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3-11-13 17:5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的“问题解决”,即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吸收―存储―再现”向“探索―研讨―创造”转化,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由“呈现―接受”机制向“引导―发现”机制转化,为学生自由地体验所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提供时空条件,使学生进行有益的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潜能和学习主动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善问,正反映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在深入,智能在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有“问”,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学习,是学习进入高级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学习的一种具体表现。
1.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从生活、书本、大自然中去发现问题;教学时,故事引入、巧设疑问或做小实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教学六上《抵抗弯曲》时,笔者先让学生认识横梁与柱子,然后将一块重物放在用吸管制作的桥梁上,学生发现横梁弯曲了,而柱子还是笔挺的。至此学生兴趣高涨,疑问重重,一个个问题喷涌而出:明明横梁与柱子是用同种材料做的,为什么横梁容易弯曲呢?怎样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呢?……
2.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
问题不能是空穴来风,不能凭空设想,而应在学生的动手实验和观察思维中产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发现问题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如在教学六上《轮轴的秘密》这一课时,笔者让班中力气最大的同学抓住螺丝刀的轴,让力气最小的同学抓住螺丝刀的柄,然后慢慢地转动,发现力气小的同学很轻易地战胜了力气大的同学。同学们马上就发现问题了:为什么力气小的同学会战胜力气大的同学呢?为什么柄上用力要比轴上用力要省力呢?等等。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思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而就会有兴趣去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后一定要把问题提出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很多同学却不敢把问题提出来,他们害怕遭到批评或嘲笑,尤其是那些基础差、胆量小的学生。想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首先要学生敢问。“不怕学生提错问,就怕学生不提问”,这是教育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就需要教师爱护学生敢于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萌芽,要时时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信息。对于学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帮助和总结,要在鼓励和引导上多下功夫,切忌以不恰当的语言、表情等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不满足于思维的求同性,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发言的学习习惯。
2.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科学课教学不但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遇事要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
(1)从新旧知识的异同处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三下《水珠从哪里来》时,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认为放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杯中的水渗出来的,或者是从杯口跑到杯壁上去的。于是笔者让学生认真地进行观察,研究的问题就此产生了。
(2)从科学观察实验中提出问题。如教学四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时,笔者让学生亲自实验,将盐、沙子和面粉放入3杯清水中搅拌,学生马上发现了3杯水的区别,于是问题自然而然被提了出来。
(3)从自己碰到的困难处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书本上的知识、听课中不懂的地方、实践研究中碰到的棘手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从所学知识的延伸处提出问题。在学习六上《抵抗弯曲》时,笔者先让学生猜测“纸梁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测了“形状、宽度、厚度、材料、长度”等等,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研究了纸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活动后很多学生均提出:除了增加纸梁的宽度和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的能力外,纸梁的形状、材料、长度等方面与抗弯曲能力有没有关系呢?
(5)从发散性思考中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提问:水除了能溶解盐、糖等物质外,还会溶解哪些物质呢?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除了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多少有关,还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米饭遇上碘酒会变色,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变色呢?等等。
(6)从科学推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时,笔者组织学生研究了拱形可以承载比较重的物体时,有的学生就提出:“圆弧形或者圆形的物体是不是也能承载这样的重物?或者它们的承载能力会更强?”
