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7 09:51:00
综合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法治;法治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法治国
1法治及其理念的价值诠释1.1法治的概念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原理、精神论文及法治化的操作技术,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因此,理解法治的概念是对法治理念的把握和解释。法治概念是在历史上产生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它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开始关于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的争论。著名的“儒法之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治理国家主要是靠法律,即“圣人之治(即人治)”还是主要靠个别贤明的君主,即“圣法之治(即法治)”。在西方,第一个主张依法治国者,可以说是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在著名的《政治学》一书中,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异常活跃,纷纷提出了对法治精义的看法和解释。有学者通过认同西方社会亚里士多德以来对法治的几乎超越历史和时代的基本解释,认为法治的基本精义在于法的至上地位和法的善德质素,后者决定着前者,更具有根本意义。法的至上地位意味着不仅只有手段的功用,而且有目的和价值意义;法的善德质素要求法治不只在实施层而,更在立法层面。同时,法治作为价值理想,与自由、平等、正义、秩序、效率、民主等多元价值具有亲合关系。有学者从价值理念的角度出发,认为法治除了“治国方略”之外,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是一种理性的法制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法律精神,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1.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2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与法治2.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法治的具体实践从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实践来看,中国法治化进程是由国家启动的,基本上是以政府推进为主的政府推进和社会演进结合型。从根本意义上,反映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理论深入和展开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回应,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地操作中国法治化道路选择,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则是法治理念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实践。城市管理是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和永恒课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根源于市场化改革的推动、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罚的执法法治化要求,以解决在城市管理领域中比较混乱的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处罚法》将综合执法中的集中处罚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是法治社会成熟与否的标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地方行政区域的具体实施,它使法治理念得以启动和深入,使法逐步由纸上的条文融入了公民的生活中,从而为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制度与人”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2.2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法治的具体化,与法治政府具有密切关系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作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及改革方向之一提出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试点工作再次发出了专门通知,要求各省政府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综合执法作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模式,其与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城管综合执法与责任型政府关系密切,责任行政要求行政系统行使职权时权责对等,行政执法权高效有序地运作,这是因为,“良好的法律秩序是法律规范实施的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厉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城管综合执法将以往分散行使的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明确执法主体及其权限和责任,为“政府权力再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城管综合执法也体现了治理型政府的要求。治理型政府以“最好服务、最高效率”为目标,城管综合执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行政处罚领域的三乱现象,使无序变为有序,保证行政管理体制的统一和稳定,有力地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同样,依法行政也对综合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必须要做到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杜绝粗暴执法,从而为政府树立良好的行政执法形象。
3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及展望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具体实现法治的方略,体现法治的价值和要求是对我国法制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开展和深入,作为依法治国在地方行政区域内的法治实践,为中国法治化的实现提供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道路。3.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1)立法不足,法律滞后。行政执法,顾名思义就是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离不开法律适用,当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将抽象的法律规定具体运用于人、行为和事实并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作出判断和决定时,就属于法律适用。城管综合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一种模式,在其执法的过程中也必然涉及法律适用。不同的行政执法模式各有其执法依据,就目前各地城管综合执法的法律现行的立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城管综合执法的实际,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①中央立法过于原则,欠缺可操作性;②地方立法位阶较低,权威性不足;③执法依据分散,处于“借法执法”的尴尬局面;④部分执法依据存在着相互冲突的现象。(2)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综合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来自于行政职能机关的转让,各行政职能机关都交出一部分行政处罚权给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关,由其独立行使,变多家执法为一家执法。然而,这种转让并不是传统理论中的依法转让,其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还不完善,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①行政管理权与综合执法权完全割裂,管理与处罚难以衔接。“有关行政职能部门与综合执法机关之间的职责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执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前的职责交叉问题还要大。”②综合执法部门与原职能机关执法职能转移不完整,执法界面不清晰。根据行政法的理论,一个完整的行政处罚权是不能被分割的,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在部分职责职权的划定上,却分割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3)执法主体定位不准,执法手段不足。现在执法队伍的执法主体资格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在国务院法制办批复后,通过各级政府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予以确定的,由于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原来是由其他的法律或法规明确授予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因此,在行政处罚权执法主体资格转移过程中就存在着法律间的冲突。特别是试点工作实施以后,一些新颁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规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内的行政处罚权仍明确规定授予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这也给综合执法队伍的执法主体资格带来了问题。在管理上依然采取运动式的监管模式,而且执法手段较为单一,整治效果不明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实践中,还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后没有行使行政强制权的权力,城市管理难以有效的进行。3.2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完善途径法治是一个目标,是一个庞大的、理想而又可以实现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苦的,这个过程由一系列活动所组成,是旨在实现法治的一系列具体活动的总和。充分认识到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及实现理想法治目标的必然性,更加紧迫地推进法治的进程,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1)改革管理体制。“从法治的发展角度着眼,如果一种制度设计是值得并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我们就必须为它的建构迈出第一步,哪怕会遭遇种种阻力,甚至阻力过大而使得这一步走歪了。毕竟,任何制度文明的发展都是在学习、矫正、积累的过程中完成的。”一个城市的管理工作,特点是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工作的成效问题。因此,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城管行政执法新体制,对于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职能、权力、机构、人员的转变与调整,以及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统一执法程序和文书等配套制度的建设,使权力彻底与利益脱钩、真正与责任挂钩,从而最终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2)制定法律规范。任何一项制度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尤其是对于以行政权重构为核心的城管综合执法制度而言,更需要立法权的全面规范。关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地方性法规可作全面立法的立法选择,“所谓全面立法就是指在一部或若干部法律、法规中对行政综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作出系统规定,并将有关的主体、内容、程序等全部列举出来。”法规具体可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主体地位问题;②人员设置问题;③执法手段问题;④执法职能及范围划分问题;⑤执法程序问题。(3)重塑执法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切实改变“重处罚轻服务”的现象,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树立权利本位、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在执法方式上做到多样化、人性化、社会化,做到执法公开、公平、公正、公信,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做到权力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全面提高队伍和人员的素质,从而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燎原著.从法制到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孙莉.依法治国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综合管理论文篇2
水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多、水少、水脏”,即南方汛期水多成灾,北方水少干旱,水资源污染严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心腹之患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1.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对资源过度索取,人与自然没有很好地和谐共处
1.1.1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问题涉及到大面积的自然破坏,不适度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其发生、发展,它是人类诸多灾害的根源。水土流失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滑坡、泥石流、崩岗等多种形式。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1990年遥感调查表明,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之多。几十年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地4000多万亩,年平均在100万亩以上。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山区,“石化”现象很严重,发生范围广,局部地区已经失去了生存条件,如:广西石灰岩地区许多地方已无地可种,每3人要弃地移民2人,剩下的土地仅够1人生存。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伴随着上亿吨氮、磷、钾养分付之东流。因此,水土流失整个过程都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负效应。
黄河中上游60万km2的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达45万km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700t/km2,可说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t/km2以上的地区共有15.6万km2,每年产沙14亿吨,占总产沙量的87.5%。从内蒙古河口镇到龙门区间的晋陕峡谷地带的10万km2,是粗沙区,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t/km2,最严重的达50000~60000t/km2。从这个地段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达黄土高原输沙量的60%。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部分泥沙淤积在河床上,使其每年升高10cm,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10m,最高的10m以上,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其余的泥沙入海,每年要造陆几十平方公里。
黄河水的含沙量平均为37.4kg/m3,汛期高达500~600kg/m3,最高到过1600kg/m3。在黄河中上游形成“越流失越穷,越穷越流失”,导致下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的恶性循环。我国开展“八七”扶贫计划初期,黄河中上游306个县中有207个是部级或省级贫困县,水土流失是中西部难以脱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1.1.2资源过度利用与浪费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以耕地资源为例,目前我国实有耕地19亿亩,1957年至今,耕地面积已累计净减少3亿多亩,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人口生存的压力导致毁林(草)开荒、围湖造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有关资料,全国共有大于25°的坡耕地9151万亩,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为6200万亩。这些坡耕地基本上都是毁林毁草开荒后的产物,且大多数采用水土流失严重的顺坡耕作方式。由于围湖造田,截止1996年底全国湖泊面积减少1.3万km2。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建国初期有1066个湖泊,如今只剩325个,水面缩小75%,洞庭湖蓄水能力下降40%以上,鄱阳湖蓄水能力下降22%。“人断水出路,水断人生路”,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而耕地仅占全国的36%,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则分别为20%和64%。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1978~1998年,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1%,而同期国民经济以9%~12%的高速度增长,缺水范围加大、程度加剧,特别是华北地区更为严重。进入90年代,黄河每年平均断流达102天,最多长达226天。
目前,全国400多座城市缺水,5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每年缺水量接近400亿m3,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全国干旱受灾面积3亿多亩,农业减产粮食250多亿kg。
建国之初,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全国森林面积仅有8280万ha,宜林荒山28959万ha,其中森林覆盖率仅为8.6%。黄河流域由于森林和植被破坏,使农业生态环境也很脆弱。根据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仅为5.85%,其中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仅分别为0.35%、4.33%和1.54%;中游的内蒙古、陕西和山西三省区分别为12.14%、24.15%和8.11%。
我国现有草地资源的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也逐年增加,全国“三化”草地面积已达20.25亿亩,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我国农业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小,到1998年人均耕地、淡水、草地和林地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32.3%和14.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1.1.3江河湖库水质污染严重
河流水质:根据1999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13600km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占5.5%;ⅱ类水河长占24.5%;ⅲ类水河长占32.4%;ⅳ类水河长占12.6%;ⅴ类水河长占7.8%,劣ⅴ类水河长占17.2%。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百分数,比1998年减少了0.4%。
