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2-15 20:08:25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1
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届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应届生除赣中名列全县第三;在年10月召开的96届高三物理研讨会上我作了《关于高三物理复习方法》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年高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单科平均分除赣中外名列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也仅次于赣中,是全县农村完中应届理科中唯一超县平均的学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学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第二学期全市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至兵获市三等奖;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市三等奖;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董红获市三等奖;97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闫至浩获市三等奖;陆继通获县二等奖;年高中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徐大建获市三等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关于风筝最大上升力的讨论》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上(93、6),年我撰写的《补偿法与逆向法应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复习新思路》上,年8月我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而等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年6月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年高考,我所带班有9人达本科线,年6月高三(3)班团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团支部。
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学习,继续教育每年均达到优秀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语言修养考核、省英语水平(中级)考试、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等合格证书。不但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且有教高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我的指导下,吉淑琴老师在县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年10月与张老师签订了帮教合同,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2
一、中学物理教师应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即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但这种改革的步伐缓慢,实质性的进展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思想严重滞后,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偏爱至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传统惯性,以至难以转向,不能不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的理科教育,特别是物理教育,明显的特征是: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从强调单科教学向注重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转变.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忽视科学归纳,忽视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忽视主动获得信息与信息交流的训练,忽视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训练,忽视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训练.这些弊端由来已久.
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传统的讲课风格是细嚼慢咽式的,教师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对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予以告诫,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唯书、唯师的学习习惯,缺乏创造的热情和竞争的态势.同样,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师长期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纲,统一的考试下,已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和兴趣局限于这统一的框架内.教师的创造性逐渐地被磨灭,多数教师不敢轻易地将有争议的尚未定论的或正处于发展之中的科技新成就,科学新思想介绍给学生,将物理学的前沿知识排斥于教育之外.在这样的物理教育思想指导下,只让中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昨天,而不懂得重要的是应让中学生知道物理学的今天,更不会让他们去探索物理学的明天.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源是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部长陈至立最近强调: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分数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人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一定要给学生日后接受各种新观念、新思想作好铺垫,而不能将中学物理讲得太“绝对”,太“确定”,太“线性”.应当让中学生体验到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现代前沿科学中最为激励人心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中学物理教师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同时,我们必须要对物理学现代进展的各个前沿领域,如超导技术、同步辐射、遥感技术、核磁共振、可燃冰、新材料、纳米技术等,有一概括的清晰的了解.中学物理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二、中学物理教师应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是狭窄的专业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很多已经陈旧、过时,如果试图靠吃老本,那是绝对行不通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当今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学生舀的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使我们具有一桶永远是新鲜、富有营养、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
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研究生兴趣太窄,对物理学方面的兴趣太窄,对一般的事物的兴趣也显得太窄.……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普遍现象.”这种兴趣狭窄的普遍现象的造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当中也有因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而应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3 x”高考模式在全国的普遍推广,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更要求我们中学物理教师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生命科学、文史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丰富的知识底蕴、广博的信息含量始终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一.
20世纪的物理学已取得的成就是极其辉煌的.时至今日,物理学仍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的创造性进展仍日新月异,整个物理学,在21世纪将有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由于物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的物理过程到化学过程,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以至很难用传统的眼光来界定什么是物理学了.正如国外物理学家风趣地说:“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家所做的工作就叫物理学.”例如,1995年在我国厦门召开的第国际统计物理学大会,有相当一部分论文的题目看起来不大像物理学,如“心率、蟑螂、曲折的河流、文字的存储”等.今天的物理学已代表着一套获得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把这套方法运用到什么问题上,这问题就成了物理学.2001年3月2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展览馆参观了“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在展区内陈列着“世界上第一辆载入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长了人耳的老鼠”,“种在海水里的蔬菜”,“高温气冷实验堆”等.这些成就均可划归到物理学的范围内,从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中学物理教师必须跟踪物理学的前沿进展,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趋势,改变我们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中学物理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改进物理教学方法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育是凭借一定的媒体与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进行的活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运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这种现象对目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成为“瓶颈”因素,严重地制约与阻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发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中学物理教学,使中学物理知识与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知识更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如用微机来模拟宇宙大爆炸,使学生了解宇宙初始阶段的物理过程: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由密到稀的演化史,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弥漫的气体凝聚为气体星云,气体星云再慢慢地收缩成星系和恒星,逐渐成为今天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这就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奥秘,揭开暗物质之迷,建立新的时空观埋下了伏笔,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综合利用各种仪器进行学习,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益.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达到形声并茂,色彩逼真,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功能,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以至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在传统教育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传统程序上的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体系的时候,现代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否则现代教育技术将无用武之地.诚然,现代教育技术能否成功地为中学物理教育服务,关键在于教师要学会对媒体的使用,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促成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这对中学物理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中学物理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了解物理学近展的前沿领域.
