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县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7 09:47:12

被举报文档标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法治县

法治县范文篇1

刚才,××同志全面总结了“四五”普法工作,安排部署了“五五”普法启动及2006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等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法治××的重大意义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学法守法,切实增强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一)建设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岳池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文化繁荣,而且要求政治民主、法制健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深化改革、推进市场配置资源,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制。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尤其需要一个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只有加快建设法治××,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企业依法经营、公民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创造活力,形成推进××发展的坚强保障。

(二)建设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的主张,要靠法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特别是从制度上、法律上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靠法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从根本上讲也要靠完善法制,健全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只有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县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朝着政治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三)建设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前,我们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建设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如何化解矛盾、调整关系,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法办事。只有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调节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同时,法律也是一把惩恶扬善的利剑,是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维稳的压力是由于我们法治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结果。建设法治××必须从领导抓起,从党政机关抓起。要建设和谐××,就必须加快建设法治××。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建设法治岳池各项工作

“十一五”规划是推进我县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依法治县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县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四五”普法的经验,认真做好“五五”普法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广大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加强对公务人员、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干部学法、干部任前法律考试考核、重大决策法律咨询等制度。法制教育要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课堂,推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文化、新闻等部门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类法制宣传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注重发挥社区、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上下联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在全县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和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县依法行政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离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部门和执法人员不坚持依法办事,以情枉法、以罚代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依法行政核心是依法治权、依法规范政府和干部队伍的行为,尤其要坚决克服执法权力部门化、个人化的倾向,把政府各项工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所有职务行为都纳入法治轨道,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职能转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工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和法律审查制度,认真清理各类文件,凡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要及时废止。严格规范检查、处罚、收费等行政行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时时处处维护法律的尊严,为广大干部树立依法行政的典范。

(三)切实加强司法工作。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与和谐稳定的底线。司法不公,最突出的表现是司法人员执法不公。有的司法干部不是不懂法律、不懂业务,而是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抗不住权力的干预,徇私枉法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司法干部头顶国徽,身穿制服,在老百姓心中,是代表公平和正义,是代表党和政府。办冤假错案,亵渎的是国家公权,败坏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的是群众利益。所以说,公正司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坚持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让怕打官司的群众敢打官司,让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的群众打得赢官司。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逐步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司法体制。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健全包括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公民参与的司法监督制度,强化公检法之间的监督制衡,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公正司法。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法治建设核心是解决司法公正的问题,人的素质高低对司法公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公、检、法、司都曾有人出了问题,有些甚至是严重问题。因此,提高司法干部素质非常必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人大评议,对于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评议结果靠后的,必须调离司法机关。

(四)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基层依法治理的重点是农村、社区和企业,要紧紧围绕创建“平安××”的目标,以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大力开展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进一步推动社区依法治理,提高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五)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是依法治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体制,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方式及功能,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认真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完善政府法律援助机构,逐步加大对法律援助经费的投入,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参与法律援助工作,逐步形成基本覆盖广大农村和各类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网络。

三、强化保障,切实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要按照建设法治岳池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

(一)认真落实责任。要把依法治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党委(党组)书记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各级党委要坚持依法执政,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在推进法治××建设中起好表率作用。要把建设法治××的各项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保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依法治县的工作合力。党委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检察机关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在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中的重要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依法治县、建设法治××的伟大实践。

(三)切实提高本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法部门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和法律学习,掌握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注重从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善于运用法制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发现和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典型推动工作。牢牢把握“执政为民、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重点,形成依法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推动、同步前进的良好局面。

法治县范文篇2

一、新形势下依法治市工作的新思路

章丘普法依法治市工作从1989年到现在已经历时15年,先后创造出“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深化依法治村,实施三个延伸”、“四民主两公开”和“依法建制、以德育人、民主决策、规范管理”等一系列经验,在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树起了“章丘经验”的旗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今年3月,国务院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对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作出了法律界定。同时建设“平安山东”、“平安济南”、“平安章丘”的新任务又对依法治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重新审视依法治市工作现状和发展走向。组织市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全体成员、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书记和分管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分别撰写理论文章或心得体会,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组织有省委党校副校长李永清、省社科联副主席包心鉴、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院长赵喜臣等高层次专家参加的专题理论研讨会,对新形势的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深刻的理论探讨,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一系列调研活动,找出了当前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开展得多、其他领域开展得少;管理基层群众的规定多、管理领导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办法少等突出问题,适时提出了“全面深化、整体推进、创新思路、打响品牌”的深化依法治市总体要求,在巩固和完善依法治村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依法执政为龙头,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依法治村为基础,以企事业单位治理为框架,以公正司法为保障,依法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实现由注重“约民”向“约民”、“约官”并重转变,把全方位依法治市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推进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主要措施

