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9 05:07:03
人文教育篇1
1.1、社会需求导向
学校的课程是社会文化,教师的教学内容是人们长时间积累的社会文化。学校课程也受到社会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中生活,也是在社会中生活。学生成长经过社会磨练,个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职教体育教学应满足社会体育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教院校的体育学习在学校里完成,怎样把学校体育转化为社会体育,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坚持着体育锻炼,这是对职教体育教学的挑战。为迎接挑战,职教院校必须重视起学生的体育情感,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是增强体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需要。社会体育对于职教体育提出新要求,职教院校要建立新的体育教学体系。
1.2、学科需求导向
传统的体育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大多是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若课程目标确定,学科知识以目标为基础,受到限制。这种学科中心课程培养目标明确,但也有弊端。一般来说,学科专家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时,把学生培养成工作或研究人才,没把课程当成普通教育。学科专家容易把运动训练目标当成体育教学目标,把学生当做了以后专业运动员,把体育课当成运动员的训练时间。
1.3、学生需求导向
体育教学的思想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水平,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以前的体育课程中专家多采用常模策略,这样会出现误差。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违背了体育的基本教育思想。当前专家认识到学生需求的主导作用,体育课要符合大学生的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培养学生个性和体育素养。大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体育课也在不断改革中,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体现其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与心理慢慢成熟,价值体系和生活态度初步形成,有较强的创造性。体育课要体现多元层次化,培养学生健身的需求,体育知识的需求,健身娱乐的需求,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积极主动性,提高身心水平。
2、职教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体育教学是不断发展学生潜能和个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创造性,发展自身的个性。选择课程内容,注重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确定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自主发现选择。创造出好的师生氛围。在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一是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中心,教师要了解学生兴趣和认识,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学生个人特征的体现。职教教育教学中,实施遵守以人为本的要求。职教教育进行人文教育教学,根据学生学习风格创造有人文特点的环境,学习内容和教学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职教教育,体现职教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3、职教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的意义
3.1、职教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是动态概念,指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现代说的人文或人文主义,一般是指人类历史中保留的精华,是先进价值观与完善规范的体现。人文精神体现了科学、和谐与仁爱。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任意民族都要有人文精神的支持。职教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重视构建人文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在职教体育教学中,学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挖掘各学科的人文价值,加强展示体育比赛人文的内涵价值。
3.2、树立人文主义学生观
职教教育中的人文主义教育,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中心,满足学生需要。人文主义理论的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用促进学生发展和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办法教学。重视学大于重视教,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把教学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具体规定每单元目标和学习目标,可以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按自己的特点学习。
4、人文教育渗透到职教体育教学中的措施
4.1、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人文教育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使学生体会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学生沟通交流,缓和师生关系,有效进行位置的互换。根据学生实际的体育能力,针对性地教学,用有效的手段规范学生行为,学生是体育教学的重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潜力,有效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身体能力,把人性化教学理念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改善结构,完善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职教体育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课程结构的单一。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改变传统方式,先是学生适当热身,舒展身体。然后是简单动作训练,最后是自由活动。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教学机制,学生开始低处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针对性地研究,改善旧的教学结构,依据学生喜好适当进行娱乐活动,把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开展多形式教学活动。娱乐时也加强体能训练,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几乎没时间课外活动,教师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重要性,加强体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单一的结构,在结合多年的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建造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完善教学体系。
4.3、加强训练,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体育教学中,教师处于引导的地位。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教师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接受力。教师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完善教学体系,提高人文素养,用人格魅力影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真挚地对待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觉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也会提高。
4.4、创新教学,开展多形式教学活动
当前职教体育教学有种种弊端,要采取有效方法,加强创新理念。教学活动离不开合理完整的体系,体育也是这样。对于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多样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改变应试的理念,吸引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开放的理念,进行创新性教学。