四、中学物理教师应积极参与物理教育科学研究
要提高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业务水平素质,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物理学的现代进展将为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研究提供宽广的研究领域.用现代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中学物理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是否过时,各规律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中学物理各部分内容的讲授中如何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与我们相距遥远,把它们介绍给中学生更不现实,但事实并非如此.物理学的近展或前沿领域,是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骤步发展起来的,或者说,物理学的现代进展的根基仍然可以在基础物理中找到.物理学最新的发展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向现代物理学前沿开“窗口”,也完全能够找到与现代物理学前沿相衔接的“接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谈到:量子力学在20世纪30年展迅速,那时他在中学图书馆读到有关量子力学的中译本,尽管作为中学生,他对这门新学科不全部了解,但学科崭新的发展,奇妙的知识使他产生了一种向往,这与他后来专攻物理学不无关系.这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范.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3
关键词:物理教师;教学技能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关于教学技能的研究有很多,而对于具体学科的教学技能的研究却还不够。由于新一轮的物理教学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技能的内容、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技能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在教育研究者对教学技能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物理教学技能进行更具体的分类,调查中学物理教师是如何评定各教学技能的重要程度,研究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师对教学技能的需求情况。
二、教学技能的概念和分类
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巩固的、自动化的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关于教学技能的概念众说纷纭。澳大利亚cliff.turng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莫里逊和马肯它尼亚则认为,“教学技能是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极为常用的、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r.f.snow提出,“教学技能是由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由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编写、李克东主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一书则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等等。[1](1)
虽然对于教学技能的界定,至今还没有得到统一。但是,上述种种界说,却都将教学技能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活动方式,这与教育心理学关于“技能”的界定是相吻合的。因此,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方式。
目前对教学技能的分类有很多,值得重视的有以下这几种分类。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和瑞安从构成教学技能的多要素中抽出十四种要素设定为普通教学技能:1.刺激多样化;2.导入;3.总结;4.非语言启发;5.强调学生参与;6.流畅提问;7.探索性提问;8.高水平问题;9.分散性问题;10.确认(辨析专注行为);11.图解的范例应用;12.运用材料;13.有计划地重复;14.交流的完整性。[2]
英国的微格教学工作者特罗特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表现、实行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悉的教学行为,设定为六种教学技能:1.变化的技能;2.导入的技能;3.强化的技能;4.提问的技能;5.例证的技能;6.说明的技能。[3]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的井上光洋提出五大类教学技能:1.教学设计技能;2.课堂教学技能(①实质的技能;②评价的技能;③管理技能;④决策技能;⑤其他技能);3.学校管理技能;4.普通教学技能;5.明确课题实质的教学技能。[1](2)
此外,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工作技能划分为五大类:1.教学设计技能;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其中每大类又细分为若干项技能。[2]
上述各种分类都有其合理的因素,本研究在借鉴各种对教学技能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新一轮物理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依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基本精神,按照物理教学工作体系,设想中学物理教师教学技能的结构,将其划分为八大类共27项(见表1第3列)。
三、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研究教学技能,可作为研究教学能力的突破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师对教学技能的需求情况,也可以说是研究如何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前期工作。我们希望借助中学物理教师对各教学技能重要性的评定结果,了解中学物理在新课程理念下,哪些教学技能更应该在培训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的编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针对前面设想的中学物理教师的八大类教学技能,进行更具体的分类,然后自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共27道题。
2.选择被试者:选择了六所有代表意义的重点中学物理教师和正在北京师范大学接受在职培训的物理教育硕士生。
3.研究程序:确定问卷,实施测试,数据收集,数据分析。
四、调查数据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数据采集情况: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61份,收回问卷61份,其中有效问卷55份。数据采集时间:2005年4月。
(一)中学物理教师评定教学技能重要程度的比较
对27项教学技能和八大类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等级进行比较,相关数据见表1,分项教学技能比较见图1,八大类教学技能比较见图2。
(二)综合分析
根据表1、图1和图2分析如下。
1.重要程度居于首位的是指导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技能。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学生在中学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自主性学习。这个结果所体现的思想不仅与新课程理念吻合,还说明教师初步实现了学习主体观念的转变,也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2.物理教学设计技能:物理教学设计技能的五项教学技能中有三项(物理教学内容的组织技能、物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技能、教学方法的选择技能)的重要程度排在前列,特别是物理教学内容的组织技能的重要性等级平均分是27项教学技能中最高的。物理教学设计既包括对整个物理教学系统的规划,也是物理教师具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也强调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但往往倾向于将设计技能视为课堂教学技能的准备,这就降低了设计技能对教学过程的规划、指导作用。对该技能的重视说明了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改革下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3.居于第三位的是实验技能。这不仅与物理学科的特点有关,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新一轮的物理教学改革下,实验探究教学显然是物理教学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再者,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中学物理教师对于必须掌握实验技能也是非常认同的。
4.传统教学技能的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教师只有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过去教师培训一直非常强调该技能的训练,教师在实践中也很重视该技能的提高。结果显示,教学语言表达技能的要求排在第二位,提问技能、应变技能、导入技能、讨论技能、反馈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教学体态变化技能等重要性排列也处于中游。但有关探究方面的技能,还没得到中学物理教师的重视。可能是物理教学改革正在实施,还没完全落实的缘故,再加上一些中学物理教师会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程度在八大技能中仅居于中游。这并不是说教师认为该技能不重要,而是揭示出教师已经开始在更广阔的教学背景下考察各教学技能。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已经呈现出较完整的态势。
5.教学评价技能的主要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价,将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从统计结果看,教师对教学评价技能重要性的认可居于课堂教学技能之后。特别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技能和教师自我评价技能,均有超过75%的教师认为是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但由于目前关于新评价方法、工具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教师在评定时显得自信心不足,重要性等级分布比较分散。
6.过去很多中学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是大学教师或专家学者的工作。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还是自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都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教学研究技能已经引起一些教师的重视,但还需进一步加强。
7.最大程度利用相关资源的技能是针对物理教学改革而提出来的,它是一项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近物理世界的技能。从调查结果来看,重要性显然不如其他教学技能。这还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8.教学媒体使用和制作的技能在八大类教学技能中居于最后。这一方面反映了媒体的使用还没有得到重视,教师的媒体使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的确需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媒体,不要一味夸大媒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4
