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论文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8 02:10:13
ppt课件论文篇1
关键词:ppt;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alking of ppt teaching
peng yingjie
(the party school of beijing yanqing country committee,beijing102100)
abstract:ppt multimedia tools are good complements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education,with a very distinct advantage.however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the ppt courseware of high quality is necessary.multi-media teaching ppt reduced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keywords:pp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当前,ppt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备一些传统媒体无法具备的优越性,能将图像、图形、文字、动画、声音及视频编辑制作融为一体,让学员能在教学者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环境,这充分发挥了学习者主动性。当然,在目前的使用中也存在着某些不足,部分教师过于依赖ppt的使用,部分教师却无法接受新形式;ppt课件在制作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课件的整体质量不高;在课堂教学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无法发挥ppt教学手段的优势,显然此类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运用ppt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ppt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一)ppt制作水平不高
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首先,仅仅将教材内容整理到课件上,重难点不明确,形式机械,无法真正起到教学作用。其次背景与文字颜色对比不醒目,字体太暗,影响学生正常阅读。而且ppt色彩太亮或者太暗,会容易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再次,课件设置过于复杂,实用性佳,影响理论知识的表现。并且有些教师往往从网站上直接获取其他教师的课件,没有依据自己授课重点和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就照搬使用。
(二)师生在课堂上缺乏有效互动
现代教学理论证明,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活动,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想法的过程,教学活动需要师生认知、思想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中共同完成。然而ppt教学当中,部分教师整堂课停留在多媒体电脑前,注视着电脑屏幕,用鼠标指示课件中的公式、文字或图片,快速讲述和播放准备好的ppt,毫不顾忌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听课状态,枯燥无味地读着课件内容,而学生被动的阅读ppt的内容,这些内容和教师的口述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单纯的朗读课件内容,没有解释分析的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互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刻板,学习氛围沉闷压抑。此外室内昏暗的光线使学生很容易昏昏欲睡。对ppt课件过分的依赖,并不是教学的创新,只是将传统教学中教师按教材照本宣科的方法变换为按课件朗诵,极大的限制了教师发挥自主的创造性。当前ppt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以及与教师的交流热情。
二、处理ppt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提供ppt制作培训,提高教师ppt制作质量
ppt课件制作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囊括了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等领域,所以针对教师在ppt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组织有关学科的教育专家为教师提供ppt制作培训活动,以完善教师ppt课件的制作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课件界面要清晰简洁,总结要精炼,字符大小适宜,内容要重难点突出。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性。其次课件中文字的颜色和ppt的背景要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显著的差别,依据学生的视觉心理以及心理学规律,确保学生能迅速地从课件中充分感知内容。同时也要保证字体与文字颜色要有一定的变化,避免学生听课疲劳和注意分散。
(二)注重课堂氛围和师生间的交流
课堂中教师使用ppt课件教学,增加了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工作,却减少了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活动是师生对话和沟通互动的过程,师生间通过思想交流,改善教学效果。为了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需要注意下面几点: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提倡教学民主,增进师生关系,营造课堂中师生见和谐、愉悦的氛围,保障在课堂环境里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实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模式,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反馈学生的听课情况,记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收集的资料调整教学策略。
三、结论
ppt多媒体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辅助。目前的ppt使用中,存在的课件制作问题,以及如何增进师生间交流。也提出来笔者相关的解决对策和思考。当然如何进一步发挥ppt课件的优势,提升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ppt课件论文篇2
关键词 高校课堂 ppt课件 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classroom ppt teaching
li yum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 lijiang, yunnan 6741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opularity of the school computers, multimedia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assroom. ppt courseware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college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ha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ggests the problems on university classroom ppt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optimal results ppt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 classroom; ppt courseware; improvement strategy
1 ppt在现代高校教学中的优势
1.1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使用ppt的优点
在教学中,高校教师适当使用ppt来进行教学,主要有几个优点:其一,使用课前制作好的ppt,课堂教学时能够大幅度地节省课堂板书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教师书写出错率,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二,对于任课班级较多的教师而言,应用ppt教学,便于其重复使用相同授课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其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ppt教学,可以通过画面、声光等技术手法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地呈现于课堂上,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同时,ppt教学还可以整合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
1.2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使用ppt的优点
当代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现代化技术更有兴趣,更乐于接受。多媒体课件在高校课堂上的应用,迎合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ppt课件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 高校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所带来的问题
2.1 部分大学教师患上“ppt依赖症”
传统教学中,高校教师一般会在黑板上板书,推导公式,这样学生会跟着教师的讲解过程来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和内容。一方面,ppt课件在高校教学课堂上的应用,让很多教师完全脱离了板书教学,所有内容都通过ppt课件来展示,这样随着ppt课件逐页放映,很多教师课堂上对着ppt照本宣科,而学生的学习思路也没有教师板书教学那样集中与逻辑化。另一方面,ppt课件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更具有“可复制性”,很多不负责任的教师课前不再备课,就将他人的ppt课件直接拷贝,课堂上直接“拿来”串讲,这样很难完成教学计划与目标。
2.2 ppt中呈现的教学内容过多,信息量过大
为辅助教师讲解,ppt多用于呈现知识重点和知识难点。另外,如果在一个课时内需要告知学生的东西较多,为了节省课时和便于学生理清头绪,也可适当使用ppt实现多项内容的快速呈现。在ppt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信息量过大,内容丰富本来是个优点,但凡事过犹不及,泛而不精。与传统的板书相比,ppt可以省时,同时也没有空间限制,所以很多教师就认为多多益善,只要是相关的就“拿来”一用,这样的ppt课件,信息量过大就会导致重点、 难点不能突出。教师在讲课时只能一页一页地闪过,所展示的教学内容很难被学生记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找到重点,另一方面,ppt上只有满满的文字,这样的课件与教材没有区别,无法达到ppt教学的目的。
2.3 制作ppt过于简单或者华而不实
还有一类ppt,在材料组织与技术运用等方面都过于简单。这类ppt往往是高校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把网上和课本的知识点不加精选与条理化,直接复制粘贴,将他人的课件或者课本上的内容“拿来”,这样的ppt就是简单地将传统的“黑板板书”变为了“电子白板板书”,换汤不换药。
在ppt课件制作过程中与过于简单不同,还有另一个极端,即华而不实,ppt制作过于重视技术,而忽略了内容的载入。
3 合理使用ppt,达到课堂教学媒介组合最优化
