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文化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0-18 17:18:59

劳动教育文化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五育”并举;劳动教育;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劳动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被弱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进劳动教育。2019年7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劳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弥补了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对于高校来说,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对于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

1.1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我国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汇集了德育论(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1]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智育论(强调劳动教育的智育属性,如成有信[2]在《教育学原理》中提出劳动教育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德智一体论(将劳动视为德育和智育的综合体,如黄济[3]认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技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教育论[4](认为劳动教育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如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等观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在高等教育领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有:①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②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6];③涵盖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实践锻炼三大任务[7];④兼顾传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的新型服务性劳动[8];⑤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对“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9]进行全面建构。

1.2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包含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思维等7个维度。[10]针对高校目前的状况,加强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纠正一些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看不起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倾向;大力培植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鼓励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实干兴邦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生产、生活劳动中磨炼坚强意志、学会团结协作;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学习知识、熟练技能、体验创新思维。通过学习劳动理论和进行劳动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奠定学生成才基础。

2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必要性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4个方面,具有互动性、渗透性、时代性、传承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首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沉浸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特色,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品位,它对学生观念、态度、习惯和品质的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潜移默化,是其他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其次,融入劳动教育的内涵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2可行性

1)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其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情感,它本身就涵盖劳动教育的所有内容,所以其校园文化也就承载并实现着劳动教育的功能。2)高职校园文化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更兼具行业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职业文化和工匠文化因子,拥有劳动教育的优势资源。①理念优势。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其精神理念和价值观本就涵盖着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以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高度一致。②实践优势。高职教育讲求“学做创一体”,强调“研学用并融”,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拥有较为成熟的融专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大赛为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为大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养和劳动实践锻炼创造了完备的实践条件。③资源优势。高等职业院校拥有大量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设备设施,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和“工匠型”技师,能够结合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的培养和熏陶。④资源整合优势。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整合行业、企业各种劳动教育资源,如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管理理念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3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3.1融入物质文化建设,奠定劳动教育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学校物质环境,包含学校建筑、景观、文化设施等,属于显性文化。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各种宣传载体和渠道,有意识地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传递给学生。学校文化标识系统,如学校楼宇、道路等可以“精艺”“格物”“行知”等命名;校园建设布局上可以借助雕塑、景观、文化长廊等展示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如摆放著名工匠的雕塑,打造专题工业文化展示园地,开辟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展览长廊等;学校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可以广泛挖掘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时代价值,抓住“五一”劳动节、植树节、职业教育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及挑战杯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及宣传橱窗、文化墙、校园雕塑作品等形式展示劳动教育相关的图、文、声、像等,涵养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和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真挚情感,营造良好健康、文明进步的劳动文化氛围。

3.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树立劳动教育理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三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凝练及大学精神的阐释与传承创新中去。①在学风建设中,通过系统的劳动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如在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大学生等各类文明创建评比及勤工俭学、校园清扫、学雷锋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让学生接受劳动锻炼,磨炼意志,养成勤于劳动、敢于创造、吃苦耐劳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自立意识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②在教风建设中,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教师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引领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行业、企业引进各类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让大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聆听模范故事,探讨工匠情怀,让劳模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③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中,通过增加高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劳动职业素养。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将办学之初的红色文化,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匠心文化,与时俱进、以工为主的专业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厚重的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以“红色”作底色,以“工业”为灵魂,以“卓越”为境界,以“匠心”作特色的“红色匠心”校园文化核心理念,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将其培养成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3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打造劳动教育平台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①开设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计。②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首先把劳动教育和思政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勤勉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其次,把劳动教育和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劳动实践锻炼,让学生通过模拟、安装、维护、制作等反复训练,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锤炼“严谨、务实、吃苦、踏实”的职业素质。③将劳动教育纳入公共基础课和美育课程教学中,将劳动美、技术美、工艺美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讲解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解读群众性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讴歌、弘扬劳动精神。2)将劳动教育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①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体育文化节中创作展示体现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歌舞、书画、诗歌、小品等文艺作品,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怀。②打造道德讲堂、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讲堂、校友大讲堂等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青年榜样说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让大学生们感知工匠文化,感受劳模精神。③发挥社团的文化育人功能,依托电器维修协会等专业社团以及爱心社等公益性志愿服务社团,开展电器维修及敬爱助老活动,从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劳动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塑造,使他们提升劳动技能,强化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为民情怀。④融入“三走进”“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千名学生进社区”等社会实践互动,围绕节假日、纪念日举办“校企联姻庆五一”“服务企业、工学相长”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刻苦求知、扎根行业、服务社会”,在劳动中展现和追求人生价值。⑤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中引入劳动教育元素,让学生参与校园实体运营,并在承接市场项目、进行产品研发和营销、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素养,增强学生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于追梦的职业精神,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积累经验、储备能力。

3.4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保障劳动教育推进

推进劳动教育,制度文化保障必不可少。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协调配置劳动教育资源,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监督;②做好学校劳动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出台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办法,明确和细化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考核评价等,设立劳动周、劳动月,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建立劳动安全保障制度;③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11];④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建设、资源配置、管理考核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⑤整合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各方资源,构建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4结语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茶文化背景;劳动教育;思政课堂;作用及路径

1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1.1能够让学生正确对待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之所以要进行劳动教育工作,其重要目的便是要让当代高校大学生能够以更加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劳动生活,要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行业,劳动者都是最光荣的,每个人的劳动对于民族的复兴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就应给予每一名劳动人民足够的尊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了,而正是劳动人民的努力才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这也是导致我国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原因。从动作行为上来看,茶文化就是要让大众知道饮茶、采茶、品茶以及选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从内核上来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领域到什么才是茶精神,这样人们也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去的艰苦生活,在上大学之间在家里几乎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温室中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和困难,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并走向社会后几乎都是承受不住外面的风吹雨打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共同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他们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更加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生活奠定牢固基础。可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开展专业的劳动教育工作,在需要学生去帮忙干活充当苦力时才会以劳动教育为借口,在理论知识方面几乎没怎么采取教育,那么学生们对待劳动的劳动就很难是积极向上的。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思政课堂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时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2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广大居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而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养成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当代高校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从思想上就一定要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待劳动也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正是伟大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建设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正是辛勤的劳动,劳动既是每个公民所具备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业务和责任。与高校的思政教育一样,劳动教育同样也是在思想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那么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劳动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劳动态度,要坚决地抵制社会上出现的各类不良思想,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劳动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与高校学生的专业类课程相比,劳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好像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这也是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大学生都只是在上课期间会有所感受和领悟,而在其余时间通常都会将所学习的知识抛诸脑后了,那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也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将两者有效融合,那么就能够更加强化两者的作用和意义,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3能够更好地改变并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以及劳动教育课堂上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也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不可能保证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了。而在茶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是非常认可的,从最初的采茶工作一直到最后人们所饮的茶,在这一过程中是有着很多道工序并且需要很多劳动者共同努力的。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当代大学生能够理解茶文化,那么他们的心灵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茶文化背景下进行思政课堂劳动教育工作则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为明确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要同时完成各自的教育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茶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桥梁,借助于茶文化内在的精神理念能够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为保证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牢固基础。

