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管理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8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日常管理篇1
关键词:计量间 日常管理 量油 洗井
中图分类号:te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13-01
计量间是担负着油田油气集输,单井产量计量,单井掺水分配,及油井热洗工作的场所。本文阐述了油田计量间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油井翻板计量,油井单井热洗,油井报表填写,及计量间安全管理等问题。作者着重对影响计量间量油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更好、更有效的管理油井日常生产工作。
1 计量间油井翻板计量
油井计量为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积累资料,通过对油井的动态监测,判断油井的油层变化,及时分析和研究单元区块油井的产量变化,从而制定合理的采油方案,保证生产的良好运行。单井计量采集的数据主要用于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油井产量计算、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其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到油田的合理开发部署和经济效益。
1.1 计量间量油流程
首先做计量准备。打开计量间门窗通风,检查分离器及各阀门有无漏油、气现象,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各单井回油,掺水温度、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然后倒计量流程,关闭计量单井掺水阀门5~10min;开分离器进口阀门;开单井计量阀门;关单井生产阀门;调节分离器气平衡阀门,使单井来液进入分离器。接下来开始计量,当翻板翻红到100高度时,开始掐表计量(量400高度)。当翻板翻至500高度时,停止计量。根据计量时间以及量油常数,算出产液量。最后再倒回生产流程,开分离器排油阀门;关分离器气平衡阀门;等待分离器液面压到底;开计量井生产阀门;关计量阀门;关分离器进口阀门;关分离器排油阀门;开掺输阀门;查看掺水温度,回油温度。
1.2 影响计量间量油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掺水和热洗阀门不严对油井计量准确度有影响。
对油井进行掺水或高压热洗,是由人工倒换计量间掺水和高压热洗的工艺流程阀组完成的。从主汇管到各油井之间相互连接的直通(旁通)阀门如果关不严有渗漏,会影响油井计量的准确度。
掺水阀门不严,存在相互渗漏的影响,致使计量井的产液量呈上升趋势。并且这一附加产量与总掺水压力成正比,掺水压力越大漏失的掺水量越多,油井产量计量的波动也就越大。
高压热洗阀门关不严也会产生系统影响。如果计量井的压力高于其它油井则有漏出现象,使计量井的产液量下降。如果计量井的压力低于其它油井则有渗入现象,使计量井的产液量和含水率偏高。
分离器问题对油井计量有影响。分离器使用时间长,长期量油造成分离器底部有淤积的细沙和污油,使分离器进液或排液困难,量油值比实际产液量要少。
例如:某计量间分离器型号为600mm,在今年年初,该计量间的分离器量油时所有的油井产液量都下降,而油套压、电流及流压、液面资料没有异常。分离器量油时上液慢、排液正常。我们在热洗提温期间,对计量间分离器进行冲洗。冲洗前后对比计量间内所有油井量油。冲洗后日产液基本恢复到冲洗前正常水平。
翻板上下考克堵或坏对产液量有影响。分离器量油是根据液面平衡的原理, 采用定容器计量的方法,即容器内液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翻板也上翻到相应的高度,然后用容积法计算式计算出一天的产液量。但是由于上下流阀门堵,即使容器内已经有相当多的液量存在,可使翻板不上升。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翻板刻度对齐对产量有影响。在读取翻板刻度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平行。如果视线高于刻度线,读出的时间数值偏低,产量偏高。反正,视线低于刻度线,读出的时间数值偏高,产量偏低。
2 计量间油井热洗
洗井是通过高温流体给油井加热,使井壁的结晶蜡随流体流出,或降低井筒及井底附近杂质的粘度使之随流体流出,达到减轻油井伤害,延长油井免修期,提高井筒管理水平,减少产量损失的目的。
油井热洗周期是根据每口井的液量、油量、含水、泵深、功图、液面等资料,结合油井检泵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口油井的合理热洗周期。
如果一口油井未达到周期,但发现电流上升,回压升高,液量下降、负荷增大的情况,就要及时汇报,适当缩短洗井周期。如果电流、压力、负荷、液量无变化,可适当延长热洗周期。
3 计量间日常油井报表、资料填写,计量间卫生管理及计量间生产安全
油井资料的录取及整理是油井生产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油田开发能否持续稳产、高效,与我们采油工录取填写好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是不可分的。所以按时填写油井报表和各项资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设计一份每月油井留底档案。这份档案中清晰列出每天油井电流、量油、月洗井纪录、月开关井记录。这样一来每天每口油井的生产情况一清二楚。这样就会减少由于工人轮休缺少沟通,而导致报表、资料有偏差的情况发生。而且对于电流,量油的变化也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发现生产问题。
保持和维护良好的计量间设备卫生和养护工作,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干净整洁的岗位卫生,可以给人们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场地的平整,无杂草油污,可以在油田开发的同时,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绿色环保油田。
此外,计量间岗位应急处置方法也很重要。计量间内一旦发生火灾,首先切断电源。其次,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沙,实施初期灭火。最后,如火势较大,人员安全撤离,并报火警。计量间管线发生泄漏,首先,打开门窗通风,如有电源,在计量间外部切断电源。其次,计量间单井停井并关闭井口生产和掺水闸门。再次,关闭计量间相关泄漏闸门和掺水热洗闸门。最后,对泄漏点进行维修处理。
参考文献
日常管理篇2
关键词 现代化企业;机械设备;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38-02
0引言
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化企业中的一项必不可少固定资产,其运行效率和完善程度对于企业的生产及经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就目前各企业中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来看,对于设备的管理显然存在着严重的疏忽。在生产过程中,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轻者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无形中造成成本的增加,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危及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当是各企业管理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机械设备的管理应当从全方位着手,从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日常维护、检修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管理程序,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使其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
