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1 04:10:10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免疫系统篇1
构成
免疫器官相当于“国防部”的分支机构,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或驻扎的“营地”。具体分工是:骨髓、胸腺等属于中枢免疫器官,负责生产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并输送到身体各处“值勤”,好比是“士兵工厂”与“训练大本营”;脾脏、淋巴结等属于周围免疫器官,如同“兵站”,既是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也是免疫大军战斗的“战场”。
免疫细胞相当于“国防战士”,具体执行“国防部”发出的指令,或吃掉侵人人体的细菌与病毒,或及时消灭掉突变的癌细胞。“在编”的有白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至于免疫分子,则与战士手中的“武器弹药”差不多,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抗体与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可直接抑制或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确保体内一方平安。
瞧瞧吧,人体内的“国防部”何等严密而又复杂。据测算,这个系统由1万亿个细胞组成,涵盖了人体的每一个角落,即使不能称为“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也算得上“壁垒森严”、“众志成城”。
职能
免疫系统统帅着一支多兵种的强大“军队”,分布于全身,日夜不停地保护着人体的健康:对外抵御细菌、病毒等形形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对内则监督体内细胞进行正常的代谢,防止突变而引发癌症。具体说来,至少承担着3大职能:
职能一人体生活在细菌、病毒以及污染物的包围圈中,不断地遭受着种种致病凶犯的攻击。免疫系统在人体内建立起一道防御长城,保护你少受或不受感染性疾病之害。
职能二人体在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可及时修补受损的器官与组织,识别衰老和死亡细胞并将其清除出去,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职能三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绝活,医学称为免疫监视,乃是人体内最有效的防癌机制,可确保你远离癌症之害。
常见问题
免疫系统也会生病,但生病的几率明显低于其他系统,所以不少疾病人们不太熟悉,甚至鲜为人知。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免疫缺陷病
按照造成免疫缺陷的不同原因又分为3种: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抗体缺陷、补体缺陷、吞噬功能缺陷、联合缺陷、t细胞缺陷等。常为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缺陷所致,与遗传关系密切,婴幼儿最易受害。患儿抵抗力低下,反复罹患感冒、腹泻以及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细菌感染。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重度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缺乏)、重症感染(特别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放射线、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脾脏与扁桃体切除等因素,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而致病。如禽流感病毒可使免疫系统丧失抵抗力,真菌可直接破坏免疫系统的酶,进而引起免疫缺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英文缩写为aids,就是人们熟知的艾滋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为人类所认识。祸首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性乱(包括同性恋)、吸毒、血液制品(如输血、注射丙种球蛋白)、母婴传播等途径偷袭人体,释放一种特殊基因,刺激人体制造过量抑制免疫细胞作用的因子,无异于将人体内的“国防武装”解除,放任细菌或癌症入侵。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少年糖尿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等。
免疫系统受到某些病理因子的干扰,失去了识别能力,误将自身的组织与器官当作异物进行攻击而致病。这类免疫性疾病有三个特点:一是发病率女多于男,呈“重女轻男”倾向;二是病程大多较长,常为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出现;三是需要用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如地塞米松等激素或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细胞毒性药物。
预防
循环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它的健康势在必行。
注重营养均衡
研究证实,均衡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功能。要旨是三餐食品多样化,多摄取有调节免疫功效的养分,代表有m一3脂肪酸(鱼类、深绿色叶菜、水果、橄榄油、亚麻油和芥花油)、茶多酚(茶叶)、类黄酮(豆类、柑橘、樱桃、葡萄、木瓜、哈密瓜、李子、苹果、椰菜、洋葱、食醋)、茄红素(番茄、秋橄榄、木鳖果、南瓜、葡萄柚)等。
睡足睡好
人在睡眠状态,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故按质按量睡好觉,可使你的免疫力“更上一层楼”。以甲肝疫苗为例,德国科学家发现,注射4周后睡眠良好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那些睡眠时间很少者平均高出2倍,哪怕只有一个晚上没睡觉,其抗体水平就可能下降。原因在于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人体释放催乳激素和生长激素,而这两种激素乃是提高人体免疫反应的“灵丹”。
日光浴
日光中的紫外线光束,能刺激人体皮肤中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切莫小看这种极普通的维生素,每天只需0.009毫克就可使你的免疫力增加1倍。
生吃蔬菜
蔬菜中含大量干扰素诱生剂,有防病抗癌之功效。但蔬菜的这种有益成分很娇嫩,不耐高温,在100℃时即呈不稳定状态,故能生吃的蔬菜要尽量生吃。
多笑
笑能激发许多与免疫有关的化学物质,如自然杀伤细胞等,从而提升抗病抗癌能力。
体育锻炼
可使血中的免疫分子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消灭病毒与癌细胞。检查表明,运动后24小时内防御细胞的数目会明显增加。一般每天运动半小时,一周不得少于5天。
性生活
和谐的性活动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尤其是之后,其数量可增加至平时的2倍多。更可贵的是新增加的吞噬细胞非常活跃,可以更迅速地发现并有力地摧毁危害健康的细菌或病毒。
擦胸摩背
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重振活力,增加胸腺素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同样,背部也有不少“赋闲”的免疫细胞,摩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战士,让它们重新上岗。一般的按摩手法即可达到目的。
适龄生育
对于女性,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主要是针对妇科肿瘤的。比如,未生育女性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另外,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的罹患率亦高于生育过的妇女。
免疫系统篇2
[关键词]免疫系统;免疫衰退;衰老相关性疾病;nk细胞
[中图分类号]r339.3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 5(2017)01-0016-05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以进行性的生理功能和组织内环境稳定能力下降为特征,导致退化性疾病和死亡的发生率增加。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基因学说、细胞突变学说、自由基理论,以及神经内分泌学说等。近年来很多学者注意到免疫与衰老的关系,提出了衰老的免疫学说。
衰老在机体的细胞和系统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细胞水平衰老的特点是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各种形式的细胞损伤或者压力能够诱发细胞衰老。此外,衰老细胞通常下调增殖相关的基因,高表达炎症因子和其他调节免疫反应的分子。衰老引起的最明显的现象是免疫系统的失调,包括免疫衰退和慢性炎症。免疫系统的衰退削减了针对肿瘤细胞和病原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时慢性炎症状态增加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因此,人类衰老表现为衰老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例如肿瘤、代谢性综合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因此有人称衰老是一种流行性免疫病。
本文讨论免疫系统衰退和机体衰老的关系,同时探讨免疫细胞技术在改善健康状态和促进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与衰老
固有性免疫系统是机体的第一道防御机制,获得性免疫系统是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大多数的生物过程一样,衰老同时影响获得性和固有性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衰老是一个多因素的级联事件,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值得注意的是免疫衰退还存在性别差异。ifn-y在人类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对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有多种调节效应,到老年期ifn-y的产生有明显的变化。体外试验表明老年妇女的t细胞比老年男性的t细胞能够产生更多的ifn-y,甚至比健康年轻人的t细胞产生的还多。也许,这是女性平均寿限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1.1胸腺与衰老:胸腺是中央型t淋巴器官,产生功能性的初始t淋巴细胞和免疫耐受。在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中,衰老伴随着胸腺的退化。在人类生命的第一年中,胸腺细胞数量和激素分泌水平达到高峰,然后出现数倍的下降,直到50~60岁之后,下降变缓慢。胸腺退化的明显表现是从青春期开始,胸腺退化引起初始t细胞产生减少,记忆性t细胞增加,t细胞受体多样性消失,伴随着t细胞功能活性下降,进而引起免疫衰退。同时,伴有免疫耐受的缺陷,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1.2t淋巴细胞与衰老:老年期有一些生理事件的发生与获得性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减少有关,t细胞生成减少和tcr多样性消失是胸腺萎缩的结果,包括胸腺皮质和髓质的减少和脂肪组织的增加。此外,衰老导致t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例如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下降,而ctla-4上调。然而,衰老t细胞高表达各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及其受体,如tnf和tgf-β家族。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衰老t细胞功能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共刺激因子的表达不足。
综上所述,老年人t细胞的某些深刻变化构成了获得性免疫减退的大部分基础,削弱了机体防御能力。其后果可导致肿瘤易感性增加,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增加,传染病易感性增加,恢复缓慢以及组织移植排斥减少。
1.3b淋巴细胞与衰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衰老时b细胞也有变化,b细胞的百分比好绝对数量下降,抗体类别转化重组缺陷。此外,衰老时不仅产生抗体的质和量与年轻人有所不同,自身抗体明显增多。除了产生抗体外,b细胞还有调节效应功能。记忆b细胞和初始b细胞能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尤其是记忆b细胞产生高水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α,il-1β,il-6和tnf-α。由于老年人的记忆b细胞增多,可能与老年人的炎性衰老(inflammaging)和慢性炎症性疾患增多有关。同时,衰老伴随着在免疫反应中倾向于th2细胞的产生,分泌过多的th2型细胞因子,可能增强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效果明@下降,在同样抗原强度刺激下所动员的b细胞数仅及正常成年动物的1/10~1/50。例如,接种流感疫苗后60~74岁组的血清阳性保护率为41%~58%,75岁以上的阳性保护率下降到29%~46%。年龄相关的b细胞系列细胞组成的变化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和感染时抗体反应差的主要原因。