围绕既定的全方位依法治市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我市加大领导、指导、督查力度,迅速掀起新一轮工作高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把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作为全市必须长期坚持的“六大战略”之一和“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七名副市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41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设立了由一名副书记任主任的深化依法治市办公室,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并划拨了专项办公经费,具体负责对全市深化依法治市工作的调度、指导和考核。各级各单位根据市里的要求,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从各部门抽调工作骨干分别组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三个专题组,对三个大的层面的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专题指导;二是明确职责分工。“一办三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研究制订了全市和各工作面的工作方案和配档表。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把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列为任期工作目标,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集中精力靠上抓。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单位,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层层深入发动。3月6日,我市专门召开深化依法治市动员大会,市、乡、村三级和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1300余名干部参加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层层召开会议、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迅速进行了安排部署。市电台、电视台、《今日章丘》报分别开辟了专栏,对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四是加强协调指导。市委研究制定了检查考核制度,依法治市办公室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集办公室成员及三个专题组组长会议,听取专题组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依法治市办公室还创办了《工作简报》,及时刊发领导指示、工作动态、典型经验等,达到了及时指导、交流经验、检查督导的良好效果。

三、全面治理—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重点内容

全市各级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决定》部署,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在五个方面开展了深化工作,形成了全方位依法治理新格局。

(一)实行依法执政,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做出了相应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坚持依法执政是党全面提高和加强执政能力的关键,是贯彻以法治国方略,建设法制国家和实现政治文明的前提,是提高党的公信度和民众认同感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市结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着重围绕全面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水平、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展开工作。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市委提出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目标,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及市直各部门都建立了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确定每月学法日,制定学法计划和学法配档表,建立学法笔记和学法档案,定期组织检查、考试、考评。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法制培训制度,市委党校把法制课程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必修课进行培训。各级各部门根据法律知识的更新和本系统的执法情况,不断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二是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市委出台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的意见》,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明确规定凡法律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予任命,也不能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序列,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三是建立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市委研究制定了市、乡两级《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的规定》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一个党委、三个党组”的市级班子工作机制和以“提出预案、形成方案、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为主要内容的市委决策基本程序,保证了决策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在依法民主决策的保障措施上,市乡两级党委坚持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律审查把关,对已经出台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定期进行清理,保证了市、乡两级重大决策和文件出台的合法性、科学性;在重大问题决策中,通过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形成了决策前广泛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中领导成员认真讨论,听取领导成员意见;决策后认真组织实施,听取各方面反馈意见的“依法决策三步走”做法,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强化依法行政,建立法治、责任、阳光、服务政府。依法行政是《行政许可法》的根本要求。《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就无法要求被管理者守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市的核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因而也是权力最大、机构最多的一个部门。这就决定了依法治市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通过深化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的权责意识,确保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对此,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以《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结合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建立法治、责任、阳光、服务政府为目标,强化“约官”、“约权”,重点抓了“四个环节”。一是规范行政行为。市政府组织各行政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从行政许可主体、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收费三个方面入手,严格依法界定行政许可事项,去年以来分两次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项目226项,经审查保留475项。二是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市政府制定了《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机关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目标责任制、执法公示承诺制、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考核评议制,确保了严格执法、为民执法。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普遍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公开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通过建立网站、设置电子屏幕、安装电子政务信息触摸屏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同时,以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载体,实行行政事项立案、审批全过程、全方位公开,方便了行政相对人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凡涉及城市拆迁、重大建设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律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防止权力滥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证公共权力公共使用。四是狠抓执法监督。市委研究出台了《行政过错行为追究办法》,明确了行政过错行为追究的范围、方式、程序,通过列举方式,对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及履行其他职责过程中违法和不当行为进行界定,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分别给予责任追究,对内便于执法人员遵循,对外便于社会监督,增强了行政执法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目标。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市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执政、建设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各司法机关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公正司法的根本标准,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组织开展了“建学习型单位”、“创人民满意单位”、“公正司法树形象”等活动,通过教育整顿、法律培训、岗位练兵、培育“知名法官、优秀检察官”、打造“精品铁案工程”等形式,提高了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深化司法改革。市法院构建用人、管理、监督、服务、后勤保障五大机制,强化“大立案、精审判、重监督、强执行”工作思路,以办公自动化为依托,实现了审判和执行等环节的自动管理和控制,并建立了以审判监督庭为主体的审判质量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对法官业绩的科学动态管理。市检察院制定了《实行执法公示承诺的暂行规定》,实行检察长定期接访、当事人点名预约检察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等制度,扩大了司法监督;三是强化司法服务。司法机关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出台了审务、检务十项公开制度,通过设立审务、检务公开大厅,配置电子屏幕、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审务、检务、执法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增强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通过设立流动法庭、假日法庭、流动办案点,内部局域网站,启动电子印章,配置多媒体示证系统,积极开展“审务、检务进乡村”、送法下乡活动,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方便了当事人诉讼,扩大了司法服务范围,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加强企事业单位依法治理,扩大依法治市成果。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依法治企意义重大。搞好依法治企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各级各类企业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法治素质,深化依法治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在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搞好依法治企是维护企业稳定的需要。企业要发展,必须以稳定、良好的经营秩序作基础。搞好依法治企是创建诚信守法企业的需要。创建诚信守法企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开展依法治企活动,通过落实依法治企各项措施,使企业的决策、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企业的诚信守法形象自然会逐步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长久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也会随之有一个大的提高。对此,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年”活动,市委组建了由法学专家、学者、政法干部、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深入各级各类企业进行宪法、企业法、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学校实施“法入课堂”工程,达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笔记”的“五有”标准,并通过拍摄法治专题片、建立法制宣传长廊、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了学法的针对性;二是依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资产监管、法人激励约束和管理运营机制,实现政企分开,保障企业独立行使经营自主权;各事业单位不断规范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公开,扩大监督,依法保障单位职工与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事业单位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三是依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市卫生系统围绕解决医生执业行为不规范、乱收费等问题,广泛推行医务公开制度,采取药品招标集中采购、单病种限价收费等办法,降低医疗成本,使病人直接受益;市教育系统坚决落实学校收费“一费制”,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五)深化依法治村,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执政、建设法治社会的根基。在继续完善和落实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各村在乡镇和市里工作班子的指导下,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依法治村工作。一是深化农村普法教育。市乡两级党校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组织普法考试;村“两委”成员坚持重大村务决策前学法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咨询制度,提高了村“两委”成员依法办事能力。同时,在广大农村继续实施“法律条文送到家、学法用法抓到家、守法责任订到家”三到家工程,通过建设法制宣传一条街等形式,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讲案说法活动,广大农民群众自编《普法三字经》、《守法五字歌》,组建农民法制艺术团,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二是以建立农村财务集中记帐服务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扩大村务财务公开。在继续坚持公开日、质询日、解答日“三日”制基础上,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普遍建立起农村会计集中记帐服务中心,在各村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每月一次对各村收支帐目进行统一审核记帐,每月15日在记帐中心和各村公开栏对上月帐目同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查询,形成了严密有效的农村财务监督服务机制,扩大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是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按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要求和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依法治村章程,编印了民主法制建设手册,对村民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矛盾调解、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涉及村级事务的方方面面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依法治村健康发展。

