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研究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2 17:28:03
区域社会研究篇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也呈加速态势,社会管理创新正成为各地政府的追求目标之一。社区治理已是这一波改革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利用新兴的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社区治理问题正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笔者旨在以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在推进社区治理中的新探索。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梳理及界定
从现有文献看,社会资本这一概念非常庞杂,而且在不同的层次上所指差异巨大。因此,这里有必要先将社会资本概念做一梳理。
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引入社会学相关研究。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换句话说,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1]202 这个概念强调: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可以为个体用于实现自己行动目标的资源。布迪厄的观点一般被看作是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用于解决个体行动目标的实现问题。
一般认为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是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给予全面系统分析的第一位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来定义的。它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有许多种,彼此间有两个共同之处:它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于同一结构中的个人的某些行动;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它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时,这些目的不会实现。[2]354 科尔曼的概念是中观层次的定义,强调社会资本的社会结构性质,其是特定社会结构的一种属性和功能。他指出了社会资本的功能在于促进个人和集体实现行动目标,它既有利于处于某一特定结构中的个体实现其目标,同时又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他还指出社会资本的作用范围,某些社会资本形式可能在促进某些活动时,同时有害于其他活动。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的研究使社会资本概念引起了广泛重视。他对意大利南北地区民主绩效的研究发现,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制度绩效的关键性因素,即制度绩效与“公民生活”的特性相关,并进一步认为社会资本可能是保持经济发展和政府效能的一个基本前提。他指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3]195 相比于布尔迪厄和科尔曼?帕特南将社会资本理论进一步扩展到更为宏观的民主治理研究中,将社会资本视为公民社会的基石,提供了应用社会资本理论来研究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等宏观问题的新途径。
上述三位主要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阐述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套涵盖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较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后又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发掘,现在这一概念已广泛为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所借鉴,众多学者都对其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是,有关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不足,就是还没有一个能够取得广泛共识的基本概念。因此,定义本文中的社会资本,避免因内涵不清而在论述中出现逻辑问题,笔者选择的是在学界更受认可的普特南关于社会资本的基本概念,选取其中广泛认同的信任、规范、网络等基本要素,将社区社会资本界定为:在社区中,个人和组织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一定的关系网络,在这些网络中,社区主体形成了互惠、信任、合作的关系,由此促进了社区合作行为的产生,社区共同体的生成,集体行动能力的提升。
对于本文中的“社区”,笔者仅限定于城市社区,其半径以街道办事处服务范围为准,即社区是指与街居体制服务范围重合的城市居住区。
二、社会资本对社区治理的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广泛应用于当前社区自治建设中,是我国目前社区自治理论发展中的一种新探索。这一理论更多关注非制度性因素,比如信任、互惠、规范、参与等,对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社群发展的影响。因此,这一理论似乎对当前我国社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具有更优的解释力。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本状况会对社区治理产生正面影响,较早的研究者普特南在其著作《使民主运转起来》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公民参与的规范和网络等社会资本因素是意大利某些地区民主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他以跟踪研究成果向人们展示了社会资本在民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社会资本为“集体行动的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基层民主建设意义重大。[4] 张菊枝、夏建中在《社区自治: 繁荣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路径》中用数据说明了社会资本与社区自治之间的相关性。[5] 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本对社区建设具有如下意义:
(一)社会资本有助于社区归属感的建立
社区归属感是用来描述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或人群的心理状态,它一般被认为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资本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信任、参与、合作、互惠等内容,这些内容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本身的好恶,与社区归属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社区社会资本的提升可以在社区内部建立普遍的信任,增强居民之间、社区各种组织之间的关联度,逐步建立一种具有人情味的社区互惠关系,形成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归属感对于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社会资本是培育社区公共精神的有效途径
我国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足,参与度太低。而居民参与性不足的原因,从主观上说就是居民的社区公共精神欠缺。公共精神欠缺有我国文化历史原因,人们普遍不愿出头,习惯小农思维,具有明显的机会主义色彩。但从社区角度讲,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动社区建设,更多关注的是硬件环境,对于社区中人们各种关系的建设投入有限,由此导致目前社区更多仅是提供人们居住的场所,而较少能成为为居民提供精神休憩、情感温暖、邻里守望的港湾,居民对于社区建设更多抱有搭便车心态,缺乏积极参与的热情。社会资本的着眼点就是通过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社区建设。从社区来说,社会资本的优厚能给社区带来居民的积极参与,能使人们因为更多的信任关系而改变漠然心态;能使人们因为可预期的互惠关系而为社区投入更多精力。
(三)社会资本是社区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
社区治理创新是新一轮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而且我国历经二十年社区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优秀经验,现在问题是如何使得这些优秀经验转化成制度,并能持续运转下去。根据燕继荣的研究,社会资本投资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其在《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投资》中,以制度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据分析出我国新一轮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制度变迁的路径是加大社会资本投资。他认为,我国现有很多良好的经验面临如何持续的问题,而变政府推动下的治理创新为可持续的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就是制造社区成员对于社区治理的需求,而致力于“熟人社会”建设、促进社区自组织发展、加强社区成员交往和信任、提高社区成员集体行动能力的社会资本投资是制造这种需求的有效方式。[6]
(四)社会资本是基层民主运转的重要条件
我国的城市社区民主是我国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委会组织法》是我国规范基层民主的少有的几部大法之一。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推动下社区自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几年基层民主发展却呈现明显的疲态,进入停滞阶段。城市居民对居委会选举并不热情,居委会工作人员大量精力忙于政府分配任务,对于居民自治事务投入有限,大多数居民对社区事务并不热心,社区基层民主似乎并不讨好。大量研究证明,社会资本对于民主运转的重要性,社会资本中强调的参与、信任、互惠、规范等内涵正是当前我国基层民主运转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与完善社区治理路径
社会资本是非制度性资源,它对于制度的建设和运转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但它的发生和发展也深受制度的影响。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居民沟通的网络以及彼此之间的行为规范等社会资本因素,既受社区现有街居体制的制约,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街居体制的运转和治理的成效。如何通过社会资本的培育来推动社区治理正是笔者所希望探讨的。
(一)社会资本的两种重要形态
社会资本有两种重要的形态,特定性社会资本和共通性社会资本。特定性社会资本,即“在客观维度上主要由一些排他型的社会网络所组成,这些网络由那些有着共同经济、政治或人口特征的人所组成。因此,这些网络往往会把那些不拥有这些特征的人或群体排除在外(fukuyama,2001)。在主观维度上,特定性社会资本主要包括那些‘区别性的’、局限性的人际信任,这一局限性的人际信任以彼此是否认识或是否拥有相同的背景为基础。”与此相应的共通性社会资本是,“在客观维度上主要由一些开放型的社会网络所组成,这些网络把具有不同经济、社会甚至政治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knack, 2002)。在主观维度上,共通性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人们之间‘无区别的’、包容性的社会信任以及互惠互利的道德规范,这一社会信任不以彼此是否认识或有相同的背景为基础(uslaner, 2002)”。[7] 这两种社会资本对于社区治理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共通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包容性的社会信任与开放型的社会网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治理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性作用”;“特定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局限性的人际信任与封闭性的社会网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治理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性作用。[7] (二)以共通性社会资本投资促进社区建设