三、培养学生筛选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自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比较肤浅,有的问题可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有的问题可能太大、太小或者太深。当学生面对参差不齐的问题时,可能会束手无策,很难判断其问题的优劣。这就需要我们传授给学生判断好问题的一些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自己判断和筛选问题的能力。
1.可研讨
问题的可研讨性主要表现在:①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校园中有多少种植物?”“用什么办法加快物质的溶解?”②教师和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获得材料来完成相应的科学探究。③问题难易程度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如“人的大脑为什么会思考”就不如“我们的大脑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行动的”更容易操作。④问题可以分解成学生能够提出和回答的若干次级问题。
2.有价值
有些问题我们初看好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趣味性,但它不一定具有研究的价值。比如“红色与绿色,哪一种颜色比较漂亮?”“冬天与夏天,哪个季节比较好?”之类的问题。
3.开放性
好问题要明确而开放。所谓明确就是问题的性质很清楚,所谓开放就是答案未知,有待探讨。如“植物在阴暗处还是在阳光处长得好?”“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不同的纸能吸收多少水?”“除了可以用风向标来确定风向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确定风向?”有的问题只涉及一个概念或一个性质,有的可能涉及一个周期或一个甚至几个学科。
当学生掌握了区别问题的优劣后,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筛选与处理一些问题。例如有学生提出了“热水由热变凉,为什么会如此?”这个尚未触及到问题本质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讨论,若能改成“水杯中热水变凉的规律是什么?”,问题则问到了点子上,思考的方向十分明朗。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观察、猜测、实验、验证、交流等科学活动中将问题解决,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
课堂中,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探讨,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进一步使之转化为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①当学生的实验失败时,教师要为其提供精神上的鼓励;②当学生的意见相反时,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思辨的空间;③当学生表达受阻时,教师要向他提供适当的词语;④当学生在自行探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路,这是创造性意识的体现,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在关键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2.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
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探索空间。教师应该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讨推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知识获得过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六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笔者先演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实验,再让学生捕捉问题并展开研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能不能有助于燃烧?这种气体会有什么特征?学生反复做实验,有的将点燃的火柴放到杯子口,有的用手将气体扇过来闻气味,有的将气体倒向点燃的蜡烛……学生们利用手头的材料自由地探索着,正是这些“自由的操作”使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
3.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后,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求而得之”,这就要教给学生可操作的方法。
(1)实验研究。当学生产生了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学生往往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对培养探究能力十分有利。
(2)综合思考。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又一方法。如教学六上《抵抗弯曲》时,笔者在演示了纸梁承受重物的实验后,让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呢?”引导学生从纸的宽度、厚度、形状、材料、跨度等方面加以思考,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旧知。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知识。”对于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曾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方法,解决当前的问题。
(4)课后延伸。课堂内的研究活动往往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组织课外的后续性研究,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活动的延伸,不断理解和内化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此外,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询问的方法来解决,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实地查看的方法来解决,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时的需要,采用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
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具体化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行为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营造生动、愉悦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实施数学活动创造了无限机会,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略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仍采用传统固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全盘讲解,使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新授数学知识. 因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力图通过各种教学措施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现状
据调查统计显示,当前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较为被动,缺乏足够的问题意识,很多学生不具备产生质疑和提出相关问题的数学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无所适从,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解答思路. 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失分率的分析和统计,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在于后期的重点培养,同时也是“数学思维”得到拓展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探求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二、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具体化策略
(一)创设情境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置于一个愉悦、宽松的情境中,较容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会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较强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圆柱形器皿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器皿,要求学生通过直观估算出圆柱体积为圆锥体积的多少倍?一些学生凭直观得出判断为1.5倍,有些学生则判断为2倍,接下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而得出的结果出人意料为3倍,这样构设的情境式教学,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质疑和疑问,对于问题产生了较强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化操作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
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单纯地灌输新授的数学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已具备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出发点掌握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自身动手操作,自主分析数学对象,再进行归纳和总结,探求数学对象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认识”一课时,为有效掌握长方体面特征,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有些学生将牙膏盒剪开加以比划,有些学生描绘出长方体各面进行比较,还有些学生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通过切身亲自动手剪、量、画等实践活动,并通过沟通、讨论和探索的活动,初步掌握了长方体面的基本特征,也促进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
(三)构建矛盾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意识
