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教学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11-21 17:50:33

社会体育教学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1

随着全民终身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新世纪社会体育的迅速发展呈现多元化,根据社会体育的不同形式与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健身型所谓健身型就是指进行社会体育锻炼的目的单纯只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参加这种社会体育的人们,没有任何的功利思想,在运动量上往往都是应人而异、量力而行,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会认为运动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达到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目的。

2.娱乐型娱乐型的社会体育活动是指为了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精神压力或调整情绪波动而进行的娱乐性质的体育项目,如跳舞等等。现代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很多人们生活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长久如此,使得人身心疲惫,不仅有害与心理健康,还会造成很多身体上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为了摆脱生活上的压抑,释放自己的重压,很多人会选择这种娱乐性的社会体育,这也是未来的一种必然趋势。可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娱乐性的社会体育项目会作为未来的一种主要的社会体育类型得到不断的发展。

3.职业型职业型的社会体育项目是指以高水平竞技为主的运动。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传播,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种竞技类的比赛越来越多,由于这类比赛的社会观赏性,决定了职业型的社会运动得到了不断发展。随着职业竞技的要求越来越高,竞技比赛的公平性与观赏性的不断提升,使得职业竞技已然成为促进各国之间友谊的一种方式。我国的职业型社会运动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新世纪我过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旨在社会型人才的培养,所谓社会型人才是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能素质作为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一种素养。因此高校应该与社会相适应,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基本点与出发点,展望未来。然而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系统并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进行相关改革。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可以看出,未来高校体育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注重培养出学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评价一个国家社会体育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体育人口的百分率,高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属种,自然也需要高度重视。经过高校对于学生锻炼意识与体育精神的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了健身的好习惯,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还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对于生活更加热爱,并且使社会的体育人口比例得到增加。因此,作为高校培育人才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高校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与健身好习惯的养成,激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室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更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加适应以后的社会。

(2)高校应加大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得体育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高校的体育设施越来越齐全,然而一些高校的室内体育场合依旧实施收费制度。这种制度的设定是极不合理的。对于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入图书馆;对于身体的锻炼,却只有一些室外的场合可以进行选择,而一些室内的运动场合却需要收费,且收费一般比较高。这显然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并且体育项目繁多,体育教学课程时间又少,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了解却又没有一项精通,自然不会提起他们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与热情,显然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开展。所以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资,放宽学生对于体育场所的局限,高校体育课程争取使学生熟练掌握一种运动项目,使他们有所特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

(3)对于体育专业型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应贯穿于高校体育教育之中,提升专业型体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专业型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保证的同时,对于他们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也同样重要。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等等社会技能,否则就会导致大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应当予以避免。就算是一名职业型的运动员,其素质和涵养与他们的竞技能力同样重要。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运动员才更容易得到对手的尊重。

(4)高校体育将在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竞技运动职业化的不断推进,高素质、高水平的运动员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因此高校对于职业型运动员的培养将肩负更大的作用与意义。目前专业运动队和单纯的运动学校有很多的弊端,例如不注重文化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得运动员没有文凭,在退役之后很难就业,这无疑会造成一个国家的负担;运动学校的管理水平不够,使得培养的运动员的道德水准低下。而高校在这一方面就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可以为专业型体育学生提供独到的校园生活环境,可以给他们进行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与熏陶,所以高校将在培养优秀运动型人才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结语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堂教学

一、社会体育专业来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社会体育的概念作出如下表述:社会体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

二、中职学校社会体育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社会对社会教学大纲设计不一致,中职学校在加强社会体育课程管理和实践教学容量方面不够,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拓宽知识面方面存在的不足。1.实践教学比重偏小。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关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科研实践三部分。中职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只有社会实践部分,对于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部分基本没有涉猎。社会实践方面主要包括:组织公益性社会竞赛,体育协会活动,体育文化知识拓展等,但实际上由于可投入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单一,社会体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比重一直偏低。2.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在中职学校社会体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兴趣引入是比较开拓此门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受地方经济和政策、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基本没有与社会体育课程配套的教学体系大纲和教学计划。3.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程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一方面学校教学基地条件有限,仅有的部分空余场地可作为学生临时的实践教学基地,且缺乏相对应的配套设置,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社会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符合社会体育课堂所需要的校外拓展实习基地,如: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中心等。

