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3 01:56:18
社区教育论文篇1
(一)社区教育网络课程课程与网络融合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教育形态,这就是网络课程。《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2008)》明确了网络课程的概念: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7]网络课程在学历教育,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非学历教育中也被逐步重视起来,比如干部教育领域。近些年,伴随着数字化社区建设,网络课程在社区教育领域也逐步得到应用。但总的来说,目前社区教育领域开展网络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社区教育网络课程的定义尚不多见。陈乃林认为,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就是“借助网络将社区的内容呈现与教学实施进行有效整合”[8]。李惟民认为,社区教育网络课程,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社区教育目标和现代教与学理论,通过所设计和制作的网络学习环境与课件,表现学习内容和组织学习进程,支持自主学习、灵活学习和有效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社区教育课程和基于社区教育的网络课程的组合。[9]理解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应注意这样几点:社区教育网络课程“首先是课程,它应该包含课程的一切特征,如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10]课程不管有多少含义,一定的内容和实施进程是最关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它一定要体现‘网络’的媒体属性。再次,网络课程应体现网络的教学特征,属于非面授教育,教与学的双方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因此,教学理念、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考虑问题。”[11]此外,还应该注意社区教育的非正规教育属性。我们一般将社区教育划入非正规教育范畴。正规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非正式教育具有自发性、自为性、自愿性,非正规教育则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社区教育网络课程,既要保证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又要注意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河北终身学习在线”平台自建课程即属于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社区教育课程中最具特色的是区域性专题,如区域性历史、当地著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区域内各类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当地特有的动植物、不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多元文化、地方贸易和经济资源、产业及职业特色等,所有专题都可以列入课程创编的范围”。[12]基于此,我们借鉴李惟民的定义,将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的概念表述如下:以实现社区教育目标为目的,以终身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网络设计的,支持自主学习、灵活学习和有效学习,体现特定区域特色的专题学习内容和组织学习进程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的总和。
二、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分析
(一)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在“河北终身学习在线”平台设计和创建阶段,我们便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确立了特色化、本地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原则,以便丰富资源类型。1.适应本地居民学习需求,开发乡土特色课程在平台创建阶段,我们便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专门设计了“燕赵回眸”和“跟我学”两个具有河北特色的栏目。“燕赵回眸”以河北人文、历史内容为主,建设不同类型的网络视频课程10门。“跟我学”以河北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养生益智、生活知识与技能等内容为主,建设网络视频课程9门。2.根据现有条件,开发多样化课程本次自建课程,大部分为视频课程。其中多为新录制课程,“学唱地方戏”和“学剪纸”为从剧院和电台搜集并改造的课程。“跟我学礼仪”为学校年轻教师编制的动画式课程,该课程在2013年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活动”中通过了评审,经过重新改造后成为社区教育网络课程。3.立足学校现实,探索课程建设机制据了解,目前全国电大系统中教学资源建设普遍存在着职责不清、主体不明的问题。很多省级电大设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资源建设处等资源制作部门,但是,由于人员缺乏,专业分工不健全,这些部门往往只能承担管理职责,或作为技术主体,都难以独立承担资源建设任务。教学设计、组织策划等工作要靠其他部门人员完成,部门之间协调存在着困难,扯皮现象经常出现。在本次自建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努力完善资源建设制度,积极进行以项目组为组织和运行模式的资源建设机制探索。虽然由于人手少,存在着多角色兼任现象,但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意强化参与者的角色意识、职责意识。
(二)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应用分析我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excel软件,针对学习者发帖信息进行了初步分析。“河北终身学习在线”两个栏目共制作19门课程,网站开通近一年以来,引起了很多学习者的兴趣,我们对学习者的点击和发帖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见表1和表2)。1.点击数分析从点击数来看,“跟我学”栏目每门课程平均点击数为1737人次,“燕赵回眸”为218人次。“跟我学”课程要远高于“燕赵回眸”。表明公众更喜欢休闲健身、文体娱乐类课程。“跟我学”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与公众生活相关度较高,容易受人青睐。“燕赵回眸”更多地具有正规学历教育课程的色彩,通俗性、娱乐性成分较少,显得曲高和寡。这说明公众更喜欢通俗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较高的课程,因此,课程资源建设时,一定要在这些方面狠下工夫,特别是历史文化类课程更需格外注意。2.发帖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燕赵回眸”和“跟我学”两个栏目课程共123个帖子,其中无效帖子7个,有效帖子为116个。跟我学93个,占80%,平均每门课程发帖10.3个;燕赵回眸23个,为20%,平均每门课程发帖2.3个(见图1)。因为帖子数较少,这里的分析可能仅具有相对意义和参考价值。(2)帖子分类。根据内容可将帖子分成四类:a.评论类。包括对网站、栏目、课程以及主讲人的评价。例如,学习了“商务礼仪”课程发帖“挺好的这个网站”。学习了“太极拳(4)”课程发帖“庞大明会长讲得好,通俗易懂。”这类帖子反映了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b.提问类。包括针对讲授内容的问题或与讲授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学习了“摄影创作如何正确使用光圈”课程发帖“抓拍时,光圈和速度顾不上调,用p档效果又不好是什么原因?”这类帖子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深度。c.感触类。包括学习完课程以后由课程内容引发的认识、感悟、感想、抒情等情绪性表达。例如,学习了“摄影构图”课程发帖“我领悟到好的照片会说话。”学习了“河北古长城”课程发帖“长城的历史太悠久了,我国的瑰宝啊!”这类帖子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深度。d.其他类。包括难以划分到上述三类中的帖子。例如,“个人礼仪”课程可能是一度看不到内容,有人发帖“怎么没有内容啊?”还有人提示,“用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用兼容模式就可以看了。”学习了“特殊天气摄影”课程发帖“见过特殊天气———风、雨、雾霾、雪的好照片。推荐一个冰雹天的获奖照片。”这类帖子也能反映学习者学习兴趣、学习深度、协作学习等多方面情况。(3)数据分析。“燕赵回眸”栏目课程帖子数量太少,其中,感触类、其他类和评论类帖子为10个、10个和3个,分别占43%、43%和13%。没有提问类帖子,说明学习者学习深度不够。“跟我学”栏目课程帖子数量相对较多,但极不平衡,且有明显的集中倾向(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两门改造课程“学唱地方戏”和“学剪纸”均为0个帖子。一方面,表明这两门课程居民学习需求较低。在张燕农对北京东城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中也有相同的趋势,剪纸31.2%,戏曲25.6%。明显低于摄影51.2%,文明礼仪58.4%,[13]可以与本研究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对两门课程还应具体分析。从制作形式来看,“学唱地方戏”是教学形式的课程,有教有学,而“学剪纸”是电视台专题片改造而成,属于欣赏类课程。结合点击数来看,“学唱地方戏”和“学剪纸”分别为1372人次和464人次,虽然都低于“跟我学”栏目点击平均数,但两者相比较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表明学习者更喜欢能够给予学习过程指导的教学式课程。“学摄影”发帖数较高,占“跟我学”栏目的69%,其中,评论类和提问类帖子也比较多,分别占“跟我学”栏目的25%和16%(见图3)。表明公民对摄影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都较高。“学摄影”课程发帖率高还有一个原因,即主讲人为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河北电大教职工。表明专家的身份特征对于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影响。
三、关于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思考
通过本次社区教育区域性专题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建设与应用经验,发现了许多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社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等问题的思考。
(一)社区教育网络教学要不要开展,以及如何开展应该看到,目前“河北终身学习在线”课程教学功能还不够完善,无交互教学,缺少教学支持服务环节;学习主体呈现散漫状态,缺少组织与管理。因此,导致课程资源使用效果不甚理想。王林兴等认为,社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公民补偿教育、公益性教育,其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只要方便公民、有利公民,不受任何制约。[14]我们认为,即便是非正规教育,也决不是教学无目的、办学无计划、质量无标准,它只是相对于正规教育的规范性而言。它的教学目的、内容更接近学习者工作和生活实际,并非无据可依,随意而为。与正规教育相比,它更重视主观能动性、责任意识、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自主性和自愿性。再有,随着社区教育机构的日益发展,其教育教学必然越来越规范化,在终身教育语境下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将打破既有界限,回归教育的本真状态,有支持的远程教学理论也必然会引入社区教育领域。因此,一定的网络交互教学是必要的,至少网络课程不能处于完全无人照料状态。那么,社区教育如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呢?首先,借助实体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支持。随着社区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的教学能力将不断增强,因此,社区教育教学可以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借助社区教育机构的教学力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其次,开展互助学习。教育机构应有意识地多组织学习者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习者互相提供学习支持。
(二)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评价如何进行学习评价目的是检验和促进学习效果,因此,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评价方式、评价目的应该根据评价需要有所不同。首先,随着学分银行功能日益完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将越来越畅通,这就会使更多的学习者产生包括学历在内的多种诉求。对于有学历需要的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习评价,而且,评价必须严格规范。其次,对于那些只有非学历需求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以奖代评等方式增加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社区教育论文篇2
(一)社区教育政策发展: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台湾地区社区教育政策发展经过40余载的演进,经历了三个历史演变过程(如表1内容)。第一阶段是社区教育政策的产生阶段,以《民生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的为标志,开展以生产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福利康乐为内容的乡村基层社区民生建设本土实践。尤其在社区教育文化民生建设方面,一是补助设置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和托儿所;二是社区成人识字补习教育;三是补充国民小学校舍与设备;四是实施缝纫、发网编织、雕刻、洗染、农机操作等生产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阶段是社区教育发展政策的本土推进阶段,以《社区发展工作纲要》的为标志,重点实施“社区发展工作政策”,同时“以国家为中心”构建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发展组织体系。在社区教育文化方面,实施社区教育培训、扩充学校教育与设备、举办儿童乐园(幼儿园、公园、游泳池、运动场)、提倡文体运动、建立社区教育活动中心、保护养女和推行四健会的七大社区教育项目等。第三阶段是社区教育发展政策的完善阶段,以《社区总体营造政策计划》为标志,台湾社区教育发展政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演进时期。这一阶段重点实施“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和“健康社区六星计划”等三个社区教育发展创新政策。三大政策在社区教育发展建设方面相辅相成、交织与递进。主要内容:一是强化乡镇及社区教育文化和县市教育文化活动与设施建设;二是由台“教育部”社教司负责组建社区大学;三是由台“文建会”负责推动县市政府社区教育总体营造计划,包括城乡社区终身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技能培训、社区大学建设(专业、教材、课程、实践项目、就业等)等内容。四是实施都市e时代社区人才培育计划、社区人力资源计划、建立社区教育学习体系计划、社区教育文化资源活用计划、社区营造人才培育计划、客家教育文化振兴计划、社区终身学习计划等,由此可见,台湾社区教育政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农村社区教育到都市社区教育、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综合内容的演进。伴随着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和社区发展的兴起,大陆社区教育政策发展也经历了三个历史演变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即社区教育理念的形成阶段。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首次提出教育与校外社区资源相结合,为各类教育尤其为学校德育教育服务。此阶段政策主要围绕学校正规教育和学校外(社区教育)、学校后(家庭)教育并举,各类教育应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阶段是探索阶段,以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教育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一阶段的社区教育政策旨在强化社会对教育功能的扩展,体现社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社区教育第三阶段是完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区教育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全面介入[3],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大陆社区教育政策开始纵深发展。提出建设社区教育试验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政策措施;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课程开发建设[4],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具体而丰富的社区教育发展政策。