【关键词】城乡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差异;贵州省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素质,不断优化知识能力结构和提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适应时展的需要,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这也是从管用一生的传统学校教育向贯穿一生的现代社会化教育转变的需要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而提升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环在于加强其继续教育。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贵阳市城乡物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对贵州省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比较研究。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及问卷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贵阳市辖区内的省、市、县、乡、村级约400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包括重点中学及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师)作为调查总体,向其中20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发放了58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5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67份,有效率97.8%。在城乡教师的界定方面,将所在地为省城、地市、县的教师划分为城市教师,学校所在地为乡镇、村的教师划分为乡村教师。问卷统计显示:调查对象中青年(20~29岁)、中年(30~39岁)、壮年(40~49岁)、老年(50~60岁)教师的人数分别为135人、243人、143人和46人;男、女比例约为1.81∶1;拥有研究生、本科、大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人数分别为2人、131人、384人、50人、0人。此次问卷调查中共涉及5个与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有关的问题,分别是:教师所在学校的有关信息,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与管理,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教法,对继续教育的评估。
二对贵阳市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问卷数据分析
1.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
问卷数据显示,贵阳市不同区域的中学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普遍比较清楚,但城乡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对继续教育能够更新物理知识、扩大物理视野的认识上,城乡教师的比例分别为79.6%和81.3%,城市物理教师中有79.6%的人认为继续教育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乡村物理教师持这种观点的人占76.7%。另外,在城乡物理教师中,认为继续教育能够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人分别占70.1%和66.5%,认为能够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分别占66.5%和54.0%,而认为继续教育能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师德水平的城乡物理教师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低的,分别占45.5%和40.5%。可见,乡村中学物理教师中有更多的人认为继续教育能够更新物理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在城市教育发达区域的中学物理教师则对于继续教育能够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自身素质与教学质量有更为明确的认知。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城乡中学物理教师对于参加继续教育对教师的主要影响的认知也是有差异的。如在对继续教育能够使自己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的认知方面,乡村中学物理教师要略高于城市教师(乡村教师占83.5%,城市教师占80.2%);在对继续教育促使知识和能力结构产生变化的认知上,城市教师高出乡村教师4.5%(其中乡村教师占73.3%,城市教师占77.8%);对继续教育使人格得到完善的认知上,城市教师比乡村教师高出8.3%(其中乡村教师占13.3%,城市教师占21.6%);在对继续教育可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认知上,乡村教师高于城市教师(乡村教师占59%,城市教师占47.3%);对继续教育能够提高工资水平的认知上,乡村教师高出城市教师6.8%(其中城市教师占14.4%,乡村教师占21.2%)。城乡物理教师这种对于升职和增加工资的要求的差异反映出他们在生活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教师的生活水平要高于乡村教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继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方面,城乡物理教师也存在差异。城市教师认为工作任务重、继续教育没时间的占67.7%,乡村教师持这种观点的占57.5%;认为学习地点太远、交通不便的城市教师占10.8%,乡村教师占12.0%;认为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城市教师占7.2%,乡村教师占5.5%。这些数据说明:城市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作任务重,没时间去接受继续教育;乡村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离继续教育地点远、交通不便。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
城乡物理教师目前在继续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现代化的交流手段、设备还不够充实,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等。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城市教师的信息交流要略胜于乡村教师(其中,城市教师占54.5%,乡村教师占51.2%);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缺乏对新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其中,城市教师占53.9%,乡村教师占47.2%);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城市教师中34.1%的人认为继续教育中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较少,而乡村教师持这种看法的人占48%;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加需要新颖的教育观念,如城市教师认为继续教育观念陈旧的占30.5%、乡村教师占35.2%;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加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如城市教师只有24%的人缺乏计算机知识,而乡村教师此类知识不足的人占到了30.5%;城市教师更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城市教师认为自己知识老化的占25.7%,乡村教师占20.5%。这些数据说明,乡村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落后于城市,而城市教师更渴望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在城乡物理教师中,有70.1%的城市教师最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进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乡村教师只占61.5%;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62.7%〔城市〕、58.1%〔乡村〕);乡村教师也较城市教师更需要教学信息搜集与处理的理论(40.3%〔城市〕、37.7%〔乡村〕);城市教师较乡村教师更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44.9%〔城市〕、40.7%〔乡村〕);乡村教师较城市教师更需要学生学习成绩评估理论(38.3%〔城市〕、29.3%〔乡村〕)和有关制定教学目标的理论(30%〔城市〕、23.4%〔乡村〕)。调查数据显示,城乡物理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想学习的课程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比城市教师高3.6个百分点(53.9%〔城市〕、57.5%〔乡村〕);社会科学类知识理论,城市教师比乡村教师高4.3个百分点(44.3%〔城市〕、40%〔乡村〕);职业技术类,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高16.9个百分点(23.4%〔城市〕、40.3%〔乡村〕)。可见,城乡物理教师在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3.继续教育的评估标准城乡物理教师较普遍能够接受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为: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71.5%〔城市〕、67.7%〔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更新(58.7%〔城市〕、66.5%〔乡村〕);教师知识有所拓宽(53.9%〔乡村〕、51%〔城市〕);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43.1%〔乡村〕、40.3%〔城市〕);受训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22%〔乡村〕、14.4%〔城市〕)。这些调查数据说明,乡村物理教师比城市物理教师更加渴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对贵州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城乡中学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水平。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城乡物理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必不可少的环节。持这种看法的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高于城市教师,分别为59%、47.3%。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职务后,工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在这方面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高于城市教师,其比例分别为21.2%和14.4%。这些数据在真实地反映出城乡物理教师真实想法的同时,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城乡物理教师尤其是乡村物理教师的工资待遇。这是激发城乡特别是乡村物理教师主动性和热情的关键之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2.对继续教育的相关建议。对于贵州城乡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差异,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因时、因地制宜,有区别地加以处理解决。第一,对城乡物理教师分级、分地区进行继续教育。针对城乡物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差异,可以以城市和乡村为分班标准来开设城市班和乡村班,并分别安排与之相适应、能够满足各自需求的课程。第二,在充分处理好工学矛盾的前提下,采用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的短训方式。其中,以自学为主,分段集中面授为辅。这种短训每学期最好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5~7天),最多不能超过两周(15天)。另外,可以利用城市教师离继续教育地点较近之便在双休日进行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组织为期1个月至半学期的物理教师脱产研修班。第三,为减轻乡村中学物理教师的经济负担及克服其交通不便等困难,在县(市)级设立继续教育培训点,以送教上门等形式在双休日开设短训班,组织授课教师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授课。第四,继续教育形式可电教化、多样化。如采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或通过考察研究、教学观摩等方式,也可利用引导教师操作实验,进行案例教学、合作教学或自学辅导等形式开展继续教育。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合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所以,对于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的区域,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其教育投资,改善其继续教学设施。3.对继续教育课程和内容的相关建议。针对贵州城乡物理教师在继续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的需求差异,本文建议:在充分考虑学以致用、讲究实效的前提下按需施教。具体而言,对于城乡教师都非常需要的课程,可以开设必修课。如开设解题教学方法研究课,加强对中学物理教师在解题教学观念和方法上的培训,使其尽快摆脱“题海战”,并引导学生撤出“题海战场”。有区别地安排选修课。如给乡村教师班专门安排开设学生学习成绩评估理论类的选修课程。对于选修课可采用“菜单式”的方式将课程提前发放到教师手中,供有需求的教师自由选课。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针对性、新颖性、实效性和深刻性”,以提高城乡物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目的。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培训部门要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资料信息中心的建设,确保为乡村物理教师提供丰富、新颖而实用的教学科研资料,不断开设出深受广大城乡物理教师欢迎的好课程。同时,还应按需聘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以满足城乡物理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相关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四结语
