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范文10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3-19 23:09:22
数学教案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 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 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 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 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 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 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 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 4、4、 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 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 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 0.9- 0-82
2、如果 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数学教案范文篇2
2.若集合a中有m个元素,集合b中有n个元素,则从a到b可建立nm个映射
3.函数定义:函数就是定义在非空数集a,b上的映射,此时称数集a为定义域,象集c={f(x)|x∈a}为值域。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构成了函数的三要素
4.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定义域、值域;②对应法则(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5.求函数的定义域常涉及到的依据为①分母不为0;②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小于0;③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④零指数幂的底数不等于零;⑤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⑥注意同一表达式中的两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否相互影响
6.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义法(拼凑):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赋值法7.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换元配方法。如果一个函数是二次函数或者经过换元可以写成二次函数的形式,那么将这个函数的右边配方,通过自变量的范围可以求出该函数的值域。②判别式法。一个二次分式函数在自变量没有限制时就可以用判别式法去值域。其方法是将等式两边同乘以dx2 ex f移项整理成一个x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实数解则判别式大于等于零,得到一个关于y的不等式,解出y的范围就是函数的值域。
③单调性法。如果函数在给出的定义域区间上是严格单调的,那么就可以利用端点的函数值来求出值域
8.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第一步:设x1、x2是给定区间内的两个任意的值,且x1
第二步:作差¦(x1)-¦(x2),并对“差式”变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因式分解”或“配方法”;
第三步:判断差式¦(x1)-¦(x2)的正负号,从而证得其增减性
9、函数图像变换知识
①平移变换:
形如:y=f(x a):把函数y=f(x)的图象沿x轴方向向左或向右平移
|a|个单位,就得到y=f(x a)的图象。
形如:y=f(x) a:把函数y=f(x)的图象沿y轴方向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就得到y=f(x) a的图象
②.对称变换y=f(x)→y=f(-x),关于y轴对称
y=f(x)→y=-f(x),关于x轴对称
③.翻折变换
y=f(x)→y=f|x|,(左折变换)
把y轴右边的图象保留,然后将y轴右边部分关于y轴对称
y=f(x)→y=|f(x)|(上折变换)
把x轴上方的图象保留,x轴下方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10.互为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原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反函数的值域及定义域;
11.求反函数的步骤:①求反函数的定义域(即y=f(x)的值域)②将x,y互换,得y=f–1(x);③将y=f(x)看成关于x的方程,解出x=f–1(y),若有两解,要注意解的选择;。
12.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关于直线y=x对称;
13.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交点可在直线y=x上,也可是关于直线y=x对称的两点
14.原函数与反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15、在定义域上单调的函数才具有反函数;反之,并不成立(如y=1/x)
16.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①已知y=f(x)的定义域为a,求y=f[g(x)]的定义域时,可令g(x)îa,求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
②已知y=f[g(x)]的定义域为a,求y=f(x)的定义域时,可令xîa,求得g(x)的函数值范围即可。
17.复合函数y=f[g(x)]的值域求法:
首先根据定义域求出u=g(x)的取值范围a,
在uîa的情况下,求出y=f(u)的值域即可。
18.复合函数内层函数与外层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性相同,则函数是增函数;单调性不同则函数是减函数。增增、减减为增;增减、减增才减
①f(x)与f(x) c(c为常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②f(x)与c·f(x)当c>0是单调性相同,当c<0时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③当f(x)恒不为0时,f(x)与1/f(x)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④当f(x)恒为非负时,f(x)与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⑤当f(x)、g(x)都是增(减)函数时,f(x) g(x)也是增(减)函数
设f(x),g(x)都是增(减)函数,则f(x)·g(x)当f(x),g(x)两者都恒大于0时也是增(减)函数,当两者都恒小于0时是减(增)函数
19.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与区间关系进行分析,
ⅰ、若顶点的横坐标在给定的区间上,则
a>0时: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最大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处取得;
a<0时: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最小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处取得;
ⅱ、若顶点的横坐标不在给定的区间上,则
a>0时:最小值在离对称轴近的端点处取得,最大值在离对称轴远的端点处取得;
a<0时:最大值在离对称轴近的端点处取得,最小值在离对称轴远的端点处取得
