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符号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11 01:58:48

节日符号

节日符号范文篇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省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为1333.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苗族总人口为429.99万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2.23%,为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就人口规模而言,苗族传统文化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苗族节日作为显性化的民族文化符号,被视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一般而言,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节气与时间记忆的有机结合

据统计,贵州省一年中的民族节日达490多个。[2]从时间分布来看,几乎每个月都有苗族的节日。这些节日犹如苗族同胞生活时间链条上镶嵌的珍珠,不仅让他们在年复一年的轮回里找到了日常生活的时间规制方式和时间记忆方式,而且还通过已经记忆化了的岁时节日,来规制自己的生产生活的秩序,从而实现生命的秩序化。如,“插秧门”就是苗族同胞规制时间秩序化的一种体现。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黔东南的苗族便在这天开始插秧,祈愿庄稼茁壮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的一些支系拓展了对时间的认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实现了对时间的记忆和把握,衍生了一些独特的民族节日。以苗族“牯脏节”为例。“牯脏节”是雷山县西江一带苗族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关于“牯脏节”的来历,尽管有许多种说法,但该节日特定的仪式程式和内容,虽经上千年岁月的流逝,却仍然比较完好地代代相传了下来。这些苗族同胞通过13年一轮回的特殊方式,在某种更宽泛的意义上完整地记忆了自己的时间,并以这种独特的时间记忆方式,体现着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体的存在。

(二)原始崇拜和宗教禁忌观念的存储器

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来看,农业文明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在采集、渔猎等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物候的观察。自然因其与人类生息相关的天然优势而成为了苗族祖先崇拜的第一个对象。“这些自然现象和外界物体,同人一样能说会道,有喜怒哀乐,并有善恶之分。”[3]崇拜导致了宗教禁忌观念的形成。这样的传统节日,直接体现了苗族先民的原始崇拜和宗教禁忌观念。

例如,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为了祭祀“谷神”一年来给人们带来的好收成,而在每年稻谷将熟之际举行“吃新节”;为了祭祀祖先对自己一年生产生活的护佑,而在冬月的第一个卯日举行隆重的“苗年节”。贵阳地区的苗族为纪念传说中抗击官军在喷水池附近遇难的英雄亚努,而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到喷水池附近聚会,逐渐形成了“四月八”节日。

在上述节日中,把曾经为自己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神话英雄视为自己的保护神,是苗族先民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自然界拟人化理解的结果,蕴涵了某种古朴的自然崇拜观念;而在“吃新节”前禁止人们在田里收谷子食用,则是“谷神”崇拜导致的禁忌观念的体现。由此来看,原始崇拜正是通过制度化了的节日祭祀仪式或禁忌,符号化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三)农耕经济形态的典型表达

以龙里、福泉、贵定一带的苗族“杀鱼节”为例。[4]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人们便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鲜鱼,架起铁锅,烧起大火,煮着鲜鱼,喝着米酒,吹起芦笙,唱着山歌,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自然环境和苗族先民的生产方式来看,“杀鱼节”的起源及实践,是龙里、福泉、贵定一带苗族的原始经济形态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的体现。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境内江河交错,水系发达,盛产鲤鱼、鲇鱼、青鱼、马口鱼等多种鱼类。在人对自然改造的力量较为落后的情况下,通过采集渔猎的方式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就成了人们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选择。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采集渔猎的经济形态都曾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区域得到展示,并一度成为人类初期主要的生产方式。当苗族的部分先民来到这个地区,因丰富的水资源所维系的鱼类资源,很可能一度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的繁衍,有限的鱼类资源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于是,在积极开发水稻等农作物的同时,限制个别人频繁的渔猎行为,而在固定的日子进行集体渔猎,在维持鱼类资源的丰富和平衡的同时,也保证共同体对鱼类资源的可持续需求,就成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切实选择。

(四)祈福求愿的多彩画卷

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出发,或独立延伸,或共同作用。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州台江县苗族地区的“姊妹节”,就集中展现了这一文化内容。[5]据《“姊妹节”歌》描述,苗族的先民阿姣和金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爱慕。但两人的爱情,却遭到阿姣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被父母软禁,逼嫁回舅家“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往舅家,就每天借口上山,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糯米饭送给金丹,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两人的爱情最终感动了阿姣的父母和族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可以说,以青年男女为活动的主角,以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吹芦笙、跳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活动的主要内容的“姊妹节”,展现了苗族同胞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二、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

“新的节日符号的创立或对旧有的节日符号注入新的内容是一种外力强加于人的文化,但在实质上,这些符号的创立和改变由于正好符合了活动在具体的现实中的人们的利益而具有了存在的意义。”[6]基此视点,聚焦于现实生活的利益诉求,使贵州不同地区的苗族的传统节日符号,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

(一)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现代符号元素和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着传统节日符号的原生性解释系统。

以台江“姊妹节”的现代转型为例。①如果说存在“原生态”传统节日的话,那么从其分布和保存来看,黔东南台江县的施洞和老屯一带,就是“原生态”的“姊妹节”的典型代表。据有关宣传和当地人的反映中,这两地是该节日的发源地。[7]解放初期,一些学者曾经在施洞镇的巴拉河村对“姊妹节”做过调查,结论是该节日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妇女们去捞鱼,杀鸡、鸭,买肉,在一起做饭吃;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游方。”[8]

如果说,传统“姊妹节”符号主要指称的对象是农业时代交通闭塞、交往困难的苗族青年男女,节日为青年人恋爱交往提供了可行的渠道,参加“姊妹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喜结良缘,那么,在现代旅游业的冲击下,特别是“姊妹节”作为当地政府部门“全面整合和提升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9]的一种选项后,“姊妹节”符号的指述功能、表现功能和交互功能都由于政府部门的主导而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一节日延续了“姊妹节”的指称符号,但却在各种媒体不断的言说中,俨然成了“东方情人节”;而参加“姊妹节”的对象,也由特定的苗族青年男女泛化到所有的游客;五颜六色的香喷喷的“姊妹饭”,不再是情窦初开的女青年为了送给自己的意中人的食品,而是当地“农家乐”的老板制作后售卖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除了“农家乐”或当地政府组织表演给游客欣赏外,曾经被游方深情吟唱的情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衰微,男女青年成双成对向自己的意中人倾吐心声的盛况已经不再,源自音像店的飞歌、情歌弥漫在整个节日的天空;由政府组织的踩鼓、斗牛、赛马、唱苗歌、苗族银饰服装表演、计划生育知识竞赛、“两基”教育验收宣传等活动成了节日新的亮点。

(二)把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嫁接到既存的传统节日符号中,使得传统节日的原生性解释系统出现了局部变化。

以黔东南雷山县西江“苗年节”新出现的“长街宴”为例。嘉靖《贵州通志·风俗》记载,苗人“十月朔日为节,乃椎牛祭鬼,大集种类,男女食酒,吹芦笙。”是最早有关苗族过苗年的文献记录。根据笔者调查,②2003年以前,在西江每年传统的“苗年节”仪式符号里,就没有“长街宴”③。“长街宴”的出现应该是近两三年才出现的事情。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游客、推动旅游发展,从2004年“苗年节”起,组织挑选一些农户,准备好饭菜后摆放到桌上,几百张桌子集中排在街上,成为一条长龙,蔚为壮观,被称为苗家“长街宴”。游客以每人20元的价格到政府购买就餐券,凭券入席就餐,农户收票后到政府结账,兑换现金。

“要继续理性的思考,个体就需要可理解的整体,而这种理解力就需要一些显见的符号。”[10]被媒体和外界赋予后当地人也认可的苗族“长街宴”,因为与云南哈尼族“长街宴”在形式和名称上“显而易见”的联系,而被众多游客所“理解”。但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做好饭菜摆放在家门口或村子门口迎接客人,是当地的一项待客传统。当地人把这种风俗称为“dangtdeix”。④在当地,“dangtdeix”一般只出现在新房建成后迎接客人贺喜乔迁新居,以及老人过世后带其灵魂走访亲戚两种较为隆重的场合。“dangtdeix”时,由主人家在进村的路口与家门口之间摆放九道桌子,桌上摆满酒菜,客人要进主人家就得必须连喝九道拦路酒。为了集中体现苗家人的热情好客,制造吸引游客的“新卖点”,原先只是在自己家门口迎接客人的“dangtdeix”符号被移植到了“苗年节”迎接游客的场域之中。鼓着钱包的游客,成了在当地人“尊贵的客人”。在不断的言说中,“dangtdeix”成了“苗年节”新的一项文化符号。而这种嫁接过来的文化符号在取得成功后,似乎还有泛化的趋向。在“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现代节日中,苗族“长街宴”都频频出现。而当地人也“根据人们当前的生活实际述说历史”,[11]不断地向游客介绍苗族“长街宴”是苗家热情好客的“传统”。由此可见,在学者和游客看来,不同地域却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文化符号,往往就这样为了服务于社区的社会需求而被“发明”出来,误打误闯地成为了似乎彼此关联的符号幻象。

(三)在摒除传统节日原生性的部分文化符号的同时,目的性地注入符合现实利益需求的新的符号元素和内容,重新建构全新意义的节日符号。

以贵阳苗族“四月八”转型为例。关于“四月八”的一个传说是,在很久以前,居住在梵净山下的苗族姑娘由于长得如花似玉,常被官家看中选美进贡,致使不少人家妻离子散,民不聊生。一个叫亚宜的苗族首领,见自己的姐妹遭受蹂躏,就联络苗族后生反抗官家。官家派重兵攻打,亚宜寡不敌众,被迫向苗族聚居区格罗格寨(今贵阳花溪、青岩一带)转移。官兵尾追而至,亚宜与格罗格寨的苗族首领亚努奋力抵抗,四月初八这天双双战死。消息传来,苗家父老悲痛万分,来到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聚会悼念。[12]随着社会发展,作为贵州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的贵阳,在每年“四月八”活动中,唱山歌、荡秋千等传统符号已经绝迹,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大赛、“原生态”民族民间歌曲演唱大赛、“民族之花”评选活动、贵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欢歌”游演等现代符号则几乎是被活生生地“塞入”进来,使得举办该传统节日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和“亚努”的原生性符号指述功能大大弱化。节日成了展现民族风采、促进民族团结、展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民狂欢的“民族团结周”。[13]

“文化的元素是人为的、创造出来的、可变化的,表面上虽然持恒久长,实际上与文化的承受者一样也会灰飞烟灭。”[14]传统节日符号正是在这样的断裂中得到延续。在“姊妹节”、苗族“长街宴”和“四月八”的现代转型中,传统节日符号不管是被简化也罢,抑或是被复杂化也罢,或者干脆被“莫名其妙”地强行赋予新的内容到既存的节日传统也罢,其功能指向都直接聚焦到当下的现实利益之中。

三、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动力探析

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不过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的一种表象而已。从苗族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来看,国家化和市场化两股力量交织作用是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在国家化方面,其进程主要体现为传统节日符号日益成为国家职阶系统渗透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的有效工具。国家行政力量在民族地区的渗透,从根本上规制了传统节日符号存在的形式。

清朝时期在部分民族地区,国家的正式行政管理机构只到县一级,但依靠“乡保”、“里正”等“准官吏”制度,实现了国家权力在传统社会的事实存在;而在另一些民族地区,依凭共同体内部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来维系的“土司”制度对国家的整体性负责,间接地实现了民族地区的国家化;“改土归流”使这些地区由间接控制变为了直接控制。1949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在农村的广泛、深入开展,国家化进程在民族地区得到了空前加强。

节日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无疑是国家意识形态和行政权力渗透到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渠道。国家通过对某些节日或节俗采取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加以或允许或禁止的规范,引导着包括节日在内的民俗文化向有利于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方向发展。在操作层面上,国家通过对具象化的节日符号的控制,构造出能在共同体内部形成某种集体认同的文化标识,“包涵着承载重叠和混合认同的空间和力量”,[15]内化为贯彻国家意志的、规制共同体集体行为的某些机制或规范。从近几年台江“姊妹节”实际运作来看,随着不同阶段国家政策工作的变化,节日符号表达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到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到普及“两基”教育验收,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到促进民族团结等,都不同程度地彰显了当地政府当前工作的重心。

