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措施 -ag尊龙app
时间:2022-08-05 11:49:41
导语: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学生学风特点、规律、目标等有组织并且有计划地开展学生价值观、态度、纪律性、严谨性等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管理和思政教育相互整合,属于系统化的工程。高校学风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需求,还能改善学校的市场形象,促使竞争力的增强。但是目前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为确保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高效化实施,该文提出几点建设路径的创新措施和建议,旨在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措施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应形成正确观念意识,合理进行建设路径的创新,筛选最佳的措施增强学风建设工作效果,在新时期的环境背景下利用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措施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自我规范习惯,发挥建设路径的创新性措施促使学风的良好建设。
1高校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开展学风建设工作非常有必要,这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还能促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的必要性表现如下。
1.1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
在大学生实际成长的过程中,优良学风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染,使其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正确的三观,激励其更加努力、更加自觉地学习知识,形成奋发图强的观念,满足其健康成长的根本需求。如果在高校环境中存在不良的学风,不利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目标的偏差问题,失去学习的动力,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浪费学习时间,对其健康成长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可见高校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学风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
1.2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
一般情况下在高校发展期间,学风建设能够有效衡量办学品位、育人效果、社会声誉等,可以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力和趋势等全面反映出来。高校发展期间,良好的学风属于宝贵财富,能够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更好地营造人才培养环境,增强高校在市场领域中的知名度,还能提升美誉度,甚至于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发展期间应该重视学风的建设,利用良好学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当前的高校可持续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必然需求[1]。
1.3是满足国家人才需求的必然举措
如果高校领域中存在学风建设的问题,将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国家的人才需求之间相符,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创新性地进行高校学风建设,可以将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相互对应,合理设定教育工作目标,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使得人才能在岗位中作出一定的贡献。在建设良好学风的过程中,创新性执行工作,还能及时了解到人才培养的问题,明确是否和国家社会人才需求相互对应,合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与育人工作,促使高校的可持续进步。
2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高校学风建设各项工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对学风建设成效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合理开展各方面的学风建设工作,将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性受到影响。主要的问题如下。
2.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良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承受关于自主学习、未来就业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力,经常会出现畏难现象或者厌学情绪。一些学生过于关注谈恋爱、做兼职等,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缺少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一些学生过于喜欢上网、打游戏,甚至还有逃课的现象,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专业,或者是认为就业前景不好,有着消极的思想和逃避学习的现象,学习积极性较低,不利于高校建设良好的学风。一些学生虽然能够积极学习,但是所使用的学习方式不良,不能确保学习效果,严重的还会发生学业失败的问题,失去参与学习的信心。此类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学生失去良好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观念,也会导致高校学风建设面临很多难题,不利于有关学风建设工作的高效化、有效性实施[2]。
2.2社会不良风气带来影响
近年来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增强对外开放的程度,社会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很容易渗透到学生群体中,导致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受到危害。尤其在网络技术开始普及的过程中,充斥着多元化的思想,一些不良的风气会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等受到危害,不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在学风建设期间,社会不良风气会导致工作的难度增加,甚至有阻碍性的问题。
2.3学风建设的方式单一
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所采用的建设方式非常单一,不能采用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例如:在设置课程、建设教师人才队伍期间,没有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育期间也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风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学风建设工作中也没有合理进行建设方法的创新改革,不利于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有效实施[3]。
3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的创新措施
为确保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应重点进行建设路径的创新,利用各种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态度和思想,发挥创新性工作方式的作用。主要的创新措施如下。
3.1注重学风管理的创新改革
高校在学风建设的工作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刚性管理,也就是利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但是刚性管理方式在应用期间,难以促使学风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发展,长期应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的现象,因此在创新学风建设路径的具体工作中,应在完善并且改革规章制度的同时,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形成学生改善学习风气的激励作用和鼓励作用,在刚柔并济管理手段的支持下,使得优良学风在高校领域中可以良好渗透,例如: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在校园区域中设置文化栏、学习风气的宣传栏,还可以将优良学风当作主题,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辩论会活动、研讨会活动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优良学风观念。在柔性管理的支持下,学生自觉、自主规范自身学习行为,形成准确的学习观念,达到较为良好的学习风气建设的工作目标[4]。
3.2着重教风的创新性建设
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单纯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不重视教风的优良性,将会导致学风的建设失去基础保障,不能保证学习风气的良好营造与建设。因此在创新工作中应着重开展教风的建设活动,使得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工作心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真正意义上通过立德树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风气,达到建设学风的根本目的。首先,高校应该遵循人本性的原则,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约束教师的行为,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使得教师可以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有着德育、素质教育的良好思想,端正自身的行为,有着正确的思想。良好的教风,可以对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其次,开展教师的道德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活动,使得教师形成正确责任观念,在育人工作中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师优良教风的影响之下,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充分发挥优良教风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优势[5]。
3.3通过思政教育进行学风建设创新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能够指导学生日常的为人处世。从本质层面来讲,学风存在问题,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念,没有形成远大的理想抱负,责任感较低、思想素质较低,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所以,在创新学风建设路径的工作中,应重点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借助思政教育的方式最终实现学风建设创新目的。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良好的学习目标,使其在思政育人的活动中形成学习责任感、学习自觉性,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素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6]。思政教育的具体工作中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掌握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特点、社会的风气情况,引导大学生准确辨识社会、网络中不正确的风气,自觉按照高校的教育指导参与学习活动,不会因为受社会与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学风方面的问题。例如:可以使用新媒体平台全面分析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周围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思政育人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想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思想等。在此期间可以按照学风建设发展需求,在创新工作路径期间,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思想育人活动、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工作、三观的培养工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工作,以满足当前的思政教育根本需求。
3.4合理创新学风建设的体系
高校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创新建设路径,就应该完善有关的工作体系,在健全学风建设体系的情况下,满足高校的优良学风建设根本需求。首先,在相关的建设体系中,应重视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调动其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自觉的形成良好学风建设观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观念、思想的过程中,应引导其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有着较为准确的政治觉悟,增强理想信念感,同时还需按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有着正确的了解,形成遵守规章制度、遵守班级纪律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目标,为合理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学习风气的过程中,还应该重点采用小组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日常学习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形成长效的自主学习机制,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其次,应该重视教师层面的学习风气建设,尤其是辅导员,应该承担自身的学生教育职责、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责,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气情况和特点,针对性开展教育指导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风气方面的问题,开展深入性、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后,应该从高校学校管理层面、领导层面入手完善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加大领导工作力度,合理创建学风建设的高级网络,注重按照学风建设需求制定工作制度、营造良好校风、举办各种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性,还能充分发挥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增强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模式,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可以提升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的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学风建设的工作中传统单一的建设路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展需求,不利于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实施和长远发展。因此,高校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应该重视学风建设路径的创新,在学风建设期间重视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健全有关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合理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在确保学风建设效果的同时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等,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刘静.基于协同创新维度下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2):241-242.
[2]朱司甲.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0):9-10.
[3]陈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创新路径研究[j].年轻人,2019,11(44):66-78.
[4]孙汉中.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68-70.
[5]周晔.党员朋辈导师: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路径创新[j].理论观察,2019,22(8):63-66.
[6]杨涛.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65-67.
作者:王栋 李志红 武姣娜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