湖泊水库水质:在1999年评价的24个湖泊中,10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5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9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同年对141座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有119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受污染的水库中,河南宿鸭湖水库和新疆猛进水库为劣ⅴ类水。
废污水排放量:1999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共606亿t(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7%,生活污水占33%;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207亿t,珠江片136亿t,松辽河片68亿t,淮河片60亿t,海河片55亿t,东南诸河片40亿t,黄河片27亿t,内陆河片7亿t,西南诸河片6亿t;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20亿t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2水利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洪涝灾害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国70%以上的固定资产和50%的人口,1/3的耕地,大量的铁路、交通、油田等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处于河流中下游,仍然受到洪水威胁,640多座城市需要加强防洪建设。由于江河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每年防汛抢险负担重、压力大,遇大洪水时,甚至严重干扰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据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超过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1/5。
1.3水利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1.3.1缺乏中远期的投入和发展机制
水利建设具有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工期长、使用劳动力多、三材消耗量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加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后发效应。因此,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都曾采用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加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1929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为摆脱经济大萧条,实施新政,调整财政和信贷货币结构,在国家信贷和财政投入总盘子中加大中长期投入的份额,利用长期债券和长期信贷资金大力支持中央河谷工程、科罗拉多流域水利工程和田纳西流域等工程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世界银行集团用长期贷款(一般软贷款是50年期限,硬贷款是35~50年期限),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公认的成就和经验。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期限过短,长期性项目用短期性资金来运作,还款期内项目效益难以发挥,难以偿还借款本息。如果资金结构设置得当,使用期限延长到20年、30年或40年以上,项目还是可以获得综合效益,并能按期还款。
1.3.2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对于防洪、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考虑不够
一些城镇建设、工矿企业建设和农业开发活动不仅未全面考虑防洪要求,还占用部分河湖及行洪通道,形成行洪障碍,更加重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与风险。在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工业和农业,盲目开荒,加剧了水资源供求的矛盾。经济建设中对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保护考虑不够,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3.3水利基础薄弱
在我国,大部分建于50~70年代的水利工程正逐步进入工程设计寿命的末期,更新改造任务繁重;对基础资料的监测、积累和分析研究不够;水文信息等基础工作薄弱;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不够,缺乏滚动规划机制;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广泛;勘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滞后,项目储备少;管理手段落后。
2关于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问题研究
2.1加大水利投入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水利部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的初步设想,水利发展所需资金5300亿,其中中央投入2700亿;再加上“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约需1000亿,其中中央负担500亿左右;两项相加需资金6300亿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如何筹措,是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予以回答的。今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投入,按照事权财权的划分,把水利的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资金、财政资金、银行资金、国外资金的使用都要把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投入的重点,统筹安排,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各渠道的投入。按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固有属性,即投资数额巨大、周期长、公益性的特点,建议:从2000年开始着手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投入机制,今后在国家信贷总盘子中调整存量和增量结构,中长期比例不应低于20%,逐步达到30%;国家发行财政债券要增加中长期比例,不应少于20%,以后再逐步增加到30%。以上各项资金新增部分,要优先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和治理生态环境所需资金。今后,对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利用长期贷款支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国政府不宜缩短内部还贷年限。
2.2从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国际比较看,还有一定空间,要继续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水利发展
自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除1981年和1985年基本平衡、略有结余以外,20年间有18年出现了财政赤字,而且当年赤字数额还在不断扩大。从1979年的135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918亿元,增长了5.8倍,年均增长11.2%。财政赤字的扩大推动了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与1980年相比,国家财政债务收入增长76倍,年均增长27.3%;债务支出增长81倍,年均增长27.7%。同诠也普苁杖耄ú缓袷杖耄┰龀?.5倍,年均增长12.6%;财政总支出增长7.8倍,年均增长12.8%。可见,国家财政债务收支的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财政总收支的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赤字和国债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理论上“赤字有害论”的争论到实践中的赤字屡屡发生、从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到内外债的快速增长,再到近两年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赤字,增发国债。人们对赤字和国债由害怕到被动承认,再到主动利用,是一个艰难的转折过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对赤字和国债的认识完成了,从国际上看,发债历史很长的西方国家也还没有认识清楚、确切把握赤字和国债的“度”’,更不能说赤字和国债就无害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债的历史比较短,更要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这个问题。
赤字和国债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到底以多少为好,就要看其产生的是积极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要看客观条件和长远发展趋势,需要把握好“度”。当前一些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确立了一些指标,来监测赤字和国债规模。其中最主要的是欧元国家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马约”),其中有三个标准:一是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超过3%;二是债务负担率,即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超过60%;三是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当年的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的比重。
由此,我们大体参照来衡量:①我国的赤字率状况。1997年以前我国与《马约》同口径的赤字率都未超过1%,1998年为2%,1999年为2.8%,预测2000年也不会超过3%的上限。②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债务负担率)。这一指标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被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45%-60%。1998年以前,我国的债务负担率只有5%左右。1998年,加上当年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的因素,债务负担率升到13.3%,1999年为13.8%,预测2000年这一比率与上年接近。尽管如此,说明我国的债务负担率还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③当年的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的比重(财政债务依存度)。当前不加分析地看,我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大大高于20%的警戒线,1995年为20.1%,1996年为21.3%,1997年为22.2%,1998年为29.7%,1999年为26.6%。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就更高,1995年为53.9%,1996年为56.8%,1997年为55.9%,1998年为71.1%,1999年为66.8%。但是,认真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国作为分母的“国家”或“中央”财政支出,只包括了预算内的支出数额,这显然是不完整或缩小了的实际财政支出数字。如在1995年和1996年,我国窄口径即只包括预算内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是20.1%和21.3%,但如加上预算外支出后的这一指标,就只有15.5%和15.3%,如再加上1600多亿元的政府基金支出,1996年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就降至13.9%,也就是说已在警戒线范围之内。同样,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也按上述口径计算,1996年加上预算外支出后变为43.74%,再加上政府基金支出后则降至32%左右,低于按窄口径或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债务依存度达23个百分点之多。
综上可见,无论从上述的主要衡量指标,还是从国家财政的现实角度来看,我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目前为止的运行是稳健的、可行的。我国当前个别年份的债务程度虽然是比较高的,但政府发债还是有一定余地的。我们认为,发债多少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①经济增长情况,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发展中潜在的风险和潜力;②全社会的储蓄率和投资率;③特殊情况和环境产生的持殊需要。我国近两年大量增发国债,实际上是受后两个因素决定的。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政策措施,鉴于国内需求疲软,还需要国家财政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增加重点建设的投入能力,将积极的财政政策延长一段时间。
2.3国家要适度用好货币金融政策,从资本市场上扩大对水利的支持
按照国际经验,发行水利债券集资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水利工程集资的重要方式是发行以下几种债券:①--般义务债券。它是发行单位(州、县或市政府)以其信誉和收税权力作担保而发行的债券。发行这种债券需经选民2/3多数投票通过才能发行。这种债券可靠性高,利率低。⑧收入债券。此种债券是以某一企业的年收入作保证。用所得收入来偿还债务。如一座水电站或一座城市供水设施,可用每年收入的电费或水费来偿还。但修建防洪工程或防治水污染工程就不能发行这种债券。收入债券的可靠性低,利率高。③抵押债券。这种债券是用指定不动产的抵押权作担保的债券。债券应在10至20年内分期偿还。如不能按期偿还,债券持有人有权把不动产出售以抵偿债务。这种债券可作为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的一种集资方式。
按照一些国家的做法,如美国,凡列邦水资源程序开发计划的项目,地方机构(州、市)的分摊比例为:①防洪工程:25%;②水力发电工程:100%;③城镇供水工程:100%,④农业供水工程:35%;⑤旅游:50%;⑥自来水厂:50%;⑦改善鱼类和野生物环境的措施:25%。
今后,着力调整好两个结构:①调整好长、中、短期债券的结构,增加长期债券比例;②按照国家的水利产业政策,调整好国家、地方投资分摊量化结构比例。一般来说,国家的投入要重点保防洪和生态,水利的发电、航运、旅游等有效益的项目,以扩大长期债券和长期信贷予以支持,走企业化、集团化的路子,水利要逐步理顺水价,力争收回成本。鉴于综合治水需资巨大,地方治水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十五”期间要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完成此项工程靠国家解决一千多亿资金是相当困难的。建议以现代水权理论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依托,创建新型的水利建设基金,其出资对象包括国家的各级财政、企业和沿线城镇用户,按比例合理分担。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2.4运用财政贴息加大水利利用信贷资金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水利投入
加快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仅靠财政预算内的直接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运用财政贴息的办法,逐步加大对水利建设的信贷规模,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国家财政允许水利投入的主渠道外,银行贷款、外资、企业自筹资金也逐步加入到水利建设中来,而且在水利投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其中1994年一度达到75.0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社会资金均是按市场规律运营和使用的,如果没有盈利,社会资金不会随意介入某一产业的投资。为了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投资,客观上要求制定清晰、规范、适度的财政贴息政策,根据国家《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甲类项目一般由财政性资金安排投资,乙类项目一般由非财政性资金投资。因此,财政贴息和银行信贷对象主要是乙类项目。从贷款项目来看,除原有水电建设项目和节水灌溉贷款外,还应增加水源建设、城镇供水和灌区技改贷款。从贷款方式来看,应实行长期低息贷款,财政贴息或经批准从基建、农水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贴息,同时对水利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政策,水利项目政策性贷款还款期一般应为20~30年,技改贷款期为10~15年,财政贴息50%,商业性贷款还款期为15~20年,利率下浮30%。
对不同的乙类水利工程建设实行不同的财政贴息办法。具体说:农田排灌工程和灌区技改工程,不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贷款支持的投资,地方财政及农田水利主管部门都应提供贷款担保,财政部门给予银行贴息,此类工程的贷款投资一般都应是低息或无息的。如果是企业或外资参与,在工程完工正式投产后,给予免交所得税,并给予投资方一定期限特许经营权。城镇供水工程,对投入此类工程的银行贷款给予贴息,同时对参与此类工程的外资或企资在一定时期内减免税收,并适当提高供水价格。对水土保持工程其贷款由财政提供担保,并给予财政贴息,对投入这类工程的外资或企资,在取得投资收益后5年内减免农林特产税,长时间减免所得税。对水电类工程给予优惠贷款支持,投产后,3~5年内减免所得税。对水利渔业、旅游和水上娱乐项目,宜采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国家仅在一定时期内减免所得税。
3建立和完善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政策体系
3.1防洪减灾的政策转变
通过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完全消除洪灾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和谐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自已的继续发展。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发生大洪水时,有计划地让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以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的灾害,并将灾后救济和重建作为防洪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政策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和谐共处。
3.2防洪减灾政策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我国防洪减灾政策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在江河遭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有预定方案和切实措施,国家经济社会活动不致发生动荡,不致影响国家长远计划的完成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
防洪减灾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3.2.1要下功夫研究、根据江河的总体治理目标,建设在有质量保证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出配套的政策操作体系
各主要江河应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防洪实践和国家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制订出江河的总体治理目标和全面的治理规划,据此建成有质量保证的防洪工程系统和有配套政策的操作体系。防洪工程系统的标准要经过技术经济的论证,一般应达到50年一遇以上,重要堤防100年一遇或更高。如,任何水利工程的治理目标应定位于:再遇类似于1998年洪水时,确保安全并大大减轻防汛抢险负担;再遇类似1954年和1870年洪水时,在充分运用干、支流水库和分蓄洪工程的条件下,保证重要堤防、沿江大城市和重点围垸的安全。为此要按统一规划,在完成一定水利工程的同时,完成重要堤防和重点围垸的加固、干流河道的整治、分蓄洪区的配套工程并继续兴建完备的干、支流水库。