2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

2.1建立更具创新性并且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茶文化背景下要想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有效地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那么就一定要建立更加先进并且全面的教育体系,应将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思政劳动教育和实践劳动教育等内容全部纳入进来,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中要体现出思政劳动教育的指引作用,在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都凸显出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全校都要为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共同作出努力,而不应该仅仅将这项工作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劳动教育,要及时转变他们的观念,从而逐步转变逃避劳动等不好的习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更为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从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哲学理念等多方面去融合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而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加明确自身的角色和位置,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的内在含义,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对于思政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要有更大的热情,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建立更加先进并且全面的教育体系,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2.2强化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完善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以往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主要还是为大学生服务的,而高校思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东西与劳动教育是重合的,虽然两者在教学方式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在茶文化背景下如果能够将劳动教育在思政课堂上融入进去,那么就能够大大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动力和活力,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保证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效落实是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在茶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两种课程的有效融合,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的处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科学地分配具体的权重以及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的思政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高校具备了更加特殊的教学环境,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区别好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学劳动教育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规划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可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现阶段,很多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是包含了一些劳动教育内容的,那么教师就要进一步地强化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和劳动课程的有效融合。

2.3将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成劳动教育的优势平台

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保证思政课堂的劳动教育质量,那么在打造劳动教育优势平台时就一定要重点发展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一过程中,社会、高校以及家庭都应提供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帮助,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一个更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先进劳动育人模式,思政课的教师要在做好日常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去实践训练,在课下时间多安排一些实践项目,从而让大学生们在完成实践项目的过程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政府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让周边企业参与进来,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让他们对所从事的劳动产生敬畏之心。高校可鼓励大学生们去福利院、养老院和城乡社区等公益性质的公共场所从事志愿者服务,让他们具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理念,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多为学生提供这种锻炼机会。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及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高校的思政课程教育与劳动教育工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而在茶文化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将两者有效的融合起来,弥补传统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实现双方的供应,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南.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陈光连.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j].福建茶叶,2018(12):505.

[3]曾永安,冉叶凡,覃梦涵.论茶文化与劳动价值观培育策略[j].福建茶叶,2020(03):297.

[4]李亚楠.文化资本视角下茶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分析[j].福建茶叶,2018(11):204.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指向;实践路向;社会实践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大学生劳动教育从战略高度来讲,于党、于国、于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凸显大学生时代使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

1.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契合大学生与个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大学生与自身的关系。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赋予大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道德、劳动素养的一种特殊教育。大学生通过劳动来认识自己、挖掘潜力、磨练意志,在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体认自己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第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大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自然界中的活动是为了使自然界与自己的需要相适应。同时,自然界也对人类提出了自适性的要求,要求人类不断提升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技能与素养。因此,大学生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劳动素养,从而更好地与自然相融合、相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主体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某种程度上讲,人的各类劳动可以促进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与其他人或者群体发生更为密切的社会关系,这是人的劳动价值指向,也是人本质的凸显。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可以拥有更高的融入社会的劳动素养,提升自身与社会的契合度。2.劳动教育能够契合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第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政治发展需求。劳动教育是服务大学生、提升大学生劳动意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满足政治发展需要、实现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做到与政治发展相呼应,契合政治发展需求。第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经济发展需求。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第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契合文化发展需求。社会文化氛围会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和规范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方向,同时劳动教育也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始终与文化发展相契合。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

1.更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的劳动主体意识。一要尊重大学生的劳动尊严与劳动价值,强化大学生的生命力量与劳动能力;二要坚持调动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责任感,凸显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功能。第二,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价值理念,提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积极践行劳动教育。第三,树立常教常新的劳动教育具体理念。一要注重传承节俭、勤劳、奋斗的中华传统美德,使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敬业、奉献、创新理念指导劳动教育;二要注重把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实现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结合、相促进,做到劳动教育内容的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2.健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第一,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需要考量多重因素,强化顶层设计,增强对于劳动教育中各相关要素的统筹管理、协调安排。一要着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劳动现状把握、劳动需求掌握,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劳动教育体系;二要注重劳动教育的内容谋划,定位难点重点创新点,把握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对劳动教育机制与规律的把握,在系统上覆盖各要素,做细做严流程构思,做大做强劳动教育规模;三要注重做好劳动教育的保障工作,增强人、物、财力保障,增强评价体系的建设保障,增强社会相关配套单位的保障。第二,注重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开展,打好组合拳,形成劳动教育合力。一要以高校为主阵地引领家庭与社会,强化高校内部以党委牵头、校内各部门相互配合的教育机制,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校园环境建设等;二要以家庭为主平台响应高校与社会,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长应明确家庭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做好劳动榜样,配合高校与社会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机会与平台;三要以社会为主渠道辐射家庭与高校,畅通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渠道,统筹社会企业、社区、工厂等单位,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劳动社会、劳动教育宣传,在理论与实践上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社会参与能力。第三,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开展要制定严格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实施体系。其一,严格化就是要做到劳动教育的流程规划严格,劳动教育的考评制度严格,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严格;其二,标准化就是要做到劳动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标准科学以及劳动教育的要求标准化;其三,精细化就是要做到劳动教育的各环节、各要素具体化,无论是劳动教育理论的阐释还是劳动教育实操过程中的步骤都要做到精细化,使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有机衔接,切实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3.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第一,以社会实践牵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重要的场域和契机,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依托社会实践资源和平台进行资源借鉴和互联互通,既可以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环节融入社会实践流程,也可以将劳动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主题来专门开展。应以大学生的实践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实践规则为遵循,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活动与地方政府、社区组织、企业工厂、田间农场等实践基地的联系与合作,让大学生在劳动中长才干、增才华、练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第二,以社会实践涵养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托社会实践长期的涵养与推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等都具有独特的群体性特征,对其开展劳动教育要深入结合大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群体特征,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契合时展需求。社会实践组织单位要注重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在内容上要接近时代需求、契合大学生的主体需要,触碰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点,不断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其智力服务水平,增强其劳动知识积累与储备;另一方面,在方式上体现趣味性、人本性、可操作性与现实性,使大学生的能力在劳动教育中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实践组织单位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劳动教育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平台与机制。第三,以社会实践检验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有赖于社会实践的检验。一要注重拓展社会实践渠道,丰富社会实践平台,为劳动教育的检验提供场域;二要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优化社会实践形式为劳动教育的检验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三要注重优化社会实践流程,在社会实践中突出劳动教育环节,着重压实劳动教育的评价、反馈等环节;四要注重细化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增加劳动教育的专项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劳动教育

1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需求

为了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开课之际,笔者以“结合自身及周围同学的事例,谈谈高校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对172名河北经贸大学2020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线上需求调研。其中165人进行了需求表达,仅7人未做任何说明,共收集资料一万余字,为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提供了参考。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发现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需求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

1.1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需求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劳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不完整,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课程较少,大学生系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存在困难。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学生直言:“高校应该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上齐头并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对劳动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明白劳动的必要性。然后应该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多开展一些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活动,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

1.2对劳动教育实践机会的需求

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实践,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类型有利于大学生快乐劳动,减少千篇一律的乏味感。学生期待劳动教育和实践的真正融合,一位学生坦言:“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老师号召,参加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主要负责全民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电话问询、信息登记、社区巡逻等工作。每日服务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总服务登记信息用户每天600余次。这次劳动让我深刻认识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怀。”

1.3对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需求

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3]。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校园文化,重点也是校园文化。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劳动教育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知名度。

2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基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教学需求,表现为理论需求、实践需求和文化需求三个方面,笔者在课程设计上做出大胆尝试。