三、完善中职学校社会体育教学的几点策略

1.丰富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在中职学校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基础性动作师范较多,而传统社会体育教学环节可适当增加,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掌握。社会体育课堂的开展有很强的应用性,为符合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必须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拓展课堂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班级课堂交流活动等,将每个不同班级的教学情况相互共享,使社会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重视理论系统知识向重视综合素质提高转变,构建中职学校社会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框架。2.合理设置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堂教学。中职学校应将社会体育加入日常体育教学中,分散到各年级的课程设置中,重视应用类课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实习的安排应综合考虑教学计划和学生个人规划等因素,因人而异的安排实践教学,首先,将实践教学渗透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制定学生6-8个学时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相关社区进行实地练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根据各个学期的课程安排要求在期末有针对性的提出测评机制。最后,适当延长社会体育实践课堂的教学时间,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反映学生对此课的反应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要保证在教学中实践的连续性。3.完善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堂的实践基地。完善中职学校社会体育课堂的实践基地是建立良好的课堂练习环境的前提。社会体育课堂对基地的选择更应该遵循以丰富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目标为动力,在探索新课堂的办学模式下,构建开放包容和谐共处的课堂环境。第一,在资源的利用上,各中职学校应坚持“立足本校,放眼未来”的原则,拓展学生课堂知识和实践途径。第二,中职学校应该配备固定的训练场地用于社会体育课堂实践的基地,以此来满足学生课堂活动的需求。4.加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社会体育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实践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和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教师学历结构,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从而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队伍。5.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部分学生对待体育课兴趣度不高,重要性认识不够,使社会体育课堂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认为社会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与体育课堂关系不大、意义不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认知教育、时间安排、内容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体现体育课堂教学新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3

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形成与社会群众对体育热情充分高涨的现状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拓展的自主性以及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在此种情况下,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2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策略

2.1高校与企业共同进步。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并对其进行优化,在此之下,高校体育与企业联合,是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性质来制定相应的合作方式。如:部分企业致力于运动服装,高校便可给予支持,同时也能够为擅长服装设计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启发。也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引进体育器材,以此来为大学生充分讲解如何科学健身、如何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开创个性化技能。从而达到高校与企业共同进步的目的。2.2走出校园,实施课外教育。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树立的教学目标应具备职业化、生活化、社会化的特点,并坚持“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且福建省位于海峡西岸,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运动特色,因此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利用公共体育器材实施不同于校园内的体育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们的运动量。例如:组织户外公共设施为主的活动,包括仰卧板、跳绳、坐蹬训练器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提醒学生合理运用器材,并设定训练目标。2.3增加与社会相关的选修课。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在体育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创新,加入户外运动、瑜伽、有氧调查等新兴的运动项目,同时也可以引进系统完善的社会性项目,例如:武术、轮滑、网球、健美等,以此来实现一段时间内,达到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单技能的设置,即高校应对学生进行短时间、简单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直至能够独自开展个性化活动等,如跳绳、踢毽子等项目。

3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途径

3.1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师队伍相对完善,然而增加部分社会上相关项目的专业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学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首先,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丰富经验的专业运动员,往往能够较好的开展专业项目的教学,如在跳高的课时之上,请来国家队的跳高运动员作为教练,通过他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所学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其次,民族文化一直是我国的瑰宝,民间体育项目更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进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人,根据他们的知识与个人想法,展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并将他们的传统文化及创新与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项目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最后,引进社会上的各类健身达人,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如广场舞、健美、瑜伽等常规活动的喜爱者,让他们来为大学生打开新的视界,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的体育文化。3.2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研究性教学。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实现社会化发展的路径之一便是研究性教学,而研究性教学是创新、丰富、完善体育文化的方式之一。根据教学的需求,高校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体现。首先,根据社会教学人员所擅长的方面,让他们结合实际钻研,并把研究出的结果融入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研究的一致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完成研究与实验的相结合,而这一点主要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出现错误、发现错误、改进错误的过程。其次,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在发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开展寻找其始源、技巧、功能以及文化内涵与运动器材的研究,以达到使其系统化,全面完整的保存下来的目的。并完成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发展。3.3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考核。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应趋向于多元化,如测验、表演、比赛等,而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考核主要有两种。首先,知识技能性考核,高校可以通过试卷、网络、现场性问答来进行知识理论的考核,以及凭借实际活动展示大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群体活动、单人单项活动、单人完整项目的展示等,并在指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体育技能传播、运用与竞赛的方式检验他们的技能运用能力。其次,体质考核,高校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学生运动后的心跳、肺活量等指标来判断他们运动前后的身体情况,也可以通过专项运动检测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柔韧性等,进而判断出学生的肢体体能以及身体素质,并以此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形势下的考核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发展,是科学、教育、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发现、组织、创新社会体育项目及技能的前提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也丰富了福建省高校的体育文化。

