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影响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2-05-21 21:20:41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德育影响

德育影响范文篇1

“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影响

教育模式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思想道德教育在经过教育家们长久的摸索、探究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不足。小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进行。这样的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知行分离”。教师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在思想上给学生灌输认知概念,却不注重实际运用。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小学德育建设。这使得学生对德育没有一个深刻认知,德育的概念只是存储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真正的用德育知识严于律己,造成“知行分离”。小学生逐渐养成不良习惯,并且难以改正。这样会对他的未来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试教育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中国的莘莘学子很多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存在考试,尤其近几年,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读小学时就开始进行课外辅导。学科知识虽然逐渐丰富了,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更不用说提升自身素养,加剧德育教学的“知行分离”现象,不利于小学德育建设,不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市场经济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繁荣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功利主义就不可避免的对孩子产生影响。他们会像大人一样,在思想上刻下“利益”两个字,而他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却是“舍生取义”,这就造成所学的思想观念和所做的行为不一致。市场经济影响小学生“知行合一”,不利于小学德育教育建设和发展。

不利影响的解决措施

德育与实际相结合 在明确了德育目标后,就此目标制定德育内容与开展德育建设的方法。具体来说,在确立目标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实施。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在讲授德育知识的基础上,穿插进对日常发生的道德事件具体场景的描述,让小学生身临其境和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让小学生明白对与错的原因,而不只是对学生阐述对与错这种简单的概念。此外,小学的德育还缺乏具体的行为标准。这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选择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情的认知大多出于感性。凭感觉做事,缺乏理性认知的孩子是无法理解成年人的做事方式的。因此,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小学德育可以在方法上进行更多尝试,如故事法、体验法等,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会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对事情性质进行判断。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小学生德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还需要家庭、社区、乃至国家来辅助完成。家庭不能只要求孩子学习方面的成就,也应注重孩子在德育方面的培养。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社区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内成长。

德育影响范文篇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想根据信息、系统、控制的观点,学校教育过程是学生思想行为系统和知识系统接收并消化信息的过程。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自于环境的各种信息,被学生所接受,并通过学生自己的主观过程,影响并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通过学生的不同行动反馈于社会.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设计“影视文化与大学生调查问卷”时主要是从信息途径、接收手段、信息强度、对信息接收的选择性、对学生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考虑的.由于调查的目的偏重于研究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问卷的设计也有所偏重。具体内容包括:影视媒介与其他传播媒介的比较、学生收看电视的动机、学生对电视内容的选择性接收情况、影视媒价对学生世界观、道德观及其它观念和专业知识的影响与帮助、影视在学生娱乐中的地位、娱乐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学校影视活动的现状等。

2.样本数的检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电视的超过80%。(见表1),取置信系数为。.95,最大误差不超过10%,根据公式.计算,只要样本数大于或等于64,即能反映样本总体.本文的调查共发出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远大于64。可以认为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总体有良好的代表性。

3.样本基本情况为了使样本所反映的情况尽可能全面,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信息环境的差异,调查对象选择了位于我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的学校.调查对象包括各年级、多种专业的男、女学生。调查以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为主,侧重代表东部开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这两地的样本数均超过64,可以作为独立的样本进行讨论和做分析比较.其它四所院校分别是:烟台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表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次调查问卷共有19个题目,其中包括5个基本事实题,11个意向性问题,3个开放式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1.电影、电视是学生们乐于接受并喜爱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学生收看电视以获取信息为主要动机。影视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表1所示,83%的学生选择了喜欢或比较喜欢电视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在“看电视“70?的动机”多项选择题中,81.2%的学生选择了“想知道一些未曾去过地方的风土人情”,75.1%的学生选择了“想了解生活周围发生了什么”,68.7%的学生选择了“为了得到一些新的思想与观念”。在“对喜爱的电视节目排行”一题中,把“综合新闻”排在第一的最多占31.1%,其次为“综艺节目”和“体育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固定栏目收视情况统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最高,为“?44%,其次为“综艺大观”、“体育大世界”和“焦点访谈”.很多学生在开放式的间题中,表现了强烈的要求,希望学校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们有机会在校园中欣赏电影,在日常中收看到电视节目.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写道:“不看电视会使我们变成对世界的盲人”。福州大学一位学生写道:“从电视中吸收神州风采,经济信息,民间风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不断充实自己,开拓视野,thanktv!”在座谈会上,学生们普遍认为,电影、电视这种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它的直接(不经过教师传递)及电视的即时等特点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它的声像并茂也容易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还认为,电影、电视,特别是电视,在大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了解时事,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在较高层次上思考人生,发展自我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影视在大学生的娱乐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他们的各种观念有重要影响。青年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娱乐在这个群体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为娱乐不仅使大学生多余的精力得到谊泄,调节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健康高尚的娱乐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良好机会.同时,娱乐的好坏对情绪有很大影响,而情绪对人的工作、学习,对人的情感和社会认知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又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之中,情绪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的娱乐时间为2小时。在“喜欢的娱乐方式”选择中,“运动”、“听收录音机”和“看电影电视”分别排在前三位,分别占28%、18%和17%。同时,有67纵的学生在认为娱乐的好坏对他们的情绪影响大,其中长时影响的占26%,短时影响的占41%.认为娱乐的好坏对情绪没有影响的只占6%.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在问卷中写道:“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或使人轻松,愉快.”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则更直接地写道:“有时一部优秀的电影或电视会影响我的情绪,有时会很长时间影响我的情绪.”另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写道:“好的影视作品会使我更加热爱生活。”建国后的十七年,观看电影是中国人的主要文化生活。这一时期的电影和银幕形象,对于广大观众,包括青年学生认识革命的艰难,珍惜和平生活,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虽然丰富多了,但电影、电视仍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而且对人们各种观念的影响很大。在调查中,分别有70%、59%和52?7%(多项选择)的学生认为影视作品对他们的审美观、爱情观和道德观有影响。认为影视媒介对他们道德形成有影响的占84%,其中16%认为有重要影响,6迄%认为有一般影响。影视作品对高校学生这些观念的影响,在调查中反映出与他们的年龄、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区等因素有关。这种影响对女生大于男生,对低年级大于高年级。

