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 -ag尊龙app
时间:2024-05-30 17:2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学城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篇2
关键词:城市外部环境;建筑投影艺术;设计美学;审美活动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46-02
一座座建筑组成了城市外部环境空间,形成了每座城市独有的味道。但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建筑的固定性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诱发美的念想。
由于投影艺术能够将建筑在最短的时间,最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不仅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换装”,而且还能让建筑跳动起来。因此,建筑投影快速的应用在城市建筑当中。什么样的设计是美的?这个问题一直是设计美学所追寻的,建筑投影应用在城市建筑中必将会引起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本文通过浅析新媒体建筑投影在城市外部环境中的应用,从而引发其设计美学价值的探讨。
一、以部分建筑投影为例浅析建筑投影艺术对城市外部环境影响的现状
(一)2013武汉江汉关元宵3d裸眼光影秀
2013武汉元宵3d裸眼光影秀覆盖了江汉关、好百年饭店、长江航务管理局、汉庭快捷酒店四栋建筑,武汉近代标志性建筑-江汉关大楼作为主秀场,让承载着武汉历史文化变迁的建筑,结合现代创新技术,演绎了一场“城市文化史诗”。
(二)2014上海外滩跨年4d灯光秀
2014年1月1日,上海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举世闻名的海关钟楼和浦发银行大楼外立面,呈现了近10分钟的灯光投影秀。建筑外立面呈现出造型逼真、彩色丰富、音响震撼的立体有声画面。同时,在跨年当晚被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国际知名媒体转播报道,中国迎新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站上世界舞台。
在新媒体时代下,投影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建筑展示的过程中,赋予了城市建筑新的美学形态。
二、建筑投影艺术在设计美学中的价值体现
建筑作为城市外部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投影艺术不仅改变了城市建筑的形态,而且丰富了城市外部环境的形式语言,建筑投影艺术是一项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的艺术创造活动,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审美特征。
(一)形式美
任何审美活动都离不开形式的审美。“形式美是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①建筑在传统观念里是以其功能为导向性。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创造理念和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对于定义建筑的美也发生了改变,建筑除了应有的功能属性外,也被赋予了美的展示属性。新媒体投影艺术应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各元素进行拼贴、排列、粘贴组合,以图片或影像为展示内容投射在建筑的外立面,改变了建筑的传统外在形态,人们可以在这种新的展示形式中获得视听一体的审美体验。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融入到建筑美的表达中,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体,它开始和人们进行互动表演,在互动的氛围中,人们更加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到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正是数字投影艺术给建筑赋予了新的形式美,把以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转化为多彩绚烂的展示交互空间,城市外部环境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二)技术美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劳动的创造过程是美的,那么,技术也是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数字投影技术被应用在建筑的表现中。一方面,建筑投影技术将建筑外立面作为投影幕布,在具有结构化特征的建筑外立面中寻找结合点,进行三维空间营造,通过光影的变化、虚实的层次营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另一方面,投影技术的三维模型建模还原了建筑的形态,通过对三维模型中体块的操作控制,投射到建筑上的图像动了起来,似乎在跳舞。变换的画面,充满韵律的节奏,让冷冰冰的建筑换发生机。最后,声光电技术的配合,建筑充满了语言特征,它就像是一名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与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三)功能美
在传播学里,媒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建筑物作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建筑物就是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说过“媒介即信息”。②建筑利用投影艺术进行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使传播的信息艺术化、别样化、大众化。同时,建筑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固定性和历史性的属性特征,在新媒体艺术时代下,在不改变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运用投影艺术将固定建筑进行视觉上的转变,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2015年12月31日新加坡为了表达在喜庆的氛围中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在标志性景观狮身鱼尾像和著名的浮尔顿酒店上通过投影艺术描绘了新加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成长。展现城市的多元文化、多元组成的国家特点。
三、建筑投影艺术对设计美学推动意义
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不仅具有设计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推动了设计美学的发展,具体有三点:(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因此,人的审美活动也是源于美学的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的审美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建筑投影艺术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再塑造,满足了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建筑投影艺术拓展了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2)建筑投影艺术将我们的目光投向了欣赏建筑美的审美活动中,引导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同时,也引导了设计美学的研究方向;(3)在信息媒体时代下,建筑通过投影艺术也作为城市信息的媒介载体,建筑设计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设计形态之一。从美学上关注建筑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现代设计中许多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建筑投影艺术增添了设计美学的研究交叉性。
四、结语
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投影艺术为建筑的美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同时,建筑也成为了固定的信息媒介。美学以人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城市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建筑投影对建筑外立面的介入更能引起设计美学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6.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
参考文献:
[1]金银珍.设计美学导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林讯.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差异