(二)社区教育发展: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台湾社区教育立法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社区教育立法与政策制定实施相适应。即社区教育立法做到政策随着法律紧密运转,特别根据不同时期制定(修订)的终身教育或社区教育内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制定不同的终身(社区)教育政策。由表2可知,台湾2002年6月专门制定颁布了《终身教育法》,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台湾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性质、作用、实施内容、发展前景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台湾40余年来的社区教育政策采用法规形式的少,而采取政策、纲要、计划、白皮书等形式的社区教育具体实施内容多,这既便于政策的执行与操作,显示政策的灵活性,又与其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环境相适应。如台“行政院”1968年5月实施的《社区发展工作纲要》要求城乡社区实施职业训练,加强辅导就业,提高生产技术,加强社会教育,以裕民生。1983年4月修订的《社区发展工作纲领》强调社区教育有效运用各种资源,设置社区教育文化中心、社区妈妈教育中心、改善家教(家政、家计)、推行社区卫生教育、举办成人补习教育等一系列精神教育伦理建设;1991年9月修订的《社区发展工作纲要》指出:“社区发展系社区居民基于共同需要,循自动与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持、技术指导,有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社区居民教育素养。”[5]在此政策指导下,设置社区托儿所、普及岛内幼稚园、设置社区教育投入资金、设置社区妈妈教室、开设社区大学、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推动社区教育福利的文化建设。与台湾类似,大陆社区教育发展与其立法、政策的制定实施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9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这就决定了以社区教育为重要载体和主要内容的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尽管没有专门涉及社区教育内容,但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等相关内容间接说明了社区教育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大陆也采取规划纲要、计划、若干意见、决定等形式发展社区教育,其政策内容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相适应。如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此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员的频繁流动,职业变更的加快,促使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成为社区教育的新使命,其功能与内容不断丰富。又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以此为契机,实施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社区教育又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新内涵,即从满足职业技能需要向满足人民生活中的全面需要,从校内学校正规教育功能向校外社区教育的“补充”功能转化[6]。
二、大陆发展社区教育的政策借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学习相互经验,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也提出,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因此,借鉴台湾社区教育在宏观政策上的成熟经验和成功做法,完善大陆社区教育发展政策,更好地为发展社区教育服务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社区教育发展:法律的保障与完善台湾重视教育立法尤其终身教育立法的保障机制建设,以实现社区终身学习的制度化和法制化。2002年6月专门制定了《终身学习法》,共计23条。涵盖社区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立法宗旨、主管机关、相关词义、各级主管机关职责、终身学习机构(各种媒体)的权利义务、物质保障、政策保障等内容;而大陆在此方面显得滞后,亟需完善自身在社区教育或终身教育领域的立法,以法定保障社区教育的规范、健康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制定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这些法律中的某些条款虽然涉及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内容,但大多只是原则性的抽象规定,仅仅涉及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针对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社区教育)系统而完善的法律法规。基于此,有必要借鉴台湾经验,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制定规范、完善的《全民终身教育法》,制定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加强人才终身教育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全球发展的需要。鉴于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应专门规定社区教育的机构种类、教育目标与任务、课程规划、经费保障、鉴定与认证、监督、评鉴、奖惩、政策保障等内容,同时辅之以教育、财政、税收、捐赠、价格等其它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7],专门构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二)社区教育发展:政策的完善与推动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与服务,既具有部分公共产品与私人需求的特征,又与其它公共服务一样具有提供上的非排他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它置身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也与外部社会生活形态相联系[8],因而其效用的不可分性及具有较大的外溢性和正的外部效应,这就决定了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由政府和受益者共同承担。作为政府理应承担部分的成本与服务,同时借助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支持与推动社区教育发展[9]。借鉴台湾有益的做法,完善大陆的社区教育政策体系。第一,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客观上要求加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投入,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经常性财政专户中给予法定保障。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它会因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10],因而应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通过财政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的方式用于扶持老少边穷落后地区社区学院发展,以实现大陆社区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保障城乡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建立和谐社会[11]。第二,政府设立“社区教育发展基金”,借助财税政策杠杆引导机制,吸引境内外社会民间资本投资社区教育发展,在校舍土地、房屋、人才引进、办学资金、收入利润等方面给予其减免税、纳税期限、投资抵免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待遇。第三,在办学筹融资方面,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给予社区教育机构融资的低息或无息优惠贷款,在税收政策上对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放贷扶持社区教育发展的,给予其减免税优惠待遇。第四,社会民间机构或个人捐赠给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区机构和社区学校用于社区教育发展的,其捐赠额给予全额税前扣除,以激励企业、单位或个人捐赠社区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发展社区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府精神与物质奖励与表彰,以鼓励社区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社区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社区;乡镇社区;成人教育;立体化
乡镇社区成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极其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乡镇社区成人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在形成社区居民良好的心理素质、由独立的个体向“社会人”转变、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以及待业者的良好心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居民的整体素养和竞争、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学习型的社会,呼唤乡镇社区成人教育的立体化。
一、固化乡镇社区成人教育的理念
随着农村失地农民的增加、外来民工的不断涌入、农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加强农民的就业培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升新市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乡镇社区教育的“强力支撑”———成人教育,要固化成人教育理念,面向“三农”,以“为每个公民的终身教育服务”为办学思想。以人为本,重在质量,追求一流,服务社会,彰显“技能教育和兴趣教育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校企联姻培训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注重把开展教育和推进本地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与突破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提高居民的文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与和谐社区的有效构建结合起来。
二、优化乡镇社区成人教育的资源
1.完善硬件设施。加大学校投入,使成人学校“五脏齐全”、有模有样。有学习培训专用教室、多功能教室、普通教室、微机房以及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特色展览室等。2.健全管理网络。成教中心,要努力建立健全党校校务会网络、社区教育委员会网络、现代农民教育管理网络。还可以专门建立民间培训组织机构,为社区成人教育提供有利条件。3.融合教育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社区相关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注重资源的动态生成,不断提升成教自身的造血能力,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4.设立富民网站。设立网上学习平台,办好具有乡镇地方特色的富民网站,不断优化网站建设,力求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学习的时间自由灵活,学习的空间开放广阔。
三、强化乡镇社区成人教育的活力
1.休闲娱乐,使社区居民享精神文化之乐。成教中心要以丰富居民休闲生活为力足点,全力为居民服务。在学校设立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培训场所,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学习提供场所。使社区居民在自娱自乐中愉悦身心,在互学互促中融洽人际关系,在互动互悦中增进纯真友情,在互帮互助中丰富精神世界。2.特色创建,使社区居民得基本技能之乐。成教中心应针对所在乡镇社区的实际和特点,坚持服务于地方企业,积极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如有的乡镇企业服装行业别具特色,可开设服装缝制工的系统培训,积极探索服装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深化服装培训,研究编制服装培训教材,进行课题研究,切实提高培训实效,让企业得到教育带来的红利。3.创业培训,使社区居民获创业灵感之乐。坚持开展以自主创业为主的创业培训学习,通过广泛宣传,有效组织,鼓励农民参加创业培训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当地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课;利用寒暑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专门举办大学生创业学习培训班,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学习和体验的机会。4.党员教育,使社区党员创和谐社区之乐。成教中心要紧紧依靠乡镇的中心工作开展党教活动。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两学一做”、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入党积子培训、党务干部培训、党的生日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党性素养,提升党员的党性素质,锤炼党员的党性理想。5.农民教育,使社区农民得脱贫致富之乐。针对有关企业的员工文化层次比较低这一现实问题,成教中心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公司、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通过村农民综合学校、企业职工学校,对所有农民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努力开辟实践基地,将成功的经验、技术及时向辐射周边村民,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致富。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乡镇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明显。因此,乡镇成人教育要与时俱进,勇于担当,不断加强自身的“造血”、“输血”功能:1.四个“当好”显情怀。(1)当好管理员。统筹安排社区教育培训计划,确保社区教育目标任务有效落实;(2)当好指导员,善于为社区提供培训指导,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3)当好协理员。积极搭建平台,帮助部门解决培训学习和活动中的问题;(4)当好服务员。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实际困难。2.精准定位求功效。如根据培训内容,可以将服务型、教育型、休闲娱乐型、职业技能型按人员特点,分为青少年教育、妇女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老年教育、技能教育、特色教育等,经过强化培训、扎实推进,教育从初期的松散型、草根型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更多的居民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促使成教中心向优质化方向发展。3.强化师资夯技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做到学历、技术职称达标,教师涉及专业有政治、计算机、农科等方面。不断组织教师开展各种业务能力学习,夯实基本功。视具体情况,学校可以专门配备社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队伍涉及各行各业,一支庞大的、优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对优化成教、提升成教品牌能产生事半功倍之效。4.建立基地勤练兵。积极与社区内、外相关的厂矿企业建立常年协作单位,借助于它们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硬件,带领学员去协作单位学习、体验,使学员在实际亲历和操练中,顺利掌握相关技术、技能,尽早、尽快就业,胜任岗位。在培训的同时,原则上要求全体老师参与培训,尽可能掌握一些基础的技术知识,为今后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便利。5.科学管理塑品牌。科学管理可以提升成教的办学品位,提高教员素质,优化服务效能,为此,成教中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力求所以的制度,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管理关进制度的笼子”,可以进一步优化成教的各项工作,塑造成教品牌,擦亮成教品牌。