从以往理论研究看,中国人的文化是伦理型文化,人际关系主要以伦理为重心展开,这一点即使是今天的港台亦不过时,因此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信任方式是特殊信任,比如马克思?韦伯和福山。特殊信任是典型的特定性社会资本形式。因此,就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存量看,仍然以传统型的特殊信任为主,尤其是在单位社会资本已基本消解,新型公民社会基础上的普遍信任还未全面建立前,依靠传统人际关系获取资源必然成为人们的选择。但是在社区领域,以传统社会资本为主导的特定性社会资本显然难以产生推动自治的效果,因此,社区治理应该以推进共通性社会资本为基本方向。从现有研究看,基层社区组织开展工作时对于特定性社会资本的依赖仍然很多。夏娅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城市社区居民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对当前上海城市社区组织方式的探讨》中以某小区居委会直选中的“关系”运作说明现在的社区治理中传统“人情”、“面子”对社区居民的动员能力。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年龄较大,经济能力较弱的人群、退休党员等更易响应社区动员,参与社区活动。因为这个人群参与社区主要是出于“人情”、“面子”,经济因素(获得低保资格、就业机会等)或组织因素(基于党员身份)。[8]204 社区领导者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平衡各方利益关系,而不是提供平等协商的平台。虽然从目前看,某些利用传统社会资本的做法也能完成社区自治中的一些指标,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虚假繁荣。那些参与社区选举的人根本不关心谁当选,甚至不知道这是选举。因此,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地追求所谓居民自治的政绩,我们应该将重点转移到共通性社会资本的培育上。从目前成功案例看,那些杰出的基层领导人正是将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重点放在了能够提供普遍信任的共通性社会资本上,才在社区治理上走出了独具特色之路。共通性社会资本有两个维度,包容性的社会信任与开放型的社会网络。从这两个维度分析现有的成功案例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成功的社区往往先创设开放性的联系网络,在日益密切的联系中,社区包容性的信任开始生长。比如在互联网上开设社区论坛,交流育儿经验,房屋装修,业委会选举、物业管理,文体活动,节日问候等;[9] 社区体育的出现和发展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产生和积累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居民们在活动中交流感情、培养共同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培养了生机勃勃的普遍互惠规范和信任,这些都是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10]社区文艺社团、社区大学、志愿者组织等活动更是众多社区提升社区内和谐融洽的重要方式。社区居委会通过这些方式和活动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熟悉程度,由此增进信任的产生。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共通性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非制度性资源,但是它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的制度做保障的。社会资本总是存在于社会网络中,而这些网络的构建是以制度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中的共通性社会资本所谋求建立的是一种普遍信任关系,这种普遍信任要想在全社会建立必须以制度为基础,在陌生人中建立稳定的可预期的规范。这种制度下的普遍信任是超越于传统基于血缘、地缘和其他关系主义的特殊信任的特定性社会资本之上的。
共通性社会资本需要的外部制度主要由政府提供,比如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的社会信用,充足的社区投入等,但是这些都是社区层面无法实现的。从社区治理的角度,最大限度在社区制度建设上增进共通性社会资本。鉴于目前实践中社区层面党组织与自治组织关系呈现一定融合性,还无法做到充分清晰的功能、职责上的划分。[11]82-85 因此,实践中社区制度建设往往具有自治和党建的双重性质。以下就社区制度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简述其对于共通性社会资本的意义。
1. 理顺社区治理体制。目前我国社区体制正经历由“管理”向“治理”的历史性转变,但传统街居体制的惯性难以立刻改变,因此需要逐步理顺。治理的精髓是承认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基层党组织、居委会外,还有居民、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非盈利组织等。成功的治理能够充分表达各种诉求,平衡各方利益,并在治理过程中增强居民参与社区的效能感,显著增加社区信任。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基层党委在国家尚无顶层设计前,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社区内体制的整合责任。成功案例中的社区党委会无一不是根据当地实际对社区体制进行了有效整合。比如济南天桥区的康桥社区探索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将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等通过居民选举吸收入居委会;[12] 历下区历山名郡社区创新“服务型俱乐部”社区自治模式,以俱乐部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为民服务。[13]
2. 完善互惠性制度规范。社会资本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增加,根本原因在于其可以对相关主体带来利益,在他们之间产生具有互惠性规范,而且,也只有产生了具有稳定性的互惠规范,这种群体中的信任和网络也才能具有较好的持续性。社区党委在领导社区形成互惠性制度规范上居于核心地位。
(1)社区选举。其中最重要的是居委会选举,此外还有很多社区内的各种选举,比如楼长、组长等,还有其他社区组织的选举,如业委会等。这些选举都涉及社区内公共空间的建设,选举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共治理能否获得居民信任。因此,制定适应社区的选举规范,保障这些选举程序切实达到公平、公正是对社区党委的考验。
区域社会研究篇2
摘要:民族区域 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
众所周知,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枢纽,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传承的内在因素。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是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领导地位,而且还要影响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和边防的安危。
1、提出民族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背景
1.1 时代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国内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不断的渗透到中国,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诋毁和污蔑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一度相当猖獗,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思潮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这些众多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党的廉政建设问题和意识领域的思想观念问题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严重缺失,这也是我党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利的掣肘因素。
1.2 国际背景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核心就是西方的以个人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中国的以集体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对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增大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风险,也加大了我国拓展国际空间的成本和代价,极大地干扰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是我国社会组织一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必须面对的棘手难题。
2、建设民族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2.1 经济发展
价值观念属于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内容,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加大民族地区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的更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艰巨任务。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光明工程、惠民工程,它对民族地区产生的后续力量不可估量,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2.2 社会稳定
边疆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的边防和民族的和睦团结,就没有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家和人民就不能一心一意地搞建设,改革开放也丧失了内部的安全环境,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无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设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3 民族思想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丰富的多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推进的今天,既迎来了文化繁荣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统一性和多样性和谐发展的艰巨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主题。
3、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内容
3.1 民族观念
新时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甚至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进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3.2 民族理想
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是整个大中国的社会主义大理想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理想。
3.3 民族素质
我国各民族之间和睦友善、相互依存的关系源远流长,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民族地区群众在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中始终有同呼吸、共患难的精神传统,在处世待人、相互往来中始终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情怀。
4、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方法措施
4.1 加大投入
在对民族地区的投入上,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口对口”、城市对城市等以往经验证明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制度化、长期化,以保证对民族地区的投入的持续性和有效衔接,同时,要改变投入方式,以改以前单一投资为全方位包括人才培养、联营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的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
4.2 加强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认真研究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
4.3 扩大交流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实际上就是创造和谐文化的范畴。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
5、结语
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地区最终一定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富裕,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也会建立起来。到那时,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必然扬眉吐气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石亚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自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 第1期.
