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交流总结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29 09:31:56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教学价值;核心素养
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板块在语文园地中所占分量并不多,但却是“隐性”的知识体系。细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可以发现其贯穿每个单元的始终,有文字积累、方法指导、能力迁移、习惯培养等,重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部编教材比较重视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建构意识,以“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为原点,注重思维辐射,把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构建为“知识树”,系统归纳基础知识、阅读方法、写作技巧,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板块设计的意义
部编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交流平台”板块的设计以学生视角为观察起点,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交流平台”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给学生诸多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1.以生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交流平台”设在每个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中,每个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各有侧重,但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构思,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则。如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交流平台”的主题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单元课文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展示。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三上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以总结方法为主,彰显了学生的自主性。“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学生各抒己见,或者查字典,或者用百度搜索,或者问老师,或者根据上下文猜测等。这样,学生感觉哪种方法最好,就会采用哪种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方法予以表扬和鼓励,激励学生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2.方法指导,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主要体现的是方法的交流,给出一定的组织形式,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鉴总结方法。如三上第一单元“交流平台”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阅读中遇到的新鲜句子,并注重方法指导。教材给出本单元课文中的两个具有新鲜感的例句,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例句去做。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有相应的方法总结,如三上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第三单元是如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第四单元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五单元是学习如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等。每个“交流平台”都会给出某个方面的方法指导,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3.养成习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交流平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只有经过积累内化,才能在交流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交流平台的要求侧重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如三上第一单元“交流平台”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具有新鲜感的句子,这就是教给学生积累语句的方向,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新鲜”的句型,开阔视野,积累更多生动的句子。例句:“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很显然,这是运用排比和拟人的句子,意在引导学生在寻找“新鲜”句子时,也要找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这样,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就会处处注意,积累类似的句子,并迁移为自己的能力。
二、语文部编教材“交流平台”板块的教学策略
“交流平台”并非孤立的教材组成部分,而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一条线,前面触及单元导语,后面延伸到课后练习,中间要求注重课文语句的积累。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要求不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发挥“交流平台”的指导作用。1.把握“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学习有具体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要先分析“交流平台”的“隐性”目标,然后将其变成显性操作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这样在教学时才更具前瞻性。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目标各具特色,有的注重词句积累,有的注重方法指导,有的注重习惯培养,有的注重能力训练等,教师要准确把握“交流平台”目标,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如三上第一单元的“交流平台”目标是词句积累,关注具有新鲜感的句子;第二单元是交流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第四单元是交流预测故事情节的方法;第五单元是学会观察周围事物。每个交流平台的侧重点都不相同,教师可组织学生先进行交流,然后再学习单元课文,学习效果会更好。2.运用“交流平台”提示的方法。语文部编教材对课型有了明确的区分,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强调了阅读学习的“主体”。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交流平台”也随着这种结构形式给出了不同的方法提示,教师要注意这些细节之处,在处理教学任务时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并根据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加深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学习方法的交流和总结要以学生为本,并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开展,先让学生进行介绍,然后相互之间交流借鉴。如三上第四单元“交流平台”是你言我语话“预测”。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对文章结尾进行预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电视剧的情节发展,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总结了一系列的预测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本单元中找一篇课文尝试进行阅读预测。在进行阅读预测时,学生要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以及为后文作铺垫的词句,这样预测的结果会更合理。3.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语文部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了教材,并且在“交流平台”中也体现了课外阅读积累。课外阅读主要靠兴趣和坚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教师要适当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本来就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通有无、方法共享,因此合作学习应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如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交流平台”就是让学生以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4人~6人一组,让每个小组在组内交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该怎样做”,每个人都要介绍自己的方法,然后由小组总结,集体展示。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的方法,充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益处。其他诸如字词积累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小组内评比等次,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交流平台”板块的设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语文部编教材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和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点,更加系统地体现了“语文要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解读“交流平台”的目标要求,以方法为主导,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颖.部编教材中看图写话教学的思路探析[j].福建教育,2017(06).
[2]郑雪琴.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2017(03).
[3]王丽娟.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和教法初探[j].甘肃教育,2018(11).
