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体会十篇-ag尊龙app

时间:2023-04-13 08:16:31

百家讲坛体会

百家讲坛体会篇1

[摘要]:

一直以来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都被视为是大众传媒与高雅文化联姻的成功典范,在“阳春白雪”精英文化与“下里巴人”大众需求的平衡中,《百家讲坛》不仅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掀起了大众读史研说的极大热情,更用自己的传播之道造就了阎崇年、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一批“学术明星”,从而构成了当今社会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然而,再美丽的花也有它盛开和凋落的周期,昔日红遍中国的《百家讲坛》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因大众审美疲劳而带来的尴尬。“帝王将相”的故事已经开始让观众昏昏欲睡,曾经的“学术明星”也在大众的激烈争辩以及冷漠的反应中体会着或被“掌掴”或被“传纸条”的无奈与痛苦。《百家讲坛》在今天到底暴露出来怎样的弊病,在未来又该用怎样的“良方”去医治?本研究将立足这些问题,力图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收视率以及不同地区收视群体的横向收视差别的分析以及三个市场中总体收视率最高地区的收视率纵向(时间)变化的分析来勾勒出《百家讲坛》的收视轮廓,以便为“明日黄花”的《百家讲坛》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接上)

六、典型地区纵向分析

上面对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百家讲坛》的收视情况进行了一个横向比较,从中可以看到《百家讲坛》在不同地区上的收视差异和特点,但是如果要想完整的分析出《百家讲坛》的收视情况以及在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单个典型地区收视的变化分析。下面就以北京这个典型地区为样本,对《百家讲坛》的收视进行纵向的分析。

(一)典型地区的选取说明

[图8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8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在展开纵向分析前,有必要对纵向分析典型地区的选取进行一些说明。在纵向分析中之所以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地区中选取北京地区作为纵向研究的样本,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北京地区《百家讲坛》的年均收视率在三地区最高,年均收视千人数也最多(如图[8]所示)。第二,在各月收视率的变化上,北京的波动也最大(如[图8a]中所示)。因此,选取北京地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样本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二)北京地区的收视变化特点

1、总体收视“波浪起伏”

[图9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9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总体来看,2007年全年《百家讲坛》北京地区的收视是呈波浪式起伏的,[图9]为北京地区全年收视曲线图和各月收视率列表。从图中可以看出,《百家讲坛》在北京地区的收视在3-5月和9-11月两个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结合2007年《百家讲坛》播出的节目表可以发现,两个阶段尤其是9-11月份出现明显收视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重播节目影响收视率

通过2007年《百家讲坛》播出的节目表显示,3-5月以及9-11月两个阶段出现收视下滑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百家讲坛》安排了大量的重播的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视率的表现。[6]

(2)“红色讲座”影响收视率

[图10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0b]

[图11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1b]

但是,重播还不是《百家讲坛》收视率下降的唯一因素,其实一些《百家讲坛》安排的经典讲座的重播也并未使《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下降,如[图11]中所示,一些经典的《百家讲坛》节目在重播时的收视率依然坚挺。通过[图10]和[图11]的数据曲线和对应播出的节目可以发现,一些“红色讲座”登录《百家讲坛》也是影响月平均收视率下降的一个原因。[图10]中5月1-5月4日播出的《百家讲坛-红旗渠的故事》的收视率就要明显低于当月其他一些节目的收视率。如果说这里面还有“五一”长假影响的话,那么[图11]中红色讲座《百家讲坛-杨子荣》则也映证了这种推断的可信性。[图11a]中7月收视率曲线直白的显示,7月1日-7月5日播出的《百家讲坛-杨子荣》的收视率为7月最低的收视率。

(3)过于学术化的讲座影响收视率

[图12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2b]

除了节目风格的改变以及重播是导致收视率下降的原因之外,一些过于学术化的讲座也是《百家讲坛》收视率下降的一个诱因,[图12b]显示,9月18日-9月30日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主讲的《玄奘西游记》系列讲座是首播,但是他的收视率通过[图12a]的收视曲线显示,并未有明显的上升,并且相较于重播的讲座的收视率还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在于《玄奘西游记》的内容相较于《王立群讲史记》,《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讲论语》的内容来说更加的小众化,一些佛教内容的加入使节目显得有些学术化较强。一些内容很难在观众中产生兴趣和共鸣,从而使一些观众放弃收看最终收视率下降。

1、在收视起伏中收视人群表现各异

上面提到北京地区的《百家讲坛》收视经历了“起起伏伏”的态势和变化,尤其是从[图9a]中可以看出,8月到12月北京地区的《百家讲坛》的收视率更是经历了“从低谷到高潮”的转变,在这期间,不同的收视人群在收视起伏中呈现出不同的典型的特点。

(1)各年龄段收视群体总体收视起伏与总体收视波动相吻合

[图13]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通过[图13],再结合[图9a]可以看出,各个收视年龄段的收视曲线基本都与总体收视率曲线的走势相同,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态势,但是这其中也有“异端”,55-59岁这个年龄段的收视率走势就有些与众不同。在9-10月份这个阶段,这部分人群的收视率是上升的,而在10-11月却又有所下降,但是在11月-12月间,这个部分人群的收视也是上升的,且上升的趋势要高于其他人群,这其中原因不得而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这里姑且作为一个遗憾以供以后进行研究。另外,15-19岁这部分收视人群的收视从8月开始到12月一直以来都是下降的。

(2)公务员,高中生的收视率持续下降

[图14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4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在职业收视轮廓方面,大部分职业群体8月-12月的收视变化与总体收视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但是这其中公务员群体的收视曲线却一直在下行(如[图14a]所示,),虽然从[图14b]中可以看到,10月-11月这部分收视人群的收视率有所抬头,但是从11月开始这部分人的收视率却又出现了回落,并且从[图14b]的公务员全年收视情况来看,总体也是呈下行的态势的。

[图15a]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图15b]

数据来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与公务员收视情况变化想类似的还有15-19岁年龄段高中生阶段的人群,在[图15b]8月-12月的收视曲线中可以看到,北京地区15-19岁这部分收视人群的收视率是在一路下行并在持续在低位徘徊的,这和8月-12月整体收视情况“先抑后扬”是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其他的教育程度的受众的收视变化还是和整体的变化是一致的,并且其他学生阶段的收视变化也和总体收视保持一致并增长强劲(如[图15a所示]),这从[图15b]15-19岁高中生年龄段收视低迷但是学生收视率在11月后出现上扬(如[图14a所示]) 便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

(三) 纵向分析小结

综合北京地区收视的变化,尤其是3-5月,8-12月这阶段的收视情况,以及2007年《百家讲坛》的收视节目表的情况可以纵向分析出以下的一些推论。

1、《百家讲坛》在北方市场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

这从4月份,9月份,10月份随着《百家讲坛》节目多以重播节目播出为主随之带来收视率下降而随着新的节目的出炉整体节目也随之回暖便可以看出,如果说不是固定的收视人群来关注《百家讲坛》,就不可能出现节目一重播收视率就变化的问题。当然,《百家讲坛》也应当更加具有魅力,著名的电视剧《西游记》已经在电视荧幕上播出了20余年依然可以收视强劲,除了一代代新的受众之外,老观众的“百看不厌”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重播可以接受,但是前提应当是而且必须是“百看不厌”的精品,在这一点上显然《百家讲坛》还要更进一步。

2、《百家讲坛》不应当定位不稳

虽然说目前在社会以及舆论上对于《百家讲坛》的内容皆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存在颇多非议,但是毕竟是靠着这样的定位才吸引来了庞大而固定的收视群体。在[图10]到[图12]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随意的加入与《百家讲坛》整体地位不符的内容讲座,必然会造成收视的下降,而产生收视下降的原因,根据数据综合的显示就是固定受众的流失。这样的数据分析结果的启示是,如果将来《百家讲坛》进行改革,绝对不可以是“狗尾续貂”,片面的“小修小补”,必须是“彻头彻尾”从节目定位到核心理念的颠覆式改变,否则造成的结果必然会是已有收视人群的流逝以及新兴收视人群的“难产”。

