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1-22 11:07:08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财政资金范文篇1
【关键词】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探讨
1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在绩效审计的过程中,通常以财政性资金作为主要的审计对象,结合社会效益、生态保护多个方面,以期望达到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来提升整个资金的效益,实现成本节约、运行高效的目的。而对基层政府做好深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
2基层政府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主要意义
通过对基层政府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督促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从资金使用效益性出发,不断丰富和完善资金的管理水平以及提高政府部门财政资金投入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我们从基层政府出发,了解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目前,在我国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涉及的面较广泛。因此,我们必须对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分布进行详细的了解,掌握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财政资金收支矛盾差异较大的状况发生。同时,在财政困境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在不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改善基层政府面临的资金不足等问题,从而对传统的预算收支审计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改进,因此,对财政资金审计由常规预算执行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成为必然的趋势。
3基层政府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财政资金审计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在保证公共资金不断提高安全的前提下,对整个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得财政资金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样使得传统的预决算收支审计暴露出更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其内容相对来讲并不完善,而在于决算收支审计,主要的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即预算编制和执行。然而,在预算阶段出现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对整个审计结果产生影响。第二,预算审计本身有强大的自身特征,我们必须要加强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等,了解审计的重点内容,忽略整个资金使用的效能问题,从而掌握资金运用是否恰当,忽略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利用效率。第三,我们必须在预决算审计方式上,遵循就事论事的特点,目前,审计模式主要通过查错纠弊几大问题来进行解决,而实际过程中,主要的效果形式却和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对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审计工作进行推进。由于基层政府绩效审计主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层面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运作进行掌握和了解,而我们在开展基层政府资金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必然对于整个资金的合理使用情况产生重要的效果,有效地提高政府机制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开展基层政府资金绩效审计时,我们必须要通过经济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各项职责,对政府内的各项资源有效地进行使用,保证资金的使用情况。
4基层政府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基层政府已经开展了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相比其他国家来讲起步较晚,目前出现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形成确定的绩效审计标准评价体系。不同的地区基层政府在对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所牵扯的范围和项目是不同的,我们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而这种情况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来讲无疑是一种严重的阻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政府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审计人员凭借个人经验及认识进行评价,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并不能有效地进行评估,导致审计结果参差不一。与此同时,绩效审计的评价弹性较大,使得审计结果可靠性较降低,审计风险提高。第二,事后审计监督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微乎其微。我国的审计监督大部分停留在事后审计监督层面,事后审计侧重于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而无法弥补造成的损失。这种特性使得政府资金的绩效审计只能停留在评价上,提出的整改措施无法挽回现阶段已发生的经济损失。由此以来,政府资金绩效审计或许成果显著但是却也多少失去了审计真正的意义,无法保证国有资金使用的高效。第三,基层审计人员审计知识面窄审计技术单一,难以适应绩效审计全面评价的要求。基层审计人员多为财务审计、工程审计方面的专业人员,面对政府资金绩效审计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等多方面的评价需求时,往往因为自身学识不够全面而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结合审计绩效评价标准依据的缺失,基层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不够全面,评价不够恰当,甚至无从评价等事情时有发生。
5基层政府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策略
第一,在对基层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绩效审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审计理念进行相应的更新,对基层政府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加大力度。我国基层政府在财政资金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的范围相对狭窄,针对基层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研究理论来促进实践的发展,尽量能在同级政府审计层面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虽然该体系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可以将评价体系作为绩效审计过程中的指导,通过不断实证的方法,加强审计人员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掌握各项数据对审计报告的支撑作用,从而对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和数据进行整理[1]。第二,我们必须对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各项环节加强监督,从而时时提出相关的有效建议。通过积极开展经济活动前的审计工作,逐渐加强对政府资金绩效审计的事前监督,事前评价,对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向全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防范风险于风险发生之前,加强效益于效益失效之前,保证财政资金合理合规高效的运行。此外,还可以对被审计单位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使得审计后续过程能够有效地进行整改,维护我们国家的财政资金流向及其经济秩序问题,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基层政府财政资金审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审计机关的自身职能进行明确,对于政府财政资金审计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积极提高基层政府财政资金审计效益。第三,我们必须要强化审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审计人员技能单一,缺乏环保、国土资源、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确保基层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活动有效开展,必须要加强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从源头上解决相关的问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上级审计机关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针对政府绩效审计开展一些审计学术、审计方法技术交流会;引进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外聘专家进行特定方面的业务指导等,全方面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马砚琳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审计局
财政资金范文篇2
【关键词】财政资金;审计;实践;思考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二次会议和省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在全面摸清被审计地区财政收支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财政收入质量、财政支出结构,揭示突出问题,提出审计建议,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重点内容
