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一体化论文范文五篇-ag尊龙app

2022-11-05 凯时k66会员登录的版权声明

货币一体化论文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1

摘 要 不论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探讨货币问题,我们最终必须要回到货币本身以及货币产生的价值基础之上,现代社会中之所以出现异化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作为一种较低的价值僭越了较高的价值,出现了价值的颠倒。人们将货币视为现代社会的上帝,使得本该由上帝来进行的裁决交由货币来决断。只有对价值问题进行现象学上的把握,我们才能对包括经济问题在内的货币现象有深入领会。

关键词 货币哲学 经济学 现象学

一、货币哲学的基本观点

“货币哲学”最初是由西美尔提出来的,他的《货币哲学》(philosophie des geldes)于1900年出版于柏林。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认为,货币对社会、政治和个体性的影响会扩大;货币经济的发展,不但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同时也让现代民主制度发展起来。

西美尔发现,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成了上帝,因为它已经指向绝对目标的绝对工具。在现代社会,银行比教堂更大、更有势力,银行成为了现代城市的中心,人的一切感官知觉都与货币有关。但他同时认为,人仍应保有自由权,在货币之外去拓展视野――例如建立基于精神交往的社交圈子。因此,应该让货币的权势止于文化领域:艺术家不仅仅为钱,更应为自己的精神而创作。

米德认为,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分析经济现象的形式,而不是经济现象的内容。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力图超越对货币经济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关注,不仅显示了他对货币经济影响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社会学的关注,而且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文化哲学和一种关注日常世界的生活形而上学。“《货币哲学》并非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尽管它讨论了许多与金钱相关的经济现象①。”西美尔持一种主观的价值论,认为主体欲望的满足即可创造出价值,但他同时认为,通过经济活动,主观价值得以客观化。“经济活动的明确特征,与其说是交换价值,毋宁说是交换价值②。”货币的哲学意义在于:“它在实践世界之内代表了最为确定的可见性,像与所有存在公式最为清楚的具体化,依据之事物相互找到了它们的意义,并且令得它们的存在和如在为它们的关联的相互关系所决定③。”

二、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的理解

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本文不对货币数量论的发展进行展开,仅仅关注现代货币数量论对我们理解货币的经济学角度,因为现代货币数量论非常清晰地表达了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那么,货币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的基础是什么?

以研究货币在经济运行中是否发挥作用的货币主义学派被称作“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一学派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他在1956年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纯货币需求理论,即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试图用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来重新表述货币数量论,它不考虑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只是像剑桥学派那样设定货币具有效用,然后考察什么因素决定人们想要持有货币的多少。一旦考虑到效用,我们的问题就变成效用是什么,通过我们最终的考察发现,效用是与价值相关的。首先,我们考察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述为:

m=f(p,rb -1/rb •drb/dt,re 1/p •dp/dt-1/re •dre/dt,1/p• dp/dt;ω;y/r;u)④

其中,m是货币需求总量,p是价格水平,rb和re是两种特定的资产利率,即债券和股票的收益率。rb=re 1/p dp/dt表示“货币”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价格变动的百分比。y可以被解释为包括所有财富形式的收益,包括由最终的财富所有者所直接持有的货币与实物资本商品。ω被解释为来自于非人力财富的总收入与来自于人力财富的收入之间的比率。(1/p)•(dp/dt)被解释为价格变动的某种平均预期率。y/r被解释为一个总财富的估计值。u是一个混合变量,它反映了嗜好和偏爱的变动。

其次,弗里德曼眼中,货币是最重要的。他认为货币是一切经济波动的根源,并用这个观点阐述有关的经济问题。弗里德曼认为,“研究货币必然要从研究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开始⑤。”而在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同价格一样,是由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当社会群体对货币的需求数量和所能供给的货币数量达到均衡时,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便确定下来。

因此,我们不仅要问,货币本身是什么,如果它只是一种资产的话,那么资产又是什么,这样不断追问下去,必然要遭遇到货币的本体问题。

三、从现象学角度看货币问题

通过以上的简单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西美尔对货币的看法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的基本看法,其中都涉及到了货币问题,我们是否还有其它的角度去理解货币及货币现象?韦森教授认为,应该从语言哲学角度去思考对货币的定义,把“货币归结为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市场交往中凝汇着人们‘集体意向性’的一种制度实在”⑥。西美尔则从文化符号角度去讨论货币及货币的本质,他认为,“货币的发展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趋势中的一种要素,货币具有一种形而上学特质,货币的形而上学特质是超越货币的任何一种特殊用途,是作为所有可能性的价值实现所有价值的可能性”⑦。弗里德曼却从经济学本身去考察货币问题,并且他将货币问题归结为一个财富持有形式的问题,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是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⑧。通过对这两位思想家对货币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到对货币的理解:第一,从哲学的角度看到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性质、货币的功能;第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到货币的需求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虽然 角度不同,但是否它们在“共通―中―存在”呢⑨?通过我们的梳理发现,对货币问题的理解可以从价值的角度进行把握。问题的提出也就是:价值是什么?我们试图通过现象学的角度对价值问题本身进行思考,以达到对货币问题的明察。

从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到新古典经济学中边际效用价值论,都对价值问题进行了详尽论述,与此同时发展出了相应的货币理论。而从哲学的角度看,如西美尔,则认为价值自身“并不出自于现实性”⑩,“使它得以进入价值圈子里的正是它整个的已被确定的存在” ,由此西美尔也从价值与货币的关系并开始了对货币问题的展开。但是,货币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价值问题,只有考虑清楚价值问题,才能真正理解货币。不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其实最终还是可以归结为价值现象学的角度,正如特纳所言:“货币是作为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经验之中介的现象学”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对价值的本质直观,达到对价值问题的明察,从而较好地理解货币。怎样从现象学角度对价值问题进行明察呢?首先,我们应该考虑,价值不是“关系”,不是附加给像“相同”、“相似”、“不同”这些关系上的关系,“价值可以构成一个关系的基础,但它们不是关系” 。价值是对事物的原初体验,但这是对事物价值本身的体验,而不是对关系的体验。价值是自身被给予的,而不是经验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交换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为了某种便利,产生了货币,但是,交换的本质却在于,两个事物虽然在客观上具有同样确定的价值,对于交换者来说,这个价值是“被给予的”,通过交换同时被给予交换者的是价值本身,价值本身才是事物价值的基础,因而也是货币的基础。第二,价值是一种质性,它不能表示为一种关系。既然价值是一种质性,它就必须原初地是在对某物的感受中变成被给予性。也就是说,价值本身是更本原的,它具有被给予性。货币的价值产生并不是由于货币质料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因为货币成为了在两个事物之间交换的量度,这种度量功能之所以成立,在于价值本身的被给予性。所以,像贝壳、布匹、石头之所以具有货币的功能,并非它们本身有什么内在价值,而是因为通过这些载体有更本原的载体――价值在起作用。第三,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认为,一切价值都是质料的质性,它们具有一个在“高”和“低”方面的特定秩序。货币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通过货币这个载体把握到价值质性。

四、结论

所以,对货币本身的思考,不论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探讨,我们最终必须要回到货币本身以及货币产生的价值基础之上,现代社会中之所以出现异化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作为一种较低的价值僭越了较高的价值,出现了价值的颠倒。人们将货币视为现代社会的上帝,使得本该由上帝来进行的裁决交由货币来决断。通过我们的思考发现,货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经济学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价值上的问题,只有对价值问题进行现象学上的把握,才能对包括经济问题在内的货币现象有一种深入领会。

注释:

①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译者导言:3.

②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译者导言:5.

③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64.

④米尔顿•弗里德曼.杜丽萍译.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

⑤米尔顿•弗里德曼.杜丽萍译.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

⑥韦森.货币、货币哲学与货币数量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4):1.

⑦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150.

⑧米尔顿•弗里德曼.杜丽萍译.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⑨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夏可君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5.

⑩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4.

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4.

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译者导言:4.

马克斯•舍勒.倪梁康译.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三联出版社.2004:293.

参考文献:

[1]西美尔.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

[2]米尔顿•弗里德曼.杜丽萍译.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韦森.货币、货币哲学与货币数量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4).

[4]让―吕克•南希.夏可君译.解构的共通体.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2

【英文摘要】tongbaocurrencyisthemostcomplexandperfectcoppersystemwiththelongestperiodofutilityinchinesemonetaryhistory.ithasanimportantpositioninchineseeconomichistoryandhasaprofoundinfluenceonchinesecivilization.thetraditionalstudyoftongbaocurrencylaidparticularstressoncoinics.thestudythatusesthemethodofeconomicsbeganintheearlydaysofthiscenturyandhasundergonetwohightides--therepublicofchinaandthepresentage.onoccasionofepitomizingchinesecoinicsinthepasthundredyearsandtheworldenteringthenewcentury,theacademicconditionsformakingasystematicstudyoftongbaocurrencysystemareripening.thispaperpresentsabriefandaccountoftheauthorsconceptionofthehistoryoftheestablishment,developmentanddeclinationoftongbaocurrencysystem.