20.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解法:
①将方程的根视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从判别式、对称轴、区间端点函数值三方面分析限制条件
21.分式函数y=(ax b)/(cx d)的图像画法:
①确定定义域渐近线x=-d/c②确定值域渐近线y=a/c③根据y轴上的交点坐标确定曲线所在象限位置。
22.指数式运算法则23.对数式运算法则:
2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底数关系:
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越大,图像(逆时针方向)越靠近y轴。
25.对数函数的图像与底数关系:
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越大,图像(顺时针方向)越靠近x轴。
26.比较两个指数或对数的大小的基本方法是构造相应的指数或对数函数,若底数不相同时转化为同底数的指数或对数,还要注意与1比较或与0比较
27.抽象函数的性质所对应的一些具体特殊函数模型:
①f(x1 x2)=f(x1) f(x2)þ正比例函数f(x)=kx(k¹0)
②f(x1 x2)=f(x1)·f(x2);f(x1-x2)=f(x1)÷f(x2)þy=ax;
③f(x1•x2)=f(x1) f(x2);f(x1/x2)=f(x1)-f(x2)þy=logax
28.如果f(a x)=f(b-x)成立,则y=f(x)图像关于x=(a b)/2对称;
特别是,f(x)=f(-x)成立,则y=f(x)图像关于y轴对称
29.a>f(x)恒成立ûa>f(x)的最大值
a
数学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 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 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 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 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 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 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 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 4、4、 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 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 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 0.9- 0-82
2、如果 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数学教案范文篇4
1、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使学生能了解实数绝对值的意义。
3、使学生能了解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4、由实数的分类,渗透数学分类的思想。
5、由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分析
重点:无理数及实数的概念。
难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点与数的一一对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如何分类?
(按定义分与按大小分。)
二、新授
1、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判断: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实数的定义: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按课本中列表,将各数间的联系介绍一下。
除了按定义还能按大小写出列表。
4、实数的相反数:
5、实数的绝对值:
6、实数的运算
讲解例1,加上(3)若|x|=π(4)若|x-1|=,那么x的值是多少?
例2,判断题:
(1)任何实数的偶次幂是正实数。()
(2)在实数范围内,若|x|=|y|则x=y。()
(3)0是最小的实数。()
(4)0是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解:略
三、练习
p148练习:3、4、5、6。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实数,请同学们首先要清楚,实数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有理数是怎样的关系,二是对实数两种不同的分类要清楚。
2、要对应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定义及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来理解在实数中的运用。
五、作业
数学教案范文篇5
1、理解锐角的正切、余切概念,能正确使用锐角的正切、余切的符号语言。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通过题目的变式,培养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通试能力;通过探索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通过学习形式的变换,孕育学生的品质。
4、培养学生间良好的互动协作精神和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得愉快、扎实、灵活,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三、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重点:锐角的正切、余切概念,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理解一个锐角确定的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比是一个确定的值。
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
u盘,电脑,一副三角板,一块三角形模型,网格纸
五、教学环节的流程简图:
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研究——→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及布置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引领练习:
①在rt△abc中,∠c=90°,当∠a=45°时,
随着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②在rt△abc中,∠c=90°,当∠a=30°时,
随着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2、提出问题:
在rt△abc中,∠c=90°,一般情况下,
当∠a的大小确定,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二)问题的研究: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2、运用定理证明:
得出结论:在rt△abc中,∠c=90°,一般情况下,
当∠a的大小确定,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不变。
三)讲授新课:
课题:29.1正切和余切
1、基本概念:
①在rt△abc中,∠c=90°,
正切:tga==
(tangent)(tana)
(tg∠bac)
余切:ctga==
(cota)
②tga=
③若∠a ∠b=90°,则tga=ctgb,ctga=tgb
2、例题讲解:
例1:在rt△abc中,∠c=90°,ac=12,bc=7,
①求tga的值.
②求tgb的值.
③过c点作cd⊥ab于d,求tg∠dca的值.