提出问题是思维产生的开始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问题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培养,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逐步深化. 因此,应认真探求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内化为学生认知的矛盾问题,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讲授“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计算“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基于“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思维定式,大多数学生都是用公约数2去除三个数,求出最小公倍数为144,然后要求学生用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答案是错误的,学生便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求最小公倍数?怎样求最快?这样使学生产生了相应的矛盾问题,而直接转化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动机,确保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四)转变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改进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活动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而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授“可怕的白色污染”时,教师可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并要求学生如实调查自己家和邻居家每周或每月产生废弃塑料袋的数量,再汇总班级所有学生家里一年产生的废弃塑料袋的数量,并指引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方式互相探讨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一定的治理方法. 这样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素养是教师从业的根本因素,学校应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以充分发挥数学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结合实际案例掌握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间的关联,领悟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编排意图,在讲授数学内容时,应充分将数学思想逐渐渗透,从抽象到具体,层层递进,将简单的数学思想内化为复杂的理性思维,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规律. 其次,通过表格分析和问题研讨等方式对数学思想进行梳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逐渐强化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结 语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加强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实践,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前言:
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不能够轻易的放弃,要让他们重视学习,通过思想的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决心和信心,这是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创设趣味性课堂,提出有效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有效地培养出来,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相互关联的。这也要求教师需要采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等。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与乘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创意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虽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被称之为有效提问。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学生可能读不懂题面,也就不能确定如何解答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兴趣和偏好是比较固定的,很多时候小学生即便能够听懂教师的问题,也会由于问题本身的枯燥性而不愿意主动回答。这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无效提问。为此,教师要转变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通过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会提升。在提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趣味性的课堂。
比如在教学完成法相关的内容之后,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通过提问一些应用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在趣味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将这些应用题用更加精彩的语言描述出来,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例如教师提问:“同学们,昨天老师去花鸟市场买鲜花的时候,发现最近市场上的玫瑰花比较多,老师就和花店老板聊了两句,花店老板告诉我,我们店里的顾客一般会买两支月季,而购买玫瑰花的数量是月季的两倍,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帮老师算一下他们店的顾客一般会买几支玫瑰呢?”在创建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采用了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比较具体的想象出问题场景的画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激发其回答欲望,在教师提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就会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被教师的描述吸引到了问题情境之中,纷纷举手回答此时教师的提问,就能够被视为有效提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踊跃回答问题的情况,是因为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时候秉持了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原则,创建了一个带有趣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回答。在听到这种问题的一瞬间,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被教师吸引了。如果每一堂课教师都可以多多提问这样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在日积月累的背景下被培养出来。
二、积极教学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兴趣才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挖掘自身的创造性。然而,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足以完成这一学科的学习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利用这种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的相关内容是教师会发现,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整数除法的内容,在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方面,并没有展现出较大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在处理小数除法的计算题时,会因为粗心或逻辑混乱等诸多原因点错小数点,不知道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小数点的摆放位置,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为学生讲解一些有效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
比如在教学完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列出几道课堂计算题,让学生先利用教师整体教学的办法进行自主解答,五分钟之后,教师公布答案,让学生自己核对自己的答案,并且通过课堂举手的方式来统计学生的正确率。通过做题实践,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在计算得数方面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但是偶尔会因为点错小数点而将整个题目做错,出现失分的情况,这也是非常可惜的。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老师发现刚刚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都出现了点错小数点的状况,那大家快来想想办法,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计算办法能让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轻松找准小数点的位置,解决这个大难题呢?”此时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如果有学生提出了比较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对学生予以肯定,并且带领大家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如果班级学生在这方面没有较好的思路,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掌握。让学生先将整个小数除法的式子看成是整数除法,查清楚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后面共有多少个数字,计算结束之后直接在结果数字上整理,从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向前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后面共有多少个数字就往前数几位,这样整理出来的最终结果就是正确的。通过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比较具有建设性的解题方法,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数学成绩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加有趣的学习体验。
总结: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具有问题意识,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研究的课堂氛围当中,通过引导,让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学;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44-01
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简单的认识:
一、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1、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等教学手段,从生活实际中引入一些实物、场景,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依托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比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能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初步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
2、用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故事带进课堂,用故事来创设情境。比如教学《十几减几》时我们就可以用《小猫钓鱼》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帮小花猫和小黑猫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氛围就会更加愉悦。