(二)在市场化方面,主要体现为传统节日符号为了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的需要,依据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律,被目的性地改造或创造,功能指向“强烈地聚焦于其经济作用”,以期“能影响、带动经济的发展。”[16]

当市场已经成为主导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支配社会行为的意志。尽管“世界内容是完全中性的,但意志会突出强调这些内容中的这一点还是那一点则毫无先兆。一旦意志强调了某一点之后,人们就发现意志以纯逻辑的方式,通过已确定的理论客观性,转变成了别的观念,这些观念跟早先出现的意志有因果上的联系,如今变成了通向‘最终目的’之‘手段’。”[17]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民族地区的普遍建立,市场俨然以各类资源赖以实现其最终目的的普世性的“手段”成为了现实社会的“纯逻辑”。传统节日符号作为异质性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在乡村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场域中,被强烈地趋向于实现某种利益需求的工具运用。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最直接表象的市场化,成为把节日符号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加以“资本化运用”[18]的重要途径。通过苗族“长街宴”壮观的饮食消费场面,或“四月八”绚丽多彩的大规模游行、演出等来吸引游客,不过就是在市场化的语境下,当地人试图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而已。

伴随着市场化繁荣起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被系统而频繁地渐次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表现在节日符号上,则是各种现代技术随着市场的需求被目的性地嫁接到传统的节日符号中,成为“换装”了的文化景观。在贵阳“四月八”游演中,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花车的装扮以及演员的着装等,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化对节日符号影响的另一种结果。

所以,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结构性地交织存在,成了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基本动力。上述苗族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展现了两种力量交织作用的这一趋势。如果说,由于国家化进程在传统乡村的长期渗透而使得民族地区的节日符号在转型初期就具有了更多的原生性特征,那么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渐取得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地位的市场化,则继承了这样的转型趋势,通过经济利益的刺激使得节日符号以符合现实需要的“纯逻辑”方式“对其特定的生存环境不断适应”,[19]并由此而得以继续存在。在现实中,由于国家化和市场化的目标高度重叠,集中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基本控制,两股力量交织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难以在具体的节日符号转型中清晰地分辨出是哪一种力量在作用。一方面,国家化如同巨大的稳压器,把传统的社会机制和市场化社会机制都纳入到它的政治体制之中,使得传统体制在逐渐让予市场化的机制的同时也依然得以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体系和逻辑,以便保障转型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市场化在依据现代经济规则重新建构传统社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吸纳传统社会的某些元素,以便渐次地推进传统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实现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国家化和市场化交织作用,共同推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并由此而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形成了某种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家化、市场化与地方性传统之间就形成了某种截然对立的态势。相反,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为“地方性知识”[20]的自我扬弃和自我革新提供了某种可能。毕竟,现代性的扩张正使得“整个世界不断‘收缩’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21]不管人们身处于这个“世界体系”[22]的何种位置,也不管他们愿意与否,都已经或正在被裹挟着卷入了该体系的逻辑之中。国家化与市场化交织作用下的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为处于“世界体系”边缘位置的人们,凭借其文化场域中的权利在经济场域中的价值实现,参与到主导世界体系运转的隐藏于现代经济运行活动之下的规制的制定的修改,提供了某种潜在的可能。

注释:

①“姊妹节”,苗语为“nouxgadliangl”,直译的意思是“吃送过来的礼物”。

②西江素有“千户苗寨”之称,是笔者的家乡。笔者在当地生活了近30年,父母及许多亲朋好友至今仍生活在当地。

③一般来说,‘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昂玛突”节来临,哈尼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一起欢度节日。在摆酒庆祝时,百来张桌子捧在—起,恰似一条长龙,“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

④苗语,意思为“摆长桌子迎接客人”。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08.

[2]陆景川.发展贵州民俗旅游论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9(4).

[3]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下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65.

[4]唐祈、彭维金主编.中华民族风俗辞典[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10.

[5]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07.

[6][16]马罛炜.经济转型期的云南少数民族节日符号[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7][9]徐赣丽.当代节日传统的保护与政府管理——以贵州台江姊妹节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2).

[8]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族民歌[c].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116.

[10]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9.

[11]菅志翔.民族历史构建与现实社会因素[j].青海民族研究,2007(2).

[12]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36.

[13]5月10日至15日——民族团结周贵阳今起欢庆“四月八”[n].贵州都市报,2005-5-10.

[14](美)p.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9.

[15]戴庆中.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j].贵州社会科学.2008(2).

[17](德)齐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46.

[18]马罛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9]靖晓莉.传播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20](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1](美)马尔库斯等.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64.

[22](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m].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节日符号范文篇2

【关键词】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动力

节日符号作为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的典型表征,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其功能与文化一样,展现为对“人类发展的普遍过程”的一种关怀。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民族节日符号的原生性解释系统正在发生改变,新的意义和文化元素被不断地嫁接到原有的节日符号之中,使得新的节日符号为了迎合现实的各种需要被不断地建构出来,在不断的言说中,成为“合法”的传统。本文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的考察,冀以揭示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变化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深层动因作一探析。

一、贵州苗族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意义分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省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为1333.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苗族总人口为429.99万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2.23%,为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就人口规模而言,苗族传统文化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苗族节日作为显性化的民族文化符号,被视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一般而言,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节气与时间记忆的有机结合

据统计,贵州省一年中的民族节日达490多个。从时间分布来看,几乎每个月都有苗族的节日。这些节日犹如苗族同胞生活时间链条上镶嵌的珍珠,不仅让他们在年复一年的轮回里找到了日常生活的时间规制方式和时间记忆方式,而且还通过已经记忆化了的岁时节日,来规制自己的生产生活的秩序,从而实现生命的秩序化。如,“插秧门”就是苗族同胞规制时间秩序化的一种体现。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黔东南的苗族便在这天开始插秧,祈愿庄稼茁壮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的一些支系拓展了对时间的认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实现了对时间的记忆和把握,衍生了一些独特的民族节日。以苗族“牯脏节”为例。“牯脏节”是雷山县西江一带苗族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关于“牯脏节”的来历,尽管有许多种说法,但该节日特定的仪式程式和内容,虽经上千年岁月的流逝,却仍然比较完好地代代相传了下来。这些苗族同胞通过13年一轮回的特殊方式,在某种更宽泛的意义上完整地记忆了自己的时间,并以这种独特的时间记忆方式,体现着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体的存在。

(二)原始崇拜和宗教禁忌观念的存储器

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来看,农业文明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在采集、渔猎等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物候的观察。自然因其与人类生息相关的天然优势而成为了苗族祖先崇拜的第一个对象。“这些自然现象和外界物体,同人一样能说会道,有喜怒哀乐,并有善恶之分。”崇拜导致了宗教禁忌观念的形成。这样的传统节日,直接体现了苗族先民的原始崇拜和宗教禁忌观念。

例如,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为了祭祀“谷神”一年来给人们带来的好收成,而在每年稻谷将熟之际举行“吃新节”;为了祭祀祖先对自己一年生产生活的护佑,而在冬月的第一个卯日举行隆重的“苗年节”。贵阳地区的苗族为纪念传说中抗击官军在喷水池附近遇难的英雄亚努,而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到喷水池附近聚会,逐渐形成了“四月八”节日。

在上述节日中,把曾经为自己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神话英雄视为自己的保护神,是苗族先民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自然界拟人化理解的结果,蕴涵了某种古朴的自然崇拜观念;而在“吃新节”前禁止人们在田里收谷子食用,则是“谷神”崇拜导致的禁忌观念的体现。由此来看,原始崇拜正是通过制度化了的节日祭祀仪式或禁忌,符号化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三)农耕经济形态的典型表达

以龙里、福泉、贵定一带的苗族“杀鱼节”为例。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人们便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鲜鱼,架起铁锅,烧起大火,煮着鲜鱼,喝着米酒,吹起芦笙,唱着山歌,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自然环境和苗族先民的生产方式来看,“杀鱼节”的起源及实践,是龙里、福泉、贵定一带苗族的原始经济形态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的体现。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境内江河交错,水系发达,盛产鲤鱼、鲇鱼、青鱼、马口鱼等多种鱼类。在人对自然改造的力量较为落后的情况下,通过采集渔猎的方式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就成了人们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选择。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采集渔猎的经济形态都曾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区域得到展示,并一度成为人类初期主要的生产方式。当苗族的部分先民来到这个地区,因丰富的水资源所维系的鱼类资源,很可能一度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的繁衍,有限的鱼类资源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于是,在积极开发水稻等农作物的同时,限制个别人频繁的渔猎行为,而在固定的日子进行集体渔猎,在维持鱼类资源的丰富和平衡的同时,也保证共同体对鱼类资源的可持续需求,就成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切实选择。

(四)祈福求愿的多彩画卷

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出发,或独立延伸,或共同作用。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州台江县苗族地区的“姊妹节”,就集中展现了这一文化内容。据《“姊妹节”歌》描述,苗族的先民阿姣和金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爱慕。但两人的爱情,却遭到阿姣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被父母软禁,逼嫁回舅家“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往舅家,就每天借口上山,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糯米饭送给金丹,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两人的爱情最终感动了阿姣的父母和族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可以说,以青年男女为活动的主角,以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吹芦笙、跳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活动的主要内容的“姊妹节”,展现了苗族同胞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二、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

“新的节日符号的创立或对旧有的节日符号注入新的内容是一种外力强加于人的文化,但在实质上,这些符号的创立和改变由于正好符合了活动在具体的现实中的人们的利益而具有了存在的意义。”基此视点,聚焦于现实生活的利益诉求,使贵州不同地区的苗族的传统节日符号,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

(一)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现代符号元素和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着传统节日符号的原生性解释系统。

以台江“姊妹节”的现代转型为例。①如果说存在“原生态”传统节日的话,那么从其分布和保存来看,黔东南台江县的施洞和老屯一带,就是“原生态”的“姊妹节”的典型代表。据有关宣传和当地人的反映中,这两地是该节日的发源地。解放初期,一些学者曾经在施洞镇的巴拉河村对“姊妹节”做过调查,结论是该节日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妇女们去捞鱼,杀鸡、鸭,买肉,在一起做饭吃;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游方。”

如果说,传统“姊妹节”符号主要指称的对象是农业时代交通闭塞、交往困难的苗族青年男女,节日为青年人恋爱交往提供了可行的渠道,参加“姊妹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喜结良缘,那么,在现代旅游业的冲击下,特别是“姊妹节”作为当地政府部门“全面整合和提升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的一种选项后,“姊妹节”符号的指述功能、表现功能和交互功能都由于政府部门的主导而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一节日延续了“姊妹节”的指称符号,但却在各种媒体不断的言说中,俨然成了“东方情人节”;而参加“姊妹节”的对象,也由特定的苗族青年男女泛化到所有的游客;五颜六色的香喷喷的“姊妹饭”,不再是情窦初开的女青年为了送给自己的意中人的食品,而是当地“农家乐”的老板制作后售卖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除了“农家乐”或当地政府组织表演给游客欣赏外,曾经被游方深情吟唱的情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衰微,男女青年成双成对向自己的意中人倾吐心声的盛况已经不再,源自音像店的飞歌、情歌弥漫在整个节日的天空;由政府组织的踩鼓、斗牛、赛马、唱苗歌、苗族银饰服装表演、计划生育知识竞赛、“两基”教育验收宣传等活动成了节日新的亮点。

(二)把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嫁接到既存的传统节日符号中,使得传统节日的原生性解释系统出现了局部变化。

以黔东南雷山县西江“苗年节”新出现的“长街宴”为例。嘉靖《贵州通志·风俗》记载,苗人“十月朔日为节,乃椎牛祭鬼,大集种类,男女食酒,吹芦笙。”是最早有关苗族过苗年的文献记录。根据笔者调查,②2003年以前,在西江每年传统的“苗年节”仪式符号里,就没有“长街宴”③。“长街宴”的出现应该是近两三年才出现的事情。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游客、推动旅游发展,从2004年“苗年节”起,组织挑选一些农户,准备好饭菜后摆放到桌上,几百张桌子集中排在街上,成为一条长龙,蔚为壮观,被称为苗家“长街宴”。游客以每人20元的价格到政府购买就餐券,凭券入席就餐,农户收票后到政府结账,兑换现金。

