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10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货币幻觉篇1
关键词:主观货币函数;传统货币函数;货币幻觉;显性数字;隐性数字;最优化分析;价格粘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23-05
一、文献回顾
传统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其中理性人假设处于核心地位。理性人具备高超的计算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数字计算,而不受备选项外在形式的迷惑。然而货币幻觉的存在却对理性人在计算能力方面的假设形成了挑战。费雪(1928)认为货币幻觉源于行为者忽视购买力变化的心理错觉;haberler(1941)则认为货币幻觉是选择行为违反了里昂惕夫“齐次性假设”的结果;marschak(1943)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构造了需求函数,验证了货币幻觉的存在。richard dusansky和peter j. kalman(1974,1980)则把名义收入和价格同时引入效用函数,证明了需求函数的非齐次性;ernst fehr和jean r tyran(2001,2005)认为在给定的博弈中,即使行为者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消除货币幻觉,但只要其他对手行为存在不确定性,那么货币幻觉仍将对均衡结果产生影响。在行为经济学领域中,shafir,diamond和tversky(1997)认为人们脑中的 “决策框架”使其在选择时关注更加明显、简单的备选项。gamble等(2002)则通过实验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认为以大单位小数字货币计价的商品看上去更加便宜,以小单位大数字货币计价的收入看上去更丰厚。raghubir和srivastava(2002)发现,人们在对以外国货币标价的商品进行估值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汇率的影响。desmet p和jonas等经济学家(2002)通过实验发现,由于欧元的价值高于马克的价值,当商品价格用欧元来标识的时候,人们认为商品变得更便宜了。mishra et al(2006)发现,相对于持有少量大面值的购物票,消费者在持有总额相等但数量更多的小面值购物票时的购物意愿更强。
尽管行为经济学家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幻觉源于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差,但缺乏相关的数理分析使其一直没有被纳入到经典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本文通过构建“主观货币函数”,运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解的方法,实现了对这类认知偏差行为的数理化分析,为货币幻觉奠定了微观基础。
二、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
在主观货币函数中,自变量不再是数量本身,而是表达数量的数字符号,它由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两个部分组成,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任意货币备选项。显性数字是指相对容易辨认的数字符号形式。例如:价格标签10.00美元中的“10.00”,购销合同20 000欧元中的“20 000”等。隐性数字则是指相对较难辨认的数字符号。例如:对于10.00美元和69.00元人民币的两种货币形式,隐性数字就是它们的汇率,其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如果假设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恰好为6.9∶1,那么隐性数字值分别是6.9和1(或1和1/6.9)。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并不是两个绝对的概念,在某种货币形式中是隐性数字,在另一种形式中则可能变成了显性数字。两者的区分依赖于给定的表达形式是否便于行为者的理解和计算。如图1所示:22l中的“l”,在这里是隐性数字,因为它表达的数字含义不如“22”明显。但是,如果写成“贰拾贰l”时,l就成了相对容易识别的显性数字。
三、主观货币函数
六、行为实验检验
1. 行为实验的目的。第一,人们对于显性数字部分和隐性数字部分的弹性随着消费值的增大而递减;第二,对数量相等的备选项,人们对显性数字形式的敏感度大于对隐性数字形式的敏感度。
2. 行为实验的方法。有90名18~22岁的学生参加了该项实验。实验要求每个被试者都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日用品零售商。一位知名洗涤液公司的营销人员来到他们的店里,告知被试者正在为公司的新产品进行容量定价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被试者了解到,该洗涤液公司将产品的容量设定在500毫升~3 750毫升,并且公司已经为500毫升的产品定价为10元人民币。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剩下的容量确定建议出售价
格。问卷共分为2个类型:第一类问卷的数值用隐性数字来表达,即所有容量的表达形式都是以中国汉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的,如200ml表示成“二百毫升”,2l表示成“二升”等;第二类问卷的数值则用显性数字来表达,即所有容量的表达形式都是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的,如200ml、2l等。
此外,实验规定了以下4个方面:第一,90人分成两组各45人分别填写这两类问卷。第二,要求每个人在阅读完实验材料后,必须在规定的6分钟内填完。由于每份问卷一共包含12个子项,因此要求每个选项平均在30秒的时间内被填写完毕。第三,问卷里容量的数据是随机设定的,即容量不一定是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等有规律的顺序列示的。第四,主观货币的弹性用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除以容量变化的百分比近似表示。
3. 行为实验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的弹性,图3呈现出明显的弹性下降趋势,并且大部分显性数字弹性高于隐性数字弹性。通过计算,显性数字平均弹性值为1.36,隐性数字平均弹性值为0.82。
分别对容量值和价格进行对数换算,以价格的对数作为因变量,容量的对数作为自变量,利用spss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线性回归后的系数,如表1所示。显性数字问卷的自变量系数为0.743,t=11.46,而隐性数字问卷的自变量系数为0.711,t=28.67。显然,回归得到的结果也表明,人们对显性数字的敏感度高于对隐性数字的敏感度运用方差分析,比较显性数字形式和隐性数字形式下被试者对各个容量设定的平均价格结果(如表2所示)。显性数字的洗涤液价格明显大于隐性数字的洗涤液价格(f(2,21)=7.488,p<0.05)。此外,从图4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洗涤液容量的增大,定价的差异越来越大。因此,实验的结果再次验证了货币幻觉现象的存在,并且支持了文中关于主观货币函数的弹性差异化和弹性递减假设。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建立主观货币函数并进行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货币备选项的不同表现形式会对人们的选择行为产生影响,对于实际值相同的不同收入形式,行为者偏爱显性数字较大的形式;第二,货币幻觉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敏感性的差异,当隐性数字弹性绝对值大于显性数字弹性绝对值时,差异越大,货币幻觉越明显。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当选择者面对表现形式更加复杂的备选项时,如复合货币形式?姿n1u1 (1-?姿)n2u2,?姿?塬∈(0,1),他们的行为将会表现出何种特征?其次,经济计量工作可以被用来估计特定环境下的主观货币函数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定量分析人们在该环境下的行为。最后,主观货币函数也可以被纳入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中,从而为价格粘性现象进行新的解释。
参考文献:
[1]carole b. burgoyne,david a. routh, anne-marie ellis.the transition to the euro:some perspectives from economic psychology[j].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1999,(22),pp.91-116.