城市设计处理的空间与时间尺度远较建筑设计为大,它处理街区、社区、邻里,乃至于整个城市,其实现的时程多半设定在十五年至二十年间。相对于建筑设计,仅需处理单一土地范围内的建筑工作,建筑物完工至多仅需三或五年,城市设计在空间时间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尺度差异。
另外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之间,城市规划是宏观的调控,而建筑学注重单体设计,具体一些,城市设计就是把城市作为单体而以。现在从事规划的,大部分要和政府打交道,所以它政策性强。建筑就好一些,主观色彩浓些。它可以从事广告设计,可到事务所工作。面广一些。
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所以处理好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2.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问组合形式,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
城市规划是一项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建筑设计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3.科学对待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城市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4.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问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5.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余年中,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其间充斥着无数由逐渐演变而引发的突变,突变而构成的嬗变。“嬗变”是一种发展、一种由矛盾双方交锋而产生的推进状态,一种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进动势、一种总体上积极的趋向,是实践的作用及其相互问渗透的结果,更是在人类起源、成长、壮大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又产生巨大的动能,影响波及广泛,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科]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4]张建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问绿化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65-02
1.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仍然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从学科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大都起源于建筑学专业、地理学专业、林业、农业风景园林专业,其中以工科建筑学专业占的比重最大,约为65%;从城市空间构成要素来看,城市内的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是人们认知城市、感受城市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从事“物质形态规划”的重要工作对象;从知识构建方面来看,建筑设计是构建城市规划专业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一,对城市规划专业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仍然在核心教学课程中占据较大的篇幅。
2.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的区别
尽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安排了较大篇幅的建筑设计内容,但是与建筑学专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化,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从事规划的人员必须建立系统观与辩证观,必须立足于整体、把握全局。与建筑学专业相比,具有注重规划的过程性,而非最终的确定成果;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讲究弹性与不确定性,而非最终的蓝图;具有对未来的预测性,而非满足当下使用的需求;具有集体性,是各因素之间相互博弈,最终达到相对平衡的结果,而非由个人风格创作出来的成果;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重视理性推导,而非偏于形象思维,带有很强的感性色彩。
3.低年级城市规划专业中建筑设计的教学重点
通过上文的对比,城市规划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而建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感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应该有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教学重点。
3.1加强建筑设计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学生只要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给定的基地内组织建筑空间、功能及外部形体,即可达到教学目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安排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建筑的微观窗口,更好地认知城市、理解城市空间、掌握城市规划的知识,因此,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建筑设计的方法,体现其基础课程作用,又要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从低年级过渡到高年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2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应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筑的性质、选址、规模等级、容积率、高度、退线、出入口等这些指标和要求都是在任务中明确给出的,这些内容均是由老师制定,而学生只需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建筑本身的设计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往往停留在空间组织和形态创造的层面上,不能够很好地思考这些条件和依据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是这个指标,也不会去思考建筑与城市、城市规划的关系,更不会去思考建筑和城市规划管理之间的引导关系,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3.3探讨建筑设计的本质
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应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设计非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而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终认识设计的本质。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为什么为何要做设计,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设计”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如何做好设计”这个层面上,甚至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建筑设计的本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更好的空间,提供更好的环境,因此,建筑设计应该以更高的视野,从整体出发,考虑各种技术和非技术层面的问题,从城市层面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4.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幼儿园使用功能特殊,空间组织重复,是各大高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中建筑设计常安排的一个内容,现以幼儿园为例,对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特点进行分析。
4.1区域性调研,了解幼儿园对城市的作用
从区域性调研开始,培养规划学生的城市意识。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内外参观,实地考察,从实体上面了解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及立面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本质,最终能够指导课程设计的完成,这就起到了调研的目的。但是,对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只局限于学习建筑本身,就不能够指导建筑对城市的作用及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增大调研范围,划定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区域,让学生调研幼儿园的使用状况,与居住区的关系,与周边道路的关系以及能否满足区域使用的要求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幼儿园作为城市内建筑的一种,对城市起到的积极作用。