2.1坚持理论育人,创新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而言,理论学习是重中之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多样性是理论学习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劳动教育在教学上始终坚持理论育人,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大学生转变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怀和提高劳动素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理论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重视课程建设。河北经贸大学劳动教育教学团队通过多方对比,选定了赵鑫全、张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教材,该教材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传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为蓝本,结合自身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学科背景,对大学生与劳动品德、大学生与劳动情怀以及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进行了重点讲授,满足了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需求。(2)重视劳动教育资源学习与分享。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正式开课前,邀请国内知名劳动教育专家开展“线上 线下”培训,教师要借助这次机会认真领悟劳动真谛,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其传递给学生,实现“学”与“教”的深度融合。(3)重视自身教学素质的提升。在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前,笔者多次参与劳动教育集体备课,有效提升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理解水平。

2.2推进实践育人,“校内 校外”双渠道探索实践机会

实践是提升劳动素质的重要途径。河北经贸大学历来重视对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不断创造校内实践机会,拓宽校外实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劳动实践的传统为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提供了肥沃土壤。实践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创造条件开展课堂实践。立足大学生爱好探索、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结合高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利用课堂灵活开展实践活动。笔者在“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一章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一张a4纸,你能叠成什么”,而后让学生拿出一张a4纸进行现场手工制作,并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晒作业”,最终评出“最佳人气奖”10人、最佳创意奖10人和最具挑战奖10人,丰富了课程内容。(2)引导大学生反思校内实践。2021年上半年,河北经贸大学实行封校式管理,校内实践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河北经贸大学有宿舍文化节、主题团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传统活动,还有“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调研河北”和科研助困等课题申报机会,为在校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地。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将知识点与大学生校内传统活动相融合,例如将劳动情怀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讲授;另一方面将知识点与大学生科研课题实践相融合,例如将创造性劳动与科研选题创新性结合起来讲授。(3)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跨省跨区的大规模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机会减少,但河北经贸大学每个暑假都会定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分享了历届学生通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的助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2.3强化文化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在学生精神培育、价值引领和综合素质提升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而言,文化建设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必要条件。文化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高校可建设劳动文化育人机制,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劳动风气。2021年,河北经贸大学先后举办了“光盘打卡行动”和“劳动文化节”两项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向学生重点推荐了这两项校园活动,并将其与集体劳动和劳动文化紧密结合,启发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2)推进劳动教育与学习教育的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大学生学习教育重要还是劳动教育重要”的现场辩论,让大学生体会劳动教育和学习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真正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效果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需求表现为理论学习需求、实践机会需求和文化建设需求,据此展开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从不同维度探索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授课过程中,借助河北经贸大学劳动教育授课团队的平台优势,基于大学生需求进行教学探索。笔者在讲授劳动教育时,力求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课程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实现了主要授课目标。在课程建设上,劳动教育课程纵深发展任重而道远,须在理念、机制和文化上不断进行有益尝试。具体而言,在理念上,要抱有开放的学习态度,勇于借鉴国内外劳动教育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在机制上,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平台优势,创建愿分享、乐分享和勇分享的管理机制;在文化上,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紧密结合校内外实践机会锤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2]杨效泉,曾蓓蕾,白炳贵.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43-44.

[3]刘瑶瑶.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z1):58-62.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劳动教育;历史制度主义;政策变迁;社会网络分析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劳动教育政策作为以劳育人实践的依据,对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国家相继颁布了系列劳动教育相关政策,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保障劳动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政策体系。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劳动教育政策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空间中“有教育无劳动”、实践空间中“有劳动无教育”等[1]。因此,梳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演进轨迹,总结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得失与经验,对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2]。与此同时,学界也掀起了有关劳动教育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王洪晶等[3]探析了劳动教育政策目标的渐进转型,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政策目标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周君佐等[4]通过梳理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为优化高校劳动教育制度提供了策略。吴嘉佳等人则强调劳动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提出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制度和评价体系[5]。徐雪平等已经关注到劳动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和实施困境,认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6]、全方位渗透劳动价值观[7]、建立专门教师队伍[8]、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共同体[9]等一系列应对策略可以有效缓解现存问题。虽然上述观点为本研究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经验基础和理论线索,但仍存在一些局限。一是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分析单一劳动教育政策文本,多采用静态描述,而对于政策演进脉络的历史维度动态图景以及理论解释则鲜有探讨;二是研究内容多为针对劳动教育的具体某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的范式,少有研究能够综合考察政策变迁形成的内在因素及作用机制;三是关于将劳动教育置于历史制度主义框架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仍付诸阙如。因此,制度作为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生资源之一,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和发展脉络。历史制度主义恰好从历史维度提供了动态变迁视角和内在逻辑机理分析。据此,基于优化劳动教育政策的现实需要和既有研究不足的张力,本研究依据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轨迹、机制和成效,以期为劳动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一、理论基础: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层面颁布基础性的政策以供各地参考和研发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学校的劳动教育政策通常遵循国家政策的制定。本研究通过追踪国家政策文件,了解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轨迹。具体而言,我们通过检索教育部网站“文献”一栏中历年的《教育部公报》、教育部令、政策法规等文件逐一排查,筛选出1949年以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此外,本研究还查找了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劳动教育有关的政策进行核查与补充,共得到28份文件,建立了含有149545个汉字的语料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四个阶段劳动教育政策热点进行量化分析,并绘制劳动教育政策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机制和成效。历史制度主义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新理论基础之一[10]。瑟伦(thelen,k.)等人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历史制度主义”的概念[11]。这一概念提出后迅速得到广泛运用,理论也逐渐完善。历史制度主义强调以时间序列为基础来剖析制度演变的逻辑,通过详细阐释关键事件来分析制度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该理论最早建构了自身的方法论基础,并在新制度主义的三种流派中占据特别关键的位置,成为有效的制度变迁分析工具[12]。历史制度主义注重历史阶段的关联序列性和关键节点的时间重要性[13],展示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多重变量的关系与作用[14],重点关注中观层面的制度分析。其主旨在于注重梳理特定时间点和时间序列(即关键节点),展现政策变迁的具体演进脉络和内在逻辑规律(即路径依赖)。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理路和特征,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构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框架(图1)。

二、政策勾画: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轨迹与主题特征

(一)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轨迹

劳动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其政策内容既呈现继承性,也呈现发展性。本研究结合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颁布的劳动教育的政策内容、价值取向以及政策工具的变化,主要依据政策内容、价值取向与政策工具三个方面的变化,绘制劳动教育总体政策的演变轨迹。在变迁历程中,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形式会呈现出不同的政策发展态势。“关键节点”指历史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或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抑或重大决策的关键时期,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根据关键事件要点,以1954年《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1959年《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1995年《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2020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为关键节点,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孕育初塑期(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需要,劳动教育开始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教育新形式,为该时期劳动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开始得以孕育初塑。从劳动教育政策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图(图2)来看,劳动教育政策对参加劳动、劳动生产、技术等涉及程度高。政策内容上,国家层面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始关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新形式,逐渐重视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政策目标上,确立了劳动教育成为解决初中、高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的主要目标。价值取向上,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注重生产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鼓励中小学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生产劳动,既是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恢复的发展理念,也初步体现了“劳动创造一切”的价值观。政策工具上,“劳动生产”是契合该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该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参加劳动”是对该阶段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开设“手工劳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也是教劳结合的重要体现。从“劳动生产”“参加劳动”“技术”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政府主导是这一阶段主要的劳动教育政策工具。

2.探索发展期(1957—1977年)