[2]david h.krantz,r.duncan luce. patrick suppes and amos tversky,foundations of measurement[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1.
[3]desmet p. a study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conversion to euro[j].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2002,(3):pp.134-46.
[4]edmund cannon, giam pietro cipriani. euro-illusion:a natural experiment[j].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2006,(38):1392-1403.
[5]eldar shafir,peter diamond, tversky,a. money illus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2):pp.341-374.
[6]ernst fehr, jean-robert tyran.“does money illusion matter?[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5):pp.1239-1262.
[9]james s, dyer, rakesh k. sarin measurable multi-attribute value functions[j]. operations research,1979,(4):pp.810-822.
[10]jonas e,greitmeyer t,frey d,schulz-hardt s.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the euro-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of salaries and price estim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
02,(32):pp.147-69.
[11]johnson ej,payne jw. effort and accuracy in choice[j]. management science,1985,(31):pp.395-414.
[12]kahneman d., tversky a. 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3,(80):pp.237-251.
[13]kahneman,d,amos tverksy.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itrica,1979,(47):pp.263-292.
[14]kahneman d, slovic p, tversky a, judgement under 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82.
[15]kahneman,d. new challenges to the rationality assumption[j].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94,(150):pp.18-36.
[16]marschak,j. money illusion and demand analysi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43,(1):pp.40-48.
[17]marini g,piergallini a,scaramozzino p. inflation bias after the euro:evidence from the uk and italy[r]. working paper. centre for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2004.
[18]pria raghubir,joydeep srivastava. effect of face value on product valuation in foreign currencie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2,(29):pp.335-347.
[19]pria raghubir.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view of the subjective value of money and pr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pp.053-1062.
[20]ralph roskies. a measurement axiomatization for an essentially multiplic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wo factors[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65,(2):pp.266-276.
货币幻觉篇2
关键词:外汇储备 人民币升值 财富幻觉 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2-08-03
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在我国特定的外汇管理制度和货币政策情况下,在我国产生了一系列的财富幻觉,需要我们理性认识和正确处理。
一、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带来的财富幻觉
在我国目前特殊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国家净出口一批货物可以形成两笔等值于出口货物价值的货币资金,即出口企业得到的结汇收入(人民币)和国家央行结汇所得的外汇储备。相当于我国企业和居民赚取一美元结汇时被复印成两美元,正本保持在国家手中,副本交给企业和居民在国内流通。从表面上看,我国净出口一批货物可以带来两倍于净出口货物的货币资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造成了财富泡沫的幻觉,即政府和出口企业都很有钱。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和居民要对外购买商品,必须拿人民币向国家购买外汇,外汇储备的规模大小代表着某一时点我国对外购买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国内企业和居民的对外购买力要通过外汇储备转换才能实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储备是国内企业和居民购买力的备付和暂存。但是我们从表面上看,出口企业觉得出口货物已经取得了人民币报酬,国家认为取得外汇储备已经支付了购买成本,都是货款两清的买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把外汇储备和国内发行的人民币视为没有区别的财富,认为国家的财富总和就是国内人民币资产总和加上外汇储备总额。
随着我国近几年外贸顺差持续维持高位,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财富效应,国内居民和国际社会认为中国政府很有钱,因为中国政府手中掌握了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内企业出口也赚取了应得的利润,也显得很有钱。这种财富效应给中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幸福感和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动力。
现实中能带来外汇储备增加的不仅仅是外贸顺差,而且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国际游资、个人汇入款等。所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渠道流入的外汇,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还是有可能以各种形式流出,外汇净流出会带来我国外汇储备和国内等值人民币财富的同时消失。外汇流出时需要国内外投资者拿人民币来买外汇,人民币回流到央行就意味着退出流通领域,这是一笔财富的消失,外汇储备流出国内,这也是一笔财富的消失。所以外汇净流入时,国内似乎产生了两倍于净流入外汇价值的财富产生,但外汇净流出时,也会产生两倍于流出外汇价值的财富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外汇储备和与其对应发行的人民币资产应看作是一笔财富,其价值应等于净流入的外汇储备,而不能看作是两倍于后者,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财富幻觉中。因此我们不能只沉浸在外汇净流入时期的财富膨胀的幻觉中,而且要看到外汇储备净流出时巨额财富灰飞烟灭的可能性。