1.预算法以及各项财政政策贯彻执行情况。重点审查被审计地区政府及财政部门是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以及审批权的制度规定,贯彻各项财政政策的具体办法措施以及执行效果。2.财政收支情况。财政收支平衡情况、财政收入情况、财政支出情况。在摸清被审计地区财政支出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关注各年财政支出增减变化,分析支出结构,审查财政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3.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掌握被审计地区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的规模、结构以及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有关的还本、付息和其他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未来的变化趋势。4.国库库款管理情况。全面审查国库库款、财政专户资金的总体情况,通过对比年底国库库款与结转项目余额,分析库款占用情况。重点审查:账实不符、违规出借财政资金、以国库现金管理方式或违规存放在商业银行、违规开展理财购买股票、通过挂往来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通过以拨代支等方式造成库款脱离财政预算监管等问题。5.其他财政管理规范化情况。掌握被审计地区财政管理总体情况,重点审查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审查财政预算编制情况、审查预算执行及调整情况、审查部门预算制度执行情况、审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情况、审查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审查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查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审查预决算公开情况、审查财政专户清理情况、审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查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审查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情况、审查政府决算编制情况。
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拓展了审计的内涵和范围,要摸清收支规模、家底和支出方向,在一个项目中涵盖如此多的部门、账册,工作量很大,要求也很高,对审计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和改进。1.审计内容的把握问题。由于财政资金涉及的管理部门多、账套多、凭证数量多、数据量大,资金收支结构关系复杂,有的地方存在部分内容填列不完整(特别是负债、视同政府资金收支等)、抵消不全面、分类不正确等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财政内部划拨资金没有抵消或抵消不完整,结果使当年度可用财力和收支规模虚增;二是审计查明的应体现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调整等问题,没有调整财政资金表,最终家底没有完整反映,也影响收支规模;三是在预算外支出的归类中,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格式,往往按各自的理解来分析填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支出结构的正确性;四是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中对政府负债完全掌握有一定困难,主要体现在负债范围标准的掌握,和对各部门数据搜集的完整程度。2.审计手段的落后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讲,要把财政资金收支规模真正搞清楚,要查阅财政部门所有账套、相互之间资金流动逐笔都要摘出来,还要相互核对,最终的家底除审计发现问题调整的以外还要与财政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家底核对相符,过程确实很复杂,如果不应用财政部门的电子数据靠手工查账是难以完成的。目前,主要是缺少对财政部门资金内部划拨资金简单化应用计算机进行相互抵消办法,以及财政预算外的部分数据的归集和分类难以应用计算机技术。3.审计成果的应用问题。一是对财政资金站在规范预算管理体制、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评价分析做得较少,既使评了也不够透彻,这主要原因是摸清家底已经任务很重。二是对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摸清楚了政府家底、财力结构、支出方向,但同级审两个报告怎么体现,全部政府性资金以什么形式反映审计成果的确是个问题,成果利用不够充分。4.审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基层审计队伍有相当一部分由非审计专业人员构成,总体上比较偏重钻研财务方面的知识,缺乏对财政、金融、基建等现代经济所需要的宽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有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上,主要精力放在收集整理大量的会计数据之上,较少采用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总量分析、结构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剖析审计事项,找出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综合分析能力欠佳。5.财政部门的理解配合问题。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是审计转型的要求,使审计的立足点更高、视野更加宏观,既是促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对各类财政资金监督的需要。由于《预算法》及《审计法》等方面的限制,对被审计单位尤其是财政部门来说,还有一个理解、配合的过程,所以在资料的提供上、审计过程的配合上、审计结果的理解上,目前还处于磨合和适应阶段。有的地方对实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配合仍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的电子数据方面。
三、深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主要对策
1.拓展绩效审计范围。审计机关要全面引入绩效审计模式,根据审计掌握的情况,认真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价。关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资源利用、投资成本等问题,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和评价资金的效益、效率和效果,促进提高公共资源配置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把握绩效审计重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社会各界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确定绩效审计重点。重点监督检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重点查找重大体制性障碍,促进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关注住房、环保、社保、就业、教育、节能减排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揭示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重点揭露重大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破坏资源等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惩治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3.探索绩效审计方法。以审计调查为主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握总体情况,为绩效评价打下基础;利用经济数据、审计数据、图表、问卷结果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读性;聘请外部专家或联合有关主管部门实施绩效审计,提高绩效评价的专业性、准确性;选择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生态环境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提示和预警风险;提高委托审计比重,积极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力量开展绩效审计;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检查财务、业务数据以及计算机系统,提高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4.转化绩效审计成果。对审计揭示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反映,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法律、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加大审计公告力度,面向社会公布绩效审计结果及整改落实情况,促使政府部门增强绩效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制定审计结果整改落实考核细则,并主动与督查、监察等部门联系,协调配合,做好整改落实跟踪检查、效果评估、效能问责等工作,促进审计结果落实。5.加强绩效审计研究。发挥审计学会、内审协会的理论研究优势,采取上下联动、互动的方式,集中攻克绩效审计重点课题,在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审计工作实践。6.加强调研指导工作。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指导,立足基层实际,对绩效审计的重点、方法、评价以及审计报告等进行现场指导;深入一线和基层掌握绩效审计开展情况,分析研究其困扰因素,破解绩效审计发展难题;挖掘和总结各级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经验,形成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宣传。7.提高人员素质。开展绩效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比财务收支审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敏锐的综合分析能力、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善于协调沟通的能力。加强“苦练内功”,提高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理性认识。采取“走出去学”的方式,组织审计人员到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开拓视野。实行“实地练兵”,选择项目自我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建立“专家库”,外部审计力量是我们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必要、有益的补充,要大力挖掘专家资源,建立专家信息库,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刘家义.总结经验、乘势而上、推动财政审计工作深化发展.中国审计.2010,16