4.2幼儿园与城市的关系
幼儿园是城市居住区内必须配套的基础教育设施,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知道幼儿园选址位置是否得当,建设的规模是否能够满足附近居民的需要,建筑与周边四邻的关系,能否满足自身日照要求又不对其他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出入口对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是否有影响,如何设置建筑的出入口才能满足后期使用的要求(如图1)等问题,只有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思考这些城市和建筑的问题,才能使其站在城市的角度看待建筑,有助于高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
4.2.1选址的分析
幼儿园如何选址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教学部分。幼儿园选址要从整个规划单元或者城市的一个完整区域统筹考虑。在建筑设计开始之前,任务书给定多个选址,由学生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和幼儿园选址有关的规划内容,为以后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4.2.2规模的确定
如何确定幼儿园的规模,是规划专业课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筑规模对于建筑设计来说通常都是在设计任务书中已经确定的,甚至给出每个房间的面积要求,学生只需要按照面积要求将这些功能空间合理的联系起来,形成建筑设计的平面方案。而对于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还需要知道这个规模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选址,任务书中给出几种规模,供学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如何确定幼儿园规模这个知识点,更深刻的体会到规划专业具体作用,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
4.2.3退线的要求
建筑后退红线也是规划专业学生以后学习中要遇到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布局时要后退红线,具体后退多少,在任务书中由老师明确给定。但是这对于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不够的,而且还会造成误导,使其认为建筑退线的要求是给定的设计条件,和专业没有关系。这对后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就要学生知道建筑为什么要退红线,如何确定退红线的距离,这些内容是规划中确定的,是属于规划专业的学习内容。
4.2.4出入口的选择
幼儿园建筑出入口选择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个完整的幼儿园除了建筑外,还有大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因此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建筑设计题目中不仅要确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位置,还要确定幼儿园整个基地的出入口位置。而整个园区出人口位置的选择又对其相邻的城市道路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规划专业学生要更多考虑幼儿园整个园区对城市的影响,而非只对建筑功能空间及建筑形体的推敲。这也是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4.3幼儿园建筑的空间布局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方面,教学重点强调总平面布局及建筑功能流线(如图2),对建筑内部柱网的布置进行弱化处理,作为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
4.3.1总平面布置的特点
总平面图的设计是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幼儿园总平面布置简单,功能分区明确,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训练学生总平面布局设计能力的一个很好实例。在教学中强调朝向的重要性,处理好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三大功能的相互关系,注意设置分班活动场地和公共活动场地,室内和室外空间衔接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总平面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3.2建筑功能流线的强调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了解建筑功能也是城市规划专业必备的基础。城市是由建筑物构成的,要学习城市就要了解构成它的建筑物,了解每种类型的建筑功能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幼儿园的功能流线。
4.3.3建筑柱网布置的弱化
柱网布置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但是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弱化。柱网布置是建筑设计教学中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与功能流线同等重要,要安排一定量的课时,但是作为规划专业的学生,这一部分内容建筑学专业性强,在低年级建筑设计课中属于难点,因此在整体课时安排中弱化处理,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篇5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规划占用的面积越来越多,要想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内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需要协调好各建筑用地之间的关系。针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区别进行分析,探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的区别,并分开进行阐述。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一)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
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逐步得到完善,城市规划设计本身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城市规划本身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城市内部的规整问题,为建筑设计的进行提供前提条件,为建筑设计提供设想。城市规划设计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解决城市的点与面之间的问题。此外,城市规划是借助于建筑设计来实现的,在管理上是城市行政部门来监督的[1]。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整体形象的设计,涉及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在对城市设计的同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各个空间,从而进行整体性的把握,不像建筑设计只对部门特定的空间进行把控。
(二)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城市中,建筑的设计要依附于城市规划设计来进行。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将某一建筑置身于城市整体的大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建筑是否会显得突兀,是否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的设计也需要很好的发展,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同时需要关注人文环境。建筑师不能一味地追求自然,根据自己的审美来进行建筑创作,需要结合建筑周边的整体大环境来进行勾勒。许多年来,一般较有审美的建筑都是属于低层的,建筑的颜色也与自然的颜色相协调。由此可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便是再简单的建筑设计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
二、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的区别
(一)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目标、过程、任务不同