由于外汇储备在我国和货币发行捆绑在一起,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外汇储备不属于资产,而是属于债务,因此政府和央行不能像处置普通国家资产那样处置外汇储备。任何想处分资产而不同时带走负债的做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甚至引出了外汇储备“无用论”。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些偏颇。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我国的外汇储备被敌对国家冻结并宣布废除,外汇储备下降为零,那么对应于外汇储备发行的人民币也不会自动消失,只不过是丧失了巨额的对外购买和支付能力,可能会引起人民币汇率暴跌而已。我们可以认为结汇时投放的人民币是对传统货币发行渠道的替代和挤占,这部分人民币是和社会财富的自然增长部分相对应的,和外汇储备并没有严格的捆绑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认为外汇储备是中国一笔巨大的财富,从政府的做法看,也是把外汇储备作为资产开展了战略性投资。但考虑到外汇储备担负的功能,国家在战略性使用外汇储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值增值,避免重大亏损,否则会影响我国的对外购买和支付能力,影响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当然这种财富幻觉是在我国人民币不能完全兑换情况下的一种情形,即人民币的对外购买力必须通过外汇储备在体现。在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如果人民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际化和完全可自由兑换,则对国家而言,是有可能存在投机收益机会的。在人民币没实现国际化和自由兑换之前,中国的整体对外购买力受制于外汇储备的规模,因为此时国内只能拿人民币向中国政府购买外汇完成对外支付,而不能直接拿人民币到国际金融市场直接购买外汇或在国际商品市场购买商品。而一旦人民币短期内实现了国际化和完全可自由兑换,则国内的人民币不仅可以向中国政府购买外汇,也可以直接到国际金融市场购买外汇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商品,则中国整体上的对外购买力不再局限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赋予人民币对外直接的购买力,其财富价值和国际购买力不再依赖外汇储备来间接实现,那么目前按我国政策把1美元分解为对外和对内各1美元来使用的做法有可能转化为真正的2美元的对外购买力。从表面上看,我国政府将会拥有巨额的额外财富,可支配性进一步增强。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实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是有可能获得人民币国际化的巨额红利的。当然这种红利的大小取决于国家对结汇发放人民币的冲销程度,如果冲销力度很大,那么这种红利就较小。
二、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幻觉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gdp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地位捷报频传,连续超越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2010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4年的时候我国的gdp还只有136515亿元,居世界第六位;到了2009年,预计我国gdp已经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7.1%,远高于国家公布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这其中除了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之外,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和国家统计数据调整等因素都对我国gdp规模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就是说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对我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人民币升值和预期升值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人民币投放快速增加,并不会引起人民币汇率下跌,即会出现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情况,如果国内通胀率不是很严重,维持较高的通胀率,那么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之后,在国内贬值政策中发行的人民币的对外购买力会得到一次性承认,中国将会由于实行较高的通胀率而增加本国对外的总体购买力,提高国家经济地位。当然这要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之后的汇率稳定,否则将会以汇率下跌的方式调节通货膨胀虚增的财富。
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国内货币的增发不会立即引起人民币汇率下跌,这为国内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持续维持在高位,国内始终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1990年的时候,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还仅为1.53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2010年截至8月末,m2余额已经高达68.75万亿元。货币供应量的超额供给,曾经一度引发了国内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造成国内房价和股市的高涨,当然也造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困难,例如房价已经超越大多数居民的购买能力,成了一条“悬河”,一旦泡沫破裂,必将给银行和国家造成大量坏账。
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和国家财政收入屡创新高,尤其是伴随着房价快速上涨和股市连创新高,国家和居民沉浸在财富快速膨胀的幻觉之中,如同当年日本民众的感觉。货币超量发行造成了我国物价连番上涨,造成了房价调控的困难,使我国呈现出越来越像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前的特征。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的加强,会吸引国际投资和国际游资加速进入我国,进一步增加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进一步催生资产泡沫和孕育金融风险。
在全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实行通胀和贬值政策情况下,我国实行适度的通胀政策是有必要的,但要适度,防止对国内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扭曲,并且要严防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只有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我们实行通货膨胀而增发的货币才能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时被赋予按当时汇率计算的对外购买力,否则现有的财富泡沫将灰飞烟灭。
三、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情况下的宏观政策建议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很容易造成超额货币的供应,如果有合理的政策相配套,理顺和解决各项主要矛盾,也许不会造成重大冲击,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资产泡沫和结构扭曲,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货币供应增加,国家经济总量快速膨胀时期,国家财政力量也会比较雄厚,需要重视处理以下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让居民和劳动者的收入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使得社会的消费能力适度增长,以便和增长的生产能力以及增长的物价水平相适应,保证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不下降或有所上升,以便维持国民的满意度。目前我国居民的工资总额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10%,而发达国家的工资总额一般在50%左右。我国的这种总体分配格局注定我国消费难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采取任何强度的消费刺激措施都不会有很大的效果,至多是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而已。
其次,国家应该把增加就业问题作为重要的问题来推进。国家财富快速增长时期,社会有实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否则增加的财富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新增财富将按原有分配格局流入垄断企业系统,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两极分化程度。国家可以通过对增加就业的企业减税来鼓励企业增加就业,以税收买就业。从2004年我国gdp膨胀了两倍多,以美元计算膨胀更多,但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特别是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很多,不少人感觉是不升反降的,如果经济增长成果不能被大多数人共享,那么这样的经济增长一定是出了问题。增加就业是推进财富共享的最基础机制,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来推进。
第三,国家应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政府投资,逐步降低外贸依存度。国家新增的资源和财富在分配上只有更多地向消费者倾斜,通过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才能逐步形成需求导向型资源配置,培养经济长远增长的推动力,减轻政府投资的浪费和低效率。2009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下降到了29%,而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7%,这种经济增长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作为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采取的特殊措施还可以理解,但不应该常态化。