财政资金范文篇3
1.预算内外互借,内部往来过多而频繁。
镇政府为确保所辖人员的工资发放、保障政府机关内外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在预算内外之间互借资金进行调剂,形成内部各项往来款,事后没及时清理以至逐年累积,形成呆帐、死帐。镇政府为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在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资金发生困难,特别是在归还到期银行贷款时调头寸、临时拆借,到后来没有专人及时催讨,企业倒闭而形成坏帐。如干巷镇在企业转制中飞达羽绒服装厂现已改为外资企业,协议房屋等机器设备作为镇政府股份参股,投资收益由镇资产经营公司逐年收取,由此双方债权、债务长期挂帐不能冲回。
2.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管理不规范,私营企业、个人拖欠款居高不下。
3.乡镇企业、村级管理部门、镇直属事业单位拖欠款金额大、年份长、单位多、包袱沉重。
为支持乡镇私营企业及村级管理部门的发展,镇财政将财政资金借出,但有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被迫停产、关闭或破产,致使乡镇财政资金无法收回,形成呆坏帐,从而长期挂在暂付款帐户中。如原干巷镇财政所2004年底预算外暂付款余额就高达1692.58万元,共涉及47个单位。属正常内部往来只有7个单位,其余均为借出的财政资金,其中:村级管理部门5家,借款金额123.50万元;镇直属事业单位及个体私营企业29家,借款金额838.70万元;其他单位3家,借款金额35万元。在这些借款中年以前有34个单位,有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以上难以收回,如原飞达羽绒服装厂借款238.10万元,现这个企业早已转制外资企业,债务人已名存实亡。在将近二千万的暂付款中正常往来695.38万元,只占全部暂付款总额的43.45%,呆坏帐的比例高达56.55%,没及时进行清理形成长期挂帐。
上述存在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乡镇财政经济的正常运转,违反了财经纪律,而且还会滋生腐败行为,引发犯罪,为此应:
1.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和借款审批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在资金使用和借款问题上要做到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先审批后使用,达到放款有人批,收款有人管,沉淀有人负责,重大款项的使用和出借要通过集体决策,使财政资金的流向较为合理,真正缓解改革和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紧缺的困难,为企、事业单位排忧解难作出积极的贡献,既防止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又达到了风险防范的目的。
财政资金范文篇4
一、建章立制,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基础。近些年来,我们始终重视财政监督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功能。
1、围绕强化财政管理、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开展制度建设。1*9年,我厅制订了《*省财政厅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的办法》。该办法涵盖厅内各项财政工作,明确规定了一系列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的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行为。此外,还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我省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省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办法》、《*省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省建账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与财政监督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制度依据。特别是从20*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针对近年来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修订和完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堵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漏洞。目前,已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2项,还有20多项正在抓紧制订。
2、围绕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监督行为开展制度建设。20*年,我们制订了《*省财政监督检查办法》,并由省政府颁布施行。该办法对监督检查的职责与权限、监督检查方式与程序、被监督检查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对预算收入的监督检查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提供了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省财政监督检查办法》的立法层次,20*年,省人大常委会已将《*省财政监督检查办法》列入立法计划,经审议通过后,准备以人大立法形式颁布施行,将“办法”升格为“条例”,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工作的地位和权威。
二、转变工作思路,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机制
在实施财政监督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宽思路,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积极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机制。
1、以监督预算编制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为改变过去财政监督只注重事后检查的弊端,建立起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机制,我们将监督关口前移,以监督预算编制为切入点,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每年,监督检查处(含财政监察特派员办公室,下同)都积极介入省本级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监督检查人员充分发挥对基层情况较熟悉,对预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较有发言权的优势,对行政政法处、教科文处、经建处、社保处、农业处等5个主要业务处所编制的部门项目预算草案进行集中审核,并提出独立的审核意见。审核的重点:一是程序性审核。主要审核预算申报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较大的投资项目是否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配套资金来源是否落实,申报的资金是否与实际需要一致等。二是实质性审核。主要审核单位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有无变相套取资金的现象。三是效益性审核。主要审核项目资金安排,能否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现象。四是实地核查。对于有疑问和有争议的项目,到项目申报单位进行实地核查,为预算审核提供依据和素材。
2、坚持“三个统筹”,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近年来,我省树立“大监督”理念,按照“三个统筹”思路,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统筹财政监督计划,克服监督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年初,各业务处室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提出监督检查项目、要求,提供财政资金项目、资金流向等情况,监督检查处根据各业务处室提出的检查项目及要求进行汇总,统筹安排,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初稿),经厅务会议审定通过后,严格按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实施。二是统筹财政监督力量,充分发挥业务处室的监督作用。监督检查工作由监督检查处负总责,各业务处室派人参加本业务口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处统一调配各处室、市县财政局的检查力量,将检查人员分为若干小组,组长由监督检查处的有关同志担任,检查小组按地域、部门进行分工,将所负责的每个市县、部门的财政资金检查项目打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统筹使用财政监督成果,改进和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检查结束后,各检查小组按要求写出本组的检查报告,由监督检查处汇总成总报告,反映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并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监督检查处及时地将各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情况和整改意见向有关业务处室、主管部门和有关市县财政局反馈,并将检查情况作为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以达到真正利用好监督检查成果,切实解决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目的。
