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常规管理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4-05-23 17:43:04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1
一、队列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要达到有序有效的开展,首先让学生学会快速、安静地列队,明确老师发出的指令,因此列队课是基础。对于如何调控列队课堂常规,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四路纵队“找同桌”
一年级的学生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很模糊,活动的随意性很强,快速集合整队的能力还未建立,排队时很容易忘记自己的位置,争先恐后、大声嚷嚷,容易乱成一团。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按座位排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快速集合排队的能力。
按座位排队即座位与站队的位置一致。教室里的位置就有四组,刚好一组组成一队,从前往后排,位置靠近过道的学生排在坐在里面的学生的前面,前后的同学就是自己的同桌或是前后桌,一队依次站好,四路纵队很快就能排好,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效果也非常好。
2.集合解散“记记牢”
集合:围绕“快快来排队”这一主题,教师设计了小组排队四路纵队四列横队的方法。由易到难:小组的排队没有顺序要求,只需要记住自己在哪个小组;然后加强要求,记住自己前后的同学,并认清自己在小组的位置,排成四路纵队;最后加大难度,先排成四列横队,记牢自己在第几排,再记清左右的同学,解散后,听到老师吹响集合哨,四位排头同学根据老师的集合手势迅速依次站到教师的左手处前方,其他学生根据排头同学,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四列横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排好队完成集合。
解散:听到教师发出“解散”口令后,迅速一齐击掌“嗒,嗒,嗒嗒嗒”,再迅速离开原位。一开始练习时,学生击掌时机不一致,导致不整齐,可先让学生喊出声音配上手的动作,熟悉节奏后,在心里默喊。
3.巧用哨声“嘟嘟嘟”
哨子可以丰富教学语言,代替老师的口令。在体育课上,清脆有力的哨声有较强的号召力,可以让体育课充满活力,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不同场合和不同情境,哨声的运用也不同。
例如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哨声的运用:“嘟嘟-!”短音转长音,召集所有的学生到老师面前迅速集合;“嘟-嘟-嘟!”原地踏步中,哨声从高到低再转高,代替口令“1-2-1”;“嘟-嘟!”哨声从长音转短音,表示原地踏步的结束-立定。在课堂教学中哨声的运用:“嘟-!”一声长音,意味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嘟嘟!”教师平缓短促地吹两声哨声,提醒引起学生注意,暂停所有的动作,保持安静。哨声可以有效地规范课堂纪律,但对于一年级学生,哨子的运用不宜太多种,部分学生会记混乱;同样哨子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会导致学生对哨子声音失去敏感度,要恰当地使用哨子。
4.持之以恒“练练练”
在体育课堂教?w中,准备活动、队伍的调动以及各种教学内容的变换都需要运用到队列队形,可以说队列队形是体育课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队列队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形成的。但是练习的过程相对而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再加上一年级学生意志薄弱又好动,容易散漫和懈怠。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步入课堂常规,教师要坚持每节课都要规范队列队形,抓好每一次训练的机会,不要单单在体育课上抓,更要在大课间做操等机会中抓。只有这样天天抓,时时抓,处处抓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常规。
二、教学课堂常规
在排好队列的基础上,体育课堂进一步强调各种教育常规也是很有必要的,就此方面我的想法如下。
1.丰富教学口令
体育课的教学口令很多,但大部分让人感觉很严肃,没有趣味性。为了吸引一年级学生,我们可以把口令设计得生动有趣、朗朗上口,缓解反复练习带来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致。
如集合排队时,教师喊:“哪组最快最整齐”,学生一边迅速排队一边回应:“我组最快最整齐”,再表扬排队静齐快的小组,极大地提高了集合整队的效率;或练习原地踏步时,枯燥地喊“1-2-1”和“左-右-左”,学生很容易走得垂头丧气毫无精神,这时候生动的口令就非常需要了,教师喊:“抬头挺胸”,学生回应:“1-2-1”,教师喊:“双手握拳”“双手摆臂”“小脚抬高”,学生回应:“1-2-1”,就在教师口令提示中,不知不觉就做到了原地踏步的要求;还可以在慢跑中加入口令,先教导学生学会在教师喊“1-2-3-4”之后大声地喊出“123-4”,再指定一位声音洪亮的学生在慢跑过程喊出口令“1-2-3-4”,其余学生喊“123-4”,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慢跑过程中的精气神。
2.创设教学情境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身体运动动作,但是由于这些动作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如果长时间地做重复一样的动作,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就容易产生疲劳,训练情绪低落,纪律也容易涣散。想要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有兴致地进行学习、锻炼,要求教师从一年级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参与热情,在情境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小青蛙跳荷叶的情境,垫子是荷叶,学生模仿小青蛙轻轻地跳在垫子上。学生在整个练习的过程,情绪非常高涨,在玩中学、学中玩,无意中更好地完成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消除了单一训练带来的枯燥感。
3.创设表现舞台
每个学生都喜欢展现自己的能力,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更有表现欲。在体育课堂上更要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通过创设表现舞台可以让学生体现自我价值。
(1)培养骨干
设置大小组长,让所有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的管理当中来。四个小组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大组长和一位小组长同时管理这个小组。大组长由优秀并有管理能力的学生长期担任;小组长则由小组成员每节课轮换,这样学生们个个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并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体验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大组长和小组长相互合作的方式,不仅保证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又能把部分自控能力不够好的学生积极调动起来。在相互学习、竞争中逐渐形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养成听从教师指挥的课堂习惯。
(2)设置领操员
在学习广播体操时,教师可以挑选三到四名平时表现好、广播操也做得比较标准的学生当领操员。领操员可以每节课都不同,不断地轮换,谁表现好、学习得最认真,谁就可以当下一节课的领操员。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来当领操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广播操的积极性,也很好地督促学生自觉地在课后练习广播操。
(3)学生示范
每节课学习体育技能时,请技能练得好的学生来为全班同学做示范。这是对示范学生认真学习的表扬以及肯定,增加其信心,更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看到自己的同学给大家做示范并完成得很好,会增强其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在好奇心和不服输心理地驱动下,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大大地激励所有学生好好学习体育技能并相互赶超。
(4)给潜能生布置任务
潜能生或许在体育技能方面不是很好,但是他们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可以让潜能生负责器械的拿放以及场地的布置,做教师的小助手,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鼓励“体育潜能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本身的意义。
三、安全课堂常规
一年级学生喜欢玩耍,自律性和自控能力差,而体育教学具有身体活动的特殊性,体育课堂难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如何在体育课上既使学生得到锻炼,又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做到两全其美,这给每个体育老师提出了一个大难题。就此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思想上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可以进行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不可以进行的,以及这些不安全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例如不能随身携带尖锐物品,会戳伤自己或同学;在操场上慢跑的时候只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不能串跑道,更不能推拉同学,否则很容易造成摔伤;剧烈运动后要及时原地踏步调整呼吸,而运动结束立即就停下来休息会影响血液循环,严重者会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的症状。通过课堂常规的训练,让学生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2.课前?j真备课
课前,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课堂内容做一个安全状况分析,尽可能地排除不安全因素。例如,教师在课前要先检查场地和器材是否安全;同时,检查学生着装是否合适,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以避免扭伤关节;询问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舒服的学生要酌情安排运动量。再者,在同一个场地不能同时安排几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如有的同学跳绳,有的同学踢球、打篮球,这样项目互相干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安全。
3.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