最后,国家在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时期,一定要严格控制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防范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货币供应量大很容易生成资产泡沫,资产泡沫膨胀时期会给部分行业带来高收益率,会吸引实体经济部分资金,影响实地经济发展,资产泡沫破裂会形成大量坏账,造成经济长期萧条。在这方面日本就是前车之鉴,而对货币升值时期资产泡沫问题处理较好的德国则值得我国学习。
总之,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一个趋势,如果处理得当,有可能成为我国大国崛起的两个杠杆。当然人民币升值幅度和国内通货膨胀幅度都必须是适度的,即不能严重冲击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收支平衡,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倍受其害。
参考文献:
1.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分外汇储备的戏剧性[n/ol].中国经济时报.2009-3-24(2009-3-24)[2009-04-14].finance.省略/roll/20090324/09112747282.shtml。
2.刘崇献.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及其使用问题探讨[j].新金融,2009,(6).
3.刘崇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王光伟.货币、利率与汇率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货币幻觉篇3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悲观财政幻觉;阳光预算;通货膨胀
税收负担通常是指纳税人因需要履行纳税义务,在经济上承受的一种负担①。 而一国政府创造财政幻觉的用意是为了使公众感觉不到实际税负的增加,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但是随着社会和知识的进步,这类事情通常会变得事与愿违。悲观财政幻觉的产生会对居民的纳税动力和纳税意识会产生极大的削弱作用。因此,如何避免或减少悲观的财政幻觉,对于提高公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纳税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提建议如下:
一、逐步推行“阳光预算”
所谓“阳光预算”是指让政府把预算编制得透明一点、细致一点,使财政支出行为更加透明和公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攀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②。早在2009年就曾有专家学者向财政部和省级财政厅申请财政公开信息,而有关部门给予的回复是“您申请的‘按经济分类科目划分的财政支出数据’和‘按功能分类划分的[款]、[项]级财政支出数据’,为《国家财政决算》(机密级文件)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对此本机关不予提供。”③由此可见,我国财政预算和决算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并不高,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都开的热闹非凡,但会后公布的预算报告却是非常模糊,包含详细财政信息的预算草案是社会大众所无法获知的。所以,我国需要逐步推进财政预算和决算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真正做到民主理财、依法理财,为纳税人提供一本明白账,让老百姓能看得见并且看得懂。这样纳税人才能广泛参与对政府支出的监督,主动纳税。
二、合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合理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取消不合理税收优惠政策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种类繁多,且执行力度各不一样,不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税制的统一和公平,对广大纳税人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例如,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执行十余年之久,但有关优惠措施仍比较笼统且不尽合理。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几乎不涉及商品流转税,而以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但西部大开发大的多数建设项目均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企业从投产到盈利通常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对企业税负的减免意义不大④。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定期减免、降低税率等直接优惠方式为主,缺少投资抵免、成本扣除、加计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这就容易使那些盈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中小型企业陷入“享优惠未减税”的尴尬局面,与那些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共同产生悲观的财政幻觉。所以,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给予享受政策者真正的实惠。另外,也需要逐步清理和取缔部分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我国在2008年就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使内外资企业承受相同的税负,这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三、调整和简化税制
调整税制是指要逐步调整间接税和直接税的比重。间接税主要由营业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种构成,它的纳税人通常并不是税负的实际承担人,税负易转嫁。直接税主要由所得税、房产税和遗产税等税种构成,是直接向企业或个人开征的税,税负不易转嫁。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全部税收收入中来自流转税收入的占达到了70%以上,而来自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收入合计占比则不足30%⑤。这种大规模、高比例的间接税收入会集中在商品的价格渠道,不仅容易将税负转嫁给全体纳税人,还会使物价和税收处于高度相关状态,推高物价,让公众在短期内过低估计税收负担,最终产生悲观的财政幻觉。简化税制是我国现阶段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制已经逐渐趋于简化和稳定,但在某些税种的税率设定上仍然表现得比较复杂。例如“营改增”后,不同行业的税率就变得比较多,比较杂,容易模糊纳税人对于税负的直观感受,降低纳税意识。所以,现阶段的税制改革既需要提高直接税所占比重,也需要进一步简化税制、简单税率,让居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感觉到税收负担的存在,提高纳税人的主人翁意识。
四、降低通货膨胀率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创造了全世界的“增长奇迹”,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通胀率。2008年中央出台了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初衷是为了减少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保证gdp的增长速度。但在“4万亿计划”实施不久之后,新的后遗症逐渐凸显。大量基建项目需要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而地方政府为了取得项目,保证配套资金的到位,在更大范围内实施了“土地财政”,致使房价高涨,再由房地产业带动社会各行各业的物价飞涨,加剧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而在国际环境上,世界各国均深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两大主要货币美元和欧元表现疲软,量化宽松政策(qe)不断被执行,人民币被外界普遍看涨,各种热钱涌入中国,对国内又形成输入型通胀。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中国高通胀率的形成。“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折射出国人对高物价的无奈之情。对此,国家应该积极出台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首先,对内应该以“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为主,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减少政府盲目投资,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其次,要努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打击投机倒把、私吞物质行为。最后,要严格监管国外热钱的流向,规范外商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防止投机性资本涌入中国。通过以上这几种方法才能防止公民货币资本的缩水,消除他们的悲观财政幻觉,提高纳税人的纳税动力。(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杨、王立、李笑雪.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3(8):109-115.