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城乡中学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阳市城乡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贵州省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对于我们研究贵州省乡村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有区别地加强其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贵州省城乡中学物理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了仅供参考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于此类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为“贵州乡村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事实依据。
作者:金耀辉 单位:贵州省教育厅贵州教师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华.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5
95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届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应届生除赣中名列全县第三;在95年10月召开的96届高三物理研讨会上我作了《关于高三物理复习方法》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98年高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单科平均分除赣中外名列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也仅次于赣中,是全县农村完中应届理科中唯一超县平均的学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98~99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第二学期全市统考,我所网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3年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同学获市三等奖;94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市三等奖;96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董同学获市三等奖;97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闫同学获市三等奖;陆同学获县二等奖;2000年高中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徐同学获市三等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关于风筝最大上升力的讨论》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上(93、6),98年我撰写的《补偿法与逆向法应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复习新思路》上,1998年8月我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而等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95年6月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98年高考,我所带班有9人达本科线,98年6月高三(3)班团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团支部。
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学习,继续教育每年均达到优秀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语言修养考核、省英语水平(中级)考试、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等合格证书。不但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且有教高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我的指导下,吉淑琴老师在县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97年10月与张利平老师签订了帮教合同,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6
论文摘要: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了解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改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课程能力在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程能力的内涵
从词义上理解,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如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特殊能力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物理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个体在物理课程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直接影响物理课程活动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和。
顺利完成任何活动都需要构成能力的诸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个能力结构,这里尝试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为学科特质、能力类型、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1.学科特质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多采用学科分类,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课程。课程能力结构中的学科特质,是指因学科不同导致教师课程能力的差异性。一方面,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规律和事实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还以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结和升华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来推动科学的持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是人类思想、观念的变更和进步的伟大阶梯。也就是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但是,物理学并不等于学校内的物理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将物理科学的灵魂,即知识、过程和文化统一改造为一门物理课程,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过程、文化“异化”为另一种“知识”灌输给学生。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与物理课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能力,以便教师将时代规划的理想课程真正转化为学生经验到的课程。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学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备出色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能力类型
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类型主要包括课程理解能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转换能力、实施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类型之间不是绝对分离、完全对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种能力类型都得到重视、培养和发展,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能力层次体现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维度标明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理论,无论是生活实践、科学技术抑或是学生培养均提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物理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体现出了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和变化过程。在具体的物理课程实践活动中,随着教师任教时间的增长,物理知识占有量、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沟通、交流、协作等能力的增强,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会逐级发展提高。我们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划分为适应、重塑和创生三个层次。
二、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研究发现,一些教师不知道“课程能力”这个词,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能力”,会用“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素养”“综合能力”等词语替换“课程能力”。
2.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程活动中,我们应力行之。然而,某些教师“不太清楚”课程理念,有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活动“基本不能”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育文件进行深加工以便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能力比较差;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但却有半数之多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之不足。
3.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一个学科特色。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师具有很强的监控、引导、动手实验等课程实施能力。但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展sts教学和科学探究教学。
4.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思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质量和水平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操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物理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目前,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所教课程进行评价、质疑、建议和修正,但还有部分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课程评价与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归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师对课程能力认识的清晰程度、自身对提升课程能力的动机水平,以及物理教师的心智品质,都是影响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与选择能力不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把教科书看成最权威的东西,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感觉难度很大,多数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教”。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明确哪部分重要,哪部分次要。
