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模式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6 19:39:57

农林复合模式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1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著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闻各中.农林业系统研究禁止之一.生态学杂志,1988,15(2).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2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

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著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闻各中.农林业系统研究禁止之一.生态学杂志,1988,15(2).

[3]向成华.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动态.四川林业科技,1993,(4).

[1]袁玉欣.国外农林间作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1998,(5).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3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著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摘要]本文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定义,发展历史、经营类型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其系统结构、生物物种设计原则、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林复合模式类型结构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1]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闻各中.农林业系统研究禁止之一.生态学杂志,1988,15(2).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4

一般关于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的研究分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类。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下面笔者将这些方法分为三大类进行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研究农林复合经营效益问题的学者大都采用效益成本分析法,其中黄宝龙就应用贴现的效益-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林鱼农复合经营系统的经济效益。何群亦应用此方法评价了农(小麦、大豆和棉花)桐间作系统的经济效益。黄宝龙、黄文丁[1](1991)以江苏省江淮平原的里下河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观测数据结果,得出复合经营的净生产力、生态效应、经济产量都明显地高于单一经营的。通过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内容,我们发现效益成本分析法虽然计算简单易于使用,但同时它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评价目标单一,只考虑了经济财务效益这一方面,忽略了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评价的时候不能只对当年的经济效益做评价,还应该考虑未来几年内有可能影响系统经济效益的其他因素,如价格和市场需求等。而且经济评价的标准至少包括4个数量经济参数,即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效益/成本比率和投资回收期。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比如吴钢等[2](2002年)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祝调查和定点侧试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率等系统研究的结果,对三峡库区分布面积较大的4种农林复台生态系统选择了有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杜会效益的指标19个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就是在选定指标体系时必然会存在主观因素,所以如何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农林复合经营效益问题的干扰,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寻找新的方法,或者采用改进的方法,如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薛建辉,徐友新等(2001年)[3]在林农复合系统的间作物产量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一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密度林分内间作物产量与林内小气候因子的关联度。温熙胜,何丙辉,张洪江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连翘 银花 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

在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分析与评价一文中建立了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和复合类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分别对样本县市农林复合系统和农林复合类型进行了综合评价;县域层次评价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复合类型评价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结果得出农牧加类型综合评价值最高,纯农在各地区评价值均最低。主成分分析法从优化指标和指标的权重上,有层次分析法不可替代的一面,因而在复合类型的评价上可以采用该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贝军,刘书峰等[5](1995年)在莲花池试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树种选择的研究中应用了此方法,文中通过对多因子综合分析,对莲花池试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7个主要造林树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排出优化顺序,结果表明模糊评价的最终结果与专家评议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评价因子的选择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复合模型分析法农林复合经营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项目,所以必然要求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相互合作,才能做出正确的研究结果,这必然就涉及多种学科不同方法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就是复合模型分析方法。王丽梅,王忠林等[6](2005年)采用混合复权法即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对渭北旱塬2种主要类型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t1苹果-农作物,t2花椒-农作物)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4项准则层(环境污染状况、农副产品污染状况、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3项指标层,结果表明从综合环境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t2模式明显优于t1模式。徐锡增,吕士行,王明庥等分析了林-农复合人工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条件的变化规律。通过运用方差分析、数据比较、影响因子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低产农田或尚未开垦的荒滩地,营造以林为主的林-农复合人工林,明显提高了气候和土地资源的生态利用效率,提高了各种林-农复合人工林的光能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以上就是现有的评价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的方法,如何选取理想的评价方法,目前仍没有公认的标准和方法。笔者认为有些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优势的方法都没有被多数学者所重视和应用,比如网络分析法等,还有一些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很好的方法也应该在农林复合系统的评价中被尝试,这样有可能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总之对农林复合经营效益的评价,一般应遵循科学性、全局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性五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关联法等方法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上述评价方法各有利弊,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要视评价的具体要求和评价对象可取资料的详尽程度而定。有时为了做出综合、客观、正确的评价,需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

本文作者:吴晶晶工作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5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 作物 渔系统、池杉 渔系统、池杉 牧 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 桑 渔系统、稻 林 渔系统、稻 果 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6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 作物 渔系统、池杉 渔系统、池杉 牧 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 桑 渔系统、稻 林 渔系统、稻 果 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林系统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从农林系统的结构和分类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提出农林系统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注重科研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关键词]农林系统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7

一、农林系统的概念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 作物 渔系统、池杉 渔系统、池杉 牧 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 桑 渔系统、稻 林 渔系统、稻 果 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4]李肇齐.农林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1991,(2):75-80.

