来,人们就会更愿意想起乡村,乡村也就显得更好看,乡村的经济产业等相应地也会产生变化。因为我是一个艺术家,就会想到如何能够艺术地帮助人们改变对空间使用的想法,更好地利用所有的空间。
作为“7 1”这个讨论环节中负责文化与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员之一,我认为文化就相当于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种价值观,艺术应该教育人民把自己的思想打开,应该用一种更加全球化、更加深远的视角看问题。我认为我的职责是向其他不同的几个区,比如农业、社区、社会团体解释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文化在不同领域的教育中,就是教人们如何把自己的思路打开。刚才提到的农业与艺术的关系,乍一听可能会让人觉得两者并不搭界,事实上,它们可以有一定的联系。现在有些地方的人们在用地方式上我认为不够和谐,有的农田分成一块一块的,他们没有考虑到某一地域原来的地形,没有考虑到中国的风水等,没有很好地把农田与艺术思维相结合,更有效地使用农田,并让它发挥其除了耕作之外的生活功用和经济价值。所以,作为艺术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有能够治疗、治愈人们心里伤痛的能力,而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无法忽略,也是无限大的。我们绝对不能轻视文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因为文化表露出人类的表达需求,其要求创造出不受时间流逝影响的不朽作品。文化是对社会的定义,是社会最有可能的遗留物。文化包含了人类创造力的所有分支。传播文化,发展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9
“民俗”与“艺术”的联系早在民俗学兴起的十九世纪就已被提及,在当今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学人胡愈之在1921年1月就把艺术列为民俗研究的三个基本“事项”之一。至于“民俗艺术”作为专门的术语,在我国上世纪40年代就已出现。常任侠在1943年出版了《民俗艺术考古论集》,岑家梧1944年写了《中国民俗艺术概说》一文,后收入《中国艺术论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艺术”已越来越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出版了王连海《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丛书、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图说》丛书、靳之林《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李瑞岐《论群众文化与民俗艺术》等著作;以及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研究》、王宁宁《学术规范与民俗艺术》等论述。可以说,这些著述在图录和专题的研究、概念界定、体系建构等方面都对民俗艺术作充分的研讨。但整体而言,目前尚缺少对民俗艺术学的体系性研究,缺少学科高度的理论审视,缺少立体的历时性和现实性的深度描述研究,无法呈现学科建设的方向性标尺的专著文献。
2013年8月,由南京出版社推出的陶思炎教授等著述的《民俗艺术学》一书,填补了学科的空白,以其特有的创新性、学术性、体系性,解析相关民俗艺术学的基本范畴的研究体系,同时在实践的层面上,又从民俗艺术的创作、传承和应用着眼,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现实问题。
《民俗艺术学》确立了民俗艺术学是以“民俗”与“艺术”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但它不再以二者的相互关系为研讨重点,而是把“民俗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旨在建立它的理论体系,构建艺术学总体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使其具有独立学科的性质。民俗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任务,就理论领域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它自身的学科体系,并形成符合我国民俗艺术存在实际的基本理论、应有理论、批评理论、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基本理论的建构中,需要确立理论的支撑点,形成学术概括与理论阐发的基础。理论支点是学科理论系统的支撑点,也是一定学科理论范畴中最具个性特色的部分。对民俗艺术学来说,其理论支点可以用“三论”来概括,即“传承论”、“社会论”和“象征论”,它们分别从存在特征、属性风格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构成了民俗艺术学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建设,民俗艺术学的建设任务还包括实践的诸多环节。就主要实践领域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在乡土教育和国情教育方面、在民俗艺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群建设方面、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民俗艺术学也负有建设的使命,并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民俗艺术学》还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民俗艺术作为物质化的艺术形态的存在,其研究从一开始便遭遇到一种矛盾,即视觉的审美思考与历史的观看方式之间的冲突,进而产生研究者所面临的物质性要求与精神性要求相对立的矛盾选择——是以事项本身的现象历史为主,还是以事项背后的社会文化问题为主。如果仅仅以艺术对象自身的形态历史为唯一目标,会在理念层面上削减艺术史研究的有效性;但若过度指向艺术之外的社会文化问题,则易导致背离本体只注重艺术社会功能学的庸俗化倾向。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研究事项形态发生过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求关于现象背后的社会指向。因为,民俗艺术并非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更不是一个可以脱离一定社会精神总和的纯粹物质方式。它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与文化、社会景况的联系,比以往人们所普遍相信的远为紧密,能够“引发并强调这种作为一个整体,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包罗万象的、作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整体的性质”。
民族艺术是由某一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民族艺术是特定民族的精神意识形态领域的物化载体,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民族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主体(传承人)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以满足该民族精神领域期望的行为方式。传承作为动态的过程,立足于时间的跨度,是对民族艺术传统的沿袭与确立做出的文化判断与表述。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篇10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达・芬奇还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师生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2:45:47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高校外语教师教学领导力探讨 2022-12-23 08:17:02
领导者提升领导效能转型路径 2022-05-13 15:33:34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2022-03-14 08:45:41
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 2022-12-06 09:26:39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探讨 2022-08-29 03:50:11
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策略 2022-07-19 09: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