[4]彭倩,王璐.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及建议———基于低年级阅读教学[j].现代教育,2018(04).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组织;设计
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通过课堂合作学习能够形成一定的集体观念,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索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在搭建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应该将自主探索阶段视为是最主要的前期准备阶段来设计。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教师引导来围绕已设定问题展开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的讨论过程,并在讨论中总结归纳和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阶段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改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让他们对语文内容学习产生强烈渴望。因此自主探索阶段作为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基础阶段,它也是关键阶段,能够对后继教学工作产生重要的直接性影响。
2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互动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在设计合作互动这一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部分时,应该考虑它的主旨思想,那就是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提出教学任务,并探讨合作学习任务的可行性。学生在合作互动学习阶段需要拥有自我自由表达想法的空间与时间,在相互听取并讨论意见的过程中来实现有效信息交流,最后制定一套完整的、统一的教学活动方案。换言之,合作互动阶段学习应该有效展示学生自我表现力,同时有效发挥他们的团结协作与融合能力,非常关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分工操作、创意设计及题目练习来提升他们的自我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详细讲,教师应该首先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实际状况为学生分组,确保每组人数在4~6人左右。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效把握每一学习小组成员的能力分配,要做到优劣搭配,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中等及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以达到小组分配理论中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标准,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化互补效应,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取得良好成效的有利途径。再者,应该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为每一小组成员小学生划定成员责任范围,以发挥小组成员中每一个人的个体优势,在优势发挥过程中来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观念。为此,教师应该为每一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资料查询员以及专门发言人。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者可以运用汇报表演的形式组织开展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题材的阅读活动。由于这些题材的文章比较适合用作舞台剧的素材,所以,教学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改编,使其成为音乐剧、课本剧、诗歌朗诵等活动适用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表演对作品进行演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知识的内化。以《精卫填海》为例,教学工作者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课文相关的材料,然后结合材料对以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为主题的话剧进行编排,通过分角色扮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
3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组际交流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组际交流应该被视为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更大规模的相互互动。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彼此之间探讨语文知识内涵并强化对语文学习内容认知以后,他们的发言人就会在班级内向其他组同学公布该组讨论结果,并发出提问,促成组际交流氛围。在组际交流过程中,其他小组学生会对所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并补充和评价已发言小组的讨论结果,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汇总每一小组的报告思路,以此来更好组织组际交流过程,引导学生强化思维逻辑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再通过讨论与协商来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以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组际交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都能得以提升。具体来说,以苏轼的《赠刘景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先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定了解,然后,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情感、内涵产生感悟。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和音频,使其通过视听体验对诗文内容中苏轼勉励友人刘景文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感悟,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围绕诗文内涵和情感展开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在组内讨论和组际交流过程中,若是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教学工作者需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其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使阅读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4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成果展示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成果展示阶段是对上述教学流程的总结,是教学成果的收获与分享过程,同样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个案进行分析,评价学生在个案中所展示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思路,最终做到统一评价标准,在统一标准过程中也发现学生问题,从而让其对语文学习认知与解题思路有所提升,这些工作都能为最终的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总评创造有利条件。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也鼓励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不断辨析,通过互动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思路,让他们在踊跃的发言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学习信息交换与共享,最大限度丰富自身学习范围,在这一流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得以快速提高。
5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总结评价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总结评价阶段的主旨就在于展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成果。这一阶段中,学生的所有学习成果都会得以展示,并在结果中展开组内评价与组际评价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自评、互评结果包括互动行为来给出教师总评,这其中就包括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在总评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实时引导与监督,以达到协调学生课堂行为的目的,同时快速推动教学进度,特别是要对学习进展缓慢的小组做出特殊指导。在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工作者既要做客观的总评参与者,也要做合作学习的总体监控者[3]。同时,教师也应该更加倾向于主观技术来实施总结评价过程,主要是以更多客观数据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以此来设计更多教学情境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帮助他们理解语文知识中的相关内涵与实质,最终提高学习能力。具体来讲,合作学习阶段的组织设计一定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给出引导与监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合作学习流程。如果出现任何差错,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梳理问题,积极参与到监督合作学习的全流程当中,切身掌握合作学习的进度与内容。
6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必须经历一定实践过程才会见到成效。本文也提出了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相关设计流程,希望以此来督促学生提升团结协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在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凤娟 高清军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经棚镇中心完小
参考文献
[1]吴冕.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15(30):401.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3
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为:学为首要,化教为导,调动主体,学会学习。“学为首要”——我们强调教法服从于学法,所有教学管理手段均应指向学习的主体——学生,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提升语文素质。“化教为导”——我们认为教学即管理,而管理则是一种调动人性潜能的艺术,因而我们提出化教为导,以导促学,本着人本化管理的思想,为学生的发展精心设计组织、控制、沟通、评价、反馈等教学管理环节,“导”不但是组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高度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调动主体”——管理是为了发掘和调动学生潜能,教学管理的目的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学习思想,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教学管理,进而逐步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教师的管理、学生的互管都是为了过渡到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先学后导教学模式