二、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有着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有时提问题显得更重要一些。目前,数学教科书中设计了不少提出问题的习题,但毕竟是数量有限。为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切提出问题的机会,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观察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在课堂上,特别是在课堂小结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而且应要求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课外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实际场景,鼓励学生从这些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在教学中适时、轮流带领学生到食堂、超市、农贸市场等地,鼓励学生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来,如:食堂中安排了多少个座位?服务人员的数量?超市中服装打折销售后的价格是多少?家用电器耗电量的比较,农贸市场里农产品日销售数量等等,一个个生动的数学问题显现了出来,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篇5
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是怎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的。
一、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反映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晦涩而缺乏活力,它既没有物理、化学、生物的广泛实用性,又没有音、体、美的美感陶冶性。所以对有些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被动的,毫无兴趣可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一个新知识时,往往现提出一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帮助解决,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又解决不了,这时我就告诉学生等学好了某个新知识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学生觉得这个知识是有用的,学起来特别认真。例如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出了一个盈亏问题,即某同学的妈妈是卖服装的,这里有两套西装都卖了168元,其中一套盈利20%,另一套亏损20%,那么问你,在这次买卖中是赚还是赔,赔或赚了多少?再如讲三角形相似时,我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知道我们学校的旗杆多高吗?怎样测量或计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在教学中经常列举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数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学习了每一个新知识时,会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但以后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就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它了,或是老师讲完会做了,但换一个同类的其他题目又不会做了。这说明学生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会分析问题,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去运用相应的知识,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更不知道该用什么知识去解决。
如在初三复习时,出了下面一个题目:某地为鼓励节约用电,对用电标准做如下规定:若每户每月不超过50度,则每度按0.5元收费,超过50度的部分每度按1元收费。某月甲户比乙户多用10度,多缴电费9元,问该月甲户用电多少度,乙户缴电费多少元?当时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用哪部分知识解决,这里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找出两户的用电范围。知道两户的用电范围后,学生很快通过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了。接着又给学生出了一个类似的纳税问题,即关于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①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稿费的14%的税,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的20%,某老师一笔稿费需缴纳个人所得税420元,求这笔稿费。结果学生通过分析,明确了这笔稿费的范围,通过列方程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经常做这方面的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注意力、观察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适当开展数学活动课
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实用学科,确能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适时开展数学活动课,即每讲完一个知识相对独立的单元,或隔一定的时间,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让学生把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让大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已经解决了,而用来考其他同学能力的,也可以是自己解决不了,让大家出谋划策的。对于这样的题目,不论其难易程度如何,我从不急于表态,而是先让学生们充分思考、酝酿,随意发表意见,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稍加点拨,指点迷津,从不越俎代庖,让学生感到这个时候他是学习的主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评判者。每当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特别活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人公地位。
四、课堂制作学具,培养合作实践精神
篇6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培养 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现代教育教学从简单的实施教学不断发展已经上升为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基本,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课堂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在为学生学习提供学习场地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解决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课堂上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理解后得到的疑惑和不解,将其加以处理和解决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不解到掌握的重要重要过程。现代学生对于存在的现象无论是社会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只会做简单评价但对于相关措施提出或解决没有切实的方案和方法,这就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和思考能力。
解决问题意味着从发现问题到想办法予以解决,是一个不断改正和更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有效过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不懂不会的问题和疑惑,这些疑惑和问题不断累计只会让不会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以及学习能力的停滞不前,这样不会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课堂上遇到相关的学习问题积极予以解决和处理,不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真正有效地让学生有想法和动力真正参与。
一、不断提出问题,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性
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学习内容都是在课堂上通过不断思考讨论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了解和掌握的,许多学校内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不断的讲授课本知识,不予扩展和补充,对于学生学习产生的疑惑也视而不见,严重阻碍学生自身对学习内容的获取力度,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课堂中不间断地提出学习内容的相关问题,不断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性,不断引导学生参与相关问题的提出、思考、讨论和解决。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
二、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不断有阶段性地参与学生学习
在学校课堂实践中,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身学习的进度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许多有关学习的问题和疑惑,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关注和重视学生学习的进度和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不断作出分析,让每个学生都能对学习的知识有真正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不断结合学生学习内容的状况积极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有效地获取知识,可以有效地设置一些不同的问题,满足课堂上各个学习状况的人,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学会思考的能力。
三、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是按吃法的不同(生吃和做熟了吃)分的。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的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利用多种分类的标准进行细化。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出乎教师意料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教学不断进步,对于现代教育形式下的学校教育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给予重视和关注。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简单有效的教学形式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学会提出、思考和解决,学会对于问题理解,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获取学习知识,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问题需要不断积极的予以解决,积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相信在以后现代教育教学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积极贯彻落实下,课堂教育将更加趋于有效和完善,学生自身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有所增强,真正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和思考,不断发展和进步立足于现代社会的进步中。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怡明.教学论研究问题的方法论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
2011(10).
