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03 01:57:33
人文护理论文篇1
在中国,人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代表的是儒家价值观中的一类,特点是对生命重视,核心所指是道德。人文将文明与野蛮两个时期划分开来,也代表着人性。它对人的价值有了一定的肯定,将的尊严地位进行强调,有着先进的思想与较为完善的理论。本质上人文讲究的是以人为本,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人在精神上的追求,也是研究人性的一个方向,所得出的结果是如何做人。人文素质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一定的研究,对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也有涉及。
2如今护理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
2.1国外的情况
根据调查,护理学的课程在国外大部分都由护理学,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这三类构成。护理学的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有25%到30%的比重,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占很大的比重,比较明显的麻省理工大学便有108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外国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程度。
2.2我国的情况
2.2.1医科学校不重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因为传统的医学模式对我国护理教育影响较深,所以我国的护理教育偏向于技术层面与科学的教育,而对于病人的关爱,对生命的关爱,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现在我国本科类护理教育的课程与临床医学的课程较为相近,甚至出现了一起学习基础课的现象。而高等护理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高中的理科生,对社会科学,人文素质的认知有着很大的不足。而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将很大一部分社会学科设为考查类课程,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抑制。
2.2.2护理类人文课程的师资不足现在很多护理院校有着护理类人文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这个严重的问题,有很多担任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从护理类课程转型而来的,对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了解不足。虽然现在有一些高等院校已经设立了人文类课程的研究教室,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专业教授人文与社会学科的经历,对于人文与社会学科的结合不成熟,也不能更深入地教育学生,因此无法满足现在护理学人文教育的需求。
2.2.3护理院校之间缺乏沟通我国的护理学院之间很少开展学术讨论会,教学内容单一,偏向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发表的护理学术论文相对西方国家来说也比较少,或者发表的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护理人员在实习工作时,老师通常不够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问题,学生与老师之间也缺乏交流和探讨。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人文教育与护理进行融合变得重要起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直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教育,帮助护理人员转变和改进思想,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拥有适应社会的与时俱进的护理思想,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1提倡人文护理教育
人文教育的表现是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的道德素质的教育,本质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而最终目标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上的塑造,对护理人员进行再教育已经不是要对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教导,而转换为对护理人员进行情感上的陶冶,要教导护理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要培养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3.2对护理工作人员开展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主要是要培养护理人员具备比较好的心里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护理人员遇见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护理人员抗挫折的能力,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所以,要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通,要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要营造出优良的心理。
4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4.1宣传教育
每一所护理院校都应该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教育的环节,要培养专业水平过硬,同时心理素质过硬以及人文素质过硬的全面型护理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科学的进步。
4.2对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许多护理工作研究者提出要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把《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作为拓展模块,把《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一些课程作为提高模块,体现出“重视基础,强化人文教育”的新理念。
4.3提高护理学院中教师的素质
人文护理论文篇2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2011年1~11月工作的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为(24.5±1.7)岁,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2~8年,平均为(4.5±1.3)年,学历分为:本科及以上65名,大专水平73名,其中护士85名,护师53名。138例护理人员均运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同时选取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年龄为38~78岁,平均为(58.3±2.6)岁,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者65例,初中及以下者73例;实施后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为(58.7±1.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者6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1例,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人性化管理方法
(1)加强情感沟通。护士长应主动热情与护士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护士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认真倾听护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并用鼓励性的话语与其进行沟通。(2)制定合理分工制度:科里管理人员在科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尽量尊重护士的工作要求,分配任务时还应考虑护士的工龄和技术水平;上级管理人员还要协调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在工作中让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帮助指导来提高其护理经验和水平。(3)注重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到外院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科里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统一和提高业务水平。(4)完善奖惩制度:科里每周或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
1.3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对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护服务问卷调查,卷面分值为100分,问卷分值在80~100分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分值在60~7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小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以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表示。
1.4观察标准
观察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对前后评分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观察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临床数据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水平各方面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的138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满意85例,比较满意38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89.1%,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的138例患者满意123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8.6%。经统计,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模式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1)。(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护理方面评分比较经统计,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行为、护理技能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护理方面的评分(p<0.05)(表1)。说明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3讨论
对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时,上级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亲切沟通,能够及时发现护理人员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并能够积极正确处理,使护理人员感觉到工作中的温暖,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增加工作信心,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中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规范化培训和增加进修学习的机会,可以使护理人员迅速提高护理水平和技能,上级管理人员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充分协调工作上的配合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特长和潜力,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护理人员实施奖惩制度,不但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其工作潜力,还能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行为水平,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
4结语
人文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骨科;人性化;护理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humanizednursing,thisarticleanalyzedthathighqualityserviceshouldincludenotonlyprovidinggoodmedicaltechniqueservice,butalsorevealingthethinkingofpeopleorientedintheservingprocess.andthenweshouldinsistrespectingpatients,caringpatients,facilitatingpatientsandservingforpatientsthroughouttheprocessofmedicalservice.sincetwoyearsstriving,wenotonlyhavegotsatisfactoryeffect,butalsohaverealizedinitiativeservice,truefeelingsserviceandhumanizedservice.
