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6 17:49:08

语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篇1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指课堂上师生沟通顺畅,课堂气氛活跃,紧张适度,秩序井然。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到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可以有效缩短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人物形象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思想更丰富、更活跃,继而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在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课堂氛围中对文本作个性化的阅读,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则作针对性的点评。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向上的阅读感受和心理体验,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那些消极、片面、错误甚至可笑的阅读感受和心理体验,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要热情地去引导和纠正,必要时还需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这样,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总之,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育人因素

培养良好品德选进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德育教育材料。除了要求学生多读以外,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让学生谈如何学习?如何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如何感谢家人和国家?学习《爱莲说?》,让学生谈如何做一个“洁身自好”之人?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谈如何处理和谐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树立良好的亲情观……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的主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结合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对前途充满希望”的信念和《愚公移山》中“不畏困难、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愚公精神”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教学《鱼我所欲也》,可以在引导学生领悟孟子向我们阐明的“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后,劝勉学生为人处世不能见利忘义;教学《岳阳楼记》,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语句,进而体会范仲淹在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情怀的同时,还希望以自己那“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影响世人的写作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思想受到教育,品德得到培养。

三、发挥作文教学德育功能,提高思想认识

(一)命题诱情,练文又炼人

语文教师在命制作文题目时,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情感,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只有精选学生既熟悉且又有意义的题材,并针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考虑命题,才能诱发学生蓄积在心中的美好情感,从而在情感的审美体验中提高思想认识。例如,某学生患病在家休息,很多学生前去探望和帮助他,教师若以《他病了之后》为题让学生作文,就会诱使学生抒发对友爱互助精神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教育,达到“练文又炼人”之目的。此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消极思想设计命题,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精心选材,端正学生思想

围绕文章主题选择材料,是作文指导的一个重点,而选择什么材料,确立怎样的主题,都鲜明地表现着作者的思想倾向。青少年处在成长时期,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写正面的、向上的文章,即便写批判不良现象的文章,也应该从积极的角度,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来写。例如,有些学生抱怨我国落后,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更亮”,不能辩证地看到我国的历史和现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变化,命《市场见闻》《我家富了》之类的题目。学生的调查研究和作文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教育、端正思想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就能很强烈地感受到我国正在飞速发展,“明天的中国并不比外国差”,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匡言纠行,改文又改人

学生年纪小,阅历浅,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强,难免会出现一些言行上的偏差与错误,并反映在作文中。因此,教师在作文的批改中,要做到“改文又改人”,改语言又改思想。例如,在一次以《记星期天的一件趣事》为题的作文中,有个学生写到:“街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好不热闹。突然‘咣当’一声,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人仰车翻,多么有趣啊!”诸如此类学生中流露出来的幸灾乐祸的思想,教师不能熟视无睹,而应在批改作文时予以指正。让学生懂得对于别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发生的意外,应采取什么态度,不应采取什么态度。这样,学生的错误言行,就会在作文训练中得到匡正,树立起健康的审美观。

(四)颂美扬善,陶冶学生情操

作文的讲评不仅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更是德育教育的继续。它在活跃学生思维思想、端正认识、培养良好文风、提高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教育指导作用。对学生在作文中表露出来的好思想、好行为,教师要适时并恰如其分地进行激励性讲评,使学生看到教师的赞许和期望。对文质兼美的作文,教师可让小作者自己朗读,全班同学品鉴,并让小作者讲述自己的写作经过和体会,还可在墙报上张贴或选编成册,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寓德育教育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语文教育论文篇2

教师和学生是在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落实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有利保障。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满堂灌”的问题突出,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脱节,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严重下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应该怎样来定位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呢?从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要求来看,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教育本身的特征来说的,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是主要的培养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从教育学的指导思想来看,教师虽然是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受诸多条件限制或者制约的,如我们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据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终身学习意识,在时代的需求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切实担负起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且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个体。这就意味着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而且需要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从教育学对于学生角色的定位来看,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效果最终的呈现者,所以说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完全符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那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我们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科学的落实教学流程

教学是学校、学科落实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要重视。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安排才能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呢?教育学理论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师明确的指导。

(一)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共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辩证地来看待。教学的目的除了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质。即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提升。这样,我们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突破应试教育思想的牢笼,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事实证明教学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手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是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符合教育规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消化知识;要坚持直观性原则,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坚持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吸收;要坚持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选择恰当取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所以,它应该既包括教师的讲授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这些教学方法。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差异而相应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深度可以函盖整体学生,因此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所以问答法也为大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