“要继续理性的思考,个体就需要可理解的整体,而这种理解力就需要一些显见的符号。”被媒体和外界赋予后当地人也认可的苗族“长街宴”,因为与云南哈尼族“长街宴”在形式和名称上“显而易见”的联系,而被众多游客所“理解”。但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做好饭菜摆放在家门口或村子门口迎接客人,是当地的一项待客传统。当地人把这种风俗称为“dangtdeix”。④在当地,“dangtdeix”一般只出现在新房建成后迎接客人贺喜乔迁新居,以及老人过世后带其灵魂走访亲戚两种较为隆重的场合。“dangtdeix”时,由主人家在进村的路口与家门口之间摆放九道桌子,桌上摆满酒菜,客人要进主人家就得必须连喝九道拦路酒。为了集中体现苗家人的热情好客,制造吸引游客的“新卖点”,原先只是在自己家门口迎接客人的“dangtdeix”符号被移植到了“苗年节”迎接游客的场域之中。鼓着钱包的游客,成了在当地人“尊贵的客人”。在不断的言说中,“dangtdeix”成了“苗年节”新的一项文化符号。而这种嫁接过来的文化符号在取得成功后,似乎还有泛化的趋向。在“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现代节日中,苗族“长街宴”都频频出现。而当地人也“根据人们当前的生活实际述说历史”,不断地向游客介绍苗族“长街宴”是苗家热情好客的“传统”。由此可见,在学者和游客看来,不同地域却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文化符号,往往就这样为了服务于社区的社会需求而被“发明”出来,误打误闯地成为了似乎彼此关联的符号幻象。

(三)在摒除传统节日原生性的部分文化符号的同时,目的性地注入符合现实利益需求的新的符号元素和内容,重新建构全新意义的节日符号。

以贵阳苗族“四月八”转型为例。关于“四月八”的一个传说是,在很久以前,居住在梵净山下的苗族姑娘由于长得如花似玉,常被官家看中选美进贡,致使不少人家妻离子散,民不聊生。一个叫亚宜的苗族首领,见自己的姐妹遭受蹂躏,就联络苗族后生反抗官家。官家派重兵攻打,亚宜寡不敌众,被迫向苗族聚居区格罗格寨(今贵阳花溪、青岩一带)转移。官兵尾追而至,亚宜与格罗格寨的苗族首领亚努奋力抵抗,四月初八这天双双战死。消息传来,苗家父老悲痛万分,来到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聚会悼念。随着社会发展,作为贵州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的贵阳,在每年“四月八”活动中,唱山歌、荡秋千等传统符号已经绝迹,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大赛、“原生态”民族民间歌曲演唱大赛、“民族之花”评选活动、贵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欢歌”游演等现代符号则几乎是被活生生地“塞入”进来,使得举办该传统节日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和“亚努”的原生性符号指述功能大大弱化。节日成了展现民族风采、促进民族团结、展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民狂欢的“民族团结周”。

“文化的元素是人为的、创造出来的、可变化的,表面上虽然持恒久长,实际上与文化的承受者一样也会灰飞烟灭。”传统节日符号正是在这样的断裂中得到延续。在“姊妹节”、苗族“长街宴”和“四月八”的现代转型中,传统节日符号不管是被简化也罢,抑或是被复杂化也罢,或者干脆被“莫名其妙”地强行赋予新的内容到既存的节日传统也罢,其功能指向都直接聚焦到当下的现实利益之中。

三、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动力探析

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不过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的一种表象而已。从苗族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来看,国家化和市场化两股力量交织作用是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在国家化方面,其进程主要体现为传统节日符号日益成为国家职阶系统渗透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的有效工具。国家行政力量在民族地区的渗透,从根本上规制了传统节日符号存在的形式。

清朝时期在部分民族地区,国家的正式行政管理机构只到县一级,但依靠“乡保”、“里正”等“准官吏”制度,实现了国家权力在传统社会的事实存在;而在另一些民族地区,依凭共同体内部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来维系的“土司”制度对国家的整体性负责,间接地实现了民族地区的国家化;“改土归流”使这些地区由间接控制变为了直接控制。1949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在农村的广泛、深入开展,国家化进程在民族地区得到了空前加强。

节日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无疑是国家意识形态和行政权力渗透到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渠道。国家通过对某些节日或节俗采取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加以或允许或禁止的规范,引导着包括节日在内的民俗文化向有利于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方向发展。在操作层面上,国家通过对具象化的节日符号的控制,构造出能在共同体内部形成某种集体认同的文化标识,“包涵着承载重叠和混合认同的空间和力量”,内化为贯彻国家意志的、规制共同体集体行为的某些机制或规范。从近几年台江“姊妹节”实际运作来看,随着不同阶段国家政策工作的变化,节日符号表达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到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到普及“两基”教育验收,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到促进民族团结等,都不同程度地彰显了当地政府当前工作的重心。

(二)在市场化方面,主要体现为传统节日符号为了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的需要,依据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律,被目的性地改造或创造,功能指向“强烈地聚焦于其经济作用”,以期“能影响、带动经济的发展。”

当市场已经成为主导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支配社会行为的意志。尽管“世界内容是完全中性的,但意志会突出强调这些内容中的这一点还是那一点则毫无先兆。一旦意志强调了某一点之后,人们就发现意志以纯逻辑的方式,通过已确定的理论客观性,转变成了别的观念,这些观念跟早先出现的意志有因果上的联系,如今变成了通向‘最终目的’之‘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民族地区的普遍建立,市场俨然以各类资源赖以实现其最终目的的普世性的“手段”成为了现实社会的“纯逻辑”。传统节日符号作为异质性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在乡村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场域中,被强烈地趋向于实现某种利益需求的工具运用。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最直接表象的市场化,成为把节日符号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加以“资本化运用”的重要途径。通过苗族“长街宴”壮观的饮食消费场面,或“四月八”绚丽多彩的大规模游行、演出等来吸引游客,不过就是在市场化的语境下,当地人试图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而已。

伴随着市场化繁荣起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被系统而频繁地渐次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表现在节日符号上,则是各种现代技术随着市场的需求被目的性地嫁接到传统的节日符号中,成为“换装”了的文化景观。在贵阳“四月八”游演中,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花车的装扮以及演员的着装等,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化对节日符号影响的另一种结果。

所以,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结构性地交织存在,成了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基本动力。上述苗族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展现了两种力量交织作用的这一趋势。如果说,由于国家化进程在传统乡村的长期渗透而使得民族地区的节日符号在转型初期就具有了更多的原生性特征,那么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渐取得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地位的市场化,则继承了这样的转型趋势,通过经济利益的刺激使得节日符号以符合现实需要的“纯逻辑”方式“对其特定的生存环境不断适应”,并由此而得以继续存在。在现实中,由于国家化和市场化的目标高度重叠,集中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基本控制,两股力量交织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难以在具体的节日符号转型中清晰地分辨出是哪一种力量在作用。一方面,国家化如同巨大的稳压器,把传统的社会机制和市场化社会机制都纳入到它的政治体制之中,使得传统体制在逐渐让予市场化的机制的同时也依然得以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体系和逻辑,以便保障转型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市场化在依据现代经济规则重新建构传统社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吸纳传统社会的某些元素,以便渐次地推进传统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实现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国家化和市场化交织作用,共同推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并由此而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形成了某种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家化、市场化与地方性传统之间就形成了某种截然对立的态势。相反,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为“地方性知识”的自我扬弃和自我革新提供了某种可能。毕竟,现代性的扩张正使得“整个世界不断‘收缩’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不管人们身处于这个“世界体系”的何种位置,也不管他们愿意与否,都已经或正在被裹挟着卷入了该体系的逻辑之中。国家化与市场化交织作用下的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为处于“世界体系”边缘位置的人们,凭借其文化场域中的权利在经济场域中的价值实现,参与到主导世界体系运转的隐藏于现代经济运行活动之下的规制的制定的修改,提供了某种潜在的可能。

注释:

①“姊妹节”,苗语为“nouxgadliangl”,直译的意思是“吃送过来的礼物”。

②西江素有“千户苗寨”之称,是笔者的家乡。笔者在当地生活了近30年,父母及许多亲朋好友至今仍生活在当地。

③一般来说,‘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昂玛突”节来临,哈尼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一起欢度节日。在摆酒庆祝时,百来张桌子捧在—起,恰似一条长龙,“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

④苗语,意思为“摆长桌子迎接客人”。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08.

[2]陆景川.发展贵州民俗旅游论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9(4).

[3]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下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65.

[4]唐祈、彭维金主编.中华民族风俗辞典[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10.

[5]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07.

[6][16]马罛炜.经济转型期的云南少数民族节日符号[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7][9]徐赣丽.当代节日传统的保护与政府管理——以贵州台江姊妹节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8]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族民歌[c].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116.

[10]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9.

[11]菅志翔.民族历史构建与现实社会因素[j].青海民族研究,2007(2).

[12]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36.

[13]5月10日至15日——民族团结周贵阳今起欢庆“四月八”[n].贵州都市报,2005-5-10.

[14](美)p.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9.

[15]戴庆中.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j].贵州社会科学.2008(2).

[17](德)齐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46.

[18]马罛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9]靖晓莉.传播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20](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节日符号范文篇3

关键词:情感设计;礼品包装;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间风俗文化的总称,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人们热衷于走亲访友,相互馈赠礼品,以此沟通感情。在这个过程中,礼品的象征意义通常较为重要,因此它的包装设计自然值得被研究。

1民俗文化

1.1概念。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风俗和生活习惯的总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深度感染了民族的行为习惯、习俗和生存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中一种非常通俗且又关键的文化现象[1]。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民俗是颇为重视的。《礼记•王制》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2]。其中提到的巡守之礼,是指国君深入民间,与民同乐,顺便调查乡间的民情风俗。《礼记》成书于先秦时期,此时的太师除了掌管音乐之外还负责收集民间歌谣,他们把采集而来的民歌进献给朝廷,国君通过这些民歌得以观民风,并了解政策的得失。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即指盛行于各地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西周时期各地的风土人情,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民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俗文化的范围较广,涵盖的内容较多,可以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已经消失或者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的民俗。二是自古以来一直传承至今的传统民俗。这类民俗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因时代的变迁其形式多有改变。三是新民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因外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民俗。这3个方面的民俗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3]。1.2基本特征。(1)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是指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各有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的气候、环境、饮食等差异较大。民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指的就是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由此可见,民俗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是受一定的环境、地域所制约的。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习惯千差万别,由此形成的民俗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而这些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正所谓包容并蓄,和而不同。(2)稳定性。民俗文化产生于中国先民不断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中,代代相传,一直传承至今。这些传承的民俗文化中,自然会有一些核心元素延续至今,即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因素。正是这些较为稳定的元素,才使得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认同更为深刻,这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当中,共有几十次王朝更替,但中国农业社会的基础始终未曾改变。这种源于农耕社会的大农业民俗,有较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为多个方面,比如对于家庭的重视、对于礼的重视等,这是民俗文化中最为稳定的因素。(3)宗教性。远古时代,由于科技的不发达,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非常有限。古代先民的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都与上述因素有关。在这种原始宗教的影响下,中国的民俗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比如现存于江西、贵州等地的傩文化,仍保留有商代先民祈福、避灾的舞蹈形式,并有一定的巫术色彩。这些求神的仪式至今仍能从上述地区的民俗文化中找到明显的痕迹,颇有些原始宗教色彩。除此之外,佛教与道教的传播,对各地的民俗文化影响很大,同样具有宗教性。