3.2.2江河的各类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减灾政策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国江河冲积平原的土地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根据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现在的防洪工程只能达到一定标准(防御常遇洪水或较大洪水),必须安排各类分蓄行洪区作为辅助措施,才能达到规划的防洪标准和处理超标准的洪水。要明确认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江河的各类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减灾政策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时,要首先确保城乡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和重要工业、交通的安全,为此,可以、也必须让出一部分用于农业的土地作为分蓄行洪区。应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分蓄洪区内的安全设施建设,妥善安置这些地区的居民,保证他们的生活和生产。一般说,在确保居民生命财产的前提下,农业土地遭受10年一遇~20年一遇或更稀遇的洪水淹没损失,即相当于90%~95%或更高的防洪安全保证率,是可以承受的,并可采取社会救济和防灾保险等适当措施,予以合理补偿。
3.2.3城乡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防洪风险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堤防系统已经达到25万km的规模,不宜再增建和加高,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加固,并充分利用各类分蓄行洪区,解决超标准的洪水。对各种可能遭受洪水淹没的地区,要加强科学指导,分别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城乡建设规划,不要无限制地侵占洪水的空间,而要主动与洪水和谐共处。例如:
——山丘区的中小河流,山洪暴涨暴落,并挟带大量泥沙,要防止在两岸盲目修建堤防、开发行洪河滩,并注意划分山洪及泥石流危害区,避免地质灾害。
——江河冲积平原上的城乡建设和工业交通设施,都要遵守防洪规划,防止盲目占用分蓄行洪区。在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建成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禁止盲目缩窄排洪排涝河道。
——在超标准洪水可能淹没的城镇村庄,要进行洪灾的风险分析,制定洪水可能淹没的风险图,定出具有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措施的长远规划。
——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风暴潮的危害极大。这些地方有必要也有可能逐步建成以防御特大风暴潮为目标的沿海防护林带和高标准海堤,以求长治久安。
3.2.4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
对各类分蓄行洪区以及其他有防洪风险的地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但必须适应防洪的风险。考虑到我国各江河都存在这种问题,应当研究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给予法定的社会保障。
3.2.5按照我国农业和洪泛区客观实际情况,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
在完成农业政策性保险立法的基础上,力争做好洪泛区的减灾和防灾计划,绘好洪水风险率图,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补偿机构。改革农业保险体制,要走以农民合作共济为基础、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以农养农、以工补农的发展路子。在广泛发展农村保险合作的基础上,与现行的救灾、抗灾、防灾保险业务合并,设立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含行蓄洪保险)。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旨在对农业风险较大的农村合作保险实行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再保险。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大,逐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以便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
鉴于我国组建农村保险合作社还要有一段过程,实行农业保险又是一项很紧迫的事情,为使这一项工作顺利进行,可暂时委托有条件的、点多面广的农村信用社代办此项业务。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属政策性保险,以经营种养业和行蓄洪的险种为主,对享受政策性险种的投保者实行法定强制性保险,坚持低保费、低保障的保本微利原则。公司最初由国家财政部出资组建,通过设农业风险基金予以支持。公司由多部门参加组成董事会、监事会,实行民主管理,由国家防洪总指挥部领导。
本研究强调指出的是:洪水保险是一个特殊的险种,要强调权力和义务的统一,除了强调设置全国性的、强制性的保险之外,还要和国家的救灾贷款、不准在蓄洪区内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等手段联系起来。
3.2.6建立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信息技术体系和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要研究开发解决致洪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预警和决策支持软件。要建设一支以高科技武装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从而提高抗洪抢险的水平,以便逐步取代目前主要依靠大量人力的防汛抢险办法。
4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
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政策
在农业用水方面,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要认真研究、制定出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使我国能够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就可以满足今后16亿人口的农产品需求的操作政策。
4.116亿人口所需要的农产品和耕地预测
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调查,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ha,其中灌溉耕地5173万ha,占39.8%,雨养农业的旱耕地约7827ha,占60.2%。1997年粮食总产量为4942亿kg,人均410kg。
农产品需求受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我国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在粮食消费水平趋于稳定的同时,肉、蛋、奶类的消费水平将逐步增加,因此粮食的人均需求量将比现在有所提高。预测人口达到16亿时(2030年),人均粮食的需求量为450kg,粮食总需求量为7000亿kg左右。根据主要农产品需求、主要农作物单产和种植业结构的预测,需保证2亿ha的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应保持在1.2亿ha左右。
4.2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的几点结论
(1)在节约、高效利用的条件下,我国的水土资源基本能保证未来16亿人口对食物与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但在各区域间差别较大。
(2)华北地区人口——粮食——水资源不能平衡,是严重的缺水地区。除采取高效节水、建立节水型的社会外,从长江调一部分,对缓解农业用水紧张与整个地区缺水是必要的。
(3)有增加商品粮供应潜力的是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蒙宁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应当加紧农业的基础建设,使之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成为我国最稳定的商品粮、包括饲料的供应基地。
(4)到2030年的奋斗目标是:耕地面积稳定在1.2亿ha左右,复种指数达到1.65,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每亩达350kg;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到6000万ha,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上,农田灌溉需水量和农业总需水量基本维持目前用水量的水平,分别为4000亿m3和4200亿m3左右。
4.3节水高效农业的政策途径
4.3.1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
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要把发挥单位水量效益作为核心,使水利工程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争取从现在水的平均粮食产量1.1kg/m3提高到1.5/m3~1.8kg/m3。
——要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充分利用降水、回收回归水和处理利用劣质水。如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华北地区的小麦、玉米两熟的灌溉水量每亩可节省50~100m3。
——节水灌溉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渠灌区,在北方渠灌区推行并渠灌结合的灌溉方式。在北方的渠灌区内打井,以渠补源,以井保丰,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可以控制灌区的地下水位,防治灌区的次生盐碱化。
——节水灌溉技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有条件地发展喷灌和滴灌,要改正那种以为只有喷灌、滴灌才能称为节水灌溉的误解。目前我国地面灌溉占到总灌溉面积的97%,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面灌溉仍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地面灌溉提高节水技术(如平地、沟灌、间歇灌),耗能少、投入也低,农民易掌握,符合国情和民情。
——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技术。只有使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水效率,通过节水农业措施,减少作物的蒸发蒸腾量,才是真实的节约水资源量。节水农业措施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抗旱高产优质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
4.3.2实行水旱互补的方针,重视发展旱地农业的优惠政策
节水高效农业应包括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两部分,我国在可预见的未来,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重不大可能超过50%,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农业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旱地农业的建设,做到水旱互补,全面发展。
旱地农业是指雨养旱作农业和集雨节灌的雨养旱作农业,它是解决我国农业水危机和增加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发展旱地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利用雨水集蓄节灌等现代旱地农业技术;进行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研究以化学制剂改善作物或土壤状况,开展化学调控节水。
4.3.3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并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
我国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发展需要,一个重要关键是能否以现有的4000亿m3灌溉水资源,将粮食产量从现在的5000亿kg提高到7000kg并满足其他农作物的需水。如将现在的灌溉用水量节省15%,可为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多提供600亿m3的水量,超过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为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必须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从目前情况看,每亩投入约需300~400元,每节约1m3水约需2~3元;而新建大中型灌区的投入一般都在每亩1000元以上,大中型的新水源工程一般在1m3水5~10元以上。因此,建设节水高效农业是经济合理的。国家应尽早把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护林和兴建水土保持工程
“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是调整人与自然争水、争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科学规划。要采取封山育林,封荒育草,保护好现有山林和草地。西北地区雨水少,应以草灌为主,西南地区降水多,应实行乔灌草结合,以乔灌为主。充分减少水旱灾害的关键是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场,加快造林种草步伐,减少水土流失。当务之急是加大规模治理的力度,除了面上群众性的植树造林和加快十大防护林工程建设外,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主要风沙区、草原区治理为重点,进一步规划建设大型的、综合的、跨省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为此,建议:
(1)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牧、还湖。加快森工转产工作的步伐。变砍伐为种植、管护;对生态林区和深山老林的一些散居农民,要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迁移安置;对影响到蓄洪的湖区围垦的农田和违章建筑,要分批退耕还湖和拆除。
(2)推行以农户承包小流域治理的同时,实施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水土流失,继续推进四荒拍卖,加快小流域治理步伐;建立必要的监督、检查、验收制度,提高治理的质量。对治理难度大的区域,可以考虑利用退田还湖、还林、还牧的人员、军队减员、职工离岗的人员,组建专业的生态建设兵团,还可以直接组织,以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方式,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范围,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分期分批实施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
6选择适当时期,启动“南水北调”工程
近40多年来,我们国家对“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东线工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经过多次论证:西线高水宜用于黄河上中游的有关省市,中线全自流供水用于华北平原有关省市,东线供水用于华北平原东部有关省市。总的说来,各线并行不悖,三线供水是相容互补的,北方也是十分需要的。但是,受国家财力和诸多因素的限制,三线齐头并进是困难的,经过专家、部门和省市领导的反复协商和论证,中线调水工程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调水145亿m3,其关键技术都已突破,经济合理,方案可行,建议“十五”期间,中央尽快决策,尽旱实施。做好规划和设计工作,请水利部门抓紧做好南水北调建设基金的筹划工作,力争2002年上马实施。
解决我国西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即令近一、二十年内可依靠黄河径流、地下水和节约用水等途径解决,但决非长久之计,15~20年后或更长时间,必须依赖西线南水北调来解决西北大开发和持续发展所需水源问题。为此,我们建议:适当增加基本工作投入力度,加大勘探地质工作范围,西线工程要继续做好调查研究,搞好规划,优选调水规模和线路,开展高坝长隧洞技术研究,加快前期工作的步伐,争取在开发大西北中摆上应有的位置,尽快向国家提出决策方案。
7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政策体系
第一,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与洪灾、旱灾不同的是,受污染的水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其影响的范围大、历时长,但其表现却相对缓慢,使人失去警觉。水污染的危害,早在70年代已经显现出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二,要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源头控制为主的政策转变。长期以来采用的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控制政策,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政策,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第三,加强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政策。除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水造成的点源污染外,我国的面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面源污染的控制应与生态农业、生态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充分利用农村各种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将面源污染减少到最大限度,同时也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湖泊、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适当条件下,还会释放出蓄存的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学物形成二次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应与点源、面源污染一并考虑,进行综合治理。第四,把安全饮用水保障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我国很多城镇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更得不到保障,饮用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导致了致癌、致畸的潜在威胁,这一切正在造成人们的疾病和早亡,应引起重视。今后,应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特别是为城市供水的水库和湖泊要尽快恢复受污染的水质。
在工业用水上,要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制手段,解决水源和污染问题:①对全国现在的污染项目,应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所属上级单位逐个限令根治,限时达标排放。⑧任何部门或任何工矿、城镇建设应尽量不搞或少搞污染水源和环境的项目,强调实行循环用水。③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上,必须改变现在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因为大量的中小火电厂所用的煤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乱挖乱采也造成了对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力发电则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在世界发达国家中,都是优先开发水电。我们也应尽快改变目前能源结构不合理现象,大力发展水电资源。④今后在西部大开发中,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一些有污染问题而又非搞不可的项目,则必须对污水达标排放有彻底的保证措施,在工程论证、规划、设计、立项、开工的审批过程中,应严格层层把关。
8重视科学技术与基础工作,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对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新技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技术,水土保持与水环境保护技术,组织攻关,提出对策。
各地区、各部门已有的水文、气象、防洪等资源数据相互封闭,利用率低,数据库系统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建议加大软硬件上投入的力度;建立必要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法规和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已建成的水情遥测系统的基础上扩充必要的站点,在重要河道上设置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协商一致将流域与地方的独立信息网络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并在充分利用共用网络的基础上,初步建成防汛骨干通信专用网,并完成计算机系统联网,配备遥感信息接收系统。加强水文站网建设,全面更新换代测验仪器设备,逐步实现水文测报自动化、信息处理网络化、传输现代化,增长预见期并提高预报精度;加强水量水质监测和基础资料分析研究;充分做好水利建设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重视发展水利教育,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水利发展的要求。