4.5、加强沟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要的是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目前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因此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加强沟通。人文教育需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相互平等尊重的理念。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根据学生身体的能力,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中师生要交流,建立新型关系,创造活跃的气氛。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教师要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各抒己见,形成热闹活泼的氛围。
5、总结
人文教育篇2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竞争日愈加剧,发展压倒一切,科学技术地位日益巩固和加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越来越为全球共享。这些影响强烈地向教育渗透,使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并一度成为教育关注的重心,科学技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增无减,人文教育则每况愈下,教育的民族性逐渐削弱。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来推动,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中等。
(一)功利的高扬,导致教育目标不当
功利的高扬,是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现代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一开始就置于现代功利的关照之下。社会赋予教育以发展的使命,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的功能,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获得品德、知识、技能、体格,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放弃或者说遗忘了人文教育以谋求个体心灵的“畅适自足”的内在目的。这样,就导致在教育目标上不当,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目标华而不实。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就提出了与高中、大学一样的目标。要求学生的理想非常崇高,道德非常高尚,行为非常规范,把一些成年人都还难以理解和实践的概念灌输给幼小的学生。二是概念不清。如果我们对某种品质的概念是模糊的,把它作为教育目标时,即使仅仅在认知范围,它的效果也决不会好。所以,任何品质都有“度”和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行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在中等教育的目标确立时,不要用过去的旧知识教未来的人。三是教育目标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如历来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德育,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实际而盲目确定德育要求,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过程偏重道德认知,轻视情、意发展,强调行为规范形成而又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人格上的不平等,导致道德教育成为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关系,根本否定了学生和教师同为道德主体这个重要事实。脱离受教育者实际(年龄特征、认知水平、道德中等等),必然导致德育显得高远抽象而收效甚微。同时是把外铄作为德育的基本方式,即表现为“外部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它把儿童的品德看作是“一袋美德”,在内容上选择特定社会中公认的道德戒律或美德条目;在方法上,把学生心理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科尔伯格语),这种模式强调道德灌输,其缺陷是泯灭了学生的主观性,将学生置于被动、服从接受的位置上,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不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由于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往往偏重于学生的道德认知,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意和行为发展,忽视受教育者在最广泛的生活实际中的道德行为养成,这就造成德育过程中的道德灌输和形式主义。许多学生能背诵不少行为规范条文,但最起码的规范也不履行。而师生之间是教育权威与被动接受教育的关系,必然产生行为上的居高临下,人格上的不平等,久而久之,师生缺少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心理距离远了,客观上造成德育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可能导致教育行为的失当及教育效果的失效。
(二)人文关怀的缺损与教育意义的迷失
如果要简单概括中等教育的特征,那就是“忙”。决策部门忙于各种计划的修订、大纲的制定、检查评估督促;出版部门忙于出版各种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料、天才教育方案;实际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忙于应付各种计划、大纲、教参、教材、学习资料、考试、评估、竞赛。他们的思想与活动几乎被这一切塞满,失却人文教育中有时应有的悠闲与从容自如,失却了思维的清晰、宁静与自由。我们实际上面向计划、大纲、要求那一系列外来因素而对人施教,却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面向人施教,由此而使教育中的疏离普遍发生,教育的人文关怀缺损。关注人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以社会适应性作为教育的根本尺度,在这一点上中等教育有所成功。与此同时,却忽视了人的心灵完善与人文精神的完整建构,中等教育所关注的人是不完整的人,学生心理疾病的大量蔓延是这种不完整性教育的必然结果与典型表现。虽然中等教育成功地赋予了人们更多的知识积累,但知识的积累带给人的却并非总是人的个性的更好、更充分的实现。许多情况下,人的创造性、热情、活力并非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甚至有下降之势。知识积累本应成为促进个性更好地完善与彰显的因素,却反而成了遮蔽个性的因素,中等教育并不关注知识对人的意义,也没有引导学生去关注知识的意义,学生并不知道他不断地致知跟他的个性发展与人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教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跃进,表面上看是质的转变,但“质”却并没有变,改善的只是致知的方式,却没有改善致知本身的意义。中等教育由于它过分强调统一性、规范性,所以个性发展实际上被置于知识能力教学之外,把个性发展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并没有把个性培育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对知识教学的强调使个性发展降格为发展人的专长,而非活生生的真实的内在本质的充分占有与实现。人文关怀的缺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育价值的迷茫与教育意义的丧失。在教育中,人的知识技能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稳定地增长,但人的支配这些知识技能与能力运用的内在精神与人生智慧却并没有同步增长。
教育即培养人,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人的基本性格特征是整体性、完整性、个体性,故关注人应充分关注人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现代中等教育从根本上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的面向社会的发展,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教育对灵魂、精神的深入关照。中等教育教人以现代生活的技能技巧,却没有教人以相当的蕴涵生活技能的生活智慧与生活精神,这意味着中等教育对教育之完整性的背离。中等教育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相信每一样“教育”都会对人发生相应的教育影响,全面影响的结合就会塑造出一个完整的现代人,但现实中并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