作者:黄敏飞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民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06月
社区教育论文篇4
(一)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
内涵本质指的是反映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特性。“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已为大家所熟悉,对于社区教育是大教育、社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和社会的结合、社区的教育目的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以及社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进步等问题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社区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究竟是政府还是民众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此都有着各自侧重的定义。甚至有些学者在研究社区教育时只停留在理想层面的探讨,并没有以社区教育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因而难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目前学术界对社区教育内涵本质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教育体系的范畴,即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教育类型。比如:厉以贤在其《社区教育本土化》一文中指出,社区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生活质量并推动整个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内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厉以贤,2004)黄云龙认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成员接受到的一种以社区学校为主体的有组织、有形式的教育活动。(黄云龙,2006)陈乃林认为,社区教育从根本上说是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陈乃林,2003)很多社区教育工作者也认为,社区教育其实就是在社区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即教育在功能和表现形式上的拓展———为社区服务。因此,社区教育在实践中常以政府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参加的形式开展。二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即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吴遵民认为,我国的社区教育应当向政府推动和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社区教育应当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活动。(吴遵民,2003)杜幼文指出,社区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教育,我国构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社区教育为这一“社会”构建目标服务。(杜幼文,2013)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台湾社区教育学者林振春,他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过程,社区发展的过程即是社区教育的过程。(沈光辉,蔡亮光,2010)社区教育已经超过了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由社区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为实现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进步服务的社区发展活动。三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组织管理范畴,即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协调管理组织。比如,梁春涛在《中国社区教育导论》一书中提出:社区教育是旨在提高全民素质、共同建设区域文明、促进社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社会一体化体制;是在一定地域内,由主导机构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结合,双向服务,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一种机制。(梁春涛,1993)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社区管理组织,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协调社区内的各个部分,形成学习型社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综上所述,社区教育的几种范畴说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的。从社区发展历程来看,其初始阶段都是在社区居民之中开展以教育为主的活动;随着社区的发展和结构的不断健全,教育对社区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社区教育在将来必然成为社区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对于社区教育的主体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受教育主体应是社区居民,这点已是共识;但对于教育主体,或者说管理主体而言,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结合我国社区发展现状来分析,目前各地社区的发展并不平衡,发达地区社区发展虽较完善,但仍没有达到自主管理的程度,更不用说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再加之我国社区的管理机构仍是政府及其延伸部门,因此目前社区教育的管理主体仍应是政府,由政府部门主导,发动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如果只是强调社区居民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是不切实际的。但是,随着未来社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的管理主体将最终由社区居民承担,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将逐步走向社区居民自治的社区发展活动。
(二)关于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指确定事物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明确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就明确了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功能定位决定了社区教育实践的内容和方式。传统的教育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传授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迅速增长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但也有可能压抑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当摒弃学校教育中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弊端,把重点放到人的自我完善上。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功能应是提供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教育,是以非功利教育内容为主的。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实用性目的是提升本地居民的人力资本,有效提高居民的生存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区的健康稳定发展,即认为社区教育应提供开发社区人力资源的教育,是以功利性教育内容为主的。持非功利主义社区教育观点的主要是一些理论研究者,他们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为社区教育的功能应当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在其《学习型社会》一书中指出:“在21世纪,教育或许可以最终实现自身的目的。”他认为,教育没有“实用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人性,而非人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如果接受教育与培训需要一定的报偿来维持的话,任何一个国家也难以承受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供给及其收益补偿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只有当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时,才能从根本上回答学习型社会的动力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以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理念为出发点,认为社区教育应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完善的学习内容,因此非功利性是社区教育功能的主要特点。持功利主义社区教育观点的主要是一些实际工作者和部分学者。他们认为,社区教育应当将培养社区居民获得生存发展能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厉以贤认为社区教育应通过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能力来推动人的发展。(厉以贤,2004)邵泽斌将“发展社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区教育的内在要求,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社区教育的现实要求(邵泽斌,2006)。大部分社区教育的实际工作者从提高社区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普遍认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开展提升居民生存技能的教育培训,指出只有提升居民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才能促进居民安居乐业,从而保障社区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谢家超认为,从社会体制的角度出发,社会要为个体提供适合生存的环境,并通过广义的教育使之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谢家超,2011)从上面的两种观点可以看出,争论的焦点在于社区教育主要是应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完善和发展的教育,还是应当提供开发社区居民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进步的教育。从本质上来看,社区教育理应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的管理机构从权力和能力两方面都无法承担起这个重任,完全非功利性社区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政府或者社区教育的提供者压力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是比较理想化的社区教育。因此也有学者提出,在提倡非功利性社区教育的同时,不能排斥功利性教育的内容。如吴遵民认为,社区教育的非功利是它的本质规定,但功利能维护社区安定、促进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不仅十分有益而且实属必要。(吴遵民,2003)邱建新等指出,社区教育应当在培养人们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形成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恋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邱建新,陆军,2001)