9制定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优惠政策
从广义上说,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我国降水资源6.2万亿m3,其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植被(包括人工植被)蒸腾,土壤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蒸发,以及为维持水沙平衡及水盐平衡而必需的入海水量。这部分用水在水资源丰富的湿润地区并不构成问题,而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地区,就成了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后,要认真研究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封育保护和植树种草为主要政策的植被建设;二是以农田水利和坡沟工程为主要政策的工程建设。要合理预测全国生态用水的总量,已有研究表明,今后我国生态环境用水的总量约为800~1000亿m3(包括地下水的超采量50亿~80亿m3),主要在黄淮海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其中黄淮海流域约500亿m3左右,内陆河流域400多亿m3。这部分生态环境用水中,约600亿m3由各河流目前尚未控制利用的地表和地下水供给,约200多亿m3由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退水量供给,尚有110亿m3的缺口,需从区外调水补充。
今后,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
10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配置重点和布局
在区域发展模式上要实现转变,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主保障发展目标的实现。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当幅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以水定发展格局,以水定灌溉面积,既从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模式层次上,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也从水资源和生态条件出发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①要把西北的节水作为重点来抓,实行平原水库改造,以减小水库面积并保持有效库容;渠系改造、整理、衬砌减少输水损失;配合采用地膜覆盖和各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②西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作为重中之重。交通、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动脉,而水利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命脉。进行西北地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首先解决水利的基础设施问题。如国际河流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西部调水工程等要尽早安排。③把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配置作为重点来抓。结合供水发展农林牧、生态林与经济林,发展饲草饲料基地和灌溉草场,增加林牧业的比例。对已确定为保护范围的脆弱生态地带,要实施生态抢救工程,通过改造和兴建水利工程为其供水。对黄土高原地区,原则上以水资源的就地利用为主,以发挥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的多重效益。
11制定全国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人口密度大、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堤防设计标准低,洪泛区开发利用程度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洪泛区的开发利用价值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更进一步提高堤防标准是必然趋势。应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制定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及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水利产业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流域行蓄洪区管理条例”、“流域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城中央直管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争取尽快颁布实施。依法加强对河道、湖泊等进行围垦和其它方式侵占的禁限性管理。凡在河道和堤防、行蓄(滞)洪区的管理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和在河道采砂,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履行报批手续。由于一些水利工程耗资大,建设周期长,按照国际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特大工程,要以先立法,后施工的形式,以便确保工程的连续性,防止行政干预。
12下功夫逐步改革和理顺水价
从理论上讲,水是商品,是有价的;水权是有价的,是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服务的;水权是可以转让、可以交易、可以进入市场的。一般说来,水价有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者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水价。我们研究理顺水价不是这三部分都是商品水,都应进入市场。比如资源水价不可能完全由市场竞争来决定,难于完全进行公平自由竞争。商品水价的确定要有利于满足各类用水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改善生态系统和防治水污染。总之,要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价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要灵活运用水价的涨落、调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最根本的。水的使用权应该是有偿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政府定价的原则,亏损由财政给予补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带有公益性质、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政府宏观调控都是必须的。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应该通过核算,通过协商,最后由政府来制定定价的原则。定价应该区分各种情况,比如说从需水的角度来讲,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社会用水(居民、宾馆、洗车业、洗浴业等);从供水水源的角度来看,包括地表水(包括水库水、湖泊水和河道径流)、地下水,主水、客水;从水资源总量的角度来考虑,包括当地的降雨、流域的降雨、水库的存水、地下水的水位等等,都是定价时需要考虑的。水价还受到需水、供水、水资源总量三个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变动。不同的用水户,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时间,使用不同水源的不同量的水等,其资源水价是不同的。要获取水的使用权,是要缴费的,这个费是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的。还应看到,水价、电价跟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有一个社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问题,讨论水价和电价的时候既要考虑需求,也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比如说供水、水电等,才能进入市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可以用税的办法,有的可以用费的办法,有的可以用附加的办法解决。我们今后出台的水价政策,应该是“动态渐进、相对稳定”的。
从我国的用水实际看,一般说来,工程用水如“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用水,水价成本特别昂贵,据测算,一方可达数十元以上,如果这样的水价让中线工程所覆盖的区域用户来付费,是绝对不可能的;其次是东线用电提水工程,水价比工程用水要便宜得多;再次用一些节水措施用水,如西部地区的集雨节灌用水,价格相当便宜。由此看来,要逐步改革和理顺水价是应该研究的一个大课题,这需要水利主管行政部门要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水价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创新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新型水价运作体制和机制。但是,近期需要对水价的改革进行一些必要的试点,建议这项改革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中先行试点。再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国推广。
目前,全国水价差别过大,其表现是北方黄河流域不少单位农业灌溉用水不收水费,有些地方收费过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价很难在短期内达到成本水价,差的主要是折旧和大修理费。在“十五”以至更长时期内,对全国的农业水价实行有限成本价格。在此以后,逐步提高折旧费比例,再用若干年时间达到完全的成本价格,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在推进水价改革的进程中,未达到成本价的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适度通过补偿和水管单位降低成本予以解决。
13对流域机构改革的建议
我国目前的流域机构有两类,一类是流域水利委员会(或流域管理局),这些流域机构的职能是:统一管理本流域的水资源和河道;负责编制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利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另一类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它们的职能是:对所在流域内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协调省际水污染纠纷等。
综合管理论文篇3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特点决定了工程的实施既需要高强度的技术活动,又要开展具有高度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管理工作,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技术活动为规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提供依据,管理则为各项技术活动满足目标需求、符合质量标准、规范数据接口、实现效益最大化等提供保证。因此,对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施管理,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全寿期费用的有效手段。综合分析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和工程管理理论[5,6],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内涵为:在可承受的寿命周期费用下,以实现舰船装备系统的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和持续作战能力,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使用要求为目的,规划、管理保障性设计,构建综合保障组织体系,建立并有效利用技术资料和标准法规体系、物资资源体系、核心技术体系等保障资源,对工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指挥、协调与控制活动。
2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特点
舰船装备是结构复杂、体系庞大、技术密集的武器装备,由此决定了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管理持续时间长,贯穿舰船装备全寿期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贯穿于舰船装备系统的全寿期。在舰船装备的论证、设计和建造阶段,规划、组织、监督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实现“高可靠、好保障”的目的,并同步开展其保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为舰船装备“两成两力”奠定坚实基础;在舰船装备列装之后,通过不断完善和运用其保障体系,采用科学决策方法,组织协调开展保障工作,以便尽快形成和长久地保持舰船装备的战斗力,并适时组织好改换装工作,使舰船装备在其寿命周期内始终保持理想的技术状态;在舰船装备退役报废时,组织全面整理分析保障信息,从而实现舰船装备的全寿命保障,并对其保障资源进行再设计和利用。
2.2管理对象多元化,涵盖舰船装备全系统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涉及的舰船装备种类繁多、新老舰型并存、国产与引进装备并存,舰载设备复杂,涵盖舰船装备全系统。由此,给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带来了其他工程管理领域难以遇到的复杂问题。一是管理对象的多元化,决定了组织体系的多样化。如对于国产装备,在国内有其设计、建造单位,技术资料齐全、备品备件充足,便于开展全寿期的综合保障工程,而对于引进装备,为避免其保障受制于人,必须依托国内力量组建技术责任单位体系,承担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职责。二是装备系统的全覆盖,决定了管理须分类决策。舰船装备不同的子系统,其通用化程度、技术含量、使用频率和保障风险不同,须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和核心保障能力要求,对保障进行分类决策,从全寿命合同保障、军地联合保障和军内自主保障三种样式中选择其一。
2.3管理实施难度大,跨越作战空间全维度
海军作战空间的多维、宽广,决定了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实施难度大。未来海军作战将是近岸战场、近海战场和局部远海战场同时存在、互为依托的全方位作战。为了保障舰艇部队的作战行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必须具有能同时在多个方向展开、对多种类型装备遂行保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军舰艇部队实施大纵深、全方位作战的需要。一般来说,舰艇部队距离本土或海外基地越远,综合保障的线就越长,参战的舰船装备种类越复杂,综合保障的点也就越多,作战的海区越宽广,综合保障的面也就越宽,涉及的组织、领导、协调等管理工作也就越复杂。所有这些特点都给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实施带来了明显的制约和困难,增大了其计划、控制、协调和协同工作的复杂性,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
2.4管理综合程度高,涉及装备技术全领域
舰船装备是高技术集成体,其先进性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现代舰船装备的综合保障,也已不再局限于机械、化工、电子、核能等传统技术领域,其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大大扩展,它不仅包括对装备“硬件”的保障,还包括对装备“软件”的保障,其技术面已覆盖到了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身技术、光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制导技术和定向能技术等众多的新技术领域,并且这些技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综合一体。对这样综合性强、技术复合度高的工程实施管理,必须考虑不同领域技术的协调性和差异性,使得管理本身也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一是组织结构须满足综合性要求,减少层级,节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成本;二是数据接口须满足综合性要求,统一规范,满足各专业之间数据交流需要;三是决策方法需满足综合性要求,灵活多样,体现各专业不同的特点。
2.5管理环境压力大,面向平时战时全因素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并非真空中的管理,必须面对平时、战时所有内外环境因素,所承受压力之大是其他工程管理所难以想象的。平时,海洋气候湿润、空气盐雾大、腐蚀性强,舰船装备的自然磨损和腐蚀严重;海洋气象多变、台风频繁、涌浪不断,舰船装备极易损坏或发生装备事故;舰船装备空间狭小、人员密集、高温、高湿、高噪音的工作环境等内部条件,使得平时的维护、保养和修理环境十分恶劣。战时,大量高新技术武器的应用,使舰船装备遭受“硬”“软”两方面损伤,损伤机理更为复杂;作战强度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舰船装备的战损率也将大幅提高,维修保障的频度和强度急剧增大,如英阿马岛海战,真正交战不到40天,英军就战损舰船17艘,战损率为15%,阿军战损舰船11艘,战损率高达65%;现代战争已经很难清晰地界定前方和后方、作战区域和非作战区域,给保障系统自身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得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所面对的内外环境极为恶劣。
3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贯穿于舰船装备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3.1舰船装备全寿命保障顶层规划
规划、计划是各项工程管理的首要职能,它确定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与方向,为工程的组织、控制等活动提供依据。因此要实现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最优化,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规划。装备的全寿命保障规划,是指在装备论证、设计和建造阶段,按照装备全寿命保障的要求和工作内容,根据装备的特点和使命任务,以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以形成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能力为目标,针对综合保障工程的全面细致顶层规划,其内容包括装备的基本情况、保障需求、保障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保障工作组织模式、保障条件建设、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与质量管理、装备的改换装、经费需求等各个方面,并对保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舰船装备的全寿命保障规划通常由海军装备指挥机关组织编制,或由其委托单位(如装备设计单位、装备建造单位或者装备保障总体技术责任单位)编制,并在经过评审、报批后正式实施,作为有关各方开展保障体系建设和装备保障工作的依据。科学、完善的装备全寿命保障规划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搞好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定装备全寿命保障规划的程序和方法,在舰船装备保障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及评估改进
舰船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保障性“五性”是与综合保障密切相关的系统设计特性,也有文献将“五性”归为广义保障性[6]。舰船装备“五性”设计解决的是装备“高可靠、好保障”的问题,在综合保障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五性”设计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及其试验评估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确定需求、分解目标。在装备型号论证中,从任务需求出发,提出执行任务的能力要求,确定舰船装备“五性”设计目标,并将目标通过分解、分配、预计等系统分析工作,转换到较低的产品约定层次。
2)建立指标、合同管理。将舰船装备系统“五性”设计目标转换为设计参数指标,经过评审后,形成不同层次产品、不同类型的“五性”技术规范,纳入合同有关文件之中。
3)组织实施、过程控制。设计单位将舰船装备“五性”技术规范中确定的设计特性要求,在舰船装备设计中予以实现,并进行过程控制,使装备设计得易于和便于保障,且对保障资源需求最少。
4)试验验证、实效评估。进行舰船装备系统“五性”的试验、评价,验证新研制装备是否达到“五性”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判明偏离预定要求的原因,确定纠正缺陷的方法。