3.多数学校尚不具备让学生收看电视的良好条件,电影活动偏少。学校在影视文化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高校学生在影视文化活动方面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37,4%的学生回答根本看不到电视,44%的学生每周可以有1一2天看到电视,这其中有的是周末回家看到的,有的是有些学校在周末为学生开放一些电视。在娱乐方式的统计中,“喜欢用的娱乐方式”,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影视排在第三位,占18%,比第二位的广播录音相比只差一个百分点.但在“最常用的娱乐方式”中,影视降至读书之后排在第四位,占12%,与广播录音相比差了十个百分点.在座谈中,学生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而致。在座谈走访中,师生还反映以前学校还时常能放映一些电影,现在则很少了.除了周未和遇有重大体育比赛外,学生在学校里几乎看不到电视节目.调查统计中,半数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影视协会,3/4的学生不知道学校开展过影评活动.座谈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学校都有类似象影视协会的组织,但这些组织大都隶属于社团协会,主要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开展的活动数量有限,影响面也十分窄小.与此同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校园内张贴的各种影视海报,特别是以盈利为目的录相的海报比比皆是,水平内容参差不齐.对此,很多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但大都以堵为主,创造性、建设性的办法和措施少。

三、建议和措施

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看,影视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影响力也很大。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把影视文化纳入德育工作的整体中去,必将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建设好适应社会主义大学德育要求的、为受体所喜爱和参与的校园影视文化体系。

1.硬件建设.影视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文化.根据本文的调查,多数高校不具备良好的、应用影视文化进行德育的物质条件.在新的形势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对这方面进行硬件建设是必要的。在硬件系统的建设中,要考虑到管理者对影视文化信息输入的调控问题,以便使学生能朝着管理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在技术上这个间题已经得到解决.

2.软件建设.硬件系统的建立,为运用影视文化进行德育打下了物质基础,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构筑有利于德育的校园影视文化的内容体系,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建设.根据我们对影视文化所做的研究,影视文化具有信息性、综合性、导向性和影响的潜移默化性等特点.信息性是指其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巨大以及其信息传播的即时、纪实等特点,并由此而成为影响社会各个方面,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导向性是指影视文化受政治形态、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等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从根本上代表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民族传统.综合性体现在影视文化的功能和它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层次上.潜移默化性是指其最初是以娱乐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仍以娱乐手段为主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受体对其思想内容的接受是在娱乐的同时完成的.我们对校园影视文化软件系统的建设应着眼于影视文化的特点,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及年龄特征,着眼于我们的德育任务和目标,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使校园影视文化内容体系既与高校的德育目标相谐调,又为高校学生乐于接受。

3.建立相应的机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都要有人去建设.校园影视文化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更要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有组织、有系统、坚持不断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的作用。高校中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建设校园影视文化,管理校园影视文化,使影视文化成为高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影响范文篇3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尤其是党政部门领导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完全排除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抵制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诸多的传统道德理论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旧的道德理论体系开始逐步转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处在发育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接受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而且不善于做出选择,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兼而取之的现象,反映到学生身上便是对部分问题认识的混乱,以及对这种模糊的混乱思想的传播,使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表现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作风关系甚为密切。

父母的态度、家庭的作风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家庭教育者普遍认识和接受。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对子女的了解研究;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成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增加更大的负担。