[2]王立.贵州省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3):158-159.
[3]黄凯平、岑科.税的真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2
[4]孙琳、汤蛟伶.税制结构、“财政幻觉”和政府规模膨胀[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1-4.
[5]财政部:《我国间接税比重过高》.http:///20120228/n336078978.shtml[db/ol]. 2012年2月28日.
注解:
①杨杨、王立、李笑雪.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3(8):109-115
②王立.贵州省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3):158-159
③黄凯平、岑科.税的真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2
④孙琳、汤蛟伶.税制结构、“财政幻觉”和政府规模膨胀[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1-4
货币幻觉篇4
教学模式作为沟通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决定着课件设计的主导思想。理论界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分别反映着不同的教育哲学观: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这一模式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严格按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但相对忽略了调动学生能动性,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单纯地充当具体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新一代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有效的“建构”和领悟。
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国实际教育环境,以及作为课程学习者的低年级本科生的普遍特征,货币金融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吸取上述两种模式之长,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教与学兼顾,并以“学”为重。教师在教学课件设计中,首先应确立自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主动地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货币金融现象的性质、运行规律以及金融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课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在此前提下,教师对关键知识点和难点作重点讲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
2现代教学策略在课件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供了主导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加以实现。
2.1基于“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
从“教师中心”的角度看,教育学家瑞奇鲁斯(reigeluth)认为教学设计中有四种关键的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激发学生动机策略。这里重点讨论课件设计中的教学组织策略。
(1)教学组织的“宏策略”与课件的框架设计。教学组织的“宏策略”的主旨是揭示学科知识中的结构性关系,是教师对课件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关键环节。其代表理论是细化理论(elaborationtheory),即对知识按层次结构加以组织,抽象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教师应该从全局考虑,合理安排货币金融学课件的总体结构。首先,教师应从课程内容中选出最基础和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课件开篇的“教学概要”。在首次授课时,不宜直接切入具体知识的讲解,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现代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说明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的关系,及各自在金融学理论体系中的角色,然后,向学生进一步展示现实中货币金融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从简化的结构入手,让学生建立对学科体系全局性的认识,了解其内在逻辑。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逐级区分不同层次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各级知识点在本课程学习重要性中的差异,突出重点,避免平均地投入教学和学习资源,顾此失彼。比如,“金融市场”部分包含大量专业术语,教师可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市场”作为1级概念,子市场作为2级概念,各层级概念用不同字号和色彩标明,一目了然。教师不仅需要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本课程的新知识,同时也要建立当前所学知识与先导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
(2)教学组织的“微策略”与课件的局部主题设计。“微策略”研究如何对某个教学主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根据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displaytheory),教师可以将《货币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归为概念性、过程性和原理性和事实性四种类型,它们对学习要求(记忆、运用、发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据此确定教学主题,并选择适合的多媒体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原理性知识,比如利率理论,可以用公式和曲线图描述理论模型;对于过程性知识,如股票发行与交易过程,可用流程图辅之以动画演示展示其全过程;对于事实性知识,如道•琼斯股价平均数等代表性股价指数,可用股市成交量价走势图加以演示。
2.2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从“学生中心”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十分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1)学习情境创设的课件设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学生构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比如,介绍“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时,可在课件中插入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历史照片等资料,重现当年的严峻形势,自然地引出凯恩斯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接着通过“提问”和“求解”营造理论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进而用结构层次图解析货币理论在凯恩斯理论逻辑和政策主张中的重要地位。
(2)协作学习的课件设计。对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例如“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或“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教师可围绕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首先,教师提前公布讨论主题;提出正反两方的观点立场,让各学习小组进行选择,并要求每组制作论证自己观点的幻灯片;各组在讨论课之前向老师提交幻灯片,教师对各方的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并制作相应的幻灯片;在讨论课上,首先由各组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幻灯片,并阐述观点,最后,由教师配合预制的幻灯片进行总结和点评。
3货币金融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
3.1课件的脚本设计
教师通过脚本设计,对将要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演示顺序及各步骤间的关系进行规划。首先应构建《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流程,并将知识内容按其属性以及逻辑关系划分为各个知识单元,并对知识单元进行解析。教师应编制课件的文字脚本,确定各知识点占用的屏数以及展示次序,并对每幅幻灯片进行屏幕设计,包括版式、配色与字体、动画设计等,并描述课件结构中内含的链接关系。
3.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备
教师可在课件中穿插各种表现手段,如图表、图像、动画、视频、声音、音乐等,使课件富有表现力。教师可通过各种渠道采集素材并进行加工。对于银行同业拆借简况、债券和股票成交量价走势图、各类债券发行量、全球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年度排名等资料,可在专业网站采集。对于交易合同、票据单证等,可扫描或拍摄实物。教师还可收集有教学价值的视频素材,如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访谈。教师也可亲自制作素材,比如用pagemaker和photoshop绘制矢量图和位图,用visio绘制流程图,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并为课件录制解说词。教师可建立课程素材库,将各种素材分类存贮,按需选用。
3.3课件的程序框架设计
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可以通过交互性、非线性的方式将信息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课件框架设计为顺序结构或是交互式结构。前者顺次安排教学模块,适用于讲授层次递进的教学内容。交互式结构的特点是在各教学模块之间相互跳转。比如,教师可在每一章的幻灯片ag尊龙app首页上设置导航系统或内容选择菜单,根据教学安排在各部分间自如地切换。
