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01 12:51:04
农林范文篇1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著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闻各中.农林业系统研究禁止之一.生态学杂志,1988,15(2).
农林范文篇2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 作物 渔系统、池杉 渔系统、池杉 牧 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 桑 渔系统、稻 林 渔系统、稻 果 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农林范文篇3
(一)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是少数民族文化集萃与汉民族文化互相交融之地。在西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还形成了悠远古朴的黄土高原文化、充满异域色彩的伊斯兰文化、热情奔放的北方草原文化、东西合璧之美的西域文化、凝重神秘的藏文化、古色古香的巴蜀文化和具有人性化欢乐的滇黔文化七大文化圈。这其中,不乏许多与农林和艺术关系十分紧密的文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二)具有传统强势学科西部农林院校具有农、林、动等传统强势学科,这些学科由于办学历史悠久,基础理论扎实,科研成果丰硕,成为了学校科研水平的代表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柱型学科,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艺术设计专业若与这些强势学科共谋发展,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为西部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速西部地区农林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新思路
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地域、师资、软硬件设施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办学思路上照搬东部发达城市高校或艺术专业院校均不具优势且缺乏市场竞争力,且这些发达城市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已相对成熟并各具特色,要在这些院校现有的办学模式上寻找突破口非常不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有1000多所,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寻找新的特色办学思路势在必行。
(一)树立“服务三农、服务西部”的理念除了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下,西部农林院校依托农、林、动等传统学科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带动西部地区农、林、牧等相关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西部农林院校中新兴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应与学校总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理念保持一致,立足西部、立足三农,打破过去认为艺术设计服务于时尚高雅的观点,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学校理念结合,再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发达城市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同时,农、林、牧业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三农、服务西部必将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只有这种差异化的办学思路,才能使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起步较晚,加之身处中国西部边陲,往往面临师资匮乏和引进难的问题,尤其身处二级县市的学校,不仅缺乏有资历的名师,还面临着科研水平低下、与市场脱节等问题。一定区域内的这些高校,想要通过自身努力在朝夕之间解决这些问题似乎困难重重,且单打独斗势必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于在农林院校中起步不久的边缘学科,学校不一定给予大力支持。反之,如果这些院校进一步加强联系,在师资、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区域内资源整合则会事半功倍。如师资方面,每个教师各有所长,院校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外聘、联合讲学等形式进行师资交换和资源共享;科研方面,院校之间可以根据科研课题组建流动性科研团队,实现强弱互补,共谋发展;项目方面,更是可以实现资源进一步优化,不仅教师队伍可以共同合作攻关各种对外服务项目,也可以将项目引进课堂,在合作院校之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联系。这种区域内资源整合不仅是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利用,更是加强高校联系,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塑造对外形象的有力手段。
(三)争取院系合作、多学科支持西部农林院校大多已转型为集文、理、工、医、农、林为一体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而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也就在“综合”二字上。多学科、多专业设置对人才成长非常重要,艺术设计专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和艺术专业院校相比缺乏精深,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缺乏知识结构和宽广的就业渠道,所以在多学科交叉上更要做到深入透彻。围绕“服务三农、服务西部”的理念,艺术设计专业应与其他农、林、动等院系和学科进行深度合作。艺术服务于生活,不仅时尚前沿的产业需要艺术设计,农、林、动等产业也需要艺术设计进行包装、推广,而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等领域与农、林、动等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见,只有依托学校大的学科背景和优势,在现有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模式下另辟独径,深入钻研艺术设计与农、林、动的产学研问题,才能使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有所专、有所长。
(四)走品牌创新之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常有被“边缘化”的尴尬,学校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常忽略对新兴学科的扶植和宣传推广,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常被人不理解甚至产生怀疑,这对学校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在农林院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利用自身所长,打造各种艺术团队和设计工作室,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扩大自身影响,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名片,进而带动学校其他学科也走上品牌创新之路。
(五)拓展应用领域,紧跟时展要发展,就要创新,陈旧的思想和内容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有别于其它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就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应用领域,使其紧随时展的潮流并适应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音乐可以对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出现了通过音乐进行医学辅助治疗的课程,这是音乐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艺术设计和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即使是色彩的一点点改变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甚至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其相关知识在衣食住行诸多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如将这些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农、林、动等其他学科领域将是一个新的突破。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将来某天,艺术设计会有门课程研究如何通过环境设计让家禽牲畜或农作物生长更快速、更生态,更有益于人类健康。
农林范文篇4
一、农林系统的概念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 作物 渔系统、池杉 渔系统、池杉 牧 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 桑 渔系统、稻 林 渔系统、稻 果 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4]李肇齐.农林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1991,(2):75-80.