学校环境主要由教风、班风、校风和学生校内外交往关系等构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实施全程控制的因素,唯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优秀的中学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总是把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做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并借助良好的学校环境去教育个体。当然要发挥学校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其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交往与活动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道德观念开始总是具体的,这就决定了其行为的单一。随着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增多,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道德观念不仅在数量上会增多,而且会逐渐形成抽象性的道德观。所以以一定原则和目的开展的持续性学校群体活动,最终将成为学生道德观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学生的群体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动力。群体的凝聚力、规范力都会对个体发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基本德育手段,发挥群体活动的积极作用,利用群体活动所产生的群体动力实现德育对学校环境的控制与操纵,尽力避免出现过分强调学习而忽视群体活动,或者在群体活动时缺少自愿的原则,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兴趣来进行,使学生的心理能量不能得以正确宣泄。无法形成正确的群体凝聚力;而中学生心理的闭锁往往造成与学校德育背道而驰的逆反心理。

中学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地发挥着作用。如果片面强调或忽视某一因素的作用,都会造成整个德育工作的失衡。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要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因素的控制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由于受教育者在时间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稳定的周期性,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德育的对象是可以控制的。同时学校德育在任务、目标、原则、方法上也同样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决定了整个中学德育过程是可以控制的。

所谓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是控制论的灵魂。学校德育工作要实现对德育过程的控制,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灵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施加的各种教育和影响,实质上都是外部环境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发出的信息,学生在接受这些影响(信息)后,总会在行为上、思想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是以学生主体身份向教育者发出的反馈信息。教育者在接受这些信息后,必须认真对待,积极研究、调整德育的相应内容和方法,然后再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反馈出以指导和引导为原则的信息。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过程,使教育者可以逐步掌握一个群体的德育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育者在对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教育者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内容,适时地将指导性的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反馈出的某些不良信息及时得到引导,避免此类信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扩大。

(二)激励性原则。教育者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这种指导信息下行为思想有所改正时,教育者要及时采取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结果及后果后,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及时改正,并激发起上进心。当其他学生看到这种行为效果后,心理上自然产生“造型模仿”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群体的“替代强化”。

(三)开放性原则。中学德育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受较为稳定的思想教育。但随着学生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渗透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者要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这个狭小环境中是不可能的,强制封闭只能引发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因此,逐步扩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与深度,锻炼其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社会学习心理,是教育者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就是心理学当中所说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反复性原则。中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各种外部环境因索的不断刺激,某些不良信息可能反复作用于学生德育过程,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经常性地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作出应答反应。对此,教育者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要针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复的强化刺激;通过反复的强化刺激,使学生学会辨别周围环境。

(五)导禁结合的原则。整个德育控制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以疏导为主的教育原则。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心理的闭锁性,这就决定了过度的禁止只能导致学生的对立,而教育者开明、民主的作风则较容易与学生产生交流,消除心理的对立情绪,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在坚持以疏导为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禁堵的作用,适时地要运用一定的制度、纪律等强制措施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格品质。

德育影响范文篇4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使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教育场所、教育手段等因素的制约,这种传统模式大大限制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也抑制了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兴趣。相比之下,微博的使用则不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利用微博进行德育对于学生来说更具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德育的乐趣。微博的便利不单单只是在时间与地点上具有随意性,而且能打破时空限制进行沟通与交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增进师生感情,在德育的空间上也具有一定开拓性。例如,教师与学生在微博互相关注以后,可以经常交流对学习的看法,老师可以通过微博向学生传递他的德育理念,或者根据微博上的热点进行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观念有失偏颇便可立即对其加以引导,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微博有利于德育模式的革新

传统德育模式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模式在过去是屡见不鲜的,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所谓“灌输式”就是强迫式地去授予学生知识,不管学生是否真正接受,“灌输式”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被动者接收者,这种传统模式本质上是落后的,其渠道单一,方法简单,尽管小学生们会被动去接受,但收效甚微。但是,教师利用微博平台去开展德育工作则有很大的优势,能确保发言者与接受者间适度的隔阂感,打破了二者间的壁垒,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动接受信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它的出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去交流与沟通,微博的出现革新了德育模式,让传统教育模式退到幕后,实现了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微博有利于德育内容的丰富

传统的小学德育内容往往来源渠道单一,导致教育内容贫乏,教育资源有限,老师与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知识。而微博的利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打破传统模式中“坐井观天”的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小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德育的乐趣,对于教师而言,微博的使用能够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德育工作乏味、空洞的缺点,对于德育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丰富,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微博上的热点,丰富德育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感受德育内容的趣味性,在润物无声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美德的熏陶。