4课件的艺术处理与教学效果优化
多媒体课件并非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融合美学、心理学的一门艺术。通过将图形、文字、动画、色彩及各种特技的有机结合,教师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对课件主题设计不同风格,或庄严深沉,或委婉清新,或幽默诙谐,或生动活泼,强化课件对情境营造的感染力、冲击力,并令观者产生愉悦的美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创造最佳学习心理条件。
4.1色彩运用
色彩在学生的视觉感受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要么色彩单调,寡淡无味,要么杂色铺陈,令人眼花缭乱。在货币金融学课件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基本配色原则,并结合教学内容具体特征,对色彩合理搭配。首先,幻灯片背景色与前景色应形成较强烈的明暗对比,使教学内容醒目突出,减少学生视觉负担。其次,同一知识单元的背景色应保持一致,单幅幻灯片中出现的色彩不宜过多,色彩变化节奏简洁明快,总体风格整齐统一。在图表制作中,对核心要素或重点环节可使用高纯度的色彩加以突出。色彩运用还可和文字内容相呼应,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
4.2插图、动画和音效的组配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界面丰富多彩,在课件中插入大量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实际上变成干扰教学主题的“噪音”。多媒体视听素材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课件承载的教学信息,而不是喧宾夺主。比如,介绍纽约证券交易所时,可首先展示华尔街的繁华景象,进而展示交易所的外观与股票交易场景,配以英语简介,让学生感受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运行的地位。在课件设计的艺术处理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在把握教学内容精髓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为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表现手段。课件制作艺术的真谛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协调,切忌华而不实。同时,课件设计也要结合学生者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总体风格的设计可相对活泼清新,间或凝重庄严,张弛有度,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货币幻觉篇5
关键词:马克思;财富观;资本论;拜物逻辑;历史进化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5卷
第4期杨娟:马克思财富观探微
一、“商品-货币-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财富之谜
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表述,“财富的本质就在于主体性存在”[1]73,它体现了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财富既是一种物质产品,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出发,马克思从商品、货币和资本这三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的内在关联入手,揭开了剩余价值从产生到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之谜。
(一)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与劳动价值论
《资本论》的第一句话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247,马克思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因素分析开始,指出了国民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在于不懂得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形成价值。马克思指出:“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的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末,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3劳动的二重性即商品生产中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260
基于商品的二重性背后的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以及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分,马克思完成了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伟大变革。首先,所谓劳动创造价值指的是“抽象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价值,因此,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是交换价值,而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只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二,具体劳动不创造价值指的是具体的个人劳动不创造价值,只有社会平均劳动才创造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在为他人生产并且劳动产品用于交换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社会平均劳动只有在交换的过程中“抽象”地实现。第三,衡量价值的尺度并非具体劳动的时间,而是抽象劳动的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前者我们可以经验感受得到,而后者则是在交换的客观结果中平均得出的抽象的量。马克思由此建立了分析人类财富的劳动创造和生成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伟大理论范式——这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二)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了解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是商品内部矛盾外化的结果,总是试图从外部原因解释,把货币当作为了交换方便而巧妙设计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商品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2]87。当物物交换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一般商品中游离出来时,商品就转化成了货币。因此,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货币形式的发展,即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直接地表现为私人劳动,它的社会性质必须在市场上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产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外部形式就是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商品交换使这些矛盾得到了暂时的化解,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货币以物的形式与人对立。“虽然货币的历史早于资产阶级社会的发生,但货币只是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下才真正成为普遍的东西
,从本质上看,它不过是在物的外壳下隐蔽的社会关系。”4正如完成了的商品形式成为货币,完成了的货币形式则成为资本,这个问题要从货币转化为资本谈起。
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回答是“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2193。这不是流通与非流通的矛盾吗?要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2225。这个价值差额就是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一方面“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也就是说,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因为“商品交换就其纯粹形态来说是等价物的交换,因此,不是增大价值的手段”;另一方面它“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也就是说,尽管价值增殖的过程发生在生产领域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但劳动力的价值却是在流通领域通过劳动力的买和卖而实现的。于是,资本主义财富创造之谜大白于天下——是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而不是资本创造利润。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与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以实在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567。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第二段是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这段时间形成的便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6251不断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这部分通过延长工人工作日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绝对剩余价值。