3、《百家讲坛》需要新内容和新面孔

王立群,阎崇年、于丹、易中天这些被《百家讲坛》捧红的学术明星如今已经成为了《百家讲坛》的常客,虽然说他们的出场就代表着收视率的上扬,但是通过分析发现,他们过多的处境也会让观众产生“收视疲劳”。因此,新内容、新面孔的出现就变得十分重要。2007年11月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讲授《李清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走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北京地区的总体收视率顿时又开始上扬(如[图9a]所示)的情况正说明了这一观点。但是新内容和新面孔的出现也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自然是讲授人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语言的表现力,毕竟作为演员最少的电视节目,讲授人的魅力对于观众的吸引有着很大的作用;第二,就是讲述的内容不能太边缘化和学术化,早期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之所以萎靡不振就是因为过于学术的内容窄化了收视的人群,收视率一直无所进展。

4、《百家讲坛》在北方市场面临着潜在收视群体的流失

高中生阶段是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是从[图15]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场中高中生阶段的学生的收视率却不令人满意,即便是在《百家讲坛》新人登场,整体收视率上扬的情况下,15-19岁高中生年龄段的收视人群却在流逝,而这些在未来几年主要的潜在收视人群的收视率的流逝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说目前还无法得出为何这部分人群以及公务员人群收视流失的真正原因,但是找到它并对症下药是十分紧迫以及重要的。

七、结论与启示

通过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横向比较分析以及典型地区——北京地区的纵向的分析,我们可以从2007年《百家讲坛》收视表现中得出如下的几点结论:

(一)《百家讲坛》机会与挑战并存

通过三个地区横向的收视分析以及北京市场的纵向收视轮廓分析可以看到,以讲述人文科学知识为主的《百家讲坛》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有着巨大的收视群体,而在南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媒体认同度的缘故,收视率呈现出“越南越低”的趋势。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收视率较低的南方地区收视人群整体素质较高(广东地区收视人群学生、公务员居多,上海地区暑期学生收视率上扬)的事实表明,《百家讲坛》未来在这一地区有着强劲的收视潜力。而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虽然说整体的收视率一直较高,且在经过了“起起伏伏”的收视率波动后,在年终整体收视率又回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公务员、高中生等素质较高,潜在的收视人群的流失却给未来的《百家讲坛》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北方这些收视人群重新拿起遥控器选择《百家讲坛》并同时不使具有潜力的南方地区的收视人群流失,是未来《百家讲坛》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二)《百家讲坛》的内容需要变化,理念需要革新

从北京地区8-12月的收视曲线以及对应播出的节目可以看出,新面孔、新内容对于《百家讲坛》是多么的重要,数据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一个节目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可以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这种革新仅仅是“治标之策”,《百家讲坛》要想让所有的收视的群体都有一个大的变化,唯有“刮骨疗毒”的理念革新——突破现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怪圈才可以有长久的发展。

(三)《百家讲坛》在雅俗共赏的前提下定位不宜多元化

“雅俗共赏,让学术走向民间”是《百家讲坛》得到大众收视认同的一个根本的原因。未来的《百家讲坛》由于现实中暴露的问题确实是需要一些改变,但是“面向大众”的这个前提不应当动摇。此外,《百家讲坛》定位可以改变,但是由于其节目自身的特点,应当坚持单一的价值取向和地位,否则定位多元化带来的必然是收视群体的分散化,而没有固定的收视群体,是任何一个节目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总之,通过2007年《百家讲坛》三地的收视横纵向分析可以看出,《百家讲坛》只有不断的自我的超越和自我的更新才可以有更大的前景和更光明的未来。

[注释]

[1]冯韶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负责本文表格的制作,数据挖掘,论文框架的搭建以及分析小结,结论的写作;王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研究生,负责本文原始数据查询,整理,数据描述,研究背景研究写作以及文章最后的校对。

[2]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20180.htm

[3]娄可伟,《电视媒介传播精英文化的有效路径——谈的文化传播力》,《中国电视》,2007年12期

[4]陈明,丁智擘,《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视听界》,2006年02期

百家讲坛体会篇2

关键词:百家讲坛 衰退 原因

1.引言

节目的关键在于受众,而受众接触与使用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动机:“好奇心、求新、得益、参与、接近。”【1】而《百家讲坛》在2005年至2006年间,收视率之所以不断攀升,就是因为主讲人各种悬疑的叙述方式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几位有别于学究式学者的主讲人满足了受众求新的心理,而各类以文学历史为主打的选题满足了受众得益的要求。但是曾经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进,正在渐渐丧失,而过去不为人注意的缺点,也在渐渐暴露。在2008年出现的关于《百家讲坛》收视率垫底的新闻,一时间又把人们对于《百家讲坛》的质疑声推到了顶点,虽然关于《百家讲坛》收视率垫底的传闻,栏目本身给予了否定的回应,但不论这一传闻是真是假,都可以说明《百家讲坛》自身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

2.《百家讲坛》步入衰退的原因

2.1观众好奇、求新的心理渐渐消失

首先,当过多的悬疑被运用,很容易产生一种过度效应,即“过度的行为、做法容易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过度效应使受众难以接受的心理原因在于,这类信息超过了受众可以接受的心理阈限值,违背了注意的规律”。【2】受众会不再对类似的悬念产生好奇,甚至是一种乏味的心理。

其次,当易中天、于丹等节目中的明星主讲人渐离《百家讲坛》,而其他的主讲人在接受了节目制作者的洗礼后,要么都成为了又一个“易中天”、“于丹”,要么为了节目效果,成为了“说书家”,主讲人不断被模式化,缺少了自己的思想与特色,丧失了以往的节目亮点。而《百家讲坛》的节目表现形式单一,受众早已习以为常,自然不会认为有什么新颖之处。

另外,各大电视台也都推出了类似的节目,受众的选择多了,自然会分流一部分观众,同时此类节目形式、选题很易与《百家讲坛》类似或者重复,当受众的审美疲劳越来越明显,就会改变以往的观看习惯,而另选其他节目。

2.2节目内容渐离高品位 庸俗化、娱乐化倾向突出

毋庸置疑,主讲人是《百家讲坛》的核心,其讲述的内容就代表着《百家讲坛》的品质,而《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是如何觅得的呢?其第三任制片人万卫,就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方式——选秀。首先,在编导自己选择和各个院校推荐之后,节目组进行初次“海选”,约有90%的晋级者会被淘汰,然后节目组会录制剩下人所授的一堂课,然后再次淘汰部分人,最后,让最后剩下的人进行试讲,试讲合格的人就可以成为《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但是前提条件是,其演讲稿必须通过节目编导的反复修改,加上大量的细节与悬疑。这样一个流程下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其实就是这个节目生产流水线的一个产品,而产品的特性是由节目制作方决定的,产品本身的自我思想已经被打磨殆尽。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也曾断言“电视并不太有利于思维的表达……它是一种极少有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电视只赋予一部分快思手(fast-thinkers)以特权,让他们去提供文化快餐,提供预先已形成的思想……”【3】而《百家讲坛》就成为了快思手,它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抹去了学术的味道,表面上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但娱乐化元素,如噱头,悬疑、过分夸大的对比、比喻等调味剂,已然让食物失去了原有的纯正,自然也就成为不了真正的高级料理。而这也就是牵制《百家讲坛》走向更远的重要因素。如此以往,节目内容的故事化、通俗化、娱乐化就越发突出,主讲人的模式化也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在节目成熟期时,各类的质疑声并没有给节目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

2.3受众的介入程度低

1995 年,ac尼尔森公司调查研究了介入程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他们发现消费者对介入程度高和介入程度低的延伸产品评价不同。“介入程度高的延伸产品,消费者主要根据供应商制造能力进行评价,介入程度低的延伸产品,消费者更多地根据相关性进行判断。”【4】可见,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媒介产品,在低介入度的情况下,观众对于他的判断更多的来自于其他渠道,而观众最易接触到得媒体就是报纸、网络、电视,当各类媒体的评论、网友的讨论存在的负面信息过多时,就会使节目本身陷入一种被动地位,相反,如果节目的受众参与度提高的话,受众就会感同身受,获得更多直接的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另外,《百家讲坛》受众群主要是成年人,而成年人的媒体接触行为更为的理性,一般具有实用性的动机,尤其是当今社会的成年人其独立性更强,希望自身能变“受”为“传”,主动利用媒介满足传播权。由于《百家讲坛》受节目形式限制不可能像娱乐节目一样,以“电话连线”、“现场观众直接参与”等方式加强观众的介入程度,因此,就应通过其他平台,如网络等新兴媒体来实现。