3.1 合理使用ppt,防止过分依赖ppt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推广与普及,ppt课件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对传统授课模式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ppt课件教学更加直观、灵活、丰富,同时实时性更强,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喜欢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很多高校老师片面追求课件使用率,不管知识、素材的特点与类型,不顾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规律,授课必用ppt课件。
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否应用ppt课件进行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要正确处理好传统黑板教学手段与ppt课件教学的关系,因材制宜,形成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3.2 精炼ppt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丰富多彩,但是里面有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部分,那么在ppt课件制作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就不能将课本内容全部照搬,更应考虑让学生结合课本与ppt课件的学习进而明确、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内容。一张ppt上呈现的内容与信息,不宜过多,力求简洁、主题突出。其次,对文字内容,尽量选择图形、图片、表格等形式表现,即使有必要出现,也要反复推敲斟酌,力求用最少的字点明主题。
针对当前ppt课件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在制作ppt课件时,要精心选择课件题材,选材时要遵循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即选材对于课堂教学必须具备“充要性”。“充分性”,是指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ppt课件选材要在基于现行教材、准确反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知识内容,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课件中反映出来,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使学生能掌握最新的知识与信息。“必要性”是指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当前教学或学生学习所急需的,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ppt课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但是并不是说运用ppt教学就能信马由缰,不顾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教育理论,脱离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课件既高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了解学生心理,并做到所选题材具有时效性与创新性,基于教材,通过选题的创新性,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3.3 从视觉效果上精心设计ppt
一个好的ppt课件,应该让学生能感觉到新颖、生动有趣、印象深刻、简单好用,这些都是通过ppt的界面设计来完成和实现的。ppt 的风格与色调应该契合授课的主题。每张ppt上使用的颜色不宜超过三种,应优先选择放大不失真的或清晰度高的图片;统一相同类型对象的文字样式,对对象的大小比例、放置位置进行调整等,切忌花里胡哨,最终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美观。要重视课件的界面设计,过于简单与华而不实都是两种不可取的做法。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电教媒体技术的推进与普及,ppt课件教学在现代高校教学中的优势正逐步凸显出来,ppt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应遵循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ppt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应形成优势互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高校教师从心理和态度上,防止过分依赖ppt,从技术和内容上,要精心计ppt视觉效果,精心组织ppt内容,充分发挥ppt的作用。
参考文献
ppt课件论文篇3
关键词: 多模态 英语文化 ppt课件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社会日益呈现多模态性,意义的构建越来越依赖多模态话语的融合,多模态话语相关研究应运而生。笔者通过研究中国知网上关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论文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呈上升趋势;思辨描述性的论文居多,而定量实证型的研究较少。完善多模态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拓展多模态研究范围,对于推进我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英语文化教学中运用的ppt课件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种模态的使用类型和整合原则。
二、多模态话语与英语文化习得
多模态指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时,感觉器官会作为整体进行运作。可见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充分调动习得者的各个感官非常必要。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ppt课件以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得到广泛使用。它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于一体,不仅信息传递量大,而且具有多维性,可整合多种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实现立体教学。采用ppt课件是实现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三、英语文化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
1.ppt课件的模态类型
多模态ppt课件不仅可以展示教材的文本材料,还可以同时配合声音、视频材料等。笔者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经常运用ppt课件,采用较多的模态有视觉模态、视听组合模态和视频模态等。
ppt课件的视觉模态结合教材,展示给学生较完整和立体的背景资料。笔者在讲授《英国概况》第一章时,大量运用图片呈现了英国地图、国旗、国徽、地标式建筑、苏格兰男子的格子花呢裙子、城堡、威尔士的红龙旗、水仙花、爱尔兰的三叶草等。采用视觉模态讲解教材中的难点,能使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点。如讲解《英国概况》第三章英国政治时,笔者在课件中运用了动画,如将英国首相设计成一个动画形象,左手拿着的蛋糕上写的是parliament(议会),下面的盘子上写的是legislature(立法机构);右手拿着的面包上写的是cabinet(内阁),下面的盘子上写的是executive(行政机构),动画人物站的台子上写的是first among equal。这样既直观形象地阐述了“为什么英国首相是英国政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个问题,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课件的视听组合模态可以创造立体的教学环境。从语音文字的角度讲,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电影、多媒体软件提供语音环境,提高对真实语音和文字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笔者在ppt课件中根据讲授内容选用了很多英文歌曲,例如在讲解英国简介时,播放国歌god save the queen,帮助学生理解君主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意义;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在课件中播放yankee doodles(扬基歌),在讲解英国节日的课件中播放圣诞英文歌曲等。
ppt课件的视频模态使用较多的是动画、纪录片、电影等视频,视频模态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脑的立体思维、线性思维等,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笔者制作的《英语国家概况》课件中,插入了很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播放cctv纪录片《大国崛起》有关elizabeth i,the great charter,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相关片段。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播放电影the patriots片段,在讲解美国内战时,通过播放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片段,展现美国人民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原则
多模态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辅、简约性及交互性的原则;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要求教师设计真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更形象生动地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为实现ppt课件的多模态最优整合,教师在进行多模态课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模态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话语范围),根据所教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ppt课件应采用简便易用的人性化的界面设计,这是决定课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可靠、适当的技术条件是确保多媒体课件教学实施过程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2)ppt课件的页面应简洁美观;页面上的文本、图形、图像等可视元素搭配构图合理;主体内容视觉信息表述明确,色彩和明度搭配协调得当;屏幕构成应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各模态的配合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多感官共同参与。多模态外语教学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好模态内部媒体之间的关系,如教材与ppt课件的关系,声音、视频、版面设计间的关系,等等。媒体(图片、音频、动画等)的选用应贴合主题的需要,做到主次分明。
(3)制作ppt时应侧重在知识引入前采用适当的策略,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文本内容以简明的词语概括出主要的和次要的论点,将内容分类、压缩、提炼、纲目化,按照文本的内在逻辑,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选择不同的模态时,要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获得最佳搭配。
(4)多模态学习的强度不能太过,过少的模态使用没有发挥多媒体多模态课件的作用,而使用过频、容量太大会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接受所学内容,影响学生的情绪。
四、结语
运用多媒态话语理论制作的ppt课件可以为英语文化教学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多元化互动通道,有助于缓解课堂面授时间紧张的局面;非实时交互环境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他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它使教材中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london:arnold,1978.