1.4自然杀伤细胞(nk)与衰老:固有免疫反应是非特异和没有免疫记忆的,对病原体反应最早。固有免疫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树突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组成,它们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的变化。以nk细胞为例,老年人的nk细胞数增加,但是从每个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衡量,其nk细胞毒性下降,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不变。衰老的nk细胞杀伤毒力降低,成熟障碍,t-bet和eomes表达明显下降。在il-2刺激下,衰老的nk细胞分泌ifn-y和ifn-α不足,分泌较多的il-1,il-4,il-6,il-8,il-10,and tnf-α。有研究表明nk细胞毒性变化与老年人锌平衡失调有关,补锌后nk细胞的功能可以明显改善。
2.免疫细胞技术与衰老的预防及修复
2.1免疫细胞与抗衰老:早期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的t细胞在脾脏聚积,引起免疫衰退。动物实验证实,和对照组相比,接受老年鼠的脾脏细胞后,年轻鼠出现生存期缩短。另一个实验显示,自身或者异体匹配的年轻的t细胞输入到脾脏切除的老年鼠体内,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时间。因此有人设想将一个人青春期的免疫活性细胞低温贮存,至其年老时再予输回,修复衰退的免疫功能和延长生命。
2.2 nk细胞技术及其作用机制: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功能是清除癌变细胞、衰老细胞以及体内不正常细胞。nk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脾内约有3%~4%,也可出现在肺脏、肝脏和肠粘膜,但在胸腺、淋巴结和胸导管中罕见。
nk细胞的作用是通过释放颗粒酶和激活死亡受体杀伤靶细胞。衰老的细胞高表达nk细胞受体nkg2d的多个配体和nk细胞受体lfa-1的配体icam-1,启动激活nk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表明,穿孔素介导的胞吐作用是nk细胞清除衰老细胞的主要机制。nk细胞与衰老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细胞因子,诱导细胞凋亡信号的产生,促使衰老/病变细胞走向凋亡,恢复体内微环境的平衡,减轻炎症状态。同时,刺激和恢复机体新生细胞的产生,提高细胞活性,改善细胞质量,防止和延缓细胞的病变,恢复细胞、器官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疾病预防、康复以及对抗衰老的目的。
例如:肝脏损伤后激活肝星状细胞,但是衰老的肝星状细胞的持续存在是造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部分研究表明激活的nk细胞可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是:①产生ifn-y。nk细胞是ifn-y的主要制造者,而ifn-y可抑制纤维化并引起肝星状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停滞;②通过与nk细胞上的nkg2d受体结合,直接杀伤活化的肝星状细胞;③活化的nk细胞可通过增强nkg2d及trail的表达来产生ifn-y,放大其细胞毒作用。
3.免疫细胞技术在衰老相关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衰老相关性疾病中,随着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的肿瘤发病率增高,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衰退是重要因素。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种新生物在机体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的进化过程,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在肿瘤生活的微环境中与机体免疫系统磨合,共进化博弈,生存、发展或被限制、消灭。免疫系统在防御外来生物入侵的同时还承担着维护机体的内部稳定,对于异常的或丧失功能的细胞及时反应、处理。深入研究的结果提示免疫系统在肿瘤发展中起双刃剑作用。除非免疫系统将功能失调的组织或细胞及时根除,慢性的免疫监督可以导致肿瘤免疫雕塑,其结果可以有两个方面:免疫逃逸和侵袭。即通过免疫编辑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通过不完全的炎症反应促进肿瘤生长,两种机制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展。
因此及时清除衰老、病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3.1过继性t细胞(act)技术:act主要包括til、tcr、car、lak、cik、dc、nk细胞等几大类,是将免疫细胞输注给患者以期增强抗肿瘤能力。t细胞能够通过在血液中“游走巡查”找到肿瘤并定居在那里,而理论上来说,t细胞既能够在体外扩增以达到临床要求的数目,又能够提供较持久的抗瘤效果。
3.1.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til是最早的act回输细胞,将til从肿瘤细胞中分离出来,在体外用il-2扩增,再系统回输给淋巴细胞清除的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结果显示:til能够通过mhc-i和t细胞受体(tcr)的相互作用识别细胞内的肿瘤抗原,患者临床反应率50%~70%,甚至有22%见到了肿瘤完全退缩。
3.1.2树突状细胞(dcs):dcs是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主要成分,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主要依赖于特异性的dcs提呈肿瘤抗原,从而激活杀伤性t细胞。生成高效dcs的关键是肿瘤抗原的选择和优化的细胞培养条件,同时采用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dc细胞疗法并非对所有人都可行,其更偏向于个体精准化治疗,对不同类型病患疗效差异化显著。
3.1.3细胞毒性t细胞(ctl):与dc细胞相关的t细胞疗法,在病毒相关的肿瘤中取得进展。从外周血中分离ctl细胞,体外扩增/赋予肿瘤特异性后回输给患者。ctl的mhc i上有肿瘤来源的多肽,能够“锁定”并激活和它结合的t细胞受体(tcr),让t细胞增殖并产生抗肿瘤的特性。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探索阶段的有针对巨细胞病毒(cmv)特异性的ctl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3.1.4自然杀伤细胞(nk):nk细胞表面表达多种抑制性受体(例如ly49a,ly49c,ly49g2和klrgl)和激活性受体(例如nkl.1,ly49d,ly49h,nkg2d,nkp46)。临床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供体nk细胞治疗血液肿瘤,增加造血干细胞植入,降低移植物排斥反应,增强抗白血病作用。选择适当的nk细胞供者,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3.1.5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ik是人体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为cd3 和cd56 ,抗瘤活性非mhc限制。cik通过释放穿孔素及颗粒酶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间接杀伤肿瘤细胞,除此之外还能通过激活凋亡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ik疗法应用于清除残余癌细胞,预防复发和转移,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3.1.6t细胞受体(tcr)技术:tcr的作用机制是向普通t细胞中引入新的基因,使得新的t细胞能够表达tcr从而有效识别肿瘤细胞,引导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tcr技术受限于分离肿瘤特异性的抗原肽。逆转录病毒表达的识别黑色素瘤martl抗原的αβtcr-t细胞首次在临床上显示效果。此外,tcr技术也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7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car是t细胞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通常包含胞外单链抗体识别区域和胞内的信号肽。car识别肿瘤抗原具有非mhc限制的特点,而且不需要进行抗原加工和呈递。然而,只有少数的肿瘤特异性靶点能够被识别,且嵌合抗体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car-t首先被用于血液恶性肿瘤,目前最成功的成果就是识别cdl9的car-t了,现在有27个临床实验研究c019 car-t治疗血液肿瘤。但是在实体肿瘤中,cart进展有限。大多数的实体cars仅有短暂的抗肿瘤活性。
3.2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
3.2.1pd-1和pd-l1单抗:pd-1作为负性调控点,在体内与特异性配体(pd-l1、pd-l2)结合起作用,下调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生存蛋白的表达,最终导致淋巴细胞“耗尽”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同时上调免疫抑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最终导致免疫逃逸,抑制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肿瘤细胞通过pd-l1触发t细胞表面的pd-1,导致t细胞的失活。将人单克隆抗体用于封闭pd-1,或封闭pd-l1,结果pd-l1将无法触发pd-1,从而强化了t细胞的战斗力。据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总缓解率为20%左右。与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相比,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的缓解率较高(13%vs36%)。
3.2.2ctla 4单抗: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又名cdl52,是由ctla-4基因编码的一种跨膜蛋白|,表达于活化的cd4 和cd8 t细胞。ctla-4与其配体b7分子结合后产生抑制性信号,抑制t细胞激活,使肿瘤细胞免受t淋巴细胞攻击。因此阻断ctla-4的免疫效应可刺激免疫细胞大量增殖,从而诱导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两种靶向ctla-4的抗体己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己广泛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肾癌、前列腺癌、肺癌等。
免疫系统篇3
自2008年3月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首次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论以来,学术界针对审计“免疫系统”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从现有的文献情况看,目前有关审计“免疫系统”的研究成果大多针对国家审计的本质、功能和定位等方面,针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研究的文献则不多见,研究的成果也不成体系;即使有部分学者针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进行了研究,但从研究的技术路线看,学者们大多借鉴免疫学基本原理,结合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工作特点,然后提出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基本内涵,并以此对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职能、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途径,或探讨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对当前审计工作的启示等,显然,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体agent技术的发展,利用具有一定自主推理、自主决策能力的agent以及由其组成的多agent系统来优化和实施企业风险控制,已成为当前研究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向和热点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机构基于agent理论及技术对审计“免疫系统”进行相关研究。鉴于此,本文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智能agent理论及技术,尝试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研究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架构及免疫路径,以拓展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研究思路。
二、智能体相关概念
智能体也称主体、、agent,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统一和权威的定义。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将智能体定义为:具有自主,并能与外部环境进行主动交互,按照某种目标或要求完成特定任务的组织或人。