2.考试制度
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有许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和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已经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搞题海战术,物理教师几乎变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识传授型”教师。考试制度制约了新课程实施、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亟待调整目前的考试、教师评价制度。
3.学校文化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缘自外力推动和自身反思,那种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近些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多,包括校园文化和环境的营造及建设,教师之间良性的、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的构建,等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殊不知,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主要场所,由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潜在性和重要性,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宽松民主的学校文化,对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体制
教育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把已定的教学材料提供给教师,没有留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和讨论,即使在形式上倡导发展教师课程能力,实际中也并没有在政策和条件上引导教师发展课程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受重视,教师的课程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发展。同时,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与方法也存在问题,许多地方和学校往往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统考、课程进度的检查和抽查等,完全控制了教师的课程研究与实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课程能力的唯一依据,教师成为课程的“附庸”,不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社会氛围
在传统以升学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多数人注重的都是中考、高考的成绩,以分数高低评价一个教师、一所学校。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影响下,一些教师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和个人实惠,这种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
6.教师培训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课程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满意。可见,新课程虽然在如火如荼地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实际上对教师进行的培训收效却不大,教师的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一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思想基础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对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有主观上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提供政策支持——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制度保证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出台一些政策,如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对教师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应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积极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从源头上淡化择校和竞争;加大薄弱学校改革力度,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等。公务员之家
3.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调整师范生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对在校师范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抓好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能力培养,引领师范生参与课程和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课程和教学能力;其次,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教育行政部门有组织地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开展方便有效的教师进修活动,及时更新在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提升他们的课程能力。
4.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环境
学校是教师生存发展的主要场所,在进行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冲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教师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关怀中,心情舒畅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进行教学探索。创设出“对教师课程能力有较高需求”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比任何教师教育培训更能推进教师主动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动力源泉
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并在专家指导或课题组的帮助下自主开展的探索活动。这是一种刚刚开展起来的新的教研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单方面地洗耳恭听教研员的意见,而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自由的阐述、辩论中,观点会越来越鲜明,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这对于指导者和被指导者都是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7
关键词:物理教师;文化自觉;需要;表征;途经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与形成过程、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1]。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的原动力[2]。加强学生文化自觉培育研究,让其深刻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能力,对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自觉的引领。各民族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懈追求,在文化自觉的体系下培养及建设民族精神,从而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价值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根本,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保障及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念表现为文化自觉的实践,这个过程也是人们对文化理念的科学把握。这种文化的自觉性是新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4]。本文思之一隅,思考的是今天物理教师必须进行的文化自觉,谈的是物理教育教学中的文化自觉价值。
1物理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
案例一:某名校教师是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充满教育热情,以法治班,一丝不苟,有一个规定:全班必须有两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及格层次,以班里同学评价为准,票数最高的优秀,次之良好……计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一个成功还是失败的教育呢?思想品德按照人头数确定,换句话说,一批孩子里肯定有两个次品。究竟孩子的发展在哪里?十一二岁小小年纪就被定性为次品,孩子的心灵得多久才能修复?这纯属教师的权威还是教育的良知缺失?这是孩子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反应还是教师“东施效颦”的笑话?前段时间听了一节物理课,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设计了一套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比较大小的分组装置。但是学生们不能理解实验的原理、操作方式,一直做不出来。因为是市级公开课,这位老师也不好发火,喋喋不休地说:“你们是不是没有预习啊?你们的实验能力怎么这么差啊?”就差说一句“课后再来收拾你们”。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强行植入广告性、标志性的课标创新实验理念,满堂课做的分组实验比师生互动交流物理思想的时间多得多。当教育已经变成标志性的模式化,教师已经忘记教育为什么出发。不管是新老师还是教了20年的老教师,当把功利性封盖在孩子头上的时候,教育将失去它应有的样子。教师是干什么的,做重要课例展示还是交出工业化的产品?造出新颖的概念、标新立异的做戏?如果把出发点都丢掉了,在所谓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还能走多远?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在现代教育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物理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了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能否落地。从文化自觉思想出发,物理新课程标准根据自己的品质、愿望、追求对文化进行重塑、内化,更重要的则是建构自身特有的体系。但是如果走得太远,很多教师已经忘记文化才能赋予一切事物发展的意义。刚才那堂物理观摩课不仅仅是技巧问题、经验问题,它缺乏的是文化,当学生真的依样画葫芦做出实验,这样的实验还有价值吗?教师对物理课程的把握仍然较多地停留在“课程内容应该如何组织与整合”“物理课可以做哪些新奇实验”等技术性层面,而对于诸如“课程设计对师生的意义”“课改反映出什么教育的目标”“课改对社会主义公民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什么构建意义”等具有社会价值性问题缺乏有效关注[5]。僵化的课程理念盛行已经成为限制物理课程标准落实的最大障碍。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做什么?说到底应该是更好地传承文化,如果文化没有了,只剩下知识的背影、技巧性的操作、对升学率的追求,那么课改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目前阻碍物理教师文化自觉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1僵化的课程理念。谈物理课必谈科学探究,如果没有科学探究就不是物理课已经成为一些教师骨子里的理念。结果衍生出了各种各样表演性的课堂,关注点不是学生,而是自己的表演是否精彩,把自己的表演置于课程理念之上。曾经看到一位老师备课,非要凑齐5分钟一个小实验这样的结构,足足准备了两个星期,实验达10个之多,一个实验操作加上鼓动学生捧场可能有3~7分钟,还要学生探讨,那么一节课就在眼花缭乱中消逝,而这种样式也成了一些地方的主流。1.2封闭的功利思维。精英科学教育思想强化了教学评价的作用,由于教育全球化、产业化观念的冲击,师生的功利心态把考试的功能当成教学的工具和教师成长的捷径,客观上形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的教学氛围,教学变成流程设计,“哪里薄弱就练哪里”,严重抑制着教师的课程教学反思和课程自主研究的动力。物理教学,只要学生会理解题意、情景分析、数学计算,会考试,就是稳稳当的理科生一枚,不需要所谓文化自省,课程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也只是纸上文字,“立德树人”无法落实。1.3自在的经验主义。经验是一个教师掌握课堂、有效传达知识的依托。有的教师认为传授式课堂才是最高效的,学生没有疑问才是课堂快速进行的保证,物理公开课必须是热闹的课堂。多年的教学经验导致部分教师从灵动变成麻木,对课堂上学生展现不同表现的敏感力大为减弱,只乐于在自己的“舒适区”引领学生,造成自身教学观念的闭合,导致教学形成孤立而无共情力,变得越加模型化[6]。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展开的教学行为过程,成了新课程教师教学机智生成的阻碍。图1是一个阻碍文化自觉体现的盒子,障碍犹如一个盒子可见的三面,阻碍了物理教师实现文化自觉。