2.4体制瓶颈制约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伟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历史价值》一文中认为,“由于事业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形成了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厄,影响和阻碍了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 曾经的“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解放了传媒的文化生产力,如今则成为了传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百家讲坛》在这样一个体制下运营,既要面对政治风险,也要面对市场风险,所以该节目在用娱乐化的手法吸引观众实现赢利的同时还要规避节目内容可能带来的不良政治后果,这也是《百家讲坛》偏重选择政治风险低,又具有观众缘的传统历史文化类选题的原因所在。但这种避重就轻的单一手段,也许会创作短时期内的辉煌,但从长远来说就只能成为制约节目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3.建议

总之,《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品牌电视节目,需要秉持“内容为王”“质量为先”的原则,注重内外因素的变化,根据自身的现实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的抓住了机遇,抓住的受众心理,充分发挥了电视优势,成功的打造了一个科教类电视节目品牌。

参考文献:

[1]方建移,章洁主编.大众传媒心理学. [m] 2007年11月第1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46.

百家讲坛体会篇3

【关键词】《百家讲坛》;大学生;认知心理

自《百家讲坛》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普通民众的狂热吹捧与学术界的冷眼不屑相互对立,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文化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对立。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接受它的读者群产生复杂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最具权威的高等教育三段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时为普及阶段。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原定在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提前到2002年实现,实际上2003年已达到17%。对照这一理论,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大众化阶段,并将不断步入文化普及阶段。”[1]作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一代,大学生对外界的文化刺激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心理。在高校,《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喜爱的栏目,《百家讲坛》的相关书籍在大学生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作为电视传媒,《百家讲坛》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影响是深刻而直接的。大学生是国家科学进步的关键。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在大众化时期树立正确的认知心理显得至关重要。

一、《百家讲坛》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影响

(一)对未知的渴望,学习兴趣增强

作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学术水准的一档节目,《百家讲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名家学者的机会。不可否认电视媒体的播放形式也是吸引大学生倾心于《百家讲坛》的重要原因,新闻媒体的作用就是将最深奥的东西通俗地传递给它的观众,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对知识敏感度较好的时期,《百家讲坛》的出现,为其提供一个获取丰富的课外知识与不同学术见解的渠道。同时,从《百家讲坛》中,大学生能够获得精神和学识上双重的愉悦,而这一愉悦的心境,有利于大学生能够增强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扩大自身视野的强烈要求。从这一角度来说,《百家讲坛》对当代大学生之间是一个双向促进的作用:《百家讲坛》的通俗性与学术性吸引大学生,同时改变着大学生的受众心理。

(二)不同“讲台”的双向比较,对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

《百家讲坛》与大学教学课堂作为两个不同的知识和学术传播的舞台,前者追求学术的大众化,后者追求学术的精英化,但却是“一种学术,两个舞台”。对于文化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文化的大众化需求。大学生还处在接受知识的基本阶段,他们内心不仅需要一种能够利于个人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而这一渠道既有知识学术性又有娱乐趣味性。大学教育讲堂毕竟不能以《百家讲坛》通俗化的模式来运转,那么,大学生在枯燥的大学课堂学习中无法满足其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些抵制的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

(三)学术的“商业化”,错误的认知

《百家讲坛》所提供的是商业化基础下的学术传播,不少的学者名家从中名利双收。这给大学生的认知印象是学术也可以通过商业化的途径而获取个人的成就——社会名誉和经济收入。在当今几乎一切都在商业化运行的时代,学术的天地也开始遭到商业化的侵蚀。这一文化导向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观念,这种心理认知导致的直接后果:一是学术思想的浮躁,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利益。不顾学术的规范与严谨,更有甚者可能会由此而不甘于学术研究的冷板凳,而追求如何将自己在商业化中取得名利;一是价值观与人格心理的异化,众所周知,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这种商业化思维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心理,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异化。无论是何种结果的出现,对社会的发展与学术科研的进步都是不利的。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结合我平时的观察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我觉得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问题等等。这里我主要分析导致大学生认知心理偏差的社会和教育原因。

首先是社会方面的原因,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导向的工具,对公众的心理认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百家讲坛》是以学术性和文化性的角色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其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的理解以及学术道路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当前出现的现象却是为了获取较高的收视率,电视台过分追求趣味性与娱乐性,而相对忽略了学术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如前不久出现的“十名名校博士联名批评于丹”的现象,这其实还是一个学术规范性的问题。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不可以盲目地追求大众的审美要求,而应该在大众化与学理严谨性之间寻求平衡。另一方面,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其商业化的运作机制,虽然我们说商业化运作不一定就会损坏学术传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但是当前事实表明,《百家讲坛》学术传播确实受到了商业化的侵袭,这是不可忽视的。收视率固然是媒体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并不能成为其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当前出现人民(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4页)大众对《百家讲坛》的狂热追求与学术界冷眼不屑的对立,其实还是由于这一方面的原因。而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认知是不利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国家和电视媒体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百家讲坛》等大众传媒的规范力度,提高其学术的规范性和知识的权威性。使文化的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既满足普通民众的审美需要,又不失学术价值,从而正确引导公众。另外,作为电视媒体必须在保证学术规范和学理性的情况下进行制作,不可单纯地追求如何符合公众的需求。其次,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因文化大众化而产生的认知心理方面应该担任重要的角色。高校除了积极的引导外,同时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制度进行一定的反思。从国家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大众化,但是,学校的教学却并没有相应得做出调整。我认为,教育对象和数量的扩大必然带来教育层次和水平的变化,先前单纯学理化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合当前教育现实的需要,同时受时代的影响,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不只需要一个单纯的知识授予者,同时需要一个充满知识趣味性的学者。不可否认,在这些方面高校已经做出很大的贡献。但社会是飞速发展,各种新观念和新现象层出不穷,需要高校不断的更新教育的理念以适合时展的需要。

百家讲坛体会篇4

突破精英瓶颈对接大众口味

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一诞生,就将其定位为“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将观众群锁定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第一期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主讲,题目是《美与物理学》,随后丁肇中、李政道等一大批知名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专家学者陆续走上《百家讲坛》。所讲内容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学科,乃至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只要与学术领域沾边,均在选题之列。整个栏目就像一部电视版的“百科全书”,涵盖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时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孰料,旨在“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百家讲坛》,在打造阳春白雪般的精英文化道路上却无奈地走进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过于庞杂的内容,单调授课的形式,太过专业的格调,使得定位高端的《百家讲坛》作为一个小众化的学术性栏目难以吸引电视观众,更难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收视率持续低迷,频繁遭遇“黄牌”警告。于是,如何调和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让具有视听优势的现代传播媒介和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融合,成为《百家讲坛》在重新寻求定位与转型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所以,在“百科全书”式的编排理念中艰难地走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后,《百家讲坛》最终在生存压力下不得不开始寻求提高收视率的途径,对栏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重塑。

第一,在收视群定位上,《百家讲坛》栏目开始反思栏目开办之初将观众群锁定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的自闭式做法,提出了放下“学术”架子,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作为主打收视人群的理念。《百家讲坛》虽然是一档学术性和文化性都很强的栏目,但它所赖以传播的平台毕竟是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而不是小众的大学讲堂。电视媒介自身的大众化属性和商业性诉求已内在地制约了其受众的分布层面及其必须达到的传播效果,电视“立体化”和“互动性”的传播交流方式也决定了《百家讲坛》不可能像大学讲堂一样相对独立和封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追求收视效果就意味着只能让栏目走向死亡,必须调整定位。