四、微博有利于知识获取渠道的拓宽

德育影响范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中学;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当代的中学生,这一群处于青春迷茫期的“祖国花朵”们正值好奇心强的年纪,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无法很好地辨别,极易受新媒体中负面消息的冲击。如何应对新媒体背景下中学德育的机遇和挑战,是教育工作者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一)新媒体的概念。要了解新媒体是什么,就要知道与新媒体相对的“旧媒体”的概念。说起旧媒体,大家可能不陌生,我们平时看的书籍、报刊等就是“旧媒体”。“旧媒体”的存在形式是静态的,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则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比如,手机微信可以随时接收朋友的短信,家里的数字电视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最早提出“新媒体”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他在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的商品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新媒体”的概念由此而生。其实,如果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导致“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都是依托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前新媒体主要是包括三种类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二)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在于受众者无法传播信息,只能选择别人所给的信息,也只能在所给信息这个有局限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更不能说可以与这个信息者进行互动和其他信息接受者互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情况就改善了很多,信息的者可以和信息的接受者进行双向互动,信息受众者之间也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互动。比如,发送一条微博信息时,好友、甚至于一些陌生人都可以在微博底下通过留言评论、转发或者点赞进行互动。新媒体的包容性体现在它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既有社会名人,也有普通老百姓。在新媒体这个领域内,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群众占了话语权的绝大部分。每一个人在新媒体时代都有自己的空间,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抒发情感、表达自己、提出建议、发表评论等。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传统媒体的信息到信息反馈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就比如,买一份报纸,从信息的到读者购买再到读者将反馈信息通过书信的方式寄到报社,是比较周转的。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受众者从信息的接受到信息的反馈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除了及时性,新媒体还具有便捷性。如今在网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搜不到的内容;而且网络几乎达到全覆盖,只要手中有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取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新媒体具有非大众化和直观性的特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是极具特点的,是非大众化的。比如,中学生大部分人都喜欢腾讯qq空间,每个人的qq空间界面都是不一样的,极具个人特色,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聊天气泡、主题背景、字体风格、挂件类型等。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空间的开放权限。除此之外,新媒体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app,浏览自己想要的信息。除了非大众性,新媒体所具有的直观性指的是新媒体可以将自己所获得信息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大家。比如,中学生的课堂上,教师非常喜欢用ppt授课。因为ppt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

二、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积极影响。1.新媒体给中学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中学德育的方法。传统的德育课堂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方法,这种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缺少生机活力,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情况。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学德育的方法也会带来改变。在现在的课堂上,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提前录制的微课、网络视频来给学生讲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中学德育的内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同时,中学生对中学德育的信息要求也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而传统德育无法满足中学生这一需求。而新媒体的发展,比如出现的一些教育软件、社交软件等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载体,学生可以从这些载体上获得德育的信息,从而弥补传统德育出现的信息量不足的问题。2.新媒体给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媒体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网络就像一个庞大的知识储存库,学生能在这一平台上获得知识,比如中小学学科网、百度文库等。这些学习平台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网上,普通受众可以发声。中学生在浏览这方面信息时,应主动思考辨别,从而在一定的角度上提高自己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新媒体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社会感。通过一些社交软件,中学生可以和各色各样的人聊天,其中肯定会包括一些除校园以外的人员。通过与这些人的交流,学生就会对社会、对他人有一定的了解。中学生除了喜欢玩qq,也有一部分人喜欢“刷微博”。比如,在微博的热搜栏目中,每天都会有实时更新的热点问题。在微博的热点搜索中,除了话题榜、同城榜之外,还有又红又专的“新时代热点。”。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可以即时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时事热点,了解同城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增强学生的社会感。(二)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消极影响。1.新媒体给中学德育带来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让德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导致学生思想受到影响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每个人在这个领域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的不同言论蕴藏着不同的“三观”,这些难免会对中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发展会逐渐打破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在传统媒体下,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比较单一,而新媒体的发展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资源,所以他们并不会只是简单地听从老师的观点。老师也慢慢从一个主导的角色变为引导的角色。新媒体的发展会增加中学德育的管理难度。学生接触到的外界讯息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部分学生能去主动辨别,吸收健康有益的信息,排除消极的影响;但是有的学生在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时,如色情、暴力等,不但不能去辨别,可能还会去模仿这些行为。比如,模仿别人炫富,甚至有些未成年人为了博人眼球在某视频app上模仿“未成年人网红妈妈”。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让这些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自主鉴别的学生成了校园中不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难度。2.新媒体给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带来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常规律。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学生群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他们除了正常的学习时间,剩余的时间大部分是花在了手机上,甚至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在正常学习时间还会玩手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打乱学习节奏、降低了学习效率。有些中学生喜欢玩游戏,这种游戏只要有智能手机就可以下载,所以他们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在我接触的一些中学生里面,有些人为了玩游戏、聊天,晚上基本是在凌晨两点左右睡觉,第二天六点半醒来还要赶到学校上课。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作息规律,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网络平台给中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大量学生会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有些学生在网上的形象与在现实中的形象截然相反。过分沉迷于网络世界,会慢慢养成不善与人交流,孤僻、消沉的性格;在这些“网瘾”少男少女中,一旦脱离网络虚拟世界,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空虚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新媒体的发展会导致学生的道德认知出现问题。信息的传播在新媒体中是不会受到约束和限制的。新媒体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很多的选择。中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如此庞大的信息中,他们一旦缺乏辨别能力,就会陷入到迷茫。所以,新媒体的发展,会导致有些学生在道德认知上出现问题。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学德育的对策研究