一个典型的智能体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智能体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的信息,对接收到的信息按照某种目标或要求进行自主处理,形成决策(包含若干为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或在特定环境下所采取的动作步骤等),最后,将决策结果借助执行器作用于外部环境,同时,与其他智能体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以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即智能体具有智能性。
智能体除了具有智能性外,还具有自主性、响应性、交互性和协调性等。所谓自主性表现为agent能够控制自身行为,其行为是自主的、主动的、自发的、有目标和一定意图的,能根据目标和环境要求对短期行为进行规划,能在环境中自主执行任务;所谓响应性是它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并对来自环境的影响做出适当的反应;所谓交互性表现为每个agent可以与周围环境或其它agent之间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相互协作和通讯,来完成一个共同目标;所谓协调性表现为单个agent一般以某种角色存在于由多agent组成的大系统中,在这个多agent系统中,单个agent可以与其它agent进行各种信息交换,并在工作中进行合作与协调。
实际应用中,为了解决单个agent所不能够解决的复杂问题,需要将多个agent组合起来协同工作,这就构成多agent系统。在多agent系统中,每个agent都有各自的工作职责,且每个agent按照某种目标或要求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对事务进行自主处理,多agent间通过信息交互,实现合作与协调,从而完成更复杂、更广泛的功能。由于多agent系统中的agent具有自主性、响应性、交互性和合作协调性,使得各agent 间的协作,表现为具有不同领域知识、承担多种角色成员的集思广益,在个体认知和群体合作的基础上,推进对局部问题(局部风险管理)的认知,并最终实现对全局问题(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解决。这种多agent系统的协作过程遵循个体认知规律,具有明显的群体性、交互性、知识背景的多样性、协作过程的互启发与互学习性等特征,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基于智能体的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架构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严密的经济体,在其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种风险干扰,这种状况客观要求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内的全体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参与,紧紧围绕企业自身战略目标,让风险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流程贯穿于企业各部门和各项工作之中,对包括企业战略制定、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和过程的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组织的免疫系统,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内部审计必须与企业其他各部门紧密配合,在董事会授权以及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企业各环节风险进行监督,对各部门及其员工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包含多种风险治理方式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全面风险管理结构。由上述对多agent系统的特性分析可知,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多agent系统。在这个多agent系统中,每个agent(企业部门或具体的人)各司其责同时又密切合作,通过agent间的频繁通信,以协调和应对企业风险,实现对企业风险的“免疫”(风险管理),最终使企业应对风险的“免疫力”得到提升,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角色-agent”分类方法,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多agent架构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基于智能体的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从事风险感知和风险识别的agent(企业一线部门及其员工);二是从事风险管理、咨询工作的agent(专门职能部门、项目组及其相关负责人等);三是实施风险管理与控制决策的agent(风险控制决策层);四是负责在上述每个部分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agent。下面对图2各要素及其在内部审计“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说明如下:
风险感知agent:企业一线部门员工,如:生产部、采购部等员工,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感知企业经济运行中所蕴藏的风险,是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实施免疫的基础。
风险识别agent:企业一线部门及其相关员工,他们能及时识别侵入企业的病原体(风险),并对抗体(风险应对措施或方案)的产生提供建议,对内部审计免疫效果(风险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风险感知agent和风险识别agent的作用过程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是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实施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对帮助企业快速感知和识别内外部环境所蕴藏的各类风险,使企业不断适应复杂的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风险控制agent:实施风险控制的职能部门、项目组以及相关负责人等,他们根据风险感知agent和风险识别agent提供的风险信息,按照一定的工作规范及职责,对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的局部控制),对风险评价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复核,并将风险控制效果(免疫效果)反馈给风险监控agent(内部审计以及审计委员会)。
风险控制agent的作用过程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是企业应对风险的第二道防线,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效应的关键环节。
风险监控agent:企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等,他们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过程行使咨询、监督和指导职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免疫效果(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将免疫信息(风险控制信息)在企业不同部门与层次之间进行传递和沟通。
风险监控agent的作用过程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与修复,是企业应对风险的第三道防线,对企业免疫力的形成,强化企业免疫记忆等至关重要。
通信agent: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血液和淋巴,有使分散在人体各处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作用。在内部审计“免疫系统”中,通信agent负责在不同类型agent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传递,确保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各agent间的协同,以实现对企业风险的共同应对。
四、基于智能体的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免疫路径
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实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当人的机体遭遇病原体入侵,首先,人体最外层的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会对病原体进行免疫防御,它是抵御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屏障;一旦病原体通过第一道屏障进入人的机体后,免疫系统就进行先天性免疫阶段(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它是机体在长期不断与外界病原微生物接触与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理防卫机制,其特点是先天就有,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均有一定的免疫力。如果非特异性免疫不能对病原体进行有效抑制或清除,则免疫系统进行后天免疫阶段(又称特异性免疫),即机体通过后天不断与病原体发生作用,最终使人体获得免疫力,并形成免疫记忆,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实现机制相似,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内部审计在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时,也有类似的“免疫防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三个环节,最终使企业获得了免疫力(提高了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并形成免疫记忆(若干风险控制的案例等)。借鉴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原理,受组织免疫有关文献内容的启发,笔者将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免疫路径以图3进行展示。
一是免疫防御。当企业遭遇风险,风险感知agent通过传感器等感知风险信息,一方面通过各自的岗位工作规范及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风险识别,并将所感知的风险通过通信agent及时传递给风险识别agent和风险监控agent等,同时,配合风险识别agent对风险进行进一步甄别;风险识别agent根据风险入侵所产生的现象(症状),对风险进行特征分析,并评估其危害性,并将评估结果依靠通信agent传递给风险控制agent,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做好相应准备。在免疫防御阶段,由于内部审计具有对本单位业务熟悉、政策变化掌握及时的优势,它通过与风险感知agent、风险识别agent的密切沟通,对企业出现的风险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能进行及时监控,通过引导企业开展风险自查,定期召开风险识别与评估会等形式,为风险感知和风险识别agent感知和识别风险提供指导和咨询,实现风险的主动识别,使企业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
二是非特异性免疫。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针对企业内外部风险而进行事先的、一般性的免疫应答行为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是伴随企业建立而存在的,是一种内生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制度和流程,而是深深嵌入在企业经济运营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流程中,对企业经济运营各个环节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一种最有效形式。在非特异性免疫阶段,风险控制agent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对冲和风险接受在内的风险控制对策,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对风险识别agent传递的风险进行控制,并将风险控制效果反馈给风险监控agent;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对风险控制agent的绩效审计,对其他agent执行制度流程及内部控制的审计等形式,对企业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帮助企业消除经营过程中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三是特异性免疫。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主要针对企业内外部风险所采取的后天的、特定的免疫应答行为。由于企业面对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市场情况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风险监控agent必须时刻加强与各agent的密切联系与沟通,做好与风险控制其他环节的有机衔接。通过对企业风险的高发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对风险控制agent应对风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风险预警、应急预案以及应急资源储备(如应急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储备等)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企业各运行环节漏洞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各agent遵守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规定等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在特异性免疫阶段,对于首次入侵企业的风险,风险监控agent有必要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专家知识工程等形式,帮助企业找出应对新风险的策略、措施(形成新记忆抗体),并通过信息沟通(如现场研讨、组织观摩等),将应对新风险的策略、措施等为整个企业所共享(形成组织记忆),确保今后企业再次遭遇此类风险的时候,风险识别agent能在比初次识别短的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风险的识别,风险控制agent能快速实施风险的应对(风险处理),帮助企业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自身的“免疫修复”功能,使企业的“免疫力”得到提升。