[2]kress,g.& van leeuwe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ppt课件论文篇4
(一)内容选择不当
教材与课程的进度是制作ppt的参考和依托,内容的选择本来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一些教师常常走进一个误区,即简单地将要讲授的书本内容搬到ppt中,以课件制作代替了备课,把精力都投在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堆砌在ppt上,而忽视了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制作成了“书本搬家”式的课件。到了课堂,ppt成了教材的简单再现,框架、文字、图片均是照搬、图片少、文字多,密密麻麻一整版;教学则变成了照本宣科,以“读”“念”的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毫无吸引力和艺术美感。客观上,艺术课程教学对ppt的艺术美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书本搬家”式的ppt,对于学生缺乏新鲜的视觉刺激和精神享受,不仅不能起到多媒体课件所承担的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更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拖入一个僵化的境地。
(二)图片选择不贴切
图片是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一门课程的ppt制作完成后往往会用上好几年,很少进行更新,存在图片过时老套、与课程内容不吻合、缺乏时尚元素、不符合设计趋势等。比如,当前包装设计提倡绿色环保的创意理念,在示例图片的选择上应紧跟国际趋势,选择近年内世界顶级优秀设计作品;图片来源若为翻拍教材或其他设计类图书,则会出现像素不高、色彩偏差、图片模糊,等等。此外,图片选择不准确也是ppt制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若图片对概念或理论点的展示不够明显、明确甚至是错误,势必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如平面构成课程中的矛盾空间是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形成的空间,但在二维平面中看上去却是真实合理的存在,选择的示例图片就应准确地展现出这种虚与实的矛盾存在。若选择了如埃舍尔、马格利特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可能会误导学生对矛盾空间的理解错误,进而在创作矛盾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疑惑。
(三)版式设计混乱
版式实际就是框架,是对课程的整体架构,体现教学内容逻辑关系和层次,版式设计的水平往往是教师把握课程内容整体性和逻辑性的反映。在实际教学中,有的ppt存在板式设计混乱的问题。例如:一、二级标题不区分,观点不清晰、主次不明显,该强调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来,使学生分不清主次,掌握不了课程的进度;有的字体种类繁多,颜色花哨、冷暖色对比不够强烈,易使学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的背景图案花哨、颜色过于鲜艳,造成画面效果混乱,干扰了前景中的教学内容。
(四)动画效果简单机械
动画效果可以丰富ppt的视觉层次,起到承上启下、带出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ppt的动画效果过于简单机械,往往仅限定于文字或图片的淡进淡出、跳跃等方式,这当然也是好的,但在课堂中过多使用,就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缺乏新鲜感,留下拖沓的印象,干扰了课程主线。此外,部分背景音乐及声效的使用有时也存在与课程内容不符、突兀、冗长等情况。
二、提高艺术设计课程教学ppt的艺术表现力的思考
因材施教是有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保证。艺术设计课程首先是艺术课,课程本身强调的艺术水准、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较高,对教学ppt的艺术表现力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笔者就教学ppt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感到学生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总体简单明了、整洁大方;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图文配合好,图片丰富、质量高、时代性强,文字简洁,避免过多彩色字体;减少复杂的动画效果、声效与背景。总的要求就是一目了然,富有艺术表现力。
(一)正确认识ppt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艺术设计课来说,教学的目的是要传授知识、讲授技巧、启发设计灵感。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ppt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它只是一个教学手段,并不能改变教学本身的含义。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的课就是具有新理念的新课。还有的认为,艺术设计课就是要强调推陈出新,因而在教学设计时,不断的追求手段地创新,将大量的图片、资料、录像引入课堂。然而,透过这些浮华看真实,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并未得到真正提高。
(二)正确理解与把握设计理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教材内容和设计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决定教学手段是否有效,这是有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教师理解得越透,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才可以准确地找出内容之间隐藏的对比、并列、递进等关系,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去完成教学目标。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能以教材为依据,从具体学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条理性和结构性俱佳的教学ppt。具体在设计制作ppt教学课件过程中,还要有三个“看一看”:一是看看要进行课件设计的内容是否用常规教学手段不能表达或难以表达,不能只考虑改善教学手段的问题,而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分析;二是看看采用课件组织教学是否达到了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不能只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媒体多样化,一味求新;三是看看是否制作了“书本搬家”式的课件,艺术设计类课程ppt不应是摆脱板书、堆砌文字的场所,而应是帮助理解抽象模糊设计理论的媒介,升华设计理念的感悟。
(三)ppt制作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层次清晰
ppt的结构大多按照教材的结构来安排,也有打乱教材的结构自行安排的,但一定要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吻合。确定哪些内容进课件,用何种方式表达,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艺术设计是实效性比较强的课程,设计的风格受流行元素影响大,因而在教学中,教材设计的知识点常常都是基本理论,迫切需要教师引入新的时尚元素,增加新的知识点。这些内容往往又通过图形、图片等视觉形态作示例展示,极易造成逻辑混乱,让学生搞不清到底在讲什么内容。因此,ppt的排列分布上要讲技巧,弄清内容中带有时间、流程、趋势、并列等顺序关系,并选定一至两种顺序排版,同时,在每一张ppt边角上都显示知识点,使知识点形象化,一目了然。
2.图片准确
艺术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图片传达的信息速度更快,对理论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尤为重要。教学中,示例图片的选择必须慎重,反复斟酌。要侧重选取那些符合教学知识点需求,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艺术水平高的名家经典作品和时代气息浓厚、设计元素鲜明的现代作品。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知识背景上选取图片,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理解新知识点。坚持由简到繁,首先选用那些简洁明确的图形或图片,再逐渐增加有难度、深度的图片进行示例,并注意与理论点相吻合,简单明确地表达出理论点的内容。“示例图片的选取在精不在多,一般控制在3-4张即可,重点难点可适当增加数量,如果能用相同的图片,从不同角度讲解不同的知识点,给人留下的印象无疑更为深刻”。同一个知识点的图片尽量在一张ppt中完成。某些理论点上,也可制作较短的gif格式图片,用简单的小动画来阐释理论点。另外,图片的选择要尽量使用高分辨率或矢量素材,即使是翻拍的图片也应由电脑处理去除畸变并尽量恢复原色彩后再使用。
3.文字精炼
艺术设计课ppt一般能用图的不用表格,能用表格不用文字,即使必须使用文字,也要精练简洁。若出现大段落的文字,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没有耐心全部阅读完,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因此,在ppt的设计上,文字的使用务必简洁概括,只列标题和理论点起到提示作用,或作为图片说明使用,说明性的文字尽量由教师口述解释。减少过度使用多种字体和颜色的情况,一级标题只用一种字体和颜色,同时注重同图片的协调搭配问题,既利于区分层次,也是艺术性的要求。
4.背景干净
对于主要用于传达知识点的教学ppt,背景的设计及图案的选择应尽量简洁单纯,可以尝试使用较单纯的背景,如浅色、纯色或白色背景,不使用任何图案。若使用图案,图案的选用也不宜过于抢眼,不宜选用完整的照片或图片,可尝试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图案或图形。在视觉强度的安排上应处于最弱的地位,可以降低它的纯度,以浅色在背景出现,或安排在处于远离画面中心的边缘位置上,仅仅起到丰富画面层次,呼应主题的作用。如讲授《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这个知识点时,选择的辅助图形就可以分别使用点、线、面等元素作为背景元素出现,呼应主题,并安排合理颜色、形态、位置大小等,保持与整体版式的统一,视觉强度安排到最弱的强度,以免对前景主要内容和图片产生干扰。
5.运用视频媒体
制作艺术设计类教学ppt,其本身就是版式设计、动画制作的艺术设计过程,也是增强激发学生设计灵感的载体。艺术设计课着重强调了设计平面媒体的动手能力,但也是容易被忽视、且较难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动画等视频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等视频媒体成为艺术设计的时尚宠儿,大大丰富了艺术设计的视野。作为艺术设计课程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新媒体,传达新理念。特别是在讲解抽象概念时,若能通过制作相应的动画短片,用生动的画面、演示过程、比较不同位置变化后的画面效果及优劣等,则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讲授《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原理时,由于概念抽象,以往一般都靠老师讲解和用大量时间完成多次作业,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才能初步掌握理论,教学效果不佳。但若在课程一开始就用一段卡通动画短片来介绍点线面三个基本元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显示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的大小、位置、形态发生变化时视觉效果的变化及区别,对于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点,启迪形成自发性的思考效果明显。
三、结束语
ppt课件论文篇5
所谓ppt,即powerpoint,是一款办公软件,可直接将外部众多文件统一起来,制成兼具文字效果、动画效果、多种声音效果及强大链接功能的教学课件.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板书时间,最大限度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益,而且还能优化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向更深度、更广度方向延伸,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pp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学物理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发挥ppt课件的巨大优势,为课堂教学服务,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ppt课件的特点
ppt课件受到了教师的青睐和普及,取决于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ppt课件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简便易学.word与ppt是office办公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且具有统一的操作平台.教师只要懂得如何使用word,就能够使用ppt课件,简便易学,不需要再另行培训.(2)装备齐全.有别于word,ppt自带多种装备,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层次分明的条目符号、多种表现手段的组合、自定义动画等.应用ppt课件不仅可以通过“格式一项目符号和编号”编辑不同类型的内容,而且还能单独或有机组合使用文字、图片、音频等.此外,ppt还能够提供强大的在线功能,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背景的有机统一,强化教学效果.
