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论文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4 15:33:51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策略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在此趋势下,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 2”)政府领导于2004年6月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逐步推进,迫切需要加强金融领域的区域合作。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充分、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市场统一,减少资金的搜寻成本和产业的梯度转移,提高市场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与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合轨运行,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但由于泛珠三角区域内既有我国东、中、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金融特征,又有“一国两制”下的三个货币区域、三种金融制度的差异,而且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也极为不平衡,加大了区域金融合作的难度。因此,泛珠三角地区金融业如何顺应形势,加强合作,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同时抓住机遇,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
一、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现状
泛珠三角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三个增长极之一,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圈。其中,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现代物流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中心之一;澳门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旅游、中心之一和地区性商贸服务平台;而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约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
自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模式建立以来,各方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金融机构跨境经营和互相参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城际金融合作、建立异地客户服务中心和发放异地贷款,资金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在逐渐消除,金融合作基本框架已经形成。目前圈内基本形成了以港澳发达区域为第一金融产业梯度、以我国东中部地区省份如广东、福建等正在崛起的第二金融产业梯度、以我国西部省份如云南、贵州等欠发达区域为第三梯度的金融产业布局状态。澳、港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历史因素以及相宜的管理,金融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香港金融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公司在海外上市的首选。由于广东与香港地域相连、人文相通,粤港这个次区域的金融合作在区域合作的推动下进一步深化,在金融机构互设、金融业务合作上取得明显进展。截止2006年6月末,广东共有港资银行22家,港资驻粤保险公司代表7家,同时部分香港银行将数据处理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单证业务、电话业务中心等业务部门内移。如中银香港将软件开发中心迁至深圳,汇丰银行将档案备份中心迁至广州。广东有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香港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2006年2月广发期货经纪公司成为我国首批赴港开设分支机构的3家期货公司之一。在银行业务合作方面,粤港银行业在授信融资业务、结算业务、外汇资金业务、个人银行业务、港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以及港资银行保险业务、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合作形式逐步多样化,合作对象逐步多元化,合作成效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支付结算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建立了粤港票据联合结算系统,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珠三角的粤港票据结算系统;实现了粤港、深港港元即时支付系统的联网;实现了广东和香港地区银行卡网络互相连通。广西、云南金融界在发展边贸结算、服务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上颇有心得;江西、贵州作为首批农信社试点改革地区,在增资扩股、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三农”发展等方面先行一步。
泛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除个别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泛珠三角都设有分支机构,而且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香港的汇丰、渣打、恒生、东亚等大银行及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已在内地开设多间分行或代表处,但是,泛珠三角地区银行机构以及上市公司数量大部分分布在广东、香港、澳门这些发达地区,其他省份银行结构、上市公司数量偏少。截至2006年末,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除港澳地区外)各项存款余额9.36万亿元,占全国的26.91%;各项贷款余额6.18万亿元,占全国的27.42%;国内生产总值达6.63万亿元,占全国的31.68%,增长速度为13.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而2006年末区域内9省区(除港澳地区外)共有上市公司501家,约占全国(共a、b股上市公司1434家)的35%,说明泛珠三角地区股票市场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地区发展结构差异大(见图),说明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障碍
制度因素是影响任何区域进行合作的重要因素,在泛珠三角区域内部同样存在着较大的体制障碍,影响着其自身发展。我国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收回了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对两种不同制度下金融体系衔接的深度与广度产生影响。内地的金融体制虽然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造,但是总的来说,政府干预色彩较浓,金融市场不够发达(从这两年的证券市场可以看出,中国的股票市场受政府影响大,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偏离实际价格很多,市场的力量还很微弱)。而港澳金融法律体系健全,法规细而全并且符合国际惯例,内地在此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区划壁垒导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
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资源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自由流动,然而银政壁垒的存在阻碍了泛珠三角地区金融互动的发展。表现为:(1)地方政府实际上过多过少地干预商业银行贷款,控制本地市场的意愿过于强烈,不希望本地区优质的金融资源与他人分享,只乐意资金的流入,反对资金的流出;只欢迎投资本地项目,反对投资异地项目;当区域之间出现利益摩擦时,一些金融机构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各种壁垒,阻碍了金融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2)目前泛珠三角内陆区域金融监管分属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广州分行、成都分行、武汉分行、上海分行,而目前大区分行都是以平衡本区域经济总量为原则,而不是以区域经济的联系程度为首要出发点,金融监管的垂直领导直接导致9省区金融业之间的分割状态的形成,直接导致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市的金融服务都以现有行政区域为主,没有从区域资源和动态角度确立金融服务模式以实现金融资源更大范围的有效配置。因此,从目前看,阻碍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最大问题是地区间金融合作受到区域分割管理的限制,合作渠道不够畅通。