(三)关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者说可供重复套用的结构、框架。社区教育模式可看做是社区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关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地域划分的社区教育模式:大体可分为城市型社区教育模式、市镇型社区教育模式、乡村型社区教育模式等三类;二是按照不同管理主体划分的社区教育模式:大体可分为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大学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等四类。(杨燕燕,2001)应该说,按照地域划分的教育模式是比较模糊的,因为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城市中还存在着城中村形成的社区,它们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社区,再者是城市也有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等分别,它们的社区发展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同理,市镇和乡村也有不同。因此,有学者主张按照管理主体来划分社区教育模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它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其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是政府或相关部门,如街道、乡镇等行政编制内的单位。这种社区教育模式主要以完善社区服务水平、美化社区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活动。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二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这里的学校主要指社区内的中小学校。学校通过充分、灵活运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对在校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校外教育。该模式具有学校主导、资源共享、社会参与等特点。但总体而言,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学校校外补偿教育性质,目前由于学校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政府,所以常因资金问题难以开展活动,局限性较多。三是以社区大学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社区大学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办学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的社区教育。社区大学通过专业开办、课程开设、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活动。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县区和社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开办,一般是借助电大或者其他职业院校开办社区大学。此模式目前在上海、江苏、福建等发达地区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四是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它是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存在于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管理的社区中。社区教育的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均由社区组织和居民组成的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负责。其运作方式为:由本社区较有影响并且热心教育的单位或群体牵头组成专门机构,利用各自的影响和资源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岳杰勇,2006)从以上各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前三种模式都在政府行政主导之下,无论是以政府主导还是以中小学为中心的模式,其办学主体其实都是政府,目前社区大学为中心的模式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也难以运作。因此,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的阶段仍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政府在当今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仍是主要力量,担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开展的社区教育难免形成社区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局面,社区居民很难真正从社区教育中获益,甚至成为旁观者,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无法调动。并且各职能部门受政府委托,在开展和督促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常出现相互推诿、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利益争抢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社区教育趋于形象工程。从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最终目标将走向由社区自主开展社区教育的方向。
二、基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总结与探讨
美国学者哈钦斯在其著作《学习型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学习化社会即大家所熟悉的学习型社会,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自觉地开展学习活动,并且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到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社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要想建成学习型社会,首先就必须从社区入手,从创建学习型社区破题。因此,基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社区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和推动社区进步为目的的,涵盖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教育内容,能够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机会,最终实现社会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会化的活动。根据以上述评与总结,本文就这三个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强化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实现其社会功能,通过培养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教育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并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且还要强化“社会”的学习功能。从社会发展的客观状况与需求来看,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趋势辩证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之中,并且在价值层面上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内外社区教育的历史沿革来看,社区教育来源于社会教育。学术界曾出现不少富有探索性的见解: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划分到“民众教育”一类,如北欧诸国;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定义为社会教育,如日本的社会教育几乎是社区教育的同义词;还有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如美国的社区教育就被认为是为社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的所有成员提供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陈元姝,2009)。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建立学习型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形式,又是推动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代表着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方向,同时也是推动教育与社会(社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基本、有效的手段与途径之一。一方面,社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为指导,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提高素质、提升生活品质和质量的需要,为惠民、安民、乐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紧密性和结合一体化,它是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的集合体和统一体。社区教育既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沿革看,社区教育来源于社会教育,美国学者杜威在20世纪初就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我国古代的“乡校”、“乡规民约”和“社学”等形式也是社区教育的雏形。从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看,强化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进而实现社区教育从教育主体本位向社会主体本位的转变,是未来社区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二)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坚持非功利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统一
在学习型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都能随时、随地接受到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而这种学习需求,既包括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素养的社会生活休闲教育内容,还包括提高职业技能、促进社区居民获得生存发展能力的职业教育内容。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社区教育强调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是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不是为职业做准备,教育的内容偏向非功利性。而功利主义强调以实际功用作为社区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主张实施有利于人们当前职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实用技能。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看,这种教育内容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实际上,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社区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也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符合现实社会发展水平。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居民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可有些地区居民还生活在温饱线上。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只有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各地开展的社区教育也应因地制宜,既要有提高居民收入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的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使社区居民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要有提升精神素养的各种生活教育、道德教育等非功利主义的内容,保障居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提升。社区教育功能定位的争论,其实是受到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社区教育研究中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价值观都有其存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只有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才有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非功利主义强调的坚守终身教育理想的问题,有其合理性,但这种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即社区教育的发展只能通过市场、社会等实际需求来实现,因此功利性也是无法避免的,它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动因之一,也是社区教育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社区教育必须通过功利性的手段来实现发展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无论它们的出发点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在社区教育的研究中,既不能一味强调终身教育的理想,批判社区教育实践中功利主义的存在,也不能只停留在满足社会功利需求上,而忽视了终身教育的核心价值。
(三)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社区教育论文篇5
乐山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优美自然风光的文化名城,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乐山市标准化社区逐步建成,从原有杂乱的老城区,一举建成一座座标准化的封闭式社区,良好的社区建设为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乐山市是中国唯一一座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合作城市。社区居住环境优化,社区文化生活在市、区、居民委员会的逐级领导实施下蓬勃发展起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乐山市现有社区有245个,2009年前,乐山市的社区各类民间组织已经非常广泛,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有329个,社区老年人活动组织199个,社区残疾人组织191个。这些不同的社区组织为社区居民的活动组织安排提供了保障,并且在不断的壮大完善。乐山市社区建设提出了“乐善至美,创新力行”的乐山精神,在乐山精神的指引下,乐山市社区文化生活践行着乐山市一贯的悠久文化传统,注重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品质。乐山市社区文化生活内容丰富、项目繁多,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需要。乐山市社区文化活动精神文化层面的活动居多,参与的居民人数逐年增加。社区文化活动中,音乐活动丰富多彩,从音乐活动的范围看有大众健身娱乐性的广场集体舞、健身操活动、夕阳红大合唱活动等,社区团体类的有川剧戏曲活动社团、京剧社团、拉丁舞社团、民族舞社团、声乐社团、电子琴社团、民乐社团等。从开展活动的方式上来看,有政府组织活动,如2007年乐山市政府组织的迎春节系列活动;有社区自发组织的社团汇报演出;市、区政府组织的重大节日文艺活动,如迎接建党九十周年群众合唱比赛;社区内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等。这只是众多社区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活动都是与音乐艺术密切相关的。音乐文化活动容易吸引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到其中,不管是自娱自乐也好,还是配合各级演出也好,都进行的非常红火。从社区音乐文化生活异常红火的表象下,我们也看到了社区文化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巨大的,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有各自喜好的音乐种类,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高。群众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目的多是以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培养高雅业余爱好、锻炼身体为主。从对社区音乐活动的调查观摩,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大多数是处于自发的状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同一群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音乐知识较少、音乐技术技巧薄弱、音乐理论水平一般,难以将社区音乐文化生活引领上音乐艺术层面,自娱自乐的成分更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人数将大幅度递增,因此群众需要更高质量的、更加专业的社区艺术文化生活。怎么样处理好社区音乐活动开展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关系,是政府、社区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二、高校音乐教育资源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契合点分析