整合机制。中等教育把人视为接受教育的机器,忽视了人的贯穿始终的整体性。中等教育以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要求、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教学程度来制造出统一的教育成品,人的独特性被局限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个体性从根本上受到忽视。强调知识,却没有引导知识以应有的人文关怀;强调师生民主平等,事实却是束缚师生的自由;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却大量地占住了人的思想与活动空间,使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扬,这样的教育不仅失去了自我反思与批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反思与自我批判的意识,实际背离了教育本身。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这些年来,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可以说是非常尖锐,甚至把教育中所有的弊端表现和根源都归结到“应试教育”上来。应试教育既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和体制相关,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着重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过多地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片面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应试教育成为了一种传统教育典型,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更新。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一种背离时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陈旧教育模式。从而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教育价值观错位。中等教育紧密围绕升学而进行,学校不择手段地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家长不顾效果地强化学生学习,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2)教育主体偏离。应试教育将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在教学过程中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教师的权威性,使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过分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3)教育方法单一。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贬损了教育的功能;“应试教育”使中等教育中“树人”的根本职能严重错位。它是选拔少数尖子,淘汰多数的“精英教育”。在过度激烈的升学率竞争中,“成人”的教育被忽略了,而“成材”的教育,也因为过度重视以“笔试”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就而受到很大的伤害。可以说,我国当前应试教育倾向的教育体制,难以实施人文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4)教育目标短视。应试教育由于只重视考试内容的教学,削弱了德育和法制教育,使得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在教育中未能做到德、智、体三育并进,相反是把“德、智、体”都毁了。也就是说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制度下,我们不再好好“教育”学生,只是努力“训练”他们成为只会解决考卷上的问题的“技工”。由于教育目标的短视,以书本知识的考试和分类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轻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中等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对策
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力求透视整个中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发展的负面时,发现人文教育思想对中等教育的启发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当怎样实践,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而长期探讨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
人文教育与教育一样,需要社会重视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是由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所组成。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中等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活动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价值和意义所构成。但是现代人文世界支离破碎,日益萎缩,其结果是,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可能是一个走向富裕却无论如何却不能使人感到幸福的社会,我们所过的是一种整天忙碌却不知道为何忙碌的生活,我们所获得的是越来越多的自主、自由的权利但却从内心里懒于应用它们,我们所体验的是一种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却因此越来越冒险甚至疯狂的感觉。当意义失落的时候,人们如何为自己的价值与价值生活提供依据?面对人文世界的危机我们应该拿出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实践勇气和现实主义精神,加强科学研究,以中等教育为依托,彰显教育的人文性。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建立人文世界,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制度、组织、宣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目前应该特别注意舆论宣传环境、文化事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特别是一些消极的广告,因为它们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文化、宣传部门同教育部门一样,应该成为社会的良知,应该把追求社会效益的工作作为首要目标。
………………………………………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杨岚,张维真著.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人民出版社,2002.6
人文教育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体育教育方法与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体育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仅仅局限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上,而更深远地强调了人文教育。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体育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由此可见,注重体育文化的学习、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是体育学科追求人文素养的核心。
一、认识人文教育
人文,广泛地讲,它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概括地讲,“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文”,强调的是“以文化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根本地位。也就是说,人既是根本目的,又是根本手段。在处理任何事物的过程中,始终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以文化人”,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教化、涵养和培育人,也就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手段不断地更新人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最终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2]。人文精神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反映着主体内在的精神特征。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的主体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主体价值的精神。
人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它是不能脱离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