(三)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
通过对“泛珠”各省区gdp的比较(见表1),可以把“泛珠”各省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gdp明显超出其他各省区的香港、澳门和广东;第二层次是gdp在7000亿元-8000亿元之间的福建、四川、湖南3省;第三层为江西、云南、广西、贵州、海南5省区。三大层次间各省区的差距是巨大的:内地2006年gdp总量最高的广东为26204.47亿元,而最低的海南省只有1052.85亿元。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可以通过其它经济指标得到求证,9省区gdp的变动趋势与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人均gdp等的变动趋势具有相似性。2006年广东的人均gdp为28332元,是贵州的近5倍;从地方财政收入来看,广东的财政收入为2179.4608亿元,几乎是其它8省区总和(约2963.3831亿元)的73.5%。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香港、澳门、广东、福建的人均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都是遥遥领先,泛珠三角地区明显存在着空间二元性。沿海地带经济发展比较快,内地发展比较缓慢,这也是泛珠三角地区金融合作的一个难题——地方差异大,发展很不平衡。
从表2的各项金融指标来看,广东、福建、四川、湖南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年末余额都远远高于其它地区,金融实力比较雄厚,资金流动活跃;而保费、上市公司家数则是广东遥遥领先(除香港、澳门)。资金流动活跃于第一、二阶梯之间,第三阶梯资金流动缓慢,极大程度地阻碍这些地区的金融合作与发展,导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策略
(一)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性金融机构
随着泛珠各项经济合作的深化,建立泛珠经济区的区域性银行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整合区域内9省区城市商业银行,组建“泛珠三角发展银行”是一个创新的途径。“泛珠三角发展银行”就像一个具有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可以根据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立相应的资金比例,由各省区财政拨款共同组建,也可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募集资金。这一银行的任务主要是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政策性贷款。此外,还要注重加强金融机构区域内相互开设网点、增强服务能力建设的金融合作。
(二)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配合与协调
区域经济一体化后,金融制度,金融合作越来越复杂、精细。因此,需要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配合与协调,建立区域金融风险的信息沟通、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区域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重点探索建立覆盖全区、资源共享、信息完备、使用便捷的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系统。在防范风险层面,建立客户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不良客户黑名单,同时共同加强区域金融监管和内控,携手打击金融犯罪,确保金融安全,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
(三)完善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法律体系
一要建立一套相互配合、一致连贯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合作环境,为合作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二要抓紧完善内地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市场扭曲,使区域内金融业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三要建立和完善泛珠三角相对一致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文化制度,使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发明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严格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保护。
(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云南、贵州、四川距离广东比较远,由于空间距离远,经济金融发展梯度明显,使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金融机构在开展异地业务时面临管理难度大、风险管理手段缺乏等问题。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很大程度的影响偏远地区的对外贸易,导致进出口贸易额比较低,经济发展状况欠佳,与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应该加强信息传递能力,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
(五)积极促进双边与多边金融业务及金融资源共享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应当以主体间差异性为基础,发挥各方比较优势,积极进行双边和多边的金融业务合作及金融资源共享。以融资为例,泛珠三角区域内既有资金充裕的省区,也有资金紧张的落后省区,资金供求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但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发达省区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资金从存贷比高的地区向存贷比低的地区流动的现象,资金供求不平衡性状况日益严重。为此,区域的金融合作应当致力于建立双边或多边的资金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特点,积极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在整个区域内的资金融通,进而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内金融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六)完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区域金融合作中出现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供畅通的渠道,包括区域支付结算平台、区域票据交换中心、区域信用卡管理中心等,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金融业整体水平。
(七)加强人力资源合作
突出港澳和广东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密切人才交流,是深化区域各方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防范潜在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加大人才交流培训力度,建立区域内人才交流培训机构,共同组织高级管理人员互访和出境学习、考察、培训。加强高级管理人员定期沟通与联系,实行互派人员挂职锻炼。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用工制度绩效考核、人才培养等方面经验交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八)加强区域内物流主要枢纽地的金融合作
泛珠三角区域南北东西的跨度很大,要实现共同发展就必须保障物流的畅通无阻。密切物流主要枢纽地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大型物流企业在区域内合理布局和发展,畅通物流有利于区域内贸易发展,有利于内陆省(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加快资金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应通过加强金融合作,促进物流的合理分工和布局发展,为大型物流企业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正新,李远礼.泛珠三角区域金融联动的探讨与展望[j].广东商学院报,2006(5).