[5]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农林范文篇5
(一)南华园艺,以老带新促科技成果转化
从2004年起,我院退休老教授、全国著名科普作家林莆田及航天育种专家方金梁,带领农林系曾玉华、周永胜等年轻教师,深入娄底市大科乡南垄村,指导农民发展特色园艺经济植物3000亩以上,使受指导的农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3月,林莆田与曾玉华作为不要报酬的园林技术主管,协助南垄村、中阳村等村组建“南华园艺技术协会”,指导农民种植特色葡萄、布朗李、猕猴桃等名优水果,发展城郊型观光果园560多亩,特色无公害蔬菜850亩,每年能为当地农民创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2008年林莆田被湖南科学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曾玉华同志被评为2008年度湖南省科普先进个人。
(二)万宝江溪,年轻教师与老专员共探新农
村林果技术扶贫新模式农林工程系多年来服务当地经济,以雄厚的技术力量服务三农。其中,农林工程系教师曾玉华带领科研团队,将院级重点课题“多个品种简化避雨防病栽培技术研究”及市科技局课题“蜜汁多个葡萄早熟无核大果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建设无公害葡萄基地,与84岁高龄的老领导仲沂的扶贫举措结合,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娄星区万宝镇江溪村地处城郊,是万宝新区的核心区,人口684人,有耕地846亩,植被保护完好。自2006年原娄底地区行署专员仲沂挂点江溪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农林系以园林技术教研室中青年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发展南方高抗优质露地葡萄等南方水果1400余亩,带动了村里经济发展,村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举办农民培训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了使科学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自2006年以来,曾玉华等同志在课余时间到田间地头告诉农民实际操作,传授技术,并编写出实用技术资料发给农民,有条件的村街还用录像、印发科技小报等形式培训农民,培训内容通俗易懂,让广大农民学后能转化为生产力。至今已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田间技术培训,这种培训深受农民欢迎。特别是2002年来,我们从从全国各地引进近50个高抗优质葡萄新品种进行栽培,其中巨玫瑰、早红无核、里扎马特、金手指、蓝水晶、优选香悦等品种喜获成功,每亩效益在10000元以上,为基地农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春夏季天气变化剧烈,江南洪涝灾害此起彼伏,特别是4-5月葡萄花期暴雨连绵,连续22天在雨水中度过,但蜜香、蜜利、野茉莉葡萄等仍然以其超强的抗性,成功获得高产。果实色泽诱人,或红如玫瑰,或晶莹透亮,并且口感甜蜜、芳香醉人,加上果形奇特,食用方便,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售价高达20元/公斤左右,在未来南方有广阔的市场,极有发展前景。如图:
2、与娄底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携手,合作培养农村专业人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采用面授和广播电视、文字声像等媒体进行远近距离相结合的、形象教学的农业成人专业学校,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就地入学的特点,很适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不脱产学习。我们组织当地的部分专业户、示范户的子女参加娄底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专班学习,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取得结业证书,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自2009年1月起,曾玉华被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聘为特聘专家,指导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下属实习基地“甜蜜果业有限公司”,采用仿生态技术在土地贫瘠的丘陵山坡上发展南方葡萄等特色水果60亩,为合理利用南方山地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探索,目前苗木生长良好。
二、院村合作,农林师生组建“农林绿色行动队”,共创中阳村特色农业新事业
我院依托专业与人才优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院村合作”计划。2010年初,我院将中阳村作为对接地方产业、服务“三农”的综合实验基地,为涉农专业的实训与实践打造平台。学院组成了专门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际性工作。成立了农林水专业服务小组、农业经济专业服务小组、牧渔专业服务小组进行对口援建。各援建组各自拟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并真正做好做实。这对于加快中阳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娄底新农村建设进程,提升娄底新农村建设品位发挥重大作用。
2010年3月至今,农林系学工主任易瑜、团总支书记王琦、园林技术教研室主任曾玉华带领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多次组织“农林绿色行动队”,在中阳村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给村民进行花卉苗木修剪,赠送果桑树苗并指导栽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2011年3月16日,“农林绿色行动队”针对中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道路两侧需要栽种特色果苗的情况,向当地赠送了由农林系实训基地培育的果桑树苗;针对白鹭山庄绿化,向白鹭山庄赠送了农林系实训基地采集的花籽。二是专业教师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技术支持。曾玉华老师长期担任中阳村农业技术指导,深入果园,直观的讲授有关果树栽培、养护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指导发展高标准葡萄生产基地100亩,特色园林花木基地200亩,特色蔬菜基地100亩,预计到2012年以后,每年可为该村增收200万元以上。三是组织志愿者行动队。队员们不辞劳苦,深入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养鸡场等与农民直接接触,耐心地给当地农民进行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并力所能及的参与田间劳动。队员们友好热忱的服务态度,受到了中阳村农业户的一致好评。
“农林绿色行动队”扶持中阳特色农业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需求把脉把得准。在活动前首先摸清了当地的主导产业特色,问明了农民兄弟的需求,这样就避免了送科技下乡追求大而全以及形式上的喧哗,在“清清静静”中为农民真正办了实事。二是立足专业深化“院村合作”。活动不仅仅为当地养殖户、种植户送去了技术,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服务“三农”的意识。三是活动实效明显。队员们在专业老师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清园、修剪、饲养等实用技术的实地操作演示和指导,使科技真正进村入户。
农林范文篇6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
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著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闻各中.农林业系统研究禁止之一.生态学杂志,1988,15(2).