3、巩固练习:
①选择题:
1.在rt△abc中,∠c=90°,若各边的长都扩大3倍,则∠b的正切值()
a.扩大3倍b.缩小为原来的c.没有变化d.扩大9倍
2.在rt△abc中,∠c=90°,∠a和∠b的对边是a,b,则与的值相等的是()
a.tgab.tgbc.ctgad.ctgb
②解答题:
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c=90°,d、e在bc上,ac=4,
bd=5,de=2,ec=3,∠abc=α,
∠adc=β,∠aec=γ,
求:①tgα。
②ctgβ。
③tgγ。
4、探索题:能否在网格纸中画一个rt△,使其中一个锐角的正切值为。
四)小结:(略)
五)思考题:已知:在rt△abc中,∠c=90°,tga、tgb是方程的两根,求m.。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随笔:(略)
锐角的三角比
------正切和余切
初三数学组徐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的正切、余切概念,能正确使用锐角的正切、余切的符号语言。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通过题目的变式,培养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通试能力;通过探索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通过学习形式的变换,孕育学生的品质。
4、培养学生间良好的互动协作精神和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得愉快、扎实、灵活,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三、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重点:锐角的正切、余切概念,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理解一个锐角确定的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比是一个确定的值。
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
u盘,电脑,一副三角板,一块三角形模型,网格纸
五、教学环节的流程简图:
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研究——→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及布置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引领练习:
①在rt△abc中,∠c=90°,当∠a=45°时,
随着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②在rt△abc中,∠c=90°,当∠a=30°时,
随着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2、提出问题:
在rt△abc中,∠c=90°,一般情况下,
当∠a的大小确定,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二)问题的研究: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2、运用定理证明:
得出结论:在rt△abc中,∠c=90°,一般情况下,
当∠a的大小确定,三角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时,上面的比值不变。
三)讲授新课:
课题:29.1正切和余切
1、基本概念:
①在rt△abc中,∠c=90°,
正切:tga==
(tangent)(tana)
(tg∠bac)
余切:ctga==
(cota)
②tga=
③若∠a ∠b=90°,则tga=ctgb,ctga=tgb
2、例题讲解:
例1:在rt△abc中,∠c=90°,ac=12,bc=7,
①求tga的值.
②求tgb的值.
③过c点作cd⊥ab于d,求tg∠dca的值.
3、巩固练习:
①选择题:
1.在rt△abc中,∠c=90°,若各边的长都扩大3倍,则∠b的正切值()
a.扩大3倍b.缩小为原来的c.没有变化d.扩大9倍
2.在rt△abc中,∠c=90°,∠a和∠b的对边是a,b,则与的值相等的是()
a.tgab.tgbc.ctgad.ctgb
②解答题:
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c=90°,d、e在bc上,ac=4,
bd=5,de=2,ec=3,∠abc=α,
∠adc=β,∠aec=γ,
求:①tgα。
②ctgβ。
③tgγ。
4、探索题:能否在网格纸中画一个rt△,使其中一个锐角的正切值为。
四)小结:(略)
五)思考题:已知:在rt△abc中,∠c=90°,tga、tgb是方程的两根,求m.。
六)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范文篇6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 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 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2)
3、练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或v=πr2h
数学教案范文篇7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预备知识.有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再学习正切和余切、解直角三角形、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便都有了基础.
(2)正弦、余弦的概念隐含着角度与数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思想,并且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来表示,学生过去未接触过,所以正弦、余弦的概念是难点.
3.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唯一性,是理解三角函数的核心.
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锐角确定了,那么这个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虽然有无穷多个,但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如上图,当确定时,包含的直角三角形有无穷多个,但它们彼此相似:
∽∽∽……因此,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这些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每当一个锐角确定了,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上述2种比值也就唯一确定了,它们有确定不变的对应关系.为了简单地表达这些对应关系,我们引入了正(余)弦的说法,创造了sin和cos这样的符号.
应当注意:单独写出三角函数的符号或cos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是无法显示出它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些符号和角写在一起时(如),它表示的就不再是角,而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了(如).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才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
4.我们应当学会认识任何位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
我们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如图那样的标准位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而且能熟练地写出无论怎样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如,如图所示,若,则有
有的直角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我们也应能正确地写出所需要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如图中,abcd是梯形,,作,我们应正确地写出如下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很显然,这些表达式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边与角间的数量关系.
5.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既容易导出,也便于记忆,应当熟悉掌握它们.
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出含有或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定义,有
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当时,边与ac重合(即),所以
当时,边ab与cb重合(即ab=cb),ac的长缩小为0,于是,有
把以上结果可以集中列出下面的表:
01
10
6.教法建议: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通过修建扬水站时,要沿斜坡铺设水管而提出要求水管最顶端离地面高度的问题,第一步把这问题归结于直角三角形中,第二步,再把这个问题归于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斜边的长,求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一个几何问题.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已学过的勾股定理是解决不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途径,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这章的第一节课,应抓住这个具有教育性,富于启发性的有利开端,为引进本章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十分必要的准备.