四、理性思考—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体会和感受

回顾过去,一年来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章丘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丰富和升华。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拼搏奋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是取得成绩的基础。年初市委作出深化依法治市的战略部署后,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各单位的宣传、组织、带领下,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深化依法治市的工作中去,宣传依法治市,实践依法治市,积极为深化依法治市建言献策,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在全市培育出群众广泛参与的丰厚土壤,促进了依法治市之树的健康、茁壮成长。实践证明,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任何工作都将是无源之水,行而不远。第二,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是取得成绩的动力。工作伊始,市委就把深化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定位在“约官、约权、为民服务”上,把开展依法治市的重点定位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规范各级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从市委常委会严格依法执政到完善镇、村财务监管制度,从建立依法、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到解决群众上学、就医、打官司难等具体问题,从公开各级的政务、财务状况到拓宽各种便民、利民渠道,各项依法治市的具体措施都是立足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制定的。正是在这一动力推动下,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才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全市上下全面、顺利展开。第三,各级必要的投入,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依法治市工作也是如此。为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各单位都立足实际,作了大量投入,包括设立工作场所、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相关资料、保障经费到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各级在人力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涉及到全市41个部门的相关领导,部分部门领导成员以全市大局为重,放下手头的业务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各乡镇、各部门也都做到工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从而使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所有投入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第四,强化各级领导,是取得成绩的关键。深化依法治市取得较好成绩的最重要原因,是各级各单位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把深化依法治市列为全市六大战略之一和“一把手”工程,专门制定文件进行工作部署,陈书记亲自作大会动员,并带领几大班子领导视察指导工作;市委常委会对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市人大、市政协把这项工作列为专项巡视内容,市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与了及时、充分的支持;李玉新、时怀江等领导同志更是主要精力靠上抓工作,不但出思路、搞协调,而且经常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落实。各级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感召下,都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在全市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开展。

瞻望未来,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前景灿烂,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任重道远。我们认为,在今后长期的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推进我国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其对治国方略的探索、示范、带动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一直十分关注基层依法治理,关注作为排头兵的我市工作动态和进展;从我市十几年的实践看,依法治市工作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影响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必须始终如一地把依法治市工作抓下去,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项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一贯之,坚持不懈。这样,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助推作用必将日益显现。二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以普法教育为前提。普法教育是依法治理的前提,依法治理是普法教育的发展,二者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在开展依法治理的同时,必须强化法律宣传教育,决不能使二者成为“两张皮”。如果单纯抓依法治理、忽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必将陷入空洞、苍白、脱离实际的泥潭,缺乏持久生命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理基础的地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好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市蓬勃开展,以法律知识的丰富促进全市上下法制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依法治市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三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时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开展依法治市,建立法治、平安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必须把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自觉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对其科学定位,战略谋划,精心研究部署,不断发展创新,力争通过深化依法治市,作出一篇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文章,使这项工作在现有的层次上再进一步。四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认真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全市工作大局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发展和稳定。深化依法治市要紧紧围绕这一大局展开:通过深化依法治市,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急需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化依法治市,提升全社会的法制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生。绝不能把深化依法治市工作从全市发展、稳定大局中割裂开来,更不能另起炉灶,自成体系。如果形成这种格局,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就会因缺乏生命力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五、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我市全方位依法治市始终坚持“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服务为民”的工作宗旨,有力地推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普遍增强,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