[2]陈燕珊等.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机构合作机理探讨[j].透视珠三角,2006(6).
[3]李斌等.泛珠三角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规划研究[j].热带地理,*(4).
[4]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5]吴丽.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6]何传添.构建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保障体系[j].南方金融.2005(7).
[7]李明昌.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j].西南金融.2006(9).
[8]兰小林.广西参与泛珠区域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入wto后,外资商业银行以经济区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对国有银行传统的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了冲击,竞争的压力迫使国有银行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配合而我国东中西梯次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对金融机构跨区域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但目前行政区划地方利益国有银行传统机构设置模式等方面的因素对建立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制约,亟需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和完善各种服务手段来实现区域金融服务协调与互动,适应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ag尊龙app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性服务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认真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范围内不同地区政府的利益共享机制问题,逐步弱化政府的经济决策职能,加强经济调节职能,由市场未决定利益分配办法未决定资金流动,通过税收本地化或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促进跨区域合作政府应减少对生产要素正常流动的阻碍性干预,营造与强化生产要素流动对地方长远利益的正面效应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4
19世纪以来,由于欧洲及北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各国对金融服务的跨国需求开始大大增加。国际性的融资、保险、外汇交易活动规模在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柏林及美国一些城市日趋扩大,尤其集中于占地2.6平方公里的伦敦城,由此形成最早与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企业集群一伦敦。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世界许多地方进一步渗透。1945年以前,地区性国际金融集聚区已达数十个,二次大战结束后充当过国际金融企业集群(包括地区性的)的城市有: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东京、香港、新加坡、悉尼、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巴拿马等等,其中相当大部分是70年代后开始建立或重新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瑞士,对外开放其金融市场,欧洲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虽然欧洲一些金融城如伦敦正在慢慢复苏其国际金融运作,但总体上跨国融资活动规模增加有限,国际金融集聚趋势此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发达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跨国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自然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企业集聚区,如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开始迅速扩张外,在政府推动下又新建了一批区域性金融集聚区,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等;同时在较为自发的状态下,东京、香港等金融集聚区也开始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联合提供金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集聚,这导致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企业集群的出现。在国际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企业高度集聚格局。如伦敦已拥有18%的全球银行借贷额、33%的全球外汇交易额、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额,以及决定世界黄金价格的黄金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货市场。目前三大国际金融企业集群集聚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60%、国际银行贷款的40%、国际债券发行的30%。新加坡已有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其中银行114家、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公司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逐步明确了其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区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素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目前拥有金融机构210余家,其中70余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其资产总量已达到7137816百万港元。伴随着金融企业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的金融企业集聚格局日益明朗。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产品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和趋势。首先,金融产品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创造,比如资本期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这些产品的出现既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又是各金融机构不断合作的结果。其次,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性。一方面,客户需要实现快速、方便的资金转移、资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和货币资金直接联系,而交易的频繁性要求一笔资金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金融产品存在,这客观上对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产品供给者获取“租金”的利益驱动。区域金融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有动机通过同一种金融产品构成不同的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跨线提供,进而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金融产品复合性特征的强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场化的急剧扩张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对金融企业提供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金融企业集群从根本上说是复合性金融产品需求强化的根本要求。
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区域金融企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它一方面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另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不同金融企业的空间集聚和发展壮大。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全球经济“马赛克”现象。正如birkin-shaw所说,如果看看美国的硅谷和伦敦的金融业集群,就会发现这样的集群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外资。这两个集群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集群的发展通过外部企业的加入增强了领导能力和升级能力,形成一种自我增强机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能力,进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5
19世纪以来,由于欧洲及北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各国对金融服务的跨国需求开始大大增加。国际性的融资、保险、外汇交易活动规模在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柏林及美国一些城市日趋扩大,尤其集中于占地2.6平方公里的伦敦城,由此形成最早与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企业集群一伦敦。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世界许多地方进一步渗透。1945年以前,地区性国际金融集聚区已达数十个,二次大战结束后充当过国际金融企业集群(包括地区性的)的城市有: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东京、香港、新加坡、悉尼、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巴拿马等等,其中相当大部分是70年代后开始建立或重新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瑞士,对外开放其金融市场,欧洲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虽然欧洲一些金融城如伦敦正在慢慢复苏其国际金融运作,但总体上跨国融资活动规模增加有限,国际金融集聚趋势此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发达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跨国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自然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企业集聚区,如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开始迅速扩张外,在政府推动下又新建了一批区域性金融集聚区,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等;同时在较为自发的状态下,东京、香港等金融集聚区也开始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联合提供金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集聚,这导致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企业集群的出现。在国际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企业高度集聚格局。如伦敦已拥有18%的全球银行借贷额、33%的全球外汇交易额、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额,以及决定世界黄金价格的黄金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货市场。