[2] 赵兴龙,余胜泉,何克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选择[j].基础
教育参考,2010(07).
[3] 熊川武.论教学论基本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篇7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对不同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他们凭主观对老师都有自己的印象,这个就在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只有喜欢老师才喜欢她讲的课。那么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哪?他们喜欢具幽默、有亲和力、平易近人的老师。随着课改的发展,在学生面前老师不再是一位严厉的教者,而是要做学生的朋友,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对待每个学生。我平时就经常和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本来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他们就会乐于接受。一个老师的威信和魅力,不在于年龄大小、相貌美丑,而是老师一定要做到眼中有生、心中有生、遇事容生,真诚地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鼓励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赞赏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指导。现实生活中,不管哪个学生,总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因此,老师在评价每一位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应用学科的基础课程,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初步了解现代数学中的某些最简单的思想,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只有能够为实际生活提供解决方法和手段的数学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
三、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乐趣
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这一单元时,首先是认识三角形的特性。通过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然后再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这一特性,这时教室真的热闹起来了,大家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自行车架,还有的说篱笆......等等。我随之问了一句为什么要使用三角形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用三角形更加牢固。这时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选择。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如春风般吹遍全国各地,吹进各个教室,提醒每位教师,它的尊旨就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新的教学理念, 现将自己近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加以总结于同行交流。
四、开拓时空,让学生“再创造”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 建模 应用 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项目标,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具有足够多的数学知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初一的新生,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中学教学与小学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学习内容的复杂(课程的加多、内容的加深)、学习方式的变化等,不能让初一学生很快适应。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学的学习方法,首先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中获得的。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意识,就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参与实践,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分享,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质疑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经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生活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的另一目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立足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例如,绝对值是学生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他们大都只是机械地记忆:当a
四、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要让学生善于思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要使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进行开放题目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篇9
【关键词】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式;实践应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却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古人讲:“学以致用。”学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如果我们的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就十分悲哀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客观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渗透在数学教学中。”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这里我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得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做起。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运用谈话、讲故事、游戏、图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打开学生的生活大门,就等于打开了一座问题的宝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依照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从生活中选取一定的实例、场景等,采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游戏表演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边事物,自主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依托情境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是喜欢听故事的,特别是童话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把故事带进课堂,用故事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有位老师在教《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设计了三种形状的物体在操场上竞技的情境。第一场比谁站得久?老师问:“一阵大风吹来,谁最先动呢?”问题一抛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是圆柱先动。老师又问:“为什么先动的是圆柱呢?”(学生在思考后,讲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二场比谁跑得快?不需要教师的解释,学生们说得痛快,争得热烈。