语文教育论文篇3

一、选准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较其它学科相比,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些情文并茂的文字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即是情感的渗透、语言的感染,是师生感情的交流。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民的生活情景、斗争业绩,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道路,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五心”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学要紧紧把握住作品的时代脉搏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五心”教育即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不要只局限在宏篇大论或典型形象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平凡的话语、朴素的感情、真实的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内涵,去进行入情入理的渗透。教学中要认真寻找最佳结合点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点,使之附着有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在讲解《冯婉贞》一文时,要紧紧抓住她的“情、谋、志、智”四方面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她的“吾村将齑粉乎”的“戚然”这情;“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之谋;“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之志;“急逐弗失”之智,无不是中国人民近代抗暴斗争的光辉写照,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使他们看到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那美好的形象、美好的心灵,朴实的语言,果敢的行动将潜移默化为动力,成为鼓舞学生为中华民族富强而奋发学习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优秀短篇小说《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在牺牲前“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向正北方”的舍生忘死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一心想着战友,一心想着部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正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写照吗?当同学们读到:“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堆火柴,象一簇火焰在跳起。”无不更加庄严肃穆,更加感动,这哪里是火柴,这分明是一个红军战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红心啊!这爱心聚集在无名战士在生命最后时刻与死神搏斗中,这爱心体现在无名战士对战友对部队的深情厚意之中,这不是最诚挚的爱的奉献吗?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的力量”,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与同学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学们从《七根火柴》的特殊的爱的氛围中得到了启发,认定了自己学习的目标,把握了做人的方向。

“五心”教育的社会意义是广泛的,它是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突破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团结的根本需要。语文课堂教育便是其中最有利的渠道。《中国石拱桥》一文“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早在十三世纪,芦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些朴实的叙述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说明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值得骄傲的民族。这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宏伟建筑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精神的光辉写照吗?作为现代的青年学生,应当为我们祖国古老的文明而自豪。语文教师要以此为突破口教育学生从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挖掘宝贵的民族精神,以石拱桥、长城、运河等举世闻名的建筑中去浇筑坚强的民族意识,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二、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是一条曲折而艰辛的探索之路,将要遇到激烈而残酷的社会竞争,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语文教学这块阵地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创造精神、适应能力、热情精神、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以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是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它是达到理想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的时代脉搏,确立明确的教育主导思想,这样,就会使作品中所洋溢的感情适应当今的现实,使学生与作品中的感情产生共鸣。《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党中央重提“向雷锋学习”之时,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祖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当时,党中央重提这一题词是很有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雷锋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我们今天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确立其教学目的时要紧紧抓住雷锋精神的实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去实践人生的价值。“梨花”是云南边境地区一位哈尼族小姑娘,他和他的伙伴把在深山建筑茅屋、方便过往旅客当做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教师在讲授这课时要围绕作品中“七次”写“梨花们”的助人为乐,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性,体会其作品的艺术性。作品细致地表现了小茅屋作为时代精神的产物,给予人们的方便与温暖,展现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过程,他即是显现“梨花们”朴素美好的心灵,更是他们向社会奉献爱心、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最好的见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是由于文中“梨花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学生,他们才会产生向梨花学习的良好愿望,教师抓住这良好的契机,让同学们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心,怎样去关心别人,让同学们懂得“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当你坐在课堂上幸福快乐的学习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希望工程”与你无关吗?当班级同学们经常为学校做贡献时,你是否觉得你应该做点什么?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是和雷锋精神紧密相连的,是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连的,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和谐美好之所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行教育,无论是在长征途中的无名战士,还是边寨小村的梨花姑娘,也无论是六十年代的雷锋,还是改革大潮中的徐洪刚,他们的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五心”教育的典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年青的共和国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曾为时尚,雷锋、徐洪刚等英雄形象已成为学习的楷模,但当改革大潮汹涌扑向国人脚下,也曾出现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而“五心”教育正如一场拯救中华民族精神危机的及时雨,滋润着久旱的干田,“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则又是最好的体现,这种情感的力量是我们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动力,任何文学作品都渗透着感情,它是文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形象的生命。对学生来说,首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感染了他,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才接受和理解其中思想、学习其榜样,并以此做人、从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时,还要使其自觉地接受作品中的美丑、善恶、是非,这样也就会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才会使其心理感受健康和谐。