目前三大国际金融企业集群集聚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60%、国际银行贷款的40%、国际债券发行的30%。新加坡已有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其中银行114家、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公司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逐步明确了其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区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素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目前拥有金融机构210余家,其中70余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其资产总量已达到7137816百万港元。伴随着金融企业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的金融企业集聚格局日益明朗。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产品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和趋势。首先,金融产品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创造,比如资本期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这些产品的出现既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又是各金融机构不断合作的结果。其次,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性。一方面,客户需要实现快速、方便的资金转移、资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和货币资金直接联系,而交易的频繁性要求一笔资金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金融产品存在,这客观上对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产品供给者获取“租金”的利益驱动。区域金融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有动机通过同一种金融产品构成不同的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跨线提供,进而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金融产品复合性特征的强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场化的急剧扩张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对金融企业提供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金融企业集群从根本上说是复合性金融产品需求强化的根本要求。
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区域金融企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它一方面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另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不同金融企业的空间集聚和发展壮大。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全球经济“马赛克”现象。正如birkin-shaw所说,如果看看美国的硅谷和伦敦的金融业集群,就会发现这样的集群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外资。这两个集群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集群的发展通过外部企业的加入增强了领导能力和升级能力,形成一种自我增强机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能力,进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市场主体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襄际,对宜昌市经济、社会、区位、文化、政策等蹲素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研究中的战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蔌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和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构想,借鉴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义,本文认为,所谓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指依托宜昌连接武汉与重庆的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集聚大量金融服务机构特别是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为鄂西经济圈的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健全的金融服务,把宜昌建设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一)优势因素(strengths)
1.区位与文化优势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i(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资金集聚地和交通要道,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辖五区三市五县.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5万。宜昌交通四通八达,拥有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连通重庆和武汉的唯一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宜昌以三峡水电、磷化煤矿、酵母化工等工业及以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库区文化、土家文化等文化产业和以桔橙、茶叶、核桃等农业带动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位.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作为承东启西的川咽喉之地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辐射核心,宜昌区位经济优势十分突出。
2.经济发展优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08年宜昌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gdp1026.6亿元,增长14.6%;全地域财政收入197.6亿元,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增长24.5%。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210.9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增长22.8%;利税236.9亿元,增长16.5%。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增加值137亿元。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实现增加值338.2亿元,增长11.3%。宜昌市的gdp稳居湖北省第二名.是名副其实的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
3.地缘经济优势
为适应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8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宜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和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2006年出炉的湖北省三峡旅游规划,重点是建设提升黄柏河、三斗坪等5个旅游码头、双神等10条旅游公路,已有部分项目动工.加上先前贯通的“汉十”、“汉宜”高速,神农架至兴山生态公路.以及今年即将通车的宜万铁路、沪蓉高速、沪渝高速等,鄂西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种完善的交通网络有效的缩短了以宜昌为核心的鄂西经济圈的半径,使该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关性更强,增强了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圈的协整效应。
(二)劣势因素
1.金融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不及武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较小,且上市公司偏少,保险市场发展也较上述城市落后。
2.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辐射能力偏弱。宜昌缺乏实力强、辐射能力广的大型金融机构,如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缺乏机构投资者以及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没有外资金融机构。银行新业务、新品种开发和推广不及国内其他城市。证券业主要集中在经纪和委托理财业务上,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债券市场局限于国债,货币和同业拆借不够发达。保险产品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寿险和普通产险上,风险过于集中,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等相关险种有待拓展。此外,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偏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对外辐射功能有限。
3.金融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尽管宜昌金融机构种类比较齐全.但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机构。在金融产业链方面.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扶持和整合,金融产业链不够完整,尤其是信用担保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三)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1.国际国内产业人驻.带来巨大金融服务需求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跨国投资加速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由成本战略向市场战略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并逐步由产业末端向产业上游的研发等核心环节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转移.这对宜昌市开展招商引资十分有利。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向亚太地区和中国转移,宜昌如果能够抓住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东移的时机,适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融通国内外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使沿海部分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向西部转移.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将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五大趋势,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重大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宜昌市承接汉渝两大都市区的辐射,发挥承上启下、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鄂西生态旅游圈的规划与建设为加快宜昌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内金融机构正加速进入,产业集聚趋势逐渐形成