(2)动手度量、总结规律、给出定义以含的三角板为例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再进一步对含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在探索同样的内容时,要用到勾股定理,又类似地得到,所有的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都会得到,这时,应当即给出的正弦的定义及符号,即,再对照图形,分别用a、b、c表示、、的对边,得出及,就这样非常简洁地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定义,应充分利用课本中这种简练的处理手段,使学生建立起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编在几何教材中,突出了它的几何特点,但这只是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讲的,使它与几何前后知识可关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改变它形数结合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提高在几何问题中注意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和探索研究相结合,尝试成功教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相互讨论,动手感知,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3.疑点: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4.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解决重难点和疑点。
四、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一副三角板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为30°靠在墙上,则、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间距离为2米,则倾斜角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
,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教学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重合在一起,记作,并使直角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因此,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3.练习:教科书p3练习。此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下、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探索法.
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3.疑点: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范围.
4.解决办法:通过旧知创设情境,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一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
(二)整体感知
当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为,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
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三)教学过程
正弦、余弦的要领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中,为直角,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余边的比叫做的正弦,记作,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余弦,记作.
.
若把的对边记作,邻边记作,斜边记作,则,.
引导学生思考:当为锐角时,、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
【例1】求出如下图所示的中的、和、的值.
解:(1)∵斜边,
∴,.
,.
(2),.
,
∴,.
学生练习教材p6~7中1、2、3题.
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和、、.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
,,.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解:(1).
(2).
这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
(1);(2);
(3);(4).
(5)若,则锐角.
(6)若,则锐角.
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四)总结、扩展
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
,(为锐角).
还发现的两锐角、,,,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0中2,3.
预习下一课内容.
数学教案范文篇8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弦切角定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线段成比例等问题时,有重要的作用;它与圆心角和圆周角以及直线形角的性质构成了完美的角的体系,属于工具知识之一.
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因为在证明过程中包含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虽然在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应用过,但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因此它是教学中的难点.
2、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归纳结论,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2)学习时应注意:(ⅰ)弦切角的识别由三要素构成:①顶点为切点,②一边为切线,③一边为过切点的弦;(ⅱ)在使用弦切角定理时,首先要根据图形准确找到弦切角和它们所夹弧上的圆周角;(ⅲ)要注意弦切角定理的证明,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证明思路.
教学目标:
1、理解弦切角的概念;
2、掌握弦切角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3、进一步理解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弦切角定理及其应用是重点.
教学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以旧探新
1、复习:什么样的角是圆周角?
2、弦切角的概念:
电脑显示:圆周角∠cab,让射线ac绕点a旋转,产生无数个圆周角,当ac绕点a旋转至与圆相切时,得∠bae.
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分析∠bae的特点:
(1)顶点在圆周上;(2)一边与圆相交;(3)一边与圆相切.
弦切角的定义:
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3、用反例图形剖析定义,揭示概念本质属性:
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弦切角,并说明理由:
以下各图中的角都不是弦切角.
图(1)中,缺少“顶点在圆上”的条件;
图(2)中,缺少“一边和圆相交”的条件;
图(3)中,缺少“一边和圆相切”的条件;
图(4)中,缺少“顶点在圆上”和“一边和圆相切”两个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使全体学生明确:弦切角定义中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观察、猜想
1、观察:(电脑动画,使c点变动)
观察∠p与∠bac的关系.
2、猜想:∠p=∠bac
(三)类比联想、论证
1、首先让学生回忆联想:
(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了什么方法?
(2)既然弦切角可由圆周角演变而来,那么上述猜想是否可用类似的方法来证明呢?
2、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当固定切线,让过切点的弦运动,可发现一个圆的弦切角有无数个.
如图.由此发现,弦切角可分为三类:
(1)圆心在角的外部;
(2)圆心在角的一边上;
(3)圆心在角的内部.
3、迁移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方法
先证明了特殊情况,在考虑圆心在弦切角的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将一般情况的证明转化为特殊情况.
如图(1),圆心o在∠cab外,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baq-∠l=∠apq-∠2=∠apc.
如图(2),圆心o在∠cab内,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qab十∠1=∠qpa十∠2=∠apc,
(在此基础上,给出证明,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回顾证明方法:将情形图都化归至情形图1,利用角的合成、对三种情况进行完全归纳、从而证明了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得: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4.深化结论.
练习1直线ab和圆相切于点p,pc,pd为弦,指出图中所有的弦切角以及它们所夹的弧.
练习2如图,de切⊙o于a,ab,ac是⊙o的弦,若=,那么∠dab和∠eac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由于和分别是两个弦切角∠oab和∠eac所夹的弧.而=.连结b,c,易证∠b=∠c.于是得到∠dab=∠eac.