【keywords】orthopedicsdepartment;humanizationservice;nursing
今年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是管理年活动的主线,也是医院管理和医疗卫生的主题。近2年来,我科开展了全程优化服务,为患者提供身心护理和优质服务。现将我科人性化护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人性化护理的具体做法
人性化护理行为的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患者的个别性;真正了解临床情况;做到与患者同在;护理内容的实质举措是采取具体行动[1]。
1.1转变服务理念目前,医学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此我科率先在全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管理模式,开展整体护理,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推行微笑服务,在护士心中树立起患者无错的理念,使每位护士在操作中充满爱心,充满温情,视病人如亲人,使患者感到如家般的温暖,使人性化护理变成每位护士的自觉行动。
1.2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2]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1)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要求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都参加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通过学习提高中医技能,将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更好地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2)服务礼仪的培训:大方得体的行为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心境。组织护士进行礼仪培训,要求护士举止文雅,端庄大方,动作轻巧,着装整齐,与病人交往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使护士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相结合。(3)开展三基训练活动:科内开展了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为主的三基训练活动,护士长定期抽查,使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都大幅度提高,真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1.3开展星级服务我院2000年开展了星级护士评选活动,在护士骨干中选拔星级护士,树立为患者服务的典范,我科现有二星级护士2名,一星级护士2名,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带动其他护士积极向上,争当星级护士的氛围。护理上做到“四轻、三送”。如护士送药时必须准备好温水,做到送药倒水,看服入口,服后再走。在病房中切实开展“七有声”服务,即:新入院病人有通告声,出院有道别声,损伤失误有致歉声,与病人合作有谢声,实施治疗有称呼声,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星级”的服务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的优质与温馨。
1.4强化健康指导强化专业护士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每天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有效的沟通技巧,指展示良好个性品质的行为方式[3]。在工作中,多一点微笑,用微笑和爱心去安抚患者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结合我科的病种,我科总结制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手册,并为颈椎病患者制定了中医食疗药膳方。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如入院指导、饮食指导、疾病指导、康复期功能锻炼、运动疗法等并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健康教育真正落实。
1.5延伸护理服务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而是不断向外延伸,建立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制度,提供出院病人温馨联系卡,卡上注明医生、护士的姓名、电话、复诊时间,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联系,及时来院就诊。并于患者出院1周内主动打回访电话问候,提醒患者复诊时间,告知其注意事项,使患者倍感温馨。
1.6做到换位思考,理性处理各类事件骨科患者大多遭遇突发事件,患者情绪波动,家属烦躁焦虑,护士需换位思考,体贴和理解。体贴是爱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护士能理解患者的痛苦感受,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要[3]。
2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2.1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是我们的追求,也是衡量人性化护理优劣的标准。实行人性化护理后,患者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褥疮,护理工作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赞扬,全年无投诉。因此,开展人性化服务,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2.2护理质量大幅度上升自从我科实施人性化护理后,使护理质量大幅度上升,护理纠纷为零。今年上海市卫生局医政督察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综合检查中,我科均获得了满分,护理质量得到护理专家的一致肯定。因此,我科被评为院巾帼文明岗和先进集体。
2.3护士服务理念增强护理服务是长久的、连续的,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与发展珍视与关注的思想[4]。我国正在走向人口老龄化,骨科老年患者不断增多,患者的需求是多方面,而生活护理是患者最基本的需求。为此我科把为患者做生活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在强化人性化护理教育后,护士主动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擦身、洗头等,使病人得到全面、及时、满意的护理。病人称赞护士“技术精湛,服务一流”。
3小结
以人为本明确了护理的服务方向、服务要求。因此,开展人性化服务,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给患者家的感觉,已成为我院骨科每位护理工作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关怀、关爱患者。
【参考文献】
1田瑞华,康沛,李秋云.对一例慢性可疑卵巢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46.
2朱丽芹.安全护理与护理纠纷防范的探讨.齐鲁护理杂志,2002,(12):957.
人文护理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5]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护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2.