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无论在目标、过程、任务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在设计的目标方面,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可控制性较强,而建筑设计的目标针对性较强,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是针对城市建设的特定建筑物而言的,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后使其能够满足城市的整体性发展,不但发挥建筑物本身美的特性,同时能够在建筑物的衬托下,彰显城市的强大魅力[3]。建筑设计需要设计师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一个建筑物在设计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建筑完成时,使人一看就能够看出其中设计的风格。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在设计的过程方面,前者更加需要有战略性的见解。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不断的变化中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得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建筑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本身的因素,建筑设计需要在不断的优化中实现自身的建筑目标。最后,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在任务方面,城市规划设计一般需要的时间较长。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继续进行逐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通过在实践中进行更改,但建筑设计一般在项目实施之前进行任务书的设计,明确建筑的大体形式。
(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最大的区别
城市规划设计是针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进行的,面对城市土地面积和空间的变动,进行综合性的集体规划调整。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二者其实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包含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属于城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总体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城市规划设计所需考虑的范围较大,思考的内容包含了整个城市所有资源的使用,同时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后期发展。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最大目的是将城市往好的方向指引,将城市推向更高的发展平台。城市规划设计指引着建筑设计的进行,而城市规划设计同时又参照着城市的建筑来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考虑的不仅仅是单个建筑的形象,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于城市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建筑设计影响着城市规划设计的进行,经济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姓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尽力去满足较多人的审美。建筑设计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要以城市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不能显得太过于标新立异,服从城市规划的整体方向。
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互区别,同时相互联系
城市规划设计要维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面积过于紧张的局面,美化环境。建筑设计的大致方向和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向适应,建筑在实施之前,建筑师要将对环境最小程度的影响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做到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相适宜,在改善城市整体审美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在科学性上面具有统一性,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根据科学性来进行。城市规划无论从绿化还是对资源的使用上,都是整体保持了科学性的太俗,建筑设计也是从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来着手的,同时结合城市的大面积环境,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保证了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根据城市发展的整体方向来做一个良好的定位。建筑设计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有了时代的烙印,无论是城市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需要对城市的文明进行细致的探讨,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树立城市独有的形象,防止城市建筑出现一致的情况,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要形成独有的风格。根据城市的特色进行建筑的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存在差别,同时又相互联系。
作者:薛猛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诚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季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低碳世界,2016,09:143-144.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关系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microscopic, whos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city building. city planning of land use, spatial layou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s, the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of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ity planning is the two relations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is very close and important links.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ity planning;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tu2
建筑对城市的景观和整体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城市的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的美观、经济、使用的要求,同时也是使建筑的外部形体与城市控制性规划、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也就是动态地协调和解决建筑群的整体形象、各类之间的联想,以可持续、生态的观点展望城市的未来,延续城市的历史。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好认真沟通,才能取得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内涵
(一)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组建筑群或者单项建筑要做的所有工作,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了很多科技技术成果。例如建筑工程估算、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各种管线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建筑结构学等方面的知识。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主要包括合理建筑物内的使用空间和使用功能,协调建筑物与各种外部条件、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综合协调各部分的构造方式,从而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科学地运用建筑技术以及各种设备、建筑、结构等相关技术,达到美观、坚固、经济、适用的综合效果。