(一)利用网络、手机媒体创新中学德育的方法。利用网络媒体创新中学德育的方法。可以从中学校园网站的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许多中学都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这些网站上有很多功能,包括查询成绩、课程查询、学生活动、党建工作,等等。比如,在湖南师大附中的官方网站的ag尊龙app首页就有“附中新闻”,让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到学校的动态讯息;也有“数字校园”,学生可以查看成绩,找寻课件资料。尤其在文明校园的专栏中,就有多篇关于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取得的进展,其中的《创新德育理念,学生能力出众更有担当意识》一文中就写到了附中学子作为志愿者看望老兵、开展爱心义卖、在农村体验生活等一系列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了附中坚持“立德树人成大器”的理念,还利用校园网站进一步地教育了学生,做到教育性和功能性的统一。利用手机媒体创新中学德育的方法。大部分的学生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用手机聊天,看新闻,刷微博等。从手机中获取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校可以利用手机媒体创新中学德育的方法。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利用手机短信、教育app与学生互动。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太注重知识传授的方式,加之学生对说教内容比较抵触,所以学到了知识,但无法内化,吸收。如今,德育教师们就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如微信、云课堂)与学生讨论、交流,进行主题宣传和教育,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建设一支符合新媒体环境的德育教师队伍。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明确德育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德育工作人员需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用正确的观念来引导中学生;德育工作人员还必须拥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本学科知识,也要了解新媒体技术。只有这样,德育工作者才能在新领域解决好学生的困惑,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丰富中学德育教师队伍的构成。随着传统德育的方式受到挑战,传统的德育教师队伍不能完全胜任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中学应该重视中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专门培养一支既懂网络技术,又懂德育的教师队伍。让这支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新媒体这一载体的作用,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正确获取网络信息。(三)全方位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前文提到了网络空间的拓展,使中学生在网上和现实中呈现出来的样子完全不同,虚拟的网络环境会让中学生可能出现失范行为。所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制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宣传网络道德,把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中学德育的一部分。可以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报、学校网站等平台推广网络媒体道德。对能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反之给予一定的批评。让网络道德教育能深入学生的头脑,走进学生的内心。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中学教师应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公开自己的微博、微信号与学生进行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辨别不良信息,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在网络上正能量的信息。在看到一些虚假信息的时候,要教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所迷惑。端正学习态度,规范网络行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了解新媒体的含义和特点之后,通过分析新媒体带来的具体机遇和挑战,探索出解决新问题的新对策。我们只有对中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2]封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与机制构建[d].苏州大学,2012.

[3]李季,贾高见.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德育影响范文篇6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德育;教育教学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中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态度及信念的综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举止、班级人际关系、班级风气等属于其主体特征,班级的活动角、墙报、教室内外环境、黑板报等则为其物化呈现。[1]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中心,是每个班级特有的,具有约束、调节的作用。班级文化涉及和班级相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班级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班级文化渗透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和限制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心理发展等均处于初级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阻碍和难度较大。小学生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识,在集体生活中极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缺乏约束自我的能力,在未能形成科学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班级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小学阶段属于培养德育的基础阶段,大多数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单纯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导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得德育工作过于片面、枯燥及机械,导致学生对德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逆反心理。[2]以往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中,升学率才是教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以自我为主导,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德育品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班级文化的形成和构建不够准确和全面,会影响和限制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二、小学德育工作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由于受到长时间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教师过于重视提升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忽略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学生德育品质、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得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其次,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教师未能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未能在德育课堂中利用班级文化宣传和落实相应的德育措施,影响和限制了学生德育品质的发展。

三、班级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影响策略

(一)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发挥德育的渗透作用

小学生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是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及班级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转变以往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管理方式,将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培养作为同等重要的内容,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心态。构建班级文化不仅能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还能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良好、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为学生提供正面、积极的熏陶,在这一氛围下学生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4]班主任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和学生共同制作德育主题的黑板报,强化班级文化的渗透,充分利用班级文化的价值和优势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落实班级成员共同管理制度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认识到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采用投票的方式选举出班干部,并要求他们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凸显班级文化,让学生更好地支持和理解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此外,在班级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应制定适合本班级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好班干部,若班干部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将会受到全班同学的批评,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落实德育工作,促使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全面、综合的发展。例如,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给你的建议”这一实践活动,与学生互相提意见,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实际想法和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缓和师生关系、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加强班级成员间的沟通互动。