五、结论
本文借鉴免疫学基本原理和组织免疫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智能agent技术,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对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架构及免疫路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多agent系统,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相似,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免疫路径也需经过“免疫防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三个环节,最终使企业获得免疫力,并形成免疫记忆。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在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时,要求企业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免疫防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各阶段的重要性,为此,要强化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并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认真做好风险感知、识别、控制和监控过程,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风险应对水平,对可能出现的企业风险做好应对预案,同时,将风险监控的工作重心由传统的事后监督前移到事前和事中,协调好公司内部审计资源、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员工等诸多资源,以共同应对企业风险,实现对企业风险的有效免疫(风险管理),最终完成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学习、记忆、自适应等,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文系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企业内部审计‘免疫’调节机制研究”(12yja630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免疫系统篇4
关键词:人工免疫概念;应用领域;研究领域;免疫优化原;克隆扩增原理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03503
1.1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生物免疫系统)对侵入机体的非己成分(如细胞、病毒和各种病原体)以及发生了突变的自身细胞(如癌细胞)具有精确识别、适度应答和有效排除的能力。
生物免疫系统在其防御功能上表现出许多的优良特征,正是由于这些优良特征启示人们构造了人工免疫系统。
1.2 人工免疫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ais)是对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抽象的计算系统。从数学,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研究和解决计算问题。ais是一个以生物免疫系统为灵感并结合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的一个系统,在计算机和机器学习领域广泛应用,属于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人工免疫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系统,从自然免疫学的理论和对免疫功能,原则和模式的观察中获得灵感,并用于解决问题。人工免疫系统主要关注的是用计算和数学模型对免疫学进行模拟,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人工免疫包括:免疫系统,遗传系统和神经系统。
1.3 人工免疫工程的应用范围
表1说明了人工免疫工程的应用范围,人工免疫应用十分广泛,在电气、电网、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作为智能化的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4 人工免疫系统信息处理特性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分析,人工免疫系统具有的特点:①多样性:免疫系统的抗体库的多样性特征,能及时对不同类型的入侵抗原进行有效地保证和消除;②容错性:免疫系统在分类和响应中突发的一些比较小的信息处理错误不会使整个信息处理结果造成严重影响;③分布自律性:免疫系统没有集中控制系统,它是由许多局部的并且相互作用的基本信息单元联合起来达到对全局的保护;④动态稳定性:免疫系统要消除各种外来的不断变化的入侵抗原并保持整个系统的维持在一个稳定下;⑤自适应鲁棒性:免疫系统具有非常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且通过此学习使其成为能够随环境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和完善的一个自适应型的鲁棒进化系统。
2 人工免疫系统的研究领域
人工免疫系统的研究领域包括:①人工免疫系统模型的研究;②免疫机理的研究;③人工免疫算法的研究。
2.1 人工免疫系统模型的研究
基于生物免疫原理,人们设计了多种免疫模型,主要有:①独特型免疫网络模型;②多值免疫模型;③免疫联想记忆模型。
除以上3种免疫模型外,lagrecal提出来免疫系统的二进制模型;tarakanov基于免疫系统中的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的免疫系统的数学模型;zak模拟免疫系统的功能提出了免疫系统的随机模型。
2.2 免疫机理的研究
① 记忆学习;②反馈机制;③多样性遗传机理;④克隆选择机理。
3 免疫优化原理
3.1 人工免疫算法的一般步骤
人工免疫算法是将入侵系统的抗原对应于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将抗体对应于优化问题的可行解,把抗原和抗体之间的亲和力看做目标函数和可行解之间的相匹配的程度,优化问题的可行解的多样性由亲和力予以保证,通过计算抗体期望生存率来促进较优抗体的遗传和变异;用记忆细胞单元保存择优后的可行解来抑制相似可行解的继续产生并加速搜索到全局最优;通过记忆细胞机制,当有相似类型的问题再次出现时,系统能够较快产生适应该问题的较优解甚至最优解。
3.2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优化算法
①问题识别:根据给定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作为算法的抗原;②确定抗体的编码方式:人工免疫算法的抗体可以用字符串表示;③产生初始抗体群:通常是在解空间用随机的方法产生n个候选解作为初始抗体,n为抗体群中抗体个数;④计算抗体适应值,即计算抗体和抗原的亲和度:构造抗体的亲和力函数, 说明抗体b和抗原c之间匹配的越好;⑤生成免疫记忆细胞:将适应值较大的抗体作为记忆细胞加以保留;⑥抗体的选择(促进和抑制):计算当前抗体群中适应值相似的抗体浓度,浓度高的则减小该个体的选择概率――抑制;反之,则增加该个体的选择概率――促进,以此保持群体中个体的多样性;⑦抗体的演变: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产生新抗体群;⑧抗体群更新:用记忆细胞中适应值高的个体代替抗体群中适应值低的个体,形成下一代抗体群;⑨终止:一旦算法满足终止条件则结束算法,否则,转到④重新执行。
3.3 免疫遗传算法的优化算法的逻辑要点
①随机产生创建抗体和抗原的群体;②抗体和抗原匹配;③根据抗体的亲和力对抗体做出评价;④用标准遗传算法进化抗体。
4 克隆扩增原理
4.1 克隆选择算法
① 克隆选择算法主要借鉴了自然免疫系统中 b 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过程;②在人工免疫系统中,初始检测器通过耐受选择之后,进入到成熟检测子集中;③当成熟检则器累积到一定的检测阈值时,进入到与抗原亲和力相关的克隆变异过程(通常变异程的程度与亲和力成反比),新生成的高亲和力检测器被加入到记忆检测器集合;④记忆检测器不仅在遇到与初次响应所遇到的抗原完全相同的抗原会发生响应,而且在遇到与初次响应应答时近似的抗原也会发生响应,从而具备了联想记忆的能力。通过记忆检测,人工免疫系统不仅大大提高检测已知自体的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检测已知抗原变体的效率。
4.2 克隆选择算法基本要点
castro基于克隆选择理论提出了克隆选择算法,主要依据最优解,根据具亲和度的大小选择克隆,进行增值和变异,提高搜索范围,加快收敛速度。这是一种模拟免疫系统的学习过程的进化算法。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克隆选择原理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算法要点为:随机产生初始群体p,对p中的个体行免疫耐受;计算p中个体与抗原的亲和力, 并根据其大小从p中选择n个最佳个体tn;克隆这tn中的个体,产生一个暂时的克隆群体c , 克隆的规模随亲和度的大小而改变;克隆后的个体按突变概率产生突变, 突变概率与抗体的亲和度成正比/反比;在新产生的群体(c*)中重新选择一些好的个体构成记忆群体,被克隆的母体中的一些个体被新群体中的其它好于母体的个体取代。
5 免疫系统与一般免疫算法之间的比较
在免疫算法中对自然免疫的各个原子和流程进行算法抽象。在免疫算法中,要解决的问题由自然免疫中抗原抽象出来;出现了问题,就要有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向量(对抗体的抽象);这些最佳的解向量分别对应该解的问题,即对问题的识别(对抗体识别的抽象);对急需解决的问题类联想过去的成功解决方法(从记忆细胞中产生抗体的抽象),并对这些优良解进行保存(淋巴细胞分化的抽象),对剩余的亲和力低的候选解进行消除(细胞抑制的抽象),最后利用遗传算子产生新抗体,即最佳解向量(抗体增加的抽象)。
6 结语
ais是一种多科学和多领域型相互交叉和促进型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其领域里有许多的工程问题和免疫机理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实现。人工免疫的研究目前都只是比较初步的研究,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探索。
自然地生物型免疫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和协调性的信息系统,它通过对抗原的识别、免疫和免疫记忆协调组织起来处理抗原入侵问题。它的这个特征在对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的构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整个免疫作用于整个机理的新陈代谢和不停地演变中,因此,如何更有效和合理地把自然免疫系统模拟成人工免疫系统,还需要对整个与免疫系统相关联的免疫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免疫算法其本质是遗传算法,就实际而言,它学习自然演化还是形式上的,没有正真刻画出演化过程,更没能刻画出神经元思维的真正学习能力和过程,所以其算法的数学模型和理论基础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罗小平.人工免疫遗传学习算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2] 肖人彬,王磊.人工免疫系统:原理、模型、分析及展望\[j\].计算机学报,2002(12).
[3] 黎湖广.人工免疫系统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2007.
[4] 左兴权.人工免疫系统\[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5] 李涛.计算机免疫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何珍梅,徐雪松.人工免疫系统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8).
[7] 刘宪寅.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5).
[8] 杨佳,许强,曹长修.人工免疫的神经网络预报方法及其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8(12).