第二,在栏目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百家讲坛》也放弃了原来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式”的编排理念,在克服栏目内容选择不够准确、难以形成焦点和热点、社会关注度不够的弊端上痛下工夫,寻求变革。2004年,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开讲《清十二帝疑案》,创下当时央视科教频道0.57的最高收视率,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谈清史、说清帝”的热潮,使栏目组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在收视压力面前,栏目组总结经验教训,在对“阎崇年”现象进行认真思考和梳理的基础上,开始将栏目的内容选择从人文、自然和社会等无所不包的层面上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讲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百家讲坛》先后推出了《品读〈水浒传〉》、《清十二帝疑案》、《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明十七帝疑案》、《说聊斋》、《品读〈三国〉》、《汉代风云人物》、《明亡清兴六十年》、《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一系列专题。这些专题不仅有着鲜明的人文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紧扣时代的脉搏,抓住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具新鲜感、最能吸引人的话题,从而引发了一场持久不衰的收视高潮。

第三,在重新定位以后,《百家讲坛》栏目对专家的讲述方式和演讲人员的筛选标准进行了定位和调整。作为一档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兼具的电视栏目,思想与叙述并重是《百家讲坛》着力打造的特色,登上《百家讲坛》的演讲者不但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机前的观众毕竟不是大学讲堂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高低不一,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将学术知识和文化背景转换成通俗语言讲述出来的能力。制片人万卫对演讲人提出了三个条件:丰厚的学术根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观众成功沟通的亲和力;所讲内容必须让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感兴趣,并特别强调有中学教学经历的人优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迄今为止,无论是阎崇年、纪连海,还是刘心武、易中天,凡是在《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有过做中学老师的经历。他们同大学或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善于以感性具象的语言把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以亲切温和而又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述出来,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融合与贯通。在面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收视对象时,这些能够很好地掌控和驾驭语言技巧的、具有中学教师经历的专家学者,就显然具有了他人难以比拟的特长和优势。演讲者们在语言叙述上,摒弃了在大学课堂一板一眼、讲究逻辑、严谨规范的“讲课”话语系统,采用比较平民化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拟,从纷繁杂乱的历史资料和教科书里提炼精华,抓取要点,深入浅出。把学问当评书讲,把历史当故事说,在文化性、学术性和大众性、娱乐性之间,《百家讲坛》的讲述方式与叙述语言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在保持应有的学术性和文化性特色的同时,《百家讲坛》大量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曲艺评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电视观众始终处在一种探索和追问的心态之中,

由此大大提高了栏目观众的收视兴趣。

跨越精英文化实现大众传播

近年来,中国电视媒介的娱乐化一浪高过一浪,“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娱乐性极强的节目连连走红。而知识领域操行自守的专家们,则固守在象牙塔里,孜孜探求,与公共文化无涉。《百家讲坛》把专家从象牙塔里请出来,送上电视讲坛,拓宽了知识场界,专业的知识得以重新面向广大受众,精英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使平民百姓可以把电视当书来读、来看、来学习。

转型后的《百家讲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坚持学术品位,也坚定了精英文化的走向。但是依托于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它造就了一批学术明星,并借鉴了电视剧的制作经验。《百家讲坛》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主讲人同样把悬念手法引入到了自己的讲述中去。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悬念性的问题贯穿其中,整个讲座可以分成开始、发展、高潮、尾声四段式的结构,每期节目既可独立成篇,又可与同一主题的其他内容相互关联。这样既保证了每期都为观众呈现一段完整的内容,同时又借助讲座的连续性稳定了特有的收视群。

《百家讲坛》的成功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合共生的产物,是学者精英通向大众的一座桥梁。它把理性的精英文化以活泼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加入了一定的娱乐化元素,使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巧妙地对接,寓“教”于“乐”,让观众在储备知识的同时愉悦了身心;它让严肃的学者专家摇身变为悬疑大师、讲述高手,借他们之口把晦涩难懂的古典学术文化演化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建起了一座由学者精英通向普通大众的知识桥梁。同时,《百家讲坛》并没有局限于节目本身,而是把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主讲人的作品结集出版,并请主讲人现场签售。这些商业化运作,不仅带动了图书、音像等衍生产品在市场上的热销,也使社会上涌现出一股经典文化通俗读本的阅读热潮。

《百家讲坛》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承担载体,已经脱离了具体的节目形式,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它让专家学者走近大众,让文化知识走向百姓,大众在消费它所承载知识的时候,事实上是在消费它本身。因此,《百家讲坛》超越了电视媒介的传播范畴,向纸质媒介传播领域延伸,向大众开通了更多接受精英文化的渠道。

偏离学术规范学者开始变异

所谓学术规范,就是对各知识领域的话语权力的自觉维护。按照这一逻辑,《红楼梦》的解说应该是红学家的事情,必须遵循“红学”的学术规则。作为著名作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现实知识体制中难以获得认可,也不可能产生巨大影响,恰好是电视的介入,使他实现了对“红学界”的僭越。电视属于新闻媒介,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领域和规则,刘心武走上《百家讲坛》去讲解《红楼梦》,怎样讲,是由新闻的规范来决定的,因此,《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不是作家对“红学”的僭越,而是媒介对整个学术规范的僭越。进而言之,《百家讲坛》等电视讲坛因为对学术规范的僭越,影响了现存知识规范的权力结构,因而招致众说纷纭,不期然地获得了广泛的注意力。

《百家讲坛》推出了易中天、王立群、阎崇年、刘心武、纪连海等一批“学术明星”。对于学者来说,成为“明星”可谓是名利双收。对于媒体来说,由于这些“学术明星”是“媒体制造”,因此他们也成为媒体的标识,借助于这些“学术明星”对大众的吸引力,媒体自然可轻易地获得大众的欢心,形成学者和媒体“皆大欢喜”的大好景象。但是,电视媒体内部的要求和来自学校、科研机构的主讲人所固有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精英学者们来说,当他们从象牙塔里走上电视文化讲坛,作为《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被推出时,也就意味着被纳入到了节目生产和最大化传播的程序之中,成为受电视规则约束的“他律的生产者”。

实际上,对于那些坚持学术理想、学术品格的学者来说,即使没有受到媒体的青睐,也应该受到社会尊重的。而在今天的社会中成为媒体“学术明星”所带来的巨大诱惑,已使得诸多学者过分推崇大众传媒的作用。精英学者开始对传媒趋之若鹜,在传媒中又受一定规则的约束,这样学者对学术研究的专注性以及学者对学术的自主性就双重丧失了。

坚持学术品质提升大众品位

《百家讲坛》在传播精英文化的途径上借助的是大众媒体,这就决定了栏目必须兼顾精英和大众两个层面,融合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这也导致了栏目生存的两个必然因素――学术品位和观众接受度。

从这两个因素来分析转型后的《百家讲坛》,可以看出它把抽象严谨的学术以通俗的理由娱乐化,把高级知识分子明星化,而这些倾向化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观众认可。概括地说,就是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生的同时,精英文化妥协、大众文化得胜。这种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化,推广了经典,教育了一部分受众,当然对栏目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讲坛火了,关注度高了。事实上,在栏目趋向娱乐化和明星化的同时,其本身已经不自觉地降低了学术知识的精确性和严谨度,不经意间给观众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一家之言,并非权威,姑妄听之”,大多数受众不是以学习和接受知识的心态,而是带着三分借鉴的娱乐心态来观看节目。一档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学术科普栏目,一旦走上娱乐化的误区就失去了开办的最初和最终意义,这将是《百家讲坛》的悲哀,也是学术的悲哀。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肩负着把民众引向深层思考和高尚境界的责任,《百家讲坛》作为具体形态的电视栏目,自然也肩负着这种责任。怎样在对接大众口味的同时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这是一个难度较大但必须解决的问题。

《百家讲坛》应向公众传播更多的文化,用媒介更好地言说知识,警醒学术和学者的变异。在策划选题、规定内容范围的时候,首先要保证一定的学术品质和文化品位;在挑选主讲学者的时候,考虑到大众的接受能力,固然要保证其在公众面前言说知识的能力,但一定要注重其在学术领域的建树和资历,在专业上要有严格的把关。只有先保证栏目自身的文化品位,才有谋求提升大众品位的前提资格和现实可能。推广学术经典,传扬精品文化,坚守精神家园,以适当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教化民众,才有可能在传播公共文化、提高广大人民思想素质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百家讲坛体会篇5