二、ppt课件的使用原则
1.适时适度原则.包括课件内容、课件播放速度等方面,要与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能力相结合,以适时适度的内容和节奏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辅原则.ppt课件只是作为一种辅工具,不能完全取代板书教学,因而教师在使用ppt课件时,应使之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最大功能发挥ppt课件的作用.
3.互动性原则.ppt课件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为主.因而运用ppt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反映,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ppt课件动画设计的策略
1.ppt课件模板的选用
ppt能够实现在线功能,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挑选出相应的主体模板,使之与教学内同相契合,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基于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会遇到难度不一的抽象概念,合理的ppt课件动画设计,能够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而模板的作用是营造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下学习,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枯燥为生动,可大大增加课件的逻辑性、引导性和趣味性.
2.ppt课件内容的安排
ppt课件动画设计,最终是为了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因而,中学物理教师要对ppt课件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ppt课件动画设计,应立足于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将抽象的概念、定义等形象化、具体化,切实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同时,ppt课件动画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艺术作品创造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喜好,以艺术性的ppt动态课件扩展学生信息通道,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有效的启发以及丰富的想象空间,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ppt课件动画的展示
ppt课件论文篇6
关键词:ppt教学课件;英语教学;全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70-05
英语学科教学以其独有的工具性、情境性等特点,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实践中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英语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外语学习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层次整合已经成为教学教研活动关注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是指在左脑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右脑思维,掌握高概念和高感性的能力,即“六感”(the six senses):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其主要含义是:不仅要有焦点,还要懂整合;不仅重功能,还要懂设计;不仅有论点,还要会讲故事;不仅有逻辑,还要会共情;不仅要严肃,还要懂幽默;不仅重积累,还要追求意义。[1]
本文主要关注ppt教学课件这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工具,结合在大连庄河地区实际调查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英语课堂实际情况,力求探讨全新思维视角下如何设计与使用ppt教学课件,以求为教学教研工作者提供一些资料和建议。
一、研究方案制定
1.研究对象
本调查主要是针对大连庄河市内2所中学和3所小学。笔者在调查时,选择了两所小学,分别是庄河市向阳小学和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在庄河市向阳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四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在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五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同时选择了两所中学,分别是庄河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和庄河市第二十八初级中学,在这两所中学都分别从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对英语教师进行调查时,还在这四所学校外另调研了一所小学,是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但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在这所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兼有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的研究手段来了解大连庄河地区中小学英语课堂中ppt教学课件的使用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试图探究出一种有关ppt教学课件的创新设计思维。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问卷,主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调查,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对ppt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整体性的有效把握。另一部分是学生问卷,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课堂上ppt教学课件使用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也调查了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都设置了两道相似问题,答案不同者,则判定为不能真实反映接受调查者的态度,即为无效的问卷。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的具体情况是:教师问卷51份,学生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551份,其中有效问卷是497份。详细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小学英语教师ppt教学课件应用情况
关于教师日常上课使用ppt教学课件频率的调查如图1所示。
由图1上数据可知,目前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能够使用pp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但是ppt课件并没有真正走入英语课堂,甚至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依旧拒绝ppt教学课件进入课堂。
在使用ppt课件教学的英语教师中,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师有35.2%,同事之间交流共享的有37.3%,而网上下载并修改的占到了27.5%,虽然网上的ppt教学课件资源很多,但是精华很少,英语教师在网上下载的课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对于重难点的突出也不一定能很好的把握。如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学会自己去制作教学课件,就相当于亲自去感受课堂设计,对于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这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不失为一条良策。
在调查教师认为ppt教学课件的设计水平是否影响教学效果时,有82.4%的教师认为是,而有15.7%的教师认为不是,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英语教师认同ppt课件的良好设计在教学中应用的积极影响,但从与一些教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于ppt课件的认识程度不够,设计方面更是缺乏相应的指导。ppt教学课件对于英语课堂的意义远不止其被普遍认可的优势,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模仿对象,在促进学生会话练习的同时,还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2]所以提高英语教师对ppt教学课件的认识和ppt教学课件设计的水平是重中之重。
2.中小学学生对英语课堂ppt课件的基本评价
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其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意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调查,有61.4%的学生对英语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ppt教学课件非常满意,而仅有1.8%的学生对教师用的ppt课件非常不满意,两个极端选项不排除个别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和抵触心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学生对教师的ppt教学课件还算比较满意。
当问到ppt教学对学习的影响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减轻了教师板书负担,加快了讲课的进度,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认可更能体现出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完全依照ppt课件进行教学也是不可行的。在问及针对ppt课件教学和“黑板 粉笔”的教学哪种教学格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时,有81.2%的学生认为应该两者结合,这说明英语课堂不仅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基本的拼写和写作能力也尤其不能忽视,结合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优点,为其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音效, 认为音效对于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音效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教师讲授形成双重记忆,更有利于加深印象。但是加入效果音或者装饰性动画有可能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所以笔者针对此项调查了学生的看法,仅有6.8%的学生认为经常会,40.3%的学生认为偶尔会,而有52.9%的学生认为从不影响。对于ppt教学课件中音效最好在哪些地方使用的调查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整体上表现出支持的状态,可以说,对于学生来说,ppt教学课件就像英语课堂中的一种调剂品,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
3.英语课堂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析
针对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进行多方面调查。
(1) ppt课件整体设计分析
ppt课件整体设计包括整体布局、背景使用等,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97.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页面整体布局简洁明了,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整体布局眼花缭乱,呆板生硬。并且有62.8%的学生认为教师通常使用的ppt课件背景很简洁,也有11.2%的学生说教师使用的是空白背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综合使用这些背景,合理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情境的内容,做到激励、启发、协调、反馈等教学功能的合理运用。