为了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投资于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和投资于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由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为(m),用公式m''=m/v表示剩余价值率,即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扩大m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以减少v,在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力将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财富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转化作资本使用称为资本积累,当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时就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以资本积累为特点的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转化的追加资本不仅是过去剥削工人劳动的结果,而且现在又成为进一步扩大剥削工人劳动的手段。资本如此循环,形成了不断扩张的社会经济系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联系中加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加以考察时,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6666667。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任何企业都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资本构成中的不变资本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比重相对缩小,这样必然造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并导致无产阶级相对人口过剩。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的详尽考察中,论证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6742资本越是积累,工人越是贫困、失业,生存条件越是没有保障,这个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财富创造之谜。
马克思通过“商品-货币-资本“攫取剩余价值所揭示的资本主义财富之谜,是理解当今经济世界关于财富的纷纭万象的理论钥匙。人类以劳动创造价值这是不容质疑的,在当今国际经济贸易中,商品交换仍然以价值为基础,体现交换劳动关系,这是价值的实质,然而,金融市场的繁荣极易遮蔽实体经济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意义,造成金融资本创造价值的财富幻象。事实上,现代金融体系创造流动性、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分割和吮吸着由实体经济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仅只是财富的分配机器而并不创造价值。因此,今天我们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破解现实的财富幻象,建立正确的财富观,重视实体经济生产,尊重劳动,依然发挥着现实的积极作用。
二、“物化-幻化-异化”的拜物逻辑批判
在《资本论》的“第二手稿”中,马克思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就
资本对劳动,机器对人,物对主体的剥夺与颠倒。他认为拜物教就像“宗教世界的幻境”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之下,更为诡谲的还不在于人拜倒在物之下,而是在于人拜倒在物之下而不自知;人占有物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物对自己的统治,还以为是人统治了物。因此,对于马克思的人类自由解放事业而言,对拜物教的秘密彻底揭露,对“物化-幻化-异化”的拜物逻辑彻底批判尤为迫切。
(一)物化与商品拜物教
“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马克思指出,“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289。也就是说,由于商品二重性背后劳动二重性的历史运动作用,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劳动产品的价值中,价值本身所内含的社会关系获得了均值的通约性,这就使劳动产品可以进入市场交换流通成为商品。然而,由于每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缺乏一种直接的社会联系,只能通过市场这个巨大的中介系统才能建立联结,因此,生产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只能依赖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的关系的物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289。马克思指出,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在他看来,劳动的对象化或物化是人类劳动的实现,人类社会普遍而永恒的现象,是对人的肯定;而社会关系的物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有的物相,由此产生的拜物教正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借以掩饰对抗性社会关系,表现资产阶级社会作为财富生产的“天然合理”,“自然永恒”的社会制度的障眼法。
(二)幻化与货币拜物教
如果说商品拜物教中商品的价值依赖于与另一商品的交换关系表现出来,多少还能让人联想到其中隐匿的某种社会关系,那么在货币形式上,连这点社会关系的痕迹都幻化消失了,“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转化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抵抗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2155。货币拜物教以幻化形式打造了资本主义金钱世界,这种精神幻化,起源于被物化了的社会关系对人的主观意识的侵扰,使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认知系统和评价体系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币从物质交换的单纯中介幻化成为目的本身,二是通过人的拜物意识形成颠倒的幻觉,“把现实的,人和自然的本质力量变成纯抽象的观念,并因而变成不完善性和充满痛苦的幻想;另一方面,同样地把现实的不完善性和幻想,个人的实际上无力的,只在个人想象中存在的本质力量,变成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能力””1111。这种颠倒和混淆的货币力量能使错的变对,丑的变美,冰炭化为胶漆,仇敌变得亲密。那么,货币主义的幻觉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回答是“由于货币主义没有看出: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这种关系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210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似乎具有兑换生活世界一切价值的魔力,似乎货币是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就决定于他的商品能否顺利地换成货币。 刻地指出货币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式,“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2113。于是,商品的神秘性幻化为货币的神秘性,商品支配人变成了货币支配人。
(三)异化与资本拜物教
抓住资本拜物教不放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资本有一个神秘的自行增殖的源泉,它来源于流通
领域,与资本的生产过程,从而与劳动的剥削无关””5142。马克思以剩余价值论清楚明白地告诉世人:资本拜物教下是人剥削人的异化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它的简单形式中就已经是一种颠倒,是物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因为这个形式和以前一切形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资本家不是作为这种或那种个人属性的体现者来统治工人,他只在他是‘资本’的范围内统治工人,他的统治只不过是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工人制造的产品对工人本身的统治””7。马克思指出拜物逻辑的神秘性质在于,“它把在生产中由财富的各种物质要素充当承担者的社会关系,变成这些物本身的属性(商品),并且更直截了当地把生产关系本身变成物(货币)。一切已经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社会形态,都有这种颠倒。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和在构成其占统治地位的范畴,构成其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的资本那里,这种着了魔的颠倒的世界就会更厉害得多地发展起来”[6]936。这种着了魔的颠倒的世界,“关键不在于物化,而在于异化,外化,外在化,在于巨大的物的权力不归工人所有,而归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资本所有,这种物的权力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自己相对立的地位”8。
马克思通过对“物化-幻化-异化”的拜物逻辑层层揭示,指出了当代最大的财富幻象莫过于把资本主义的财富形式看做财富的本质,把资本主义财富创造的制度看做永恒的制度,从而把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批判联系在一起,由此导引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而代之以把人的世界而不是物的世界作为生产目的的社会形态的历史科学,这正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终身的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放眼当下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财富乱象之所以产生的深刻原因,无一例外地指向了把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手段的财富理解为是目的,把人们财富欲望的满足及其具有的享受功能理解为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和人向自身,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因此,澄明了财富生成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本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这正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财富观的伟大要义。