三、注重情感体验,以情理动人

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继往开来的主力军,如何通过语文课教学去开启学生们的心灵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握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思想素质的教育,然后才是语文知识的融汇贯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自己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对学生产生了较强烈的感染力量,朱总司令的孝悌美德直接影响了学生,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母亲的形象,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为后人孝敬父母、尊敬人民做出光辉的榜样。作品中淡淡的记叙、朴实的话语、诚恳的报答、深情的思念,朴实无华、催人泪下,那声声激情感人的倾吐真使教者感动,读者动心,这怀念的深情,这崇高的境界,处处感染着读者——我们的学生,抓住学生热爱母亲的纯朴心灵与作品中的形象沟通就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在朱太夫人的淳朴身影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辛劳,仿佛听到了母亲那慈祥的教导。那么“母亲不爱吃鱼”、“妈妈爱吃鱼头”就只不过是个美丽的童话。有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母亲病了,照样起早做饭,照样最后一个上床休息,照样叮咛孩子天冷多穿衣服。母亲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不孝敬母亲就是亵渎了神灵,不孝敬父母,怎样会关心别人,不尊敬父母,怎么去爱祖国、爱人民。朱总的光辉榜样为同学们所折服,把“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快乐的生活”,为自己的座佑铭鞭策自己,效忠于祖国,尽忠于人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心理需求。语文课文的大量情理兼备的好作品正是我们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树立坚定信念的最好教材。化学家诺贝尔在一声巨响后的浓雾中带着满身鲜血高声狂呼:“成功了”!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战斗者的忘我精神、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而信心,则是其力量的源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产生坚实的行动,才会浇灌出理想的花朵。《理想的阶梯》、《畏缩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说谦虚》、《谈骨气》等许多优秀篇目中的富有哲理性的论述,无一不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授这些课文时,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展开思维,去寻找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内容,体会其深刻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谦受益,满招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古言名训;让其感受到:“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去体会“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使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认识到:“生活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语文教育论文篇4

在活动中,无论学生表现得出色与否,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式评价,不打击任何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笔者班上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典型,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表演天赋和才华,准确到位地诠释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抒情最浓烈处,把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使作品真正走到了大家心里。笔者深深感到,这样的教学活动已经远远超越了千遍说教,没有什么比触动一个人的心灵对他的影响更大的了。下面,笔者以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为例,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在笔者的班级课堂活动中,有位学生给大家配乐朗诵了一首余光中的诗《春天,遂想起》,下面是其中的一个诗节: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我,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这位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切中余光中先生作品的文化味儿和浓浓乡情,语速随情感的变化忽急促忽缓慢,声音时高昂时低沉,抑扬顿挫。学生一步一步把情感的抒发推向高潮,把余光中先生刻骨铭心思念母亲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全班同学带进了思念的情感漩涡,使人欲罢不能,双眸湿润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使语文闪耀出了光芒,焕发出了强大感召力量,他们自己也体味到了语文特有的味道,陶醉在学习中。在这样的活动中,语文这门课程发挥了它潜移默化和濡染熏陶学生人格的作用,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命的教育。通过这种活动方式,使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得以充分展示和呈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生成。

二、走进阅览室,扩大阅读容量

语文教材选入了不少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但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阅览室书目繁多,环境优雅,恰恰可以弥补教材的这一局限。笔者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允许笔者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到阅览室自读,共享优质资源。学生们带着任务,按照分组紧张有序地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读物,为读后的课堂交流和讨论做充分的准备。学生们徜徉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自由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和杂志,秩序井然。学生们感受着书香四溢的氛围,这画面洋溢一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蓬勃生机和朝气。语文课堂向阅览室的延伸,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进而使学生爱读书、乐读书、读好书,让他们找到一个除了上网、逛街、谈恋爱之外更好的去处,大学生活有了阅读,平添了一抹书香,烙上了美好回忆。对于教学来说,阅读从课外影响到课内,又从课内影响到课外生活,形成了良性循环,激发了学生们读书、学习的热情,熔铸、塑造着他们的品格。

三、用优秀的影片影响人、塑造人

电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到,学生选看的电影偏重于言情和武打,娱乐有余,消遣有加,深度不够,造成学生视野和眼界相对比较狭窄。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研室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配合教材内容,精选了一些优秀影片刻录成光盘,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选择在自习课时间不定期地给学生播放。用这些优秀的作品影响人、塑造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欣赏水平。这类影片有《日出》《哈姆雷特》《红楼梦》(节选)、《聊斋志异》(节选)、《城南旧事》。除此之外,笔者还给学生推荐介绍了其他影响比较大、反响非常好的作品,如《芙蓉镇》《少林寺》《魂断蓝桥》《乱世佳人》《蒂凡尼的早餐》《海上钢琴师》《放牛班的春天》等等。这些高质量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教学中,影像的冲击和教师口耳相传的讲授双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影响,使语文课不再是学生大学生涯中的一个过客,而是一个耐人寻味、历久弥香的美好记忆,就像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四、发挥视频优势,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论文篇5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文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由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的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二、智能本体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

三、人文本体

语文教育论文篇6

语文素质,决定并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加强语文素质教育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理论的建设,又需要实践的操作;既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需要教师主导性的张扬;既需要课程设置及课型结构的调整,又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既需要评价标准及方式的重新确立,又需要考试制度的改革。