3、重视和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堵塞财政资金管理漏洞。近年来,我们非常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通过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从*年开始,我厅对各市县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及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不仅监督市县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核算过程,而且还对其拨付程序的合规性等进行监督。检查结果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引起了各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二是尝试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检查。2003年,省财政厅对专项资金数额较大的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委办公厅等部门及其下属单位20*—20*年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问效。既纠正和查处了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行为,也为科学编制20*年度预算提供了事实依据,更从中找出了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提高财政监督的时效性。各专项资金一拨付,立即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财政资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今年我省遭遇多年罕见的旱情,省委、省政府和中央财政拿出3760万元资金支持全省抗旱。为了确保这些资金发挥出应有效益,我厅发文规定各市县必须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要求各市县财政部门督促主管部门加快人畜饮水和抗旱救灾项目施工进度,按照报账制的要求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并于每月底将这些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上报省财政厅。为准确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我厅还与有关主管部门一起,组成检查组到各市县进行抽查和暗访,监督各市县按规定规范有效地使用抗旱资金。总之,对各项重大专项资金,我们基本做到资金拨付到哪里,专项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就到哪里,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建立财政监督为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服务的机制,促进财政改革顺利进行,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我省财政监督工作紧紧围绕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来进行。一是为财政改革扫除路障。如1*9年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检查,共撤销违规设立的账户和收入过渡户2333个,不仅从源头上整顿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秩序,而且为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非税收入征缴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20*年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后,我们再次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撤并不符合规定的账户,进一步巩固了会计委派制度改革成果。二是积极参与财政改革方案和财政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各项财政改革方案和财政管理政策出台之前,我们都充分征求和吸收财政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好方案和政策。三是财政监督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为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出谋献策。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时,不仅注重检查了多少单位,收缴了多少财政收入,纠正了多少违纪问题,而且还注重发现了哪些财政管理漏洞,提出了哪些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充分发挥出推动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的参谋助手作用。
5、建立内外并重的财政监督工作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近年来,我省既开展对外的专项检查,也注意加强财政自身内部监督检查。20*、20*、2003年连续3年开展了《会计法》执行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建筑施工、房地产、医药和卫生等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的行业。对检查中查出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会计法》规定进行处罚,从而整肃了会计工作秩序,规范了有关行业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的要求,对会计师行业进行了认真清理。20*年,检查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整顿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秩序,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同时,我们还按照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进一步规范财政自身的管理行为。从1*9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对本厅的财务收支和财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及时纠正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审计结果在全厅职工大会上公布,提高了厅机关的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透明度。*年以后,我们除对省本级财政资金账目进行了内部审计以外,还把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检查效果。
三、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几点体会:
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我们主要有下面几点体会:
1、必须站在财政工作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和财政工作的不断规范,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财政监督是财政不可分离的基本内容,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监督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善于站在财政工作全局上,谋划和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发挥财政监督在严肃财经纪律、整顿财经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公共财政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2、必须树立“大监督”的理念,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管理始终。在新形势下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克服过去“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树立起“大财政、大监督”的思想观念。1*8年,我们就明确提出从自身做起,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努力克服“重分配、轻监督、弱管理”问题。近年来,我们所推行的各项财政改革,尤其是支出制度改革都包含着财政监督的理念,寓财政监督于财政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之中。逐步树立起了“大财政,大监督”的理念,财政监督工作改变了过去只由监督检查处一个处室孤军奋战的局面。每年按照“三个统筹”来制定统一的年度财政监督计划,监督检查处与各业务处室按照各自的监督职责和职权,分工负责,实现了财政内部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必须紧紧围绕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来组织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财政监督工作直接接触的都是财政运行中的具体案例和第一手材料,也最容易发现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因此,财政监督工作要克服为检查而检查的思想,充分发挥掌握情况较多的优势,注意加强对检查情况的分析和综合,为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财政资金范文篇5
一、财务通则对财政性资金的主要规定按企业财务通则的解释,企业取得的五大类财政资金从性质来看基本上分为三种情况:
(一)第1、2两项属于国家投资性质,即政府的资本性投入,应增加企业权益。两类资金的区别在于是否由国家独享该权益。对国家直接注入企业的如基本建设投资、国债项目资金,属于国家对重点项目的资助,主要由国家进行投资掌控,故国家常以投资者身份直接对企业进行资本性投入,因此,应当增加国家资本,对于超过注册资本的金额则增加国有资本公积(国家独享);对属于投资补助的财政资金,如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补助、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补助等,是对企业原股东投入资本的补助,大部分时候国家不以投资者身份出现,而是为了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或实现调控目标,给予企业具有导向性的资金,企业收到这类资金最终应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如果拨款时对形成的资本做出了明确的权属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