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提高了机体机能的协调性,降低学生受伤的风险,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去参加到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后,要充分做好放松工作,让学生在紧张的练习中尽快解除疲劳,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机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放松活动要针对课的基本内容以及运动负荷的大小进行设计,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安静情绪、松弛身体、达到身静心静的目的。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2
关键词: 课堂管理 幼儿发展 管理策略
良好的课堂管理秩序,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很想学”“很愿学”“主动学”,从而使课堂教学行为目标得以有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反之,不良的课堂管理秩序,要么是幼儿“乱哄哄”“吵嚷嚷”“闹翻天”,实施的是“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要么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整个课堂氛围“鸦雀无声”“噤若寒蝉”“死气沉沉”,没有学前教育年龄段应有的活力和朝气,实施的是“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使幼儿不能“主动学”,最终结果只能是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文认为,基于幼儿发展的“主动・有效”课堂管理策略,既不能“无为而治”,更不能“高压控制”,我们需要的是基于幼儿发展的“焕发活力”的课堂管理策略。
一、“无为而治”课堂管理策略陷入的误区
“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往往发生在刚刚大学毕业踏入教学岗位的职初教师身上。他们在大学系统学习了很多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脆弱的,需要特别呵护,所以要无条件地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在这种教育信念的驱使下,不少职初教师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幼儿“窃窃私语”、“东张西望”“推推搡搡”等“小动作”,甚至看到个别幼儿“欺负别人”“故意撒谎”等恶意行为时,他们往往采取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课堂管理策略,要么是假装看不见敷衍过去,要么是不痛不痒地批评几句。之所以出现这种“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是因为受到学习的儿童发展理论的影响,他们担心过于严厉的批评,会伤害到儿童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在这个时候,这些职初教师往往会对这些行为不良的幼儿更加容忍,目的是企图通过这样的“宽容和爱”感化这些顽劣的幼儿。
教学案例:在一次公开展示的活动中,我听了一位职初教师的小班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活动中,老师布置了草地、花、树的环境,场景非常逼真,幼儿仿佛在公园里一样。教师和小朋友进行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完全沉浸其中,都“严严实实”地藏了起来,非常兴奋。但到了学唱歌曲的环节,基本上幼儿没有围坐在老师的身边,而是在树木和花草的旁边追赶打闹,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整个课堂显得非常混乱。这名职初老师见到小朋友在课堂中没有任何秩序却束手无策,在众多听课老师面前只好硬着头皮把活动上完。
这位新老师在活动前对幼儿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任其自由活动,对于幼儿课堂的表现没有进行语言提醒,“高估”幼儿的表现,由于过于“宽容”,过于降低对幼儿的要求,压不住阵脚,导致课堂管理秩序的混乱。“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课堂氛围“过于活跃”,幼儿开始“乱哄哄”“吵嚷嚷”“闹翻天”,教师“压不住阵脚”,使课堂走向“一团乱麻”的失序状态,最终当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主动和有效。在这里,我要讨论的不是儿童发展理论有错误、有偏颇,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情况,是因为职初教师往往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存在机械化、表面化、狭隘化的倾向。事实上,一旦职初教师感到自己“管不住孩子”,立即就会受到来自于幼儿园管理者及老教师非议的压力,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立刻就会采用老教师惯用的“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
二、“高压控制”课堂管理策略面临的“怪圈”
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为了维护课堂管理秩序及教师权威,我们常常能够听见教师说“在教室里不能乱丢玩具”、“吃午餐时不许大声说话”、“在课堂活动时不要东张西望”、“你们给我站好”、“你们给我闭上眼睛,马上睡觉”等限制性话语。这些包含“不能”、“不许”、“不要”等指令性字眼的言语,鲜明地反映出教师以“高压控制”为主旨的课堂管理策略。这种课堂管理策略,更强调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教师为了维持严明的课堂管理纪律和维护教师的尊严,主要采取“防备式”,即教师处处防备幼儿,生怕幼儿做“错”什么,对于课堂中的任何风吹草动,动辄就会给予惩罚。“你们给我站好”、“你们给我闭上眼睛”,又反映出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教师企图通过采取高控制的“维稳”手段,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活动,以求得表面的“井然有序”、“天下太平”。
教学案例:中班幼儿天天是个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在一次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小朋友天天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一不留神把玩具架上的积木撞翻了。老师看到非常生气,要求天天将玩具捡起来,天天不捡,于是教师痛斥天天,不允许其参加任何活动,并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反思自己的行为,天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再跑出来。表面上看似天天已经安静下来,而且彰显了老师的威严,这样的方法很有效。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且起不到发展幼儿责任意识的作用,反而会伤幼儿的自尊心,造成教师和幼儿的对立,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会限制幼儿的自主性。
“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教师更多地用权威的、统一的、规范的尺子看待幼儿,更注重课堂纪律的严明与行动的整齐划一,长此以往,就会使幼儿失去思维的自主性和行为的主体性,缺乏幼儿园课堂应有的活力和朝气,幼儿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让幼儿容易形成“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性格。这种课堂管理策略,其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它仅仅把课堂管理看成了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反映的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工具理性”。另外,高控制的课堂管理也很容易陷入难以走出的“怪圈”:高压控制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幼儿的行为处处要得到教师的“批准”,很容易使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性丧失殆尽,从而导致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差,而这种状况又为教师强化对课堂的控制提供了不容质疑的借口、无可争辩的理由。
三、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策略不应单纯地具备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功能,也不是仅仅为教师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活动提供便利,而应为幼儿个体服务,应该是基于幼儿发展的。
1.“关怀生命”意识是课堂管理的前提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提出:“课堂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历程,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生活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1]可见,课堂生活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都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个体生命价值的角度看待课堂管理的策略,我们就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尤其对于幼儿园的课堂活动,“如何焕发幼儿的生命活力”,应该是课堂管理的永恒主题。“焕发活力”的课堂管理策略,就是让幼儿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人,教师充分信任幼儿、理解幼儿,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管理氛围。
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时,常常有一些积极的幼儿举手回答,另外一些幼儿总是坐在一边,无所事事,充当旁观者,明显两极分化。在课堂中,我会注意到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幼儿,会请他们回答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他们基本上站起来也不肯讲话。我思考他们不举手的原因,尝试采取不同的对策。例如,陈然小朋友胆子小,性格内向,在集体面前不敢表现。于是我在平时活动中就多多给予她说话的机会,多和她交流,让她和老师、和同伴说,在集体的活动中鼓励她大胆表现,并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扬。对待自尊心较强、不想说、怕说错的小朋友许华骏,在个别指导中,我有意识地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及时肯定他正确的回答,并鼓励他将话说完整。就是在这样多次鼓励下,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无论幼儿在课堂中的回答是否正确,我都会以鼓励的方法肯定他的这种行为,然后从他的角度补充或者纠正他的回答,尊重幼儿,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最严重的危害就是教师仅仅将课堂管理策略作为获取教学效果的工具,漠视课堂生活对于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这样的课堂管理策略,将幼儿仅仅看做“沉默的羔羊”、“黑压压的一群”,直接忽视幼儿主体性的存在,换来的必然只是课堂秩序表面上的“天下太平”,付出的代价就是幼儿自主性的丧失殆尽。因此,基于幼儿发展的“主动・有效”课堂管理策略,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生活是幼儿生命的一段宝贵旅程,是童年生活中一种难能可贵的经历,树立“关怀生命”的教育信念,才能实施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实现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教师教学有效率、有效果的愿望。