乐山市教育资源丰富,有多家大中专院校,省属高校有5家,其中拥有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是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每年为乐山市和四川西南部地区培养大量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除了课程设置上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还大力开展学生的艺术实践工作。音乐学院开设了多种艺术实践艺术团,有管弦乐队、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曲艺队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艺术特长,在课堂之外发掘自身潜力,锻炼艺术表现力、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高校教育资源丰富,高校拥有优秀的教育团队,音乐厅、琴房、乐器、舞蹈房等教学设施丰富全面,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方面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一方面,高校中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短缺,难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社区音乐文化生活中,没有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指导。如果能将两方面的力量很好的结合,将会对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区音乐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相互促进作用。
1.高校的优势与需求
首先,在学习设备方面高校优势大。高校在教学设备设施配备上与其他音乐团体相比有绝对的优势,高校音乐院系都建有供教育教学所使用的音乐表演厅、琴房、多媒体教室,各高校还拥有礼堂、大操场、练功房等。各类乐器配备也很全面,西洋管弦乐器、民乐乐器、各类打击乐器等配备充足。在社区音乐活动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还是训练,都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设备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高校有两个假期,在假期期间社区可以加大对高校教学设备的利用力度,开展各类文艺汇演、大型节日演出等。其次,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校音乐专业中拥有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人才,从音乐理论到声乐、器乐表演人才,不管是音乐院系的教师还是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都可以协助社区进行高水平的音乐教学活动,成为音乐活动的专业指导教师,组织社区居民进行音乐学习与排练。最后,社区能够满足高校教学科研需求。音乐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在课堂中进行,不能仅凭几次演出就完成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怎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锻炼空间,这是高校应该认真思考的。社区可以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实践提供所需环境,社区中学员年龄结构丰富,音乐学习门类多样,学生从教学、排练、赏析、组织大型活动、策划大型活动等多个方面来锻炼能力,为将来从业打下坚实基础。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社区开展教学研究和传统音乐发掘研究工作,乐山地区有众多少数民族,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瑰宝,很多民族由于缺少文字,音乐舞蹈艺术方面大多数是口耳相传,亟待音乐工作者去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通过对少数民族社区音乐的调查了解,有步骤的开展科研工作,完成音乐文化科研项目,对保护中国传统音乐做出贡献。
2.社区的需求
社区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居民自发的一种行为,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这种对音乐的喜爱不同于传统学校内的音乐教学,是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良好方式。社区音乐活动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扶植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社区音乐活动需要具体的实施者,也就是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指导者,需要不断提升音乐活动的质量和水平,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促进社区音乐活动广泛健康的成长。社区文化生活中需要欣赏到高雅的艺术,大中院校的专业音乐团体可以将各类音乐会带到社区,满足社区人们不断提高的艺术追求。社区音乐活动需要演出的平台,多年的训练学习,需要展示的机会,在专业的音乐表演厅,可以让社区音乐学员有极大的艺术成就感。
三、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中的利用
乐山市的教育资源丰富,乐山师范学院是历史悠久的学府,音乐教育专业实力雄厚,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可以充分利用到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分析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需求,了解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为我们找到了社区与高校音乐事业共建的契合点。在对高校音乐资源的利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利用。
1.人力资源的利用
在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最为稀缺的就是教师资源,以往的社区音乐文化生活往往是一种自发的形式,很多社区音乐社团是由于社区居民为音乐爱好者,自发地来进行音乐文化活动。参与的人员也以退休人员和无业人员居多,要想扩大音乐活动的覆盖面,提高中、青年居民的参与比例,音乐活动的门类要更广泛、组织者指导者要更专业。在中国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开展的扎实而富于成效,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些城市有专门的社区音乐指导员,定期为社区指导各类活动,安排社区音乐指导员在社区教授相关课程,联系专业音乐团体进入社区演出,帮助社区排演节目,完成各类晚会演出编导工作。二级城市社区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来指导社区音乐活动,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城市中找相关的教育资源,最为有利的当属高校音乐教育资源。高校音乐教师可以被聘请为社区音乐课程客座教授,定期的来为社区居民上课,提供音乐学习指导和各类音乐方面的咨询工作。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社区居民制定学习音乐知识的方向、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培养社区中的音乐骨干,推动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高校中的音乐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的方式,深入社区担任音乐课程的教师,针对社区内已有的社团活动,制定相应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将学校中所学知识实际应用。从授课开始,在逐步进行排练、节目策划编排,最后到组织编导演出。这些实践工作在校内教育体系中是不可能完全实践的,对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达到了学习实践双赢。
2.教学资源的利用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有优质的音乐厅、琴房、排练厅、多媒体演示厅等,这些设备设施在社区中是不多见的。高校还拥有大量的音响器材、演奏乐器,如能将上述设备设施向社区开放,会对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有极大帮助。高校中音乐专业不定期会有师生汇演,这是师生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声乐方面的独唱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器乐方面的交响音乐会、管弦乐音乐会、钢琴独奏会、民乐音乐会等。音乐专业的专业音乐演出可以走出校门,进入社区为社区居民演出,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欣赏到高雅音乐,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将人们引入音乐的殿堂,陶冶情操。这些难得的音乐盛会仅仅停留在校园内就太可惜了,走入大众中带来与众不同的反响。高校除了自身的教学资源外,还会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或知名音乐家来校进行学术活动,这些工作除了可以满足本校师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外,也可以帮助社区音乐骨干开拓眼界。开展各类高水平的音乐学术活动和音乐欣赏活动,对社区音乐建设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3.音乐场馆的利用
社区音乐活动与高校音乐院系密切合作,共同构建高质量的校、社区合作模式。在利用高校的音乐场馆和其他大型公共设施时,我们可以充分考察高校的教学安排,利用音乐场馆的闲暇时间,来为社区音乐艺术活动所用。其中可以高效率利用的时段是高校的假期,高校假期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重合,比较适合于进行大型文艺表演,这一时期将经过精心排练的各类音乐节目进行表演效果会非常好。高校的音乐厅,可以进行各类音乐会的表演,舞蹈表演,大合唱表演,室内音乐厅演出效果好,会对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以极大促动。各类高校的体育场馆也可以为社区音乐活动提供便利,篮球馆、羽毛球馆等小型体育馆,可以进行小型的各类社区音乐活动比赛,体育场馆的看台可以容纳部分观众,气氛热烈融洽;大型的运动场,可以进行各类大型社区音乐活动的展演比赛,比如社区广场舞比赛、社区秧歌队表演、锣鼓表演等。让社区的居民来到高校,感受一下大学教育的优越教育设施,高校的艺术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对人们的心灵也起到荡涤的作用。
四、结语
社区教育论文篇6
农民进入了城镇,他们的思想意识对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接受了多少,接受态度是怎样的?为对这些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查找资料,根据本镇实际制定了一份具体的调查问卷(附后),问卷主要内容有参加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目前生活方式和思想状态等几方面内容。大桥社区教育中心人员深入安置区采取定点和入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9份。通过及时总结,发现情况比设想的还要糟糕。通过调查发现农民经过拆迁,经济条件有了一定好转,住进了镇区,成为一名“街上人”,但是他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仍然大幅滞后。调查中发现40%的人都认为在楼宇中间种植农作物可行,现场查看的确如此,楼宇中间被分成若干块,分别种上了农作物;32%的人认为物业公司比较烦,甚至有人认为物业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小区里环境较差,车辆停放混乱;调查问卷最后一项,问题是您在心底里是否承认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民的身份和生活,成为市民了么?收回的问卷近450份都没有做出肯定的回答,超过了90%。通过调查总结,我们认为这些农民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身份转换意愿不积极。目前,农村在拆迁、土地流转中均有一定的利益,另外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在计划生育等方面有一些优势,而且目前农村医疗保险逐渐普及,农民对转换成市民的愿望不如以前强烈,他们认同农民的身份,住进了镇上的安置区,成为一个“非典型”的“新市民”。第二,农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与城镇不相适应。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人不了解城市活动的基本规则,表现出规则观念淡薄,对城镇中一些制度和准则视而不见,在生活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盲目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缺乏对自身行为影响力的认识和自制。第三,农民对城市价值观认同度不高。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与城市现代、开放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他们主动介入城镇的积极性不大,不愿意与社区打交道,在社会交往上,大多仍然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他们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等思想观念尚未确立,封闭、自私、传统的思想在他们心中已经扎下了根。
二、确定内容,探索转变农民思想意识的载体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社区教育中心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合适的载体来促进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从而使其真正地接受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成为一名新市民呢?通过分析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只有选定一些农民迫切需要知道、了解的,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容才乐意为他们所接受;只有选定一些积极的、文明的、向上的教育内容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1.城镇生活知识。
农村生活与城镇生活有较大不同,农村单门独院,空间宽敞,生活自由;城镇安置区密度比农村大,生活方式与以前大不一样……农民搬进了安置小区,住所一夜之间变化了,但城镇生活的知识他们掌握却是有过程的。为了让他们迅速了解并遵守城镇生活的一些规则和制度,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城镇生活,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查找资料,精心编撰了《社区生活常识》小册子,具体内容包括居民楼生活注意点,防止煤气中毒,如何防盗防抢等。另外根据《城市生活常识》等书刊选编了城镇里的衣着打扮、一日三餐、居家生活、交通出行以及就医指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两本小册子涵盖了城镇生活的若干要点,两本小册子的分发得到了社区干部和居民的一致欢迎。
2.城镇文明知识。
文明礼仪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镇最亮的名片。刚刚搬进城镇、住进高楼大厦的农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很淡薄,对城市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缺乏公民意识,仍然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城镇生活,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助推农民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市民化”“文明化”,我们准备了《市民文明守册》《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市民文明公约》免费发放到农民,普及礼仪知识;组建文明礼仪宣讲团,深入到三个拆迁安置区,宣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知识等。