提到人文教育许多人都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认为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广,我们中学老师难以胜任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其实不然,这是对人文教育的肤浅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属于人文范畴,如道德、思想、心理、情感等都是以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为基础的,还有我们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人文,教师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1、对真、善、美有共同的追求
体育学科的理论表述和建立过程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体育中的人们对“公正、公平”的追求,体育的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以及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的追求;而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2、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思想基础,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现
人文教育应被教育中的各个学科所关注,而作为关注身心健康的体育学科更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体育教育应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着眼于塑造良好发展的理想人格,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自觉,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激励个性与民主发挥等,使体育在人的良好发展中,体现对人健康成长的关怀,成为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以达到人类自我实现的崇高目标,其表现能通过体育来展现。
3.、都以实践为主
体育教学是实践课程,而人文精神主要靠体验与感受;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各种活动达到体育的目的,而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靠说教所能达到的,它同样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在活动中去感悟,即它们都是以实践为基础。
三、在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创造人文示范
示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人文示范。人文教育最本质的方式方法就是浸润,就是润物细无声,就是“穆如春风”、耳濡目染、率先垂范、躬行实践,所以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人文教育的典范,教师的衣着、教学语言、示范,这些言传身教的“活教材”都能成为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具有责任意识与职业理想,有责任意识才能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才能主动去做,而职业理想是一个人的目标,有了这两点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次,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观与学生的发展观,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本位”转向“育人为本”,让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升教学人文品位。教师具备这两点是做好教师的最基本品质,这样的教师才有慈母般的爱生之心,才有执着的敬业精神与高尚的人格品质。这样,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也才能感受到教师身上强烈的人文气息,而学生这种感悟到的东西要比教师的说教效果更有效。
2、营造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其要素应该是学校体育文化、教学内容、身体活动、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它们相互作用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体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与其它“非活动课程”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有明显不同的运作形式。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非活动教学课堂,教学场所相对宽阔开放,场景丰富,师生沐浴在自然的阳光、空气之中,即便是场馆,也有丰富的色彩、声音、器材摆放的和谐环境;教师、学生、器材、教材、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教师的示范,手把手地教,教学效果直观,学生之间的互相练习,情感的交流等,均体现着体育老师与学生的贴近,体现着与环境诸因素的相互融合,构成了和谐的画卷,这一景象正是体育教育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优势之所在。另外,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要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如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光线、色彩等;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教学环境中的场地器材与班级人数等;还有人际环境中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才能在人文教育的课堂中健康的成长。
3、开展人文实践
人文教育是实践课程,不是靠说教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与体验。那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认识体育的本质,打开一个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培养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学习体育角色的技能,体会体育角色的责任,处理角色与同伴、与全队、与对手的各种关系;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发展社会认知能力。这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人格品质。
4、传授人文知识
学校教育是一种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过程,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地丰富起来,那就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教育,所以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人文知识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它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是生精神的首要路径。人文知识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体育教学中提倡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如奥运知识、相关项目的知识等,以拓展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
5、倡导人文价值
因为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价值,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倡导人文价值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内容不但增加了人文知识的比重,而且新课程标准在所有课程的“课程目标”或内容标准中,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其中的一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人文”,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重视人文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人文教育并促进人文精神的回归。因此,倡导人文价值,挖掘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就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人文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创设人文视野下开放的、多元的综合体育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形式势在必行。(3500字)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人文教育篇4