2.培养规则意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
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并不排斥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教学效果的价值,更不主张“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思想。“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要不得,“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也要不得。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作为社会和集体组织对个体的行为要求,有了课堂规则的约束和指导,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增强自身行为的目的性与意识性,发展必要的自律能力,增强幼儿的责任感,从而使课堂管理秩序有条不紊,教学效率提升。尽管教师可以利用“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让幼儿勉强地接受、遵守某些课堂规则,但这并不能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更是无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
教学案例: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小朋友之间会磕磕碰碰发生许多事情,每天来告状的小朋友很多,为了减少告状的事情,我和小朋友一同制定了课堂管理规则。至于是什么规则呢,我让幼儿自己说说看。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可是又遇到问题了,这么多的规则记不住怎么办?于是又有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画出来,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规则。如床代表午睡表现不好的幼儿、嘴巴代表上课喜欢插嘴的幼儿、碗代表午餐表现不好的幼儿、脚代表运动时候没有排好队的幼儿,等等。幼儿根据自己的一日表现将自己得来的动物贴纸贴上去,最后在每周的周五我们会一起来统计。这些标记对幼儿来说起到了督促作用,无需老师多说,逐渐地幼儿就建立自己的规则意识。
教师实施“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往往是采用恐吓手段,直接要求幼儿遵守大量行为规则,没有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是如何产生的及内在的规则需要,从而造成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懦弱心理状态。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就是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由一味地限制转变为积极的期望、鼓舞和指引,支持幼儿对规则的主动建构,帮助幼儿体验到规则或纪律为自己带来的乐趣。少说包含“不能”、“不许”、“不要”等指令性字眼的言语,多说“你能做到……”“如果你能……我们都会为你感到高兴”“你会……”。如果是这样,那么幼儿在课堂生活中怀着的将不再是一颗惶惶不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而是在一种安全感的驱使下自信满满地自主活动,他们会将自己对规则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他们的规则意识会积极地生长。由于“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2]。
总之,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意味着教师必须树立“关怀生命”的课堂管理理念,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必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课堂管理维持一种“有活力的秩序”、“松紧适度、活而不乱”的状态。只有这样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实现幼儿学习的“主动”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最终实现叶澜教授提出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课堂制度文化建设 研究
1当前中小学课堂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课堂制度文化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1课堂文本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
我们不否认,当前中小学的课堂文本制度建设,在许多方面了重大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一,制度是专横的,因为学校有关课堂的制度规范并没有征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同;第二,制度是病态的,因为它把重点放在纠正师生的“错误行为”上,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上。因此,制度以“管住”师生、不让师生出事为工作目标;第三,制度是形式的,因为学校所强调的课堂行为规范以及所开展的训练活动,是特地“创作”出来的,它们只是学校的工作,而不是师生的生活。
1.2课堂制度文化民主要素严重缺失
学校师生能否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各种制度的决策,体现了学校制度文化是否内含民主要素。而农村中小学的现实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师生根本不参与决策与管理,他们仅仅是领导意图的执行者;要么他们也参与了学校的决策,但参与程度受限,表现出漠然的态度。他们认为让他们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像是“学校的虚假的赠品”,“学校想让自己假装参与其中而不会真正影响学校的动作”。学校中的学生守则、宿舍公约、教学管理制度等,多半是领导的决定。
1.3课堂制度执行力严重疲软
制度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更需要强执行力,否则就是学校特意“创造”出来的“装饰品”,不可能影响、规范学生的生活。当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校的课堂管理制度虽很完备,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执行。久而久之,制度由于缺乏执行力而丧失引导价值、规范行为的作用力。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针对当前中小学课堂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课堂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先进的课堂制度文化应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建设策略:
2.1科学理解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方向。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为此,农村中小学制度文化建设,首要的工作就是在师生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经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从而使学校制度文化有了灵魂。
(2)突出以生为本,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坚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突出以生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建立健全了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办公考勤管理、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后勤工作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班主任工作、职称评审、评优选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使学校课堂教学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
(3)强化文本落实力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课堂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为此,学校应依据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教代会、基层工会、团委、妇联、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作用,从而使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参与到学校课堂制度文化建设中来,促使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2准确把握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转变观念,从“服从”走向“服务”
长期以来,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唯上”的现象。面对课程改革提出“以生为本”的新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必须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诠释课程管理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从管住学生到相信学生的转变”。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管住”学生,以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而是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创造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在课程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主动的发展。
(2)明晰内容,从“结果”走向“过程
一是注重备课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尽量减轻老师的备课压力,减少无效备课,彻底抛弃那种以检查备课教案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明确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教案写的多,字写得好,不一定说明备课备的好,注重备课的过程,学校管理者主动参与老师的备课过程;二是上课过程 从过去关注教师转移到学生,让老师从当好“演员”转变到做好“导演”。提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而不是简单的给与,让课堂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三是学生的作业管理,提倡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综合学科、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探究性作业。