(一)以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易教定学;温故知新,激活兴趣”三条定律为指导,结合课文、课标、教师、学生等维度,可制定如下先学后导基本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明确目标自读指导,思考吸纳合作交流,展讲反馈精讲点拨,反思提升师生总结,读写拓展针对教学目标较多,容量较大的课文,教学环节采用大循环的方式进行,即可用2或3节课完成5个教学环节(问题导读课,展示训练课)。针对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容量较小的课文,教学环节采用小循环的方式进行(综合解决课),即可用1节课完成5个教学环节的循环。
(二)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导”精神,围绕高三高效复习,我们初步探究出了高效复习课堂模式:出示课标,明析考纲自主预习,梳理建构提问反馈,精讲例题方法归纳,反思提升变式训练,反馈总结该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与考纲、文本及命题人的对话,主动梳理,主动总结,与放羊式复习和满堂灌式复习相比,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每一环节注意事项
(一)导入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以学定教”为原则,学习目标不能随意凭空而定,学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要通过调查或座谈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学习目标。(2分钟)
(二)自读要有预习提纲,每节课都要有具体的预习问题,学生自读前老师要讲明方法和时间的要求,自读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进行指导并及时了解学情。(10分钟)
(三)分组讨论交流不超过4分钟,反馈展讲以6分钟为宜,根据问题特点可以展写也可以展讲。分为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小组交流是第一个层次,一般简单问题2人交流,较难问题6人一组进行交流。小组内对在自读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交流,并将组内交流的结果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备在班里交流。第二个层次是班内交流,各组之间各派代表相互提问,交流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交流中新发现的问题,在班内交流求解。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整个过程中要相机点拨,开启学生思路。为避免班内交流集中在少数活跃学生身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和问题难易程度分别叫号,也可采取随机抽签等方式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讲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思考。(12分钟)
(五)精讲结束后,也可通过变式训练检测学习效果,或根据文本特点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反思整理。(7分钟)
(六)课堂小结要师生结合,学生先总,教师再结,教师总结要注意考点、联系点及学生的易错点。(3分钟)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
随着初中阶段语文课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逐步提高,语文课堂中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大不同,教师开始从各个模块的学习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部分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写作能力,并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也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近年来逐渐纠正了传统阅读教学课程中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开始在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逐步实行起“少教多学”的模式。
一、教师及时更新阅读观念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学生只需要掌握教师传授的阅读篇目的答题模式,而非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学习分析,缺乏必要的交流分享。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教师在阅读课程中践行“少教多学”的模式,就需要及时更新其阅读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使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中心、主角,教师要帮助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模式和习惯,并对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指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的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对文本段落进行划分,再由学生思考按对冬天的描述分为几个部分,同时教师也应予以学生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记叙的冬天美景上的层次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传递知识,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挖掘、探索,也就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并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指导、释义,也要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观点多加肯定、鼓励,而非教师直接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解题思路强制教学,削弱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在“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由加多学生阅读知识向增强阅读分析能力深化。比如,在学习阅读《纪念白求恩》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白求恩的生平了解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拓和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能够对文本自主分析,而不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从而具有独立阅读思考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到,仅仅利用课堂几十分钟的阅读时间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阅读并了解清楚文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对阅读训练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不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考察,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故此,教师应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再限制于课堂,而要将阅读的内容和时间进行拓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及视野。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妥善为学生安排好拓展阅读的内容和时间,既不给学生造成压力,也能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习惯及思考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了解安徒生的成长经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安徒生童话所要表达的内涵。
四、帮助归纳总结阅读知识
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阅读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去对教师引导教育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消化和吸收。只有经历这样的一个归纳总结的阶段,学生才可以实现对不同见解的重新认识,也能找到自己阅读、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阅读及思考能力,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和核心思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方法来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参考学习,并鼓励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学习过程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在学习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后,学生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阅读和学习《论语》的内容,并对阅读中解析文本和思考问题的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日后对《论语》内容的深入学习。
五、举行阅读总结交流活动
除上述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尽量多举办阅读总结交流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自主概括,自主思考,并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中进行思维碰撞,以实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同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这一平台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也就加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少教多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再加上教师举行的阅读交流活动,就使得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活泛”起来,学生可以针对阅读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抓住机会,为学生的阅读方法、思考方式进行有效指挥和教学。
六、结语
本文就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践行“少教多学”模式展开讨论,为其他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增强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供借鉴。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开拓教学渠道,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在阅读课程中有所获得。
参考文献
[1]杨殿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76.
[2]苏亚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23 18.