《百家讲坛》栏目组设在一座看上去可以称为“破败”的四层红墙小楼里,一楼开了间“潇湘甲鱼馆”,楼上是招待所,万卫的办公室租用了其中的一问。

“我们的收视率从没下滑。”万卫说自己十几天里不断接到各种采访电话,请他谈谈“《百家讲坛》的衰败”,“我的感觉是,大家都已经认定我们死了。我已经不用辩解我们是不是真死了,只需要解释死因。”万卫苦笑着说,“就像我还没死,但已经看到开追悼会。”

“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

“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

采访一开始,万卫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一本央视内部下发的小册子:《2008第三季度收视分析报告暨节目综合评价结果》。其中列出每个栏目今年第三季度在其相应频道的排名,依据则是参考了收视率、时段权重、类别权重、领导分、预算成本等因素后算出的综合指标。

根据这样计算出的综合分数,《百家讲坛》今年第三季度在央视十套排名第一,前两个季度分别排名第三、第一。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到底有没有下滑?

万卫:我们的收视率常年保持在0.15~0.20,第三季度的平均收视率是0.17,属于正常范畴,没有下滑。而且台里对节目进行评估用的都是这个综合指标――我们称之为“绿色收视率”――这也是实行节目淘汰制度的标准。所以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我们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前三名。中央台怎么可能把它自己一个名牌栏目拿掉?

有些报道说“排名在十名开外”很可能说的是单纯收视率排名。但这个不说明问题。《百家讲坛》的首播时间是在中午12:45,跟那些在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根本没法比。如果单纯按照这个排名,我们一直都是排在十几名。

《望东方周刊》:可《百家讲坛》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吧?好像自于丹之后就没再那么火爆了。

万卫: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我们并不想追求轰动效应,追求表面的火爆,现在最需要的是给观众一个安静的课堂。其实老百姓并不受所胃“影响力”的影响,我们最火爆的时候,比如2006年,收视率也还是在0.15~0.20这个范围内。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定位是否有所变化?比如今年开始讲现代史,长征、红旗渠等内容,又有梁祝、孟姜女的传说故事。

万卫:我们的定位就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点从来没变过,将来也不会变。我们是中央电视台为数不多的定位在这一点的栏目,为什么要变?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向外放射,做一些新的内容。完全立足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同时期或同类型的中西文化对比等等放射性的内容。

梁祝也是这样的一种放射方向的尝试,传说也是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传说可以流传上千年,必定有它独特的生命力,但现代人又了解多少呢?至于现代史,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肯定还会做这部分的内容。

“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

“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成,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学术娱乐化”一直是百家讲坛最被诟病的一点。对于《百家讲坛》常常宣讲的“权谋斗争、帝王轶事”方面的内容,有评论者认为这是在舍弃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取其糟粕,而类似于丹的“《论语》心得”则被很多论者指为“滥用经典对大众进行按摩的心灵鸡汤”。

除去内容,《百家讲坛》在形式上也遭到诸多批判。台湾学者李敖在《于丹批判》中指出:《百家讲坛》“用娱乐界包装影视明星的手法来打造学术明星”,是一种‘媚俗行径”。

《望东方周刊》:批评《百家讲坛》“学术娱乐化”的声音―直没停过。

万卫:这是大家还不了解我们的定位。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及。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所以我们提倡的是“润物细无声”,通过故事来讲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诸子百家”,就是讲每个人的命运故事,讲他们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提出什么观点。故事只是载体,我们会要求在必要的时候插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符合传播规律的,这种讲法放在学术讨论上当然毫无意义一一真正的学术讨论直接讲观点就行了。但我们面对的是在家里休闲的大众,要知道我们这个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别的频道还在娱乐着呢,你怎么才能让观众不换台?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百家讲坛》在讲述历史时出现的一些戏说倾向……

万卫:我们没有任何一点戏说。谁这么说,请他举出例子来。

《望东方周刊》:但比如阎崇年讲清代皇帝,还有刘心武讲《红楼梦》,都引起过很多争议。

万卫:阎老师讲得是正史,没有一点是戏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探讨和观点怎么能称为戏说?我本人从来没有接到任何一个电话、一封信甚至一封e―mail向我指出这件事的。

《望东方周刊》:李敖曾写《于丹批判》批判你们栏目的形式,你怎么看?

万卫: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曾经有台湾方面的人带话来表达过这个意愿。

“想借《百家讲坛》发财出名的太多了”

“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

曾有媒体报道这样描述《百家讲坛》“海选”主讲人的盛况:“(2006)年初,央视到国内各所大学海选主讲人,河南这一站,他们到了河南大学,当时王立群正好在北京,学院致电要求他火速赶回开封面试。每个人被要求自拟题材讲一个人物,一遍就过,当天一共来了40多人。”

《百家讲坛》对于主讲人海量而“残酣’的遴选,编导过程中对主讲人讲述内容的限制,以及其后通过播出、出书等环节给主讲人带来的巨大声名与财源,亦成为《百家讲坛》屡遭批判的地方。有论者认为这种的商业化给学界带来了不小的误导和诱惑。

《望东方周刊》:学界一直有人认为你们通过对讲课内容的引导“降低了学术品位”,并且给学界带来了浮躁的风气。

万卫:媒体一直说学界有争议,但我们并没感觉这么强烈。我们到各高校去招人的时候从没碰到什么阻力,一般学校都会给我们推荐老师,非常配合我

们的工作。学校都觉得是很光荣的事,隋,地方上也会介绍说这是本地第x个上过《百家讲坛》的老师。

《望东方周刊》:现在想来《百家讲坛》的人很多吧?有没有一些想借此发财出名的?

万卫:太多了。试讲通不过的就托关系,找台里领导。这类人我们―概不要,除非你真有本事,那先把课讲好再说。

《望东方周刊》:但也有很多学者大概是抵触电视这种媒体的。

万卫:那当然,所以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还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研究阶段不宜张扬,种种原因吧。

《望东方周刊》:你们的选题一般是怎么定的?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

万卫:选题就是在找到合适的主讲人之后,编导跟他商议,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找到适合电视传播的话题,然后栏目组集体开会讨论。不能讲的话题包括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的话题和人物,还有不好讲的题目一一比如《易经》,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但最后还是觉得没把握。另外就是涉及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话题要很谨慎,即使讲也要找人把关。

“骂声里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现在选择这个“诸子百家”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学术界和观众对于《百家讲坛》的评价往往趋于相反的两极,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杨振宁讲物理学、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

《百家讲坛》的热议一方面引发了对其节目本身的讨论,另一方面也令人思考:中国观众到底喜欢接受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内容。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易中天的“诸子百家”很受学界好评,但远不如“品三国”收视率高?

万卫:这种现象很正常,也是我们早就料到的。“诸子百家”是易老师最想说的内容,但―开始我们认为时机不对,选择了“品三国”。现在选择这个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其实要想收视率高很容易,比如现在去讲健康话题,收视率肯定高。但我们毕竟是要坚守定位的,不能一味追求高收视。

《望东方周刊》:那么在你们的定位里,你觉得观众最喜爱的是什么内容。

万卫:历史人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以及能从他们的生活中吸取什么。另一大重头就是经典,比如四大名著、《论语》,《庄子》等等,观众对这些兴趣都很大,不过讲好这些不容易。明年我们的重头就是钱文忠讲《三字经》,还有“新说《水浒》”。

《望东方周刊》:今年播出的系列里,收视率比较高和比较低的分别是哪些?