区域社会研究篇3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社区教育的意义
(一)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
社会教育是广义的继续教育,支持社会教育的理念是“终生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过程,而非在限定生命阶段的学校教育或学历教育。社区教育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藩篱,在生活的区域继续开设课堂,把居民变成学生,并将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机构的人文教育“存量”资源,变为社会教育的“增量”资源,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有效途径,是营造温馨家园和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需要
社区教育是终身学习一个良好的平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日益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通过质量更好,满足自身需求的教育,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营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是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的需要
人的一生只有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才不至于落后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知识是不可穷尽的,以前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和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求足够的时机及场合“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地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发展社区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在新形势下基本生存能力的良好举措。
二、发展社区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健全社^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和发展区(县)、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开展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及休闲文化教育。区(县)成立社区培训学院,主要承担特色教育;街道(乡镇)成立社区培训学校,因地制宜主要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居委会和行政村设立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本居委会(村)居民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及学习活动。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完善和健全社区教育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集一点,个人出一点”。
(二)加大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水平
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质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坚持“互惠互利、服务社区、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工作,不断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学习需求。街道(乡镇)承担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社区学校的联系,不断健全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居委会(村)委会社区教育教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发挥区(县)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等在社区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内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体育馆、运动场、图书馆等各类公共设施向社区开放,大力促进社区内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为中小学提供社会实践场所和劳动基地,实现社会、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内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区群众性学习、文体、艺术、休闲活动蓬勃开展。
(三)健全和优化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
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是区域社区教育管理、实施的主要载体,是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参与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行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平台。三级网络体系的健全和优化包括三级网络的场所建设、专兼职人员配备、管理规范等。运用播放教学光盘、网络教学、收视卫星电视教育节目等网络教育手段。制定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标准,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等。
(四)创新社区教育形式
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培育一批优质学习项目品牌。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通过开设学习超市、提供学习地图等形式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城乡覆盖、全民共享的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
(五)积极推动“互联网 社区教育”模式
“互联网 ”实质是“互联网 行业”,如“互联网 传统购物”,出现了淘宝;“互联网 传统银行”,出现了支付宝;“互联网 打车”,出现了优步、滴滴打车软件等。“互联网 ”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模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求互联网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 学习地点”“互联网 专业建设”“互联网 师资培养”等,营造和谐社区生态环境,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型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发展方向上,推动社区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员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社区教育模式。建立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升社区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先进、高效和实用的社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省级社区教育教学资源中心,自主开发数字资源。社区教育院校要加快校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开发、引进网络课程、名师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打造网上学习平台,实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学习深度融合,并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广大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
(六)加强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
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的做法,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成立社区教育咨询团队及研究中心,研究社区教育及组织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编写指导用书和培训教材,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谋求创新和突破,最大限度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决策和实践。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境外社区教育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间和地区间社区教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利用媒体强化社区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及时推广发展社区教育较好地区的经验及做法,营造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以项目和课题为抓手,开展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推动社区教育深入、持续发展,并提高层次和品位。
(七)加快社区教育立法建设
根《教育法》有关法规,社区教育也须制定相应法规,对社区教育院校的隶属关系、资金渠道、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学规模、课程设置、考核办法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于2005年9月28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终身教育的法规,成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典范。此后《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分别于2011年5月1日和2014年7月1日实施,以上省级《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出台对社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确保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制定和完善《社区教育工作条例》和《社区教育章程》等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结语
社区教育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是一项惠及长远、惠及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工作,是一项发展中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大胆探索,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提供社区教育成功经验和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文学.江西省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07.
区域社会研究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服务 区域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64-02
随着湖北的中部崛起,武汉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武汉城市圈也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黄石是湖北省的工业重镇,是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支柱,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始终坚持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落脚点,以服务求支持,在服务中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的服务模式。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合作技术服务等,通过合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主体,高职院校是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则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日趋显现。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的不同。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须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1.1 组建职教集团
2012年7月17日,黄石日报登载“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永不落幕”―― 关注黄石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四,文中指出,目前有75%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全市中小企业缺工在3万人以上,工人难招,技术工人更是宝贝疙瘩。为加快黄石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速度,促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推动教育强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9月,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申请牵头组建“黄石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5月,“黄石职业教育集团”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集团理事会机构设置为,顾问:黄石市副市长苏梅林;名誉理事长:市经信委主任曹和家、市教育局局长方晓阳、市人社局局长许卫和市国资委主任姜笑山;理事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志锋;执行理事长:黄石职院院长胡明钦;理事单位由黄石市54家企业和23所职业学校组成。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搭建黄石产业信息平台,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和教育改革信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活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12年到2015年间,预计用工7500人,开发区就业局通过职教集团间的协作,每年按公司要求将学生输送到位,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提前锁定了人力资源。
1.2 积极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应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2011年10月,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策划下,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订单式培养“校企对接”洽谈会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中华及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到会讲话,36家企业和23所院校及培训机构参加洽谈会,7家企业现场与学院成功签约。2012年1月,由黄石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科威公司赞助的“科威杯”plc电子设计创新竞赛,旨在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出题、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方式,达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012年3月,学院产学研工作处与黄石市科技局联系,在学院挑选5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黄石市科技特派员,由市科技局资助、派驻企业,帮助企业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担任湖北加恒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康立武老师,已在企业申报“含铁酸洗废液中回收盐酸的研究”项目;担任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胡江平老师,已与企业签订“全液压转向器”技术开发服务合同。
1.3 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6年里,成功申报了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和汽车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助220万元,地方财政支助220万元配套经费;极大的改善了两个基地的实训设施。2012年,学院又积极申报两个重点专业―― 电气自动化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央财政支助400万。今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向市科技局申报黄石市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与企业共享共建力学和金属材料实验室,争取40万元的经费支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产学研工作处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助的“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申报由市科技局支助的“黄石市科技特派员”活动项目。
2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1 健全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职能的延伸。学院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人事处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暂行办法》,《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暂行办法》,对青年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做出了硬性规定及激励措施;科研处出台了《教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教科研工作计算及考核办法》,《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等,对教师晋职、待遇和奖励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不断健全的制度建设,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300多名教职工,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公开273篇,完成各类研究项目54项,成功申报新型实用专利17个,发明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2个,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5份。学院教师还多次在企业进行专利申请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提炼和填报申请文件。
2.2 加强考核力度
学院对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以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为主要指标,并将教师企业实践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折算教学和教科研工作量。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就业质量等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院各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该系的办公经费划拨挂钩,并与该系全体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学院对各系成立的研究机构,也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研究机构,学院对每个研究机构另行划拨2万元办公经费。通过严格考核,调动了各系主任有计划的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支持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活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主动联系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2.3 强化合作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地方企业需要转型发展或产品升级,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力、知识和设备等技术服务。如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在开发“全液压转向器”时,就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研发,学院教师主要负责图纸测绘和样品制作,要利用学院的力学实验室、金相分析实验室和数控基地。通过对产品图纸的测绘及技术改进,样品的材质化验分析及加工,参与研发的9名教师觉得受益良多,企业实际要求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差距,使教师明白了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使课堂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对学生的培养渗透企业对专业技能要求、员工素质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黄石市千载难逢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彰显优势的区域功能提升期、大有可为的城市转型崛起期。黄石在发展现代型产业、强化枢纽型功能、建设生态型城市、创新示范型体制、构建共享型社会等“五型”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做大做强产业。黄石市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技术和设备服务,构建政产学研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职教格局。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企业,在职工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与经济发达地区差别较大等,都制约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开展。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障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值得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群英,雷世平.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j].职教通讯,2011(5).