【关键词】货币史/通宝币制/货币文化

currencyhistory/tongbaocurrencysystem/monetaryculture

【正文】

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使用货币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历经上古先秦实物货币、贝币和青铜铸币的递嬗后,以秦王朝统一货币为标志,奠定了方孔圆形的铜钱形制。自秦迄隋,半两币制和五铢币制递相代谢,各领。至唐王朝初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历史因素孕育下,终于形成了独步千载的通宝币制。

通宝币制是中国货币史上行用时间最长、制度最复杂完备的一种铜币体系,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漫长的运行历程中,形成设置严密、运转灵活的铸造发行体制和具有鲜明历史特色的管理调控政策,产生了蔚为大观的货币思想和钱币文化,对中国中古以来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其他币制所无法比拟的,从而凸现出通宝币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运作之时间跨度,是衡量一种古代币制地位的首要指征。中国古代货币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三代,但作为一种具有相对成熟完备内涵的货币制度,是从半两币制开始的。半两币制的上限,约为秦国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秦王朝实现大一统后即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货币制度,入汉后又行用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前后跨度为240年。汉武帝中期实行货币改革,于元狩五年推出五铢币制,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前后跨度为738年。从世界古代货币史的范围来考察,半两、五铢币制的时间跨度记录已经相当可观,但与继踵而起的通宝币制相比,仍难免逊色。通宝币制诞生于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开元通宝在整个唐代通行不衰。两宋自太祖铸宋元通宝始,历朝君主皆铸行通宝钱。元代一度禁钱行钞,但大部分时间仍然铸行通宝。明代钱银并行,自明太祖铸行大中通宝始,除个别年代外,皆行通宝制钱。清代通宝自开国迄于宣统,铸行与清王朝相始终。直至民国时代,云南等省还曾铸造过民国通宝,成为通宝币制的余响。综上所述,通宝币制创始于公元621年,迄于1911年,运行达1300年,这是中外货币史上通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铸币制度。

在不同时期货币结构中所居地位,是评估一种历史币制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我国封建社会货币体系的根本特征是实行铜币本位,通宝货币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即充当了这种本位制度,从而成为中古货币结构中的主体制度。在唐代,一般认为实行所谓"钱帛平行本位",实际上唐后期绢帛地位在货币体系中日趋式微,平行本位维系时间不过在唐前中期而已。宋代至元明前期实行钱钞流通制度,纸币作为对铜本位的补充。元和明代前期曾一度禁钱行钞,以钞代铜银,但为时有限,并未真正动摇通宝货币的铜本位地位。明代中后期货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白银货币地位增强,形成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银钱平行本位。清代以降,银钱本位格局受到西方银本位币的冲击,银钱比价跌涨无常;通宝币制代表的铜本位面临本位转换的空前挑战,在衰微困境中通宝币制借助传统的力量并未迅即退出历史舞台。清末从法律上废止通宝币制后,一些农村地区通宝制钱仍旧沿用至北伐战争期间。由此可见,通宝币制在中国货币史上担当了何等重要的角色,是我们必须予以透彻考察的基本币制。通宝币制与其他币制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通宝本位长久占据货币本位的内在原因和影响,无疑成为通宝币制研究中有待追问的学术课题。

通宝币制在其历史运行中,逐渐形成一套职能完备的铸造管理体制。在唐代,中央铸钱机构有少府监。御史台监察御史的职掌中,包括巡按郡县铸钱。临时性职官有朝廷委派并隶属于户部的铸钱使。盛唐以后创置的盐铁使、度支使、按察使亦掌天下铸钱的事务。唐代地方钱监主要设于"天下诸州产铜之所",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各州钱监皆以州府最高长官兼任主监,先后有州刺史、都督和观察使、节度使判监等。洎乎宋代,三司使即盐铁、度支和户部总理财政,三部下辖铁案主管天下坑冶铸钱事务。元丰年间官制改革后,上述事务归隶工部属下之虞部及少府监统领。在全国产铜各路,设有提举坑冶铸钱司,下辖坑冶场和钱监,在各路专置司之上,宋廷对东南重点铸钱诸路,又设有中央直辖的区域性建置机构--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坑冶铸钱司,大体常驻饶州,代表朝廷管理东南诸路坑冶铸钱事务。钱监是宋代铸币生产部门,分设在路州级政府之下,设有监官、监门、检勘、物料、库官等。宋代铜铁钱诸监由于朝廷调控需要和币动,置废相当频繁,体现了宋代铸钱体制较突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明清两代传世文献档案富赡,其铸行体制、机构皆有史载可循,得叙其详。明代中央置宝源局和宝泉局,各行省皆设宝泉局。宝源局设有提督员外郎等,由工部户部官员充任。依据传世文献和钱币背文线索,大致可考定明代各省钱局的置废变革状况。清代沿承明代旧制,分别由工部辖宝源局、户部辖宝泉局铸钱,从内地到边疆各省皆设铸钱局。钱局从采铜运输到铸造管理等职守均趋严密,有史档可稽其详。上述制度中,唐宋时期各地钱监置废情况去今已远,文献中的历史信息出入亦较大,努力将其间变迁真相加以考辨复原,亦是通宝币制研究中颇有价值的课题之一。

丰富多样、成败各异的货币调控政策和法律则例,构成了通宝币制的基本历史内涵。唐代是通宝币制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围绕中唐以来钱重物轻、私铸私销等货币流通症结的治理,先后出台有钱帛兼行、收兑禁断恶钱、禁蓄钱、禁铜与禁毁钱为器、除陌等一系列重大币政,对缓解唐代钱荒和物轻钱重,保障通宝货币合理购买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宋代后,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的货币要求和贵金属货币发展相对迟滞,加剧了货币流通内在矛盾,钱荒依旧为两宋通宝币制遭遇的主要症结。同时,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间的冲突对峙局面下引发的货币战,亦成为制约宋代币政的重要导因。明清时期,随着传统经济模式向近代经济的自发嬗变,通宝币制进一步受到钞币、白银的挑战。为了维系通宝币制的主导地位,统治集团先后采取了令本朝制钱与历代旧钱相兼行使、申令收钱之例、定课税时银钱兼收与专令使钱之例、以钱折俸、制定银钱比率等旨在疏通钱法的政策和措施,这一系列政策阻遏了贵金属币本位的发展趋势,维系了银钱双本位结构,使通宝币制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的环境下,于清代出现了一度复振局面。对于上述不同时段的通宝币政,我们必须同时从稳定货币,发展经济和促进历史进步的多重维度加以审视,并充分考虑到中国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从而进一步拓展评价的思维空间。

为了摆脱财政危机,加强对社会财富的攫取,应付王朝内外社会和军事压力,通宝史上又多次出台通货贬值性质的铸行虚价大钱政策。在唐代,高宗铸乾封大钱,肃宗铸乾元当十钱,皆希冀坐收十倍之利,其后肃宗又铸一当五十的重轮大钱,与开元通宝并行流通。至北宋神宗时蔡京主政,一度专铸当十铜钱和当十夹锡钱。清代咸丰年间,又曾铸行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等虚价大钱。由于大钱面值与真实币值严重悖离,完全依恃超经济强权发行,所以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无一例外地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大钱的市价也迅速跌落,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既有理财者在货币原理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在于统治集团私利蒙蔽了货币决策应有的理性。凡此,均给后世留下有待进一步深刻反思的教训。