1957年后,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与《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颁布为起点,我国开始更关注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这一时期,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规定。图3展现了1957—1977年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图中,“体力劳动”“生产劳动”“劳动课”等在该网络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它们与其他词语共同出现在同一政策文本的次数较多,是该阶段政策主题中的热点。政策内容上,生产劳动成为该阶段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何使劳动更好服务工农业经济生产成为劳动教育政策的热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动员学生参加劳动,尤其是参加生产劳动。政策目标上,从“教学质量”一词多次被提及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劳动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5],严抓质量,确保政策目标贯彻落实。价值取向上,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以参加劳动代替教育教学”的现象,甚至逐渐将劳动作为惩罚师生的措施之一。该阶段我国劳动的教育意义开始逐步被淡化,呈异化发展态势。政策工具上,前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规定要求措施以推进劳动教育的规范性,一是颁布相关文件规定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二是严格规定了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长和类型;三是对劳动目的及实施形式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3.改革转型期(1978—1999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教育进入改革转型的重要阶段。从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图(图4)和表1中12个关键词来看,“生产劳动”“劳动态度”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习惯”“劳动技术课”也处在网络中重要位置,表明“生产劳动”“劳动态度”“劳动技术教育”成为该阶段的政策热点。政策内容上表现为国家层面着眼于劳动教育的目的。一是开始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二是逐渐重视学生劳动技术、劳动技能的培养;三是开设劳动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这进一步促使学生逐渐从思想上的劳动观念转变到行动上的劳动教育实践,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会运用基本的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政策目标上表现为明晰中学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该时期初高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习惯”“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6]。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国家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观。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中“爱劳动”一词被提及的次数较多,表明这一阶段政府开始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培育技能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策工具上表现为劳动教育仍旧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参与的形式存在。从“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可以充分看出政府着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劳动技能,规范课程内容、形式等,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稳步推进劳动教育改革与转型。

4.完善确立期(2000—2021年)

中国的劳动教育经历了从局部到全面、从体力到脑力的转变[17],进入了一个系统、内涵丰富的新发展阶段。劳动教育的发展进入完善确立期。图5展现了2000—2021年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从图5和表2中最重要的16个关键词来看,处于该网络中心位置的关键词是“劳动教育实践”“劳动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劳动观”“劳动成果”“服务性劳动”,表明该阶段的政策热点已由“生产劳动”“劳动态度”转为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劳动观。政策内容上,一方面逐步完善我国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提出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并明确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要求和具体落实方案。政策目标上,该阶段的劳动教育更加趋向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并从制度化角度进行了进一步说明[18]。价值取向上,该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从“劳动精神”“劳动观”“劳动成果”可以看出该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着眼于从精神层面上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感悟劳动精神。政策工具上,以政府和学校为主体,提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强化劳动教育落实力度;构建劳动教育大纲,建立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进入完善确立时期。

(二)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主题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主题特征可以归纳为:一是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走向多元分类;二是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日益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三是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制度性规范性,从草案逐渐发展为教育立法的形式,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突出地位[19]。结合表3,发现国家层面要求严格规范劳动教育课程纲要及体系,加强对劳动教育实施过程的监督、考核以及评价,强调劳动教育素养考核评价制度,整个劳动教育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至此,劳动教育政策体系正式确立。表现为:一是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如密集相关政策文本,促使劳动教育内容更加完善;二是完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并层层推进,率先实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稳步发展。三是构建劳动教育的协同机制,由单一部门政策主体逐渐转变为多部门协同,共同发力推进劳动教育稳步快速发展,全面保障我国劳动教育的贯彻落实和高质量发展。

三、政策阐释: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机制

(一)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模式

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逻辑框架,出现了四种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模式,包括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20]。这四种模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且存在交集。它们能很好地解释劳动教育政策在生成、变迁和持续稳定等核心问题方面的表现。四种变迁模式的特征都在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得到了体现。质言之,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是一种混合模式。1.断裂均衡和关键节点政策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惰性特征,只有在重大突发事件或关键节点等外部冲击下才可能发生变化。然而,一旦外部冲击过后,政策又会恢复稳定。这种周期性的间歇性演变交替进行,既有政策的稳定又有政策的突变[21]。断裂均衡模式由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构成。关键节点强调政策变迁的不连续性,而路径依赖则强调政策实施内在机制的稳定性。政策变迁的断裂均衡模式需要历经较长时间才能呈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历程并不算很长,劳动教育政策呈现较为稳定的特征,其政策演变更多的是在不断渐进转型与完善。1954年《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1959年《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1995年《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和2020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上四者都是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不同时期劳动教育政策的波动,是划分历史时期的重要依据。第一个关键节点体现了教育逐渐赋能体力劳动,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第二个关键节点拉开了劳动教育的稳步发展的序幕,具体规定了中小学劳动的目的、原则、课时、实施形式等方面,是劳动教育进入公共政策视野的关键节点。第三个关键节点确立了劳动教育与德育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第四个关键节点标志着劳动教育已进入完善确立阶段。该阶段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的劳动教育时长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该政策发挥着纲领性作用,为劳动教育的稳步发展指明了道路。2.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路径依赖理论是历史制度主义中用来解释政策持续和稳定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旦形成路径依赖,政策的改变就越来越难以实现。早期的微小变化或选择可能会对长期产生重大影响[22]。政策结构的建立通常会具有惯性,因而新政策的制定通常需要高成本。即使存在更有效的政策安排,原始路径仍然会被“锁定”,并不断强化正反馈效应。因此,路径依赖理论可以应用于公共政策中的“报酬递增理论”[14]。在劳动教育概念未提出之前,我国长期坚持以科考为主、以分数论成败,这种现象渗透在各个方面。劳动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存在“轻视劳动”的情况,如劳动教育缺乏指导性纲要,呈现“底部沉重”式结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稳步发展,劳动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劳动被忽视、被轻视、被弱化”的现象逐渐减少,但应试教育仍然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较大的隐性作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理论强、学术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学术型人才,而劳动教育下培养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三大改造后的劳动教育逐渐改革与转型,着眼于劳动观、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劳动教育体系。即使是在劳动教育育人成效有所彰显的今天,也难免存在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体现了劳动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此外,劳动教育政策演变也呈现出显著的渐进转型的这一特征。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劳动教育的内容由单一走向分类多元,其主体由中小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到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也逐渐从重量轻质转变为提质增量,并不断完善其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我国劳动教育政策渐进转型这一特征在这些方面均有所体现。