今年以来.一批国内金融机构,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部分国内外知名银行已经率先进驻,逐鹿宜昌。更多的具有外资背景,已经进入中国经营多年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在加强对鄂西经济区发展前景的考察和研究.加快进入鄂西经济区市场的步伐,因此,金融产业集聚趋势正在形成。
(四)竞争因素(threats)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
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战略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成败都直接关系到今后宜昌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和质量。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必然与武汉的“1 8”城市圈形成竞争关系,关系到湖北经济重心的转移、资源和政策的分配。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也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与领导.以避免各地区因局部利益冲突博弈不能很好的发挥预期的资源协同效应。如果这两项经济战略的实施以利益的复杂博弈无果而终。势必将严重的影响到宜昌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实施。
2.来自武汉、重庆近距离二线省会城市的竞争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非常激烈。武汉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重庆和成都则在争取成为西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金融业发展,推进金融中心建设。武汉与西南地区金融业的兴起会与宜昌争夺建设金融中心所必须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源。邻近城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战略,都将对宜昌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构成了明显的竞争。
二、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建设与开发
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情况,都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宜昌市应抓住有利时机,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开放开发。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推进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南产业结构调整,为金融业创造更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二)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中的积极作用
无论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主导的金融产业集聚,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金融业产业集聚在发展的萌芽期,往往层次较低,金融本地化或根植性不强,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持久的产业收益,这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介入。必须改善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政府行为,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可考虑成立金融发展的权威机构.加强政府领导,负责宜昌金融业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建立集成化的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实现金融信息的共享与挖掘利用。信息平台应与统计、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联结,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向信息平台提供信息。信息系统通过提供查询、分析报告等方式,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公众服务,并以提升金融交易的效率。
2.强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培育优质信贷载体。要有一整套的信用评价体系来确保信用价值的实现。3.完善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宜昌目前的担保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应加大担保体系建设的政府投资和扶持力度。
4.优化经济、行政环境,有效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发展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把好的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为银企合作搭建反应快速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供需对接的信贷服务平台。同时,要不断优化行政环境。为金融投入营造宽松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降低与信贷投入和金融资产保全有关的收费,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成本,为金融投入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市场主体的层次
1.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宜昌。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进入宜昌,壮大金融机构队伍体系,增加交易主体,引导适度竞争。推动金融机构组织创新,满足各类金融需求为满足区域金融中心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积极推动相关银行和企业投资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2.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主体的层次,增加金融机构的辐射力。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政策优惠.打造本土机构总部金融品牌,主要是做好宜昌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把市商业银行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金融品牌:二是要争取全国性金融机构将区域性管理总部设在宜昌,以地区管理总部的聚合与辐射力强化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7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金融程度在不断深化,规模日益扩大,机制逐步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的经济增长也遭遇了一定的瓶颈,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因而,通过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在明晰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后,运用区域金融发展来调控和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衍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它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外经济研究的永恒主题,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但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还不是很完善。金融发展理论根据思想流派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①金融结构论。goldsmith(1969)开创性地用金融相关比率(fir)衡量金融结构发展程度、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认为金融规模与结构的差异是解释各国金融发展和经济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的基本功能在于合理安排储蓄和投资、有效地配置资金,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并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相关率不断提高但有限度,经济发展至一定程度,产业发展重心改变,速度更替。②金融抑制论。mckinnon和shaw(1973)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投资的利率弹性为正值。金融发展可以提高实际利率,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以此促进经济增长。③金融功能论。merton(1995)和levine(1997)从金融功能入手,依据80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选取4个金融中介指标和4个经济增长指标,通过实证手段研究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系统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储蓄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施加公司控制、促进风险管理、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加速资本积累的速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结构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金融与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国内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研究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希望找到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有效措施。在宏观层面上,范方志、张立军(2003)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具体实证分析了1978-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认为各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的拉动作用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差距是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1]。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2007)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的特点,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东部、中部和全国范围内人均金融资源的增长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在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稳定的关系[2]。在微观层面上,蔡红艳、阎庆民(2004)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的影响,计算出中国39个工业行业的成长性指标,研究了资本市场内的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互动关系。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大多着重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只是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被简单提及,没有进行详细而深刻的论证,同时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的界定还不明晰,因此,本文将重点剖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途径,并以上海市为例,引用明晰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寻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3]。