2传统节日及其节庆中存在的不足

2.1中国四大传统节日。(1)春节。春节的历史最为久远,它是由上古时期的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洋溢着喜庆的色彩。因地域的关系,各地庆祝春节的活动各有特色,但总体上都以除旧迎新、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它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现代人一般把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开始,到正月十五才算正式结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也有迎春纳福的习俗。(2)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源于上古时期的春祭礼俗,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主要的礼俗活动,延续几千年至今未变。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此时天地之间的阴气衰退、阳气渐生,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出春和景明的气象,是谓清明。人们在这一时节扫墓祭祖,表达对于祖先的思念及感恩之情。这一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增进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3)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源自上古时期的祭龙礼俗。端午时节,苍龙七宿位于正南中天,是苍龙飞天的吉日,正是《易经•干卦》第五爻的爻辞所说的“飞龙在天”,大吉大利。因此,端午节的起源既有古老的星象文化,又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并且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自古以来,每逢端午节,人们就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因对当时的政治不满,心灰意冷之后跳汨罗江自尽,以此殉国。后人为了缅怀屈原的这一壮举,遂用米粽投江作为纪念。此外,按照古人的理解,端午时节正是邪气顿生的时候,即所谓的“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也有祛病防疫的风俗习惯。(4)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源自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由古代先民的秋夕祭月礼俗演变而来。祭月节最早在秋分之日,古人在这一天祭祀月神,后来改在农历八月十五,少数地区也有八月十六日的。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各地的民俗活动大同小异。中秋节以满月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寄托人们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又有祈盼丰收、生活幸福的意愿,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2传统节日庆典中呈现落寞迹象。除了上文提及的四大传统节日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自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一些节日逐渐涌入,并受到国人的喜欢。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传统节日受到各种外来节日冲击,逐渐落寞变得支离破碎[4]。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的经典文化中“礼”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传统的节日庆典,其实就是“礼”的表现,普通百姓正是通过参与这些民俗活动学习各种礼仪的,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做一个遵礼守法的好公民。一旦这种百姓习以为常的节日逐渐衰落,必然会对中国传统的礼法社会造成影响。值得庆幸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引导,积极弘扬中国传统的节日与民俗文化。这些措施不应停留在政策层面,还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切实让全体中国人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礼仪风俗,提高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3节日礼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1)食品类包装比重过大。从节日礼品的组成来看,食品占了较大比例。有些人风趣地把端午节称之为粽子节,将中秋节称之为月饼节。这虽然是一种调侃,但是反映了节日期间人们对食品的过度消费。从年前开始,腊八要喝腊八粥,春节要吃年夜饭,元宵节要吃汤圆,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等等。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传统节日的精神正在被人们渐渐忘却,留给人们的仅仅是一种形式,甚至成了不良商家赚钱的噱头。其实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赠送礼品,更多的是一种亲情、友情的传递。节日聚餐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吃喝,而是通过这种形式沟通感情。(2)符号特征不明显。节日礼品的包装缺乏符号特征,对节日的指向性不够明确。中国传统的节日当中,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特殊的含义。春节是除旧迎新的时节,此时一种被称为“年”的邪魔趁机出来捣乱,除夕的阵阵鞭炮声正是用来驱年兽的。通常,长辈们会给年幼的儿孙红包,其初衷是作为一种镇邪、祈福的祥瑞之物,人们希望通过红包来表达内心的关切之情。市面上有些红包的设计,如果不考虑这一特定意义,作无谓的创新,是不会受到消费者青睐的。(3)情感表达不够贴切。节日礼品包装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缺乏情感。比如中秋节的月饼,是中国人对于家庭团圆、民族团结的内心向往,这是所有华夏儿女特有的情感。类似的情感,始终是中国人庆祝节日时所要表达的重点,人们期望通过节日庆典、互赠礼物等方式沟通感情。中国人对于传统节日向来注重情感的表达,忽视这一特质的礼品包装将无法打动消费者。

4传统节日礼品包装的情感设计

4.1情感设计的内涵。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于生活中的情感追求越来越高。就节日礼品的包装设计来说,人们普遍希望从包装中寻找情感记忆,唤起内心深处对于传统的热爱。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物质的消费欲望正在减退,而情感需求正在提升。所以,对于节日礼品的包装设计来说,礼品的实用价值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价值。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5]说:“我们所依恋的实在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与物品的关系及物品代表的意义和情感。”的确,时下中国人对于礼品的关注主要在于情感。情感化设计适用于当前的节日礼品包装设计。虽然身处消费社会,但是中国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情感始终不曾泯灭。将情感融入礼品的包装设计中,将成为一种情感的符号。这种符号,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都能够读懂。从当前的消费趋势来看,商品的符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礼品的馈赠事实上带有某种仪式性,节日礼品的流通,更有其特殊性。从人们内心来说,他们期望通过礼品的交换,突出节日的仪式感。事实上,这种愿望正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因此,节日礼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大势所趋。4.2情感设计的方法。(1)传统图案。纳吉、喜庆是民俗文化中最常见的含义,通常以传统图案的方式加以传递。人们也热衷于在商品的包装中使用传统图案,以表达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具体的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设计师要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6]。就题材来说,传统图案通常包括人物、祥瑞动植物、文字、几何图形等。从审美特征看,主要包括象征类、谐音类、借用类。第一,象征类的图案,如元宝、铜钱通常象征财富;琴棋书画象征文人的雅趣等等。第二,谐音类在民俗文化中最为常见,如“鹿”与“禄”谐音,“鸡”与“吉”谐音、“鱼”与“余”谐音、蝙蝠的“蝠”与“福”谐音等,因此有了喜上眉梢、连年有余等传统图案。第三,借用类,通常是指对动植物形态的借用。比如鸳鸯戏水表示夫妻恩爱,梅兰竹菊代表高风亮节,石榴表示多子多福等。这些传统图案都可以与节日的礼品包装相结合,符合中国人对于纳吉、喜庆等的偏爱。(2)文字符号。中国文字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其象征性十分鲜明。中国书法独特的韵味正源于这种象征性,所以书法中特别注重它的神韵。民国时期的食品包装中,书法字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此外,中国文字还可以进行拆分、重组、同构等,形成装饰意味十分浓厚的文字图案。如元祖年糕,即采用传统的“福”字,并适当变形,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以迎合现代审美的需求(图1)。自古以来,汉字在中国的装饰艺术中就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如剪纸、刺绣中就有许多生动的汉字图形。传统节日的礼品包装设计应当从中吸收合理的成分,让文字成为传统节日情感的符号。(3)数字寓意。数字对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说具有特殊的魅力,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节日礼品馈赠中一直严格遵循数字符号的象征意义这一潜规则[7]。人们希望通过数字,表达内心的某种期望。如节日礼品的馈赠过程中,人们普遍偏好成双的复数和某些特定的奇数。比如“六”,常常寓意六六大顺,寄托了人们期望诸事顺利的美好心愿;“八”,与“发”谐音,南方人特别喜欢这个数字;“九”,有九五之尊的说法,而且在民俗习惯中,它的数量价值甚至超过了十[8]。传统礼品的包装设计中,一般采用二、六、八、九之类的吉数。俗话说好事成双,人们在馈赠礼品中喜用双数,这也是中国人礼节交往中的习惯。因此,在节日礼品的包装设计中,应当充分尊重消费者的习惯,适当考虑两盒、六盒甚至八盒的整体包装,才能满足人们对于数字的偏爱。

5结语

民俗文化是民间风俗文化的总和,历史悠久,并一直传承至今。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人们通过互相馈赠礼品来交流情感。在节日礼品的包装设计中,应当注意情感设计,包括对于传统图案、文字符号的灵活运用,以及数字寓意的合理表达。礼品包装的情感设计,是品质提升的关键,也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潘赳.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礼品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东南大学,2019:9.

[2]礼记[m].王文锦,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16:154.

[3]邓俊芳.中国民俗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节日礼品包装设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6.

[4]滕晓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礼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6.

[5]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1.

[6]赵婷婷.传统节庆食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j].湖南包装,2018,33(05):54-57.

[7]李承华.中国传统节日礼品包装的情感设计[j].中国包装,2009,29(1):46-49.

节日符号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节日习俗民俗文化广告传播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公务员之家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节日符号范文篇5