作者:王伟平 单位:闽江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饮茶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饮茶从一种习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并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中有关道德、礼仪、规范的内容,就形成了茶文化观念。饮茶过程中所伴随的礼仪、规范也就形成了茶文化。而能够与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就是茶文化理念。实际上,茶文化观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涵。

1.2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结合茶文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茶文化观念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观念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其应用过程中将更具有影响力。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观念,能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都形成了统一的茶文化观念,无论其形式如何不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观念,都能为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将茶文化观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帮助学生掌握优异价值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最后,将茶文化观念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体育被传承、发展。当前教育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文化能被继承。因此在继承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时代特点和丰富元素,实现更大发展。

2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茶文化作为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的研究重点也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中演绎着重要的变量和角色。受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各大相关领域关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以来,体育活动及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也慢慢地被体育学研究界所广泛聚焦。茶文化理论与社会体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应用存在于五个领域:分别为体育相关企业领域、社区体育发展领域、健身参与领域、运动员成长领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2.1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企业领域

将茶文化相关理论成果当中的社会关系理论运用在体育企业研究领域是茶文化相关理论宏观方面的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采取了茶文化理论当中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北体大的著名学者易建东教授则是能够比较早的把茶文化相关理论与体育相关领域相互结合并且进行深入调研的研究者,易建东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中,完整而又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理论对我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茶文化可分为三类:纵向依属茶文化、横向连带茶文化、多向辐射茶文化,其中我们的多向辐射关系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所得到的茶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便是我们的纵向依属关系,最后便是我们的横向连带关系。刘河旺等研究学者们在他们的《基于企业茶文化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文章当中,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茶文化与体育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调研,指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的茶文化充分展现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与此同时体育用品的产业集群化又增加了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茶文化,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之间的茶文化组织结构,为体育商品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外部环境和机会。

2.2茶文化应用于社区体育发展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体育的发展领域研究和茶文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绝大部分是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内容。刘艳丽、苗大培在《茶文化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章中从多角度描述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公共服务体育的关系,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现有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下,在建立社区体育及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等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使用茶文化理论。武建文研究员在他的文章《论茶文化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当中指出,茶文化应当充分结合物质和人力资源,茶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促进着社区体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茶文化通过明确与社区体育机构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帮助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机构的成长。在武建文研究之后刘红存也发表了观点类似的文章,表示茶文化理论各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网络都可以加快社区体育进步和发展。张宪丽研究员在他的《社区体育对茶文化的构造性功能》文章中表示过,社区体育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区成员间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且促使社区体育群体之间的茶文化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对社区成员之间茶文化的组成和构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人格性网络、削弱人们集体行动困难、发挥茶文化资源配置属性和形成社区互惠规范。

2.3茶文化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结合茶文化微、中观层次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李洪君在他的《从茶文化的视角看村庄生活中的休闲体育》文章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茶文化形式,促进其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非常有利于的。赵栩博和张洪顺在他们的《从茶文化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文章中指出,不同的学校要解放思想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利用学校的场地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增加自身的茶文化,寻找自身茶文化当中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全信任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体育场所开放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4茶文化应用于运动员成长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与职业运动员成长领域中的研究和茶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则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获取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的徐延辉教授在她的《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职业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其职业声望和茶文化当中的联系,她表示人力、茶文化互为先决条件,是职业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个研究发现对其他相关联职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他还在《茶文化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出了茶文化理论的有效利用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员们拥有良好的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其有效利用社会关系中的力量促进运动员们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2.5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研究是茶文化理论在其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河南大学卢曙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中对235名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茶文化的有效利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学生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取,尽管普通毕业学生的社会关系十分薄弱可是体育专业的毕业学生相比较而言社会交往能力较强技巧较好,能够充分构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且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当前,针对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寥寥无几的几篇研究文献,中心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人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及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而体育活动与绩效相关联的文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致力于从茶文化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于理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新兴课题,也是茶文化理论与体育相结合的更深入探索。于现实考虑,从体育参与的入手去探讨社会人增加茶文化的方式也是为制定员工健身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怀华 廖文豪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82-284

[2]梁兰颖,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14.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就业率,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职业挑战时,能够尽快挑战身心状态,以最佳的身心素质状态,轻松应对岗位工作。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除团体协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竞争与社会服务意识,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开展特色体育训练模式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社会秩序稳定,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有着现实意义。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保持最佳身心素质状态,满足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此,告知体育课程体系开发,应当根据学生未来发展与专业就业方向等,设立针对性、导向性的教学模式。针对于室内办公室类专业,长期伏案工作,精神与身体素质受损;对此,可增设健身操、拳击、韵律操等体育项目,以达到集中注意力等锻炼目的。针对于持久站立岗位类专业,对人体协调能力、四肢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可增设慢跑、游泳、健步走等体育项目,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针对于运动操作岗位类专业,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艰苦,可增设长跑、游泳、打球、爬山等,增强力量素质、耐力的体育项目。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坚持运动锻炼,从而实现劳逸结合,舒缓工作压力,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2创设微型社会情境