1 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管理工作
1.1设备运行中的管理
科学的管理方式是保障设备运行效率,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以工程机械设备为例,施工中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制定相应的机械管理制度,包括机械的使用时间(严禁超负荷运行机械设备)、统一的安全操作规范、操作间的搭设及操作牌的放置等。尤其是在水电工程中一些专用的如二次供水系统、变频控制柜等装设备,必须由严格培训后、持有上岗证的人员来操作。另外,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做好严格的日常检查维护。企业可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以季度或者月、周为单位,对现场所有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其运行情况是否良好,有何质量隐患等内容,并且对机械设备未来的运行情况作出预判。尤其是设备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机械设备发动机在运行时机油程度受到外部温度影响较大,而系统在设备运行中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直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应当加大对于关键零部件的检查频率,以便于随时了解设备运行的动态信息,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每次检查完毕,都要做好详细的资料记录以及检查情况通报,对各项标准执行好的个人或者团队予以奖赏措施,并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1.2设备状态监测
企业下属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机械设备做好实时的动态监测,并根据设备的不同状况安排好相应的检修工作,以防止突发事故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掌握先进的监测技术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目前企业中常用到的设备监测手段有:1)振动监测;主要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出机械设备运行频率的功率谱,依据各项特征频率来确定问题的程度以及部位;2)噪声监测,根据设备的噪声强度以及噪声的频率监测来对其运行质量进行评估;3)摩擦监测:以油的状况来判断摩擦情况,如属于正常磨损、初期磨损还是严重磨损;4)红外线监测、声发射监测、激光全息摄影等日常监测手段。
1.3精度检查
定期对机械设备逐一进行精度检查。精度检查是指对设备的加工精度、几何精度以及安装水平等进行分析和检测。由此检测得出的结论可以为设备的调整、大修以及报废提供参考依据。例如有的企业考虑到节约成本的问题,对使用多年的机械设备不忍心淘汰,在生产中“对付”使用,从而导致各项工作效率降低,反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精度检查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理性的检测报告为依据,对企业中的机械设备进行各项检查、准确地记录设备的状态信息,对于没有使用价值的设备要坚决予以更换。
2 日常的养护工作
2.1建立日常养护措施
机械设备的管理应做到预防为主,避免出现问题之后的补救,因此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养护工作主要以机械操作工和维修人员为主,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制度,如每天上下班机械使用完毕之后定时上油,有监督人员每周进行养护工作的巡检等,完善的流程可以有效促进工作的开展。其次,定期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拆卸、检查与清洗;并对机械设备内部油路进行疏通,不合格的密封圈、毡垫进行更换等;调整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调整精度等。同时,派专业的电气维修人员对设备系统内部进行检查与修理,并进行调整、紧固,刮研轻微磨损的部件。
2.2设备管理
系统是设备日常养护中的重点,正确选用各类材料,并按设备操作说明进行养护,可有效的降低机械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先拟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编制规程,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到“五定”(定点、定油、定量、定时、定人)。掌握工作重点,即保持清洁,合理用油,按时定量,方法得当,不漏防堵,指导油(脂)的正确使用,油品的合理保管及日常的油品质量维护保养工作。督促化验人员检查入库油品质量。发现设备不良,引起严重磨损时,应第十一时间停止机械运行,同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针对设备中容易出现故障或者极为重要的零部件,可事先备份以备不测。
2.3安全管理
在设备的日常养护过程中,除了设备本身的故障巡查之外,还应当注意设备运行的安全情况,如地下室设备运行是否有被谁浸泡的可能,电气设备是否有漏电危险等情况。做好机械设备安全防范措施,并在养护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安全隐患,设备管理的安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身安全的保障,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3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的使用在现代化企业中也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必须将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纳入到企业管理的重点项目中来,从根本上重视设备的日常维护。要知道这并不是在做“无用功”,只有做好了平时的养护与检查工作,才能保证设备在关键时刻不出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关桥.浅析如何优化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现场管理[j].青海科技,2010,2。
[2]许国佩.对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意义与注意事项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
日常管理篇3
关键词:机械 设备 管理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是重要的,也是需要一个体系来运行的,我们通常来讲的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点检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检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安全管理。设备日常点检使我们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保持设备完好状态,消灭设备故障于萌芽状态。设备点检制是指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性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直观目测和简单测试工具对设备所进行的一种检查方式。