(二)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

历史制度主义学派认为,以简单的机械静态方法来解释政策变迁的问题,会产生政策决定论的误解。深入了解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有助于理解政策的连续性和现实性[23],特别是在考察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时如此。政策变迁的动力来源通常有两种:一是宏观背景的变化,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二是与劳动教育目标和实现途径相关的因素。研究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内生因素,即劳动教育目标与实施途径的作用不明显,外源性因素即宏观背景的因素及其所带来的促进工农业生产、助力现代化建设是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另外,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起指导性、决定性的教育方针被提出、落实,受到了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进而成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本研究构建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体系(图6),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既可以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也可以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助力现代化建设两个中介变量影响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结合历史制度主义变迁模型分析,综合性的政策变迁模式特别是“政策复合体”的整体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模式强调了对政策、内涵和价值机制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力体系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如图6所示,促进工农业生产实际上是一种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所处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中关键性宏观政策,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重心都由政治背景所主导,即一种受到政治所确认,在经济领域中广泛适用,进而运用于劳动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图6所蕴含的价值机制,政府所追求的是基于政治认同所产生的劳动教育成效以及劳动教育下的工农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成效。教育者作为内部行动者,在政策落地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响应,同时也需要从个体价值出发,追求教育成效。因此,教育者与政策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价值机制。作为实施途径的劳动教育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作为理念的劳动教育助力现代化建设共同作用于劳动教育政策,导致其发生变迁。第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促进工农业发展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环境中,教育方针的确立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提供了动力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提出“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的教育方针,要求中小学适当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等。劳动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以参加生产劳动为主渠道并多途径得以实施,也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发展,这一动力有助于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优化,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然而,促进工农业发展这一动力对劳动教育成效呈现存在适切性有限的问题。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关键途径。劳动与教育相互交织,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互融互通,是贯穿于一切教育形式的独特内容[24]。促进工农业发展侧重劳动技能、劳动情感的培养,政府相继出台培养劳动教育技术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第二,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助力现代化建设形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助力现代化建设是政治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必然会受到来自政治方面所产生的政策惯性作用所影响,并被更为宏观的政治政策所制约。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财政、师资和教育设施等都相对落后,因此,该时期我国出现了学生无学可上、生产领域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师资不足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劳动教育不仅对不同时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也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助力作用。在文化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其实用主义也逐渐向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渐渗透到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助力现代化建设。

四、政策效果: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成效

(一)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

劳动教育是引导青少年实践创新的重要途径[25]。从学理上分析,劳动教育应立足于通识教育,立足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更应立足于课本知识的理论基础上。劳动教育不应被简化为单一的体力劳动或智力劳动,而应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历经一系列变迁,劳动教育的形式也逐渐丰富。1958年推行勤工俭学;1982年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1995年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学德育内容,要求劳动教育与德育结合;2017年我国劳动教育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形式已发生明显改变,由以前单一体力劳动或智力劳动转变为脑体并用、知行合一的新形式。

(二)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

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推动了劳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完善的劳动教育政策促使劳动教育更快更好实施并贯彻到位,极大地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价值等逐渐趋于完善。1955年开设手工劳动课,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1958年劳动教育内容以勤工俭学为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于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1982年着重于劳动情感和劳动技能的培养;21世纪以来将劳动教育的重心逐渐转为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指引,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进而推动了劳动教育的稳步蓬勃发展。

(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劳动教育的功能从缓解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师资不足等困境发展为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再转变为社会实践、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四育”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3]。我国劳动教育的政策历经反复变革和不断完善,其功能随之不断发生改变。目前已实现从劳动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助力现代化建设的功能转型。

结语

审思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中的逻辑与脉络,以为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政策研究提供经验基础,对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明确劳动教育是为国家发展和党的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劳动教育人与国家发展并举。其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充分认识注重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是从源头上解决劳动教育师资短缺、专业不强等问题的关键措施,是推动劳动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最后,高度重视完善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充分认识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是推进劳动教育规范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评估劳动教育育人效果的重要标尺,对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空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43-50,57.

[2]曲建武,黄磊.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教育科学,2022,38(5):1-7.

[3]王洪晶,曲铁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渐进主义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4):9-16.

[4]周君佐,李镓,咸春龙.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粤港澳大湾区6所高校的调查[j].高教探索,2022(1):122-128.

[5]吴嘉佳,周芳.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政策逻辑解构[j].中国高等教育,2022(z3):52-54.

[6]徐雪平.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2):15-18.

[7]祁进玉,侯馨茹.新时代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现实困境及路径构建[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5):102-109.

[8]于丽丽,李晨暘,马晓军,等.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实施路径[j].包装工程,2021,42(s1):218-221.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劳动精神;专业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目标,在专业实训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加强劳动锻炼和劳动考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具备今后从事专业技能工作所必须的精益求精、创造性劳动的素质。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具有时代紧迫性,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来接班人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以往的教育中缺少劳动锻炼,劳动意识比较薄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新时期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特别高职院校要在日常的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劳动的种子慢慢在学生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初,中国人民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肺炎疫情保卫战,在总书记及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拯救了无数的生命。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各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冲锋在前,他们的劳动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的劳动技能拯救了许多同胞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劳动者的付出,是他们的劳动付出,才有了今天安宁美好的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指导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在课程思政中体现劳动教育精神,在课程实施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结合本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创新教育等内容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实际的专业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劳动教育内容内化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扎实劳动专业技能的同时,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劳动精神。[2]

二、高职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正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3]。

(一)劳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不少于16学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以课外实践为主,在专业教育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或者很少体现劳动教育的内容,存在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脱钩的情况。劳动教育缺乏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有些学校劳动教育学分的认定工作往往以体力劳动为主。[4](二)劳动教育意识薄弱,劳动教育效果不佳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劳动教育。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已经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动手实践了,就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学习了,从而导致劳动教育缺少系统的课程设计,劳动教育浮在表面,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甚至有抵触思想,劳动教育效果不佳。[5]

(三)劳动教育开展形式单一,与专业教学关联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往往以社会实践为主,与专业结合度较少,只是一些简单的校内外志愿者活动,例如社区实践活动、图书馆实践活动,校园卫生大扫除等活动,以及一些社区或企业的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与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类似,把劳动教育简单的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认为劳动就是体力活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开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创造能力,应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方面加强研究。

三、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精神,要以劳动教育为核心,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素质)高技能(劳动技能)人才。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其根本路径就是人才培养体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在专业教育中,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以及劳动技能。[6]

(一)加强专业教育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正是对其开展劳动思想教育扥最佳时期。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开展实实在在的职业劳动活动。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有较好的劳动能力,而是要有正确的劳动思想,用劳动精神指导劳动过程,这一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最终使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要正确的开展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使教师具备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其次是引导学生的劳动思想,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意识。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成效。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将劳动教育放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把劳动精神、敬业精神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去,将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工作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更高。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培养具有深厚劳动情怀、扎实劳动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图1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形成“劳动意识 劳动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并且要在专业劳动教育中融入企业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邀请具有规模的企业参与,在专业教学设计中融入企业工作岗位内容、工作标准,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劳动教育体系。[7]劳动教育要具有全面性,要从基础课程开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公共基础课开始培养其劳动素养(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在后期专业课程中培养其劳动综合能力(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技能)。

(三)改革课程体系,融入劳动教育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课程,因此要融入劳动教育,必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学生劳动教育融入进去,构建劳动教育特点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现提出两种构建方式:1.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不变在课程标准制定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例如打破传统校内教师任课的形式,采用双师制,邀请企业老师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融入劳动敬业精神、劳动技能的培养。2.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构件围绕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开发一系列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的“劳动 ”课程体系。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基本劳动素养的教育,还需结合将来的专业就业岗位,并能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劳动精神、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劳动 ”课程体系就是要结合基本素养、专业教学、就业指导、科技创新等,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劳动素养课(大国工匠等)、劳动专业课(专业实训课)、劳动创新课(科技创新)、劳动就业课(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四个部分。在劳动素养课中,利用国家及地方媒体的大国工匠宣传片,让学生初步领悟劳动的意义;在劳动专业课中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企业劳动工作场景设计专业教学任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创新课中,采用参与科技创新比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劳动就业课中,让学生在实际企业工作实践中,锻炼劳动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劳动教育融入师资队伍培养