有人认为:考试同素质教育是对立的,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取消考试。这种看法未免偏颇。诚然,当前的考试制度妨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考试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能完全取消的。根据考试的不同功能和目的,有的可以取消,有的还应当增加。应当看到,考试同素质教育并不是对立的。素质教育需要考试进行检测和评价,考试能够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基础教育当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改革教材、教法的同时,深化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

一、取消可以取消的考试,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动活泼的发展。

1.取消校内的常规考试,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促使学生更重视平时的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依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采取“临阵磨枪”的朝夕之功。如果能将考试分散在常规的教学形式、教学要求之中,就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督促和鞭策作用。上海市育才中学于1980年取消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期中考试,第二年又取消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考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考试同日常的语文作业、练习和课堂讨论等常规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后评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的成绩。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不仅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而且还参照学生思想认识提高的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认真程度等指标。这是较早对我国传统语文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典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注:《论普通教育校内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育才的成功经验表明,采取“化整为零”的考评方法,不搞“突击性”的考试,会使学生更重视平时的语文学习,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2.取消校内的常规考试,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服务。

北京八十级教师宁鸿彬是这方面的优秀范例。他从1978年开始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改革,经过六期系统实验,收到理想的成效。他从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目标出发,制定了教材、教法、考试和课外活动四方面改革的方案。他大胆改革考试制度,取消了平时、期中、期末等一切考试,代之以根据学生平时在听、说、读、写、想五个方面的情况而作出的考核记录。从第三轮实验开始,半年多没进行一次考试,但1985年初对教改实验班进行一次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其它平行班。这种改革的长处首先是,把考试改革当作语文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努力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它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通过考试及教材、教法和课外活动的系列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习惯,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注:孟宪伦《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探微》,《教育探索》1997年第1期。)

3.取消校内的常规考试,采取平日记优的评分方法,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语文考试的功能,本来可以鞭策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名目繁多的考试和“题海战术”越来越使考试背离它的初衷,使学生厌考怕考。再加上一些教师被错误的教育思想所驱使,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对众多一般生和后进生的教育,有的甚至不惜采取逐渐淘汰后进生的办法,以提高升学率。这是造成目前中小学生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校内的语文考试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提高。大连市中山路小学废除了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而建立以教师为主的平日考核记载、期末各项成绩综合评定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平日记优,期中小结,期末全面考查。这里值得重视的是,他们所采取的平日记优的方法,在平日教学和作业中对学生的成绩不是全部记载,而是有选择的记载。尤其对后进学生的考查,从他们各自的实际出发,给他们获得较好成绩的机会。如果错误太多,经教师指出后,不记分,下次再考查,等到获得较好成绩时再记分。(注:《论普通教育校内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这种不记差专记优的办法,可以说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斥责的原则在考查中的运用。专门记优,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加以肯定,并用文字加以记载,后进学生在看到自己的成功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兴奋感,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学生考查出现太多错误不予记分,不等于放任不问,教师要给学生指出。学生在认识到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找出纠正的方法后,就能避免重犯原来的毛病,从而更加勤奋学习,争取在下次考查时获得较好的成绩。如此反复推进,就能促使后进生的转化,达到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二、增加应当增加的考试内容,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1.在高考和中考中增加听说能力的考试,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由于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高考、中考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由于选拔人才基本上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也是教师和学校的命根,分数不仅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是衡量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因此,“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听说能力,教师和学生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听说的教学和训练。

但是,这种教学和训练是跛足的,它不符合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和要求,背离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都重要”,“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注:叶圣陶《听、说、读、写都重要》,《语文学习》1980年第7期。)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们接受信息的频率,听明显高于读;输出信息的频率,说也明显高于写。要摆正听说在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地位需要综合措施: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听说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加强教材建设,严格规定听说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再者就是要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亦即人们所说的“指挥棒”功能。现在师范院校均开设了教师口语课,把口语能力作为师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检测和考查。这种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何止当教师的需要这种能力呢?在工作和生活中,发表演说、讨论问题、进行辩论、推销产品、洽谈生意等等,都要用到听和说。高考和中考可以借鉴师范院校听说考查的模式,制定出适合各自特点的听说能力考查的内容和标准。近年来,在听说能力的考查方面,中考已有所体现,如江苏省从改革考试方法入手,用口试、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取代单纯的笔试形式,用知识、能力的综合考评取代唯学科分数的结论,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注:《励精图治,成果喜人》,《人民教育》1996年第3期。)浙江省除书面考试外,还进行了口语技能的考核实验,以即兴演讲的形式,以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为内容,由省教研室命题并提供评分依据。(注:黄新茂《对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河北省、海南省、南京市、贵阳市等地1997年中考语文试题,除常见的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和文言文)和作文几部分外,还增加了听说部分。虽然听说部分的分值很少,一般4—5分,最多10分(试卷满分一般100—120分),但毕竟表明了这些地区已把听说能力的考查摆在一定地位。今后中考语文命题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听说能力考查的比重。至于分值,一般占整个试卷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是较适宜的。