(二)城市规划
一般来说,城市的规划设计会由于不同的建成环境特征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设计策略的不同。如果将城市规划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局部设计和专项设计,但是在每一类中建筑设计都占有一定的分量。城市的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确定港口、机场、铁路枢纽、车站等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区中心、市中心位置,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科学地规划;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规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性质,提出规划设计期内用地发展规模和城市人口;确定发展用地和城市建设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
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建筑的设计对场地的设计有着制约作用
建筑设计不但涉及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到场地的设计。场地的设计要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相关规范、法规以及基地现状的基础上,对于场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做到场地各要素的和谐,建筑物与其他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场地设计是除建筑物单体设计外的所有活动,主要包括工程设施、场地竖向、绿化景园设施、交通设施、建筑物等总体安排以及工程设施、场地竖向、交通设施的详细设计。
(二)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有着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创作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往往对环境、人文的关注不够,对建筑物所处的环境问题考虑不够,一味地追求“特、奇、新”,这样就给城市的景观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关系到能否取得理想效果。
(三)建筑设计是进行城市规划的前提条件
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建筑,建筑设计受到城市规划的引导,通过城市规划能够将建筑进行有机组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环境。要认真做好建筑与所处的环境进行结合,做好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呼应,立体面上的色彩处理、虚实对比与环境格调的相协调,通过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塑造空间。(2)注重造型。建筑设计时要做到不变中起变化,简单中体现复杂,整体性强,能够体现自己的风格。(3)理性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能够延续历史的痕迹,抽象化的手法引用,能够承传历史文脉。要做到视线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考虑;对于多层不能上人的屋顶以及高层建筑顶部要采取进行简洁处理,满足俯瞰效果,体现一定的秩序。并从局部层高、墙面倾斜处理等来控制小境和控制人的视线。
三、要能够科学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
(一)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要能够科学地进行对待
城市规划是设计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之一。城市规划包含着很多内容,一般城市规划批准以后要经过多年的执行,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采取认真科学的态度。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交通流线以及城市的功能分区,还要注意建筑物的空间、材料、造型、色彩、比例、尺度、体量等。城市规划设计的特征就是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有机整合。设计者在设计时要考虑物体之间的联系,还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依据,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城市规划的好坏与城市建设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
(二)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开发底盘的小环境和建筑的大环境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群体和单体的设计时,要服从于城市规划,要考虑开发底盘的小环境和建筑的大环境。例如希腊的伊特拉小岛,该岛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画家和摄影家去该岛,这座岛上布满希腊式民居,连饭店、医院、警察局都化整为零,成为居民式建筑尺度。该岛一直以来都做到所有外墙皆为白色,所有建筑不超过三层,这种相互协调、热爱自然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该岛的设计理念。因此,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要认真做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统一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做好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协调统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工作类似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做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密切结合,彼此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两者关系的协调要认真重视起来,认真把握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应当服从于建筑群布局,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建筑群,能够推动魅力城市建设和提高城市品位。应当把全局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工作中,将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
(四)要不断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是城市形象的象征。对于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并且进行不断完善的评审制度,建筑设计方案出来以后应当组织一些专家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思想是否与任务书要求一致,;二是建筑设计方案要与城市规划要求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建筑设计方案。管理者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要考虑设计方案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是否关注了建筑物本身,要想做到这些管理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要能够做到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决不能把标新立异、独一无二作为唯一标准。
四、结语