三、上海市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上海进入了金融业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日益健全的金融机构和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吸纳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并按照经济原则使储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高效流动,调整资源配置状态,提高投资效益和要素生产率,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从萎缩部门向新兴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goldsmith认为金融的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直被视作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其定义为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总量与实物资产价值总额(即国民财富)之比,如果将存款资金存量及其变化看作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果,那么贷款资金的配置就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贷款存量也是各地区的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而在区域层面,如果不计流通中现金的影响,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相关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在95%以上[4],这与我国的金融资产绝大部分以银行存款和贷款形式存在的事实相符,所以本文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王子明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表示金融资产总量的方法,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l s)/gdp,其中l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s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为区域生产总值)代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5]。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存贷款余额的数值越大,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其金融相关比率越高,反之亦然。图1是上海市2005-2013年的金融相关率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和上海市金融年鉴。自2005年以来,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从2005年的4.3826上升至2013年的5.2594,且从2008年至今,这种上升的幅度更为明显,说明上海市的金融活动较为活跃,区域金融蓬勃发展[6]。同时上海市每年的存贷款余额均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上海市的金融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表明上海市的金融机构吸纳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在逐步提升,金融结构合理,环境相对安全,整个金融体系正在稳步健康发展[7]。
四、上海市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分析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备受瞩目。上海市从实际出发,积极地进行了三次工业改组,使产业结构逐步从重化工业到轻工业再向服务业调整,率先实现以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化,1990年以来的浦东开发又加快了这一进程的推进,在开发开放的重要契机下,制造业开始经历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迅速转型,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扩展,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服务能力强化,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1999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大关,意味着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开始以服务经济为主,2012年,比重首次超过60%,基本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开始到基本形成,上海用了12年时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8]。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情况是三次产业的产值均在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在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之和相应上升,但由于地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各区域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并未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采用产业结构优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在gdp中的比重)来衡量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比来衡量各个产业的优化程度[5]。图2是上海市2005-2013年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近年来,上海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且在逐步下降,由2005年的0.8776降至2013年的0.5985,降幅高达31.80%;第二产业比重除在2009-2010年有小幅上升外,其他年份均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在近年内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比重迅猛增加,2013年达到62.24%,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趋势大致相符。同时在日益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支撑下,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在完成“工业化”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五、上海市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用eviews对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回归,探索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一)样本数据及模型设定本文选取2005-2013年上海市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表示其金融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该区域gdp的比重(cy)来衡量其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分别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cy1、cy2、cy3)来表示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优化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和上海市金融年鉴(2005-2013年)。由于时间序列模型一般是不平稳的,为了更好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设定了以下相关模型:①利用单位根(adf)检验单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②分析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得出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回归方程;③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为了避免由于存在变量的非平稳性而出现虚假回归,需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时间序列一般是不平稳的,但可以通过差分形式将其变为平稳,仅当回归的两个时间序列都是同阶单整序列,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为防止伪回归,先确定区域金融发展水平(fir)、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1)、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2)及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3)的平稳性。本文采用eviews中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fir、cy、cy1、cy2和cy3的水平值在三种形式下和10%的显著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它们的水平值是不平稳序列,而它们一阶差分形式则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即它们是一阶单整的,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三)协整检验由于fir、cy、cy1、cy2和cy3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如果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协整的,则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为了验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采用engle-granger二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1)首先对fir和cy、cy1、cy2、cy3序列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2)然后运用adf检验对以上回归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单整性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拒绝了是不平稳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即fir和cy、cy1、cy2和cy3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以上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知,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其总体产业及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明晰,需要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此问题进行说明。