人文护理论文篇5
1.1临床资料
2012~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290例精神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40例,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平均(5.6±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85例,躁狂症76例,抑郁症67例,神经症48例,其他1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患者给予尊重
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引起其病情的恶化;此外,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失去自制能力和暴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耐心来进行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稳定下来,让其能够对自己的疾病给予重视和关注,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害怕有认识的人将自己认出,因此心理比较焦虑。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待患者熟悉环境,为患者进行病房的整理,也可以将大病房进行改造,做成独立间,使用窗帘来进行遮挡,给患者心理安全感。并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针对性的服务
护理的生活,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护理,避免其情绪起伏,通过爱心传递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2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5%(92/1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控制病情(7.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8)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人文护理论文篇6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组,对其实施以人为本护理,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0±2.0)岁。另选择实施以人为本护理前12个月收治的3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手术室护理患者沿用以前的常规模式,2012年8月后手术室在护理患者方面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手术室护士要认真做好术前患者的访视工作,进入病房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发放一份术前宣教单,做好自我介绍,告知手术及麻醉方式,重点强调术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无既往史及过敏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全身皮肤情况,如向女性患者询问是否在月经期、老年患者是否有活动义齿,做好心理评估及社会评估,通过介绍手术成功案例进行安抚,讲解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告知手术流程,介绍麻醉及手术配合注意点,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信心。整个访视过程中,语气要温和、诚恳,适当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面部表情、手势、眼神,鼓励患者谈出自己的想法,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及人格,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温暖及重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1.2.2术中护理
手术当天,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口主动迎接患者,与病房护士共同做好交接工作,核对患者禁食禁饮、术前针、备皮、假牙是否取下等执行情况,清点随身携带物品。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先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有护士全程陪护在患者身边,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为患者盖好毛毯,解说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安慰鼓励患者,解除思想顾虑,使其心情放松。当麻醉师实施麻醉时,协助患者取适当,动作轻柔,准确暴露麻醉部位,并注意患者其他部位的保暖,术中注意保证患者肢体处于安全、舒适、保暖状态,防止挤压、过度外展和电灼伤。手术护士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者是否正确,肢体、神经、大血管是否受压,保持尿管、引流管、静脉输液通道通畅,注意输液速度。术中手术人员交谈时,应低声并注意措词分寸,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手术步骤,注意对病种保密,不谈论与手术无关话题。监测仪器的报警声要调节到合适音量,以免对患者造成心理刺激。当患者术中出现各种不适时,如手术机械对内脏(如肠管、肠系膜等)的牵拉,可刺激分布在内脏上的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引起恶心、呕吐、牵拉痛、鼓肠等症状与体征,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协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垫一衬布以防呕吐物溢出污染床面。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要协助擦净手术野周围的血迹,同医生一起妥善包扎手术切口,为患者穿好衣服,盖好被单,全麻患者苏醒前必须专人看护,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以排出口腔内呕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防止误吸引起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患者全麻苏醒前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会无意识地拔掉留置在身上的各种管道,如氧气道管、胃管、静脉点滴、引流管、导尿管、连接监护仪的导线等。因此要妥善固定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及各种引流管,同时还应对患者采取防止坠床、自伤措施,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或遵医嘱给予患者镇静剂;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去枕平卧6~8h,以减少脑脊液外漏,避免头痛;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平卧4~6h,以防血压波动。巡回护士平稳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在手术访视交接护理单上记录签名,告知家属相关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在术后回访时首先感谢患者手术中的配合,考虑到术后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安置都会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不安,手术护士应根据术后具体情况及出现不适的原因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术后病情恢复情况,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并请患者填写一份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整个过程要让患者深切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关怀。
1.3观察指标
分别设计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医生满意度调查表,每表由10个评分题目组成,每题有5分(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2分(较差)、1分(很差)共5个评分选项,对2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于2个年度各随机抽取30名医生进行医生满意度调查,计算总分,分别对比2个年度的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珍视和关注的思想。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护理人员通过自我介绍与患者建立初步了解及信任关系,同时收集有关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的资料,并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所展现的仪表、言行、态度,在工作中体现出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等都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患者真切地感受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及重视,并运用自己扎实的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增添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削弱机体的免疫能力,使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并且不利于术后的康复,因此手术室的护理不应局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还应该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人文关怀”的理念。运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做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即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承受手术的能力,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经历手术,促进其早日康复。
2.3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对缓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都有突出的优势和积极意义。
人文护理论文篇7