[3]胡立辉.运用视听课探寻语文“少教多学”新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6):39-40.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疫情阶段;小学语文;线上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线上教学的现状
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来进行的,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就导致线上学习在施行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弊端。1.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进行授课,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课堂小结测验来判断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有多少等。但是疫情阶段的语文线上教学,学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学习,老师通过电脑进行教学,老师在进行提问和课堂测验的时候不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监督,从而也无法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造成老师在制订语文教学计划的时候很难控制教学进度。2.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比较困难。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优势,来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线上教学,学生无法面对面地进行讨论探究,只能通过群聊来进行探究,在打字方面,语音方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如面对面那样方便快捷,线上教学的小组合作交流只能通过说话,来互相理解,有时候如果表达出现一点错误,就会导致线上的聊天出现偏差,小组合作的优势效率大大降低。3.线上教学课堂氛围无法掌控线上教学的时候,由于老师的授课是通过电脑,而不是真实的学生,这让老师在进行语言表达和教学发挥的时候,无法掌握学生在听课时的状态,到底是在听课,还是在做其他的事情,学生在听课时候的行为是否积极应答,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1]线上教学让老师进行授课的时候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课堂的气氛应该如何掌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否浓烈,对课堂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探究是否思考等,只有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老师才能找得到感觉,单单凭借电脑的课件视频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压力和负担。
二、小学语文教师线上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让学生接受到和学校相似的语文教学环境,小学语文的线上教学需要结合有效的提升策略。1.加强线上教学的经验总结。线上教学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策略的提升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究和发现,因此线上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经验的总结,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改进。[2]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本课一些内容是文言文的形式,诉说了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描述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赞美了我们的中国。本篇文章是需要背诵的,因此线上教学老师只能给学生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内容的讲解,但是文章的宏伟气势无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再加上教学软件一些功能上不足等,使线上教学开展十分困难。此时的线上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在家里信息技术运用的方便性,让学生自己在网上进行文章视频的搜寻,更多内容意思的讲解以及相关梁启超先生的事迹材料,更好地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理解文章,老师也需要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改进总结。2.制作精美有趣生动的课件。线上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课堂互动参与的兴趣,从而提高线上教学的课堂效率。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三首”,中“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的讲解,诗词的讲述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其思想情感也需要学生能够完整地背诵。诗词的背诵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太大,但是对于诗词的理解赏析学生存在厌倦心理。因此本课老师在进行线上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语言能够熟练简单易懂,并且制作精美有趣的课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课件展示给学生,课件中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诗词中具体的画面,再结合老师有趣的语言故事,更好地让学生在听故事看视频的过程中学懂诗歌,培养学生自己对诗歌的探究赏析能力。3老师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由于学生在家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导和监督距离更近更有效,因此,线上教学不可忽视的提升性策略是老师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共同合作来完成线上教学的任务。例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鲁滨逊漂流记”这篇名著的讲解,名著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让学生知名著懂名著是其教学目标,本篇文章是一段节选,阐述了鲁滨逊飘落荒岛克服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读懂这篇名著,此时老师可以和家长做好交流沟通,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本篇名著其他完整内容的搜集,家长监督学生进行阅读,老师课上进行内容的阐述,从而让学生在广泛课外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本篇课文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开展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老师和学生需要齐心协力地共同面对,一起对线上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究和改进,结合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更好地开展有效的线上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艳珍.线上共成长静待花开——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经验分享[j].福建陶研,2020.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6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接触的是课本,知识面狭窄,视野也不开阔,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标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而且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因此,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发挥多媒体、网络和交互式学习方式的优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也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素养。
诚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它的运用应注意适度,切不可逐本求末,为了形式而抛弃了语文学习的根本。否则,那将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如何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实现情境教学。
3、通过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的信息量和阅读量,使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4、如何共享语文学习资源。
5、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如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说话的学生,提供网络情境进行创作、交流,这可能让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弥补现实缺陷,让自己找到自足感,树立自信。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行动研究法。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建立自己的课题博客专栏。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必须下大力气,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并经常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3、实践法。通过实践课,实践研究效果。
4、自主体验法。利用网络、电子信箱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9.9-2009.10):
(1)学生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2)学习课题方案,明确研究内容。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9.11-2009、12):
(1)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2)在电脑室或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并积极在语文课题组内听课。
(3)做好问卷反馈总结,和学生代表座谈,及时调整上课思路。
第三阶段:(2010.3—2010、4):
(1)阅读相关著作、观看教学录像、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和摘抄。
(2)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听评课等校本教研活动。