区域社会研究篇5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 建议
reform research on china's county level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cial security integration
——based on hubei jingmen duodao district research
lian jiashu, wang pengxi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3)
abstract as china's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effectiveness gradually by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s a safeguard people's lives, regulating social distribution of a basic system, and its integ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greatly affects the entir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rward. this research through research area jingmen duodao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and found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n explore more of our county-leve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idea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problem; advice
1 问题的提出
社会保障是关乎民生事业和社会财富分配,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国民终身福祉的国家基本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①
受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建立了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这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目前,中国实际运行的社会保障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组成。从每个部分看,城乡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缓解其中矛盾的必然选择。
对于构建社会保障一体化,目前学界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学者普遍认为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长期发展目标,需要统筹安排,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关于如何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又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渐进式统一”式。②“渐进式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型(如图1)通过这一过程形成阶梯式推进的状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图1 “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型
二是“二元变三维”式。其核心思想是按步骤逐渐从城乡“二元”逐渐过渡到城乡有机衔接的“三维”。其中第一维度是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法定的最低保障;第二维度是建立农村社区性的基本保障;第三维度是建立以商业性和政策性保险为主的补充保障。③三是“有差别的统一”式。即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定意义、一定形式、一定程度的统一,以体现城乡人口平等的国民待遇。④但这种“统一”是建立在承认城乡之间有一定差别的基础上的,即基于不同人群的职业特点、收入水平、人群属性,在制度形式、保障内容、保障水平上体现出不同的保障策略。
为进一步了解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实施状况,探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进一步完善的途径。本文对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验示范区荆门市掇刀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掇刀区成立于2001年3月,现有总人口22.9万,其中城市人口14.1万人,农村人口8.8万人。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的形式。在所有调查的对象当中男性119人,占43.3%;女性156人,占56.7%;户口性质上,农业户口225人,占81.5%,城市户口51人,占18.5%。
2 调查的基本发现
2.1 社保险种
居民对于社会保险的了解程度作为衡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程度的一项基础指标,对于判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成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调查中发现掇刀区的居民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比较了解的分别占了36.2%、52、2%,而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险持“从没听说过”态度的比例竟分别高达65.9%、61.6%、72.8%、74.6%。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居民了解以下险种的比例统计表(%)
这表明,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性较大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够更多的得到居民关注,然而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性相对较小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险却很少得到关注。这一现象的存在也反映了居民主动了解关乎自身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的意识并不高的现实问题。地区政府的宣传力度及渠道有待加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失业、工伤、生育、住房等这些保险要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观念中,使人们懂得利用这些工具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提升。
2.2 信息渠道
对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是推动其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在上文的分析中也发现,宣传力度的不足成为阻碍居民更好了解相关社会保障的一大因素。而实际中不同渠道对社会保障的宣传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一体化政策推行。研究中发现通过政府社保机构宣传得知相关信息的居民占总调查人数的68.1%;通过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以及家人、同事、工友介绍渠道得知的比例分别为31.9%、30.8%;而通过就职单位讲解从而了解社会保障的信息的比例仅12.3%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城乡居民了解社会保障的主要渠道分布表(%)
以上数据表明居民对政府比较信任,政府的宣传工作(至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也日益成为重要的宣传手段;同时也表明,居民口口相传也是政府相关政策宣传不可或缺的途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在职工社会保障方面的宣传存在欠缺,因此企业有关部门要切实保障员工的知情权,扩大社保的宣传途径,让员工知道自己在就职单位拥有一定的福利待遇,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3 参与意愿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双向选择的制度,政府的支持是一方面,而居民的参与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的力度及成效。在调查中发现,有76.1%的居民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普遍反映收费偏高,特别是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负担不起,另外不到25%的居民不愿意或者没考虑过。访谈中发现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是比较强的,这部分居民都认为儿子将来可以养活自己或者自己定期存钱养老。只有29.3%的居民表示愿意参加失业保险,而接近70%的居民没考虑过或不愿意参加失业保险。具体见表3。
表3 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意愿分布表(%)
因为绝大多数居民对失业保险不太了解,况且农村目前基本上靠地吃饭,不存在失业问题。只有少部分失地农民愿意参加失地保险。当访谈中询问到如果失业靠什么维持生活时,分别有42%和48.9%的居民选择“以前攒了一些钱,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其他(靠自己)”,这也间接说明中国民众“一切靠自己”的观念比较强,靠政府救济、亲朋好友帮助的比较少,也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2.4 退保原因
在社会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居民退保的现象发生,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居民选择了“收入不能够持续交保险金”、“担心交了,以后收不回来”以及“其他”,这几者的比例分别为22.1%、35.5%和30.4%。具体见表4。
表4 居民退保的可能原因分布表(%)
这一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稳定(调查样本中农业户口的占多数),随时可能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收入不能够持续交保险金。居民对社会保险将来的收入预期不放心,担心将来政策一旦变动,自己的投入都得不到回报,但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政府要在这方面解释到位,让居民放心。其中有少部分人觉得社会保险不起什么作用,他们目前没有通过社会保险享受到什么实惠,主观上认为社保的作用不大,这不仅是片面的看法,而且缺乏长远观念。
2.5 户籍影响
调查中发现78.7%的居民认为目前户口对其享受社会保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户口对社保有无影响(%)
由此可见,目前掇刀实行一元户籍制度改革使居民受到了实惠,大部分居民觉得只要在享受社会保障上均衡,不论“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都没有关系。所以目前还继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只是限制居民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的一道枷锁,只要政府切实采取措施在操作实施上以及内容上使居民感到实惠,二元户籍制度就不再是阻碍,城乡一体化也必能早日实现。
2.6 政府工作评价
表6 居民对政府做好社保工作的满意度(%)
如表6所示,对于近年来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评价,多于77.9%的受调查者表示基本满意或者比较满意,其中也不缺乏特别满意的。说明近年来政府社会保障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到位,大多数居民对政府比较信任。另外22.1%的居民对政府有些或多或少的怨言,认为政府没有照顾到自己,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总有利益既得者和利益受损者,况且居民的认知和政府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存在差异。
3 总结与讨论
3.1 掇刀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根据调查及上述分析我们研究的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及了解情况、在参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险种上的意愿、户籍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以及居民比较担心的问题。发现了掇刀区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主要存在着居民对于失业、工伤、生育、住房等保险的了解程度较低和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农民群体与城市居民相比显现出“参保意愿低、退保动机强”两个问题。究其原因而言,前者主要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的,后者则是城乡固有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下面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
(1)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强用工单位对于员工的宣传力度。在方式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特色,采取网页、电视、报纸、广播、公告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甚至可采取走访式宣传。亦可创新宣传方式,发挥微博、人人、msn等新媒体及时灵活的宣传方式的作用,为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增添新鲜的活力;在内容上尤其要针对居民目前还知之甚少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险。此外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打下基础。
(2)针对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导致农民群体“参保意愿低、退保动机强”的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首先,要增强区政府的经济实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要更加均衡城乡的资金投入比例,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的资金帮扶力度,尤其要加强农村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投资与建设,亦可引进社会资金,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加强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农民工群体由于知识水平、维权意识等方面与城镇职工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政府和用工单位应适当的在资金支持和精神帮扶上向农民工群体倾斜,以更有成效的均衡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实现一体化的目标。
3.2 我国县域级地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对策的进一步讨论
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为全国更多县域级地区推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出相关的建议。
(1)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将破产、改制集体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无就业能力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变市民人群纳入基本养老保险。重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并积极探索农村灾民变市民、农村五保户变市民、农村退役士兵变市民机制。要切实做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未参保超龄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
(2)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扩面以新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适时将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完善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和诊疗项目管理办法。深化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把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没有覆盖的城关居民纳入医保体制。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适当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成员住院费报销比例;取消特殊群体(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在各类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门槛费。
(3)加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规范工伤医疗服务,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积极推行工伤医疗协议管理,进一步加大建筑、化工、危险品等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强制执行力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使女职工生育权利得到保障。
(4)针对社保体系中资金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出以下两点思考。一是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针对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个人账户透支问题,深入研究养老金隐形债务分类偿还问题,积极探索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并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运作实行全面和全过程的外部监管。二是统一同类企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实行同类企业按照统一的缴费工资基数和规定的费率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核定递增的缴费工资基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ib-061)
注释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② 陈天祥,饶先艳.“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以东莞市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区域社会研究篇6