(3)完善制度,从“静态”走向“动态”
首先要建立教师课堂行为制度。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与角色行为要从学校的层次上提出来,并监督执行;教师要把表扬当作课堂最有力的武器,承担一切伤害学生自尊行为而来的责任;要给学生设置竞争平台,每堂评比“优胜小组”与当堂“学习之星”;设置多种渠道,比如课堂之外的图书、网络、媒体等,将学科与生活问题沟通起来,以提高学生兴趣;课堂上充分尊重主体地位,留足时间,留够空间,让学生发展自我。
其次要建立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则。小组合作制度、班级竞争制度、学习评价制度、角色责任制度等。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4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课堂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思政课的建设。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和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调研,并于2005年2月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一轮思政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分析目前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并积极寻找有效对策,对建设好思政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的现状
目前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
根据思政课建设标准,各高校都按照思政课专任教师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置。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实行较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一个授课班级人数一般都是在百人以上,有些更大规模的班级,人数甚至达到了两三百人。这样编排班级授课,虽然有利于集中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但是却面临课堂教学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如何管理好较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大任务。
二、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规模大、人数多,给课堂管理带来不便
首先是课堂考勤不便。一个班级人数这么多,如果教师每堂课都去点名的话,每节课至少要七八分钟或者更长,这样就浪费了很多课堂教学时间。其次是师生彼此了解少。很多情况下,老师都要上好几个大班,每个大班都有好几十甚至上百人,而且是各个不同学院的学生,所以即使教师上一个学期的课,也认不到班上几个同学,更别说叫出学生名字。有时师生在校园里或大街上相遇,也不会知道是自己教过的学生。
(二)课堂教学理论多,实践少,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加上老师在教学时更多从理论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再现和解释,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明显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在老师一味地纯理论灌输下,学生容易课堂疲惫,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些教师教学中会举很多关于热点社会问题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充实课堂内容,但是由于缺乏走出课堂的机会,动手少,接触社会少,学生学习的纯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三)教师疲于上课,纪律管理松懈
高校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很重的科研任务。所以很多教师在上课之余,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写文章、发表论著等占去了教师大部分时间。所以教师疲于上课,甚至认为只要按时去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学校就不会追究教师的责任。课堂教学的好坏,无法具体衡量和评价,因此教师也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比较松懈。
三、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课堂管理策略
(一)转变课堂管理理念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课堂管理应该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管理的核心是人,通过管理主体的人,达到既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目的。所以,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坚持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教师是课堂管理的重要角色,但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不能武断独裁,而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扬民主,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种课堂问题行为。最后,要树立管理即教育的管理理念。管理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在管理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提高管理质量。
(二)创建良好课堂情境
当代课堂管理策略包括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合作,以及建立便于学习的环境所做的所有事情。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多种外部条件的综合。课堂教学情境既能影响教学活动过程,也影响教学活动结果。其一,适当地控制班级教学规模。班级规模是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规模较小的班级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会表现更加愉快和更活跃,较小规模的班级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不同的需要,教师也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有较多的时间用于课堂信息的交流。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班级,要合理地进行更小地细化,争取控制在60人以内。其二,明确课堂常规。课堂教学常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管理的制度和规范。课堂教学常规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方面,完善的课堂常规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常规使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的课堂行为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思政课教师,给新任课的班级上第一堂课,就要明确基本的课堂教学常规。其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也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效率。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般来说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还是比较融洽,但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要充分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让学生真正的敬畏老师,从而增加师生关系的融洽度。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5
一、课堂纪律的内涵
1、关于纪律
关于纪律,《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纪律一般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惩罚,即纪律得以贯彻的主要手段是惩罚;二是以强迫集体成员的顺从或迫使个体服从命令并对此加以监督;三是注重改正错误或对学生进行强化的训练。
2、关于课堂纪律
关于课堂纪律的理解,本人认为,它是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准则与秩序。反映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受教学任务要求的制约。它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和结果。它是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之一。“对于稳定学生的情绪和加强行为的自我控制,促进学生行为规范,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形成需要有必要的教师指导与监督以及集体、规章制度的约束。而学生自控能力的加强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常见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是7-8岁。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他们“最初的自制力是由成人的要求而产生的。以后,约在三年级末,才逐渐养成在学习时的自我控制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自制力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自制力的质量也日益改善,这表现在儿童不仅能发现自己学习的缺点,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这些缺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活动过度,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也有些同学过度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有些同学的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纪律。例如:打骂、推撞、追逐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传递纸条等亲昵行为;高声说话、口出怪音、作滑稽表情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还有些是上课凝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涂、抄写作业等草率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虽然不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却会妨碍该学生本人的学习,同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分析以上行为,我们应该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去建立课堂规范和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把课堂规范和制度管理过程作为规范和制度教育的过程。