(2) ppt课件设计的内容分析
在内容设计方面,68.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内容组织层次化,主题内容突出,46.6%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在照搬课本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内容的层次化,还要注意与书本内容的合理结合,如果完全照搬照抄的话,那么ppt课件教学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能够符合课本要求的内容,比如与单词相关的猜词游戏等。
(3) ppt课件设计的艺术性分析
高质量的ppt课件应该是优质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的统一。高质量的ppt课件让人赏心悦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总体协调,图象清晰,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元素与情境变迁、教学进程相一致,使学生和教师间产生情感互动,创造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3]在幻灯片的呈现中,文字篇幅的设计体现一定的艺术性,篇幅的大小有时会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每页幻灯片中的文字篇幅调查,师生的反映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幻灯片的篇幅不易过长或者过短。ppt课件中幻灯片篇幅过长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视觉压力,而张数过多则会引起视觉疲劳。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95.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使用的ppt课件里面的幻灯片张数正合适,并且易于理解;而在教师的调查中,有60.7%的教师说自己设计的ppt课件一般在10张左右,有27.5%的教师一般在20张,剩下的教师选择的是30张或者30张以上。从教学效果来看,数目在10-20张左右的幻灯片在英语教学中易于使学生理解接受,当然,由于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同,这个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该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而定。
艺术性的另一种表现在于色彩的设计,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4]色彩隐性作用在于它可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为了不让人眼花缭乱,一页幻灯片的标准色彩不应该超过3种,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每张幻灯片也可以使用超过3种颜色,但多出的颜色只能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喧宾夺主,尤其要注意以图片为主的课件的颜色选择。[5]根据笔者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同一页面上文字颜色种类超过3种的有19.6%,3种的有27.5%,2种的有43.1%,1种的有9.8%。在色彩设计方面,有50%的学生认为主辅色不能合理搭配,重难点内容不突出;有32.7%的学生认为色彩选择上随心所欲,没有针对性;有28.5%的学生认为色彩整体风格与教学内容不相符;有11.7%的学生认为色彩杂乱花哨,无统一基调;还有16.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具体数据如图4和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ppt教学课件在色彩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在ppt课件中文字是最常见的,而文字的特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选择了课件中大部分文字有特效和少部分文字有特效,分别为33.3%和49.0%,说明目前教师在文字特效的使用上是比较均衡的。但是文字具体该加什么特效,还是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定。而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教师使用最多的文字特效就是使用不同的颜色,归根结底还是在色彩的搭配使用上出现了问题。
很多英语教师没有充分使用视音频,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觉得视音频的过多加入会影响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并且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说,这一教学手段并不被教师广泛认同。很多英语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他们认为背景音乐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效,而学生也确实是认同这种效果的,因为有84.8%的学生认为背景音乐搭配合理,有助于课件内容的呈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背景音乐对课件内容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是干扰了课件内容的呈现。
(4) ppt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教学时交流的艺术,不能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而要更加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要在ppt课件设计中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件设计中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一些猜词游戏等。在调查中显示,有26.0%的学生表示英语教师课堂经常展开互动,有17.0%的学生表示教师从不开展互动活动,而有57.0%的学生反映英语教师只是偶尔开展课堂互动活动。
而在对教师的调查中,有52.0%的教师表示自己的ppt课件中偶尔有设计趣味性互动游戏,而选择通常和每次的分别为27.5%和3.9%,这说明教师的ppt课件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的不是很好,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游戏等互动性活动会让学生分心,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精力不够集中。在调查教师课件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时,72.5%的教师表明是演示法,仅次于它的是情境教学法,有68.6%的教师选择,而任务驱动法有43.1%的教师选择。这说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ppt教学法是演示法,这种教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却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散思维,激感,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有增力效果,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几种教学方法,不仅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还要用到任务驱动法这种能够给予学生大量实践,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并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三、结束语
1.ppt教学课件创新思维设计探究
既然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ppt课件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那么教师在ppt设计时就要慎重考虑每一步。用创新思维去辅助设计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学生的要求,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领会大纲,做到适“材”而定。然后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界定学生的层次水平,做到因“人”而异。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属于有意识的学习,而有意识的学习又必须置于自然环境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创设出真实的交际情景。而且英语教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已经远不止基础语言的学习,还融入了文化,所以英语的学习是包罗万象的,这就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也进行了真正意义的英语教学。笔者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可读性设计
即在幻灯片中突出教师想要强调的部分,准确定位视觉元素,注意信息条理性,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结构。
(2)简单就是美
使每张幻灯片的表现形式和展示内容简洁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3)多模态演绎
过多的信息和数据是枯燥无味的,而且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英语学科的学习应该充满趣味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对于学生的左脑思维来说,已经足够认知教师在ppt中所给出的信息和数据,而为了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就需要使ppt多模态演绎,将信息、情感、视觉效果三者合一,构成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4)交际式情境
要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融合交际教学法,就是要在课件设计中有意识地展开课件与英语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创设交际式情境。
2. 具体改进分析
英语教师在ppt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利用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作为ppt设计的引导,[1]注重交响感、设计感、故事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使ppt设计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全新思维。
ppt教学课件不仅仅是用来展示学习内容的工具,它更重要的角色在于“融情于景”,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笔者根据分析总结了几点设计理论:①精心设计,注重实效。②强调学生主体性,增加课堂互动设计。③创设英语听说环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④加强教师ppt设计培训,优化教师信息素养。
目前大连庄河地区英语教师在ppt课堂教学上是比较用心设计的,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听说能力培养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探索,加以运用,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熟练运用ppt课件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在ppt课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互相补充,让它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平克(著),林娜(译).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洪慧玲.英语多媒体ppt课件设计和使用的误区及策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13-514.
[3]周旋.基于ppt的课件设计原则初探[j].科技传播,2011(4):200.