(三)积极开展趣味性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德育文化氛围,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实践活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能解决以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理论性问题,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和感受德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组织实践活动能为学生在课堂内外开辟不同的德育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和感受到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升小学德育的有效性。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家长、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我来当爸妈”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小学生在回家之后与自己的父母互换角色,要求学生像平时父母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以此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之心。学生在参与这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平时父母照顾自己的艰辛、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等。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这种感受和体验写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在积极的班级文化中渗透德育教学。

四、结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重视班级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对班级文化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积极开展趣味性的、基于班级文化的德育实践活动等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措施,促进学生们德育素养、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提升小学德育的有效性及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伯运.班级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影响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143.

[2]王琨.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开辟德育教育的新策略[j].中华少年,2019(20):287.

[3]高明忠.如何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发展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62.

德育影响范文篇7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尤其是党政部门领导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完全排除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抵制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诸多的传统道德理论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旧的道德理论体系开始逐步转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处在发育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接受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而且不善于做出选择,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兼而取之的现象,反映到学生身上便是对部分问题认识的混乱,以及对这种模糊的混乱思想的传播,使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表现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作风关系甚为密切。

父母的态度、家庭的作风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家庭教育者普遍认识和接受。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对子女的了解研究;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成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增加更大的负担。

学校环境主要由教风、班风、校风和学生校内外交往关系等构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实施全程控制的因素,唯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优秀的中学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总是把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做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并借助良好的学校环境去教育个体。当然要发挥学校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其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交往与活动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道德观念开始总是具体的,这就决定了其行为的单一。随着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增多,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道德观念不仅在数量上会增多,而且会逐渐形成抽象性的道德观。所以以一定原则和目的开展的持续性学校群体活动,最终将成为学生道德观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学生的群体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动力。群体的凝聚力、规范力都会对个体发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基本德育手段,发挥群体活动的积极作用,利用群体活动所产生的群体动力实现德育对学校环境的控制与操纵,尽力避免出现过分强调学习而忽视群体活动,或者在群体活动时缺少自愿的原则,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兴趣来进行,使学生的心理能量不能得以正确宣泄。无法形成正确的群体凝聚力;而中学生心理的闭锁往往造成与学校德育背道而驰的逆反心理。

中学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地发挥着作用。如果片面强调或忽视某一因素的作用,都会造成整个德育工作的失衡。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要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因素的控制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由于受教育者在时间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稳定的周期性,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德育的对象是可以控制的。同时学校德育在任务、目标、原则、方法上也同样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决定了整个中学德育过程是可以控制的。

所谓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是控制论的灵魂。学校德育工作要实现对德育过程的控制,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灵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施加的各种教育和影响,实质上都是外部环境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发出的信息,学生在接受这些影响(信息)后,总会在行为上、思想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是以学生主体身份向教育者发出的反馈信息。教育者在接受这些信息后,必须认真对待,积极研究、调整德育的相应内容和方法,然后再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反馈出以指导和引导为原则的信息。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过程,使教育者可以逐步掌握一个群体的德育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育者在对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教育者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内容,适时地将指导性的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反馈出的某些不良信息及时得到引导,避免此类信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扩大。

(二)激励性原则。教育者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这种指导信息下行为思想有所改正时,教育者要及时采取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结果及后果后,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及时改正,并激发起上进心。当其他学生看到这种行为效果后,心理上自然产生“造型模仿”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群体的“替代强化”。

(三)开放性原则。中学德育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受较为稳定的思想教育。但随着学生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渗透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者要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这个狭小环境中是不可能的,强制封闭只能引发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因此,逐步扩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与深度,锻炼其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社会学习心理,是教育者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就是心理学当中所说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反复性原则。中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各种外部环境因索的不断刺激,某些不良信息可能反复作用于学生德育过程,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经常性地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作出应答反应。对此,教育者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要针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复的强化刺激;通过反复的强化刺激,使学生学会辨别周围环境。

(五)导禁结合的原则。整个德育控制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以疏导为主的教育原则。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心理的闭锁性,这就决定了过度的禁止只能导致学生的对立,而教育者开明、民主的作风则较容易与学生产生交流,消除心理的对立情绪,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在坚持以疏导为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禁堵的作用,适时地要运用一定的制度、纪律等强制措施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格品质。