5)信息反馈、改进提高。在舰船装备使用阶段,收集并分析关于舰船装备“五性”的数据资料,研究保障的效果,对舰船装备使用与保障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将信息反馈至设计单位,以实现改进和提高。舰船装备系统的评估将向新一轮舰船装备研制提供信息反馈,并使以上五大步骤形成闭环,这就是“螺旋式上升”[7]在工程管理中的直接体现。
3.3“四位一体”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建设
舰船装备保障系统主要由资源要素和管理要素组成。资源要素是构成舰船装备保障系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包括物质资源体系、核心技术体系;而管理要素是使保障资源发挥应有功能的必要条件,包括组织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由此构成了“四位一体”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1]。保障系统中的管理要素建设是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健全了管理各要素,才能对综合保障这一复杂工程展开有效管理。
3.3.1组织体系各保障资源要达到真正的有机组合的目标,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要实施管理就必须具备拥有规定职责和权限的机构,在这里可称为组织机构,然后把保障资源置于组织机构的指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之下,这就是保障资源的有机组合。目前,海军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组织体系包括行政指挥线和技术指挥线。行政指挥线由海军现有各层级装备机关构成,技术指挥线由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总技术责任单位、分技术责任单位、技术支撑单位和承修单位等组织构成。
3.3.2标准规范体系一般情况下,诸多的保障资源是置于多个机构的指挥、控制之下的,或同一类保障资源实施多层次管理,即分属于各级保障机构,因此还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各级、各类保障机构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才能使保障系统高效运行,这就是保障资源管理的有机组合。此外,由于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复杂,涉及专业众多,所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接口,包括数据接口、工作接口、组织接口等几个方面,要做好接口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接口标准和规范,并将其落实到工程实施的每个环节,才能保证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3.4舰船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和海型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对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依赖越来越大,这要求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中高度重视装备保障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保障性信息的支持,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就不可能取得成效。舰船装备保障性信息包括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维修阶段的信息,数据量大且格式不一,要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其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系统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对整个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进行规划,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反复或者失误。
2)注重基础条件建设。为适应综合保障工程的需要,要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建设适用的网络,开发配套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研究信息处理、传输、应用方法等。
3)注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提高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要从系统的应用出发,在系统指标体系、文件格式、数据接口、分类编码、交换格式、名词术语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
4)注重常态化信息搜集。“搜”集与“收”集,虽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对信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主动的,是有目的性的,而后者是被动的,是盲目的。常态化的信息搜集工作是信息系统得以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
5)注重信息有效利用。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要建立信息有效利用机制,确保信息在规定范围内的、共享、传递、加工等。
6)注重信息安全管理。舰船装备保障信息包含大量军事秘密,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安全管控,才能让信息系统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而非相反。
4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方法
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过程中,需将定量的方法(如系统工程的运筹学和数学分析法)与定性的方法(如经济学、管理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在规划、决策、流程等层面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8]。
4.1基于小子样的保障需求预测方法
当前,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思想正由传统的事后维修、定时维修思想向基于状态的维修思想发展。基于状态的维修,就必须准确掌握装备的技术状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优化确定包括维修时机、范围、工装、方法、人员、备品备件、技术资料等在内的保障需求,确保最优的维修质量,获得最佳的维修效益。美军已对其新研制的f-35战斗机实施基于状态的维修,据美军估计,维修人力可减少20%~40%,保障规模缩小50%,出动架次率提高25%,保障费用减少50%以上。由此可见,根据装备的技术状态预测保障需求,对于提高维修保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需求的预测,首先是对舰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一般而言,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是以装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为起点,根据已知的结构特性、功能参数、服役条件及运行历史(包括运行记录和以往故障及修复的记录),对未来任务段内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报、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发生的时机和故障的性质、原因及部位,从而确定保障需求,合理地制定维修计划,实现及时有效的维修,保证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9]。从传统的预测原理出发,基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的故障预测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来建立统计模型或训练神经网络。但对于舰船装备这样复杂的大系统而言,不太可能对其做成批的试验,也无法得到关于重要设备故障的大量数据,传统的预测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需要采用小子样预测方法(工程实践中,一般认为样本容量n小于30为小样本)。在小子样条件下,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通常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vectorma-chine,svm)。svm是基于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10],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综合考虑了样本误差和模型的复杂度,以及实际风险的两个决定因素,即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性与推广能力之间的矛盾。svm应用于预测的两大优势在于:一是小样本学习;二是学习能力强。因此,svm能够在小样本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中隐含的分类知识,对未来的故障信息进行状态预测,提高系统的整体预测性能。
4.2半结构化的决策方法
针对各种保障问题做出决策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活动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它贯穿于保障工程的始终。决策问题的范围很广,对于能用明确的语言(数学的或逻辑学的、形式的或非形式的、定量的或定性的)给予说明或描述的决策问题,称为结构化决策;对于完全不能用明确的语言给予说明或描述的决策问题,称为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其特点是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局部可以结构化,而不能全部结构化[11]。在舰船装备保障过程中,既存在着可予以量化的部分,如修理设施数量、保障人员数量、技术资料数量等,也存在着诸多无法量化的部分,如人员能力素质、工厂修理水平、机关管理能力、突发故障类型、战时损伤程度等。同时在决策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引进装备在未形成国内保障能力之前,修理工装和备品备件的引进强烈依赖于国际形势;在大型舰船长达数十年的实际使用寿命中,某些舰载装备的生产线甚至整个工厂都有可能关闭,造成保障资源不足。由此可见,舰船装备保障所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典型的半结构化决策过程。对于舰船装备保障这一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采用得最多的是群决策方法,也就是专家会议法[11],即通过召开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参加的会议对决策方案的选择作出共同判断。专家会议可以使专家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启发思路,集思广益,产生“思维共振”,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富有成效的决策成果。因此,在时间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运用专家会议法进行决策活动。例如,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各个阶段均应形成多个方案并召开评审会,由机关、部队、研究院所、工厂等各单位专家形成评审组,由方案提出者各自陈述方案的特点,由评审专家从中筛选出合理的方案。为使得专家会议法作出的决策尽可能客观和科学,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会议中将背景情况、相关信息真实地公布出来,使专家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决不能隐瞒任何影响决策的信息;二是选择的专家必须来源多元化,并具备作出决策所需的知识背景、能力素质和责任心;三是绝不可在会议上作诱导式发言。只有做到始终坚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偏不倚、科学决策,才能保证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
4.3综合保障流程的迭代优化与再造
工程大多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因而对工程的管理更需要规范的流程作为保证。合理高效的流程对于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其固定流程,文献[12]给出了综合保障工程中的多个流程图。就宏观而言,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实施也须遵循流程,如图1所示。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活动主要包括舰船装备保障性要求确定、舰船装备保障性分析与设计、舰船装备保障系统设计、舰船装备保障系统的建立和维护、舰船装备使用保障和维修保障、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等活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过程是在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中。从大的循环来看,通过对装备保障活动(舰船装备使用保障、维修保障、保障性及保障系统的试验评价等)实践进行评价和总结,不断调整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分析输入,从而实现装备综合保障的优化;从小的循环来看,通过装备使用保障和维修保障实践,不断改进保障系统,实现保障系统的优化建设。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过程,与海军战略和科技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装备综合保障传统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3]: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度,扩大了ag尊龙app的业务范围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必然带来保障流程变更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新军事变革和海军战略转型使得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需要改进流程来适应这种变化。当现有流程不符合现代装备保障需求、无法满足保障目标时,就需要考虑保障流程再造问题。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流程再造应以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实时保障能力、精确保障能力、远海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梳理现有流程、分析存在问题、建立新的流程、对再造后的流程进行评估、组织实施为程序。
5结语
综合管理论文篇4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一规定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导向和保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理论依据、活动模式、规律策略、目标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为学校活动课程的设计与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我校立足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实践课程,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尝试,初步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一、改变观念,达成共识透过我校看其他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及其运作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认识上存在误区尽管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不考综合实践课程,怕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影响学科课程”这种应试心态的制约。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成效的“外显性”远不及学科课程,显现的速度也远不及学科课程快,因而造成对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的内涵,综合实践课被畸变为:⑴、创办特色学校的工具;⑵、拿资金奖牌的数字游戏;⑶、学科课的延续和加深;⑷、自由式的课外活动等。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现实和时代的呼唤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农村小学所处的社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若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十分薄弱,严重地制约着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因而造成了开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精心的组织与策划,缺乏有目的系统训练,可谓有其形而无其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缩小城乡差别,更谈有上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已成为目前农村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3、重结果还是重过程。教师在长期的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一时很难适应实践课教学的要求,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师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当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通过我校一年半时间的开设、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1、综合实践课是原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2、综合实践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认为的那样:“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3、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的课程论,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明显特征。4、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和探索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等。5、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养成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二、大胆实践,积极反思在市局、教办的领导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改革实验通过开展实践性研究,探讨其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的工作体会是:(一),抓实培训教研,促进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为加强综合课教师培训,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参与式教学研讨培训”活动。活动在学科教研员、中心组骨干教师们的组织引导下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专题讨论。教师们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启动后,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中的反映与变化,真切地谈出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操作、问题与困惑,大家一致认为其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在实施过程中,开始与解放了手脚的学生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定主题,搞研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的提高等等到,这些问题制约着课程研究的进展。为此,教师们建议要加强组织学习与交流,发挥实验样本班的示范作用,通过教研、开放等形式的研讨活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基于广大教师的要求,我们结合学科中心组活动,先后进行主题研究性学习研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研讨会,教学开放周等活动。