高考语文现在每年都考了语音,1989年还专门考了说话的重音和停顿,其它年份的试题,有些把听说与其它能力综合起来进行考查,表明了命题者对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所注意。但是这些考查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却微乎其微。今后高考语文命题对听说能力的考查有必要大大加强。目前首先应当在高中会考中增加听说能力的考查。会考和高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会考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达标性考试),同师范生的口语考试一样,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口语能力方面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和要求。但目前的高中会考也存在着偏向,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些地区的会考命题几乎完全模拟高考的路子。所以高考虽属于常模参照性考试(选拔性考试),但为了发挥其导向功能,对听说能力的命题是不能削弱的。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高考除采取笔试外,还应当采取口试。这里可否借鉴英语科的考试办法,读写采用笔试,听说采用口试。

2.在校内的语文考试中增加口试,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训练。

为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训练,校内的常规考试应当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除考查读写外还进行听说的考查。其实一些考试改革取得较好成绩的学校,在这方面已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如西安一中,将语文成绩分为四项考查,分项评定成绩。基础知识笔试,占70%;背诵、朗读、讲演口试,各占10%,共占30%。(注:《论普通教育校内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以建立“语文实验室”而进行教学改革的山东省高密一中也是采取口头测试与书面测试相结合的办法。(注:山东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课题组《建立语文教学实验室,还学生以独立学习的自由》,《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10期。)实践证明,这些学校的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均衡的发展。

当然,除了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外,还应当考查语文智力诸如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创造力以及鉴赏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考试。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之一,发展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努力给学生以独立学习、思考和操作的时间;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以积极主动地发展个性特长的权利。考试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充分体现主体性的这一特点。传统考试历来以学生为敌人,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整个考试中,学生一直担惊受怕。教师也爱用考试这一手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外驱力,“考考,教师的法宝”,说的正是这种现象。传统考试不利于学生的学,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其原因就是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一些教师对语文考试进行了富于创造性的革新。辽宁省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是把“自测”纳入课堂教学中。他创造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把“自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其做法是:或让各组学生出题,互相考;或让学生轮流出题,全班做;或把教材后面的训练题当试题答。几分钟做完试题后,指定一位学生念答案。答案正确,教师不语;答得不对,由大家“群起而改之”。再用红笔在自己的试卷上订正,最后自己给自己记分。分数少了,便找原因,进行分析。(注:马鹏举《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风采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从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说,魏书生所设计的“六步教学法”中的这种“自测”是一种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对学习具有促进和激励作用。其原因:一是强化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学生根据反馈信息,可以检查改进学习活动方式。这两个方面,对学习的进步都是不可缺少的。(注:冯忠良《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从教学论的观点说,有了这一步的“自测”和最后一步的“自结”,“定向”所确定的知识与训练点便能比较顺利地落实,才能消化所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语文教育论文篇7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但是高中较重的学习任务,过早的进行文理分流,“重理轻文”思想的存在都影响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发挥。注重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变得愈加急切和紧迫。基于此,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够为各位高中语文教育实践和研究者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为核心的教育,主要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教育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充分的尊重,给灵魂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对人生命的尊重和捍卫。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的层面进行教学。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教学只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地提高。课堂教学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载体,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需求而存在的,可以说富含人文关怀的教育是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而实施的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实施人文教育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只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教学才能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我们会发现人文性和工具性都是存在的,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更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学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的深处,和教材进行对话,学生掌握得相对牢固的内容是课本中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学生能够记忆大量的词汇而并不是都能够进行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未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好地形成和发展。自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同时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基础语文知识进行掌握,还要从文本的深处得到生命的体验和升华。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学生多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身的思考,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思维。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二)高中语文实施人文教育是由学生的内在需求决定的

通过新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注重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是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和感兴趣的。因为传统的灌输式的语文教学容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给出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当中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不断树立起学生的信心,这样的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所以说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是学生内心深处呼唤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应该是满含爱的教育

爱是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要素之一,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把相关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形成爱的品格和意识。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认为关于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做有爱的教育。教师可以自身作为爱的榜样,学生能够受教师行为的感染,做心中有爱的人,去爱生活,爱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二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去爱,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如:《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读出相关的图景来,通过对文字的逐句的理解,不仅能够体味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天的美,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教师还可做一定的延伸,让学生聊一聊自己家乡的美景或者是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学生对自然的爱在课堂的延伸过程中可以得到升华。