德育影响范文篇8

1.信息传播速度剧增随着4g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微博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便携式通讯设备实现信息“裂变式”的传播,信息的动态性空前增强,其传播速度大大快于手机短信和传统博客等网络媒介,其影响力也将与日俱增。2.信息表达的即时性微博既是一个承载个体话语的私人空间和向外传递信息的公共舆论平台,用户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在微博上信息,由于手机的便携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状态、更新信息,表现出非常强的即时性。

二、微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微博在思想相对活跃的中学校园也是发展迅猛,不仅学生教师大量使用微博,就连很多学校也都在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开通了校方的官方微博。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在学校中的迅速流行,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考验。

1.学校舆情的管控成为难题

微博的普及,给中学舆情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学校的舆情管理难度增大。由于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微博信息的者是大量隐身在网络背后的个体,一般人难以识别其真实身份,这使得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发生的几率提高。由于中学也只是一个教育机构,并无任何额外特权或者强势地位,使得学校舆情变化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易管控。因此,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应对、控制和化解学生可能出现的舆情,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筹划。

2.中学思政网站的封闭单一,无法适应微时代跨

媒体融合的趋势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学也在自己学校的网站上开辟思想品德版块。但是,目前中学德育网络的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多局限于单方面的信息,且多数存在板块少、内容枯燥、篇幅冗长、反响弱等情况,信息价值不高,更新速度慢,对社会问题敏感度低等缺陷,其影响力有限,无法适应微时代跨媒体融合的趋势。

3.微文化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德育工作所要传播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而“微时代”向我们呈现的“微文化”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形态的亚文化。随着微薄的兴起,各种亚文化大行其道,与主流文化争夺话语权。各种“微文化”借助网络汇合成为一股汹涌的潮流,干扰、抗衡着主流舆论导向,那些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中学生极易因盲目追随而导致认知偏差和思想偏离,致使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降低。4.思想引导难度加大,德育教育面临新课题微博的兴起为中学校园注入了新鲜、个性化的元素,也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和方式,新的环境要求全面开启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三、微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1.牢固树立

“微时代”观念,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博使用者迅速扩大,间接削弱了传统德育工作者的信息传播主导权和话语主导权。因此,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抢占新传媒话语权的制高点。通过开通个人微博,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主动营造和不断扩大主流文化的舆论场,充分发挥先进传媒技术的优势。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德育工作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能,构建一支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积极主动开设微博,使这些具有过硬综合素质的德育工作者,成为微博空间里具有感召力的领军人物和意见领袖。通过微博与学生平等、良性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可能出现和已经显露苗头的问题,及时在网上展开讨论,积极引导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搭建利用微博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

现如今,微博已成为学生群体进行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因此,中学德育工作者应主动经营微博这块新阵地,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搭建以微博为基础的德育工作平台,传播社会的主流意识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微博用户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此外,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建立特色微博网站,通过开设主题新颖时尚,内容轻松活泼,形式符合中学生兴趣心理的微博网站,吸引和凝聚大量的学生用户,形成一个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微博德育平台。

3.发挥微博在中学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校园舆情监控对于校园稳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学校中微博用户的大量增加,微博已成为校园舆情监测的重要阵地。中学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关注校园微博动态,体察学生群体内心世界的变化,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随时把握学生群体的社会心理状况。除了进行舆情监控外,还要建立一个舆情分析和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借助用户数量、信息流量、舆论内容、关注程度等指标,对舆情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提高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将一切不利于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4.把握微博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语言

形式,提升教育效果微博是一个公共舆论平台,丰富多彩的信息和时下炙热的公共议题吸引着中学生群体的眼球。因而,要做好“微时代”下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必须熟悉时下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话题选择、理论素材、讨论内容等方面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综合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的优势,为中学生提供有德育教育价值的议题和素材,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德育影响范文篇9

世纪之交,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人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趋向的变化,这些都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5 2〈5”有人这样看待学校和社会教育,也有人更加悲观这样诠释:“5 2≤0”当然,社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业人员认真分析和探讨。

1.人们的功利性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背离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实利、实效,它通过市场来实现自己的产值、效率、效果,因此必然使人们强化功利意识,人们很少去追求徒有虚名的"义"。而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协调学校德育工作,克服社会功利倾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是德育工作者艰巨的任务。

2.社会上重智轻德、升学竞争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不和谐。

重智轻德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很大的市场。过去是"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天是学好中考、高考科目就行了,还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参加英语特长班准备将来“考研”,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对政治不够关心,对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不感兴趣。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政治思想表现。从目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情况看,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人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人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知名度,创“名校”不得不狠抓教学质量,把德育置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实际上是看谁成绩好,"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

3.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相脱节。

当代青少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典型的早熟,学校德育教育还有一些不能与学生心理变化相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妨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交往不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升学压力大,厌学,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社会环境不适应,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等。德育工作在健康心理的教育、心理治疗与心理保护等方面,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解决的办法,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德育工作者还需努力探索。