三、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现实也表明:课堂纪律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㈠、加强学生自制力的训练,培养自觉自律意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都不到十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自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引导。
1、正面要求,明确方向。
老师应向每一位学生讲清楚学校课堂纪律的内涵:它包括“讲文明、懂礼貌、不打架斗殴、不影响他人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人的课堂发言,积极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响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必问”等等。老师要有目的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他们做守纪的乖孩子。
2、自我评价,树立榜样,渗透自觉自律意识。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人对己的自主评价,几乎完成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因此,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时做一次总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注意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和每个学生的自觉自律表现作出呈阶段性的范例性极强的评价,并树立遵守课堂纪律的榜样。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启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者借助文本内涵营造让儿童喜闻乐见的氛围,有利于延长有意注意时间,并增强有意注意意识,强化儿童的自觉自律行为。
㈡、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
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⑴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强化训练。
⑵科学安排座位。可以让矮的学生坐在前,高的学生坐在后;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桌;好动和爱静的学生搭配坐;自觉性差和自觉性好的学生同坐。这样就既不影响学生看黑板,倾听老师上课,又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⑶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⑷引进竞争评比机制。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充分利用小孩子的好胜心,展开小组得星比赛,表现好这组就得到星星一颗。大多数孩子怕影响集体成绩,都积极表现自己,少数孩子一时坚持不住,老师和同学及时提醒,督促帮他纠正错误。
⑸多关注后进生。低年级的后进生,都很难在课堂上四十分钟都集中注意力。
⑹艺术地处理教学时发生的干扰事件。
总之,要让低年级孩子在课堂常规中做到自律,老师需耐心和细心,日日强化,及时教育。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逐渐成长、进步。
㈢、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切实提高课堂艺术。
教师是课堂中的重要角色,课堂是教学艺术的天地,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要想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艺术享受,教师务必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个人修养。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6
关键词:课堂管理 提高 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爱动贪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约束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差,在课堂上,时而趴在桌子上睡觉,时而摆弄钢笔或铅笔,时而同桌之间小声说话,时而左顾右盼,时而发呆走神……学生课堂上的这些表现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有效课堂管理的几种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课堂上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率。譬如某学生不喜欢某教师,他会对该教师产生心理对抗,上该教师的课他就会漫不经心或故意捣乱,自然也就难以有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首先提倡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扮演一个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我们应该注意帮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这也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有同学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能及时给予鼓励,其他同学也能不失时机给予帮助,这些友好的举措对这位同学的学习进步甚至于一生的发展将发挥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反过来说,我们必须防止老师的讽刺和同学的嘲笑,那会让学习困难中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所以我们强调: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创设平等、友爱、互助的学习氛围,这也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规则
课堂教学秩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为避免课堂教学秩序受到干扰,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在认真备好课的同时,还要对课堂可能出现的干扰课堂教学秩序的一些反映作出预测,并设计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我们常常采用的一个办法是,在学期开始时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一些合理、实用、简单、易行的课堂规则,让学生知道上课时什么行为是应该的、什么行为是不应该的,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约束。需要提及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我们制定的规则特别注意不要很生硬,可以表达为譬如“你如果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那你就得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哦”这种形式。
制定了规则,就要始终如一地执行。学生如果遵守课堂规则,教师就要按规则及时给于肯定和奖励;如果违反了规则,教师就要立即指出来,并告诉他这样做的不对之处,给予适当的“处理”。
另外,教师还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
通过课堂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适当使用课堂调控技巧
要求小学生在上课的40分钟之内全程全神贯注,高度集中注意力,那是难以做到的事情。通常上课时,无论教师准备得如何充分,小朋友们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到课堂学习氛围。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课堂调控技巧,如突然发问或暂停讲课。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或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又或是摆弄着心爱的小玩具,这时可以突然向他提问,问他老师刚讲过的内容。如果他答不上来,不要当面挖苦,可让其他同学说出正确答案,再让其重复一次,引起他的重视。也可以立即停止讲课,用目光注视违规的同学,引起全班的注意,使其感受到压力,放弃其错误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停止讲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应顾及全体学生的情绪,也应顾及违规同学的承受力。
四、安排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
有时上课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也不完全是学生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或者没有操控好自己的教学设计,致使学生由于失去兴趣或注意力转移而做出了违规行为,引起了纪律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还要多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手段,安排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活动,尽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如适时插入一个课堂游戏,或说一段绕口令,或讲个有趣的小故事,或放一段音乐等等,通过诸如此类的一些课堂活动,可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管理。
最后要说的是,比课堂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师者的仁爱心、宽容心、公平心、耐心。一名教师只要有了这样的几颗心,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处处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1。
[2]张平《教育的智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9 。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7
关键词: 初任教师 课堂管理 积极的纪律模式
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都非常关注课堂管理,只是有经验的教师似乎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顺利开展教学;而初任教师(包括实习教师和新任教师)却往往难以兼顾教学进度与课堂管理,顾此失彼。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不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不少教师采用极端做法:要么对捣乱学生不管不问,闹不出大事就行;要么把教学课上成管理课,使得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无论纪律涣散的课堂还是强制束缚的课堂都不利于有效地教学。