(二)语文教学应该是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师要把学生和自己位置持平,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需要自身的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多提问、多放手,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通过这两篇热爱生命的文章,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样的理解?这是教师在学习了整篇文章之后教师给学生处事的问题,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梳理,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大概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最后这个问题的指引,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把握。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命的意识,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对生命的新的认识能够构成学生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

总之,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要谨记语文的学科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尤其是不能忽略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爱,体验爱。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每位学生都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需要全面、综合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作者:常娥 单位: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中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语文教育 文化价值

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可以说是遵循一种人文构成的脉络,它就像是一双隐形的双手,不管是在内容上的丰富性还是在形式上的变化性,都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借鉴素材。

作为我国近代的文化传播工具,语文教育是在两股力量的驱使下前进的――西方文化和中国的儒家文化。西方文化主要以其独有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支撑,中国的儒家文化则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两者之间相互交锋、碰撞,在相互吸收与促进的同时,近代的语文教育则有所突破,其表现就是改变了只注重道德教化的单纯性,转而更加注重对社会政治、经济和学科基础建设的努力。语文教育之路在我国现展已经有一百多年,在各种思想的汇合下不断确立起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它的主导思想,并为之苦苦求索,这是一条为社会服务,关注民生之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语文教育将白话语体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语文课程在建国前五十年注重继承人文传统和开拓人文精神,建国后六十年语文课程对文化的选择则充满了艰辛和困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化的意识和意义逐渐被发现和唤醒。语文教育在民族文化彰显新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使文化传播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文化生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世界中人与社会的一种建构。语文教育在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是师生围绕文化进行切磋和积极对话的一个过程,它旨在传播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文化,其表现在师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的理解、互动和共享之中。

自我国近现代以来,虽然语文教育在实践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科学性的强化、传统文化失语和人文性的弱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偏颇。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化、工具和人文三方面,下面笔者主要从教化价值、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三方面来对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进行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一、教化价值

语文教育的教化价值是指在平时的语文教育中用社会的政治文化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的行为规范等。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换句话说,教育感化即教化。教育感化自古以来都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存在着,我国古代教育把“教化万物”当成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业,其实就是一部用传统文化教化天下的教育。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逐步深入,年轻人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基础语文教育将马列主义、思想作为它的主要内容,语文教育秉承着共产主义思想、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中,我国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对学生进行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心思想。其实在任何社会,教化功能一直都在教育功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化,主导着其主观的判断,这也为更好的建设社会提供了可能。

语文教育的文化教化价值是任何社会的语文教育都不能回避或弱化的,它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保持政治、文化的先进性,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语文教育的教化价值才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二、工具价值

语言因人类的交际而产生,是人类交际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由于语言的特殊功能,人们将它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而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了语文,语文的产生离不开语言的出现,将满际需要作为主要任务的语文,使得语文具有了工具价值。不管是语文教育内容中的静态文化还是动态文化,在它的工具性方面都体现着语文教育的价值,它的工具性主要在于满足众多交际主题的需求上。语文教育的文化工具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知工具性;二是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工具;三是教师组织工具;四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工具。

文化包罗万象,而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内容则是经过深思熟虑选择的。在语文课程中民族优秀文化充当了语文课程的主体。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多元的优秀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文化则起到了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并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深入的借鉴和吸收的作用。

文化在语文教育中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背景语境和情境语境,也提供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教学内容。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验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并通过相互的交流折射出文化的意义。通过文化展开师生互动,通过相互间的互动来找到新的发现和对语文知识的满足。通过师生共享文化,围绕文化而产生的工具性价值,使语文教育变得更加有意义。

语文教育的文化还有教师组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价值。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来组织语文内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会将教学内容的基本信息告知给学生。其次,将文化的意义和情感等进行阐述,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价值所在。再次,文化本身作为一种解释方式,语文教育也具有解释的价值。最后,文化在给学生传播文化、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指导性的工具作用。

三、人文价值

语言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交际需求而产生,它除了具有教化和工具价值以外,还蕴含着人的精神层面的思想道德、情绪情感等等,在人的精神层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1],这说明语言不仅有工具方面的意义,在人的精神层面它还包含极其丰富的意义。“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语感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中映现着人的生命、生存、生活,言语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同步。”[2]语文教育将语言和言语作为载体,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文化既包括了人的生命活动又包括了人的精神活动,既包括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活动的方式,它的人文价值表现在静态和动态的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上。