(3)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4)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第四阶段(2010、5-6月):
(1)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对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法的实验性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2)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3)进行课题研讨课实践教学。
(4)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主动探究;学习模式
本文旨在建构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主动—探究”学习模式,总结出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主动—探究”学习实施的五大策略,焕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显著地提升全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为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学习提供典型范例。
一、建构“主动—探究”学习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主动—探究”学习模式,包括“激发动力、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展示评价”的五个学习环节以及各学习环节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的要求。(如图1)第一学习环节:激发动力教师把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动化、生活化,创设情境、情境问题或探究环境,激发学习探究学习动机;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进入情境,自主感知感受,激活储备,焕发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态度、情感、情绪和自觉行为。第二学习环节:提出问题教师利用情境让学生感知预设的问题,或巧妙提出问题,或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生成问题;学生观察、体验,联系课文实际明确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要求,如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探索性;表达要简明扼要,要清晰,使学生步步逼近真问题。第三学习环节:自主探究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提供的丰富、具体的材料、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工具,进行观察、体验,动手获取、搜集处理整理信息,独立地展开探寻、求索,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见解,探究新知;教师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提供或预留探究空间,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进行适时必要的引导、调控、点拨,使学生把观察情境与品清课文、处理信息与深入思考结合起来。第四学习环节:协作探究学生利用现实条件,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体会和成效,相互碰撞、交换、滋润,彼此启迪、融合、丰富探究结果;教师促进师生、生生、多方互动表述观点和见解,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协作解决探究问题,促进探究的深入与拓展,共同发展与提高能力。第五学习环节:展示评价学生独立深入思考,利用信息加工工具整合归纳自主与协作探究的情况、成效,形成与展示探究结论,并运用测评工具自评、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建构具有独特个性意义的成果,并指导充分展示与评价,拓展与调整整合后学习起点和路径。
二、“主动—探究”学习实施的五大策略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8
一、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预习前给方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学习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课堂中给时间。《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划,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3.总结时给机会。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二、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1、告诉学生合作交流去学什么。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出作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怎样做。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1、探究自己的疑问。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9
一、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预习前给方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学习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课堂中给时间。《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划,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3.总结时给机会。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二、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1、告诉学生合作交流去学什么。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出作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怎样做。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1、探究自己的疑问。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语文交流总结范文篇10
一、以“交流平台”强化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
从三年级起,“交流平台”就成了语文园地的第一个固定栏目,通常集中呈现单元语文要素的细化目标,介绍相应的学习重点、方法、体会。“交流平台”栏目的体量不大,无论是对话式还是例话式,多以三到五条“举例 概括”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与学情,选择“交流平台”学习的时机,可以将它放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前,学生阅读单元导语之后,让学生在二者结合中明白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也可以随着单元课文的学习,将“交流平台”相关内容融入文本阅读之中,让学生学有方法指导;还可以将它放在学生学完单元课文后,运用“交流平台”开展总结学习活动。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采用的是对话式,在四个小伙伴的对话中,第一个小伙伴是总起概括单元“语言风趣”这一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后三个小伙伴分别结合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讨论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在这些语言表达特点中,风趣与清楚、具体、生动相比,属于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的语言特点。因此,在教学本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时,教师适宜将其与相关的课文阅读进行对接,使体现风趣的“巧妙”“幽默”“自我调侃”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获得比较真切的体验。尤其是“自我调侃”作为语言风趣的一种情形,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加以体会。《童年的发现》一课的课前导语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找出了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语言,却难以理解语言的风趣这个特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伟大的发现”与“幼小的年龄”这一组语言的特点。本来是作者自己闹的笑话却被说成“伟大发现”,把本来很尴尬的事情变成了高尚的趣味,这就是作者自我调侃的行为。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或身边的人有没有出现过类似自我调侃的行为,真正把单元语文素养学习目标落到实处。
二、以“词句段运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目标
“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词、句、段多数都是从所在单元课文中选取的,但训练目的不再是理解内容,而是指向实践运用。对于这一栏目的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例子中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在随后的迁移运用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项要求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在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理解开头的句子说了什么意思,而是要从中找出属于文章(段落)开头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表达方法。首先,这是一个问句,但不是随便发问,问题是从大家很关心的内容中提出来的,因而对大家具有吸引力。处在问题前面的“你可知道”中的“你”就是指大家,属于介绍时的听众。其次,选择介绍的事物是大家(对方)迫切希望了解的内容,这样用问题做开头才有吸引力。弄明白仿照例句介绍的关键后,有的学生说“你可知道,昨天我得了全班第一回家后有怎样的遭遇吗?……”这就是很不错的表达。
三、以“日积月累”指向在积累中适当迁移学习方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3-03 10:27:58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3-02-16 09:04:53
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措施 2022-12-05 11:48:18
小学语文诗歌中植物书写的特点及教学 2022-11-25 14:24:2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022-10-28 09:29:1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22-10-27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