活动中,一些样本和非样本班级把他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开展实验研究的做法体会进行了详尽、生动地展示,加上实验教师的教学与反思,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因为有了多次的培训交流,教师的参与综合实践课研究热情高涨。理论学习意识增强,自主探索的氛围愈之浓郁。(二),放开时空限制,确保综合实践课的灵活创新我校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规定的前提下,每节课均缩短五分钟,即从40分钟调整为35分钟。课时缩短后,每天的课时总量比原来规定增加1课时,这样,我校每天增设了一次综合实践课,确保每周一个课题。在操作过程中,采取不打破既有的学科结构,教学次序,只是将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实践性内容进行综合化的同时,从这些课程中抽取所需课时,把时间整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双基教学,又体现了课程管理中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因此,我校明确规定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必须大大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适宜的情况下,“哪儿需要哪儿去”,以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空间,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培养起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实践课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三),依靠赛课催化,提高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水平。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我校协同镇属四辅导区组织开展了课改实验赛教课活动,其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赛教的累计达39节次之多,从诸多参赛课来看,我校综合实践课实施水平在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实践主题明确,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浏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在赛课活动中,师生投入的实践活动兴趣浓郁,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教师是学生综合实践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过程,具体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1、内容选择体现互通性与现实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强化学科课程中缺乏的生活教育,环境教育等。同时还考虑到我校所处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农村教育的特点,在以当前学生的生活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面向农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农村生活需要。如“农药的使用常识”、“养殖”、“种殖”等等。2、活动方式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的活动形式。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总之,在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方式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学生。3、教学评价注重多元性和过程性比赛中,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的从活动设计,小组实践、组织展示交流各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磋商交流式同学互评,教师相机点评,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着眼于挖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潜能,利用“成长记录”式评价加强实践过程指导,帮助学生找问题,看亮点,学会在回顾中成长。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种种子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多元、评价方式灵活的评价体系。4、师生关系尝试民主性和合作性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新的开掘。在一系列的师生、生生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使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关系的民主性,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自身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四)、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综合实践课的可操性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我校从“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出发,彻底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课程的做法,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取得了显著了成效。首先我校将自然、社会、劳动、科技等课程中应用性、生活化的内容,乃至于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汇合于实践,排出了高、中、低段综合课程内容结构表,但附有指导性的建议,活动案例。次之,针对我校所处的社区环境,地理位置,人文传统,自然资源,如“小萝卜头故居纪念馆”、“巨山生态风景带”、“板材加工业”、“墙体材料加工业”等,从整体上整合一切可被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产和生活的弊端,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教育并举,将其差异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动手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密切关系的浓厚兴趣。再次,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职权的运行机制。唤醒全社会树立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各类社会资源只有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和价值。(五)、配套管理措施,保证综合实践课的持续发展在进行综合实践课探索过程中,支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先立后破”“得天独厚实验后推广”的原则。对综合实践课的落实提出更高要求。聘请市、县级专家,特教为顾问,对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进行培训,提供研究信息和咨询服务。发展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创新”型教师群体。还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制度。从而形成不自己特色的乡土气息浓厚的开放性综合实践课程管理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我们的研究、实验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深信,只要以开放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来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定会展现独特的魅力。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以满足新时期下一步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综合管理论文篇5
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新和完善水利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外经济发展经验,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也是水利改革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工作,必须树立六个观念:一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用水安全;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水利建设中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和自然的侵害;三是节约资源的观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树立节水意识,完善节水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保护环境的观念。水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最基本要素,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维系河流健康生命;五是统筹发展的观念。根据流域、区域、城乡和东中西部发展对水利的不同需求,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确定水利发展目标、速度、规模和水平,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六是改革创新的观念。深化水利改革,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健全法制,强化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水利依法行政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98’大水以来,水利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利部党组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水利工作的实际出发,在系统总结多年治水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治水思路贯彻了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直接体现。
几年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利改革与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一是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98年以来,中央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400多亿元,年均投入300亿元以上。长江干堤加固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南水北调和治淮建设全面启动,农村人饮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是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投资体制改革、农村水利改革、水价改革全面推进;三是依法治水力度进一步加大。水法规体系和水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科学、民主、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四是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张掖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黑河、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引江济太、引岳济淀、扎龙湿地补水等取得显著成效;五是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水利专项规划取得重要成果,重点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步伐加快。
但是,从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来看,水资源承载能力下降,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江河防洪标准偏低,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频繁的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水环境的总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水利改革与发展自身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认识还不尽一致,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及安全隐患等问题较为突出,公益性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维护补偿政策尚未到位;水利发展中的体制性和机制性约束尚未消除,水利的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亟待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较低,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基层水管单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亟待改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中央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将水利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位置,国家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后,仍将继续保持较大的中央水利投资力度,水利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解决水利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三个抓手,明确五个目标,构建六大体系。
把握一条主线。就是要在水利工作中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着力解决好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突出三个抓手。一是加快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水问题,才能提高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二是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加快水利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建立水资源和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机制,才能完善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水行政管理体系;三是强化管理。管理是提高效益的基础,也是保证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强化管理,才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才能使水利工程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才能提高水利管理部门驾驭水利工作的能力。
明确五个目标。一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障饮水安全、保护人的健康生命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突出重点,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改善供水水质,保护饮用水源,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保障防洪安全。以大江大河治理为重点,提高重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减灾能力,将洪涝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三是保障粮食安全。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提高农田灌排能力和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四是保障经济用水安全。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重点,满足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战略布局对水的需求;五是保障生态用水安全。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维系河流健康生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构建六大体系。一是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坚持给洪水以出路的原则,通过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控制性枢纽、蓄滞洪区建设等工程措施,结合洪水风险管理、洪水预警预报、防洪调度指挥等非工程措施,构建较为完善的江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二是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的原则,通过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兴建南水北调等跨流域和区域调水工程,形成四横三纵、东西互补、南北互济的全国水资源配置格局,结合骨干水源工程、各类蓄引提工程建设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三是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坚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改善生活条件同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结合人畜饮水、节水灌溉、雨水集蓄、牧区水利、农村水电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四是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通过严格的水功能区划管理,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水质监测,加强对重要水源地和地下水的保护,逐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结合水污染治理,加大中水回用力度,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五是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坡改梯、淤地坝、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结合退耕还林和封禁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对重点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六是水利现代化保障体系。坚持以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原则,通过建立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水利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构建水利现代化保障体系。
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要着力做好六项工作。