以上两项投资补助实际是有偿的,政府或以投资者的身份,或隐身于全体投资者中,投入的资金是要求回报的。企业在取得该类资金时要注意,在增加权益资本时要按照企业章程规定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如上市公司要按照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和公司法等法规要求进行,对于企业集团,如下属单位通过总部取得财政资金,应增加国家对总部的权益,总部在拨付给下属单位使用时再根据程序作为对外投资,增加下属单位的权益,对于由此引起的股权比例变动要妥善处理。实践中,资金的使用常与最终形成的长期资产相对应,例如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采取积极扩大内需的应对措施,增加基础建设等投入,某企业因技术改造项目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取得了5000万元扩大内需资金,项目建设终了根据形成资产的情况,该资金转为实收资本,作为国家对企业的追加投资。
(二)第3、5两项属于补贴性质,企业取得后应作为收益处理,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可分为递延收益或当期收益。专项经费补助中第3项包括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进口贴息、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技术创新基金等;第5项包括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补偿政策性造成的损失等。该类资金通常是国家对企业特定经济活动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损失的政策性补偿,政府不要求投资回报,企业在收到这两类资金时应作为收益处理,实践中,如果最终可形成非流动性资产,应当作为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如果不对应形成资产或形成流动资产,则应当作为本期收益处理。对于通过总部取得该类资金的单位,直接增加最终使用单位的收益,对于总部只通过往来款过账,不形成收益。
(三)第4项属于负债性质,即政府的信贷资金支持,需要归还。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财政资金,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一般与某些市场化较高、投资较大、收益较好、具有偿还能力的项目对应,根据政府安排使用资金后要求归还本金,应当作为企业的负债管理,通常都是无息或者低于市场化利率的借款。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财政资金的有关规定根据财务通则的指导意见,五大类财政性资金在财务处理时可以简单划分为权益性与收益性两种,在具体会计处理问题上,对收益性的财政资金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有相应的会计处理规定,对“政府补助”外的财政资金只有零星的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有拆迁款性质财政资金的规定,但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在会计处理上,区分权益性与收益性两种资金时主要看资金的性质,资金的给予是否是双向的、互惠的交易,即政府是否要求得到回报,不要求回报的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收益性资金范畴。
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补贴性质的财政性资金,一定要符合两个原则,即无偿性和直接取得,无偿性是政府不因为对企业进行补助而享有所有权,企业也不需要偿还资金,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政府采购、借贷等互惠的经济活动不同。直接取得资产是直接从政府取得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从而形成企业的收益,如税收返还、先征后返的税收等都是直接取得,而直接减免税款、抵免、出口退税因为没有涉及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就不属于直接取得资产,实践中要把握好同为税收补助但形式不同因而规范的会计处理不同。
政府补助实质上是国家对企业在特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非市场因素等可能发生的费用或造成的损失给予的财政性资金补偿。政府补助的财政性资金会计核算要求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要区分与收益有关和与资产有关的补助区别,实际都是与企业的损益有关,只是收益的确认时点不同而已。直接与收益有关的补助在收到当期或项目期间计入损益,与资产有关的补助按公允价值先计入递延收益,从资产可供使用开始平均分摊计入当期损益,不能取得公允价值的,按名义金额1元入账。
对于不属于政府补助的财政性资金,主要是应计入权益类的资金,虽然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规定如何进行核算,但企业在收到的重要、大额、非经常性的财政性资金时一般都会在批复文件中规定如何进行处理,通常先通过专项应付款核算,对资本金投入按企业章程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后增加实收资本,或对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未形成部分予以核销,节余资金按国家规定退回或留作企业发展资金使用。
三、税收法律制度对财政性资金的规定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和第三项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在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解释为该财政拨款是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不是补贴),与企业无关。对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财政性资金,税务上通常不是无偿的,即收到后应缴纳相应的所得税,对于不征税的收入要经国务院批准方可执行。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对财政性资金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以及《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财政资金范文篇6
为加快推进社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构建“便利、安全、优质、实惠”的居民生活流通服务体系,根据《浙江省社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浙财企字〔**〕183号),现就申报2008年浙江省社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浙经贸商发展
一、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
(一)在浙江省境内注册,主要经营网点分布在社区,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服务的企业。
(二)申报企业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近几年没有发生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行为。
(三)申报项目的实施期为**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
二、资金支持的范围及方式
(一)支持省级社区商贸服务业示范企业培育。根据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商贸服务工作的通知》(浙经贸商发展[**]439号)精神,在社区便利店(超市)、放心早餐、“菜篮子”专营店、家政服务等领域,新增部分省级社区商贸服务示范企业,并予以奖励。
(二)支持社区商贸服务相关项目建设。重点是支持企业应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到城市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早餐店、“菜篮子”专营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面向社区居民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项目;社区商贸服务企业信息化改造项目;家政服务业培训项目。
(三)支持建设居民生活服务信息平台。企业化运作的面向居民的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分散的社区商贸服务业资源,为居民提供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社区便民服务项目。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其中省级社区商贸服务业示范企业的项目优先考虑。
三、申报有关要求
(一)申报数量
各市可申报1家社区商贸示范企业和2个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其中,义乌市可单独上报1个项目。
(二)申报材料
社区商贸示范企业的申报条件、材料和申报程序按照浙经贸商发展〔**〕439号文件要求执行。
申报财政专项补助项目的,应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请文件、申请表(附件1)、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概况表(附件2),申请文件内容包括申报补助项目的基本情况、实施进度和预计绩效等内容;
2.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网点建设、项目实施、投资额度等情况专项审计报告书;
3.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以上材料一律以电脑打字的形式填报,并装订成册。申报表格可在省经贸委网站()“委发文件”栏目下载。
(三)申报程序
社区商贸示范企业由所在地市级商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推荐。
财政资金范文篇7
根据省经委《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皖经投资〔2008〕37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08年省技术改造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的申报重点
汽车工业:轿车、客车、商用车、重型车、专用车等整车改造升级项目和围绕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汽车电子产品等重点汽车零部件,增加汽车配套产品,增强配套能力的项目。
装备工业:装卸设备、矿山装备、汽车装备、轻工装备、船舶制造、数控机床、电工电器、农用设备、动力设备、节能环保设备改造升级项目及与之配套的零部件项目。
优质金属材料工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钢材短缺品种和关键品种,提高高技术铜铅锌和稀有贵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水平的项目。
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工业:非金属矿精深加工,新型干法水泥、超细微粉材料、建筑陶瓷和塑料管材管件、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项目。