关键词:广东;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高等学校通过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人才保证、智力贡献、科技支撑、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本科学校①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根据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广东省可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4个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粤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粤西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粤北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截至2014年8月,广东省共有本科学校46所,占全省高等学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2.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32%)。就区域分布看,珠三角38所、粤东2所、粤西4所、粤北2所,分别占本科学校数的82.60%、4.35%、8.70%和4.35%。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全面把握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和适应性,提出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一、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研究②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常住人口并对全国2001―2013年常住人口、本科学校数和2005―2013年在校本科生数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表明常住人口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和强烈的线性关系;同时,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92)高于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27),这些均与全国总体表现情况相同,但同比全国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1)。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③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系数于珠三角及深圳均表现为同升现象;粤东、西、北地区则存在个别相反现象。由于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④,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⑤,故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则为不显著相关(见表2)。
综上,珠三角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性较强,但与本科学校数相关性不显著;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不仅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性相比珠三角和深圳市弱,而且与本科学校数也不具有相关性。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gdp及全国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gdp和2005―2013年全国在校本科生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其中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为0.986,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系数为0.931,均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具有强烈的线性关系,这与全国的表现情况是一致的,但同比全国2001―2013年gdp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3)。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在各区域均表现为同升现象; 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故粤东、西、北地区gdp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为不显著相关(见表4)。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matlab软件)对全省2004―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与各学科专业在校本科生比重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对全省2001―2013年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数与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以进一步明晰广东省本科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就学科专业而言,农学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r9=0.5041;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8=0.8230、 r7=0.7228、r11=0.6323、r2=0.6017;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5=0.8306、r11=0.7965、r7=0.7289、r2=0.6512、r8=0.5436。就学生层次而言,各层次学生与三大产业间都有很强相关性(见表5)。
(四)小结
1.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表现有强有弱,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2.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不明显,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3.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一是因学科专业而异,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均与第二、三产业具有相关性,但与第一产业相关性弱,而农学正好相反。二是虽然各类层次的人才培养在省域层面和多数区域层面上与三大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个别区域则有所差异――或者因缺少研究生培养资格而无法为所在区域提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如粤北;或者因受区域内本科学校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模所限,无法适应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各层次人才需求量激增的态势,如深圳市。因此,在本科教育资源与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地大力地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及层次结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会进一步弱化。
二、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趋势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⑦的分析。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即每所本科学校对应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越高,说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越低,反之越高。
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⑧在2005―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1年后又开始上升;2015―2024年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在2.77万―3.76万人之间。假定2014年之前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尚能保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逐年上升,则从2015―2024年间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最高值(3.76万人)仍低于2014年之前的数值来看,本科学校数量可以适应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但仍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际上这一状况在2011年已出现),尤其是远高于我国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一般在1.14万―1.64万人之间,中部地区一般在2.40万―2.65万人之间,西部地区一般在2.19万―2.73万人之间,东北地区一般在1.74万―0.91万人之间)。如图1所示。
注:缺2010年数据。
图1全国主要区域及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除了珠三角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粤东、西、北地区和深圳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图2)。
注:缺2010年数据。
图2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因此,在保持现有本科学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本科入学率将远远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如果要在2024年分别达到差距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10所、20所;要分别达到差距较大的东部和东北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43所、143所。可见,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缺口仍然比较大,对粤东、西、北地区而言缺口更是巨大。
2.基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13年,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89.21人,而北京为232.52人、天津为219.54人、上海为150.20人,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海南、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也均在100人以上,都高于广东省。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珠三角最高,为94.03人,可勉强达到我国中等水平,但深圳仅为25.86人;粤东、西、北地区偏低,粤西略接近2013年新疆(66.84人)、(68.55人)、青海(57.63人)的水平,粤北较低、粤东最低,表现出本科学校数严重不足(见图3)。
因此,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广东省本科学校数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具有较大不适应性,特别是深圳市。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经济规模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gdp⑨的分析。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gdp在2005―2013年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见图4),分别是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1.66―1.77倍、2.28―2.59倍、2.56―3.13倍、3.02―3.28倍之间(见表7)。由此可见,广东本科学校数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一直处于偏少的状态。伴随着未来广东经济规模的良好发展势头,本科学校数量将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05―2013年本科学校校均gdp整体都呈增长态势,珠三角略高于全省总体水平,其中深圳约是全省总体水平的倍数保持在4.54―7.90倍之间;粤东始终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北在2006年后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西则一直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同时,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校均gdp水平都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表明,广东省各区域及深圳市本科学校数量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均显不足,如果本科学校数量没有得到明显增加则与未来经济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参照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3年校均gdp水平,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可新增20-147所,其中粤东可新增3-11所、粤西可新增1-11所、粤北可新增2-10所、深圳可新增6-20所。
2.基于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05―2013年,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仅为15.28―19.00人之间;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呈下降趋势,但广东仍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特别是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差距较大。可见,广东省在校本科生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偏小,整体上未适应经济规模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学生数不仅无明显增长而且还略有下降,这将使得在校本科生规模与未来经济规模发展的不适应更加显著(见图5)。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只有粤西超过全省总体水平,但仍低于我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珠三角略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但深圳市仅为1.90人;粤东、北地区都在10人以下,粤东地区还不到5人,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有较大差距。这表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发展有较大的不适应性;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在校本科生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粤西可适当放缓在校本科生规模的发展;粤东、北地区在校本科生规模仍需着力提升;深圳市应大力扩大在校本科生规模(见图6)。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层次布局结构的分析。根据《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年)》,广东省将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定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主体产业,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0%以上、34%、23%、12.5%和约1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人才需求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对具有交叉知识的科技研发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对具有一线工作技能、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可见,未来广东既需要更多数量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然而,广东省本科学校不仅占全省高等学校比例低于全国,而且“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占本科学校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均接近4个百分点,这两方面与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北等高等教育发达省份相比更是差距甚远。由此,也导致广东省本科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偏低。从2013~2014学年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占在校生(指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下同)比例看,除了粤西在校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广东省及其各区域整体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但与当前广东省经济地位不相适应,更使得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后继乏力(见图7)。例如深圳市目前仅有3所本科学校,其中包括了近三年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此全市每年要从外地引进约4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市外院校理工类毕业生约占深圳市接受理工类毕业生总数的90%。
如果以生产总值比例作为本科学校设置依据,在全国本科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数量以及校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需新增本科学校约54所,其中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需分别新增41所(含深圳需新增18所)、5所、4所和4所;高水平大学需新增约9所,其中珠三角需新增6所,粤东、西、北地区各需新增1所。