三、“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发展”的历史进化图式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资本论》的初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三大社会历史形态划分的理论,为分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财富观,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9107108如果将历史上存在过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以及未来的产品经济这三种社会宏观经济运行形式纳入社会三大历史形态,我们可以得到财富所表征的社会历史进化与人的自由程度的发展图式:从古代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即自然经济基础上人的依赖性社会,经由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商品经济基础上物的依赖性社会,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即产品经济基础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社会。这个图式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创造财富,但并不仅仅为了创造财富,而是经由财富这个手段,实现人的存在与发展及以其为目的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列宁曾把《资本论》视为劳动人民的“圣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凡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这样只说出了其真实价值和意义的一半,马克思的伟大更在于把这种关系看作历史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通过时间过程,历史沉淀,将其进行转化、积累,成为生命的能量的积累。马克思在此基础上,真正科学地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与世界关系的生成过程。
(一)财富在自然经济中表征着人的依赖关系
古代社会,谷物、牲畜、动物毛皮
等从劳作中获得的自然馈赠成为剩余产品,即财富最初的表现形式,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围绕着剩余产品发生的争夺,逐渐使财富的观念成为古代人头脑中的欲望和现实的人对人的奴役和依附关系。财富在古代社会以各种实物的使用价值出现的同时,也成为阶级出现和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基本表现。人与人之间依靠血缘和宗法关系连接起来,并形成相关的不可违逆的差等关系的等级社会,财富以一种原始丰富性表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受到各方面的局限。各种实物财富就表征着“人的依赖关系”: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一定的自由,开辟了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的道路,但在奴隶制与封建制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中,人得到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奴隶和牲畜一样作为财富,表征着奴隶制对奴隶的压迫;农产品和金属货币作为财富,表征着封建制对束缚于土地的农民的剥削。
(二)财富在商品经济中表征着物的依赖关系
封建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后,意味着以封建等级权力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被货币、资本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纯粹的自然关系过渡到物与物的商品关系,等级、地位的权力关系消解在货币、资本的权力关系中。从历史进化的角度看这是一个进步:人从人的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得到了一定的自由,成为独立的个人。但是,当货币转变为资本,也就意味着货币支配他人劳动,此时,财富为资本座驾,表征着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即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与对立,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然而,资本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历史使命。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赋予人性与追逐财富之间的天然同构关系,使得财富成为人类追求生存与社会发展源源不绝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它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当财富的历史翻过资本这一页,人类迎来的将是彻底解放的自由王国。产品经济中表征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产品经济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平等地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马克思把它描述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社会实现了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通过财富的生成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自由个性”,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社会,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马克思在三大社会形态的规定中将共产主义社会描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社会,也就是说,人的能力、个性等本体力量作为财富,表征着在社会范围内普遍实现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不就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这种发挥,除了先前的历史发展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前提,而先前的历史发展使这种全面的发展,即不以旧有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9]479至此,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财富观要义,即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的思想,已经完全呈现出来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互动中,财富表征着人类社会历史进化和人类自身自由程度,其间所呈现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图式,再一次证明以财富作为手段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路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以“商品-货币-资本”为线索,深入到制度层面,对攫取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财富之谜进行了全面剖析,对“物化-幻化-异化”的拜物逻辑进行了彻底批判,并且展现了“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发展”的历史进化图式,最终形成“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财富观,揭示了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历史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劳动对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创造,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人的自由而全面
的发展,那么财富的生产与创造就是人的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通过探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的财富观,加深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于当前我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以财富为手段”充分肯定人类自身自我约束的制动力,正确看待财富的激励、驱动效应对人的欲望和需求的开发,合理利用资本的驱动力以增加市场机制体制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要直面“以资本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通过社会主义力量的导控将资本纳入社会主义发展轨道,将衡量任何参与财富发展的要素科学与否放置在是否符合“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框架中来定义、规范和度量。“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明确提出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这既是社会发展目标和理念的转变,也为改变不科学的财富观和树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的财富观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12.
[4]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49.
[5]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12.
- 上一篇:货币互换
- 下一篇:
货币幻觉范文
2022-11-10 阅读:0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