高职院校步入实习岗位后,为轻松应对岗位工作,还需加强竞争力等素质培养,使其能够客观看待岗位挑战,从而主动迎接挑战,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运动比赛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规则意识,对社会角色有初步感受,以此提高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如在篮球比赛中,让学生根据特长,选择小前锋和得分后卫等位置,比赛规则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进一步提高规则意识,突出显示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自我筹划与管理。小组分工明确,且严格履行各自职责,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调节失败的挫折感,并分享胜利的满足感、成就感。团队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更利于学生进行角色自我定位,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自我调节心理与情绪,从而学会随机应变,获得同伴的信任与认可[1]。

3对接社会实践

阳光体育工程深入推进,学生身心素质提高的同时,还需加强寓教于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教学魅力。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间体育协会、团体等,团组组织成员不限,可以是不同年纪,不分性别,也可以是师生,或是与企业岗位工作人员的团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比赛,如联谊赛、对抗赛等,丰富学生日常生活。或是请专业的体育专家、运动团体等介入指导,展开体育讲座或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网络沟通工具,让学生可以和社会专业体育协会、人才等有效沟通,让社会人才为其解疑答惑,让学生对未来发展有着全面认识,从而客观看待岗位工作。

4磨炼意志品格

工作岗位或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竞争,面对残酷竞争、困难、挫折等挑战,必须具备一定抗压能力,与身心耐受力。对此,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与难度,让学生不断突破身心素质极限,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教学,让学生通过水上项目、高空项目等极限挑战砥砺心智。如在越野训练中,学生对拓展训练不感兴趣,教师可引入游戏教学,包括寻找宝藏等,让学生在玩中完成训练任务。户外拓展训练能够磨练学生意志,个人项目、团体项目合理穿插。针对于女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人椅等团体游戏,让学生通过良性竞争,逐步战胜身体极限,相互信任与帮助,潜移默化的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2]。

5总结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各行业发展步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贯彻现代教育理念的同时,严格按照社会对人才标准需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价值观、学校观与价值观。通过拓展训练、情境与趣味教学等,循序渐进的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尽快实现体育学科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学目标,让学生高校融入整个企业与社会。

参考文献

[1]潘伟男,邓水秀,吕毅等.体育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5):109-110.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不仅注重培养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加强也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实就是一个人在走进社会的大门的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去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时能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身心的一种能力的体现。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和大型企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不仅看学历看经验,对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所以高校应通过合理的方法提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他们踏入社会,找个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很多大型企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学历的要求,更多的看重的还是工作经验和一个人的整体能力的体现。第二方面,高职院校所招进的学生和普通高校所招进的学生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在知识基础层面还是学习心态上都相对来说比较吃亏一点儿,如果不能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就很难融入到工作集体中去,对工作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国家教育部对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1]。

2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

不管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还是遵守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都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任务,下面主要探讨一下具体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2.1提升学生意志,激发潜在能力。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这门课程是一门巨大耗费体力的课程,所以从内心中就对体育产生了一种恐惧。如果学生能够在体育中的各项训练项目和技能加强中坚持下来,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升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对以后面对工作压力时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因为一些体力耗费大的体育项目而选择了放弃,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开导,让他们能够及时的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的积累经验迎接更多的挑战[2]。2.2模拟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意识。在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社会场景来模拟社会环境,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社会,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其实在开展的体育项目就相当于一个小的社会环境,不管是足球、篮球还乒乓球、排球等等都是对一些社会环境的模拟,学生在每一个体育项目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是团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接触不同的人进行分工合作,选择是合作还是竞争。在真实竞技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体验各个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心态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多变的角色。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体育场地进行合理运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演练机会,让学生可以尽早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扮演的不同角色在社会环境中参与的团队合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意识到不管是不是主力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加强技能专业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快速的找到工作目标和定位[2]。2.3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特色而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出能够适应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来决定教学内容,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做可以一直让他们保持积极性,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进而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要求。结合学生在不同职业所受到的不利影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改变学生的消极心态,积极面对[2]。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也可以不断的创新,打破原有格局,突破创新,做到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对每个年级的学生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更进一步去管理。