(一)全市政治经济社会事业步入了规范有序的法治化轨道。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逐步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市委常委会在讨论城市拆迁、农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等事关全市大局的重大问题时,全部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法律人员参加,确保依法决策。今年我市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法作出决定,在全省率先实行一次性免征农业税,每年为农民减负5960万元,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依法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出台了一系列保泉措施,使境内百脉泉群恢复喷涌,日喷涌量达到51.6万立方米,达到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高水平。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严格履行管理职能,市粮食系统依法转化经营机制,走出了粮食系统深化改革的成功路子,国务院总理就此作出“面向市场、转换机制、主动服务”的亲笔批示。卫生、教育等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也全部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企业单位通过实行依法管理,理顺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逐步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市蝉联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五连冠”,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等33项部级荣誉称号。

法治县范文篇3

章丘普法依法治市工作从1989年到现在已经历时15年,先后创造出“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深化依法治村,实施三个延伸”、“四民主两公开”和“依法建制、以德育人、民主决策、规范管理”等一系列经验,在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树起了“章丘经验”的旗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今年3月,国务院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对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作出了法律界定。同时建设“平安山东”、“平安济南”、“平安章丘”的新任务又对依法治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重新审视依法治市工作现状和发展走向。组织市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全体成员、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书记和分管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分别撰写理论文章或心得体会,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组织有省委党校副校长李永清、省社科联副主席包心鉴、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院长赵喜臣等高层次专家参加的专题理论研讨会,对新形势的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深刻的理论探讨,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一系列调研活动,找出了当前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开展得多、其他领域开展得少;管理基层群众的规定多、管理领导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办法少等突出问题,适时提出了“全面深化、整体推进、创新思路、打响品牌”的深化依法治市总体要求,在巩固和完善依法治村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依法执政为龙头,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依法治村为基础,以企事业单位治理为框架,以公正司法为保障,依法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实现由注重“约民”向“约民”、“约官”并重转变,把全方位依法治市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推进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主要措施

围绕既定的全方位依法治市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我市加大领导、指导、督查力度,迅速掀起新一轮工作高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把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作为全市必须长期坚持的“六大战略”之一和“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七名副市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41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设立了由一名副书记任主任的深化依法治市办公室,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并划拨了专项办公经费,具体负责对全市深化依法治市工作的调度、指导和考核。各级各单位根据市里的要求,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从各部门抽调工作骨干分别组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三个专题组,对三个大的层面的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专题指导;二是明确职责分工。“一办三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研究制订了全市和各工作面的工作方案和配档表。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把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列为任期工作目标,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集中精力靠上抓。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单位,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层层深入发动。3月6日,我市专门召开深化依法治市动员大会,市、乡、村三级和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1300余名干部参加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层层召开会议、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迅速进行了安排部署。市电台、电视台、《今日章丘》报分别开辟了专栏,对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四是加强协调指导。市委研究制定了检查考核制度,依法治市办公室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集办公室成员及三个专题组组长会议,听取专题组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依法治市办公室还创办了《工作简报》,及时刊发领导指示、工作动态、典型经验等,达到了及时指导、交流经验、检查督导的良好效果。

三、全面治理—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重点内容

全市各级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决定》部署,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在五个方面开展了深化工作,形成了全方位依法治理新格局。