第一,抓好规划的制定和前期工作,打造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整体框架。一是制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总结“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水利发展面临形势,明确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布局、重点和措施,为“十一五”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规划依据;二是编制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在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配置工作,根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状况,科学制定主要江河水资源分配方案,为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水资源提供规划支撑;三是做好防洪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尽快形成全国和流域防洪规划成果,为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确立洪水管理制度提供规划基础;四是加快重要流域、区域规划及专项水利规划的编制,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抓好各项规划的实施;五是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为实现水利规划目标和保持稳定的水利建设规模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水利基础。一是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及血吸虫病区等水质不达标和局部地区的饮水困难问题;二是加快以治淮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加强蓄滞洪区建设,实施重点河段的堤防建设、河势控制和清淤疏浚,加大重点海堤建设力度,加强重要跨界河流整治及国土防护,重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三是加快南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建设甘肃引洮等一批区域性调水工程,积极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和非常规水资源;四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新建一批大型灌区,对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加强牧区水利建设;五是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水利枢纽建设。尽快完成第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第二批除险加固任务。按照水库建设规划,加强新建水库的论证和审批工作,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新建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处理水库移民安置、征地补偿和后期扶持等问题;六是加快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搞好黄河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继续实施塔里木河、黑河、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七是加强农村水电和电气化建设。加快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步伐,实施光明工程,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用电困难;八是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继续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区域、城市及骨干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水利建设要注重向西部地区倾斜,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水利、水利定点扶贫和水利血防等工作。
第三,加快各项水利改革,理顺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体制机制。一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加快区域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对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二是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水利投资体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水利资金管理;三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水利项目“代建制”,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建立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投入机制,落实管护经费,推进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加强经营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四是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探索准公益性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水利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制;五是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大力推行灌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用水户参与或直接管理。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六是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有利于节水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阶梯式水价,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要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第四,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管理模式。一是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开展洪水风险分析评价,建立国家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完善蓄滞洪区管理制度,提高蓄滞洪区管理运用调度能力;二是建立国家水权管理制度。抓紧制定国家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建立水权转让制度,培育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建立水资源节约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在农业节水方面,建立先进的灌溉用水制度和城市、工业补偿农业节水机制,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在城市和工业节水方面,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四是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确定水域纳污能力,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登记及审批制度,加强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入河排污口的监控。
第五,加强水利政策法规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法制保障。抓紧完善《水法》、《防洪法》的配套法规,研究制订水利建设的征地补偿、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政策措施,争取尽早出台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加强水政执法体系建设,规范水事行为,提高执法能力。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水平。
在此,我想再重点强调一下移民和生态问题。当前,移民和生态问题已成为事关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水利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根据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科学确定移民安置方案,打足移民安置投资概算,保障移民合法权益。要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妥善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移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理念,新建水利工程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已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利影响的,要在科学论证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综合管理论文篇6
包括①传感器模块、②客户端处理器模块、③通信模块、④数据处理服务器、⑤控制模块、⑥信息输出模块、⑦数据收发缓冲模块和、⑧分析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与客户端处理器模块相连;客户端处理器模块将传感器模块的感应数据转换为以太网信号传递给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并处理通信模块传递来的信号数据,并通过信息输出模块显示最终监测信息;控制模块与数据处理服务器相连,控制传感器模块的开断或设置传感器模块的预警阈值。传感器模块为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语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客户端处理器模块采用gs1010soc。gs1010将ieee802.11b/g需要的高频部分电路集成到了电路内部,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配置模式。通信模块为wifi无线网卡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服务器包括数据收发缓冲模块和分析处理模块,数据收发缓冲模块采用大容量存储设备,分析处理模块采用cpu进行处理。信息输出模块为图像显示器、声音报警器、灯光报警器和信息发送器的组合,图像以分屏方式显示。由于图像显示器、声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一同提醒异常状况,异常状况被忽视的概率将大为减小。信息发送器同时发送异常状况信息到手机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上,使管理人员在因特殊情况暂时离开值班房间时仍能及时获悉异常状况。
2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方案
2.1系统硬件部分
如系统结构框图所示,除传感器模块中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和客户端处理器模块中的gs1010soc外,其余均为安防系统中的常用模块。如语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及结构图右侧的数据返冲、处理部分。传感器模块中,添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和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主要考虑了对作息时间的考勤和安全用电的监测等因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由光学系统、热释电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光学系统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经反射或特殊的透镜透射后全部集中在热释电传感器上,而热释电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经适当处理后送到输出端,触发报警。该系统中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与市场中常见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略有不同,可将市场上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进行适当改装,修改其原有硬件开关,同时去掉其本身带有的报警功能,将开关控制信号和报警触发电平处理后,分别送入客户端处理器模块gs1010。gs1010是一个高度集成、超低功耗的无线片上系统,处理器性能高和i/o丰富。由于不同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不同,信号输出特性等有所差异,因此,除器件选型需要斟酌外,传感器与gs1010间的接口电路设计也极为重要,此处不详细讨论。结构图右侧的数据返冲、处理部分在选取时要考虑所处理的数据规模等因素。
2.2系统软件部分
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实现2大功能:一为环境节点信息的实时监控,包括配合硬件设备处理远程提取采集来的数据,设置预警阈值,控制输出预警信息;另一功能为环境节点的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相应传感器的开关和修改传感器的灵敏度。其中,传感器的开关控制,主要是考虑到某些特定时段,需要停用相应传感器,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需要重新修改传感器的预警阈值等。软件流程如图2所示。
3系统性能分析
学生公寓综合管理系统以wifi技术为核心,通过将功能齐备的各型传感器组合应用,并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最终使得管理更智能化、全面化。与传统的安全防护类系统相比,基于wifi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有以下优势:
(1)运用传感器网络监测并通过软件判断触发报警信号,减少了管理过程中人的参与度,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减小了人为因素对管理效果的影响;
(2)可将公寓管理深入到各个寝室单元并利用wifi网络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使得管理更加细致化,时效性更强;
(3)由于反馈信息可同时发给多个部门,方便实现层层监管,减少管理中的疏忽、漏洞,提高管理效能;
(4)可实现安防与作息考勤等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多样化,同时,由于考虑了传感器的开关控制,灵敏度调整和预警阈值修正等问题,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4结语
综合管理论文篇7
1.1 研究背景
目前,纵观全国各地高校,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得以广泛实现应用,有一些学院依旧用手工录入的方式进行管理;经过仔细对比,很多高校使用web方式进行论文管理时的相关操作,在功能上及相应的业务流程比较相似;都使用较简单的方式,如都使用论文提交、审核,及搜索模块,基本上来说都没有题目选择或者导师互动等模块。在本课题在这些基础上,加入前期论文题目及导师的互动选择功能,从而使得论文的各个过程都能在网上进行,从而方便了审核人员,导师和学生。在线的论文指导(站内短信)功能可以导师和学生进行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在线修改功能也能避免线下修改造成的纸张和时间的浪费。
1.2 研究内容
做为一个涉及多个权限用户的系统,这就需要对用户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再加载不同的用界面。根据该论文系统需求特点,要求平台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论文的整个过程方便,简单,界面更加友好。整个过程首先由有相应论文指导权限的教师上传可供学生选择的标题,教师所在的单位审查通过后,便开始了基于该网络平台的互动论文选择过程,学生以志愿的方式选择相应的论文标题进行申请,然后相应教师对申请学生进行选择,系统接着对结果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落选双方进行第二次双向选择,最终完成选题的过程。然后教师与学生论文写作过程,进行开题报告,正文写作等过程,最后教师对论文进行评分。就是基于上面这一个论文过程,进行仔细分析,最后开发出这个系统。
1.3论文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
1.3.1 lamp(linux apach mysql php)
网站主体采用执行效率极高的php开发,使用ajax技术辅助,数据库方面采用与php之最佳组合mysql,web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则采用apache和linux,这就是所谓的lamp建站方案。
2 相关技术综述
2.1 php编程技术介绍
php是一种公开源代码!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嵌入式脚本语言,允许程序员将语言嵌入html文件当中,并且php对不同的技术提供了编程环境与接口,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开发各种功能完备!交互性强的动态页面,为网站建设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2.2 mysql数据库技术介绍
mysql是一个精巧的sql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它不是开放源代码的产品,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自由使用。由于它的强大功能、灵活性、丰富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以及精巧的系统结构,受到了广大自由软件爱好者甚至是商业软件用户的青睐。
2.3 开发环境
lamp即操作系统: linux,web服务器: apache,数据库:mysql,服务器端脚本php的第一个字母组合。lamp通过多年的发展,迅速由草根阶层走出来,在世界范围的层面,一旦谈及web服务器标准,人们就会自然谈到lamp。也正是因为lamp都是开源的组件,不断完善其兼容性,它们的应该场合越来越广泛,普遍。并成为一个相当强大的web平台。
2.4 b/s体系与三层配置模式
b/s结构从逻辑上讲分为四个层次:客户机、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客户机主要负责人机交互,web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逻辑的集中管理,它也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不同而分为多个;数据服务器则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数据库的分布式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同步等等。
2.5开发方法:原型法开发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作为一套论文综合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是根据具有本学院特色的论文管理模式进行编写的,具有通用性,同时也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以方便学院师生论文操作和提高论文效率为核心,采用以管理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
2)规范的软件结构搭配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该文管理系统基于b/s结构,并根据软件设计的思想,运用了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等技术,使得整个系统可靠性,适应性,维护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方便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采用的浏览界面更加的友好,更加的清晰,布局也更加的合理,无论是那一种角色用户得能方便地操作,提高了他们使用系统完成任务的效率,最大化地使用户得到好的用户体验。
3.2系统设计目标
本系统设计的根本就是为了使得整个论文过程网络化,提高过程的完成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提高论文信息的查询、纪录等工作的速度,使得论文的整个流程更加地完善。以便更加方便、直接、快捷地为我院师生提供服务。
3.3设计方案
3.5系统描述
该文系统的核心任务是论文的过程管理,它包含了系统管理的多个方面,内容上比较复杂、广泛,必须使得系统核心任务十分稳定,并且与系统其它模块的协作也要十分稳定,流畅。论文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论文,人员,以往论文,新闻,系统内短信等功能模块;及能根据系统赋予的角色权限对相应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查询、统计、修改等操作的功能。
其中核心的论文管理行为包括:
1)本系统的院系管理员负责管理系统各种信息。管理教师和学生用户的论文操作权限;
2)非管理员用户只能检索、查看系统相关资料信息。
4 总结
论文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不仅仅是一个网站制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所做的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网站开发上的灵活和效率高的特点,应用php和mysql数据库以lamp架构开发本系统。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对系统的设计的过程越来越清晰,也更加熟悉php的程序应用,对系统整体的架构设计,模块划,页面的整体布局设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更好地学习,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描述元数据规范课题组.学位论文资源分析报告[j].http://cdls.nstl.gov.cn/cdls2/w3c/2003/spcmetadata/387298,(accessedmar.19,2005):12-20.