3结语

总的来说,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好坏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社会的复杂多边性和险恶性,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在团队合作中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能够冷静对待,找到正确的出路,然后继续积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教师们也应该在未来的道路上寻求更多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适应社会能力上能够从容对待,冷静处理。

参考文献:

[1]徐通.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社会化

1学生社会化的内涵

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不应该仅具有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而且应该具有本质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学习以及在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习得的,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它是一个动态、长期且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相应的科学引导必不可少.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的全面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科学培养.学校是一个给学生传授人类历史上所积淀的灿烂文化、社会行为规则等的特殊场所.学生在把这些璀璨文化和良好的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三观”的过程中,慢慢地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高校作为一个具有“微社会”特征的教育场所,承接了学生之前的社会化,是学生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的预演舞台,是学生与社会对接的最后一个准备环节,所以高校对学生社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社会化是学生在之前的社会化基础之上,在特殊的高校教育背景和高等教育体系下,遵守社会规范,学习良好的社会文化,以合格的社会角色为目标,通过特定的成长模式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成长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适应并最终改造社会生活的过程.学生社会化是在之前的社会化基础之上的再塑造过程.

2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的关联性调查

高校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影响。由于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就业压力下,不仅身体会出现问题,心理也容易出现问题.有些同学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差,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工作、他人、团队和社会利益的充分尊重.与之相对的是,有的学生表现出“过度社会化”的倾向,他们沾染了社会的不良习气,处世圆滑,过分看重社会关系,不讲规则;还有的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成为“网虫”或“低头族”,面对困难,他们不敢面对,缺乏主动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放弃生活的念头.在高校各类学科教育中,体育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充当了不容小觑的角色.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具有交互行为和共同关系行为的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而体育教学则是需要通过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来开展、完成教学任务的社会性活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体育教学本质上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特殊形式的微型社会[1].在教学活动中,绝大部分练习过程都是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频繁的身、心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在课外的各种社团俱乐部和校园的各类体育比赛中,体育教师都有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体育教师交流、倾诉、做朋友.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社会化交往行为的发生,形成并促进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而且,体育教学一般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的活动,这种背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对某种社会环境的简约化.高校学生在参加这种具有特殊情境的群体活动时,都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随着体育活动的进程而产生转变.这种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生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多重因素的介入,大学体育活动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最鲜活的社会化场景[2].有理由认为,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促进作用.为了让教师和研究者对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也为了进一步明确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期待,笔者对1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7.89%的学生认为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社会化;91.58%的学生认为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化存在影响,其中85.06%的学生认为这种影响比较大.

3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化的作用

3.1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再塑造作用

身体机能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基础,能够承担起自己生命责任的学生才是健康的学生.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国内外实验研究证明,合理的身体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机能水平,促进肌肉的生长发育,保持身心健康.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但很少接受较为专业、系统的体育运动指导,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够准确,而高校体育教学给学生提供了科学的、正确的、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方式,使每一位高校学生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这是体育运动对学生社会化的最大作用[3].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低、体质下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以及营养过剩.在我国,学生的体质下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使学生牺牲了锻炼身体的时间来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而学生进入高校后,没有了高考压力,课余时间充足.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即将踏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的学生十分重要,是学生社会化的基础.

3.2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再塑造作用

众所周知,在我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进入高校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进入高校后,当他们需要独自面对一些困难时,往往表现出慌张和不愿面对、不想克服困难的心理.参与具有竞争性、对抗性特点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学生社会化不能忽略的一点.从20世纪20年代起,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对体育运动可以塑造心理素质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在竞争性的体育运动中,如果学生想获得胜利,必须要有一个强大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依托,需要具备遇事不慌张、自信勇敢、敢于面对困难的优良品质.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终身发展很有帮助.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起着再塑造的作用.

3.3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交流是实际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更是个人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它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个人素质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合作交流是不可或缺,合作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受到学生交流能力的影响[4].这种交流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性比较突出,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学生必须要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频繁的合作交流,尤其对于团队型体育活动,合作交流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成套健美操的编排,学生就要在准确地完成个体动作的基础上完成与其他小组成员的队形、造型配合,每个同学对创编都要献计献策,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如舞龙舞狮是一项对集体性要求很高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明确一场高质量的比赛和表演必须是每一个同学竭尽所能与他人配合来完成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掌握与师长们和同辈人交流的原则以及在交流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宜.