4.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不统一。

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无知与幼稚,从而使学生在家校的不同教育面前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家庭教育中误区很多。许多家长忽视子女自身的兴趣与条件,忽视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只是按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期望高、压力大。有的家长方法简单粗暴,有的过分关爱,都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能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

5.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校内教育用半天,不如校外一支烟”。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所必须面对。社会上流传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迷恋;卡拉ok包房、舞厅成为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堕落的温床。有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小流氓结成犯罪团伙,到学校滋事、打架、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学校德育工作在综合治理,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人民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德育工作是灵魂”。面对那么多影响和不和谐,德育需要开拓新思路,构筑新机制,创设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中只以知识为依据,忽视德育、体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不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弊端。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契机。然而应试教育的习惯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潮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学校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德育工作走出困惑的当务之急,也是素质教育得以全面推行的根本保证。我们德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德育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更新观念,大胆探索,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2.遵循德育规律,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应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行事,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从基础抓起,从落实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抓起,把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小平同志在这里指的就是基础道德。这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又是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基础道德的形成对于抵御由市场化带来的道德负面影响,建立青少年一代的精神支柱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的德育面临和存在的问题有: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思考、轻积累;重过程、轻结果;重独立、轻融合。我们必须针对现实认真研究,真正把握德育规律,不摆花架子,对德育工作实抓、抓实。

3.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很多做父母的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提高上,但是不少家长不懂这一点,而把精力与重点放在智力因素培养上,简单粗暴、过分溺爱、宽容放纵等等,以致造成孩子任性、懦弱、懒惰、自私、冷漠、粗暴等心理障碍,而缺乏坚强意志,良好习惯,和谐的性格,高尚的情操。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在校内能勉强接受教育,回到家中就我行我素,形成心理上的双重人格。学校有必要利用家长学校开办家教指导班,有组织的指导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形成良好的家教思想,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组建家长委员会,沟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合力。

4.心理健康的指导与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

由于成长的竞争,青春期的烦恼,升学就业的压力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许多未知因素,加上青少年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不善于人际交往,因此很需要心理帮助。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而且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因此,学生急需心理指导,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但是很多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空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正确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心育渗透,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指导学生登录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尽快弥补学校心理辅导和教育的空白。

5.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德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团队活动、为民服务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参观学习活动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成功的模式。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落来说,德育活动还需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他们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使现实追求和欲望接近他们可能达到的利益,从而使这些活动更具实效性。集体活动是一贴良药,它可以治疗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孤僻自私的性格缺陷,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6.学校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紧密配合。

德育影响范文篇10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就象钱钟书老先生说的那样:“文化到底是什么?本来还清楚呢,你一问倒糊涂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这说明,在每一个学者心日当中,都有一个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化定义。我国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主要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大维度。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总之,不论是“广义文化”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成果。

文化不仅需要创造,还需要传播。任何文化的发明创造,都凝结着人类巨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为私有财产藏匿起来,那它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化的价值,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要创造文化,还需要传播,让更多的人分享它,实现它的价值。即文化是传播的产物,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由此可见,文化与传播是互动的、一体的。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传播指的是文化从一社会到另一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实现文化的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是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使人们接受的过程。

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文化传播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和行为。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语言是人类早期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相互理解的主要方式;然后是书籍;接着是广播、电话、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二、文化传播与德育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说来,德育是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文化的社会活动。文化传播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阔了德育工作的视野,增强了德育的感染力,推动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文化传播开阔了德育的新视野

鲁洁老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自觉地在文化层面上来思考道德教育问题,这实际上限制了我们对道德教育的全面认识与理解。我们应该把包括德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把它放入文化学的视野加以审视和剖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拓宽了我们对于教育包括德育现象理论认识,使我们得以更为充分地把握其内在规律,更加自觉地全面发挥它的功能。

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传播交往空间,内容极为丰富,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可以这样说,人们通过这些文化传播方式获取知识,了解国际社会动态,发表议论,交流思想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已成为人们开拓新视野的主要工具。第一、它们使信息实现了跨时空、跨国家、跨民族的大交流,它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利于人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文化扩散到世界各地,从而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第二、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更有利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第三、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科技含量较高,它使人们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激活人们的创新意识。

随着文化传播的发展,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使用,让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采取新的对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点,使我们德育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二)文化传播开辟了德育的新渠道

文化传播开阔了信息共享空间和渠道,使人们可以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人们利用那些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使那些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经过加工制作成为形象逼真、趣味生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其中,网络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人际交流环境,大家在这个环境中交流时既不存在空间的隔阂问题,也不存在交流者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年龄问题,相互之间也无须见面,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家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戒备,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在其中推心置腹的讨论问题。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正确的思想信息来教育与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