1.1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
“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
1.2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
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罗素的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是一位哲人对科学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
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
2.1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
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
2.2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人文教育篇5
现阶段,仍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导致在教学环节中缺少了人文教育;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没有深入挖掘课文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和内涵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目的,致使学校和老师都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出人文教育
1.深度发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其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猎范围也很广阔。从现代诗词到古体诗词,从散文到文言文,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一应俱全。初中语文教材均是中外古今各位名师大家的作品,其意义与内涵都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发掘将其中蕴藏的人文教育题材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分析其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写作背景与作者心理情感等。《沁园春•雪》是在全面抗日之前写下,其中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更是赞颂了当时的各路革命英雄。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抗日的坚定决心。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可以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的伟大品质展现到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2.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多样全面的,并不是仅限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广义层面来讲,人文教育包括了道德审美心理交际等方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人文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可以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习上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语文是一门理解记忆性的学科,与数理化等有严谨的公式和推理的科目有差异。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过程的不足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双方进行意见互换。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进,学生也可以明白老师重点想讲什么并着重掌握。其次,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在道德观念上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虽然贵为师长,是学生的长辈,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长辈带来的只有压力。教师自身先放下教师的身份,真心实意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
3.在语文测评中引入人文教育
现今语文评测依然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单以一个数字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极不利的。语文教学评测应当引入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透过语文评测得以体现。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改变语文评测的模式,取消按照考试分数来划定学生优良的规则,改用更加有人文精神的模式。其次,扩大语文评测的范围,将学生的课堂表现、道德素养水平以及平时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等均纳入语文评测的范围。通过这种综合考量,才能真实体现出人文教育。最后,引入互评机制。最了解学生的还是学生,学生通过相互评测,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缺点,还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对于学生成长和人文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初中语文教师让学生互评试卷,可以发现学生互评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来进行对错区分的,不存在酌情给分的情况。虽然从语文角度来说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区分对错不太合理,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其能够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对错区分,没有加入私人因素,说明学生之间的评测是很客观公正的。
三、结束语
人文教育篇6
人文教育五得 广西博白县教研室 邹武林 “新世纪”版小学实验教材是一套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教科书,其中的选文、插图、练习题、社会实践设计,看起来平淡无奇,是信手拿来,但细细品味,无不倾注了编者的匠心。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只要做人文教育的有心人,人文教育便无处不在。 一、在观察中感悟。一年级上册近200幅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鲜活可爱,充满了对初入学儿童童心童趣的关爱。如教材第一单元《字与画》,教学时细心的老师都发现了“人”字的图画与旧教材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一个人叉开双腿成“人”字状,改为一个穿着古代服装的人双手握拳行礼形成“人”字状,微细的变化表达了编者意图,教师不能熟视无睹,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人所以是人,就在于知书识礼 。叉开双腿的人只表达了人的动物性,行礼的人充满了人文性。诸如此类,于微细处有意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在训练中领略。“语文天地”的练习设计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在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许多社会知识,“生存与发展”的人文因素丰满。如第二册和二单元“语文天地”的第三题:外面有什么声音?外面怎么样?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内引到课外,这是传统没有突破的领域。在引导学生进行此类的训练时,不但要关注读书声,更要关注风声雨声,国事天下事,获得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三、在读书中品味。教材的选文既尊重原著,又进行了必要的增删补改,人文特色突出。如《快乐的小公鸡》,小公鸡为了寻找快乐,请教了老牛、蜜蜂、青蛙,最后由爸爸一语道破了快乐的本质: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品味到快乐的内涵,特别是青蛙的三次请教,在对象后面均加上“伯伯、小组组、哥哥”的尊称,表现了青蛙有礼貌、友好等好品质,是人文教育的好内容。 四、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实验一年来,按照玉林市课改办的测试结果,我所带的班学生平均识字量800多个,多的1000多个,少的也有600多个,在一次识字竞赛中,一个同学出了一个主意:给字宝宝找个家,我提议由他设计这个活动。他邀请几位同学对一年来所学的字进行分类,找出了30多个偏旁,分给同学,每人一个偏旁找汉字,还可以找课外学会的,但要注上拼音。后来我又指导学生进行删补,请家长打印,并复印给每位同学,这样每位同学就等于有了一部小字典。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体验了佳作学习的愉悦,提升了人文教育的品位。 五、在活动中升华。语文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生活有多大,学习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中秋节前,有个学习小组组织了一个“病字诊治”小分队。他们走上街头,专找广告、招牌、标语中的错别字,善意地向主人指出,请主人改正。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致极高,处处留心观察,令人刮目相看。 人文教育不是一句空口号,有了课改,有了师生互爱互动,有了 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能得以升华。