2物理教师的“文化自觉”表征
费孝通先生曾有经典的论述:“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物理学有自身的文化表述,概括起来就是由群体共同了解自然,进行探索自觉形成的物理精神,共同制造而产生的物质产品。物理教育的文化自觉是通过文化习得为今天的科学素养教育做出关于社会发展依据、社会发展方式与人生发展意义的思考,通过对中华悠久文化的历史、西方概念盛行的现实状况与未来科学趋势的审视、研究与反省,做出的自我文化创新与行动目标规划,从而获得人生意义的真知灼见。物理教育形而上学主义包括舶来理论的崇拜、权威思想的挤压、自身意识的淡薄等。要克服以上教育形而上学主义,物理教师必须在教学教研的同时审视物理教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进行“文化自觉”的探索实践。物理教师的文化自觉表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1科学崇尚的育人观念。《小儿诗五十韵》一书中,唐朝路绕延对孩子天真活泼、各式各样的嬉闹做了有趣的描写:“嫩竹乘为马”“寻蟋穷屋瓦”“采雀遍楼椽”……活泼生动地刻画出了儿童乘竹马、投射、寻蟋、采雀、跃高台等热闹可人的场面,活动中有很多科学教育的成分。物理教育应该是通过学科情景教学,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保持强烈的好奇度、拥有热情的想象力、乐于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够不迷信、大胆质疑,愿意做出创新,也能帮助学生感知生存的责任,以及合适的道德发展。课堂文化自觉应该追寻知识点的生活载体,也就是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共鸣才能让学生注意到科学知识的应用、不同解释,如果科学知识僵化了,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感受就不是生动活泼的,孩子就会对科学产生疲劳感。20年来教育界推动素质教育,但“你们去素质教育,我只要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口号与事实却一直在落实应试教育,个别超级学校将教育浓缩为教育工程。教育需要知识,纯粹的知识教育产生了大量弊端,让知识缺少文化、使教书不再育人、纵读书不会做人,教育成果大打折扣。科学崇尚的教育观必须渗透淳朴的文化素养、保持厚重的文化气息,这种形式与简单的知识传授本质是不同的,是科学教育的延展与升华,使科学有其文化,使教育有其人性光辉,富有成效。2.2反思实践的思维意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物理教育目的在于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8]。现在一些物理课教学是先讲概念、定理、公式,然后师生共同解决一组题,最后布置作业。“演绎法”的结果是非要掌握一个公式才能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而没有关注思维方式教学———这组概念的来历,如何探讨建立,如何引申推导出来。结果一般是学生只能认识树木、相同类型的树木,无法从“生物学”角度猜测它们的习性、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教育应该养成反思概念是否合理,公式、定理表述是否恰当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经常徒劳无功,但基础教育对物理理论的理想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反思,才有本质的思维;有实践,才有本质的追问。让教育存在学生可以自我到达的领域,学生才能乐于进行自我发展的思维。所有人类知识的建立发现都有其艰辛、曲折又美好的过程,“反思、实践的意识文化”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范式,通过教学发现课堂中的问题,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师生互动中建立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课堂[9]。2.3继承融合的文化追求。教育首先是继承、传递,需要回到初心思考教育为什么而出发。我国教育从西周衰败开始打破学术垄断,由“学在官府”转向“学在民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子创办私学实施有教无类,历代教育家的思想熠熠生辉,清末西学东渐,教育普及。而当今学科教育除了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以外,更应当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百年教育最关键的是提出“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不管教育理论展现出多少种流派、西为中用成就如何显著,以每个孩子的发展为本是我们文化追求的最根本理念。所有文化抛弃自身,没有了自我而向同一个先进的文化学习,长远来看,会变得同一化,没有差异,没有互相学习的空间,这并不利于各民族课程文化的发展。只有真正地潜心研究传统文化的经典,在学校里面传播这些经典,让它们真正渗透进课程,让这些经典与时代联系起来,凸显出它们的价值,从而成为课程文化一部分,才是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途径[10]。文化可以融合各种当代教育概念,比如物理学科界目前探讨的比较多有“项目式学习”“stem课程”“cdio工程教育”等,这是物理教育文化自觉的特征。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通过团队合作自然中的问题,在过程中体会生活中的知识和技巧。stem指出自然大多数科学问题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协同处理。cdio让学生以自主的、探索的、整合课程之间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综上理论,都是多种学科合作提出的概念,也意味着适应现展,人的素质在于整合所学到的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既得学习技巧,实际应用的思维习惯。教育概念很多,将来还有,但是没有沉淀就不能形成特色,可能来得快也去得快,理论只有包含思想内涵、教育细节等文化才有价值,孔子启发式教学法距今两千多年,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源于其涵盖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素,能够积极适应新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做的是对这些概念进行融合,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理解,做出自己的行为规划,形成文化信仰和文化追求。正是对文化自觉的需要,在立方体核心,我们对文化自觉三个主要内涵进行索引并做出描述(如图2)。但是三大障碍依然有待打破。
3物理教师的“文化自觉”途经
2014年,国家就已经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学术界有大量的讨论,从国家到地方、从高校到基础教育工作室,对教师培养以及终身学习做了大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学术研究。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根据“卓越教师”的含义,“教育情怀深厚”可以理解为对自身文化的感知力,“专业基础扎实”可理解为有反思文化的专业习惯,“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强调的是对融合课程文化有发展的创新精神。时代在发展,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终身学习发展,才能为教书育人做出更大的贡献。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定位于进行物理文化特征和物理学科发展的表述,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文化内涵,展现物理学科的文化精髓。该标准全方位整合“三维目标”课改经验,提出了物理教育的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从四个核心确立了12条具体的目标,强调学生要理解必备的物理概念,学会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技能,形成自学的能力,拥有良好的思维意识,在物理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探索真理、勇于创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物理教师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自身角色地位进行转换,教师已经不是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灌输者,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知识人”。实现文化自觉主要有以下途径(如图3)。3.1物理教师要做文化的研究者。物理学是几千年来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形成的文化,有勇敢的探索、好奇的研究、美好的猜想,但“文化已经丢失了很久”这样一句坊间流言甚嚣尘上,究竟今天的物理教学还有没有文化,只剩下符号公式?物理教师应该放下功利主义的冲击,静下心做一个文化人,更新传统观念,研究物理学科本身的文化内涵,思考其中的价值,得出相关的启示。研究物理文化的方法可以从文献阅读的角度认识,目前关于物理教师文化自觉的研究为零,我们很难从学者的角度侧窥一二,所以研究物理文化已有的定义就是我们的研究之源。其中,厚宇德教授2004年出版的《物理文化与物理学史》进行了诠释———物理广义文化的属性,除了知识还有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薛永红教授提出了“物理科学共同体”的定义等。我们还可以从“物理概念来源的角度深化”“物理思想建立的角度反思”“对教育起到的作用角度升华”等方面进行物理教师文化自觉研究。3.2物理教师须当文化的引导者。物理文化培养孩子科学探索精神,有助于孩子科学思维的发展,能够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物理教师要指出知识体现了哪些物理科学方法,要叙述物理知识的建立过程,通过创造物理真实环境,让学生观察科学现象,掌握测试、分析数据的方法,师生共同对数据的合理性提出归纳、反思甚至质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满创造之光的物理学蜕化为干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计算,不能把具有生动性、创造性的物理教学变为对付各种考试的应试活动[10]。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关心科技发展,获得道德、精神的发展,使“立德树人”的目标得以实现。正是这种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解决,反过来又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反思改进,使得师生在物理学习中都得到文化熏陶,从而使物理文化得以传递。3.3物理教师应是文化的生产者。从文化的继承者向文化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转化是物理教师实现高层次发展的途径。当我们了解了学科文化、处于指令性课程模式时,通常只是学习模仿和经验执行,缺乏记录在纸上的思考,就会陷入自在的“经验主义状态”。尤其社会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更是迫切需要物理教师从学科封闭中思考新的文化综合。从“传授”转换为“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渗透文化思想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是否傲慢、焦躁、功利、机械并提出认识改进,使思维不再只是课程、经验的重复,发现左右自己的文化观念的因素以及在自己的教学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习惯。从“消费”转换为“生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来的变革举措,其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因此决定了教师不能只将文化进行消费,在挖掘内涵、引领复制、反思研究后,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师文化自觉中,思考文化如何开发、建构和管理。费孝通说:“我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本质还不能说已经从理论上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大体上说它确实是从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所指出的方向发展出来的。这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聚下来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11]一切文化的进步,需要从文化自觉产生。物理教师作为物理文化传承的主体,只有理解了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认识了文化生产的特性,与教学行为相联系,将文化自觉融入教学之中,指导自身教学行动,及时思考教师角色,完善自己,用正确的文化思想指导自觉行动,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2]衣玉梅.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8(2):11-15.