[4]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ppt课件论文篇7
关键词:powerpoint课件;应用;制作
目前制作开发课件的软件很多,但有些功能强大的软件如authorware,flash等,对于并不是专业人员的大多数教师来说熟练掌握和运用是不易的,而powerpoint(ppt)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能方便地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集为一体,因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大多是ppt课件,ppt课件已经成为课堂中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但通过笔者的实践、观察和访问,发现powerpoint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和制作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
一、powerpoint课件在教学应用和设计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
用powerpoint课件在课堂中教学,可通过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它却不能取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是还有很多现代教学方法不具备的优点。在教学中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将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可是有些教师不考虑教学内容特点,讲课必用ppt。黑板粉笔等可以不要了,动手实验都被演示取代了,学生无须亲自动手,就能由教师直接“给予”而获得相关的“结论”。这些教师认为powerpoint课件以其“图像”、“声音”、“视频”等的优势可取代学生体验性、探究性学习。
2.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在使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中,有的教师成了计算机“操作手”、“放映员”、“播音员”,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归纳小结都用ppt在屏幕上显示,“只见屏幕不见人”。学生在课堂上见到的只是屏幕上的文字和影像,ppt显然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种做法违背了使用ppt的目的:ppt是为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一切。这种“只见屏幕不见人”的做法,势必制约教师聪明才智的发挥和教学艺术魅力的展示,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二)在设计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文字堆积
调查发现,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上存在严重的教材文字搬家、堆砌问题。ppt中呈现的是教材中的部分甚至全部文字、例题、实验过程等,每一页上都是密密麻麻。在教学时,教师一屏一屏地向学生进行演示,教学信息量之大,超出了学习者的信息处理容量,造成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过载”,从而加重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因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大篇幅的文字中不能凸显出来,学习者必须边听边“简化”信息,很容易造成学习者的心理和记忆负担,导致学习者感到烦躁不安,抵触教学内容,从而错过主动接受信息的最佳时机,达不到有意义学习的最佳效果。[1]此外,由于ppt中文字信息过多导致教师无暇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很容易照ppt教学演示文稿宣科,整堂课不是“讲下来”而是“读下来”的,教师成了播音员。
2.色彩搭配不协调
在ppt课件中呈现信息的主要元素就是文字符号,所以要特别注意背景色彩与文字符号色彩的对比,以保证文字符号的突出醒目。[2]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不考虑教学信息呈现的要求和课件整体风格,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每一页面之间的背景色跳跃太大,造成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影响整体的和谐感。有的教师根据个人喜好,选用一些带有动画效果、卡通形象、景物风光的模板,其结果是模板上的图案效果变成了学生关注和议论的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教师不对演示文稿进行设计,只用黑、白两种颜色,这与传统的黑板板书没有区别。
3.不符合认知逻辑
一个完整的ppt课件由若干张幻灯片构成,并且是以逐页的形式播放呈现的。[3]很多教师在制作ppt课件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单页幻灯片的创作之中,过于关注每张幻灯片上所要呈现的知识点,而忽视各个幻灯片上所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巧妙地利用超链接,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关注知识的整体结构。任何知识都不能孤立存在,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依赖于知识结构,这样线性的呈现知识,不利于学生在记忆中存储图式,抽象原理和规则,更不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解决powerpoint课件教学应用和设计制作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教学应用质量的对策
1.处理好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运用ppt课件,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4]
2.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用ppt课件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ppt本是一种教学工具,要正确认识ppt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用ppt课件教学不能代替教师“教”,课件在教学中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再好的课件若不能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融为一体,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只能当作给学生播放一个教学影片,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使用ppt课件教学,应明确其地位是“助教”,而不是“代教”。[5]在使用ppt课件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始终没有变,也不应该变,而仅是其作用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由原来向学生集体讲述系统的知识转变为更多地是选择和设计软件。具体表现如:创设和控制ppt课件中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次序;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展示新的教学内容等。[4]
(二)提高设计制作质量的对策
1.文字的设计
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不是传统的教材或板书搬家,而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炼的一种教学内容精益化设计。powerpoint电子演示课件的文字设计从教学内容上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整个课件所用文字要提纲式,语句精练,切忌使用大量叙述性语言。第二,文字内容要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文字的排列组合以其相互内在联系为依据,无论是提纲式还是对比式,都要有自身逻辑性,能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环环相扣和层层深入。第三,文字要重点突出。文字内容的选用要看是否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可用可不用的尽量删去。[6]此外,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选择的字体要醒目,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字号要足够大,不应该小于32号,每幅幻灯片中最好不要超过6-7行字,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清课件中的文字,有效获取重点信息。
2.色彩的设计
背景的颜色和文字的颜色在选择时要限制同时显示的颜色数,一般同一页面不宜超过3或4种。为使重点突出,深入地感知文字对象所代表的知识信息,背景的颜色应该起到烘托和突出文字信息的作用,在背景的选择上要与文字的颜色反差大一些。背景可以倾向于采用灰、黑、白这三种颜色,它们是中性色,比较容易与其它的颜色进行搭配。模板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小学生而言,要选用形式活泼可爱的;对大学生来说,要选用沉稳大方的。
3.逻辑的设计
虽然ppt课件更适合于良构的线性知识的传递,但我们的思维模式不应该因这种线性而单一化,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大多都是非线性的。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时还应当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幻灯片逐张演示的特性容易割裂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应该注重每张幻灯片的标题及标号,并通过超链接的巧妙设计,在适当的时刻提醒学生某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便学习者在记忆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朋娇,郭巍,张恒庆.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的精益化设计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104-108.
[2] 杨波,王建书.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9,(5):76-79.
[3] 石晋阳,陈刚.基于内在逻辑分析的powerpoint课件的有效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1):70-72.
[4] 刘宏.多媒体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36-37.