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先决条件。道德所讨论的中心是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问题。道德素质是护士素质的核心,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其它的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护理人员应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在社区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真诚、慎独、尊重病人、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互尊互学、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多是健康人群,没有强烈的求医愿望,所以医护人员需要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对社区群众。社区里面的每一户、每一个人都是服务的对象,这就要求护理人必须真诚待人。在进行社区护理时,社区护理人员经常是处于独挡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情况。许多工作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就要求社区护理人员具有慎独的高尚修养。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尊重病人、同情关心病人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需要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足够的尊重。而且良好的语言修养有助于拉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让病人更加的配合。社区护理人员之间应该建立互敬互学、取长补短、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关系。伦理道德素质是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核心,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其它的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护理人员应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2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的心理素质指的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了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可直接影响到社区护理工作的效果,注重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社区的护理情况多变,例如社区居民的病情、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也许今天什么都是好好的,但是过了一天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敏锐地、灵活地、及时地发现社区居民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社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烦躁与苦恼,只有保持平稳自信的心态,以一种文雅、恬静的表情,落落大方的姿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3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社区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具备扎实而丰富的业务知识是实施社区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社区护理具有病种多、院前急救多的特点。当今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社区的医护人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把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伤病员身边,从而挽救他们的生命。抢救患者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心肺复苏、导尿、心电监护、吸痰等,均要熟练掌握,强化应急能力,突出一个“快”字,争取一次成功,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赢得救治时机。因此,社区护士要不断学习,拓展业务知识,提高社区护理质量。社区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种技能:临床护理技能,特殊人群护理技能,沟通交流技能,防病保健管理技能及应急处理技能。
4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沟通必须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进行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并通过这样的信息传递来获取相互的理解。沟通是社区护士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他们之间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差异,必须要做到因人而异。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使用通俗语言,尽可能的减少各种专业术语,让他们能够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端庄、稳重的仪容和微笑也是社区护理人员的一种语言,在微笑中为居民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微笑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居民们的信任。要使得沟通有效,就必须学会倾听。在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以宽广和平静的心态对待病人或者其家属的诉说,同时也在理解其感受,并能够恰当地表达这些感受。一个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容易被人信任,使诉说者能够无防卫地诉说他所面临的问题和情绪状态。从而提高收集病史和主诉的准确性,主动地、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人,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思想感情,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产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社区护理中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情感互动为社区护理学科的发展、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社区护士熟悉并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会使得社区护理更加的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
5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国民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的提高。所以社区护理人员也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社区护理人员如何在社区护理、家庭护理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服务对象和自身的权益,已成为社区护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解熟悉,这其中应该特别注意《护士条例》,从法律的角度来明确护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真实客观,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人文护理论文篇8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有关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布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练习,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索的新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目前状况及培养的必要性和办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目前状况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熟悉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然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楚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摘要:
1.1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把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把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假如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熟悉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探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功能,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熟悉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熟悉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摘要: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和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和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和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熟悉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美丽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索,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功能。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喜好喜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
3.6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办法。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目前状况和策略[j.护理探究,2006,20(26)摘要:2439-2440.
[2吕一军,赵降英.树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摘要:414-416.
人文护理论文篇9
所谓的人文素质其主要包括精神和知识两个不同的层面。在这其中,知识是基础,而后者的精神则为核心。通过对人文素质概念的分析,我认为所谓的人文素质则是指素质为知识和精神的外在的表现,其主要设计到的则是如何处理任何社会等以及其和自身情感和意志的处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我认为其首先要具备道德方面的素质。所谓的道德素质,是指既包括对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包括对护士行业的医德、医风等方面的遵守,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而所谓的政治素质作为道德素质,我认为作为是每位护士必须具备的,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等。同时在道德方面面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的护德。第二,社交素质。护士作为服务的群体,其面对的是大批量的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要做好对患者的服务,首先就要学会一定的社交能力。护理专业学生其社交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在未来的医疗活动当中,其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对患者进行护理的重要环节。如在1988年的时候,世界医学教学大会则要求培养出的医生是一名倾听者、观察者、交谈者。如果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好的社交能力,就不能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别谈形成良好的依从性。因此,社交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第一个能力。第三,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个人意志、认知、情感以及人际管理能力。大学生作为对其人格培养的关键的阶段,对培养学生对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也是未来护理工作的基本素质。第四,文化素质。该内容包括对护士的情感、修养、态度以及其价值的取向等。一方面护士在面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时候,要具有包容的心态;其次则是具备一定的知识语文表达能力,从而可在日常的工作中满足对医学信息记录、报告编写等方面的需求。