农副产品加工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和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发展粮食、油脂、畜牧及水产品、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及营养、方便、休闲、绿色等多功能化新型食品加工的项目。
二、申报项目的条件
除具备省财政厅、省经委财企〔**〕990号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以优势企业为载体,项目符合“质量、品种、效益”原则。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标志性强的项目。
2、项目已完成核准、备案等前期工作手续,2008年已开工实施。
3、优先支持经营业绩良好,国内或省内行业排头兵企业,或成长性好,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的企业。
三、项目申报材料
1、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见附件1)。
2、**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请表(附件2)。
3、**省2008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附件3)。
四、项目申报程序及要求
1、各县项目申报单位对照条件和要求,编制完成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和填写《**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请表》后,行文向县经委、财政局提出申请;各县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盖章)后报市经委,并对初审结果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市属企业及区属企业对照条件和要求,编制完成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和填写《**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请表》后,行文向市经委、财政局提出申请。
3、围绕省重要骨干工业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及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和节能减排重点企业组织项目;申请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项目,原则上应是列入省技术改造“十一五”规划和2008年“百千工程”计划的项目。
财政资金范文篇8
一、进一步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中央农口各部门财务管理机构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作为农业财政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要重视和加强对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农业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二、认真落实农业财政资金预算,严格农业财政预算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要求,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业财政预算要认真落实,不准留有缺口,不准虚列支出。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口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农业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专项资金要认真落实,对上级财政部门支持安排的项目要优先调度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
三、严格执行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是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体系,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口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农业财政资金管理行为。严禁挤占、挪用农业财政资金,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准截留农业财政资金,特别是地(市)、县(市)、乡(镇)财政部门不准利用任何借口滞拨、挪用农业财政资金。
财政资金范文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财政税收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主要指的是针对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的情况进行核实。我国事业单位的类型并不相同,大部分活动都和财政资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采用核实的方法来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透明性,不仅要在缴纳财政费用时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缴纳,更需要将不同的资金运用于人民身上,同时在使用资金时让每一项活动都能够对纳税人有一定的好处,也可以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和财政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因为国家给予了很多资金方面的支持,所以事业单位也会在竞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效益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很多资金,但是这些资金都是纳税人缴纳的,对事业单位后续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在评价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时一定要全方位地了解事业单位自身的审计目标和资金目标,并借助合适的策略来评价运用于事业单位的资金,并让针对资金设计的策略发挥更大的作用。事业单位一定要明白审计评价的目标和财务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需要让不同类型的决策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才能够让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和经济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多数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时往往都存在双重的目标,只有确定目标才能够让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中的评价变得更加合理。在真正针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政策,借助法律法规及其他制度来完成。但是,即使真正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完成审计,有时审计的结果也不太准确,所以一定要充分地比较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和国内的发展水平,尤其要比较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水平,最终才能够更好地确定审计的目标,最终也能够给广大事业单位更好的评价。
(二)关注预算相关情况
1.关注预算编制的情况可以在实践中通过预算编制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在审计时,要充分保证预算的完整性,并将所有不同类型的财政收入纳入其中。国家本身也需要从宏观方面来更好地计算有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关注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重点分析各项支出标准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千万不能出现因为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而出现预算规模过大或者预算规模不细化的现象。表1为某区财政预算编制情况。从表1的情况看,本级财政资金的金额为11687.19万元,上级财政资金的金额为875.6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为12491.60万元,已经使用资金为11931.71万元,结余资金为559.89万元。在实践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机构发展的情况来编制这样的预算表格,从而让财政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关注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关注预算执行的情况来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的效率。一方面,需要在审计时重点关注预算资金分配和预算指标下达的情况,并核查各级政府在收到上级政府支付的资金之后是否遵循了科学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需要从各大方面入手关注各级财政资金盘活和使用的情况,并结合各项分解使用的情况来关注财政资金是否直接被盘活。
(三)关注库存管理的现象