2.基于类型布局结构的分析。从全省层面来看,1978年以来,广东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呈现出徘徊、下降、上升交相替代且在一个狭窄区间波动的状态;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按照“三、二、一”方向发展。根据发展趋势,预计2015―2030年间广东省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仍将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在区域产业结构上,珠三角第三产业发达,比重超过50%,其中深圳市达到56.54%;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粤东、西、北地区将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由此可见,未来珠三角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第二产业将不断显示优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将在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全省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因此,未来全省层面高校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珠三角未来几年最需扩大的学科门类为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对应的学校需求类型为理工院校和财经院校;粤东、西、北地区的学校需求类型则以理工院校为主。2013~2014学年,从全省本科学校共计开设的2370个专业来看,工学专业数量最多,其次为管理学专业,之后依次为艺术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哲学专业;在校本科生94.96万人,按规模排序依次是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仅从专业设置和在校本科生比重看,基本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但艺术学、法学和教育学的专业占比和在校生占比都过大(见图8)。
在区域层面,2013~2014学年,珠三角本科专业按照设置比例排序依次为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专业,在校生规模除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理学依次排在管理学之后,其它学科与其专业设置比例排序相同。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存在艺术学和教育学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其专业设置和在校生规模比例分别达到10.82%和6.53%、3.06%和2.22%。粤东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设置比例过低,分别仅为18.99%、11.39%和3.80%,而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7.72%、13.92%、6.33%和1.27%,与此相对应,其人才培养规模难以适应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需求。粤西经济学培养规模过小,专业设置比例仅为2.79%,而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6.98%、11.63%和6.51%。粤北工学、经济学培养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3.08%和1.71%,而艺术学、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4.53%和8.55%,师范类在校本科生比例高达92.24%。
(四)小结
1.人口是决定本科学校数量、在校本科生规模与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广东,无论是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还是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本科学校都表现出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特别是对于目前本科学校偏少的粤东、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考虑到除人口之外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如高等教育入学年龄的放宽、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高等教育毛入率的现代化指标等,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与人口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
2.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本科学校校均gdp和每亿元gdp负担本科学生数来看,各区域的本科学校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因此,在未来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规模的承受能力,使区域本科学校数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能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3.在省域层面,迫切需要增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些学校应以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为主,着力控制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培养规模。在区域层面,珠三角本科学校设置应该着力提高办学层次,尤其是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要注重高端发展;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新增本科学校应以理工院校、财经院校为主。考虑到海洋产业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应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市择地再建1-2所以海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海洋院校,满足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对高层次涉海人才、智力、科技的需求。
三、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省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2008年以来均排名全国前6位,比广东排名靠前的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新疆、),本科学校校均gdp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财政保障扎实,但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却排名全国倒数,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本科学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仍然相当短缺;二是目前全省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转型升级急需学科专业如工学教育规模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仍不合理、不协调、不适应;三是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本科学校区域发展不合理、不协调情况仍然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科学合理地做好广东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按需设置。根据全省及各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本科学校的新建、更名、合并、分立、转设和退出。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规模与条件、当前与长远、发展与效益的关系。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加大对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从严控制起点低、一般性的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立,鼓励办学思想端正、实力强的举办者兼并重组办学水平低的高等职业学校,政府和有关社会力量集中更多资源发展适应全省及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本科学校,既要有一批能直接对应产业、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学校,也要培育更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型高水平本科学校。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全省各区域的人文环境、财政能力、智力资源、产业支撑等因素所构成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需求指数,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区域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着眼于较大区域而不谋求每个地级市不顾条件地都设立本科学校,努力使本科学校设置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发展需求相协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投入能力相适应,以确保本科学校能够办得好并能充分发挥适应、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
3.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既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作用,通盘谋划和推进全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同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证教育刚性投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同时,还要突破各种政策壁垒,积极探索混合制、股份制办学体制,推进实力强大的行业企业兴办本科教育,引进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二)主要策略
1.珠三角要以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着力办好高水平大学,同时要新建一批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构建以广州(辐射佛山和肇庆)、深圳(辐射东莞和惠州)和珠海(辐射中山和江门)为中心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第一,总体上应新增20所左右(不含深圳市)以理工类、财经类为主的本科学校,其中珠海、中山、惠州等经济发达、本科学校较缺乏的中心城市应新建或由独立学院转设多所本科学校,同时鼓励支持其他市按需新建或转设应用型本科学校。第二,鉴于区域内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新建本科学校应主要定位于规模较小、富有特色、学科专业与区域主体产业群关联紧密的特色本科学校。这种特色本科学校,一要突出需求导向,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务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对接匹配;二要突出专业导向,按照“小而精”的原则,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三要突出开放导向,引进国内外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成长步伐。第三,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将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将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将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突出的研究型大学。第四,广州要下定决心积极推动和支持所辖区域内的省内知名本科学校与世界排位前200名的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或二级学院。
2.粤东、西、北地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条件和能力统筹举办若干所高起点、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校,构建以汕头、湛江、韶关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一,粤东以汕头市为中心,以服务汕、潮、揭产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重点新建包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揭阳)在内的5所左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其学科专业设置以能源与动力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航道工程技术、油气勘探和开采技术、石油化工、渔业综合技术、旅游管理等为主,现有本科学校要逐步减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招生规模。第二,粤西以湛江市为中心,根据粤西城市群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新增1―3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在适当控制新增数量的同时,把工作着重点放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和扩大办学空间上。在积极巩固提升已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与钢铁、石化、能源、海洋运输、海洋生物等产业相关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开采与储藏技术、材料(成型、高分子)、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水产养殖、海洋地质和矿产、海洋工程、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工程等学科专业,可建1所以上与这些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的作用,注意加快扩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空间。第三,粤北以韶关市为中心,把握振兴粤北的重大机遇,着力培育若干所理工类和财经类本科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冶金工程、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制造、车辆工程、电气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农产品加工、旅游管理等为主,逐步减少文学、法学、经济、教育、历史、艺术、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设置。
3.深圳市应以更长眼光、更大魄力、更强举措、更多形式举办本科学校。根据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深圳市应新增15所左右的本科学校,其中既要优先发展若干所起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又要着力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学校,加快扩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第一,积极推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扩大规模。第二,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到深圳举办研究生院、分校或整体搬迁某个学科来举办特色学院,重点推进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金融等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领域特色学院建设。第三,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引进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良好条件,在加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步伐的同时,再引进2-4所国(境)外知名大学来深圳合作办学。本科学校设置应主要定位于发展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
研究和解决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问题,既需要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参加本研究的还有黄崴、刘建伟、耿景海等)
注释:
①本研究所指本科学校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成人本科学校。
②对于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
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拟用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指代本科学校结构、布局,用常住人口指代人口规模,用gdp指代经济规模。如无特别注明,本部分数据来源均为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2001―2013年统计年鉴、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01―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同时缺少2003年广东省在校本科生和在校专科生数据。
③鉴于深圳市是我国经济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之一,因而本文特别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④分别为2所、4所、2所。
⑤2012年由1所增加到2所。
⑥因粤北无研究生培养单位,故只研究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⑦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等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除以本科学校数。
⑧本报告以1993―2012年广东省各地市小学招生数作为2005―2024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统计基数;2015―2024年本科学校数以2014年本科学校数计,依此对本科学校数量能否满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教育需求进行趋势分析。
区域社会研究篇7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居民感知;垛田
