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二度创作 -ag尊龙app
时间:2022-10-13 11:28:38
导语: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二度创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农村小学,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对较弱,而教材中的很多合唱歌曲难度大,他们无法呈现较好的合唱效果,如何让农村学生真正参与到合唱中并体验合唱的魅力,值得音乐教师深入探究。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与实践:二度创作之图形谱、旋律线运用;二度创作之入情入景;二度创作之和声拆解技术;二度创作之多元化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不同的歌唱水平,对合唱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二度创作,运用各种方法,调整和声的难易程度,以达到人人爱合唱、人人能合唱的目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在音乐课堂中,合唱可以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参与合唱更能提升学生对美的追求。班级合唱不同于合唱团,每个班级之间的歌唱水平差异很大,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个体水平也参差不齐。作为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很多农村学校的班级合唱课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可能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或草草了事。长此以往,学生的合唱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对于合唱的热情也渐渐消失殆尽。如何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时间,让农村学生更多地接触合唱艺术,人人参与到班级合唱中,充分感受合唱之美,如何让农村小学的班级合唱变得有趣有味儿,让学生乐于接受,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一、二度创作之图形谱、旋律线运用
在班级合唱中为学生建立一定的音高概念,可以运用图形谱或旋律线,把抽象的音高进行形象的描绘,边唱边注意音高的位置变化,防止音的偏离。特别在对位性和声中图形谱与旋律线起着关键作用,使合唱的各声部更加形象直观,学生演唱各自声部时能清晰明了地进入,从图谱上也能看到歌曲中乐段变化和重复。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课合唱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演唱单声部可以,两声部的合唱就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整首曲子以合唱、齐唱穿插变化着进行,只有通过图形谱的展现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演唱哪些旋律,以及旋律的进行方式和每个乐段情绪的变化。(受篇幅所限,图略。)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轮唱曲《月亮姐姐快下来》这首合唱曲由齐唱和二部轮唱组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没什么难度,在二年级的时候接触过轮唱曲《两只老虎》。但在教学实践时才发现:低声部的学生从曲谱中能够知道其声部空两拍开始演唱,并作为高声部的回声。但演唱中没有边唱边聆听高声部的旋律,即发生了错位现象,导致最终没有同时结束全曲。农村学生在轮唱部分的对位感会比较差一些,曲谱上无法直观地感受到轮唱的声部的进行,对于歌曲轮唱节奏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通过图形谱的呈现,在固定的节奏中进行轮唱练习。(受篇幅所限,图略。)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让合唱中的音高、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通过图形谱、旋律线的辅助,每个声部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进入和清晰地演唱。
二、二度创作之入情入景
合唱置于情境中进行,将变得有趣且更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课例1,五年级下册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云课堂中,教师教学合唱时设计了几个好玩又有趣的节奏游戏,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滚雪球游戏:先由教师一人示范如何玩滚雪球,边玩边感受和熟悉歌曲,并用改变滚球的方向来区分乐段的变化,然后由两人面对面玩滚雪球,感受歌曲2/4的节奏特点和活泼欢快的情绪。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时左手传向右手,用旋律的变化而改变滚雪球的玩法,用自己的球与对方的球进行交换。最后以三个人玩雪球的方式进行,不但一次次熟悉歌曲旋律、节奏,区分乐段,还让学生在变化的滚雪球游戏中感受合唱。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体会合唱的乐趣,兴趣增加了,也更乐于参与到班级合唱中去。课例2,小学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原本是一首只有四个乐句的单声部歌曲,教师在设计时运用了情境,不但把歌曲生动化,还让单声部歌曲加入简单的情境,和声后变得更加动听。如雪地节奏游戏: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踩雪:跺脚000。欢呼:00拍手0。拍雪:0拍腿0拍腿。呼唤冬天:雪花飘落下来形成二声部简单的和声,作为引子部分,置于歌曲演唱前,用美妙的和声引出歌曲。高声部:smls。低声部:mdfm。雪花飞舞:本环节中教师用节奏与雪花结合,在漫天飞舞的下雪场景中熟悉歌曲的节奏变化。(受篇幅所限,图略。)结尾部分再次运用简单的和声哼鸣结束歌曲,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意境之中,表现出对冬雪的依恋、对春天的期盼。环环相扣的情境融入,使得一首原本简单的歌曲变得更加精彩了。合唱的精髓是能够让班级所有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所在,教师结合实际把合唱曲改编得人人能驾驭,学生自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实践中。
三、二度创作之和声拆解技术