3.4高校体育教学对增强学生责任感的作用

在学生社会化中,家庭、社会和学校是3个重要的因素.但在校学生在家时间短,在校时间长,与社会接触较少,缺少充分的角色体验和角色转变的机会,而高校体育教学恰恰能够给学生提供角色体验和角色转化的机会.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角色投入”,比如担任足球队队长一职、担任排球队二传一职、担任毽球队主攻手等等,都为角色扮演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是有一定活动情境的教与学,特别是体育课中游戏教学和比赛教学,随着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情境也随之变化.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和情境内容,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也发生着不断的改变[5].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角色投入的同时,也肩负着角色所赋予的任务和责任,这意味着学生本人在进行体育教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积极承担角色所赋予的责任,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途径

4.1重视学生内心世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其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决定体育教学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所以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还要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关心,教师的鼓励和关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具有亲和力,使学生产生幸福感,他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有负面情绪出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有担心和顾虑.教师应充分尊重与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让他们学会承认自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进行创新思维[5].

4.2进行积极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而且还提供给学生一个角色扮演和角色转变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守3个原则:1.均等原则.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平均分组,做到每个小组总体水平相当.2.互补原则.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性别、能力等因素,每个小组内部尽量做到男女性别互补、学习能力强弱互补、性格内向外向互补等.3.面对总体原则.在进行分组合作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不应该只针对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要使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在组内担任角色时,教师也要考虑到面对总体原则,比如组长一职,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而不是自始至终只由1位学生担任,这样可以给每位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并体验角色转化的经历.

4.3有计划地组织游戏和竞赛,加强学生的角色转换能力

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有些时候也很枯燥,适当地组织游戏和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学生在遵守运动规则的前提下,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自我发现、自我创新,更好地完成运动任务[6].做到不违反运动规则,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从而对社会规范准则有更深入的认知,对社会约束有更深入的理解.在竞赛中,为了获得胜利,学生不仅会通过顽强拼搏战胜对手,还会战胜原来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学会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正确面对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作者:张利超 张贞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肇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111-113.

[2]王蓓.大学体育对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120-122.

[3]王红.体育运动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2(12):118-119.

[4]刘宁.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26):142.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就业率,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职业挑战时,能够尽快挑战身心状态,以最佳的身心素质状态,轻松应对岗位工作。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除团体协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竞争与社会服务意识,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开展特色体育训练模式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社会秩序稳定,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有着现实意义。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保持最佳身心素质状态,满足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此,告知体育课程体系开发,应当根据学生未来发展与专业就业方向等,设立针对性、导向性的教学模式。针对于室内办公室类专业,长期伏案工作,精神与身体素质受损;对此,可增设健身操、拳击、韵律操等体育项目,以达到集中注意力等锻炼目的。针对于持久站立岗位类专业,对人体协调能力、四肢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可增设慢跑、游泳、健步走等体育项目,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针对于运动操作岗位类专业,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艰苦,可增设长跑、游泳、打球、爬山等,增强力量素质、耐力的体育项目。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坚持运动锻炼,从而实现劳逸结合,舒缓工作压力,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2创设微型社会情境

高职院校步入实习岗位后,为轻松应对岗位工作,还需加强竞争力等素质培养,使其能够客观看待岗位挑战,从而主动迎接挑战,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运动比赛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规则意识,对社会角色有初步感受,以此提高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如在篮球比赛中,让学生根据特长,选择小前锋和得分后卫等位置,比赛规则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进一步提高规则意识,突出显示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自我筹划与管理。小组分工明确,且严格履行各自职责,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调节失败的挫折感,并分享胜利的满足感、成就感。团队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更利于学生进行角色自我定位,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自我调节心理与情绪,从而学会随机应变,获得同伴的信任与认可[1]。

3对接社会实践

阳光体育工程深入推进,学生身心素质提高的同时,还需加强寓教于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教学魅力。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间体育协会、团体等,团组组织成员不限,可以是不同年纪,不分性别,也可以是师生,或是与企业岗位工作人员的团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比赛,如联谊赛、对抗赛等,丰富学生日常生活。或是请专业的体育专家、运动团体等介入指导,展开体育讲座或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网络沟通工具,让学生可以和社会专业体育协会、人才等有效沟通,让社会人才为其解疑答惑,让学生对未来发展有着全面认识,从而客观看待岗位工作。

4磨炼意志品格

工作岗位或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竞争,面对残酷竞争、困难、挫折等挑战,必须具备一定抗压能力,与身心耐受力。对此,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与难度,让学生不断突破身心素质极限,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教学,让学生通过水上项目、高空项目等极限挑战砥砺心智。如在越野训练中,学生对拓展训练不感兴趣,教师可引入游戏教学,包括寻找宝藏等,让学生在玩中完成训练任务。户外拓展训练能够磨练学生意志,个人项目、团体项目合理穿插。针对于女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人椅等团体游戏,让学生通过良性竞争,逐步战胜身体极限,相互信任与帮助,潜移默化的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2]。