通宝币制为后世留下了异彩纷呈、蔚为大观的货币文化。中国古代货币一般可分为钱币、金银、纸币和实物货币四个类型,其中钱币类型在种类、形制、原材等方面均构成传统货币文化的主体,而通宝钱在钱币类型中又是品类最复杂、形制变化最多、流通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的。通宝货币在其一千三百年流通史上,先后出现大钱、小钱、细钱、恶钱、官炉钱和私铸钱之分;明代又有金背、火漆、镟边等名目。又有小平钱、折二、折三、当五、当十直至当五千。还有合背、合面、对文、对读、旋读、复决文、传形等不同造型差异。历代通宝钱的纹饰亦相当复杂,如星纹、月纹、孕星纹、波纹、云纹、鸟纹、马纹和龙纹等等。这些纹饰的缘起和文化内涵,也成为颇为费解的货币文化课题。就断代变迁而论,唐代通宝首推开元钱,学者根据其书体变异和背纹等要素划分为许多版别。北宋凡九帝三十五个年号,而北宋通宝中有二十六个年号铸钱。自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以后,除按年号铸钱文外,还在钱的背面铸上"元、一、二、三、四……等字,标明系该年号中第几个所铸,是为我国最早的纪年钱。史家公认,宋钱在通宝钱流程中是最复杂和最精致的。明代通宝中,万历钱号称精整,尤以崇祯通宝为复杂,文字制作大小、轻重、厚薄千变万化,仅钱背文字就有数十种。清代钱中独具特色的为汉字钱、满文钱、满汉文钱,新疆诸钱局又铸有红钱,19世纪末洋务派引进西方机铸技术,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机制钱。就钱文书法而言,不同时期的通宝钱亦是缤纷流华、各呈风采,尤其是北宋通宝的钱文书法可谓百花齐放,篆、隶、真、行、草书体各臻其妙。作为广义的通宝货币文化,还包括了历代通宝币材的探索,铸造工艺的演变等科技文化内涵。总之,通宝货币文化不啻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宝库,需要我们精心清理开掘,从历史回溯中获得美学启迪和感受。

自通宝币制问世以来,以关注王朝货币行废和国计民生兴衰的忧患意识为出发点,以评说通宝货币及其政策为中心,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留下了林林总总、叹为观止的宏论卓识,形成与通宝币制密切互动的货币思想流程。这笔思想遗产既是我们全面把握通宝币制演变的不可缺少的宝贵史料,又是深入诠释通宝币政决策之因果得失的思想根源,也集中反映了中古至近代经济思想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及其自身难以逾越的认识局限。在唐代,围绕铸币权收放的政策抉择,刘秩祖述《管子》和贾谊学说,对国家垄断铸币权原则作了继承和发展。在对钱荒的剖析和对策论议中,陆贽依托传统轻重论,更清晰地表述了铜铸币条件下的货币数量论。至宋代,沈括格外留意通宝流通速度与数量间关系,最早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概念。宋人周行已则阐发了"钱与物本无重轻","而相形乃为轻重"的思想,使传统轻重论空前地逼近了科学价值论学理。这些认识成就,是唐宋通宝币制极盛时期深入发展的货币经济现象在主观认识上的反映,也指导了朝廷有关货币决策,为改善货币现实发挥了某些积极的影响。

自纸币问世后,南宋杨万里、陈耆卿运用传统母子相权论,创造性地提出钱楮母子论。上述理论思考,对宋代钱钞并行流通现实和通宝与钞币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一定深度,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称提之术",即运用通宝、银绢等收兑流通中过多的纸币以稳定纸币币值的管理调控方法,这是历史上币论与币政密切互动与结合的典型史例。历史进入明清时期后,在银、钱、钞多元货币体制的背景下,持续出现了"废银行钱"的货币思潮,许多启蒙思想家如王夫之、黄宗羲至近世的冯桂芬等均未能免俗。这种货币思想发展迟滞现象和"恋铜情结",亦是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缓滞的历史投射。同是对通宝币制的维护与推重,却因为时代的变异而具有进步与落伍的分野,其间历史因果与是非,无疑也构成了回溯古代币制传统和通宝货币思想时有待反思的重要命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通宝币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货币制度,精芜并存,包罗宏富,历尽兴衰,影响深远。通宝币制以其内在的历史价值和学术魅力,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货币史学的重大课题。

通宝币制的研究,可追溯到唐宋以来历代正史的《食货志》,一般都记述本朝的通宝币制运行与沿革。正史之外的其他史部典籍,如唐代的《唐六典》、《通典》,宋代的《册府元龟》、《通志》,元代的《文献通考》,明代的《续文献通考》、《古今治平略》,清代的"续三通"、"清三通",以及各朝的《会典》、《会要》等都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严格而论,由于传统时代学人对于经济现象认识理解能力的局限和传统学术中经济史学的有欠发达,致使这些典籍对通宝币制在研究层面上留下的认识成果相当有限。从当代学术的角度而言,毋宁将它们视为通宝币制的基本史料。

从钱币角度研究通宝货币,在中古以来学术史上却一直是门久盛不衰的大学问。唐代有封演的《续钱谱》。南宋洪遵著《泉志》,为现存世的第一部完整的泉学专著。明代有胡我琨《钱通》等。至清代泉学再盛,名著如翁树培的《古泉汇考》,倪模的《古今钱略》,李佐贤的《古泉汇》等。这些著述中保存了通宝钱币文化的大量资料和学者的精到研究。至民国时期,丁福保编著《古钱大辞典》,虽属大型工具书,实际上汇聚了历代有关通宝的拓片和论述资料,代表了民国时期通宝钱币文化研究的水准。凡此,皆为今天深入研讨通宝货币文化营造了丰厚的学术基础。

运用近代经济学和历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货币,起步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第一部中国货币史著作是章宗元的《中国泉币沿革》,1915年出版,全书八节中只有第一节"历代泉币沿革大略及制钱沿革"简略地叙及通宝货币。1925年张家骧出版《中华币制史》,全书十余万字规模,其中第一编述及通宝币制。

五六十年代关于中国历代货币通史的著述有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彭著熔货币史和钱币学于一炉,对两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学界公认为是标志本世纪中国货币史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巨著。该书在叙述历代货币通史过程中,给予通宝币制空前的关注,对起于唐代迄于明清通宝货币的铸行、购买力、货币理论和信用问题,运用异常丰富的史料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论述。诸如唐代通宝的币重币轻,宋代的钱荒与铜钱外流,唐宋通宝购买力的波动,明代通宝的行废,清代通宝制钱流通中的银钱比价等通宝币制史上许多重大问题,均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并提出明确的结论,其中不少经典性的研究思路和观点皆泽被泉界,启迪后学。虽然有些论证和看法有待进一步探究和完善,但作者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是仰之弥高的。

60年代问世的断代货币史著,有杨端六的《清代货币金融史稿》,全书七篇中以三篇的规模对清代通宝币制--即制钱制度首次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论述,至今仍是研究清代通宝币制最好的专著。60年代还有胡寄窗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中册出版,该书中册不少篇章也开创性地论述了与通宝币制相关的历代货币思想,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界思想解放、百花齐放的新形势下,中国货币史学和钱币学研究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学术界不仅对历代通宝货币进行具体而微的钱币学考察,而且就通宝币制开展的货币史研究也日渐深入,已发表的论文中力作频见,胜义迭出。同时,其间出版的经济史、财政史著述中,也有一些关于通宝币制的精辟论述,如傅筑夫著多卷本《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漆侠的《宋代经济史》,汪圣铎的《两宋财政史》,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李潜龙《明清经济史》等。在古代货币通史方面,萧清推出一卷本《中国古代货币史》,该书以24万字篇幅浓缩地论述了古代货币发生、发展历程,对于通宝币制给予较多关注,在表述角度和侧重点上对彭著有所突破。在货币思想通史方面,叶世昌先生推出了《中国货币理论史》,在系统探究历代货币理论的宏大背景下,论述了自唐宋至近代以来的通宝货币思想,在研究视野和理论诠释上皆有新突破,同时填补了中国近代货币理论专著的空白。80年代出版的萧清的《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叶世昌的《中国经济思想简史》和赵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等,也以不同篇幅论及与通宝币制相关的货币思想,代表了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课题上所达到的较高研究水准。

当然,从本课题的学术角度而言,上述货币史著作也存在一些研究和表述的缺憾。首先,这些著述均为全景式货币通史性质,将各个朝代、各种货币统统纳入其研究范围,而不可能对其中的通宝货币作专题深入的探究。迄今尚没有一部通宝币制的学术专著,诚为百年货币史学的一大憾事。其次,从作为一门制度史的学科建设来看,在其逻辑思路、整体结构和表述框架上,存在需要加以完善之处。比如对通宝币制在内涵、外延范围内的一些基本制度范畴研究不尽全面,诸如每个王朝的货币管理体制、铸造机构、铸行法律、法规沿革等币制最基本层面,亦可称为币制的硬件,几乎被忽略而付阙如。

回眸本世纪的货币史钱币学研究,经历了民国和当代两度高潮,其间学人辈出,成果斐然。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对通宝币制各个侧面展开的单题研究,逐步廓清对这一历史制度真相的认识,提高了理论诠释水平,近年有关通宝币制的考古文献资料也呈现新的开发局面。值此中国泉学百年总结集成、学术走向世纪换千的历史时刻,系统总结通宝币制史的学术环境和条件已渐趋成熟。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从事江苏货币史研究课题时便萌发了对于通宝币制特别执着的兴趣,在经年思考酝酿后,慎重选择本课题作为学术攻坚的战略突破点,旨在填补学术研究空白,撰成迄今第一部系统论述通宝货币制度创立、发展和衰亡演变史的专题著作--《中国通宝币制史稿》。