[3]秦旭坤.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培育研究[j].学理论(下),2019(3):149-150.
[4]黄捷.文化自觉发展路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52-55.
[5]韩明,王世伟.转化型知识分子: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9(8):68-73.
[6]yuklg.leadershipinorganizations(2nded.)[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9.
[7]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8]怀海特.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9]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10]解世雄.物理文化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4):56-59.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8
德国与法国,在欧洲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对我们的中学物理教育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德、法两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在讲述一堂内容时都从这个问题的历史开始讲起,说明物理学科发展中科学家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相关学习内容的历史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科学的态度、毅力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让物理学科的教学加上了一层历史的外衣,具有了人文气息。此外,德、法两国的物理教学中不断引领学生观察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了解每一个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使学生在接受学科内容的同时也懂得不能总向自然索取,更重要的是保护。德国和法国的中学物理教学课堂多样性也是特点之一,有时候在这两个国家的物理教学中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去探究、合作从而感受学习探索的乐趣。在探索过程之后,教师会用相当多的课时进行一对一的教学,然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成小组进行再次学习。德法两国学生过早地被分别对待教育,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但是像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中学物理教学的人本性、人文性、教学方法多样性和教师的创造性是我们国家中学物理教育欠缺的,虽然我们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国情和历史有很大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过来,但是采用拿来主义的精神还是要有的,来达到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的目的。英国是许多物理学家的故乡,在历史的长河中,物理学科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这样的成绩与他的中学物理教学是分不开的。英国中学物理教育继承费尔德时代形成的重视科学实践活动的传统,有效、合理、科学的实践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物理教育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践上。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学生。通常英国的实践也分为发现型、证明型、技能型、观察型和探究型。其中发现型的实践和我国的比较相似,就是教师设计好实践的程序和过程菜单,学生听取指导后进行实验。最后使学生得到统一结论。这种实验的效果和我们的中学教育一样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个现象和概念的产生过程。观察型的实践虽然我国部分中学也有,但是没有英国进行得完善和全面,观察型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物品或者自然事物。通过之前的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做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索。在教学手段上,传统与现代传媒都被应用,具体的选择是根据教育效益的角度而定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应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用电脑软件;同时黑板与一般的仪器依旧使用,一般是在电脑上演示出结果之后,再让学生用手头的器材进行实验。这样的电脑演示与亲身实验结合的课程在英国的物理课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学中约占70%的比重。英国的中学物理教育也十分注重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师在课堂实验的同时,教师会不断地精心安排和设计,给出条件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这些发现的条件都很具体,并且难度不大。这些教学方式都可以成为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改善参考,为我们中学的物理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综上所述,各国的中学物理教育都各有所长,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中学物理教育现状,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2对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的建议
首先,教师方面,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师虽然基础扎实,但一般都没有像国外的物理那样有过亲身感受某一现象或规律的产生,所以在教学方法训练上就稍显逊色。中国教师讲课方面讲授得很好但是在联系实际方面就不如国外的教师,这里面有一定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应试教育造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职期间的培训不够完善与科学,依旧遵循老路一味地强调理论。其次,物理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物理教学分为高级与低级阶段,而不是单纯依靠年龄划分。初级阶段在提升学生对物理兴趣的同时着重在技术上的应用。高级物理学习上提高物理课程的知识水平,扩大知识范围,引进学术前沿的物理课题。重点培养对物理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努力向物理学家方向培养。最后,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扩大课堂的自主性。这要求改变当前我国中学物理课堂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情况。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某一个实验完成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让每一个学生尝试总结该实验的结论,无论对错都应该使学生主动表达出来。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不仅确保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特别是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拒绝填鸭式的教育。另外,通过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接触自然,将物理课延伸到室外。揭秘自然中的物理规律,让学生亲身、亲手去感受自然的物理变化或者利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验,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也都是我们国家中学应该吸取的地方。
3结语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9
通过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进行统计发现:在给杂志投稿的作者中,江苏籍作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8%,《物理教学》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中学物理》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物理通报》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7%,《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2%,《物理教师》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的投稿者的籍贯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籍作者所占比重为25%,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投稿者。综合统计结果见表1。这样的结果不禁使人思考:为什么江苏籍中学物理教师比别的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更重视在物理教育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什么原因造成江苏省和其他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在对杂志投稿方面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经过查看相关资料和对中学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对此有了一些结论。为方便将江苏和其他地区中学物理教师相对比,以说明原因,下面的结论均以江苏和北京为例进行对比说明。
二、中学物理教师的关注焦点
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主题进行统计,“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和“探究教学”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词。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物理教学》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探究教学;《中学物理》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物理通报》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的核心词是:考题分析、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物理教师》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核心词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三、中学教师科研的区域情况对比
北京拥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大学,不仅是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北京得天独厚的科技、智力和人才聚集优势,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使北京的教育水平居于全国领先行列。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市,江苏省的情况比较特殊。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物质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承载量全国最小。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教育才能提升江苏的科技、文化、人才、劳动者素质,以教育的率先基本现代化来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江苏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把江苏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2]
江苏的教育资源先天并不占优势,但江苏明确提出了“江苏未来靠教育”的发展策略,集全省之力,大力发展教育。自1990年以来,江苏教育经费总投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都在全国名列第二。大力的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点,从教育部2010年根据各地送审的754所省级重点高中,进行量化赋分,评出的全国重点中学排名100强中就可以看出来。全国100强重点中学中,前三名分别是:湖北省黄冈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和天津市南开中学。在前十名中,北京的中学有两所,而江苏没有一所中学位于前十名。在100强中,北京有四所中学,排名分别是第二名、第七名、第十一名和第二十二名;江苏有五所中学,排名分别是第二十名、第六十五名、第六十六名、第六十七名和第七十一名。由此可见,北京依靠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占尽优势,北京名校也在全国中学名校中名列前茅。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篇10