5总结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各行业发展步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贯彻现代教育理念的同时,严格按照社会对人才标准需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价值观、学校观与价值观。通过拓展训练、情境与趣味教学等,循序渐进的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尽快实现体育学科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学目标,让学生高校融入整个企业与社会。

参考文献

[1]潘伟男,邓水秀,吕毅等.体育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5):109-110.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途径

1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低对其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然而,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培养,很少关注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我国在2011年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将阐述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

2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及社会适应能力

(1)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来体现学校体育的价值。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它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个体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基础,才可能融入社会、被社会接纳,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被挤占,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缺乏自信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整个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普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被文化课挤占或挪用现象普遍存在,体育课时不能保证,导致教学任务的无法完成,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方面没有考试的压力,外出培训和职称晋升的机会很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不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情可言。学生方面,则由于对体育认识不足,体育意识淡薄,自觉锻炼习惯缺乏等原因,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同步,师生关系紧张,再加上课时的被挤占,教学任务及内容的短缺,都让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缺乏必备自信心。

(2)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人际间关系紧张。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但在普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学校方面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多数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体育器材在面积、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国家的标准,不能有效满足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教学内容方面,多年来以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编排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之中,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枯燥乏味,使教学过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间的交往减少,人际间关系紧张。

(3)课余体育竞赛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没有成与败的体验,竞争意识淡薄。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和心理的相互比赛。但在普通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无法体验成功与失败,竞争总识淡薄。主要原因是学生方面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营养、膳食、环境、生活方式和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学生的体质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不足。学校方面,近年来由于学生体质的下降和运动能力的不足等因素,很多学校在举行课余体育竞赛活动时,经常出现学生受伤害事故的发生,很多学校都不愿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所以很少举办或决不举办课余体育竞赛,导致学生参加竞赛的机会很少,竞争意识不强。

(4)课余体育训练组织的较少,导致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低下。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但在普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的很少,导致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方面由于一般学校没有专职的教练员,一般是体育教师不仅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还要兼职教练员,在每周十几节体育课的工作量基础上,再花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在课余体育训练上,显然有些不合实际。再加上很多体育教师不是专业的体育教练员出身,缺乏体育运动训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践经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学生方面,则由于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课业负担,挤压了学生运动时间,无法让那些有运动天赋或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课余体育训练。导致了学生不能在一次次不能完成某项技术动作中体验失败,感受挫折。

4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

(1)保证体育与健康课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自我评价,对其个人的心理生活及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大,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保证体育与健康课时的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体育成绩差、运动能力弱的同学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不足,有的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为这些学生创造符合其优势、特长的展示机会,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那些体育成绩好、运动能力强的同学去帮助与指导这些差的同学,让每一个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在集体中找回自己,与大家一起友好相处。

(2)多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的一种能力,它包括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能力在未来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接触的社会关系较少,不知道如何与别人进行交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多组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游戏等集体项目,因为这些集体项目都存着多种人际交往关系与相互间配合的活动,最能体现学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学生能在这种集体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与人交往的经验,为今后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多组织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指以个人或团体力量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它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课余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利用课余体育竞赛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竞赛内容的多样性、参加活动的群体性、竞赛时间的课余性来组织单项赛、对抗赛、选拨赛、测验赛、等级赛、表演赛等比赛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课余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它永远属于那些积极进取的人。让学生在竞争中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勇敢面对竞争,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为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4)多组织课余体育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支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和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承受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活动时,要对那些平时在体育课上运动能力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其施加挫折承受能力的训练,要使学生在完成一般体育动作的时候除了靠天赋和平时的练习外,还要靠意志品质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困难,刻意去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挫折承受的能力。

5结论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做出积极的适应,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徐小兵 单位:陕西省榆林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

[2]徐建群.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1,(4):56.

社会体育教学范文篇10

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连续9年担任一线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并于2014年3月至6月对合肥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调查结论,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总结:

1.1体育教学流于形式

(1)学分比重偏低,授课时间较短.非体育类的本科院校里,体育作为通修课程,一般分三到四个学期开课,本科生4学分,专科生3学分,授课时间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在学位总学分大约130分的情况下,4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与重视体能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大相径庭.而体育运动和群体竞技活动应该是始终贯穿大学生高校生活的一项必备课程,应该在大三和大四都安排授课时间.