(一)实行依法执政,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做出了相应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坚持依法执政是党全面提高和加强执政能力的关键,是贯彻以法治国方略,建设法制国家和实现政治文明的前提,是提高党的公信度和民众认同感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市结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着重围绕全面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水平、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展开工作。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市委提出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目标,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及市直各部门都建立了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确定每月学法日,制定学法计划和学法配档表,建立学法笔记和学法档案,定期组织检查、考试、考评。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法制培训制度,市委党校把法制课程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必修课进行培训。各级各部门根据法律知识的更新和本系统的执法情况,不断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二是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市委出台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的意见》,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明确规定凡法律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予任命,也不能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序列,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三是建立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市委研究制定了市、乡两级《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的规定》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一个党委、三个党组”的市级班子工作机制和以“提出预案、形成方案、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为主要内容的市委决策基本程序,保证了决策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在依法民主决策的保障措施上,市乡两级党委坚持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律审查把关,对已经出台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定期进行清理,保证了市、乡两级重大决策和文件出台的合法性、科学性;在重大问题决策中,通过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形成了决策前广泛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中领导成员认真讨论,听取领导成员意见;决策后认真组织实施,听取各方面反馈意见的“依法决策三步走”做法,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强化依法行政,建立法治、责任、阳光、服务政府。依法行政是《行政许可法》的根本要求。《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就无法要求被管理者守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市的核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因而也是权力最大、机构最多的一个部门。这就决定了依法治市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通过深化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的权责意识,确保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对此,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以《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结合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建立法治、责任、阳光、服务政府为目标,强化“约官”、“约权”,重点抓了“四个环节”。一是规范行政行为。市政府组织各行政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从行政许可主体、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收费三个方面入手,严格依法界定行政许可事项,去年以来分两次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项目226项,经审查保留475项。二是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市政府制定了《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机关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目标责任制、执法公示承诺制、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考核评议制,确保了严格执法、为民执法。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普遍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公开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通过建立网站、设置电子屏幕、安装电子政务信息触摸屏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同时,以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载体,实行行政事项立案、审批全过程、全方位公开,方便了行政相对人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凡涉及城市拆迁、重大建设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律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防止权力滥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证公共权力公共使用。四是狠抓执法监督。市委研究出台了《行政过错行为追究办法》,明确了行政过错行为追究的范围、方式、程序,通过列举方式,对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及履行其他职责过程中违法和不当行为进行界定,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分别给予责任追究,对内便于执法人员遵循,对外便于社会监督,增强了行政执法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目标。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市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执政、建设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各司法机关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公正司法的根本标准,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组织开展了“建学习型单位”、“创人民满意单位”、“公正司法树形象”等活动,通过教育整顿、法律培训、岗位练兵、培育“知名法官、优秀检察官”、打造“精品铁案工程”等形式,提高了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深化司法改革。市法院构建用人、管理、监督、服务、后勤保障五大机制,强化“大立案、精审判、重监督、强执行”工作思路,以办公自动化为依托,实现了审判和执行等环节的自动管理和控制,并建立了以审判监督庭为主体的审判质量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对法官业绩的科学动态管理。市检察院制定了《实行执法公示承诺的暂行规定》,实行检察长定期接访、当事人点名预约检察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等制度,扩大了司法监督;三是强化司法服务。司法机关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出台了审务、检务十项公开制度,通过设立审务、检务公开大厅,配置电子屏幕、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审务、检务、执法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增强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通过设立流动法庭、假日法庭、流动办案点,内部局域网站,启动电子印章,配置多媒体示证系统,积极开展“审务、检务进乡村”、送法下乡活动,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方便了当事人诉讼,扩大了司法服务范围,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加强企事业单位依法治理,扩大依法治市成果。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依法治企意义重大。搞好依法治企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各级各类企业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法治素质,深化依法治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在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搞好依法治企是维护企业稳定的需要。企业要发展,必须以稳定、良好的经营秩序作基础。搞好依法治企是创建诚信守法企业的需要。创建诚信守法企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开展依法治企活动,通过落实依法治企各项措施,使企业的决策、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企业的诚信守法形象自然会逐步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长久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也会随之有一个大的提高。对此,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年”活动,市委组建了由法学专家、学者、政法干部、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深入各级各类企业进行宪法、企业法、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学校实施“法入课堂”工程,达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笔记”的“五有”标准,并通过拍摄法治专题片、建立法制宣传长廊、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了学法的针对性;二是依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资产监管、法人激励约束和管理运营机制,实现政企分开,保障企业独立行使经营自主权;各事业单位不断规范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公开,扩大监督,依法保障单位职工与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事业单位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三是依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市卫生系统围绕解决医生执业行为不规范、乱收费等问题,广泛推行医务公开制度,采取药品招标集中采购、单病种限价收费等办法,降低医疗成本,使病人直接受益;市教育系统坚决落实学校收费“一费制”,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五)深化依法治村,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执政、建设法治社会的根基。在继续完善和落实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各村在乡镇和市里工作班子的指导下,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依法治村工作。一是深化农村普法教育。市乡两级党校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组织普法考试;村“两委”成员坚持重大村务决策前学法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咨询制度,提高了村“两委”成员依法办事能力。同时,在广大农村继续实施“法律条文送到家、学法用法抓到家、守法责任订到家”三到家工程,通过建设法制宣传一条街等形式,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讲案说法活动,广大农民群众自编《普法三字经》、《守法五字歌》,组建农民法制艺术团,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二是以建立农村财务集中记帐服务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扩大村务财务公开。在继续坚持公开日、质询日、解答日“三日”制基础上,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普遍建立起农村会计集中记帐服务中心,在各村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每月一次对各村收支帐目进行统一审核记帐,每月15日在记帐中心和各村公开栏对上月帐目同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查询,形成了严密有效的农村财务监督服务机制,扩大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是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按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要求和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依法治村章程,编印了民主法制建设手册,对村民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矛盾调解、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涉及村级事务的方方面面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依法治村健康发展。