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粗浅地说,人文性就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3]人文性体现出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自身的人文关怀。人作为人不仅仅满足物质层次的价值,还应满足精神层次的价值,语文教育也是同理,既要求满足工具的价值需求,还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在精神层面有所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社会所需要的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终极关怀,是语文教育的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对语文教育的文化教化价值和工具价值的进一步提升。语文教育召唤着人性最本真的一面,陶冶着学生的情感,促进他们成长。我们只有在文化传播中不断探索,才能发现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和魅力所在。

语文教育论文篇9

一、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是情感产生的基点

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辛苦更难当,但魏书生却在两千多日日夜夜里,写了150多次申请,才实现了从教的心愿,这份执着的情感是他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他在1980年初的日记中曾说过:“对中学教学,我是百分之百的外行,由于在教学经验上是零,为着对得起学生,我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即冷不下来的热情和用不完的力气。”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热情”,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他分析班级中差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用时代的要求去激发学生情感,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学生智力的规律,增强信心、掌握方法、定向活动、规则活动、惯性运动五步,这实质上是学生情感启动、维持和恒定的过程,它又必须建筑在教师积极的情感基础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1]

一个教师单有激情还不够,他还要有一个支点,要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的。魏书生刚教书时仅初中毕业,但他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新知识,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他正是付出了辛劳代价,才收获到了充实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欢乐。“学生在上课时,在课外活动时,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教师的模范作用和个性品质,这两条是教学教育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2]魏书生甘于清贫、心胸开阔、积极探索,这种情感无时无刻不体现渗透在他的教育教学中,处于这种情感熏陶下的学生必定会感受其人格力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师生配合才能和谐一致,达到水融的境界。

二、“商量商量”是情感交流的起点

魏书生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他刚教语文的时候,也曾海阔天空津津有味地满堂灌,但他不久就对那段可悲的教学生活加以总结,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民主气氛,思想没有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去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怎能搞得好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魏书生就开始了新的教改历程。他深入到学生中去,具体感受体验他们的情感信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学生也向老师敞开了思想情感的大门。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将教学要求情感化,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作业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老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开学写?这些较大问题他都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办。学生由此充分体验了做学习主人翁的情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区域,人人想的是教学,是高效率,有了持久的牢固的学习愿望,学习效果怎能不突出?

当然,实际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简单,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有其不稳定性,他们已很少直接向老师、家长倾吐心中的情感,这种闭锁性心理特征,就使得教师很难知道其细微复杂的情感,教师如能征得学生的日记这个情感宣泄和引导的重要载体,把这作为一个中介,就可获得合二为一的交流效果。在魏书生的每个学生三年完成1000篇约24万字的日记里,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这些不仅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也可从中看到学生情感完善的轨迹。教师既指导了学生作文,也正确引导了学生做人。

抄录格言和座右铭是魏书生所教班级每个学期必做的两件事。每个学生在选秆言时就必然经历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和接受情感熏陶的过程。抄写的座右铭结合着自己的思想实际,它起着督促和矫正作用,如有一个学生的座右铭是“闭住你的嘴”,原来他担心自己闲话过多,认识到这一点并写下来,本身就体现着敢于正视缺点并努力改正的积极心态。学生在做这些事时,情感始终处于正向流动状态,这一切为其课堂教学创造了一片和谐的天地。

三、愉悦的氛围是课堂激活的共鸣点

十七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情感的显著特点是感染性。课堂教学的情感起动首先是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教师的上课情绪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染,产生愉悦激奋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反之,教师上课萎靡不振或疾言厉色或冷若冰霜,都会带来学生的郁闷恐慌、思维迟滞,降低教学效果。魏书生从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上课就全心全意投入,除此而外,他还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时他让学生唱歌,消除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有时采取集体朗诵的方式调节气氛;有时采取口头作文方式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时到课堂外上课,甚至出些“剧场简介”之类的题目让学生观察说明等。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初能很快拉近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集中了注意力,为课堂学习营造了和谐的气氛,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学生的情感激活自然起源于教师体验的情感。也许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含情量”丰富,易于挖掘,议论文、说明文又怎能体现情呢?其实不然,语文课堂教学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流动,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语文教师要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并精心加工制作,以情引情,学生才能产生心理位移,在课堂教学的“小天地”里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复杂的情感信息。比如讲《回忆我的母亲》,魏书生就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无比深沉的爱,与母亲永诀的悲痛。讲《大自然的语言》,就引导学生去说明身边的事物,讲盘锦大水产生的物候因素,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情怀。讲古代诗词或离现实较远的作品,就让学生在大脑荧光屏上去再现图景再现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流动。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从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的“法”,并不是教学的一套套方式和方法,而只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染学生,对学生施加一系列情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记忆思维和感情,又可以引起学生欢乐、愤怒、痛苦、惊异和同情的体验。”[3]魏书生也正是把学生当成了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完整的人,去注重激活其情感体验,课堂才活起来。试想,教师如果面对的是一台台“录音机”“复印机”,这“独角戏”如何能吸引人,课堂教学又焉能洋溢着“情”的氛围呢?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世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适合每个人的个性,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是同学生的情感格格不入。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心理需要的最高层次。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定向”使师生的情感集中指向了具体的目标;“自学”“讨论”使全班学生口到、眼到、手到、耳到,参与教学的热情强烈,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全神贯注,思维积极,“答疑”使学生的情感进入了“愤悱”的境地;“自测”“自结”使学生的情感由被激发而被引导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由此可见,“六步教学法”就是“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愉快地投入,愉快地参与,愉快地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其变化就如同人物的情感变化一样,奥妙无穷。