关于本书性质,如所周知,古代货币的研究存在货币史和钱币学的学科分野。本书以货币史学的研究为主体,同时遵循当代学术趋势,努力将两门学科紧密结合,扬长避短,力求相得益彰之效。

在占有基本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方面,亦付出较大努力。本书稿引用、参考货币史、钱币学和经济思想史著作数十种,以及刊登在高校学报、经济史和钱币学专门刊物百余篇论文,广泛了解和把握海内外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动态,充分吸取历代学人和时贤研究精华。

在学术创意方面,力求超越既有货币史著的思维定势和研究局限,以社会经济史为基本背景,以通宝币制和币政为研究重点,突出历代封建皇朝在货币制度建设与货币管理决策方面的经济职能和主体作用,尽可能搜集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力求全面具体生动地反映通宝币制运行史貌,深入评析历代有关通宝货币的经济思想,客观展示通宝货币文化的辉煌成就。

对于通宝币制在历代演进中产生的重大历史问题,本书稿也力矫以往史著中考论不力,与一般史事平均使用篇幅诸不足之处,精心排比梳理史料,辨析史实,勾勒脉络,阐明观点和倾向,力求给读者较明晰的回答和有新意的启迪。诸如通宝币制之渊源、通宝之命名、唐代之钱重物轻、唐宋铸钱机构之沿革、宋代之夹锡钱、明清之银钱关系等许多重大问题,均提出作者独到见解,尽量做到根据充分,思路缜密,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有较强说服力。

关于通宝货币文化部分,《史稿》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通宝书法艺术,总结归纳了大量钱币学著述,将一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加以集中提炼,在内容涵盖面上超越了一般著述或工具书。能够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并配合文字叙述设计了有关表格。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3

【关键词】 平行货币 双轨制 货币一体化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党十报告中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反映一个重要的信号:中国希望通过逐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和货币一体化,进而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市场的货币一体化进程,使人民币更好融入国际货币体系。本文介绍平行货币及其相关理论,即一种能够有效缓解经已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欧洲债务危机的过渡手段,从而给予中国推进亚洲货币一体化、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目标提供理论视角和可行性方案。

一、平行货币理论

1、平行货币的内涵

区域平行货币制度,由giorgio basevi(1975)等9位学者联合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提出,而当时正处于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相对处于低潮的20世70年代。vaubel(1974)试图让欧洲平行货币比欧洲各国货币更有影响力,讨论了几种为平行货币作价值规定的方法,给出了几种欧洲平行货币的定义。到了21世纪,区域平行货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运用,eichengree(2006)通过对欧洲货币系统的理论产生和发展回顾,认为亚洲货币单元可以采取平行货币渠道实现亚洲货币一体化,具有固定购买力。

通过综合已有平行货币的概念描述,笔者给出一个便于操作和理解的定义:在一个国家或者超国家范围的区域内,一种盯住某种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由某国或某区域金融机构发行,同某国或某区域内国家货币执行相同的货币职能且与其保持固定兑换比率,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过渡性货币。

2、平行货币的发展和实践

在20世纪80年代末,平行货币理论得到发展并被运用于实践,英国财政部长正式建议政府采用平行货币理论,并建议欧共体研究欧洲货币单位的职能,使其变为一种与国家货币平行使用的贸易和金融工具。在90年代后半期,平行货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被推向高潮,欧美学者不但总结平行货币的利弊、作用,而且研究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并尝试性地把平行货币理论运用到欧元的过渡期。英、美、法等国在确立“金本位”之前,即18―19世纪期间,一直采用“金银复本位制”――金和银同时充当本位币,金和银互为对方的平行货币。欧元在巴尔干半岛等许多国家变成唯一的真正接受的平行货币,在丹麦将取代德国马克作为平行货币。金斯顿奎恩大学教授courchene关注到加拿大与墨西哥一体化已经有了进展,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接近一体化,能把美元作为一个平行货币同本国货币同时流通,并朝着完全的美元化方向迈进。

3、平行货币的功能与局限性

对于平行货币的功能与局限性,本文主要针对李富有(2005)介绍平行货币理论相关功能进行合理的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补充和提议。第一,李富有在文章中提出平行货币“通过区域中央银行使区域内发达国家少使用平行货币”的观点,在此笔者提出异议:以经济实力强大的德国为例,其国民视马克为“皇冠上的宝石”,认为欧元货币疲软,信誉度过低,会抵制使用欧元。因此,在发达国家如德国,区域中央银行应该适当鼓励本国国民多使用平行货币来平抑国民对使用欧元的抵制情绪。第二,李富有还提出平行货币具有“市场化渐进性与稳定货币体系”等功能。在此,笔者认为平行货币还具有“自我驱动性”功能。如果直接用一种区域货币来替代区域内所有国家的货币,这样可以自动排除区域内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但这种做法太激进,可能带来巨大风险。而平行货币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同时实现渐进性与自我驱动。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必定有弊,平行货币也是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行货币是一种渐进的过渡性改革方案,具有过渡性与不彻底性。笔者引入两个效应:“锚定效应”和“损失厌恶”。这里我们可以把各国本国货币看作一个“锚”,国民在进行使用本国货币还是平行货币决策时,他们可能会先综合比较使用本国货币和使用平行货币前后的净收益,根据“锚定效应”国民做出最终决策时会更倾向于使用本国货币。平行货币作为过渡性货币安排,在成员国多了一个货币维度和交易环节,就会产生更多的兑换费用。这些直接和间接交易成本的上升是一种“损失”,相对使用平行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居民和企业所感受到的“负效用”会大于“正效用”,因此会减少使用平行货币。因此,平行货币具有过渡性、不彻底性增加直接和间接成本等缺点。

二、欧元区困境的一种折中方案――双轨的平行货币制度

1、平行货币制度的另一种思路――双轨制

现实中,欧元、美元等存入银行作为储藏手段时,这些货币仍然会被利用来进一步投资、放贷,即进入流通领域,并没有真正的作为存量货币存在。而现行货币制度是国家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发行货币,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政府会维持货币供应的稳定,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政府会有滥发货币蚕食居民储蓄以征收通货膨胀税的冲动。本文下面介绍有些缓解以上矛盾的双轨平行货币制度的特点。

(1)价值货币发行组织部门

结构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共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结构委员会在储备要求上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共同讨论规定储备要求――价值货币。而整个欧元区内的流动性则主要指流通货币。

(2)流通货币与价值货币的关系

欧洲中央银行发行两类货币,第一类是流量货币,此类货币执行计价、结算职能,此类货币就是现在的欧元;另一类是价值货币,此类货币只执行贮藏职能,欧洲银行和欧元区国家央行和政府必须保证其具有稳定的价值。第二类货币不能在市场中流通,也不能购买商品,它只有兑换成第一类货币时才能进入流通市场。所以综合来看,第二类货币的对应实物可以选择欧元区17个国家人民的家庭最终消费品的消费量(以欧元或者美元计价)。以欧元区国家的家庭最终消费品为价值基础的货币制度,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货币的质和量成正比发展,即货币的币值随着家庭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不断上升而愈加稳定,货币供应量随着家庭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不断上升而不断增长。

(3)价值货币的单位

上文已经提到,价值货币可以与欧元区17个国家的家庭最终消费品量(以美元或者欧元计价)挂钩,此时价值货币的单位便可以被确定下来。我们赋予价值货币的单位名称为“最终消费因子”。

(4)价值货币的价格

为了确定价值货币的价格,以下分两个步骤来做。

首先,通过欧元区17个国家的相关经济指标来确定这17个国家在欧元区的权重比例。得到17个国家不同经济指标均值的总和,然后算出各个国家相关经济指标占总和的百分比,继而算出每个国家所有相关指标所占比的和,然后可以算出这17个国家的相对权重比;其次,通过确定欧元区17个国家的权重以后,单位价值货币的价格可以根据此来确定。上文已经规定价值货币的价格由17个国家的家庭最终消费品的消费量的加权平均得到,此时假定从欧元正式启动的1999年开始到2011的加权平均得到。由于各个国家家庭最终消费品量会变动,因此每年都需要进行加权调整,但是权重可以不改变。表1为欧元区17国1999年―2011年相关经济指标平均值和最终得到的加权平均值。