建筑是城市的象征,对于城市的形象有着较大的影响,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构成城市的重要要素之一。城市的出现提升了人类文明,为了提供了发展空间。因此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还应当关注建筑物的本身,建筑物的设计要服从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人员要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引导规范建筑设计效果,保障生活环境优良,合理利用土地,要能够处理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涛,姜玲.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2]王迎霞.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涵分析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之中,设计人员所采取的任何设计活动都要充分的结合其所在城市的资源环境现状以及自然环境现状,这样城市规划工作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当地的特有风采。不同的城市,其资源环境就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城市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条件也是有一定差异的,那么就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策略和设计方案。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是以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的,那么其内部各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就可以分为专项设计以及局部设计。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举例来说,以城市的性质功能进行具体的划分时,那么就可以得到这个城市的基本规划范围,进而得到这个城市各个阶段的设计性思想,再与城市人口、用地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就会得到城市的中心位置、空间性布局以及功能性分析等建设的基本思想,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城市交通系统和交通路线是足够科学的,同时也保证了城市机场建设、港口建设、铁路枢纽以及车站建设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可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筑设计工作,其就是指针对某一个建筑群或是某一个建筑所进行的整体性规划和设计活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也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类项目的科研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对建筑施工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筑自动化管理、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光学以及建筑成本估算等新技术也都广泛的应用到了建筑设计工作中了。因此,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我们应首先保证建筑自身的功能是足够完善的,合理的设计内部的空间和布局,保证每一个布局都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还要合理的设计周围的景观环境,确保建筑的外观与环境是相适应的。另外,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还应尽可能的做到内外兼顾,设计出每一个细节部分的构件特征和构件形式,采用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不断改进建筑设计的工艺和技术,从而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能够达到降耗节能、经济适用以及耐用坚固等设计目标。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2.1城市标志性的建筑设计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而在我们国家也有着几百座城市,并且每一座城市都有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有时提到了这一标志性建筑,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这座城市,其不但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同时也彰显了这座城市的魅力。这些标志性建筑大部分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其建筑了这座城市的整体变迁,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它也起到了传承历史的作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的紫禁城,当然也有一些标志性建筑是随着这座城市不断的建设而被增加进去的,他们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特征,同时也能够成为经典,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其诞生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的争议,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经典。而在设计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时,应将其规划到城市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从而方便人们的游览和观赏。
2.2城市历史建筑的设计
我国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国家,而城市就是在这段历史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建筑则是对城市的无声记录者。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或是建筑物必须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相关人员对这些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历史的建筑凝聚了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有些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有些建筑则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有些建筑具有古典的建筑风格,有些建筑则能体现出当地的风俗风貌。而为了更好的体现出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的包容性,我们就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更好的融入各地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只有更加合理的对待这些特色建筑和历史建筑,才能真正的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2.3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
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参与的,而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所高度关注的,而人们的居住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区,在居住建筑中必须配备一套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且各个方面还应具备较好的协调性。在设计人们的居住建筑时,设计人员应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居住建筑中应有齐全的生活设施,同时应方便人们的使用;第二,居住建筑应具备适宜的功能,还要有良好的绿化,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人们居住的舒适性;第三,居住建筑的室外应有足够的绿地,并且应干净整洁,活动场地的日照、通风以及采光条件要好;第四,居住建筑应是绝对安全的,具备良好抗震减灾能力,设计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共享社区以及生态优化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3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应协调发展
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主观印象往往都是设计人员难以避免的问题,设计人员也愿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审美视觉的冲击上,因此就忽视了细部的构造问题,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也都没有综合的考虑城市环境,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无论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工作,相关人员都应全面的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应注重两者的协调发展。首先,建筑设计应能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紧密的联系起来,设计建筑物时应将其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思考,建筑的轮廓以及结构都应与已经存在的建筑相适应,防止出现建筑设计混乱的现象,从而保证城市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其次,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文明发展状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还应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欣赏的实际要求;最后,应科学合理的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城市规划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涉及的层面都是很多的,并且其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以及不断展开的基础,因此,应确保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协调发展的。