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重心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2-02-26 12:21:23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德育重心

德育重心范文篇1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2

关键词:21世纪德育重心移动趋势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探讨21世纪德育重心转移趋势》由网友提供或由论文115于网络收集与整理,其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3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4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5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6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7

一、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的趋势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德育重心范文篇8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德育重心范文篇9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公务员之家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德育重心范文篇10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