人的情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师生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不可能都处于一种平面的或正向流动的状态,这就要求师生善于随时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魏书生从十个方面构建了情感调节的立体网络,这些方面涉及到教学环境、师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既表现了感情的强弱变化,也表现了各种不同情感的转换变化等,课堂的情感律动节奏和谐分明。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也注重了某个侧面的研究运用,但很少有他这样用得全面、活泼、自然。

魏书生还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感情。他曾举例说,如对于孔乙己,有的是同情,有的是气愤,有的觉得可笑,极少数还有认为孔乙己可恨的,这时教师就应当去扶植正确的感情,排斥不正确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把感情上升为理智,并形成积极的动机和行为。

课外作业和考试是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作业是学生对教师的信息反馈,考试则是为了收集检查这种反馈信息,这当中也都伴随着情感等非智力成分。但魏书生十多年来都是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这是否意味着这种反馈输出的脱钩呢?魏书生的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评卷,是否意味着没有这种信息的反馈呢?显然不是。自己留作业,同学互相考,学生积极性高,他们不但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受尊重,而且也避免了学习的重复浪费,避免了教师心血来潮时大作业量的冲击和无作业时的闲散状态,定量作业使学生的思维列车得以匀速行驶。而且魏书生也不放任自流,他总是想方设法把上进情感纳入一定的轨道,及时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四、“大语文”——生活和语文的情感交汇点、终极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可以成为大语文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诠释,而魏书生更用其丰富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魏书生探索了在广阔环境中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德育、美育、体育中学语文,在课外阅读欣赏中学语文,在社会活动中学语文。具体做法这里不作细述,单提他的几样新招儿。一是班级日报,这是班级学生自办为同学学习服务的。魏书生的班级讨论规定,有关本班的内容必须占60%以上,这份报纸,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班级学生活动,这既起到督促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学生关心自己的报纸,生活和语文学习情感在这里交融,其德育功能也得到了自然的体现。另一招是日记和说明书。日记是学生自我心灵的解剖,说明书是对一件事的过程的叙述和认识,这体现了人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也是语言表达的积累过程,一举两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纵观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改革,“情”是其改革的基点和核心,它起着导向和强化作用。“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魏书生和他的学生们把我们带进了情景广阔的新天地。

注:[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p20。

语文教育论文篇10

1.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体验“感恩”

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珍惜,对“珍惜”产生认知需要学生首先“被珍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感恩教育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采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采用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当学生学习退步或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舞学生。

2.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感恩教材。如胡适在《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他感谢母亲,是因为母亲之前对他的严格教导、培养以及爱。这让学生明白了,教师、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于爱;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使父亲陷入了困境,但他仍然强忍着悲痛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的强烈、父爱力量的巨大,催人泪下。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请学生揣摩课文中的人物和人物心理,再阅读和分析课文,经过角色扮演,学生不难发现课文中包含的“母爱”“父爱”“师生情谊”,体会到“恩情”的真正含义,领悟到“感恩”的真谛。

3.巧妙布置作业,给学生表达“感恩”的空间

无论哪种教育,都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并非冷漠自私,他们只是对感恩的领悟较少,疏于表达感恩的心。当学生领悟到感恩之后,笔者精心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如在布置作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发现一件值得你感动的事情,并从感恩的角度来写,鼓励学生发现、表达生活中的感恩情节,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感恩和幸福。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作用

1.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以身作则,会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有所认知。在感恩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他们会更加珍惜学校的学习经历,尊重教师的劳动。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感恩教育后,课堂纪律明显有所改善,不交作业、顶撞教师的情况也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拓展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

感恩教育除了能使学生收获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使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变化。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更懂事了”。而笔者也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频率越来越高,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友善。在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感恩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浪漫,是救人于水火而不留姓名的英勇;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众志成城;是社会温暖之所在,是人性本善的表现。因此,感恩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本能,这种本能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