人文教育篇7
【摘要】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时代、教学及新技术革命等方面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建立以需求为主的现代化育人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育人
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而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教育职能的情报职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图书馆是除教室以外的“第二课堂”。
1.图书馆为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图书馆拥有极其丰富多样的图书及馆藏文献资料这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向学生宣传、展示、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文献服务;对大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进行全方位教育;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品德的熔炼,情操的熏陶,学问的拓展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也是其他任何课堂都无法拟的。
2.图书馆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本身就是最好的潜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为基础而开展的各种文献信息服务活动,均和育人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渗透着育人的内容,产生着育人的效应。图书馆的教育不受时空与内容的限制。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利用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因而图书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图书馆高雅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的服务,还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与效果,使他们在无意识地领悟人生的真谛,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终生受益无穷。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无形的教育比有形教育更容易接受,这种配合教育有时比课堂教育更有效。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将大学生素质教育贯彻到各项服务育人的活动中去。
3.图书馆为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多种文献服务
确切地说,每个图书馆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数以百万计的馆藏能否为读者充分利用是目前高校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使馆藏文献这个“信息源”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为教学科研、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各高校争先开展导读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依托文献资源、设施和师资的优势,开发利用具有社会主义高教特色的导向性网络体系,利用微机检索达到资源共享,并增设特色服务项目。我国的图书馆借阅率利用率不及日本的1/10,美国的1/20。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大力度挖掘馆藏,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同时也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专业学习提供极大的方便。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做好服务育人的改革方法与建议
1.树立大教育观,强化育人观念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长期以来,我国部分高校在办学思想上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而忽略全面素质教育,没有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没有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统一起来。现在,我们必须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大教育观,加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里把“会学习”提到了中心位置。作为高校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应全力以赴配合学校挑起服务育人的重任,馆领导应及时了解素质教育的思路,结合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找出一条适合本馆的工作方法。
2.开展导读活动
导读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阅读指导可以帮助读者节省时间多读书,有选择有目的的读好书,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导读内容上,应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文艺书藉的导读倾向,增加德育、美学、马列著作、名人传记、爱国书籍等应成为今后导读的重点推荐书目。在导读形式上,要利用校报、专题讲座及书评书介等,融入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教育媒体。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与需求,可以不定期开展读书会和馆员读者联谊会等。为丰富校园文化,图书馆可充分利用馆藏,积极投身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3.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高校图书馆的育人环境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意识有目的建造的一种文化传递场所。大学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这种环境中所蕴涵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对大学生有着潜在的陶冶作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的熏陶。因此用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应是图书馆坚持不懈的追求。
图书馆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物质环境的建设,它是图书馆的外在标志。要在显要位置悬挂标语口号,伟人、科学家画像及名人名言,开辟橱窗栏、政绩公开栏等,这些人文景点会产生一种文化浸润的效应。馆前馆后种植草坪、花坛,层层叠叠绿萌垂吊,为图书馆平添了一份幽雅与宁静,使读者置身其中感到一种美的享受。二是人文环境的建设,这是高校育人环境的重点。主要是指人际环境,它体现于馆员的精神面貌上。图书馆要搞好服务育人,必须高度重视馆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列宁曾说过“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可见馆员形象是多么重要。一方面,要制定馆员道德规范,文明用语、服务忌语等加强馆员自身修养。在树立职业道德的同时,时刻不忘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馆员的人格、形象、语言,仪表、行为对大学生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全面提高馆员的文化业务素质,熟悉馆藏,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还应懂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读者当好参谋。要求馆员树立“读者至上”的思想,以热情的态度及渊博的知识接待每一位读者。坚持把读者服务工作与培养世纪人才的大目标统一起来,并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和文明氛围。
参考文献:
[1]柳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报,2003-01-09.