从表2得知最后欧元区所有家庭最终消费品量的加权均值为690037.891(百万欧元)。此时可以将这个均值缩小1×1012倍,均值约等于6.9欧元,且假设价值货币的价值与家庭最终消费品量的加权均值比例关系为1:1,即价值货币的价格为6.9欧元,此时“最终消费因子”=6.9欧元。即价值货币与流通货币(欧元)的比例为1:6.9。以后每3年根据实际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2、引入平行货币制度可行性探讨――以希腊为例

希腊债务共计3600亿欧元,其中3522亿为欧元债务,另外81.75亿为别国货币债务,在其3522亿欧元债务中,国债部分为2760亿,占到总欧元债务的78%,而目前关于减记激烈讨论的正是这2760亿国债。目前希腊国债的前五大持有商业银行均为希腊本国商业银行,其持有总额约450亿欧元,占希腊所有发行国债的16.5%。

货币双轨制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会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动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首先,利用一定的汇率差值解决流动性问题。我们已经通过模拟计算出1“最终消费因子”的价值货币=6.9欧元,这是通过欧元区17个国家家庭最终消费品消费量的加权平均得出的兑换比率,当应用到欧债危机最为严重的希腊问题上,我们可以把希腊作为一个试点来分析。现作如下假设,欧洲央行的结构委员会发行一定数量的价值货币给希腊央行,希腊央行将其兑换成欧元发,此时兑换比率为“最终消费因子”的价值货币=6.9欧元。而希腊人民和企业想要获得价值货币,必须把手中的欧元兑换成价值货币,此时兑换比例为“最终消费因子”的价值货币=6欧元。这里就会形成一个汇率差问题,即个人和企业只需6欧元就可以换取1单位的价值货币,然后将这些价值货币转换成欧元;而欧洲央行在中介机构进行欧元和价值货币兑换时,需要6.9欧元才能换取1单位的价值货币。此时形成的汇率差会造成个人和企业将手中的欧元先兑换成价值货币,然后将这些价值货币再兑换成欧元,此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欧元。这样企业和个人手中的钱被人为的增加了。

其次,用价值货币来填补由于债务减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资金缺口。首先,适用范围规定在希腊国内(各大债权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先计算出希腊各大商业银行的资金缺口,然后与imf、efsf、efsm共同讨论出资比例,现假设欧洲中央银行发行总资金缺口的30%的价值货币给希腊央行,然后希腊央行到上文提到的非盈利的中介机构兑换成欧元发放到各大商业银行以替补资金缺口,此时兑换比率为“最终消费因子”的价值货币=6.9欧元。由于这会大大刺激各大商业银行对于发放资金的需求,所以希腊央行在发放这些资金前,需要设立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呆账和坏账的比例、信贷规模等,然后考察3到6个月时间,符合标准的银行则按时按量发放资金,这样既可以缓解资金缺口,又可以激励各大银行改善其资产负债、信贷规模等运营状况。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平行货币理论的提出、发展,给出了平行货币的定义。然后文章提出价值货币作为欧元区(希腊)的平行货币的设想,并且模拟计算出“最终消费因子”的价值货币=6.9欧元,发现短期内可以通过这种双轨制来缓解希腊国内债务危机。但是从长期来看,债务减记和货币贬值只是解决流动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危机,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gdp增长率高于实际利率水平)才是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方法。同时,平行货币也可以给亚洲地区(尤其是东盟和中日韩地区)的货币一体化提供思路,为将来形成“亚元”做准备。

中国积极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以自身发展为前提与基础的,同样,中国推进亚洲货币一体化也需以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前提与基础。其一,加强与东盟10国和日韩的经济合作,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平等的磋商来解决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冲突、金融监管透明度、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等问题,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其他地区的货币合作步伐;其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到具有一定国际结算和计价功能后,逐步加快中华经济圈(大陆、香港、台湾、澳门)货币合作的步伐,最终形成“华元”(以人民币为锚);其三,与东盟单一货币区和日元区融合,形成东亚货币联盟,使用单一货币“亚元”,成为实际货币体系的第三极,形成“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之势,为将来“世界元”的形成作铺垫。随着人民币乃至东亚单一货币的强大,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也会随着加大,而亚元的诞生和发展也必定会使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

【参考文献】

[1] peeters t,basevi g:the all saint's day manifesto for european monetary union[j].the economist,1975.

[2] vaubel r:the choice of value-maintenance provisions and “gresham’s law”[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74(2).

[3] barry eichengreen:the parallel-currency approach to asian monetary integr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

[4] williamson h,newman c:euro will soon be a parallel currency[n].financial time,2001.

[5] ralph z,hallow:jack kemp and vincente fox pitch for open borders and a united currency [n].washington times,1997.

[6] 李富有:平行货币理论功效及其在区域货币合作中的实践[j].金融研究,2005(1).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4

关键词: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核心货币 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83-02

一、货币星云学说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论基础

货币星云学说是世界货币体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学说的创立者蒙代尔教授受天文学上日心说形成过程的启发:认为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首先各种货币产生于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随着各地区经济交往的深化和广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就会形成货币中心,该地区的货币就成为核心货币,其它货币则变成货币,像各行星围绕在太阳周围一样,货币也围绕在核心货币周围。这个理论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有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大约生成了1.7万余种货币,而现在只剩下几百种,且少数货币具有霸权地位。美元就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元又是当前的国际结算货币,所以很多国家要想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就必须储备美元,美元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历史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通过国际合约的形式将美元确定为世界货币的核心。虽然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欧元的出现,动摇了美元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货币体系,很多国家选择了多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施行浮动汇率制度。但如果仔细研究则会发现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尤其是东亚国家,美元仍是核心货币,为了规避世界贸易中的风险和增加出口,仍然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和货币锚。因此有学者就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可见货币星云学说揭示了世界货币体系发展的逻辑,在发展的任何时期国际货币总有核心和之分。同时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的原因。

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数据验证

从两个方面可验证美元的核心地位,首先美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是形成核心货币的基础。根据mckinsey(2008)的研究,美国gdp占世界总gdp比重为21%;美国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值为56万亿美元,接近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30%。②其次,美元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4/5以上的外汇交易、60%以的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虽然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9年成立时的17.9%增加到2008年的26.5%,同时美元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下降,但相对于欧元的26.5%、英镑的4.1%和日元的3.3%来讲,2008年美元仍占有64%的比重。③综上所述,美元有着其它货币不能取代的地位,美元绝对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

三、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人民币作为货币的数据验证

根据上文分析,当前的货币国家有着以下特点:出口是这些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为了降低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刺激出口,这些国家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大幅度低估本币价值。由于长期稳定的汇率和贸易顺差,这些国家也形成了较高的外汇储备。

中国具有和大多数货币国家相同的特点,首先,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2000―2010年的10年中,除2001年、2009年和2010年受外部影响导致贸易顺差减少以外,10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3.5%,2008年贸易顺差为436107百万美元。其次,与美元长期稳定的汇率。虽然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中,但是从2000―2010年的升值幅度不大,从2000年的1美元对8.28元人民币到2010年的6.67元人民币。最后,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从2000―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8%,2010年达到28473亿美元。以上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是货币国家。

四、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面临的问题

1.丧失铸币收益。所谓铸币收益是铸币行业除去铸造成本后的正常所得。④铸币收益自古就有,在古代人们将黄金送到铸币处,铸币匠将黄金扣除一部分留给自己,形成铸币收益。虽然铸造成的金币含金量下降,但是不影响黄金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如果把这套规则应用到纸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当前,则可发现铸币行业具有超额垄断收益。铸币匠不再需要别人送来黄金,就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创造纸币,每一张纸币直接形成铸币收益。现实中的铸造匠就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同时收益归国家所有。在世界贸易中,美元是结算货币,美国作为核心货币国家会享受铸币收益,货币国家中国对美国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也为其获得铸币收益创造条件,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公平,中国在为是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没有分享到相应的铸币收益。

2.通货膨胀风险。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可以向中国输出通货膨胀,原因在于人民币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其运行机制如下: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假如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市场利率降低,市场利率下降进一步造成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下降,人民币资产回报率相对上升,投资者就会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在外汇市场上抛美元、要人民币,导致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会在外汇市场上抛人民币、收美元,其结果就是人民币的供给增加,中国出现了通胀压力,美国通过刺激政策向中国输出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控有四大目标:控制失业、稳定通货膨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显然美国给中国带来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会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受到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与布雷东森林体系不同,当前中国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是自愿行为,而这种自愿行为会面临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的更大风险,因为在布雷顿森理体系下,美国还会顾忌自己的承诺,维持1盎司黄金对35美元。但是当美国对世界没有这种承诺时,可以更加自由的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导致大多数像中国这样的货币国家只能被动接受美国输出的通货膨胀。