四、理性思考—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体会和感受

回顾过去,一年来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章丘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丰富和升华。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拼搏奋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是取得成绩的基础。年初市委作出深化依法治市的战略部署后,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各单位的宣传、组织、带领下,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深化依法治市的工作中去,宣传依法治市,实践依法治市,积极为深化依法治市建言献策,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在全市培育出群众广泛参与的丰厚土壤,促进了依法治市之树的健康、茁壮成长。实践证明,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任何工作都将是无源之水,行而不远。第二,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是取得成绩的动力。工作伊始,市委就把深化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定位在“约官、约权、为民服务”上,把开展依法治市的重点定位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规范各级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从市委常委会严格依法执政到完善镇、村财务监管制度,从建立依法、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到解决群众上学、就医、打官司难等具体问题,从公开各级的政务、财务状况到拓宽各种便民、利民渠道,各项依法治市的具体措施都是立足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制定的。正是在这一动力推动下,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才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全市上下全面、顺利展开。第三,各级必要的投入,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依法治市工作也是如此。为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各单位都立足实际,作了大量投入,包括设立工作场所、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相关资料、保障经费到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各级在人力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涉及到全市41个部门的相关领导,部分部门领导成员以全市大局为重,放下手头的业务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各乡镇、各部门也都做到工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从而使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所有投入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第四,强化各级领导,是取得成绩的关键。深化依法治市取得较好成绩的最重要原因,是各级各单位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把深化依法治市列为全市六大战略之一和“一把手”工程,专门制定文件进行工作部署,陈书记亲自作大会动员,并带领几大班子领导视察指导工作;市委常委会对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市人大、市政协把这项工作列为专项巡视内容,市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与了及时、充分的支持;李玉新、时怀江等领导同志更是主要精力靠上抓工作,不但出思路、搞协调,而且经常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落实。各级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感召下,都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在全市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开展。

瞻望未来,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前景灿烂,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任重道远。我们认为,在今后长期的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推进我国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其对治国方略的探索、示范、带动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一直十分关注基层依法治理,关注作为排头兵的我市工作动态和进展;从我市十几年的实践看,依法治市工作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影响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必须始终如一地把依法治市工作抓下去,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项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一贯之,坚持不懈。这样,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助推作用必将日益显现。二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以普法教育为前提。普法教育是依法治理的前提,依法治理是普法教育的发展,二者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在开展依法治理的同时,必须强化法律宣传教育,决不能使二者成为“两张皮”。如果单纯抓依法治理、忽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必将陷入空洞、苍白、脱离实际的泥潭,缺乏持久生命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理基础的地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好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市蓬勃开展,以法律知识的丰富促进全市上下法制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依法治市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三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时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开展依法治市,建立法治、平安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必须把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自觉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对其科学定位,战略谋划,精心研究部署,不断发展创新,力争通过深化依法治市,作出一篇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文章,使这项工作在现有的层次上再进一步。四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认真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全市工作大局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发展和稳定。深化依法治市要紧紧围绕这一大局展开:通过深化依法治市,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急需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化依法治市,提升全社会的法制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生。绝不能把深化依法治市工作从全市发展、稳定大局中割裂开来,更不能另起炉灶,自成体系。如果形成这种格局,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就会因缺乏生命力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五、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我市全方位依法治市始终坚持“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服务为民”的工作宗旨,有力地推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普遍增强,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

(一)全市政治经济社会事业步入了规范有序的法治化轨道。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逐步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市委常委会在讨论城市拆迁、农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等事关全市大局的重大问题时,全部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法律人员参加,确保依法决策。今年我市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法作出决定,在全省率先实行一次性免征农业税,每年为农民减负5960万元,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依法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出台了一系列保泉措施,使境内百脉泉群恢复喷涌,日喷涌量达到51.6万立方米,达到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高水平。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严格履行管理职能,市粮食系统依法转化经营机制,走出了粮食系统深化改革的成功路子,国务院总理就此作出“面向市场、转换机制、主动服务”的亲笔批示。卫生、教育等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也全部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企业单位通过实行依法管理,理顺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逐步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市蝉联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五连冠”,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等33项部级荣誉称号。

法治县范文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办工作逐步法制化、规范化。志办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每次会议有记录,紧紧围绕县志办工作职能,研究部署全局法治建设工作,专题研究法治创建活动,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渐进有序开展。确保法治工作正常开展,高效运转,经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根据县法治办要求,成立了县地方志办公室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并配备思想好、作风正的人员兼职从事法治建设工作。

二、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法律素质

1、按照县委政府安排,我办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了由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食药工质局、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局承办的以“品高原美食,尝味道”为主题的首届特色美食大赛活动。