人文教育篇8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关键词:语文;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思考
一、增加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
新教材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的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个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教师的课堂,其吸引力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教师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材逐步改革之中所选的篇目越来越重视文采,充满艺术魅力,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甚至冷漠对学生的文采培养。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润物无声”,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成审美的心灵。
二、教学中教师要饱含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是以激感为诱发因素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情感丰富、易变、善外露,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其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满怀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情感因素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教师要掌握儿童的情感规律,尊重学生的选择,调节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最佳融合境界。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渗透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在导入中激情,在训练中冶情,在活动中陶情,在交流中动情,在整个学习中付诸真情,学生的情感会在一种乐学的情景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对于语文这门具有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学科来说,老师丰富的情感能要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教师既要注重给学生传授多少东西,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验,把我们作品当中的情感无形中给学生以熏陶,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体会、体验根本不是我们教师所能预料得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学生不只是一个优秀的听众,也是一个优秀的读者,优秀的读者自然会赏析作品,自然会有不同的哈姆雷特。老师的情感能传递作品中真善美的信息,引导学生领悟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三、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
苏霍母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要真正走进这个世界,就必须弘扬学生主体,以生为本,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领导者。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还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向书本的提出挑战,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教师作为设计者,不是为自己设计,而是为学生设计。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充分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净化、个性得以张扬,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
四、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学科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它并非孤芳自赏,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在语言文字、文学之外还蕴涵着深厚的历史、艺术、民俗文化等内容,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体现出浓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更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性的课堂,教师绝不能目光只局限于语文学科,要树立“大语文”观,如学习课文《悯农》,作为古诗教学来讲,首先是要字词句的落实,理清文章的思路。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爱惜粮食”这种节约思想。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内容,通过合作分析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学生甚至得出爱惜粮食,利国利民,是对劳动者的尊重等课文以外的结论,,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谈看法。在这堂语文课中,学生能总结文章主旨,而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人文教育,也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课文中蕴涵的充分的人文内容,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
人文教育篇9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教育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社会对教育方面的重视度也在日渐提高,语文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根据当前社会的教育现状来看,语文教育无法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进而致使语文教育难以和人文教育产生有效融合。
2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秉承着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模式要确保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二,在课堂组织方面要相对宽松和民主;第三,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务必保证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侧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应用性课程作为主体,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较少。另外高职教学期间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应用理念,这就导致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再度减少。最后,语文教育难以像其它课程一样在短期间内取得良好成效和应用效果,语文教育需要漫长的教育时间才能体现出教育效果。因此当前高职语文教育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这是形成高职学校语文教育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为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形成严重的影响。
3.2理论高于实践,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强
在语文教育期间,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育有认知方面的误区,语文是中国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其中不光能够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还能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但目前高职学校对于语文的认知显得本末倒置,因为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包括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会体现到个人的语文知识水平,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增长人的涵养素质。但当前语文教育当中,课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们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学生们的应用意识。
3.3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由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和引导者。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能够利用风趣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当前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普遍不高,同时缺少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难以将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产生有效融合。最后,教师缺少人文教育的教学经验,无法将人文教育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这也是导致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急需解决。
4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合理安排课程
如果想要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同时展开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改革,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提升高职院校校董事会层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光要重新建立合理的课程制度,同时还要有效落实和监督,避免出现占课的问题,务必确保语文课程能够有效展开,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质。第二,采取多元化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务必要提升校内全体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让人文教育能够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加大语文课程的教育力度,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语文教育体系。
4.2形成应用型语文教育模式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避免一味上使用书本教育方式,应当侧重实践方面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形成应用性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程中获得实际价值的收获,让语文教育能够实践大于理论,对学习的知识充分掌握并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拥有极强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满足岗位的需求,为职业学院培训大量应用型人才。为了确保能够形成应用性语文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手段:第一,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期间采用较为趣味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积极性,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可以使用古文诗歌朗诵、古文诗词传龙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对语文教育产生兴趣。第二,实用性教学手段。语文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高职学生应当能掌握课本内容融入自身,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着重讲述能够实用的语文知识。
4.3基于人文教育的特征构建师资队伍
为了高职院校能够建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课堂,因此需要根据人文教育的特征构建师资队伍,因此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培养:第一,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应当由专门的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辅导,为高职院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同时要培养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教学能力,通过演示课的方式来提升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教育经验。第二,由学校相关部门展开对教师素质方面的培养工作,比如聘请文学界专家进入校园进行座谈会、讲座和演讲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为高职学院的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规划内容,同时由学校组织定期对教师进行测查和考核,一旦教师无法拥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理解和人文教育经验,如果教师的考核结果属于不及格,视情节轻重给予扣除奖金、停职等惩戒手段。
人文教育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2
丰富的人文知识孕育着博大的人文精神。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人生情感以及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文学是人的生活教科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很鲜明的,自主、互动、充满热情与活力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学习文学作品,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文的“思想内容”、“主题”层面,应更多地挖掘其中的人性内涵。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在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非常必要的。
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对人文知识的把握,更是透过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是单纯地把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给予阐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文态度。在语文学习中,不丢语文本色,保持根本任务;学习和运用母语来表情达意,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洞察人生,启发他们思考人生。那么,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呢?