3.外汇储备风险。上文提到货币国家会储备大量核心货币,当前中国就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中国管理外汇储备的最常见方法是将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资产,但这会存在很大风险。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高科技和金融产业成为美国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来支持,而美国则利用美元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长期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外流;一方面又通过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顺差国家将美元投资于美国,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像中国这样的货币国家,无论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还是出于对美元储备风险管理的需要,都会不断地将储备的美元回流到美国,这样国家就成为了美国的“准银行”。然而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脱离,导致这之间存在很大风险。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例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美国的资产价格就会受到影响,本文不同意阴谋论的说法,因为中国的美元资产与美国整体的资产相比很小,资产价格的波动对美国本身的影响最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来源于美国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中国之所以陷入两难困境就是因为现行的储备体系。

五、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

本文认为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人民币国际化,努力建成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为核心的多元化储备体系。而当前学术界提出的建立超货币和亚元制度都不应成为努力的方向。

1.超货币理想和现实的不可能性。斯蒂格利茨和周小川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创建超货币的思想。斯蒂格利茨认为:货币国家为获得必要的国际储备必须保持经常项目顺差,如果核心货币国家不希望出现等量的经常项目逆差,世界经济的总需求就会减少。因此,现行储备货币制度对世界经济存在紧缩作用。创设全球货币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方法之一是大量增加sdr的发放,每年增发2000亿美元的sdr,就无需美国维持经常项目逆差,也能够满足全球经济对国际储备积累的需求。⑤周小川认为:当前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会造成核心货币国家与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相互冲突,只有建立超货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认为建立超货币只能是一种理想,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原因在于这种制度无法协调当前国家间的利益: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不会支持sdr常年的增发,由于发达国家具有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他们不必要持有特别提款权。反而增发会导致国际通货膨胀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其次,面临来自美国的阻力。增发sdr会削弱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一票否决权和美元的核心地位,美国不会任其损害自己的利益。⑥最后,超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有市场,即人们愿意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超货币进行交易,而转换交易货币对买卖双方而言都存在着转换成本。

2.亚元制度的建立和现实的不可能性。国内有学者提出以东盟和中国为基础建立亚元制度。这种想法显然是受到欧元区建立的启发,但是东盟和中国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首先,建立最优货币区要求货币区内各国市场、贸易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只有这样新的货币才能很快地被成员接受,体现出增加货币有用性带来的好处,减少经济的不稳定性,但是东盟和中国的一体化程度还很低。其次,建立最优货币区需要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协调,一定程度上限制各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东亚各国对这种问题十分敏感,这给建立亚元制度造成了政治阻碍。综上所述,成功建立亚元制度的可能性很小。

3.逐步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是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优选择。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建立一个世界性和区域性统一的货币都具有不可能性,所以只能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出发,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人民币转变成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并列的国际储备货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战略选择,需要逐步展开,包括建立完善的人民币资本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开放资本账户等等。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则需要来自政府、企业和民众等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和协调配合。本文在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改革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最优选择的观点下,忽略了对这些长远问题的探讨,把视角转向一个相对短期的问题,即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是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下面从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基础、人民币贸易结算给进出口双方企业带来的好处、推进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中国解决外汇储备的问题以及有利于削弱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四个方面论述。(1)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基础。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大约有1000万人民币,日本大约有1000万人民币,北美也有几百亿的人民币。这个资料说明,中国政府在发行人民币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民币流通到了国外,并且被外国人储藏了起来,不论这种储藏的动因是由于人民币预期升值造成的,还是由于外国人认为人民币就是硬通货,结论都是一致的:人民币在海外的数量越多,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工具就越具有可能性。(2)人民币贸易结算给进出口双方企业带来的好处。首先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企业和外国的出口企业,对于我国的进口企业而言,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有利于优化汇率风险管理、节约向银行结汇时的汇兑成本,同时对于采用外币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汇率风险的企业,以人民币结算可以节省外币衍生品交易费用。对于外国的出口企业,以人民币结算虽然丧失了节省汇兑成本方面的优势,但是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背景下,持有人民币相当于投资于人民币,这会给持有人民币的企业带来收益。其次,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和外国的进口企业,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可以有效的防范在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这样在国际贸易中就会有利于企业创造稳定的收益,促进我国企业的出口。对于外国的进口企业来说,由于这些进口企业所在国货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国际货币。这些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对完善,有多种金融工具可供企业选择,因此这些进口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汇率风险管理或外汇套期保值。同时外国企业还可以获得更多和中国出口企业讨价还价的筹码,在出口价格上获得折扣。总之,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是有利于进出口双方企业。(3)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中国解决外汇储备问题。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中国解决外汇储备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不需在银行结汇,外汇储备不必增加;另一方面,原先以美元结算的非美国经济单位的出口现在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明显降低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例。(4)有利于削弱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人民币结算范围的扩大意味着美元和其他国际货币结算范围的相对缩小,必然要触及美元的霸权地位。从这个方面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会受到来自美国的阻碍,所以更需要中国逐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不对称的体系,中国作为货币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核心货币国家的损害,中国要想消除这种损害,必须在国际经济中提高自己货币的地位,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而当前的第一步改革应是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当前中国具有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条件,而且人民币贸易结算不但有利于进出口双方企业还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和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有利于世界的选择,建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对繁荣亚洲和世界经济都有着积极地作用。综上所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改革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最优选择。

注释:

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j].金融发展评论,2010(3)

②朱小梅.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4)

③袁志刚,邵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j].世界经济研究,2010(5)

④曹和平.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三大缺陷―兼论21世纪世界货币体系和亚元建立设想[j].北京大学学报,2003(7)

⑤施建淮.现实的选择:力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j].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9(5)

⑥黄范章.g20集团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金融研究,2010(2)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00)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5

关键词:支付;支付体系;货币;货币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08-06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entral bank undertakes the duties of making monetary policy and providing convenient financial service. in recent years,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payment system have made certain effects on currency issue,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yment system, currency and monetary policy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on the basis of present discussions, a basic framework is built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yment system and monetary policy. it concludes that the payment system has substantive influence on currency, and its influence on monetary policy is external and crucial, so it should be should given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adjusting currency supply model by the central bank.

key words: payment; payment system; currency; monetary policy

一、引言

近几年,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成就,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已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从国际上看,大额支付系统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了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不断推广、结算额和结算量持续增长、平均支付规模不断缩减、运行时间延长、交易费用不断下降等十大趋势(morten l.bech、soramaki,2008)。由于中央银行肩负着货币政策和为社会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的职责,随着支付体系的发展,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对于明晰在新的支付环境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改变、支付体系建设对货币理论的影响等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从已有的文献看,目前的研究对于这些关系缺少整体的把握,多是从一些局部的角度进行探讨,并且在谈到支付体系时,就说加快了资金周转,在联系到货币政策时,就说支付体系畅通了货币政策传导,均缺乏清晰的说理和明确的证明,给人以想当然的感觉。应当说,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还远没有理清。如何从更广泛、更基本的层面规范地进行讨论,显然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在这个方面做一些探索。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就近几年国内的相关文献看,有价值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利率走廊”

周金黄(2007)以加拿大、欧盟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为背景,对中央银行依托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结算制度安排,通过调控隔夜利率(短期利率)实施货币政策的情形进行了描述。大体是,由于在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日终,参与者必须与中央银行结算,中央银行清算账户的存贷款利率就成为调节银行同业利率的基准,即同业拆借利率被自动限定在中央银行借贷利率区间,如果中央银行借贷利率区间移动,同业利率会随之移动。这是中央银行监测支付系统日间流动性的动力所在。周金黄的讨论是目前为止在支付体系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方面最权威的讨论,但是,这个讨论是以发达经济体为背景的,在我国中央银行的实践中还是一个难题。黄觉波等(2008)对这个困难做了解释,主要是,我国超额储备利率和自动质押融资隔夜利率基本是固定的,而且后者强调了惩罚性,极大地高于市场利率,人民银行目前还无法通过变动“利率区间”来影响清算参与者的融资成本,因此,我国现在在支付体系内还没有形成“利率走廊”。

(二)支付体系运行对流动性的影响

张志杰(2007)认为,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和大小额支付系统实现了资金的实时转账,支付系统为商业银行提供日间透支、自动质押融资、预期头寸查询,这些安排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形成潜在的货币扩张压力。李铁民(2008)从支付体系高效运转和法定准备金被允许用于清算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在实时清算阶段,由于基本没有在途资金,原来由联行占用的资金被释放出来,这意味着更多的短期存款进入银行体系。同时,由于在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实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账户“两户合一”,允许金融机构日间动用法定准备金进行清算的规定沿用至今,在支付体系高效运行的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了金融机构降低超额储备率的动机,使得近年来人民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的结果只是收缩了超额储备率降低而增加的流动性。这两点对流动性过剩有直接影响。与上述观点相反,黄觉波等(2008)则认为,实时全额清算模式对清算账户的净额头寸要求更高,是促进收缩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并以2002年10月实时全额清算系统运行前后的超额准备金余额对比作了证明。