免疫系统篇5
【关键词】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社会审计;内部审计
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2008)在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提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是一个新的观点,也是一个新的理论,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笔者就这一新理论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对审计“免疫系统”中“疫”的认识
免疫系统首先讲的是免疫。那么,免什么“疫”?从人的生理角度来看,疫指的是疾病或病毒。那么,审计免疫系统中的“疫”是指什么呢?刘家义审计长(2008)指出:“审计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委托受托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委托受托关系之间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起到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 。根据这段话,笔者的理解是:审计“免疫系统”中的“疫”,指的就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社会运行中,都必然会出现各种“障碍、矛盾和风险”,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就好比人生在世,必然会生病一样。既然各种“障碍、矛盾和风险”必然存在,那么,消除这些“障碍、矛盾和风险”也就成为必须要做的事。国家必须有一种制度安排,让这些“障碍、矛盾和风险”可以自动消除或实施一些手段后得以化解。
关于什么是审计免疫系统中的“疫”,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王立彦(2008)认为,“从制度角度看,当前最严重的‘疫’就是‘屡查屡犯’” 。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被审计机关查出了经济问题或财务问题,审计机关并没有根治的职能,因此,只能做到查“疫”,而不能做到“治疫”。 其实,这也是前面提到的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中的“障碍”和“矛盾”。
二、对审计“免疫系统”中“免疫”的认识
从人的角度看,所谓“免疫”就是免除疾病或病毒对人体的侵害。人的免疫能力,既有先天性的即人体固有的,也有获得性的即通过注射疫苗或治好某种疾病后而产生的“抗体”。所以,一个人免疫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父母的遗传以及以后个人有意识地获得一些免疫能力。一个国家在其诞生以及以后的运行中,与人一样,也会遭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这些“疾病”,简而言之,就是影响国家体制正常运行的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矛盾。国家必须通过调整国家管理机制,来获得一种合理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从而抵制这些“疾病”对国家体制的侵害。由此可见,国家体制本身也存在先天性的“免疫”能力(创立时就要考虑的)和获得性的“免疫”能力(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的)。经济发展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经济涉及到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在经济运行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或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时甚至还会十分尖锐。国家不能等到矛盾和问题十分尖锐或不可调解时才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而需要有一种机制,可以在矛盾和问题出现之初或在出现之前就加以解决,而最理想的情况则是能够通过一种机制自动化解矛盾和问题。这种化解能力就是国家在经济运行方面需要的一种“免疫”能力。人体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获得一种免疫能力,而国家则可以通过设立一种机制来获得“免疫”能力。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这种机制,就是审计。这里的审计是指广义的审计,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至于审计是否能够自动化解“矛盾和问题”,从而发挥免疫系统中最好的作用,则需要通过一些制度性建设来达到,这在后面加以讨论。
三、对免疫系统中“系统”的认识
所谓系统,是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对于审计免疫系统中“系统”二字的含义,个人认为,可以从国家、审计、经济实体等三个方面去加以认识。
(一)国家是一个系统
国家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队、警察、监狱等。由此可见,国家是一个很大的系统。严格地讲,国家设立这些机构,既有本身各自的功能作用,同时也具有相互制衡的作用。这种相互制衡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一种内生性(或先天性)的“免疫系统”。
(二)审计行业是一个系统
国家机构开展活动,都需要资金。同时,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本身就掌管着资金分配与使用的权力。这些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是否合法合理,是否安全保险,关系到国家利益。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加以监督和保障。这个机构就是国家审计机关。国家这个系统有多大,国家审计机关就要有相应的配置。从这个角度讲,国家审计机关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大的系统。但国家的经济运行包括了国家机关和各个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各个经济实体是国家系统的组成细胞,其经济活动是否合法,也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加以监督或鉴证,这就促成了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诞生。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审计系统。
(三)每个经济实体是一个系统
实体是指社会上独立的组织,有的实体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如企业),有的实体虽不直接从事经济活动,但要发生资金的收支(如机关、社团组织等)。无论如何,每个实体都与经济密切相关,因此,通常将实体称为经济实体。所有经济实体的共性都是要开展经济活动,开展经济活动的实体,无论大小,都必须实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讲,每个经济实体都可以称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在经济活动中运行得如何,是否合法、合理、安全,也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加以监督和鉴证,这些专门的机构就是组成审计的三大部分: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构。
结论:国家、审计、经济实体三大系统,各自有独立的功能,各自成为一个体系在运转,但同时,它们相互之间又有密切联系:国家由所有的经济实体构成;国家对所有的经济实体要实施控制,控制的方式之一就是审计。因此,国家、审计、经济实体三个独立的系统,又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要正常进行,要能够不出现“疾病”和不受“病毒”侵害,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的监控功能发挥好,整个大的系统就能够正常运行,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样,审计的“免疫”功能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了。
四、对审计“免疫”功能发挥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广义的审计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审计的“免疫”功能,严格地讲,应当包括这三种审计的“免疫”功能,或者说,这三种类型的审计,共同构成了整个审计“免疫系统”。三种审计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着“免疫”的功能,但这种免疫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或发挥作用的大小,又需要从各自的特点来加以探讨。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地位问题
在我国,国家审计又被称为政府审计,个人认为原因之一是:在现行体制下,国家审计署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各级审计部门又是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所以,审计部门始终是在各级政府的管辖之下。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审计对政府组成部门的审计,是一种对平行级别部门的审计;国家审计对政府的审计,则是对“领导者”的审计。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国家审计都只具有审计监督的职能,而没有处治的职能。而一个部门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经济权力和处治权力。在目前体制下,国家审计机关的处治权力具备不充分或发挥不够,这自然会影响到国家审计机关“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如果国家审计机关能够超越政府的管辖范围,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审计机关”,而不是“政府审计机关”,那么,国家审计作为国家这个大系统的“免疫系统”功能将会大大发挥。当然,这涉及到国家和政府体制的改造,工程比较浩大,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的提出,至少为这种改造提供了一点理论上的支撑。
(二)社会审计的收费问题与“免疫”功能的发挥
社会审计又称为独立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这种审计的关键点在于“独立”二字。社会审计主要是对经济实体进行独立的审计(当然也可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委托从事一些国家审计的工作,但这已不是独立审计了)。独立审计主要是对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等进行审计监督和鉴证,因此,理论上也应具有“免疫”功能,是审计“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不仅在我国,同时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审计的收费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需要从委托方收取费用,委托方与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天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大量事实证明,只要在经济利益上存在关系,就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社会审计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经济利益关系就更能影响到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如果社会审计在独立性方面打了“折扣”,它本身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也就会大打折扣或荡然无存。所以,当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提出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下社会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特别是由于审计收费所带来的对独立性的影响问题。
(三)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是增强审计“免疫”功能的基础工作
内部审计是审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认为,内部审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内部审计是指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审计;广义的内部审计则已经摆脱了财务领域的局限,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如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产品推销(包括广告促销效果)审计、研究与开发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审计等领域。由此可见,从空间来看,内部审计已经从单一的财务审计扩展到企业或单位的各个领域;从时间来看,已经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从工作手段来看,已经从单一的审计手段发展成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手段。以上都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些特点和变化。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内部制衡,也就是一个单位内部各部门在职能上相互牵制或制衡,这种相互牵制或制衡,实际上就是一种天然的“免疫系统”。由此可见,在企业或单位中,强化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强化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企业或单位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细胞,各个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了,自然整个国家的免疫功能也就增强了。所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是增强审计“免疫”功能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 刘战平.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加速审计工作转型[j].中国审计,2009(3).
[3] 钱啸森,汪璐.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几点思考[j].中国审计,2009(4).
免疫系统篇6
一、“免疫系统论”与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在联系思考
1.“免疫系统论”思想重在预防。
“免疫系统”审计免疫系统论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审计和审计的基本功能,丰富了人们对审计本质和审计功能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的功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灵魂和指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医学中的“免疫”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这三种基本功能。“免疫系统”的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也具有免疫防御来说,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强身健体、重在预防”,而不是只顾“医病”。由此可见,审计“免疫系统”主要是重在预防,把事后监督推移到事前控制,把重点问题的解决转向问题的预防。这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让国家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都处于这样一个免疫系统之中。
2.专项审计调查针对性强。
目前,专项审计调查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创新己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事项有目的有重点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指审计机关主要通过审计的方法,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近年来,国家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一般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专项调查客观上目的更明确、内容更具体、重点更突出、针对性更强。