由上可知,在1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不是产业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优化的原因,接受了上海市总体产业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不是影响其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的原假设,表明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是其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上海市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总体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会不断调整和优化,即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由以上回归结果和因果检验可知,从总体上来说,上海市高度发展的金融水平,通过影响资金流向的变化,调整区域生产要素的分配,使得上海市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高级化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但基于产业划分的三个层次,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一、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9]。结合回归方程可得,每当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一个单位,上海市的总体产业结构会有0.002491个单位的优化,对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会产生0.002491单位的负效应,同时,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也会遭受0.087332单位的负面影响,只有第三产业能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受益,能够得到0.089818单位的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因为目前上海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现代服务业,所以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支持,因而难免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8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区域性金融改革;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持续了三十多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通过恢复专业银行、打破单一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建立浮动汇率制度、外资金融机构获得准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建立分行业监管体系、资本市场股权分置等一系列渐进式改革,实现了由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封闭型金融向开放型金融的转变。实践证明,这种全局性、强制的、“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方式极大释放了经济的增长活力,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问题凸显出来。虽然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在加深,但与其他领域相比,金融改革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环节,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如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不足、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民间金融发展受限、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这些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和调整的“短板”。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快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模式和新途径,避免走大的弯路,区域性金融改革成为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另一个新的突破点。从2012年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十几个区域性金融改革试验,有金融综合改革型试验区,如珠三角、福建泉州、云南广西、山东青岛等;有国内自贸区型试验区,如上海、福建、广东等;有综合配套改革型试验区,如天津滨海新区、深圳、义乌、沈阳、长株潭等;有自主改革型试验区,如山东、宁波、吉林等;有特殊领域改革型试验区;如浙江丽水、湖北武汉、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等。与全国性金融改革是“中央制定政策,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方式不同,我国区域性金融改革是为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解决地方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由地方推进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改革模式。推动区域金融改革不仅是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自身动力带动整体金融改革向前发展。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将政府因素作为金融制度形成的内生因素,尝试分析区域性金融改革的理论依据。
二、区域性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动因
对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是诺思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内容。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利益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只要这种“潜在利润”存在,就表明金融资源的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因此,金融制度变迁实质上就是外部利润内部化的过程。(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造成的后果是国有金融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低下。杨瑞龙(1998)的研究表明,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享比例既定的条件下,地方政府追求可支配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依赖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且政府垄断租金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也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说明地方政府推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效率提升作用。虽然我国区域性金融改革初始目标不同,有的是着力解决地方金融存在的问题,如温州是为了解决温州民间资金“两多两难”的供求矛盾;有的是发挥地方金融发达优势,先试先行,如珠三角金融改革是为了创新金融发展方式和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有的是着力点是促进金融对外开放,如云南广西金融改革是为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和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这些区域性金融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政府和企业的潜在利润最大化。这些区域性金融改革采用的是“试验推广”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金融发展,还具有极大的示范性和较强的外溢效应,对其他地区起到借鉴作用,实现促进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的目的。(二)现行金融体制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林毅夫(1989)认为由于某种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其中某个特定制度的变迁,可能会引起其他制度安排的变动需求。即某种新的制度的出现一般会使得相关的制度发生相同方向上的变迁,或是具有某种配套性质的变迁。从建国以来的金融制度理论探讨6变迁看,金融制度一直依赖于经济制度变迁,在金融制度安排的创新选择方面存在着对经济制度变迁的“模仿”,这使金融制度变迁始终滞后于整体经济制度的变迁。如1978年以前是非完全意义的金融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1978年至1997年是计划金融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1998年以后是转轨中的金融体制与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爱德华•肖(1998)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制约关系。由于金融体制的落后和缺乏效率,约束了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金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改革造成的影响可能很大,中央政府很难下决心,因此通过区域性金融改革,从小范围开始,允许创新,允许“试错”,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探索出一个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三)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金融进一步自由化,出现了与之相应的金融全球化趋势。金融全球化要求世界各国和地区开放金融业务,放松金融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能够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虽然我国金融在对外开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开放程度不高的问题,限制了外资的流入,也使国内资金错过了国外投资的良机。而不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制和监管体制,就盲目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通过区域性、局部试验,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渐进地、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变我国金融短板、实现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
三、区域性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方式