中图分类号g122;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156-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24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项目。按照fao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随着giahs项目的推进,国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其研究内容涉及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2-4]与分类[5-7]探讨、功能与价值评判(估)[8-12]、保护与利用[13-23]、旅游开发[24-32]、资源调查[7,33-34]、地理分布[35]等方面,研究对象包括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青田稻鱼共生农业系统、新疆南疆绿洲农业系统、江西茶类资源、澜沧江流域野生稻资源、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湖南芷江稻鸭共生系统、广州增城丝苗米等农业文化遗产或农业文化遗产地。但总体而言,上述成果多为针对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而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36-37]。事实上,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根植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或条件,不论从文化角度看,还是从农业功能演变角度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37]。
江苏作为中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在过去的数千年中,勤劳勇敢的先民在江苏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农业文明,形成了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而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然而,随着近年来江苏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38]。因此,加强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区居民感知的视角,以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为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旨在为寻求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1研究方案设计
1.1兴化垛田简介
图1垛田的形态及分布示意图
fig.1form and distribution sketch map of duotian 垛田是中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主要分布在江苏里下河地区泰州市以北的朱庄、港口和兴化市东部的水网地区,总面积8-10万亩,其中,以兴化地区较为集中,境内共保存垛田4.8万亩,下辖垛田镇保存2.4万亩,是兴化垛田保存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地区[39]。据历史记载,宋绍兴元年(公元1311年),金兵南下,为抵抗金兵入侵,当地军民在湖荡地带修筑许多断断续续、宽窄不一、高高低低、长短曲折的土坝作为伏击地,这些土坝就成为后来建造垛田的基础。里下河地区农民长期以来有罱积河泥垩田的习惯,同时为使垛田土壤摆脱洪涝威胁,经历代劳作,年复一年,使原有土坝的田身不断抬高遂形成垛田。每块垛田面积0.2-3亩不等,垛面高出水面1.5 m左右,形状很不规则,四面环水,犹如海面上的座座岛屿(见图1)[40],人称“千岛之乡”。由于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垛田适宜种植各种旱作物,尤适于生产瓜菜,每到春季油菜花开,垛垛金黄映着蓝天碧水,旖旎的景色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故也有“里下河地区的明珠”之称。垛田作为一种以当地生态环境的变迁为背景,以防治洪涝为目的,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原始古老的农耕方式,如使用自然肥料:罱泥、扒渣、搅水草等[39],是研究该地区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地理、历史、人文的一个重要标本和活化石[41]。2009年,垛田文化景观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大新发现;2010年,千岛垛田菜花被评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2011年,垛田地貌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兴化垛田”入选全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2调查地点选择
崔峰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本研究的调查地点选择在兴化市西北部的缸顾乡最具典型垛田地貌特征的东旺村,该村距兴化市区约10 km,总人口4 291人,1 214户,面积1.3 km2,由32个村民小组组成,村内垛岸形成于750年前,千岛纵横,河沟如织,形成了独特的垛田风光与农业文化景观。2007年,东旺村利用“千岛菜花”的资源优势,开辟和建设了“千岛菜花风景区”,总面积近万亩,核心景区面积4 600亩。2009年4月2-25日,首届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成功举办,吸引中外游客近10万人;2011年,“千岛菜花风景区”旅游营业收入达3 600万元,接待游客66万人次,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300人(占职工总数的85.7%),年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 840万元,从业人员人均收入1.56万元。依托“千岛菜花风景区”项目的建设,2010年东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 323元,比兴化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500多元[42]。2013年,第五届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67%,实现旅游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77%[43],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3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的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本地的居住时间、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等;第二部分是被调查对象就经济社会发展对垛田保护影响的总体认知,共9个问题;第三部分是被调查对象就垛田保护及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影响的感知,共3类22个问题。其中,第二、三部分主要运用半定量方法以测量受访者对每道题目内容的影响程度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感受,两部分问题均采用里克特(liker)5级量表,分别用“很不同意”、“不太同意”、“不好说”、“比较同意”、“非常同意”表示被调查者对该问题的赞成程度,并依次用1、2、3、4、5的分值予以量化。案例地调研于2012年7月10-13日展开,采取逐户随机调查方式,问卷现场填写、现场回收,并向居民进行现场访谈。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为97%。调查所得数据经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区域社会研究篇8
关键词:导师;遴选;结构;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51-02
一、前言
青岛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学校以城市命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最早的历史源头是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创建于1909年。当时被誉为“蒸蒸日上之青岛大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学堂的医学教育独树一帜,先后经历了青岛医学校、青岛医科大学、青岛医学专门学校等不同办学时期。学校的另一历史源头是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于1924年,后来又经历了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不同的办学时期。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合并了青岛医学专门学校,设置了医学院。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出,成为青岛医学院。山东大学于1958年迁往济南。此后,青岛大学于1985年恢复重建。1993年由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新的青岛大学。学校自2000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紧紧抓住国家“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机遇,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现有专业学位类型17种,其中1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16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在学专业学位研究生4300余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014年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新区,青岛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再加上近几年来蓝色经济核心区战略的集聚和迸发,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市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新特征、新需求,为青岛大学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青岛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青岛实施了蓝色经济区域战略,深化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打造蓝色硅谷,争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深入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推进海洋特色重点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金融中心等千万平方米重点服务业工程建设;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向千亿元规模迈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家电、电子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和产能再造,加快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一批产值过千亿元高端制造产业链。为应对这些需求并在服务和解决需求中实现学术发展和实力提升,我校深入实施“育人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办学战略,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开放姿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导师“四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负有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导师的作用,可有效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实施“四大工程”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适应需要,科学遴选;二是优化结构,注重实践;三是重视培训,强化指导;四是注重激励,提高水平。以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建设双导师队伍、健全激励机制为抓手,引导导师建立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指导方式。
1.适应社会需要,科学进行导师遴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培养要求进行导师遴选工作。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中,淡化是否具有高级职称,注重“三大能力”:一是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能力;二是具有良好素养的带教能力;三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能力。例如在注重职业资格能力方面,我校在法律硕士导师遴选中,将具有业务水平高、从业素质强的青岛德恒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代表遴选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在注重带教能力方面,我校选拔了具有丰富带教能力的中小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注重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能力方面,我校遴选了青岛市立医院、青岛海慈医院的临床医生和高级护理人员,注重对他们临床实践指导能力和带教能力的作用发挥。
2.优化结构队伍,注重实践提升。在导师队伍的构成上,进一步优化结构,采取双导师制,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吸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或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发挥青岛作为“品牌之都”、“蓝色中心”、“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我校已经从政府、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选聘了700多名高层次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研发人员担任校外导师。现有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100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1000人,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具有较强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导师队伍。这支队伍在整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成果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4年,经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我校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共管理案例中心―青岛研究基地。我校的计算机技术、纺织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学位领域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转变指导方式,强化专业训练。学校特别注重加强专业学位导师培训,通过设立“导师学校”,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采取全校集中与院系分散组织的形式,实现师德建设、业务知识和带教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充分发挥优秀导师“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提高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鼓励校内导师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带教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教育硕士学位点的孙盛涛等5人获得全国教育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教育硕士的导师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充分利用学校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等机构,让研究生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做到“注重内外兼修、虚实结合、中外相合等文化探讨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成果就是将知识和道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指导方式上的转变和突破。
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指导水平。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管理中,坚持按需设岗,严格导师管理。将导师上岗与招生计划及培养条件相衔接,实现从资格向岗位的转变。综合考虑导师的带教能力、科研任务、经费、指导时间和培养质量等要素,确定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完善师生互选机制,尊重和落实导师招生权和学生选择权。学校将专业学位教学工作量和导师工作量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量核算体系,在职称评聘、晋升与学术学位导师同等对待。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从事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保障体系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我校每年还组织评选奖励优秀导师,专业学位导师也参与评选。并对学校评选出的优秀导师择优推荐参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目前我校已有12位导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四、关于实施导师“四大工程”建设的启示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现代化发展紧密相关,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也需要与城市发展广泛互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并深深得益于这一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致力于成为主导知识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
2.国家“2011计划”的实施,带来了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为地方高校平等参与国家战略创新提供了平台,如何在原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实现更宽更广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研究生导师队伍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艰巨任务,是我国“两个百年”梦想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打造区域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升级为基石。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主导,导师要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使用好战略机遇期,为培养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国旗.青岛大学校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林刚.从馆藏研究生学位档案的过程管理谈诚信档案的建立[j].兰台世界,2014,(10):67-68.
[3]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z].