[3]向成华.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动态.四川林业科技,1993,(4).
[1]袁玉欣.国外农林间作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1998,(5).
农林范文篇7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农林范文篇8
关键词: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思考
一、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概况与“三大构成”课程学情分析
1.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以学科门类划分界限的情况正在不断改变,以学科门类命名的大学在办学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跨界与融合。农林院校依托既有的学科专业基础孕育发展出一些设计类专业,如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以这些学科专业为基础不断拓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设计类学科专业。农林院校中设立的产品设计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有着典型的工科性质,强调从材料、工艺转而演进设计的逻辑关系。在面向行业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多以家具、家居、家饰、家纺等产品类型为设计对象,与一般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相比,有着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特色。2.“三大构成”课程学情分析。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在招生方式上归于艺术门类招生,生源相较其他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并无二致。“三大构成”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程的统称,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高等设计教育体系。目前,各设计类专业均开设了“三大构成”课程,“三大构成”课程已经成为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三大构成”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美到理性美的过渡,从绘画思维演变到设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设计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任何类型产品的设计都需要进行点、线、面、色彩、空间和质感等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也是“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在设计认知还是设计创新方面,对构成规律和方法的运用都十分重要。由于“三大构成”课程的专业基础性课程性质,目前在教学中,部分学校仍未能很好地根据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服务行业等特点与要求,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专业差异与侧重点,往往还是进行宽基础、通识性教学。“三大构成”课程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比较僵化,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注重技法、忽视创新、缺乏现代先进技术运用、难以实现创造力与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以往的“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强调对练习习作的重视,学习过程由教师主导,忽视理论与实践学科的关联,启发式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不足,学生自主深入思考问题的空间太少,对课程教学训练的完成过于模式化等。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三大构成”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求,亟待创新。
二、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思考
1.创意与技法。长期以来,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技法的重要性,而往往忽视了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性课程的练习,让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并在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融会贯通,是专业基础性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正在于此。如何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是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有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导入叙事性设计概念的做法,对学生不仅有技法的要求,更有思维的要求,要求学生选择设计题材,并理性分析叙事内涵,提炼情感元素,完成设计构思,在课程中训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基础与专业。“三大构成”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第一学年,此时学生并未接触到专业课程,对于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同时,由于“三大构成”的任课教师往往过于专注于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市场的结合度不够,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基础与专业的交叉与融合,课程内容往往不直接与设计实用目的联系在一起,而强调纯粹形式上的创造与练习。如果“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停留在构成本身,失去与专业设计之间的有机联系,呈现出与设计相脱离的表征,则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势必降低“三大构成”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与引导性作用,进而流于形式。如果“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没有联系到具体设计案例或应用途径,势必造成学生无法了解“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与使用价值,教学效果必然无法得到保证。