2、按照我办对《年鉴(2018)》编审工作进程,本月对其样书店进行了校对,即:校对工作历来是我办志书、年鉴出版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年鉴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然而充分认识校对的重要性,掌握校对方法,建立校对制度,提高业务素养,是全面提升年鉴质量的保障。

3、组织值班干部职工继续学习《谈治国理政》相关内容和《新宪法》相关内容等。

三、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行政

法治县范文篇5

一、围绕中心,紧扣主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积极响应县普法办号召开展“与法同行,服务发展”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围绕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矛盾化解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开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及金融危机下财政事业发展等有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围绕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计划生育、婚姻家庭、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财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执政为民、理财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围绕加强公正廉洁执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公正廉洁执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5、围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加强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积极组织法制小电影、法制小板报、法律小常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

(二)立足于结合财政管理职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结合各类财政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及其他纪念日开展活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纪念活动,广泛开展主题宣传。

2、结合财政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执法检查、法治政府建设年、法治单位等创建活动,深入宣传财政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

3、结合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及管理社会的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三)立足于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巩固扩大传媒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财政机关“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及其总结验收情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县财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成果。

2、加大《财政信息》法制宣传内容,以今年新出台实施和与民生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学法守法。

3、充分挖掘群众身边的法制素材,结合长阳文化特色,以案说法,寓教于乐,不断增加学法用法的效果。

二、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纲要》,大力推进财政法治建设

1、加强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纲要》和《法治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大力加强《法治建设纲要》学习宣传。大力宣传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方法步骤,努力营造推进法治建设的舆论氛围。

2、积极参与县普法办开展的“法治县、法治单位”创建活动。

3、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为法治财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建立健全落实工作协调机制,相互联系机制、情况通报机制、检查督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4、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三、紧紧围绕落实“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认真做好财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工作

法治县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五五”普法规划和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为加快法治建设,全面建设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立足于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治创建工作,提高全县法治化管理水平。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积极参与全国“五五”普法神州行媒体走进和江淮普法行系列宣传活动,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工作任务

1加强宪法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全县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继续加强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全县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法制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3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4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重点学法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5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主题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开展送法下乡、培养法律明白人、完善法律图书室、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促进新农村又好又快的建设。

6继续深入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企业法制宣传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法制培训班、法治论坛、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7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全面落实县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聘任和考核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

8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开展“法治”创建工作的决定》,大力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积极争创首批全国、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9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依法办事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法治校园示范学校”等创建活动。

10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动员部署工作,明确检查验收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加大对“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力度。制定全县“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和档案管理办法,确保“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圆满完成。

11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十周年为契机,创新思路,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2012年“江淮普法行”大型普法活动,充分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及“综治宣传月”等各类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各个专项法律的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

12健全完善农民法制夜校、市民法制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法制宣传阵地。探索开辟手机、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新的宣传渠道和手段,不断扩大法制宣传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13充分发挥各级普法讲师团的作用,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14认真总结“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效,分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

四、工作要求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努力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2加强指导、确保落实。各镇(场)党委、政府和县直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督促落实工作;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要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落实本系统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年度计划,加强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法治县范文篇7

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宪法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促进景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二)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景区人民履行应尽义务,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我局普法和法治县创建领导小组将重点宣传《宪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几部法律。

(三)加强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有计划的开展宣传,促进新颁布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二、大力加强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处理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和能力

(一)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重点学习《宪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局党委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领导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等制度。

(二)加强干部职工学法工作。推行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和培训,逐步实现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充分利用法制讲座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在管理和服务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旅、公正司法。

(三)加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从旅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景区法制宣传教育。要把各村、接待点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管理局对景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和引导景区从旅户、包括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

三、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四大重点工作”、“十大民心工程”、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会主义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景区人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一)按照上级关于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活动方案,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景区各个层面,各类人群。

(二)利用“12.4”全国法律宣传日、宣传月、宣传周等和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要创新思路,加强策划,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法制宣传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此为契机扩大宣传效果。

(三)继续办好普法宣传教育栏、黑板报等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正确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四、大力推进依法治理,积极促进景区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坚持普法与法治实际相结合,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各科室、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