问题的关键是初任教师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问题行为降低到最低限度,把更多的时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完成教学任务。方法之一便是实行积极的纪律模式。所谓积极的纪律模式有两大要点:(1)学校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权利,让学生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和修改。(2)教师以身作则,深得学生信任,师生共同创设一个平静、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积极的纪律模式:
一、 师生共同讨论,建立课堂常规
在课堂的不同时间起作用的规则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得规则格外的情景化,因此也就更加像常规了。对于新教师来说,建立一定数量的常规能防止重大纪律问题的发生。注意平衡常规的数量。过多的规则会使学生拘禁,课堂气氛变得紧张,甚至敌对。制定一些必要的课堂规则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师最好在新学期或者上课的第一天与学生讨论怎样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需要制定哪些课堂常规。只有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则以及处罚措施,才能理解规则,并自觉遵守,愿意纠正错误行为,规则才能作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开始运作。好的纪律应该分等级排列,同时说明相应的违纪后果,一个比一个严重。规则是教师和学生的班级契约。规则面前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以身作则。最令学生不服气的是教师言行不一,对自己网开一面,或者解释规则时选择某些特殊同学。另外,学生接受和适应规则需要一段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与学生讨论变化了的情况,赢得多数学生的支持后调整规则。
二、 营造轻松、高效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弥漫于课堂的情感氛围。成功的教师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所谓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就是师生轻松、高效地完成教与学。为了达到这种课堂气氛,教师既要注意制定尽量周全的教学计划,又要安排好课堂的空间与时间。一些有用的建议包括:(1)给予学生简单明确的指导,使他们知道本节课要做哪些事情;(2)确保活动有步骤地展开,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完成;(3)事先准备好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让学生相信你的组织能力;(4)事务性的以及与教学无关的事,如点名、收钱,应该快速完成。(5)根据学科性质和教学方法灵活地安排课堂环境。如,美术课上可以在家庭般的教室中上课,利用学生的美术作品装饰教室。讨论法适合采用圆桌型或者马蹄型的桌椅排列,而讲解法传授知识时,可以采用秧田式的桌椅排列,但是各行各列要留出人员走动的空间。
教师的人际关系能力对课堂气氛的影响也较大。美国学者查尔斯(charles)把教师的人际关系能力分为三类:(1)一般的人际关系技能。友好、积极地对待学生;善于倾听,理解学生的际遇;真诚地表扬学生。(2)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定期关注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与之交谈;表达出愿意帮助学生的心情;教师担当行为举止的表率,自己先做好,再要求学生;(3)与家长的人际关系技能。定期和家长交流;告诉他们学生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告诉家长需要怎样做;强调学生取得的进步,而不是仅局限在他的缺点上。以上这些都是对轻松、高效率教学的课堂有利的人际关系技能。
三、 建立有效的交流通道
几乎每节课堂总有学生产生问题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细小,有些则比较严重。课堂管理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完成计划好的教学活动。教师处理违纪学生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把问题扩大化,以免影响教学进度。无论处理哪种违纪行为,建立有效的交流通道十分必要。
首先从非言语交流说起。如果教师对学生时常进行非言语交流,敏感的学生就能够会意这些暗示,避免一些小的过失而专心听课。例如,当学生交头接耳时,教师可以用眼睛盯住他。走到看课外书的同学身边,他会自觉地配合教学。同样,消极的非言语则给学生传递被动信息。教师倚在门上与学生对话,学生也会三心二意地听教师讲话。如果教师说话时不看学生,或只是看特定的学生,抵制的学生就会增加。若教师授课时位置不变,则会为违纪同学提供可乘机会。
对待产生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首先要稳住学生的情绪,尽快让他意识到自己错了,需要集中精力学习。一旦教师在班里批评指责学生的过错,课堂教学将会受到影响,教学时间相应减少。因此,教师最好使问题孤立,不拿个别同学的错误惩罚全班同学。这样做也可以让违纪的同学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过激行为。课后教师可以与违纪学生安排一次谈话,再利用有关学生和其他教师对问题同学的看法,警示他(们)。有一类学生是经常犯错误的。教师需要多花心思,找出症结所在。引发学生重复犯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家庭背景、学生性格。最
好的方法是与同事和家长合作,共同监督管理。
四、 教师积极反思课堂教学管理的得失
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以重大的班级事件为契机反思课堂管理的得失与问题。主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我想营造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友好的、高效率的、严肃的?(2)我喜欢那种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的还是独立思考的?(3)同学们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如何?(4)他们怎么看待我的教学风格?(5)计划好的教学任务是否顺利完成?(6)经常在我的课上捣乱的几位同学是否在其他老师的课上也常常这样,为什么等等。万能的管理规则是不存在的,因为课堂管理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学生情况而调整课堂管理策略。
虽然单凭积极的纪律模式很难改变严重违纪的同学,但我们可以此模式为主,多模式共举,使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和教师和谐相处,从而使班级教学顺利开展,少受甚至不受干扰。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该预测班上经常闹问题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可能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考虑自己会有什么反应。用平静而严肃的神情对待违纪同学不失为一条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8
一、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一)课堂纪律与教师的情绪
教师每天要和许多个性迥异的学生接触,在授课和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与活动进程要求不符的偶发事件,甚至是讽刺挑衅。面对种种难堪的情境,如果教师的情感不成熟,不稳定,缺乏情绪的控制能力,那么就会不知所措,自我失控,急躁,盛怒而不能自制,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用惩罚的手段来对付学生,铸成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可见教师的情绪与课堂纪律是紧密联系的,很多教师容易受到学生的影响,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时便会无心讲课,出现课讲不下去或者内容讲解错误等现象,越是这样情绪就越不好,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课堂教学。
相反的课堂纪律良好的话,教师的注意力就不会受到影响,课堂教学活动会按照事先预定好的方向发展,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纪律与教学进程
有些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会停下课来进行处理,而有的问题又很复杂,一时处理不好,等处理完了再继续上课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达到,影响了课程的进度。
(三)课堂纪律与学生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并不代表着压抑难受、强制安静、填鸭式灌输,而是培养学生从内心自觉。强烈的求知欲望,会有效地促使他们守纪,聚精会神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主动参与每个教学环节,师生配合默契。长期的习惯,在这样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影响下,即使个别学生想再扰乱课堂纪律,也会面红耳赤。
(四)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学习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课堂纪律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时间一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减弱,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而如果一直处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之处,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学习的兴趣也会很浓厚。
由此可见,课堂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它地教师、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经我们应该重视课堂纪律的管理,让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作为教师,管理好课堂也是一项基本的、更是十分重要的要求。
二、教学中常见的课堂纪律问题及教师不当处理行为
在现在的小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顺利进行的问题,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管理方法,阻碍了课程的教学,有的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繁忙中工作的老师,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做法不对。