3.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体现城镇文明的规则意识、交通意识、卫生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城镇人际关系意识、城镇文化意识等等,使思想跟上城镇发展的步伐。进行权力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等思想观念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进行长远意识、全局思想和法制观念教育。这些都是更高层次的内容,在前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这些内容将循序渐进,逐步开展。
三、加强主动性,拓宽转变农民思想意识的途径
1.抓好舆论宣传,树立导向意识。
社区充分发挥镇内电视台、社区小报、宣传栏等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又根据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精心建设了社区教育中心网站,精心选择内容,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宣传城镇生活知识,传播文明。另外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针对突出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在社区小报和宣传栏运用照片和文字等形式给予曝光,使市民放弃不文明行为。同时选树一批典型,特别是要注重挖掘、评比、表彰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从他们身边的平凡人平常事切入,让他们感受他人的变化,从而自我加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城市生活知识、文明知识变成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社区分发的材料贴近群众生活的热点、贴近群众感情的动情点,吸引群众参与,增强认同感、提高参与度。社区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扩大科教、文体、法律、卫生、道德规范“五进社区”活动的覆盖面,让社区中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社区教育论文篇7
【论文摘要】2006年我国政府1号文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广大农村同样是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阵地,强调农村健康教育,是中国健康教育最基本的特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年来,各地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当地实际,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农村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索,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目前虽然还很都不成熟和完善,但业已在我国人民健康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6年我国政府1号文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要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等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同样是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阵地,强调农村健康教育,是中国健康教育最基本的特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年来,各地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当地实际,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农村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索,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目前虽然还很都不成熟和完善,但业已在我国人民健康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总结分析各种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以供我们借鉴,本文就农村健康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作一简单的概述。
我国农村健康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有了“农村卫生实验区”[1],开创了农村健康教育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了明显改善,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伴随着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而得到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围绕除四害、讲卫生,普及新法接生,加强水源、粪便管理,防治地方病、传染病等方面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在继续开展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同时,各地还探索总结出一些富有成效的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如在农村爱国卫生运动领域开展的“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山西省“建立农村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家庭保健员”模式;福建永安市太湖乡初保健康教育模式;江苏盐城市创建健康教育普及乡(镇)、健康教育村活动;辽宁的创建“卫生科普村”、“文明卫生村”等模式,以及许多省份开展的为农民编写《健康教育读本》、举办农民健康教育培训班等活动。在农村地区的不同目标人群中起到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倡导健康行为的积极作用。1994年7月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农业部和原广电部联合发起了“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后更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标志着我国农村健康教育事业进入了健康促进的发展阶段:经过l0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党、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多部门的协作支持下,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已经发展成为由国家九部委共同参与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名品牌。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一种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纵观近年来的各种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基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代表性模式
1宣传传播模式
80年代初,健康教育刚刚重新起步,农村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科教电影、宣传画、传单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以要求“四有”即“天有一根线,村有一个栏,校有一堂课,队里有人管”为其发展的高级形式。“四有”形式为各地发展起来的多种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基础。宣传传播模式的特征是,单纯地强调了宣传的作用,以普及卫生知识为目的,注重宣传活动的形式、规模与次数,而对所取得的效果和如何才能引起知、信、行等变化则较难评价。这种模式在我国农村健康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乃至现在的许多活动中,仍是以这种模式为主。
2系统教育模式
针对广大农民最基本的卫生常识贫乏这一特点,山西运城等地运用各级行政部门的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健康知识系统教育,用类似扫盲的方法,扫卫生知识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以集中上课、分期培训家庭保健员为显著特色,学完后要进行结业考试。如果说宣传传播模式是用卫生知识对全社区人群进行无目的散射,击中机率低,那系统教育则是对社区中某特定人群进行集中扫射,击中机率则大大增加,农民卫生知识方面的收效较大。由于此形式需有一定时间集中上课,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空闲时间较少的地区,就难于组织实施;同时这种模式的运行还有赖于完善的基层健康教育网络和专兼职人员队伍。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山西,故通常称之为“山西模式”。
3卫生科普村模式
有的地区叫做健康教育试点村、文明卫生村、卫生示范村等。“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中的创建部级“示范社区”(县、乡)[2]工作也类似这种模式。即是在宣传传播模式基础上,加入组织、教育、干预的成分。基本是以村为基本单位,发挥村领导的作用。在运用多种宣传手段的同时,注重农村村落整体面貌和农民知、信、行等方面的变化。创建卫生科普村的目标明确具体。福建西溪、江苏盐城、辽宁朝阳等均较早应用这种模式。盐城、朝阳等地还把健康教育工作分解成具体目标进行管理,并在全市开展卫生科普村达标活动。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具有更广阔的适用性,能收到较明显的实际效果,但在知识传播方面,不如系统教育全面和效益高。问题是它的工作量大,特别是在当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条件下,工作人员的投入相对较大,不容易大面积推开。4初保模式
福建永安、三明等地紧紧抓住“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配合“初保”各项目标的落实,做“初保”的龙头,使健康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全国树立了一个结合“初保”工作,发展农村健康教育的榜样。“初保”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避免了健康教育部门的孤军作战。健康教育作为初保工作中的一部分和落实初保各项战略目标的工具,它与其它模式质的区别就在于,健康教育不再是单独作战的部门,它抓住2000年实现“初保”这一战略目标的机遇,借助“初保”改善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系统,增强了对基层组织的约束力,有利于组织建设与管理。在2000年前,这种模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推广。
5准实验模式
即当前的“项目拉动模式”依照目前流行的健康教育理论,强调对效果的评价,注重数据资料的收集,以客观资料评价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其特点是本底资料完整详细,工作前后设有对照组。目标和实施步骤明确具体,结束时有总体评价。江苏省江阴农村健康教育试点村基本上属于此模式。其优点是效果明显可靠,但无法推广
6组织-参与模式
“宣传传播”模式有点放任自流,而“教育干预”又有强制成分。江苏等有些地区积极探索组织-参与模式,即在健康教育各项活动中,组织并争取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加,并在活动中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其特点是能够调动群众内在的积极因素,避免消极抵触情绪。如组织座谈、聘请义务宣传员、自编自演卫生文艺节目、组织卫生知识竞赛等。这同样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
以上是本人对我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农村健康教育模式的简单概括和分类,因为检索资料不全,分析能力有限,整理得还很不全面,归纳得不一定准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同道们批评指正。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各地必将根据当地的发展条件,借鉴融合各种模式的优点,并不断创新,形成崭新的农村健康教育发展局面。但就目前全国健康教育工作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各方面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但运行体制是个十分掣肘健康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卫生部到省、市管理上下不通不顺,消极一点说,在这种体制下很难出现更好的运行模式。所以,就当前来说,本人认为,以大众传播模式为主导,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大规模知识信息轰炸,是当今无论在城在乡,都是最好的模式,2003年的“非典”,一夜之间全国讲卫生人人消毒洗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一个调查队在2001年去山西某县调查时,发现该县农户90%以上家里都有“钙中钙”片[3]、贫困山村村民去药店要买“蓝瓶的葡萄糖酸锌”,应该说是大众传媒的功劳。我们何不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一下,一方面搞好重点研究,从理论上丰富、完善健康教育学科,一方面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覆盖作用。2001年全国6省农村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显示,农民健康知识来源,在富裕县有83.1%来自电视,贫困县也有74.3%来自电视[4]。这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胡俊峰,侯培森,等.【s】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5年,585
[2]卫生部,全国爱卫会,等【s】.《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2002年
社区教育论文篇8
远程教育个性化虚拟学习社区核心功能模块主要有如下3个模块:数字虚拟学习平台、综合门户和网络爬虫。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
引入网游开发的多场景的情境建构、自选角色表演和团队协作等思想,综合运用web2.0、web3d和webgis技术,构建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学习者在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中,不但可以单独学习,也可以组成团队,通过扮演相关角色的方式沉浸其中,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高效学习。该数字虚拟学习平台本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主体,一切为学习者服务”的宗旨构建。学习者利用该数字虚拟学习平台,根据各自特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的不足,同时也克服了简单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孤独感。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畅通的交互平台,营造了一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大大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2.统一身份验证与单点登录的综合门户