一、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本身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性化的事业。“教书育人”是教育者的基本职责。教育者不仅仅承载着传道解惑的文化使命,还肩负着健体强心的伟大使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心灵的交流者,情感的激发者,思维的启发者。在树立学生正确认知观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维护学生的心里健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的天职是育人,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而培养个人的人文素养,则是核心。例如,在学习《项链》一课时,对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玛蒂尔德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而因此加以批判。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她的苦恼、追求与辛酸。十年的辛酸给予她直面生活、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因此,她也是可爱的。从多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试图思考人生的意义,对学生探寻生命意义、思考人的价值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在《边城》一文中,通过对翠翠与爷爷的祖孙情、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的描写,折射出人性至真、至纯、至善的美,它所表现的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有良好的感染作用。
二、改革教材,更多地倾注人文知识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课本是传授知识之本”,把教材看作知识的载体,这是不全面的。在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教材不仅应传授语文知识,更应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语文文化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开拓了语文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新视界。
1. 教材的编写体现出人本化,由传统的知识本位逐渐走向人格本位,引导学生认识到鲜活的生命形态,促进其人格发展和生命成长。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渗透着人文因素,贴近心灵,贴近生活。如: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课后研讨和练习就有这样一个讨论:你如何看待文中所说“壮美趣味”,并且试着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怎样看待的?这样启发学生,把经历人生困难看做一种“战斗的欢乐”,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因此幸福充满趣味,这实际上就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2. 教材编写活动化,课程内容动感化。即教材中逐渐突出活动性学习,如课后练习中体现学习的自主探索活动、实践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活动等。
3. 教材增加名著阅读篇章,让学生能从伟大的精神灵魂中热爱其人文思想,感悟生命,学会生存。
三、教育方式的转变,投入更多人文关注
首先,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应当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导”比“教”更重要,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甚至当前教育,始终坚持一种权威的价值取向――崇古、崇圣、唯书、唯上,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崇尚求同,忽视求异,甚至千人一面。在教学中,学生推崇教育的权威,往往成了教学活动的被动客体,丧失了主体地位。这样,其独立人格、丰富的个性与创造性都在这样的文化价值中被封杀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注意拥有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其独立个性的发挥,使之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富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其次,从教师态度上来看,应注重情感的投入,关注学生心灵、人格的发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能从感知、体验、分享受教育者内心世界入手,进行语文教育。语文本来就是一门人文性非常浓厚的学科,充满人情味。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贯彻平等原则、关爱原则、信任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其心灵发展。相信学生,包容学生,激发他们的潜力。
再次,从教育评价来看,语文课程的有些方面显得太片面狭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生成绩、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语文本来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鲜明标志。但在单纯的“应试”下,却显得黯然失色,丧失了人文性特征。
四、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培养不能忽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心灵世界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人文素质。课外阅读与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历史、洞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文学作品和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丰富经验的来源,也是让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下转第83页)(上接第62页)分析矛盾、剖析人生的重要手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老庄,感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读李白,聆听其强烈自尊、傲岸不羁的自然本性;读哈姆雷特,琢磨其对人的生存、死亡与灵魂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实践,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我人文意识,也是人文教育的一种方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人文精神在中医骨科康复护理的应用 2022-09-26 09:33:48
抽象绘画作品人文特征分析 2022-09-20 11:27:44
大学生思政教育及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2022-09-14 11:07:32
精诚至善模式在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 2022-09-13 10:37:40
文化传承理念与高中生人文素养探讨 2022-08-25 09:20:59
造型设计美学和人文哲理内涵分析 2022-08-23 0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