[5]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8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农业水利工程

一、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教学改革模式

(一)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内涵

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通过对此专业学生的培养,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进入水利相关行业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通过研究生阶段或继续教育等学习途径拓展自身知识的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按照学生个人特长和意愿,侧重实践能力或注重创新能力提升的分类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其能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快速提升能力。另外,也应该结合大学生创新和创业项目,将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行业指导、校企联合、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保障。

(二)构建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厘清课程体系结构,实施强基础、重实践的改革策略。为此,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构建了“四层次”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属性的不同,分四个层次组织教学。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加大授课学时,夯实基础;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和《水力学》等课程,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实验环节的教学力度,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便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如《建筑材料》《土力学》《水工钢结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等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环节,设计综合实验,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如《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泵与水泵站》《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和《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由“双师型”教师授课。另外,还聘请本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与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联合授课,采用案例式教学、专题报告和工程现场实践等多种授课方式。抓好“三融合”,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工程技术与管理知识相融合。突出“两渗透”,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渗透专业课和工程应用内容,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三)基于科教互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会优先安排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还应加强“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文化,强化教学为第一要务的观念,重点引导教师树立“以教学为主,科研反哺教学和科教互补”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理念。比如,将盐渍化地区节水保肥技术、微咸水灌溉模式、优质牧草高效增产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河套灌区、西辽河灌域和广大的农牧业地区的成功经验和主要理论及时更新到《灌溉排水工程学》《牧区水利工程学》等课程中。为此,除强化教学考核和激励机制外,一方面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最新学科进展,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寓教于研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要求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过程中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和激发本科生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此外,在教学中将科研成果或科研过程作为研讨或合作学习的部分内容,从而达到科教互补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保障卓越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教学改革的纲,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及新工科建设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教学大纲、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教学手段改革,引进“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为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为了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农业水利工程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用于加强英语、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壤与农作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学分,并将拓展课分成工程实践型和科学研究型两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进行分类培养,提升其工程实践或科研能力。同时增加了跨学科拓展系列课程和有导师指导的实践型课程。在课程上突出主干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行校企合作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介绍行业动态与产业发展,并开展《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拓展课)》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的专题讲座。学生深入工程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比如各灌排管理局、泵站),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加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管理,实行主要课程设计和实习答辩制度,分小组由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并通过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

(二)建立教学和实践评价—反馈联动机制保障教学效果

通过教研室主任年度分析、管理部门督导、导师日常监督等多种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反馈机制,来保障教学效果。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比较卓越班和该专业一本班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得分率、错误率以及知识点掌握率等差异,及时动态改进教学模式。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中的原理和方法对农业水利工程卓越班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和分析,掌握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实践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设计、科研实践进行考核,比如,通过开题报告、学期科研训练报告、科技创新项目以及课程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建立专家组对导师年度报告进行打分和评比,让导师更多的参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科研训练,实现学生和导师一体化评价。在各类报告的答辩、审核和评价过程中形成书面结论反馈给学生和导师,督促改进,并要求再反馈改进措施,从而构建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的评价-反馈联动机制,达到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优秀师生制度保障师生质量