区域社会研究篇9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区域社会研究篇10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研究热点 新型城镇化 新型产业化
一、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议题
不同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学的认识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e.胡佛的观点,他在《区域经济学导论》(1971)中认为,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可以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等问题来加以概括。这与地理学近乎雷同,不甚可取。区域科学创始人艾萨德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等等问题的科学”。经济学家则把区域经济学看成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从生产布局的角度认为,将这门学科看作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片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基于上述,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系统,目的是促进区域发展,任务是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以,区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区域,特别是行政区域;所关注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尤其是具体区域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战略策略包括要素配置、外资引进、出口加工、增长极培育等。
二、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看当前区域研究热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选题,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整理工作。
2013年全国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类项目。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为实现党的十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一批60个招标课题中,有28个与区域研究有关,说明区域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契合国际研究趋势――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克鲁格曼,而克鲁格曼是典型的区域经济或经济地理学者,他的代表作《地理与贸易》、《新区域经济学》等,都是经典的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学)著作。
这28个招标课题中,除了5个常规问题之外,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内外统筹(7/28)、新型城镇化(6/28)、转型与跨越(6/28)及安全与可持续(4/28)。由此可见,区域发展的内外统筹、新型城镇化及转型与跨越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
2013年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以文史哲学科为主,基本要求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这次招标的158个课题中,与区域有关的是17个项目。因为第一批已经把区域、空间课题列入很多,所以,这次招标的重点领域不是区域/空间。即便与此,仍有17个课题与区域或空间有关。在17个项目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占到了一半(12/17)。由此可见,区域或国家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2014年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的对象,以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为主。基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本次招标共95个项目,其中与区域发展有关的项目33个,达到30%以上。这33个项目中,除2个常规研究外,有10个属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内容,9个新型城镇化;6个转型跨越;7个内外统筹。
2014年第二批重大项目共192个招标选题研究方向主要是文史类,包括基础类选题148个,跨学科类选题44个。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192个项目中,与区域研究有关的是55个,超过1/4。除了4个常规项目以外,有22个属于内外统筹和走出去战略的项目,13个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3个转型与跨越发展研究;3个新型城镇化项目。
汇总2013、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4批重大招标课题分类结果,得表1。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是: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内外统筹发展、转型与跨越发展、新型城镇化。
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之所以成为近年区域研究的热点,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及大国崛起引起的国际反应有关。其中生态环境方面的危机自不必说,国土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和存放等,都面临严峻挑战。资源瓶颈更是严重制约着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依赖进口国外资源用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能源、铁、铜、铝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6、1/3、1/5和1/3,其中,铁、铜、铝消费量世界第一(刘阳,2011)。特别是一些战略资源对外依存相当严重,许多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需求缺口均将超过50%,石油消费量至少要415亿吨,然而国内石油产量预计为118亿吨至2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60%,与目前美国58%的水平相当。
和其它大国崛起引起世界强烈反响一样,中国的崛起也刺激了周边国家和个别大国的神经。美国开始重返亚太,国际上“中国”甚嚣尘上,中国部分周边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临着多种挑战,中国需要在战略视角上直面和区分与区域外大国及周边国家的矛盾,同时在策略层面降低周边环境变动给自身崛起带来的阻力。这就是基于世界背景下中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热点的客观原因。
面对资源、环境和地缘形势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只能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唯如此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和大国崛起。正如总理反复强调的那样,转型与调结构是新常态。“转型与跨越”成为当前区域研究热点,既是对客观挑战的被动应对,也是新一届政府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内外统筹成为区域研究热点,既与区域发展阶段有关――区域发展早期阶段以内循环为主,工业化和城镇化高级阶段则以外循环为主,因而必须注意区域内外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内外统筹也与大国崛起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详见后述。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现代化车之两辙,鸟之双翼。我国的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近年虽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但传统城镇化已经走到尽头,急需转变城镇扩展方式,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应急之策,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三、从近年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看区域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的目标诉求
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先后批准了与区域有关的规划数十项。从规划目标看,这些规划可以分成五大类。
第一,培育竞争力、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的,如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沿海地区开发规划等,其规划对象多是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地区。
第二,扩大和推进对外开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的,如海南国家旅游岛、横琴岛、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等,其规划对象多是沿海、沿边开放地区。
第三,加强区域合作开发的,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区域多是不同行政区的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试图通过要素互补或强强联合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培育新的增长极。
第四,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如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等、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等。这些地区大多属于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规划和引导,保证生态功能,实现转型和跨越发展。
第五,加强对问题地区的扶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健康的,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等。通过多种途径的支持和扶持,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实际上,上述的五类规划,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提高效率、培育增长极、加快发展的规划;第二大类是注重协调、强调可持续,推进协同发展的。这种基于规划目的的分类指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或热点。
注重效率、加快发展是由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决定的――中国正处在崛起的关键时期,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才能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而注重协调、扶持问题区域的跨越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仔细考察这些规划可以发现,这些规划中,大部分规划,都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域而是类型区域,不是单纯的行政区域而是空间比邻的地域,有的涉及到两个省区,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有的涉及到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如辽宁省五点一线规划、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规划、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规划。甚至有的涉及到不同政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如横琴岛开发规划等。这反映了区域研究对象的新变化。
从重点关注行政区域发展到更加关注类型区、跨行政区发展和跨国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结果。
首先,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追求的是利益和利润,与行政界限没有多大关系,这与我们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是完全不同的。正是因为我们对跨行政区域的重视不够、研究不足,使得跨行政区域的一些地域,成了发展潜力大、经济社会矛盾突出的地域。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就能够迅速地改善该地区的目前状态,甚至可以很快地培育出新的增长极。
其次,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在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支持下,要素的流动既迅速又便宜,因而跨区域合作开发成为可能;在由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这必然要求区域研究更多地关注类型区和跨行政区地域系统。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正在推进的规划,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既是这种思路的延伸和强化,也是大国崛起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奇计妙招。
四、新一届政府施政要点及其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在党的十,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逐渐明确,其中与区域发展有关的包括三点,即中国梦、市场决定和新型城镇化。这些都对区域研究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1、中国梦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用的话来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说,中国梦就是崛起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幸福梦。
要崛起就必须考察崛起的条件,明确崛起的目标,探索崛起的路径,分析崛起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就要研究地缘环境、国家安全、战略性资源、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等问题。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但从整个国家或民族来看,幸福不外乎富裕、平等、和谐和生态等,要实现幸福梦就必须建设美丽中国和和谐社会。因此,福利分配、民生保障、反腐倡廉、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此对应的新增长极培育、城乡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就是区域研究的热点。
2、市场决定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2014年国家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运行的主体不再是政府,而是企业。因此,区域研究必将从过去主要关注资源供给、要素配置和政府管治转向市场需求、品牌竞争和企业家成长等;区域格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从区域自身发展走向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必须做出调整,即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化、重化工业化、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新型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转型与跨越发展。与此对应,区域规划的形式和做法也必须做出调整,应突破产业与事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多地强调参与性规划、上下互动式规划、弹性规划、有限规划、战略性规划,以及管制性与引导性结合的规划。由此推断,企业家培育、消费和福利分配及跨行政区的协同发展和规划,必将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3、新型城镇化与四化互动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四化进程不同,四化内容及形式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除了研究全国整体的四化推进外,还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四化及其互动的途径。2014年全国区域科学年会的主题和分论坛(专题)设置恰好反映了当前区域研究热点――201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rsac’2014)的主题是“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这是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响应。会议下设的10个专题(分论坛),除了空间分析、信息技术、新经济地理学三个专题外,其余7个分论坛实际上可以归属于“区域协同发展”(包括一路一带、长江流域发展、京津冀协同、优化国土空间四个专题)、“转型与跨越发展”(包括创意城市、创新导向两个专题)和“常规研究”(包括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专题)三大类。其中前两类,即“区域协同发展”和“转型与跨越发展”可以看作是当前区域研究的热点。
五、总结和讨论
区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从近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选题方向、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成果和新一届政府的施政要点看,和传统的区域研究相比,目前的区域研究热点及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区域研究对象,已经从节点区域、单独的行政区逐渐转向类型区、功能区(均质区)和地域系统(跨行政区);从国内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的内外统筹和协同发展。
第二,区域研究中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生产和供给转向消费及福利分配;从制造业专业化及其分工转向服务业、产业链分工与集群发展;更加注重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以及产业与事业之间的互动。
第三,区域研究中所探讨的主要战略策略,从引进外资与技术、加工制造与出口、经济实力提高,转向地缘环境、国土安全、文化软实力提高和构筑外经外贸新格局等;从城市建设、城镇化和劳动就业转向新型城镇化、产城互动和城市群建设。
第四,学科热点的变化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二是外部需求的刺激。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看,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的这些变化,与日本的经济地理学的转变非常相似――战后日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变化特点是:从狭义的经济地理学向广义的经济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转换;将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等纳入研究视野,从物质生产和流动的空间过程及空间结构向非物质方面转换;从地方尺度向全球制度转换。此外,由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属于跟踪性研究,所以,世界上相关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学科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例,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提出21世纪议程,此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才开始掀起高潮,并一直延续至今,并将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由此导致转型与跨越发展策略的出笼。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国外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治理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的结果。
外部需求刺激对学科发展的影响,这在中国体现的特别明显。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还是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都是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设计的,包括全国党代会报告、国务院决议、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规划等。至于政府的施政纲领,更是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选题方向。
第五,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观察视角,对区域研究热点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热点”本身的界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选题方向、近年的国家层面与规划以及新一届政府施政要点提出了区域研究热点的初步看法。
【参考文献】
[1] 艾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曹立:中国经济新常态[m].新华出版社,2014.
[4] 崔大沪: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产业增长模式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2004(9).
[5] 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2).
[6] 高程: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13(5).
[7] 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相关文章
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分析 2023-03-30 17:32:18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3-30 11:38:32
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及风险 2023-01-28 09:23:32
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11 09:17:37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023-01-11 09:13:24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