3.“免疫系统论”与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在联系。
“免疫系统论”思想重在预防。专项审计调查是有重点的带着问题的审计调查。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重在问题的预防,是经济事项发生前的事前防御,后者则是经济事项发生后的检查、考核。二者有所不同,但也是有内在联系的,把“免疫系统论”运用于专项审计调查中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专项审计调查不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更要在“免疫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注重同类问题的防范,预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
二、“免疫系统论”理论下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要转变思想
“免疫系统论”理论下的专项审计调查要转变过思想,首先就是要转变对把专项审计调查的意义的认识,准确调查目标,把目标转向到今后同类问题的预防上来。
1.重新认识专项审计调查的意义。
“免疫系统论”理论下实施专项审计调查,首先就是要重新认识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重要意义,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不仅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更要找出预防同类问题发生的措施,要把专项审计调查的意义与目的上升到同类问题的“免疫”上来。同类问题的“免疫”一是指事前有效地预防问题的发生,不产生问题;二是指产生问题,但能在问题产生的苗头阶段及时发现,并通过免疫自稳的作用控制事态把事件处理在其初级阶段,最小化降低经济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和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在实际的专项审计调查中转变思维方式,从带着疑问寻找问题的方式转变为凭借丰富的经验的高度的执业敏锐感洞悉问题可能产生的苗头,并要落实到一系列的免疫措施和上去,不能等到问题不可收拾时才有所反映。
2.转变思想要注重落实到行动中。
认识到“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的重要意义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把免疫思想落实到专项审计调查的行动之中。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都要系统总结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有益实践、积累知识和经验,并较强相互间的交流探讨与合作,深入剖析问题,深究根源,把握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在把握问题本质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问题预防措施,提交有关部门参照实施。认识在专项审计调查发挥作用的落脚点就是在质量上,要加强专项审计调查的质量管理,完善调查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明确调查的重点内容、重点环节、重点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健全重大问题及工作事项实时研究的工作制度,建立以调查方案落实情况为核心的复核制度,积极探索调查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为了保证专项调查的质量,还可以积极探索有效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围绕“免疫系统论”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专项审计调查,分析和把握其特点,设计不同的专项审计调查方式,对各方式的“免疫”性进行比较,选择采用。
三、把握“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各环节的重点
要把“免疫系统论”运用到专项审计调查之中,指导专项审计调查的实践,必须把从专项审计调查的环节入手,把握每个环节的重点。
1.事前准备阶段如何体现“免疫”思想。
专项审计调查的准备阶段中“免疫系统论”的思想主要是表现在调查方案的编制上。审计调查项目的计划方案是整个专项审计的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指南,所以一个充满“免疫”思想的专项审计计划方案,必是“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顺利实施的保证。在编制转向审计方案时一定要考虑调查的目标,其目标不仅仅包括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更重要的是对同类问题的预防。在计划方案中要考虑对已经存在的问题可以确定这样一条工作思路:问题分析――总结原因――提出对策。既然要体现出“免疫”的思想,那么更要注意对未知问题的探索,根据现有的情况推测事态的发展趋势,由己经暴漏的问题联想到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一点在计划方案中也要有所涉及。
2.事中实施阶段“免疫”思想的实现。
“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讲的就是要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及时控制问题,所以在专项审计调查的实施阶段,收集的证据质量就十分关键,关系到对事态的把握和问题本质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对问题的及时控制的预防。专项审计调查在收集证据时,不仅要按照原定计划方案收集证据,还要在收集中注意分析不同证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问题组成的各个方面,关注并问题的发展趋势,该趋势的发展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如果是不利的要怎样加以控制。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处于苗头阶段的问题,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采取一些列措施将问题处理在初级阶段,最大限度的减小损失。
3.事后总结阶段如何突出“免疫”思想。
“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的事后总结阶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全面的认识。二是对已经存在问题和潜在问题都要有详细的披露。三是一定要有同类问题的预防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具体可行。简单的讲,总结阶段不仅要“医病”,还要体现“防病”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体现要落到实处,必须出具具体可行的同类问题防范措施,提高有关部门论证、参照实施。同时对于本次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发现潜在问题并实施预防的事例也要认真总结,详细记录,推广这种思维模式。事后的总结还要进行事态的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并就潜在问题的处理形成初步意见,这也是“免疫系统论”的要求。
四、“免疫系统论”下专项审计调查要注重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有体现“免疫”思想。
“免疫系统论”下的专项审计调查也不例外,要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必须有一个标准,至于标准的确立,大概有这样二个思想。一是是否按照调查方案有序的推进各项审计工作,各项计划的内容是否顺利完成。二是调查结果是否真实全面的反映了经济事项的各个方面,包括对问题的认识是否准确、对问题的记录是否完整,等等。三是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免疫”思想的体现,是否体现了“免疫”思想,是否采取了符合“免疫”思想的实际行动,“免疫”措施是否适时开展,其效果如何等。这三个思想在考核评价中可以占不同的比重,“免疫”思想考核的比重可以略大。
2.考核评价要注意对经验的总结与提高。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会有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以“免疫系统论”的思想来推进专项审计调查也会经历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推行之初,应多注意对经验的总结与提高。从专项审计调查整个活动中寻找实施“免疫”思想的成功事例,总结分析,给与肯定的评价。典型的事例还可以拿出来用于交流学习,相互借鉴推广。对于审计调查过程中“免疫”思想实施不成功的案例也要给予客观的评价,同时可以督促相关责任人员对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问题的苗头阶段没有发现,为什么当时没有能预测到将要发生的问题。模拟当时情景,就现在来看如果当时预测到将要发生的问题,那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讲问题扼杀在苗头阶段,将损失降到最低,今后如何有效的预防类似的问题发生。
3.要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落实。
这里讲考核评价结果的落实主要是指对于考核评价中有“免疫”功能的评价、措施,要得到实施,要保障其能够实施。在考核评价中予以肯定的应该推广的可以预防某类问题的发生的措施,或是可以主动发现潜在问题、苗头阶段问题的方法,也或者是可以将问题处理在苗头阶段,将损失降到最小的措施。这些措施和方法应该要得到落实,这个时侯就要有一个保障顺利落实实施的的一个机制,可以是由政府主要责任部门出台一个办法。在办法中对落实的责任主体、落实的实施条件、落实的预期效果、落实的监督主体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个思路,保障核评价结果顺利落实的办法还有很多。
免疫系统篇7
审计本质理论的发展:审计本质经历了查账论、信息论、方法过程论、经济监督论到经济控制论的一个过程。
(一)查账论 “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账务进行检查,这是对审计最原始的认识。在审计产生初期,主要起着查帐和对会计进行监督的作用,因此审计主要作用就被认为是审查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规范,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审计的对象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渐发展,经历了由账簿到报表再到原始凭证的过程。其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丰富和发展,审计的方法得到了极大地创新,这时候查账显然已经不是审计的全部工作内容,因而,“查账轮”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二)信息论 “信息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完善并形成体系。“信息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审计就是提供利益相关者所需要的可靠并相关的信息,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后期的审计“信息论”逐渐分化为信息传递论学派和信息系统论学派。“信息传递论”学派认为,投资者在投资时为了让自己的资本增值,即资本的有效配置,需要可靠而相关的信息作为决策的指南,而审计保障了这种符合标准要求的信息可靠以及有效传递;“信息系统论”则认为审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个整体,只有系统地进行分析才能够达到审计的目的。但只注重结果,没有体现过程,因此逐渐被方法过程论所代替。
(三)方法过程论 “方法过程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贡献是认为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在其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给出对审计的新的定义,认为审计是“为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与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这个定义标志着查账论彻底被方法过程论代替,承认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定义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是比较中肯的审计定义,至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经济监督论 “经济监督论”认为审计是一项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论”是由我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一种关于审计本质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初步发展、审计处于萌芽状态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理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计划经济依然主导着人们的观念,市场经济处于非主流状态,监督经济运行势必成为衡量和考核计划经济完成情况的重要尺度,审计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主要是监督经济运行作用了。但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将审计职能片面地概括为审计本质的观点。
(五)经济控制论 “经济控制论”是蔡春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提出的。该观点认为审计是因受托责任的履行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履行受托义务的契约,达到委托方控制受托方经济活动的目的。 “经济控制论”在审计理论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将人们对审计的认识提到了较高的层次。但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审计就是控制经济活动的观点。其一,控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是审计的内在属性,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其二,除了控制经济运行以外,人们也期望通过审计的咨询、纠错等职能来提供建设性意见,因此经济控制论只能说体现了审计比较核心的作用。
(六)免疫系统论 2008年3月31日,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刘家义审计长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免疫系统论”,该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审计的本质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其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安全,其最高目标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利益。审计免疫系统论从审计与整个经济运行关系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审计的本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审计本质的全新认识,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二、审计免疫系统论对审计本质的影响
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审计发挥着免疫功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犹如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