新制度经济学将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式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林毅夫(1989)最早提出了此分类方法,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变迁或新制度的建立是通过政府行政命令或法律而实施的,它以国家意志由上至下强制推行,各个社会群体只能接受并服从这种制度上的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由个人或组织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施行的制度变迁。张杰(2015)认为中国的制度结构表现为“二重结构”:发达而富有控制力的上层结构,流动性强且分散化的下层结构。在这二重结构中,金融制度安排的产生也遵循着相应的逻辑,国家是储蓄动员、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而用于经济增长的资金一般都是短缺的,金融制度首先是为了满足国家财政需要而自上而下的“制造”出来的,而不是为了满足下层结构(社会)的需求。实际上,张曙光(1996)认为在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中间结构的特殊角色,其“中间过渡”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它是上层结构的组成部门,具有暴力潜能,另一方面,它又与下层结构的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经济社会功能。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改革政策的执行者和制度变迁理念的传播者;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创新行为的解释者和最初的合法化者,能够使私有产权和非国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过去以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为主的改革方式,取得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地方对中央、企业对政府金融制度供给的路径依赖,不利于金融改革的深化发展。随着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增大,以前那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改革路径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金融改革方式,因此采取“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的区域性金融改革模式,尊重“自下而上”的市场选择,既加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也可通过局部试点积累经验,避免走大的弯路。由于以往金融制度变迁过程充分体现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区域性金融改革可以说是在市场活动凸显巨大的金融需求之后,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强制性制度变迁为辅”的金融制度变迁行为。在区域性金融改革中,中央政府的作用由主导转变为引导,积极赋予地方金融改革的权利。作为区域性金融改革制度变迁的主体之一,地方企业积极通过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微观主体的规范性;通过增发、配股、发行企业债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积极将资本投入金融领域、做强做大地方金融;金融机构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支持。作为区域性金融改革制度变迁的另一改革主体,地方政府在这种“局部试验—适时推广”的制度变迁模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和发挥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区域性金融改革的主体,地方政府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流程,制定政策吸引金融人才、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等方式,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度环境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需求相匹配。
四、区域性金融改革制度变迁的过程
区域金融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区域;非均衡性;影响因素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我国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别,使得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出现非均衡性,农村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不管在区域金融发展的效率上还是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各个地域之间,区域内部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因素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同时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一、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发展制度上的弊端、发展环境方面的弊端以及扶持力度方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制度上存在弊端
在我国农村金融区域的发展制度具有非常浓重的政府色彩,各农村金融区域在各地政府的统一强制安排下正在进行金融改革。这是一种垄断性的做法,对地区在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上的差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造成各地区金融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非平衡性。这种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是由政府执导的,脱离了以微观经济主体金融需求为基本点的原则,是一种为政府利益而制定的金融制度,
(二)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环境的影响
虽然当前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整体环境来看,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农村地区没有完善自身的农村信用体系,贫困地区人们的诚信意识也较为薄弱,再加上信息的获取成本较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较为落后,导致了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环境得不到完善和进化;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较低,且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比较单乏,落后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不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时间一久,这样的发展环境会对农村金融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区域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从我国区域整体结构来看,也可以看到地域差异也是较大的,可以看到东部沿海的金融区域发展环境相较于西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
(三)政府扶持力度方面的影响
在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对其差异性的形成有着关键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在对各个区域的扶持过程中,因为东部地区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优势,所以扶持作用较为明显。政府也在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相应的扶持,但是扶持力度较弱,这是中西部农村金融区域至今仍然还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使得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化不断加大。
二、平衡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
我国普遍存在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状况,为了能使区域和内部的发展差异尽量缩小,政府应该将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对各地区金融性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为了能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应该进行金融中心的培养,并提升其引导性作用,然后以金融中心作为基础,向四周进行引导性辐射,实现完善金融机构的目标。
(二)实施差别化调控政策
因为有地域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条件较为丰富,发展水平也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且国家对各个差异化区域实施了统一金融政策,造成一些地区的发展条件受到限制,这并不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据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先对各地区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再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能满足各地方区域发展需求的经济金融政策,使政府的市场经济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金融调控的弹性化,最大限度缩小金融发展差异。
(三)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
造成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市场化程度差异。所以,应该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通过对中西部资源优势的利用进行市场开拓,以此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市场观念意识。另外,为了使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得到加强,应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样化,并鼓励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个人私有制经济、基金经济等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同时,为了能使各群体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应该对市场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合作金融思想观,使农村信用社对金融发展的正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总结
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的出现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各地区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对各个区域进行相应金融体系的构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机构,使周边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得到带动,以此来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这样一来,就能使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得到减小,并促使农村金融区域而得到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郭栋 张雨佳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梁富华,陈业海.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
[2]谢玉梅,徐玮.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实证研究——基于2006-2011年的经验数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胡敏,刘益民,刘绍均等.当前农村金融支农能力弱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亟待关注[j].武汉金融,20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3-30 11:38:32
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及风险 2023-01-28 09:23:32
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11 09:17:37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023-01-11 09:13:24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