[2] 朱红.学位论文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5):124-126.
[3] 冯建华.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40-57,100-120 .
[4] andy harris.php 5 /mysql programming for the absolute beginner (for the absolute beginner) (paperback) [m].10-180.
综合管理论文篇8
1.1 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文书档案工作更是如此,因为文书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原则性都较强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熟知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要时刻保持与国家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高度一致,坚定政治立场。
1.2 业务素质
业务能力强才能胜任日益发展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科技手段已经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新技术,辅助做好工作。同时,档案事业的发展赋予了文书档案工作很多新内容,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能力才能适应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
1.3 文化素质
在传统文书档案管理中,很多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实际上只起到“保管员”的角色,充其量是仅有档案保管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高级保管员。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种状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工作的要求。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就是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档案工作涉及面广,知识门类繁多,掌握了解较全面的系统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文书档案工作。
1.4 创新素质
文书档案工作有很多传统管理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将一些高科技手段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也要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更进一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功效,才能适应新形势。
2 影响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
影响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总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低,对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有些文书档案工作者自认为单位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思想上形成极大反差,导致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不注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部分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业务素质不高。近年来,虽然档案管理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在不断增多,但真正具有档案专业学历的人员微乎其微,大多都是“半路出家”,要通过自学和一定的工作实践才能对档案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不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偏低。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新技术、新方法在档案管理中的使用和推广,极大阻碍了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3 提出的几点建议
3.1 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
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文书档案工作具有极强的社会服务性,因此,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的基础核心,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没有发展的可能。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文书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热爱这份工作。例如:通过宣讲典型事迹、树立工作典型模范、建立奖惩制度等等方式,让他们从心里真正爱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树立服务意识。
3.2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文书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关系到文书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文书档案工作的质量。为了适应现代化办公条件的文书档案的相关要求,所有的档案员都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工作能力的提高。档案知识是在不断的工作与学习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要积极参加上级专业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在工作中,要积极向前辈请教,使业务工作得到延续,保留好的经验和做法。经常与其他单位的同行进行沟通,相互交流学习,也可以发现不足,缩小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带动整个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3.3 强化文书档案保密和安全意识
做好文书档案的保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所以在档案工作中,要对档案保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维护档案的保密安全,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平时工作中,文书档案似乎看起来没那么重要,但是我们仍然要以最高标准对待普通岗位的文书档案工作。文书档案人员的职责是要维护文书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认真学习《保密法》,自觉遵守保密制度,强化保密纪律,切因疏忽大意,造成社会影响和不良后果。
3.4 提高服务意识
文书档案管理的价值在于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工作执行提供服务。文中一直在提到,文书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既是前提也是目的,没有良好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档案管理的意义。因此,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善于根据中心工作主动开展档案工作。要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不要断增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发?]档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收集材料,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又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热情、及时、准确、全面、周到地为档案使用者提供帮助,这样才能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务中树立良好形象。
3.5 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悟性,随时把需要的档案知识装在自己的脑海里,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档案工作的细致化。认真按照相关档案管理条例和要求,规范和科学地做好每一份文件的归类、整理等。
3.6 利用信息化技术武装档案管理
综合管理论文篇9
(1)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活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促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将企业的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促进了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各部门利用资源的效率;(3)有效地保持了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相对稳定,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4)使员工的责任心不断加强,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5)使得企业的各项重大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促进了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降低;(6)有效保证了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全力推进企业向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二、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1.进一步提高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计划编制程序,规范计划编制过程,采用更加科学、合理、先进的计划编制方法。同时,加强对计划编制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计划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另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反映和合理采纳各部门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所反馈的意见,使企业的计划目标更加切合公司实际,降低计划调整的可能性和频率,从而提高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2.进一步加大计划执行的监控力度
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大计划执行的监控力度,使公司计划的执行与预算的执行相结合,使公司计划的执行更具有刚性,从而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计划的执行应该是刚性的,不得随意更改和变动,即使出现必要的变动,也应该能够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完善计划执行的各项监控手段和措施,从而维持计划的严肃性,保证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
3.进一步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力度
公司需要对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和详细的分析,发现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和查找原因,从而为以后计划的制定积累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引入和采用更加先进和科学的计划执行分析工具和方法,使计划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清晰和全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计划管理作用的发挥。
4.进一步完善对计划执行的奖惩机制
综合管理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失效模式影响分析,综合评价,离散型加工生产线
0引 言
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资源多样性和相关性,导致生产系统难以评价或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国内外学者提出各种评价方法和控制手段。如teng[3]提出基于fmea的生产过程的控制,运用fmea理论对生产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出现失效模式进行评价;allen[4]提出生产设计阶段利用fmea和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管控, 将fmea和模糊集理论应用到产品设计阶段;门峰[8]提出模糊集理论与灰色关联理论的fmea方法,将fmea和模糊集理论与灰色关联理论运用到具体的铸件产品中。郭铜修等[9]提出企业生产系统模糊评价方法,将模糊集理论运用到航空工业企业生产系统中的评价。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发现fmea方法存在不足之处:(1)多因素评价时所得风险顺序数不可靠,得到数值相近甚至相等。(2)系统评价过程中没有考虑各因素在整体上影响程度,只是按着fmea方法评价其各个因素;为了避免以上缺点而提出了基于fmea离散型加工生产线的综合评价。
1 fmea离散型加工生产线的综合评价研
1.1离散型加工生产线研究
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工商管理论文,离散型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系统,系统输入就是一切需求资源或生产要素,经过有机的转换过程,输出特定产品或服务,这个转换过程就是企业生产系统龙源期刊。一般将离散型生产线的构成要素划分为[9]:
(1) 人力:人员技能、人力资源利用、人员情绪等。
(2) 物力:物料、半成品、产品、周转箱、设备、仪器、文件资料、工具、工装等。
(3) 环境:生产线现场的通道、地面及其标识,各类管线、门窗、墙面、通风、照明等。
(4) 信息:在制品数量、产品合格率或废品率、生产计划数量、生产成本、时间等。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各种构成要素中包括不同种因素,不同要素在不同企业生产线中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因素在企业生产线中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对具体企业生产线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可以将生产线划分为一级要素指标和二级因素指标,即考虑其层次性,生产线指标体系如图1-1。这些因素控制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这种不确定因素在以前的评价系统中难以给予准确的数值。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analysis ,fmea)和模糊数学理论在这方面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优势。fmea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专家经验和知识得到各因素失效模式的发生率(occurrence-o)、严重度(severity-s)、难检度(detectability-d),通过计算风险顺序数(risk prioritynumber-rpn,rpn=)得出风险程度。其计算方法就是o、s、d三者乘积而得出其风险顺序数,这样导致不同失效模式得出相近甚至相同的rpn工商管理论文,但实际上这些相近甚至相同rpn的重要程度不同[10]。
图1-1 生产线指标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生产系统评价既要考虑它的要素和因素重要性,又要考虑各因素具体的情况,于是提出了基于fmea离散型加工生产线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填写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表格,应用二元对比倒数法计算出相应权重。其次从局部的角度出发,应用fmea理论对具体因素存在失效模式进行评价龙源期刊。最后为了考虑所有因素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和避免专家的主观因素,应采用模糊集和fmea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即综合评价方法,其过程如图1-2。
图1-2 综合评价过程
1.2 fmea模型简介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fma(故障模式分析)和fea(故障影响分析)的组合,是过程管理中的一项预防性分析工作,是一种用来评价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或服务等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错误、风险和利害)的特殊关系[1]。其使用范围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服务过程、机器设备等。
有效fme具有以下特色:可以降低制造过程中出现失效的风险;能识别与产品相关的制造失效模式;可分析所有顾客要求的产品特殊性;能评估失效对顾客造成的影响;能识别制造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原因,并据以降低失效发生率;能列出潜在失效模式的排序,并据以建立考虑采取矫正措施的优先级;能将制造或装配过程的结果文件化。fmea的实施过程如图1-3。
图1-3 fmea实施过程
fmea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相关数据的实际调研和收集,识别产品或系统潜在失效模式中潜在失效后果、潜在原因、确认现行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手段工商管理论文,评价严重度、发生率、难检度;直到所有失效模式评价完成,计算风险顺序数,判断风险顺序数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若风险顺序数在不可接受水平内需要采取措施,通过持续改进直到达到可接受水平内才为止。
1.3综合评价模型简介
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b=a°r= a° (1-1)
模型中:a=一级指标权重, ai,二级指标权重,为判定矩阵,上标°表示合成算子。
(1)权重的确立[6]
通过表1-1,利用二元对比倒数法得出各子系统相对权重。
表1-1因素比较表
定义
定义
1
ai与aj同等重要
2
ai比aj略微重要
3
ai比aj较为重要
4
ai比aj重要
5
ai比aj重要得多
6
ai比aj非常重要
7
ai比aj绝对重要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索 2023-03-24 11:55:36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 2022-11-04 16:36:30
植物学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2-10-14 15:40:22
中医针灸护理管理综合质量探讨 2022-10-11 15:49:36
听力活动设计原则及综合语言能力分析 2022-10-09 14:37:34
steam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2022-10-09 14: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