(一)“免疫系统”论对审计本质的创新 (1)“免疫系统”理论,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创新,是在对哲学、生物学、审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之后高屋建瓴的建树。从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们对审计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最终发现审计之于国民经济犹如免疫系统之于人体,没有免疫系统,如同人体的大门为各种疾病的进入敞开着,而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如果没有审计,自然为舞弊、贪污、挪用、玩忽失职等各种犯罪活动大开便利之门,那么经济活动势必难以健康为继,整个经济系统就失去了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最佳诠释,既形象地说明了审计的活动过程及作用机理,又深入地升华了审计的作用及本质。(2)“免疫系统论”是动态的审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审计也不例外。而前面的“查账论”、“经济监督论”、“经济控制论”和“信息系统论”等审计理论都是从静态、被动和单一的角度对审计本质的概括,而“免疫系统论”则是从动态、主动和全面的角度对审计本质的概括。正如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不断运动才能提高免疫力一样,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同样也必须通过运动才能得以维系。如果审计免疫系统不在实践中相互配合、逐渐磨合、创新发展,那么免疫只能流于口号。“免疫系统论”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审计、为什么审计、审计的主体是谁、怎样审计以及审计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关于审计的问题。审计免疫系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将维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作为审计最终目标和行为准则,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对审计本质最深刻的认识。
(二)免疫系统论对审计本质的发展 (1)免疫系统论对审计本质有了很多新认识。通过对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深入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深刻认识审计过程的最终产品审计信息,才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审计的本质。审计实质上就是一个通过审查、评价等审计手段最终生产出审计信息的过程,并将这一最终产品输出给产品的消费者(利益相关者)。这些审计产品即审计信息是对被审计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与法律、法规、制度等审计标准之间相符程度的审计。
(2)免疫系统论明确了审计在本质上与其他经济活动的根本区别。审计与会计是联系最紧密的,以会计为例,会计也能起到经济监督、经济控制、提供系统会计信息等作用,因此以前的理论既可以作为审计的本质也可以作为会计的本质,也就是说以前的关于审计本质的理论没有明确审计本质上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区别,不足以概括审计的本质和内涵。而“免疫系统”则是审计所特有的本质,是可以将审计与其他经济活动区别开来的特性,在经济活动中,唯有审计才具有“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审计“免疫系统”论更好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3)免疫系统论揭示了关于审计本质的更深层次的内容。虽然不能说“免疫系统论”就是审计的最好理论,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理论还要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但是“免疫系统论”确实揭示了一些关于审计的更深层次的内容。首先,免疫系统论明确了企业的契约关系,在制度经济学中,把企业看成是一个企业的集合体,委托人和人均是契约双方的主体,委托方为了更好地监督受托方必然要通过一种机制来制衡、检验、控制人的行为以便维护自己的利益,减少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种重要的机制从财务控制的角度就是审计,而审计免疫系统论恰好概括了这一机制,即形成一个有效的免疫系统有效降低风险和成本。其次,免疫系统论是为审计的实务提供了指南,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审计,必须要从各个环节深入把关,使之 形成一个免疫系统,这样就可以抵御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障碍、矛盾和风险。
(4)免疫系统论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将整个审计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一种产品。“两个阶段”,即生产阶段和输出阶段,“一种产品”即审计信息。审计实务就是经过这两个阶段并生产出合格审计产品的过程。如:在审计信息的生产阶段,主要应该重点关注如何将高质量的审计信息生产出来,因此必须重点做好审计方法、审计工具、审计流程设计、审计信息的检验、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以及生产效率等问题;在审计信息的传递阶段,重点关注以什么样的的方式将哪些信息以恰当的渠道传递出去。就这一种产品审计信息而言,需要确定审计信息的性质、内容、载体和审计信息的质量。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同时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才能将经济活动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总之,免疫系统论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湖北省审计厅项目“免疫系统论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疫系统篇8
你可以这么帮他为了帮助胎宝宝完善他的防御系统,妈妈一定要注意孕期的营养,只有妈妈摄取了均衡而全面的营养,才能为宝宝免疫系统的完善提供完备的物质基础。妈妈任何营养素的缺乏都可能影响到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在这其中,蛋白质以及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这又正是孕妈妈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因此,孕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营养。妈妈体内的抗体浓度与宝宝出生时体内的抗体浓度直接相关,因此孕妈妈有必要在准备怀孕前就检查一下体内某些针对严重传染病的抗体水平,也称为抗体滴度,如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滴度,必要时应该在怀孕前3个月补种疫苗。
新生宝宝:做好抵抗的准备宝宝刚出生时,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他身上大约有1%的细胞具有保护程序。而且,在他出生后的6个月中,妈妈给他的抗体,也就是免疫球蛋白会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一直到他自己能够产生抗体,所以,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怎么生病。出生后不久,宝宝就开始磨合自己的“设备”,同小病菌进行几场战斗。同病菌的正面较量可以使宝宝的设备提升防御指数,有利于他制造自己的抗体。
你可以这么帮他新生宝宝出生后防御系统的完善仍然有赖于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出生早期,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母乳不仅能为宝宝提供全方位的营养,同时,妈妈通过母乳还可以继续为宝宝提供一部分特殊的蛋白质,也就是抗体。这些抗体有一部分在妈妈肚子里宝宝就已经获得,但有一些是妈妈针对新近遇到的病菌而特别制造的抗体,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可以让宝宝继续得到来自妈妈的新抗体。尽量减少新生宝宝接触到病菌的机会也很重要,虽然宝宝的免疫系统需要病菌的刺激才能发育成熟,但此时还为时尚早。
免疫系统篇9
[关键词]审计 免疫系统
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进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审计机关必须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25年成功经验的总结升华,也为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
一、国家审计的本质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什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有过多种探讨,目前审计理论界的观点也不尽一致,如会计监督论、经济监督论、宏观调控论、全面监督论、权力制约论、行政执法论等。应该承认,这些理论都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审计实践的特点,体现了国家审计的时代特征。
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本质上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该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系统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形象地阐明了“什么是审计”和“为什么审计”的问题,最能体现当前审计的时代特征,是对现代审计的科学论断。
审计“免疫系统论”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物学名词,生动而形象地阐述了现代国家审计的职能、目标、任务和作用,充分而准确地揭示了审计本质,全面而科学地涵盖了现代审计的职能。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内生于国家的防御性结构,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审计产生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受托经济责任,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国家审计也要从“国家本位”向“民众本位”转变,受人民的委托,通过依法独立地履行“免疫”功能,促进整个社会委托受托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
科学审计理念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决定着审计实践的未来发展和走向。审计“免疫系统论”是新时期从战略的高度,对审计本质所作的精辟、简洁、鲜明的表述。但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与人体免疫系统又有所区别,它更多体现在对国家权力运用的制约以及公共财政的监督上,发挥其预防、揭露和抵御功能。
二、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近两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建议33万多条,20多万条被采纳。
1.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防御各种外部不利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的侵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全球肆虐,债务危机阴云笼罩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中国2多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岌岌可危,出口形势日趋严峻。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应当及时识别、揭示面临的各种外部风险,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或问题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和评价,提请国家决策高层及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对策。
2.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揭露功能,促进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通过消灭发现的突变细胞,维持人体的健康。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违法违规、损失浪费、绩效低下等问题的查处,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审计的首要职责,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职能之一。 转贴于
3.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抵御功能,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的因素及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的科学审计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开展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审计之路。
2.加强审计法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审计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才有法可依。因此,国家审计应进一步加强审计法制工作,抓紧对现有审计法律法规与有关法律不一致的部门规章的修改完善工作,及早形成一个比较健全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3.改进和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绩效审计;二是注重关口前移,积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三是推进计算机审计全面发展;四是推动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基础审计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天亮,陈锦红: 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j].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9期.
[3] 刘家义: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r]
免疫系统篇10
关键词:锁阳;神经内分泌;免疫
中药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锁阳科草本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系分布于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宁夏等地的沙生植物。性甘、温,具补肾、助阳、益精、润肠、健胃、消食、补血及养身之功效,是兴阳益精、抗衰老的重要药物。研究表明锁阳体内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已检测并确定的氨基酸有17种之多,其中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5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达24种,其中如fe、cu、zn、mn、ni、co、mo等7种均为who公布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锁阳还含有如三萜类、甾体类、鞣质类、多糖类、有机酸以及多种挥发性物质〔1〕,而锁阳所富含的这些物质均进一步说明了锁阳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这些成分单独或联合发挥了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机体耐缺氧及抗应激能力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为锁阳的“补肾、助阳、益精、养身”等功效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科学依据,也为锁阳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促进西部地区主产中药材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就锁阳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进行探讨。