(2)学校师生重视度不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传统单一.笔者走访的5所本科院校里,其中3所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使用均超过了五年,新版本与旧版本相比,基本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各级教育部门到学校教务处,再到学校体育部的各位基层教师,大家普遍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强调保守的安全性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计划仍旧以基本体育项目为教学主体,在保障学生课上安全的前提之下,尽量修足学分.

1.2体育教学目的传统

至今为止,大部分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修满学分,完成教务处布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劳逸结合,不可局限于全天的理论课程教学;通过体育课选拔比赛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以待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运动习惯、体育素养和学生团队意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3体育教学设施陈旧

尽管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逐渐改变观念,不惜血本更换体育器材、打造体育训练场所,但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在这个方面思想观念薄弱.笔者走访过程中,甚至发现有高校封闭运动场,除了上课期间,其余时间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入.现代化的训练场地、优秀的体育器材,就更不用说了.

2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家中缺少同伴,一人受到多人溺爱和呵护,最终形成了强烈的自我特性.加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味强调学习成绩至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最终导致他们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2.1有利于降低身心不健康的风险

who制定的健康标准中,其中跟身体本身有关的就占50%,包括体重得当、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眼睛明亮、肌肉皮肤富有弹性等.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一旦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运动素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健康的比重,尤其是心理健康.

2.2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为首的团体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团队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团体项目的最终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在群体性的体育项目中,他已不再是一个具有相应体育技能的个体,更是一个重要的团队成员.他必须学会适应,努力提升团队素养,这就离不开互助、分享、谦让、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亲社会行为;其次,团队内部每个成员的专业技能必定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提倡以好带差.直接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细化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再次,体育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实战练习,对于对手之间友谊第一、互帮互助的优良体育风格加以表扬和鼓励,一旦出现个别的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务必进行正确引导,适当进行惩罚.唯有此,才能真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使当代大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较高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

2.3提升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效果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曾经存有“本能论”和“习得论”两种对立观点,但经过学者的论证研究,最终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一种行为方式,绝非与生俱来.同时,以鲁宾和施奈德为代表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自身年龄基本在18周岁左右,尽管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相对较难,但是并非完全毫无益处.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青春叛逆期,对师长的一味说教尤其反感;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熏陶和影响.笔者对合肥市区五所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5.6%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思政课没有太大意义,旷课情况比较严重;72.5%的同学对父母和老师频繁的直接说教非常反感,基本不会用心聆听;81%的同学认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如自己观看某部影片的启发,亲身参与某个活动的领悟等.因此,一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教育,效果会比常规的说服式教育强多倍.

3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若干建议

3.1改善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制度

截至目前为止,各大高校普遍采用体育达标考试的考核手段,运用与评定运动竞技水平类似的体能测评法,这种方法完全忽视了大学生先天体育技能的个体差异,也和素质教育目标完全脱节,最终导致师生流于形式的教学过程.为了达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1)国家教育部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并提倡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国家教育部结合各个下级部门的反馈意见,制定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主要补充关于渗入体育思想、加强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相关具体条款,并下发各级教育厅,要求辅之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最终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

(2)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可行的体育

教学考核制度,补充体育素养、心理素质评价等相关考核要素.目前的高校体育考核仍采用传统的体育达标考试,预定的达标分数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学指挥棒的课程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本性,显而易见,高校体育课程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中.作为高校的主管专业部门,各校的教务处应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多开展教学改革之类的课题,并最终落到实处.对于体育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建立多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将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学习态度的定性评价与身体形态机能变量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兼顾生理素质评价与心理素质评价.同时,体育课程考核过程加以明确规定,确保体育老师能够统一、有效执行.

3.2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

笔者调查的几所高校中,80%以上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人员.他们的教学重点都局限在体育技能本身,除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关注以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基本被完全忽视.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应该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除了本身的教学技能以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

(1)定期举办高校体育教学培训班.高校的体育部每月开设一次培训课程,课程主题除了基本的教学技能外,更多的是体育教师自身师德和教学目标社会化方面的课题.培训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邀请学院社会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专家,也可以让体育部经验丰富、运用效果较好的优秀老师来主讲.培训班以理论讲授和案例探讨为主,多加入互动环节,切忌流于形式.

(2)完善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年终考核是每个高校每年必做的基本事项,但目前的考核表基本分为职工个人鉴定、基层单位审核意见、学院领导审核意见等常规内容,最终只能在平时考勤这块得到实际的体现.建议将年终考核表加以细化,尽可能量化,从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学术水平等多方面加以衡量,可采取传统的记分制,由学生、同事、领导共同打分.

3.3建立规范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