法治县范文篇8

一、创新目标责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自从**年*召开了“四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表彰会暨“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启动动员大会以来,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创新目标责任机制,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配合、各级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决策目标,及时研究印发了《*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县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二是县委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与各乡镇、部门和单位签订了“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了部门分工,强化了责任,把“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三是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纳入县委工作要点,作为重要工作进行单项考核,并在综合考核中占相应分值。四在针对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能,将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行分类考核,按照学校、乡镇、成员单位和非成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考核。五是一直保持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组织领导形式,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科级实职领导专任,从而增强了组织协调工作的权威和效率,促进了县委、县政府总揽作用的发挥。六是每年组建专门工作检查组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和年度工作考核检查活动。由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人组建专门的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检查组,开展专项检查、中期检查和年度工作考核检查。四年来,检查组先后到全县24个乡镇和100多家单位检查调研120多次,对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增强法制宣传实效。在“五五”普法依法治县规划实施期间,*始终把法制宣传载体作为开展法制宣传、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并取得实效。一是认真以“法律八进”为载体,结合各种普法重点对象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开办“红城法治”栏目,增强法制宣传的普及面。自**年年“红城法治”栏目开播以来,已经播出26期法制节目。三是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载体,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五五”普法期间我县获市级命名表彰“民主法治村”4个,县级“民主法治村”26个。四是以农村现代党员远程教育为载体,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的履盖面。2010年县依法治县办公室与县委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讲座和在线培训10多期,通过农村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履盖面。五是以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为载体,提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水平。从2010年开始抓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工作,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帮扶一个行政全县37个成员单位分别联系37个行政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修建法制宣传栏、“送法进乡村”等活动,不断提升农村普法依法治理水平。

三、创新法制宣传形式,突出学法用法重点。四年来,*在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上始终突出公职人员、青少年、农民和农民工等学法用法重点对象,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全面推进“法律八进”活动。一是突出公职人员学法用法,为实现社会事务法治化管理奠定基础。“五五”普法期间,*深化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制度、法律素质考试制度、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县人大任命领导干部都实行了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对一般公职人员,继续推进普法合格证制度,并与年度考核、晋职晋级和提拔使用挂钩。同时组织抓好“送法进军营”、“送法进监所”等专项活动。四年来,全县每年统一组织近1**余名公职人员进行年度学法考试,征订《“五五”普法干部读本》1万多册、举办法制讲座22期1420多人次、法制培训班43期13200多人次。二是深入开展以“青少年法制巡回宣讲”为载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针对青少年成长和心理特点,实施分类别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各类在校生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制主题班队会、案例剖析、法制讲座、普法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吸引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普法教育活动。通过到法庭、看守所等单位观摩体验,组织犯罪犯错青少年进行现身说法,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等活动,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到青少年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使法制教育变成一种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年11月开始至2010年5月,由教育局、县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团县委、依法治县办联合开展的“青少年法制巡回宣讲”活动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县每年都有40000多名师生参与听讲和讨论,效果明显。2010年在加强“送法进校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各中小学师生征订《青少年法制教育教学参考》3500多册,荣获遵义市教育局、司法局、综治办、市依法治市办表彰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2010年组织对全县270多所中小学的142名法制副校长进行统一培训,并与法制副校长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出了具体考核要求。四年来,共为青少年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悬挂横幅、宣传标语328条,送法进校园289次,观看法制电影65场次,受教育12万多人次。三是结合“三关工程”实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年年6月,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编写了《*县“五五”普法农村干部读本》5000多册发放到农村干部手中;**年年8月,由依法治县办牵头,县宣传部、县文广局、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计生局等39家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在县城五星街至新华桥设立咨询台,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律知识读物、宣传资料等形式,使农民工熟悉依法维权的渠道,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适应城市和企业的各项依法管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保障和支持;2010年2月,县司法局、县委宣传部、县工会、县妇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二郎乡等六家单位在二郎乡政府开展一场题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大型法制文艺演出宣传活动;2010年7月组织司法局、县工会、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编写《农民工维权手册》30000多册免费发放到农民工手中;2010年1月结合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抓好法制培训,增强了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为农民工依法维权奠定了基础。2010年5月结合开展法制巡回宣讲活动,组建宣讲组深入乡镇、村开展法制宣讲142次,受教育35000多人次。2010年10月,组织开展以送《遵义市农村村民实用法律手册》到户为主要内容的“送法进万家”活动,为广大农户免费发放法律手册30000多本。

法治县范文篇9

二、丰富普法宣传载体。会同宣传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在县司法局网站开辟“依法治县”宣传专栏。在县电视台开办“法治”专题节目。与移动通讯公司联合举办“6-12348”法律知识短消息平台,每周向全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发放两条法律知识知信,增强可读性、实效性,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开通“司法”新浪微博,及时向群众传达最新普法信息和案例。

三、推动法制文化阵地建设。启动建设1个法治文化景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法制文化特色亮点工程。

四、启动法治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法治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继续推进法治示范县、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示范创建活动,以创促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进程。

五、推进依法治村(社区)工作。组织开展法律进万村(社区)活动,组织10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向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助理员担任法律顾问。

六、加强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培训。开展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开展执法纪律和规范执法行为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机关干部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的能力。

法治县范文篇1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学习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州、县依法治县第二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近期全县依法治县、维稳、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

(二)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营造法治环境。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结合巡视巡查深入宣传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疫情普法宣传,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此次普法宣传工作主要进入商铺、辖区范围内,按照七分执法、三分教育的原则,共普法宣传12户。

(三)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依法履行职责。党组负责人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采取切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法治保障措施,推动疫情防控依法有序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大学习,拓展疫情防控的的学习面。

(二)行政执法力度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