万卫:撇开主讲人的因素单说内容,受欢迎的是“秦始莹’和“康熙”两个系列,收视率较低的是“道光与鸦片战争”。其实这里面就看出中国人的心态来了:想要确认自己,所以更喜欢看历史上辉煌的时刻,不喜欢看自己失败。

百家讲坛体会篇6

[关键词]百家讲坛;文化热;大众文化;传媒;文化社会学,精神失调

央视“百家讲坛”以理性的内容、感性的包装找到了学术理性与媒介娱乐感性的最佳契合点。学术电视化的成功运作,改变了人们惯常的把电视媒体纯粹当作大众娱乐消遣的思维定式,更为学术从深宅大院的学府书屋走向大众的茶余饭后开掘了一条绿色的通道。“坛酒”飘香,盛宴杂陈,它招人青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在当代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分天下的视格局中,央视“百家讲坛”透射着怎样的文化信息符码?它未来的发展走向及态势又如何?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思考,也许能给我们提供思考当前中国的文化向度的又一全新视角。

一、“三热”炙烤的文化背景墙

近年来,“文化热”温度攀升,它的主要表征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再批判的“国学热”,如新旧儒学之争,道家哲学的系列现代阐释,儒道哲学对西方后现代的启示等等,这在出版界呈现出传统文化书籍的盛况:《数字里的中国文化》《色彩与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名文化》《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以及包括《朱子家训》《幼学琼林》等国学启蒙读物和“四书五经”之类的中华传世名著系列丛书和中西文化比较等学术专著。其次是以文化学观点为批判视角,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现象的“审美文化热”,表现在对大众文化的阐释、文化病症的诊疗。其代表作有朱大可的《守望者的文化月历》《话语的闪电》和虞友谦、陈刚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化走向》等书。火热的情怀、激荡的文,享,个性化的批判立场,使此热多了一份对当前大众文化消费的警惕和心理的叛逆。第三股热浪就是由学院发起到出版业推波助澜的“讲座热”。一时间,各个学术领域的专家权威们纷纷登台传经布道、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率先兴起的是以洪昭光、向红丁、胡大一等保健医疗专家们为龙头的所谓“健康快车”讲座,接着是充斥媒体和书界的凯时k66会员登录的文化讲座、社交礼仪讲座,绵绵不绝,风头正盛。随后接踵而至的是《在北大听讲座》《在岳鹿书院听讲座》《在文学馆听讲座》等书籍的走红和央视《百家讲坛》的异军突起,它借助声光电图强大的媒体优势及央视媒体话语的权威性迅速成为集各种讲座之大成的龙头,由“座”升“坛”,空间扩大,风光无限。

国学热、审美文化批判热、讲座热,成为当前中国文化三处灿烂的景观。央视“百家讲坛”在这股热浪中,也成为审视学术民间化、学术立体化的风暴眼。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翰一语中的指出“传播即信息”,在当前这个传播过剩的时代,“百家讲坛”成为文化消费中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文化桥头堡。毋庸置疑,它每天传播的文化信息,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批判和社会文化行为。

二、内缩中的文化青藤

站在社会文化学视野中我们会很容易拽扯出上述种种文化热背后的条条“脐带儿”。社会转型、价值判断多元化、精神支撑失去稳固的根基,市场经济无疑对人文精神有强烈的销蚀作用。理想的追求为现实的利害计较所取代,感官的满足成了文化的最高指令;庸俗文化淹没了高雅文化;金钱权威冲决道德堤坝;日益扩大的财富差距亵渎着社会公平,以新技术为基础的话语霸权钳制着人们的思想自由,精英意识的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上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今天不过是个象征性的符号,知识分子在市井喧嚣中角色退化,未泯的良知潜滋暗长,“躲进小楼成一统”,孤影自恋,书屋,一阵阵的文化热浪中,围炉而坐,小窗夜话,玩味学术,佐餐下酒,呵护取暖。正如移居海外的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言:“90年代大陆学术时尚之一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王国维、陈寅恪被抬上天,陈独秀、胡适、鲁迅则‘退居二线……在学术的浅吟低唱中,“反骨”犹在的身躯里疯长着表达的渴望,内缩的学术盆景中蔓延着布道的青藤。但在整个物欲文化的歌舞升平中,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学术家知音难觅、弦断有谁听?不跟受众接触,“表达”永远是一厢情愿的奢望,永远只是面对沙漠戈壁孤芳自赏的布遭。谁青眼有加,为这些“麦克风依赖者”提供广场平台?对他们揽而入怀的是“百家讲坛”,抛头露面,声名远扬,跨出学院大院门的他们逞才显能,激扬文字,绽放思想。

央视媒体为何有此古道热肠?作为视受众为上帝的媒介能预测节目的出台会好评如潮吗?因为媒介产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专门搜集注意力资源的一个产业,传媒是人体的延伸,网络时代,也是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时代。传媒的社会影响力构建由三大块组成:吸引注意、接触环节、提升价值(提升环节)。倘若没有一定的受众群支持,这样一个学术化节目即使从形式上再包装美化也是自作多情的一招儿险棋,因为市场上的弱势化一定会导致媒体影响的边缘化。敏锐的市场意识,使“百家讲坛”找到了分娩的道门,因为目前的中国文化版图随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大众感官文化的泛滥成灾到改革中期大众审美文化的觉醒及新世纪后追求小资情调对准精英文化的呼唤。文化版图江山易主轮番变换,这些都启示我们,“当代大众日常生活质量变化成艺术模式转换的前提性存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改变了艺术和艺术活动。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彼此相互趋近和认同,而不是间隔或分离。”从物质层面看,中国目前也正处于由“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生存时代过渡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温饱后的享乐时代,在这种转型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物质欲望的不停挖掘,收获的只有荒诞和荒淫,只有掉转头来向精神层面不停地掘进,才能获得尊贵与富足。这就如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所言,“人们最大不幸是基本欲望得不到满足。温饱解决了,人的第二大不幸是温饱这么容易解决。”当代中国人也正在这“第二大不幸”中,茫然失序、精神失调,如何填补生活的意义成为一个大问题,“未来解决心理受挫的问题将大大地重于解决温饱问题。” (郑也夫)如果说,社会当前层面不同的各种文化热只是为富足后心灵焦躁的人们提供了片片绿荫的话,那么“百家讲坛”却为精神干枯、思维风化的人们灌注了股股解渴的清泉,为整个社会知识滋养下了一场“及时雨”。

时机终于来到了。一厢是做着重树精英权威形象美梦的学者们,望穿双眼被人赏识,在话语喧哗的公共空间里发出一呼百应的最强音,一厢是众多的打着饱嗝剔着牙花的“富贵闲人”们渴望精神的按摩、心灵的沐浴,一厢是引领文化消费时尚,提升文化消费品位的媒体撮合,三厢情愿,一拍即合,“百家讲坛”粉墨登场,对自己眼光越来越挑剔、对欣赏的胃口越来越刁的现代小资们,无疑是为疲惫的视觉、味觉抹上清爽的风油精,恢复了一度消失的听觉。