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课程是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服务的,并且两者之间是一种基础与提高的关系,“三大构成”课程应与具体专业设计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农林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面向专业所服务的产业,应将后续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前端部分,抑或是初步设计部分与“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3.西学与中学。“三大构成”课程来源于西方设计教育体系,在进入中国设计教育体系之后,被中国设计教育界所广泛接受。从“三大构成”课程开始,中国现代设计教育逐渐摆脱了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三大构成”课程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然而,手工业时代的传统工艺美术并未完全失去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家具、家居、家饰和家纺等产业,这些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传统工艺美术因素引入“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有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与合理性。如,传统图案从表现形式上看,有节奏、韵律、对称和均衡等,与平面构成原理极其相似;同时,传统图案更能体现精神领域与文化价值上的内涵,所涉及的题材有因物寓意、物古图祥、言必吉祥、立意独特的特点,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4.表象与内核。目前,“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忽视实质内核的现象。教师过于强调构成形式和技法,而对于构成理论和法则则谈论较少。个别高校甚至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没有设置理论课时,完全采用实验方式练习,忽视了理论传授这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理论体系部分缺乏讲述与分析,而是让学生直接进行构成形式练习。学生由于缺乏构成理论的指导,往往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参考甚至模仿、抄袭所能查阅到的图例习作,没有很好地在构成原理指导下进行实践创作。形式上的训练如果不与本质思考相联系,则无法指导学生从事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与设计实践,造成“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表象与内核的脱离。
三、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1.项目式教学。长期以来,部分教师认为“三大构成”课程不适合进行项目式教学,对其存在思维定式,其实不然。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形成体验感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自主协调处理在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习效果。通过项目载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达到了知识运用、探索创新、能力训练、素质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训练。2.研究式教学。针对目前在“三大构成”教学中出现的过于强调构成形式训练的弊端,可以通过研究式教学的途径,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研究进行“三大构成”的训练。通过题目明确、概念引入、课后调研、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创意探索、构成表现等步骤,在纯粹的构成形式练习以外,导入更多的设计思维,更快、更好地让学生从绘画意识转变到设计意识。3.互动式教学。以往的设计教育中也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常常是作业布置下去,就让学生进行构思创造,接着进行作业点评,最后提交作业终稿,教师进行作业评分,整个过程处于单向方式,缺乏互动环节。教师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引导者与赋能者。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师生直接产生双向互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师生双方的固有角色。如,案例探讨、作品汇报、作品展览、学生互评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互动性。4.材料与手段多元化。以往“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师生习惯使用某些材料。一方面,这些材料购买容易、操作简单、技法成熟、使用广泛,是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使学生在构成训练过程中易受到材料的局限,无法摆脱使用这些常见材料带来的思维定式与桎梏。材料与手段只是展现构成的载体和技术,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只会简单地运用所熟知的固有材料,而应该开拓和尝试各种新材料与新技法,拓展设计思维,探索美的形式,通过体验方式探寻不同材料与技法所表达的美感,激励学生运用更开阔、新颖的视角观察周遭,发现美、探寻美、创造美。
现阶段,虽然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在不断践行教学改革举措的情况下,教学方式逐步改进,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效果日臻完善,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立足于产品设计专业基础,面向泛家居行业集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将“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方式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产品创新设计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农林高校设计专业构成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x2015016)。
参考文献:
[1]吕建华,陈铭,李贤伟.基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5(9).
[2]刘晖.高校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
[3]刘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4]杨华.叙事性空间设计训练——空间构成课的改革与实践.包装与设计,2008(5).
[5]张曼华.不同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差异化的必要性探究.大众文艺,2017(12).
[6]田君.“三大构成”的引进.装饰,2008(3).
[7]萧玥.传统图案再“构成”.美术教育研究,2017(5).