门户技术可以为不同用户进行内容聚合,定制个性化应用界面,进行个性化应用展示,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统一于信息门户之中,改变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完全相同的学习内容的状况,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自定义自己的学习进度等,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个性化虚拟学习社区信息平台还可以判断学习者的个人喜好,帮助学习者快速、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来聚合网络信息,创造个人门户,获取信息将变得比以前更为精准,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应用门户技术对学习者生成的内容信息进行整合,使得内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显,便于检索。将精确阐明信息内容特征的标签进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确定性,从而便于学习者搜索与整理。运用门户技术还可以提供可定制化的学习场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通过统一身份验证,用户可以使用一个账号和一个密码登录信息门户(即单点登录),使用各种应用功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爬虫
远程教育学习者极为重要的一个学习资源就是网络教学资源。然而异常丰富的网络资源,往往会使得学习者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会产生严重的网络迷航问题。传统的搜索引擎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搜索策略,搜索结果相关度不够高,范围不够精确,用户需要进行多次的筛选过滤,才能找到所需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爬虫,来掘取、优化、整合和定制网络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爬虫的设计步骤如下:
(1)构建一种基于关键词动态扩充的主题表达方法主题爬虫中的“主题”描述对于爬虫的性能影响非常大,主题引导着爬虫的爬行方向。本研究针对主题关键词集合对主题表达的不全面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词动态扩充的主题表达方法。在主题爬虫爬行的过程中,关键词动态扩充技术可以记忆、学习用户输入习惯,可以动态更新主题关键词集合,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主题”。
(2)制定爬行策略因为本爬虫程序的初衷是尽可能遍历某一站点所有的页面。广度优先算法的实行理论是覆盖更多的节点,所以此爬虫程序选择了广度优先算法。实现的策略是:先获取初始url对应html代码里所有的urls。然后依次获取这些urls对应的html里的urls,当这一层所有的urls都下载解析完后,再获取下一层的信息。通过这种循环的获取方式实现广度优先爬行。
(3)添加对动态网页抓取的支持由于动态网页中存在大量的脚本语言和c#、java等程序语言代码,其后台又有着不同的数据库,其页面内容及url在运行时自动生成,网络爬虫遍历动态网页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本研究采用javascript引擎、ajaxcrawler等技术,使得网络爬虫能够获取传统爬虫无法抓取的动态web页面,并且能够获取其后台数据库的数据。
(4)搜索结果的定制与应用支持全文检索和精确检索,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结果排序方式,并且提供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等功能。提供用户需求的结果排序方式并实时推送个性化网络最新资源;应用于构建个性化虚拟学习社区,满足学习型社会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二、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1.考察研究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现状。
2.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情境式数字虚拟学习平台。
3.统一身份验证,建立单点登录的综合门户。
4.设计与实现网络爬虫系统。
5.系统集成。
社区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 社区文化 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 社区文化的概念
何谓社区文化?我国有关社区文化的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首先在城市兴起,近几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社区文化的内涵做出界定,观点不同,重点各异。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但大致可归纳为狭义的社区文化和广义的社区文化。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文化现象的总和,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文化形式等。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广义的社区文化最主要的就是两种表现形态:一是社区的物质文化,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指社区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构成的氛围;人文景观包括社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社区建筑设计指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等;景观设计包括社区内的草坪、树林、花坛、喷泉、雕塑等。二是社区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社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规范及各种文化活动。精神风貌则是通过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长期培养形成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生活情趣、伦理道德、等;社区生活规范既包括保证社区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正常进行所建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包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等行为规范;文化活动是指社区开展的各种科技、体育,艺术、娱乐、宣传等方面的活动。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我国学校的一项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全面影响,因此单靠学校方面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应当把它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多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加以实施,从而建立一种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富有成效。
社区文化建设在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它能统筹三者的教育力量和因素,使三者形成合力。首先,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指导家庭教育。社区是由每个家庭构成的,家庭又是心理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心灵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社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通过向广大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同时也帮助家长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其次,通过“区校共建”,使得“区校共赢”。学校组织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如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区文体活动等,不仅拓展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同 时也加快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社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情、民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社区文化具有潜在而重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人是环境的产物,古人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形象地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年中,学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因此良好的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一样也是陶冶和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环境,它同样会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社区文化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社区的物质文化具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从自然环境来看,社区是一个个特定的地域聚落,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如广袤坦荡的草原、明净婉约的水乡、博大深遂的大海、雄伟秀丽的大山,这些自然环境无疑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正如乌申斯基所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对青年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育家的影响是很难和它匹敌的。”从人文景观来看,社区的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社区,配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电影院、体育场馆及健身馆等等,利用这些设施,通过直观的、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知识教育,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社区的景观设计,以绿化为例,绿化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增进人的身体健康。但绿化的意义决非仅仅如此,当身临在草木葱茏,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社区中,人们自然而然会滋生出一种轻松健康的心境和热爱社区的情感。
其次,社区的精神文化具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与物质文化相比,社区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更为直接,更为持久。从社区的精神风貌来看,个体所处的文化氛围中普遍流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等,都会在其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影响他的物质生活、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伦理原则和行为取向。如积极向上的精神气氛,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健康简约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培养出一代有教养、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从社区的生活规范来看,规范是社区的行为准则,是约束个体行为的有效手段。它对个体的行为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一般说来,社区的风俗习惯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大都会以风俗约束其行为;而社区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则是明文建立的社区规范,它同样必须为每一个体所遵从。社区是孩子与社会发生交互作用最初始、最基本的场所,在孩子生活的过程中,其生活规范也逐渐为孩子所内化;从社区的文化活动来看,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开展大家唱、大家演、大家跳、大家练、大家写、大家画、大家读、大家讲等文体活动,吸引社区青少年广泛参与,可丰富生活,强健体魄,培养健康人格,并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工程。如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4.1 注重社区“硬环境”建设
所谓“硬环境”,指的就是社区的物质环境,是一种“静态文化”。优美整洁的社区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既有导向作用,又有约束功能,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爱美、爱社区、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为此,社区应努力做到:
(1)美化、绿化、净化社区环境。优美整洁的社区环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和社区环境的完美融合。如新疆克拉玛依市向阳北社区的做法就值得提倡,他们通过组织居民集中学习、办黑板报、宣传栏、张贴宣传单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六不”社会公德教育,即:①不损坏花草树木、林带道路;②不在住宅楼旁乱搭乱建违章建筑;③不乱倒乱扔垃圾;④不在楼道等公共场所乱堆乱放杂物;⑤不在居民区、楼道内等墙壁上乱贴乱画;⑥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思想认识。除此之外他们还充分发挥辖区内少先队员的作用,利用每年暑假的机会,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爱花、护树小分队,让他们每人都认养一块绿地,积极参与环境绿化活动,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公德意识,也使他们从小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2)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社区应重视各种教育基地的建设,如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环保教育基地、社区雏鹰学校等,使之成为青少年在社区开展活动的重要依托,社区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挂钩工厂、企业参观访问,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劳动的意义,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社区应该在其自身物质条件范围内努力办好各类培训班、文化站(室)、社区展览馆、学校、图书馆、书画室、游泳馆等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娱乐休闲活动的场所。如天津市河北区98个社区都设立了社区青少年学校,2006年暑假,该区所有的学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开学通知”――“河北区中小学生参加社区青少年学校活动联系卡”,要求同学们到所在社区的社区学校报到、上课,暑期结束后,要将联系卡交回学校,作为假期表现的考核依据。以东海花园社区为例,当年暑假他们就安排了包括当一天“居委会小主任”、志愿者小分队义务服务社区、参观觉悟社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受教育,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4.2 注重社区的“软环境”建设
所谓“软环境”,就是社区的精神环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或者需要通过活动加以体现的精神环境构成了社区的“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相比,社区的“动态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具有持久性和渗透性。为此,社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社区的“软环境”建设:
一是要加强社区制度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得社区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使社区成员行为有章可循,特别对于社区居民中的一些不良习惯、风气,更需要建章立规加以规范和约束,以增强社区居民的纪律、法律观念,弘扬社区正气。如上海市卢湾区通过居民文明公约形式,把公民道德建设引向社区,形成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道德建设新机制。只要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居民群众就会根据公约规定,以居民的公共道德约束力来制止不文明行为。此外该区还采取与基层民主自治相结合的办法,逐步确立了以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为主要内容的“三会”制度,居民们通过召开“三会”,协调解决问题纠纷,提高道德素养,开展相互监督,进行自我教育。
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如举办活泼新颖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及广场文化活动、组织“美化家园”、“植绿护绿”,“楼道书画展览”、“家家有歌声”、“纳凉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青少年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让青少年在这些活动中切实感受社区是自己精神生活的又一乐园。如安徽省安庆市荷花塘社区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科普小制作、科技夏令营、“争做文明小公民”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不断提高社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开明出版社. 2003.
[2] 王进. 论开展校园周边社区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及思路.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3, (16(2).
[3] 殷建华. 浅谈我国社区发展对学校心理教育的环境作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7)
[4] 张华. 浅议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6).
社区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社区的力量也相当重要。学校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学校教育应当与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社区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自身从事的学校教育工作为出发点,以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谈谈我校的初步探索。
一、双向开放,资源共享
(一)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
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密,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近年来,校园周围遍布工厂,商店林立,居民区增多,再加上人员复杂、交通拥挤,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社区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区这块重要阵地,如果正确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各种不健康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的德育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分析当今青少年教育,德育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青少年犯罪频频发生,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广大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尚未真正形成教育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发挥。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以及社会教育的不确定性,形成种种反作用力。人们常感叹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回家成‘小皇帝’,到了社区变成‘野小子”’。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习生活。毫无疑问,社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希望。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区变为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只有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成人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区环境。
(二)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的文化机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可以借助于社区的力量强化、细化、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引进教育活水。这样的“开放”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
1、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场馆设施开放。学校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室内运动馆、田径运动场、演播厅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习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
师资及管理人员开放。学校可抽调在德育、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工作辅导员,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帮助疏通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等。学校面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等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社区居民观摩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校观看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报演出;邀请居民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学校、社区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2、社区资源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
社区与学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社区内各单位领导、知名人士代表、普通市民代表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同时,还可以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等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不健康的文娱、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精神污染,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借助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解决一些自身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保证学校、社区活动的长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支固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社区活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辅导员可以是学生家长、社区的优秀人才等。学校应积极争取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担任学校的社区辅导员。社区里的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更是社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应当积极与他们保持联系,聘请他们为社区辅导员,在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他们的丰富经历、宝贵经验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极大的帮助。
社区可以给予学校资金上的资助。社区里的很多单位都乐意资助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建设,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可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协商,汇集社区多方力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三)学校、社区联系紧密,共享资源
双向、开放的社区活动不仅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而且使学校和社区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清早,居民们在校园里健身、锻炼;放学后,学生们在社区里放松、游戏;工作日,学生们在校园里努力学习;双休日,居民们在教室里积极充电;老革命、老战士干起了校外辅导员,开革命故事会,做传统文化讲座,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生们做起了礼仪小使者,打扫敬老院、慰问社区孤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单位给学校送来了资金和帮助,学生们给社区带来了洁净和欢乐……这一幕幕场景,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初步体现出“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教育设想。转二、整合资源,实现“双赢”
(一)整合资源,学校受益
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起步阶段,学校是最大受益者。学校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坚持深入下去的信念。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社区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学校该为社区干些什么?社区教育的参与成员是互动的、双向的,所以也应该是双赢的。学校不仅仅是社区教育的受益者,更应成为社区教育的奉献者、服务者、志愿者。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的现代化探索将由“学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地区为主”的现代化社区教育模式过渡。学校和社区都应充分意识到这个过渡的必要性,意识到社区教育的内涵要进一步增容,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输出与辐射,结合双方的需求,利用自身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二)关注学校与社区需求,实现资源整合
1、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充分整合
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充分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培训需求的整合。现代化社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市民迫切需要重新学习和培训。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条件,配合社区进一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开办职工上岗培训班、外来打工人员扫盲班,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单位职工、社区居民提供电脑培训等。这增进了学校与居民、企业的关系,促进了社会教育化的进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与办学优势为社区大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既是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服务社区的有效方式,更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同时学校针对本社区内居民文化水平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实际状况,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开展集中性的定期家教观念探讨、专题教育讲座、家教方法访谈、家庭教育介绍、家教书目推荐以及个别学生跟踪指导等活动。这些方法和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优势,提高整个社区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学校——家庭教育间的良性循环: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使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家长素质的提高又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提升了整个社区居民的素质。因此,家长、学校、学生、教师都是这一活动的受益者,而最大受益者就是整个社区和社会。
第二,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文化宣传需求的整合。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的密切联系,从多层面、多角度指导师生,用实际行动向社区献爱心。例如: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护绿保洁”活动,对社区内绿地实行分片分区包干责任的办法,组织师生对社区内绿地进行集中性垃圾的拣拾与清扫,学生用自己的责任与勤劳确保社区居民生活在优美、干净的环境中,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此外,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不定期地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包括口头宣传、标语宣传、张贴倡议书、帮助各居委办黑板报等,宣传内容还包括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用语、市民道德建设规范等,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人群”,影响和带动社区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这些活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弘扬了时代精神,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和赞扬。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拓展了德育途径,深化了德育的内涵,使学校由封闭式向“无围墙”式的大德育转换。
2、社区资源与学校需求的充分整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2023-05-16 08:48:54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探讨 2023-05-16 08:42:38
虚拟社区中顾客参与创新探讨 2023-01-12 08:32:32
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教学的应用 2022-10-12 16:18:47
社区矫正专业校行合作教育模式 2022-10-11 09:41:37
社区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对策 2022-07-27 08: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