在课堂上会有个别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会故意在上课的过程中发出一些怪声,如尖叫、学动物叫等,或是做出一些小动作,如敲桌子、伸懒腰等,这样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情况在小学课堂中是比较常见的,正因为如此,有的老师可能会采取坐视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顾着讲自己的课。还有的老师可能会对学生说一些消极性的、或侮辱性的语言。这样会使学生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课堂纪律问题解决技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技巧,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课堂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管理好课堂,首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
1、衣着得体,举止优雅
2、以丰富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3、提高自身修养,坚决杜绝暴力和软暴力的使用
4、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流程,科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教学问题与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且忙于课堂学习与练习,没有空闲去违反课堂纪律。
(二)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几点技巧
1、明确学科规矩与要求,并经常性提醒。数学课有数学课的规矩,英语课有英语课的要求,“先说断,后不乱”。否则,就无序。而且对于要求和规矩不能朝令夕改,并要经常性强化、提醒,让学生形成习惯。
2、教学中做到“心有余而力要足”。“心有余”,就是除了教学要管课堂,不能只专注其一,而忽略课堂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特别是学生反应情况。要做到“心有余”,前提是充分备好课。“力要足”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管理上的坚持力要足,不要忽紧忽松、虎头蛇尾。
3、不要吝啬关爱、喜欢、期望与赞赏的语言,加强正面引导。想赞美就说出来、写下来,有期望就提出来、递过去。学生渴望被关爱被喜欢被赞美,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褒奖语言、热情掌声、欣赏眼神和期待目光。
4、师生共同管理,培养“规则”意识。娱乐圈有“潜规则”,球场上也讲规则。课堂管理光靠教师太势单力薄,需要学生在提高认识、强化纪律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集体活动没有规则是无法有序顺畅进行的, “规则”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实现师生共同管理。
5、运用丰富的体态语暗示和控制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体态语,举首投足、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目光眼神等等都各不一样。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一出现,学生立即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配合默契,心照不宣。
6、分层次管理,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对于违纪学生群体要注意长期观察、分析,哪些是“跟班儿”,要心中有数,分而治之,区别对待,努力瓦解同盟,做到“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7、走到学生中间去教学
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教学,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大,心理距离也大,而教师的影响力也就小了,学生熟悉了你的特点,后面的学生就可胡作非为了:睡觉的、看课外书的、听音乐的就司空见惯了。
8、以任务或课堂练习调控纪律
教学过程中,如果大面积的人都心不在焉,个别集中甚至出现明显违纪,这时,建议通过布置课堂练习或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问题,一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是便于教师走入学生中间施加影响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醒或教育。
9、对严重违纪事件要及时制止,课后亲自理智处理
严重违纪一旦出现,师生双方情绪激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使矛盾升级,教师下不了台,这时去问原因,说道理也是多余而且无效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冷静想办法及时制止,待课后亲自理智处理,“亲自”是处理的前提,“理智”是处理的关键。
10、不妨“孔雀开屏”,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另类”魅力
学生只喜欢甚至崇拜多才多艺的老师,我们不妨利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让学生知道自己不但懂数学,还懂英语;不但会教书,还会音乐、美术、篮球、足球;不但知道传统的,还在追逐流行的,是教师可能还是某歌星的fans。当然,这种展示不是刻意的炫耀,而是自然的流露。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存在问题;培育策略;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49-01
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管理教学效率近两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事实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了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对教学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不同的班风、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安全教育、激励评价、差异对待、培养自主能力,加强体育课前、课中、课后的组织与管理,在小学体育低年级教学中,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一、体育课堂常规现存问题
1、疲于应对教学任务,“放羊式”的教学
由于教师编制受限,体育老师课时量多,应对教学任务之余,常显精力有限,造成对课改研究不深入,于是课堂教学荒废对常规习惯的要求,得过且过,不追求教学质量。
2、教师自我要求不高,课堂教学过于随意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堂教学要求不规范,有些教师没能以身作则作用,课堂教学过于随意。如接听手机、聊天、随意离开上课地点等现象常常存在。
3、日常教学中肢体冲撞时而有之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特别是集体项目,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低年级的教学里也会发生因小事而引起你推我撞,毫不讲理,自私的行为,往往老师为了处理这样的小事,而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进一步恶化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体育课堂常规培育策略
1、培育安全意识是课堂常规建设的前提与保障
安全教育是教学的最基础内容,没有安全何谈教学。体育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而且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耍,自律性、控制能力差。在小学体育教学里,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让学生知道体育课里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及这些不安全行为给他人可能造成的危害。让学生在每节课里,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2、明确教学常规要求,让建设落到实处
(1)课前常规
服装:不带任何硬件物品上课;做好见习生的工作安排;听从体委在指定的地方集队。
要求:由小组长检查记录着装是否按要求,排队做到快、静、齐。
(2)课中常规
内容包括:按要求到达指定的地点上课,报告人数;清晰学习任务和内容;学习预见性的安全内容。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小组和团队的学习,听从体育小干部的指挥,发挥个人与集体的力量。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课堂常规建设
为了让学生在上体育课中,做学习的小主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把年度计划、一个月一个星期的学习任务,甚至一节课里要解决的问题,清晰的告知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并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特别是一节课里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更是要学生保证向40分钟要质量,要时间。并告诉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如果在排队时,因某人的原因而影响了大家上课的时间,会受全班学生的共同监督和批评。让学生在团队里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针对低年级心理特点,完善激励评价
(1)争做领操人,吸引上课的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去表现自己,都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每一次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在男女生中产生各一人出来带操。要求课前常规做到的,例如,服装达到上课要求,纪律性好就可以了。至于动作规不规范、声音响不响亮,在带操中给予专门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带操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敢用响亮的声音叫口令,渐渐地树立了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特别是平常表现一般的同学,更是渴望争取这样的机会。因此,通过争做领操人,能较好的约束学生在排队时规矩的养成。当然,为了鼓励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适当的把要求降低,给纪律松散的学生一个机会,那么在下一次课堂里,纪律较差的学生也会很好的反馈上次课你给他的机会,慢慢地都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
(2)争抢自由活动时间,提高集队效率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耍,特别是在体育课里运用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进行游戏,更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因此,抓住这一特点,和学生约法三章:a准时到达操场;b全班集队时做到快静齐的;c不需要任何老师提醒的。都可以在上课前奖励5至1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做到放而不松。这样,当学生一次尝试到自由活动的乐趣后,在下次课,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快的配合体育委员做好集队的工作。但如果是因其中几个学生没有做到的话,那么就要采取一对一的教育。否则,这几个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也就会越来越散漫。时间久了,就会变成“难教”的学生了,因为坏习惯已养成。所以说,在集队时一经发现不良现象,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