对设备采取点检制不仅能够防患未然,在故障尚未出现时就能发现,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一种防治想结合的措施,他的重点在于预防,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操作,就能够很快的掌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出现问题就能采取计划,消灭隐患,从而使机械运行更加良好,稳定设备的性能。点检制是获得信息的一个有效的渠道,在全员的范围内,形成一套规范的体系形成完整的点检制度。
设备的管理也是设备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对设备保持才能延缓零件的破坏,加强零部件的寿命,避免出现不当出现磨损,导致机械不能正常运转,按照设备的要求对设备进行,不仅能够对设备保护一种高效的稳定的运行状态,而且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才能更好的生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的使用,减少了人员的使用,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对设备的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在的材料的选取上,一定要选择适合本设备的产品,对长期使用的材料,要定期检查,保证的质量,对相关的人员最好指导,正确使用油品,要经常做好检查工作,定期报告,在全组进行讨论,提出新的建议和意见。
设备检修管理可以分为:事后(被动)维修;预防(主动)维修;状态维修;改善维修及改造维修五种方式,下面将对五种方式分别进行介绍。事后维修也成为被动维修,是一种较传统的维修方式,主要是指在发现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再对其进行修理的一种维修活动。这种维修方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事前谋划,简单易行,而且,能充分利用设备的零、部件的物理寿命,维修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对于在生产中非重要作用或可代用的设备,可采用(被动)维修方式。预防维修,也成为主动维修,此维修方式是为了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所进行的维修活动。如年、季、月安排的计划性检修。设备的日常保养是预防维修的派生分支,是由设备运行工或点检人员,每天或每周对设备进行的日常检查、清扫、调整、加油、换件等日常维修活动主动维修的好处在于:通常根据设备运行时间确定维修时间、周期。由于事前作了大量人、财、物的准备工作,一般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维修内容。适用范围: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或故障风险大于维修风险的设备,应采用预防维修方式。状态维修是根据设备状态监测结果来进行的维修活动,其实质是预防(主动)维修的升级,是一种有的放矢且定量的维修活动。状态维修的好处在于:它克服了以设备运行时间确定的预防维修的不定量因素,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和减少准备工作。状态维修的适用范围是:设备应配备较为完善的检测装置。状态维修是设备维护管理所提倡和发展的方向。所谓的改善维修是指用新工艺、新方法对设备维修作业工艺的改进的维修方式。改善维修的好处:改善维修对提高维修水平,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设备结构进行改造的维修活动,称之为改造维修。改造维修的好处:提高设备的性能或增强设备的可靠性,但是,对于此种施工应持慎重态度。应事前有论证、有批准,事后有评估。
目前,很多公司在机械设备的备件管理工作方面实行维修备件的a&b&c管理法。这种方法有利于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虽然备品备件管理办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备件,应当采用不同的库存量控制。当然,设备实际维修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的实际利用率情况也是这种分类根据的另一种来源。所以,设备运行使用和维修、保养的原始记录是备件分类确定的重要依据资料,按规范做好这方面的台账、记录是十分必要的。
储备期长(周转速度慢)、重要程度高、储备件数较少、采购制造较困难而价格又较高的备件即为a类备件。a类备件要重点控制,应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量按最经济、最合理的使用需求量和时间进行订货和采购或加工处理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要求。对于b类备件的控制不像a类备件那么严格,订货批量、时间及对库存量的控制也可比a类稍宽一些。而c类物资的耗用量不太大而品种又较多,针对c类物资的特点为了简化物资管理,往往可按照计划的需用量一次订货,或适当延长订货间隔,减少订货次数。备件仓库内的备件数量繁多,在实行a&b&c分类管理法中,及时反馈信息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备件仓库的管理人员要注意向有关部门反馈一下两方面的信息:最低储备量的信息反馈。每一种备件都应该在入库前做好最低储备量的规定,当备件达到最低储备量时,必须及时上报,并根据相关规定将备件补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备件入库信息反馈。备件入库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对备件进行规划及使用,尤其对于一些紧急维修情况,备件的入库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反馈不对称很可能耽误维修的正常进行。
日常管理篇4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3]张蒙蒙著:《快乐伴我成长》,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日常管理篇5
第一、特种设备主要包括: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公路架桥机、铁路客运专线箱梁制运架设备、场(厂)内专用机动工业车辆等。
第二、特种设备管理职责:
1.建立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安全使用许可证、交接验收文件等),并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2.对进入施工项目的特种设备,均应造册登记,填写《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台账》,对操作人员、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考核,并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安质部备案;自有特种设备还应建立设备履历书、维修保养记录、运转记录等基础管理资料。
3.执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位。
4.贯彻落实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规定、特种设备技术管理规定和特种设备安装拆除管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负责特种设备注册和取证检验。
5.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控,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
第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1.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严禁特种设备带故障运行,如实填写运转记录。