作为文化盛宴的“百家讲坛”,它要在“众口难调” 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大众传播的符号信息来强化学术对大众日常生活文化性的喻示,艺术不再是纯粹的个人心灵的高贵独吟,也不是艺术家们个人运用精致的技巧来展现自身特立行为的活动,而是直接具体地满足着大众日常生活各层次的欲望、需要和追求,表现、象征大众文化的现实状态,一句话,它要实现行动娱乐与文化信息娱乐的完美融合。浏览“百家讲坛”自开办之初到现在的节目单,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道道文化大餐都具有与当代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相吻合的对接榫眼儿。如社会人文科学层面,当宫廷戏瞎编乱造任意涂改历史真相,“戏说”泛滥得让人生腻时,人们渴望听到来自权威专家们眼中那没有任何油彩粉饰比较质地纯净的史实,“百家讲坛”相继推出了“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清朝十二帝”(阎崇年)活色生香拨云见日,当人们观赏阅读只是浅层地陶醉于言情和武侠疏远经典时,“百家讲坛”以恢宏的气势、强大的媒体引力,把各路“红学”专家学者请来烹饪“红楼梦系列讲座”盛宴,一时间“红学”发紫,“荒唐言”找到恰当的注脚,“辛酸泪”唤起更多人的同情。这正如号称“平民红学”家的刘心武所言:“不以强追他们去读中国古典名著,最好的办法是先让他们觉得有趣,”群英荟萃,少长成集,“百家讲坛”俨然成了中国知识文化界的大讲堂,文学抹去神秘的油彩,马瑞芳的“聊斋”讲座、莫砺锋的“杜甫的文化意义”讲座、董健的“从《丹须亭》看戏剧的文化意义”讲座、张抗抗的“写作与生活的关系”讲座,引领我们走进诗意的空间;哲学卸下了玄奥的袈裟,亦庄亦谐,可感可亲。张志伟的“智慧的痛苦”讲座、方尔加的“无为而治,儒道之争,独尊儒术”讲座、姚淦铭的 “老子智慧系列”讲座,开人心智,生硬的哲学被炮制成了“调节生活的速溶剂”;天文地理也从专家学者的实验室和旷野走进了演播大厅,奇妙无穷,美轮美奂,如彩万志的“中国昆虫文化”讲座、张青文的“隐匿在我们身边的昆虫杀手”讲座、周忠和的“古鸟寻踪”讲座、徐星的“恐龙大地”讲座、周开亚的“巨无霸――鲸”讲座等等,目不暇接、手不暇采。“百家讲坛”伸延无限的触角,医疗保健、子女教育、外交风云、家庭婚姻、生活消费、无所不包,信息高速公路上,文化信息扑面而来,让你窒息,让你眩晕,使你以时间的瞬间感和当下性取代了历史性、平面性。“百家讲坛”以强大的文化冲击力,短平快地提升着你,熏化着你直至最后淹没你。不知不觉,让你裹进文化的场流中,陷入那个深不见底的信息巨洞里,它的胃口极大,消化功能惊人,不管你是哪方学术原料,都会统统地吸纳加工成诱人酥松的文化面包,水火不熔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这儿握手言和,实现完美的无缝对接。“大众明星”“电视教授”也成了时下很多书斋呆坐的专家教授们潜意识下强烈的渴望、最大的梦想。在央视“百家讲坛”一展风采,也成了他们当下矢志不渝的追求。

三、“盛宴”过后的镜像

文化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人类生产实践、科学实践、思维实践升华积淀而出的结晶体。文化干什么?它不是人们膜拜的图腾和神祗,它是让人们在文化的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百家讲坛”灿烂成景,蔚为大观,文化启蒙的作用不可低估,但也不能拔高放大。理性审视它,我们发现它呈现如下诸般镜像。

首先是话语权威的孤岛效应。新时期的文化热是对物欲压榨人精神性灵的反抗,是对单向度人的形象一种立体的还原。市场经济的狂热退烧后,我们惊讶地发现,金箔裹身的“物质人”内心呈现可怕的空涧,纯净的精神表达力已经退化。精神失语症把人折磨成了积贫积弱的“空心人”,人们渴望文化信息的填充,人们更渴盼专家权威给予文化精神立竿见影的诊疗。他们阅读的功能、自身文化思考的造血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尤其是在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的大工业社会,消费个性被标准化磨平,人追求区别性的本能被无情地遮蔽。在这种哀鸿遍野般的文化呼唤中,专家学者们传播的文化信息变成了诱人的磁场,变成了饥不择食的文化干粮,变成了灵魂泅渡中拼命抢抓的救命稻草;文化成了无数被物欲风干后的人们急欲登渡的孤岛。“百家讲坛”开出了无数良方:“信息时代如何学习”(陈建翔)“探究我们的时间分配” (王琪延),“从中国式离婚看家变” (张颐武)、“从同伴关系看独生子女”(孙云晓)、“智力与家长的关系” (王宝祥)、“吸引眼球的传媒”(喻国明)、“口才与成功”(邵守义)、“传染病的历史” (韩启德)等等这些良方缓解了人们精神饥渴所形成的胃肠痉挛,但绝不是药到病除颐享天年的火炼金丹。权威的崇拜是继技术崇拜、金钱崇拜之后的又一精神崇拜,这种盲目的惟命是从只会使现状人离自己的本真越来越远。引海焚溺,却淹没了自己。

百家讲坛体会篇7

关键词 地方台 电视讲坛 竞争 地方特色

近年来,随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热播,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讲坛节目也异军突起,一时间呈现“火爆井喷”态势,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跟风”、“模仿”甚至“克隆”的烙印。但近两年来,《百家讲坛》收视率急剧下滑,观众的对此类节目的审美疲劳也逐渐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讲坛类节目必须摆脱《百家讲坛》的影响,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特点和受众需求实现创新与突破,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本土化定位:凸显地方特色

1 立足本土出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是立足本土,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在所有的资源中,文化资源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和价值延展性成为电视传播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部分。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各地电视媒体应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和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来塑造自身独特的电视文化与审美品格。地方电视讲坛节目就应担当起这一责任,成为传递和传播地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这解决了它“讲什么”和“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它应该讲本地的文化,发掘本地的人文资源,满足本地观众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求知欲和谈论欲,激发观众的本土文化自豪感。整合与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这就是地方电视讲坛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它能帮助节目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www.133229.com

二是立足本土,实现文化资源和节目品牌的互相激活。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的成功之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为解读中华传统经典为特色的讲坛节目,由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性、亲和性、接近性,使得观众总是选择那些与他们自己的文化最接近和最紧密的节目内容,因此每次节目播出总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收视率一直较高,甚至做成了文化产业。可以说,这个节目不但实现了文化资源和媒体品牌的互相激活,更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回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它带给人们的启示就在于:地方电视台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本土文化。地方台只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挖掘本土的文化娱乐资源,深入开发和做好自己的电视讲坛节目,就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规避强势电视台的竞争。同时,这种侧重地方特色的本土化节目品牌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对本地观众的亲和力,实现自身的风格化传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广告商的区域性广告投放,这也正是本士化品牌的特殊价值和作用所在。

2 当地人讲当地事,实现学者与观众的电视化诉求

电视讲坛节目能否吸引观众、抓住观众,除了讲座的内容外,主讲人的讲演艺术、叙述模式等是否适应电视传播要求也至关重要。

首先是谁来讲的问题。主讲人有两类,一是当地的专家学者,一类是外地但对当地文化有研究的专家学者。笔者认为,既然是地方台的节目,应该邀请地方的学者主讲。一是因为主讲人来自当地群众,他们知道当地人希望听到什么;二是当地的学者对当地文化有较深的研究,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取研究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三是人们都有接近性心理,即对当地的学者有种亲近、认可和包容的心理;四是外地专家学者录制节目时需要较多经费支持,会加重地方台栏目组的经济负担。所以,笔者建议,地方台在做此类节目时,不一定要邀请大腕知名学者,可以在当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寻求专家学者。

第二,讲座的叙事应以学术为基础,大众化讲述。电视是注意力经济,为吸引眼球,使观众能长时间看下去,悬念化和故事化是讲坛节目的必要手段。但是,悬念化和故事化只是为了更好地、通俗地表达学术。每个专家所引用的史料,都必须是确凿的,但是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还要能将内容细化,分解成多集讲解,形成系列。

第三,充分运用电视视听手段。如在节目中大量引入影视资料,结合讲座的具体内容制作动漫和图版,并将讲座中的重要观点通过字幕给予强化等,既增强了可视性,也使得讲座更具节奏感、更立体、更翔实。

二、差异化生存:实现错位竞争

每一个电视讲坛节目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与劣势,从而扬长避短,独辟蹊径,寻求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在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一个电视栏目只有具备了独特的品性,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差异化的生存。在目前《百家讲坛》似乎一家独大的媒介环境中,错位竞争应该是其他对手的现实性选择。

1、服务地方百姓,培养忠实受众

地方台与受众同处一方,相对其他台,具有服务地方的便利性。讲坛节目可以根据地方受众的需要,为他们解读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现象和事件,用讲座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身边的事情,向受众提供经济、法律等各类信息,方便受众生活。既满足了受众需要,也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培养了更多的忠实受众。在《百家讲坛》先人为主的强势之下,北京电视台的《名师讲坛》采取的是差异化生存,实现错位竞争。自开播一来,我们发现,节目旨在“专家为百姓服务”,选题类型广泛,包括: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人生哲理和道德感悟;教育和管理;历史文化;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心理健康;保健养生。较之央视的《百家讲坛》,该节目选题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现了差异化生存。