ppt课件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物理;ppt;教学对象;适宜性
1.引言
近年来,ppt辅助授课在大学全面铺开。从最初的稀有、鼓励使用,到现在的普及、广泛使用,其地位从可以选择的辅助教学手段,逐步上升成为教学中似乎必不可少的左膀右臂。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既涉及较多的知识点、理论推导,又涉及不少的图形、动画,利用ppt辅助授课在该课程中相当普遍。网络上一搜,与之相关的ppt课件成百上千,应用之广可见一斑。然而,ppt授课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是否一定优于传统授课方式呢?怎样合理利用ppt,提高教学效果呢?关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相关文献已讨论较多,但着眼点基本都集中在ppt教学本身的利弊、ppt课件制作水平、ppt课堂使用技巧等方面[1-4]。然而教学除了教、还有学,ppt授课的效果显然还与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而对于ppt授课的适宜对象的探讨,在以前讨论该问题时却基本没有涉及。故,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
2.大学物理ppt辅助授课教学效果的对比调查
笔者曾对平行授课的两个大班(班级按专业分类,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后文简称工程专业、技术专业)做了以下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选在大一上学期力学、热学授课结束之时,方式为无记名自由填写。调查的问题是:以下授课方式,你更愿意选择哪一种?两个专业分别收到有效问卷85份(共85人)和85份(共95人)。调查结果如下:选择全程黑板手写的,工程专业为35.5%,技术专业为68.2%;选择黑板手写与ppt相结合的,工程专业为55.3%,技术专业为30.6%;选择基本全程使用ppt的,工程专业为9.2%,技术专业为1.2%。
调查可见,两个专业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喜好存在明显差异。相对而言,排斥ppt、优选全程黑板手写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人数,技术专业达到近七成,几乎是工程专业的两倍;而优选基本全程使用ppt的学生人数,科技专业仅约为工程专业的1/8。ppt课件相同、教师相同、且平行授课,导致以上差异的原因究竟为何?显然,教学对象的不同,是主因。
3.大学物理ppt辅助授课适宜对象的分析
由于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进入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背景相差较大,学生对学学物理的自我定位、态度也不相同;此外,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身体素质等等,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依据因材施教这一基本教学原则,采用ppt辅助授课时必须结合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那么,相对而言,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宜ppt授课、采用它后教学效果会更好呢?笔者结合进一步的问卷调查,以及授课时的体会、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3.1 物理基础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中两个专业整体上存在的差异,笔者进一步调查了学生学学物理的基础,即对高中物理基础的自我认定,这里共分五个等级。调查结果如下:学生中认为自己高中物理基础好的,工程专业占4.9%,技术专业占4.8%;较好的,工程专业占20.7%,技术专业占21.7%;一般的,工程专业占51.2%,技术专业占38.5%;较差的,工程专业占11%,技术专业占14.5%;差的,工程专业占12.2%,技术专业占20.5%。显然,基础较好及以上的学生比例两个专业非常接近;但基础较差及以下的学生比例,技术专业明显高于工程专业,这也使得基础一般的学生比例前者少于后者,两极分化现象技术专业比工程专业更为严重。结合前面调查的数据做一对比,不难看出,整体而言,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易排斥ppt辅助授课,而基础较好的则比较容易接受。主要原因可能在于:
ppt教学的特点——信息量大、可提升授课速度具有两面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利用ppt辅助授课,教师易于扩充书本上没有的大量信息,便于理出主线、课堂提点式串讲,下去后学生再自行扩充、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课堂授课效率提高,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这也是最初引入ppt辅助授课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授课速度快、信息量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却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无异于拔苗助长。把写黑板的时间用点点鼠标的快捷方式替代,授课速度提高了,内容讲完了、甚至讲得更多了,但学生却来不及思考、把问题想通,后面的信息又不断涌来,必然导致课堂上吸收不了、跟不上,想课外去解决又能力有限,故教学目标达成度不理想,易打击其学学物理的自信心,从而导致对整个学习过程丧失兴趣。
ppt授课存在的固有缺陷,对物理基础不同的学生负面影响程度不同。第一,受字体大小所限,ppt授课一屏的内容有限,两节课一般翻阅十页以上,不如传统授课方式来得连贯和易于回顾。如果学生物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那么他们对一堂课中前面所讲的知识点一般记得比较清楚,后面比较容易应用,这一不足对学生的影响不太明显;然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刚学过的知识点因为掌握得不牢、显然难于记住,后面用到时屏幕上又没有,理解更加困难,甚至可能一头雾水,这一不足对学生的影响就非常大了。而黑板授课,特别是有四块大黑板的教室,往往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易于学生在需要时不断回过头来参考、对比,整堂课更为连续、更成体系。第二,ppt中的内容必须由教师事先设计好,而课堂只要有学生参与,其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可能与事先设定的不同,利用它互动起来不够灵活。如果一个班的学生物理基础比较接近,那么教师做ppt时较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一不足对授课效果的影响较弱;然而,如果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ppt的制作就很难面面俱到了,课堂上需要教师灵活处理的地方较多,此时黑板手写更能灵活处理、适时互动。这通过对比前面两个专业的两项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第三,推导、演算是ppt授课所不擅长的,一般而言遇到较复杂的都应采用黑板手写;如果较简单,则可以将每个要出现的重要符号都设置成动画、依次播放,从而提高授课速度。当然,这个要推导和演算的问题究竟是简单还是复杂,仍然得靠学生来评判。
3.2 学习态度与习惯
从学习态度与习惯看,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对大学物理的内容、体系具备一定好奇心,有良好的预习与复习习惯,采用ppt辅助教学的效果一般较好。但如果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后又不习惯复习,ppt辅助授课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听课时其更容易走神,另一方面其更容易依赖考前才去拷课件来临时抱佛脚,从而忽视课堂上循序渐进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黑板手写,相对而言则更能抓住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便于督促其跟着一边听、一边记。
3.3 学习背景
从学习背景来看,如果学生在高中时已接触过ppt授课,那么大学里再使用它,则能较快适应,效果较好;而对于从未体验过ppt授课的学生而言,初期肯定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应逐步加大ppt在授课中的比重,而不能一上来就大面积使用,同时使用ppt的速度也应先慢后快、逐步过渡。此外,对于ppt图片、动画的设计、演示也应注意学生的学习背景。大学物理ppt课件中一些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其理解的图片、动画,对于部分层次较高的高中来的学生或空间想象力比较好的学生,实际上早已看过或能轻松感知得到,再播放,会让他们有小儿科的感觉,起不到预期效果,有点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但对于一些普通高中来的学生或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这些动画无疑是有趣的、生动的、直观的,颇吸引力,使用效果良好。
3.4 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比较跳跃,习惯抓主线条的学生较喜欢ppt辅助授课;思维模式比较细腻、较注重细节,喜欢每一步都看得明明白白、想得清清楚楚的学生更偏好传统教学方式。这也是一般女生相对更多的偏好传统教学方式,男生则更多偏好ppt辅助授课的一个原因。
3.5 视力状况
ppt放映时教室一般光线较暗,且投影仪在屏幕上的对比度、亮度等没有用黑板时的自然光舒适,加之ppt的动画与切换、艳丽的色彩等,都易让人产生视疲劳。如果学生视力较好,则以上负面影响可以忽略;但如果学生视力本来就较差,则视疲劳会比较严重,从而间接让人目胀头晕,影响听课状态。
4.总结
综上所述,是否选择ppt授课,如何确定ppt授课在整个授课中所占的比重,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实际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整体上看,排除学生特别的个人喜好,一般而言,学生物理基础越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越强,采用ppt授课的效果可能越理想,越能取长补短发挥它的优势;反之,学生物理基础越薄弱、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越差,授课中使用ppt的比重则应适当减少、甚至可以基本不用(ppt仅用于播放图片、动画和展示某些复杂图形),否则它的不足将掩盖它的优势,起到负面效果。
鉴于笔者直接接触和调研的学生范围较窄、人数有限,所得结论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这一问题的探讨,为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提供更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俄燕.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1(2):174-176.
[2]王高峰,赵增茹.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12(35):237.