3.按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月检、周检和日常(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做好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5.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四、使用、维护和保养规定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适用技术条件,禁止简化操作程序或在合并适用条件情形下使用。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设备使用前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构造、原理及操作规程,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设备与持证的项目和类别必须相符。
3.操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向项目设备管理人员汇报。
5.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
第五、事故报告内容
1. 事故发生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2. 事故发生地点;
3. 事故发生时间;
4. 事故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5. 事故类别;
6.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第六、安装、拆除规定
1.自有、租赁、业主提供以及协作队伍自带的特种设备,安装(拆除)施工前,项目部要制定安装(拆除)方案,内容包括:安装(拆除)程序、安全措施,人员(附有质监部门颁发的有效操作证的复印件)、机具配备及后勤保障和应急预案等。特种设备在安装(拆除)施工一周前,项目部要将安装(拆除)实施方案和施工作业单位的法人资质、安装(拆除)许可证及安装(拆除)合同一并报公司技术部门,由公司技术部门组织公司设备、安质以及工程等相关部门进行安装(拆除)实施方案评审备案,评审通过后,由公司技术部门下发书面评审批准意见并通知项目部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安装(拆除)工作。
特种设备安装(拆除)方案需报监理等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的,项目部接到公司批准意见后,按相关规定办理。
2.安装(拆除)实施方案批准后,项目部应做好技术交底,并在安装(拆除)前及时到项目所在地质检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3.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项目部应及时报告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公司技术、安质、工程部门以及项目部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联合验收报告。
4.试机自检合格后,项目部应向当地质监部门报检,经检验合格(并颁发安全使用许可证)方可使用。
工作程序为:拟装设备进场审验—阅读设备资料—选定施工作业单位—签订安装拆除协议—编制安装拆除方案——公司审查备案(方案报批)—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开工告知—场地规划整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项目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监督)—过程检查(项目)—过程工序自检(施工单位)—整机联合检查—安装调试及试运行(必要时,请公司或集团公司设备、安质部门参与监督)—型式试验(必要时)—设备报检取证—最终交验—操作人员培训考核—投入使用。
第七、技术管理规定
1.各项目必须建立特种设备预警机制,针对易发、惯性事故制定监控措施、应急预案和预防响应措施,建立包括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运行故障处理等各项技术规程。
2.各项目租赁特种设备前应查验该设备的定期检验证书,严禁使用未经检验的特种设备。
3.各项目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4.安装(拆除)特种设备时,使用方应与有相应资质单位签订安装(拆除)合同,合同签订前应检查安装(拆除)单位的法人资格及安装(拆除)许可证等资质证明文件。
5.当特种设备因改造(维修)使其技术性能或主要结构形式发生变化时,出厂前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6.为防止设备老化带来的功能失效,特种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其中:门式起重使用3年,架桥机使用5年,其他通用型设备一般规定为5年),各单位应按照新机出厂检验标准(如:动载1.1倍,静载1.25倍)进行一次模拟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结构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和性能恢复性改造。
对特种设备的主要结构件,如:吊杆、吊具、主梁对接焊缝、制动系统主结构件、应力集中的主要结构件以及重要部位,各单位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探伤检测,对不合规或存在隐患部位,必须进行整改或更换。
7.安装、拆除、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备案资料:
(1) 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型式试验报告(必要时);
(2)安装、拆除、大修、改造特种设备的施工项目合同;
(3)项目施工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
(4)项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护措施;
(5)使用单位和安装、拆除、大修、改造项目承担者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与负责人的联系电话等通讯资料。
8.使用单位申请技术监督部门验收时应提供的资料:
(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
(2)改变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记录;
(3)试运行记录;
(4)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9.使用单位在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需提供的资料:
(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
(2)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3)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4)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文件,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
(5)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或者本单位维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6)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监督检查
1.项目部要按照月检、周检和日常(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制度,对项目部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并做好记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常管理范文
2022-11-08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