2、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活动和对外交流

地方台作为文化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的作用早已有目共睹。在这一功能上挖掘下去,就能使地方台成为本地经济文化活动的平台,提升地方台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地方文化。如用电视讲坛的方式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它可以推广、普及地方文化,可以加快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提高地方受众的文化修养,可以提升市民的素质等。

3、创新节目形式

现在的电视讲坛节目大多是一个模式,即由主讲人一讲到底。这种形式长期使用,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因此,创新节目形式应成为各个电视讲坛节目的改进举措之一。地方台可在此方面先做一步,可以改变现有的由专家全场主讲的方式,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元素,如增加现场观众提问、场外观众通过热线或手机短信提问,专家解答等,实现观众与主讲人的互动。还可以提前公布或征集讲座选题,观众投票产生选题,观众点题、评价讲座实效等。

4、开辟自己的黄金时段

地方台要把制播的电视讲坛节目与《百家讲坛》等与自己的同类的节目播出时间错开,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性和作息特征特点开辟自己的黄金时段,以在竞争的薄弱环节突破形成相对的黄金强档,提高收视率。

三、立体化传播:开拓经营市场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为最稀缺资源,传媒的形式和手段正日趋多元化,立体化传播能使地方台的电视讲坛节目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努力实行与传统和新兴媒体的多元化联合

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电视媒体本身外,还应该联合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整合相关媒体资源。湖南超女的立体化传播策略的成功运用就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作为地方台,更应该顺势互动,做足做好这一文章。首先要树立双赢意识。要克服闭关自守、小打小闹的思想,努力打造、拉动媒体传播链。其次是拓展新路。不仅要发扬光大以前的做法,联合各类传统媒体,更要主动出击,联合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使节目获得更多的受众。

2、实施节目品牌推广战略

一是利用广告推广自身品牌。传媒品牌形象广告是能够醒目地传达自己定位的理想方式,很多传媒品牌不仅在自己的节目或版面上刊登自己的广告,而且也通过其他强势媒体宣传自身形象。《世纪大讲堂》的形象口号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荆楚讲堂》的是“追寻历史的轨迹,把握文化的脉动。展示专家的风采,感受知识的魅力。”《车城大讲坛》的是“媒体搭台、学者讲演,谈公众关心的事”。这些形象广告对于体现该讲坛节目品牌的风格特点,以便让受众尽快了解显得非常重要。二是与受众互动,创造品牌体验。通过受众参与、受众服务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来增强品牌在读者中的亲和力和忠诚度,创造品牌体验,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节目组可以邀请各方面受众座谈节目,为节目出谋划策,提出批评意见;还可以举行主讲人员与观众见面会,赠送受众以节目品牌有关的小礼品,策划目标受众感兴趣的一系列社会性活动,吸引更广大的受众群,提高节目品牌社会影响力和读者忠诚度。

百家讲坛体会篇8

有论者认为,《百家讲坛》被观众冷落,主因是从“精英路线”转到了“学术娱乐”(按易中天的说法,这可以称作“学术选秀”),从学者的包装到利益的延续,在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不可避免地庸俗化。

其实,早期的《百家讲坛》极富有感召力,它解读了霍金、杨振宁、童庆炳、叶嘉莹等名家的成功之道,客观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呈现在中国人眼前,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优秀学者的思想经常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制,与此同时,曲解历史的易中天和于丹却逐渐走红,这一现象令人错愕,用台湾教授傅佩荣的的话说“是干丹把我挤出了《百家讲坛》”。

傅佩荣自然是虚晃一枪,他未必不知道于丹没有“驱逐”自己的能力,他不认同于丹等人的口才和学识,更看不上那种迎合俗流,摒弃思想,追求娱乐效应的伪学术。但是,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却使庸俗学术成了既定的套路,自此后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风流史,王立群称刘邦双性恋,纪连海谈大禹婚外情,阎崇年滥读清宫花边秘闻,诸如此类,导致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像“三无”(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产品。

把高深的学术通俗化,并不背离学术研究原理,如《梁祝》、《天仙配》等传说,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搞这样的学术没有曲高和寡之虞。但是,当主讲人把祝英台扮男装讲解为“读书权作为古代女子人权的一部分”,就因“太专业”而剪掉。“人权”,顾名思义是“人的基本权力”的简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却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让一些人敏感,既然学者不能进行专业解读,就只能去阐述祝英台的春心如何荡漾……

客观地说,作为一种特定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百家讲坛》几年的“讲解历史”带动了中国的“国学热”,成就了大批有见识的学者。南京大学的傅元峰,西北大学的李浩、“武大名嘴”赵林等,都是经过《百家讲坛》走进大众视野的。这倒不是他们也具有“超级学者”不同凡响的声望,而是他们站在了反对学术庸俗化的立场,对学术媚俗痛心疾首,尖锐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由此得到了网民的支持。

百家讲坛体会篇9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生理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百家讲坛体会篇10

现在各类名人讲坛在媒体播放都是非常的“火”,因为讲坛的内容往往都是这些专家精心准备的,包含着专家们多年的积累。在讲坛中,我们可以听到百家之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很多的信息量。同样,我们学校里也有许多或精于教学,或勤于写作,或善于管理,或热爱阅读等各种人才,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展示的舞台,让身边的榜样去引领教师发展,岂不更好?基于此,我校自去年9月以来开设了“鑫昌讲坛”这一崭新的校内教师交流平台。

“鑫昌讲坛”自开讲已来,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品味,引起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学校教师讲坛怎样才能办出特色?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平台?这是讲坛的生命与精髓所在,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讲坛,顾名思义。讲演讨论的场所。学校教师讲坛是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措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它特别突出名师培养和专业引领的作用。这种讲坛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我们开展的“鑫昌讲坛”以专题研讨为主要形式,是每一个鑫昌人讲演讨论的场所,也是一个进行全方位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进行学术、专业等方面的交流,可以进行前沿知识、先进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通过交流与学习丰富老师们的知识贮备,增长见识。老师们在聆听中汲取知识,在聆听中开拓视野。

讲什么?怎么讲?恐怕是举办校内教师讲坛的每一位领导和参与的每位教师的困惑。其实,很简单,一是老师自己确立讲坛的主题。在讲坛开始之初,我们就告诉老师:把你对生活、对学习、对教育、甚至对生命的感悟在讲坛这个平台上秀出来。让每位听众的智慧得到启迪,在思考中,引导大家不断走向成熟。在感悟中,指导年轻教师规划明天。比如,你喜欢古典文学,可以通过谈自己读古典诗词的感受,把古人的淡泊、宁静,用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表述出来,以求引起人们心灵的触动、探求心灵与心灵深处的撞击;你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可以让你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抉择,为你的人生之路指点方向,那么就把它推荐给大家,用它来启迪我们的智慧、点亮大家的心灯、净化你我的心灵;如果你是余秋雨的“粉丝”。易中天的“书迷”。不妨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那必将唤起和激发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为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另外,小学课程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在内,共有十几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所以,“鑫昌讲坛”还可以以学科为主讲内容来展开,从而体现其内容的多样性。比如,体育老师可以开设“篮球文化讲坛”“足球文化讲坛”“‘国球’文化讲坛”等;音乐老师可以开设“民歌文化讲坛…越剧文化讲坛”等;语文老师可以开设“李白诗歌文化讲坛”“舒婷诗歌文化讲坛”等。十几个学科,每个学科的老师可以开设主题多样的讲坛主题,充分体现出“鑫昌讲坛。内容的多样性。我们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不同特色又体现出班主任老师不同的管理理念。班主任老师也可以把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做法向大家交流,也可能你认为微不足道或不足一学的做法,对于其他老师来说,那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是你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秀出来,让大家来感受,那样必将使“鑫昌讲坛”异彩纷呈。如果把讲坛比作交响乐,那么参与其中无疑是这乐曲中最有震撼力、最华丽的篇章。因为,它给予每位听众的是闪烁着七彩光芒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