省属或市属院校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通常低于“双一流”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是确保卓越人才培养的先导条件,所以建立优秀师生选拔制度是保障师生质量的前提。入学选拔机制打破了传统班级入学生源确定的模式,可以在新生入学时,面向全院新生召开卓越班选拔动员大会,通过增加保研名额、小班化、优秀师资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另外,优秀师资也是确保培养出优秀学生的重要前提,通过增加卓越班学生培养岗位津贴等吸引优秀教师,聘用教学效果良好,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授课,并通过学生、督导等评教结果以及教学效果等多途径建立授课教师动态调整机制。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学生,需要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保持知识与时俱进,这要求教师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把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最新成果及时教给学生。

三、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机制

(一)小班化及导师制

卓越复合应用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采用小班化管理,所有核心课不仅配备优秀教师,且均单独授课,从而提升了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另外,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学生科研和生产实践能力,注重优良工程伦理理念。从第三学期开始实施,为每个同学配备导师,导师以主干课程教师为主,实行双向选择机制,通过贯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竞争淘汰机制

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对于保证生源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入学时,就针对专业特点综合考虑高考总成绩以及数学、英语单科成绩,并结合学科专家面试,综合确定优秀生源,进而组建卓越农林人才班级。另外,固化的班级缺乏竞争,有些学生也会逐渐远离卓越生培养的目标,所以流动机制打破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一个班的固定模式,出现了竞争与淘汰现象,提高了学习质量。因为第一、二学年,以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且学院内相关专业课程均相同或相近,流动后对学生课程学习影响很小,故在前两学年实行准入准出、优胜劣汰原则,实行末尾分流制。智育课程不及格、课程综合成绩(或学分绩点)排名靠后的学生,将被分流至学院其它非卓越班继续就读,同时非卓越班的学生可通过自愿申请、公平竞争的方式进入卓越班,从而确保学生生源质量。

(三)多级管理和分类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升级,培养方式和管理方式需要改变。由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需要突出其科研能力或实践能力,所以需要单独设置导师制,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采用“导师 班主任 教研室主任”多重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培养,注重课堂学习、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尽管每个学生已经有导师,但班级也配置1名班主任,班主任选择本专业的骨干教师,主要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督促班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优秀班集体。同时,农业水利工程卓越班专门配备1名教研室主任,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导师和学生的考核工作。

四、结语

在现代农业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培养复合应用型农业卓越人才是农林院校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复合应用型农业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为例,从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内涵、课程教学模式和基于科教互补的教学融合改革措施,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优秀师生和评价-反馈联动机制的保障措施,揭示了小班化及导师制、竞争淘汰和多级管理与分类培养机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文章强调,在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同时,力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燕凌,胡扬名,张云英,等.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7(4):30-34.

[2]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eb/ol].(2013-12-03).

[3]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eb/ol].[2018-10-08].

[4]李昊,张园,杨逸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农林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卓越性评价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27-32.

[5]王忠武,韩国栋,红梅,等.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情况及实施效果: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j].草原与草业,2018,30(2):1-4.

[6]陈霞,张星杰,双全.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与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92-96.

[7]陈婵娟,陆玲,李伟,等.卓越农林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与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98-104.

[8]洪明,马亮,赵经华,等.基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及成效: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4):99-106.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林下经济;农林复合经营;效益分析;江苏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以林业为基础,实现农、林系统复合经营的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特征的生产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以农林间作方式为主,发展模式多样、功能效益显著的农林复合经营体系。江苏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对于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江苏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6月,江苏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林下经济规模达80万公顷,产值突破600亿元。目前,江苏省林木覆盖面积224.7万公顷,林地面积194.3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1.9%,活立木总蓄积8760万立方米,全省林业产值达3608亿元,占全国林业产值的7.7%。其中,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28.67万公顷,产值超200亿元。杨树是江苏栽培面积最大的速生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材时间早、木材产量高等优势,在发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的同时,也为制浆造纸、板材生产等提供了充足原料。基于杨树行间的“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复合经营,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大幅提高了林地的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林农收入,因而得到地方政府和林农的一致认可。