5、因班而异,进行差异性教学常规建设
首先,男生较多的班级,班风显得活泼,学生好动,自控能力较差。但学生喜欢竞技比赛类型的体育项目,爱表现自己,喜欢上体育课其次,女生较多的班级,班风好,听教听话,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好,不太喜欢竞技比赛体育项目,但也喜欢上体育课。最后,班主任配合且管理能力强的,常跟踪教班级的教育,整体上课堂常规会较好。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篇10
关键词:失范行为;教师评价语言;小学生;和谐
评价是教师教学过程新的亮点,是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并且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渡过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评价语言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教师评价语言与小学生失范行为的概念
小学课堂管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处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行为发展的不健全,对自己的行为好坏没有健全的定义,因此需要教师的管理与引导。小学课堂管理可以通过一下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班级课堂管理的行为规范来达到约束小学生的行为的目的;二是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的引导,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最基本的方式。
(一)课堂评价语言
课堂评价语言作为教学领域的一个常用名词,它有不同的定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被理解为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程度,包括优良,正误的评价与点评。
(二)学生失范行为
学生失范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根据违反教育规范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三种失范行为定义:越轨行为、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而在教育里的学生的失范行为被界定在针对于教学规范的越轨行为,违反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活动或行为。
二、教师评价语言的特点
(一)针对性
针对性又可理解为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不同的个性发展,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不能华而不实,也不能有所雷同,有些小学生会厌恶雷同的教师评价语言。
(2)简洁性
简洁性又可理解为教师语言要简单精准,要说出大众化的语言,避免网络语言的出现。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教师的每字每句都会影响到小学生。
三、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与小学生失范行为的关系
(一)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对小学生失范行为的影响
1.恰当的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对于小学生失范行为的积极方面影响
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能够给予学生情感上的鼓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减少心理方面的失范行为的发生。小学生十分看重一些奖励,无论是实物的还是语言上的非实物的,积极地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错误的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对于小学生失范行为消极方面影响
(1)错误的语言,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一、二年级的学生脑部处速发展的阶段,神经常常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中,注意力不持久,对教师的存在比较严重的依赖心理,常常将教师说出的话奉为圣旨,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降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精神涣散,变的沉默寡言,错误的评价语言可能导致学生失范行为的比率上升。一些教师不能够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范行为,当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的时候,不选择通过语言引导,而是选择一些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师生间的关系恶劣化。
(3)小学生出现道德品质问题。学生暴力事件与偷窃行为的泛滥,敲响了我们道德的警钟。究其原因,有调查显示,学生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之就是因为学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接受到的社会信息量逐渐增大,社会信息量的增大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因此,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尤其重要。切不能忽略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重要意义。
(4)小学生出现厌学问题
错误的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可能导致学生的厌学现象出现。长期在教师批评声中成长的学生,内心会不同程度受到创伤,精神上更是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他们会以厌学,逃学,弃学的形式作出对学校的不满。
四、规范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防止失范行为的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积极鼓励、尊重学生
在评价中善于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学习主动发言的自信心。当发现平实沉默寡言的小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给予这类小学生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无论小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语言表达是否流畅,都要以一个充满爱的引导者的身份给予鼓励。
(二)加强小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的趣味性体现在教师能够调节课堂气氛,给予学生无限的力量,常常生活在积极气氛下的学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几率也会逐渐减少。教师应把小学课堂评价语言作为一种媒介,教师不应过于严格要求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美性,而应努力去帮助、引导与鼓励小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给予教师学习方面等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的情绪:可正面表扬正确回答问题的小学生;可肯定答偏题的小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方式;可鼓励错误回答问题的小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可引导没有回答沉默的小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
总之,教师在运用进行课堂评价的同时,要善于运用得体的姿态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来辅助评价以增强评价语言的听觉感知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示语文教师的课堂风采。小学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一个传递者,更是一位播种者。新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每个项目,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才会为祖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让学生茁壮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钱运龙.浅谈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n].安康日报,2010,4
[2]刘小萍.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成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0,(4):12
[3]陆妙琴.教学语言及其评价标准探微[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2)
[4]李先军.论教师的道德评价语言[j].浙江教育科学;2010,4
[5]张积家.徐明慧.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教师评价的认知与偏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2):27
[6]周松逸,教学中的表扬和批评[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6):33
[7]毛建平.高翔.表扬与批评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4
[8]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9,3
[9]仲黎明.小学生品行失范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师理论研究,2009,(2):13
[10]韩秀丽.教师课堂评价的失范行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4):30
[11]王琳.小学课堂行为规范的几点建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0,(2):12
相关文章
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2023-05-05 08:47:44
小学英语课堂减负提质策略 2023-02-16 08:34:02
小学家校沟通现状与对策 2023-01-28 09:20:38
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探索 2022-12-23 08:38:14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的思考 2022-12-05 11:32:04
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与探究 2022-12-04 16:54:57
精品范文
10小学数学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