要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质量,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实现,前提条件是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首先教师队伍的劳动素养高低直接决定学校劳动教育的好坏,老师首先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劳动素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内全体教师的主体作用,让专业教师、辅导员、实训室管理员、校内外实训指导老师都具备劳动教育的基本素养,并能各司其职,打造一支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五)专业实践课中融入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课与劳动结合紧密,学习场地一般为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点。应充分利用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专业实践教学对接企业需求,可开展各种真实情景下的教学项目,学生在专业实践课堂中就是劳动者的角色,对照企业劳动评价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实施。

(六)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与校园文化融合,重视劳动文化培养,结合各高职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让“劳动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贯穿到学校的各项校园活动中,把“劳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课内课外融合,通过举办劳动为主题的各项校园活动,培养劳动文化。要大力宣传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非遗工匠等的劳动实际,弘扬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震撼。还可以开展劳动为主题的一些讲座、竞赛、培训等活动,邀请地方行业的劳动模范开展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劳动精神;同时结合一些学校定期开展的劳动教育周,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劳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各种主题鲜明的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逐渐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劳动精神。

(七)劳动教育融入评价考核机制

劳动教育是一个从始至终的全过程教育,也是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劳动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需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劳动评价体系,并根据各专业劳动教育特点,制定合理的劳动评价指标,并将劳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把劳动学分考核放入毕业条件中。

四、结论

劳动教育是落实总书记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具有优势,只有把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劳动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精神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宋世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j].船舶职业教育,2020(4):69-77.

[3]刘向兵,赵明霏.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2-66.

[4]谭泽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7-91.

[5]邹丹,张锶,赵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对策解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0(9):72-75.

[6]李纯斌.高职院校以劳动教育铸就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2):78-80.

[7]郑治伟,许艳丽,张雨澄.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强化劳动教育的目标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5):108-112.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五育融合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五育融合”被再次强调,国家把学生劳动教育和其他能力培养提到了重要位置,作为高校也应当把劳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1,2]。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劳动思想教育、劳动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等教学体系及劳动保障体系进行探索,旨在为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实践落实提供参考。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高校须加强劳动教育环节,培养能够吃苦耐劳,劳动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且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多关注那些从事平凡工作的普通劳动者,消除劳动偏见,发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精神之美,帮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自觉摒弃享乐主义等思想,摒除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等畸形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综合体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3],体现了劳动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基础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敬业、爱岗等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劳动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三)劳动教育有利于五育融合发展

劳动教育是五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成为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要求树立五育并举、相互融合的理念,优化和完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相互融合,完善相互促进的育人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四)劳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劳动既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是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条件。正是由于人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4],通过劳动可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实现个人理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将学生的现有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探求真理、进行发明创造,进而推动科技进步,使人们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开展协同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大学生适应团队、社会的能力。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很多学校未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学生主动性较差,不愿劳动、不想劳动;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家庭劳动教育缺失严重,造成子女不愿劳动、不会劳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一)加强劳动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高校进行劳动教育必须以马克思劳动理论为基础,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以及高尚的劳动品德。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从思想上了解劳动教育、接受劳动教育,进而产生劳动热情,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

(二)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学校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时,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5]。例如,在校内设置各类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平台,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校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与社会各类机构、公司合作共建劳动实践平台,开展实习实训、志愿服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如打扫宿舍卫生、教室卫生等;鼓励学生从身边做起,抓住劳动机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劳动后的收获感和幸福感,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三)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

高校大学生在校园里要生活、学习数年,校园文化对其劳动情操的影响广泛且深远。高校可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劳动教育文化展览、文化墙、劳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来宣传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四)加强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劳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可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或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项目等,如医学专业学生就可以参与核酸样本采集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志愿服务工作。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得到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其劳动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自身吃苦耐劳、主动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还应加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结合,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劳动实践引导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反过来推动劳动实践,从而形成劳动—创新—劳动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五)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6]。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不仅要靠劳动实践教育,还要把劳动教育与各个专业课程相结合。学校应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这类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既可以教授专业课,也可以参与劳动实践的指导,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聘请劳模、大国工匠、先进工作者等走进校园,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鲜活的事例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丰富劳动育人的形式。2.评价体系建设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需要有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7],否则无法反映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优缺点。这就需要学校在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并注重落实,及时纠正劳动教育偏差,优化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需要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劳动教育的既定目标。3.协同育人体系劳动教育需要协同个人、家庭、社会共同推进。就个人而言,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主动投身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就家庭而言,应当营造良好的劳动家风,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孩子自觉养成劳动习惯;就社会而言,其拥有最为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高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机构联合,打造多方参与的劳动育人体系,以此丰富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充分利用行业精英、楷模、劳模、大国工匠等优质人才资源,让学生在良好的劳动环境中锻炼自身的劳动能力,感受劳模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四、结语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应对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强化对实施劳动教育的保障能力和组织领导。显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着认知困境、取向困境和制度困境。第一,认知困境。一是将劳动教育狭义化、简单化理解。一部分人将劳动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劳动课、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的培养。另一部分人则是把劳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劳动文化、劳动技能的学习,定义为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弱化和忽视了体力劳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人是劳动的产物,正是劳动才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成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全部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劳动,它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一部分人没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质属性,造成认知错位。第二,取向困境。一是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在高校现有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分配学分。高校在劳动教育上存在着课程缺失的现象,而在课程之外,高校师生轻视劳动,回避“脏活”“累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劳动教育被功利化。对一些回报率较高的劳动教育,如经费充足的实践教育项目、关乎绩效考评的劳动教育活动等,往往吸引高校师生趋之若鹜。这些表现,从本质上凸显了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对劳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取向选择上的缺位。第三,制度困境。从现有的高校劳动教育制度来看,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面临着不完善不健全的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2.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归因分析。第一,对高校劳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者、教师和大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这是造成劳动教育认知错位的重要原因。第二,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受到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残余的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在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冲击下,既给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取向造成严重的干扰,也给当前高校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营造礼敬劳动、爱好劳动、重视劳动、认真劳动的氛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三,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大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的干扰与破坏却是不容小觑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应对