审计应该从保证库存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的角度入手,重点关注地方财政国库现金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关注现金在不同银行存放的比例,重点应该在审查资金调度情况的基础上来保证资金使用的情况,避免产生资金浪费的现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内容时需要重点关注包括绩效资金审计效益与预算相关的情况,以及库存管理的不同情况,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在针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进行审计和评价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让短期绩效目标和长期绩效目标相互统一一定要让短期绩效目标和长期绩效目标相互统一,以便更好地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进行统筹规划,最终才能够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确实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策略来分配财政资金,并将资金运用到需要的地方。而在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进行评价时,需要从大局入手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进行评价,更需要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审计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关系,最后才能够让评价工作高效开展。2.遵循质量和数量兼顾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多数评价人员都会从数量入手来进行评价。但是如果只借助数量来进行评价,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评价的结果也不全面。因此,在评价时除了要结合数量来进行评价,更需要结合质量来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进行审计,最终才能够得到真正准确的结果。3.遵循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相互结合的原则在评价时不仅要对所有的工作进行考量,更需要借助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审计来评价其对外部产生的影响。同时,在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收入进行评价时也需要衡量能够真正给事业单位发展带来的收益和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最终才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更好地分析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收入,如果真正有需要也可以结合微观和宏观来评价效益。
二、审计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与财政税收所需要的条件
(一)审计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具备的条件
只有有效地分析事业单位内部财政资金和审计条件,才能够发现大多数单位在宣传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有效地针对财政资金进行审计和宣传,并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和评价人员可以理解与绩效文化相关的内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的多数工作人员有一个非常传统的理念,所以一定要通过遵循“重科研、轻管理、重技术”的传统观念来更好地做好相关的工作,更多的管理人员也需要通过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来更加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因此,需要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聘请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财政审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审计队伍自身的专业性,还可以通过培训审计人员来提升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定期考核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并让审计人员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技能。除了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更好地优化配置和完善审计方法,更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来完善各项审计理论并分析有关案例,重点是要借鉴国内外真正优秀的审计方法,最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所需的条件
在分析事业单位财政税收政策时,一定要让更多的人重视事业单位的领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向前发展。在以前,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有任何资金的支出和流动,都需要让领导直接签字,所以领导可以直接决定财政资金的动向。也只有让广大事业单位领导真正重视财政税收,才能够让支出都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从多个方面入手来防止出现偷税和漏税的现象。一定要让事业单位内部汇总各项财政资金审计的内容,并将财政税收和绩效更好地合并在一起,同时注意通过建立高效的财政绩效管理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从制度着手来巩固广大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将财政资金和个人责任更好地合并在一起,最终才能够让资金更好地被支配。在工作时,需要针对财政资金进行审核,用最少的钱来完成大量的业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广大纳税人谋取利益。广大事业单位一定要通过实践来更好地完善各项不同的福利制度,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只有动用大量优秀的人才,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要想真正留下这些人才,不仅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报酬,更需要让体制发挥一定的作用,最终才能够更好地防止人才流失。此外,更需要通过制定高效的责任书来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向前发展,真正做到借助法律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
三、案例分析
(一)某省税务局调查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税法的现象
通过让某省的税务局对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税法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审核了原始的票据和会计凭证之后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出租屋场地的租赁收入减少了67218.12元,在签订合同之后少缴纳印花税58822.14元,其他业务少缴纳2386.00元,再加上其他少缴纳的费用,一共少缴纳了157923.88万元。同时,在分析中发现了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涉税项目账务处理的并不真实,该单位也确实将涉税收入列入了经费收入或者减少支出的过程中,这在无意中规避了纳税的义务。第二,印花税纳税事项概念非常模糊。该单位和供货单位签订的是供销合同和建筑合同,大家也需要直接缴纳印花税,但是税务单位却使用的是财政资金,很多税款也是由供货商或者承建商来缴纳的,该单位从来没有承担印花税,也没有税务机关来直接进行缴纳。第三,该单位保管发票并不严谨,甚至存在非税项目和应税项目发票混用的现象。多数行政职业单位在实行非税收费项目时使用的是专业财政印制的结算凭证,但是应税项目则使用的是高效的税收票据,如果处理不好则会让发票使用的过程变得更加混乱,应税基数更是不真实。第四,直接处置没有被使用的不动产时没有直接缴纳合适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和其他不同的费用。第五,在纳税时并没有设置合适的应交税费的科目,也没有直接调整纳税的过程,更没有向税务机关报税,甚至存在侥幸逃脱的思想,只要不去检查就不会发现任何问题。
(二)解决上述单位执行税法时产生问题的策略
第一,可以采用合适的策略来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广大事业单位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让缴纳税收的过程变得更加规范。一方面,广大事业单位需要不定期地组织财会人员开展高效的业务培训,并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区分事业单位内部的应税项目和非应税项目,避免出现少缴纳的现象。另一方面,广大事业单位需要有效地培养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出现弄虚作假和贪污受贿的现象,这样才能够让事业单位保持一定的廉洁性。第二,广大事业单位一定要想办法增强财政税收信息的透明度,并借助计算机和电视等工具和渠道来直接公开合适的税务信息,最终才能够保证有关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果有必要,事业单位更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来反馈纳税人的信息,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纳合理的建议。第三,强化票据管理。应该在进行税收监督时更好地强化票据管理,最终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便更好地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因此,广大事业单位一定要正确地使用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派发的票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票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此外,广大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对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建立高效的税收工作监督制度,并通过在不同的部门设置合适的监控岗位来提升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最终才能够将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职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最后,有关的政府机构也需要强化对政府的监督作用,严厉地惩罚其中的不当行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以上案例借助了某个具体的事业单位进行分析,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财政绩效和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并采用合适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正因为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来自财政部门,所以事业单位在审核财政支出时一定要能够坚持透明和公开的原则,让支出有利于人民,并借助各种措施来保证纳税人的利益。此外,一定要让广大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和绩效审计两个方面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需要在提升针对税收关注度的基础上更好地分配财务资金,最终才能够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芸.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195