2提高护士人文素质的途径
2.1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教育进行强化。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护生人文素质。首先,在人文素质方面其所关注的是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一种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医学院校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卫生法、护理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护生接受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其次,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的是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在这其中,教师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领路人,其在素质培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未来学生素质培养的好坏。因此,通过教师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其教学的课堂当中,融入对教材的编写当中。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还必须要以优美风趣的语言、敏捷的思维、优雅举止等,从而吸引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兴趣和爱好。老师也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在和学生的课堂接触中去激发学生,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医学的希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研读医学史,对各学科思想的演化历史、医学知识的人文起源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价值和人文遗产有一个深刻了解;第三,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一学校还可可开设如历史、哲学等人文选修课程,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2必须要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医学校通常为人文环境比较薄弱,为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通常应努力的营造人文的氛围。因此,要狠抓医学校园校风、校史、学风等校园精神的建设,同时加强对校园景观、教学大楼、图书馆等地方当中的人文环境的构造。通过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感受到人文改变给校园带来的不同的体验,并让自己融入到这种人文的体验中。另外针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还可通过一些讲座、读书活动等,从而让学生汲取知识的营养,体验知识的奥妙与伟大。
3结语
人文护理论文篇10
1血源性疾病
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或综合征。许多致病因子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血液中潜在的具有传播性的致病因子有10多种,最为重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hbv、hcv和hiv在患者及带菌者末梢血液中大量存在。所以,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对职业性接触血源性疾病的护理人员的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1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护理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有乙型肝炎病人(hbv)感染者1.2亿,基本上占我国总人口9.09%,其中有1/4是慢性乙肝,大约3000万。不仅给国家和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成为社会主要的传染源。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和血制品的传播,慢性感染及病毒携带者血液中hbv浓度很高。临床护理人员感染hbv甚多。此外,日常生活接触、性接触及母婴传播亦是乙肝传播的重要方式。
1.2丙型肝炎人类对丙肝普遍易感,我国丙肝的感染率一般为3%,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血液透析患者和接触血液的医护人员感染率高达50%~60%。近年来输血引起的丙肝时有发生,即使是最轻微的血液接触也可被感染。护理人员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被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且感染后约有半数病例可形成慢性肝炎。
1.3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自从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6年12月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公布,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万!确认由患者使护理人员感染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广大护理人员面临职业感染的危险。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其次是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但无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护理人员构成更人的威胁,此类感染者没有自觉症状,没有阳性体征,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每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传播艾滋病的危论文险传染源。
2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2.1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我国目前医院职工普遍缺乏系统的感染控制知识的教育,相应的对医院感染自我防护知识认识不足,是护理人员发生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及操作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等,都可导致护理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率升高。
2.2护理人员皮肤黏膜破损皮肤黏膜有破损,天然屏障消失,接触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即有被感染的危险。据美国有关报道,接触过hiv血污的护理人员有4.2%的血清hiv抗体阳性。
2.3被带有病毒血液污染的器械损伤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配合、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均有可能被如刀、剪、针头等各种锐器所损伤,使病毒直接进入血液而被感染,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给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这也是护理人员肝炎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的重要原因。
3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
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多系意外接触有传染性的血液所致,而在护理服务与操作中,一些意外事件又难以杜绝,同时无论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疾病,都会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护理人员为降低因职业关系所致血源性疾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其传播。
3.1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见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知识的培训,充分认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了解其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是护理人员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首要措施。另外,护理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及操作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3.2树立全面屏障性隔离和标准预防的观念这种全面屏障性隔离观念主要是为保护医护人员而提出的,隔离对象是所有患者,强调医护人员戴手套,为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标准预防是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而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1]。标准预防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3.3器械损伤的预防要预防器械损伤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程序。对有传染性污染物消毒、清洗、运送、处理的过程中,应特别小心谨慎,分门别类,避免意外损伤。为患者进行注射和采集血液时,应预防带血针头意外刺伤。患者用过的针头等锐器必须妥善处理,装入耐刺收集容器,消毒毁形处理,减少针刺伤的机会。操作者皮肤黏膜破损时更应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对hbv、hcv、hiv等阳性患者,要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或用品,减少二次接触造成的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严格按照特殊感染管理的要求处理所用物品。
3.4增强免疫力护理人员由于不慎被刺伤或受到血液污染时,应尽早检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等。无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可根据病源学特征进行医学观察,如hcv、hiv。对经常接触相应致病因子的护理人员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确保机体对血源性致病因子有免疫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人文精神在中医骨科康复护理的应用 2022-09-26 09:33:48
抽象绘画作品人文特征分析 2022-09-20 11:27:44
大学生思政教育及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2022-09-14 11:07:32
精诚至善模式在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 2022-09-13 10:37:40
文化传承理念与高中生人文素养探讨 2022-08-25 09:20:59
造型设计美学和人文哲理内涵分析 2022-08-23 0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