(三)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量(李彬、覃海燕,2007)。但是他们没有指明影响的方向,而且没有对观点进行证明。

(四)支付体系运行对不同层次货币与gdp等变量关系的改变

黄觉波等(2008)在讨论中提到这一点,他们认为,我国支付体系运行以来,各层次货币与gdp之比的变化很不稳定。这一点很有启发性。但是,他们讨论的逻辑不清晰,基本也没有对观点的证明。

(五)支付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李彬和覃海燕(2007)认为,当支付系统清算的资金链最后使用到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时,对货币政策造成重大影响,主要是通过再贷款方式投放货币,不仅容易造成通货膨胀隐患,而且与中央银行目前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产生冲突或矛盾。

从上述对国内主要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虽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但是有价值的分析还为数不多,许多文章只是提到了某些概念,并没有规范地进一步研究;所涉及的方面,研究的深度也不平衡,如上述,只是“利率走廊”、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得较为深入;再者,研究还局限于一些点上,缺乏基本的、全面的视角。

但是,上述研究的可取之处还是明显的。不同的文章对支付体系做了有差异的解释,使得支付体系能够相对全面地有深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支付体系的准确了解是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前提。同时,不同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探讨,为全面的认识与讨论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启发。具体的,周金黄等的讨论建立了支付体系――短期利率――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李铁民等的讨论建立了支付体系――银行体系流动性――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李彬和覃海燕讨论的启发下,我们可以建立支付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等等。

当然,有些作者的讨论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比如,对于周金黄的讨论,我们认为:

一是利率走廊可能与大额支付系统无关,因为在没有大额支付系统的若干年前,商业银行头寸发生波动时,中央银行一样有隔夜利率,那时的隔夜利率实际上同样可能成为同业利率的上下限。

二是作者一直把公开市场操作与支付系统运行混淆在一起,其实公开市场操作没有配合支付系统运行的必要,一个时期的货币政策没有义务为每日结算的支付系统提供稳定的条件。

三是中央银行设置支付系统流动性借贷利率上下限对债券市场利率并不能具有约束作用,因为支付系统流动性借贷只是针对头寸,中央银行不可能通过支付系统大量借款给系统参与者大肆买卖债券。

又如,对于张志杰的讨论,我们不能同意他的“货币政策工具需要支付体系,因为中央银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都需要通过支付体系、尤其是现代化支付体系进行”的观点,试问,在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支付体系之前,在手工联行时期,中央银行就不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了吗?

再如,很多文章谈到了支付体系与其他重要系统连通,为货币政策迅速传导创造了条件。但都没有具体说明创造了怎样的条件、货币政策传导是否因此确实得到了加快。其实,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时滞是否改变,与支付体系建设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时滞的主要因素里面,似乎没有支付体系的影子。

至于说支付体系连通各大系统导致货币政策可能产生过多的负面效应,诸如以加息抑制投资会拖累股市、鼓励外汇流入等,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即使没有支付体系,中央银行加息,照样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扩大与国外的利差。

再如,对于周鹏博(2006)提出的“为维持支付系统运行,要保持中央银行抵押融资的低成本”的观点,和许多文章提出的中央银行对大额支付系统的流动性管理应当成为日常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我们同样认为是明显错误的。

正如上述,货币政策针对的是宏观经济运行,它没有义务为支付系统提供稳定的条件,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条件下,如果要求中央银行不顾经济形势而只为支付稳定降低融资成本,只会导致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倒逼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干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正是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利率走廊”的原因中,也不能过分指责自动质押融资利率的惩罚性。相反,如果以支付系统的流动性管理来实施货币政策,则可能会造成支付系统的流动性波动。比如,在强调货币从紧的阶段,可能会造成支付系统流动性不足的支付风险。上述讨论表明,目前的文献对于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还没有完整、清晰的认识,澄清这些问题可以从相反的方面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进行规范的分析。

三、货币、支付与支付体系

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应当有一个恰当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支付与货币的关系。

(一)支付与货币的关系

众所周知,货币的定义是以货币的职能为依据的,即凡是具备货币职能的物品都可以作为货币。不论哪一流派的经济理论,不论其表述如何,货币的最基本职能都是概括为价格标准和交易媒介。在这里,交易媒介就是购买商品或劳务过程中的转手支付,按照米什金(1998)的解释,也包括对债务清偿的延期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支付,即货币的转移,是货币的一项基本职能。其实,从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看,货币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被不断地支付。货币之成为货币,首先要具有可接受性,被一方接受的过程,就是另一方支付的过程。方便支付和被接受在这里是同义语,或者说支付本来就是货币的根本用途。货币的出现就是为了交易的方便,如果不在交易中进行转手支付,货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货币的存在就是为了支付,支付就是货币的支付,支付天然地与货币有联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可以说,对于货币,货币发行是“一级市场”,支付流转是“二级市场”,如果支付流转受到阻碍,则货币的偿付能力即可接受性就要受到影响。这个关系就像“二级市场”对于“一级市场”的约束作用,丧失了支付能力的东西不可能成为货币。

传统上讲,货币的基本职能在于“价格标准”和“交易媒介”,实际上,从逻辑上分析,支付能力,即货币的可接受性,也就是在交易中能起到媒介作用,才是货币之成为货币的逻辑起点。一种物品要成为货币,如果不具备可接受性,没有支付能力,它怎么能起到“价格标准”即“观念上的货币”的作用呢?公众不接受的东西,怎么能用它来衡量商品的价格呢?因此,货币要成为货币,必须先有实践上支付转移和给商品定价的经验,即货币必须先是“实践中的货币”,然后才能成为“观念上的货币”。货币的支付性,即交易媒介职能,应当是货币与生俱来的根本职能,货币的其他各项职能,价格标准、延期支付、价值储藏手段,只能是在此基础上顺序衍生出来的。

支付既然是货币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属性,则改善支付,就是完善货币的功能。这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解释、理解支付和货币的关系。

(二)支付体系与支付的关系

理解了支付与货币一体化的关系后,要解释支付体系与货币的关系,还需要理解支付与支付体系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支付是货币在交易过程(包括买卖的交易、结清债务的交易和赠与的交易)中的转移和转手。这个转移或转手的活动需要以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即如何实现支付的问题。在交易活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及其复杂程度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结合本文主题,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如下:最初的交易是两个主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易,这种简单的交易只需要两个主体之间的直接支付;而后,交易主体可能增加到三个以上,这时,除了两两的直接支付,还出现了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清算;随着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出现了多主体的异地交易,金融机构作为重要角色开始介入到支付活动中,比如,出现了一家银行,开始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随着竞争的发展,市场交易量迅速增加,金融市场也不再为一家银行所垄断,多个转账渠道之间的沟通和结算开始出现;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支付问题,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技术供应商开始依据一定的规则搭建便利支付的有效通道。最终,支付体系形成复杂的结构,包括:交易主体、中介组织、技术安排、支付工具、结算规则等等。

从上述对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演变过程简单抽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从属于支付,它只是支付的形式化表现;另一方面,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因其复杂的结构而形成的支付体系在技术上不断地便利了支付行为,完善了支付这一货币基本属性的功能。

很多文章将现代化支付体系、非现金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和电子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这三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按三个概念产生的先后顺序来说,非现金支付就是转账,这是一种传统的行为。电子支付先于现代化支付体系出现,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汇兑等都属于电子支付,但都可以不依赖于现代化支付体系。而支付体系解决的实际是联行的问题。三个概念在对货币结构的影响上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因其不同,对货币、货币调控影响的重点亦有差异,统统放进对支付体系的讨论中有所不妥。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现实的支付包括两种类型,居于主导地位的非现金支付和居于补充地位的现金支付。对于现金支付来讲,支付环境的治理主要包括发行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金量、保持适当的主辅币结构、保持卷面的整洁度、取现找零设置的便利、反假货币的有效性等等。对于非现金支付来讲,支付建设主要体现在以电子、网络和信息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化支付体系上。应当说,支付体系建设针对的只是货币支付的主要方面,而不是全部,但是它的结果却带来了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根本性的发展,和支付效率、范围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原来不能支付的,现在能支付了;原来不能支付的地方,现在成了可以接受支付的地方;原来的局部支付现在逐渐向全局性支付发展;支付更加快捷、简便、安全。这一切意味着支付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支付体系与货币的基本关系