农林范文篇9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十次党代会二次会议精神,年农林系统党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农林工作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农林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今年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中心”农林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二个重点”强化理论武装、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增强“三种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弘扬“四种精神”弘扬艰苦创业精神、齐心协力精神、科技兴农精神、体制创新精神;加强“五个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达到六个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有明显提升,创新发展意识有明显提升,干部、职工精神状态有明显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有明显提升,各级组织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战斗力有明显提升,农林综合形象有明显提升。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认真组织学书记的重要讲话、总理对“十一五”规划建议和说明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学习,1坚持学习制度。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考核制度,以学习型机关建设带动学习型组织建设。适时邀请有关领导给机关干部作理论学习讲座或形势任务报告,通过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克服思想上的满、难、低、慢”不良倾向,促进农林经济和社会大发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掀起学习贯彻党章的热潮。按照中央的要求,2广泛开展学习党章的活动。进一步认清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列入全年党建工作重点,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抓好落实。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建立健全相关学习制度,加强对党章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使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章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用党章规范党员行为,牢记党的理想和宗旨、党员的基本要求,农林工作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党的先进性。
落实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以及任前公示等制度,3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机制,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制度,1基层党组织中继续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各党支部要坚持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每季认真组织好党员参加局党委组织的党课,坚持一年一次民主生活会,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次组织生活,各支部要确保人员整齐,学习认真,学有所获的目的
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2大力推广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总结探索出来的新措施、新方法。全面贯穿和落实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
严格把握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要求,3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行票决制。制订科学详细的发展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严把党员“入口关”加强对优秀青年技术人员、业务骨干的引导和培养,帮助他增强对党的解,使他成为各个工作岗位的骨干力量,将优秀的干部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指导团组织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组织开展“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4围绕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组织好政治学习、政策宣传和文体活动,5加强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好政策,提高服务水平,使他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人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
提高党员干部反腐保廉的自觉性,2认真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自觉对照“八廉八耻”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廉洁从政意识及拒腐防变能力。
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管理工作,3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杜绝“苗头性”问题,建立党委书记、局长谈话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预防腐败的监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诫勉谈话等制度,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一岗两责”和走访、分析、谈心“三项制度”努力用科学理论、正确舆论统领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要关心职工生活,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生活,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执行力既是领导水平的根本反映,今年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新主题。也是衡量作风建设水平的重要尺度,执行力的核心就是狠抓落实的能力。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努力以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来保证执行能力作用的最大化。将每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具体化,责任追究制度化,真正让责任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每个工作岗位,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尽量让农民进一次城、少跑一个门、少找一个人。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树立一批农林行业“创业、创新、创优”精神风貌的先进典型,1认真组织参加市第十一届窗口行业“双十佳”和“十佳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共同为实现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而奋斗。
深入开展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和“诚信宣传月”活动,2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五周年。组织开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三德”教育,以优秀的文化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振奋干部职工的精神,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3全面启动“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继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让更多的人了解、投资农林。4做好“县建市周年”展示农林新成就、展示农林“十一五”美好前景的宣传活动。
农林范文篇10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可以对农林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能力带来质的提升[8]。领导重视是艺术素养培养定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及良好的开端,因此,农林高校首先应该由相关领导牵头,明确艺术素养教育的定位,使其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师资,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使教师与学生意识到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对艺术课程的责任与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从而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艺术课程教学质量[9]。同时,应结合农林院校中农村学生比例较大的实际特点,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学生对艺术素养教育的认识,是另外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应使农林院校的学生意识到艺术素养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之充分理解艺术教育在启迪智慧、和谐发展方面的无形的、隐性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是艺术素养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农林高校应为艺术素养教育制定出健全的管理制度[10]。(1)应设置艺术教育管理和统筹教学机构,通过专人负责管理和固定经费投入,对全校艺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管理和指导计划的推进实施。(2)应结合农林院校的实际特点,构建一套文学艺术与农林课程体系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学科结构。当前,不少农林类院校已经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力量与资源,实现艺术与农业、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教学,这也是农林类院校艺术教育的一种理想形式[11]。此外,艺术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也是艺术素养教育的关键因素[12]。结合艺术教育的具体需求,农林院校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引入和培养艺术专业教师,还应大力提升艺术教师队伍的质量。作为农林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师不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应适应农林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具备艺术专业知识的多能性,专业知识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还应具备交叉学科知识的广知性,了解农科、理科、工科的学科背景,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传递美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合理的艺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农林院校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根本[13]。因此,应以人为本,设置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农林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配合应结合农林院校实际特点与艺术素养教育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框架。应注重农林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相互配合、交叉与渗透,以艺术讲授为主、专题报告为辅,构建课程框架。安排艺术与农林类学科相互融合的课程应根据农林专业的既有课程体系,不但安排一些艺术理论课程,也安排艺术与农林类学科相互融合的课程,如《园林与艺术》、《城市艺术景观设计》等[14],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相互贯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兴趣,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15]。在课堂教育之外,还应创建多课堂艺术教育的模式,积极引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不但关注学生的艺术理论与修养,也重视其艺术活动与实践,结合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相对欠缺的特点,由浅入深地设置艺术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 上一篇:
- 下一篇:农林百家集粹范文
相关文章
农林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2023-01-13 09:00:43
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策略 2022-12-20 08:20:30
多媒体时代农林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探讨 2022-09-28 11:38:55
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思路 2022-01-28 08:44:45
农林类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2-10-21 08:52:14
农林院校美育与专业教育培养模式 2022-07-30 0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