1 锁阳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影响的理论探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具有广泛而密切的网络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主要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与免疫组织器官上存在的相应受体结合等途径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免疫系统则通过免疫应答反应所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实现对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即三大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免疫分子等相互紧密联系,构成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nei-网络),以从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学说非常相近,可以认为,nim网络是对中医学整体观的深刻化和客观化〔2〕。以此作为基点,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飞跃和重大的进步。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生髓。肾精可以充养骨髓,而骨髓是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此免疫与中医的肾脏具有密切的关系。且中医之“肾”本质上包括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体功能,即神经内分泌系统之功能。而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肾的生理功能涉及面很广,与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生殖、骨骼、水液代谢、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脑、髓、发、耳、齿均有密切关系,是对下丘脑-垂体-靶腺之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代谢等生理的概括。即就是,中医之“肾”与现代医学之“肾”在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对中医肾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中医肾虚证不仅有脑垂体及其所属三个靶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上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同时还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大量实验证实肾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内在联系,且证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与肾虚证相对应的是综合性功能网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以及调控中心(下丘脑),补肾中药能改善和提高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具有多环节、多途径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对肾阳虚证的深入研究提示,由于补肾中药能特异性地提高下丘脑的关键性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表达,从而发挥下丘脑作为调控中心来调节nim调节网络的作用〔3,4〕。
如前所述,锁阳在中、蒙药中是常用药,是补肾、兴阳益精、抗衰老的重要药物。通过改善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可能是其发挥兴阳益精、延缓衰老功效的基本机制。近来很多学者从化学、药理及临床的研究证明,锁阳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特别在免疫、抗衰老、调节内分泌、改善性机能及润肠通便、治疗老年性疾病上是个理想的药物。
2 锁阳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2.1 对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有二:一是补肾中药促进了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之分泌较多的皮质激素;二是可能药物本身含有类似皮质激素样物质,或皮质激素物质的前体,可在体内转变为皮质激素。在对锁阳的研究中发现锁阳对人体性功能、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都具良好的增强和促进作用。锁阳提取物可明显对抗氢化考的松引起的体重下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发现氢化考的松模型组动物肾上腺皮质萎缩明显,束状带变窄,细胞变小,无论是锁阳提取物还是复方锁阳冲剂可显著对抗氢化考的松引起的肾上腺萎缩。说明锁阳提取物及复方锁阳冲剂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表现为促进其分泌,并保护肾上腺皮质,拮抗外源激素的反馈抑制。揭示对肾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5,6〕。abd el-rahmand等报道未成熟小鼠每天口服1次绯红锁阳水提取物,6天后能引起早熟精子的产生,在对精子状态的检测中发现,绯红锁阳提取物组精子数量明显增加,精子的活动力增强,异常精子的数量减少。睾丸组织学显示给药组较对照组精子生成明显增加,输精管中充满精子〔7〕。
临床研究表明,复方锁阳冲剂可直接改善肾虚老人衰老征象,降低衰老证积分值,增加肺功能及左右手握力〔8〕。以温阳补肾为主,兼以益气健脾、填精养血的复方锁阳冲剂可用于多种以肾阳虚为主要病机的慢性疾病,特别是对长期依赖糖皮质激素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哮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患者疗效尤为突出〔9〕。
2.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有学者就中药锁阳对痴呆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相关脑区突触体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喂锁阳1.5个月后,通过迷宫的时间比不喂药的模型组时间短缩了39.74 %,同时突触后膜致密物质的厚度明显增加〔10〕。提示锁阳能够明显改善痴呆病模型鼠记忆力的下降。
同时有人也进行了锁阳对大鼠线粒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线粒体是细胞活动时能量合成与供应站,也是细胞内对缺氧最敏感的细胞器。研究表明游泳训练大鼠小脑purkinje氏细胞线粒体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嵴变得致密,电子密度增加。但部分线粒体表现为退行性改变,体积明显增大,为正常体积的数倍,接近球形,嵴断裂,甚至出现空泡;这些变化提示运动训练的负荷过大,致使线粒体出现受损。如果损伤进一步发展,则线粒体出现崩解消失,数目减少,最终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下降,机体运动能力降低。而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小脑purkinje氏细胞线粒体较其他部位更易出现损伤。
在游泳耐力训练对照性研究中,如同时给大鼠兼喂锁阳,发现大鼠小脑purkinje氏细胞线粒体未见损伤变化,虽然给药组线粒体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以及数密度和面密度与空白游泳组接近,且均大于不游泳组,但其体密度则低于游泳组,而接近于不游泳组。有研究报道,线粒体在数量和外膜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的改变与形状有关,越接近球形,体积越大。实验中,空白游泳组大鼠体密度大于游泳兼喂锁阳组,正是由于游泳组大鼠的线粒体部分发生了退行性变化,线粒体膨胀肿大,而后者线粒体的退行性变化消失所致。同时实验结果显示,游泳兼喂锁阳的大鼠线粒体的比表面明显大于单纯游泳组。比表面的大小反映线粒体的物质交换率,比表面越小,物质交换率越低,而比表面减小最常见的原因是线粒体的肿胀。锁阳能使游泳训练的大鼠小脑purkinje氏细胞线粒体的比表面增大〔11〕。提示锁阳可能具有延缓线粒体损伤变化的过程,以及促使线粒体损伤及时恢复的双重作用,从而加强了线粒体的能量交换效益,进一步提高了细胞的整体能量代谢水平,防止运动性疲劳的过早出现。
自由基为细胞代谢过程中连续不断产生的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它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损害作用。如果机体同时伴有清除自由基酶活力的低下,机体中过量自由基可迅速与核酸、蛋白质、氨基酸、脂质等反应,导致碱基缺失,氢键破坏,蛋白质交联,多肽链断裂,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丙二醛,加快细胞中dna、蛋白质、脂膜等损伤,促进细胞凋亡发生。而脑神经细胞是氧代谢最为活跃,同时也是自由基生成最多,而最易受自由基损伤的部位。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锁阳能够显著提高sod、cat酶活性、降低mda等自由基的蓄积〔1,12〕,提示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亦为锁阳对脑神经细胞保护机制之一。
2.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锁阳能兴奋骨髓造血功能,使小鼠粘系祖细胞(cfu-d)的产出率明显增加〔13〕。骨髓乃造血器官,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现代医学证实肾皮质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均可刺激骨髓血细胞的成熟。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虚则不能充养骨髓。锁阳经补肾而兴奋造血功能,使中医学之肾主骨生髓与现代医学之肾、髓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也提示了锁阳可从免疫细胞的生成初期即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锁阳可使阳虚小鼠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指数明显恢复。在细胞免疫功能方面,锁阳能使阳虚小鼠降低的中性粒细胞升高,可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降低。另外,锁阳对阳虚小鼠及正常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14,15〕,锁阳复方制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降低,血清ifn-γ、tnf-α含量减少〔16〕。提示该制剂可明显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自身免疫抗体的生成,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3 按语
综上所述,锁阳为补肾益精、延缓衰老的重要中草药,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锁阳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改善作用不仅有着其广泛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有着可靠的科学实验依据,为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对锁阳进一步的开发性研究中,有以下两点必须予以正视并加以深入探讨:(1)锁阳味甘性温,为补肾阳常用药,这一点已得到了医学界广泛认可,同时也有如前所述的大量实验结果的支持。但也有人从锁阳功用主治、使用宜忌、临床应用、产地及药材进行论证,认为锁阳乃补阴药,锁阳之所以可以用于阳虚病证中乃是基于阳生阴长之理论基础,认为其性非温,属平或凉,且提到迟华基教授用锁阳复制阴虚的小白鼠动物模型,得到的却是阳虚模型〔17〕。虽然此实验的具体报道未曾在公开文献中见到,但却有我院对类似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我院邱桐、延自强等在探讨锁阳补阳功效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从临床表现或病理组织学及血浆睾酮、皮质醇等方面,灌饲锁阳提取物小鼠都更接近于肾阳虚证的主要辨证要点,特别是锁阳小鼠还具有典型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抑的病理特征,而此特征是激素复制肾阳虚模型难以比拟的,因而对锁阳的性味及补肾益精之功效提出了质疑〔18~20〕。(2)虽然如前所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锁阳可从造血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各个层次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锁阳并不能改善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胸腺萎缩、淋巴细胞的下降、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
有人认为这两点差异性研究结果不值一提,但我们纵观所有锁阳的现代研究时发现,近20年来,专门针对锁阳的药理学研究报告并不多见,此类差异性研究结果(1991年报道)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务工作者对锁阳性能的全面认识。我们发现在有关讨论锁阳的文献或著作中,大多数尽量避免提及此类差异性研究报告,而只精选地论述锁阳改善肾虚或免疫力低下的功效,即使是一些较为权威性的著作也只能是将其改善作用及这两点质疑一并略列,未能加以深入阐明。尽管如此,此疑问仍一直未得到研究工作者的重视,没有专门就此结果进行大样本、同条件下的对照性研究。其实,此类研究结果的报道有可能给研究者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路,即锁阳的产地、炮制、剂量及给药时间、动物条件等不同均有可能是锁阳差异性药效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在对锁阳的进一步开发性研究中,应客观地验证此类差异性研究报道,阐明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更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齐艳华,苏格尔.锁阳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0,31(2):146-148.
〔2〕刘永琦.虚证的免疫学本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5):6-8.
〔3〕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4.
〔4〕刘永琦,安耀荣,刘雄,等.扶元补脑冲剂对老年性痴呆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钙平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9):600-602.
〔5〕陶晶,屠鹏飞.锁阳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292-295.
〔6〕杨嗣明.复方锁阳冲剂对大白鼠肾上腺皮质影响的组织学观察[j].陕西中医函授,1993,(3):30.
〔7〕abd el-rahmand ha. effect of cynomorium coccineum on germ cell of epididymis.phytother res[j],1999,13(3):248-250.
〔8〕宋含生.复方锁阳冲剂抗衰老延年临床观察报告[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9(1):15-16.
〔9〕刘益新.复方锁阳冲剂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学报,1991,(1):49.
〔10〕赵永青,王振武,景玉宏.锁阳对痴呆病模型鼠记忆相关脑区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32-34.
〔11〕赵永青,汤晓琴,李广宁,等.锁阳对耐力训练大鼠小脑purkinje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4):373-375.
〔12〕敖姝芳,达林其木格,盛惟.野生锁阳栽培锁阳对老化相关指标作用的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总58):299-230.
〔13〕麻柔.成对和单味中药对造血细胞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9(4):533.
〔14〕郑云霞,孙启祥,延自强.锁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4):28-30.
〔15〕石刚刚.锁阳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大鼠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89,4(3):27.
〔16〕徐冬波,蒋方建,李庚和.强力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0):40-43.
〔17〕汪运富,李军艳,李举,等.对锁阳属性归类[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70.
〔18〕邱桐,延自强,李萍,等.盐锁阳与锁阳对小鼠睾丸、附睾和包皮腺组织学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5):22-26.
- 上一篇:免疫抑制剂
- 下一篇:
免疫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21 04:10:10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研究 2022-10-08 11:03:16
医学免疫学金课建设路径 2022-10-08 08:58:24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效果 2022-10-02 11:42:32
分层递进模式在临床免疫学的应用 2022-09-28 11:31:56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 2022-05-09 09:28:26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方案 2022-01-06 15: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