1.加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第一,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树立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消除错误认知和取向,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通过夯实理论基石来摒弃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领导者方能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作为引领,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稳步前进;教师才能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传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讲透彻、讲深刻、讲明白;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并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就要学习理解掌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重要理论观点;就要落实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理解“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第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化解劳动教育的认知困境和取向困境,既要以知促行,也要以行促知。仅仅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学习,将其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实践活动。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p134)因此,在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校情和学情之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应借助不同劳动实践平台,主动投入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当中,广泛进行体力劳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享受劳动的乐趣,塑造健全的人格,磨练顽强的意志,锻造高尚的品格,最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强化已有的正确认知和取向,消除对劳动的偏见,化解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和取向。2.正确引导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前进方向。第一,矢志不渝地坚持党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正确领导。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p20)这就昭示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引领高校劳动教育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续写伟大史诗篇章。历史一再证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在一切艰难困苦中化险为夷,夺取最后的胜利。因此,化解当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高校党委一要勇于自我革命,力戒形式主义,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二要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落到位,把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懂、弄通、做实,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始终坚持为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第二,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展开批判与治理。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p473)从本质上肯定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离不开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相反,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大肆提倡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娱乐至上和崇尚暴富等错误观念,从本质上对人的活动进行否定。面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中的享乐主义等观念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冲击、劳动价值取向的扭曲和劳动习惯的破坏,高校应揭露错误思潮的理论本质,批判其实践危害,同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竭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引领功能,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第三,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5]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劳动文化,形成了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但也存在一定的糟粕,影响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因此,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优秀文化支撑。首先,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存在的重智轻劳、劳心与劳力相分离等腐朽劳动观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毫不犹豫地摒弃,坚决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封建落后的劳动观展开彻底的批驳,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养料。德育论衡3.建立健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第一,优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高校要落实劳动教育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负责人主管、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和密切配合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得以高效开展。成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统一协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活动安排、人员流转、场所运用、经费支出等工作。其次,建立系统科学、分工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办学治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再次,完善劳动教育的监督执行机制,《意见》提出:“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安全管控机制,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得以安全有效开展,防止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化。最后,完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好大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宣传平台,利用好校园网、校园广播、公众号等新旧媒介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传播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好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唱响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强音。第二,构建完善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首先,新时代高校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人数,按比例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防止劳动教育因师资不足而停滞不前。其次,革新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关于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相应的培训地点接受专业培训,也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对教师进行特色培训,以此强化教师的正确认知,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优化教师聘任、选拔和淘汰机制。在聘任和选拔劳动教育教师时,应坚持考核相应的学历学位、教学能力、劳动技能和研究成果等指标。对于未能胜任教育工作和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敢于果断淘汰,以此提高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给予奖励来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严格督导来保障劳动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来调动劳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培养优秀的适应时代变化的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首先,升级劳动教育的地位,开设、开足、开好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例如,学校要规定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劳动课程不能少于一定的学时,从而确保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实效。其次,制定高校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和辅助教材,规范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开发好、运用好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教材制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学内容应围绕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形成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再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劳动教育的教学规律,广泛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奋力做到书内与书外相统一,校内与校外相配合,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劳心与劳力相结合。最后,推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变革,将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要素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n].人民日报,2016-04-3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劳动形式;劳动文化;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在深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要把对大学生态度和习惯的教育,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中。通过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大学生具有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思想意识,讲解学习作为特殊脑力劳动的重要作用。规划培养大学生劳动情感、参与高职实践劳动的构架,规定他们在校期间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学习内容,使劳动教育课程具备影响大学生个人劳动品质的促进条件,落实全面培养他们劳动精神的积极做法。

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意义

(一)塑造大学生个人品质

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有志之士,都曾通过劳动学习和实践一定的特殊技能,让自己具备在专业领域内的生产力和影响力。而生产力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方式,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成为大家付出劳动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多数学习任务,是以脑力劳动形式学习和实践自身的学习技能,导致不少人更看重劳动所能转化的社会效益,缺少付出真实劳动努力的个人品质。劳动教育课程能从一定立场上,改变大学生在劳动品质上的欠缺。

(二)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自由选择就业劳动的脑力劳动基本素质。其中不少人把从事脑力劳动工作者,作为自己未来发展就业技能和岗位的方向,却始终没有对劳动就业概念的理解。其中一部分认为拥有大量学习资源的人,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可以对外索取更多的社会价值,不懂得如何通过劳动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劳动教育课程以一定的劳动实践要求,帮助大学生迈出参与任何形式的第一步,加强他们对社会以及劳动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一)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过于广阔

劳动教育课程既然作为一类课程,就存在重点培养大学生哪种能力或者习惯的教学目标。把他们的劳动能力分为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个方面,可以发现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存在比较复杂的具体目标情况。而衡量大学生劳动素质的课程评价标准,没有确切的课程教学目标,仅有广义上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需要关注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上的势力,构架适合大学生们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评价劳动教育不足

高职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时,存在对应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用于评价大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对教师授课能力的满意程度。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育要求,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实践劳动都具有相对严格的要求。教师应当根据课程体系的评价内容以及标准,增强其评价学生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使其能够正确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师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表现。

(三)缺少劳动育人价值观的体现

高职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主要以帮助学生参与劳动和讲解有关劳动的理论知识为主。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完成在理论知识内容上的实践与学习,教师就会适当放宽对他们劳动表现的限制性要求。其中不少人还已完成任务量的多少,衡量自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地位和教师对他们的个人意见。这种情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把劳动育人价值观和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割裂,要重点调整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概念和劳动价值的课程体系内容。

(四)缺乏宣传劳动文化课程要求

劳动教育不只是通过口头宣传,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是要通过深入讲解劳动文化的起源和相关故事,带动学生学习劳动文化以及产生对劳动的情感。部分高职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没能把劳动文化作为讲解课程理论知识的重点,使大学生们把理论知识作为衡量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要求,以学习知识为主要的参与劳动形式。教师要让劳动教育课程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支持劳动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提出宣导这类文化内容的课程体系构架要求。

三、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架

(一)确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作为构架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立场。对在工作中难以执行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存在一定大学生学习诉求的删减。比如讲解劳动知识的内容中,存在部分介绍多种劳动岗位和每个岗位工作要求的内容。很多大学生在了解这部分内容后,只看到了自己今后从事劳动的可能性,没能理解自己学习内容的现实意义,让他们产生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假大空的潜意识判断。相较于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大学生更愿意在劳动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今后就业的劳动岗位,深入了解感兴趣岗位的劳动待遇和正式入职后的社会价值。教师要为大学生重点讲解课程中的劳动概念和劳动法律,使他们不去太过深入了解教材中某一部分的内容,确定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参与实践体力劳动能力的教学目标。把课程教学目标锁定在对一种或者多种技能的学习要求上,使课程体系中具备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规划。通过引入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拒绝任何非法形式的劳动,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劳动精神的中国建设者。

(二)合理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成果

教师要把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对比大学生在校学习劳动任务的核实。对部分没有参与劳动实践、仍然获得良好评价的人员,实行担任团队职务、组织他人参与劳动等方面工作内容上的具体评价,使课程教学中评价大学生表现的内容,扩大为对个人劳动能力和劳动形式的评价上。不允许他人以工作内容,作为拒绝劳动的理由。对同时担任多个团队职务、以团队工作内容拒绝其他团队劳动要求的人员,进行借助以上评价条件上的依法核实。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具体评价大学生表现的内容,使他们的行为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对部分缺少良好劳动态度的人员,进行严重违纪行为上的通报批评。对达不到课程劳动要求的人员,予以开除学籍重新参考入学考试的处分,使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学校评价,看到部分人员在校期间的真实行为。在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标准中,增加大学生适应劳动和评价自我行为的道德要求,允许他们检举教师曾出现过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对恶意抹黑教师劳动形象的人员,进行走相关法律程序上的追求,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劳动。

(三)引入课程体系中的价值观内容

教师要把劳动价值观作为一项教育任务,引入到劳动教育课程的体系内容中。通过为大学生普及劳动形式和劳动价值,使他们产生对劳动的基本认识。详细讲解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日常生活劳动内容,让大学生把在高职内的学习生活场所,当作自己需要履行劳动义务的地方。对部分不参与高职日常劳动的人员,进行参与班级干部竞选、申请优秀党员等要求上的合理拒绝。对不承担高职干部职责的人员,了解他们完成个人学习劳动和参与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没有参与活动实践规划的部分干部人员,进行停职查看或者直接免除职务的处分。对没有参与任何劳动的普通大学生,进行个人劳动能力和学习实践能力上的测评。对其中缺乏劳动自理能力的人员,进行个人原因和其他原因上的总结,帮助特殊人员在劳动中提高身体素质、恢复部分劳动能力。通过普及劳动精神以及个人先进劳动事迹的讲解,使热爱劳动成为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观引导内容。合理规划他们参与劳动的实践任务次数以及劳动强度,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他们提升自己价值的途径。