本文作者:孙德朝工作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的保留,促成少数民族传统休闲娱乐方式的保留。以1990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为例,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项目多元性和项目多样性颇具有代表性,凸显出民族传统体育地域文化集聚特征,并具有文化交融性的典型性特征。如藏族传统体育收集了赛牦牛、赛马、马术、跑马打枪、骑马点火枪、射箭、射击、藏棋(一)、尼格尔、吉布吉曾、藏棋(二)、和尚棋、甲波得雪、“略之把”棋、加哲、拔腰(互背)、大象拔河、“朵加”、举皮袋、赶喽喽、吉韧、娃郎得、击球、俄尔多、打牛角、套圈、跳高、跳绳、游泳、蹬棍、风筝、射碧秀等31个项目;彝族收集了赛马、斗牛、摔跤、斗牛勇士、顶“牛”、甩套石、拔“树根”、扳手劲、扳木棒、倒立、翻背、打秋千、爬杆、荡绳、劈圆根、射箭、赛枪法、投石打靶、竹枪、水枪、跑山赛、跛子赛跑、跳高竹、跳人、跳远、跳沟、弹石球、弹鸡毛球、打松球、蹲斗、跳火绳、打陀螺、抢羊、抢羊仔游行、斗鸡、打火把仗等43项传统体育;收集了白族的赛马、赛龙船、霸王鞭、秋千、仗鼓、登山、耍火龙、打陀螺、跳伟登、跳火把、人拉人拔河、“老虎跳”、跳花棚、洱海龙舟赛等14个项目;收集了傈僳族的弩弓射击、泥弹弓、尼昂急、傈德德、德细来火、爬树爬竹竿、逮来火、拉肚夺、扭扁担、划爬子比赛、拉绳、爬绳比赛、四方拔河、皮球得来火、皮球丢、赖地、“背什”、滑板子、跳牛、砍竹竿、投掷等21个项目;收集了纳西族的东巴跳、秋千、赛马、占占夺、飞石锁、丽江球、跑罐子、偷孤儿、拨拨拉、内窝扑等10个项目;收集了羌族的推杆、摔跤、骑射、关音秋、扭根子、跳盔甲等6个项目;收集门巴族的狩猎项目;收集了珞巴族的射箭、碧秀(响箭)2个项目[19]。这种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集聚特征,表现出浓郁的地域差异性,其项目如赛马、荡秋千等在多民族间出现文化交融的现象。1.2辐射机理分析辐射效应是经济学上的通用名词,指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经济主体向相对较低的经济主体进行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流动与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传播。辐射效应是多维的,民族传统体育辐射与经济学辐射具有质性的区别。民族传统体育的辐射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特殊地域环境中集聚后,依托特殊传播路径在民族之间的共享和播化,兼容并蓄,彰显其民族文化个性及共性特色。借用辐射效应探讨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弘扬,文化特色展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礼记•王制》所讲的“中国五方之民各有性也,达其志”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这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内涵和真谛,但“分”是短暂的,“和”是永恒的,“分”是过程,“和”是结果,是归宿。这一文化交融和民族和谐的终极理念,是民族文化辐射的最终结果。按照人类理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看,人类奔于“在劳动与休闲之间作出权衡取舍”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促进自我身心健康,促进自我休闲意识的培育和建构是共性,是少数民族交融碰撞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北方地区,自战国以来,“华夏”与“戎狄”以长城为界。塞内为“华夏”,塞外为“戎狄”。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华夏”与“戎狄”的差异往往以战争的方式进行,而以文化的交融而结束。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战争,战争的结果必然导致民族大迁徙。北方民族入住中原后,受汉民族精细的农耕文化的潜移默化,在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与汉族文化交融迅速和彻底。文化交融后,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深度的交融,民族传统体育的载体功能价值凸显。如,清入关后,将冰嬉带进北京。据乾隆年间《冰嬉图》记载:每年的冬月,在今天北京的北海和中南海表演冰嬉,从各地挑选的“善走冰”能手1600多人分别代表八旗,场面十分壮观,表演者做着各种动作,有花样滑冰、杂技、武术,还有溜冰射箭等,表演精彩纷呈。李延超,虞重干等认为同一体育项目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较强交融性的研究成果,如射箭(射弩)横跨15个民族,赛马横跨8个民族,摔跤横跨6个少数民族,秋千横跨9个少数民族,赛龙舟(龙船)横跨5个少数民族,斗牛横跨5个少数民族。是民族传统体育辐射的效应所致。此外,同一体育项目在不同地域、同一民族中的开展;不同体育项目在同一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开展。同一体育项目在同一地域、不同民族的开展[20]。这种交融性、同一性、差异性其本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碰撞与冲突的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辐射效应所致,是战争和民族迁徙的结果。在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在很大程度上农耕文化起到了独特的载体作用。齐美尔(georgesimmel)认为:社会中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冲突不仅是利益冲突的反映,而且是敌对本能的反映。这样的本能被利益冲突刺激而发展,也能受到和谐关系和爱的本能的缓和而得到控制[21]。民族传统体育在交融与涵摄发展过程中,是农耕文化对畜牧文化的浸润和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的结果,本质上是民族战争和迁徙的结果。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元集聚和辐射的第一驱动论节日是民族文化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产物和象征符号,它以其独特的民众文化事象“情结”融会成民族之魂和民族精神,并化成集体意识渗入到人类的血液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在少数民族节日里,按其起源和内容来分,有宗教祭祀节日、生产活动节日、集贸节日、纪念庆贺性节日和社交娱乐节日。节日的这种符号意义,对人性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补偿属性,同时驱动着人们心智的健康向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民众文化事象在浓郁人文内涵的各少数民族民间节日盛会期间,在时空上搭建了民族传统体育集聚与辐射的平台。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开斋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牛王节”、侗族的“花炮节”、“舞牛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苦扎扎节”、傣族的“泼水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东乡族的“花儿会”、哈萨克族的“阿肯谈唱”、撒拉族的“努鲁孜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等,这些节日庆典活动,是以单一民族为载体,多民族多元交融互惠的平台。如清末大理留日学生、白族音乐家李燮羲,曾写了这样一首《三月街竹枝词》: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这就是对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的综合写真。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悦神、祭神与健身补偿功能,民族凝聚与交往功能、发展民族经济功能,竞技功能等融为一体,展示出一幅民族文化衍生、发展、延续的动态画卷。民族传统体育在节日庆典集聚和辐射的诸多功能的融合效应,是在无经济理性刺激下的人们集体意识的浓缩,提炼和升华,是人们对健康本我意识的完美皈依。深入彝族聚居区和在彝汉交融区田野考察,无论是老人还是孩提,无论是经商者,还很公务员,若是在彝族火把期间,没去参加(与)斗牛、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他们在这一年里就会产生心灵上的缺失。而《西南彝志》记载宋初水西地区火把节一次盛大的跑马活动:“骑士到来,如天上流星。戴斗笠的汉,着披毡的彝,云集看跑马,大家都夸奖,彝给汉增荣,汉与彝助威。”这是一种和谐的节日庆典活动,她粘合彝族个体间和彝族与汉族集团间的友谊和情节,“这一特殊竞赛活动”是传统体育项目借助节日载体集聚与辐射功能的结果。在本质上,借助节日庆典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人性补偿。它使人们超越心理的混乱,平稳而充满信心地掌握自我的命运;它一次次地强化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理想,激励人类的奋进;它斩断平庸,释放被压抑的生命冲动;它弘扬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正义、博爱的崇高精神。从文化变迁来看,任何风俗习惯都有它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变应性的一面。民族传统体育在千年的发展中,一直在不断演化,从最先图腾崇拜的典型仪典,嬗变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玩具,并最终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民族文化交融的时空载体,但在文化的精神内涵上,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符号的载体是传统节日的补偿功能,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体育多元集聚与辐射的驱动轮,这种集聚与辐射的动力是永恒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和辐射第二大驱动轮自1953年11月8日至2011年9月18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共成功举办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运会秉承“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和理念,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民族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运动水平,锻炼和培养优秀民族体育人才,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体现出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集聚特色。民运会竞赛项目在逐届增加(以第九届为例,设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搏克、且里西、格、北嘎、绊跤、希日木)、马术(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表演项目越丰富和多元(分竞技类、技巧类和综合类三类)。凸显出国家对少数民族健康的关注,各少数民族对竞技健康意识的诉求,对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迫切。民运会在世界体育形态符号化的“举世无双”,折射出中国民族和谐关系的世界范式,整合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和而不同”,人类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时代需求民族传统体育。从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的情况来看,目前民运会上竞赛和表演的项目在基层开展情况较好,出现项目在节日庆典、婚葬嫁娶、休闲娱乐期间的项目开展“叠加效应”,而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数目而言,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现遗失消亡的“遮蔽效应”。到羌族地区考察时,关心羌族传统体育的人们更苦于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自己还没有一个竞赛项目。竞赛的现代社会价值无可厚非: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22]。我国民运会的运动竞赛集聚效应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交融传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改善民生,促进民族文化多元化,促进中国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的交融碰撞,淡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辐射效应。

节日符号范文篇6

传统文化的保护、再造和新生,离不开现代传媒的动员和传播。由于现代传媒强大的建构作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媒介化了。应该讲,传统文化的媒介化既是当下社会传统文化热潮的投射,又反过来推动这一热潮。透视传统文化媒介化成因,可以感知媒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独特作用。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有以下助推因素:第一,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文化遭遇异域文化强势冲击而产生的本能自卫反应。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传媒作为资讯载体和文化展示窗口,对异域文化和远方生活方式的呈现,既推动了全球文化的融合和趋同,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部分社会成员在解释社会图景、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会本能地向传统文化寻求支持。面对“他者”,社会成员需要对“我是谁”进行再确认。第二,随着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的推进,部分社会成员转向传统文化寻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使部分社会成员从传统社会结构抽离而失去庇护,但又无法嵌入新的现代社会结构而安顿身心,不得已又去而复顾寻求传统庇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需要现代传媒做出适当的回应。第三,政府出于功利目的的大力推动。政府的功利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发掘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开发,从而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召唤,化解异域文化及其价值观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压力。国家作为现代传媒的资产所有者和议程规制者,倾向于要求传媒机构配合政府议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建构。第四,市场主体利用传统文化谋求商业利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不断跃升,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强劲,敏锐的商家则顺应这一需求,大打传统文化牌。此外,现代传媒本身作为市场主体,受众和广告商也驱使其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关注与介入。对现代传媒在传统文化媒介化中的作用,我们应以多元视角看待:一方面,现代传媒的广泛动员和传播增进了社会成员对传统文化及个人身份的感知与体认,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一种仪式化叙事,既形塑着国人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体验,同时也传递着一种古老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媒体对多元价值观念的传播,异域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亦进入人们的参照视野,传统文化所表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相对化了,其对社会成员的穿透力和规制作用受到削弱。国人性观念的日益开放以及婚前性行为的不断增加可为显在例证。此外,商家为谋求商业利益,伙同现代媒体歪曲传统文化乃至炮制“伪传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汤普森将传统礼仪在社会中的运作分为四个层面:诠释层面、规范层面、认受层面和身份认同层面[2](p70)。对应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明确地讲,现代传媒在诠释层面和身份认同层面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作用,但在规范层面和认受层面则对传统文化有所削弱。仔细追究,传统文化的媒介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乖离,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文化再生产和再创造。我们不妨仍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为例略作分析:首先,推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向现代“中国情人节”转型的深层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心理的深刻变迁。其次,现代传媒对西方情人节文化的传播和呈现,则起到了很好的文化示范效应,“他者”文化的参照激活了现代人内心的情感表达欲望和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再确认。再次,现代传媒对传统七夕节的传播和呈现,爱情主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凸显,七夕的其他传统文化意涵无形中弱化。最后,市场经济大潮下节日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商业利益,也推动了现代传媒与其他市场主体在传播和再造传统七夕上的合谋。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以社会结构与社会心理的变迁为深层背景,现代传媒深度介入并推动了传统七夕节文化意涵的转变。换句话说,在传统文化的媒介化过程中,现代传媒通过自身强大的符号表述力对传统文化的再建构,为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生命力和全新的内涵。

生产、消费与新媒体:当代文化的媒介化

(一)新文化符号生产的媒介化现代传媒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改造车间”,也是当代文化符号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是现代社会符号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枢纽。换句话说,现代传媒既是符号生产的文化工厂,又是符号传播的流通码头。以“时尚传媒集团”为例,该集团有意识地将其总部“时尚大厦”内外空间做成“文化产品”,既巧妙实现由僵硬实体空间到柔性文化符号的置换,同时也树立了自身的时尚地标和文化地标。“时尚传媒集团”旗下拥有10多种生活潮流杂志,包括与国际著名杂志合作的中国内地版《时尚》(cosmopolitan)、《时尚先生》(es-quire)、《时尚芭莎》(bazaar)、《时尚旅游》(nationalgeographictraveler)、《华夏地理》(nationalgeograph-ic)、《男人装》(fhm)等[5](p1)。通过这些杂志与其地标性建筑,不断地为中国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建构身份、品位、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内容的文化产品,时尚传媒集团成为实至名归、没有烟囱的符号工厂。而与国际著名杂志合作所带来的全球前沿视野与该集团时尚符号传播的本土亲和力相得益彰,也推动时尚传媒集团成为国际时尚潮流进入中国的驻泊码头。(二)文化符号消费的媒介化在新文化符号生产媒介化的同时,现代人对新的文化符号的认知、接受和消费,也受到现代传媒的深度影响。这是因为现代媒体通过大量的符号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产生强大的共鸣效果、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从而提升社会成员对新文化符号的认识与接受度。因此,我们可以讲,现代社会成员对符号产品的消费,是一种媒介驱动型消费。更重要的是现代传媒作为巨大的价值与观点数据库,在社会成员诠释社会图景与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中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性。现代传媒对当代人生活方式的介入是一种整体性介入和长期性渗透,这一切都使得当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媒介化了。(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众书写”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媒介化程度又被大大地向前推进。这是因为新媒体时代文化生产的模式由原来的“精英书写”推进到当下的“群众书写”[6](p131)。传播技术强大的赋权作用,使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普通草根民众自由表达的场域和文化狂欢的舞台。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符号的生产主体,由原来居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精英群体转变为普通草根民众和一般社会成员。网络恶搞和网络流行语等网络文化符号源源不断的生产和传播,传达了草根民众的声音和诉求,冲击和解构了原有的“精英书写”体制,体现了网络时代文化媒介化具有的开放性和解放性的一面。新媒体时代,文化媒介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化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同步化了。这是因为新媒体的技术赋权大大弱化了传统把关机制存在的效能,文化符号的生产制作和传播也由原来的“过滤后出版”转变为目前的“出版后过滤”[7](p62),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被技术抹平了。

文化媒介化中现代传媒的社会责任

节日符号范文篇7

在现代经济和理念的影响下,傣族人民的生存、生活习俗等都在发生转变,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个时期傣族人民的饮食文化也在发生重要转变,表现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傣族聚居区食材流向高消费的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城市,而人工种植的农作物进入到傣族聚居的市场当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饮食烹饪方式和传统饮食文化,以食材作为载体不断向外流出,并且实现了傣族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最后在傣族饮食文化的主流中外地食材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现代化的生活和饮食方式进入到了傣族群众家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外来食材和烹饪方式导致傣族当地的饮食结构变化突出。过去的野菜、野果等逐渐变少,而更多以炒为主的便捷烹饪方式;二是傣族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例如部分其他民族的菜肴也在傣族人的餐桌上出现,例如景颇族的舂干巴、鬼鸡,汉族的小炒肉等。而且一些原本傣族群众要在节日里才会做得菜肴却频频出现在平时的餐桌上。例如泼水粑粑这类只有在节日中才会制作的食品,竟然也出现在了餐厅或傣族民众的餐桌上。