[3]赵春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效果调查及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6):109-111.
ppt课件论文篇9
【关键词】triz;计算机基础;目标
triz是俄语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的英文音译缩写,其中文全称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整套思维方法和工具,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triz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以g.s.altshuller为首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发明专利进行分析和分类,总结出创新原理,以解决新出现的发明问题。随着前苏联解体,triz理论广泛传播到美国、欧洲和亚洲,成为企业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有力工具。triz理论认为,技术系统都是有规律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进化和发展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进化过程的动力。
2.运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triz理论认为,矛盾是技术系统各个部分发展不均衡的产物,发明就是克服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进步的过程,查明并消除系统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运用triz理论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2.1分析技术系统
先将所遇到的问题归结为triz理论的一般问题,对技术系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阶段。分析过程中要确定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对技术系统进行详细的分解,定位问题所在的系统和子系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
2.2确定技术矛盾
在分析技术系统的基础上,提炼问题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确定技术系统需要改善的特性,同时确定改善技术系统有可能恶化的特性,将以上两个特性对照39个通用工程参数进行标准化的重新描述。
2.3解决技术矛盾
用技术矛盾中提炼的两个改善和恶化的参数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在矩阵中这两个技术参数所在行列的交叉点就对应着实践证明最为有效的创新原理序号,按照这些序号查找40个发明原理汇总表,得到发明原理名称,探讨每个原理在具体问题上如何应用和实现。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的启发, 就可以寻求具体解决的方案。
3.triz理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triz理论所提倡的创新方法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有许多相通之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计算机基础为起点,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计算机基础设备为讲授对象的一门课程,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快速解决各种软件和硬件问题。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triz理论的工具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方式,革新教学工具,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3.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triz理论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学生寻找新的、更有效率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在快速处理word文档的课堂训练中,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多个生活案例排版为规定格式的word文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创造性应用了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概念,进行分工协作,大大提升了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在powerpoint课堂训练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发新的ppt制作和表现形式,运用photoshop、画图工具等软件处理ppt文件中所需的图片等,实现了传统ppt达不到的功能。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的激发,对所学的知识也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3.2运用最终理想解设定目标
triz理论中,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以明确所解决问题的最终理想状态,并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断靠近最终理想解,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常常采用项目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情景,解决一个又一个办公中遇到的问题。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中,为了解决ppt文件在不同电脑和系统中的兼容性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最终理想解的分析,假定先不考虑其他外部条件,一个ppt的最终理想状态应具备哪些条件。经过师生共同的讨论分析得出以下条件:
(1)幻灯片播放中能快速导航至任意页面。
(2)保证在不同系统的电脑、不同版本powerpoint软件中显示相同的效果。
(3)成品只有一个文件。
(4)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传送。
按照以上最终理想解,经过进一步的讨论,针对以上条件中的每一项特性,学生找到了最接近理想解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1)将ppt第一页制作成导航页面,列出每一个标题和重点,并制作导向相应页面的超链接,然后在每一页正文幻灯片右下角插入“回到ag尊龙app首页”按钮。无论演示者处于幻灯片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按两次鼠标精准的定位到ppt的相应位置。
2)将ppt文件保存成“powerpoint 97-2003”格式,以兼容大多数powerpoint软件版本,在不同的电脑上进行演示测试,及发现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将ppt文件输出成图片,以备不时之需。
3)图片和视频文件均嵌入ppt文件中,不采用调用外部文件的方式,使成品只有一个文件。
4)嵌入ppt文件中的图片视频都进行压缩处理,有效减小文件体积,方便通过互联网和优盘等介质传播。
3.3运用目标树进行方案设计
目标树是triz理论中用来分解复杂问题的工具,将一个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将大问题化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形成逻辑层次清晰的树状结构,研究者只需按照目标树完成最低层次的子目标,即可向着总目标不断推进。在 powerpoint课堂练习中,学生要分组完成一个主题ppt的完整制作流程,包括资料搜集、结构设计、模板制作、内容填充和美化等全部工作。在工作开始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目标树进行方案规划和设计,按照目标树进行分工协作,控制工作进度。这样,一个复杂任务就分解成了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
总之,triz理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triz理论的概念、方法、工具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会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伊力,triz.科技创新新方法[j].企业经济,2009,8.
[2]韩立芳,张明勤,李海青,石海龙,臧德江.triz技术研究及在教学工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7,2.
ppt课件论文篇10
triz是俄语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的英文音译缩写,其中文全称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整套思维方法和工具,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triz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以g.s.altshuller为首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发明专利进行分析和分类,总结出创新原理,以解决新出现的发明问题。随着前苏联解体,triz理论广泛传播到美国、欧洲和亚洲,成为企业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有力工具。triz理论认为,技术系统都是有规律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进化和发展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进化过程的动力。
2.运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triz理论认为,矛盾是技术系统各个部本文由收集整理分发展不均衡的产物,发明就是克服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进步的过程,查明并消除系统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运用triz理论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2.1分析技术系统
先将所遇到的问题归结为triz理论的一般问题,对技术系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阶段。分析过程中要确定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对技术系统进行详细的分解,定位问题所在的系统和子系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
2.2确定技术矛盾
在分析技术系统的基础上,提炼问题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确定技术系统需要改善的特性,同时确定改善技术系统有可能恶化的特性,将以上两个特性对照39个通用工程参数进行标准化的重新描述。
2.3解决技术矛盾
用技术矛盾中提炼的两个改善和恶化的参数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在矩阵中这两个技术参数所在行列的交叉点就对应着实践证明最为有效的创新原理序号,按照这些序号查找40个发明原理汇总表,得到发明原理名称,探讨每个原理在具体问题上如何应用和实现。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的启发, 就可以寻求具体解决的方案。
3.triz理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triz理论所提倡的创新方法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有许多相通之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计算机基础为起点,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计算机基础设备为讲授对象的一门课程,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快速解决各种软件和硬件问题。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triz理论的工具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方式,革新教学工具,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3.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triz理论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学生寻找新的、更有效率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在快速处理word文档的课堂训练中,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多个生活案例排版为规定格式的word文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创造性应用了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概念,进行分工协作,大大提升了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在powerpoint课堂训练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发新的ppt制作和表现形式,运用photoshop、画图工具等软件处理ppt文件中所需的图片等,实现了传统ppt达不到的功能。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的激发,对所学的知识也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3.2运用最终理想解设定目标
triz理论中,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以明确所解决问题的最终理想状态,并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断靠近最终理想解,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常常采用项目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情景,解决一个又一个办公中遇到的问题。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中,为了解决ppt文件在不同电脑和系统中的兼容性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最终理想解的分析,假定先不考虑其他外部条件,一个ppt的最终理想状态应具备哪些条件。经过师生共同的讨论分析得出以下条件:
(1)幻灯片播放中能快速导航至任意页面。
(2)保证在不同系统的电脑、不同版本powerpoint软件中显示相同的效果。
(3)成品只有一个文件。
(4)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传送。
按照以上最终理想解,经过进一步的讨论,针对以上条件中的每一项特性,学生找到了最接近理想解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解决方案:
1)将ppt第一页制作成导航页面,列出每一个标题和重点,并制作导向相应页面的超链接,然后在每一页正文幻灯片右下角插入“回到ag尊龙app首页”按钮。无论演示者处于幻灯片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按两次鼠标精准的定位到ppt的相应位置。
2)将ppt文件保存成“powerpoint 97-2003”格式,以兼容大多数powerpoint软件版本,在不同的电脑上进行演示测试,及发现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将ppt文件输出成图片,以备不时之需。
3)图片和视频文件均嵌入ppt文件中,不采用调用外部文件的方式,使成品只有一个文件。
4)嵌入ppt文件中的图片视频都进行压缩处理,有效减小文件体积,方便通过互联网和优盘等介质传播。
3.3运用目标树进行方案设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