(四)积极落实劳动文化的教育宣导

教师要利用文化的力量,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讲解与劳动有关的历史和革命故事,让他们逐渐理解劳动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不热爱劳动的人,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有一定付出的公益劳动。这类人所付出的劳动,都是以获取个人价值为目的的行为。教师可以适当为大学生普及一定的劳动法律文化,使他们意识到劳动付出与个人收获成正比,防止他们因个别人员的成功事迹,生出想要以非法形式获取他人或者集体财富的行为,坚持杜绝不良风气在课程教学环境中的蔓延。对部分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劳动形式上的细致讲解,宣导用自己的劳动获取回报的积极劳动文化。对大学生中受到过诈骗的人员,进行多种合法劳动形式上的普及,使其能够学会辨别非法劳动与正规劳动的区别。对部分大学生反映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多方签订合同实际情况和各自立场的分析。把普及劳动法律和劳动义务,作为宣导劳动文化的重要课程体系内容,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形式和他们以劳动获取报酬的履行义务,减少形式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侵蚀作用。

结语

教师要对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课程开设意义和课程教学目标上的渗透,帮助他们理解劳动以及劳动形式的存在。评价部分影响到高职教育秩序的大学生行为,让劳动教育课程存在对个人行为的管理和劳动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普及劳动法律以及劳动文化,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法劳动和劳动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钦.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4):210-211.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劳动,劳动教育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前提,也是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点。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系统,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个人道德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因此,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优势,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处。通过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为参加现代化建设而做好准备。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新时期南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南通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也需要跟上时展步伐,深入发展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概述

1.1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在出现以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劳动才创造了历史,成了社会的主人。因此,想要推动人类社会持续的进步,就必须让每个人保持着高度的劳动热情,劳动教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实际上隶属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在最初劳动教育的根本意图是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掌握有关劳动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在迎合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同时自觉、诚实地践行劳动,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讲时间、讲效率、讲技术的完成劳动任务。

1.2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背景

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就造成我国社会更加需要智慧型、创造性的劳动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劳动者的主要基地,因此,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各行各业发生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迎合国家和社会的相关需求,改变课程结构,通过增加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塑造学生的劳动态度,培育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学生的劳动观点。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体育教育、智力教育和其他教育等进行充分的结合,既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也培养创造性的综合型人才。

1.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从思想方面塑造学生的劳动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改变自己对劳动的态度。有利于教导学生勤奋学习,结合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现状,提高技能,做好建设社会的准备。有利于帮助学生锻炼劳动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总体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另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更有利于促进院校本身的发展,根据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劳动活力,积极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建设进程中去,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同时,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可以有效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智力教育,通过融合多种教育总体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认同感,方便学生积极为自己的职业,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劳动。

2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其原因

目前,南通地区的各所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在积极的建设劳动教育体系。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各类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实践方面仍然有所缺失。其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并不明确,劳动课程被融合到其他德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中;课程主体被淡化,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存在片面化,不少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劳动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或者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卫生教育,无法清晰地确立劳动教育的目标以及教育计划,劳动教育平台呈现扁平化现象。目前南通地区有不少高职院校利用实践教育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但由于劳动实践的方式过于单一,实践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造成劳动教育平台呈现扁平化现象。而且南通市的不少高职院校并不具备相应的劳动场地和劳动教育设备,对劳动过程的管理存在忽视情况。一部分高职院校内的教师队伍并没有与课程进行匹配,导致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无法实现个人价值,也无法将个人与社会价值进行有效统一。总体而言,目前南通市的高职院校劳动综合教育体系并不完善,所塑造的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内涵并不明确,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劳动精神,锻炼劳动技能。究其根本,劳动教育开展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学生、社会风气以及学校环境三方面。

2.1独生子女相对较多

目前,南通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溺爱,从小娇生惯养,在初中和高中时代这部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家长在日常中较多为学生灌输一些以读书为荣的理念,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劳动技能存在部分缺失。有部分学生的家长一力承担所有的家务劳动,没有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存在片面观念,认为体力劳动并不属于自己的任务。还有部分家长长期为学生灌输一些体力劳动非常辛苦的概念,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在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不愿意、害怕辛苦的心理。

2.2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

目前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西方的腐朽思想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对外交流的途径流入大学校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读取信息的过程中,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逐渐滋长懒惰的习惯。由于中西方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在长期的西方腐朽思想包裹下,会出现鄙视体力劳动,将体力劳动当作个人负担的情况。有部分学生的辨别能力不高,因此会全盘接受西方落后腐朽的思想,形成自私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日常生活并不热爱劳动,也不愿意展开劳动实践。

2.3高职院校的教育氛围不浓厚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内容主要以寝室卫生、班级卫生为主,并没有结合相应的理论性知识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导致一部分学生将劳动教育与寝室卫生班级卫生划等号,违背劳动教育的初衷。而且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南通市不少高职院校雇佣一些卫生打扫人员,主要用来清洁教室和公共场所,导致学生的劳动欲望不高,虽然南通市的高职院校校园条件得到改善,但学生的劳动锻炼机会大大减少,不利于学生锻炼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能力。

3南通市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3.1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南通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地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劳动教育体系。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切身情况,调动校内的相关资源,并与校外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通过课程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欲望,提高学生的劳动理论性知识。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南通市的地域条件、南通市的卫生条件和劳动教育条件等,组织和编写南通市劳动教育教材,并将劳动教育教材与高职院校自身的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与南通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注入南通市新的发展内容。在开发好课程教材之后,建立相应的公共教育课程,结合每一个专业的教育特点,选择适当的专业指导教师,让教师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公共劳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劳动素质。高职院校需要切实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相关劳动教育的方案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劳动形式、学习劳动技能。

3.2建设劳动教育基础力量

南通市高职院校在展开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劳动教育的现状,建设劳动教育基础力量。首先,建立劳动教育的相关措施和劳动教育场地;其次,需要下拨一些劳动教育经费;最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劳动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在建立劳动教育相关设备和相关场地时,南通市的相关高职院校可以进行有效合作,共同打造基于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每一所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相关劳动教育设备,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同时,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之间展开劳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在彼此交流和彼此促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下拨劳动教育经费,划归专门的劳动教育经费来保障劳动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所长,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特色的指导教师团队,利用指导教师团队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参与专业性的实践性劳动活动。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树立劳动新风尚。

3.3将劳动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之中

南通市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南通市的地域文化和地域习俗,创设具有特色性的劳动文化,并结合南通市的劳动历史、社会劳动过程等构建校园劳动文化,结合校园文劳动文化创设新的劳动教育形态。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南通市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南通市的各种新思潮和新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展劳动教育,不拘泥于校园的打扫或者是技能性训练,还可以拓展一些脑力劳动、服务性劳动,通过创新劳动的载体、创新劳动的心态,打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还可以结合一些实践劳动社团、主题教育文化活动等,开展特色性的劳动教育。以征文、演讲、比赛、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劳动欲望,让学生爱上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热爱校园公共财物。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劳动兴趣,挖掘南通市的地域性劳动主题活动,联合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服务地方、服务社区,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所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离不开生产劳动,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学生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劳动意识,崇高的劳动精神。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新形势下南通市的发展和变化,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教育体系之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参考文献

[1]缪昌武.“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视阈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20,(04):60-63,90.

[2]孔令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106(2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