二、傣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困境

(一)部分傣族饮食核心文化流失

傣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傣族饮食由于其中所包含的特有文化内涵和天然食物的生态优势,食客们可以从特定的食物器皿、饮食风俗等体会到傣族文化。但是,许多傣族菜肴为了适应大众口味,将许多传统食材改变,例如酸笋和生肉,传统的做法是把生牛肉和苦水膏作为蘸水,搭配生肉或米线。但是,眼下部分傣族风味餐厅“改良”了这道菜,舍弃了生牛肉和苦水膏,用其他食材代替。实际上,由于对傣族饮食文化的改良,使得傣族饮食独有的文化根基和生态被屏蔽,这对传承傣族饮食文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对部分傣族特色饮食过度改良

傣族饮食中包含着该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以及信仰等,但傣族饮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将传统菜品进行了改良,虽然许多人喜欢,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身的民族特色。例如:傣族喜欢吃生牛肉和生猪肉,但我国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可直接食用生肉,而部分傣族村落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为了吸引游客,通过改良这部分饮食特色来迎合游客们的口味。

三、傣族饮食文化传承策略

(一)利用节日带动传承

各种节日中所包含的饮食已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比如在傣族节日中,可以展现当地许多风土习俗和人文内涵。例如傣族中有烧白柴、泼水节、广母赛等承载着傣族人民精神面貌的节日。因此,应该重视这些节日的举办,并且加大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这类节日中,进而促使人们提升对傣族饮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而有效传承傣族饮食文化。

(二)运用旅游传承文化

目前,相当一部分傣族聚居地成为旅游的重要场所,傣族人民在接待游客过程中也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例如广母赛这一节日,虽然必须用大米这样的食物,但其他食材也可以替代。当下,该节日当中所用的祭祀物品则变成了工业化的食物。因此,可以把傣族人民聚居地打造成为旅游乡村,并致力于开发一些特色饮食产品,做好包装和宣传,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不断扩大傣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三)开展傣族饮食文化传承教育

节日符号范文篇8

关键词:互动仪式;宗族;社区建设;有机更新

一、导言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也走向综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方向。现阶段在城镇化及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社区共同体的解体,解决各种困境的责任都落到了个体身上,从而导致现代性个体中普遍存在的恐惧与焦虑。此时,在宗族文化兴盛的岭南地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影响力逐渐提升,成为社区中的重要力量。宗族组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提、对传统关系纽带的再度连接,某种程度上使个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原子化情况得到缓解。如果能更好地利用宗族组织,从而进一步将呈现原子化状态的村民力量给予集结,参与社区建设,协同政府共同治理,将能更好地推动社区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本文以广州市黄埔古村的冯氏宗亲会为例,旨在探讨宗亲会的兴起及内部重新发起的传统的节日与活动,对活动背后的产生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梳理,并阐释这些活动仪式对宗亲会、群体成员和整个社区本身的再生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适用于通过建设新型宗族文化从而推动社区治理进一步得以发展的可行路径。(二)研究意义。1、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广州市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所提出适用于通过建设新型宗族文化从而推动社区治理进一步得以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城镇化、现代化的社区治理的背景下,可为岭南等宗族文化强盛的村落进行新型社区建设提供模式参考,同时,更是为已完成城镇化与现代化的社区提供治理思路参考,推动城镇化总体的稳步前进。2、学术价值。自从出现对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以来,国外社会学者针对国外现实社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从早期的滕尼斯到晚近的路易斯•沃斯并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如社区消亡论与社区继存论,社区解放论),基于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研究基础和既有的理论,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尝试将这些既有的社区研究的理论运用到对我国社区建设的本土化探讨中。在学术价值上,本文对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的研究将作为一种能动性的认知纳入到对当下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下。吉登斯在提出结构化理论中尤其提到了“在把系统理解为一系列技术进展的时候,系统论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实际影响”,“每一个有能力的社会成员都拥有大量有关那一社会制度的知识:此类知识对于社会运转来说不是副属性的,而是必然渗透于社会中”。结合吉登斯在结构化理论中的观点,当下社区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鲍曼所提到的个体原子化的问题并不只是社会结构中所存在的片面的情况,并非不能接受个体知识的逆转。结合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的概念来说,能动性的个体在对社会结构进行认知的同时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去影响社会结构本身。基于上述,本文的研究将作为这种社会成员对社会结构的认知的一部分,为学术上对社区问题的研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本文在理论层次上运用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来分析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的活动仪式,是对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实践运用。另外,在其他部分,本文亦吸取吴良镛在对城市建筑方面的有机更新的思想,化用到社会科学层面,基于这一基础,本文采取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相结合的立场,这一立场也将贯穿全文。(三)探究路径。本文首先展示研究对象———即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基本状况,通过历时性的探究,描述了黄埔古村整个社区范围内和冯氏宗亲会内部的文化节日、文化仪式的概况和变化。这些文化节日、仪式的内容将是本文分析的立足点,通过运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本文将对这些文化仪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前者作为一种微观的互动分析理论,在本文将被用于解释黄埔古村以及冯氏宗亲会的文化仪式是如何在社区层面、个体层面上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后者作为一种中观的视角,将为本文提供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文化仪式应当嵌入到现代社区治理中。(四)文献综述。1、黄埔古村相关研究综述。黄埔古村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浓厚的民俗、建筑特色而为大众所熟知。近十余年来,随着政府大力对黄埔古村进行开发建设,不少学者也围绕着黄埔古村展开了研究。作为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黄埔古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地,也有很多相关的历史研究。通过对文物、器具的考古探究,学者重现了黄埔古村繁华的海上贸易场景,明确了黄埔古村、古港在古代广东乃至全国的海上贸易地位。此外,也有学者对古村中独特的建筑及景观进行研究。有学者对黄埔古村现存祠堂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了清查,发现祠堂的职能已由传统宗族功能转向现代社区功能,并对传统祠堂的活化提出了优化功能选择、开发功能性创意活动、完善配套设施、完善管理制度等改良策略。此外,还有学者从建筑保护的角度,侧重于对黄埔古村内的建筑、空间格局和环境风貌的文化建设,展开研究得出古黄埔村的保护建议:(1)保护黄埔村的环境风貌;(2)保护黄埔村的整体空间格局;(3)保护黄埔村的近代建筑。进一步加强黄埔村的调查研究,尽快确定黄埔村的保护规划和修复设计,落实必要的保护法规和措施,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文物建筑的管理。有学者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对黄埔古村进行了分析:在“城改居”的剧烈转型下,黄埔村呈现了无序、颓败的状态,对此他提出了与旅游经济相联动、与会展经济相联动、与区域产业相联动这三种经济规划策略。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黄埔古村主要从历史地位、建筑保护与开发、城市规划等角度展开研究,但对于古村宗族在社区治理中的文化建设作用讨论不足。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宗族传统的古村落,宗族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因此也需要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入探讨。2、宗族文化相关研究综述。我国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的乡族治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其起源,学界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宗法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族权、家长权,原始宗法制起源于父系氏族家长制,最早可追溯到奴隶制时期。经过了数千年的延续,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有学者通过对宗族祭祀、婚假等习俗的研究,阐明祭祀是宗族维护其价值判断,建构家族记忆和宗族秩序的有效手段,宗族通过仪式习俗将家族记忆延续,在传统改造和更新过程中起到助推功能。许多学者也对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特殊地位进行了研究。在华南地区,族群认同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联系纽带之一,宗族文化下的价值观成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因此成为了乡族治理的中坚力量。孙秀林认为传统宗族是在正式组织功能缺失的情况下,村民对于公共物品需求的一个替代性组织选择。关于传统宗族切入社区治理的手段,王鹏云通过对临汾市w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从宗族内部与外部、宗族在其中扮演的三种身份、村庄内外沟通等方面,得出宗族当下的存在形式可以说是“气”的一种,构成了农村与城市不太一样的“气场”,是通过“情境动员”组织起来的草根行动者。宗族力量因其根深蒂固的血缘纽带,深刻地影响着村民的行动逻辑。综上所述,宗族力量在中国乡村中根深蒂固,从精神和结构的层面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仍不会轻易退场。3、社区与共同体消亡和重构研究综述。有学者在对社区共同体进行综合探讨时也关注到了鲍曼对现代性社区所出现的问题之洞见,认为个体在消费欲望的刺激下,寻求个体解放,越来越多的个体成员试图摆脱秩序的束缚,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了一个流动的陌生人的群体中,在此状况下,集体认同逐渐被消解。由此,社会呈现一种单子华的状态。而处于这种状况的个体,为了维系自身的安全,而由此产生了一种寻找认同的情节,并且逐渐产生了对乡愁的归属感。雷霆对共同体的重构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否定了现代社区可以通过重返传统的社会结构而达到遏制个体原子化的危机。他认为社会变迁导致的自由流动和空间扩张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已经不具备传统社区的发展条件,不同于传统的社区,现代社区的空间分化已经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已经不再是局限于过去那样的封闭的地缘空间了。有学者在寻找重建公共空间的路径,提到了个体可以通过对他者负责的道德本能和道德冲动,启迪个体麻木冷漠的心灵。把仅限于关注自己的狭隘领域重新回归到关注他者、重视集体的层次,使得疏离的个体重新团结、整合在一起。在外国文献方面,路易斯沃斯早在1938年就发表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在其中他就提出了社区消亡论,认为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现代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共同体性质的社区依然不复存在。

二、研究范畴和理论基础

(一)研究范畴。1、调研地点与对象选择。本次调查选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作为调研地区。黄埔古村坐西北向东南,是“一带一路”的起点,村中还保留大量传统建筑,而在传统建筑中,祠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备受政府重视;与此同时,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为目前黄埔古村最大型、涉及人数最多的宗亲会,在黄埔古村这一场域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综合考虑,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对广州市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其核心组成人员(即会长层)进行。2、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资料。本次调研通过收集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的历史文献、冯氏宗族举办的各大活动(例如:祠堂文化节、龙舟节、清明祭祖、敬老节、祠堂重修)的相关资料,并且就相关重大活动和祠堂修缮探究处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具体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二)理论框架。1、分析理论: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是是对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学、社会建构论和情感社会学的一次综合,包括对涂尔干的宗教、文化的理论的综合。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柯林斯强调了社会学在微观分析层次上的基础性和优先性,并且在这个理论中,他把情感能量(简称ee)看作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柯林斯尤其认为微观社会解释的核心不是个体而是情境。在对互动仪式进行考察的过程中,要找出互动的产生条件,这就包括了参与者、在场环境与条件、活动的界限、关注的焦点以及关注过程中产生的符号等要素。在对互动仪式进行结构式的分析之后,柯林斯也区分了成功的仪式与失败的仪式两种类型。并且继续考察了仪式是如何得到反馈并且能够维系下去的,仪式是如何成为一种社会再生产的要素的。在柯林斯那里,人们在通过参与一个成功的仪式,获得了情感能量,并且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与认知对个体产生了新的社会资本,这种在个体层面可获得的利益促进个体可以持续积极地参与到仪式中,并且不断地进行社会的再生产。2、建议理论:吴良镛有机更新理论。早在1989年,吴良镛就开始主持北京的菊儿胡同的改建计划,并卓有成效地完成了旧城的现代化建设。在最初的“有机更新”理论中,更为强调旧城建筑如何在城市中存续,关注的是建筑“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因此所谓的有机更新,是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在可持续基础上探求城市更新,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其与城市整体规划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但是在之后的探索中,也有学者开始提出除了建筑的有机更新之外,“保持文脉整体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延续并发展城市文化特色的需要”。