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纲要,而建筑则是这个城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要想继续推进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稳定发展,全行业的工作者都应正确的把握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是能够协调发展的,从而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速度。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城市规划体系强调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形象;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建立和谐社会;强调城市遗产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2 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广义上指对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设计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科学技术人才的密切协作,但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空间结构的安排,注重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一定的和谐效果。其中,功能是进行建筑创作的主题,不过形式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许多建筑师开始考虑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物的外表也成为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种设计法则的指导下,采用结构主义而出现的一种建筑新形势,这种建筑形式,先对建筑进行思考,然后在进行建设,比原来按照图纸进行建设更加注重建筑对外部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外部空间、环境和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坚持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建立在理性之上,达到建筑功能与技术手段的和谐一致。
建筑设计时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都不能脱离经济性这一重要指标。但是就建筑师本身却要克制自己对金钱的依赖,充分让建筑体现其自身个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满足城市的文化传承需要,相信一个成功的建筑必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对于一栋建筑的评审应做到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建筑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他的设计是否符合任务要求,第二,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他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能将自身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筑设计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建筑作品,自然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3 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以空间的利用和环境的建设,绿化,道路,供水系统共同组成的服务为基础,构成人类现在的生存与生活空间。使人类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能感觉到城市的风情。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城市建筑群落之间的协调,而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
3.1 城市规划设计约束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场地设计影响指导建筑设计,场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基础之上,对场地内的各种元素(建筑,运输系统,户外活动,设施,绿化园林设施,工程系统)进行组合的活动。
场地设计工作内容是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设计活动。
一般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安排,交通设施,绿色花园,垂直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如绿色园林设施(绿化,园林小品,现场设施等),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垂直场地和工程设施(管道项目)的详细设计。
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先与业主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土地,然后委托建筑师设计,建筑设计任务是基于业主条件的。
设计师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要进行完善和改进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培养项目的内容、规模、形式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更明确的规定,然后与业主协商取得共识。城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控制城市土地规划布局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非常具体,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出恰当详细的反应,一般包括:控制用地的性质和范围,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的控制,对绿化覆盖率,建筑红线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规定等。
3.2 进行建筑设计要考虑城市规划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城市规划通过对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指导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建筑设计的造型要有自己的风格,建筑之间简单中含有复杂,不变中含有变化,整体设计和谐。其次,要考虑到周围大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周围建筑相呼应,包括建筑的色彩对比、虚实对比、线条处理等等。第三,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照顾到周围的建筑,想成空间上的一体感和时间上的连续感。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它们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对这样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到建筑本身,而应扩大自身视野,做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4 总结
城市规划设计是进行城市建筑的总纲,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应遵循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另外,建筑设计是落实建筑规划的抓手,只有通过建筑设计才能落实城市规划的设计思想,因此,要想建设一个和谐向上的城市发展环境,建筑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和个性,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而后整个城市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 abstract 】 city planning is to solve and coordinate the dynamic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 all kinds of buildings, among the overall image, to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view of sustaining the city history, looking to the future of the city.