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这三种物体的概念和特点的整理。一节课既像是在观看比赛,又像是在讲童话故事,在学生通过想象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3.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声”、“像”、“色”的完美结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轻松愉悦的感知空间,使枯燥的教学趣味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难解的问题容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二、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都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讲解,然后是模仿性的练习,这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是不利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根据要探究的问题,合作制定,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案,然后引导学生依照学习方案进行数学学习,避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出现,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的氛围中。
其次,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去,与学生一起实践,探索,交流。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教师要在具体的方法上作指导。学生经过实践、探索有所得,经过独立思考有所悟,从而产生想“说出来”的愿望,这时的交流才有效。当学生的实践、探索活动出现困难、偏差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点拨、修正。
另外,教师要会“讲”,善“讲”。新课程不排斥教师的“讲”,当然这种“讲”应建立在学生充分的数学学习之上:学生通过努力仍不可得时,需要老师释疑的“讲”;学生的思维局限于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时,需要老师点拨的“讲”;学生的探究过程出现偏差时,需要老师修正的“讲”;学生的探究结果不够完善时,需要老师补充的“讲”。“讲”是教师对问题独到见解的发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补充、完善和提升。
数学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练习不能简单的满足于做题。练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巩固新知,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能力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66-02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有自己的特点:1、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准确性和逻辑性;2、它既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从知识的应用过程具有应用科学的特点)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3、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备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方面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获得。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和的课堂气氛。同样的课,有的老师上起来轻松愉快,效果又佳,有的老师整堂讲得沉闷压抑,使人入睡。为什么?因为后者老师虽用心备课,教案无可挑剔,目的明确,内容完备,方法科学,上课有条理,但只是一个现场播音员,把教案中所写的从头到尾讲一遍,没让学生参与其中,甚至似乎与学生有仇,整节课板着脸,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然后上完课大叫“学生不配合,没办法教”,事实上是本身没有努力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前者惯于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他们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不断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上课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课堂偶发的不良现象不气恼,对待调皮的、有问题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在课堂上大加批评,而是留待课后先指出他们不对之处,再耐心给予讲解,用行动与情感去改变他们,从不放弃他们。只有把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数学知识这个前提解决了,才能调动学生去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我认为可采用如下做法:一是态度和蔼、语言幽默。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比如下午第一节课,大家都很困,于是我说:现在我郑重的宣布,同学们千万不要有偷(税)漏睡(税)的行为呀,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同学们都笑了。又如一次课上,一位平时比较调皮又不爱学习的男同学,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用笔敲桌子,发出的声响很大,同学们回头看看他,又看看我。这时如果把那位同学训斥一顿,固然能恢复课堂的严肃性,但这样做势必会影响老师与学生的情绪,继而影响课堂教学。我很生气,但我没有表现出来,冷静后笑着对那位同学说:“某某,你是不是觉得老师上课很单调,想给老师伴奏呀,谢谢你了。但这会儿场合不对,同学们都看你了,他们不看我,我不成配角了吗?你太不够意思了,竟然与我争主角。”同学们笑了,某某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迅速把笔收好。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二是巧设提问,启迪思维。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象。”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例题:要把30克含16%的盐水稀释成含盐0.1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时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浓度问题中有几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浓度为20%的盐水a克,含盐多少?含水多少?”、“加水过程中哪些量变化,哪些量没有改变?”、“溶液中含盐不变,如何利用这一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三是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四是趣味教学,增强吸引。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与”谈一谈”等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如《黄金分割法》一文不仅介绍了黄金分割问题的提出、作法和证明,而且指出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上的作用,书中指出作圆内接正十边形也能归纳为黄金分割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数学的意识,文中例举黄金分割在拍照、”优选法”中的普遍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魅力。事实证明,穿插于课堂的趣味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赏识评价,激发欲望。教师赞赏的目光及言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事实上我们经常会表扬那些思维敏捷、成绩突出的优秀生,而忽略了中间生和后进生这两个群体。其实比起优秀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赏识,更需要老师对他们多一份关心和耐心,哪怕只是一点,他们也会快乐无比。所以,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取得点滴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动力,感受心理上真正的愉悦,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