三、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传统文化存续状况

(一)文化载体的存续:社会组织与祠堂存续状况。文化载体的存续主要体现为社会组织与祠堂存续。一方面作为社会组织的冯氏宗亲会是对光裕堂管理小组的存续,属于冯氏家族会的组成部分。虽然建国前后由于战乱和政治运动,黄埔村中的宗族组织一度分崩离析,但在乡村中的宗族观念并未根除,加上海外侨胞认祖归宗、支援家乡建设的需要,因此相关宗族组织迅速重新成长起来。冯氏宗亲会现今其仍旧延续原来对宗祠的管理职能同时,不少现冯氏宗亲会管理层成员以前便是光裕堂管理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另外,冯氏宗亲会与政府部门合力修复和管理下的冯氏宗祠的保存也是文化载体层面存续的体现。2009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意见》,黄埔古村位于海珠区琶洲东南部,属于琶洲街范围内,因此也属于“三旧”改造范围内,并采取历史文化保护模式,即对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应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整治更新,按照“重在保护、弱化居住”的原则,参照拆迁管理法律法规,合理动迁、疏解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的居住人口的改造模式。冯氏宗亲会与政府合力下,冯氏祠堂多修旧如旧,保留原有宗族特色(如祖先牌匾设置、族谱展示等等),并且延续作为宗亲会进行日常会议以及宗族举行活动的功能。但在延续的同时,冯氏宗亲会的职能、成员组成和吸纳以及祠堂的功能发生了调整,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现今冯氏宗亲会除了原有的管理祠堂的职能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办或协办黄埔古村及自身宗族的活动、出租祠堂获得活动经费等,不只是狭隘的只顾自身宗族事务,亦在黄埔村其他活动中贡献力量。例如,每逢端午节,冯氏宗亲会便会贡献出自己宗族的龙舟,代表黄埔古村走遍广州三四十个码头前去探亲,邀请各地共同欢乐,而非仅局限于自身宗族。其二,冯氏宗亲会管理成员组成方面,与以往模糊不清只负责祠堂不同,每个成员都有具体对应的事项,一方面明确分工,提升组织效率;另一方面更好地应对宗亲会扩展后的职能。其三,与过往家族男性精英才可入会不同,冯氏宗亲会现“凡出自黄埔村冯氏始祖,不管居住何地,只要承认本会章程的冯氏认识及其家属,均自动成为本会会员”的章程规定打破原来对于成员能力和性别上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宗族成员流失,血缘关系逐渐减弱,宗族关系涣散,这一吸纳成员的创新客观上一定程度尝试突破现今宗族关系涣散的局面,加强族内凝结。其四,修复后的祠堂仅用于自身宗族活动不同,宗亲会亦在保护祠堂的原则上适当出租给民间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和作品售卖,获得一定的盈利以进行祠堂维护和活动举办,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组织的独立性和运行稳定性。文化内容和形式方面,在延续原有传统节日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更新调整:敬老节不仅仅有老人们的年聚,同时适当增加了“爱幼”的环节———奖励优秀学子并颁发相关ag尊龙app的荣誉证书,参与活动的人群面进一步扩大,在表达原有对老人的敬意外,同时加强族内不同年龄层间成员凝结;秋祭与官方举办的祠堂文化节相结合,一方面展现了原汁原味的祠堂文化,另一方面使得祠堂文化节作为黄埔古村的又一文化标志,扩大其影响力。(二)文化形式的存续:文化节日存续状况。文化形式和内容上,冯氏宗亲会现承办及协办的不少节日存在延续性。当前黄埔古村冯氏宗亲会内部所发起的活动主要有清明祭祖活动、春节前后的敬老爱幼节以及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除此之外,冯氏宗亲会还组织全族人一起参与祠堂的翻新维修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冯氏宗亲会参与的活动节日包括了祠堂文化节、端午节、北帝诞等节日活动。(表1)这些活动当中蕴含了对祖先的敬重,传播了孝亲敬老的优秀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文化继存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共同体依靠血缘关系将传统仪式继续保存。例如,敬老节源于明清时候古村冯氏始祖对冯氏老人的年聚,如今年聚环节仍有保持;清明祭祖由宗亲会负责人带领宗族成员前往公墓等三个祭拜地点开展祭祖活动等等。

四、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冯氏宗亲会节日互动仪式与功能分析

(一)条件和要素。1、仪式产生的条件模型。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是由多种要素的组合建构起来的,它们形成了不同的强度,由此产生了团结、符号体系与情感能量(即ee)等仪式结果。在柯林斯理论中,一场互动仪式要包含四个要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共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以冯氏宗亲会内部的三个主要节日活动———敬老爱幼节、清明祭祖和端午节为例,无论是哪个活动,第一个条件是无可置疑的符合的,这也是活动的基础。对于参与群体与局外人的界限,除了端午节之外,都存在这明显的界限———就是血缘关系。以敬老爱幼节和清明祭祖为例,这都是族内人才能参与的活动。而端午节在名义上虽然是整个黄埔古村的节日活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直到现在只有冯氏宗亲流传下了端午的赛龙舟,所以基本上端午的赛龙舟比赛也是由冯氏宗亲主导的:冯氏宗亲会的成员拥有成为划手的优先权,而要代表黄埔古村成为一名与其他广州古村落进行竞争的划手,也要经过冯氏宗亲会长老们的首肯。那么在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中,参与者与局外人的界限被拓宽了,由原来的以血缘关系为界限扩展为以村民身份为界限。仪式互动的共同关注焦点和共享的情感要素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冯氏宗亲会春节之后的敬老爱幼节为例,在这个节日活动中,冯氏宗亲会的族员欢聚一堂,先是奖励族内的优秀学子,以表彰和发红包为主要举措,然后就是由族内老人出场被介绍于族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始终存在并且随着仪式进展而发生变化。仪式过程中焦点与族员进行着台上和台下的交流,除此之外,活动本身由于对族员的汇聚,在仪式的非正式环节中,族员之间有大量的可供情感交流的空间和余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活动的主体可以作为一个关注的焦点之外,作为仪式发生的场地———冯氏的宗祠也可以作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2、仪式的过程。在提出了互动仪式具有四种要素甚至五种(发生活动的场所)的前提下,柯林斯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仪式互动发生的结构模式图,具体如图1。(图1)在一场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作为一个媒介连接了个体与仪式。以冯氏宗亲会的清明节为例,冯氏宗族的春祭多会在清明时节举办,参与者是黄埔村、白泥村、赤沙村以及东莞南州村四个村的冯氏族人,外族人无法参与其中。在冯氏宗亲会的努力下,联系到同宗系的人越来越多,祭祖的参与人数也从十几人到现在的四百多人,甚至有海外的冯氏族人也参与其中。由于规模较为宏大,清明祭祖活动多是提前两到三个月进行筹备。在筹备过程当中,宗亲会会公告通知参与祭祖的冯氏族人要收取“份子钱”,并记录收取的金钱,然后张贴告示。宗亲会还会负责各种的筹备事务,如预定巴士、购买物资等。在正式的活动开始时,族人会再次被聚集,然后一起乘坐巴士到达祭祖的场所。祭祖仪式的核心环节即是祭祀祖先,这时候仪式的焦点成为了冯氏族人共同的祖先。在祭祀仪式过后,冯氏族人会再次聚集一堂,共同吃午饭。吃饭时中国人团聚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共聚吃饭是冯氏族人可以自由交流情感的一个必要环节,在这里情感以一种自由和随意的方式得到共享,这一过程导致了集体的愉悦和兴奋,个体得到了归属,被重新整合到一起。(二)情感与归属。1、成功的仪式。仪式并非都是能够产生正面的效应的,柯林斯提出了失败的仪式和成功的仪式两种类型。柯林斯认为,比较宽泛的失败的仪式的标准为:只有低度的集体兴奋、缺乏即时的回应、没有或者很少共同的恋爱,并且仪式没有能在个体层次上产生团结感,也没有产生个人认同感、缺乏对群体符号的尊重,更没有出现升腾的情感能量。而成功的仪式能够在活动进入高潮时个体也能达到真正热情的巅峰。以黄埔古村的祠堂文化节为例,冯氏宗亲作为黄埔古村众多的参与宗族主体之一,需要在活动中提供祠堂作为祠堂文化节活动的场所。在活动中,冯氏宗亲既要接待村内外的经营者,也要照顾外来的游客。同时大多数族员也会聚集一起,尤其是族内的长老人物,会一同协商安排冯氏宗亲会所负责的文化节的事宜。在这种活动中,中国人习惯的吃饭环节永远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曾经在除四旧的整治时期鲜有联系的族内元老,在这种时候再次被聚集,一同为宗族的事业而奋斗,一同喝酒叙旧。通过共同的参与,尤其是经历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在中国传统的餐桌上,冯氏族人互相倾诉这些盛况与情感。甚至在兴奋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单纯的和对方叙述显然是不足的,甚至会出现大声、大笑等热情而又重复的声音。2、情感的归属。在仪式互动的过程中,情感能量是贯穿始终的要素:情感能量既是活动得以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互动仪式得以进展的媒介,同样也是互动仪式在个体层次上产生的结果。作为互动仪式的结果所产生的情感有如下四种:(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层次上的情感能量,一种自信、兴奋、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仪式参与者对代表群体的符号的尊重和捍卫,符号使个体融合成群体,团结一致,使仪式成员感到自身与集体相关;(4)集体道德感的产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的符号。符号在互动仪式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一环,通过符号,离散与原子化的个体能够被团结在一起。以黄埔古村的端午节为例,由于龙舟是由冯氏宗亲提供,在赛龙舟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到祠堂进行祭祀。祭祀就是出于仪式参与者对群体符号的尊重,由此产生了个体层面对于集体的道德感。龙舟、祠堂和祖先被摆到了仪式参与者面前,通过这样的符号和身份的界定,参与者被团结起来,感觉到自身与集体相关,这种情感最终在赛龙舟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升华。参与赛龙舟的人与观看赛龙舟的人也由此形成了一种场上与场上的情感连带,场下的人支持场上的人,场上的人在鼓舞中获得了情感能量,通过赛龙舟的行为捍卫集体的荣誉,这一行为又反馈回场下的人。除了在参与者之间产生的团结气氛与个体情感的活力之外,还进一步强化了群体符号的象征意义。例如宗亲会的理事提到了在活动过程中所提倡的“敦亲睦族,爱国爱乡”,这个便是作为宗亲会的一种语言符号。所以当他被问及清明祭祖诸多活动的开销时,他表示不成问题,因为族员都会很自觉地把红包交给宗亲会,这体现了亲族之间的相互体恤,体现了宗族之间的“敦亲睦族”这就是第四个互动仪式链的结果———正义感的产生。在符号意义不断强化的条件下,维护和尊重群体内的符号意义成为了每个参与者的共识。在互动仪式短暂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情感产生了团结感,这种情感是短暂的,例如一次端午节过后,族内成员散去,这种情感可能就消散了。然而其产出的结果却是长期的情感,也就是活动中产生的短期情感的消退并没有导致情感的消退,而是导致了一种长期情感的产生,一种对“此时聚集起来的群体的依恋感”,这种长期的情感带给个体的就是地位群体的成员感,让族内成员感觉到自己是属于族内的一分子,在原子化的社会中,他们可以感觉到自己是有所归属和依托的。(三)维系及反馈。在对互动的仪式进行结构性的分析与考量之后,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涉于一种互动仪式是否能够持续存在的问题:这涉及到关键在于,个体成员是否具有一种长期参与到一种互动仪式中的动机。以冯氏宗亲为例,自改革开放之后若干年,他们逐渐拿到祠堂的使用权,开始重新组建宗族团体,那么问题在于他们举办的活动是否可以持续地吸引到族内成员参与?第二个问题承接上面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种互动仪式是可以长期维系下去的,那么个体成员到底出于何种原因愿意长期参与到仪式互动中?1、持续的可能。柯林斯认为当一次互动仪式的结果反馈影响到随后的互动仪式的运行条件时,长期的反馈就会随之出现。由于经历了互动仪式的人获得了一种情感能量,获得了群体团结的感觉,由此希望再次参加到仪式当中,这样就产生了从群体团结到重新集合群体的长期反馈循环。在对冯氏宗亲会长老的访谈中,他尤其提到了在宗亲会内部举办的敬老爱幼节。他表示由于有些老人长期处于独处的孤独状态,所以非常期待和希望能够在敬老爱幼节中得到大家的关注,感受到大家的热情,老人由此获得了融入群体的情感,那个时刻也是这些族内老人最为期待和开心的日子。从上述例子可以反映,仪式活动可以持续存在的可能就得以呈现了。由于在一场成功的仪式中个体可以获得团结感,获得情感能量,因此当一次活动结束之后,总是可以期待、愿意接受下一次活动的到来。所以对于成功的仪式活动而言,它是可以持续地存在的,个体成员也愿意持续地参与其中。2、理性的选择。那么,个体愿意持续地参与到仪式活动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柯林斯给出的答案是:当个体能够参加到互动仪式时,对他们来说就是高度理性的。也就是说个体能够持续地参与到仪式的互动中,就是出于一种理性的选择,通过互动仪式,个体可以从中获得收益,那就是情感能量和社会资本。关于得到的情感能量在上述已有较多讨论,不再赘述。对于社会资本,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冯氏宗亲会就把这种由血缘而产生的关系重新整合,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每个冯氏族员的社会资本。那么,仪式活动从理论层面上是可持续维系的,个体也是从理性层面上愿意长期参与其中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反馈、再生产的循环。如图2所示。(图2)在图2结构中,互动仪式产生了情感能量、群体团结和成员身份的符号认同等要素,尤其是成员身份的认同使得个体成员在群体中增加了社会资本,而情感能量能促进个体成员产生继续参加和投资的动机,那么它促进的就是一种社会再生产,所影响的结果就是成员能够从互动仪式中持续获益,那么也就持续参与到互动仪式当中。上述情况在冯氏宗亲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通过重新聚合族内成员,并且获得了冯氏宗亲的身份认同,不仅对于族内成员而言,对于族内长老而言也是如此,族内长老通过仪式活动的举办,增加了自身的社会资本,这一社会资本的增加为他筹集维护祠堂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在新近几轮的祠堂维修募捐中,冯氏宗亲收到的金额呈上涨趋势。除此之外,在最近的考察中,发现了冯氏宗亲会的捐助者中也出现了族外成员。冯氏宗亲参与到黄埔古村整个社区的文化仪式中,这些仪式带来的不仅是宗亲会内部成员的情感能量与社会资本,作为社区的参与人员,也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那么募捐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对这样的仪式活动可以持续下去的投资。