【 key words 】 urban planning; space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城市规划体系强调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形象;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建立和谐社会;强调城市遗产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2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规划的平面布局图,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3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往往因为建筑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艺术造型等,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1971年《马丘比》中规定:“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世界城市规划大师伊•沙里宁也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
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4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又产生巨大的动能,影响波及广泛,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
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篇10
1高层建筑设计发展现状
1.1高层建筑物在设计方面趋向于更加合理
高层建筑物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在高度方面具有优势,这得益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基础的雄厚。高层建筑物具有许多优点,第一,高层建筑物能够有效地节约土地,相比于低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就能够在相同大小的土地上面建设更多的建筑物。高层建筑物的发展符合当今我国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正在减少的社会现实。此外,建设高层建筑物能够缩短建设时间,减少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总体来讲,高层建筑设计技术的巨大进步促进了高层建筑物的发展。在今后,高层建筑设计技术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2 高层建筑设计技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层建筑设计技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高层建筑设计技术当中,有许多都要运用到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说,为了能够使高层建筑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约材料的节能技术,以及高层建筑物在采光、隔热方面的技术等。这都充分说明了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借助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将高层建筑工作做到最好。[1]
1.3 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城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如今高层建筑物的发展非常得迅速。其中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人口正在增加,所以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而另一方面,有许多房地产公司着眼于发展房地产的巨大利润,纷纷建设高层建筑。这都促进了高层建筑物的发展。大量的高层建筑物对城市空间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使城市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空气质量下降,交通更加拥挤,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若不进一步对城市空间进行良好的规划,将会阻碍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城市空间的存在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要从源头来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从高层建筑设计方面抓起,让高层建筑设计进一步得到优化,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2.1 城市空间的存在为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了可能性
一个城市由许多元素组成,建筑物、人口、环境等都是城市空间的组成元素之一。高层建筑物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度很高,它区别于低层建筑物,具有建筑物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城市空间的存在为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城市空间为高层建筑提供了基地,如果城市空间极度缺乏,那么建设高层建筑也就变成了空谈,这充分体现了城市空间在高层建筑设计之中的基础性作用。
2.2高层建筑设计会受到城市空间的影响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城市形态特点,有的城市建筑物比较集中,而有的城市建筑物则比较分散。城市空间不仅影响到高层建筑的地点选择,而且也会影响周边地区交通路线的设计,进而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规划。高层建筑在设计之中不仅会对房屋的空间结构以及材料应用进行规划,而且还会规划高层建筑周边的绿化设施,而这些绿化设施也会受到城市空间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不仅要考虑到城市的空间形态,而且还要考虑到房屋建设自身的特点。通过合理规划各个项目,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达到最大化。[2]
2.3 高层建筑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
高层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空间的形态会受到高层建筑物的影响。如果高层建筑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划,那么城市空间将会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否则,城市将会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不利于城市的进步。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之中,要特别考虑到高层建筑设计对城市空间可能造成的影响,要将危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空间以及环境,为广大城市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场所。
3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融合的措施
3.1 高层建筑设计应当立足于城市空间的具体形态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形态特点,高层建筑设计应当顺应城市的形态特点,将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进行良好的统一。比如说有许多沿江发展的城市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采取的就是沿江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且能够使城市空间得到合理的规划,让整个城市形态显得井然有序。有许多山区的城市就应当遵循当地的地形特点,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地形地势的变化,采取最佳的方案让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得到完美的融合。
3.2高层建筑设计应当遵循整体和谐的原则
城市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说人民的感受、技术质量以及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城市空间之中,必须考虑到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其中,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要把握全面的原则,也就是说,要让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在整体上来说是和谐的,这不仅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面貌,而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在坚持全面原则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规划高层建筑的地点时,首先要考虑到建筑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果对环境有害,那么就要改变高层建筑的施工地点。其次,如果规划的建筑区域过于拥挤,也应该改变建筑地点,否则,不仅会对城市的整体面貌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也会导致交通的瘫痪。
3.3要规划好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过渡带
为了减少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就需要一定的过渡带。比如说在工业和住宅区之间就需要一定的过渡地带,我国城市主要采用的是建设隔音板和种植树木的方式来减少工业对住宅区的影响,这种方式就能够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化,改善大气的质量,进一步美化环境。此外,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城市空间的布局显得更加得合理,如果一个城市建筑过多,但是却缺乏绿化设施,那么就会让整个城市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所以,一定要规划好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过渡带,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3]
精品范文
10建筑工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