1.以听为先,辨别和声听觉先于视觉。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拥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是合唱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每节音乐课都可以安排简单的和声听辨练习,哪怕从单音开始训练,慢慢进入简单的合唱作品。几年下来,学生就能建立和声概念,积累合唱经验。合唱中,学生需要能从和声声部中辨别出自己所唱的旋律。部分学生听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把复杂的和声声部拆解开。学生能够熟悉自己声部旋律后,再聆听和声效果,从中寻找自己声部,更能够辨别出自己演唱的声部。同时,学生还要学会聆听对方声部,并进行适当的声音调控。2.卡农训练,化繁为简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出示合唱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自己的和声声部在哪里也找不到。而集体唱一样的旋律,在基本的和声中,以轮唱的方式歌唱,这样的训练形式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歌唱能力,相比两种不同旋律的交织容易很多。每首单声部歌曲都可以尝试运用卡农的形式,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歌曲不再单一,也让学生都能够尝试合唱练习。别让合唱变得高深莫测,只有把难度降下来,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体验参与合唱的乐趣。如果直接让学生演唱教材中的两声部歌曲,没有长期的合唱练习根本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可把单声部旋律的歌曲变成简单的卡农练习,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合唱水平。3.弱化声部,丰富形式合唱有领唱、对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有主唱和伴唱的区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改编和拆解,使学生既能各司其职,又能团结合作。班级中学生的音色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音色较亮,不懂得如何在合唱中做到音色统一,教师在磨合音色的同时,可挑选这些学生担任领唱。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但音准不错,伴唱部分可以交给他们来演唱。有的学生节奏感较好,可以让他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轮唱。抓住学生的强项,弥补合唱中的不足,这才是二度创作的根本所在。
四、二度创作之多元化教学手段
班级合唱教学形式很多情况下还比较单一、枯燥,因此,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1.把握音准,稳定节奏(1)节拍器固定节奏。在钢琴演奏中节拍器运用的频率较高,其实节拍器在班级合唱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进行简单的两声部轮唱时,演唱的节奏和速度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速度标准。例如,二年级下册《两只老虎》是一首轮唱曲,单声部的《两只老虎》每个学生都会唱,当出现两声部轮唱时,就容易混乱。这时,教师可运用节拍器,给定一个稍慢的速度,让学生有节奏地念歌词,稳定节奏后,再进行演唱。最后,学生两声部均能跟节拍器演唱,就可以转换成原速。久而久之,学生建立一个稳定的节奏标准后,演唱其他合唱曲就会更加稳定。(2)音高乐器辅助音准。音准在合唱中尤为重要,一旦学生的音准出现问题,就很难有好的和声效果。因此,教师可加入有音高的乐器辅助音准。低、中段的学生在学习合唱时可利用音钟等有固定音高的乐器辅助演唱;高段的学生学习竖笛、口风琴等乐器,可以通过这些乐器固定音准;当学生音准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可选择用音叉给一个标准音,让他们自己建立音高。(3)视唱练耳巩固音准。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班级中很多学生没有经过视唱练耳训练,演唱和声时很容易被带偏。因此,每节课都可以进行视唱练耳,在学生的记忆中进行准确的“刻槽”。1-2年级,身体音阶歌,律动模唱巩固。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觉发展迅速,教师抓住这一合唱启蒙的关键期,利用游戏式视唱练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音准。3-4年级,柯尔文手势。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认知能力,但演唱时总是在“准”与“不准”之间徘徊。这时就需要利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边纠正音准,在反复模唱中稳定音准。5-6年级,和声发声练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音准能力及识谱能力,但合唱曲目难度在加大,可把课内的和声难点作为课前的发声训练,为演唱合唱曲做铺垫。分学段设置和声练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2.因班而异,扬长补短班级合唱建立在人人参与的基础上,每个班级之间的合唱水平差异较大,擅长的方面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抓住节奏、音准、音高、和声等音乐元素,针对每个班级出现的合唱问题进行补短板,以提升班级合唱的整体水平。比如,501班,女生声音尖而细,声音较轻。男生个别学生声音有个性,在合唱中会显得突兀。学习新的合唱歌曲时,速度较慢,整体合唱效果一般。为此,教师可创设合唱氛围,让学生感受和声之美,调节班级的合唱音色。3.创建小组,通力合作班级合唱是建立在团队合作基础上的,有些班级的学生个性突出,无法融入集体演唱,甚至出现严重跑音的现象,以至于整个班级的合唱效果得不到提高。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建立和声小组,选择一位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做“声部长”,由“声部长”带领演唱和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就要慢慢渗透合唱,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合唱课时的温故知新、循环反复,形成渐变式、叠加式体验,不断重复和加深对和声的感知和辨认,使学生的合唱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总之,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人与音乐的最初接触就是听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音乐,多听高水平的合唱歌曲,多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演出,多看这方面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审美标准和分辨优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英.“二度创作”让歌声更具感染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
[2]孙艳红.如何唱才动听——儿童演唱中“二度创作”之重要技巧[j].儿童音乐,2020(01).
[3]钱思舒.声乐作品中二度创作的渗透与反向渗透[j].中国音乐教育,2020(12).
[4]吴丽君.探讨农村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措施[j].天津教育,2020(24).
[5]杨琳琳.农村小学低中年级合唱教学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
[6]李晟佳.浅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合唱教学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8(17).
作者:金漪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