五、几点建议

节日符号范文篇9

学校的声音:对中小学而言,噪之音的控制、谐之音的训练、乐之音的应用是必要的。

学校的教室:教室的空间与班额大小、教室的温度、教室的湿度、教室的采光度、教室的布置等就是细节。学校要成为孩子最好的去处,教室对他们有精神的感召力。

学校的书屋:学校是读书的场所,可中小学图书室没有进入学生的学习历程,图书陈旧、空间狭小、远离课堂教学和教师研究。要让教育的明灯照亮学校黑暗的图书室!

学校的厕所:中小学的厕所缺乏了什么?缺少了手纸,缺少了香水,缺少了洗手液。透视地看,我觉得是缺少了对师生生存状态的关怀,缺少了真实的、看得见的教育。

学校的标识:学校的标识,是学校形象的标志,是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中小学应注意“学校形象设计”这一细节。

学校的符号:“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注重学校墙面符号的设计,应成为学校的共识。

学校的树木:“花园学校”、“绿色学校”也许不仅仅是学校环境美的符号,更应该是一种学校环境文化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典礼:典礼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纪念;典礼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有品位的学校一定要用心办好典礼,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值得终身回味的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

学校的节日:节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学校的教育资源,更是学校的教育契机。我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中小学过几个有意义的不同的节日!

学校的校车:校车车门踏板距地面的高度、车门踏板的阶梯级数、车门宽度、车门框的软胶皮的厚度、校车座椅的排列、校车内装饰、校车外装饰、校车限速值、保险措施、驾驶员素质与学生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校车应定制。

学校的源泉: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源泉。

学校的人事:粗放的学校人事工作,缺乏教师成长促进计划;缺乏与每个教师的促膝谈心并引导其明确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不关注学科群体教师的集体工作方式、学科教学的理念与行为方式;不关注教师个体的学校生存状况,不能发挥情感沟通的作用。

学校的骨干:只有细致入微的工作,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学校的助手:家校合作要注重培养理解型和教育型的家长。

学校的记忆:中小学具有清晰的学校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学校不能只有一个“断代史”。

学校的数据:数据分析,不仅能够为学校管理、教学过程、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促进等工作的设计、实施、调控与改进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而且能够为提升学校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教育能力提供有力的证明。

学校的智能:学校的智能结构应包括决策机制、各种委员会、智囊团等形式。许多中小学领导沉溺于繁琐的学校日常事务,抓小忘大,影响了学校发展的原创性和创生性。

学校的资源:学校的资源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资源的明亮眼睛。

节日符号范文篇10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中秋月圆,学海情缘。在这特殊的夜晚,我校的大一新生,汇聚在美丽宁静的校园操场,沐浴着融融月光,沉浸在浓浓情意中。

一个月前,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海,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又从相知到相亲。感情的升华,使我们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同学更是难舍难分。一声声“老师好”“同学好”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让我们这种抒不尽、道不完的情怀融进今晚的月光里、祝福中、歌声中!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我代表我们学校,祝你们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景色迷人的中秋夜晚,自然牵动着我们的血肉亲情。家中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今晚很有可能和我们一样,围坐在这柔和温馨的月光下,为我们祝福。这里,我也代表我们的全体老师,全体同学,通过我的声音,向远方异地的亲人们,送去一片温情,遥祝他们身体健康,中秋愉快!我们也真诚地禀告父老乡亲:师生们,你们的亲人在这里生活安定,心情舒畅!我们向你们表示,一定牢记你们的嘱托,不负你们的厚望,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请你们放心!

我相信,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中,学生们一定会不断进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永远年轻。

中秋节演讲稿2

感恩江海,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

感恩逆境,方显“严寒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幽谷”的无畏;

感恩中秋,流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柔情;

中秋感恩,谱写‘慈乌反哺,羔羊跪乳’的华彩乐章。

中秋里说感恩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人们说感恩之水从心田流淌;人们说中秋之节源于真情洋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它确是永恒。

中秋应该是个感恩的季节,而感恩也必当成为月圆之夜的主题。

同学们,朋友们,当我们立足于脚下的同时不要忘记,这是先辈们用血与泪换来的土地,我们不仅继承了他们的荣誉还有酸楚,满怀豪情的当不要忘记了我们的责任——为祖国的兴旺,为民族的自尊,为无能成为历史,为悲剧不再重演。

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感恩需要我们的行动来做最美丽的诠释。哲人说,昨天的答案来自昨天,而今天的答案还要来自今人。是的,对于现在的我们一切是那么的新奇,但那都不能使我动摇,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拥有要实实在在,不务于空想;真正的收获要踏踏实实,不坠于岚渺。

感恩需要心的连续,不要只在中秋才捡起失去已久的热情。感恩同时也需要包容,包容一切的不悦,吸纳所有的真情。作到——敞开胸襟“窗含西岭千秋雪”;摒除偏见“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是一个有感情的动物,同样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相信呼唤的总是真情,一个连真情都不懂的人也不配称之为人。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是有感请的,也存有感恩之心。愿我们都能心怀感激,感恩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愿懂得感恩的人都能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中秋月夜分外圆,感恩情怀永挂心。

杜鹃啼血是感恩春之美丽;

碧荷映日是感恩夏之热烈;

金玉颔首是感恩秋之馈赠;

寒梅傲雪是感恩冬之炼骨。

总之大自然的万种风情映射出人性阳光的一面。沐浴在阳光下的我们也必将成为知恩图报的阳光男女。

最后,希望今天的演讲能给大家带去些许启迪,这是我最大的欣慰,连祝老师同学在这个寻常中秋愉悦康健、幸福平安。

中秋节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中秋节刚过,大家还沉浸在过节的气氛当中,那么中秋节告诉我们什么呢?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儿童电影《啊!摇篮》中小朋友们一起唱的歌谣,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令人心潮澎湃,为了那与圆月相映生辉的片片月饼,更为了我们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轮圆月如金轮玉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甜丝丝的月饼,吃茶、饮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遥祝着远方的亲人。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流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载体。只有当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秋节源初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节日,其时既是赏月的最佳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团圆、和谐的情感诉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情怀是跨越国界的,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认同,所以它既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又是文化的桥梁,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了中国人多重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人大校长纪宝成说:“花好月圆是中国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中秋明月被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既象征着团圆合满,也给人一种恬静、温和、安定的美感”。几千年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中秋佳节的形式得以大众化地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有助于倡导重视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对于华人而言,除了传承文化,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载体所难以实现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时,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中秋时,每当看到一轮圆月挂上了天空,不由的就会想到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变得感伤。此时家乡亲友的问候最是暖人心怀,遥在他乡的你也该连线父母,道声平安,一诉乡思。

当然中秋节也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节日。

春华秋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花好月圆:则映射出人们对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师们、同学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让我们为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起努力吧!

中秋节演讲稿4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到了!明天,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突出。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虽然今年的中秋已经过去,但我们还沉浸在中秋的喜悦中,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中秋节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现今我们在三中虚心求学,不能陪伴父母身旁和他们一起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特此,我们写了一首小诗,遥寄给远方的父母,并祝大家节日快乐!

当我背上行禳

离开了养育我十几年的家乡

在挥泪作别母亲的那一刹

我读懂了母亲眼里的希冀和忧伤

高中的生活,充实而繁忙

却总不忘,给家里打个电话,问短问长

电话的那端,母亲的每个字都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

因为能听到我的声音就是母亲最大的愿望

仍记得第一次回家

母亲笑着跑出来迎接

眼睛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

那光芒比太阳更亮

母亲微笑的脸庞再次浮现眼前

母亲叮咛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

现在我们沐浴着阳光

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有千言万语要讲

感谢我们的母亲

思念我的家乡

如果是那样

就让它化作学习的动力

努力拼搏

一切都向着自己的理想

如果是那样

就让它化成切实的行动

别畏惧暴雨和风霜

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去畅游知识的海洋

别忘了

远处的母亲在等待着我们

等待着我们胜利的消息

别忘了

远处的母亲在期待着我们

期待着我们凯旋归航

拼搏吧

别让母亲失望

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就是三年后创造辉煌

同学们,让我们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真诚的告诉远方的爸爸妈妈,你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在三中老师的辛勤哺育下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己的理想彼岸。

最后祝老师们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中秋节演讲稿6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国旗下的演讲是庄严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xx班做此演讲。我等这次演讲等的月儿都圆了,不错,我演讲的题目正是“中秋节”。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大家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大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

中国文化将“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长、收、藏”。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亲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收后的五谷、瓜果、月饼,“举杯邀明月”。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有诗意,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精神文明的格调是用诗词升华的。我们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才有许多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惑;“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忧愁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感慨。大家不是为欢聚而欢聚,这样的欢聚是为了和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和睦。而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尊重、爱戴,是一种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母爱儿贤、兄弟和睦是真正的中国家文明。大家都知道,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这个中秋节不仅仅是快乐的,更是有意义、有内涵的。这内涵便是传承。这传承,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中秋节演讲稿7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周三,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中秋节演讲稿8

下周,就要过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和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中秋的夜晚,月亮最圆、最亮,我们小朋友们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给我们说一说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在这里:我们祝福所有的老师、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国旗下的演讲是庄严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xx班做此演讲。我等这次演讲等的月儿都圆了,不错,我演讲的题目正是“中秋节”。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大家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大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

中国文化将“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长、收、藏”。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亲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收后的五谷、瓜果、月饼,“举杯邀明月”。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有诗意,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精神文明的格调是用诗词升华的。我们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才有许多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惑;“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忧愁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感慨。大家不是为欢聚而欢聚,这样的欢聚是为了和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和睦。而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尊重、爱戴,是一种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母爱儿贤、兄弟和睦是真正的中国家文明。大家都知道,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这个中秋节不仅仅是快乐的,更是有意义、有内涵的。这内涵便是传承。这传承,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中秋节演讲稿9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中秋节演讲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了,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节演讲稿1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及家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团圆节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早日实现。

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在中秋佳节之即,让我们向辛勤哺育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真城说一声:您辛苦了!我们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成为祖国有用之材,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祝愿老师、同学们中秋快乐!祖国安乐祥和!

谢谢大家!

中秋节演讲稿12

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