支付体系作为支付活动的技术形式和组织方式,因其便利了支付,降低了经济主体使用货币的成本,改变了使用货币的制度条件,维护了货币的法偿能力,巩固了货币的法定地位,促进了货币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在货币支付的主要领域使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得到升级和改善,其结算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变经济主体选择ag尊龙app的支付方式的习惯,从而可能使流通中货币的结构和速度发生变化。可接受性、结构、速度是支付体系对货币产生影响的基本方面,其他的各种影响均是基于这些基本点而派生出来的。

四、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

(一)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

上面讨论了支付体系与货币的基本关系,下面对这些基本关系和其他影响稍加分析:

1.如上所述,支付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使用货币的交易成本,改进了货币流通的制度环境。

2.在货币结构中减少现金的使用。据统计,2001年全国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6万亿元,使用票据(作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支票、汇票、本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为18万亿元,使用银行卡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为8万亿元。到2007年全国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万亿元,使用票据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为240万亿元,使用银行卡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为116万亿元。7年间流通中现金增幅仅为1.88倍,而使用票据增幅为13.33倍,使用银行卡增幅为14.5倍。在居民个人消费领域,2001年,社会公众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2007年,社会公众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5%,上海、北京等地达到45%。明显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现金增长速度,支付体系的应用减少了m0在货币中的比重,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支付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

3.为加速货币转移提供了条件,有可能提高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两点:一是交易成立的难易程度及其后续的货币持有人转移货币的动机;二是经济系统中安排的货币转移通道的速度。支付体系主要是在第二点上为加速货币流转提供了条件。据李铁民(2008)的介绍,在手工联行时期,资金汇划主要是信汇和电汇两种,在途时间分别为2-15天、2-3天;电子联行时期是“天上三秒、地上三天”,在途时间为1-3天;在目前的现代化支付体系中,实现了实时清算,资金零在途。这表明,至少在银行体系内,包括商业银行行内的汇划系统和全国的跨行系统,资金的转移速度是明显加快的。同时,货币转移速度和支付体系覆盖面两类效率提高后,也有可能促进交易的增加。但是从数据看,2000年以来,m0的速度是增加的,而m1的速度却是下降的。这固然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但就货币流通速度而言,其是否改变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货币持有人依据市场状况改变转手速度的意愿,因而,货币流通速度是否确实因支付体系建设而加快尚需观察。

4.支付体系运行有放大基础货币和提高货币乘数的倾向,并以此为促进增加货币供给提供了条件。在基础货币方面,我们同意李铁民(2008)和张志杰(2007)的分析,支付体系通过扩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放大了基础货币,我们也同意周金黄(2007)的观点,由于支付系统把各金融市场连接在一起,使得商业银行取得流动性的能力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减低准备金率的动力增强。从实际情况看,2001年支付系统运行前,河南省全国性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一般保持在4%-5%的水平,2008年上半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普遍降低至1.5%-2.5%的水平,大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保持在1.5%左右,有的银行长期保持在1%左右。同时,现代化支付系统上线运行以后,商业银行省级分行集中接入支付系统,并以省级分行统一在支付系统开立清算账户,商业银行地市级分行和县级支行均通过省级分行集中办理资金清算。在这样的安排下,河南省4家国有商业银行共撤销400多个清算账户,释放出超额储备8.1亿元。清算账户的集中管理和超额储备持有意愿的降低,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放贷能力。

在货币乘数方面,如上所述,货币结构的改变降低了通货比率,支付体系的便利降低了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率,在货币乘数的计算中,这两者都是提高货币乘数的因素。

由于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和运行为促进增加货币供给提供了条件,它有可能是加剧近一个时期以来流动性过剩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货币供给机制(模型)没有注意到支付体系带来的这种变化,货币调控将会面临一个基础性的困难。

(二)对支付体系和货币政策关系的探讨

如上所述,支付是货币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属性,支付体系作为支付行为的技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对货币本身产生了诸多具有经济分析意义的影响。这是否意味着支付体系对货币政策将产生同样的影响,或像许多文章认为的,如同支付与货币的关系,支付体系与货币政策也具有紧密的一体化的关系呢?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从性质上讲,支付体系解决的是经济体中大部分货币(资金)转移通道和工具的问题,而货币政策解决的是经济增长的货币环境和经济波动的问题,一个是金融基础设施,一个是宏观经济政策,二者的作用对象和手段都和货币有关,这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但是二者又具有明显的不同,不存在谁离不了谁、谁能替代谁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支付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支付体系建设对经济主体行为约束条件的改变,改变了经济主体支付行为选择的成本收益对比,以及交易的方式和范围,这种经济结构的改变对经济运行机理和表现形式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基本经济理论和对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层面对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和微观基础产生潜在的影响。

二是支付体系的一些规则安排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干扰。比如,日间透支和自动质押融资,会在不同的时期内增加货币供应量;小额系统的圈存资金因其阶段的不可动用性,相当于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等等。

三是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一,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前提产生重要影响。如上所述,在经济分析的意义上,支付体系改变了经济体中的货币层次结构,改变了货币供应的相关参数,并可能改变货币流通速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货币需求,而这些均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前提。其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如上所述,如果“利率走廊”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则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利率手段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利率走廊”并不必然依赖于支付体系,客观地说,现代化支付体系只是为利率调控提供了更适宜的条件。至于“三大法宝”,支付体系并不能对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三,对中介目标的影响。支付体系在支付工具的创新和对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上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可以用技术手段消除的,比如,加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观察,相机改变货币供应模型,加强对基础货币的对冲,等等。但是对货币供应量可测性的影响将是持续的,这方面的影响会降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其四,对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影响。支付体系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无法构成影响,并不像许多文章认为的那样,货币政策要对支付体系的稳定和风险防范负责。但是,由于支付体系对货币的一些基本特征特别是货币结构产生了影响,对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产生了影响,必然对不同层次货币和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gdp、cpi等变量的关系产生影响。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单独考察支付体系对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影响是困难的,但是在支付制度的经济影响稳定之前,这种变化必然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冲击。其五,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根本地取决于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的灵敏度,我们认为,支付体系建设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和通畅性没有实质性影响。

另外,支付体系产生的信息对于反映货币政策效果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其中比较重要的可能是两类数据,金融机构头寸和地区间的资金流向流量。这也可以算作支付体系在货币政策反馈中起到的作用。

综合起来看,支付系统的基本功能还是在于为支付提供了通道,它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一些基础和前提,为研究货币政策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但它代替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虽然重要,但远非实质性的。虽然支付是货币的基本属性,但就货币政策看,说到底,支付体系只是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一个外在条件。

五、结论与建议

对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关系的考察,应当以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为基础,在规范的框架内进行。支付和货币的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支付体系和货币政策具有同样的联系。不能说货币政策离不开支付体系,只能说现代化支付体系在技术上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环境,同时改变了一些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外在条件。但是不能反过来说支付体系离不开货币政策,支付体系内的流动性管理安排不仅应当有所控制,而且应当视货币政策的取向相机调整。更重要的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绝不能成为支付体系的最后贷款人。货币政策操作和支付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应当有一个恰当的隔离。

当然,对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关系的讨论,不仅要有规范分析,还要有实证检验,但是,如上所述,在流动性持续过剩的背景下,这种检验是困难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基于前述分析,我们建议:第一,要高度关注支付体系对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建立二者之间规范的理论联系和进行充分的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支付体系建设带来的各种主要变化纳入货币调控视野,并据此修正货币供给模型。第二,对支付体系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始终要理性地看待,防止因不加辨析地盲目宣传干扰货币政策的实施,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避免因片面强调支付体系稳定运行导致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使货币政策陷于被动。

参考文献:

[1]morten l.bech and soramaki:global trends in large-value payments,见中国人民银行《参阅件》,2008,(21).

[2]周金黄.现代支付体系发展与货币政策机制调整[j].金融研究,2007,(1).

[3]张志杰.支付体系的建成对货币政策及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7,(10).

[4]黄觉波,万庆.我国支付体系变革对货币政策影响浅析[j].金融会计,2008,(2).

[5]李铁民.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资金流动性的影响[j].吉林金融研究,2008,(3).

[6]查全亚.现代化支付体系对银行流动性及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纵横,2008,(1).

[7]周鹏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和支付系统效率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0).

[8]李彬,覃海燕.央行支付系统与广西商业银行流动性以及实施货币政策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7,(9).

[9]邱云武,黄照影.解析云南省大额支付系统资金流动与货币政策及经济金融运行的关系[j].时代金融,2008,(1).

[10]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1.

[11]济南分行课题组.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成运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及货币政策的影响[r].济南分行金融研究报告,2008,(8).