二、江苏林下经济的典型模式及特点

(一)江苏林下经济的典型模式。根据经营对象和经营方式的不同,苏典型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林粮、林菜、林菌和林药四种,见表1。(二)江苏典型林下经济模式的特点。1.林-粮复合模式。林-粮复合模式是指在经济林造林初期,选择密度为3米×4米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林下可种植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等作物。林粮间作期于植树的前l~3年进行,前2年林下利用率可达90%,之后根据不同的杨树栽植株行距,林下利用率逐年减少,第4年树木郁闭后不再进行间作。同时,也可在第1年和第3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甘薯倒茬,但林农间作严禁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该模式可以为林地增绿肥,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还有助于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林农间作模式技术简单,且当年就有效益,容易被种植户接受。2.林-菜复合模式。林-菜复合经营,就是在幼、中龄的杨树林内,种植季节性或反季节性(大棚)蔬菜或瓜果。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即杨树落叶和土壤微生物所形成的腐生质可以减少使用土壤肥料,而腐变菜叶等又能够为林木生长提供有效养分。另外,该模式有助于利用林间的光照资源,提高林地的生物量,使传统的单纯营林向林地综合开发利用转变,延长了林业产业的链条,提高了林业的综合效益。3.林-菌复合模式。林-菌复合经营是苏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林下经济模式之一。首先,杨树林树冠在4~7年郁闭后,林内的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培养条件更加适合喜荫的菌类作物生长;其次,菌糠残渣成为促进林木生长的有机氮肥施,而杨树凋谢物则成为菌类作物的营养源;再者,在人工林下进行反季节(夏季)栽培食用菌,增加菌类产品的输出,大大增加了单位林地面积的经济效益。4.林-药复合模式。林-药复合模式是在林下培育、经营植物药材的复合经营形式。根据药材对气候、土壤和林下环境的不同需求,在树木定植3年后,在行距2米以上的林间套种杭白菊、瓜蒌、蒲公英等中药材;树木长到3~5年后,树体比较高大,可种植一些牡丹、芍药等喜阴中药材,或种天南星、旱半夏等耐阴的品种。例如,多年生的天南星,适宜在郁闭度>0.7的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耐阴、怕强光干旱、忌水淹、抗逆性中等。该品种可块茎繁殖或种子繁殖,块茎3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种子8月中下旬播种,2年后收获。

三、江苏林下经济的效益测算

一是提升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林下进行适宜经济作物的复合经营,构建起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可以明显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林间光照的利用效率以及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例如,1亩速生杨树林中培育0.5亩的食用菌,林地资源相当于间接增加了50%,而菌糠残渣、杨树凋谢物互增林、菌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使复合系统的光能利用率提高12.1%,生物量增加至对照系统生物量的4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二是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林下复合经营所形成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和动物—微生物”的林层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例如,林草、林桑、林药的间作种植,会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数量,林禽、林菌经营,则增加系统内禽类、微生物等的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由此促进系统内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等更趋合理和稳定。三是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林下经济一方面促进了林农复合经营中的小物质循环,例如森林抚育、采伐剩余物质可作为菌类作物的培养基,废弃菌棒、禽畜粪便等处理后又可以成为林木、牧草、饲料桑等的有机肥,促进饲料桑蛋白明显增加,提高禽蛋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林下经济系统为外界提供了食用菌、蛋、肉等大量有机产品,其中的大多数废弃物可进行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了经营系统中的资源浪费,促进了森林系统与其他生态因素的大物质循环。四是经济效益明显。2013年,江苏省杨树林蓄积达达5138.2万立方米。按当地不同径级杨木收购的平均价格600元/立方米计算,全省2013年的木材直接经济效益达308.3亿元。进一步,以“杨树-双季雪菜-花生”复合经营为例,该模式每年前茬产量为5500公斤/亩,后茬产量500公斤/亩,每年合计可获得产值2.55万元。而“杨树-双孢菇”复合经营,每亩速生林地每年1季投入菌棒l万只,每亩产值可达2.4万元;“杨树-蒲公英”复合经营,每亩一次性收入可达6000~7000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四、结语

农林复合模式范文篇10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

(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

(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

(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公务员之家:

(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

(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