一、中学物理教师应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即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但这种改革的步伐缓慢,实质性的进展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思想严重滞后,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偏爱至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传统惯性,以至难以转向,不能不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的理科教育,特别是物理教育,明显的特征是: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从强调单科教学向注重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转变。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忽视科学归纳,忽视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忽视主动获得信息与信息交流的训练,忽视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训练,忽视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训练。这些弊端由来已久。
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传统的讲课风格是细嚼慢咽式的,教师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对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予以告诫,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唯书、唯师的学习习惯,缺乏创造的热情和竞争的态势。同样,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师长期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纲,统一的考试下,已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和兴趣局限于这统一的框架内。教师的创造性逐渐地被磨灭,多数教师不敢轻易地将有争议的尚未定论的或正处于发展之中的科技新成就,科学新思想介绍给学生,将物理学的前沿知识排斥于教育之外。在这样的物理教育思想指导下,只让中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昨天,而不懂得重要的是应让中学生知道物理学的今天,更不会让他们去探索物理学的明天。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源是陈旧的教育观念。
教育部长陈至立最近强调: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分数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人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一定要给学生日后接受各种新观念、新思想作好铺垫,而不能将中学物理讲得太“绝对”,太“确定”,太“线性”。应当让中学生体验到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现代前沿科学中最为激励人心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中学物理教师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同时,我们必须要对物理学现代进展的各个前沿领域,如超导技术、同步辐射、遥感技术、核磁共振、可燃冰、新材料、纳米技术等,有一概括的清晰的了解。中学物理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二、中学物理教师应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是狭窄的专业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很多已经陈旧、过时,如果试图靠吃老本,那是绝对行不通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当今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学生舀的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使我们具有一桶永远是新鲜、富有营养、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
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研究生兴趣太窄,对物理学方面的兴趣太窄,对一般的事物的兴趣也显得太窄。……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普遍现象。”这种兴趣狭窄的普遍现象的造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当中也有因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而应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3 x”高考模式在全国的普遍推广,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更要求我们中学物理教师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生命科学、文史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丰富的知识底蕴、广博的信息含量始终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一。
20世纪的物理学已取得的成就是极其辉煌的。时至今日,物理学仍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的创造性进展仍日新月异,整个物理学,在21世纪将有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由于物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的物理过程到化学过程,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以至很难用传统的眼光来界定什么是物理学了。正如国外物理学家风趣地说:“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家所做的工作就叫物理学。”
例如,1995年在我国厦门召开的第国际统计物理学大会,有相当一部分论文的题目看起来不大像物理学,如“心率、蟑螂、曲折的河流、文字的存储”等。今天的物理学已代表着一套获得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把这套方法运用到什么问题上,这问题就成了物理学。2001年3月2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展览馆参观了“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在展区内陈列着“世界上第一辆载入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长了人耳的老鼠”,“种在海水里的蔬菜”,“高温气冷实验堆”等。这些成就均可划归到物理学的范围内,从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中学物理教师必须跟踪物理学的前沿进展,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趋势,改变我们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中学物理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改进物理教学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育是凭借一定的媒体与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进行的活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运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这种现象对目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成为“瓶颈”因素,严重地制约与阻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发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中学物理教学,使中学物理知识与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知识更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如用微机来模拟宇宙大爆炸,使学生了解宇宙初始阶段的物理过程: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由密到稀的演化史,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弥漫的气体凝聚为气体星云,气体星云再慢慢地收缩成星系和恒星,逐渐成为今天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这就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奥秘,揭开暗物质之迷,建立新的时空观埋下了伏笔,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综合利用各种仪器进行学习,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益。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达到形声并茂,色彩逼真,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功能,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以至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在传统教育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传统程序上的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体系的时候,现代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否则现代教育技术将无用武之地。诚然,现代教育技术能否成功地为中学物理教育服务,关键在于教师要学会对媒体的使用,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促成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这对中学物理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中学物理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了解物理学近展的前沿领域。
四、中学物理教师应积极参与物理教育科学研究要提高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业务水平素质,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物理学的现代进展将为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研究提供宽广的研究领域。用现代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中学物理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是否过时,各规律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中学物理各部分内容的讲授中如何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与我们相距遥远,把它们介绍给中学生更不现实,但事实并非如此。
物理学的近展或前沿领域,是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骤步发展起来的,或者说,物理学的现代进展的根基仍然可以在基础物理中找到。物理学最新的发展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向现代物理学前沿开“窗口”,也完全能够找到与现代物理学前沿相衔接的“接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谈到:量子力学在20世纪30年展迅速,那时他在中学图书馆读到有关量子力学的中译本,尽管作为中学生,他对这门新学科不全部了解,但学科崭新的发展,奇妙的知识使他产生了一种向往,这与他后来专攻物理学不无关系。这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创新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作为创新教育主体的教师,对学习者有着表率作用,对学习者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说明了教师创造性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才可能具有创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人格力量,也才可能发现、鼓励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者,才有可能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潜能,因此,时代更呼唤创造型教师,作为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就必须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
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分析,物理教学理应走在创新教育的前列,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都应该去抢占创新教育的先机和制高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层面上,更要善于“启疑”。正是由于20世纪初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云”,才引发出相对论和量子论,由此产生了整个20世纪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中学物理教师范文
时间:2023-02-15 20:08:25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3-03 10:27:58
2023-01-28 09:11:22
2022-10-14 08:52:13
2022-10-13 14:47:48
2022-10-13 11:45:26
2022-10-13 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