[2]杨豫红.关于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5):108 117
[3]王晓梅.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152-153
[4]龚雪.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税收策略[j].纳税,2021,15(25):37-38.
财政资金范文篇10
一、预算资金管理
(一)预算支出编报
预算要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1、各预算单位在每年的元月份编制本单位、本系统年度预算,主要包括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定补人员、差额人员、遗属、六十年代精减、临时人员、八大员、民政供养人员、低保人员以及其他财政供养人员的人员经费、医改经费、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非人员经费以及需要特殊安排的专项(资金)经费等,以书面形式报送财政局。
2、财政局各分管业务人员将各预算单位报来的年度预算进行审核,编制出所分管单位(项目)的年度预算,汇报分管局长后报总预算会计。
3、总预算会计将各分管业务人员报来的预算数据进行认真核查、复审,汇总后编制出财政总预算和财政到目的预算报告,报局长审阅。
4、局长审阅后提请局务会讨论确定初步预算方案,报县政府研究确定当年财政预算草案,按有关程序提请县人大审查批准。
(二)预算支出调整
各预算单位在当年预算执行中,由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增加或减少支出的,要及时报财政局调整,程序与预算编报程序相同。
(三)资金拨付
财政局根据县人大审查批准的年度预算,结合单位用款申请,业务人员按计划、按进度开具统一的财政资金(预算、专户)拨款计划单(一式四联),经分管局长、局长审核签字后报县长审批。拨款人员严格按照县长审批后的财政资金拨款计划单进行拨款。
二、非税资金管理
(一)非税收支预算编制
有非税收入职能的单位,年初要编制收支预算计划,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对口管理单位(财政局、国资办、收费中心),经财政局审核后编制县本级非税收支预算,报县政府研究,按有关程序批准。预算一经批准后,即为当年度财政非税资金安排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确需对预算进行调整的,其程序和编制预算一致。非税支出项目主要是财政应正常预算且未预算的(包括个人待遇、上缴返还、成本性支出、专项支出等硬性支出)支出项目。非税性收支预算一律以文件下达。
(二)非税收支管理
非税收入按预算、按进度入库,杜绝坐支、挪用或私设小金库等现象发生,禁止执收单位改变收入性质,根据收入的不同性质及时将资金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上交上级部门的业务费也必须通过本级财政专户“电汇”上级财政专户。其支出预算也根据单位的性质不同结合预算内经费统一安排。
(三)拨款程序
财政对口管理单位业务人员根据年度预算,结合本单位申请及入库情况开具财政资金拨款计划单,经单位领导、分管局长、局长审核后报县长审批,县长审批后交付拨款人员拨付资金。
三、专项资金管理
(一)申报程序及管理原则
各项目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财政部门上报申请文件等有关资料,财政部门对项目的投资额度、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审核,经局长签注意见后上报。接到上级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文件后,所属业务单位(或主管业务人员)要及时按上级文件精神起草本级财政下达到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文件,经分管局长签注意见、总预算审核报局长审批后发文实施,真正推行阳光财政。
(二)拨款程序
财政专项资金坚持按预算、按项目进度、指定用途拨款。其拨付程序为:所属业务单位(或主管业务人员)根据本级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文件、工程进度及项目单位填写的“专项资金申请表”,填写“财政资金拨款计划单”,经分管局长或所属业务单位负责人及局长审核后报县长审批,县长审批后交付拨款人员拨付资金。
四、工资管理
(一)工资“ic”卡适用范围
全县党、政、群机关和享有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县城单位由农行以“ic”卡形式,各乡(镇)政府及所在地在乡(镇)的单位由信用社,分步实施到位。
(二)工资发放办法
在职职工按照“超编按编制、缺编按实有”的原则。实行编办核定编制,组织、人事核定人员,单位上报应发工资,财政核拨实发工资,银行,个人持卡的办法管理。对于单位提供的单位职工工资扣除表,财政按月将所扣除工资拨入单位经费帐户。
(三)工资变动管理
1、增人增资。对新增人员的增资,单位要持编办核发的《机构编制管理册》,控编通知单,人事(组织)部门调动文件(函)及复印件或分配文件和经主管单位、人事(组织)、编办、财政审核盖章后的“机关(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等方可上卡。
2、减人减资。对调出、死亡或在职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单位要及时从调出、死亡和退休的次月持编办的《机关编制管理册》分别到有关部门办理下卡、下编或退休手续,同时要报送财政局。对未及时办理下卡等有关手续,造成财政资金流失的,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规定的,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帐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调岗或撤职等处分和处置。
3、正常工资变动。工作人员正常工资变动,单位要持《**县行政(事业)工资变动审批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相关文件,报县财政局审核无误后方可变动。
五、印鉴的使用和管理
(一)预算内资金印鉴的使用和管理
拨款人员根据经县长审批后的财政资金拨款计划单开具拨款凭证,加盖拨款人员印章和局长印章后交记帐会计,记帐会计根据预算指标、进度及核定的单位用款计划,复核无误后,加盖拨款公章送开户银行。
(二)预算外资金印鉴的使用和管理
拨款人员根据预算外资金拨款指标和业务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经局长审核、县长审批后,开出拨款凭证,加盖拨款人员的印章和局长印章,记帐会计复核,加盖预算外资金财务专用章后送开户银行。
(三)财政专户资金拨款印鉴的使用和管理
拨款人员根据县长审批后的拨款计划单开具拨款凭证,加盖拨款人员的印章和局长印章后,交记帐会计复核,加盖财政专户资金印章后送开户银行。
六、财政监督检查
1、预算内资金、非税收入资金要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执行,严禁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缓收、不收财政性收入,隐瞒、截留、挪用、坐支应上缴的财政收入,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等行为,确保预算安排的各个项目得到很好的执行。
2、专项资金实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制度。严禁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截留、挤占、挪用、国家建设资金的行为;对财政安排的重点资金、一次性资金等要进行专项检查,各项资金要做到按时间、按分项、按进度向财政部门报告,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必须全程监督检查,变事后检查为事前、事中监督,确保项目落实到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严禁各部门(单位)、各乡(镇)乱搞举债建设,搞形象工程。对举债建设的单位,核算中心不得入帐,不得记付利息,原则上“谁举债、谁偿还”,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责任。
4、严禁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截留、挪用或者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补贴标准、骗取、使用财政资金;严禁计划外用工、“空中飞人”等不良现象发生,确保预算支出顺利贯彻执行。
5、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现象、杜绝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贪污腐化、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政府形象的一切不良现象,从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6、严格执行子政发(20**)47号文件《**县单位支出实行“联签会审制”的规定》及子财会核(20**)5号文件《关于单位支出实行“联签会审制”规定的补充》,实行政务、财务双公开,增强收支透明度,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7、两个核算中心要以财政到目的预算为基础,进行单位支出明细核算,要定期向财政局报送支出报表,通报各单位的支出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合理调度。
8、严格执行子政发(20**)46号文件《**县政府采购办法》,确保财政资金合理使用,凡纳入**县政府采购目录的,必须由政府采购中心会同有关部门统一采购。未经政府采购中心采购而擅自购买的,核算中心一律不得进账核算。
9、严禁各单位私设“小金库”,杜绝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对私设“小金库”的单位一经查实,没收全部违规资金,并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10、2009年起,全县通过集中核算的单位处罚的罚没收入,实行银行转账缴入财政专户,处罚现金支出的核算中心拒绝报销,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按《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实施。
- 上一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范文
- 下一篇:
财政资金范文
时间:2023-01-22 11:07:08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整合探讨 2022-12-26 08:36:48
财政税收制度如何利好中小企业 2022-10-12 15:20:06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2022-10-11 08:48:28
基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内控建设策略 2022-09-20 10:44:12
乡镇财政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2-09-14 08:48:14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策略 2022-09-07 11: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