由此得出:
推论:若两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则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四)应用
例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直线ce和⊙o切于点c,ad⊥ce,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bad.
思路一:要证∠bac=∠cad,可证这两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于是连结bc,得rt△acb,只需证∠acd=∠b.
证明:(学生板书)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可否用前边学过的知识证明此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思路二,连结oc,由切线性质,可得oc∥ad,于是有∠l=∠3,又由于∠1=∠2,可证得结论。
思路三,过c作cf⊥ab,交⊙o于p,连结af.由垂径定理可知∠1=∠3,又根据弦切角定理有∠2=∠1,于是∠2=∠3,进而可证明结论成立.
练习题
1、如图,ab为⊙o的直径,直线ef切⊙o于c,若∠bac=56°,则∠eca=______度.
2、ab切⊙o于a点,圆周被ac所分成的优弧与劣弧之比为3:1,则夹劣弧的弦切角∠bac=________
3、如图,经过⊙o上的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
求证:∠atc=∠tbc.
(此题为课本的练习题,证明方法较多,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证法.)
(五)归纳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作业:教材p13l习题7.4a组l(2),5,6,7题.
探究活动
数学教案范文篇9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2.梯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四边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此外它的上下两底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要判断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来判断.
3.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腰相等,两底平行,两对角钱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钱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梯形仍是具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本节的难点也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由于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虽然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等腰梯形,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容易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混淆,再加上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对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梯形的教学建议
1.关于梯形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梯形的例子,小学又接触过梯形内容,学生对梯形并不陌生,梯形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防洪堤坝、飞机机翼,别致窗户、音箱外形等等;
②从小学学习过的旧知识复习引入;
③从发现的角度引入,比如给出一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梯形,然后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对梯形进行定义以及性质、判定的研究;
④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梯形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关于梯形的概念
梯形的相关概念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但并不深入,在研究梯形的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加深对梯形相关概念的理解:
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不是梯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⑥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不是直角梯形?
⑦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⑧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掌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4.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让学生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梯形的概念).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梯形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
提醒学在注意:
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殊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2.等腰梯形的性质
例1如图,在梯形中,,,求证:.
分析: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如果能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证明:(略)
由此得出等旧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高上的两个角相等.
例2如图,求证: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梯形中,,,求证:.
分析:要证,只要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得出,然后再利用,即可得出.
证明过程:(略).
由此得到多腰梯形的第一条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除此之外,等腰梯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3.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证明梯形性质定理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过点作交于,从而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实质上是相当于把采取平行移动到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平行移动(也可移对角线),这是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之—(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作辅助线来解决梯形问题,多找几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见图).
(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总结、扩展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1)梯形的有关概念.
(2)梯形性质(①-③).
(3)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解决梯形问题时,常用的几种辅助线.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2、3、4
九、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范文篇10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菱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菱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准备或由学生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8页图4-33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轻松些.
4.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准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由于菱形和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明.
6.在菱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掌握,教师要注意题目的层次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菱形的性质.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6.通过菱形性质的学习,体会菱形的图形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
2.教学难点:把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3.疑点:菱形与矩形的性质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矩形中对角线与大边的夹角为,求小边所对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
3.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较长的边分成、,求矩形的周长.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这时可将事先按课本中图4-38做成的一个短边也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进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讲解新课】
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
(1)强调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2.菱形的性质:
教师强调,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和矩形类似,也比平行四边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质:
师:同学们根据菱形的定义结合图形猜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质(让学生们讨论,并引导学生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分析).
生:因为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可以得到.
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引导学生完成定理的规范证明.
师:观察右图,菱形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生:全等.
师:它们的底和高和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生:分别是两条对角线的一半.
师:如果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则菱形的面积是什么?
生:
教师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菱形面积.
例2已知:如右图,是△的角平分线,交于,交于.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引导学生用菱形定义来判定.)
例3已知菱形的边长为,,对角线,相交于点,如右图,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积.
(2)还可以引导学生求出△一边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后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
【总结、扩展】
1.小结:(打出投影)(图4)
(1)菱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2)菱形性质:图5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特有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8中6、7、8,p196中10
九、板书设计
标题
菱形定义……
菱形性质例2……小结:
性质定理1:……例3…………
性质定理2:……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51中1、2、3
补充
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困之道 2023-02-16 08:28:00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2023-02-15 09:06:29
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研究 2023-02-14 09:07:02
初中生数学思维障碍探讨 2023-01-30 09:15:00
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探索 2022-12-23 08:38:14
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实践探讨 2022-12-22 08: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